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基于素质导向的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一、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
进人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完善,我国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日益加强,“小政府、大社会”的行政管理思维日益凸显,这对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才培养定位直接关系到行政管理专业的发展方向和生命力。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求推动着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由传统的理论型(学术型)向实务型转变。
各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多样化的,但是应该有其一致性--目的性与方法性相结合的“做人、做事、做学问”人才素质熏陶和锤炼。
人才培养的目的性即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行政管理人才要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能说)、文字组合能力(能写)、科研及教学能力,能熟练操作电脑,熟知经济管理知识和法律知识,同时具备良好的品质修养与工作态度。因此,高校行政管理专业要通过通识教育奠定学生的职业素养。公共行政(或公共管理)的性质决定了行政管理专业要通过通识课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应结合毕业生的就业取向设置课程体系,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取向主要有行政事业单位、企业行政管理岗位、科研及教学单位。行政事业单位对人才的要求主要是:有服务公众意识、政策研判能力、信息反馈与整理能力、决策能力,善于集思广益,奉公守法,廉洁自律。企业行政管理岗位对人才的要求主要是:有一定的效率观念和经营理念,掌握企业管理与运作的基本知识,具备较强的市场感悟能力、综合研判能力、人际关系沟通能力、商务运作模式解读能力等。科研及教学单位对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的要求主要是:具备持续学习能力,能够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具备创新思维能力,不因循守旧,敢于大胆质疑;具有科学追求精神,不畏辛苦,面对利益不浮躁;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作风,实事求是,不尚空谈,勇于探究。根据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的能力需求,高校应以与客观实际相符的知识性课程与研讨性课程体系贯通理论学习,充实学生的专业知识储备;应强化体验性教学和实践性教学,强化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
二、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上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第一,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不能适应时代的变化。近年来,只有部分高校行政管理专业设置了特色专业课程,大多数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政治学色彩浓厚,面向公共管理部门培养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的倾向明显。事实上,这些部门人才的需求数量有限,且招聘人才时相近专业的毕业生也可报考,故很多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选择了在企业行政管理等岗位就业。可见,上述课程体系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与社会的客观需求存在较大距离,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只有重视“懂经济、会管理、通晓法律法规”人才的培养,方能与时代变化合拍。西北政法大学就课程设置比重问题对行政管理专业在校生做了专项调査,结果显示80%以上的学生认为在19门主干课中只有管理学原理、政府经济学、社会调査与统计、演讲与口才、行政公文与秘书学、数学建模6门课程与时代最贴切。严格意义上讲,我国行政管理专业既受西方国家“文官制度”影响,又受时代需求与革新之推动,是从政治学科分离出来的新兴学科,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从教材建设角度看,行政管理专业教材内容的更新度不够,即使一些教科书被冠以“新论”“新编”“实务”等雅称,但其实质内容缺乏时代气息,鲜有创新点。行政管理工作经常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繁芜的事物变化,具有较强的应用性特性。然而,大学课堂上司空见惯的是教案式授课或课件式授课,师生之间完全处于“我讲你听”的“填鸭式”状态,讲什么和如何讲全凭主讲教师,学生只是在台下被动地听,顶多是记一些随堂笔记。如此课堂教学,老师缺乏激情一一扮演着“传话筒”角色,学生缺乏兴趣一扮演着“留声机”角色,长此以往,教师就会产生惰性而禁锢思维,学生很容易放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追求。
第二,师资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需求失衡。前些年,高校扩招日甚,很多高校都设置了具备“低成本、低投人”特征的行政管理专业,仓促组建的师资队伍难免不尽人意。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多数是从政治学、教育学、思想政治等研究方向转行而来,其管理学、法学尤其是经济学方面的知识底蕴较为浅薄,较难在教学、科研上良好地起到学科带头人作用。近年来新引进的行政管理专业博士生或硕士生,虽然专业积淀厚重,充满青春活力,可塑性强,但教学经验匮乏,且“从高校到高校”的人生轨迹决定着他们存在社会实践经验方面的不足,其教学效果势必大打折扣。许多高校为了缓解行政管理专业师资紧张局面,从校内行政管理部门聘任了部分“双肩挑”教师,但其结果往往是“双肩挑”教师因精力有限难以全身心投人教学工作。
第三,重知识传授,轻实践历练。行政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无论是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还是在企业或社团担纲行政管理职位,日常工作中自然面临“计划、组织、协调、控制、总结、决断”等实务程序,还要善于与人沟通交往,这单凭掌握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学以致用尤为重要。据此,高等院校行政管理人才培养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将课堂讲授内容及书本知识内化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但是,受传统教学的影响,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也是以理论性教学为主、实践性教学为辅。例如,杨爱平的一项调査表明,一些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仅占课时总量的3.5%左右。同时,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滞后,不能及时吸收发达国家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不能细致深入地分析现实的政策问题和管理问题。
