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

时间:2019-05-15 00:41: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全面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全面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

第一篇:全面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

全面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

近年来,我区教育工作在市教育局的指导下,经过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取得了可喜成绩。特别是市教育局在确定了教育均衡发展年后,我们局领导班子进行了认真学习,并及时将会议精神向市委、市政府作了汇报。为抓好抓实此项工作,我们在全区中小学实施了学校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我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具体做法是:

一、构建了“一种模式”

即构建了“学校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新模式。为加强学校管理,全面提升我市教育整体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办好每一所学校,关注每一个学生,缩小城乡差距,逐步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07年在全市中小学开展了教学规范化管理评比竞赛活动,2008年又提出了教学管理规范化、校园建设标准化的要求,在总结前两年工作的基础上,我们把“学校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和目标提了出来。

学校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的具体含义是,把学校工作分解成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学校标准化建设和学校规范化管理。标准化建设主要是指办学条件标准化、校园环境优良化、师资力量专业化;规范化管理主要是指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化、法制化、科学化。为使学校在执行中具有可操作性,我们把学校标准化建设分解成9项内容,学校规范化管理分解成20项内容,每项内容都有具体标准。同时,教育局与督导室共同研究制定了学校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评估标准,并实行梯次考评和动态管理。

我们从提出“开展教学规范化管理评比竞赛”到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这三年时间,是不断提高认识,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充实完善的一个过程。实践证明,全面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是提高学校办学效益、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是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

二、做到了“两个转变”

首先,是做到教育理念的转变。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在总结全市农村初中办学模式改革经验的基础上,2004年年初,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三个三分之一”人才培养目标。它的提出既符合上级精神,又符合农村教育发展的实际,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农村教育脱离农村实际的问题,为榆树教育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这一全新的教育理念正在逐步实现,初步形成了教育培养人才的新格局。把教育的发展方向和人才培养的大目标定位在“三个三分之一”上,实现了教育理念的全面创新,做到了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这在榆树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是做到管理方式的转变。传统的管理方式和治教方略主要是人治。为转变这单一的管理模式,建立以德立校、以法治教的管理方式,我们制定并颁发了《西安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十一五”期间中小学校布局调整规划》、《学校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薄弱校与优质校联谊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的意见》、《加强和改进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见》、《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实验工作方案》、《学校工作分项评价、按岗考评发展性评估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指导性意见。通过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使年终的督导检查有法可依、有据可循。在每年年初校长工作会上,对督导情况进行大会通报,对后进学校教育局下发文件进行通报批评。为体现管理的人性化,会后,教育局领导班子成员按其分工不同分成若干调研组,深入到薄弱校进行调研,特别是到被通报的学校去调研,帮助校长查找问题、解决困难,制定符合本校实际的整改方案。形成了靠制度管人,凭业绩奖惩,用数据说话的管理方式,做到了由人治向法治的转变,为推进我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建立了“三个机制”

(一)建立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指出,农村义务教育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根据国发[2003]19号文件精神,陕西省政府[2004]9号文件明确规定,“农村税费改革后上级转移支付资金和新增农业税用于教育部分,统一纳入县级财政年度预算,拨付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用于教育,依法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常委会专题报告,并接受其监督检查”。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的要求,市政府于2007年11月研究决定,将上级转移支付资金用于教育部分划归教育局统一管理。

实践证明,教育转移支付资金统管能够保证教育经费按时足额拨付;能够集中部分资金加快危房改造进程;能够减少资金流转渠道,保证专款专用,避免挤占挪用教育经费的现象;能够减少学校资金浪费,有效遏制财务违纪现象的发生。

(二)建立领导干部管理机制。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我们高度重视学校班子建设,要求各学校健全完善学校领导班子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领导班子的带头作用,建立校长任期目标责任管理制度、督查落实制度、工作述职报告制度、考核评议制度、责任追究制度、民主管理制度、后备干部培养制度及廉洁勤政制度等。各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带头执行各种规章制度,不断强化领导班子的核心带头作用。为增强薄弱校班子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鼓励薄弱校班子成员面对现实,迎接挑战,轻装上阵,尽快改变薄弱学校落后面貌,教育局在今年上半年,对领导班子薄弱的学校进行了一次全面考核,对存在软、懒、散,没有战斗力、不团结、互相拆台的班子进行调整。

(三)建立教育督导评估机制。督导评估是促进教育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我们始终高度重视督导评估工作,更重视督导评估结果的运用。为充分发挥教育督导的监督、检查、评估、指导作用,2004年根据《普通中小学督导评估工作指导纲要》和《吉林省普通中小学督导评估方案》的精神和要求,结合教育实际,我们提出在全市各级各类学校中开展分项评估、按岗考评,2008年根据国家和省教育督导团提出的对学校工作实行发展性评估的指导意见,我们又制定了《分项评价、按岗考评发展性评估细则》。其主要内容是,按学校全面工作、教学工作、政教工作和后勤工作分为四项A级指标,每个A级指标各占100分,并根据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职业教育的不同特点和要求,分别制定相应的B级和C级指标,以此评价学校及校长、副校长的工作,从而达到全面推动学校整体工作的目的,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教育督导室按照《学校工作分项评价、按岗考评发展性评估实施方案》和《关于对村级小学进行督导评估实施方案》制定了相关的评估细则,要求各校按细则的具体要求进行自检自查和自我完善。每年年末,由督导室牵头,教育局各科室、教师进修学校等相关部室组成联合检查组,对各校工作

进行量化考评,把考评结果作为教育局年度重点工作表彰的重要依据,按照《学校工作分项评价、按岗考评发展性评估实施方案》的要求,对在督导检查中工作滞后、管理较差的学校予以亮黄牌,被两次亮黄牌的学校领导将予以免职或调整工作岗位。

实行分项评价、按岗考评发展性评估之后,进一步明确了班子每个成员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标准,使他们感受到了工作的压力和动力,提高了班子成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班子能够及时查找问题的原因,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经过努力工作,提高了学校的管理水平,使学校的办学效益有了明显提高。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我们认为这项工作对规范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科学、合理、客观、公正地评价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促进教育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实现了“四个提高”

(一)实现教育投入不断提高。我们不断加大投入力度,逐年提高投入比例。“十五”以来,(二)实现教师素质不断提高。一是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完善制度建设是做好师德工作的重要保证。因此,我们根据有关政策和规定,制定和完善了《教师岗位考评末位轮换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其中教师岗位考评末位轮换

