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思考(5篇)

时间:2019-05-15 00:29: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思考》。

第一篇:关于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思考

关于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思考

摘要:教师职业倦怠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倍受关注的,在当前这个充满竞争的时代里,教师的职业压力是首当其冲的。如何让教师尽快从职业倦怠中走出来,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工作中来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关键词:教师 职业倦怠 思考

众所周知,教师从事着传道、授业、解惑、为国家培育栋梁的重要责任和使命。在当今这个竞争的时代里,教师面对的职业压力越来越大,有的教师能够从容面对并且战胜自己从而走向成功,然而,我们还有一些教师在压力面前表现的却是消极、倦怠、疲惫。面对此种情况,如何才能让教师尽快从职业倦怠中走出来,从而心情愉悦地更好地教书育人是急待解决的问题。

一、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分析

(一)职业因素

教师工作负担过重、时间过长。为了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不断更新及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教师还要不断地学习学科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教育教学理论的新发展。在工作中教师的角色又有多种,当教师在工作中常常面对角色冲突时使得他们心力交瘁。因此教师经常感到焦虑、孤独、压抑,最终导致倦怠的产生。

(二)社会因素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教师在为社会的信任和重托感到自豪的同时,任何一名有责任心的教师都会感受到巨大的压力。尤其是当教师不被理解时,教师的成就感就会缺失。同时,教师的工资待遇不高。与社会给予教师的社会地位出现一定差距,这也极大地挫伤教师工作的热情。如果这种状况长期不得缓解和改变,倦怠心理自然产生。

(三)学校因素

学校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组织,如果教师之间彼此配合、支持,教师就会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反之,教师就会感到不安、烦躁,从而导致教师压力增大。另外,不合理的评价机制随处可见。评价的结果直接与评聘、职称直接挂钩,迫使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急功近利。严重削弱了教师工作的兴趣和积极性。枯燥乏味的教学活动加大了教师组织教育教学的难度,久而久之,这些都给教师的教育工作带来了职业倦怠感。

(四)个人因素

个体差异也是引起职业倦怠的重要原因。首先,性格差异影响职业倦怠。那些性格内向、缺乏自信心的人更易于产生职业倦怠。其次,现在的新课程改革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一部分教师能够很好地适应课改的要求,而另一部分教师则很难适应,结果便会使他们产生负面的生理和心理反应。再次,不同的生活经历也影响着职业倦怠的程度。拥有着丰富的社会经历的、经历过较大挫折和失败的教师则不容易产生倦怠,年龄和婚姻家庭等因素也影响职业倦怠的程度。

二、面对教师职业倦怠的策略

(一)加强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加强对教师的职业理想教育

教师的专业发展态度高时,其教学有效性、个人教学效能感及学习文化也会高。学校可以借助教师的专业发展态度、个人教学效能等因素来缓解教师的倦怠情绪。教师行业一种特殊的职业,同样也存在职业理想教育的问题。多数教师容易安于现状,很难想象一个没有职业理想的教师会努力完成他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所以作为学校来说,要适时地向教师进行职业思想教育。让教师从内心真正地热爱自己的工作。

(二)创设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打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要求教师要关心学生,学生要尊重教师,教师之间应该团结合作,互相帮助,领导对待教师应该公平公正,为教师做好服务工作。这样才能让全体教师在和谐的校园氛围中愉快地工作和生活。只有这样的校园文化氛围中才能够促进学校的发展。所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提升学校教育发展内涵、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同时也是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途径。

(三)构建公平多元的教师评价机制

评价机制对于一所学校来讲非常重要,学校要不断完善教师业绩评价制度,形成全面性的、人文性、发展性的评价机制。诚然,构建多元的教师评价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公平、客观地反映、解决问题,能够让教师的心理获得职业的满足和宽慰,从而减小其工作压力。

(四)加强对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与疏导

由于教育工作是一项繁杂的脑力劳动,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和烦恼,教师往往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一直以来,学校更多关注的是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对教师心理健康的教育与疏导,是学校管理的一个“盲区”。全员聘用、竞争上岗、末位淘汰等诸多因素对教师心理造成的震撼可想而知。由此,学校要引进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与疏导机制,畅通学校沟通渠道,开展心理健康专家讲座、心理健康咨询等活动,缓解教师心理的压力。

总之,要消减教师职业倦怠问题,除了学校要做好服务和引导工作外,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与配合,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合理提高教师收入水平,从人性角度理解教师的劳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合力,使每一位教师都能在各自的岗位中幸福地奋斗着!