三、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对策与建议
(一)积极借鉴国内外经验和研究成果
我国很多高校的行政管理专业多为最近几年新增设的专业,其课程设置等建设都需要积极借鉴国内外的经验和研究成果。
欧洲是行政管理学的发祥地。西方著名学者、行政管理学创始人威尔逊在19世纪末针对德国、法国等欧洲诸多国家行政管理学的发展轨迹及其治学经验,建议美国可就德、法等国已有的成熟经验,经过“本土化过滤、提炼”,在坚持自身特色前提下,走出一条有选择性的“拿来主义”发展道路。事实上,欧美国家在行政管理学方面,一直是在彼此欣赏、取长补短的博弈中共同成长的。在当代知识经济环境下,诸多学科之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所形成的理论与方法,可有效地解决行政管理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国内学者对行政管理专业的研究主要立足于改进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例如,杨述厚和李百齐认为:“课堂教学可适量增加案例教学和探究式教学,配套建立电子政务模拟实验室,打造深人社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挂职’实习式的实习基地。”
(二)构建综合性与应用性兼顾的课程体系
时代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客观上对行政管理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必备的专业素养,以逻辑推理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基础的科技素养,以社会伦理与社会行为知识为基础的人格素养,以“法”之思考力与领悟力处置人和事的法律政策素养,以公共管理理论与方法为基础的管理素养,敢于担当、极具社会责任感的道德素养,等等。基于此,强化研讨性课程、实验性课程和实践性课程,构建“扎实基础、拓宽口径、强化能力、提升素质”的综合性课程体系是顺理成章之事。
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等公共基础课程,讲授中应紧扣时代脉搏,在把握正确政治方向的大前提下,与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当前形势密切联系。对于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分析、公共经济学、行政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基础课程,应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并将其“本土化”,重点提高学生的公共服务意识和公共事件应对能力。专业核心课应涵盖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政治学等领域,并淡化政治学取向一统天下的观念,注重务实性。此外,还应开设以素质拓展为目标的课程模块,包括电子政务、市政学、政府关系学、自然科学导论、制度经济学、演讲学、公文写作、计算机操作实务等课程,并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总之,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应努力构建综合性与应用性兼顾的课程体系。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人才成长规律表明,在某一特定个体的素质提升过程中,虽然存在着无师自通的现象,但更多层面上映射出的是引领、点拨、指导、传授之痕迹,“名师出高徒”早巳成为人们的共识。因此,建设学识渊博、经验丰富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对于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应做好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后备人选的挖掘、遴选、培养、任免工作,对于功底扎实、学养深厚、进取心强、富有发展潜力的骨干教师,高校应制定适当的倾斜政策,在科研经费、待遇、办公条件、实验室设备等方面尽力为他们提供帮助和支持,并积极为其出国考察、访问学者、国内学术交流、挂职锻炼等创造条件。第二,应加强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使中青年教师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和教学技巧;另一方面,要有计划地安排中青年教师到国内外有专业优势的科研机构、名牌院校深造,到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第三,要做好兼职教师聘任工作。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具有众多行政管理的行家里手,他们在长期的具体实践中摸爬滚打,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高校可邀请他们举办专题报告、学术讲座、师生座谈会,聘请他们担任兼职教师,开设行政管理实务类课程。
在师资队伍建设中,更新教师的角色观念也至关重要。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容易使学生步人“上课记笔记、下课对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后忘笔记”的怪圈,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髙。在理论教学中,教师可穿插案例式、研讨式、综合式、实践式教学,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使教师在发挥知识传授的同时,更多地发挥组织、管理、指导、总结、评析的引领作用。教师也可选取实际案例,借助影像等多媒体技术,深入探究经济建设前沿及社区管理方面的现实问题。教师还可指导学生扮演不同的行政管理角色,让他们积累行政管理经验,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结合就业路径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能力国内高等院校一般分为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应用型三大类,鉴于在区域位置、办学特色、师资力量、专业重心等方面的差异,各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必须结合学生的就业路径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能力。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路径,从区域分布视角看,可分为城市行政管理、社区行政管理、农业行政管理、民族行政管理等;从行业视角看,可分为教学科研单位、企业单位、行政事业单位等;从岗位视角看,可分为办公室行政岗位、人事管理岗位、后勤管理岗位等。在案例式、实践式等教学中,教师应结合职业性向有针对性地充实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技能,让学生在“学中悟”“干中学”“学中用”的良性循环中,渐渐丰富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成就胜任职业岗位的综合素质。
第二篇: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论文