制度,是指在学校年终岗位责任制评比中,被评为末位的教师实行岗位轮换或进行异校交流,如由班主任轮换为科任等。我们还把量化考评同教师评职、晋级、选优结合起来,使教师的从教行为进一步规范。如:针对个别教师乱办班、乱补课的行为,我们对违纪教师采取撤销前三年所得的各种荣誉称号,三年内不担任班主任,取消各项评先选优资格,收缴当年的第十三个月奖励工资,降一档工资等处分,进行通报批评。通过有效的制度约束,教师为师不德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同时,我们坚持开展了“抓师德,正师风”、“四评价”、“双万”、“三语”等一系列师德教育活动。通过开展上述活动,广大教师都能主动查找自身差距,积极向先进典型学习,自觉规范为师言行,不断提升师德修养。二是加大教师业务培训力度。我们多次举办榆树市级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全市各学科教师新课程培训班、骨干教师基本功大赛和教师教学技能展示大赛。通过举办各种培训班,进一步提升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目前,教师学历合格率达100%,高一层次学历达标率为95%。

(三)实现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将教育管理重心下移到学校,建立与现代学校制度相适应的以学校发展为本的管理机制。我们的具体做法是:执行政策法规,规范学校管理,保障教育健康发展;确立区域发展目标,实现学校均衡发展;搞好宏观调控,实现学校教育与人的最佳发展。即对学校进

行制度上规范、政策上引导、条件上保障、方向上把握、过程上协调,为学校发展搭建起一个服务型管理平台,真正实现规范化、科学化和人性化管理。经过不断实践和探索,我们逐步建立和实施了教育行政宏观调控、学校自主办学、督导评估促进的管理机制。在制度规范方面,我们围绕依法办学、自主发展、民主决策、规范管理、有效监督五个方面内容,逐步建立起了系统的教育管理制度。在理性分析榆树教育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我们制定了《榆树市薄弱校改造五年规划》,明确了改造的目标任务,建立并完善了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估体系。以此来引领学校逐步达到优质校的标准,推进学校不断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发展。

事实表明:通过实施学校工作分项评价、按岗考评发展性评估,即以学校发展为本的管理机制,不但明确了校长工作职责、岗位要求和工作目标,也完善了校长评价的指标体系,从而为校长队伍建设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为校长队伍动态管理新机制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效地发挥和调动了校长工作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有力推动了学校发展性目标的完成,确保了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四)实现办学效益不断提高。避免弱势群体辍学是义务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促进教育公平的必由之路。因此,为留住贫困生,关注学困生,提升教育质量,提高办学效益。

总之,学校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工作是教育均衡发

展的一项系统工程,它对学校的各项工作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有效地规范了学校的办学行为,优化了教育资源,创新了管理机制,提高了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从而有力地推动了我市教育的均衡发展。今后一段时期,我们将重点实施农村村小改造工程,力争把全市所有村小都建设成为标准化学校,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XX街道XX中学 2010年9月

全面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

近年来,我区教育工作在市教育局的指导下,经过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取得了可喜成绩。特别是市教育局在确定了教育均衡发展年后,我们局领导班子进行了认真学习,并及时将会议精神向市委、市政府作了汇报。为抓好抓实此项工作,我们在全区中小学实施了学校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我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具体做法是:

一、构建了“一种模式”

即构建了“学校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新模式。为加强学校管理,全面提升我市教育整体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办好每一所学校,关注每一个学生,缩小城乡差距,逐步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07年在全市中小学开展了教学规范化管理评比竞赛活动,2008年又提出了教学管理规范化、校园建设标准化的要求,在总结前两年工作的基础上,我们把“学校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和目标提了出来。

学校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的具体含义是,把学校工作分解成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学校标准化建设和学校规范化管理。标准化建设主要是指办学条件标准化、校园环境优良化、师资力量专业化;规范化管理主要是指教育教学管理制

度化、法制化、科学化。为使学校在执行中具有可操作性,我们把学校标准化建设分解成9项内容,学校规范化管理分解成20项内容,每项内容都有具体标准。同时,教育局与督导室共同研究制定了学校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评估标准,并实行梯次考评和动态管理。

我们从提出“开展教学规范化管理评比竞赛”到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这三年时间,是不断提高认识,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充实完善的一个过程。实践证明,全面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是提高学校办学效益、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是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

二、做到了“两个转变”

首先,是做到教育理念的转变。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在总结全市农村初中办学模式改革经验的基础上,2004年年初,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三个三分之一”人才培养目标。它的提出既符合上级精神,又符合农村教育发展的实际,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农村教育脱离农村实际的问题,为榆树教育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这一全新的教育理念正在逐步实现,初步形成了教育培养人才的新格局。把教育的发展方向和人才培养的大目标定位在“三个三分之一”上,实现了教育理念的全面创新,做到了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

变,这在榆树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是做到管理方式的转变。传统的管理方式和治教方略主要是人治。为转变这单一的管理模式,建立以德立校、以法治教的管理方式,我们制定并颁发了《西安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十一五”期间中小学校布局调整规划》、《学校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薄弱校与优质校联谊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的意见》、《加强和改进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见》、《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实验工作方案》、《学校工作分项评价、按岗考评发展性评估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指导性意见。通过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使年终的督导检查有法可依、有据可循。在每年年初校长工作会上,对督导情况进行大会通报,对后进学校教育局下发文件进行通报批评。为体现管理的人性化,会后,教育局领导班子成员按其分工不同分成若干调研组,深入到薄弱校进行调研,特别是到被通报的学校去调研,帮助校长查找问题、解决困难,制定符合本校实际的整改方案。形成了靠制度管人,凭业绩奖惩,用数据说话的管理方式,做到了由人治向法治的转变,为推进我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建立了“三个机制”

(一)建立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指出,农村义务教育实行

“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根据国发[2003]19号文件精神,陕西省政府[2004]9号文件明确规定,“农村税费改革后上级转移支付资金和新增农业税用于教育部分,统一纳入县级财政年度预算,拨付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用于教育,依法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常委会专题报告,并接受其监督检查”。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的要求,市政府于2007年11月研究决定,将上级转移支付资金用于教育部分划归教育局统一管理。

实践证明,教育转移支付资金统管能够保证教育经费按时足额拨付;能够集中部分资金加快危房改造进程;能够减少资金流转渠道,保证专款专用,避免挤占挪用教育经费的现象;能够减少学校资金浪费,有效遏制财务违纪现象的发生。

