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地铁工程施工安全评价标准
地铁工程施工安全评价标准(1)1 总 则
1.0.1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强地铁工程施工前以及施工阶段的安全管理工作,实现地铁工程施工安全评价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促进地铁工程管理科学化、标准化,减少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降低工程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制定本标准。1.0.2 本标准适用于对地铁工程施工项目的安全组织管理水平、安全技术管理水平、施工环境安全管理水平、安全监控预警管理的水平检查和评价。
1.0.3 在进行地铁工程施工安全评价时,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术 语
2.0.1 地铁
列车沿全封闭线路运行的大运量城市轨道交通,通常设在地下隧道内,也包括在城市中心以外地区从地下转到地面或高架桥上的部分。2.0.2 安全评价
以实现工程、系统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对工程、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识别与分析,判断工程、系统发生事故和急性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安全对策建议,从而为工程、系统制定防范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2.0.3 安全组织管理评价
针对地铁工程施工过程中各项目安全组织的规范性、安全职责的合法性、以及各自履行安全管理职责的状况进行评价,判断地铁工程施工过程中各项目的安全组织管理水平。2.0.4 安全技术管理评价
针对地铁工程施工阶段采用的各种施工工法,如明(盖)挖法施工、暗挖法施工、盾构法施工以及高架车站及区间施工、安装工程施工的安全技术水平进行评价判断地铁各部分施工的安全技术管理水平。2.0.5 环境安全管理评价
针对地铁工程施工周边环境和现场环境的安全管理状况进行评价,判断其环境安全维护措施的有效性以及环境状况的安全水平。2.0.6 监控预警 地铁工程施工中对围岩、地表、围护结构及周边环境的状况进行动态的经常性观察和量测工作,根据其风险程度发出不同级别的警示,并预先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2.0.7 安全监控预警管理评价
针对地铁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和监控预警的实施方案及执行情况进行评价,判断其安全监控的全面性和预警措施的及时有效性。基本规定
3.1 评价对象
3.1.1 地铁工程施工安全评价的对象应为一个车站或一个区间。3.2 评价体系
3.2.1 地铁工程施工安全评价体系应由地铁工程施工安全组织管理评价、地铁工程施工安全技术管理评价、地铁工程施工环境安全管理评价、地铁工程施工安全监控预警管理评价4部分组成。
3.2.2 地铁工程施工安全组织管理评价应基于“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重点评价项目部履行施工安全管理职责的状况和水平。
3.2.3 地铁工程施工安全技术管理评价针对地铁区间和车站采用的主要施工方法及安装工程中与安全相关的技术要求进行评价,评价地铁施工的安全技术管理水平。
3.2.4 地铁工程施工环境安全管理评价包括地铁工程施工周边环境和现场环境两个方面的内容,评价其环境安全维护措施的有效性和环境状况的安全水平。
3.2.5 地铁工程施工安全监控预警管理评价应体现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指导思想,评价其安全监控的全面性和预警措施的有效性。
3.2.6 地铁工程施工安全总体评价应在施工安全组织管理、施工安全技术管理、施工环境安全管理、施工安全监控预警管理评价基础上,进行安全评分汇总和安全管理水平定级,进而做出安全评价结论,编制地铁工程施工安全评价报告。3.3 评价程序
3.3.1 地铁工程施工安全评价应分为准备工作、实施评价和编制评价报告3个阶段。3.3.2 准备工作应包括以下内容:
a)确定本次评价的对象和范围,编制施工安全评价计划。
b)准备有关地铁工程施工安全评价所需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章、规范等资料。c)评价组织方应提交相关材料,说明评价目的、评价内容、评价方式、所需资料(包括图纸、文件、资料、档案、数据)的清单、拟开展现场检查的计划,及其他需要各单位配合的事项。
d)被评价方应提前准备好评价组织方需要的资料。3.3.3 实施评价应包括以下内容:
a)对相关单位提供的地铁工程施工技术和管理资料进行审查。
b)按事先拟定的现场检查计划,查看地铁工程施工项目部的安全管理、施工技术的安全实施、施工环境的安全管理以及监控预警的安全控制工作是否到位以及是否符合相关法规、规范的要求,并按本标准的相关规定进行评价和打分。c)进行安全评价总分计算和安全水平划分。
d)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评价组织方提出安全评价结论,编制安全评价报告。3.3.4 编制评价报告应符合以下规定:
a)评价报告内容应全面,条理应清楚,数据应完整,提出建议应可行,评价结论应客观公正;文字应简洁、准确,论点应明确,利于阅读和审查。
b)评价报告的主要内容应包括:评价对象的基本情况、评价范围和评价重点、安全评价结果及安全管理水平、安全对策意见和建议,施工现场问题照片以及明确整改时限。c)地铁工程施工安全评价报告宜采用纸质载体,辅助采用电子载体。3.4 评分方法
3.4.1 各评价项目满分分值为100分。各评价项目的实得分应为相应评价分项实得分之和。
3.4.2 各评价分项的打分采用扣分法,应得分减去扣分即为该项实得分,实得分不得为负,扣减分数总和不得超过该评价分项应得分值。3.4.3 各评价分项评分应符合下列要求: a)评价内容符合要求时,不扣分。
b)评价内容部分符合要求或评价内容不符合要求,但有补救措施时,酌情扣分。c)扣分标准见附录-评分表。
3.4.4 评分项目有缺项的,其有缺项评价项目的实得分应按公式(3.4.4)换算。
(3.4.4)地铁工程施工安全组织管理评价
4.1 工程项目安全管理评价
4.1.1 工程项目安全管理评价主要包括安全管理机构与人员管理、安全生产制度和施工现场安全管理3个评价分项。
4.1.2 项目安全管理评价可按附录A中表A的格式确定评价内容及其分值。4.1.3 项目安全管理评价应包括以下方法:
a)查阅项目安全管理组织网络图、安全管理机构的人员编制及安全管理机构档案。b)查阅安全管理人员的上岗证及其考核记录、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c)查阅合格分包单位、供应单位名录,及企业对分包单位、供应单位管理记录。
d)查阅项目经理及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档案,及责任追究制度的档案和记录。e)查阅财务提供的被评价项目安全投入、工伤保险、劳保用品、安全培训等的资金保障证明、安全施工措施费投入账。
f)查阅安全检查制度文件和检查记录。g)查阅生产安全事故及隐患排除的相关记录。h)现场检查,逐项打分。(Ⅰ)安全管理机构与人员管理
4.1.4 安全管理机构与人员管理评价应包括安全管理机构、安全管理人员、劳务分包单位人员3个分项。
4.1.5 安全管理机构评价应包括以下内容:
a)项目部应按规定设置安全管理机构,并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b)各岗位的安全职责应明确、合理。
4.1.6 安全管理人员资格评价应包括以下内容: 项目经理、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应通过上岗前考核,接受施工安全技能与知识的培训。考核和培训均应有相关证明或记录,做到持证上岗。4.1.7 对劳务分包单位资质和人员资格管理评价应包括以下内容:
劳务分包单位项目经理、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应通过上岗前考核,接受施工安全技能与知识的培训。考核和培训均应有相关证明或记录,做到持证上岗。(Ⅱ)安全管理制度
4.1.9 安全生产制度评价应包括以下内容:
a)项目部应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危险源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资金投入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消防检查制度、环保制度、机械设备安全使用检查制度、临电管理制度、应急响应制度、生产安全事故和隐患报告处理制度等。
b)项目部与架子队、劳务分包单位,架子队与班组应分别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明确安全责任和义务。
c)项目部应建立安全生产专项资金账户、使用台账,应为施工现场从业人员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
d)项目部应制定对特种作业人员,待岗、转岗、换岗职工,新进项目部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并按计划实施安全教育培训,并有相应记录。
e)项目部应及时处理安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整改后要进行复查,检查、整改、复查的情况应有记录,格式原则上满足股份公司统一要求,实现闭环管理。
f)项目部应建立健全机械设备安全操作规程,特种设备必须做到合法使用(包括劳务队伍自带设备),劳务队伍自带设备必须纳入项目部的设备管理中;制定临电管理办法,完善临时用电管理制度。
g)项目部配备应急救援人员、物资和设备,必要时进行演练并作记录。(Ⅲ)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4.1.10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评价应包括危险源标识、安全技术交底、安全隐患排查、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管理、机电及特种设备管理,民爆和化学危险品管理以及防雷管理7个分项。4.1.11 危险源标识评价应包括以下内容:
a)应在施工前分析现场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对重大危险源登记、建档,进行跟踪管理,并有相应记录。b)应在施工现场入口显著位置和有重大危险源的作业点附近挂牌公告,公告内容应包括重大危险源名称、出现的时段、涉及的危险因素、控制措施、责任部门和责任人。4.1.12 安全技术交底评价应包括以下内容:
a)项目经理部应制定各级安全技术交底的相关规定。
b)开工前应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对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新材料还应进行专门交底,并有相应记录。
4.1.13 安全隐患排查评价应包括以下内容:
