第一篇:征文 提高高校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治校能力
提高高校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治校能力研究
田莉姝* 何铭灏**
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作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而依法治国的全面落实最终还是要靠人,尤其是党员干部,因为“党员干部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1因此必须要“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2
法治思维是基于法治的固有特性和对法治的信念来认识事物、判断是非、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是一种以法律规范为基准的逻辑化的理性思考方式。依法办事能力是指领导干部按照法律规定的措施、办法、路径对待和处理相关问题的能力。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是一个内在思维活动和外在实践表现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承,对法治建设意义重大。如果没有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作为基础,法治中国建设就难以顺利推进。高校作为我国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主要载体,在贯彻法治思维和践行依法治校方面,党员干部无疑起着关键性作用。
一、提高高校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治校能力的重要意义
1、公平正义精神是高校党员干部依法治校的价值追求
马克思指出:“‘价值’这个普遍概念是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3公平正义是法律追求的终极目的,更是公权力追求的价值尺度,因为“法律应是善良和正义的艺术。”4公平正义的精神作为建设法治中国的基本特征和价值追求,也是高校党员干部依法治校的应有之义。它要求高校领导在行政管理的过程中不能有选择地适用法律,同时反对各种特权。把公平正义的法治思维作为高校党员干部依法治校的价值追求,可以从理念上对高校办学定位、教学科研、学校管理及其发展与改革稳定 * 田莉姝,贵州大学法学院教授。
**何铭灏,贵州大学2014级法律史专业研究生。《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同上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05页。4 西塞罗:《论共和国、论法律》,王焕生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等方面提供一种方向性、原则性的指导,调动广大师生的参与热情,发挥其在协调、增进高校党组织与管理部门、群团组织、民主党派和社团协会之间关系的作用。以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来指导高校党员干部依法治校,可以实现党建的价值效应,特别是对推进以用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来全方位占领高校这一依法治校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2、权利义务对等原则是高校党员干部依法治校的基本要求
权利和义务是相对的,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权利的取得必然有义务的付出,义务的付出也对应权利的取得。高校党员干部在进行依法治校时要不断追问管理机构是否具有制定此种规则的权力,是否具有做出此种管理行为的权利,应当具有何种义务以及学生是否具有做出某种行为以满足学校管理的义务,他们又应当具有何种权利。法定权利与义务对等原则是法治社会权利与义务的主要存在状态,也是高校党员干部依法治校的基本要求。权利义务法治思维下的对等原则有利于党委、领导班子、党总支部、工会、共青团、教代会、学生会等依法治校主体的地位平等,以平等的地位参与高校教学、科研和管理的各个方面,有利于明确权力边界,保证依法治校的阳光化运作。
3、程序正义是高校党员干部依法治校的重要保障
程序正义是这样一种法律精神或者法律理念,体现为特定的主体根据法律规定和法律授权所作出的与程序有关的行为,是法治中国的必然要求,对依法治校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依法治校要求设计出科学的程序、理性的程序、民主的程序、公正的程序。5首先,程序化运作可以为高校科研教学这一中心工作提供规范保障。在程序化中,可以避免出现党建工作与教学工作相脱离的现象,保证党建工作机制与与高等教育事业在密切配合与相互协调中创新;程序性的运作方式保障了依法治校长效机制构建。构建一种教育程序、决策程序、执行程序、监督程序并重的制度合力,以一种长期性、稳定性、根本性的方式运作,保证高校党建和各项行政事务以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的长效机制运作;从整体上保证了学校各项建设沿着正确的航向来规范管理和健康发展。以公开、公正、合理的程序评估可以对 “重实体,轻程序”的观念坚决予以抵制,一旦发现严肃处理,并对违反程序的行为进行监督、纠正和责任追究。同时,在权力行使中其过程、5 张文显:“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治国理政”,《社会科学家》,2014年第1期,第8-17页。步骤、方式、时限等应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和正当程序要求,6这种程序性的规定从整体上推进高校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工作机制建设、服务教学工作建设,保障高校党员干部依法治校。
4、法治思维是高校党员干部依法治校的最终要求
高校党员干部依法治校须通过将程序化、制度化的依法治校路径上升为法律性的依法治校选择,这是高校发展及实践创新的内在需求。以法治的规范性来规避传统高校治理中的人治、德治等社会规范的局限治理,依靠法治、宪法、法律体系形成一种治理的凝聚共识力,保证高效改革与发展的持续性。尊重法律的权威,特别是对工作中选择性的执法、守法现象予以杜绝现象,限制权力的“任性”使用,保证高校各方在法治框架内享受应有的权利和遵守相应的义务。有利于推进高校多领域多层次的依法治理。使基于合理与合法的规则程序来约束权力、监督权力,确保各项教学管理问题有序依法解决,绝对不违反法律。促进各项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章程》、《普通高等学校党建工作基本标准》等法律法规进行,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严肃惩处超越权限范围的行为,保证法律主体在法定的权限内,以符合法定的程序和方式保障依法治校。
5、提高高校党员干部依法治校能力是依法治校的现实要求
近年来,校园违法案件时有发生,在校学生的犯罪率呈上升趋势,高校因行政管理违法而被诉的案件也在增加,如田永诉北京科技大学拒绝颁发本科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案,黄渊虎诉武汉大学学籍与户籍管理案等,引起了法学界极大的注意。部分高校在招生、学术管理、职称评定、人事管理、学生日常管理等诸多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违法性规定,校规大于法规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些现象严重败坏学校和师生形象,究其原因,高校党员干部法制观念淡薄、依法对学生实施教育与管理的能力不强,缺少依法治校的科学管理机制是其中不可忽略的重要原因之一。对有的党员干部缺乏权力监督,养成唯我独尊,为所欲为,以“人治”代替“法治”,违法办学、违规招生、违规收费等问题不时出现,学校管理者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身权益的意识也不高。这些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对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进展产生了消 6 姜明安:“再论法治、法治思维与法律手段”,《湖南社会科学》,2012年第4期,第75-82页。极影响,必须进一步转变职能、深化改革、全面加快推进依法治校。提高高校党员干部依法治校能力能够促进学校的改革和发展。维护学校的合法权益、规范办学行为、营造学校教育法制氛围,离不开依法治校;依法治校有利于增强广大师生法制观念和意识,提高依法办事和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自觉性。
提高高校党员干部依法治校能力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只有依法治校,在学校贯彻相关教育法律法规,才能使教学活动依法开展,形成一个符合法治要求的育人环境,更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二、提高高校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治校能力的主要途径
(一)深化普法教育活动,培育法治文化
学法、懂法、用法是提高高校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治校能力的基础,也是依法行政的素质必备。党员干部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决定其法治思维和依法治校的广度和深度,所以学校要仔细地贯彻执行国家教育系统的普法规划,把法制教育当作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来抓,加强学校的法制领导组织机构建设,设立法制副校长、法制教师,实现法制教育的连续性、系统性,实现教学计划、教学课时、法制教材、师资力量“四个落实”。7通过法制常识讲座、案例剖析,廉政警不教育等多种形式,使广大师生能够感受法治精神,提升法律素质,自觉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活动,营造一个良好的法制宣传环境。