摘要: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不能适应时代的变化,师资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需求失衡,重知识传授轻实践历练,都是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上急需解决的问题。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重点应通过通识教育奠定学生的职业素养,并结合毕业生的就业取向设置课程体系,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关键词:行政管理;人才培养;社会需求;素质
一、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完善,我国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日益加强,“小政府、大社会”的行政管理思维日益凸显,这对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才培养定位直接关系到行政管理专业的发展方向和生命力[1]。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求推动着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由传统的理论型(学术型)向实务型转变[2]。各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多样化的,但是应该有其一致性——目的性与方法性相结合的“做人、做事、做学问”人才素质熏陶和锤炼。人才培养的目的性即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行政管理人才要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能说)、文字组合能力(能写)、科研及教学能力,能熟练操作电脑,熟知经济管理知识和法律知识,同时具备良好的品质修养与工作态度。因此,高校行政管理专业要通过通识教育奠定学生的职业素养。公共行政(或公共管理)的性质决定了行政管理专业要通过通识课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3]。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应结合毕业生的就业取向设置课程体系,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取向主要有行政事业单位、企业行政管理岗位、科研及教学单位。行政事业单位对人才的要求主要是:有服务公众意识、政策研判能力、信息反馈与整理能力、决策能力,善于集思广益,奉公守法,廉洁自律。企业行政管理岗位对人才的要求主要是:有一定的效率观念和经营理念,掌握企业管理与运作的基本知识,具备较强的市场感悟能力、综合研判能力、人际关系沟通能力、商务运作模式解读能力等。科研及教学单位对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的要求主要是:具备持续学习能力,能够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具备创新思维能力,不因循守旧,敢于大胆质疑;具有科学追求精神,不畏辛苦,面对利益不浮躁;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作风,实事求是,不尚空谈,勇于探究。根据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的能力需求,高校应以与客观实际相符的知识性课程与研讨性课程体系贯通理论学习,充实学生的专业知识储备;应强化体验性教学和实践性教学,强化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
二、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上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第一,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不能适应时代的变化。近年来,只有部分高校行政管理专业设置了特色专业课程,大多数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政治学色彩浓厚,面向公共管理部门培养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的倾向明显。事实上,这些部门人才的需求数量有限,且招聘人才时相近专业的毕业生也可报考,故很多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选择了在企业行政管理等岗位就业。可见,上述课程体系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与社会的客观需求存在较大距离,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只有重视“懂经济、会管理、通晓法律法规”人才的培养,方能与时代变化合拍。西北政法大学就课程设置比重问题对行政管理专业在校生做了专项调查,结果显示80%以上的学生认为在19门主干课中只有管理学原理、政府经济学、社会调查与统计、演讲与口才、行政公文与秘书学、数学建模6门课程与时代最贴切。严格意义上讲,我国行政管理专业既受西方国家“文官制度”影响,又受时代需求与革新之推动,是从政治学科分离出来的新兴学科,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从教材建设角度看,行政管理专业教材内容的更新度不够,即使一些教科书被冠以“新论”“新编”“实务”等雅称,但其实质内容缺乏时代气息,鲜有创新点。行政管理工作经常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繁芜的事物变化,具有较强的应用性特性。然而,大学课堂上司空见惯的是教案式授课或课件式授课,师生之间完全处于“我讲你听”的“填鸭式”状态,讲什么和如何讲全凭主讲教师,学生只是在台下被动地听,顶多是记一些随堂笔记。如此课堂教学,老师缺乏激情——扮演着“传话筒”角色,学生缺乏兴趣——扮演着“留声机”角色,长此以往,教师就会产生惰性而禁锢思维,学生很容易放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追求。第二,师资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需求失衡。前些年,高校扩招日甚,很多高校都设置了具备“低成本、低投入”特征的行政管理专业,仓促组建的师资队伍难免不尽人意。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多数是从政治学、教育学、思想政治等研究方向转行而来,其管理学、法学尤其是经济学方面的知识底蕴较为浅薄,较难在教学、科研上良好地起到学科带头人作用。近年来新引进的行政管理专业博士生或硕士生,虽然专业积淀厚重,充满青春活力,可塑性强,但教学经验匮乏,且“从高校到高校”的人生轨迹决定着他们存在社会实践经验方面的不足,其教学效果势必大打折扣。许多高校为了缓解行政管理专业师资紧张局面,从校内行政管理部门聘任了部分“双肩挑”教师,但其结果往往是“双肩挑”教师因精力有限难以全身心投入教学工作。第三,重知识传授,轻实践历练。行政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无论是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还是在企业或社团担纲行政管理职位,日常工作中自然面临“计划、组织、协调、控制、总结、决断”等实务程序,还要善于与人沟通交往,这单凭掌握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学以致用尤为重要。据此,高等院校行政管理人才培养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将课堂讲授内容及书本知识内化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但是,受传统教学的影响,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也是以理论性教学为主、实践性教学为辅。例如,杨爱平的一项调查表明,一些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仅占课时总量的3.5%左右[4]。同时,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滞后,不能及时吸收发达国家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不能细致深入地分析现实的政策问题和管理问题[5]。