(二)建立领导干部管理机制。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我们高度重视学校班子建设,要求各学校健全完善学校领导班子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领导班子的带头作用,建立校长任期目标责任管理制度、督查落实制度、工作述职报告制度、考核评议制度、责任追究制度、民主管理制度、后备干部培养制度及廉洁勤政制度等。各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带头执行各种规章制度,不断强化领导班子的核心带头作用。为增强薄弱校班子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鼓励薄弱校班子成员面对现实,迎接挑战,轻装上

阵,尽快改变薄弱学校落后面貌,教育局在今年上半年,对领导班子薄弱的学校进行了一次全面考核,对存在软、懒、散,没有战斗力、不团结、互相拆台的班子进行调整。

(三)建立教育督导评估机制。督导评估是促进教育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我们始终高度重视督导评估工作,更重视督导评估结果的运用。为充分发挥教育督导的监督、检查、评估、指导作用,2004年根据《普通中小学督导评估工作指导纲要》和《吉林省普通中小学督导评估方案》的精神和要求,结合教育实际,我们提出在全市各级各类学校中开展分项评估、按岗考评,2008年根据国家和省教育督导团提出的对学校工作实行发展性评估的指导意见,我们又制定了《分项评价、按岗考评发展性评估细则》。其主要内容是,按学校全面工作、教学工作、政教工作和后勤工作分为四项A级指标,每个A级指标各占100分,并根据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职业教育的不同特点和要求,分别制定相应的B级和C级指标,以此评价学校及校长、副校长的工作,从而达到全面推动学校整体工作的目的,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教育督导室按照《学校工作分项评价、按岗考评发展性评估实施方案》和《关于对村级小学进行督导评估实施方案》制定了相关的评估细则,要求各校按细则的具体要求进行自检自查和自我完善。每年年末,由督导室牵头,教育局各科

室、教师进修学校等相关部室组成联合检查组,对各校工作进行量化考评,把考评结果作为教育局年度重点工作表彰的重要依据,按照《学校工作分项评价、按岗考评发展性评估实施方案》的要求,对在督导检查中工作滞后、管理较差的学校予以亮黄牌,被两次亮黄牌的学校领导将予以免职或调整工作岗位。

实行分项评价、按岗考评发展性评估之后,进一步明确了班子每个成员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标准,使他们感受到了工作的压力和动力,提高了班子成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班子能够及时查找问题的原因,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经过努力工作,提高了学校的管理水平,使学校的办学效益有了明显提高。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我们认为这项工作对规范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科学、合理、客观、公正地评价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促进教育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实现了“四个提高”

(一)实现教育投入不断提高。我们不断加大投入力度,逐年提高投入比例。“十五”以来,(二)实现教师素质不断提高。一是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完善制度建设是做好师德工作的重要保证。因此,我们根据有关政策和规定,制定和完善了《教师岗位考评末位

轮换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其中教师岗位考评末位轮换制度,是指在学校年终岗位责任制评比中,被评为末位的教师实行岗位轮换或进行异校交流,如由班主任轮换为科任等。我们还把量化考评同教师评职、晋级、选优结合起来,使教师的从教行为进一步规范。如:针对个别教师乱办班、乱补课的行为,我们对违纪教师采取撤销前三年所得的各种荣誉称号,三年内不担任班主任,取消各项评先选优资格,收缴当年的第十三个月奖励工资,降一档工资等处分,进行通报批评。通过有效的制度约束,教师为师不德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同时,我们坚持开展了“抓师德,正师风”、“四评价”、“双万”、“三语”等一系列师德教育活动。通过开展上述活动,广大教师都能主动查找自身差距,积极向先进典型学习,自觉规范为师言行,不断提升师德修养。二是加大教师业务培训力度。我们多次举办榆树市级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全市各学科教师新课程培训班、骨干教师基本功大赛和教师教学技能展示大赛。通过举办各种培训班,进一步提升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目前,教师学历合格率达100%,高一层次学历达标率为95%。

(三)实现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将教育管理重心下移到学校,建立与现代学校制度相适应的以学校发展为本的管理机制。我们的具体做法是:执行政策法规,规范学校管理,保障教育健康发展;确立区域发展目标,实现学校均衡发展;

搞好宏观调控,实现学校教育与人的最佳发展。即对学校进行制度上规范、政策上引导、条件上保障、方向上把握、过程上协调,为学校发展搭建起一个服务型管理平台,真正实现规范化、科学化和人性化管理。经过不断实践和探索,我们逐步建立和实施了教育行政宏观调控、学校自主办学、督导评估促进的管理机制。在制度规范方面,我们围绕依法办学、自主发展、民主决策、规范管理、有效监督五个方面内容,逐步建立起了系统的教育管理制度。在理性分析榆树教育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我们制定了《榆树市薄弱校改造五年规划》,明确了改造的目标任务,建立并完善了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估体系。以此来引领学校逐步达到优质校的标准,推进学校不断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发展。

事实表明:通过实施学校工作分项评价、按岗考评发展性评估,即以学校发展为本的管理机制,不但明确了校长工作职责、岗位要求和工作目标,也完善了校长评价的指标体系,从而为校长队伍建设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为校长队伍动态管理新机制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效地发挥和调动了校长工作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有力推动了学校发展性目标的完成,确保了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四)实现办学效益不断提高。避免弱势群体辍学是义务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促进教育公平的必由之路。因此,为留住贫困生,关注学困生,提升教育质量,提高办学效益。

总之,学校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工作是教育均衡发展的一项系统工程,它对学校的各项工作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有效地规范了学校的办学行为,优化了教育资源,创新了管理机制,提高了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从而有力地推动了我市教育的均衡发展。今后一段时期,我们将重点实施农村村小改造工程,力争把全市所有村小都建设成为标准化学校,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XX街道XX中学

2009年9月

全面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

近年来,我区教育工作在市教育局的指导下,经过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取得了可喜成绩。特别是市教育局在确定了教育均衡发展年后,我们局领导班子进行了认真学习,并及时将会议精神向市委、市政府作了汇报。为抓好抓实此项工作,我们在全区中小学实施了学校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我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具体做法是:

一、构建了“一种模式”

即构建了“学校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新模式。为加强学校管理,全面提升我市教育整体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办好每一所学校,关注每一个学生,缩小城乡差距,逐步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07年在全市中小学开展了教学规范化管理评比竞赛活动,2008年又提出了教学管理规范化、校园建设标准化的要求,在总结前两年工作的基础上,我们把“学校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和目标提了出来。

学校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的具体含义是,把学校工作分解成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学校标准化建设和学校规范化管理。标准化建设主要是指办学条件标准化、校园环境优良化、师资力量专业化;规范化管理主要是指教育教学管理制