丰富普法渠道,强化宣传部门职能,通过校园广播、建设党建文化网站,校内报纸、开辟红色专栏、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园地和论坛专题与辩论赛互动平台等,加强对法律和党内法规知识的宣传与普及,以推进党建法治文化的普及化、社会化,增强其对高校党建活动和教学活动的辐射功能,从而多层面地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宣传法律知识,吸引高校领导干部及师生广泛参与,逐步形成党员干部带头自觉学法、用法、守法的良好法治氛围,不断提高高校领导干部及师生参与依法治校的自觉性和积极性。8
(二)加强高校制度建设,健全高校法制化管理
建章立制是落实依法治校的关键。构建一套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的内容充 78 楼国平:“浅谈新形势下依法治校的意义和对策”,《高教学刊》,2015年第3期,第48页。
周雄文、吴四江:“论高等学校的依法治校”,《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第128页。实、实施有力、监督到位与法制相统一的制度体系制定规章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加强改革、增强学校的自主权为导向,注重内容的规范治理和权力的运行规范,充分体现广大教职员工以及学生的愿望,促使在理想、信念和价值观上的认同,突出学校的办学特色和进一步发展的方向,体现它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制定、修订大学章程,大学章程是大学的“宪法”,是现代大学制度的基石,是依法治校的制度保障。9同时,学校还要定期地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对学校内的规章制度进行审查,对不符合要求的或者不协调的一些内部规范性文件、管理制度进行及时地修改、废止,以保证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合理、协调、简洁明了。
(三)健全选人用人机制
利用选人用人这一“指挥棒”和“风向标”,激发高校领导学习法律知识的内在积极性,达到学法、用法、逐渐养成法治思维的目标。10如在选人用人上重视法律素养,在年度考核中将法律学习情况作为奖惩、晋升的重要依据,逐步推进领导干部法律知识任职资格制度,把法律知识作为选拔领导的必备条件。
(四)完善监督机制
改进和完善民主监督机制是落实依法治校的重要抓手。古今中外权力运行的实践证明,制度虽然不是万能的,但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比制度更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方式与手段。学校要以教代会为基本载体,凡学校的各项重大决策、学校发展规划、教育教学以及管理的规章制度、学校的奖惩措施、学校财务的收支状况、干部的选拔推荐以及教师职称的评定等情况都要通过教代会向教师公布,实行“阳光操作”,推行校务公开,党员干部主动接受群众监督,不断完善学校基层民主制度,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广大教职工有知情权、参与权、发表权、监督权,建立健全学校的制约监督机制,实现学校的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推进依法治校进程。
三、贵州大学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治校能力的有益实践
依法治校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实现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有效保障。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和贵州省教育厅《关于全面推进 9 田承春、谢云志:“以制定大学章程为契机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第46页。10 张蕊:“加强高校领导法治思维培育路径举隅”,《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年第6期,第92页。依法治校工作的意见》的通知精神,贵州大学结合学校实际,早在2013年12月30日便制定了《贵州大学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工作实施方案》,全面落实依法治校的工作任务,努力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工作进程,在提高高校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治校能力方面,已经做了有益的尝试。
(一)明确指导思想
《实施纲要》明确依法治校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宪法、法律和法规为依据,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国家教育部及贵州省教育厅的要求,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扎实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增强师生员工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的能力,提高学校依法决策、民主管理和监督的水平,形成符合法治精神的育人环境,维护学校和师生的合法权益,依法保障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促进学校的改革与发展。”
(二)成立专门依法治校领导小组
为切实加强领导,确保工作扎实有效开展,贵州大学成立“依法治校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推进依法治校工作的组织领导、全面推动、条件保障、检查落实、统筹协调、整改提高和经验推广。同时,设立法律顾问室作为学校日常法律服务机构,对外代表学校处理法律诉讼和各类非诉讼事务,为学校重大决策、重要项目、大额资金使用提供法律咨询意见,为各单位、部门提供法律服务,参与审定学校规范性文件、各类管理规章制度和学校各类合同、协议,组织法律教育培训等。
(三)依法完善依法治校的相关制度和民主决策机制
1、学校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教育改革发展的形势,组织制订《贵州大学章程》,并设立专项课题,从多学科多角度对大学章程内容进行论证和分析,保证章程内容既符合法律法规的一般规定,又体现学校自身的鲜明特色。在基础上,又根据法律和国家的有关规定,建立完善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建立依法决策、民主参与、自我管理、自主办学的工作机制和现代大学制度,保障国家教育方针和素质教育要求的贯彻落实。
2、依法建立健全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学校依法健全学校的领导体制,明确学校党的组织、校长及行政组织、其他群众组织的职责权限,建立学校重大事项决策机制。制订并完善《贵州大学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施意见》和《贵州大学关于落实学校领导班子“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暂行办法》,明确党委决策的内容与程序、校长管理 的内容与程序,在民主政治生活中逐步明确党委领导与校长负责的关系,既确保党委对学校的统一领导,又同时保障校长依法行使职权;通过定期召开党委常委会,进一步完善决策机制,加强学校重大问题和重要事项决策的慎重性和合理性,从而有效防止决策失误、行为失范和权力失控,做到相互配合、权责统一、依法办事。
3、完善民主管理和监督机制。进一步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积极推进学校民主建设,完善民主监督,切实保障教职工对学校重大事项决策的知情权和参与权。认真抓好教代会代表提案工作,督促提案的回复和落实。
4、依法建立完善校院两级辅助决策与咨询机构,设立教授委员会、教学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等各类专门委员会,对于重大事项决策和专项议题,根据规定程序,提交各委员会讨论,提出咨询意见建议,形成决策方案,充分发挥专家教授治学作用,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5、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全面推进反腐败体系构建工作,全面规划、分类指导,整体推进:一是加强教育,形成反腐倡廉长效机制。学校从思想道德教育这个基础抓起,不断夯实廉洁治校的思想道德基础。二是强化监督,完善权力运行监控机制。三是坚持把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作为党风和校风建设的工作重点,切实维护全校师生员工的合法利益。
6、积极拓展学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渠道。进一步改革完善学校的学生代表大会制度,推进学生自主管理。制定涉及学生利益的管理规定,并充分征求学生及其家长意见。扩大有序参与,加强议事协商,充分发挥学生会等群众组织在民主决策机制中的作用,积极探索学生代表参与学校决策机构的机制。
(四)依法规范办学活动
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依法实施办学活动。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和政策,实施素质教育。依法保障教育教学管理秩序,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教学质量良好。教师和学生无严重违纪和刑事犯罪行为。
依法促进和谐绿色校园建设。学校以“贵州大学花溪校园扩建二期工程”建设为契机,构建绿色文化生态,塑造和谐校园品牌。建立以人为本的和谐人文环境,搭建民主平台,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管理氛围,大力弘扬平等意识,学校在体制和制度上落实和体现师生平等、性别平等、民族平等、管理者与师生平等的理念。保障教职工的合法权益。依法聘任教师,依法提供相应工作条件,保障教师实施教育教学活动和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参加进修培训等权利。依法保障教职工工资及时足额发放和相关的福利待遇,保障教师通过校内民主管理机制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利,建立和实行校内教师申诉制度。