a)应建立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对事故隐患应分类建立统计表,及时采取防护措施,并报告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
b)对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及上级主管部门在检查中提出的隐患整改意见,应及时整改。整改意见和整改结果均应有记录并附相关整改照片。4.1.14 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管理评价应包括以下内容:
a)施工现场作业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从业资格,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b)施工现场作业人员应佩戴安全防护用具。4.1.15 机电及特种设备管理评价应包括以下内容: a)应有产品合格证。
b)特种设备应有行政许可的制造许可证。
c)属于《起重机械安装改造重大维修监督检验规则》 TSG Q7016-2008附件A《实施安装监督检验的起重机械目录》中的起重机械设备需具备《特种设备安装许可证》,并满足当地质量技术监督局、建设主管部门的要求。
d)制定机械设备《安全操作规程》,配备对应的操作人员,悬挂对应的机械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操作规程参见《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e)《实施安装监督检验的起重机械目录》的起重机械设备安装完成后必须及时获取《安装监督检验报告》、《检验报告》或备案资料、合格证。
f)组织进场设备验收和验收记录,需要报监理的按监理表格要求提报。
依据说明:《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3号第四章施工单位的安全责任中第二十一条要求: 制定安全操作规程;第三十二条并书面告知危险岗位的操作规程和违章操作的危害;第三十四条 施工单位采购、租赁的安全防护用具、机械设备、施工机具及配件,应当具有生产(制造)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并在进入施工现场前进行查验。
g)机电及特种设备的使用、维修、保养、检查、拆卸、报废按国家部门、业主及企业相关规定执行。一旦出现故障或发生异常情况,项目部(或产权单位)应对其进行全面检查、保养、维护,消除事故隐患后方可重新使用并做好相关记录。4.1.16 民爆和化学危险品管理评价应包括以下内容:
a)应建立消防安全责任制度,制定用火、用电、使用易燃易爆材料等各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落实消防安全责任人。
b)应设置消防通道、消防水源,配备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并在施工现场入口处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4.1.17 临时用电和防雷管理评价应包括以下内容:
a)贯彻《用电安全导则》GBT13869-2008中的6条用电安全的基本原则,按《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和业主要求,履行“编制、审核、批准、验收”程序,并做好相关记录。
b)按《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中的防雷要求、结合工程施工所在地的气象条件,特别是雷电的规律,制定防雷措施。c)按月进行临时用电和防雷定期检查和维护,并记录。地铁工程施工安全技术管理评价
5.1 施工准备工作评价
5.1.1 施工准备工作评价应包括施工组织保障措施、施工管理保障措施、施工技术保障措施和施工经济保障措施4个评价项目。
5.1.2 施工准备工作评价可按附录B中表B-1的格式确定评价内容及其分值。5.1.3 施工准备工作评价应包括以下方法:
a)查阅项目部管理制度文件、部门职能档案及人员职责分工记录。b)查阅项目部安全管理人力、物力和专项资金的投入计划。
c)查阅各类人员资格或上岗证书,各种设备、设施的产品合格证、检验检测合格证明。d)查阅各类人员的安全培训与安全交底记录。e)查阅企业为作业人员办理保险的相关记录。f)查阅项目部安全目标与安全控制措施的文件。g)查阅施工组织方案和专项施工方案。
h)现场检查风险源清单、应急预案,以及现场各类应急物资、消防器材准备情况。i)现场检查,逐项打分。(Ⅰ)施工组织保障措施
5.1.4 施工组织保障措施评价应包括以下内容:
a)项目部机构、人员配备应满足合同履约需要,符合本地铁工程施工项目的特点;应建立全面、可行的安全管理责任制度。
b)项目部应建立监督、检查、评比与奖罚制度,并制定工作流程。c)项目部应制定合理的安全控制目标和控制措施。d)项目部应建立现场消防责任制,并确定消防责任人。
e)项目部应制定全面、可行的应急预案,包括应急组织、职责、响应机制、应急物资的储备,并经论证和审批。
f)项目部应建立完善事故报告处理制度。(Ⅱ)施工管理保障措施
5.1.5 施工管理保障措施评价应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和物力资源管理2个分项。5.1.6 人力资源管理评价应包括以下内容:
a)项目部主要负责人、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应经安全生产与管理知识考核合格,并取得相应证书。
b)地铁工程施工各种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应经培训并持证上岗。
c)项目部应有合理的人力投入计划,施工队伍资质应符合国家、地方相关规定,施工队伍安排应满足施工作业的要求。
d)劳动力计划中,应禁止安排女工、未成年人从事井下及隧道内作业。e)应做好对从事有职业危害的作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的计划。开工前应对井下、隧道内、高处作业人员应进行健康检查,并有相应记录,严禁检查不合格的人员上岗作业。f)应对作业人员、新岗位人员以及应用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和实施新结构的人员进行专门培训,并有培训记录。
g)应制定现场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高空作业必须系安全带的安全防护制度。5.1.7 物力资源管理评价应包括以下内容:
a)项目部应有结合地铁工程施工进度的物力资源投入计划。
b)应有投入地铁工程施工的各种机械设备的质量证明文件和有效的安全检验合格证,重要设备还应有生产或制造许可证。
c)应有各种机械、设施设备的检修与保养计划,并有专人负责。d)应在危险性较大的设施、设备及危险物资存放处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e)应有现场安装、拆卸施工起重机械和整体提升脚手架的专项方案,并由有资质的单位实施。
f)应有施工中所用各种材料的质量合格证明。
g)应配备好施工现场消防物资与器材、应急抢险物资,特别是隧道内、深基坑抢险应急物资准备,并有专库存放以及专人负责。(Ⅲ)施工技术保障措施
5.1.8 施工技术保障措施评价应包括以下内容:
a)项目部应结合项目特点及调查资料,编制有针对性、方案合理、操作性强的施工组织方案,并经审批。
b)应针对项目特点,制定专项施工方案并经审批;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技术方案应组织专家论证,并有论证报告。
c)应辨识工程项目的危险源,形成安全危险源清单,并制定相应的防范与处理措施。d)应合理布置施工场地,制定施工平面规划,将施工现场的办公、生活区与作业区分开设置,并保持合理安全距离。
e)开工前应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并有详细记录。f)开工前应有经过论证与审批的施工安全监控量测方案。(Ⅳ)施工经济保障措施
5.1.9 施工经济保障措施评价应包括以下内容:
a)应有安全施工措施费使用计划和台帐,且实际投入情况应符合有关规定要求。b)应为现场作业人员办理工伤保险,并在开工前为现场从事危险作业人员办理意外伤害保险。
5.2 明挖法施工评价
5.2.1 明挖法施工评价应包括围护结构施工、地下水治理、基坑土方工程、交通过渡防护、工程结构施工和盖挖法特殊要求6个评价项目。
5.2.2 明挖法施工评价可按附录B中表B-2的格式确定评价内容及其分值。5.2.3 明挖法施工评价应包括以下内容: a)查阅施工组织方案。
b)查阅基坑支护、基坑降水、基坑便桥等专项施工方案。c)查阅现场施工技术与安全技术交底记录、施工日志。
d)查阅施工监测记录、特殊部位或结构施工检查记录和隐蔽工程验收记录。e)查阅施工仪器、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护记录。
f)查阅原材料或构配件合格证、检测或检验资料,以及混凝土配合比等记录。g)现场检查,逐项打分。(I)围护结构施工
5.2.4 围护结构施工评价应包括支护桩施工、地下连续墙施工、水泥土墙支护施工、锚杆及土钉墙支护施工、支撑系统施工及其他围护结构系统施工6个分项。5.2.5 支护桩施工安全评价应包括以下内容: a)应有支护桩施工的专项方案,并经论证。b)应有支护桩施工的施工及验收记录。
c)支护桩的桩基完整性检测频率应符合相关规定且全部合格。d)支护桩作业时噪声、振动、泥浆排放等应符合相关规定;吊装作业应严格执行起重安全的相关规定。
e)成孔平面误差和垂直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成桩的深度、尺寸、强度、承载力等应符合规范要求。
5.2.6 地下连续墙施工安全评价应包括以下内容: a)应有地下连续墙施工的专项方案,并经论证。b)应有地下连续墙施工的施工及验收记录。
c)地下连续墙的墙身完整性检测频率应符合相关规定且全部合格。
d)施工时泥浆性能指标和液面高度应符合规范要求,并控制施工槽段周边的堆载和振动。接近建筑物或构筑物施工时应有槽壁预加固和相应的监测措施。
e)导墙的位置、尺寸、墙体接头处理应满足设计要求;对于超大、超深、超长等复杂地质条件的地下连续墙,地层加固措施应得力。
5.2.7 水泥土墙支护施工安全评价应包括以下内容: a)应有水泥土墙施工的专项方案,并经论证。b)应有水泥土墙施工的施工及验收记录。
c)水泥土墙在设计开挖龄期应采用钻芯法检测墙身完整性和强度,其检测频率应符合相关规定且全部合格。
d)水泥土墙的桩身切割搭接宽度应符合规定;当设置插筋时桩身插筋材料、插入长度和出露长度等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e)高压喷射桩水泥土墙施工时,应定期检查机具和高压管路,人和喷嘴应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防止接头断开、软管破裂导致的浆液飞散、软管甩出伤害作业人员等事件发生。5.2.8 锚杆及土钉墙支护施工安全评价应包括以下内容: a)应有锚杆及土钉墙支护施工的专项方案,并经论证。b)应有锚杆及土钉墙支护施工的施工及验收记录。
c)锚杆及土钉墙在设计开挖龄期,应按规定检测频率进行验收试验并全部合格。d)喷锚支护施工中,基坑开挖应按要求分段分层进行,应紧跟开挖工作面,且应连续作业,应严格控制每一施工段的作业时间。e)土钉墙施工中,应做好成孔、土钉制作、注浆、张拉作业等施工过程的控制;应采取合理的施工组织措施,确保边坡结构变形控制在设计要求的合理范围内。