第二篇:教师职业倦怠问题

如何解决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

作为教师,从事教育人的职业来说,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

一、教师职业倦怠所表现的症状

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是与教师所从事的职业特点、职业性质、职业环境等有着紧密关系。教师的工作是与人天天打交道,并且工作业绩的反应是通过他人的表现而显现。同时,单一的工作重复、规律的工作节奏、简单的人际关系、持久的工作压力、局限的工作环境等,使得教师在长期的工作情境中,表现出生活的乏味、事业的失望、精神的疲惫、认知的冲突,进而导致对现实的消极反抗来求得心理的平衡。

具体症状表现为:

(一)否定型。由于自己的一时个人诉求没能满足,或没有得到彻底解决,或对某个人、某些事的不满等因素,所以对待任何事情都持否定一切的态度。表现为,看不惯、看不清、看不懂。别人都不对,唯我独尊。

(二)抑郁型。因长期的工作压力,再加上性格释然,长期处于挫折、焦虑、沮丧状态,情绪波动憋屈在心里。表现为,不说话、不反对、没意见。

(三)逃避型。似乎看破黄尘,对生活失去激情,对工作缺乏热情,没有竞争积极性,失去工作乐趣。表现为,无所谓,没什么,爱咋咋地。

(四)疲惫型。由于身体的原因,身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食欲不振、睡眠质量下降、活动力缺乏等,身体疲惫,工作效率低。表现为,身体东倒西歪,工作左顾右盼,业绩七上八下。

(五)无奈型。由于受到某件事的刺激,对工作压力缺少应有的解决对策,再加上教育环境的暗示作用,使得一部分教师的职业传统观念稍有变化,显现出对工作、对生活的无奈。表现为,工作好坏没办法,生活优劣没做法,职位高低没想法。

(六)敏感性。教师因小事而情绪波动,表现失常。影响到师生之间、同事之间甚至家人之间的关系,人际关系紧张,人际交往障碍,自身也因此而自责、困惑却又无力自拔。表现为,暴躁、冷漠、神经质。

二、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分析

(一)教师职业倦怠的不良影响

教师职业倦怠直接带来的影响有六个方面:

一是缺乏原始动力,缺少基本的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教学质量直线下滑;

二是与同事之间斤斤计较,缺乏沟通,最起码的信任度缺失;三是对学生淡漠、暴躁,缺少最基础的忍耐度,爱心、用心、信心缺失;

四是对学校没有主人翁精神,没有大局观念,没有责任意识,怀揣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无视学校的发展建设;

五是对自己自我封闭,自我贬损,得过且过,过一天算24小时,缺

少对生活、对工作的追求,遇到困难能躲就躲,碰到问题能闪则闪,遇到事情能溜则溜;

六是对家庭不负责任,不敢担当,以浑浑噩噩的状态,倦怠感情,消耗家庭。

(二)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分析

1、理想与现实的反差,是教师职业倦怠的根本原因。

2、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对人才需求标准的加码,给教师工作带来巨大压力,是教师职业倦怠的直接原因。

3、新型的师生关系,给教师如何教育管理学生带来新的挑战,是教师职业倦怠的现实原因。

4、变化多端的无情社会,瞬息万变的人际关系,唯利是图的世俗空间,是教师职业倦怠的实际原因。

5、工作性质、工作环境、工作特点等因素的影响,是教师职业倦怠的惰性原因。

二、如何解决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

第一,加强学习,培养高尚的精神境界。学习是解决一切问题的理论基础,是发自内心深处的精神原动力。

第二,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抗击打的身体素质。身体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本钱,尤其是身心健康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先决条件。

第三,加强正确的理想信念教育,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处事观,做到心灵健康、阳光,工作舒心、灿烂,关系纯正、明心。