尊重和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依法维护学生的受教育权,尊重学生人格及其他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保障学生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项活动。对违纪学生应以说服教育为主,尊重学生隐私权,按照国家规定向学生收取费用。建立学生安全和伤害事故应急处理程序和报告制度,及时救助受伤害学生,依法妥善处理学生伤害事故。明确学生处分的事实要件和程序,保证当事人的知情权。建立和实行校内学生申诉制度,维护学生合法权益。
建立健全学术自由的保障与监督机制。根据《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精神,制订《贵州大学学风建设实施细则》,依法建立健全保障师生研究自由、学习自由和学术自由的体制、机制。健全学术评价制度,保障各种学术评价机构独立开展活动,建立公平、公正的学术评价标准和程序。
大力推进信息公开和办事公开,全面推行校务公开工作。通过校园办公网和各单位、部门主页,及时公开学校改革与发展的重大决策和涉及师生员工权益的重要事项,注重公开职能部门的管理权限、办事依据、办事程序、办事标准、办事结果和监督投诉渠道,涉及学校招生政策、收费项目与标准等事项,及时向社会公开,不断增强学校政策和工作的透明度,自觉接受师生和社会监督。
(五)完善学校权利救济和纠纷解决机制
把法治作为解决校内矛盾和冲突的基本方式,建立并综合运用调解、申诉、仲裁等各种争议解决机制,依法妥善、便捷地处理学校内部各种利益纠纷,依法健全校内纠纷解决机制。
完善教师学生权利救济制度,制订《贵州大学听证制度实施办法》,引入听证程序,尊重和维护师生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六)加强法制宣传教育
《贵州大学法制宣传教育第六个五年规划》明确了学校普法教育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对象与要求、工作步骤与安排、组织领导与保障措施等,将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 育,作为推进依法治校,加快学校改革和发展步伐的一项重要任务。
注重加强法制宣传教育阵地建设。利用校报、广播电视台、宣传橱窗等宣传阵地加大宣传力度,以学习宣传宪法为核心,进一步学习宣传国家基本法律制度,提高广大师生员工参加普法学习的自觉性,激发广大师生员工学法守法用法的积极性,大力提高师生员工的宪法意识、法治观念和法律素质。
注重法律基础课程建设,把大学生法制教育纳入正规教学,充分发挥法制教育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成立贵州大学法制宣传教育讲师团,为学校法制宣传教育提供有力的师资保障。
开展反腐倡廉法制宣传教育,促进廉政法制文化建设。与省、市、区司法部门进行沟通交流,定期举办预防职务犯罪讲座,加强案例警示教育。进一步贯彻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对重点部门、关键岗位的有效监督,进一步促进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推进依法行政、依纪办事。
依法治校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组成部分,提高高校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治校能力是高校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具体体现。法律手段是调整、规范和解决教育改革和发展工作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的最有效办法。只有以加强法治建设为基础,建立健全与我国目前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相适应的教育体制和运行机制,国家教育事业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依法治校的关键在于依法行政,而能否依法行政则取决于领导干部是否具有法治思维,是否具备依法治校的能力。法治意识淡薄、法治行为能力不足、法治环境缺失,这些均有可能导致了高校党员干部法治思维的欠缺,影响依法治校的效果。本文着重通过对高校中的党员干部的法治思维和依法治校能力的提升问题进行研究,结合贵州大学的具体实践,以期对当前高校中党员干部的法治思维能力和依法治校能力有一个客观的描述,发现尚存的问题,并探索提升高校中党员干部贯彻法治思维、进行依法治校能力的途径与方法。本文未能就所有问题都作出探索与研究,可能存在疏漏与错误,在一些方面做得还不够,有待于在今后研究中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2.《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3.湛中乐:《公立高等学校法律问题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5.王宪波:“不断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长白山日报》,2014年11月28日,第005版。
6.罗丽华:“高校依法治校的现状与展望”,《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
7.王福友:“论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学术交流》,2013年第9期。
8.缪蒂生:“全力提升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中国司法》,2013年第1期。
9.李步云:“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迈向法治新时代”,《法学研究》,2013年第2期。
10.徐显明:“确立依法治校理念提升依法治校水平”,《中国高等教育》,2006年第5期。11.唐景莉:“深入践行依法治校理念——访吉林大学校长李元元”,《中国高等教育》,2015年第1期。
12.刘新军、许放:“试论高校依法治校考核评价体系的指标构成”,《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
13.陈希:“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人民日报》,2014年12月17日,第007版。
14.王克群:“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前进》,2014年第12期。
15.王丽:“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研究”,《智富时代》,2015年第4期。16.李茂春、吕丽梅:“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求实》,2013年10 期。
17.李芳尚:“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能力的思考”,《湖北省社会科学学院学报》,2013年第5期。
18.刘志成:“用法治的思维和方式推动组织工作科学发展”,《奋斗》,2015年第3期。19.田承春、谢云志:“以制定大学章程为契机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
20.楼国平:“浅谈新形势下依法治校的意义和对策”,《高教学刊》,2015年第3期。
21.李茂林、刘玉威:“大学依法治校的意义、问题与路径”,《北京教育》,2015年第3期。22.张蕊:“加强高校领导法治思维培育路径举隅”,《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年第6期。
23.储著斌:“推进高等学校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基础——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的能力”,《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年第3期。
24.许进:“论高校学生管理的法治思维”,《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第10期。25.姜斯宪:“变革中的大学章程 ”,《光明日报》,2014年8月4日。26.刘川生:“依法治校有大学问 ”,《人民日报》,2014年11月27日。27.吴世彩:“运用法治思维推进高校党建工作”,《人民日报》,2015年04月17日,07版。28.孙宵兵:“高校治理的几个法律问题”,《湖南商学院学报》,2015年第4期。
第二篇: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
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提出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并强调指出,高级干部尤其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这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关键所在,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党员干部素质能力提出的新要求,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认真学习领会、切实贯彻落实。
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法治思维是基于法治的固有特性和对法治的信念来认识事物、判断是非、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法治方式是运用法治思维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行为方式。法治思维是一种规则思维、程序思维,它以严守规则为基本要求,强调法律的底线不能逾越、法律的红线不能触碰,凡事必须在既定的程序及法定权限内运行。法治思维的核心是权利义务观念,对于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而言,除了具有公民应有的权利义务观念,还要有法治的权力观,即权力的有限性与程序性,以及守护法律、维护宪法与法律权威的职责意识。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就是要求在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指引下,增强法治观念、弘扬法治精神,带头尊崇和遵守宪法法律,自觉在法治轨道上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
