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乡村公路养护与管理考核办法
乡村公路养护管理考核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加强养护生产的管理,确保公路养护质量稳步提高,结合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应于我镇管养的乡、村公路。
第二章 组织机构
第三条 成立公路养护检查考核领导小组,由 任组长,任副组长,为成员。镇交通办和村养护协会具体负责公路养护生产的安排、管理、协调、监督工作。
第四条 镇交通办和村养护协会具体负责管养范围内的生产安排,出工、出勤等的管理。
第五条 乡村公路养护坚持专业养护与承包养护相结合,日常养护管理与路政管理相结合,政府投入与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原则。
第三章 管养形式
第六条 乡村公路养护实行任务经费承包,目标职责量
第二篇:村公路养护管理考核办法
缙云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考核办法
为切实落实各级职责,做好我县的农村公路的管理养护工作,巩固农村公路建设成果,维护农村公路的使用功能,延长使用寿命,更好地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结合我县实际,特制订本办法。
一、考核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公路养护技术规范》、《公路养护质量检查评定标准》、《丽水市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办法》、《缙云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缙云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考核办法》及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责任书。
二、考核范围
对列入养护计划的所有乡、村公路均进行检查考核。
三、考核内容
(一)公路养护
1、加强领导,建立农村公路养护管理领导机构,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农村公路管养工作,养护站站容站貌及内业资料建档、台帐记录和上墙图表等均进行考核。
2、采用多种运作模式,因地制宜,落实统一公路养护队伍,明确养护人员职责。
3、制定本辖区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及巡查制度。
4、不断改善养护生产手段,提高农村公路养护质量,提升路容路貌,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
5、保持路面平整,横坡适顺,路肩整洁,边坡稳定,排水畅通,构造物、沿线安全设施完好,公路绿化符合要求。
6、加强对桥梁,涵洞巡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和上报。
(二)、路政管理
1、各乡(镇)要积极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和《浙江省公路路政管理条例》,及时制止在公路上堆放物料,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擅自占用、挖掘公路。确保路产路权不受侵犯。
2、严格公路两侧红线范围内建设审批,配合路政部门做好路政管理工作。
(三)经费筹措
1、根据《缙云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积极筹措到位大中修工程及水毁、塌方所需配套经费。
2、引导各村因地制宜,开展村道养护“一事一议”筹资筹劳。
(四)安全生产
1、加强公路养护安全生产的监管、检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落实整改。
2、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台帐,与养护人员签订安全责任书。
