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细胞分析仪的校准与质控[合集5篇]

时间:2019-05-15 00:32: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血细胞分析仪的校准与质控》,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血细胞分析仪的校准与质控》。

第一篇:血细胞分析仪的校准与质控

血细胞分析仪的校准与质控

梅敏,帅 虎,李海珠,梁洁玲

随着血细胞分析仪越来越多的选择,同一实验室可能存在不同品牌的血细胞分析仪,由于各厂家采用的技术及标准均有一定的差异,因此为保证实验内部不同品牌的血细胞分析仪具有统一性,建立一套完善的校准与室内质控系统是一个重要的手段。1.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和试剂 ①美国贝克曼库尔特LH75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及配套试剂;② 美国雅培CD17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及配套试剂;③ 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公司的S—Cal校准品及定值质控品。

1.2 新鲜全血校准品取同血型的常规体检的健康人的混合新鲜全血14毫升(EDTA-K 抗凝),先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均散在分布,在贝克曼库尔特LH75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上检测无任何警示,且结果均在正常人的结果范围之内。然后将其分装至三个无抗凝剂的试管中,其中第一管8毫升,其它两管各3毫升。在2小时内检测完毕。1.3 仪器准备

1.3.1 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公司工程师对LH75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全面保养及校准,校准后各参数CV值及定值质控均在允许范围之内,实验在校准当天进行。

1.3.2 美国雅培公司工程师对CD17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全面保养,各参数CV值均在允许范围之内,实验在校准后第52天进行,进行前对仪器进行常规保养。1.4 校准质控判定标准

1.4.1 校准判断标准:根据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关于血液分析仪校准规范化的建议要求来判断(见表1),各项目参数均值与定值的差异全部等于或小于表中的第一列数值时,仪器不需进行调整,记录检测数据即可;若各参数均值与定值的差异大于表中的第二列数值时,不要对仪器进行调整,需请维修人员核查原因并进行处理;若各参数均值与定值的差异在表中第一列与第二列数值之间时,需对仪器进行调整。

1.4.2 失控判断标准:以1988年美国临床实验室改进修正案(CLIA’88)允许误差范围的1/4来确认两台细胞分析仪的精密度及偏差室内质控。CLIA’88允许误差范围:白细胞(WBC)为15%,红细胞(RBC)为6%,血红蛋白(HGB)为7%,血小板(PLT)为25%,平均红细胞体积(MCV)为6%。

1.5 溯源目标系统确定 以贝克曼库尔特LH75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为参考仪器(此仪器参加广东省室间质评评比为优秀,且每年参加贝克曼库尔特全球质控,可溯源至国际标准参考方法)。

1.6 操作步骤 ① 取第1管,在LH750血细胞分析仪上严格按仪器操作规程连续检测l1次,计算第2~l1次检测结果的均值(x靶1)、标准差(s1)及变异系数(CV1),以此均值为混合新鲜全血的定值(x1)。② 取第2管,在CD1700血细胞分析仪上严格按仪器操作规程连续检测l1次,计算第2~11次检测结果的均值(x靶2)、标准差(s2)及变异系数(CV2)。③ 根据公式,计算出WBC,RBC,HGB,PLT及MCV的偏差,以这些参数的偏差和CLIA’8允许误差的1/4比较,决定是否需要对CD1700血细胞分析仪某参数进行调整[

]。④调整后,取第3管,在CD1700血细胞分析仪上严格按仪器操作规程连续检测l1次,计算第2~l1次检测结果的均值(x3)再计算偏差,观察偏差是否在CLIA’88允许误差的1/4范围内,如不在此范围,再继续调整。⑤ 以校准的偏差作为CD1700比对室内质控的靶值,以CLIA’88允许范围的1/4作为CV值,每日选择一个正常标本进行比对试验,按以上方法进行计算出偏差,并以此偏差进行比对室内质控图绘制,观察CD1700每日是否存在偶然误差或系统误差,如存在系统误差应重新进行以上比对试验,如存在偶然误差应及时查找原因,并进行必要处理。2.结果

2.1 贝克曼库尔特LH750血细胞分析仪校准后精密度、准确度均在厂家允许范围之内,结果见表2。

2.2 两台血细胞分析仪各参数均值经公式计算出偏差,我们发现HGB,PLT偏差小于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校准判断标准表中的第一列数值,WBC,RBC和MCV均在表中第一列与第二列数值之间时,因此需对WBC,RBC和MCV进行校准,经校准后CD1700的WBC,RBC和MCV偏差均小于表中的第一列数值,结果见表3(各项目单位同表2)。

2.3 当月CD1700各参数比对室内质控的平均值与靶值较接近,变异系数均在CLIA’88允许误差的1/4范围之内,比对室内质控统计见表4(各项目单位同表2)。

3.讨论

血细胞分析仪的广泛应用显著地提高了血细胞及相关参数检测的精密度,由于不同的血细胞分析仪生产厂家各自使用的测定原理和方法不尽相同,使得测定结果及参考范围有所差异;同时,在国内、外众多的大、中型医院中,同一实验室拥有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血细胞分析仪已成为较普遍的现象,致使在同一实验室内同一标本在不同仪器上分析,可能出现测定值的偏差,给评估和解释结果以及给临床上依赖的实验室数据动态监测带来困难。因此有赖其校准的溯源体系的建立,保证校准品的定值溯源至参考方法,既可使检测结果准确,又可使不同检测原理的分析仪在不同时间、地点得出的检测结果具有可比性。ICSH 推荐参考方法为溯源链最高等级的参考检测方法,贝克曼库尔特使用参考方法对其校准实验室的校准品(新鲜全血)进行定值,定值后的校准品对其选择的系统进行校准,校准后的检测系统再对厂家的产品校准品进行定值,定值后的工作校准品再校准厂家的终端用户仪器,校准后的仪器再继续对新鲜全血定值,定值的新鲜全血再对其它型号的血细胞自动分析仪进行校准。这样,被校准的两种血细胞自动分析仪均具有同一溯源性。新鲜全血是最佳的比对试验标本及校准物,确立实验室内的标准参比仪器,再建立新鲜全血在多台仪器问的比对及校准体系在拥有多台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血细胞分析仪的大、中型医院实验室,不失为一种简便、经济的措施,每日进行比对室内质控并进行总结分析便于发现两台血细胞分析仪的偶然误差、系统误差,通过总结分析可评价仪器状态及或系统倾向,通过校准可使结果达到统。因此,通过本实验室的实践,我们认为此系统的建立和实施方案是行之有效的。