三、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对策与建议
(一)积极借鉴国内外经验和研究成果
我国很多高校的行政管理专业多为最近几年新增设的专业,其课程设置等建设都需要积极借鉴国内外的经验和研究成果。欧洲是行政管理学的发祥地。西方著名学者、行政管理学创始人威尔逊在19世纪末针对德国、法国等欧洲诸多国家行政管理学的发展轨迹及其治学经验,建议美国可就德、法等国已有的成熟经验,经过“本土化过滤、提炼”,在坚持自身特色前提下,走出一条有选择性的“拿来主义”发展道路。事实上,欧美国家在行政管理学方面,一直是在彼此欣赏、取长补短的博弈中共同成长的。在当代知识经济环境下,诸多学科之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所形成的理论与方法,可有效地解决行政管理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国内学者对行政管理专业的研究主要立足于改进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例如,杨述厚和李百齐认为:“课堂教学可适量增加案例教学和探究式教学,配套建立电子政务模拟实验室,打造深入社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挂职’实习式的实习基地。”[6]
(二)构建综合性与应用性兼顾的课程体系
时代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客观上对行政管理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必备的专业素养,以逻辑推理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基础的科技素养,以社会伦理与社会行为知识为基础的人格素养,以“法”之思考力与领悟力处置人和事的法律政策素养,以公共管理理论与方法为基础的管理素养,敢于担当、极具社会责任感的道德素养,等等。基于此,强化研讨性课程、实验性课程和实践性课程,构建“扎实基础、拓宽口径、强化能力、提升素质”的综合性课程体系是顺理成章之事。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等公共基础课程,讲授中应紧扣时代脉搏,在把握正确政治方向的大前提下,与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当前形势密切联系。对于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分析、公共经济学、行政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基础课程,应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并将其“本土化”,重点提高学生的公共服务意识和公共事件应对能力。专业核心课应涵盖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政治学等领域,并淡化政治学取向一统天下的观念,注重务实性。此外,还应开设以素质拓展为目标的课程模块,包括电子政务、市政学、政府关系学、自然科学导论、制度经济学、演讲学、公文写作、计算机操作实务等课程,并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总之,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应努力构建综合性与应用性兼顾的课程体系。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人才成长规律表明,在某一特定个体的素质提升过程中,虽然存在着无师自通的现象,但更多层面上映射出的是引领、点拨、指导、传授之痕迹,“名师出高徒”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因此,建设学识渊博、经验丰富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对于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应做好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后备人选的挖掘、遴选、培养、任免工作,对于功底扎实、学养深厚、进取心强、富有发展潜力的骨干教师,高校应制定适当的倾斜政策,在科研经费、待遇、办公条件、实验室设备等方面尽力为他们提供帮助和支持,并积极为其出国考察、访问学者、国内学术交流、挂职锻炼等创造条件。第二,应加强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使中青年教师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和教学技巧;另一方面,要有计划地安排中青年教师到国内外有专业优势的科研机构、名牌院校深造,到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第三,要做好兼职教师聘任工作。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具有众多行政管理的行家里手,他们在长期的具体实践中摸爬滚打,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高校可邀请他们举办专题报告、学术讲座、师生座谈会,聘请他们担任兼职教师,开设行政管理实务类课程。在师资队伍建设中,更新教师的角色观念也至关重要。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容易使学生步入“上课记笔记、下课对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后忘笔记”的怪圈,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理论教学中,教师可穿插案例式、研讨式、综合式、实践式教学,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使教师在发挥知识传授的同时,更多地发挥组织、管理、指导、总结、评析的引领作用。教师也可选取实际案例,借助影像等多媒体技术,深入探究经济建设前沿及社区管理方面的现实问题。教师还可指导学生扮演不同的行政管理角色,让他们积累行政管理经验,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结合就业路径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能力
国内高等院校一般分为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应用型三大类,鉴于在区域位置、办学特色、师资力量、专业重心等方面的差异,各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必须结合学生的就业路径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能力。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路径,从区域分布视角看,可分为城市行政管理、社区行政管理、农业行政管理、民族行政管理等;从行业视角看,可分为教学科研单位、企业单位、行政事业单位等;从岗位视角看,可分为办公室行政岗位、人事管理岗位、后勤管理岗位等。在案例式、实践式等教学中,教师应结合职业性向有针对性地充实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技能,让学生在“学中悟”“干中学”“学中用”的良性循环中,渐渐丰富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成就胜任职业岗位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杨诚.对行政管理专业问题与改革的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0(1).
