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已清分款项差错追溯管理办法
已清分款项内部差错追溯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建立运城农商银行内部营业网点之间已清分款项差错处理机制,加强已清分款项内部差错追溯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人民币管理条例》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已清分款项内部差错是指分支机构与总行清算中心、同一营业网点两个(含)以上柜员之间、柜台、填装自助设备、后台整点的人民币流通经过清分复点后发现长款、短款和假币的差错。
第三条 本办法适应于各支行、分理处、营业部、总行现金营运中心。
第二章 发现已清分款项差错时的操作
第四条 本行发现已清分款项差错时,应在监控摄像头可视范围内进行操作。
第五条 发现短款时
1、经办人应在第一时间告知营业经理,营业经理亲自作为差错管理人,对该钱捆进行现场复核清点,确认短款张数。
2、短款张数确认后,由差错管理人在《已清分款项出纳差错登记簿》(附件1)上进行现场登记,经办人、差错管理人签字,经机构负责人对记载事项进行审核确认无误后并签字后,暂由经办人垫款(待责任认定后,重新按责任承担比例进行赔偿),方可对客户支付。
第六条 发现长款时
1、经办人应在第一时间告知营业经理,营业经理亲自作为差错管理人,对该钱捆进行现场复核清点,确认长款张数。
2、长款张数确认后,由差错管理人在《已清分款项出纳差错登记簿》(附件1)上进行现场登记,经办人、差错管理人签字,经机构负责人对记载事项进行审核确认无误后并签字后,将长款交差错管理人保管,方可对客户支付。
第七条 发现假币时
1、经办人应在第一时间告知营业经理,营业经理亲自作为差错管理人,指派两名持有《反假上岗资格证》的两名人员对钱捆中的疑似假币进行现场真伪鉴别,确认为假币的按照假币收缴程序办理假币收缴手续;
2、假币收缴手续办结后,由差错管理人在《已清分款项出纳差错登记簿》(附件1)上进行现场登记,经办人、差错管理人签字,经机构负责人对记载事项进行审核确认无误后并签字后,暂由经办人垫款(待责任认定后,重新按责任承担比例进行赔偿),方可对客户支付。
第八条 如发现同一钱捆中同时出现长、短款及假币差错的,按上述操作办理。
第三章 已清分款项差错的追溯
第九条 发现差错的分支机构营业经理在3个工作日内,填写《山西省银行业金融机构间款项差错追溯确认办理单》(以下简称《办理单》附件2),连同相关证据一并交由款项调入机构现金营运中心进行确认。
第十条 现金营运中心首先要检查本机构在款项调运、保管、复点等过程中是否发生问题。如经调查认定确非本机构责任时,应在3个工作日将以下材料及实物报送办理该款项取款业务的发生地人民银行,申请进行已清分款项差错追溯。
1、《办理单》;
2、发生差错的钱捆封签、腰条及发现的长款;
3、现场监控录像视频资料;
4、《假币收缴凭证》客户联(发现币差错时);
5、本机构认为确需保存的其他证明材料。
第四章 本行已清分款项内部差错处理流程及责任认定 第十一条 本行已清分款项内部差错责任的范围确认和原则
1、凡由于个人的原因,如工作粗心、疏忽、马虎、失察、失职、渎职等,造成长款、短款、假币的差错,从而降低现金清分质量的,均属于差错责任被追溯的范围;
2、因为清分机具自身存在的物理误差造成的长款、短款及假币差错的,均不在差错责任追溯的范围;
3、已清分款项差错内部差错责任追溯的只是违责事实,包括清分过程中所涉及的所有岗位;
4、已清分款项内部差错责任追溯应本着“客观、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第十二条 本行已清分款项内部差错责任人的划分。内部差错出现后,由会计运营部组织牵头,监察审计部门协同对差错问题的事实进行客观的查证,并对差错责任进行划分认定和处置。对差错相关责任人的划分认定包括:差错主要责任人即清分操作员、清分复核员和清分管理责任人即清分中心负责人。
第十三条 本行已清分款项内部差错责任人的承担比例
1、已清分款项的内部差错一经查实,除了对照《山西农村信用社工作人员违规行为处罚办法》的条款进行处置外,其差错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确定后,各相关的差错责任人则按照一定比例共同承担,具体划分为:清分操作员45%、清分复核员45%、清分中心负责人10%;
