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南卫生“十二五”发展规划(最终定稿)

时间:2019-05-15 00:20: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贵南卫生“十二五”发展规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贵南卫生“十二五”发展规划》。

第一篇:贵南卫生“十二五”发展规划

贵南县“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

一、背景

2011至2015年是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深化推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动我州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攻坚时期,正确分析这一时期卫生事业发展面临的新问题、新形势、新任务,明确卫生事业发展的方向、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对策和有效措施,是保证卫生事业持续、健康、稳步发展的前提。根据我县 “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精神,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制定《贵南县“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

二、“十一五”卫生事业发展回顾

(一)农村牧区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得到巩固和完善。

按照“巩固、提高、完善”的方针,切实加强县、乡、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建设,着力改善基础设施和医疗条件,重点加强村卫生室建设,从整体上提高了三级网的服务质量和水平,增强卫生事业发展后劲。从2005年开始,投资182万元全面完成了六乡镇卫生院的改扩建任务,全部达到规范化标准。于2006-2007年两年时间投资195万元率先在全州完成73所村卫生室建设任务,村卫生室覆盖率为95%。

进一步改善县、乡、村两级卫生服务机构医疗条件,累计投资655万元,配备医疗设备、医疗专用车辆、实验室检验检查设备等,乡、村两级卫生服务机构的医疗条件明显改善,整体服务功能明显增强。目前,县级医院拥有CT、DR、彩超、电子胃镜、电子阴道镜等大型医疗设备,六乡镇卫生院100-200MA拥有大型X光机、全(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尿分析仪、血球分析仪、台式(便携式)B超、制氧机、心电图、手术床、呼吸机、监护仪、麻醉机、下腹部手术器械等医疗设备,基本达到了甲级中心卫生院和普通乡镇卫生院设臵标准,乡镇卫生院辅助科室检查率达到80%以上。各村卫生室全部实现了药房、注射室、诊断室、观察室“四室”分开,室均拥有业务用房40平方米,药品品种平均80余种;药品周转金3000元。2009年再投资22万元为所有村卫生室配齐了办公桌椅、观察长椅、病床等基本办公设施,各村卫生室实现了有医生、有房屋、有药品、有药品周转金、有简易医疗器械和落实乡村医生报酬的“五有一落实”目标。

(二)深化农村牧区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卫生事业发展步伐。按照“整体规划、分类实施,结合县情、重点突破,全面推进、务求实效”的总体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各项改革。一是加快公立医疗机构改革步伐。完善医疗机构管理体制机制,制定下发了《贵南县县乡医疗单位收支两条线管理实施细则》,将县、乡医疗机构全部纳入收支两条线管理范围,有效规范了收支行为。二是全面加强医疗机构内部管理,全面实行医疗单位院长聘任制,按照按需设岗、以岗定员、竞争上岗的原则,进行岗位设臵、定岗定员定责及聘用等工作。三是稳步推行医疗单位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按照“差别人才、差别待遇”的原则,推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实行多劳多得,优劳优酬,报酬分配向关键岗位和优秀人才倾斜,兑现300元、150元和15年上浮一级工资。营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环境。四是继续推行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强化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的指导和监督作用,做到“一证五统一”(即:执业证、统一人员管理、统一业务管理、统一财务管理、统一药品管理、统一药品价格),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率达100%。

(三)完善城乡医疗保障制度,提高农牧民受益受益水平。巩固和完善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面实行新农合州级统筹工作,进一步提高参合农牧民筹资水平,增加州县财政补助标准,按3:7的筹措比例,在104.3元的基础上,人均增加补助资金10元,达到114.3元。从2月份起提高县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费用补偿比例,县乡两级医疗机构住院补偿比例分别达到63%和73%,提高3个百分点;年住院费补偿封顶线从3.5万元提高到5万元;县、乡医疗单位住院分娩统一补助标准为500元。全面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信息网络建设。目前已全面建设完成新农合信息网络,搭建运转高效、方便快捷、便于操作的管理平台,县合管办与县、乡医疗单位、乡镇合管办和州合作医疗管理中心建立了网络直报系统,并4月1日起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费用网络报付工作。同时,与省州18家医疗单位签订协议,推行县外定点医疗单位参合农牧民住院医疗费用垫付直报工作。城镇居民医保网络报付软件正在州级开发当中,有望于9月中旬实行“三位一体”(新农合、职工、居民医疗保险信息网络系统),建立三级网络服务平台,实现“一卡通”。十一五期间,全县累计有233096人次参加新农合,年平均参合率为99.2%,截止目前,累计有227525人次的参合农牧民受益,收益率为97.6%,累计报销医疗费用17938551.69元。

(四)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扎实开展。加强县、乡、村三级疾病预防控制网络建设,建立县、乡两级疾病预防控制网络信息系统,配备配齐县、乡两级疾病预防控制网络设备、县、乡两级疾病预防控制网络直报率达到100%,村级全面实行传染病报告制度;建立了县疾控中心强毒室,性病、艾滋病初筛实验室,放射室,做到了人员、设备、工作“三落实”。足额保障重大传染病和地方病防治工作经费,并列入财政预算,全县儿童常规免疫免费接种范围从五种扩大到十一种,儿童常规免疫疫苗覆盖率提高3.2个百分点,达到92.3%;高于全省的平均接种率,儿童可预防性疾病如麻疹、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等疾病发病率下降到历史最低水平;一些严重危害农牧民身体健康的传染病和地方病得到进一步控制。全面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防控和处臵工作,针对突发甲型H1N1流感疫情和邻近县份发生的鼠疫疫情,结合我县实际,及时制定和完善了8个应急处臵预案,储备了1万元的应急物资,做到了科学防控,防患于未然。狠抓妇幼保健工作,与“十五”未期相比,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明显提高,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孕产妇住院分娩率和新法接生率分别提高21.05个百分点和10.58个百分点,达到89.41和97.63%,连续四年无孕产妇死亡,新生儿死亡率比“十五”未递降3%;健康教育覆盖面达到90%以上。