[2]陈振明.行政管理专业由传统的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变的探索[J].中国行政管理,2007(10).
[3]程建新,何力平,赵书山.论素质导向的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践的复合审视[J].办公自动化,2013(12).
[4]杨爱平.当前我国行政管理学科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及对策——广州X大学为例的经验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7).
[5]房波,张辉.另类解读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的关系——兼析目前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尴尬存在[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8(3).
[6]杨述厚,李百齐.创新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探讨[J].中国行政管理,2006(6).
第三篇:就业导向的行政管理专业方向模块分析
就业导向的行政管理专业方向模块分析
摘要:行政管理专业在办学过程中由于起步晚,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通过对行政管理专业方向模块的分析,发现通过学科体系的优化,以及导师制的实践推行,以就业市场细分为导向的行政管理模块建设既紧密联系又呈现出鲜活的时代价值。
关键词:就业;行政管理;方向模块
随着管理科学的发展和社会对管理人才需求的增加,行政管理专业在许多高校兴起建设,但是在办学的实际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定位模糊,培养目标不明确等问题,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盲点过多,影响了学生的视野以及行政管理专业建设的社会薄弱形象。通过对行政管理专业的就业方向模块分析,发现通过优化行政管理学科体系建设来构建以市场细分为就业导向的行政管理专业具有鲜活的生命气息和时代价值。
一、行政管理专业的价值分析
从社会专业化分工角度看,行政管理工作是每一个单位的神经系统。不管是政府部门还是企业以及党团,都需要行政管理工作,对于党政机构来说,行政管理工作承担了大量的文件的起草、社会的调查、报告的书写,日常行政事务管理、录用调配工资福利、考核任免等工作,甚至是公文审核、行政法规的执行、综合协调领导等工作。在企业当中,根据各类企业规模和需求不同,行政管理工作有不同的名称,行政总监、行政总经理、行政经理、办公室主任、秘书等,从名称上也展现了行政管理工作在企业中的晋升路径。行政管理工作通过对公司集团内部来往的接待,公司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会务的安排,人际关系的沟通,公司形象的塑造,乃至与新闻媒体的交往都离不开专职的日常行政管理工作,特别是大的公司的运作和政府机关工作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因而,行政管理工作是内生在各类组织当中的神经信息运载系统。
从行政管理的研究对象来看,行政管理起到了优化政府管理和企业管理的作用。行政管理研究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官员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社会事务和机关事务的客观规律,实现行政管理的科学化。对于党政来说,行政管理通过规律地研究如何行政,如何提高行政效率,如何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为党和政府的改革提供思路和借鉴意义。在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浪潮下,如何借鉴国外政府改革的经验,通过企业家精神重塑政府,也是行政管理专业研究的重要使命。行政管理专业建设为政府公务人员的进修以及国家的后备人才培养奠定了有力基础。对企业来说,通过行政管理专业性人才培养,有利于更充分的服务企业,企业将其主要精力放在核心竞争力上,即使在服务外包盛行的今天,像财务、人力资源等可以外包,但行政管理的工作仍然无法独立出去,企业运营中总有部分团队实施组织管理,以协调各种职能之间的关系。
二、行政管理专业的就业模块分析
行政管理专业培养的大批学生,从其就业模块的角度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去分析:
(一)公务员。行政管理专业研究行政管理活动,研究如何做好一个公务员,因而,公务员也称为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毕业的首选。在国家公务员招考职位中,行政管理专业设置算是比较多的之一,明确标明须行政管理专业可报职位的2006年为81个,2007年为337个,2008年为442个,2009年为63个,2010年为138个,2009年可能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招考人数比较少,其他年份的形势一般都是比较不错。由于公务员逢进必考的特点,公务员考试没有给行政管理专业任何特殊照顾,且公务员考试招聘的都是主任科员以下的非领导职务,对实际操作能力要求很多,这样,行政管理专业受到了中文、新闻、汉语言文学、法律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的挤压,在招考行政管理专业的职位中同时也会标有其他专业,单独
[1]要求只要行政管理专业的不是很多。
(二)企业行政。直接进入市场,是市场经济人才去向的主渠道,也是检验人才培养结果最好的证明。相对于政府而言,企业数量众多,地域之间的差别也比较大,大学生有着比较广阔的空间。管理也是生产力,通过企业行政管理效率的提高、改革,企业文化建设等,能有力提升企业竞争力,并为自己晋升争取机会。大公司特别是跨国公司人员众多,行政管理内部分工比较具体,分为人力资源部、秘书部、行政助理、培训师等,行政管理专业的特点是比较杂,什么都懂一些,又不是很精通,因而在大公司中,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必然也会受到人力资源管理、秘书等专业的挤压。在一些中小公司中,行政管理部门比较小,里面的内部事务往往是不分的,秘书、人事、考核、财务等集中在一起,一人挑多任,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竞争力比较大。