第四,适时给予经济上的刺激。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金钱是

万万不能的。可以通过建立奖励机制、增加课时酬金、课程系数等办法,调动广大教师主动参与教学、参与教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五,适当开展有益活动,丰富生活,放松心情,改善关系,增进友谊,放飞梦想,焕发青春、阳光活力。

第六,适当给教师减负,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但前提是教师的收入不减。

第七,建立对话平台,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充分利用座谈会、调研会、研讨会、领导接待日等方式,使广大教师有说话、发表意见的权利,缓解压力,释放心情。

第八,提供继续深造、继续锻炼、继续提高平台,使他们有条件潜心研究专业、研究业务,研究所从事的职业;使他们能够探究职业、专业的未来发展前景,增强自信心;使他们收获工作兴趣和乐趣,舒心工作,暖心工作,愉快工作,幸福工作。

第三篇: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研究

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研究

项目信息

对应的项目名称: 学科: 项目类别: 项目负责人: 项目依托高校:

教师职业倦怠的形成机制与干预对策研究 心理学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 刘晓明 东北师范大学

成果信息

成果名称: 作者(含主要成员):

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研究

刘晓明,王丽荣,王文增,秦红芳,孙文影,李冬梅

最终成果摘要报告

1.最终研究成果的框架和基本内容:

《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研究》

第一章 职业倦怠问题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职业倦怠的定义

第二节 职业倦怠研究的历史

第三节 职业倦怠的症状与表现

第四节 职业倦怠的理论模型

第二章 教师职业倦怠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教师职业倦怠的界定

第二节 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

第三节 教师职业倦怠的评价

第四节 职业倦怠的症状与表现

第五节 职业倦怠的成因

第六节 职业倦怠的后果

第三章 我国教师职业倦怠现状的调查研究

第一节 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的现实分析

第二节 城市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的现实分析

第三节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倦怠状况的现实分析

第四节 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的访谈研究

第四章 我国教师职业倦怠的形成机制研究

第一节 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

第二节 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

第三节 教学效能感与职业倦怠

第四节 角色冲突、角色模糊与职业倦怠

第五节 职业压力、教学效能感与职业倦怠

第六节 教师职业倦怠的形成机制

第五章 我国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机制研究

第一节 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

第二节 职业倦怠与工作满意度

第三节 职业倦怠与辞职意向

第四节 教师职业倦怠的作用机制

第六章 我国教师职业倦怠干预对策的研究

第一节 心理层面:心理调控策略

第二节 社会层面:社会支持策略

第三节 学校层面:校长管理策略

第四节 教育层面:教师培训策略

参考文献

2.研究内容的前沿性和创新性:

教师的职业倦怠是教育领域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是教师心理健康研究的新课题。自从弗登伯格(H.J.Freudenberger)1973 年首次提出“职业倦怠”(burnout)概念以来,该课题的研究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本研究在借鉴国外相关理论与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与探讨,丰富和发展了我国这一领域的研究内容。具体在心理层面上对我国教师职业倦怠的内在形成机制、职业倦怠与教师心理健康间的内在关系等进行了系统探讨,对教师职业倦怠干预研究体现出操作性和有效性的特点,并以教师的心理成长为重点注重对职业倦怠的预防,表现出我国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创新性。

3.研究方法:

本研究着重探索三方面的内容,其采用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分别为:

(1)通过测验法探讨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与特点。在客观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我国教师职业倦怠的程度与分布特点,客观反映出我国教师职业倦怠的实际状况与影响其形成的因素。

(2)通过实证研究方法探讨压力源、自我概念、教学效能感等与教师职业倦怠的关系,运用典型相关、结构方程等方法探讨职业倦怠形成的内在心理机制。

(3)通过现场实验法研究压力应对训练等对调适教师职业倦怠的干预效果。

(4)通过相关研究的方法探讨职业倦怠对教师的生活满意度、辞职意向及心理健康的影响。

4.研究价值与社会影响:

本课题的研究重点解决教师职业倦怠形成的内在心理机制,探索缓解职业倦怠的心理干预策略,有助于深化教师职业倦怠的理论,填补国内相关研究的空白,对推动我国这一领域的研究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研究我国教师职业倦怠的特点及缓解对策,对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稳定教师队伍,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因为教师是一个最具压力的职业之一,如果教师的工作压力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就会产生职业倦怠,不仅直接对学生产生消极的影响,而且将降低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同时还会导致教师群体士气低落、人员流失。