f)土层锚杆施工中,应按设计要求事先进行成锚杆工艺及极限抗拔力试验、蠕变试验等;应确保施工工艺参数符合设计要求;成锚后应严格按规定进行验收试验及使用期的监测。5.2.9 钢筋混凝土支撑系统施工安全评价应包括以下内容: a)应有钢筋混凝土支撑系统施工的专项方案,并经论证。b)应有钢筋混凝土支撑系统施工的施工及验收记录。c)钢筋混凝土支撑系统施工中,应对支撑内力进行监控。
d)钢筋混凝土支撑施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4(关于发布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局部修订的公告:现批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局部修订的条文,自2011年8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5.2.1、5.2.2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经此次修改的原条文同时废止。)的相关规定;钢支撑的构件制作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和现行行业标准《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JGJ 81的相关规定。e)拆撑或换撑作业时结构混凝土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拆撑或换撑的顺序和预加力的卸载程序应合理,并应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f)支撑、围檩及立柱支撑托架等连接结点应满足连接构造要求;并应采取有效措施使支撑体系与支护间密贴,保证支撑力的均匀传递。
5.2.10 其他围护结构系统施工安全评价应包括以下内容: a)应有其他围护结构施工的专项方案,并经论证。b)应有其他围护结构施工的施工及验收记录。
c)其他基坑围护结构,如水泥土搅拌桩、自稳边坡等的施工应分别执行相应的施工规范。(II)地下水治理
5.2.11 地下水治理评价应包括集水明排、基坑降水、截水帷幕3个分项。5.2.12 集水明排安全评价应包括以下内容: a)应有集水明排的专项方案,并经论证。b)应有集水明排的施工及验收记录。c)排水沟、集水井应根据基坑平面形式、结构型式合理布置,与主体结构、基坑侧壁的距离应符合相关规定。基坑外应有截水、封堵、导流等防止地表水对基坑侧壁产生冲刷的措施。d)降水作业人员应有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抽水设备应设有开关箱,并装有漏电保护器。5.2.13 基坑降水安全评价应包括以下内容:
a)应有基坑降水的专项方案,并经论证。大型复杂的基坑降水应进行降水试验,并根据试验结果调整降水方案。
b)应有基坑降水的施工及验收记录。
c)降水期间,应对各降水井和观测井的水位、水量进行同步监测,确保符合降水工程设计要求,并应有水位监测记录;应对降水影响范围内的建筑物或构筑物、地下管线,按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JGJ8-2007的相关规定开展监测。
d)降水作业人员应有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抽水设备应设有开关箱,并装有漏电保护器。5.2.14 截水帷幕安全评价应包括以下内容: a)应有截水帷幕施工的专项方案,并经论证。b)应有截水帷幕施工的施工及验收记录。
c)截水帷幕的厚度和渗透系数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要求。
d)灌浆施工时,应定期检查机具和高压管路,人和喷嘴应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防止接头断开、软管破裂导致的浆液飞散、软管甩出伤害作业人员等事件发生。(III)基坑土方工程
5.2.15 基坑土方工程评价应包括以下内容: a)应有基坑开挖和土方回填的专项方案,并经论证。
b)应严格遵循“先撑后挖,分层分段,严禁超挖,随挖随撑”的原则,符合开挖的“时空效应”,并有施工及验收记录。
c)应制定合理的基坑监测方案,确保基坑开挖监测的数据可靠,能有效指导施工。d)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应密切关注地下水治理状况,避免基坑涌水、涌砂事故发生。e)基坑内需进行爆破作业时,应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应编制爆破作业专项安全方案,经专家论证并报有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爆破危险区应有安全防护措施。爆破作业时必须有专人指挥、专人进行安全防护。f)基坑开挖时应采取有效防护措施,保护围护结构、降水运行系统、测量标志和监测元件以及止水帷幕和工程桩等;应有可靠的临边防护措施、地面排水措施和上下通道,并应设有安全警示标志。基坑边堆载应符合支护设计的规定。
g)基坑回填土料、填筑工艺应满足设计规范要求。回填过程中应按规定检测且应全部合格。基坑回填时,应有具体措施保证机械或机具不碰撞隧道结构及防水保护层。(IV)交通过渡防护
5.2.16 交通过渡防护评价应包括以下内容: a)应有交通过渡防护的专项方案,并经论证。
b)应根据基坑形式和通行要求,选用合适的便桥结构形式,其载重及通过能力必须根据施工机械、车辆荷载或城市交通车辆的要求经计算确定,计算书应有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签字,并经交通主管部门审批。
c)应有交通过渡防护的施工及验收记录。
d)基坑便桥设置交通标志应合理到位。应设置限载、限速和禁止超车、停车等标志,人行便桥应设置禁止机动车或机械通行标志,并应设置护栏。
e)在使用期应对便桥进行充分的维护和检查,经常检查主要受力杆件和基坑围护结构及边坡稳定情况,并及时维修路面和排除积水。必要时应开展桥梁运行监测。
第二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标准检查内容
一、施工现场质量条件评价
1、施工现场应具备基本的质量管理及质量责任制度:
(1)现场项目组织机构健全,建立质量保证体系有效运行;
(2)材料、构件、设备的进场验收制度和抽样检验制度;
(3)岗位责任制度及奖罚制度;
2、施工现场应配置基本的施工操作标准及质量验收规范: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配置;
(2)施工工艺标准【企业标准、操作规程】的配置;
3、施工前应制定较完善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
4、施工前应制定质量目标及措施。
二、地基及桩基工程质量评价
1、地基及桩基工程性能检测
(1)地基强度、压实系数、注浆体强度;
(2)地基承载力;
(3)复合地基桩体强度【土和灰土桩、夯实水泥土桩测桩体干密度】;
(4)复合地基承载力;
(5)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
(6)桩身完整性;
2、地基及桩基工程质量记录
(1)材料、预制桩合格证【出厂试验报告】及进场验收记录及水泥、钢筋复试报告;
(2)施工记录;
1)地基处理、验槽、钎探施工记录;
2)预制桩接头施工记录;
3)打【压】桩试桩记录及施工记录;
4)灌注桩成孔、钢筋笼及砼灌注检查记录及施工记录;
5)检验批、分项、分部【子分部】工程验收记录;
(3)施工记录
1)各种地基材料的配合比试验报告;
2)钢筋连接试验报告;
3)砼强度试验报告;
4)预制桩龄期及强度试验报告;
3、地基及桩基工程尺寸偏差及限制实测
(1)天然地基基槽工程尺寸偏差及限制实测应检查的项目包括:
基底标高允许偏差-50
mm;长度允许偏差+200mm、-50mm。
(2)复合地基工程尺寸偏差及限制实测检查项目:
桩位允许偏差:振冲桩允许偏差小于等于100mm;高压喷射注浆桩允许偏差小于等于0.2D;水泥土搅拌桩允许偏差小于50mm;土和灰土挤密桩、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夯实水泥土桩的满堂桩允许偏差小于等于0.4D。
注:D为桩体直径或边长。
(3)打【压】入桩工程尺寸偏差及限制实测检查项目【详细内容见相关规范】
4、地基及桩基工程观感质量
(1)地基、复合地基:标高、表面平整、边坡等;
(2)桩基:桩头、桩顶标高、场地平整等;
三、结构工程质量评价
1、结构工程性能检测应检查的项目包括:
(1)砼结构工程
1)结构实体砼强度;
2)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梁类构件为:+10mm,-7mm;板类构件为:+8mm,-5mm】
(2)钢结构工程
1)焊缝内部质量;[全焊透的一、二级焊缝应采用无损探伤进行内部缺陷的检验]
2)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紧固质量;【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终拧完成1h后,48h内应进行紧固质量检查】
3)钢结构涂装质量;【钢结构涂装后,应对涂层干漆膜厚度进行检测】
(3)砌体工程
1)砌体每层垂直度;
2)砌体全高垂直度;
(4)地下防水层渗漏水。
2、结构工程质量记录应检查的项目包括:
(1)砼结构工程
1)材料合格证及进场验收记录:砂、碎【卵】石、掺和料、水泥、钢筋、外加剂等材料出厂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进场验收记录及水泥、钢筋复试报告;
预制构件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及进场验收记录;
预应力筋用锚夹具、连接器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进场验收记录及锚夹具、连接器复试报告。
2)施工记录
预拌砼合格证及进场塌落度试验报告;
砼施工记录;
装配式结构吊装记录;
预应力筋安装、张拉及灌浆记录;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检验批、分项、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3)施工试验记录
砼配合比试验报告;
砼试件强度评定及砼试件强度试验报告;
钢筋连接试验报告;
(2)钢结构工程
1)钢结构材料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及进场验收记录;
钢材、焊材、紧固连接件材料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进场验收记录及钢材、焊接材料复试报告;
加工构件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及进场验收记录;
防腐、防火涂装材料合格证【】及进场验收记录。
2)施工记录
焊接施工记录;构件吊装记录;预拼装检查记录;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施工扭矩检验记录;焊缝外观及尺寸检查记录;柱脚及网架支座检查记录;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检验批、分项、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3)施工试验
螺栓最小荷载试验报告;高强螺栓预拉力复试报告;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扭矩系数复试报告;高强度螺栓连接摩擦面抗滑移系数检验报告;网架节点承载力试验报告。
(3)砌体结构工程