检验医学专题网

第二篇: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操作规程

4.操作程序 4.1开机启动

首先开启仪器主机侧面板的电源开关,然后开电脑主机,仪器主机前面板状态指示灯变为橙绿闪烁,仪器主机初始化后开始自检,自检时仪器会自动灌注稀释液、清洗液及溶血剂,并清洗液路。自检完成后,仪器进入血液细胞分析窗口。

4.2本底测试

4.2.1放置洁净的空试管于采样针下,应确保采样针轻挨试管底部。在血液细胞分析窗口,点击“排液”图标,仪器通过采样针排出稀释液到试管中。

4.2.2在血液细胞分析窗口,点击“编号”图标,进入下一个编号操作,输入“0”,再点击“确定”按钮返回血液细胞分析窗口。(注意:仪器系统软件将本底测试的顺序号设定为0,试测试数据将不存储在仪器中,但禁止将血液样本的顺序号设定为0)。

4.2.3将盛有稀释液的试管放在采样针下,按仪器前面板的“RUN”键,待听到“滴”的一声后,方可移走试管。仪器开始自动计数、测量。

4.2.4计数过程中,在窗口的右下方有WBC、RBC的计数计时器,显示WBC、RBC的计数时间。当计数时间过长或过短时,仪器会发出故障报警,并给出报警提示。若出现报警提示,即参照说明第9章《故障处理》进行处理。

4.3质量控制

首次装机或在每天进行血液样本测试之前必须对仪器进行质控,具体参照说明第5章《质量控制》进行处理。

4.4标定

若本底测试,质控结果达不至要求,且某些参数漂移变化较大,则必须对仪器进行重新标定,具体参照说明第6章《标定》进行处理。

4.5血液样本的采集

4.5.1由于所有的临床样本、质控物、标定物均可能含有人血或人的血清,具有潜在的传染性,因此在处理这些物品时必须遵守已建立的实验室或临床操作规程,穿好工作服,戴好医用手套及安全眼镜。

4.5.2采血过程避孕必须干净、无污染,必须使用合格的抗凝剂。严禁剧烈摇动采血管。在室温下,静脉血只能保存4个小时,若在短时间内不能将血样处

理完毕,须将血样存放于2℃~8℃的冷藏室内保存。

4.5.3静脉血(全血)的采集

利用静脉穿刺采取静脉血,放于含有抗凝剂(EDTA-K2·2H2O)的干净试管内,抗凝剂能够保持红细胞、白细胞的形态不变,同时可抑制血小板聚集。轻轻摇动试管5-10次,将试管内的血液彻底摇匀。

4.5.4末梢血(预稀释)的采集

末梢血的采集一般采用局部穿刺法,典型的采集方法是从指端穿刺采集,采血管用20μL定容采血管。指端穿刺采集血液样本时,不能过分挤压穿刺部位,避免组织液混入血液,造成测试分析结果不准确。

4.6全血模式与预稀释模式的转换

4.6.1在电脑工作界面点击“全血”标识,屏幕上将弹出“转换到预稀释模式”,点击“是”,转换成“预稀释工作模式”,同时屏幕上的标识变成“稀释”标识。

4.7血样计数、分析 4.7.1预稀释模式

a)将洁净的空试管置于采样针下,在血细胞分析窗口,点击“排液”图标,仪器通过采样针排出稀释液到试管中。

b)试管移出,将20μL定容采血管内的血样迅速注入到准备好的盛有稀释液的试管中,并轻轻摇动试管,使血样与稀释液混匀。

c)将试管放于采样针下,应确保采样针轻挨试管底部。

d)按仪器前面板的“RUN”键,待听到“滴”的一声后,方可移走试管。e)仪器开始自动分析样本,请等待分析结果。4.7.2全血模式

a)轻轻摇动盛有标本的试管,血样充分混匀后,将试管置于采样针下。b)按仪器前面的“RUN”键,待听到“滴”的一声后,方可移走试管。c)仪器开始自动分析样本,请等待分析结果。

注意:在“预稀释”模式下,必要时可将剩余样本再进行一次计数。4.8样本资料的输入 4.8.1手工资料的输入

在血液细胞分析窗口,点击“资料”图标,弹出资料编辑窗口后,用鼠标点击需要输入项目的文本框并输入资料。资料输入完毕后,用点击“确定”按钮,仪器保存当前编号的资料并返回血液细胞分析窗口。

点击“下一个”按钮,可输入下一个编号的资料,这样就可以批量输入样本资料,然后批量样本测量。点击“取消”按钮,仪器取消本次输入的资料并返回血液细胞分析窗口。

注意:序号0是仪器本底测试的专用序号,在正式的血液标本测试时请勿输入此序号。

4.9测量结果分析、处理

仪器提供丰富、便捷的测量结果分析、处理功能。点击“图形”图标,可以修改分析结果。

点击“传输”图标,可以将当前样本数据传输到网络。

点击“记录”图标,可以将当前样本数据的分析报告,通过内置记录仪打印出来。

点击“打印”图标,可以将当前样本数据的分析报告或浏览历史详细的报告,通过外置打印机打印出来。

点击“报警音”图标,可以关闭故障的警报音,再次点可恢复报警音。点击“帮助”图标,可以进入帮助窗口,获得版本号等信息,点击“详细”按钮,进入帮助文件获得需要的帮助。

如果仪器分析所得到的参数的数值超过系统所设定的参数界限,仪器会用不同的颜色进行标记。

蓝色表示测试参数值低于系统设定的下限;红色表示测试参数值超过系统设定的上限。

如果计数时间低于系统内部设定的时间,则仪器会提示“WBC气泡”或“RBC气泡”,同时在检测结果前显示“B”。

如果计数时间高于系统内部设定的时间,则仪器会提示“WBC堵孔”或“RBC堵孔”,同时在检测结果前显示“C”。

当WBC直方图出现报警时,R1,R2,R3,R4,RM分别表示如下含义: *R1报警:提示淋巴细胞左侧区域异常,可能原因:RBC溶血不全、血小板凝

结、巨大血小板、疟原虫、有核红细胞、异常淋巴细胞、冷凝球蛋白及脂类克立等。

*R2报警:提示淋巴和单核细胞间区域异常,可能原因:异型淋巴细胞、异常淋巴细胞、姜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增多、原幼细胞等存在。

*R3报警:提示单核细胞与粒细胞之间区域异常,可能原因:有未成熟粒细胞、异常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存在。

*R4报警:提示粒细胞右侧区域异常,可能原因:粒细胞增多。

*RM报警:提示在白细胞的分区中,除以上区域外的多区存在异常,可能原因:以上多种原因共同存在。

当PLT的直方图出现异常时,其右侧会出现Pm报警提示,Pm报警的具体含义为:

*PM报警:提示血小板与红细胞交界处区域异常,可能原因:有血小板凝结、大血小板、小的红细胞、细胞碎片和纤维蛋白存在。

注意:若系统测试所得到的参数数值为“***”,表示本次测试数据为无效数据。(测试本底除外)

注意:当PLT直方图出现Pm报警时,参数PDW的测试值有可能为“***”。注意:当WBC的测试结果的数值小于0.5*109/L时,白细胞分类可能不准确,白细胞分类可能不准确,建议手工复查。

4.10报告输出

仪器提供内置热敏记录仪和外接打印机两种设备,可根据用户的需要配置。当血液样本分析完成后:

点击“传输”图标,可以将当前样本数据传输到网络。

点击“记录”图标,可以将当前样本数据的分析报告,通过内置记录仪打印出来。

点击“打印”图标,可以将当前样本数据的分析报告或浏览历史详细的报告,通过外置打印机打印出来。

当“自动打印”被选中:

若“记录仪”被选中,内置记录仪会自动打印出测试报告; 若“外接打印机”被选中,外接打印机会自动打印出测试报告;

若同时被选中,则记录仪和打印机可以同时输出报告。若“自动传输”被选中,仪器会自动将测试数据传输到网络。

记录仪、打印机、传输及测试报告的格式再“设置”窗口进行设置,具体设置方法、步骤请参考参照本说明书第4章《仪器设置》。

4.11分析结果修改

当操作者认为仪器的WBC、RBC、PLT浮动解表自动分类不能满足临床或实验室的特殊样本的分类需求,操作者可以根据临床或实验室的实际情况,采用人工移动分类界标进行WBC、RBC、PLT的调整。

注意:不必要或不正确的人工移动分类界标,可能导致不可信的分析结果。在用于临床前建议用镜检验证。

具体方法、步骤如下:

a)在血液细胞分析窗口,点击“图形”图标,此时WBC直方图被选中,其图形被红白相间的矩形框包围,点击屏幕下方的“参数”图标可以选择需要调整的WBC、RBC、PLT直方图参数。

b)确定要修改的直方图参数后,点击“分类”图标,选择需要调整的分类限,选中的分类限会由绿色虚线变为粉红色实线。

c)根据需要点击“左移”图标或“右移”图标,可分别向左或右移动选中的分类线,在直方图的左下方同时显示选中的分类线的数值,同时相应的检测结果也随着分类线的移动面变化。

d)调整完成后,点击“返回”图标,出现提示对话框,点击“取消”图标可以取消本次调整结果,点击“确定图标则存储本次调整结果。

4.12关机

a)在血液细胞分析窗口,点击屏幕右上角的“关机”图标,屏幕弹出关机窗口。

b)若关闭仪器,点击“是”。

c)仪器开始对液路进行保养、清洗,关机程序运行完毕后,仪器会自动退出系统,此时关闭仪器后面板的电源开关。

d)清理工作台并处理废液。

注意:禁止违规进行关机操作,否则将导致仪器性器性能和可靠性的降低。

5.支持性文件

5.1 URIT-3300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使用说明书。5.2LZCDC-BX04检测设备操作规程编写要求。

第三篇:如何校准生化分析仪

如何校准生化分析仪

一个实验室测定结果的可靠性是由其精密度、准确性及可比性所决定的,一般必需从下面几方面着手。一. 选好测定方法;

二. 购买质量过硬的试剂盒; 三. 要有质优的测试仪器; 四. 必需进行正确的校准; 五. 还要规范化操作;

六. 搞好过硬的室内质量控制; 七. 积极参加室间质评活动; 八. 还要有一支素质高的队伍。

现就生化分析仪的校准问题提出个人看法。

一、校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首先必须明确生化分析仪不论如何先进,它还是一个比较器,它测试出来的标本结果是随着标准限的设置不同而变化的。所以,在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拟定的“临床实验室(定量测定)室内质控工作指南”中明确指出“对测定标本的仪器一定要求进行校准,校准时要选择合适的(配套的)标准品/校准品;如有可能,校准品应能溯源到参考方法或/和参考物质;对不同的分析项目要根据其特性确立各自的校准频率。”这说明校准仪器是室内质控的重要部分,强调了校准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指出了校准的方法和要求。

二、确立测定系统的概念

对于一个临床检测项目,如果所用方法的测定原理、试剂、仪器、校准品中任何一个不同,都可能得到不同的测定结果。因此,测定系统包括测定原理、试剂、仪器、校准品四要素。如果我们想要得到准确可靠的测定结果,而该结果又具有与国际、国内其他实验室的可比性,应该自己建立一个标准测定系统。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使用配套的试剂和标准品,即日立7170使用宝灵曼的试剂和校准品(c.f.a.s),在贝克曼CX-7生化分析仪上使用贝克曼的试剂和校准品等。各仪器厂家均有自己的标准测定系统。对于校准品不能乱用,如绝对不能用贝克曼的校准品校准日立生化仪,同样也不能用宝灵曼的校准品去校准贝克曼生化仪。

三、校准品和质控品

校准品(Calibration materials)含有已知量的欲测物,用以校准该测定方法的数值,它与该方法及试剂、仪器是相关联的。校准品的作用是为了减少或消除仪器、试剂等造成的系统误差。因此最好为人血清基质,以减少基质效应造成的误差。

质控品(Control materials)只用于和待测标本同时测定的,为了控制标本的测定误差,因此要求保存时间十分稳定。前者是校准其值而后者是控制误差用的。

四、校准前准备

1.了解灯泡已使用多久?检查飘移是否合乎要求; 2. 检查比色杯的清洁及磨损情况?必要时进行更换;

3. 用清洁剂泡洗管道

4. 测定仪器的精密度及线性是否达到仪器性能要求?

五、定值质控血清是否可以校准仪器?