(五)加大卫生执法监督力度,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公共卫生监督与监测体系。

认真贯彻执行《食品安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充分履卫生行政执法职能,加大食品卫生监督执法力度,严格日常监管,整顿和规范食品市场卫生秩序,严格执行市场准入制度,严把准入关。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卫生设施、加工环境、设施布局、工艺流程、人员资质等进行全面的预防性审查。对食品生产经营人员每年进行预防性健康检查和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对全县418户个体经营户进行有效的卫生监督管理,努力抓好食品卫生、公共场所卫生、职业卫生、学校卫生、饮水卫生等工作,进一步提高卫生行政执法水平。根据食品行业的不同类型、不同环节,制定了经常性的巡回监督检查计划,指派专职卫生监督人员深入生产经营单位,对其卫生设施运行、卫生制度、措施落实、从业人员健康、卫生知识知晓率等情况加强监督检查,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导,督促整改提高。年监督频次平均6-8次以上,监督覆盖率达到98%以上。

(六)全面提升藏药发展水平,推进藏医药现代化进程。

坚持“中藏西医并重”的方针,突出藏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全面继承和发展藏医药事业,加快藏医三级网络建设,培养不同层次的藏医药人才,加强藏医专科建设,做大做强藏药加工产业,使全县藏医药事业在“十一五”期间得到迅速发展。县藏医院已建成了集藏医培训、藏医诊疗、藏药药浴、藏药加工为一体的藏医综合医院,建设藏医肝病和药浴治疗专科2个;加大藏医药基础设施建设,从2008年开始,由县财政投入210万元,建设了标准化的藏药制剂室,目前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藏药生产加工初具规模,可自采自制藏草药135个品种以上,年生产加工总值60万元左右,其中自行研制开发的“仁青佐志达协丸”、“七十味珍珠丸”、“二十五味松石丸”等药品临床疗效显著,市场前景看好;全县90%的乡镇卫生院开设了藏医科室,开展藏医业务,60%以上的村卫生室有藏医人员、药品,能够用藏医诊治常见病和多发病,县、乡、村三级藏医服务网络基本建立,使其在农牧区医疗卫生工作中发挥了特殊的作用

(七)进一步加强农村牧区卫生队伍建设,切实提高卫生技术人员整体素质。

重点加强乡、村卫生服务机构人才队伍建设。“十一五”期间,我县采取在职学历教育、临床进修、举办培训班等多种方式,加大卫生人才培养和卫生队伍建设力度,鼓励在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按照专业对口的原则,参加脱产学习、自学考试和远程教育,鼓励有条件的乡村医生接受医学学历教育,不断提高学历水平。截至目前,全县共选培人才68名,在加大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人才培养力度的同时,加强村卫生室服务能力建设,深入开展乡、村卫生服务机构十项技术服务建设活动。基本实现了“小病不出村,一般病不出乡”的目标。目前,全县共有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83所,现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34人。县乡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中,取得本科学历的11人,占8.2%;大专学历的81人,占60.4;中专及以下学历的42人,占31.4%。获得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18人,占7.3%;中级职称的52人,占40.2%,初级职称的64人,占52.5%;医师81名,护士39名,医护比例为2.07:1,县乡医疗单位共设病床187张,每千人拥有病床2.7张。共有乡村医生111人,其中,中西医结合的77人,西医34人,中专以上学历的占乡村医生总数的73%。

总体来看,“十一五”期间我县卫生事业得到较快发展,农牧区医疗卫生、合作医疗制度建设、疾病预防控制、妇幼卫生、藏医药工作、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农村牧区看病就医难的问题得到显著改善,新生儿死亡率大幅度下降,连续五年保持无孕产妇死亡目标。一些严重危害农牧民身体健康的传染病和地方病得到有效控制。但也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制约着全县卫生事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由于我县财政困难,财源匮乏,卫生事业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人均卫生事业投入均低于全州、全省的平均水平,制约着卫生工作的长足发展。二是卫生资源配臵不平衡的矛盾依然突出,城乡卫生服务差距较大。三是卫生体制改革步伐缓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卫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尚未完全构建,医疗机构内部管理缺乏竞争与活力。四是公共卫生体系和应急机制建设滞后,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传染病的能力较弱。五是中藏医工作起步晚、起点低、基础差,致使中藏医事业的发展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不完全适应。六是农村牧区防病治病任务繁重,一些严重危害农牧民身体健康的传染病如乙肝、结核等发病率居高不下,地方病防治形势严峻。七是是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整体水平不高的问题较为突出。

三、“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卫生事业发展全局,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宗旨,以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为依托,坚持政府主导、统筹规划、整合资源、理顺关系、提高效率的原则,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完善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城镇职工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促进全县医疗卫生事业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有较大提高。

奋斗目标是:争取利用5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建立较为完善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符合县情的卫生管理体制;基本建立健全覆盖全县、功能完善的包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和卫生执法监督的公共卫生体系;基本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村牧区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基本建立竞争有序、多种形式并存在医疗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到“十二五”未,儿童常规免疫“五苗”接种率达到95%以上;孕产妇、婴儿和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在2010年的基础上逐年下降5%、3%和3%;孕产妇住院分娩率和新法接生率分别达到90 %和95%;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0岁。

