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实施
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实施评估总结汇报
一、农网改造升级工程2015年投资计划实施情况 万年县2015年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共下达投资计划5246万元(自筹资本金),共下达13个批次项目,现已完成全部投资计划和项目建设,共涉及122个行政村、5条10千伏线路,总计新建10千伏线路115.912公里,改造10千伏线路8.83公里;新增270个配电台区,容量40215KVA,改造246个配电台区,容量29870千伏安;新建、改造220~400伏线路1502.712公里;“一户一表”改造45526户。
二、通过2015年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的实施,使万年的农网改造面达到了100%,解决了电力设施过载、供电“卡脖子”和低电压等突出问题,10千伏配网供电能力大大增强,农村用电量明显提高(由上年的4.08亿千瓦时增长到4.69亿千瓦时)。通过新增配电台区和更换高能耗变压器,大大提高了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综合线损由上年的10.55%下降到9.01%),同时还降低了供电成本。低压线路经过改造,消除了对地距离不够、档距大、拉线严重锈蚀、电杆强度不够、导线强度不够等安全隐患。末端用户电压全部达到合格范围之内,保证了用户电器设备的正常使用。10千伏线路由上年的126 条增加到131条,线路长度由2724千米增加到2887千米,10kV配变由1971台增加到2573台,配变容量由206
兆伏安增加到292兆伏安,低压线路长度由13300千米增加到14998千米。配电网络得到极大的完善,供电质量得到极大的提升。例如,改造前的普迹镇普泰村1636余用户,原有11台变压器,总容量只有865千伏安,处于线路末端的用户电压只有155伏左右,近300户用户不能正常用电,空调、电视无法启动,通过农网改造升级,新增布点3台100千伏安变压器,2台160千伏安变压器,利旧新建1台50千伏安变压器,增容4台变压器,末端用户电压达到220伏,用电困难得到根本解决。
三、工程项目、资金、招投标、工程监理、施工全过程按照“五制”原则执行,规范工程管理流程,其物资材料全部由国网公司、省电力公司统一组织招标。
四、为了确保按期、按质、按量完成农网改造升级工程任务,我局狠抓进度调度、质量监管、安全督查、工程资料管理、工程结、决算管理五方面工作。
五、一是狠抓工程进度,在工程进度方面,全局按照提前二个月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时间要求部署工作,科学安排工作进度,不等不靠,提前运作,掌握了工作的主动权,促进了工作顺利开展。六、二是狠抓工程质量。在抓项目进度的同时,我们始终把工程质量作为重点来抓,严格标准,加强现场检查,确保了工程质量。通过自检自查及时整改缺陷,在项目的规划、设计、招投标、工程监理、安全生产等方面都按照国家、部门有关规定进行规范操作。七、三是局安监和工程组工作人员,深入施工现场,督查安全措施落实情况,及时指出安全漏洞,规范基建施工安全,确保施工零事故。
八、四是工程档案资料严格按照《湖南省电力公司加强农网建设与改造工程资料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竣工一个台区验收一个台区,并将工程资料及时归档,工程监理全过程参与验收,并在资料上给予指导。2015年农网改造升级工程资料已全部编制完成并归档,正在进一步整理完善。九、五是工程结、决算严格按照《关于明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10千伏及以下工程概结算及工程费用开支有关规定的通知》执行,2015年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结算已全部上报,并经省电力公司对审,正式批文还未下达。
十、投资计划执行和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1)线路架设不可能做到家家户户四线到屋。因为受农网改造升级资金限制,所以电力部门只能根据实际情况做改造设计,尽量满足用户的用电需求及用电质量。有些只有1、2户人家,并且没有加工动力设备,也要求架设四线,这是不合理的。(2)由于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的重要意义宣传不到位,氛围不够浓,导致村组、村民不配合,施工受阻,影响工程进度。部分村民对线路改造路径不理解,总是以种种理由进行阻拦,认为这是他家的地方,不准立电杆,不准架线等等。(3)随着城乡统筹的推进,集镇的人口居住密度加大,农村电量增长迅速。随着集镇用电负荷急剧增长,急需配变布点,但集镇街道新建房屋没有合理规划,很大一部分街道没有行人道,房屋连马路很近,没有预留架空线路通道,无配变布点位置,只能从远处变压器架设低压线路供电,造成供电变压器远离负荷中心,线路末端供电质量差。
二、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投资规模不能满足投资需求:,全县四面环山,山地、丘陵、盆地交错,人员居住分散。根据省公司统一的规划设计标准要求,很多项目投资规模不能满足投资需求。
2、其他问题:
与各行政村组汇报沟通不力,特别是在规划设计时没有充分与当地政府及村组规划办汇报协调,造成项目无法实施或项目变更较多。没有充分发挥当地政府、村组在农网改造中优化环境、协调矛盾的主导作用,没有依靠地方政府妥善解决处理农网项目实施中的投诉、阻工等问题。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1、农网改造升级“十二五”规划情况:共计划投资2.3亿元,新建改造10千伏线路647千米,新建改造变压器台区1295台/226280千伏安,新建改造低压线路2232千米,一户一表改造11155户。2、2012年投资计划和项目的情况:
2012年计划投资7390万元(投资计划还未下达),涉及29条10千伏线路、11个县城配变布点、75个改造行政村,共计划新建改造10千伏线路223千米,新建改造配电变压器300台/53630千伏安,新建改造低压线路623千米。已上报8条10千伏线路、21个行政村改造的设计,设计初步概算1500万元,省公司已通过审查,正式批文还未下达。
3、按照局近几年将把电力规划、基建建设工作作为全局的一项中心工作来抓,坚持规划先行,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强化管理,提高效益,实行大规划、大建设体系,从建设环境、电网建设的源头优化配置,规划建设的深度、安全、进度、质量的平衡,注重规划建设管理基础数据,加强电网分析、电网评估、思路创新、重点突破。
四、对顺利实施农网改造升级、完成“十
二五”规划任务的相关建议