度化、法制化、科学化。为使学校在执行中具有可操作性,我们把学校标准化建设分解成9项内容,学校规范化管理分解成20项内容,每项内容都有具体标准。同时,教育局与督导室共同研究制定了学校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评估标准,并实行梯次考评和动态管理。

我们从提出“开展教学规范化管理评比竞赛”到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这三年时间,是不断提高认识,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充实完善的一个过程。实践证明,全面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是提高学校办学效益、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是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

二、做到了“两个转变”

首先,是做到教育理念的转变。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在总结全市农村初中办学模式改革经验的基础上,2004年年初,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三个三分之一”人才培养目标。它的提出既符合上级精神,又符合农村教育发展的实际,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农村教育脱离农村实际的问题,为榆树教育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这一全新的教育理念正在逐步实现,初步形成了教育培养人才的新格局。把教育的发展方向和人才培养的大目标定位在“三个三分之一”上,实现了教育理念的全面创新,做到了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

变,这在榆树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是做到管理方式的转变。传统的管理方式和治教方略主要是人治。为转变这单一的管理模式,建立以德立校、以法治教的管理方式,我们制定并颁发了《西安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十一五”期间中小学校布局调整规划》、《学校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薄弱校与优质校联谊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的意见》、《加强和改进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见》、《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实验工作方案》、《学校工作分项评价、按岗考评发展性评估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指导性意见。通过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使年终的督导检查有法可依、有据可循。在每年年初校长工作会上,对督导情况进行大会通报,对后进学校教育局下发文件进行通报批评。为体现管理的人性化,会后,教育局领导班子成员按其分工不同分成若干调研组,深入到薄弱校进行调研,特别是到被通报的学校去调研,帮助校长查找问题、解决困难,制定符合本校实际的整改方案。形成了靠制度管人,凭业绩奖惩,用数据说话的管理方式,做到了由人治向法治的转变,为推进我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建立了“三个机制”

(一)建立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指出,农村义务教育实行

“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根据国发[2003]19号文件精神,陕西省政府[2004]9号文件明确规定,“农村税费改革后上级转移支付资金和新增农业税用于教育部分,统一纳入县级财政年度预算,拨付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用于教育,依法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常委会专题报告,并接受其监督检查”。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的要求,市政府于2007年11月研究决定,将上级转移支付资金用于教育部分划归教育局统一管理。

实践证明,教育转移支付资金统管能够保证教育经费按时足额拨付;能够集中部分资金加快危房改造进程;能够减少资金流转渠道,保证专款专用,避免挤占挪用教育经费的现象;能够减少学校资金浪费,有效遏制财务违纪现象的发生。

(二)建立领导干部管理机制。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我们高度重视学校班子建设,要求各学校健全完善学校领导班子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领导班子的带头作用,建立校长任期目标责任管理制度、督查落实制度、工作述职报告制度、考核评议制度、责任追究制度、民主管理制度、后备干部培养制度及廉洁勤政制度等。各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带头执行各种规章制度,不断强化领导班子的核心带头作用。为增强薄弱校班子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鼓励薄弱校班子成员面对现实,迎接挑战,轻装上

阵,尽快改变薄弱学校落后面貌,教育局在今年上半年,对领导班子薄弱的学校进行了一次全面考核,对存在软、懒、散,没有战斗力、不团结、互相拆台的班子进行调整。

(三)建立教育督导评估机制。督导评估是促进教育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我们始终高度重视督导评估工作,更重视督导评估结果的运用。为充分发挥教育督导的监督、检查、评估、指导作用,2004年根据《普通中小学督导评估工作指导纲要》和《吉林省普通中小学督导评估方案》的精神和要求,结合教育实际,我们提出在全市各级各类学校中开展分项评估、按岗考评,2008年根据国家和省教育督导团提出的对学校工作实行发展性评估的指导意见,我们又制定了《分项评价、按岗考评发展性评估细则》。其主要内容是,按学校全面工作、教学工作、政教工作和后勤工作分为四项A级指标,每个A级指标各占100分,并根据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职业教育的不同特点和要求,分别制定相应的B级和C级指标,以此评价学校及校长、副校长的工作,从而达到全面推动学校整体工作的目的,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教育督导室按照《学校工作分项评价、按岗考评发展性评估实施方案》和《关于对村级小学进行督导评估实施方案》制定了相关的评估细则,要求各校按细则的具体要求进行自检自查和自我完善。每年年末,由督导室牵头,教育局各科

室、教师进修学校等相关部室组成联合检查组,对各校工作进行量化考评,把考评结果作为教育局年度重点工作表彰的重要依据,按照《学校工作分项评价、按岗考评发展性评估实施方案》的要求,对在督导检查中工作滞后、管理较差的学校予以亮黄牌,被两次亮黄牌的学校领导将予以免职或调整工作岗位。

实行分项评价、按岗考评发展性评估之后,进一步明确了班子每个成员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标准,使他们感受到了工作的压力和动力,提高了班子成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班子能够及时查找问题的原因,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经过努力工作,提高了学校的管理水平,使学校的办学效益有了明显提高。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我们认为这项工作对规范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科学、合理、客观、公正地评价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促进教育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实现了“四个提高”

(一)实现教育投入不断提高。我们不断加大投入力度,逐年提高投入比例。“十五”以来,(二)实现教师素质不断提高。一是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完善制度建设是做好师德工作的重要保证。因此,我们根据有关政策和规定,制定和完善了《教师岗位考评末位

轮换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其中教师岗位考评末位轮换制度,是指在学校年终岗位责任制评比中,被评为末位的教师实行岗位轮换或进行异校交流,如由班主任轮换为科任等。我们还把量化考评同教师评职、晋级、选优结合起来,使教师的从教行为进一步规范。如:针对个别教师乱办班、乱补课的行为,我们对违纪教师采取撤销前三年所得的各种荣誉称号,三年内不担任班主任,取消各项评先选优资格,收缴当年的第十三个月奖励工资,降一档工资等处分,进行通报批评。通过有效的制度约束,教师为师不德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同时,我们坚持开展了“抓师德,正师风”、“四评价”、“双万”、“三语”等一系列师德教育活动。通过开展上述活动,广大教师都能主动查找自身差距,积极向先进典型学习,自觉规范为师言行,不断提升师德修养。二是加大教师业务培训力度。我们多次举办榆树市级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全市各学科教师新课程培训班、骨干教师基本功大赛和教师教学技能展示大赛。通过举办各种培训班,进一步提升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目前,教师学历合格率达100%,高一层次学历达标率为95%。