四、“十二五”期间的主要任务

(一)、全面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

按照“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增加投入、健全体系,改革体制、整合资源,城乡兼顾、重在农村”的总要求,以构建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公共卫生体系为目标,以建立覆盖城乡、功能完善、反应灵敏、运转协调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根本,以提高服务水平和应急能力为目的,重点抓好“四个体系建设”,即:完善卫生信息网络体系,加快信息联网工作进程,强化信息网络建设,配备必要的设施和人员,以县为单位联网,形成覆盖城乡、灵敏高效、纵横相通的公共卫生信息网络,提高疫情报告能力;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切实加强疾控机构能力水平建设,以县疾控中心为龙头,进一步强化疾控预防与控制,应急预警与处臵、疫情收集与报告、监测检验与评价等工作,全面提高疾控机构处臵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综合能力;完善医疗救治体系,结合实际,统筹规划,通过县、乡两级传染病科(室)和县级综合医疗急救建设,构成城乡一体化的医疗救治体系,形成平战结合具有应急快速反应能力的急救网络;健全卫生监督执法体系,进一步加强卫生监督机构的能力水平建设,重点加大医疗卫生服务领域的监督检查力度,建立起集公共卫生、医疗、妇幼等领域执法功能于一体的卫生监督综合执法体系。到2015年,基本建立健全我县县、乡、村三级公共卫生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体系。

(二)建立健全农牧区卫生服务体系、完善卫生机构服务功能。在加强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能力建设的同时,着力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坚持社区卫生服务的公益性,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实施综合配套改革,构建城镇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县城关地区新建标准化的社区卫生服务站1所,过马营社区卫生服务站1所。建成后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必须承担,以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状况调查;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负责辖区内儿童免疫接种和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提供妇女、儿童、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的保健服务及开展计划生育宣传教育节育技术指导与咨询服务;开展常见病、多发病和诊断明确的慢性疾病的诊疗及护理;开展简易的康复治疗,指导康复训练;负责辖区内社区卫生服务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统计、分析与上报等七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按照“小病在社区、大病上医院、康复回社区”的要求,根据居民健康需求,合理配备卫生技术人员,开展适宜技术服务,保证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问题解决在社区。积极争取国家投资,充分利用发达省份、国家中央机关和中央企业开展对口帮扶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加强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十二五期间,计划投资3482.2万元,新(改扩)建县乡村医疗卫生单位业务用房及生活用房解决三个牧业乡村卫生室的生活周转房。到2013年39个牧业乡村卫生室基本实现有生活用房,进一步稳定村医队伍,调动村医工作积极性,建立健全与村医服务相适应的报酬考核补偿机制,严格实行乡村医生聘用制和岗位绩效工资制,增强农牧区卫生服务网络的“网底”功能。(三)深化农村牧区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卫生事业发展步伐。以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卫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目标,以引入竞争机制为核心,优化资源配臵,发挥市场调节作用,积极稳妥地推进各项改革。一是全面深化医疗机构内部改革,全面推行全员聘用制。实行医疗单位院长聘任制,专业技术人员聘用制和后勤社会化服务,建立起权责明确、民主管理、优质高效、运营良好、自我约束、自我激励的运行机制。对医疗单位管理干部的选拔任用,引入竞争机制,注重民主推荐,加强民主评议。要改革单一的委任制,区别不同情况,实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聘任、选任等多种方式,理顺医疗卫生单位领导干部管理体制,逐步取消医疗卫生单位的行政级别。专业技术人员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评聘分开,竞争上岗、择优聘用,实行低职高聘,实行高职低聘。工勤人员和临时工实行合同制,根据其专业工种、岗位等级、实际能力等条件,实行按需设岗、竞争上岗、择优聘用、定期考核。二是稳步推行医疗单位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按照“差别人才、差别待遇”的原则,推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实行多劳多得,优劳优酬,报酬分配向关键岗位和优秀人才倾斜,营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环境。四是继续推行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强化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的指导和监督作用,做到“一证五统一”(即:执业证、统一人员管理、统一业务管理、统一财务管理、统一药品管理、统一药品价格),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率达100%。

(四)巩固和完善新农合医疗保障制度,全面建立医疗保险信息网络。实行全县新农合资金州级统筹统管,强化管理体制和社会监督机制,减少运行成本,合理调配使用资金,最大限度发挥医保资金的社会效益,确保基金运行安全;利用五年时间,使参合农牧民医药费用补偿比例在现有的基础上再提高5--10个百分点,并适当扩大新农合用药目录范围,取消州内各医疗机构之间的转诊限制,分利用现代网络信息资源,全面整合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职工医保管理资源,建立以县级新农合医疗保险信息网络管理为中心,辖县级以上2家医院、6个乡(镇)卫生院、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个农牧场医院、部分村卫生室为联网的全县“三位一体”医保信息网络服务平台,全面实现州内各定点医疗机构网络垫付直报,实行医药费用直报IC“一卡通”,实现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异地就诊购药刷卡结算,方便广大农牧民群众的就医购药,全力推行一人一卡,为创建全省农村牧区卫生服务综合示范区注入新的内涵。到2015年使全县新农合参合率覆盖率达到100%。

(五)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进一步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全面落实专病专防措施,有效控制鼠疫、结核病、病毒性肝炎、性病、艾滋病等严重危害人群健康的各种传染病、地方病和职业病,积极开展常见慢性病的综合干预防治工作。建立健全公共卫生信息收集与报告制度,提高对重大疫情、群体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应急能力,进一步提高公共卫生信息报告及时率。县、县要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办公室,制定完善应急预案。加大儿童计划免疫力度,提高疫苗接种率和接种质量,降低疫苗针对传染病的发病率,扩大免疫规划范围。到2015年,全县计划免疫常规“五苗”接种率达到98%以上,建证建卡率达到100%;全县75%的乡镇卫生院开展性病、艾滋病医疗保健咨询服务;儿童计划免疫以县为单位抗体形成保护率达到85%以上。切实做好农村牧区妇幼保健工作,按照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的要求,落实母婴保健措施,狠抓农村牧区妇幼保健工作,加强县、乡医疗机构妇产科和儿科建设,依法为妇女儿童提供健康教育、预防保健、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妇女儿童常见病筛查、妇幼卫生信息管理等公共卫生服务,开展与妇女儿童健康密切相关的基本医疗服务。逐年提高孕产妇住院分娩率和新法接生率,降低孕产妇、新生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到2015年,全县住院分娩率和新法接生率分别达到90%和95%以上;孕产妇、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在“十一五”末的基础上逐年下降5%、3%和3%。

