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生桉种植对环境的影响和应对措施

时间:2019-05-15 00:31: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速生桉种植对环境的影响和应对措施》,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速生桉种植对环境的影响和应对措施》。

第一篇:速生桉种植对环境的影响和应对措施

速生桉种植对环境的影响和应对措施

莫 永 莫世盛 朱秋莲

1吴 俊

3(1、玉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2、玉林市农产品安全检测中心

3、玉林市林业科学研究所537000)

[摘要] 文章就目前国内南方省市大规模推广种植速生桉所引发的系列问题开展研究,从了解速生桉的生物学特征和经济性状入手,调查国内速生桉种植的情况,试图找到解决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矛盾的方法。速生桉的推广种植可以充分利用闲置土地,改善生态环境,有效缓解国内木材紧缺的局面,同时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岗位。但规模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带来大批毁林,破坏生物多样性和水土恶化,引发自然灾害、树种单一,诱发大规模病虫害等系列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本文认为科学规划,坚持适地适树原则、合理搭配混交造林,增加生物多样性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维护生态平衡,政府和党委部门加大对发展速生桉种植和相关产业的监管力度,提高国民环保意识,才能确保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速生桉,种植,环境,影响,应对措施 1 前言

国内部分南方省市近几年大规模推广种植速生桉,缓解了我国木材紧缺的局面,促进林农致富,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持速生桉种植得不偿失这一看法的也大有人在。速生桉在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中充当的角色问题一直来都是人们争论的热点。因此,发展速生桉种植不能只是单纯从经济利益这个角度出发,更要从生态效益的角度来考虑。而科学发展速生桉种植,使其扬长避短,在为经济发展服务的同时又不至于破坏环境就成为我们眼前要考虑的首要问题。2 速生桉的特征特性

速生桉是对尾叶桉、巨尾桉等速生桉树的泛称,属桃金娘科,原产澳大利亚,树种多达945种,目前国内大面积引种的有巨尾桉、尾巨桉等无性系和巨桉、赤桉等种源。速生桉长势旺盛,主干通直,枝叶繁茂,冠幅宽阔,根系发达,营养空间利用率高,特别是早期生长迅速并能耐干旱和瘠薄。数据显示:速生桉在生 1 长到第二、三年时日平均长高达3厘米以上,4年生速生桉采伐亩产6—8立方米。国内速生桉种植现状

速生桉目前在我国以南方大规模种植为主,其中以广西、广东、海南三地种植居多。江浙、云贵、湖南、湖北和福建等省市也在不同程度的发展种植面积,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毁林种植速生桉近7000万亩。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自1982年先后引进澳大利亚桉树174个树种的200多个资源,通过改良和高产综合试验,至今已完成在国营六万林场、博白林场、钦廉林场的全面推广种植。到2007年止,全区利用速生桉营造经济林1080万亩。据《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到2010年,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等市的桉树种植面积900万亩,到2020年扩大到1350万亩。同时建成了适合在中国推广的桉树基因库,它包括100多个树种和900多个无性系。为缓解大规模种植速生桉对苗木的需求,广西钦州市钦南区于2003年建成亚洲最大速生桉育苗场,该场投资总额达4300多万元,占地1040亩,年育苗1.5亿株,可供应100万亩的造林种苗。广西只是国内种植速生桉的一个缩影,其他南方省市亦是如此。4 推广种植速生桉的积极意义 4.1 充分利用土地,改善生态环境

在90年代前,大多利用现有的宜林荒山荒地、退耕还林地、灌丛地和疏残低产林地进行速生桉种植营造速生丰产林。特别是对增加石山地区的森林覆盖面积起到立杆见影的效果,速生桉的种植在短期内增加了森林面积、提高了森林覆盖率,改善了生态环境,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栖息环境和繁衍场所。4.2 有效缓解木材紧缺,控制木材价格

我国是一个森林资源十分贫乏的国家,一直都存在着木材供不应求的情况,因此每年都要从其它国家和地区高价进口或调运大量的木材。要缓解这个矛盾,有效的办法之一就是大力发展速生丰产林,增加木材供给量。根据广西林业科技示范园优良树种展示区在广西高峰林场界牌分场的桉树示范林统计的数据分析:速生桉在生长到第二、三年时日平均长高达3厘米以上;种4年速生桉采伐亩产 2 6—8立方米,亩产值约5700元,而每亩总投入不超过1000元,每亩林年毛利1000元以上。而广西东门林场上世纪六十年代种的细叶桉、大叶桉20—25年后采伐,平均亩产量也是6—8立方米而已。由此可见,种速生桉的效益是种本地细叶桉效益的5—6倍。结合我国的地理气候条件和现有的速生树种以及投资价值来看,速生桉无疑是首选。速生桉的大规模种植对缓解木材供需矛盾,控制木材价格攀升起到决定性的作用。4.3 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岗位

