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质量管理体系覆盖不全条件下实施质量内审的方法探索与实践

时间:2019-05-15 00:40: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基于质量管理体系覆盖不全条件下实施质量内审的方法探索与实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基于质量管理体系覆盖不全条件下实施质量内审的方法探索与实践》。

第一篇:基于质量管理体系覆盖不全条件下实施质量内审的方法探索与实践

基于质量管理体系覆盖不全条件下实施质量内审的方法探

索与实践

【摘要】对质量管理体系覆盖不全条件下,采取“分布推进、逐个建立”的模式加强质量管理过程管控。运用质量管理体系的方法,实施质量内审全覆盖,对未建质量体系的单位变通审核,保持和改进其现有的管理流程和管理制度;对建立质量体系的单位合并审核,形成以过程方法为基础的质量管理模式。

【关键词】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内审方法

一、质量管理体系覆盖不全企业的现状分析

质量管理体系是在总结了世界经济发达国家的质量管理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订的、具有通用性和指导性的国际标准。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方法,可以促进企业质量管理的改进和完善,帮助企业提高有效性和效率,增强顾客满意度,对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我国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往往仅覆盖部分业务,这对于质量管理部门对企业整体的质量管理推进造成了一定难度。某国企下属公司业务涵盖面广,包括餐饮住宿、会议接待、油料供应、汽车维修、公务用车服务和物业管理等多个服务领域。由于该公司下属各单位业务发展不同,质量管理重点不一,业务种类较多,整体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难度较大。部分单位建立体系时间较长,已形成体系化的管理机制,而部分单位尚未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如何实现质量管理水平整体均衡推进,是面临的一个问题。

二、质量管理体系覆盖不全条件下实施质量内审方法的思路

由于各单位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时间长短不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要采取“分布推进、逐个建立”的模式加强质量管理过程管控。运用质量管理体系的方法,实施质量内审全覆盖,对未建质量体系的单位变通审核,保持和改进其现有的管理流程和管理制度;对建立质量体系的单位合并审核,形成以过程方法为基础的质量管理模式。一方面重在提高产品服务质量,增加消费者在选购产品服务的信任度,另一方面是产品服务过程要求的补充,有利于公司持续改进和持续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期望,提升质量管控水平。

三、质量管理体系覆盖不全条件下实施质量内审方法的具体措施

(一)建立内审队伍,奠定质量管理基础

成立整体质量管理组织机构,明确质量管理人员职责范围,建立质量内审队伍,是有效提高整体质量管理水平的首要步骤。一方面确保质量内审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为质量管理工作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基础。另外,通过质量内审队伍的建设,从下属各单位配备专兼职质量检验员,不仅促进了各单位质量管理制度、行业规范等的有效落实,还可增强全员质量意识,有效促进体系的运行,提升整体质量管理效率。

(二)组织多级培训,提高内审队伍水平

通过全面系统的质量管理体系培训,学习质量管理体系方法的运用,加强内审员队伍的质量意识,提高公司内审队伍审核水平,加强干部职工对质量体系更全面和深刻的认识,尤其是未建质量体系单位人员及参与内审人员对质量体系的认识,从操作层面使广大职工对质量管理内容、原则、与其他管理体系兼容性、质量认识和自身在体系中的角色和职责有了更清晰和直观的认识,为质量内审的全覆盖奠定了基础。

(三)制定内审实施方案,明确审核方法

结合质量管理体系覆盖不全的管理现状,制定质量内审实施方案,明确审核范围、依据,同时明确对于建立体系和未建体系单位明确了审核方法,即:未建质量管理体系单位实施变通审核,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单位进行合并审核,既节约了管理成本,又提高了审核力度,还实现了内审方法的全覆盖。同时,可参照标准对未建体系单位审核条款进行调整,制定调整表,对部分不适用的条款进行删减和变通,尽可能的保留原标准,以达到审核目的。

(1)针对未建质量管理体系单位的审核方法。对未建质量管理体系单位,依据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分三类审核:一是符合要素项的,要按标准严格执行审核,对无法严格执行的进行变通执行,变通执行可参考受审核单位相关管理制度、规程和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二是涉及要素项,但未形成体系管理要求的,可进行变通审核,评价相关质量管理制度落实的有效性,识别出相关质量管理制度、生产和服务过程潜在的改进方面,重在提高产品服务质量,增加消费者在选购产品服务的信任度;三是未涉及要素项的,可经讨论后进行要素删减或变通执行。