1)材料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及进场验收记录;
水泥、外加剂、砌体等材料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进场验收记录及水泥、砌块复试报告。
2)施工记录
砌体砂浆使用记录;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检验批、分项、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3)施工试验
砂浆配合比试验报告;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检测记录;砂浆试件强度评定及砂浆试件强度试验报告。
4)地下防水层
防水材料合格证、进场验收记录及复试报告;防水层施工及质量验收记录;防水材料配合比试验报告。
四、结构工程尺寸偏差及限制实测【见建质评标P30】
五、结构工程观感质量
1、结构工程观感质量应检查的项目包括:
(1)砼结构工程观感质量检查项目
露筋;蜂窝;孔洞;夹渣;疏松;裂缝;连接部位缺陷;外形缺陷;外表缺陷。
(2)钢结构工程观感质量检查项目
焊缝外观质量;普通紧固件连接外观质量;高强度螺栓连接外观质量;钢结构表面质量;钢网架结构表面质量;普通涂层表面质量;防火涂层表面质量;压型金属板安装质量;钢平台、钢梯、钢栏杆安装外观质量。
(3)砌筑留槎;组砌方法;马牙槎拉接筋;砌体表面质量;网状配筋及位置;组合砌体拉接筋;细部质量【脚手眼留置、修补、洞口、管道、沟槽留置、梁垫及楼板顶面找平、灌浆等】;
(4)地下防水层
表面质量;细部处理。
六、屋面工程质量评价
1、屋面工程性能检测应检查的项目包括:屋面防水层淋水、蓄水试验;保温层厚度测试。
2、屋面工程质量记录:
(1)材料合格证【出厂检测报告】及进场验收记录
1)瓦及砼预制块出厂合格证【出厂试验报告】及进场验收记录;
2)防水卷材、涂膜防水材料、密封材料;材料合格证【出厂试验报告】、进场验收记录及复试报告;
3)保温材料合格证【出厂试验报告】及进场验收记录。
(2)施工记录
1)卷材、涂膜防水层的基层施工记录;
2)天沟、檐沟、泛水和变形缝等细部做法施工记录;
3)卷材、涂膜防水层和附加层施工记录;
4)刚性保护层与卷材、涂膜防水层之间设置的隔离层施工记录;
5)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6)检验批、分项、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3)施工试验记录
1)细石砼配合比试验报告;
2)防水涂料、密封材料配合比试验报告;
3、屋面工程尺寸偏差及限值实测------见P374、屋面工程观感质量
(1)卷材屋面:
1)卷材铺设质量;
2)排气道设置质量;
3)保护层铺设质量及上人屋面面层;
(2)金属板材屋面金属板材铺设质量;
(3)平瓦及其他屋面铺设质量;
(4)细部构造。
七、装饰装修工程质量评价
1、装饰装修工程性能检测应检查的项目包括:
(1)外窗传热性能及建筑节能检测【设计有要求时】;
(2)幕墙工程与主体结构连接的预埋件及金属框架的连接检测;
(3)外墙块材镶贴的粘结强度检测;
(4)室内环境检测。
2、装饰装修工程质量记录应检查的项目包括:
(1)材料合格证及进场验收记录
1)装饰装修、节能保温材料合格证、进场验收记录;
2)幕墙的玻璃、石材、板材、结构材料合格证及进场验收记录,门窗及幕墙抗风压、水密性、气密性、结构胶相容性试验报告;
3)有环境质量要求的材料合格证、进场验收记录及复试报告;
(2)施工记录
1)吊顶、幕墙、外墙饰面板(砖)、各种预埋件及粘贴记录;
2)节能工程施工记录;
3)检验批、分项、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3)施工试验
1)有防水要求的房间地面蓄水试验记录;
2)烟道、通风道通风试验记录;
3)有关胶料配合比试验单
3、装饰装修工程尺寸偏差及限值实测------见P434、装饰装修工程观感质量应检查的项目包括:
地面、抹灰、门窗吊顶、轻质隔墙、饰面板(砖)、幕墙、涂饰工程、裱糊与软包、细部工程、外檐观感、室内观感。
八、安装工程质量评价
(一)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
1、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性能检测的项目包括:
(1)生活给水系统管道交用前水质检测;
(2)承压管道、设备系统水压试验;
(3)非承压管道和设备灌水试验及排水干管管道通球、通水试验;
(4)消火栓系统试射试验;
(5)采暖系统调试、试运行、安全阀、报警装置联动系统测试。
2、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质量记录:
(1)材料合格证及进场验收记录
1)材料及配件出厂合格证及进场验收记录;
2)器具及设备出厂合格证及进场验收记录;
(2)施工记录
1)主要管道施工及管道穿墙、穿楼板套管安装施工记录;
2)补偿器预拉伸记录;
3)给水管道冲洗、消毒记录;
4)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5)检验批、分项、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3)施工记录
1)阀门安装前强度和严密性试验;
2)给水系统及卫生器具交付使用前通水、满水试验;
3)水泵安装试运转。
3、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尺寸偏差及限值实测
(1)给水、排水、采暖管道坡度按设计要求或下列规定检查:
生活污水排水管道坡度:铸铁为5~35,塑料的为4~25;给水管道坡度:2~5;采暖管道坡度为:气(汽)水同向流动为2~3,气(汽)水逆向流动为不小于5;散热器支管的坡度为1%,坡向利于排气和泄水的方向。
(2)箱式消火栓安装位置,按设计安装高度安装允许偏差:距地-20mm~+20mm,垂直度3mm。
(3)卫生器具按设计安装高度安装允许偏差-15mm~+15mm;淋浴器喷头下沿高度允许偏差-15mm~+15mm。
4、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观感质量应检查的项目包括:
(1)管道及支架安装;
(2)卫生洁具及给水配件安装;
(3)设备及配件安装;
(4)管道、支架及设备的防腐及保温;
(5)有排水要求的设备机房、房间地面的排水口及地漏。
(二)建筑电气安装工程
1、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性能检测应检查的项目包括:
(1)接地装置、防雷装置的接地电阻测试;
(2)照明全负荷试验;
(3)大型灯具固定及悬吊装置过载测试。
2、质量记录:
(1)材料、设备出厂合格证及进场验收记录
1)材料及元件出厂合格证及进场验收记录;
2)设备及器具出厂合格证及进场验收记录。
(2)施工记录
1)电气装置安装施工记录;
2)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3)检验批、分项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3、施工试验
1)导线、设备、元件、器具绝缘电阻测试记录;
2)电气装置空载和负荷运行试验记录。
4、尺寸偏差及限值实测-----见P545、观感质量验收项目:
(1)电线管(槽)、桥架、母线槽及其支吊架安装;
(2)导线及电缆敷设(含色标);
(3)接地、接零、跨接、防雷装置;
(4)开关、插座安装及接线;
(5)灯具及其他用电器具安装及接线;
(6)配电箱、柜安装及接线。
(三)通风与空调工程质量评价
1、性能检测应检查的项目:
(1)空调水管道系统水压试验;
(2)通风管道严密性试验;
(3)通风、除尘、空调、制冷、净化、防排烟系统无生产负荷联合试运转与调试;
2、质量记录应检查的项目:
(1)材料、设备出厂合格证及进场验收记录;
1)材料、风管及部件出厂合格证及进场验收记录;
2)仪表、设备出厂合格证及进场验收记录。
(2)施工记录
1)风管及部件加工制作记录;
2)风管系统、管道系统安装记录;
3)防火阀、防排烟阀、防爆阀等安装记录;
4)设备(含水泵、风机、空气处理设备、空调机组和制冷设备等)安装记录;
5)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6)检验批、分项、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3)施工记录
1)空调水系统阀门安装前试验;
2)设备单机试运转及调试;
3)防火阀、排烟阀(口)启闭联动试验。
3、尺寸偏差及限值实测:
(1)风口尺寸允许偏差:圆形直径小于等于250mm,0~-2mm;直径大于250mm,0~-3mm。矩形,边长小于300mm,0~-1mm;边长300mm~800mm,0~-2mm;边长大于800mm,0~-3mm。
(2)风口水平安装水平度偏差小于等于3/1000;风口垂直安装垂直度偏差小于等于2/1000。
(3)防火阀距墙表面的距离不宜大于200mm。
4、观感质量检查项目:
(1)风管制作;
(2)风管及其部件、支吊架安装;
(3)设备及配件安装;
(4)空调水管道安装;
(5)风管及管道保温。
(四)电梯安装工程质量评价
1、性能检测应检查的项目:
(1)电梯、自动扶梯(人行道)电气装置接地、绝缘电阻测试;
(2)层门与轿门试验;
(3)曳引式电梯空载、额定载荷运行测试;
(4)液压式电梯超载和额定载荷运行测试;
(5)自动扶梯(人行道)制停距离测试。
2、质量记录检查项目:
(1)设备、材料出厂合格证、安装使用技术文件和进场验收记录
1)土建布置图;
2)电梯产品(整机)出厂合格证;
3)重要(安全)零(部)件和材料的产品出厂合格证及型式试验证书;
4)安装说明书(图)和使用维护说明书;
5)动力电路和安全电路的电气原理图、液压系统图(如有液压电梯时);
6)装箱单;
7)设备、材料进场(含开箱)检查验收记录。
(2)施工记录
1)机房(如有时)、井道土建交接验收检查记录;
2);
3)机械、电气、零(部)件安装施工记录;
4)分项、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3)施工试验
1)安装过程的机械、电气零(部)件调整测试记录;
2)整机运行试验记录。
3、尺寸偏差及限值实测
(1)层门地坎至轿厢地坎之间水平距离;
(2)平层准确度;
(3)扶手带的运行速度相对梯级、踏板或胶带的速度允许偏差。
4、观感质量检查项目
(1)曳引式、液压式电梯
1)机房(如有时)及相关设备安装;
2)井道及相关设备安装;
3)门系统和层站设施安装;
4)整机运行。
(2)自动扶梯(人行道)
1)外观;
2)机房及其设备安装;
3)周边相关设施;
4)整机运行。
(五)智能建筑工程质量评价
1、性能检测应检查的项目:
(1)系统检测;
(2)系统集成检测;
(3)接地电阻测试。
2、质量记录:
(1)材料、设备、软件合格证及进场验收记录
1)材料出厂合格证及进场验收记录;
2)设备、软件出厂合格证及进场验收记录;
3)随机文件:设备清单、产品说明书、软件资料清单、程序结构说明、安装调试说明书、使用和维护说明书、装箱清单及开箱检查验收记录。
(2)施工记录
1)系统安装施工记录;
2)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3)检验批、分项、分部(子分部)工程验收记录。
(3)施工试验
1)硬件、软件产品设备测试记录;
2)系统运行调试记录。
3、尺寸偏差及限值实测检查项目:
(1)机柜、机架安装垂直度偏差小于等于3mm;
(2)桥架及线槽水平度小于等于2mm/m;垂直度小于等于3mm;
4、观感质量检查项目:
(1)综合布线、电源及接地等安装;
(2)机柜、机架、配线架安装;
(3)模块、信息插座等安装。