(三)实现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将教育管理重心下移到学校,建立与现代学校制度相适应的以学校发展为本的管理机制。我们的具体做法是:执行政策法规,规范学校管理,保障教育健康发展;确立区域发展目标,实现学校均衡发展;

搞好宏观调控,实现学校教育与人的最佳发展。即对学校进行制度上规范、政策上引导、条件上保障、方向上把握、过程上协调,为学校发展搭建起一个服务型管理平台,真正实现规范化、科学化和人性化管理。经过不断实践和探索,我们逐步建立和实施了教育行政宏观调控、学校自主办学、督导评估促进的管理机制。在制度规范方面,我们围绕依法办学、自主发展、民主决策、规范管理、有效监督五个方面内容,逐步建立起了系统的教育管理制度。在理性分析榆树教育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我们制定了《榆树市薄弱校改造五年规划》,明确了改造的目标任务,建立并完善了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估体系。以此来引领学校逐步达到优质校的标准,推进学校不断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发展。

事实表明:通过实施学校工作分项评价、按岗考评发展性评估,即以学校发展为本的管理机制,不但明确了校长工作职责、岗位要求和工作目标,也完善了校长评价的指标体系,从而为校长队伍建设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为校长队伍动态管理新机制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效地发挥和调动了校长工作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有力推动了学校发展性目标的完成,确保了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四)实现办学效益不断提高。避免弱势群体辍学是义务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促进教育公平的必由之路。因此,为留住贫困生,关注学困生,提升教育质量,提高办学效益。

总之,学校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工作是教育均衡发展的一项系统工程,它对学校的各项工作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有效地规范了学校的办学行为,优化了教育资源,创新了管理机制,提高了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从而有力地推动了我市教育的均衡发展。今后一段时期,我们将重点实施农村村小改造工程,力争把全市所有村小都建设成为标准化学校,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XX街道XX中学

2011年9月

第二篇: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信息化服务

吉木萨尔县社保局积极开展“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信息化服务”活动,努力实现“提高服务效率、提升服务质量,健全完善服务体系”的总体目标。

一是窗口服务满意化。以“方便、快捷、高效、务实”为基本要求,以“增强服务意识、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严格依法行政、确保群众满意”为目标,内强素质,外塑形象,把社会保险服务窗口建设成为“学习之窗、服务之窗、创新之窗、效率之窗、协作之窗、清廉之窗”。

二是内部管理科学化。完善社保基金预决算管理,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切实加强社保基金的管理和运用,以深化内部控制为重心,促进经办能力全面提升。进一步规范了业务经办流程,审计稽核部门对业务经办各环节的全程监控。进一步强化稽核检查,实行举报奖励制度,加大对冒领、骗取社保基金等违法欺诈行为的打击力度,确保社会保险基金安全完整。

三是数据处理信息化。加强“社保业务经办和社保业务全程电子化”建设,做好基础数据的采集工作和基础数据的管理和运用,并与。进一步强化信息查询、统计、分析、收费等功能,为社会保险业务、公共服务提供可靠的数据分析依据,以信息化促进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截至目前,四是员工队伍全能化。窗口建设关键是人的建设,要造就一支工作作风硬、能够适应形势发展需要、担当社保重任的职工队伍,不仅需要加强业务能力的培训、培养、提高,实现由精通单一业务向熟悉全能业务转变,也需要切实改进服务,努力建设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拼搏、特别能创新、特别能奉献的干部职工队伍。

截至目前,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6307人,基金收入4679万元;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6726人,基金收入2982万元;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7156人,基金收入79万元。工伤保险参保人数15657人,基金收入313万元;失业保险参保人数9954人,基金收入559万元;生育保险参保人数12091人,基金收入213万元。

第三篇:标准化实习规范化管理

标准化实习规范化管理

——记文秘1120班秘书实务技能实训

为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秘书工作,提高学生的职业认知水平,我校文秘11届三个班级都各自进行了为期两周的秘书实务技能实训。此次实训的地点是在丽水市市点秘书事务所即文秘实训室。余红平老师作为此次实训的负责人。

此次实训以公司为单位,采用工资制为考核评判标准,工资包括基本工资,岗位工资,出勤工资、考核奖金以及全勤奖励。考核奖金即通过任务的完成水平给予相应的奖金鼓励。实训过程中由学生通过选举自行产生两个公司的领导阶层,再由领导班子任命产生下级领导,接着通过招聘启事的发出,人员的应聘,最终完成公司的组建,方便完成实训目标。公司下设四个部门,实训期间各自完成上级下发的工作任务。任务各有不同,大型项目活动有公司的开业庆典,两个公司之间的合作签约仪式,签约仪式之后的新闻发布会等。这只是一些对外的活动,考察的是秘书的活动策划能力,还有会场的布置考核。但是这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其实实训中最多的还是日常的工作内容,包括各类文件的撰写以及下发,可行性计划书的编写,还有企业的内部文化的建设,例如企业内刊的制作,还有企业各部门的规章制度的制定。

两周的实训生活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通过此次实训 我们收获了许多东西。了解了公司规范化管理,知道了秘书工作的虽然繁杂,但还是有一定的途径可循,并不是以前认为的杂乱无章。做好一切的工作的前提是认真负责的态度,求实进取的决心,永不放弃的精神。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我们必将继续发扬这次实训过程中所学到的各种积极精神。

第四篇:党风廉政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党风廉政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实施方案

泸州市人民南路幼儿园

根据《中共泸州市江阳区委关于开展党风廉政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的实施意见》(泸江委[2010]27号)精神,以及江阳区教育局关于“三化”建设的实施意见(泸江教党[2010]13号),为深入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增强全园领导干部和教职工的责任意识、廉政风险意识,提高我园的党风廉政建设水平,健全长效机制。结合我园实际,制定党风廉政“三化”建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龙头,通过改革创新加速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基本框架,建立健全完成反腐倡廉具体工作的标准、规范和制度,努力实现预防腐败举措进一步丰富、监督制约机制进一步完善、廉政风险防范进一步常态、效能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惩治腐败力度进一步强化、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融合六大目标。为办好人民满意的幼儿教育,营造风清气的教育环境,服务江阳教育、加快江阳教育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二、工作目标

(一)教育预防更为完善。以党员领导干部党风廉政教育为重点,面向全体党员和职工,形成人人学规章,个个受教育的工作格局。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廉政文化建设,营造廉洁从教的氛围。切实履行“一岗双责”,不断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

(二)监督制约更为深入。充分发挥党内监督、工会监督、职工民主监督、社会监督的作用,完善监督制约机制,突出抓好对班子成员、中层干部的监督,以及对重点环节、重点岗位权力行使的监督。使监督制约和廉政风险的防范覆盖到每个部门、班组,每个干部职工。