(三)考研。考研是学生提升自身学习水平和能力的重要途径,一些单位都会根据学历的高低而给予不同的待遇,特别是如果能够获得博士学位一般都会按照国家的要求给予比较好的安排,根据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统计口径,考取研究生也算是一种“就业”。因而,考研也成为一些学生和学校乃至家长鼓励的“就业”形式。从行政管理专业研究生培养来看,属于热门专业,一些在地方政府和基层工作的人都希望能够获得硕士学位,加上企事业的行政管理中层进修学习愿望,对于在校本科生来说,存在一定竞争;另一方面,由于研究生毕业后还会再次面临就业选择,因而,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可以选择专业性强的一些硕士就读,比如人力资源管理、新闻学、物流管理、法律等。
(四)自主创业。一个专业的独立性着重表现在它能自己发现市场,创造出自己的就业空间,否则,它的依附性就比较明显。市场经济就是社会分工细化、寻找创新的这样一种运行机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服务外包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形式,据商务部预计,2010年全球服务外包市场规模将达到6000亿美元。在服务外包市场中,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可以有一席之地。对于企业来说,人力资源规划、专业培训、政策法规调研、知识产权、网站建设、软件开发等方面都可以外包,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优势,在某一领域中深入实践,创造出自己的服务外包公司来。同样地,对于政府来说,在讲求通过经营企业一样经营政府的今天,政府的某些具体职能也可以以外包的形式出现,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可以去挖掘,比如电子政务网站的外包等。
三、行政管理专业学科模块设置
由于行政管理专业教师多具有政治学科背景,因而在一般高校的行政管理专业中政治课程偏多,特别还有很多老师依据政治学的教学案例讲解一些管理学和政府管理方面的内容,[2]知识结构过于陈旧。在就业压力面前,一般高校急需调整现有课程体系,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以满足社会对行政管理专业的需求。本文认为可依据行政管理的就业导向设置不同的方向模块(见表1),以满足同学的学习需要。特别是在眼下为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除了一些基础课和主干课,将近一半是选修课课程,这为学生的兴趣发展提供了选择的平台。
1.基础模块。基础模块是行政管理专业的传统内容,体现党政企事业单位共同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在这方面的学科、课程设置主要应该包括:公共行政学、政治学原理、管理学原理、秘书实务与公文写作、社会学、电子政务基础与应用、办公自动化、法学通论等。
2.公务员模块。公务员模块主要体现在区别于中文等相近专业的优势内容,体现在行政法规政策的调研、制定和执行。学科、课程设置主要应有公务员制度、政府绩效评估与管理、社会调查与统计、公共政策学、地方政府管理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政府经济学等。
3.企业行政模块。企业行政模块需要培养一人多任的复合型人才,体现在行政、人力、秘书、策划、财务等综合优势。网络技术、企业管理、经济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公共关系、公关礼仪、商务英语、信息管理、管理心理学等方面的课程应该有所加强。
4.考研模块。考研模块要求学科的内容具有一定理论深度,体现在课程能够包含前沿知识和实践。西方行政学说史、比较行政学、领导科学、公共管理、学科前沿讲座、行政管理经典案例分析、行政程序法、西方政治思想史等课程是对行政管理知识的深化。
5.创业模块。这一模块要求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启发性教育,体现在课程内容的开放性,学生主动性的发挥。这方面学科、课程设置主要有逻辑学、合同法、市场营销、谈判学、项目管理、投资学、资源需求与商业计划、创业企业融资与快速成长等。
行政管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分流是社会选择的结果,也是适应学生多样化发展的必要要求。一方面,同一年级毕业的往往是上百学生,由于学生对地域、单位性质、薪酬的要求都比较高,社会无法供给出那么多好职位。另一方面,学生兴趣特长的多样化,为学校因材施教提供了基本的素材,同一年级灌输式的教学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也致使很多学生到社会上走了很多弯路才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事业。因而,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实施模块化教学是行政管理专业走在时代前列的重要举措。
四、行政管理专业模块化教学的实施
(一)导师制的推行。淮海工学院试行了“大学生学涯导师”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淮海工学院院长晏维龙强调,导师制是要求导师努力做到学生学业的领航人、职业的规划人、[3]生活的监护人和成才的把关人。用导师制与专业方向模块联系起来,由各位导师引领各位
学生在自己的就业兴趣小组开展学习,掌握学生学习动态并进行沟通,是最佳的因材施教模式。