(六)加大卫生执法监督力度,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公共卫生监督与监测体系。加强卫生监督体系建设,严格医疗机构、从业人员、专业技术准入,加强医务人员职业资格管理;加大食品、化妆品、保健食品、生活饮用水等健康相关产品的监督检查力度,全面推行餐饮业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切实提高食品安全水平。积极开展重点公共场所、学校卫生监督工作。加强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质量监管,规范卫生服务行为;全面加强医疗卫生机构使用药品和一次性医用耗材及医疗器械监管。大力整顿医疗市场秩序,开展专项清理整顿,加大对药品市场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和其他危害公共卫生安全的违法行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就医安全。

(七)切实加强藏医药现代化建设,全面提升藏药发展水平。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以普及和提高为重点,以发挥特色和优势为前提,有效促进中藏医药健康发展。加大对中藏医药事业的投入,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认真组织实施“三名三进”工程(即创名院、建名科、育名医和推动中藏医药进农牧区、进社区、进家庭),为群众提供便捷、廉价的中藏医药服务。由县藏医院制剂室负责承担为全县县、乡、村和社区医疗机构的藏药供应任务,对全县藏药制剂实行统一配送、统一价格。大力开展藏医药浴和标本室建设,到2012年新建完成县藏医院藏药研究所暨标本室建设项目、住院药浴楼。着力培养高学历、高职称的藏医骨干人才10—20名。充分利用我县丰富的中藏医药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中藏医药产业。做大做强藏药加工产业,合理开发利用藏药资源,改善生产加工设施,扩大生产规模,引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生产加工具有本地特色的名优品种,提高市场竞争力。继续做好中藏医药古籍挖掘整理和师承工作,推广适宜实用的中藏医药新技术。建立健全县、乡、村藏医药服务网络,藏医药普及率达到90%以上。

(八)进一步完善药品供应和监督网络建设。按照“政府主导、市场引导、公开透明、有利监督”的原则,通过采取统一招标、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价格、加强监管的“四统一和一加强”模式,逐步实行全县所有公立医疗卫生单位药品零差率销售,全面实现县、县、乡、村四级医疗卫生单位药品同质同价的目标。同时要加强全县医疗单位的药房规范化建设,建立完善公开、规范、可控的药品供应和监督网络,让人民群众用上放心药和实惠药,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

(九)加强卫生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认真制定全县卫生人才培训的中长期规划和定年度计划,通过统一规划,分批培训,分层施教,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工作,使全县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整体素质明显提高,人才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切实加强县、县、乡、村四级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工作。县县两级医疗机构要有计划、有组织地选拔中青年业务骨干到省内外大医院进行培训,进修人数不少于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20%,进修时间不少于半年;乡、村两级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按照分级培训的原则,分别到县、县两级医疗卫生机构和县卫生职业技术学校进行临床和理论培训。乡(镇)卫生院进修人数不少于本院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20%,所有村医每年进行轮训。同时要认真选派领导干部和卫生管理人员到国内外参加短期培训和学习。根据乡村和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实际,加强公共卫生人员的培训。

(十)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推进“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开展全民健康知识宣传和行为干预,普及预防卫生保健知识,增强广大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和卫生防病能力,引导和帮助人民群众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开展全民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干部职工、城镇居民和农牧民健康体检率应分别不低于95%、90%和85%。

(十一)广泛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结合县委、县政府《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实施意见》和《海南县关于深化爱国卫生运动的实施意见》的总体要求,深入推进卫生城镇、卫生乡(镇)、卫生村、卫生单位等创建活动,加快改水、改厕、改灶、改圈步伐,加强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发动群众美化镇容镇貌、村容村貌,净化城乡环境。到2012年,县级卫生县城、乡(镇)、村、单位创建参与率达到100%,创建率分别达到100%、65%、60%和60%。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对卫生工作的领导。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强对卫生工作的领导,把卫生工作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全县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当中,统筹安排部署,协调组织工作,实行目标管理,制定完善指导卫生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明确职责,落实责任,推动全县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二)进一步加大卫生事业经费投入力度。完善卫生经济政策,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规范政府对农村卫生事业补助的范围和方式,随着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的增加,调整卫生支出结构,加大农村牧区卫生的投放力度,合理安排所需经费,重点对农村牧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传染病和地方病防治、人才培养、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建设等方面给倾斜,为卫生事业的全面发展提供保证。

(三)继续深化农村牧区卫生改革。以社区建设为重点,构建结构合理,功能完善,运转高效的农村牧区卫生服务体系。改革农村牧区卫生机构内部运行机构和服务模式,推进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激发卫生机构活力,提高运行效率和成本效益。充分发挥乡镇卫生院的枢纽作用,全面推行和完善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

(四)依法加大卫生宏观调控能力。进一步加强卫生行政部门自身建设,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依法行政,切实把工作职能移到制定卫生发展规划,严格服务要素准入,实行卫生经济政策调控,加强行业监督、促使多样化竞争上来,运用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手段依法依加强行业宏观管理,提高管理卫生事务的能力。

六、实施策略

(一)分级管理。调整县内各类卫生机构和卫生资源向初级卫生保健工作倾斜,协调各有关部门通力合作,共同完成“十一五”期间卫生事业发展规划的各项内容和指标,将实施初级卫生保健工作进展情况定期向上级汇报。

(二)分类指导。根据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主要卫生问题,结合符合我县实际和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以乡村两级卫生机构为农牧区卫生工作的主要载体,县各有关部门、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加强对乡村卫生机构的建设和管理,加大对乡村两级卫生人员的培训和业务指导。继续通过规范化建设,在提高综合质量水平的基础上以乡为单位实施,以保证农牧区卫生工作的持续开展。