(2)针对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单位的审核方法。对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单位,以节省资源,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审核效率为目的,实施企业与基层联合审核,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四)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内审实施计划

结合下属各单位实际管理现状和过程要求及与相关专家讨论研究,制定内部审核实施计划,明确审核目的及范围、内审日期、内审组成员和检查安排表。质量内审实施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内部审核实施计划分阶段进行审核,确保审核的顺利完成。

(五)以交叉审核方式,实施质量内审

结合质量管理体系覆盖不全、内审员水平参差不齐的管理现状,可邀请相关专家参与审核,并对新老内审员进行统一安排,根据内部审核实施计划分阶段性对公司内部的质量活动进行全面审核。采取这种方式,一方面提高审核效果,另一方面锻炼新审核员,提高审核员现场审核能力。

(六)整理分析问题,确保整改有效

实施内审后审核组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理、分类,并且与有关单位进行沟通,提出改进建议。一方面,持续保持作业现场文件的符合性和有效性,各程序文件和作业文件的归口管理部门、文件执行部门及时有效的沟通,根据工作实际要求和流程变化,及时变更、修改、补充相应文件。另一方面,持续保持对质量管理活动信息及各类问题的数据收集、分析。质量管理部门对其整改结果及后续质量活动进行定期监督检查,以持续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七)总结经验,创建未建体系单位内部审核方法

各单位质量管理情况参差不齐,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单位,在审核过程中,以节省资源,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审核效率为目的。未建体系单位,在审核过程中,依据其单位相关质量管理制度,评价满足相关法律法规、行业规范等的能力,识别相关质量管理制度及落实潜在的改进方面,以质量管理体系方法的作用,创建未建体系单位内部审核方法,为后期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提供重要依据。

第二篇:技师学院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分析与对策

技师学院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分析与对策

内审是学校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以后必须进行的一项管理活动,通过内审监测学校质量管理体系与GB/T19001-2008标准、国家重点技工学校质量管理标准及学校质量体系文件的符合性和有效性,帮助学校寻找持续改进机会,形成自我完善机制。我校从2004年启动“贯标”工作以来,每学期都要进行内审工作,通过实施内审发现了我校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对我校寻找持续改进机会,建立自我完善机制的确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迄今为止,我校在内审的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问题分析如下:

一、受审核部门心态存在问题——掩盖问题与应付检查

首先,有些受审核部门不是把内审当作持续改进各项工作的机会,而是怕查出问题影响本部门的考评,不愿意暴露问题,在审核时不积极配合,甚至躲避检查。其次,有些受审核部门不重视“贯标”工作,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消极应付检查,平时不按文件要求开展工作,审核前突击补资料;另一方面对本部门发现的不合格项原因分析不到位,制定纠正措施时避重就轻,不是以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为出发点,而是站在“容易实施,容易关闭”的角度考虑问题。

二、审核过程存在问题——准备不充分、水平欠缺、责任心不强、评价缺乏

(一)准备不充分

有些审核小组编制的内审检查表质量不高,抓不住关键环节,抽样随意性大或缺乏代表性;有些小组长与小组成员之间对审核项目及要求缺乏充分的沟通,有的甚至到审核现场才进行分工,仓促上阵,影响审核效果;有些审核员审核前对有关的程序文件及作业指导书了解不够深入,导致现场发现的多是表面问题,不能发现深层次、实质性问题。

(二)审核员缺乏基本的审核技巧

有些审核员沟通能力欠缺,不善于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思,问题提不到点子上,或只埋头查资料、作记录,很少提问,导致收集的信息不完整;有些审核员审核记录不准确,不全面,不能反映客观事实;有些审核员审核缺乏深度,发现问题时不能按审核要求适当增加抽样,导致对所发现问题是个案还是普遍存在没有办法进行判断;有些审核员审核时间分配不合理,前紧后松,或当某一个审核项目发现问题时纠缠不放而耽搁过多时间,造成对其它项目的审核缺乏充足时间。