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是由党员干部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决定的。一国的法治总是由一国的国情和社会制度决定的。党员干部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中担负重要责任,对其他社会群体起着形象塑造和榜样引领作用。只有牢固树立法治理念,具有坚守法治定力,自觉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以上率下,才能形成良好的法治风尚,影响和带动全社会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这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具有深远意义。
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是对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出的新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全面深化改革的展开和人民法治意识的提高,法治作为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只有适应新形势对法治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调节经济社会关系、统筹协调各种利益、实现改革于法有据,才能更好地规范发展行为、凝聚改革共识、促进矛盾化解、保障社会和谐,不断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因此,必须把提高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的意识和能力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切入点、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要求,鲜明地提到全党面前。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是否具有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直接决定着能否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直接决定着领导工作的有效性,也直接决定着能否建成法治中国。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具有现实紧迫性。当前,一些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依法执政、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不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管理经济社会事务水平不高。有的把法治建设喊在嘴上、贴在墙上,搞形式主义、口号化,就是没有抓在手上;有的存在特权思想和官本位意识,认为法律是管老百姓的,是约束别人的,知法犯法、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现象依然存在。这些问题说明,提高党员干部的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的思路和办法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把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作为树立法治意识的关键,造就一支宏大的具有法治素养和法治意志的治国理政干部队伍。根据《决定》的部署,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重点是做好三个方面工作。
重视法治思维养成,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在学习和实践中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社会比较缺乏法治传统,一些领导干部不习惯、不善于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手段推动工作、解决问题。因此,必须重视法治思维的养成,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着力提高法治素养。一要牢固树立法治信念。党员干部要从关系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关系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进一步深化对法治的认识,怀有对法治发自内心的认同和尊崇。要深刻认识到,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捍卫宪法法律尊严就是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保证宪法法律实施就是保证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实现。二要加强法治学习培训。中央有关部门在分析违法犯罪的多名原领导干部反省材料后发现,81.4%的人认为自己犯罪与不懂法有关。在法治已确定为党治国理政基本方式的今天,如果领导干部不学法、不懂法,有的连基本法律常识都不知道,怎么能当好领导?怎么能保证不出事?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不仅要学履行职责所需要的法律知识,而且要学法的原则、原理,学法的价值、精神。通过学习,知道法律授予了什么权力,这些权力的边界在哪里,权力行使的原则、程序是什么,不依法行使权力需要承担什么责任等,提高依照法定权限、程序行使权力的素养。各级党组织及其组织部门要加强法治教育培训,把宪法法律列为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内容,列为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社会主义学院必修课,把法治教育纳入各级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帮助广大干部切实提高法治思维水平和能力。同时,要坚持把法治教育与道德建设结合起来,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三要高度重视法治实践。法治思维的养成特别是法治能力的提高,关键靠实践。各级领导干部在领导和推进依法治国的过程中,一定要扑下身子、躬身实践,凡是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第一原则就是按法律办事,有法律规定的,遵循法律规定;没有法律规定的,遵循法治原则、法治原理。同时,要深入法治工作第一线,注意剖释个案,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从而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干部重要内容,形成良好法治环境。改进干部考核评价工作,对于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形成依法办事的良好环境至关重要。《决定》提出:“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干部重要内容,在相同条件下,优先提拔使用法治素养好、依法办事能力强的干部。”这是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纠正单纯以经济增长速度评定政绩后,对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又一重要调整完善。把法治素养和依法办事能力作为考察干部的重要内容,有利于引导和督促各级干部自觉做学法尊法信法守法用法的模范。我们党选拔任用干部的标准,从大的方面来说,就是德才兼备。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干部德才的具体要求有所不同。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形势下,习近平同志提出了“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标准,赋予德才兼备以新的时代内涵,是做好干部工作的根本指针。按照德才兼备要求和好干部标准全面准确地考核评价干部,当然包含着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的内容。比如,信念坚定,就包含自觉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为民服务,就包含坚持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作为核心价值追求;敢于担当,就包含坚守法治定力、厉行法治意志、坚决与破坏法治行为做斗争;清正廉洁,就包含依纪依法反对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形成严密的长效机制。所以,我们要把尊宪守法作为衡量干部德才素质的重要标准,把法治素养和依法办事能力作为提拔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通过发挥考核评价和选人用人这个指挥棒和杠杆的作用,引导和督促各级干部把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的要求落到实处,自觉养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习惯。