第三篇:地铁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地铁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1.适用范围
一、本施工安全管理制度是为了坚决贯彻党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方针、政策、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以及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方针政策,为确保员工生命、财产安全而制定的。
二、安全生产是衡量地铁2号线消防维保项目部管理水平和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必须将安全生产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安全教育、严格遵守劳动纪律,认真执行规章制度。努力钻研技术业务,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确保人身和施工安全。
三、新职工和改职人员在上岗前必须进行《地铁施工安全管理制度》的培训学习,经考试合格,方可上岗工作。2.施工作业基本安全制度
2.1项目启动施工安全作业要求
2.1.1新设备启用前,设计、施工部门应配合,对接收单位的使用维护人员进行培训。
2.1.2项目组成员认真学习施工现场的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
2.1.3工程施工用电时必须依据电源插座规定的负荷进行用电,不得超过电源插座规定的负荷。
2.1.4工程施工过程中,电源插座周围不得摆放易燃、易爆、液体或金属等物体,避免由于液体洒溅或金属物遗撒等原因使电源插座受损,产生漏电或短路现象。2.1.5项目组成员必须听从项目经理的调动,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2.1.6为维护公司企业形象及保障员工人身安全,工程施工过程中项目组成员不得追逐、打闹、玩戏。
2.1.7工程施工过程中如发现设备异常或其它异常情况应及时与用户沟通,以便及时核查排除,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1.8项目组成员在施工中不得擅自改动即有的设计方案及施工实施计划施工。2.1.9项目的实施调试工作与施工现场的正常作业原则上要避免交叉、并行作业,非施工人员不得进入施工现场,如确需交叉、并行作业,必须制定安全措施预案,防止发生事故。
2.1.10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地铁运营有限责任公司的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2.1.11工程施工现场应定期进行清洁和整理,以保持工程施工现场的整洁。2.1.12工程人员下班离开工程施工现场时,必须将工具、仪器仪表、照明、电源插座及电脑主机和显示器等用电设备关闭。
2.1.13系统在线运行时,未经使用或维护部门的许可,项目组人员不得对系统进行操作。
2.1.14未经使用或维护部门许可,项目组成员不得随意进入设备机房,更不得随意操作,使用工程施工现场的任何设备或工具。2.2 基本规定 2.2.1三不动:
1、未登记联系好不动;
2、对设备性能、状态不清楚不动;
3、正在使用中的设备(指已办理进路或闭塞的设备)不动。2.2.2三不离:
1、工作完后(配合作业后),不彻底试验良好不离;
2、影响正常使用设备缺点未修好前不离;
3、发现设备有异状时,未查清原因不离。2.2.3四不放过
1、不查清事故原因不放过;
2、不落实造成事故责任者不放过
3、按事故等级未追究相关行政领导责任不放过;
4、没有吸取教训,做出预防措施不放过。2.2.4七严禁:
1、严禁甩开联锁条件,借用电源动作设备;
2、严禁采用封连线或其他手段封连各种信号设备电气接点
3、严禁在轨道电路上拉临时线沟通电路造成死区间,或盲目用提高轨道电路送电端电压的方法处理故障;
4、严禁色灯信号机灯光灭灯时,用其他光源代替;
5、严禁甩开联锁条件,人为沟通道岔假表示;
6、严禁未登记要点使用手摇把转换道岔。
7、严禁代替行车人员按压按钮、转换道岔、检查进路、办理闭塞和开放信号。2.2.5三级施工安全措施
1、施工前的准备措施
2、施工中单项作业措施
3、施工后检查试验措施
4、预防认为故障措施
5、发生故障时人为的应变措施 3.在施工作业中技术安全的注意事项
凡进行危险性较大、影响行车和人身安全工作时,必须事先与有关员一起制定安全技术措施方案,并由施工负责人切实组织落实。进行与其它部门相关的有危险性的工作时,还应与有关单位洽商,采取保证安全的措施后进行。
3.1 施工用工具及安全防护用品,必须经常保持完好,发现不良立即停用。施工人员每次工作前,必须检查一次。
3.2 对带有220伏及其以上电压的信号设备进行工作时,应切断电源或双人作业。设备停电作业时,须指派专人负责断电,并须在电源开关处悬挂停电作业牌。恢复供电时,应确认全体工作人员作业完毕,脱离带电部件后,方可合闸,摘除警示牌。
3.3 对高于36v电压的信号设备进行带电作业时,应遵守以下规定:
1、使用带绝缘的工具,穿绝缘胶鞋(室内应站在绝缘板上);
2、不得同时接触导电和接地部分;
3、未脱离导电部分时,不得与站在地面的人员接触或相互传 递工具、材料。
4、在站内、区间技术作业人身安全要求
4.1上道进行施工作业时,应实行双人作业,按规定穿着防护服(饰)和绝缘鞋,并应设安全防护员,实行专人防护。
4.2防护员应与维修或地铁部门室内值班员保持联络,随时掌握列车运行情况。防护员应佩戴标志,携带规定的防护用具。防护员不准兼做其他工作。
4.3防护人员应随时与地铁值班员联系,掌握列车运行情况,并及时通知现场作业人员,现场作业人员接到防护人员的通知后,应立即停止作业,下道躲避。4.4在地铁站内作业时要时时注意了望电动客车运行,根据站场线路布置,建立作业安全岛。
4.5在区间行走时应走路肩;在道床上行走或工作时,应不断前后了望;在复线区间,应逆列车运行向行走,并不断前后了望,禁止在邻线或两线中间躲避列车。
4.6横越线路时,必须执行“一站,二看,三通过”的制度。禁止从车辆下部或车钩处通过。在停留电动客车、车辆前部或尾部通过时,应与其保持5m以上距离。
4.7禁止在电动客车行驶中检修机车外部的设备,电动客车入库或在车站停车检修电动客车外部的设备时,应挂红色信号旗或红灯防护,并在操纵手柄上悬挂红色“禁止操纵牌”。
4.8禁止在钢轨、枕木上和车辆下部休息。
4.9雷雨或暴风时,禁止在信号机上作业;打雷时,禁止修理避雷器、地线。< 5.在电气化铁路区段要遵守以下规定
5.1施工作业需接触网停、送电及拆挂地线时,须在计划中注明;如未在施工计划中明确提出接触网是否带电要求,一律视为可在接触网带电状态下作业。5.2线路上所有接触网,通常带有750V直流电,因此禁止直接或间接地(通过任何物件,如工具棒、导线、水流等)与上述设备接触。上线作业时,在没有经正常过验电接地的情况下,必须按有电对待,不得臆测接触网无电。5.3作业组在接到准许作业的调度命令后,须先验电接地后,然后方可作业。5.4作业完成后要认真清理现场,施工负责人必须确认接地线拆除后,然后向行车值班人员进行销点。
5.5运营期间特殊情况下需要接触网停电时,由当事人(站务人员、维修人员或乘务人员等)向控制中心提出申请,控制中心立即向运营公司领导请示,如情况紧急,可先停电后再行汇报。
5.6运营期间对要上线的抢修或其它作业,由作业人员向控制中心申请,控制中心收到申请后,立即向运营公司领导请示,经批准并对作业区域停电后方可进入。
5.7需要进行作业区域不能停电的抢修时,必须报运营公司领导批准。同时,控制中心应对客车采取扣停或绕行的措施,确保作业区段无客车运行,作业人员要按照本部门制定的有关规定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5.8在事故抢修时,抢修人员在经车场行车值班人员同意,并得到行调命令后,可由车场进入正线进行抢修。抢修结束后,作业人员离开正线后除在相关车站销点外,还要通知车场行车值班人员。
5.9在进入停电区域抢修时,要按规定进行验电接地,若在检修区域或两端存在电分段时,除在所有可能来电的电分段处验电接地、设置防护外,还要在请点时封锁相关线路,严防列车将电带入检修区域。同时采取相邻车站设置警告标志或客车慢行通过及客车司机加强了望等必要措施,保证作业安全。
5.10若邻线列车仍在运行,在抢修时坐台人员和现场监护人员要注意人员及工器具不得侵入邻线限界,时刻注意防止触电。
5.11施工人员自身和携带物件(如长杆、导线、工具等)与接触网设备带电部分,必须保持2m以上的距离,与回流线有1m以上的距离。
5.12在距离接触网带电部分不足2m的处所作业时,接触网必须停电,由接触网工区人员安设可靠的临时接地线后,方可开始工作。作业时应有接触网工区人员在场监护。拆除临时接地线后,严禁在进行作业。5.13禁止攀登接触网支柱,不得在支柱上搭挂物品。
5.14严禁向接触网上搭挂绳索等物,发现接触网上挂有线头等物,不准接触。当发现接触网导线断落时,要远离该处10m以外,将该处加以防护,并立即通知有关部门处理。
5.15电动客车设备的地线必须连接牢固,接触良好,接地电阻应符合要求。信号人员作业时应确认地线接触良好。
5.16信号人员工作时,应按规定使用耐高压的绝缘防护用品,如高压绝缘手 套、绝缘靴、绝缘垫等。
5.17更换扼流变压器、中心连接板、轨道电路送、受电的扼流变压器引接线、站内横向连接等器件时,应按规定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保证牵引电流畅通后,方可进行作业。
5.18更换轨道电路绝缘时,应在确认扼流变压器连接线各部连接良好后,方准开始作业。
5.19整修电缆时,应先确认电缆外皮(全塑电缆除外)与电缆屏蔽地线连接牢固,接触良好,同沟内数条电缆外皮焊接良好,方准开始作业。5.20不得登上机车车辆顶部或翻越车顶通过线路。6接地线(短接器)使用安全注意事项: 停电设备上挂接地线的要求:
1)必须验电,防止带电挂接地线。验明无电后,应立即将接地线与停电设备连接或短接。操作时,先装接地线的接地端,再装设备端。2)操作人员在挂接地线时必须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靴),以免受感应电压伤害。
3)条件允许,应尽量使用装有绝缘手柄的接地线,或以接地闸刀代替接地线,尽量减少操作人员与一次设备接触的机会,以防操作人员触电。
4)使用的接地线必须是合格的接地线,严禁将接地线缠绕在设备上,也不允许把短接地线拼接成长接地线使用,不允许把三相接地线作为单相接地线使用。5)在线路上使用接地线的接地端必须接在钢轨上,不允许以其它位置代替。6)供电线路两端或岔区,凡是可能来电的方向都要装设接地线。作业人员应当在接地线封锁区以内作业。
7)接地线的安放必须考虑到不会碰到有电设备,牢固不会脱落。装设接地线的注意事项:
1)防止带电装设接地线的关键是验电操作,应当正确检查、使用验电器。装设之前,应根据装设接地线位置选择合适的接地线,提前进行检查,保证接地线合适待用。
在装设接地线的过程中,操作人员的身体不得接近接地线的金属部分。装设接地线前,应先理好接地线,防止绊倒。接地线的管理
各部门接地线应当编号,固定地点放置,由专门人员管理。接地线应当经常检查,定期试验,应当有完整的设备台帐,时刻保持在合格备用状态。7 施工防护要求
7.1设置安全防护措施及接触网挂接地线防护时,不得出入非作业区域。7.2正线开行工程车、调试列车的防护要求: 7.2.1组织工程车或调试列车运行时,在工程车终到站前方必须保证至少一个站间区间空闲。
7.2.2在开行工程车或调试列车进行作业时,封锁作业区前、后方必须保证至少一个站间区间空闲。
7.2.3开行工程车或调试列车时,防护区间的接触网供电状态应和作业区域一致。
7.3同一项施工作业中,施工人员与工程车在同一区域作业时,由施工负责人与车长根据现场情况按以下原则协调:
7.3.1按工程车前进方向,车在前,人在后,原则上不得颠倒。