(三)审核员责任心不强,审核流于形式

有些内审员因本职工作忙,应付性地参加内审工作,审核时偷工减料,脱离检查表的要求;有些审核员怕得罪受审核部门,发现问题不进行记录,也不进一步深入追查;有些审核员对审核发现的有争议的问题不做进一步核实,不了了之。

(四)对内审工作有效性缺乏评价

内审组在内审结束后没有对内审各个阶段的工作以及内审员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价、总结,不利于内审工作的持续改进。

三、学校对内审工作缺乏激励

首先,对内审员的工作表现缺乏考核,干好干坏一个样,不利于内审员审核水平的提高。其次,对受审核部门“贯标”工作缺乏激励,对“贯标”工作执行好的部门没有奖励,对发现存在问题的部门处罚力度不够。

由于上述不足直接影响内审工作的有效性,学校会因此失去很多改进和提高的机会。针对我校内审工作存在的问题,探索如下解决对策:

(一)全体教职工的支持、配合是顺利、有效做好内审工作的基础

全体教职员工的理解、支持和配合是顺利、有效做好内审工作的基础,因此各部门要重视内审工作,加强宣传,让全体教职员工真正理解内审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平时按文件要求做好本职工作。内审前部门负责人要统筹安排并亲自参与本部门的自查工作,内审时在现场配合检查,向审核员及时提供有关资料,做好解释说明,对内审发现的问题点和不合格项,负责召集本部门有关人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并对问题点和不合格项的整改加强跟踪。

(二)搞好内审策划是顺利、有效做好内审工作的前提条件

由于学校内审涉及部门多,工作量大,所以做好前期策划尤为重要,前期策划工作包括以下方面:

1、合理编制内审计划

内审计划编制时加强与各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尽可能避免与受审核部门其它大项工作安排相冲突,审核日程的安排,应不干扰受审核部门正常的工作秩序。内审组成员分组时要考虑内审员的业务水平、岗位工作等。

2、做好内审检查表的编制

编制检查表是审核员的一项技能,检查表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现场审核的效果,所以各内审小组成员在编制内审检查表前,要加强对审核所涉及的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的学习,审核组长应对本组成员编制的检查表严格审核把关,保证审核能抓住部门工作的关键过程,保证审核内容的覆盖面,审核深度的适宜性以及抽样的合理性。

(三)认真实施现场审核是顺利、有效做好内审工作的关键

现场审核是内审员依据审核日程安排和内审检查表,收集审核证据、形成审核发现的过程,是顺利、有效做好内审工作的关键。内审员实施现场审核时要把握如下现场审核的技巧、原则。

1、注意沟通方式,多指导,少批评指责

内审过程中,审核员要对受审核部门的优点、成绩进行充分肯定,然后为受审核部门指出存在的问题。沟通问题时语气要中肯,不能采用批评指责的语气,否则易造成受审核人员产生对立情绪。同时还可以针对受审核部门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和建议。

2、重视效果评价,轻形式

内审关注的应是各项工作的效果,而不仅仅是质量记录的规范性。内审员在审核时,不能简单地采用“有,没有”的审核方法,看到受审核方出示的质量记录完整、规范后,就认为该部门的各项工作符合标准要求,不再往下查,而是要继续了解工作的有效性,对各项工作的效果进行评价。

3、善于观察,注重对有效证据的收集

内审员在审核过程中要善于观察,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推断,从而有针对性地收集信息证明推断的正确性。比如审核到某项工作时受审核人员有意识地回避、掩盖问题,则可能该项工作在某些环节上存在缺陷,此时内审员就要寻找证据证明推断的正确性。审核员在实施审核的过程中要重视证据,无沦是检查其是否按计划实施,还是检查其实施效果都要以对方提供的有效证据为准,不能主观臆测。

4、如实、准确地做好记录

对受审核部门的成绩与存在问题均要如实、准确地进行记录,记录应清楚、全面,便于追溯。尤其是对审核发现的不符合事实描述更要力求准确,记录要素包括“何事、何地、何人、何时、何现象”等。

5、把握审核重点,控制好审核时间

实施现场审核,审核员在确保不漏掉检查项目的前提下,要突出对部门主要工作的审核。同时要控制好审核时间,集中精力,不闲谈,将所有时间均用在审核中,避免造成审核前紧后松,当发现不符合时可适当多抽样,尽量深入下去,但也不要对发现问题纠缠不放而耽搁过多时间,使其它项目的审核缺