1、强化推进措施。各乡镇负责辖区内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的施工环境维护、安排专人对施工现场进行协调,组织村民承担农配网工程的抬杆挖洞等简单劳务,电力部门根据省公司批复支付相关费用,切实解决农网改造中挖洞抬杆协调难度大、投工不足的问题,确保工程建设安全高效推进;各部门、单位要立足职能职责积极配合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实施特事特办,开辟“绿色通道”。把农网工程纳入重点督办的工程项目,纳入乡镇、街道办事处、部门单位的年终目标绩效考核,实行农网改造升级工程任务完成情况与各责任单位的目标考核、各相关责任人的公务员考核、各领导岗位的履职挂钩的“三挂钩”考核制度。
2、安排资金扶持。为保证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效果,省电力公司压缩了近三分之一的人工成本作为政策性资金进行投入,并将工程作为生产性任务下达到了县电力局。初步测算,完成这个工程仅技工一项需要外聘163人,二的人员经费缺口大。省电力系统实行财务报账制,这笔费用属不可报销费用,浏阳电力局无任何资金来源,请求市人民政府给予适当的资金支持。
3、加大对电力设施安全运行的保护力度。一是建立电力设施安全运行常态工作机制。将电力设施安全运行纳入全市公共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由市安监部门牵头,电力和相关部门配合,开展电力设施安全运行专项执法。二是强化开展外力破坏专项整治。对于外力破坏导致的电力安全重大事故,由市公安部门牵头,组织调查取证,进行严厉打击,依法追究事故单位和人员的经济、刑事责任。三是建立电力防护区内建设审查、监管制度。建立信息沟通机制,涉及到电力防护区内的项目,按照《电力设施保护条例》须经电力部门审查。并由市安监部门牵头,电力、公安、城管、建设、国土、规划等相关部门共同参加,进行联合执法,确保安全施工。
国家启动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中央财政投入2000亿元对全国农村电网进行全面改造升级,全面建成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的新型农村电网。这是国家继“两改一同价”以来又一项重大支农惠农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我局将抓住这次机遇,认真做好规划设计,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项目,全力以赴做好农网改造升级工作。
二○一六年三月五日
第二篇: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实施评估总结报告
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实施评估总结汇报
一、农网改造升级工程2010年投资计划实施情况 浏阳市2010年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共下达投资计划8246万元(自筹资本金),共下达16个批次项目,现已完成全部投资计划和项目建设,共涉及122个行政村、5条10千伏线路,总计新建10千伏线路115.912公里,改造10千伏线路8.83公里;新增270个配电台区,容量40215KVA,改造246个配电台区,容量29870千伏安;新建、改造220~400伏线路1502.712公里;“一户一表”改造45526户。
通过2010年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的实施,使浏阳的农网改造面达到了100%,解决了电力设施过载、供电“卡脖子”和低电压等突出问题,10千伏配网供电能力大大增强,农村用电量明显提高(由上年的4.08亿千瓦时增长到4.69亿千瓦时)。通过新增配电台区和更换高能耗变压器,大大提高了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综合线损由上年的10.55%下降到9.01%),同时还降低了供电成本。低压线路经过改造,消除了对地距离不够、档距大、拉线严重锈蚀、电杆强度不够、导线强度不够等安全隐患。末端用户电压全部达到合格范围之内,保证了用户电器设备的正常使用。10千伏线路由上年的126 条增加到131条,线路长度由2724千米增加到2887千米,10kV配变由1971台增加到2573台,配变容量由206
兆伏安增加到292兆伏安,低压线路长度由13300千米增加到14998千米。配电网络得到极大的完善,供电质量得到极大的提升。例如,改造前的普迹镇普泰村1636余用户,原有11台变压器,总容量只有865千伏安,处于线路末端的用户电压只有155伏左右,近300户用户不能正常用电,空调、电视无法启动,通过农网改造升级,新增布点3台100千伏安变压器,2台160千伏安变压器,利旧新建1台50千伏安变压器,增容4台变压器,末端用户电压达到220伏,用电困难得到根本解决。
工程项目、资金、招投标、工程监理、施工全过程按照“五制”原则执行,规范工程管理流程,其物资材料全部由国网公司、省电力公司统一组织招标。
为了确保按期、按质、按量完成农网改造升级工程任务,我局狠抓进度调度、质量监管、安全督查、工程资料管理、工程结、决算管理五方面工作。
一是狠抓工程进度,在工程进度方面,全局按照提前二个月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时间要求部署工作,科学安排工作进度,不等不靠,提前运作,掌握了工作的主动权,促进了工作顺利开展。
二是狠抓工程质量。在抓项目进度的同时,我们始终把工程质量作为重点来抓,严格标准,加强现场检查,确保了工程质量。通过自检自查及时整改缺陷,在项目的规划、设
计、招投标、工程监理、安全生产等方面都按照国家、部门有关规定进行规范操作。
三是局安监和工程组工作人员,深入施工现场,督查安全措施落实情况,及时指出安全漏洞,规范基建施工安全,确保施工零事故。
四是工程档案资料严格按照《湖南省电力公司加强农网建设与改造工程资料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竣工一个台区验收一个台区,并将工程资料及时归档,工程监理全过程参与验收,并在资料上给予指导。2010年农网改造升级工程资料已全部编制完成并归档,正在进一步整理完善。
五是工程结、决算严格按照《关于明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10千伏及以下工程概结算及工程费用开支有关规定的通知》执行,2010年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结算已全部上报,并经省电力公司对审,正式批文还未下达。
投资计划执行和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1)线路架设不可能做到家家户户四线到屋。因为受农网改造升级资金限制,所以电力部门只能根据实际情况做改造设计,尽量满足用户的用电需求及用电质量。有些只有1、2户人家,并且没有加工动力设备,也要求架设四线,这是不合理的。(2)由于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的重要意义宣传不到位,氛围不够浓,导致村组、村民不配合,施工受阻,影响工程进度。部分村民对线路改造路径不理解,总是以种种理由进行阻拦,认为这是他家的地方,不准立电杆,不准架线等等。(3)随着城乡统筹的推进,集镇的人口居住密度加大,农村电量增长迅速。随着集镇用电负荷急剧增长,急需配变布点,但集镇街道新建房屋没有合理规划,很大一部分街道没有行人道,房屋连马路很近,没有预留架空线路通道,无配变布点位置,只能从远处变压器架设低压线路供电,造成供电变压器远离负荷中心,线路末端供电质量差。