7.3.2非随车施工人员与工程车应保持安全距离,并设置专人防护,如需要动车时,施工负责人须与车长协商后方可动车,确保人身安全
7.4接触网停电检修或需接触网停电配合挂地线时,由综合机电中心组织在该施工地点两端所有来电方向挂拆地线,以满足施工安全防护要求;施工单位不得超出地线防护范围施工。7.5设置红闪灯防护的要求:
7.5.1红闪灯设置应遵循“谁设谁撤”的原则。
7.5.2红闪灯应设置在轨道之间,不得随意摆放,严禁放在钢轨上。
7.5.3红闪灯设置位置应在《车站施工登记簿》或《车辆段施工检修登记簿》上予以注明。
7.5.4A1、B1类施工设置红闪灯防护的要求:
1.1.1.1在站线施工时,由施工负责人在车站两端头(站界标处)轨道之间设置红闪灯防护,车站不设置红闪灯防护。1.1.1.2在区间线路或跨越站线和区间线路及车辆段线施工时,作业前,由施工负责人组织在作业区域两端50米处轨道之间设置红闪灯防护。
1.1.1.3施工地点的防护由施工负责人根据施工现场作业需求统一安排。1.1.1.4全线进行封锁的施工作业,无需放置红闪灯进行防护。1.1.2A2、B2类施工设置红闪灯防护的要求:
1.1.2.1在固定地点作业时,施工单位负责在施工地点两端50米处的轨道之间设置红闪灯或派专人防护;红闪灯设置位置不得超出作业区域。
1.1.2.2在折返线、存车线、联络线、尽头线上施工时,由作业人员在作业区域可能来车方向50米处设置红闪灯防护。
1.1.2.3轨道或设备巡检作业可不在作业地点两端设置红闪灯防护,车辆段内的巡检作业由施工负责人指派专人现场防护并在车辆段信号楼设联络员协助防护。
1.1.3施工作业时应严格执行以上规定及运营公司相关安全防护规定,还须执行施工部门的有关施工操作要求和防护规定。
1.1.4车站值班人员应不定期检查站线范围内红闪灯是否按规定摆放,并监督红闪灯状态是否良好。
3.1车辆段内的设备检修施工和防护的有关规定按《车辆段运作规则》执行。3.1在运营时间内进行作业时,必须做好防护措施,确保地铁乘客的安全,最大限度减少对乘客的影响。
3.1进入地铁范围内的作业人员,必须按要求佩戴相应证件或标识。3.1进入轨行区施工的作业人员必须按要求穿着荧光衣,并根据作业性质及作业要求使用相关安全防护用品。3.1如需动火的施工作业,必须按照相关规定办理动火作业令,并在动火区域设置有效防火防护措施。
3.1各施工单位在申报施工计划时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结合施工作业过程中的实际情况,提出安全防护和配合要求。在施工作业过程中,施工单位应严格遵守以上安全规定和《施工进场作业令》及《施工作业通知书》中的要求。6.现场施工技术作业安全要求
7.1新员工、改职员工,必须经过劳动安全培训教育,未经劳动安全员培训或考试不合格者不准上岗单独作业。
7.2工作前认真检查工作场地、环境、设备、工具、机具,确认良好后方准作业。班前充分休息。
7.3不准带酒气上岗,当班不准饮酒。7.4工作时不准嬉戏打闹。
7.5工作中坚守岗位,遵守纪律,不得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严禁脱岗、串岗、私自替班、换班。
7.6工作中按规定着装,正确穿戴和使用防护用品、用具。禁止穿大帽钉鞋、塑料底鞋、硬皮底鞋、凉鞋、拖鞋及易滑鞋。7.7正确使用生产工具和设备。
7.8工作中严格执行技术作业安全标准、规章制度。
7.9现场作业项目经理不得玩忽职守,不得违章指挥或强令员工违章和冒险蛮干。
7.10严禁在电动客车或车辆底下、端部、道心、钢轨上、枕木头、道床边坡、桥梁上、隧道内坐卧休息、行走乘凉、避风、避雪或避雨。在线路上作业休息时,应到线路以外安全的地方休息。
7.11在电动客车上作业人员,要坚持同去同归。有指定安全线路的要走指定线路。禁止在道心、枕木头上行走,不准脚踏钢轨面、道岔连接杆、尖轨等。7.12不准在吊装范围内通行或停留;不准在六级以上强风时露天进行高处作业或起重作业;不准在高处随意投递材料、工具;不准在列车、车列、机车、车辆上向车外抛掷杂物。
7.13在地铁车站或区间封锁施工作业时,严格按地铁相关部门的联系要点,登记规定,与维修使用单位联系登记确认好,方可施工。
7.14凡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病、癫痫病等不得从事高空作业(2米以上)。作业人员必须使用安全带(或安全绳),其尾绳长度不宜超过2米,安全带必须固定在牢固适当的位置。8.施工安全管理
8.1 确保施工安全是运营公司各部门及施工单位的共同责任。各单位要牢固树立安全意识,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施工作业“九不准”制度,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制,落实安全措施和责任,正确处理施工与行车安全的关系,严格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服从行车安全的需要。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楚,措施具体,管理到位。
8.2 外单位在地铁范围内施工时,设备管理单位须派员监督。
第四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标准检查内容
一、施工现场质量条件评价
1、施工现场应具备基本的质量管理及质量责任制度:
(1)现场项目组织机构健全,建立质量保证体系有效运行;(2)材料、构件、设备的进场验收制度和抽样检验制度;(3)岗位责任制度及奖罚制度;
2、施工现场应配置基本的施工操作标准及质量验收规范:(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配置;
(2)施工工艺标准【企业标准、操作规程】的配置;
3、施工前应制定较完善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
4、施工前应制定质量目标及措施。
二、地基及桩基工程质量评价
1、地基及桩基工程性能检测
(1)地基强度、压实系数、注浆体强度;(2)地基承载力;
(3)复合地基桩体强度【土和灰土桩、夯实水泥土桩测桩体干密度】;(4)复合地基承载力;(5)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6)桩身完整性;
2、地基及桩基工程质量记录
(1)材料、预制桩合格证【出厂试验报告】及进场验收记录及水泥、钢筋复试报告;(2)施工记录;
1)地基处理、验槽、钎探施工记录;
2)预制桩接头施工记录;
3)打【压】桩试桩记录及施工记录;
4)灌注桩成孔、钢筋笼及砼灌注检查记录及施工记录;
5)检验批、分项、分部【子分部】工程验收记录;(3)施工记录
1)各种地基材料的配合比试验报告;
2)钢筋连接试验报告;
3)砼强度试验报告;
4)预制桩龄期及强度试验报告;
3、地基及桩基工程尺寸偏差及限制实测
(1)天然地基基槽工程尺寸偏差及限制实测应检查的项目包括: 基底标高允许偏差-50 mm;长度允许偏差+200mm、-50mm。(2)复合地基工程尺寸偏差及限制实测检查项目:
桩位允许偏差:振冲桩允许偏差小于等于100mm;高压喷射注浆桩允许偏差小于等于0.2D;水泥土搅拌桩允许偏差小于50mm;土和灰土挤密桩、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夯实 水泥土桩的满堂桩允许偏差小于等于0.4D。注:D为桩体直径或边长。
(3)打【压】入桩工程尺寸偏差及限制实测检查项目【详细内容见相关规范】
4、地基及桩基工程观感质量
(1)地基、复合地基:标高、表面平整、边坡等;(2)桩基:桩头、桩顶标高、场地平整等;
三、结构工程质量评价
1、结构工程性能检测应检查的项目包括:(1)砼结构工程
1)结构实体砼强度;
2)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梁类构件为:+10mm,-7mm;板类构件为:+8mm,-5mm】(2)钢结构工程
1)焊缝内部质量;[全焊透的一、二级焊缝应采用无损探伤进行内部缺陷的检验]
2)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紧固质量;【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终拧完成1h后,48h内应进行紧固质量检查】
3)钢结构涂装质量;【钢结构涂装后,应对涂层干漆膜厚度进行检测】(3)砌体工程
1)砌体每层垂直度;
2)砌体全高垂直度;(4)地下防水层渗漏水。
2、结构工程质量记录应检查的项目包括:(1)砼结构工程
1)材料合格证及进场验收记录:砂、碎【卵】石、掺和料、水泥、钢筋、外加剂等材料出厂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进场验收记录及水泥、钢筋复试报告;
预制构件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及进场验收记录;
预应力筋用锚夹具、连接器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进场验收记录及锚夹具、连接器复试报告。2)施工记录
预拌砼合格证及进场塌落度试验报告;
砼施工记录;
装配式结构吊装记录;
预应力筋安装、张拉及灌浆记录;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检验批、分项、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3)施工试验记录
砼配合比试验报告;
砼试件强度评定及砼试件强度试验报告;
钢筋连接试验报告;
2(2)钢结构工程
1)钢结构材料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及进场验收记录;
钢材、焊材、紧固连接件材料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进场验收记录及钢材、焊接材料复试报告;
加工构件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及进场验收记录; 防腐、防火涂装材料合格证【】及进场验收记录。
2)施工记录
焊接施工记录;构件吊装记录;预拼装检查记录;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施工扭矩检验记录;焊缝外观及尺寸检查记录;柱脚及网架支座检查记录;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检验批、分项、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3)施工试验
螺栓最小荷载试验报告;高强螺栓预拉力复试报告;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扭矩系数复试报告;高强度螺栓连接摩擦面抗滑移系数检验报告;网架节点承载力试验报告。
(3)砌体结构工程
1)材料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及进场验收记录; 水泥、外加剂、砌体等材料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进场验收记录及水泥、砌块复试报告。
2)施工记录
砌体砂浆使用记录;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检验批、分项、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3)施工试验
砂浆配合比试验报告;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检测记录;砂浆试件强度评定及砂浆试件强度试验报告。
4)地下防水层