3、进行安全生产制度及安全技术知识教育,增强法制观念,提高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4、安全设施齐全、醒目。
5、上路作业人员,必须穿戴好标志服(帽),在有安全隐患地段作业时,必须要有人监护,做好自身安全工作。机械操作人员必须持有有效证件上岗,严禁违章及无证操作、酒后驾驶,确保安全。
6、发现塌方、水毁等影响交通安全或交通中断的,一处塌方超过100立方以上的,及时设立警告牌,并做好上报工作,防止事故的发生。
三、考核时间和评分办法
1、考核分为季度考核和考核两类。由县公路局每季度一次对各乡镇的乡、村公路进行考核计分,考核结果得90分(含)以上的为“优秀”,得80分(含)以上的为“良好”,得70分(含)以上的为“一般”,70分以下为不合格。
2、考核由县人民政府、县交通运输局、县公路局会同有关部门进行检查评分,并结合季度得分和日常巡查进行综合评定,考核结果上报县人民政府。
四、奖惩办法
1、考核范围内的公路管养经费用“以奖代补”的方式分上、下半年两次拨付。
2、考核为优秀的:乡道年公里拨付经费2000元,村道1200元。考核为良好的:乡道年公里拨付经费1800元,村道1000元。考核为一般的:乡道年公里拨付经费1400元,村道700元。考核不合格或无人管养的,不予拨付任何经费,并对该乡镇养护站进行通报批评。
3、考核评定为:一、二、三名的乡镇,分别给予相应的奖励。
五、附则。
本考核办法由县公路管理段负责解释。
缙云县公路管理局 二0一二年三月十九日
第三篇:乡村公路管理养护实施细则
xx镇人民政府
镇村公路管理养护实施细则
为了加强和规范我镇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实现“有路必养,养管结合”的目的要求,本着“谁受益,谁养护”的原则,充分发挥农村公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方案》等相关法律法规及文件的规定,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城关镇村公路管理养护实施细则。
第一章管理体制
第一条镇人民政府是本辖区镇村公路管理养护的责任主体,负责贯彻执行镇村公路管理养护法规政策,编制镇村公路发展规划和养护计划,筹集和安排镇村公路养护资金,监督镇村公路的养护工作。
第二条镇人民政府设立镇村公路管理养护办公室,具体负责全镇农村公路的日常管理和路政管理工作,拟定镇村公路养护工程计划和养护计划,并按照批准的计划组织实施,负责全镇镇村公路养护工程的招标和发包工作,指导、检查、验收和考核村级公路养护质量,加强农村公路路政管理和路产路权保护,业务、技术接受县交通局指导。
第三条村民委员会要根据管理范围、里程选拔确定工作责任心强的专职养护管理员一至三名,上报镇人民政府审查确定,并由镇人民政府进行培训,合格后发给城关镇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证,持证上岗,履行职责。
第四条镇人民政府和村民委员会配合支持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提供必需环境保障,做好公路路产的保护工作,筹措必要的养护资金和劳力投入。
第五条各村农村公路硬化、铺垫、路产、路权、绿化的保护,由本村村民委员会组织实施。
第二章资金筹措及管理
第六条镇村公路资金管理由镇政府会计集中核算中心统一建帐管理,省、市、县补助资金实行合同管理、计量支付,养护工程费和日常养护费实行分户记帐、单独核算、专款专用,任何单位、部门及个人不得擅自挪用或改变其用途。
第七条镇政府根据全镇公路养护下达到各村的计划和实际量化考核,按考核业绩,拨付补助资金,分季度或半年拨付,按决策。
第八条镇政府下拨资金使用情况每月向农村公路管理局呈报帐务报表及考核结果。帐务执行情况接受交通主管部门的检查和审计部门审计。
第九条镇村公路日常维修所需的养护砂石材料,由各村自
筹资金解决。
第三章养护管理
第十条镇人民政府负责全镇农村公路的养护与管理,并与各村签定目标责任书,纳入全年工作考核,镇上成立镇村公路养护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日常工作及考核。
第十一条各村根据镇村公路养护管理有关法律、法规,制定出本村镇村公路养护管理措施,由镇政府审核后,各村砌筑永久性标志牌给予公布,公布在显要位置。