二、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投资规模不能满足投资需求:
浏阳市地形地貌比较特殊,全市总面积5007平方公里,占长沙市的46%,全市四面环山,山地、丘陵、盆地交错,山地占土地面积52.9%,丘陵占25.1%,人员居住分散。根据省公司统一的规划设计标准要求,很多项目投资规模不能满足投资需求。
2、其他问题:
与各行政村组汇报沟通不力,特别是在规划设计时没有充分与当地政府及村组规划办汇报协调,造成项目无法实施或项目变更较多。没有充分发挥当地政府、村组在农网改造中优化环境、协调矛盾的主导作用,没有依靠地方政府妥善解决处理农网项目实施中的投诉、阻工等问题。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1、农网改造升级“十二五”规划情况:共计划投资2.3
亿元,新建改造10千伏线路647千米,新建改造变压器台区1295台/226280千伏安,新建改造低压线路2232千米,一户一表改造11155户。2、2012年投资计划和项目的情况:
2012年计划投资7390万元(投资计划还未下达),涉及29条10千伏线路、11个县城配变布点、75个改造行政村,共计划新建改造10千伏线路223千米,新建改造配电变压器300台/53630千伏安,新建改造低压线路623千米。已上报8条10千伏线路、21个行政村改造的设计,设计初步概算1500万元,省公司已通过审查,正式批文还未下达。
3、按照局近几年将把电力规划、基建建设工作作为全局的一项中心工作来抓,坚持规划先行,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强化管理,提高效益,实行大规划、大建设体系,从建设环境、电网建设的源头优化配置,规划建设的深度、安全、进度、质量的平衡,注重规划建设管理基础数据,加强电网分析、电网评估、思路创新、重点突破。
4、为有力推动电力项目建设,市委钟钢书记上任尹始就来我局调研。强调“三”个一律,并成立了浏阳市电力建设协调和环境整治两个联席会议机制,农网项目村乡申报制度,为电力建设施工环境扫清了障碍。2011年11月17日,浏阳市政府召开了全市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动员大会,并出台了《浏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做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
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工作目标及各级部门的职责。并将农改工程纳入“三制”管理,即项目申报制、进度公示制、年终目标考核制。市政府成立了领导小组,要求各乡镇村成立相应领导小组。
四、对顺利实施农网改造升级、完成“十二五”规划任务的相关建议
1、强化推进措施。各乡镇负责辖区内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的施工环境维护、安排专人对施工现场进行协调,组织村民承担农配网工程的抬杆挖洞等简单劳务,电力部门根据省公司批复支付相关费用,切实解决农网改造中挖洞抬杆协调难度大、投工不足的问题,确保工程建设安全高效推进;各部门、单位要立足职能职责积极配合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实施特事特办,开辟“绿色通道”。把农网工程纳入重点督办的工程项目,纳入乡镇、街道办事处、部门单位的年终目标绩效考核,实行农网改造升级工程任务完成情况与各责任单位的目标考核、各相关责任人的公务员考核、各领导岗位的履职挂钩的“三挂钩”考核制度。
2、安排资金扶持。为保证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效果,省电力公司压缩了近三分之一的人工成本作为政策性资金进行投入,并将工程作为生产性任务下达到了县电力局。初步测算,完成这个工程仅技工一项需要外聘163人,四年的人员经费缺口大。省电力系统实行财务报账制,这笔费用属不
可报销费用,浏阳电力局无任何资金来源,请求市人民政府给予适当的资金支持。
3、加大对电力设施安全运行的保护力度。一是建立电力设施安全运行常态工作机制。将电力设施安全运行纳入全市公共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由市安监部门牵头,电力和相关部门配合,开展电力设施安全运行专项执法。二是强化开展外力破坏专项整治。对于外力破坏导致的电力安全重大事故,由市公安部门牵头,组织调查取证,进行严厉打击,依法追究事故单位和人员的经济、刑事责任。三是建立电力防护区内建设审查、监管制度。建立信息沟通机制,涉及到电力防护区内的项目,按照《电力设施保护条例》须经电力部门审查。并由市安监部门牵头,电力、公安、城管、建设、国土、规划等相关部门共同参加,进行联合执法,确保安全施工。
国家启动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中央财政投入2000亿元对全国农村电网进行全面改造升级,全面建成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的新型农村电网。这是国家继“两改一同价”以来又一项重大支农惠农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我局将抓住这次机遇,认真做好规划设计,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项目,全力以赴做好农网改造升级工作。
二○一二年三月一日
第三篇: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管理办法
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更好地实施农网改造升级工程,进一步提升我市农网的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总体要求,落实“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农电发展战略,统筹城乡电网协调发展,逐步建成“结构优化、布局合理、技术适用、供电质量高、电能损耗低”的新型农村电网,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设计、监理等参与工程的各单位。
第二章 工程设计与监理
第三条 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由网公司统一组织设计招投标,中标后由设计单位进行设计。
第四条 工程设计要保证贯彻和执行国家及行业部门颁发的规程、规范,设计精益求精,符合国家电网公司管理要求。