我们在相同条件下,同时用五个进口产品,每家两种不同浓度的定值如TP、ALB、UREA、UA、ALP、GGT、CK、HBDH、LD、AMY等,在日立7170A上进行测定(用常规试剂),详见质控血清对部份常规测定项目(如T、ALB、UREA、Cr、UA、K、Na、Cl、AST、ALT)结果与靶值比较:

表 不同厂家定值质控对TP、ALB、、AST、ALP结果与靶值比较

临床实验室

TP ALB UREA AST ALP

T 偏差% T 偏差% T 偏差% T 偏差% T 偏差% 汽巴康宁1 57 4.39 29 0 5.0 4.5 43-10.5 96 4.2 汽巴康宁2 46 4.89 24 2.08 19.3-5.76 184-11.7 265 0.2

宝灵曼1 50 2.0 34.8-5.17 8.96 0.45 58.3-11.2-242 2.7

宝灵曼2 48.6 2.88 33.7-5.04 24-6.77 140-12.3 384 2.7 RANDOX1 59.7 6.36 40.8 3.88 7.67 4.3 62-17.7 214-16.1

RANDOX2 39 8.33 26.9 5.98 21.6-5.67 144-12.7 394-17.1

Human1 72 4.18 46.7-4.18 3.78 5.16 33.5-7.5 168-2.2

Human2 29.8-2.68 29.8-2.76 25.1-5.08 151-11.7 287-9.1

Bio-Red1 63 0 39 1.28 7.1 0 24-14.6 25 22 Bio-Red2 42 1.79 27 0 18.0-4.44 201-14.3 298 0.84 临床实验室

* 从总蛋白结果来看RANBOX与Bio-Red 相差为6.45%,而宝灵曼与Bio-Red 较为接近;

* 从白蛋白结果分析,宝灵曼与Bio-Red相对相差5.75%,与总蛋白结果明显不同。Bio-Red则与汽巴康宁比较接近。* UREA结果中凡是高值均上不去,分析其原因很可能与我们采用试剂盒的质量有关,所以试剂盒的线性范围理应成为选择试剂盒的重要依据之一。但从低值结果分析,也有5%的偏差(Bio-Red与Human)

* AST与ALT测定值均低于靶值,这就涉及我们选用什么K值问题。

* ALP测定中RANDOX(-16.6%)与宝灵曼(2.7%)靶值之间竟相差19.3%,这可能涉及试剂盒选用缓冲液种类,PH值以及所用ε值等有关。

通过上述结果比较,说明不同厂家生产的定值质控血清靶值之间有的相差较大,提示我们决不能用定值质控血清代替校准品作校准用。

六、校准方法

例如日立(Hitachi)系列您必须购买宝灵曼(Boehringer)的试剂及其校准的说明书设置参数,用c.f.a.s.校准血清进行校准,即可获得各项目的校准K值,同时观察一下各项目测定时反应进程图,检查各项目参数设置是否在最佳位置,如不在最佳位置应予以重新设置并测定。此时得到的K值即为准确的校准K值,然后测定待测的10至20份新鲜血清三次取其平均值,应该说此结果是用Hitachi-Boehringer检测系统所获的测定值。然后用此血清值校准其它测定系统。

表 日立7170、BM试剂连续四个月每天进行校正(n=81)K值的变化

TP ALB ALT AST Crea Urea UA TG Chol Glu Ca CK GGT

Mean 3017 694 3023 2274 14756 2673 1543 1272 1449 1744 592 3864 2603

SD 86 6.69 63 49.7 1448 50.2 16.1 16.9 17.4 18.4 56.8 61.11 67.9

CV% 2.8 1.0 2.1 1.7 9.8 1.9 1.1 1.4 1.2 1.0 9.6 1.6 6.9

七、关于酶活性测定校准问题

有的主张不进行校准而采用固定K值,有的作者以为应该进行校准。酶活力计算公式如下:

酶活力(u/l)=△A/min×V×106/(ε×v×1)

令k=V×106/(ε×v)

则酶活力(u/l)=△A/min×k 常用K值有以下几种:

a)理论K值:根据理论摩尔消光系数(ε)来计算,如NADH为6.22×103 b)实测K值:由于仪器波长的精密及半宽度不同,而应根据实测ε值来设定K值

c)厂家给的K值:厂家生产试剂盒说明书上提供的K值(有的厂家提供6.3×103)

d)校准K值:通过校准物直接校准得到的K值

在日立7170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可以得到几种不同的酶K值,见下表

表 日立7170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用不同方法得到几种酶的K值 指示物 波长 理论K值 实测K值 校准K值

ALT NADH 340nm 2444 2642(8.1%)3026(23.8%)

AST NADH 340mm 2444 2642(8.1%)2775(13.5%)

CK NADPH 340mm 3878 3878(8.1%)3886(8.3%)

GGT 4NA 405mm 1418 1539(8.5%)1612(13.7%)

GGT 4NB 405mm 1475 1739(17.9%)——

ALP 4NA(PH10)405mm 757 825(8.9%)——

注:1校准物为宝灵曼c.f.a.s,试剂也用宝灵曼的配套试剂。

2括号内数字是该K值与理论K值相比的变化率

以上摘自张克坚文章中 临床实验室

* 从上述K值中不难发现实测K值大于理论K值,这说明生化分析仪的测光系统还存在着一定误差,如波长、半宽度及光径等偏差,使仪器达不到理论上的最佳状态;

* 校准K值与实测K值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距,即使指示物和仪器相同,其差异可能由试剂及校准品造成的;

* 作者认为最好使用校准K值,但必须由两个先决条件:1必须使用配套的试剂;2必须使用配套的高质量的校准品,但校准K值应有其溯源性。

关于酶活标准品,欧洲标准局(BCR)和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NIST)均发表了人血清基质的酶活性标准物,相信不久将会有公认的标准(校准)品问世。临床实验室

八、必须拟订校准计划(文件)

校准工作不是仅进行一次就可万事无忧一劳永逸,而必须经常化。按照“临床实验室质量控制(QC)的要求(草案)”必须要求拟定校准计划,其内容包括:

1.建立校准方法

⑴选择合适(配套)的校准品,包括校准品数目、类型和浓度;

⑵如有可能校准品应溯源到参考方法或参考物质;

⑶确定校准的频度。至少每六个月进行一次校准;

⑷如有下列情况发生时,必须进行校准

* 改变试剂的种类,或者批号更换了。如果实验室能说明改变试剂批号并不影响结果的范围,则可以不进行校准;

* 仪器或者检验系统进行一次大的预防性维护或者更换了重要部件,这些都有可能影响检验性能;

* 质控反映出异常的趋势或偏移,或者超出了实验室规定的接受限,采取一般性纠正措施后,不能识别和纠正问题时; 空白测定

概述

生化检验项目的组合是对检验工作者与临床工作者进行规范化管理的一种形式,也是各级医院在长期实践中积累而成,并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不断补充和完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引进、检验方法不断革新、商品化试剂盒的应用,促使生化检验工作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也使多项组合检验有了条件,许多检验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使用不同检验项目的组合,如肝功能、肾功能、脂类、糖类、电解质、心肌酶谱、其他酶类及特定蛋白等测定。

1、试剂空白:

由于生化测试测量的吸光度为相对吸光度,所以从理论上说,所有终点法的测试都需要把试剂本身的吸光度扣除。试剂本身的吸光度就是 试剂空白。测量方法是按照正常测试的试剂和样本量,把样本换成蒸馏水来测量。