第四篇:中职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研究

中职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研究

当前,相当一部分中职教师因学生基础差、管理难度大、职业危机、工作压力大等主客观原因,产生了职业倦怠症。教师的职业倦怠是教师因不能有效地缓释工作压力或妥善地应付工作中的挫折而产生的一种厌倦和畏惧工作任务的心理反应。教师体验到职业倦怠后容易对学生失去耐心和爱心,对工作的控制感和成就感下降,对生活和工作失去兴趣。陷入职业倦怠的教师所产生的消极心境和态度,不仅损害着教师的身心健康及其专业发展,同时也影响着中职教育的品质和发展。

一、中职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表现

一是情绪倦怠。时常出现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遇事易躁易累,容忍度低,敏感紧张等,在认知方面缺乏热情与活力等。二是工作冷漠。对教育工作热情消失,工作动力不足,对学生缺少足够的爱心和耐心,不愿意与学生接触,对学生表现出冷漠、厌烦,甚至还易于攻击他人,讽刺同事等。三是成就感低。教师觉得自己所做的工作没有多大的价值,无法给学生带来更大的变化和积极的影响,感受不到职业的荣誉感。

二、中职教师职业倦怠的根源

第一,教学对象的原因。中职学生由于在初中阶段就存在着学习困难现象,他们的不良行为、问题行为比起一般普高学生来说显得明显,并且不易改进。教师经过很大的努力、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未获得明显改善或无法达到预定的目标,学生的行为表现背离了教师的期望,不停地处理有问题的学生,极大地降低了教师职业在教师心目中的地位。“桃李满天下”是做教师的理想,也是教师幸福感、成就感的来源,中职教师的工作在学生这一层面是相当缺乏回报与安慰的。

第二,来自社会环境的影响。从社会因素看,由于受“学而优则仕”等传统观念的影响,家长或学生往往对职业教育持消极态度,走进中职学校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选择。从家庭因素看,中职生多数来自社会中下阶层的家庭,他们在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的拥有量方面均处于相对弱势,留守儿童、问题家庭较多,部分家长不重视中职生的教育,对子女抱着一种长身体、混日子的态度。这些负面因素的存在也不同程度的影响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第三,教师工作评价的失准。社会对教师的期望是教好每一个学生,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价值取向方面的变化是缓慢的,短时间难以量化和显性评价,系统内也很难界定一个教师工作的成就大小,中职教师的非教学任务(如:维持纪律、管理学生、活动组织等)的付出超出了教学任务的付出,教师难以证明自已到底取得了什么成就。模糊的评价会导致教师产生付出与回报失衡心理,这也是造成中职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诱因。

第四,自身素养方面的原因。有的教师在工作中对评优选先、绩效考核等激励机制有焦虑感,对结果感到心理不平衡,因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值,而产生悲观、失望等消极情绪,再加上本人的性格缺陷,如内向、孤僻、暴躁、不和群、缺乏自信心等原因,使自己没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不能正确对待工作中的问题,会使消极思想加剧。消极与低成就会使教师感到“雄关漫道真如铁”,从而引起职业倦怠。

三、中职教师职业倦怠的应对策略

第一、树立教师的职业自信心。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这一新的提法为职业教育赋予了新的内涵。2月26日国务院专门召开了职业教育工作会议,这必将会把职业教育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作为中职教师,要深刻领会国家教育发展政策和动向,只有抢抓机遇才能大有可为。中职教育应当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在教会学生掌握精湛职业技能的同时,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在教会学生做一名身心健康、遵纪守法公民的前提下,培养其成为一名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职业精神、职业素养并且全面发展的“职业人”。按照这一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就能适度,教师就会有一个正确的职业教育观。

第二,多渠道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良好的教师评价可以认识教师的优点和存在的不足,给他们指明工作的方向,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激发其工作热情,在教师群体形成一种竞争机制,有利于教师改进工作和提高自身素质。但教育工作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教好教坏的评价标准很难定性,只有评价是不够的,学校要在运用奖惩性评价的同时更要重视发展性的教师评价,把评价的目标定位在提高教师的职业水准和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之上,尽可能的为教师的发展提供展示潜能的平台。