防水材料合格证、进场验收记录及复试报告;防水层施工及质量验收记录;防水材料配合比试验报告。
四、结构工程尺寸偏差及限制实测【见建质评标P30】
五、结构工程观感质量
1、结构工程观感质量应检查的项目包括:
(1)砼结构工程观感质量检查项目
露筋;蜂窝;孔洞;夹渣;疏松;裂缝;连接部位缺陷;外形缺陷;外表缺陷。(2)钢结构工程观感质量检查项目 焊缝外观质量;普通紧固件连接外观质量;高强度螺栓连接外观质量;钢结构表面质量;钢网架结构表面质量;普通涂层表面质量;防火涂层表面质量;压型金属板安装质量;钢平台、钢梯、钢栏杆安装外观质量。
(3)砌筑留槎;组砌方法;马牙槎拉接筋;砌体表面质量;网状配筋及位置;组合砌体拉接筋;细部质量【脚手眼留置、修补、洞口、管道、沟槽留置、梁垫及楼板顶面找平、灌浆等】;
3(4)地下防水层
表面质量;细部处理。
六、屋面工程质量评价
1、屋面工程性能检测应检查的项目包括:屋面防水层淋水、蓄水试验;保温层厚度测试。
2、屋面工程质量记录:
(1)材料合格证【出厂检测报告】及进场验收记录
1)瓦及砼预制块出厂合格证【出厂试验报告】及进场验收记录;
2)防水卷材、涂膜防水材料、密封材料;材料合格证【出厂试验报告】、进场验收记录及复试报告;
3)保温材料合格证【出厂试验报告】及进场验收记录。(2)施工记录
1)卷材、涂膜防水层的基层施工记录;
2)天沟、檐沟、泛水和变形缝等细部做法施工记录;
3)卷材、涂膜防水层和附加层施工记录;
4)刚性保护层与卷材、涂膜防水层之间设置的隔离层施工记录;
5)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6)检验批、分项、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3)施工试验记录
1)细石砼配合比试验报告;
2)防水涂料、密封材料配合比试验报告;
3、屋面工程尺寸偏差及限值实测------见P37
4、屋面工程观感质量(1)卷材屋面:
1)卷材铺设质量;
2)排气道设置质量;
3)保护层铺设质量及上人屋面面层;(2)金属板材屋面金属板材铺设质量;(3)平瓦及其他屋面铺设质量;(4)细部构造。
七、装饰装修工程质量评价
1、装饰装修工程性能检测应检查的项目包括:
(1)外窗传热性能及建筑节能检测【设计有要求时】;
(2)幕墙工程与主体结构连接的预埋件及金属框架的连接检测;(3)外墙块材镶贴的粘结强度检测;(4)室内环境检测。
2、装饰装修工程质量记录应检查的项目包括:(1)材料合格证及进场验收记录
1)装饰装修、节能保温材料合格证、进场验收记录;
2)幕墙的玻璃、石材、板材、结构材料合格证及进场验收记录,门窗及幕墙抗风压、水密性、气密性、结构胶相容性试验报告;
3)有环境质量要求的材料合格证、进场验收记录及复试报告;(2)施工记录
1)吊顶、幕墙、外墙饰面板(砖)、各种预埋件及粘贴记录;
2)节能工程施工记录;
3)检验批、分项、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3)施工试验
1)有防水要求的房间地面蓄水试验记录;
2)烟道、通风道通风试验记录;
3)有关胶料配合比试验单
3、装饰装修工程尺寸偏差及限值实测------见P43
4、装饰装修工程观感质量应检查的项目包括:
地面、抹灰、门窗吊顶、轻质隔墙、饰面板(砖)、幕墙、涂饰工程、裱糊与软包、细部工程、外檐观感、室内观感。
八、安装工程质量评价
(一)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
1、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性能检测的项目包括:(1)生活给水系统管道交用前水质检测;(2)承压管道、设备系统水压试验;
(3)非承压管道和设备灌水试验及排水干管管道通球、通水试验;(4)消火栓系统试射试验;
(5)采暖系统调试、试运行、安全阀、报警装置联动系统测试。
2、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质量记录:(1)材料合格证及进场验收记录
1)材料及配件出厂合格证及进场验收记录;
2)器具及设备出厂合格证及进场验收记录;(2)施工记录
1)主要管道施工及管道穿墙、穿楼板套管安装施工记录;
2)补偿器预拉伸记录;
3)给水管道冲洗、消毒记录;
4)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5)检验批、分项、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3)施工记录
1)阀门安装前强度和严密性试验;
2)给水系统及卫生器具交付使用前通水、满水试验;
3)水泵安装试运转。
3、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尺寸偏差及限值实测
(1)给水、排水、采暖管道坡度按设计要求或下列规定检查:
生活污水排水管道坡度:铸铁为5~35,塑料的为4~25;给水管道坡度:2~5;采暖管道坡度为:气(汽)水同向流动为2~3,气(汽)水逆向流动为不小于5;散热器支管的坡度为1%,坡向利于排气和泄水的方向。
(2)箱式消火栓安装位置,按设计安装高度安装允许偏差:距地-20mm~+20mm,垂直度3mm。
(3)卫生器具按设计安装高度安装允许偏差-15mm~+15mm;淋浴器喷头下沿高度允许偏差-15mm~+15mm。
4、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观感质量应检查的项目包括:(1)管道及支架安装;
(2)卫生洁具及给水配件安装;(3)设备及配件安装;
(4)管道、支架及设备的防腐及保温;
(5)有排水要求的设备机房、房间地面的排水口及地漏。
(二)建筑电气安装工程
1、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性能检测应检查的项目包括:(1)接地装置、防雷装置的接地电阻测试;(2)照明全负荷试验;
(3)大型灯具固定及悬吊装置过载测试。
2、质量记录:
(1)材料、设备出厂合格证及进场验收记录
1)材料及元件出厂合格证及进场验收记录;
2)设备及器具出厂合格证及进场验收记录。(2)施工记录
1)电气装置安装施工记录;
2)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3)检验批、分项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3、施工试验
1)导线、设备、元件、器具绝缘电阻测试记录;
2)电气装置空载和负荷运行试验记录。
4、尺寸偏差及限值实测-----见P54
5、观感质量验收项目:(1)电线管(槽)、桥架、母线槽及其支吊架安装;(2)导线及电缆敷设(含色标);(3)接地、接零、跨接、防雷装置;(4)开关、插座安装及接线;
(5)灯具及其他用电器具安装及接线;(6)配电箱、柜安装及接线。
(三)通风与空调工程质量评价
1、性能检测应检查的项目:
6(1)空调水管道系统水压试验;(2)通风管道严密性试验;
(3)通风、除尘、空调、制冷、净化、防排烟系统无生产负荷联合试运转与调试;
2、质量记录应检查的项目:
(1)材料、设备出厂合格证及进场验收记录;
1)材料、风管及部件出厂合格证及进场验收记录;
2)仪表、设备出厂合格证及进场验收记录。(2)施工记录
1)风管及部件加工制作记录;
2)风管系统、管道系统安装记录;
3)防火阀、防排烟阀、防爆阀等安装记录;
4)设备(含水泵、风机、空气处理设备、空调机组和制冷设备等)安装记录;
5)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6)检验批、分项、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3)施工记录
1)空调水系统阀门安装前试验;
2)设备单机试运转及调试;
3)防火阀、排烟阀(口)启闭联动试验。
3、尺寸偏差及限值实测:(1)风口尺寸允许偏差:圆形直径小于等于250mm,0~-2mm;直径大于250mm,0~-3mm。矩形,边长小于300mm,0~-1mm;边长300mm~800mm,0~-2mm;边长大于800mm,0~-3mm。
(2)风口水平安装水平度偏差小于等于3/1000;风口垂直安装垂直度偏差小于等于2/1000。
(3)防火阀距墙表面的距离不宜大于200mm。
4、观感质量检查项目:(1)风管制作;
(2)风管及其部件、支吊架安装;(3)设备及配件安装;(4)空调水管道安装;(5)风管及管道保温。
(四)电梯安装工程质量评价
1、性能检测应检查的项目:
(1)电梯、自动扶梯(人行道)电气装置接地、绝缘电阻测试;(2)层门与轿门试验;
(3)曳引式电梯空载、额定载荷运行测试;(4)液压式电梯超载和额定载荷运行测试;(5)自动扶梯(人行道)制停距离测试。
2、质量记录检查项目:
7(1)设备、材料出厂合格证、安装使用技术文件和进场验收记录
1)土建布置图;
2)电梯产品(整机)出厂合格证;
3)重要(安全)零(部)件和材料的产品出厂合格证及型式试验证书;
4)安装说明书(图)和使用维护说明书;
5)动力电路和安全电路的电气原理图、液压系统图(如有液压电梯时);
6)装箱单;
7)设备、材料进场(含开箱)检查验收记录。(2)施工记录
1)机房(如有时)、井道土建交接验收检查记录;
2);
3)机械、电气、零(部)件安装施工记录;
4)分项、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3)施工试验
1)安装过程的机械、电气零(部)件调整测试记录;
2)整机运行试验记录。
3、尺寸偏差及限值实测
(1)层门地坎至轿厢地坎之间水平距离;(2)平层准确度;
(3)扶手带的运行速度相对梯级、踏板或胶带的速度允许偏差。
4、观感质量检查项目(1)曳引式、液压式电梯
1)机房(如有时)及相关设备安装;
2)井道及相关设备安装;
3)门系统和层站设施安装;
4)整机运行。
(2)自动扶梯(人行道)
1)外观;
2)机房及其设备安装;
3)周边相关设施;
4)整机运行。
(五)智能建筑工程质量评价
1、性能检测应检查的项目:(1)系统检测;
(2)系统集成检测;(3)接地电阻测试。
2、质量记录:
(1)材料、设备、软件合格证及进场验收记录
1)材料出厂合格证及进场验收记录;
2)设备、软件出厂合格证及进场验收记录;
3)随机文件:设备清单、产品说明书、软件资料清单、程序结构说明、安装调试说明书、使用和维护说明书、装箱清单及开箱检查验收记录。(2)施工记录
1)系统安装施工记录;
2)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3)检验批、分项、分部(子分部)工程验收记录。(3)施工试验
1)硬件、软件产品设备测试记录;
2)系统运行调试记录。
3、尺寸偏差及限值实测检查项目:
(1)机柜、机架安装垂直度偏差小于等于3mm;
(2)桥架及线槽水平度小于等于2mm/m;垂直度小于等于3mm;
4、观感质量检查项目:
(1)综合布线、电源及接地等安装;(2)机柜、机架、配线架安装;(3)模块、信息插座等安装。
第五篇:深圳地铁一期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概况论文
摘 要
我国越来越多城市正在新建、扩建或计划建设地铁,而地铁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是值得地铁工程建设安全生产责任单位非常关注、重视的课题。结合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重点针对建设单位在建设工程中的安全责任,介绍深圳地铁一期工程的主要安全管理工作。
关键词
地铁 工程施工 安全管理