2、差错责任人如为一人,就由其一人承担所占比例的实际金额,如有二人以上,则由其共同分摊该比例段的实际处罚金额。第十四条 本行已清分款项内部差错查处的执行部门。运城农商银行会计运营部、监察审计部为已清分款项内部差错的调查处置部门,会计运营部、监察审计部在查处各类已清分款项内部差错问题时,必须严格遵守“客观、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
第十五条 本行已清分款项内部差错处理流程
1、查证:通过监控录像及钱捆上的封签、操作员或人民币冠字号码查询系统确定差错相关当事人,当面问讯,做好文字记录并有其确认签字;
2、已清分款项内部差错责任人的划分:确定清分过程的主要、管理责任人;
3、经济损失的计核:参照本行有关现金收付业务的规定,长款归公,短款及假币则自赔的处理原则计核;
4、问题处置:已清分款项内部差错查实后,形成书面报告上报分管领导批准后执行。
第五章 其他
第十六条 所有已清分款项内部差错而造成的长款,一律上缴至计划财务部作营业外收入。
第十七条 在执行本办法的过程中,如遇到有争议的差错问题,均可报经监察审计部门复核后另行议处。
第十八条 如同一清分中心、同一清分人员多次存在已清分款项内部差错的问题,可酌情另行经济处罚,并进行全行通报。
第六章 罚则
第十九条 本行员工有下列行为之一,但尚未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负责的清分操作员、复核操作员和管理责任人员,严格按照《山西省农村信用社工作人员违规行为处罚办法》进行处罚:
(一)因个人主观原因造成长款、短款、假币的差错的;
(二)不积极配合上级部门调查差错事实的;
(三)清分的程序不符合规定的;
(四)未按照本办法规定程序执行已清分款项内部差错处理流程的。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条 本办法的解释权归山西运城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所有,同时保留本办法的完善及修订权;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开始执行。
第二篇:追溯管理办法
农垦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建设项目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办公厅
农办垦[2008]5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农垦、热作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
为规范农垦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建设项目管理,强化追溯项目目标责任,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我部组织制定了《农垦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
农垦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农垦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建设项目(以下简称“项目”)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旨在强化项目责任管理,规范项目建设程序,确保项目建设质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第三条 项目管理遵循政府引导、企业实施,择优扶强、示范带动,分级管理、逐步推进,突出公益、兼顾效益的原则。
第四条 本办法适用于项目的管理部门和承担单位。]
第二章 组织管理
第五条 项目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农业部农垦局、省级主管部门及项目承担单位分别成立项目领导小组,明确专门机构和人员负责项目的建设。
第六条 农业部农垦局为项目主管部门,负责项目的总体组织规划、制度建设、审批监管、总体验收等组织实施工作。主要承担:
(一)统筹管理项目,制定追溯工作规划和计划。
(二)组织制定项目管理相关制度、办法、标准等。
(三)组织对项目进行评审论证,下达项目预算,汇总、上报项目决算。