第五条 建设单位应组织技术人员对设计图纸进行审阅,并交工程档案部门保存。
第六条 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由网公司统一组织监理招投标,中标后由监理单位进行全程监理。
第七条 监理单位负责对工程质量(包括电气设备和施工材料质量)、施工安全和工程进度进行监督、检查。
第三章 工程组织实施 第八条 农网升级工程采取招投标的方式,由具备相应施工资质的中标单位组织施工。
第九条 施工单位中标后,应将资质材料复印件交建设单位备案。建设单位有权对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的安全资质情况进行核查。
第十条 施工单位的资质审查合格后,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签订施工合同。合同约定内容应包括:工程名称、工程量、双方权利和义务、质量要求、安全管理责任、工期、竣工验收、违约责任等。
第十一条 建设单位应协助施工单位做好进场前准备工作。
第十二条 施工单位进场前应成立施工组织机构,明确项目经理、项目总工、项目技术员、质检员、安全员、资料员等人员构成和职责。
第十三条 在收到建设单位提供的全部设计文件和施工图纸后,由项目总工组织技术、质量、安全人员对施工图等设计文件结合国家现行标准、规范进行认真审阅。审阅中发现的问题和疑点及时汇总整理成书面材料报建设单位和监理工程师,在设计交底时逐一解决。
第十四条 施工单位必须依据审核通过的图纸进行施工,不得随意更改设计图纸和标准。需要变更的,应严格执行设计变更制度。第十五条 施工单位必须按合同约定的时间节点倒排工期,按周报送日施工计划(包括时间、地点、参加人员等),确保工程按期完工。
第四章 施工材料
第十六条 农网升级工程所有设备及主要材料为建设单位供货。
第十七条 建设单位负责与中标的供货单位按设计单位提供的有关技术资料和标准要求签订合同,且认真做好材料、设备的厂家监造和出厂验收工作,确保现场交货质量。
第十八条 在材料、设备到货后须通知施工单位和监理工程师共同清点,做好材料移交工作。建设单位供应的材料、设备与合同或一览表的品种、规格、型号、质量等级不符时,施工单位应及时通知建设单位,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损失由施工单位自负。
第十九条 建设单位供应的材料、设备使用前,由施工单位按照有关规范要求做好检验或试验,检验或试验费按有关合同执行。对不合格的材料、设备应及时通知建设单位。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损失由施工单位自负。
第二十条 监理工程师发现施工单位采购并使用不符合设计和标准要求的材料、设备时,应要求施工单位负责修复、拆除或重新采购,由施工单位承担发生的费用,由此延误的工期不予顺延。
第五章 施工质量
第二十一条 农网升级工程质量目标是:
1、保证贯彻和实施工程主要设计的技术原则及国家、行业颁发的规范、规程。
2、杜绝重大质量事故和质量管理事故的发生。
3、工程施工质量达到质量评级优良标准,满足《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达标投产考核办法(2005年版)》达标投产的要求。
4、满足电力设备交接试验执行华北电力集团公司2005版《电力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规程》。
5、分项、分部工程验收合格率100% 第二十二条 施工单位应建立和健全质量保证体系,配备专职的质量检查人员,建立完善的质量检查制度。
第二十三条 按本合同约定的质量标准,施工单位对工程使用的材料和工程设备以及工程的所有部位及其施工工艺,进行全过程的质量检查,详细作好质量检查记录。
第二十四条 建设单位为确保工程质量,要成立质检组织(每县公司抽出1名人员作为专职质检人员),对工程质量定期或随机检查,并出具质检报告。此质检报告作为对施工单位处罚和评定工程质量及信誉度的直接依据。
第二十五条 施工中出现工程质量问题,必须无偿返工。对后序施工造成较大影响的,不论最终结果如何,或出现永久 性质量缺陷,建设单位将根据监理工程师及有关各方确认的监理通知单对施工单位进行处罚。
第二十六条 对工程质量有争议,由双方同意的工程质量检测机构鉴定,所需费用及因此造成的损失,由责任方承担。双方均有责任,由双方根据其责任分别承担。
第六章 施工安全管理
第二十七条 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安全管理目标: 不发生人身轻伤及以上事故,不发生因工程建设引起的电网设备事故和火灾事故,不发生恶性电气误操作事故,不发生本企业发包、承包、分包的工程现场人身死亡事故,不发生一般施工机械设备损坏事故,不发生交通责任事故。
第二十八条 开工前,施工单位组织现场勘查,开展施工现场环境危险辨识工作,对有可能发生触电、高空坠落、机械伤害、火灾等事故的危险点提前告知施工单位现场负责人,并要求施工班组制定、落实安全风险防范措施。
第二十九条建设单位应对作业人员进行入场前安全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参与施工。施工单位严格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包括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复审,持证上岗,并报建设单位备案。
第三十条 施工单位应配备合格、齐备的劳动防护用品及合格有效的安全工器具,并监督、教育施工人员正确使用。
第三十一条 施工单位应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各级安全施工责任制。项目承包范围内所有参建人员均应纳入项目安全管理网络;制订各级人员的安全职责,建立和健全安全保证体系和监督体系;应指派一位常驻工地的专职安全员,专职安全员应能胜任此项工作,并有权发布各种指示及采取防止事故发生的预防措施。
第三十二条 施工单位在建设单位运行中的设备上作业或需经建设单位完成相关安全措施的作业,施工单位必须在得到建设单位现场许可并由双方签字确认后方可开始作业,并严格执行建设单位的“两票及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卡)”。严禁未经建设单位现场许可就擅自作业或超范围作业。
第三十三条 施工单位要制定安全技术措施计划,报建设单位备案,并组织落实。严格执行《农电检修、施工现场“三防十要”反事故措施》,组织施工方案和安全措施的全员交底,并签字确认。
第三十四条 按实际情况和季节特点制定包括防火、防大风、防汛、防冻、防暑、防雷、防雨、防雾等安全措施或管理办法,落实相应的安全设施。
第三十五条 汽车吊、高空作业车等特种设备、施工机具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由具备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验检测,取得检测合格证书后方可使用。钢丝绳、滑轮、链条葫芦等小型 6 起重工器具以及电钻等小型电动工器具应定期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使用安全、可靠。