在传统手工方法中,每次测定都要做至少三个管:测定管、标准管、空白管。其中空白管是试剂加蒸馏水,测出来也就是试剂空白。因为 操作环境、仪器状态、试剂稳定性等变异,所以要求每次都要测定试剂空白,称为实时试剂空白。

在全自动分析仪上,大体上是模拟手工操作。但许多全自动分析仪为追求速度,在设计上采用一些折中方法来测定试剂空白。以日立全系 列生化仪为例。该系列分析仪是做不了实时试剂空白,因为它们全是先加入样本后加试剂,为了折中,只好在定标时做一个试剂空白,保 存起来,需要扣除试剂空白时再减这个预先保存的值。这种做法,对于比较稳定的试剂来讲,对结果影响不大。

通俗的讲,日立的仪器工作流程中首先是将标本加入到比色杯中,然后依次加入R1试剂、R2试剂,所以试剂空白在每个测定项目曲线 中是无法看到的。但是7170从CALIBRATION中是可以看到的,S1ABS就是代表试剂空白吸光度,在CALIBRAT ION画面里的下方找到Reaction Monitor(反应监察),其中STD(1)就是代表试剂空白反应曲线.为了减小误差,日立仪器会连续做两次测定,所以你看到 FIRST和SECOND两条,计算时是取他们的平均值。做试剂空白目的之一就是观察试剂是否稳定,积极采取措施纠正。对于日立 的这种试剂空白测定很多仪器都采用这种方法,也叫做试剂空白校准。

总的说来,自动生化仪上的试剂空白一般表现为零点吸光度,该吸光度是通过校准确立的。

2、样本空白

由于溶血、脂血、黄疸等情况,会导致样本本身的吸光度对测试结果造成影响。所以对样本本身吸光度的测量,即样本空白,可以去除这 方面的影响。测量方法是按照正常测试的试剂和样本量,把试剂换成蒸馏水或生理盐水来进行测量。自动生化仪上,很难界定样本空白。与消除样本空白有关的大约有如下几点:

a).在双试剂测定时,加入试剂1和样品后的吸光度可一定程度上扣除样本空白,所以有单试剂不能扣除样本空白的说法。

b).现在优质的试剂的抗干扰能力都比较强,比如有些双试剂,R1加入后先和样本孵育一段时间,将血红蛋白、脂肪、胆红素等反应 掉,再加入R2开始测定反应。在一定范围内都可以消除样本空白。

c).现代全自动生化仪大多采用双波长测定.双波长测定的原则是根据干扰组分和待测物质吸收光谱的峰形特征,选择两个波长和,使干扰组分在这两个波长处的吸光系数相等,而使待测物质在两波长处的吸光系数有显著差别。以两波长分别测定分析溶液的吸光度,以两个吸光度值之差(△A)计算。这也可以扣除一部分样本空白.d).有些仪器,例如日立系列,有专门的“血清信息”功能的设置。做法都是单 独占用一个空白通道来计算,这也叫做样品空白校准。

3、水空白

比色杯在加入水以后的吸光度。水空白的意义主要是对光路系统进行检查和校正,如光源,比色杯等,同时在计算中起到消除“杯差”的 作用。日立7060中的Cell Blank(杯空白)测定的就是水空白。

第四篇:血细胞分析仪简介

血细胞分析仪简介

血细胞分析仪又叫血液细胞分析仪、血球仪、血球计数仪等,是医院临床检验应用非常广泛的仪器之一,随着近几年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的发展,血细胞分析的技术也从三分群转向五分群,从二维空间进而转向三维空间,而且我们也注意到现代血细胞分析仪的五分类技术许多采用了和当今非常先进的流式细胞仪相同的技术,如散射光检测技术、鞘流技术、激光技术等等。

一、发展历史

20世纪初期,莫尔德兰采用光电器进行血细胞计数;1947年拉格克兰茨采用高效光电倍增管加上光电扫描技术及暗视野照明法进行学习吧检测分析,克服了莫尔德兰光电法中存在的问题,可试用于临床;1958年,库尔特在前人的基础上,采用电阻率变化与电子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研制出性能比较稳定、操作比较方便的血液分析仪,称为库尔特电子血球计数器。20世纪60年代,以库尔特原理为基础的各种类型血液分析仪应运而生并广泛应用,逐步替代了传统的显微镜常规操作。70年代,在库尔特原理上开发出了以激光鞘流技术为基础的各类血液分析仪。80年代初推出了双通道仪器,除可直接计数血小板外,还能得到淋巴细胞总数和百分数等14个参数。90年代以来,有的学者根据幼稚细胞和成熟细胞膜的结构差异进行细胞分类,特别是对幼稚细胞的检测,为血细胞计数仪开创了新的领域。基本原理

根据血细胞信号的获取方式不同,其原理可以归纳为5种:光电式、电容式、电阻式、离心式和激光散射式。

二、检测方法

1.体积、电导、激光散射法(VCS)

这是Beckman-Coulter公司生产的血细胞分析仪所采用的经典分析方法,它集三种物理学检测技术于一体,在细胞处于自然原始的状态下对其进行多参数分析。该方法也称为体积、电导、激光散射血细胞分析法。此技术采用在标本中首先加入红细胞溶血剂溶解掉红细胞,然后加入稳定剂来中和红细胞溶解剂的作用,使白细胞表面、胞浆和细胞体积保持稳定不变。然后应用鞘流技术将细胞推进到流动细胞计数池(Flowcell)中,接受仪器VCS三种技术的检测。

V代表体积(Volume)测量法,是采用经典的库尔特专利技术,用低频电流准确分析细胞体积。体积是区分白细胞亚群的一个重要的参数,它可有效区分体积大小差异显著的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C代表高频电导性(Conductivity),采用高频电磁探针原理测量细胞内部结构间的差异,也是该公司的专利技术。细胞膜对高频电流具有传导性,当电流通过细胞时,细胞核的化学组份可使电流的传导性产生变化,其变化量可以反映出细胞内含物的信息。该参数可用来区分体积相近而内部性质不同的细胞群体,如淋巴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由于它们的细胞核特性不同而在传导性参数上有所区别。

S代表激光散射(Scatter)测量技术,采用氦氖激光源发出的单色激光扫描每个细胞,收集细胞在10°~70°角度内出现的散射光(MALS)信号。该激光束可穿透细胞,探测细胞内核分叶状况和胞浆中的颗粒情况,提供有关细胞颗粒性的信息,可以区分出颗粒特性不同的细胞群体。例如细胞内颗粒粗的要比颗粒细的散射光更强,因此可以用于区分粒细胞中的嗜中性、嗜酸性和嗜碱性三种细胞。