(四)指导项目建设,组织对项目进行监督检查、总结验收。
第七条 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为项目技术支撑单位,负责项目追溯系统建设、信息管理、技术培训、宣传推广等工作。主要承担:
(一)开发项目软件,建设部级数据中心。
(二)管理追溯信息,保障追溯系统正常运转和数据安全。
(三)开展项目技术培训,指导项目承担单位建设追溯系统。
(四)对项目进行宣传推广。
第八条 省级主管部门为项目分管机构,负责本省项目的组织申报、指导实施、日常监管、考核验收等工作。主要承担:
(一)组织对本省项目进行初审、上报。
(二)负责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指导协调工作,在交流培训、宣传推广等方面提供服务。
(三)对本省项目的实施进度、运行质量及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动态监管。
(四)建设省级数据中心,对本省项目数据进行管理。
(五)受农业部农垦局委托,对本省项目进行考核和检查验收。
第九条 项目承担单位为项目实施主体,负责本单位项目建设及运行管理等工作。主要承担:
(一)建立项目管理制度,明确责任,落实各部门、各环节的工作任务,开展业务培训。
(二)及时采集、上报追溯信息,规范使用追溯标签,确保追溯系统正常有效运转。
(三)开展自检或委托质量监督检验测试机构对追溯产品质量安全进行监督检测。
(四)总结项目建设情况,宣传推广追溯成果。
第三章 项目申报
第十条 申报单位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有独立法人资格,诚信守法,近两年内无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无严重违反财经纪律记录。
(二)组织化程度高,具备较健全的质量管理机构和技术服务体系。
(三)标准体系健全,实行标准化生产,标准应用率达到95%以上。
(四)产业链完整,对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等各环节具有较强的控制能力。
(五)产品规模化生产,商品率达到90%以上。
(六)市场化运作,拥有自主品牌,产品单件独立包装,主要销往国内大中城市或国际市场。
(七)有信息化工作基础,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第十一条 申报程序
(一)省级主管部门在企业自愿申报的基础上,选择符合条件的企业填写项目申报书,经初审后提出推荐意见,于每年3月15日前报农业部农垦局,经论证后进入项目库。
(二)农业部农垦局根据质量追溯工作发展需要和预算规模,结合项目库情况,于每年4月底前印发下项目申报指南。
(三)省级主管部门依据项目申报指南,组织单位编报可行性研究报告,于每年5月底前上报农业部农垦局。
(四)农业部农垦局组织专家评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于每年6月底前研究编报下一项目预算。
(五)农业部农垦局根据预算编报要求,研究确定下一项目承担单位,于12月底前通报省级主管部门。
(六)省级主管部门和项目承担单位于下2月底之前将项目实施方案报农业部农垦局审批,并附报项目合同文本。
(七)农业部农垦局在收到预算批复后,及时将预算批复到省级主管部门和项目承担单位,并与省级主管部门和项目承担单位签订项目合同。
第四章 项目实施
第十二条 制定制度
(一)农业部农垦局组织制定项目管理、信息管理、标识管理等制度。
(二)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组织有关单位制定农产品质量追溯导则和相关产品质量追溯操作规程。
(三)省级主管部门、项目承担单位根据追溯工作要求,结合本地区、本企业实际,建立配套制度。
第十三条 建立系统
农垦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包括网络系统、信息采集系统和信息查询系统。
(一)网络系统。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建设项目数据中心(简称“数据中心”);省级主管部门依托数据中心,建立省级分中心;项目承担单位根据本单位追溯产品物流管理和质量监管需要,建立企业级追溯网络系统。