乏充足时间。

6、采用“PDCA”审核思想,坚持客观公正的审核原则

对受审核部门工作的检查要采用“PDCA”审核思想,首先检查受审核部门对某项工作前期策划是否到位,再检查受审核部门是否按策划要求组织实施,然后检查受审核部门是否对实施的过程进行了自我检查,最后检查确认受审核部门是否通过自我检查,对存在的问题采取纠正或纠正措施。审核过程中要坚持客观公正的审核原则,审核员在审核判断时应排除干扰,既不能丧失原则讲私情隐瞒问题,也不能主观臆断,在一个问题上纠缠不放。

四、开好审核组内部沟通会议是顺利、有效做好内审工作的重要环节

现场审核完成后,需要对内审员在审核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确定需通报的成绩、问题以及不合格项,因此组织召开好审核组内部会议对准确通报成绩与问题尤为重要。审核组内部会议要在各审核小组内部沟通会议的基础上组织召开,小组内部沟通会议的重点是小组成员相互通报各自的检查情况,确定受审核部门的成绩与存在问题,初步确定不合格项;审核组内部沟通会议重点是各小组组长汇报本小组的检查情况,由审核组长带领审核员对所有受审核部门共性问题及个性问题进行分析,确定出有代表性的不符合作为内审不合格项。

五、做好审核后续工作,是内审最后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项工作

开展内审的目的就是为了找出成绩,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为此各部门对在内审中发现的本部门存在的问题要积极整改,业务主管部门要对整改情况加强跟踪验证。对审核发现的不合格项,责任部门要召集相关人员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并针对问题产生的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纠正和纠正措施,同时业务主管部门要对不合格项纠正措施的落实情况加强跟踪验证,防止同类问题的再次发生。

六、做好对内审工作的有效性评价,建立内审激励机制,是实现内审工作持续改进的保障

内审结束后,内审组长要主持召开内审工作的总结会议,组织各小组长、审核员,对内审的全过程进行分析和研究,对内审各个阶段的工作进行有效性评价,找出成绩与存在问题,制定改进或巩固措施,适当进行奖罚,以实现内审工作的持续改进。比如对内审员工作出色的、对“贯标”工作做得好的部门给予一定奖励,或作为个人评先、部门评优的基本条件,以调动工作的积极性;对内审员工作不尽职的,要进行批评教育,对“贯标”工作做得不好的部门进行批评或处罚。

质量管理体系内审是学校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只有通过控制好内审的策划、内审实施过程和内审后的改进等来保证其实施的有效性,才能为学校寻找持续改进机会,形成自我完善机制,从而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第三篇: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基本方法

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

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基本方法

下面介绍推行ISO9000标准的“五段十五步”工作方法,此方法可结合企业具体情况做相应的调整。

一、培训起步,职能分工:

二、编写文件、试点运行:

三、内部审核、正式运行:

四、模拟审核,准备认证:

五、正式审核,体系维持:

一、培训起步,职能分工:

1.培训起步:

A.全员ISO9000基础知识培训。

a.培训目的1.了解ISO9000族标准的内容;

2.了解ISO9000族标准的基本要求;

3.了解ISO9000族标准的实施办法;

4.了解企业推行ISO9000意义和计划。

b 学习内容:

1.什么是ISO9000族标准;

2.对标准的理解;

3.本公司推行ISO9000意义;

4.本公司推行ISO9000的计划和要求。

c.参加人员和学习时间:

1.参加人员:全体人员

2.学习时间:3个人天。

B.骨干培训

a.培训目的1.了解ISO9000族标准的基本内容;

2.领导在质量体系中的作用;

3.了解为什么要推行ISO9000;

4.要了解如何推行ISO9000。

b.学习内容

1.ISO9000族标准的结构、原理和内容概述;

2.重要的质量概念;

3.实施标准的指导思想;

4.领导在体系中的作用;

5.体系认证、维护和改进的过程。

c.参加人员和学习时间

1.参加人员: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各有关部门经理和主管。

2.学习时间:2-4个人天。

C、文件编写技能培训

a 培训目的1.掌握文件编写方法;

2.结合本公司实际如何编制有关文件。

b 学习内容

1.质量体系文件总论;