2.电阻抗、射频与细胞化学联合检测技术

典型机型如SysmexSE-9000/SE-9500/XE-2100等。这类仪器共有四个不同的检测系统,将标本用特殊细胞染色技术处理后再应用RF和DC技术对白细胞进行分类和计数。其共采用如下四个检测系统:

嗜酸性粒细胞检测系统:该系统是利用电阻抗方式计数。血液经分血器分血后部分与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溶血剂混合,特异的溶血剂使嗜酸性粒细胞以外的所有细胞均溶解或萎缩,这种含完整嗜酸性粒细胞的液体经阻抗电路计数。

嗜碱性粒细胞系统:该系统检测原理与嗜酸性粒细胞相同,不同的是其溶血剂只能保留血液中的嗜碱性粒细胞。

淋巴、单核、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检测系统:该系统采用电阻抗与射频联合检测方式,使用作用较温和的溶血剂,对核及细胞型态影响不大。在内外电极上存在直流和高频两个发射器。由于直流电不能达到细胞质及核质,而射频电能透入胞内测量核大小和颗粒多少,因此这两种不同的脉冲信号的个数及高低综合反映了细胞数量、大小(DC)和核及颗粒密度(RF)。由于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及粒细胞的大小、细胞质含量、核形态与密度均有较大差异,故可通过扫描得出其比例。幼稚细胞检测系统:该系统也是利用电阻抗方式计数。其原理是由于幼稚细胞上的脂质较成熟细胞少,在细胞悬液中加入硫化氨基酸后,由于脂质占位不同,结合在幼稚细胞上的硫化氨基酸较成熟细胞多,且对溶血剂有抵抗作用,故能保持幼稚细胞的形态完整而溶解成熟细胞,即可通过阻抗法检测。3.激光散射和细胞化学染色技术

在白细胞分类上,仪器采用两个通道进行,一个为过氧化酶检测通道,另一个为嗜碱细胞检测通道。

过氧化酶反应(peroxidase,POX)是血涂片染色的一个常用细胞化学染色方法,用于鉴别原始细胞与成熟的粒细胞,鉴别粒细胞与非粒细胞。染色后的细胞内无蓝黑色颗粒出现为阴性反应,出现细小颗粒或稀疏样分布的黑色颗粒为弱阳性反应,出现黑色粗大而密集的颗粒为强阳性反应。过氧化物酶主要存在于粒细胞系和单核细胞系中,各类白细胞对过氧化物酶的反应是这样的:早期的原始粒细胞为阴性,早幼粒以后的各阶段都含有过氧化物酶,并随着细胞的成熟过氧化酶含量逐渐增强,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会出现强阳性反应,嗜酸性粒细胞具有最强的过氧化物酶反应,嗜碱粒细胞不含此酶呈阴性反应。在单核细胞系统,除早期原始阶段外,幼稚单核和单核细胞会出现较弱的过氧化物酶反应。淋巴细胞、幼稚红细胞、巨核细胞等都为过氧化物酶阴性反应。过氧化酶检测通道就是根据这个原理设计的,它检测每一个通过流动计数池中的白细胞,经过激光照射所产生的过氧化酶散射光吸收率,来当然试剂和辅助试剂均进行了改良。1)过氧化酶最强阳性的嗜酸性粒细胞; 2)过氧化酶强阳性的嗜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3)体积较大、过氧化酶弱阳性的单核细胞; 4)体积较小、过氧化物酶阴性的淋巴细胞;

5)体积大于淋巴细胞且过氧化物酶阴性的未染色大细胞,此类细胞增加提示幼稚或原始的各类细胞可能出现。

在嗜碱细胞通道中采用的检测原理是:专用的嗜碱细胞试剂将除了嗜碱细胞以外的白细胞除去细胞膜,使其裸核化并体积变小,仅将嗜碱性粒细胞保持原有状态,体积明显大于其他类的白细胞。4.多角度偏振光激光散射技术

美国雅培公司(ABBOTT)推出的血细胞分析仪,在白细胞分类中采用独特的多角度偏振光散射(MAPSS)技术,其所生产的血细胞计数仪从CELL-DYN 3000,3200,3500,3700,4000,以及Sapphire(蓝宝石),在白细胞分类上均采用了MAPSS技术。该技术基本原理是细胞在激光束的照射下,在多个角度都产生散射光,仪器在四个角度的四个检测器将接收到的相应的散射光信号,然后经过微处理器分析处理,将各类细胞安置在散点图上的相应位置,并计算出白细胞分类结果。

多角度偏振光散射白细胞分类技术(Multi—Angle Polatised Scatter Separation of white cell,MAPSS)其原理是一定体积的全血标本用鞘流液按适当比例稀释。其白细胞内部结构近似于自然状态,因嗜碱性粒细胞颗粒具有吸湿的特性,所以嗜碱性粒细胞的结构有轻微改变。红细胞内部的渗透压高于鞘液渗透压而发生改变,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从细胞内游离出来,而鞘液内的水分进入红细胞中,细胞膜的结构仍然完整,但此时的红细胞折光指数与鞘液的相同,故红细胞不干扰白细胞检测。在鞘流系统的作用下,样本被集中为一个直径30μm的小股液流,该液流将稀释的血细胞单个排列,然后通过激光束,激光照射于细胞上,在各个方向都有其散射光出现。

1)0°为前向角散射光,可粗略地测定细胞大小;

2)10°为狭角散射光,可测细胞结构及其复杂性的相对特征; 3)90°垂直光散射,主要对细胞内部颗粒和细胞成分进行测量。4)90°为消偏振光散射,基于颗粒可以将垂直角度的偏振激光消偏振的特性,将嗜酸细胞从中性粒细胞和其它细胞中分离出来。

5)这四个角度同时对单个白细胞进行测量和分析后,即可将白细胞划分为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5种。ABBOTT的五分类法定量很有意思,不用传统的体积定量,而是采用数量定量,每次计数时完成10000个细胞测定即停止。

三、分类结构 1.分类

⒈)按自动化程度分:半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血细胞分析工作站、血细胞分析流水线;

⒉)按检测原理分:自动化血液细胞分析仪按其工作原理主要可分为电阻型、激光型和运用多项高新技术的综合运用型(应用流式细胞术,细胞化学染色,特殊细跑质去除法等)。电阻型血液分析仪