(二)信息采集系统。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开发信息采集软件;项目承担单位明确信息采集内容、流程,完成软件初始化设置,建立信息采集系统。
(三)信息查询系统。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按照分级管理、授权共享的原则,开发建设追溯产品信息查询系统,为消费者和监管部门提供短信、语音、网络查询平台。
第十四条 试运行
(一)项目承担单位搭建完成企业级追溯网络系统后,选择三批以上来自不同生产场所的产品进行追溯信息系统试运行。采集、上传产地环境、投入品使用、产品质量、流通等方面信息,测试信息系统可追溯性。
(二)测试期间,项目承担单位应不断优化追溯系统,以确保信息准确、及时和可追溯性。
(三)项目承担单位完成追溯系统测试后,向省级主管部门提出项目建设期验收申请,经省级主管部门初审同意后报农业部农垦局。
(四)农业部农垦局接到省级主管部门申请后,依据相关管理办法组织专家对项目进行建设期验收。
第十五条 正式运行
(一)对通过项目建设期验收的项目承担单位,由农业部农垦局统一向社会公布其质量追溯系统建成,进入正式运行阶段。
(二)进入正式运行阶段的项目承担单位启用追溯标签、标识和编码,按照项目合同规定,保障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长期、有效运行。
第五章 项目资金管理
第十六条 项目资金是中央财政专项用于支持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建设的补贴资金,要严格执行预算,专款专用。
第十七条 项目资金主要用于:
(一)制度建设。用于与本项目相关的制度、办法、标准的制定等。
(二)软件开发、数据采集与维护。用于与项目有关的软件开发、信息采集、信息传输、数据库建设和运转维护等。
(三)设备购置。用于项目所需的信息采集、标签制作、标签粘贴、查询终端等设备的购置。
(四)标签补贴。用于追溯标签的制作和使用等。
(五)人员培训。用于项目相关制度、系统维护及软件操作等方面的培训。
(六)质量监测。用于追溯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测等。
(七)宣传推广。用于宣传资料的制作、新闻媒体推介和市场推广等。
(八)调查研究。用于对质量追溯体系的评估,跟踪研究国内外农产品质量追溯的先进经验等。
第十八条 资金管理与监督
(一)资金拨付。根据农业部批复的项目预算和项目计划,农业部农垦局、省级主管部门按照国库集中支付的规定,及时拨付项目资金。
(二)资金使用。本项目资金要按照国家有关财政资金管理要求,建立项目资金使用明细账,严禁以任何理由、任何方式截留、滞留、挤占和挪用。项目安排的工程、设备和服务项目的采购,属于政府采购范围的,实行政府采购。
(三)资金监管。每年12月底前,各省主管部门、项目承担单位须对项目经费使用情况进行总结,报农业部农垦局、财务司。农业部农垦局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定期或不定期地对项目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
第六章 项目检查验收
第十九条 项目完成后,在单位自查、省级主管部门检查的基础上,由农业部农垦局组织验收。
第二十条 项目验收依据《农垦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建设项目验收管理办法》,采取建设期验收、考核、项目总结验收方式进行。项目试运行结束时进行建设期验收;每年12月底前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考核;项目完成后,实行项目总结验收。
第二十一条 对考核合格的单位,列入次年项目计划。对项目验收不合格的单位,要求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合格的,停止安排其他项目;对拒不整改的单位收回项目资金。
第二十二条 对不履行项目合同,擅自变更建设性质、建设内容,违反财务规定以及有其他严重问题的项目单位,视情节轻重采取限期整改、通报批评、停止拨款、撤销项目、停止安排其他项目、收回项目资金等措施。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所称的追溯产品包括农产品和农产加工品。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由农业部农垦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自2008年7月1日起试行。