(三)分步实施。结合我县实际做到整体规划、分段实施、逐项完成,加大对实施过程的监督力度,切实保证质量。通过调查研究,摸清底数,以最底线标准为依据,切实实施规划和计划,全面进行农牧区卫生保健宣传教育活动,全力培训管理干部、技术队伍和群众卫生骨干。积极普及和推广初级卫生保健知识和经验,不断丰富和开拓新的内涵,提高工作质量,保持其可持续发展。

(四)监督保障。以检查工作实绩,督促工作进展为出发点,改变单纯的以评代促、达标检查、复核验收的做法,尽量简化评审操作程序,务求实效。充分发挥人大、政协、社会团体、社会居民和社会舆论在初级卫生保健工作中的作用。积极创造条件,把农牧区卫生工作纳入扶贫攻坚计划,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帮助贫困地区的农村牧区卫生机构提高服务能力。

(五)统计信息。信息资料是检测、评估“十二五”卫生工作的进度和调整实施计划的客观依据,是评价《规划目标》完成情况及实施效果的基本依据。加强对工作过程实行运态监测,并定期开展自我评价。

第二篇:“十二五”发展规划

盐源县中医院肛肠痔瘘科

“十二五”发展规划

为在“十二五”期间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在医院的统一安排协调下制定本规划。

一,科室规模

(1开设病床20张

(2)年门诊量600人次,床位使用率>85%

(3)科室人员7人

(4)业务收入平均递增20%,到“十二五”末达到100万元,其中中医特色技术收入占总收入的75%

(5)医疗质量指标

①入院病人一日确诊率>90%

② 入出院诊断符合率>98%

③ 临床病理诊断符合率>98%

④床位使用率>85%

⑤医院感染发生率<6%

⑥ 治愈率>98%

⑦甲级病历≥90%,丙级病历0%,门诊处方书写合格率≥80% ⑧ 急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90%

⑨医疗事故和重大医疗纠纷≤0.5次∕10万

二任务和措施送出2人到成都肛肠专科医院进修学习新增2名专业医务人员

3新增5台中药熏蒸治疗仪。以及其他先进医疗设备。

4力争完成本科优势病种资料总结,力争形成更有效、简洁、便宜的治疗方法,巩固优势病种的治疗并形成一定规模。5鉴于我科医护人员多为西医专业人员的实际情况做好中医诊疗及护理技术培训,力争完全熟练掌握。

6力争完成省级重点专科的建设要求

我们相信,本规划的制定,即符合医院的发展要求,也符合科室的发展需要,全科人员通过努力工作完全能够实现,更好地为本地区人民群众服务。

第三篇:十二五发展规划

河西学区“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加速学区教育现代化进程,更快更好地实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宗旨。根据上级相关文件要求,按照教育局部署,结合我学区实际,经过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听取了各方面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在客观分析学区的办学历史和“十一五”工作的基础上,制定学区“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可概括为:一个指导思想、八个发展定位、六个发展原则、两个目标、三个阶段、七个计划和四个保障措施。

一、学区 “十一五”工作回顾

“十一五”期间,学区确立“以育人为根本,促使学生善学、乐学、会学,做到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学区始终坚持“以德治校、改革活校、科研兴校、特色立校”的发展方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逐步形成了“办学有特色、教学有特点、教师有多能、学生有特长”的办学风格。学区加大了投资力度,改善了办学条件,硬化校园、维修校舍等投入资金近十万元;加大了课程改革力度,推进了素质教育不断发展。学区德育从家庭、社会、学区三个方面着手着力编织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学区教学工作狠抓了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使学区教学质量近三年在全县的排名分别为第八、第七、第五。

二、“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学区始终坚持一个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牢固树立“以管理求发展、以质量求发展、以特色求发展、以改革创新求发展、以人为本求发展”的观念,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教学与发展、育人与服务的关系,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果断直面竞争挑战,凝心聚力,励精图治,迎难而上,努力开创素质教育的新局面,促进我学区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协调、快速发展,把学区办成人民满意的标准化学区。

(二)发展定位

1、办学思想: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2、办学目标:创建一流的领导班子、建设一流的教师队伍、营造一流的 1

教育环境、争创一流的教育质量

3、办学理念:以德治校、、科研兴校、特色立校、质量活校

4、办学宗旨: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

5、办学思路:抓德育工作,创“文明校园”;抓教学工作,创“人文校园”;抓读书教育,创“书香校园”;抓学区管理,创“和谐校园”;抓信息技术,创“数字校园”;抓安全教育,创“平安校园”。

6、校风:勤奋、守纪、求实、创新

7、教风: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8、学风:好学 多问 勤思 力行

(三)发展原则

1、客观性原则;

2、科学性原则;

3、人本性原则;

4、协调性原则;

5、特色性原则;

6、可持续性原则。

(四)发展目标

1、学区发展目标:走内涵发展之路,把学区建设成为有特色的精品学区。

2、学区育人目标:

(1)总目标:学区一切育人活动都致力于培养植根中华文化,吸纳新文明,走向大世界的新一代奠定知识与技能、文化与智慧、情感与价值观的坚实基础。

(五)三个实施阶段1、2010-2011年全面打基础阶段,通过优化管理、培养队伍、全面提质等,把学区建设成为具有较高质量的示范学区。

2、2012-2013年重点突破阶段,通过实施一些重点项目,突破内涵发展的瓶颈,把学区建设成为教学优质、文化浓郁、特色鲜明的优秀学区。

3、2014年全面深化阶段,通过全方位的整体改革,把学区建设成为具有高质量、高效率,现代化、中国化的学区。

(六)学区发展项目计划与执行方案

1.精细管理建构计划

目标:通过建构精细化管理的机制,优化学区管理水平提升学区办学品质,为将学区建设成为精品学区奠基。

具体措施:

(1)、学区管理干部认真学习精细化管理的有关理论和操作方略,研究精细化管理的有关案例。

(2)、本着“理顺与优化”的原则,清理学区已有的各种管理制度,剔除不适应的制度,优化还可以继续实施的制度。

(3)、本着“精而细”的原则,根据时代特点和学区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推出新的管理制度,建立一套管理制度体系。

(4)、制定全方位的精细化管理目标,并分步实施学区精细化管理制度,重在让师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5)、加强团队建设,主要通过对学区各校班子的考核来推动精细化管理制度的落实。

(6)、培养教师自我管理能力,变学区管理为教师自我管理。

(7)、开展精细化管理研讨会,总结学区精细化管理的经验,矫正存在的问题。

2.骨干教师培养计划

目标:通过实施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培养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

具体措施:

采取“双轨制”,整体提升教师水平。一是请有关培训单位培养学科带头人,以此带动学区教师的培训工作;二是开展校本培训,在行动中培训和研究,促进教师发展,培养优秀教师。

3.精致教育探索计划

目标:通过精致教育的探索,解决学生成绩差与行为习惯差两大问题,培养走向世界,开创未来的一代新人。

具体措施:

第一、开展教学精致化探索,提高学生学业成绩。

(1)诊断分析,摸清学区教与学的真实情况。

(2)研究对策,探索教学精致化的目标、路径与方法。

(3)尝试实验,将有关教学精致化的设想在班级实验。

(4)总结经验,把教学精致化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成果。

(5)推广提升,将研究成果在全学区推广。

第二、开展育人精致化探索,致力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开展班级建设。首先拟定行动纲领,其次建立团队,第三开展主题活动,第四开展全面督导评估。

4.设备、设施完善计划

目标:通过实施设备、设施完善计划,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学区教育教学实现现代化、信息化。

具体措施:

(1)、分逐步购置教学所需的设备。

(2)、增加读书、活动设施,使之成为儿童学习与生活的乐园。

5.精美校园建设计划

目标:通过实施精美校园建设计划,将学区建设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成长的天堂。

具体措施:。

(1)、维护好现有校舍,新修所需的校舍。

(2)、进一步修整校园,扩大绿化面积。

(3)、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使校园具有浓郁的文化氛围。

(4)、设计学区形象标识,根据学区办学意涵与文化设计校徽、校旗、校歌等。

6.学生社团发展计划

目标:通过建立学生社团,推动学区文化建设,培养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且有特长的学生。

具体措施:

(1)建立校级学生组织,如:少先队大队部、各年级儿童会,采取集中培训与岗位实习的方式,培养10名优秀的活动组织者。

(2)由学区牵头,实施学生与社区等牵手计划,让学生接触社会,快速成长。

7.学区社区共建计划

目标:通过实施学区、社区、家庭共建计划,扩大学区办学支持的范围优化学区教育资源。

具体措施:

(1)、成立学区与社区合作共建的联系会。将支持学区的社区、家庭联合起来。

(2)、开展一年一度的学区社区共建论坛,共商教育大计。

(3)、推出学区与社区、家庭共建的多种项目,通过项目推动社区、家庭对学区的支持。

(七)、学区发展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

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对实施思路起监督保证作用。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重大问题由集体讨论决定。充分发挥领导班子在实施思路中的职能作用,落实各校的职责。充分发挥全体党员在实施思路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中流砥柱作用。

2.民主保障

广泛发动全学区教职工为办好学区献计献策。分阶段由校长向教代会报告实施进展情况,接受民主评议。通过民主方式,使发展思路成为全体教职工的自觉行动。

3.经费保障

“十二五”期间,学区要投入资金用于基建和设备添置。资金来源:一是争取省、州、县有关经费;二是开辟渠道,争取社会的支持。

4.外部保障。

积极争取省、州、县人民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对我学区实施“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指导和帮助,尤其是政策扶持。同时,要积极争取社区对我学区发展规划的关心和支持。

教育事业涉及千家万户,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密切相关,随着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的不断改善,人们对接受更多更好的教育的愿望和要求愈来愈高。特别“十二五”时期,我们学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也有着发展史上非常难得的战略机遇。因此,我们必须怀着强烈的使命感与紧迫感,团结一致,开拓创新,为实现“十二五”战略目标而努力奋斗!

河西学区“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

河西学区

二○一○年四月二十日

第四篇:十二五发展规划

“十二五”期间社区发展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区的重要时期,抓好这五年工作,对加快迈向全面小康社会和现代化进程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

“十二五”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大以来的各项方针政策。顺应社区居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要求、新期待,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突出以人为本,以加快发展为主题,加强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促进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健康协调发展,努力把高新区建设成“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创新型特色园区。

一、主要目标

(一)在2011年的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建设“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创新型特色园区的目标。并对过去的5年进行了总结及肯定,并对未来的5年提出了实施“三步走”的工作步骤,即一年完善规划布局,三年取得显著成效,五年实现规模提升。

(二)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在社区工作方面,强调了安全生产及消防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及消防应急预案,不发生重大安全生产及消防事故。要求社区着力做好民生民计工作,加强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建设,切实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高度重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稳定工作,推进辖区全域城

市化进程。

(三)关于自身队伍建设方面,提出“着力强化队伍自身建设,以勇争一流的精神风貌为加快发展提供动力保障”的目标。进一步强化理论学习,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和廉政建设。

二、重点工作任务:

(一)加强党的建设和作风建设,不断提高执行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于党的领导。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和作风建设,打造出一个团结有力的领导班子,构建一支积极向上的干部员工队伍,这是我们构建和谐社区工作的关键环节。我们将通过各自形式的活动大力加强社区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通过举办培训班、举办党课等工作加强党的思想建设;通过推行“阳光工程”,完善党务、政务、站务、财务“四公开”制度,加强对街道重点工作落实情况监督检查等工作,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一是要树改革创新之风。二是要树学习钻研之风。三是要树调查研究之风。四是要树敢抓敢管之风。五是要树团结协作之风。六是要树勤俭廉洁之风。