(三)办园质量更为优化。通过党风廉政“三化”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保教水平;通过党风廉政“三化”建设,促进园风、教风、领导干部作风、师德行风建设再上新台阶;通过党风廉政“三化”建设,提高办园质量,实现幼儿园的科学健康地可持续发展。

(四)人民满意度更为提高。通过实施党风廉政“三化”建设,进一步规范办园行为,不断推进校务公开和后勤服务工作,党员干部职工服务意识、大局意识进一步增强,幼儿园及幼儿教师形象进一步提升,赢得幼 1

儿、家长和社会的满意。

三、组织保障与实施对象

(一)组织机构

组长:王光均

副组长:杨雪梅杨怀明

成员:刘丽萍易旅南刘莉梁雁

日常工作主要由杨雪梅、杨怀明负责具体安排。

(二)实施对象

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全体党员、全体教职工。

四、主要内容和工作步骤

(一)第一阶段,动员部署,安排“三化”工作(6月上旬以前)

1.研究制订“三化”建设工作方案,作出日程安排,形成工作规划。时限:6月20日前。

2.召开幼儿园党风廉政“三化”建设动员大会,对开展“三化”建设进行安排部署,邀请督导组领导参加。

时限:6月20日前。

(二)第二阶段,学习教育,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6月中旬到7月下旬)

1.开展学习教育。认真学习教育法规准则、岗位职责,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有关知识等,创新学习形式,并将学习贯穿整个活动始终。

时限:7月10日前。

2.查找廉政风险点。在学习提高、认识到位的基础上,组织职工通过自己找、同志帮、组织查、领导点等方式查找思想道德风险点、岗位职责风险点;召开领导班子会议专题查找本园存在的制度机制、工程项目等方面的廉政风险点。每个职工结合幼儿园情况和自身实际填写《风险识别防控一览表》,并汇总分析,确定廉政风险点。

时限:7月20日前。

3.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针对查找出的廉政风险点,提出个人、项目、幼儿园的防范措施,设置前期预防、中期监控、后期处置、综合治理四道关卡,建立各廉政风险点及防范措施台账。配套建立廉情预警分析、“五书”(党风廉政告知书、提醒谈话通知书、违纪苗头警示书、限期整改问责书、问题了结抄送书)告勉、绩效考核、“三重一大”定期报告,“三化”建设档案规范管理等五项制度。

廉政风险防范的重点内容包括:

(1)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建立“一卡二联三书四审”机制。

(2)规范办学行为:对照《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规范办学行为 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的要求,与每个职工签订廉政承诺书。落实严禁教师有偿补课,是否违反自愿原则强制收取服务费用,强制学生接受有偿服务等问题。

(3)规范收费行为:严格执行教育部、国务院纠风办等七部委《2010年治理教育乱收费规范收费工作实施意见》,严禁采取强制或变相强制手段收取服务性收费或代收费,严格执行收费公示制度,严禁将学校收费资金交由非财务部门管理、账外设账、私设“小金库”和公款私存等行为。

(4)师德行风建设:重点围绕办园指导思想是否端正,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是否有力,有无治学不严谨、教学不认真导致教学质量不高,对幼儿缺乏关怀甚至体罚、歧视、侮辱幼儿,向家长、管理对象或提供商品和劳务的对象索要、收受礼品钱物等问题开展廉政风险防范。

(5)教育资金监管:包括财政专项资金和公用经费的管理;校园基建项目招投标制度;幼儿园内部审计等,确保资金和项目运行安全。

(6)人事、职称管理:人员调动和职称评定必须严格执行有关规定,严禁请吃送礼现象发生。

(7)后勤服务管理:是否坚持自愿原则、是否存在把食堂承包给领导或后勤管理人员的利益相关人,存在非法利益格局的情况;是否存在伙食价格高于市场价的情况;是否存在后勤服务质量不高,损害幼儿的合法权益的情况。

(三)第三阶段,建章立制,构建惩防并重的长效机制(8月上旬到10月中旬)

1.清理完善制度。对本园原有制度进行清理,对不适应发展和工作要求的制度进行淘汰;对行之有效的制度进一步修订完善,使其更加科学管用。

时限:9月15日前。

2.建立健全制度。针对本园实际,对照廉政风险点的防范,认真进行查漏补缺,建立健全科学管用、简便易行、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实效性的规章制度体系,形成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的长效机制。建立保障制度,执行落实的宣传、教育、监督、问责措施,确保各项制度的贯彻执行。

时限:9月30日前。

3.收集整理资料。对贯彻落实党内法规制度、惩防体系制度、区教育局出台的规范性制度和本园制定的一系列制度措施以及“三化”建设资

料进行整理归档,并进行满意度测评。

时限:10月15日前。

(四)第四阶段,考核验收,谋划下年“三化”工作(10月下旬到11月上旬)

1.检查验收。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迎接上级主管部门对“三化”建设工作的检查验收。

时限:11月5日前。

2.谋划下年工作。召开党支部会,总结当年工作,分析不足,谋划明年工作重点。

时限:11月15日前。

五、工作要求

(一)强化领导,确保落实。要在区教育局党委统一领导下,把“三化”建设作为今年的重要工作,纳入党建重要议事日程和重点工作来抓。

(二)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把所有岗位人员都纳入风险管理范围,形成人人查找风险,人人防范风险的良好氛围。分别对校级干部、中层干部、教职工风险点查找结果进行逐级审核把关,然后交领导组审查。要根据风险等级和性质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提高风险防范的针对性。对重要岗位,薄弱环节的廉政风险实施重点防范,提高风险防范的实效性。

(三)加强宣传,形成合力。要通过开办专栏、专题等形式加强宣传、深入宣传、系统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引导群众参与和监督。积极向区教育系统《党风廉政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工作简报》投稿,并主动向社会各界宣传,及时反映“三化”建设工作动态。

(四)注重结合,统筹兼顾。把“三化”建设与幼儿园中心工作、业务工作紧密结合,与提高办园水平、提高保教质量紧密结合,有效防止“两张皮”现象,进一步推进幼儿园迈上科学发展的更高台阶。

2010年6月17日

第五篇:学校标准化建设

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

依据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和标准,结合我省实际,在深入调研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2007年,我厅制订了《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试行)》(教基〔2007〕15号,以下简称《标准》,见附件),为指导全省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我们编写了《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知识问答》(以下简称“问答”),帮助各地学习和领会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的有关要求。

由于时间仓促,《问答》对一些问题的阐述可能还欠准确,敬请各市、县提出建议,以期研究和解决实施中出现的共性问题。需要进一步明确的问题,有待今后出台文件予以规范。

安徽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 二OO九年三月十一日

1、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的涵义是什么?