(二)教师的培训。由于行政管理专业比较新,大批教师是从政治学、马克思主义教学转过来的,知识结构面临更新,因此,对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师进行专业化进修学习培训是非常关键的一环,即使有些行政管理教师科班出身,但由于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实践经验,因而,在教学过程中限于纸上谈兵。把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师拉出去进修学习,以及到相关政府兼职都是必要的,至少教师们要能定期到有关部门单位进行实地调研。
(三)立体化的课堂。在课堂教学模式上,要改变过去平铺直叙的灌输式教学,要积极主动的引入案例教学,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强调案例内容的还原再现,可以通过情景模拟、语言描述或者多媒体展示,给予学生以充分的思考、发言和辩论,然后由教师进行理论总结。教师由原来的宣讲者转变为导演的角色,在学生角色扮演的过程中,老师进行角色调配和点评,给予学生积极褒奖,鼓励学生。
(四)学生的自我学习与实践。大学课堂时间的有限性,使得老师不可能在课堂上完成学生由成人向成才的完全转变。利用课余时间,学生进行自我学习,资料、案例的查阅,以及情景角色的再模拟,都要通过自己来完成。在学习的同时,利用课程实践和暑期实践等活动,接触社会,寻找差距,再到学校学习充电,形成良性循环;也可以由同学兴趣小组尝试参加创新创业比赛,锻炼自己。
第四篇:行政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行政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基础扎实、知识面宽、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和开拓精神,具有行政学、管理学、政治学和法学等方面知识和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公共事务管理、行政协调以及秘书、档案、人事管理等工作和行政管理理论研究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专业特色与培养要求
本专业依托我校经济学、法学和管理学综合发展的优势,突出经济与管理的有机结合,把学生培养成为以行政管理为核心,熟练掌握管理学原理与实践,跨经济学与法学的应用型人才。
通过本专业教学计划所规定内容的学习与训练,学生基本达到以下培养要求:
1.系统掌握政治学、行政学、管理学以及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熟悉党和国家的特别是行政管理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从事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行政管理的基本能力;
3.了解行政学的理论前沿以及政府相关部门的动作方式和基本规律;
4.具有较强的专业判断能力与决策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
5.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备较强的听、说、读、写、译能力,熟练运用计算机技术。
三、所属学科与主要课程
所属学科:管理学
主要课程:管理学原理、政治学原理、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行政制度史、行政思想史、政府经济学、行政管理学、地方政府学、公共组织学、公共政策学、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监察概论、社会学、组织行为学、统计学、电子政务理论与实践等。
四、学制与学位
学制:弹性学制,一般为4年,依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本科学生修业管理办法》(2006年4月30日修订)的要求可在3-6年内完成学业。学位授予: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第五篇:浅析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浅析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一、引言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传统中文系中最常设的一个专业,也被誉为文科的万能专业,毕业的学生供不应求,可以从事社会人文领域的很多工作。但随着学科门类的增多,专业的细化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人才市场开始倾斜。导致这一现象的一个本身原因是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缺乏应用性的缺陷,加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革的一大问题。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收集整理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教学内容重纯文学,然而经济、政治、哲学、法律内容偏少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比较集中的问题。
2.1培养目标不清晰
汉语言文学专业曾以其深厚的文化积淀一度非常辉煌,学生能够拥有稳定的职业,一度拥有很强的文化优越感与专业自豪感,近几年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汉语言文学专业失去了过去的专业优势。
再加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很多高校依然抱着传统优势专业意识,未及时调整培养目标,找准定位,更没有考虑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培养的学生与社会实际需求形成反差。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并产生强烈的厌学情绪,优势专业成为了劣势专业。