2.质量手册编写;

3.程序文件编写;

4.工作文件编写;

5.质量计划制定;

6.质量记录。

c.参加人员和学习时间

参加人员:企业各有关部门领导、ISO9000工作小组内的成员,专职质量管理人员。

学习时间:3-5个人天。

2.建立组织

A.领导小组-ISO9000委员会

推行ISO9000,领导是关键,企业领导应作正确决策,并积极地带头参加这项工作。

1..带头学习ISO9000基础知识;

2..积极推动公司工作;

3..给出人力和物力支持;

4..成立领导小组,主要领导都应当参与;

5..任命管理代表,负责标准中规定的职责;

6..及时处理有关重大问题;

7..组织管理评审。

B.工作机构——质管部

为了推行ISO9000,公司应成立专门工作机构,负责全公司推行ISO9000组织协调工作,作为一个办事核心。应保证:

1..所有各有关部门都能参与工作小组;

2..有专职人员;

3..有骨干力量。骨干人员应对ISO9000有较全面系统的学习,最好有一定相关工作经历。

C.管理者代表

公司应按标准要求任命管理者代表。

1..管理者代表应由最高管理者指定;

2..管理者代表应是公司管理层成员;

3..管理者代表应具有如下职责:

确保按照标准规定建立、实施和维持质量体系要求;

向管理者报告质量体系的执行情况,以便评审和改进质量体系;

管理者代表的职责还可以包括就质量体系方面与外部机构的联络。

3、系统调查-诊断

A、诊断的目的通过诊断,达到以下目的:

a.现有质量体系与标准的符合性:

1..找出与标准之间差距;

2..找出形成这些差距原因。

b.选择合适的质量体系标准及其补充要求:

1..根据公司运作需要、合同要求、产品特点从ISO9001、ISO9002、ISO9003中选择适合于企业的质量体系标准;

2..在(1)的基础上对选定标准进行必要的增删,提出对质量体系补充要求。

c.识别确定对质量体系进行修改的内容:

(1).体系标准和要素选择;

(2).机构调整内容;

(3).体系文件清单;

(4).需新编制的文件(清单)。

B、诊断的依据

诊断工作一般应按某一合适的质量体系标准、主要合同和本单位一些基本法规。根据各单位具体情况,诊断的依据可以归纳成如下几个方面:

a.质量体系标准:

例如ISO9001(ISOO9002、ISO9003)标准

诊断所选择的标准与申请认证的标准应是一致的。

b.合同:

质量体系应能基本满足各客户的要求,因此,合同应是论断的一个重要依据。

c.本单位的基本规定、规程:

如有关标准化方面的、有关计量方面的、有安全方面的等等,这些规定、规程是否合理及合理的内容是否被有效运行,诊断时要检查的内容。

d.社会或行业有关法规

质量体系不仅要满足质量体系标准、合同和公司有关规定,还应该符合国家、地区、行业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要求,诊断时应作为考虑。

(1).有关安全法规;

(2).有关计量法规;

(3).有关环保法规;

(4).有关劳动法规。

C、实施诊断的人员

实施诊断员可以是公司内部的人员,也可以公司委托的外部机构,如咨询机构的人员,因此实施诊断的人员可以有如下几方面:

a.咨询人员:

如果公司聘请了咨询人员,诊断工作可以其为主进行。为此咨询机构可以委派专门诊断、检查工作组,制订计划,在企业确认的基础上按计划进行诊断。

b.内部审核员:

如果公司有经培训合格并胜任该项工作的人员,可以授权其进行诊断工作。

c.第三方审核机构的人员:

如果公司有需要,可以聘请外部审核机构的审核员为公司进行诊断。

D、诊断工作的实施过程

a.确定诊断小组。

b.确定诊断依据和诊断对象。

c.制订诊断计划,编制诊断工作文件。

d.现场诊断检查

(1).与现场人员交谈,了解情况;

(2).检查现场文件和记录;

(3).如实记录体系运行现状。

e.提交诊断报告

(1).不合格报告;

(2).诊断结论;

(3).体系文件清单;

(4).需新编制和修订的文件(清单)。

4.职能分工-体系设计

A.制订质量方针;