血液按一定比例稀释后经负压吸引通过仪器的一个微孔小管,由于血细胞与稀释液相比是相对不良导体,当每个血细跑通过微孔时均挤代等体积的稀释液在电路上形成一短暂的电阻而导致电压的变化,产生相应的脉冲信号并经放大、甄别后被累加记录。脉冲数被转换为细胞数量;脉冲的高低与细胞体积大小成正比,经计算机处理得出各种血细胞的数量、血细胞体积大小的平均数、变异系数、占全血体积的百分比和体积大小分布直方图等。一般仪器分为红细胞/血小板和白细胞/血红蛋白两个通道,白细胞/血红蛋白通道需加入溶血剂使红细胞破坏后测定血红蛋白、白细胞数量和粗略分类(按溶血后白细胞体积大小分出两类或三类白细胞)。

由于电阻型血液细胞分析仪操作简便、快速、分析参数较多、价格便宜,目前已在国内普遍使用。激光型血液分析仪

血液按一定比例稀释后形成一个极细的液流穿过激光束,每个血细胞被激光照射后产生光散射并被光电倍增管接收。细胞的前向角散射与细胞的体积大小有关、侧向角(或高角)散射与细胞的内部结构、颗粒性质等有关,细胞数量则与细胞通过激光束时光散射的脉冲次数相同。各种检测信号被放大、甄别后经计算机处理可得到各种血细胞的数量和体积大小的平均数、变异系数、占全血体积的百分比及体积大小分布直方图等.血红蛋白测定同电阻型仪器.白细胞可分为三类细胞。

激光型比电阻型仪器稳定,不易受外电场的干扰,但激光管寿命有限。

综合型血液分析仪

此类仪器是多种先进的细胞分析技术的高度综合应用,对血细胞的分析参数更多,结果也更准确。如Coulter VCS血细胞分析仪就采用了体积分析、高频传导和激光散射等多项技术,Technicon H*3血细胞分析仪则采用了激光流式细胞分析、细胞化学染色、细胞分光光度术等多项技术。Technicon H*3的分析参数可达四十余项,对红细胞除可作一般分析外尚可对单个细胞内血红蛋白含量、浓度、细胞大小不等、高低色素性变化做出定量描述,而且可测定网织红细胞的数量、形态、体积、血红蛋白含量及浓度等.对白细胞可分出三类5种并提示幼稚细胞数量,还可对核象左移、核象右移、过氧化物酶染色强度作定量描述,而且还能分析淋巴细胞亚群等。

此类综合型仪器的性能代表了当今血液细胞分析仪的最新发展趋势,但价格昂贯,在临床常规血液学检查方面尚难普及。

⒊按仪器分类白细胞的水平分:二分群、三分群、五分群、五分群+网织红血细胞分析仪。2.基本结构

各类型血细胞分析仪结构各不同。但大都由机械系统、电学系统、血细胞检测系统、血红蛋白测定系统、计算机和键盘控制系统等,以不同的形式组成。3.机械系统

各类型的血细胞分析仪虽结构各有差异,但均有机械装置(如全自动进样针、分血器、稀释器、混匀器、定量装置等)和真空泵,以完成样品的吸取、稀释、传送、混匀,以及将样品移入各种参数的检测区。此外,机械系统还发挥清洗管道和排除废液的功能。电学系统

电路中主电源、电压元器件、控温装置、自动真空泵电子控制系统以及仪器的自动监控、故障报警和排除等。4.血细胞检测系统

国内常用的血细胞分析仪,使用的检测技术可分为电阻抗检测和光散射检测两大类。

⑴电阻抗检测技术:由信号发生器、放大器、甄别器、阈值调节器、检测计数系统和自动补偿装置组成。这类主要用在二分类或三分类仪器中。

⑵光散射检测技术:主要由激光光源、检测区域装置和检测器组成。

⑶激光源:多采用氩离子激光器,以提供单色光。

⑷监测区域装置:主要由鞘流形式的装置构成,以保证细胞混悬液在检测液流中形成单个排列的细胞流。

⑸检测器:散射光检测器系光电二极管,用以收集激光照射细胞后产生的散射光信号;荧光检测器系光电倍增管,用以接受激光照射荧光染色后细胞产生的荧光信号。这类检测技术主要应用于“五分类、五分类+网织红”的仪器中。5.血红蛋白测定系统

由光源(一般为540nm波长)、透镜、滤光片、流动比色池和光电传感器组成。6.计算机和键盘控制系统

使检测过程更加快捷、方便。

四、注意事项

为了保证使用血细胞分析仪得出的结果能够尽量反映病人的真实情况,在使用时必须注意以下几方面:

1.血样:由于静脉血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小,成份比较稳定,检测结果准确度高重复性好,因此除婴儿外,建议取血者均应采用静脉血。如果采集未梢血时,注意不可局部过度挤压,避免血液中混入大量的组织液,而且易激活凝血系统产生局部凝血,导致检测结果的误差;第一滴血由于细胞成分不稳定应弃掉,用第二滴血进行检测。

2.抗凝:使用拘橼酸盐抗凝剂时间过长易结晶,细胞形态易发生变化,影响计数结果的准确性;草酸盐易使血小板产生凝集,并可使白细胞形态发生变化,影响计数结果及分类;而肝素抗凝过量易引起白细胞凝集和血小板减少;EDTA-2Na较EDTA-2K的可溶性低,血小板凝集的可能性大。因此国际血液学标准委员会(ICSH)1993年发表的文件中建议使用EDTA-2K作为血细胞分析仪的抗凝剂,用量为1.5~2.2mg/ml血。

3.采血后用塞子密闭,室温保存不超过6小时。4.稀释:稀释器、吸样管要经过校准。吸血后吸样管外的血液要完全擦干净。血液稀释后要尽快测定,否则易引起“稀释性溶血”。

5.混匀:检测前混匀很重要,如果无旋转式混匀器应颠倒混匀至少8次。

6.试剂:血细胞分析仪对试剂的要求非常严格,要求有严格的渗透压标准、稳定的导电率、高标准的纯净度以及对仪器管道和阀路无腐蚀作用。因此溶血剂、稀释液及清洗剂等最好选用原厂配套产品。

7.白细胞分类:首先必须明确,迄今为止,世界上无论多先进的血细胞分析仪,进行的白细胞分类都只是一种过筛手段,并不能完全取代人工镜检分类。要坚决纠正有些单位用了血细胞分析仪就丢掉镜检的错误思想。

8.质量控制:血液分析必须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制度,才能保证结果的可靠性。

第五篇:五分类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五分类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1、白细胞五分类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速度CBC/Diff ≥59 标本/小时。