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切实把法治建设成效和依法履职的情况考准考实。《决定》提出:“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重要内容,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我们要按照《决定》要求,围绕依法执政、科学立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平安建设、权力制约等重点环节,科学设定考核指标体系。法治建设的衡量标准既要体现依法治权的内容,也要体现公众参与、民主建设的内容。党规党纪严于国家法律。要把党员干部遵守党章和党规党纪的情况纳入考核评价的内容,促进广大党员干部不仅模范遵守国家法律,而且按照党规党纪以更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对党政主要负责人,还要考核其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及时解决本地区本部门法治建设重大问题等情况。要将领导干部遵守法律,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办事的情况作为考核、任用考察的重要内容。总结一些地方的做法,可探索建立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行述职述廉述法三位一体的考核制度。每年由上级党委对下级党委政府、部门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情况进行全面考评。被考评对象的述法报告内容包括单位及个人学法守法情况、重大事项依法决策情况、依法行政或公正司法情况等。对本单位及工作人员出现违法行政或司法不公造成恶劣影响,领导干部干预执法司法,党员干部中出现违纪违法案件等情况的,都应给予否定性评价。
坚持奖惩并举,真正使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成为一种硬标准、硬要求、硬约束。考核评价干部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使用干部,要把法治建设的成效和依法履职情况作为干部晋升、奖惩等的重要依据。按照《决定》的部署和要求,一方面,要优先选拔使用法治素养好、依法办事能力强、推进法治建设成效明显的干部。另一方面,对那些特权思想严重、法治观念淡薄的干部要批评教育,不能提拔重用。经教育不改的,要调离领导岗位。各级党组织对党员干部遵守宪法和法律要作出具体规定,建立刚性约束机制。应将严格依法办事作为对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政治要求,像抓作风建设和惩治腐败一样抓依法办事。要坚持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失职要问责、违法要追究,加强对领导干部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监督检查,健全问责制度,规范问责程序,对违法枉法、失职渎职行为依法追究责任。党员干部触犯法律规定的,必须依法处理,不能用党内纪律处分代替依法追究责任。总之,要通过加强激励约束机制建设,督促干部真正做到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决不允许以权压法、以言代法、徇私枉法。
加强法治部门领导班子建设,把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的人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
《决定》提出,抓住立法、执法、司法机关各级领导班子建设这个关键,突出政治标准,把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的人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习近平同志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明确要求党委政法委要带头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领导政法工作。根据《决定》部署和习近平同志讲话精神,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必须切实加强立法、执法、司法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
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立法、执法、司法机关是党领导下的法治专门机关,政治性、政策性、人民性都很强。这种性质决定了立法、执法、司法机关的领导干部在政治思想上必须有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立法、执法、司法机关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切实加强对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坚持原则、坚守清廉、真抓实干。要严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切实增强政治敏锐性、政治鉴别力和政治定力,始终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一切行动听党指挥。
着力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的能力。立法、执法、司法机关作为执掌国家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的专门机关,其领导干部是否具有法治思维、善不善于运用法治方式领导推动工作,对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关系重大。要通过加强能力建设,把依法治理的理念根植于头脑中,自觉用法律厘清权力边界,用法律约束权力行使,确保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防止随意执法、粗暴执法,更不能徇私枉法、执法犯法;坚持用法治保护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自觉把维护人民权益作为政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实体、程序、时效上充分体现依法保护公民、法人合法权益的要求;在法治轨道上解决问题,既要做到不越权、不滥权,又要做到不失职、能办事,特别是要能打赢依法处理复杂敏感案件的法律仗。要运用法治思维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冲突和矛盾,正确处理好政策与法、维权与维稳、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法理情等重大关系,不断提高依法履职的能力和水平。
把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的人选拔到立法、执法、司法部门领导岗位上来。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按照习近平同志提出的好干部标准,重视选拔那些法治素养好,对党和人民的事业敢于负责、敢于担当的人,选那些关键时刻站得出来、有所作为的人,选那些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人。进一步拓宽选人视野,积极推动干部跨部门跨条块交流,尤其要把那些政治上强、熟悉法治工作、领导经验丰富、善于抓班子带队伍的人选拔到政法部门主要领导岗位上来。按照《决定》的部署,畅通立法、执法、司法部门干部和人才相互之间以及与其他部门具备条件干部和人才交流渠道,特别是推动立法、执法、司法机关优秀年轻干部到地方、基层一线和艰苦岗位培养锻炼,帮助他们加深对国情社情民意的了解,增强党的观念和执政意识,提高解决复杂问题能力和水平,进而不断增强整个干部队伍的法治意识和法治能力。
第三篇:着力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
着力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并强调指出党员干部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要自觉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干部重要内容。党员干部要带头知法、守法、用法,切实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化解矛盾、推动发展的能力。提高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是实现治国方略的重要抓手,是党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对党员干部基本素质的新要求,也是党员干部保持党性、履职尽责、践行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
一、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的重要性
法治思维是基于法治的固有特性和对法治的信念来认识事物、判断是非、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是一种规则思维、程序思维。它以严守规则为基本要求,强调法律的底线不能逾越、法律的红线不能触碰,凡事必须在既定的程序及法定权限内运行。法治思维的核心是权利义务观念,对于党员干部而言,除了具有公民应有的权利义务观念之外,还要有法治的权力观,即权力的有限性与程序性,以及守护法律、维护宪法与法律权威的意识。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推动发展的任务非常繁重,这对提高党员干部的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一)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是全面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法治中国的客观需要。一国的法治总是由一国的国情和社会制度决定并与其相适应的。《决定》指出,党员干部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高低强弱直接关系到法治国家建设的进程。总书记强调,各级领导干部法治观念如何,能不能坚持依法办事,对全社会具有重要示范作用。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作为执掌党的执政权和国家公权力的特殊群体,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担负着重要的责任,对其他社会群体起着形象塑造和榜样引领的作用。因此只有党员干部能力强了、水平高了,才能做到依法执政、依法行政,才能推进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进而实现依法治国、法治国家的目标。提高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也是党员干部的身份、地位、影响、作用所决定的。