第十二条镇村公路养护严格按照交通部门颁布的《公路养护技术规范》的相关技术标准执行。日常养护及小修应做到及时巡查,确保路面平整整洁,路肩整齐无垮塌、无堆积物。对已绿化的树木,要严加管护,并明确树权,按照要求对行道树进行修剪,防治病虫害,定期刷白,保障行道树正常生长。
第十三条加强镇村公路桥梁、涵洞和不良地质路段的检查、保养、维修与加固工作,使其经常处于完好的技术状态,保证农村公路畅通,对未硬化道路每年铺垫砂石2次。
第十四条各村应及时向镇政府报送镇村公路养护质量汇总表、公路养护质量检查记录表、公路养护质量季报表、水毁工程日报表等,由镇政府汇总后按时上报交通部门。
第十五条因修建桥梁、渡槽或设埋管线、增设交通标志及其它工程建设必用,利用挖掘公路或使公路改线的应及时汇报镇政府,由镇政府联系县交通主管部门一同解决。
第十六条严禁在公路两侧摆摊设点、堆放物品、倾倒垃圾、设置障碍、挖沟引水,利用公路边沟排放杂物或进行其它损害,污染和影响公路畅通的行为,一经发现处以200—500元罚款并令其改正。
第十七条在镇村公路两修建永久性工程设施的,其新的建筑物边缘与公路边沟外缘的沟堰不少于10米。放线时应邀请镇农村公路办公室人员参加,按技术规范实施。
第十八条对因组织领导不力或失误,管理养护措施不落实,造成镇村公路及附属设施损坏严重的村,镇政府将发出通报,予以批评教育,限期整改,并扣当年的补助资金,按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分。对损坏镇村公路的行为人,按有关法律法规依法追究责任。
第四章目标管理与考核
第十九条镇政府负责对全镇镇村公路养护、管理进行检查评定、考核,具体考核内容如下:
1、机构健全,养护管理人员资金补助落实到位。(10分)
2、制度健全,年初与养护管理人员签定责任书。(10分)
3、路面清洁,在镇政府每月检查中评为优良得10分,较好得6分,差为0分,评为差的村限期改正并写出整改措施报镇政府备查。
4、无乱堆放杂物、垃圾、建筑材料,影响交通、路边排水沟
畅通无阻。(10分)
5、按时完成任务,及时报送有关材料及报表,做到每次开会不缺度。(10分)
6、路基完整无损,及时处理损坏农村公路及其附属设施的责任人。(10分)
7、农村公路两旁绿化树木做到完整无缺,保障行道树正常生长40分,每缺一棵扣2分。对缺少、损坏树木必须当年实植,年终检查、评定业绩。
第二十条镇政府按责任书目标任务每月进行定期检查,并征求当地群众意见,对检查考核优秀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适当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并以考核考评定补助资金。对于镇村公路养护管理不力,综合考评在70分以下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通报批评,60分以下的养护管理责任人劝其离开岗位。对其玩忽职守造成严重损失的村停止该村公路养护补助经费。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一条本实施细则由镇政府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本实施细则自2007年10月10日起实施。
第四篇:XX乡公路养护管理考核办法
XX乡公路养护管理考核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进一步加强养护生产的管理,确保公路养护质量稳步提高,结合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应于我乡管养的乡、村公路。
第二章组织机构
第三条成立公路养护检查考核领导小组,由XX任组长,XX任副组长,XX为成员。乡公路养护管理小组和村养护协会具体负责公路养护生产的安排、管理、协调、监督工作。
第四条乡公路养护管理小组和村养护协会具体负责管养范围内的生产安排,出工、出勤等的管理。
第五条乡村公路养护坚持专业养护与承包养护相结合,日常养护管理与相结合的原则。
第三章管养形式
第六条乡村公路养护实行任务经费承包,目标职责量化考核,以路况质量定报酬的管理办法,并实行挂牌养护。
第七条考核上实行百分制量化考核。
第八条本办法实行月考核、季度兑现的原则。
第四章养护质量要求(100分)
第九条常年保持路面平整、路肩整洁、无大坑函、偏槽、松散。(50分)