深圳地铁一期工程是深圳市第一个国家重点工程,工程分为一号线东段和四号线南段,正线全长21.22km,共有20个车站,1个辅助车辆段,2个主变电站和1个控制中心大楼。1998年12月28日工,2001年3月全线正式动工,经过近4年的工程建设和设备安装调试,于2004年12月28日投入试运营。在整个工程建设和设备安装调试过程中,没有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没有施工之外的断气、断电、断水和交通堵塞等方面的事故;每年有23个工地(标段)获市文明施工工地或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双优工地。本文结合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重点针对建设单位在建设工程中的安全责任,介绍深圳地铁一期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概况。推行安全目标管理
深圳地铁工程建设一直推行安全目标管理,建立施工安全生产控制指标体系,包括考核指标体系和考核制度,使各方责任变得更加明确、具体。总的目标是:杜绝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努力降低事故次数、伤亡人数和经济损失。对于每个承包商,则在合同条款中规定8个分目标,其中包括不发生因工死亡事故,年伤率不大于5×10-4,以及安全生产检查综合得分在75分及以上,文明施工得分在80分以上。对于建设单位,必须杜绝由于没有履行或履行不好《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条例》规定的6项责任而导致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事故。事实证明,推行安全目标管理,建立控制指标体系的作用与价值。深圳地铁一期工程取得了“杜绝重大安全事故发生,事故次数、伤亡人数和经济损失逐年降低,2004年实现了零死亡”的好成绩。健全机构、明确责任
《安全生产法》关于生产经营单位生产经营项目发包的规定,以及《深圳经济特区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的建设单位的安全生产职责,是建设单位对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应负起的法定职责。建设单位对工程施工安全工作实行综合监督管理,协调整个工程的施工安全、消防、防汛和防灾、抗灾等工作,在内部则明确了有关部门在建设工程安全生产中的分项职责。建设单位在2001年设立质量安全监督检查部,代表建设单位对建设工程实施统一协调、管理,其主要工作对象是监理单位,对监理履行监理合同的安全监理行为实行“监督、检查、督促、建议、咨询”等,通过监理单位直接对承包商实行“审核、督促、检查”;同时对承包商施工现场的抽检巡查,作为监督、评估监理行为及其效果的途径、手段和方法。明确合同条款,选好承包商
建设单位的重要责任是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和项目经理、安全管理人员从事地铁工程建设活动,并在承包合同中明确双方安全生产职责。这是《建筑法》《安全生产法》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对建设单位的要求,也是保证地铁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基础。建设单位在招标阶段应将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招标文件,对安全生产职责规定具体、全面。经过严格的招标,进入深圳地铁建设的承包商都具有与工程规模相应的资质,绝大多数具有一级资质。在施工合同中,明确双方的安全生产管理责任,规定施工承包商对所承包及其分包工程的施工现场安全全面负责。同时在招标合同中要求投标单位提交项目主要管理、技术和安全人员到位履约保证金,对违反合同规定,人员配备不到位或随意更换人员的,按比例扣罚保证金。
根据《深圳经济特区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条例》和《深圳经济特区建设工程监理条例》,明确要求监理单位必须把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纳入监理内容,与进度、投资和质量控制同步实施,通过监理合同委托监理单位对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实行具体的、直接的全面监督管理和控制,规定其“审核、督促、检查”的安全监理职责。保证建设工程安全费用的投入
建设单位向施工单位确定建设工程安全作业环境及安全施工措施所需费用,是实现施工安全的根本所在,也是《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赋予建设单位的责任。
深圳地铁一期工程的安全费用包括4个部分:施工单位标书中列明的安全作业环境及安全施工措施所需费用,建筑(安装)工程一切险,建设单位施工安全监督管理费和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增支的临时文明施工费。
在《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实施前,安全作业环境及安全施工措施所需费用一般不单列。在条例实施后,并根据市建设局有关通知,安全作业环境及安全施工措施所需费用按标段工程总价的12%在标书中单列。
同时,建设单位为工程投了“建筑(安装)工程一切险”和“第三方责任险”,要求施工单位为施工人员办理“意外伤害保险”,保证了一期工程因意外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能够得到有效、及时的补偿。
经市地铁建设指挥部同意,单独列支了569万元,作为建设单位施工安全监督管理费用,直接用于工程建设的安全监督管理,如施工单位安全文明施工奖励。
此外,对承包单位在投标阶段不可预见的情况,视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对承包单位的文明施工增加适当费用。
为确保安全作业环境及安全施工措施所需费用的专项专用,建设单位规定由安全监督检查部门对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措施费进行支付前审核。重视施工现场及毗邻区域内建(构)筑物安全
深圳地铁一期工程线路全都处于市区内,地下管线、周边建(构)筑物复杂。因此,必须重视施工与地下管线、周边建(构)筑物的相互影响。一是建设单位向施工单位提供施工现场及毗邻区域内原始资料,包括施工现场及毗邻区域内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通信、广播电视等地下管线资料,气象和水文观测资料,相邻建筑物和构筑物、地下工程的有关资料,这是施工单位所需的基础资料;二是施工单位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控制沉降,避免对地下管线、毗邻建(构)筑物等造成损害。三是加强监控量测。除施工单位的基坑、隧道监控量测外,建设单位委托了两个具有国家资质的单位进行全线工程施工过程环境的第3方监测。开展风险辨识,确定“五防”重点
地铁建设工程具有工期紧、参建单位多、施工工法多、作业环境艰苦、地质和周边建(构)筑物复杂、技术要求高和危险大等特点,施工涉及安全问题很多,各种安全隐患也是层出不穷。为此必须抓住重点难点,这是安全防范的关键,也是现代安全管理抓住事故预防工作关键性矛盾和问题的要求。深圳地铁重视安全系统工程的应用,开展安全风险预评估,始终将工程安全风险预防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针对建设工程的共性和地铁工程的特殊性,确定防坍塌、防触电、防坠落、防轨行区事故、防火灾等“五防”作为安全工作的重点。
由于地铁建设涉及隧道施工和大量(深)基坑施工,坍塌事故是地铁建设施工最主要的危险源,容易造成施工人员的重大伤亡,导致周边环境出现重大隐患,地面或建筑物、构筑物沉降,对各类市政基础设施安全运行构成重大隐患。
施工临时用电安全是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重点工作之一,地铁建设施工也不例外。除了具有一般建筑施工临时用电安全的共性外,整个线路内35kV和接触网供电后,涉及的单位多,安全管理难度更大,必须保证作业人员安全进入带电区域及在带电区域内作业的安全。
在地铁轨道铺轨过程中或完成后,工程车和列车上线热滑、联调,都经过多个车站、区间,在这些车站、区间也有其他单位的工程施工、设备安装等作业,因此如果统一协调、综合管理不到位,则容易发生行车事故。审查重大技术方案
对于重大技术方案和特殊部位、关键节点施工方案,由建设单位技术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论证、审查。在一期工程中,建设单位与有关单位一道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题和施工难关,采取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取得了许多重大的技术成果,创造了9项中国企业新记录。如完成了国贸—老街区间的百货广场大厦桩基托换,最大单轴承载力达1890t,为世界之最;在不中断运营条件下,完成了繁忙铁路干线下的桩基托换施工,国内在繁忙高架桥下的桩基托换,均为国内首创;在国贸—老街—大剧院站区段采用重叠隧道技术,建成了国内规模最大、全长1055m的地铁重叠隧道。
在每项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建设单位代表参与监理组织的施工组织设计审查会,严格审查施工承包商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或专项施工安全设计、安全事故预防、监控措施及方案,以及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开展施工安全监督检查与考核评比
根据法律的有关规定,建设单位在工程承包合同的安全生产条款中明确了施工单位对施工现场安全负责,要求落实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加强现场安全管理,消除安全隐患,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
为督促施工单位落实责任,制定、实施了《深圳地铁工程施工承包商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考核与奖罚办法》,建设单位会同监理单位组成的安全生产检查组,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和地铁施工专用安全检查表,开展安全监督检查,如定期(季度)检查、专项检查和日常巡查,对于检查发现的问题,下发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由监理单位监督施工承包商按“三定原则”进行整改,整改结果经监理确认、签字后上报建设单位安全监督检查部门,建设单位安全监督检查部门对重要隐患的整改情况进行复查。这样施工安全检查形成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和标准化。
在检查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评价、考核,表彰、奖励先进,处罚不合格者。深圳地铁对施工承包商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考核评比共有4种形式:每个月定期出版“光荣榜与曝光台”、每个季度施工安全评比与奖罚,工程评先与安全“一票否决制”,一期工程的施工安全先进单位评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