第三十六条 对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的行为和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自我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和整改。
第三十七条 对地下管线、架空线路、通讯线路以及已建成的装置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第三十八条 现场一旦发生事故,必须立即进行求援,及时报告建设单位,并按要求报告地方安全生产监督和管理部门,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第七章 中间检查与验收
第三十九条 施工单位必须按规程规定填写好工程技术资料(包括施工记录、中间检查记录、设备电气试验报告等),确保施工质量。
第四十条 监理单位必须对施工单位施工过程进行中间检查,施工单位应予配合。检查不合格的,监理单位有权要求施工单位返工。
第四十一条 隐蔽工程具备隐蔽条件,施工单位应在隐蔽前24小时通知监理工程师和建设单位验收,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在验评记录上签字后,施工单位方可进行隐蔽和继续施工。
第四十二条 工程结束后,施工单位将工程有关资料汇总报建设单位。第四十三条 建设单位组织本部门技术人员和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共同对工程进行验收,形成验收报告。
第四十四条 验收不合格的,由施工单位限期整改,并按第四十九条之规定处以罚款。
第八章 处罚措施
第四十五条 为保证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施工单位在进场前应向建设单位缴纳质量保证金,具体标准为工程造价的20%。
第四十六条 施工中出现工程质量问题,必须无偿返工,并处以每次**万元的罚款。对后序施工造成较大影响的,或出现永久性质量缺陷,建设单位将根据监理工程师及有关各方确认的监理通知单对施工单位处以2%施工承包合同价款的罚金。
第四十七条 施工单位出现人身重伤及以上事故、重要电器设备烧毁事故和造成大面积停电事故,由施工单位负责并承担不可推卸的全部责任,同时建设单位将按事故造成的影响程度对施工单位处以1%-2%施工承包合同价款的罚金。
第四十八条 施工单位未按合同约定的时间按时完工,建设单位将对施工单位处以0.5%-2%施工承包合同价款的罚金。
第四十九条 建设单位对工程一次验收不合格的,对施工单位处以5%施工承包合同价款的罚金。
第九章 附则
第五十条 本办法未涉及到的按相关合同条款执行。第五十一条 本办法由农电工作部负责解释。第五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第四篇:2011年农网改造升级工程
2011年农网改造升级工程
安全文明施工协议
1、总则
为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认真贯彻国家电网公司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目标和“三抓一创”工作思路,落实国家及行业有关安全生产工作的法律法规,加强对电网工程建设的安全管理,进一步落实各工程参建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2011农网改造升级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实现本《协议》第2款主要的安全目标,确保施工员、设备及环境安全,依据本工程发包方、承包方双方签订的施工承包合同(以下简称合同),特签订本《协议》。
2、安全目标要求
2.1不发生人身重伤及以上事故; 2.2不发生施工机械设备事故; 2.3不发生火灾事故;
2.4不发生负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 2.5轻伤负伤率≤4‰;
2.6不发生环境污染事故和重大垮(坍)塌事故; 2.7不发生因工程建设而造成的电网意外停电或电网解列事 故。
3、双方责任 3.1发包方责任
3.1.1负责工程建设安全工作的总体管理和监督,对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安全健康与环境工作负有全面临督、管理责任。
3.1.2负责委托监理代表发包方对现场的安全文明施工行使安全监督、管理职责。
3.1.3明确发布建设项目的安全目标和安全文明施工规定和要求,明确必须遵守的安全健康与环境保护法规。
3.1.4监督承包方按合同约定建立健全现场安全保证体系和安全监督体系。
3.1.5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对承包方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监督、考评。
3.1.6按有关规定足额列支安全措施补助费,并保证按时足额到位。
3.2承包方责任
3.2.1承包方是本工程项目现场安全的责任主体,在建设过程中要坚持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指令、政策和法规,贯彻国家电网公司有关安全管理规定和省公司工程建设安全质量管理制度。3.2.2服从项目法人/项目管理单位、监理对安全文明施工的监理管理,并全面遵守项目法人/项目管理单位、监理有关工程安全工作的各项规定,接受以上监督管理单位的考评。
3.2.3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安全责任人的各级安全施工责任制,贯彻“管生产必须管安全”、“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所有参建人员(包括民工)均应纳入安全管理网络;按照合同要求明确提出工程的安全方针、安全目标;制订各级人员的安全职责,建立和健全安全保证体系和监督体系,并确保其有效运转。
3.2.4对现场安全健康与环境工作负全面责任。
3.2.5必须建立健全符合工程实际情况、具有可操作性的有关安全管理的各项制度,并确保实施到位。按照“安全管理制度化、安全设施标准化、现场布置条理化、机料摆放定置化、环境影响最小化”的目标,负责安全文明施工的具体实施和环境保护工作。
3.2.6施工技术方案和措施、作业指导书等必须包括切实可行的安全保证措施,并严格履行报审程序;实施中务必落实到位,使安全工作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3.2.7负责经常性的内部安全检查,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内部安全大检查工作,参加项目法人/项目管理单位、监理单位组织的安全大检查工作,对发现的问题必须在限期内完成整改。3.2.8加强施工危险点辨识及预控工作,建立事故和预防机制,减少事故损失。发生安全事故,必须按规定及时如实上报。
3.2.9保证发包方支付的安措费和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足额用于本项目。