第十条排水系统。一是横向排水,对高于路面的路肩进行铲高填低,保持路肩低于路面3-5cm;二是纵向排水,疏通和开挖水沟,使水沟排水畅通;三是涵洞无阻塞。(25分)
第十一条水毁抢修。一是因塌方造成的中断交通,在及时上报的同时,立即组织疏通车道;二是塌方在10m以下,由养护承包人自行负责清除。(5分)
第十二条路容路貌。全年保持公路内侧1.5m高的边坡无长草,外侧长草低于路肩。(10分)
第十三条水泥路、油路必须坚持路面干净边沟畅通,路肩整洁挡墙无杂草,压顶无杂物。
第十四条严格执行公路养护操作规程,路面加铺、修补坑槽、车辙、材料必须拌合。(5分)
第十五条完成村公路养护协会交办任务。(5分)
第五章考核与奖励
第十六条每月下旬,由乡公路养护管理小组与村养护协会管理人员,对承包养护人当月的养护生产及本制度所涉及的其它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实行量化考核计分,并将考核结果报乡公路养护管理小组办公室,考核结果作为兑现养护承包经费的依据。
第十七条乡公路养护管理小组每月对乡道公路日常养护管理情况检查考评一次,每季度对村道公路日常养护管理情况检查考评一次,村养护协会每月对村道公路养护情况检查考评一次。
第十八条奖惩:月末综合考评得分在75分以下(不含75分)的承包人,第一月,限期整改;第二个月,得分仍在75分以下的承包人,乡公路养护管理小组和村养护协会提出警告,第三个月,综合考评仍然在75分以下的养护承包人,解除承包合同。
第六章附则
第十九条本办法由乡公路养护管理小组和村养护协会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试行。公路病害和缺陷的定义
坑槽:路面结构破坏成坑洼,坑深30cm以上,面积在0.04㎡以上者。
车辙:路面上沿行车轮迹产生的纵向带状凹槽深度在3cm以上,数量按实有长度乘以变型部分的平均宽度。
沉陷:路面路基有竖向变形,深度在3cm以上。
路肩不清洁:路肩上有杂物、垃圾、堆积物及15cm以上的高草。
路肩不整齐:路肩与路面衔接不平顺、不平整、不密实影响横向排水。
桥涵排水不良:桥梁泄水管堵塞,涵洞淤塞超过孔经1/4者。
第五篇:公路养护与管理
名词解释
1.路面管理系统的含义:就是采用现代技术手段,根据路面现状和未来的使用
需求,以一系列评价与分析模型为基础的投资决策过程。
2.桥梁管理系统的含义:是指对既有桥梁进行技术状况检测、评价分析、养护
决策和状态预测的综合性服务系统。
3.成活率:是指栽植后发芽长叶至少在一个生长季节以上的成活株树占总株树的百分比。保存率(存活率):是指在栽植之后成活两年的株树占总栽植株树的百分比。
4.翻浆:因地下水位高、排水不畅、路基土质不良、含水过多,经车辆反复作
用,路基会出现弹簧、裂缝、鼓包、冒泥等现象,称为翻浆。
5.滑坡:路基山坡土体或岩体,由于长期受地面水、地下水活动的影响,使其
结构破坏,逐渐失去支撑力,在自重力作用下,整体沿着一定软弱面向下滑动,称为滑坡。
6.泥石流:山岭地区,暴雨或融雪水挟带大量土石等固体物质汇入沟谷,形成突然的、短暂的、间歇的破坏性水流称为泥石流。
填空
1.产生滑坡病害的两个主要作用因素是地质因素和水文因素。
2.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有哪三项技术内容:路面损坏状况、平整度分
析和抗滑性能。
3.冬季养护有哪几项内容:除雪、除冰、防滑和修补坑槽。
4.桥梁检查分哪三类:经常检查、定期检查和特殊检查。
5.桥梁技术状况水平利用哪两项方法相结合进行评定:分层综合评定和单项控
制评定。
6.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包括:安全设施、公路机电设施、服务设施、管理设施。
7.交通安全设施的养护内容主要包括:检查、保养维修、更新改造。
8.检验公路绿化的指标是:成活率、保存率、修剪保护状况。
9.公路养护技术管理包括:公路养护信息化管理、养护工程管理、公路检查、档案管理。
10.养护维护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在作业时必须穿着:带有反光标志的橘红色工
作装和带有反光标志的橘红色背心。
11.形成翻浆的主要自然因素有:土质、温度、水。
12.旧水泥混凝土路面采料场再生技术主要包括:路面板清除、集料加工、再生
集料使用。
13.涎流冰可分为河谷涎流冰和山坡涎流冰。前者主要危害桥梁,后者主要危害
公路路面。
14.梁式桥养护的内容主要有裂缝的修补和主梁的补强加固。