第三,教师要加强自我修养。教师职业与公务、执法、医务、金融等行业相比,有很大的优点,虽是一个清苦的职业,但风险度低,有较强的职业安全感,而且还有较多的假期。中职教师要适时调整自我期望值,学会悦纳自我,善于从生活中多方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积累和增强自我效能感。积极参加学校以及社会的集体活动,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培养健康的爱好和情趣,积极参与研讨活动、学术交流活动等,释放压力,培养开朗豁达的职业品格。

第四,建立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中职生是一群有着自卑、失落和迷茫心态的青少年,更需要教育者倾注更多的引导、尊重和关爱。教师要能“一分为二”地看待每一位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心中都有向上、向善的愿望。教师要俯下身来与学生交往,倾下心来关注学生,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困惑,尽力解决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难题。要善于发现中职生身上的“闪光点”,激发学生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有了这样的教育观和师生关系,教师的工作态度一定会是积极的、乐观向上的。

第五篇:解决教师职业倦怠的几点思考

解决教师职业倦怠的几点思考

平时工作忙忙碌碌,仍然没有充实和幸福之感。特别是面对素质相对比较差的学生,教师付出了大量的汗水和精力,但教育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时,老师们总会感觉到人生价值无法体现,教书育人的光荣感、自豪感荡然无存。于是,教师职业的倦怠思想就会形成,而且越来越严重。

当然,造成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各种评价与考核、职称评聘;日渐深入的教育内部人事制度改革和薪酬制度的改革;日趋复杂的师生关系、同事关系以及工作强度的不断增大;学校校园文化、管理理念上有欠缺,缺乏人性化;考核和评价制度有偏失,对教师的绩效考评不甚合理;机械重复、应付性工作太多,给教师增加了一些不必要的负担,教师缺乏应有的文体活动时间;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以及新课程改革的推行,使部分中老年教师原有的知识结构和教学观念远远不能适应要求。使得大部分教师感到身心疲惫、力不从心;

据天津某区调查,有近三分之一的教师有职业倦怠思想。这种职业倦怠是一种由工作引发的心理枯竭现象,属于消极的职业心态。广大教师在工作的重压下体验到的身心疲惫、能量被耗尽的感觉,这一现象不但对工作、事业不利,而且对劳动者的个人发展同样不利。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缓解教师职业倦怠感呢?

一、教师要有正确的幸福观。幸福是对自己工作、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主观感受,幸福感的获取是靠自己的心理体验来决定的。

作为教师,整天与孩子打交道,按理说是一件光荣的事。可是现实中,很多孩子的状况不是很好,行为习惯差,怕学习,缺乏理想信念,把老师的教育当作耳边风,有时,老师怎么苦口婆心也无济于事,加上家长的溺爱,不能有效地配合老师教育,导致老师的辛勤劳动付之东流,长期以往,老师的工作热情肯定会受到打击。但是,回过头来想一想,学生什么问题也没有,都很自觉,还要老师教育干什么?换句话说,正因为学生的无知和不成熟,才需要老师去教育的。

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如果将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学习上的问题作为一种乐趣,将研究解决学生问题作为自己的使命,我们就不会为一时的得失而苦恼了。只要我们是真心实意为学生好,即使某些时候,学生成绩上不去,某些缺点一时改不了也不要觉得无所适从。在生活中,在工作中为自己设计跳一跳可以够得着盼头、目标、追求,并为之而积极开展工作,我们就会有所期待、有所成就、有所向往,教师的成就感、幸福感自然会不断增强。

二、教师要有正确的认识自我。每个人只有找准自己的定位,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加强学习不断修正自己的不足。正如兵书上所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这样,我们在处理工作中的事情就能够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自己份内的事尽力做好,并且不断加强研究,无论是教育工作还是教学工作值得研究的内容实在太多了,如果教师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明确自己的职责范围,不断研究和积累,形成自己特有的而且行之有效的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和工作技巧,那么,任何时候,我们都不会觉得自己活得空虚。另一个方面,不该自己问的事情尽量不去过问,现实中很多事情不是我们可以解决的,份外之事想多了就会平添烦恼,何况我们的精力也很有限,份外之事如果考虑太多,会影响自己的正常工作。古人说,在其位谋其职,不在其位不谋其职就是这个道理。