3.2.10配备合格的施工用机具,保证投入本工程现场施工机械、工器具、仪器、仪表处于有效完好状态。
3.2.11按变电工程建设安全管理制度,认真做好安全文明施工二次策划和实施工作,创造良好的文明施工环境。
4、安全措施补助费和安全考核金
4.1安全措施补助费、文明施工措施费已作为非竞争性报价含在合同里,承包方必须用于本项目,并接受发包发(或发包方委托的监理)监督使用。
4.2为加强安全管理的过程控制,发包方、承包方双方为本工程签订合同总价的1%为安全保证金名称变更为安全考核金。发包方在事实清楚的前提下,根据本《协议》第5款、第6款的规定考评处罚,但处罚后并不表明免除了承包方滿足发包方安全文明施工要求的责任。
5、考核标准
5.1若发生人身死亡或重大施工机械设备事故和重大火灾、重大交通事故,扣安全考核金100%.5.2发生人身重伤事故,一人·次扣安全考核金30%、二人·次扣安全考核金60%、三人·次及以上扣安全核金100%。
5.3发生因工程建设而造成的电网停电事故,视事故影响的大小和严重程度扣安全考核金20%—100%。
5.4建设单位组织安全大检查时,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建设安全健康环境评价》未达到每次罚安全考核金10%。
5.5建设单位工程管理人员、项目经理以及安全监督人员、本项目监督部监理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例行检查、抽查发现施工项目部的违章行为,第次扣款100—500元或按相应处罚标准对承包方考核处罚。
5.6若发生特大安全事故,对承包方的罚款不受安全考核金限制,发包方、承包方双方将根据国家、国家电网公司有关规定,另行协商。
6、兑现办法
6.1安全考核金(单价合同按虚拟合同总价,结算时多退少补)的扣除,发包方在事实清楚的前提下,将书面通知承包方扣款金额;违章罚款在日常检查时开具《违章罚款通知单》,在进行施工合同结算时将依据存根汇总后,书面通知承包方扣除。所扣的款项以考核金为限,在合同结算时执行。
6.2承包方没有达到安全目标,或没有很好履行安全职责,或发生管理混乱、严重违章、不遵守安全管理制度等问题又拒不整改时,发包方在执行上述考核的同时,有权根据性质的严重程度决定停止承包方在发包方新项目中投标,或在发包方管理的工程项目范围内通报批评。
7、附则
7.1本《协议》作为施工合同的附件,是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7.2本《协议》是发包方、承包方双方合同的补充约定,安全事故发生后,发包方、承包方双方除执行本《协议》外,还应按照国家、国家电网公司有关的事故调查处理有关规定接受相应的处理。
7.3施工合同中条款与本协议有冲突的条款,以本《协议》为准。
发包方授权代表:
承包方授权代表: 签署日期:
签署日期:
第五篇:会宁县2011年农网改造升级工程
会宁县2011年农网改造升级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会宁县发展和改革局 会宁县供电公司
二零一一年二月
目 录
一、会宁县地区经济及社会概况
二、会宁县的电网现状
三、会宁县电网存在的突出问题
四、会宁县2011年电网建设的必要性
-总流域面积6439平方公里。会宁是历史文化古城。会宁“地控三边,县居四塞”,是古丝绸之路重镇,素有“秦陇锁钥”之称。
会宁距兰州市155公里、白银市180公里。东依静宁县和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海原县,南与通渭县毗邻,西靠安定区和榆中县,北与靖远县、平川区相邻。总面积为6439平方公里,2009年底总人口为58.28万人,全县共辖28个乡镇6个社区居委会284个村民委员会29个居民小组2039个村民小组。
会宁气候属温带季风型气候,年(1990—2005)平均温度在5.0°—8.5°之间,年无霜期为136—186天;年平均降水量340毫米,年蒸发量达1800毫米。
会宁县地处西北内陆,地形南部多高大山梁,相对海拔较高,北部为低缓川塬,相对海拔较低。夏季暖湿空气北上困难,冬季干冷空气南下长驱直入。故气候温凉干燥,南北差异较大,降水少且分布不均匀,年际变率较大,年内四季分明、水热同季,日照时间长,蒸发强烈,无霜期较短。气候类型属温带大陆型季风气候。干旱、冰雹、冷冻、暴雨、洪水、雷暴、大风、沙尘暴等气象灾害较为频繁。尤以大面积、长时间的干旱灾害危害最重。历史上素有“干会宁”之称和“十年九旱”之说。近年甚至有演变为“十年十旱”的趋
-区一带两支撑”,强化基础、落实项目、提升产业、改善民生,努力促进社会和谐,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全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迈上新的台阶,顺利实现了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国民经济呈现出快速稳定增长的良好态势,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工商经济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势头强劲;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财税金融运行良好;财政收入明显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地区生产总值由2001年的7.7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28.49亿元,均年增长15.6%;其中,第一产业达到8.81亿元,第二产业达到8.48亿元,第三产业达到11.2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2001年的1.7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11.69亿元,年均增长23.1%。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1年的1165元增长到2009年的2351元,年均增长8.1%。
1.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2009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达到283354万元,增长11.8%;其中第一产业达到90555万元,增长6.1%;第二产业达到80744万元,增长19.4%;第三产业达到112055万元,增长10.8%。产业结构继续调整,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32.0%、28.5%、39.5%。第一产业拉动经济增长1.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拉动经济增长5.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拉动经济增长4.5-6 5.城乡居民收入增加,人民生活有所改善。年末全县单位从业人员达到20005人,平均单位从业人员19415人,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49585.1万元,单位从业人员平均劳动报酬2502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51元,比上年净增244元,增长1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500元,比上年增长14%。