(二)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是对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出的新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全面深化改革的展开和人民法治意识的提高,法治作为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只有适应新形势对法治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调节经济社会关系、统筹协调各种利益、实现改革于法有据,才能更好地规范发展行为、凝聚改革共识、促进矛盾化解、保障社会和谐,不断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因此,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是否具有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直接决定着能否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直接决定着领导工作的有效性,也直接决定着能否建成法治中国。
(三)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是党依法执政和政府依法行政的需要。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意味着党要依法执政、政府要依法行政,领导干部要做到宪法法律至上,市场经济要法治化规范化运行,国家权力和各项工作要全面纳入法治的轨道。只有当领导干部和社会各界的法治思维成为一种自然的思维习惯和自发的心理需求,在内心深处建立起牢固的依法行使权力、履行义务、承担责任的常态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的时候,法治的目标才真正得以实现。
(四)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是提高行政效能和走出人治困境的需要。当前,不断增多的社会利益矛盾,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的工作任务,以及日益泛化的目标责任考核中的“领导责任”,给各级领导干部带来了巨大的决策压力和责任压力。法治思维能够在合法性判断的基础上,根据人与人之间、人与公共权力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进行预判和决断,特别是一个确定性法律规则的出台往往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分散领导干部的决策压力,从而将领导从多元利益博弈的中心解放出来,极大的提高了行政效能。法治思维虽然制约、限制了领导干部权力的恣意行使,但客观上明确了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界线,锁定了领导干部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因而使领导干部在谨慎地行使手中权力的同时,恰当地承担自己应当承担和可能承担的领导责任,从而走出了政治思维和领导思维下的人治困境。
二、当前党员干部在运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依法治国、法治政府建设的不断深入推进,各级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能力逐步提高,但与法治中国的目标要求相比,仍存有许多不适应、不符合 的地方。
(一)法律素养欠缺,知识储备不足。有群众戏说:现在不少党员干部讲政策讲不过上访户,讲法律讲不过钉子户,讲发展讲不过专业户,讲改革讲不过个体户。虽有片面,但也突显了这一问题。
(二)官本位特权思想严重,法治思维意识淡薄,人治思维“根深蒂固”。有的领导干部存在着官本位的特权观念,一提依法治国、依法办事,首先想到的不是依法治“权”、依法治“官”,而是治“民”,出现以权压法、以情轻法的现象。有的领导干部不能正视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矛盾多发群发的现实,奉行“摆平就是水平,稳定就是搞定”的人治思维,认为“有法(律)无(办)法,无法(律)有(办)法”,采取非法律手段解决现实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往往为追求“稳定”而牺牲“法治”。有的领导为追求暂时的稳定而牺牲法治原则和政府公信力,有的领导干部“谈法治滔滔不绝,做决策时却权力滔滔”,思想和行为完全脱节,权力的运用完全不体现法治,法治无非是“附庸风雅”的时髦谈资而已。有的领导干部追求GDP至上,以牺牲“法治”的方式来换取经济的发展。这些模糊认识直接影响依法决策、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
(三)运用法治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虽然多年来国家在“四五”、“五五”、“六五”普法规划中,都把领导干部学法用法作为重点对象。但有的领导干部不重视对法治精神、法律原则和基础法律法规的学习,在工作中不知法、不懂法,主观臆断,违法行政,有的直到身陷囹圄,方知守法用法的重要。有的领导干部投机取巧,在实际工作中功利性执法、选择性执法、运动式执法、钓鱼式执法。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不足,还突出表现在对突发事件的处理上。不能正确把握运用法治原则和精神,不能做到统筹兼顾,灵活处置,以致酿成恶性群体性事件。
(四)缺乏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的能力。随着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特别是信息时代和网络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的权利意识、维权意识和社会主体意识不断增强,对法治政府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有的领导干部依然习惯于依靠权力发号施令的传统领导模式,在市场经济管理中“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职责定位不清,与民争利,引发民怨。有的领导干部由于缺乏法治思维能力,在进行社会管理和经济管理时,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从而导致前后受阻,左右为难,被动应对的局面。
三、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的思路和办法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培养党员干部的法治美德,造就一支宏大的具有法治
素养和法治意志的治国理政干部队伍。为此,即要求广大党员干部由内而外地自觉养成,也需要各级党组织由外而内地持续教育。
(一)重视法治思维的养成,在学习和实践中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社会比较缺乏法治传统,一些领导干部不习惯、不善于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手段推动工作、解决问题。因此,必须重视法治思维的养成,着力提高法治素养。
1、牢固树立法治信仰。法国思想家卢梭曾说:“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党员干部要进一步深化对法治的认识,怀有对法治发自内心的认同和尊崇。不断追求自由、平等、公平、公正、公开的法治价值,使领导干部能自觉用法治理念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用法治思维解决问题,推动工作,自觉而坚定地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2、加强法治学习培训。一个法律知识储备不足的党员干部不可能形成正确的法治思维。要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做到学法知法。《决定》指出:“坚持把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作为树立法治意识的关键”。不断创新教育培训方法,采用情景模拟、案例教学等新颖的培训方式,使学习法律与运用法律解决问题紧密结合,不断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内容上,既要学习宪法、通用法律知识以及与履行职责相关的法律知识,又要重视法律原则、法治精神等法治思维能力的学习培养。同时,要坚持把法治教育与道德建设结合起来,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做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
3、高度重视法治实践。法治思维的养成特别是法治能力的提高,关键靠实践。要把工作岗位作为完善法治知识结构、培养法治素养、提高法治能力的基础平台,通过参与各种法律实践活动,做到融会贯通、用以促学、学用相长。要以求真务实的法治思维态度,反“四风”,对自身存在的人治思维、本位思维等错误观念,敢于刀刃向内,自己“刮毒疗伤”。在善于总结中提高,善于借鉴他人经验,在各种违法案件的处置中吸取教训,从而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营造党员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的良好社会环境和法治环境。
“法治环境与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运用是辩证和互动的关系”。法治思维增强了,会自然促进法治手段的运用;法治手段运用多了和运用有效了,自然会改善法治环境,而法治环境改善了,又会反过来影响和促进公权力执掌者的法治思维。