B.任命管理者代表主要责任:

a.协助管理者确保按标准的要求建立质量体系。

b.负责质量体系的实施和维护。

c.负责组织内部质量体系审核,向最高管理者报告体系执行情况,以便评审和改进。

d.就质量体系方面问题与外部联系。

C.选择体系标准和过程

1..管理体系标准和过程, 企业应在ISO9001、ISO14001、QS9000或其他标准中作出选择;

2.管理体系过程选择

·根据合同要求,可删去所选择标准中包含的某些质量体系要素或分要素,还可以涉及体系要素证实程度的调整;

·按合同要求,规定对质量体系的补充要求,例如统计过程控制要求、安全性要求等。

D.设计调整组织机构

a.各部门职责应覆盖标准要求。

b.各部门有清楚的职责。

c.各部门工作之间有合理的衔接。

d.职能分工形成书面文件,并经充分讨论。

e.应把有关质量的策划、控制、协调、检查、改进工作都反映出来。

E.确定新体系中文件结构

a.典型文件层次

二、编写文件、试点运行:

1.编写文件

A、列出文件清单:

质量手册:手册的构成职能的分配

组织间接口

手册中要素描述

有关支持性文件

程序文件:需编制哪些程序文件

每个程序文件对应标准那个要素

各程序文件之间有无重复、有无遗漏

各程序文件形成的记录

有关支持性文件

工作文件:作业指导书

工艺文件等技术类文件

管理文件

报告和表格

B、明确哪些旧文件作废、哪些保留:

C、分配文件编写任务:

各部门参与

质管部集中

D、起草文件:

工作流程

阐述简捷

语言标准

文件传递

E、文件讨论:

内部讨论—适用性

外部检查—完整性

F、文件批准发效

审核、批准

复印、装订

受控、登记

发效、签收

2.试点运行

A、体系交底:

手册:特点、使用、保管要求;

程序:特点、注意事项、形成记录、各程序之间接口;

工作文件:需要掌握关键问题如何记录,报告不合格品。

B、培训、宣传:

培训:岗位培训;

特殊岗位培训考核;

管理人员程序文件培训;

全员质量方针、目标培训。

宣传:质量方针;

试运行计划;

ISO9000认证计划;

体系文件内容介绍。

C、其他配套工作:

计量;

合格分承包方许定;

标识的制作。

D、试运行:

补充完善基础工作:边运行,边完善第三层次文件;

修改体系文件:边运行,边修改不合适的文件;

作为记录并保存好记录以推供证据。

三、内部审核、正式运行:

1.部审核、管理评审:

A、至少进行一次内部审核,按ISO9001 4.17要求制订审核计划、审核清单、审核报告、不合格项的跟踪和监督等有关活动记录和文件应保存完好,以便以认证检查。

B、至少安排一次管理评审,以评价新体系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同时积累一次管理评审活动记录,评审按程序文件要求进行。

2.正式运行:

通过内部审核、管理评审,对体系文件中不切合实际或规定不合适之处进行及时的修改,在一系列修改后,发布第二版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进行正式运行。

四、模拟审核,准备认证:

1.为了减少认证一次通过可能存在的某种风险,在由第三方正式审核之前,可以由内部审核组成类似的外部机构进行一次模拟审核或请已确认的认证机构进行预审。

2.企业应本着对自己有利的观点选择认证机构,一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A.、客户要求;

B、.企业所在地区;在选择认证机构时应在原则上就近就便;

C、.认证机构的认证范围和有效性;

D、.费用;正常认证收费和交通、食宿等其它费用。

五、正式审核,体系维持:

1.接受所选择的认证机构的正式审核。

2.体系维持与提高

A、检查现场中问题,不断地改进和巩固;

B、进一步完善体系文件,加强协调监督工作;

C、定期开展内部质量审核和管理评审。

第四篇:中小型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中小型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第一章:引文

第一节:质量管理的发展和运用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国际上竞争日益激烈,人们越来越清楚的认识到采用价格竞争的手段难以却胜,能够制胜的法宝就是产品和服务的优良质量。

质量管理大致经历了质量检验阶段、统计质量控制阶段和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1、质量检验阶段:他所用的手段是各式各样的检测设备和仪器,检验方法是以对零件与产品进行全数检查和筛选为主,他得基本方式是整个生产过程实行层层把关,防止不合格品流入下一道工序或出厂。