“十二五”时期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及工作重点。指导思想是:“落实三个战略思想”,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思想。“确立一个基本思路”,即确立发展统领全局的基本思路。主要是突出一个主体、扭住两个关键、着力解决“三农”问题、落实四个百万工程、建设五个产业基地、培育六个特色产业。“十二五”时期,把发展红色旅游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的一项主体性工作,通过打红色牌、绿色牌、金色牌,争取国家投资项目,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加快产业开发步伐,带动第三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努力把会宁建成甘肃的重点旅游城市、全国的红色旅游名城。要抓住计划项目的争取实施和招商引资这两个关键,通过发展抓项目、发展抓产业、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推进扶贫开发,着力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文明的新农村。实施百万亩草、百万亩林、百万亩马铃薯、百
010年完成供电量8766.1万kWh,售电量7687万kWh,,综合线损12.31%,平均电价517.07元/千千瓦时,现管辖各类用户70860户。
在省市电力公司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公司不断创新,开拓思路,积极探索发展的新路子,目前各项工作朝正规化、专业化、标准化的道路上努力迈进。
2.会宁县公司电网现状
会宁县农电在六十年代前一直是空白点。1958年9月会宁首次采用匈牙利65千瓦发电机发电,仅供县城小厂生产和机关单位照明用电。1972年靖远至会宁郭城110千伏送变电工程建成投产,从此结束了我县千百年来无大电网的历史,也为加速发展我县的供电网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七十年代会宁人民为彻底改变“十年九旱”的干旱面貌,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动工兴建靖会引黄提灌工程。1975年建成35千伏甘沟变电站、1976年建成35KV头寨变电站、1978年建成35KV会宁变电站、1982年建成35KV太平变电站、1985年建成35KV大沟变电站、1987年建成35KV刘寨变电站、1991年建成35KV古城变电站。1978年建成甘沟电力引黄提灌工程,2001年在农网改造的契机下相继建成110千伏会宁变电站一座、35KV草滩、八里变电2座。为会宁县农村电气化和经济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0 年底累计投资资金16092.60万元,会宁县供电公司管辖农村35千伏变电站9座,主变15台,容量22650千伏安;箱变1座,容量3150KVA。35千伏线路9条206公里,6-10千伏线路34条2440公里,配电变压器2145台,容量88523千伏安;0.4千伏线路3621公里。电网的快速发展,改善了农村生产条件,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为全县经济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电力保障。
三、会宁县电网存在的突出问题 1.35KV电网设备存在的问题
1.1会宁农村电网主要是在70~80年代以国家投资为主,群众自筹为辅,发展起来的电网结构。我公司共管辖35千伏变电站9座,35千伏线路9条。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电网网架结构薄弱。虽然经过实施农网建设改造项目对5座35千伏变电所和3条35千伏线路进行了改造,改造率为50%和34%,还有50%和64%的35千伏变电所和35千伏线路没有改造。尤其是3512郭甘线一条35千伏线路带有峡门、头寨、甘沟、大沟4座35千伏变电站,1978年投运以来主变没有大修过,设备运行年久,严重影响系统安全运行。部分输配网设计受当时条件所限,导线线径小,主变容量低,线路、设备经过多年运行,杆塔裂缝、漏筋、横担锈蚀、过负荷等诸多隐患。未改造的农村电网不能满足安全运行和负荷发展的需求。全
2线径仅50平方毫米,绝大部分导线为25-35平方毫米。二是变压器布点少,负载率低,造成低压网半径大。一台10KVA的小容量配电变压器要带几个社的用电负荷,而且安装严重偏离负荷中心,电压质量很差(末端电压平时在170V左右,用电高峰期就更低)。
2.30.4KV配电线路几乎没有形成,只有原有的农副加工的动力用户采用破股导线或不同规格的绝缘线续接和用方杆或简易的木杆架设的线路。
2.4照明线均为用25平方毫米的导线破股后或直接用4-6平方毫米的黑皮线架设,就这样状况的线路还要延伸到两三公理外的住户,导线对地3米左右的非常普遍,断线和触电隐患更是十分严重。
2.5表计安装的方式有两种情况,一是很零散的安装在采用薄铁皮自制的能够安装1-4块表的已锈蚀和破烂不堪的表箱内,安装有高有低,没有接地线,二是直接安装在农户的屋檐下。使用的电表基本上都是淘汰的DD28表,安装后从来没有校验过,资产是农户的,计量不准的问题十分突出。经过二三十年的运行,设备老化,线路绝缘层老化脱落,低压部分基本上没有什么维护。因此造成断线、短路的现象时有发生,供电可靠性极差,安全用电得不到保证。
2.6未改造村社的电费计量仍沿用一变一表制。即供电
投运,线路全长30公里,截止目前已运行35年,带有35千伏头寨、峡门、甘沟、大沟共四座变电所,担负着15个乡镇的供电任务。出现检修停电或故障时,将造成大面积的停电。同时会宁35千伏电网南北互不兼顾,成为供电瓶颈,不能形成互供,目前急需要一条35千伏线路连接会宁南部和北部电网。
2.35千伏会甘线建设必要性
2.1 35千伏甘沟变位于110千伏郭城变和110千伏会宁变的中心位臵,距离110千伏会宁变约40公里,如果新建35千伏会甘线(会宁变-甘沟变),就可以将35千伏甘沟变作为枢纽变电站,起到连接会宁南部和北部35千伏电网的目的。如果35千伏郭甘线停电,可以通过会甘线作为第二电源向甘沟变、大沟变、峡门变供电,减少停电范围,保证供电可靠性。
2.2 有3512郭甘线供电的35千伏峡门变作为会宁县城及周边乡镇居民饮水、农田灌溉的主要供电电源,重要性非常突出,如果一旦郭甘线停电,将影响会宁县大面积人畜饮水和农田灌溉,会甘线建成后,可以作为35千伏峡门变的第二电源。