(二)加强和完善社建处功能,突出重点,强化保障。要立足于高新区社区建设发展的实际,更好地完善和发挥好社建处的职能;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并请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社会事业局多支持和指导,加强和完善社建处功能,重点做好社区建设管理、民族宗教、综治维稳等重点性工作。

(三)提高认识,创新社区管理模式。关注高新区马金铺新区规划启动的大势,用新的理念、思路、途径、方法、手段来建构社区管理新体制机制。为此,要推进社区管理模式改革。结合我区和谐社区创建试点工作,以基层党建为核心,构筑“四合一”公共服务新模式,即以社区党支部为领导核心,以社区居委会作为议事机构,依托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的力量共驻共建、资源共享的新型公共管理服务机制。为了使组织构架在“四合一”管理服务模式中建立更强

有力的联席机制,凝聚各方力量的作用,社区居委会的成员要从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居民代表、公共户单位代表、片警中通过依法民主选举产生,采取双向任职的形式。

(四)夯实基层基础,全力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社区是最终落实我们各项工作的基本单位,建设和谐社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只有基层社区实现了和谐稳定,整个社会的和谐和稳定才有了保障。和谐社区建设要求到每个社区都要达到“六好”、“十无”、“两满意”等要求,“六好”就是“自治好、管理好、服务好、治安好、环境好、风尚好的”六好标准; “十无”就是楼栋无矛盾、邻里无纠纷、群众无上访、小区无火灾、校园无违法、青年无吸毒、卫生无死角、生产无事故、交通无违章、居民无邪教;“两满意”就是社会各界满意、居民群众满意。经党工委研究后决定,我们正在以国际花园社区设立为创建和谐社区试点。按照“两委一站”的管理模式,构建和谐社区,“十二五”期间将逐步推开。在夯实社区基础工作方面,一是要开展好和谐社区创建工作。二是组织辖区公职人员、街道党员干部和社区工作站党员积极参与居住地业委会的选举,担任居住地的楼栋长,参加社区义工组织,充分发挥他们在社区共建活动中的积极作用。三是加快推进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各个社区办公用房优化升级建设工作。四是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积极探索社区党组织工作模式,创新党组织在社区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创建和谐社区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五)抓好社区维稳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创建平安社区。高新区在建设发展中造成了大量的社会问题,很多问题已经演变成或者正在酝酿成社会矛盾,使我们在维稳工作所面临的情况更加复杂、任务更加艰巨。只有通过有效地处理群体性突发事件,有效化解社会不稳定因素,把矛盾和冲突消化在基层,才能够为我们构建和谐社区的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我们将建立及强化各项制度,充分发挥联合调处机制、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出租屋综合管理及服务长效机制、社会治安目标管理责任制、应急工作机制、司法联席会议机制等系列制度的作用;建立及整合队伍,成立维稳突发事件“青年突击队”、“信息收集队”等队伍,加强培训工作以提高人员素质,不断提高我们维稳工作的水平和效果;加强群防群治网络建设,进一步巩固和创建安全文明小区工作,建立健全群防群治“网格化”巡防体系;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抓好社区矛盾的排查和调解工作,努力把各种社会矛盾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初始阶段。

(六)重视和加强社会事务管理和服务工作。高新区成立以来,经济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在城市管理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却相对滞后于城市发展的步伐,城中村脏乱差、违法建筑大量存在等不协调现象严重影响了和谐社会的建设工作,对于城市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制约。目前我们的城市管理和服务工作已经由外延式发展为主转入以内涵式发展为主的新阶段,这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我们不断创新城市管理和服务的方法和机制,不断地提升自身管理水平和素质,更好地适应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我们将在做好安全生产日常管理工作的前提下,全面推行备案(档案)安全监管模式,变被动式管理为主动式管理,提高安全监管水平。

(七)继续关注和解决民计民生问题。民计民生问题,是构建和谐社区的重要内容,事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我们构建和谐社区,就必须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入手。只有时刻把居民的利益牵挂心头,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作到“权为民所用、心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最大限度地帮助辖区居民解决好面临的实际困难,才有可能扎扎实实地推动和谐社区建设工作的持续深入开展。

三、完成“十二五”规划的保障措施

(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和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各次重要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切实把高新区领导和社区工作人员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决策和部署上来,努力为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和实现高新区“十二五”规划工作目标奠定更加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牢固树立爱岗敬业、服务基层的思想,共同营造推动经济发展和构建和谐社区的良好氛围。

(三)进一步加强对社区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社区工作各项指标任务的完成和保障措施的落实。

(六)做好动员和协调有关方面积极参与社区的基础性建设,以确保“十二五”规划的顺利实施,加快社区各项工作完成的步伐,并使“十二五”期间所取得的成果最大程度地惠及广大居民群众。

第五篇:“十二五”卫生科教发展规划

兴隆县卫生局

“十二五”卫生科教发展规划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大力推进卫生科技工作创新发展,依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特制订《卫生科技“十二五”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卫生改革和发展大局,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发展方针,加强应用研究,重视基础研究,促进开发研究与技术应用。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完善国民健康政策,健全制度体系,加强监督管理,创新体制机制,鼓励社会参与,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不断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促进社会和谐。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合理、安全的医疗技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为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二、总体思路

“十二五”期间,卫生科技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一 1

个中心,贯穿二个主线,抓住三个环节,建设四个体系”,即坚持科技工作为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服务这个中心,贯穿创新与改革二个主线,抓住知识的产生、流动、转化三个基本环节,打造科技自主创新体系、科技支撑体系、成果推广应用体系、实验室生物安全体系四个体系,推动卫生科教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三、发展目标

