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微腐败”工作开展以来的感受1
对“微腐败”工作开展以来的感受
有句话讲:“一文虽微,能污清白人格;万金价昂,难收公道人心。”这是廉洁,是廉政,更是我们作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所要秉承的标准与原则。专项治理“微腐败”工作的开展,其主旨在于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权力观。通过“微腐败”工作的开展,我体会到以下几点感受:
第一,旗帜鲜明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坚定不移站稳立场。作为基层工作人员,我的责任就是为我社区的群众服务,其他的我都不用去管,做好自己负责的工作,做好自己就是我的信念。
第二,从根本做起,杜绝“微腐败”需踏踏实实干出来。“公私分明”、“在其位,谋其政”不是说说而已。要运用好手中的权力,就要从根本做起、从自身做起。
第三,实事求是是一种标准和要求。实事求是是一种标准,它要求我们能够真正的俯下身子去落实工作,真正的做实事、干实事。
第二篇:对“微腐败”工作开展以来的感受—
对“微腐败”工作开展以来的感受
一颗老鼠屎,能坏一锅粥。基层存在的一些“蝇贪”,如果得不到及时处理,很容易让不明真相的群众误认为“天下乌鸦一般黑”,进而对基层治理状况和政府的公信力产生质疑,后果十分严重。正如王岐山同志所说:“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要抓早抓小,对存在的问题要早发现、早处置,防止小错酿成大祸。”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廉洁意识,防微杜渐,从思想上拒绝、从行为上杜绝任何“微腐败”的行为,坚决不踩腐败这条红线。
自从“微腐败”工作开展以来,基层“微腐败”行为逐渐被挖出来,他们觉得招待、请吃、送礼、送钱是增进关系、礼尚往来的需要,即使用的是公款。正如邛崃市水口镇响水村党支部书记朱旭东大操大办乔迁宴、违规收受礼金案的发生,让人不得不感慨:腐败虽小,危害尤大。
第三篇:对“微腐败”工作开展以来的感受3
对“微腐败”工作开展以来的感受
——工作人员
“微腐败”,“微”在层级,“危”在民心。提升党性修养是拒微腐倡廉风的内在约束力。党性修养即是党员干部应有的“德行”,党员干部做到忠诚、干净、担当、奉献,不动摇思想信念,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才能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救人民于水火。
牢记党纪严于国法是拒微腐倡廉风的坚实防火墙。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纪法分开、纪严于法、纪在法前,是对党员干部的更高要求。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就是将党规党纪成为党员不可逾越的底线,守住了纪律就远离了违法犯罪。
树立正确积极的价值观是拒微腐倡廉风的心理防线。党员干部的价值观不仅关乎金钱,更在于保持自身品行和人格的价值,价值观有偏差就容易滋生腐败思想,一些党员干部一味追求金钱和个人利益,不谙其道,看似积极进取,反而断送大好前程。
第四篇:对“微腐败”工作开展以来的感受4
对“微腐败”工作开展以来的感受
中共十八大以来,通过党中央的铁腕反腐,惩处了大量腐败分子,但作为一名基层的工作人员,在开展“微腐败”专项治理以前,我一直以为反腐是上面的事、领导的事,通过这段时间“微腐败”专项治理和学习,我认识到”微腐败”绝不容小视。
我认为,应着重抓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一要抓好制度建设这个根本。“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最紧要的就是给权力定边界、立规矩、划红线,使其在法治框架内规范运行。二要抓好日常监督这个重点。完善监督信息管理体系,及时了解掌握基层工作人员的思想、工作、作风和廉洁自律等情况,加强监督信息的整合、研判和运用。三要抓好查核惩处这个利器,建立查核工作责任制,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及时通报查处的案件,充分发挥查处的惩戒功能和治本功能。
第五篇:对“微腐败”工作开展以来的感受6
对“微腐败”工作开展以来的感受
“微腐败”也可能成为“大祸害”,损害的是老百姓切身利益,啃食的是人民群众获得感,挥霍的是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可谓“吸血”不多、其害如“虎”。基层“微腐败”不能一查了之,必须在如何坚持标本兼治和维护群众切身利益上下功夫,在做实做细反腐“后半篇文章”上求实效。
作为最基层的社区干部,我认为我们应该用《准则》为自己的行为敲警钟。管住自己的脑,不该想的不要想;管住自己的眼,不该看的不要看;管住自己的嘴,不该吃的不要吃;管住自己的手,不该拿的不要拿;管住自己的腿,不该去的不要去。像古人那样“一日三省吾身”,自重、自省、自尊、自励,正确对待个人利益,自觉防止私欲膨胀;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时刻关心群众的疾苦冷暖,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这样才能做到“绝非分之想,拒非分之物”,不为物欲所惑,成为一个堂堂正正,廉洁奉公的人民公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