第三篇:应收款项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XXX公司应收款项管理,确保货款及时回笼,保障资金安全,根据XXX公司相关规定,结合XXX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应收款项是指在经营活动中销售业务形成的应收账款、采购业务形成的预付款项和非购销业务形成的其他应收款。
第三条 财务部门按单位欠款类别和账龄进行分类管理,欠款
单位类别按照XXX公司会计制度规定的股份公司所属单位,关联单位和外部单位进行划分,账龄管理划分:
(一)结算期或合同期内的正常应收款,超过结算期但在6个月以内的。
(二)账龄在6个月至1年之间的。
(三)账龄在1—2年之间的。
(四)账龄在2—3年之间的。
(五)账龄在3年以上的。
第二章 组织机构
第四条 业务部门根据业务量大小、资信程度等情况对客户实行分级管理。针对不同业务单位的具体情况,核定客户赊销额度,制定相应的信用政策。
第五条 财务部门负责应收款项的核算,每月分析应收账款情况,对应收款项的形成和清收履行会计监督职能,协助业务部门清收应收款项。
第六条 业务部门是应收款项的直接责任部门,负责应收款项的催收工作,本着“谁经办、谁负责”的原则具体落实到人。
第七条 法律部门对业务合同条款的合法性、合规性负责审查,对发生债权纠纷的应收款项依法开展取证等工作,直至提请法律诉讼。
第八条 综合部门负责落实对欠款责任人的考核。
第三章 预付账款管理
第九条 按照XXX公司相关规定,为防止资金风险,从外单位采购原料,原则上不得预付货款。
第十条 在卖方市场的情况下,确需预付的原材料品种,须由采购部门报主管领导审批,提出预付货款建议,报经XXX公司主管领导和总会计师签字同意后,方可执行。
第十一条 预付款须在款项付出之日起,两个月内清理完毕。财务人员督促业务经办人及时办理结算冲销预付款,对逾期未清预付款,月底反馈XXX公司领导。
第四章 应收账款管理
第十二条 仓储部门发料后,业务人员应及时将发料单、合同等送交财务资产部,经审核后开具发票,办理挂账手续,不得拖延,以免造成月末库存帐实不符。手续不齐全的一律不予办理,否则追究财务人员的责任。
第九条 财务部门要建立应收款项档案,以台账的方式进行管理,定期对应收款项的账龄进行跟踪分析。
第十一条 根据XXX公司对应收款项下达的最高限额,处应对应收款项进行日常监控:
(一)月度跟踪。单位专(兼)职管理人员,应对本月形成的应收款项建立相应的台账,财务部门要协助提供有关资料,对超过结算期和预付冲销期限三个月的,专(兼)管人员要及时通知经办人员待岗进行清理。
(二)季度分析。财务部门每季度对应收款项进行汇总分析,认真核对往来款项,发现有特殊原因和异常情况的要及时向业务部门通报,并向主管领导汇报,然后进行催办清理。
第十三条 业务人员应及时将开具的发票送交客户,并督促客户办理挂账手续,不得扣押发票。
第十四条 每月财务人员与客户核对往来账项,编制往来帐调节表,并落实差异原因。
第十五条 财务人员应及时将逾期应收账款反馈相关业务部门,协助业务人员清欠货款。
第五章 款项清欠
第十六条 对于逾期应收款项的直接责任人,根据逾期时间长短,给予一定的处罚。以合同、协议约定的收款时间为基准,对逾期1个月未收回的,直接责任人员应加紧进行专项催收;对逾期超过2年的,直接责任人下岗专职催收并从次月起停发月度奖金,对造成坏账损失的,视损失大小和情节轻重给以行政和经济处罚。
第十七条 应收款项责任人因工作调动或其他原因需离开所在单位时,应首先清收自己经手的应收款项,在未清收完毕的情况下,人事部门不得办理调离手续。
第十八条 本规定生效日以前发生的应收款项按照“业务经办人是直接责任人、原部门负责人是第一督办人,现部门负责人为第二督办人的原则”进行清收。
第十四条 财务人员对纳入备用金管理的借款,要确保手续齐全,先清后借,坚持做到“前账不清,后账不借”。
第六章 附则
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执行,以前文件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第二十条 本办法由财务部门负责解释。
第四篇:应收款项管理办法
应收款项管理办法
第一条、应收帐款、预付帐款明细帐必须根据经核对的工程合同、工程计量支付、工程结算单和材料采购合同、机械设备租赁合同、劳务合同等及付款申请、收款收据作为付款依据予以付款、记帐,应按照不同的应收账款或供应单位名称设置明细。第二条、应收款项明细账的增减,各项目财务人员需谨慎进行账务处理,各级财务负责人要严格审核,掌握应收款项的变动情况,及时向单位负责人汇报。