1、大力弘扬法治思想。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创造有利于干部法治思维形成的社会环境。确立建立在法律基础上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运行机制,使监督真正发挥实效,从外部制度环境上影响来强化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
2、加强法治制度建设。一要把法治理念转化为制度体制机制,加强制度机制整体设计和顶层设计,加快法治政府进程。二要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建设,健全程序规则,保证行政机关按照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三要制定和完善保障法律执行、运作、实施的各项具体制度,保障执法公平、公正、公开。四要加强基础性制度建设。五要健全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建立决策风险评估和依法纠错制度。
3、完善考核选拔机制。将运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作为领导干部绩效考核和选拔任用的必要条件。切实贯彻落实好《决定》中提出的“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重要内容,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干部重要内容,在相同条件下,优先提拔使用法治素养好、依法办事能力强的干部”。“对特权思想严重、法治观念淡薄的干部要批评教育,不改正的要调离领导岗位”等要求,促使党员干部带头学法、带头知法、带头用法、带头守法、带头护法,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调节社会关系、协调各种利益冲突、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公平正义。
4、加强监督机制建设。一要在法治的体系内,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加强行政、司法监督体系和监督制度建设。二要健全完善质询、问责、离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党政纪处理等制度,保障对各级领导干部的有力有效监督。三要加强人大权力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促进其监督行为逐步制度化、规范化。四要深化政务公开,建立健全各项阳光监督制度,不断拓宽社会监督渠道,让人民群众监督权力。五要按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违法要追究的要求,强化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
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以渊博的法律知识为基础,然后形成法律精神,再在实践中养成用法律精神来思维的习惯,再进化为对法的信仰,最后再上升为一种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维。所以提高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汇聚合力,综合施效。
第四篇:如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写进十八大报告是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理念的具体体现。依法治国作为我国理政的一个重要规则、理念,随着近年来的推进,正在成为从基层到中央上下一体遵循的基本规则,这意味执政党要依法执政、政府要依法行政,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在工作的时候也就要做到法律至上。
法治,追根溯源是追求公平、公正、公开。“法治思维”首先是一种法治理念,从思想上认识到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等对于中国的重要性。法治思维是建立在法治理念的基础上的,一个平时没有法治理念的公职人员、领导干部,遇到问题不可能突然形成法治思维。其次是领导干部或者是公务人员在处理问题的时候有一种法律规则的意识,坚持法律至上,坚持法律规则的运用,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等法治精神和原则。此外,“法治思维”还表现为一种行为选择,面临多种问题的解决方式、手段时,领导干部能够首先研判处理方式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法治精神等。
理论需要联系实际。我们就发生在广东的“乌坎事件”来说,事后有诸多评论认为正是后期地方政府在处理问题时良好的措施以及方法转变,才使得这起备受关注的突发事件得以完善解决。那么在这起事件中又是如何体现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呢,我们不妨作一概括:
第一,发生社会矛盾,政府首先积极主动介入,不逃避,不推诿,勇于承担责任,与公众沟通;
第二,分析矛盾产生的原因,依据相关的法律分析公众的诉求是否合法、合理; 第三,对于合法诉求应依法展开调查,在调查中公众的参与很重要,确保调查的客观、中立;
第四,调查情况清楚后,行政决策或者决定采取和公众民主协商的方式进行,吸纳公众的意见和建议,不能采纳的应说明理由,避免行政专断;
第五,信息及时有效的公开,事件调查情况等相关信息通过发布公告的形式公之于众,确保信息的权威和准确,避免虚假信息扩散,掌握信息主动权;
第六,对于违法行为,不姑息,不放纵,应追究法律责任的依法进行,行政权力不干预司法行为;
第七,依法维护村民自治的权利。
法治思维四大评判标准
在法治成为治国理政方式的大背景下,下一步在建立“法治思维”、学会“法治手段”方面,最切实的步骤是什么?
从内部环境看:需要通过更多的法律知识的普及、法律知识的培训来让公务人员了解法律、理解法律。那么,这就需要建立一个长期的、常态化的、落地的包括新入职的、调任的公务人员在内的具有整体性的法治培训,不可以是碎片化的、支离破碎的。在公务员的任职期间,每年都应该有相应的法治课程。
从外部环境来看:首先是要不断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
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促进已建立起来的监督体系和监督制度能够在监督合力和实效上不断增强。其次是加强问责制度的完善与实施工作,如不断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保证对各级领导干部的监督有力有效。
同时,在公务员的晋升过程中,应该充分体现对他们的法治意识、运用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考察。如果在这方面有突出表现的,甚至可以作为提拔的条件。只有将“法治状况”引入领导干部绩效考核和选拔任用标准之中,并且应该占很大的分量,才能让法治思维成为领导干部主动自觉的惯性思维方式。那么,对于领导干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的运用应如何评判呢?首先是法治理念的树立。虽然我们处在转型时期,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但法治的发展方向是不能动摇的。其次是法律意识,应该成为领导干部甚至公务人员在处理问题时的一个价值选择。此外,领导干部在处理问题时是否坚持了一些判断标准——第一是职权的运用是否合法;第二是立法以及规范性文件的制定是否符合法律的精神;第三是在行政决策时是否体现了民主参与、是否进行了必要的合法性审查;第四是能否真正做到了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在行政裁量的时候是否体现了法律平等的精神、是否体现了平等的规则。
如何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实际问题 如何在“法治思维”的支配和影响下,运用具体的“法治方式”来“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既不能畏缩不前、灰心丧气,也不能盲目自大、胡冲乱撞。正确的态度就是要坚持 “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要深刻领会总书记在纪念现行宪法颁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关于 “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的重要论断,通过贯彻落实宪法实施工作,保障宪法的“生命”,维护宪法的 “权威”。要高举社会主义人权的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道路。要以宪法为核心,以现代宪法所倡导的 “人民主权”、“民主政治”、“限权政府”、“人权保障”、“公正司法”、“法制统一”等等基本法治价值,统率依法治国的各项工作。通过崇尚法治价值在解决重大社会问题中的作用,进一步弘扬法治文化传统,提升法治价值的影响力,逐渐削减各种“非法治价值”在治国理政中的主导作用,通过“依法办事”、“唯法是从”、“党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享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等等具体的政策和规范指引,全面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各项要求,积极创造条件,努力打造一个与小康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发展相适应的“法治小康”。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直指中国法治建设的关键环节。“依
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被确立为我国的治国基本方略,并成为国家与公民的政治常识。我国已形成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整体上实现了有法可依,阻碍法治进程的主要问题是法律的遵守和执行,核心是必须增强各级领导和司法人员的法治思维。法治思维的形成,不能依靠几个文件和会议,而是需要长期不懈地努力实践,在“倒逼”机制下,培育和形成法治思维。就我区而言,应重点抓好6个重要环节:
第一,要真抓实干,做到说实话、办实事。
习近平同志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就要求我们要避免说空话,说大话,否则就会像赵括一样,只能是纸上谈兵,最终兵败而亡,误己误国。我们抓社会管理创新,就是要做到说实话、办实事。在法律的框架下,在法治的轨道上,在创新社会管理上真抓实干,努力化解全区各种社会矛盾纠纷,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的亲情化管理和人性化服务,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更好地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努力建设“平安颍州”、“幸福颍州”的目标。
第二,要制定“法治颍州”建设基本规划,在顶层设计中贯穿法治思维。区委要统筹安排,尽快出台《“法治颍州”建设基本规划》,《规划》精神应当体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内容符合宪法和法律法规要求,重点包括依法执政、依法立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建设均应纳入法治轨道。让全区的各项工作步入到正常、有序的法治化道路上来。
第三,要规范党委依法执政、政府依法行政,治区理政体现法治思维。党委依法执政,要求政策制定符合法律法规和党内法规要求,加大人大依法行使立法权的支持力度,从而更好地支持政府依法行政,支持司法机关公正独立行使职权。在自身建设上,要看工作运行机制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党内法规的要求,任何组织和干部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触犯法律底线者必须受到法律制裁。政府依法行政,要求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切实依法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还政于民;要有“作茧自缚”的精神,针对部门实际,制定《行政程序规定》,按章办事,规矩自我;要尊重司法权威,坚持行政不干预司法原则,并依法参与诉讼,自觉履行生效判决。坚决杜绝“地方保护主义”,倡导公平交易,优化辖区内企业外部环境。
第四,要维护司法的公正、独立和权威,以司法力量保障法治思维。
全区各级人大、党委、政府、政协和社会各界都要支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严禁以各种名义干预司法机关办案,给司法机关创造一个良
好的外部运行环境;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要严格按照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按照刑事诉讼程序,独立办理刑事案件;法院、检察院严格按照法院、检察院《组织法》规定,规范上下级监督关系和领导关系;要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加大生效判决强制执行力度,提升司法权威和公信力,形成以党委、人大、政府和社会各界为依托,司法机关为主导的社会法治模式。
第五,要创新法治教育、法治文化宣传方式,力促社会崇尚法治思维。要加强全区中小学校的法治教育,从小学至中学,都应开设有一定课时的法治教育课;要加强全区国家公职人员法治教育培训,鼓励参加在职大学或研究生法学课程学习,接受系统法律思维训练;要加强普法宣传工作,深入基层,深入到广大的农村,要创作法治文化精品,树立法治建设典型。
第六,要建立科学的法治建设业绩考核机制,倒逼运用法治思维。
要建立法治建设工作机制,明确各级各部门法治建设目标、任务、程序、责任;要完善干部政绩考核和选拔任用机制,将法治指标作为干部考核和任用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识别干部的重要依据;要对有法不依、滥用职权,造成严重损失后果者,依法问责处理,绝不姑息;要定期向社会公布各级各部门法治建设考核结果,接受社会各界的广泛监督。
第五篇:如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范文)
近日,按照镇江市委组织部要求,我院通过远程教育平台,广泛开展《文明镇江 法治引航》“主题培训周”活动。门诊医技支部组织我们全体党员观看了镇江市委书记夏锦文关于“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专题讲座视频。讲座围绕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是法治能力的基本内容、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能力是时代要求、如何养成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等内容,主题鲜明、深入浅出,既有理论分析,又有务实建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实践性。
通过本次学习,使我认识到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理念的具体体现,体现了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时代要求。依法治国作为我国理政的一个重要规则、理念,随着近年来的推进,正在成为从基层到中央上下一体遵循的基本规则,这意味执政党要依法执政、政府要依法行政, 领导干部要学法用法,自觉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治理念,弘扬法治精神,提高依法决策、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运用法治思维,学习法治方式是我们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必须具备的首要能力,法治思维是建立在法治理念的基础上的,是领导干部或者公务人员在处理问题的时候有一种法律规则的意识,坚持法律至上,坚持法律规则的运用,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等法治精神和原则。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努力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将之贯穿于日常工作,并成为习惯思维方式显得尤为重要。
1、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虽然我们处在转型时期,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但法治的发展方向是不能动摇的。理念是思维形成的基础,并对思维方式起着直接的、决定性作用。“法律形式可以在短期内进行移植,而法律思想却很难移植,它是在反复的反思中发展变化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反思”、长期实践的过程。可以通过教育宣传,引导舆论,形成共识,真正使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植根于所有人的心中,并在长期积淀中形成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价值认同。
2、提升法律素养。认知因素,即一定的知识积累,是形成法治思维、提升运用法治方式能力的必要条件。通过对当前大量的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了解和掌握,在知识普及中增强对法的认知,形成法的意识,提升法律修养。
3、增加学习宣传,切实提升法治能力。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学习法律法规知识;积极参与法治实践,在宣传教育过程中,既要注重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进行宣传,又要充分利用网络、手机报等新兴媒体进行宣传。通过学习典型案例、视频课件等教学方式加强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注重法治舆论的培育和引导,广泛宣传各级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文明执法、公正司法、解决影响
社会和谐稳定问题的典型事迹,切实在各种群体中形成良好氛围,促进大家对法治价值的认同。增强法治文化的影响力、渗透力和感染力,使大家切实体会到法治就在身边,从而形成推进法治的自觉和自信。
4、自觉运用法治规范发展行为。法治具有普遍性、国家意志性、相对稳定性和可预期性等特点,与科学发展有内在联系。法治不仅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也是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保障。
运用法治方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就是要在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中,努力做到依法依规,通过法治方式来提高发展质量;确保行政执法机关和司法部门通过对法律统一、正确、有效的实施,为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法治保障;通过健全和完善立法,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依法引领、规范、保障、推动经济社会建设向着实现“十三五规划”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顺利迈进。
通过此次学习,进一步增强了我们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一定要学以致用,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拓创新做好本职工作。不断探索新思路、新举措,从而切实将法治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时代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