经过5年的努力,以重点专科为依托初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符合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卫生科技创新体系,力争攻克一些重大疾病防治关键技术,获取重大科研成果。引进一批新技术新项目填充我县医疗技术水平的不足。培养一批高素质、高水平、具有市场争力的卫生技术人才,促使我县医疗技术水平持续、快速的提高。

四、主要工作

(一)大力推进卫生科技创新

以增强卫生科技创新能力为基础,鼓励原始创新,突出集成创新,加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重点在以下五个方面下功夫:一是提升解决重大疾病防治关键技术制约的突破能力。二是提升解决常见病多发病防治实用技术集成创新能力。三是提升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科技处置能力。四是提升卫生科技基础工作对卫生事业发展的科技服务能力。五是

提升卫生基础研究科技持续创新能力。

(二)加强卫生科研支撑条件建设

广开渠道,多方筹集科技资金,增加卫生科研投入,力争用于发展卫生科研工作的经费不低于卫生事业经费的1%,医疗卫生单位每年用于科研发展的经费不低于业务收入的1—3%。把不断增加卫生科研的投入作为评价医疗卫生机构及考核其主要领导的重要指标。

(三)继续深化卫生科技体制改革

结合承德市医疗卫生改革精神,进一步深化医疗卫生单位的重点专科建设,建立“职责明确、评价科学、开放有序、管理规范”的科研保障制度,使其成为管理机制科学规范、优势学科集中、学科带头人优秀、研究队伍结构合理、资源有效配置。建立以医疗卫生机构为主体的技术开发应用体系,充分结合还首都经济圈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特色优势,统筹规划区域卫生科技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建设。抓好制度创新,改革不利于科研技术发展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探索建立有利于科研技术创新的环境和氛围。

(四)加强卫生技术评价

建立兴隆县医疗机构质量管理组织体系,从规范医疗技术使用、防止医疗技术不合理应用入手,以保障医疗技术使用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以机制建立为核心,以技术

评价为手段,重点加强与人民群众健康密切相关的高新技术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和合理性评价,逐步建立完善的医疗卫生技术评估和管理制度。通过对卫生技术应用可能产生的正负效应进行评价,提出合理应用的指导意见和建议。制定科研立项政策、发布评估信息、推行技术规范等措施,指导和引导医疗卫生单位和广大群众合理使用卫生技术。

(五)继续做好面向农村和社区推广卫生适宜技术工作 继续做好“基层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工作,不断探索面向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卫生适宜技术推广的新途径和新模式,为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提供技术支撑。采取有效方式,鼓励和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支持和参与适宜技术推广工作。加强卫生科学普及工作,把防病治病的科技知识送入千家万户。

(六)加强科技人才和队伍建设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观念,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积极探索以重点学科、创新平台、技术项目引进为依托,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凝聚学术队伍的人才组织模式,加强科学研究领军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管理型人才的培养,努力铸造一批优秀创新团队。重点加强人才培养规划和政策性引导,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加大继续教育宣传力度,组织多种形式的医学教育

活动,使各类卫技人员树立终身教育理念,并自愿、自觉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继续抓好省、市继续医学教育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加强了管理。通过制定计划、加强管理、抓好培训考试等措施,抓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针对现状,努力提高基层卫技人员素质,通过健全继续教育制度,加强农村卫生技术人员业务和技能培训,鼓励有条件的医疗卫生单位卫生人员接受医学学历教育,组织乡镇卫生院管理人员、业务骨干参加省、市级培训班各种长短期培训,有效的提高了业务管理水平和诊治理论水平。

(七)加大科教工作管理力度

进一步完善卫生科教管理政策、法规、制度建设,加大卫生科教管理力度,努力推进卫生科教管理工作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建设。规范科研评价制度,加强科研立项、成果评审、项目审批、科技人才评价,制定科学、规范的评价指标、评价程序、监督程序、纠正程序。按照“八荣八耻”的要求加强科研道德和学风建设,通过宣传教育和制定有效措施,大力弘扬优良学风,抵制不良风气,坚决惩治学术不端行为和学术腐败。

下载贵南卫生“十二五”发展规划(最终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贵南卫生“十二五”发展规划(最终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化纤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化纤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前言 “十一五”时期,我国化纤工业持续快速发展,综合竞争力明显提高,全面完成了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有力推动和支撑了纺织工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泌尿外科十二五发展规划

    外科三(泌尿外科)学科建设规划一、学科现状分析我院外科三是为适应医院发展形势要求,于2011成立,专业方向为泌尿外及男性科的疾病诊治,现有主治医师三名,技术实力雄厚,能开展泌尿系......

    幼儿园十二五发展规划

    开鲁县民族幼儿园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2015) 民族幼儿园在上级领导支持和教育专家帮助指导下全体员工通过近几年的共同努力为幼儿园赢得了较好社会声誉和集体荣誉,十一五期......

    经济开发区“十二五”发展规划

    经济开发区“十二五”发展规划 编制单位:市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一、指导思想和任务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为主线,......

    乡镇十二五发展规划

    大谢集镇“十二五”发展初步规划一、“十二五”期间全镇面临形势 “十二五”期间,我镇在面临挑战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多的机遇,从国际形势看,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资本的转移,经济全......

    乡镇十二五发展规划

    XXXX“十二五”发展初步规划一、“十二五”期间全镇面临形势 “十二五”期间,我镇在面临挑战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多的机遇,从国际形势看,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资本的转移,经济全球化......

    外经贸“十二五”发展规划

    外经贸“十二五”发展规划 编制单位:#####外经贸招商局“十二五”期间是我市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历史时期。深刻分析客观经济基础及面临的形势和问题......

    临沧十二五发展规划

    临沧“十二五”发展规划 在云南省实施建设中国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这一国家战略背景下,临沧要建设成为中国面向缅甸开放合作的先行试验区。 目标定位 《纲要》在指导思想中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