三、教师要有广泛的兴趣。工作是辛苦的,是要付出很多精力和情感的。如果整天谈论的全是工作,我们也会觉得很累,甚至有厌倦的情绪。因此,教师在工作之余,可以安排自己参加一些有益的文体活动,既可以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又可以调节身心、锻炼身体。充满活力的教师不但自己活得阳光,同时还可以影响学生,不断地唤起他们对生活、对未来热烈的憧憬与向往。充满活力、兴趣广泛的老师还能够把人生美妙的情景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伴着老师、带着美好的期待、美好的渴望成长,这样,老师和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共同发展,师生的幸福感就会不断更新,一起增强。即使遇到不如意的现实问题就能共同应对,教学相长的理想就会变成现实,失落之感就不会太多。

四,教师要以积极地心态配合学校开展工作。任何学校的领导都会教师积极创设良好的工作氛围、人际关系,形成和谐的校园文化积而努力。此时,教师的积极配合尤为重要。我们知道教师的压力来自于自己的职业理想和学校管理的要求。而学校的压力来源于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来自于社会对学校的要求。这种压力是一层一级的,是管理的常规模式。对此,又要正确的认识,我们不要去问为什么,要考虑怎么办。如果能够积极配合学校思路,出谋划策,以主人公的态度对待,那么,抵触情绪就会消除,压力就会变成动力,职业倦怠情绪自然不会侵入。

五、教师要有相互信任和尊重的意识。无论是领导与领导、领导与教师,还是教师与教师之间都需要建立起相互信任和尊重的关系。学校领导处理问题时只要做到公平、公正,能够积极关注教师的合理要求,诚心诚意为教师的工作、生活、发展服务,满足教师物质和精神上的需求,那么建立相互信任和尊重的和谐的人际关系就完全可能。任何单位的不和谐都与缺乏相互信任和尊重有关。我们能够走到一起共同工作是一种缘分,大家都要珍惜,只要心里都想着为教育事业作贡献,一切问题都能迎刃而解。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很多,有内在原因,也有外在原因。同样,解决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方法很多,有来自外在的作用力,也有来自内在的作用力。其中最重要的是教师自己,因为内因起决定作用。

下载关于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思考(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思考(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师职业倦怠的思考与对策

    教师职业倦怠的思考与对策 内容摘要: 教师队伍中的职业倦怠已成为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本文通过思考与分析,从情感激励、优化管理、调整心态、体验价值四方面入手具体阐述了......

    教师职业倦怠

    教师职业倦怠 教师职业倦怠是现在教师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尤其是中老年教师更为严重。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其一,就是专家所讲的教师职业倦怠多表现为缺乏热情,对......

    教师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 教师的“职业倦怠”,它的危害不仅在于其个人的身心健康、家庭生活和人际关系,更在于它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教育质量,在我们实际工作中,我们也会看到把工作不当回事......

    教师职业倦怠

    教师职业倦怠不容忽视 ---带病的大夫如何给别人健康 “工作压力与教师职业倦怠有着直接且强烈的因果关系。教师职业倦怠,主要是指教师难以应付职业对自己的要求而产生的疲......

    教师职业倦怠

    教师职业倦怠的分析及克服策略 人们都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可是有越来越多的教师有着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

    教师职业倦怠

    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与对策 职业倦怠 作为一种新现象,在中小学教师中普遍存在。职业倦怠将严重地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降低教师的工作信心和热情,最终将导致教育质量的下降。今天......

    教师职业倦怠

    读《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有感 职业倦怠(Job Burnout)一词最早见玩20世纪70年代的西方,也有人将“Job”译为“工作”,将 “Burnout”译为“枯竭”。 职业倦怠最早由美国学......

    教师职业倦怠

    2、请结合专题所讲述内容,分析个人有哪些经验未面临职业倦怠问题或克服了职业倦怠问题。 第一:把工作当作享受,在享受状态下,教师的职业成为他们参与生活、体验人生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