答:所谓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就是使学校在师资、用地、校舍、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设施、教学仪器设备、图书室、音体美器材、学生生活服务设施和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等方面,达到国家和省规定的基本标准。基本达到区域间、校际间的均衡发展,努力缩小城乡差距,实现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义务教育的目标。

2、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有何重大意义?

答: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安徽的需要;是实现政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科学合理配置义务教育资源的必然要求;是贯彻《义务教育法》,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学校之间教育差距,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若干意见》((教基[2005]9号)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皖政[2006]54号)提出了要研究制订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基本标准的要求。《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实现“农村人人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的历史性任务。省委、省政府把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列入工作要点,并将2009年作为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年。

近年来,我省认真实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等建设项目,中小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但随着经济社会和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对照国家中小学建设标准,我省原有的义务教育办学标准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的形势和发展的需要,中小学校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校建设标准不高、功能不全、设施陈旧等问题还相当突出,满足不了教育教学的正常需要,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发展水平的提升,造成了教育的不公平。要高标准、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缩小区域内学校间办学条件的差距,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就必须全力推进城乡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使每一所学校都成为合格学校,落实新的中小学校建设标准,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努力把学校建成当地安全、坚固、让群众放心的场所,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3、我省制订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基本标准的依据是什么?

答:依据是:(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五十二号,自2006年9月1日起施行);(2)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若干意见》((教基[2005]9号)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皖政[2006]54号);(3)国家计划委员《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1986年12月25日发布,自1987年10月1日起实行);(4)建设部、国家计委、教育部《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试行)》(1997年发布)《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试行)》(2002年发布);(5)《教育部关于发布〈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规范〉等四个教育行业标准的通知》》(教基[2006]16号);(6)教育部《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教基[2003]5号);(7)《教育部关于印发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音乐、美术教学器材配备目录的通知》(教体艺〔2002〕17号);(8)《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的通知》(教体艺[2002]11号);(9)原国家教委关于重新印发《中小学卫生室器械与设备配备目录》的通知(教体[1993]9号);(10)教育部教育技术装备有关标准和《安徽省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基本要求和标准(试行)》(教基[2001]01号)等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和标准。

4、我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基本标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我省《标准》对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学校管理、教育教学作出明确规定。

《标准》包括五个附件:(1)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面积定额;(2)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行政及生活用房面积定额;(3)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园规划用地面积;(4)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验室、现代教育装备、图书及教学软件配置标准;(5)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音乐、美术、体育教学器材配备标准。几项主要指标是:

(1)生均占地面积:小学不低于22M,初中不低于25M。新建中心城区小学不低于14M,初中不低于20M。

222

(2)学校规模和班额:农村小学一般不少于6个教学班,班额一般不超过46人,初中一般不少于12个教学班,班额一般不超过50人;城区小学一般不少于12个教学班,班额一般不超过46人,初级中学规模一般不少于12个教学班,班额一般不超过50人。

(3)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不含宿舍):小学不低于5M,初中不低于6M;生均运动场地面积,小学不低于6M,初中不低于8M,中心城区小学不低于4M,初中不低于6M。

(4)运动场地、体育设施、器材:

生均运动场地面积,小学每生不低于6M,初中不低于8M。中心城区小学不低于4M,初中不低于6M。生均绿化面积,小学每生不低于0.5M,初中每生不低于1M。

体育设施、器材,小学18个班以下须设2组60米或1组100米直道或环形田径场一个。小学18班以上、初中24班以下须设2组100米直道田径场一个或者250米环形田径场一个。初中24个班以上设400米环形田径场一个。小学和初级中学须按每6个班设置1个篮球场或排球场。篮球场、排球场原则上不在田径场内建设。中心城区学校确无条件的,至少须按有关标准设置篮球场两个及直道田径场一个(小学60米,初中100米)。

(5)教学仪器设备、设施:

学校应根据课程标准和学校规模,配备常规教学仪器、器材及信息技术教育设备。(具体见教基〔2007〕15号文)

多媒体网络计算机教室按标准班额每人一台配备计算机,保证教学时学生单人单机。学校计算机拥有量至少达到生机比12:1;有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平台,有供教师使用的计算机。有条件的学校逐步建立校园网。

(6)图书:小学生均藏书20册以上,初中30册以上,并有一定数量的教参资料、工具书、报刊和电子图书。每年新增图书比例不少于藏书量标准的1%。

5、我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基本标准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1)均衡发展性。1987年的标准,分为“城市、县城、农村”三个类别,根据不同标准建设的学校也就拥有不同等级的教学资源。新《标准》将原有的三个标准统一成一个,不再分等级,也没有城乡差别。目的是为了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使同一区域内的义务教育学校达到相同标准,进而促进全省城乡、地区间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大体均衡,让所有中小学生都享受到基本相同的学习条件。这是本标准的显著特征。2

222

(2)适度超前性。1987年的标准立足于维持中小学的生存,满足教育、教学的基本需要,它的时间坐标主要是“当前”;新《标准》则是为中小学创造适宜在现代教育理念下可持续发展的物质环境,它的时间尺度主要指向“未来”。所以,新标准既体现现代化办学条件的未来发展趋势,又切合安徽的现实条件,考虑能够承受得起,又需要作出一定努力才能达到要求,是现实与未来、实际与可能、静态与动态的结合,具有适度超前性。(3)整体系统性。《标准》不仅对学校办学硬件作出明确规定,同时对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涉及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全面系统,具有整体系统性特征。

6、我省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答: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升义务教育质量为目标,以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内涵发展、规范发展、均衡发展为重点,结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深化课程改革、构建和谐校园、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以及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等工作,用5 年时间,集中力量实施中小学标准化建设,促进全省义务教育在普及提高的基础上实现新的发展和提升,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7、我省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1)省市县联动,以县为主、区域推进实施的原则。实行省市统筹规划实施,以县(市、区)政府为主体,各级教育、财政、发展改革等相关职能部门合力组织推进的工作机制,优化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实行优先优惠政策,落实经费保障机制,设立专项资金,保证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顺利实施。

(2)整体规划、逐年推进的原则。以县级为单位,摸清底数,整体规划、分级负责、分步实施、统筹安排、逐年确定重点加以实施。

(3)均衡发展、适度超前的原则。全省义务教育学校按照省教育厅制定的《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试行)》进行建设,以保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基本水平。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适度超前发展,提前实现标准化建设目标。

(4)突出重点、注重效益的原则。以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建设为重点,落实优先优惠政策,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建设好这些学校,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整体优化。

(5)软硬件兼顾、全面建设的原则。既注重基础设施、技术装备等办学条件改善建设,又注重教师队伍、管理水平、教育教学改革、校园文化等教育教学质量建设。在实施标准化建设过程中,对城市中小学生均占地面积,农村中小学运动场地暂不作要求。

8、我省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目标是什么?