2.2教学内容重纯文学轻社会学
教学内容是对教学计划的具体落实,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步骤。因而教学内容的设置必须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然而,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内容大多是文学史、文学概论、文学作品等,教学内容脱离了社会,远离政治、经济、法律、哲学社会学科,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毕业后与社会格格不入,脱离实际,只会做文字游戏。
教师所教、学生所学,都是闭门造车,对于热点的生活,广阔的实践,基本没有接触。思维方式和写作方式都陈旧落后,极大地约束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顺应时代和就业的需求,把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到综合应用型现代化人才上。当代社会各部门和行业之间的融合渗透越来越多,单纯的汉语言文学工作者已经不能满足各个部门和行业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要进行深入研究,重新定位。根据不同行业、领域对人才规格的需求,重应用,对专业进行分流,形成基础加特色的培养模式。另外随着现代化媒体技术的发展,熟练运用现代媒体,也是不可或缺的。现代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就是要有过硬的写、说能力,还懂得编辑与制作,将语言文字传播、影像传播和网络传播融会贯通,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论
四、汉语言文学应用型课程体系设置
根据汉语言文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实行厚基础、多方向、因材施教、灵活多样的育人模式,建立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新体系,对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进行重新调整。
4.1基础课程
培养学生从事语言教学和语言教育科研的能力,是一个应用型模块。主要开设语言教育提高系列课程,设置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育研究方法、教师发展研究、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语文课件制作、语文教学艺术、语文教材篇目研究与教学设计、现代职业礼仪、演讲与口才等课程。
4.2提升课程
主要提升专业理论,训练科研能力,着眼于学生升造。可开设现代汉语语法专题研究、现代汉语虚词研究、修辞学研究、文字学、音韵学、文献学、逻辑学、汉语语法学史、中国语言学史、国外汉学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专题、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研究、中国现代文学专题、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影视艺术欣赏、杂文创作艺术论、外国文学专题等类课程。
4.3应用行文课程
开设应用行文相关的理论、实务、实践系列课程,培养学生从事机关文员工作能力。主要设置了应用写作、秘书学、行政法学、编辑与采访、公共关系学、新闻采访与写作、公务员基础知识管理学、广告学、人力资源管理、档案管理学、办公室礼仪等课程。
五、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建议
5.1全程辅助职业生涯规划
在大学一年级利用新生入学教育契机向学生灌输职业规划的理念,介绍就业工作的相关概念和基本常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成才观,指导学生制订大学四年规划。对二年级则进一步深化就业观教育,帮助他们分析就业形势,调整完善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学生积极锻炼就业必备的素质和技能,夯实基础。大三这个年级阶段我们应注重分类指导,帮助学生分析几种职业去向,是深造读研,当公务员还是企事业单位工作者,或是自己创业?根据学生的不同选择通过专题讲座、报告会、个别辅导等形式集中资源优势进行分类指导。到了大四进行考研与就业分流,对考研学生重点进行学科纵深教育,对准备就业学生重点学习就业相关课程和参加专业技能实践。
5.2增加实践环节
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学生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除了课程设置科学合理,各门课程都要围绕这一主旨有重点地训练学生某方面的能力外,最重要的就是强化实践环节,使学生在实际的工作中得到充分锻炼,增强能力,以适应、胜任未来的工作。
从大三开始分专业方向,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将来的就业意向,在所开设的课程中添加实践内容。将“听、说、读、写”能力训练落实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如公务员、教师方向的,其秘书学、行政管理学、中学语文教学法等课程的教学,设置三分之一的实训课程,主讲教师一边讲理论,一边带学生到实习基地观摩、见习、实习,从而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见习、实习让学生查找理论学生中的不足,在后续的课程学习中加以弥补。
依托实验室优势,强化学生办公、制作等操作实践,培养学生“做”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充分的参与到每一个实验中去。进一步强化学生办公技术和制作等方面的动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