2、统计质量控制阶段:在有条件的地方广泛推行抽样检验,利用控制图对大量生产的工序进行动态控制,有效地防止了废品的产生,减少了不合格品,减低了成本。

3、全面质量管理阶段:在企业中以质量为中心,建立全员参与基础上的管理,有对全面质量的管理、对全过程的管理和有全体人员参与的管理。

第二节:当前中小型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特点

现在中小型企业已经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在促进市场竞争、增加就业机会、方便群众生活、推进技术创新、推动国名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小型企业相对规模比较小,但其经营灵活,环节适应力强。

第三节: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的概述

任何组织无论是在内部开展质量管理还是在合同环境下实施外部质量保证,都要策划、建立、健全和保持适用的质量管理体系,并使其有效运行。按照ISO9000族标准策划、建立一个新的质量管理体系或更新健全现行的质量管理体系,这个过程通常可分为:准备阶段、策划阶段、采取组织技术措施阶段和质量管理体系的文件编制四阶段。

第五篇: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教程(下)试题与答案

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教程(下)试题与答案

单选题

1.审核准则可以是一组()。回答:正确

1.A 证据

2.B 方针

3.C 政策

4.D 信息

2.与审核员有关的原则不包括()。回答:正确

1.A 道德行为

2.B 公正表达

3.C 职业素养

4.D 个人能力

3.在GB/T 19000族标准中,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应包括()。1.A 质量手册

2.B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3.C 标准要求形成文件的程序和记录

4.D 以上选项都对

4.面谈是收集信息的一个重要手段,下列行为不当的是()。1.A 面谈时间和地点由面谈人员直接决定

2.B 应当解释面谈和作记录的原因

3.C 应当避免提出有倾向性答案的问题

4.D 应当与对方总结和评审面谈的结果

5.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要注意()。回答:正确

1.A 不能完全相信样本

2.B 要依靠检查表,绝对不能偏离检查表

3.C 选择样本要有代表性,应由审核员随机抽样 4.D 要从问题的各种表现形式去寻找主观证据

回答:正确

回答:正确 6.开展首次会议的目的是()。回答:正确

1.A 2.B 3.C 4.D 确认审核计划

简要介绍审核活动如何实施

向受审方提供询问的机会

以上选项都对

7.下列选项关于“审核方案”的描述错误的是()。回答:正确

1.A 2.B 3.C 4.D 针对特定时间段所策划,并具有特定目的的一组审核

一个组织只能制定一个审核方案

审核可以有不同的目的,也可包括联合审核或多体系审核

审核方案包括对审核的类型和数目进行策划和组织

8.下列选项关于内审员的描述错误的是()。回答:正确

1.A 2.B 3.C 4.D 对质量管理体系的保持和改进起参谋作用

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起监督作用

在第一、二方审核中起内外接口的作用

在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方面起带头作用

9.内审中对纠正措施计划的实施期限一般规定为()天。回答:正确

1.A 2.B 3.C 4.D 10天

15天

20天

60天

10.不属于第三方审核的主要目的的是()。回答:正确

1.A 2.B 3.C 4.D 评价对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要求的符合性

确定质量管理体系过程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减少重复的第二方审核

查证是否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要求

11.审核的特点是系统的、复杂的、形成文件的过程。此种说法: 回答:正确 1.A 2.B 正确

错误

12.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管理体系被一起审核时称为“多体系审核”,当两个或两个以上审核组织合作,共同审核同一个受审核方时,称为“组合审核”。此种说法: 回答:正确

1.A 2.B 正确

错误

13.审核计划是指对一次审核活动和安排的描述,应依据所制订的内审审核方案来编制。此种说法: 回答:正确

1.A 2.B 正确

错误

14.作为审核方案的输出之一的内审计划,应由组织的审核组长编制。此种说法: 回答:正确

1.A 2.B 正确

错误

15.无论是第一、第二、第三方审核,审核的过程都应遵循GB/T 19011-2003《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它对第一、二、三方的审核都是适用的。此种说法: 回答:正确

1.A 2.B 正确

错误

下载基于质量管理体系覆盖不全条件下实施质量内审的方法探索与实践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基于质量管理体系覆盖不全条件下实施质量内审的方法探索与实践.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