2、测定参数包括细胞计数,细胞分类,幼稚细胞,异型淋巴细胞等,不少于26项, 其中研究用参数不得少于6项。

3、血小板检测要求有脉冲编辑、重叠校正、两次计数等至少3项技术确保检测准确

4、要有嗜碱细胞的检测通道

5、能用末梢全血检测白细胞五项分类,所需试剂种类为5种

6、CBC+Diff分析全血进样量要求:≤53L

7、有废液报警功能

8、要求有原厂生产的校准品和质控品,要求校准品有溯源性,并提供溯源性证明文件。★

9、免费提供的实验室质量保证活动(IQAP),达到实验室与国际接轨。★

10、CAP认可的免日常维护,操作简便。★

11、精密度要求达到 WBC RBC Hgb HCT <2% <2%(10X103细胞/µl)(5X106细胞µl)

<1%

(15g/dl)

<2% <5%(45%)(300X103细胞/µl)PLT

12、厂家在河南省有独立注册的服务机构(提供营业执照)

13、中标单位须在中标通知书下发三日内,携带中标通知书与厂家授权书(或代理商授权书)与用户签订合同。肺功能检查仪检测(便携式)

一、检测项目:

用力肺活量(FVC)、肺年龄、静息肺活量(SVC)、最大通气量(MVV)、支气管扩张试验(BD)、支气管激发试验(PC20)

二、测量指标:

1、FVC(用力肺活量):FVC、PEF、FEV0.75、FEV1、FEV3、FEV6、FEV0.75/FVC、FEV1/FVC、FEV3/FVC、FEV6/FVC、FEV0.75/FEV6、FEV1/FEV6、EVE、LUNG AGE

2、流速容积曲线:PIE、FIVC、FIV1、FIV1/FIVC

3、呼吸峰流速:PEFT、MEF75、MEF50、MEF25、FEF75、FEF50、FEF25、MMEF、FET25、FET50、MIF75(FIF75)、MIF50(FIF50)、MIF25(FIF25)、FEF50/FIF50(R50)

4、肺龄、肺器官年龄损害程度

5、VC/SVC(静息肺活量):VC/SVC、ERV、IRV、TV、IC、IVC

6、MVV(最大肺通气量):MVV、MVVF、MRF

7、支气管扩张试验(BD):VC/SVC,FVC,MVV

8、支气管激发试验:PC20

三、技术性能/指标:

1、全中文操作界面及可选不同格式的打印报告,方便各级医院,特别是基层医护人员操作使用

2、采用可调彩色6英寸触摸屏,薄膜按键方便选择、快捷操作

3、最新的LILLY型压差式双向流速传感器,测试精确度高重复性好

4、传感器采用航天纳米UM薄膜过滤技术,耐用且防止交叉感染,方便更换、清洗、消毒。★

5、内置自动BTPS传感器,实时调整环境数据,实时校对传感器有效保障测试数据的精准度

6、专门设有特殊人群测试指导卡通动画,提高老龄及幼龄受测者的测试质量。

7、专门设有激发试验,扩张试验规程菜单,按不同测试要求自行编辑药物名称和剂量,检查结果自动计算,结果用不同颜色曲线标识,清晰明了,无需额外高额购买激发升级软件,检测质量稳定,性价比高,准确安全

8、全面的肺通气功能检查和一口气用力肺活量检查可供选择,医护人员可因临床检查或大规模体检的要求相互切换,提高工作效率。更适合体检中心与疾控中心 ★

9、专门设有由全球肺创仪肺功能预计值公式专责委员郑劲平的预计值公式。适合全球所有年龄,多民族男女。可根据测试者年龄自动采用成人或儿童预计值公式,统计数据广泛、准确、权威。

10、自带高速热敏打印机和USB输出端口,可通过仪器热敏打印图文丰富的报告,或通过USB输出端口连接计算机打印A4纸报告,中文报告显示,随意编辑所需的项目参数

11、测试结果自动分析并选择最佳结果,储存空间300份完整报告,并储存电脑数据库 ★

12、内置蓄电池,可交流、直流两用。可便携使用,方便医生临床,外出体检使用。★

13、可升级心、肺功能检测仪

14、流速:16L/WITH

精度:±5%或50ml/s(更大值适用)

15、容积范围:0.025L-8L

容量精确度:±3%或50毫升(更大值适用)

16、产品通过CE认证,中国与美国FDA认证和ISO国际认证

四、中标单位须在中标通知书下发三日内,携带中标通知书与厂家授权书(或代理商授权书)与用户签订合同。

下载血细胞分析仪的校准与质控[合集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血细胞分析仪的校准与质控[合集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血细胞分析仪的几个问题

    关于血细胞分析仪的几个问题 一. 发展简史 1947年美国科学家库尔特(W.H.Coulter)发明了用电阻法计数粒子的专利技术。1956年他又将这一技术应用于血细胞计数获得成功,其原理......

    血细胞分析仪的基本结构

    血细胞分析仪的基本结构 血细胞分析仪的基本结构介绍: 各类型血细胞分析仪结构各不同。但大都由机械系统、电学系统、血细胞检测系统、血红蛋白测定系统、计算机和键盘控制系......

    XN-L血细胞分析仪招标参数(共五则)

    XN-L系列血液分析仪招标参数 1、*检测速度:CBC+DIFF≥70/小时,:CBC+DIFF+RET≥30/小时 2、检测参数:血液报告参数≥35个,体液报告参数≥6个 3、*用血量:全血进样量≤25ul;预稀释模......

    2016年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申请

    申 请 中心领导及办公会: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技术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疾控中心临床检验工作在新的形势、新的环境下,业务量大幅增加,原有......

    工业分析仪校准规范(样例5)

    SDTGA2000工业分析仪校准规范1适用范围 本校准方法是参照厂家随机的资料而编写,适用于公司新进厂、使用中和修理后工业分析仪的校准。 2概述 本仪器能自动连续测定多个煤样的......

    校准生化分析仪的注意事项(五篇范文)

    校准生化分析仪的注意事项 发布日期:2009-09-18 发布人:waverly 最后更新时间:2009-09-18 浏览次数:241 生化分析仪的校准注意事项 一个实验室测定结果的可靠性是由其精......

    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招标参数(最终定稿)

    血液分析仪招标参数 1、 ★设备要求:原装进口 2、 ★检测速度:CBC+DIFF≥70/小时,:CBC+DIFF+RET≥30/小时 3、 ★检测参数:血液报告参数≥35个,网织红细胞检测项目不少于6个参数(RE......

    什么是三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库贝尔

    什么是三分类血细胞分析仪 关于定义,你不妨查询下百度百科,关于品牌,建议您首选库贝尔,业内唯一采用陶瓷分血阀的三分类产品,15年的沉淀,价格最优惠,尤其售后,表现最为快捷,也是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