2.3 110千伏会宁变是会宁县城主要供电电源,如果一旦会宁变失压,将造成会宁县城及周边13个乡镇大面积停
-状较差,设备爬距不满足要求,不满足国网公司“十八项反措”的要求等问题,严重影响到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因此急需对这些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进行改造。不满足国网公司“十八项反措”的要求等问题,严重影响到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因此急需对这些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进行改造。目前,该地区准备新上蔬菜深加工产业,有负荷发展的趋势。电气主接线35千伏、6千伏均为目前均为单母线接线,由110千伏郭城变单电源供电,供电可靠性差,易造成大面积停电等问题,没有实现综自系统,不符合无人值班要求,运行维护工作量大。
2.35千伏白塬变电站异地重建工程建设必要性 2.1 白塬变1#主变为SJL-5600/35型主变,属76年的产品,2#主变为SJL-6300/35型主变,均属78年3月的产品,主变已运行30余年,设备渗油严重,损耗高,老化严重,已超过规定使用寿命,无事故储备容量,急需进行改造。且容量已不能满足最大用电负荷期,主变容量N-1的需求。
2.2 户外配电装臵部分变电站35千伏开关均为DW型淘汰性开关,户外10千伏配少油开关,不符合无油化要求,并且配件奇缺,给运行维护工作留下隐患。二次部分白塬变电站保护均为70年代的机电型保护,可靠性差、维护极为不方便。
-力,保障供电可靠性。防止35千伏会古线故障或检修停电导致大面积停电的现象。极大的改善会宁地区35千伏的网架结构,提高35千伏电网的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
(四)35千伏桃太线现状及建设必要性 1.35千伏太平变现状
35千伏太平变始建于1995年,位于会宁县南部,是会宁工、农业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太平城变电站承担着太平乡、党岘乡、老君乡、杨集乡、翟所乡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电任务。在2009年农网完善新增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工程中进行了改造。3512会太线做为太平变的唯一电源,由会宁变出线。在2003年农网二期资金项目中进行了改造。
2.35千伏桃太线建设的必要性
太平变现有主变2台,容量10000千伏安,担负着会宁县南部的太平乡、党岘乡、老君乡、杨集乡、翟所乡等地区的供电任务。太平变一但失压,将造成大面积停电,涉及的党政机关、生产单位多,社会影响大。严重制约着我县南部地区的正常供电。同时随着近年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仅靠110千伏会宁变的1条35千伏线路供电不能满足负荷发展的需求。
通过拟建110桃园变电站,能够给太平变电站提供第二电源。新建35千伏桃园至太平输电线路作为主电源,将原3512会太线为第二电源,可以缓解110千伏会宁变的供电压
0 米或破股线,农户接户线都是由农户自购质次价廉的绝缘线。目前均已残破不堪,不能保证安全可靠用电。
1.4 现在需要改造的村社,基本都处在我县最偏远的区域,农户居住十分分散,实施改造的施工难度和成本越来越高,改造到户的单位投资额越来越大,成为制约我县改造到户率增长速度的主要因素。
2.改造的必要性
2.1 未改造的10千伏主线路由于建设标准低,运行年代久,随着改造面的不断扩大,线路负荷的增长,线路故障频繁,2009年至2010年,线路故障率较2008年上升了近10个百分点,净增23次。
2.2由于10千伏线路超半径供电和导线线径严重偏小等原因,造成70%以上线路的末端电压低,即使将配变的分接开关调至最高档位,用电高峰期,部分用户的家电也无法正常启动。如果不对这些线路实施改造,将会因电网瓶颈效应导致有电供不出或无法用的现象。
2.3未改造村社的用电,目前由本社指定的人员进行管理,管理混乱的现象很普遍,人情电、关系电及窃电问题突出,再加上存在高耗能(SJ或S7型)变压器仍挂网运行,线路状况十分差,每家每户所使用的电度表基本为已用十多年的DD28型淘汰表等问题,造成台区线损局高,形成了用电少
和产生人情电、关系电等不公平现象。
2.6 由于会宁县是白银市辖区内地域最广、人口最多的县区,目前仍有857个自然社3.62万户居民未实现“四到户”管理和城乡同网同价。
因此,加大对未改造村社供配电设施改造投资和加大的对原有10千伏配电线路的改造投资是十分必要的。
(六)、调度通讯工程建设必要性
1、会宁县供电公司没有建没专用的电力调度通信系统。对所辖变电站的通信调度,利用中国电信的公共电话网,进行人工电话调度,没有其他的调度自动化设备和手段。和上级调度的通信也采用公共电话网。随着电网的建设扩大,变电所的改扩建,电网运行方式日渐复杂,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是作为确保电网安全、优质、经济运行和提高调度运行管理水平,在公司的经济运行中日益显示出其重要性。为使调度自动化系统稳定可靠地运行,使其在电网经济运行及安全运行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根据电网的发展和现有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现状,建设专用的调度通讯系统,是电网发展的必然要求。
2、从会宁电网所处的地理环境上看,会宁县电网供电半径大,变电站分布点少,交通状况较差。通过建立调度通讯系统,可以将庞大的电网信息传送到监控中心,使监控运
-新建35千伏桃古线由110千伏桃园变出线,古城变增加35千伏进线间隔一回。35千伏桃园线导线选用LGJ-120型钢芯铝绞线,全线架设光纤复合地线。线路走径主要占用农耕地,其中40%占用水浇地。线路全长10千米。
(四)、35千伏桃太线建设设计方案
新建35千伏桃太线由110千伏桃园变出线,太平变增加35千伏进线间隔一回。35千伏桃太线导线选用LGJ-185型钢芯铝绞线,全线架设光纤复合地线。线路走径70%为山区,占用退耕还林农地和农耕地。线路全长25千米。
(五)、10千伏及以下建设设计方案
改造10千伏主线路15条264千米。新建配变180台,9005千伏安。新建10千伏线路无功补偿1801千乏,新建10千伏线路开关49台。新建0.4千伏线路191千米,改造户表3430户。
六、工程投资估算
(一)、35千伏会甘线建设投资估算
计划总投资820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164万元,银行贷款656万元。
(二)、35千伏白塬变异地新建投资估算
计划总投资650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130万元,银行贷款520万元。
(三)、35千伏桃古线建设投资估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