15.经批准采伐分抚育采伐和更新采伐。
简答
1.公路养护工程分类及养护管理的发展方向。
工程分类:小修保养、中修工程、大修工程和改建工程。
发展方向:①检测技术现代化;②评价方法先进化;③养护决策科学化;④养护技术现代化;⑤养护管理规范化。
2.路基养护的工作内容。
① 维修、加固路肩、边坡;
② 疏通、改善、铺砌排水系统;
③ 维护、修理各种防护构造物及透水路堤,管护两旁公路用地;
④ 清除塌方、积雪,处理塌陷,检查险情,预防水毁;
⑤ 观察、预防、处理翻浆、滑坡、泥石流等病害;
⑥ 有计划的布局加宽、加高路基,改善急弯、陡坡和视距,使之达到要求的技术标准。
3.路基损毁的类型:路肩及边沟不洁、路肩损坏、边坡塌陷、水毁冲沟、路基
构造物损坏、路缘石缺损、路基沉降以及排水系统淤塞。
4.桥梁养护的工作内容和基本要求。
① 建立健全公路桥涵的检查、评定标准。
② 建立公路桥涵管理系统和公路桥梁数据库,实施桥涵病害监控,实施科
学决策。
③ 桥涵构造物的养护。
④ 养护作业和工程实施应注意保障车辆、行人的安全通行及环境保护。
⑤ 桥涵构造物养护应有对付洪水、流水、泥石流和地震等灾害的防护措施,同时具备应急交通方案。
⑥ 桥涵构造物的经常养护维修与加固。
5.根据桥梁技术状况评定结果,桥梁对应养护对策。
一类桥梁进行正常保养;二类桥梁需要进行小修;三类桥梁需要进行中、大修或加固;四类桥梁则需要通过检验以确定加固或改建;五类桥梁直接进行改建或重建。
6.公路养护作业控制区及其区域组成:养护作业控制区是指公路养护作业所设
置的交通管理区域,分为警告区、上游过渡区、缓冲区、工作区、下游过渡区和终止区。
7.沥青路面裂缝的维修方法。
⑴在高温季节全部或大部分可愈合的轻微裂缝,可不加处理。在高温季节不能愈合的轻微裂缝,可采用下面两种方法进行处理:
① 将有裂缝的路段清扫干净并均匀喷洒少量沥青,再均撒一层2~5mm的干
燥、洁净石屑或粗砂,最后用轻型压路机将矿料碾压。
② 沿裂缝涂刷少量稠度较低的沥青。
⑵路面的横向或纵向裂缝,宽度在6mm以内的,应清除缝中杂物及尘土,将粘度较低的热沥青或密封胶灌入缝深的三分之二,之后填入干净的石屑或粗砂并捣实。
当缝宽大于6mm时,应采用开槽的方式进行裂缝维修,具体步骤:开槽、清理和干燥、灌缝、缝边修整。
⑶因沥青性能不好或路面设计使用年限较长、沥青老化等原因出现的大面积裂缝,如果基层强度尚好,可选用以下维修方法:
① 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或微表处,封层厚度为3~6mm。
② 加铺沥青混合料上封层,或先铺设土工合成材料后,再在其上加铺沥青
混合料上封层。
③ 改善沥青透层罩面。
8.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养护对策。
① 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的路面损坏状况指标评价为优和良,二级及二级以
下公路的路面损坏状况指数评价为中及中以上时,可采取日常养护和局部或个别板块修补措施。
② 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的路面损坏状况指数评价为中及中下,二级及二级
以下公路的路面损坏状况指数评价为次级次级以下是,应采取全路段修复或改善措施,包括沥青混合料修补、板块破碎和碾压稳定后铺筑沥青混凝土或水泥混凝土加铺层。
③ 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的路面行驶质量指数评价为中及中以下,二级及二
级以下公路的路面行驶质量等级为次及次级以下时,应采取罩面或加铺层等措施改善路面的平整度。
④ 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的路面抗滑性能指数评价为中及中以下,二级及二
级以下公路的路面抗滑性能指数评价为次及次级以下时,应采取刻槽、罩面等措施提高路面表面的抗滑能力。
⑤ 路面结构承载能力不满足现有交通的要求时,应采取铺筑沥青混凝土或
水泥混凝土加铺层措施提高其承载力。目前尚没有规范规定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承载能力检测评定方法,可根据交通量明显大于设计交通量的情况,使用现有交通量对路面结构承载力进行验算,检验器是否满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