第三条、建立应收款内部管理报告制度。
1)、分管应收帐款的财务人员在每月20日前对上月帐中的应收帐款进行清理,并根据工程(租赁)合同及项目应收帐款进行应收帐款帐龄分析,对拖欠工程款、质保金(工程合同超过2个月)及时理出清单,由合同签订执行项目负责人提出解决办法,报总经理备案。
2)、分管其他应收款的财务人员在每月10日前对上月未按公司规定归还借款的单位和个人帐中的应收帐款进行清理,对不按规定及时还款的个人扣发当月工资,并通知有关部门负责人及时催收。
3)、负责收款的部门或负责人在接到催收通知后,24小时内返回收款时限及措施,对所有超期应收款,限期开展收款工作。4)、申请付款的部门及工程项目负责人是清理追收应收帐款的第一责任人。项目发生因清理追收不力,造成坏帐甚至造成损失的,应依情节轻重和损失大小对有关责任人予以经济和行政处罚,情节严重,损失巨大的,要追究法律责任。
5)、工程项目质保金的收回需统一汇入公司总部账户,如需支付该项目外欠款,由项目列计划经财务部审核总经理批准进行拨付。设备租赁部回收款项需统一汇入总部账户,费用支出列计划经总经理批准再行拨付,坚持收支两条线,严禁坐支。
第四条、对于预付帐款应严格管理。
1)、预付账款应按照合同规定程序和权限办理。
2)、预付账款必须依合同付款,并在合同约定的时间清算完毕,执行《财务结算支付管理办法》。
第五篇:电费差错管理办法
电费差错管理办法
为正确执行电费电价政策,确保企业效益不受损失,减少和杜绝电量、电费差错的发生,加强对电量、电费差错的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一、各营销工作人员要认真学习有关电费电价的文件,熟悉当前执行的各类电价及有关政策,对电费发票上的各要素能作出正确的解释。
二、业务人员、用电检查人员、装接人员及电费抄、核、收人员应尽心尽职地做好本岗位工作,正确执行现行电价和有关政策,按各类流程规范操作,熟悉并能正确设置各类编码。
三、营销部设电费专责,负责对全局的电费差错进行监督管理,审核电费差错的退补流程,负责对电费差错数据的统计、分析和总结,并对营销部各岗位工作人员和各供电所(供电营业所)的电费差错提出考核意见,每月5日前形成书面报告上报营销部科长。
四、各供电所(供电营业所)由营销工作负责人对本所的电费差错进行监管和处理,负责本所每月的电费差错数据的统计、分析和总结,每月月底以书面形式上报营销部电费专责。同时,对本所电费差错的有关责任人按规定进行考核。
五、凡电费发生差错的,且已出门(即在每月结帐日后才核出),必须对各相关责任人按有关考核条款进行考核。
六、凡由电费复核人员复核出的电费差错,应及时更正。在没得到更正前,不得结束本月的复核工作。电费复核人员在确认本复核区内的电费正确后,方可向收费人员交付工作。
七、对出门的电费差错,应按照规定流程操作,找出造成差错的原因,对责任人进行教育,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以避免出现类似的差错。需进行退还或补收电量电费的,必须填写《***电力局退补电量电费联系单》,按用电营销信息系统中的“客户退补电量电费”流程操作。
八、对计量装置故障引起的退补电量:需进行校验以确定误差率的故障表计,应在校验后由校表室提供计算依据,送校单位根据校验结论填写《***电力局故障表计退补电量联系单》,按“客户电量电费退补流程”进行操作。对于能直观判断出计量装置故障,如烧坏、停走等,且不需经过校验就可确定有关参数的,可直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补收电量额度。计量装置故障引起的退补电量电费不列入差错考核范围。
九、各供电所(供电营业所)营销工作负责人应定期召开有关电量、电费差错原因分析会议,特别是对较严重的差错事故,应按照“四不放过”原则,严肃认真对待,决不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对电费差错情况应及时上报,不得虚报和隐瞒。
十、各供电所(供电营业所)应在每月月底前,将本所月度“电量、电费差错记录”上报到营销部电费专责。
十一、按照《***电力局电费工作考核办法》,对发生电费差错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进行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