答:建设目标是:从2008年开始实施,计划到2012年全省基本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在2008年全省20%学校达到标准的基础上,2009、2010和2011年,全省达到标准的学校比例分别为30%、50%和70%左右;到2012年,在前几年工作的基础上,全省学校达到标准的比例不低于85%,其中,经济和教育基础较好的县(区)学校达到标准的比例不低于95%。基本完成全省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

通过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使全省义务教育学校达到布局合理、校园内功能完善、教育教学技术装备配备达标、生活服务设施满足师生需求、教育信息化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推进,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基本达到区域间、校际间的均衡发展,努力缩小城乡差距,实现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义务教育目标。

9、我省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主要任务是:(1)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学校设置布局合理,选址科学安全,周边环境优化,校舍建设坚固,生均校园占地面积和生均校舍建筑面积符合规定,教学生活用房、专用教室建设、教学设备设施、现代教育技术装备、音体美器材和图书资料等项目逐步达到标准要求,学校经费得到及时足额保障,满足教育教学的需求。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校长和教师队伍的专业结构、学历结构、职务结构及年龄结构合理配备,符合国家规定的任职条件。加强县(市、区)域内教师资源的统筹管理和合理配置,建立县(市、区)域内教师和校长交流轮岗制度。实行县(市、区)域内骨干教师定期到农村和薄弱学校培训教师、紧缺学科教师流动教学、城镇教师到乡村学校任教服务、农村学校教师到城镇学校学习提高等制度,逐步使城乡间、校际间师资力量基本均衡。

(3)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坚持德育为首,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严格执行课程方案,开齐开足课程,达到教学基本要求,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入学率、毕业率、辍学率均达到或控制在规定的比例。建立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评估体系和教学指导体系。

(4)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实行校长负责制、教师聘任制,依法办学,规范办学,民主管理,构建平安和谐校园。

10、我省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拟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是我省今后几年基础教育工作的一项主要任务,是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省委、省政府把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列入2009年工作要点,并将2009年作为实施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年。各地加强领导,成立由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教育、财政、发展改革、建设、规划、国土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对学校标准化建设统一规划、统一实施。进一步加大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的宣传力度,动员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学校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建设环境。

(2)多方筹措,落实经费。从2009—2012年,省设立专项资金,根据学校标准化建设需要,逐年支持学校图书室、实验设备、音体美器材、学生生活服务设施建设。积极推动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纳入民生工程。各地按照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调整财政支出结构,设立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专项资金,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各地的教育费附加收入,主要用于标准化学校建设。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专项资金基本用于学校标准化建设。对已经没有在校生且不具备保留条件的闲置学校资源,以及按布局调整规划和计划撤销的学校资源,县(市、区)政府应按有关规定及时进行处布置,所得资金用于标准化学校建设。认真使用好国家和省下拨的各项专项资金,使其在学校标准化建设中充分发挥作用。努力营造崇文重教的良好社会环境,积极发挥乡(镇)、村在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中的有力作用,大力倡导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通过各种方式支持中小学标准化建设。

(3)各级教育、建设和国土资源管理等有关部门加大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的指导力度。结合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充分考虑新农村建设、城镇化发展和学龄人口变化等因素,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按照“适度超前、相对集中、以人为本、方便群众”的原则,以及“高中向县城集中,初中向乡镇集中,联村建小学的”思路,制定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和实施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将中小学布局调整与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初中建设工程、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农村远程教育工程和扩大内需教育建设项目等工程结合起来,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在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中,注重节约,严禁超标准建设,提倡建设可持续发展校园。按照学校校园建设规划,择优选择建设用地,确保校舍安全,加强学校基本建设管理,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按照建筑设计,抗震、防灾、防火等规范认真组织设计和施工,保证建设工程质量,使校舍建设达到坚固、安全的标准。对标准化学校建设中的基建工程项目的招投标、建设进度、工程质量、资金使用以及投资预算等,实施全过程的监督检查,保证学校基建项目规范运作;对违反程序、渎职和失职而造成重大损失的,要依法追究责任。

(4)加强督促检查,积极推进工作。省组织对各市、县(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情况进行评估考核,并进行表彰奖励。各地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纳入县(市、区)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目标管理考核和政府各级督导机构专项督导的重要内容。对工作落实、任务完成好的单位,给予表彰奖励;对未按要求实施的,将追究单位及其相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下载全面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全面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标准化学校建设

    标准化学校建设“教师队伍”评估自评报告砚山小学为了适应教育事业的发展,积极推进学校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大力改善办学条件,逐步提高办学水平,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努力实现学校......

    学校标准化建设

    学校标准化制度建设 标准化学校建设事情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实现教育平衡成长的重大举措;是践行科学成长不雅、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学校实现全面提升、连续成......

    全力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全力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两篇篇一全力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党支部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全面提升党支部建设质量是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为全面提......

    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工作方案

    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工作方案范文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切实建强党支部,根据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有关部署要求,现就报社全面推进党支部标准化......

    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材料文档格式

    海口市第十四中学 标准化学校建设、省规范化学校建设材料文档格式要求 一、标题 1、大标题:宋体,二号,加粗 2、副标题:楷体,三号,加粗 3、作者:楷体,三号,加粗 二、正文 仿宋体,四号。......

    规范化学校建设情况汇报

    XX中学规范化学校建设情况汇报一、学校基本概况 我校创办于1992年,学校占地面积2万多m,现有建筑面积 1.3万多m,其中一幢教学综合大楼4200多m,两幢学生宿舍共5400多m2,三幢教师宿......

    规范化管理与标准化管理的区别

    规范化管理与标准化管理的区别 标准化管理更多地是强调把为达成组织目标的行为过程以具体的标准加以界定,并用所界定的行为过程标准来约束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双方的行为,其内涵......

    如何确保消防工程管理规范化标准化

    如何确保消防工程管理规范化标准化 为切实落实“严抓项目管理,确保工程管理规范化标准化”精神,加快消防工程施工作业现场的工程进度和质量控制管理,营造良好的工程管理氛围,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