充足的原材料、合理的价格和低廉的劳动力,吸引了大批外资纸浆、中纤板企业的到来,印尼金光集团是目前在国内速生桉种植的最大投资商。2002年,金光集团在云南省圈定了2750万亩的林浆纸基地。而芬兰斯道拉恩索公司和广西高峰林浆纸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投资建设的北海林浆纸一体化项目也将在2012年全部建成投产,建设规模为年产一百二十万吨浆,九十万吨纸和纸板。这些企业的投产,有力推进了林业产业化经营,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税收,相关的配套行业也得到快速发展,对充分利用林业资源,延长林业产业链,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壮大地方经济实力,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5 大规模种植速生桉的危害 5.1 大批毁林,破坏生物多样性

在暴利的驱使下,造林公司并不愿花太多的投资在肥力差的荒山林地,而是直接烧山或是假借绿化火烧迹地之名规模种植速生桉,在被野火烧了200亩的迹地上,为规模效应往往规划造2000亩。海南省的做法更是将投资者急功近利的心态暴露无遗,1995年海南省开始大规模种植速生桉造林,推土机把热带雨林推倒,然后种上速生的尾叶桉。其境内公路沿线的防护林全部砍倒改种速生桉,并美其名曰“公路树改纸浆林”。2002年至今,短短几年,广西毁林2000余万亩,广东毁林1600余万亩,云南省3000万亩天然林正被速生桉取代。大面积单一的速生桉林无异于“绿色沙漠”,形成物种入侵的态势,速生桉自然产生抑制、排斥当地乡土原产、原生物种的物质,在砍伐后的桉树林种植其他植物也无法存活,导致原生物种衰减、退化、灭绝,无法给大多数动物提供食物或适宜的栖息环境,生物食物链断裂,物种多样性被破坏,大面积种植速生桉地区的生态系统 面崩溃的局面。

5.2 水土恶化,引发自然灾害

速生桉有很强的蒸腾作用,水分利用效率低,用水量大,严重影响到水土的保持。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所、中国西南林学院及国家林业局在雷州半岛的种植试验证明,速生桉的大规模种植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地表保持水的能力差,时间长了,土地表面板结,还出现土地沙化现象。速生桉对土壤的肥料和养分需求极大,凡种植速生桉的,土地肥力下降乃至枯竭。原始植被因为得不到足够的肥料和养分而受到严重破坏,引发土地退化、水土保持情况恶化,土地贫瘠。土壤强度比例逐年升高,导致小气候变化,山体滑坡、森林火灾和洪涝等自然灾害频发。

5.3 树种单一,诱发大规模病虫害

大规模发展纯种桉树势必造成病虫害肆虐。中国科学院院士唐守正说:“我国森林每年发生病虫害面积15000万亩以上,其中90%发生在人工林中”。80年代末,仅小天牛一种害虫就将宁夏建设20年的“绿色长城”——几十亿株杨树毁于一旦。广东十年绿化时期也是较好的前车之鉴,期间大规模种植纯马尾松林,现在松树病虫害泛滥成灾,而缺乏有效的防治方法。这些惨痛的教训足以说明,大范围植树,尤其违背自然规律的造林是得不偿失的。纯速生桉林病虫害在无天敌制约的环境下日趋猖獗,在广西、广东、海南等省市已经出现青枯病、焦枯病、白蚁和桉小卷蛾等病害成片危害的现象,受害林木生长衰弱、甚至枯死,病虫害甚至漫延到附近林木,殃及其他树种。2007年6月,广东省河源市委、市政府做出停止速生桉种植审批的决定,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防止当地179.32万亩的速生桉发生大规模病虫害。6 科学发展速生桉种植的措施 6.1 科学规划,坚持适地适树原则

速生桉的种植要根据当地林业发展规划和自然气候、土壤条件,对速生桉产区进行合理布局规划,必须严格控制在国家划定的商品林区内,严禁在生态公益林区,特别是水源涵养林区等重要生态区域种植。同时要有选择地在宜林荒山、采伐迹地、火烧迹地、低效林地种植。2002年前,广西钦州境内的山岭不是种植甘蔗 4 地就是马尾松,有的甚至是寸草不生的风沙地。后经科学规划,坚持适地适树原则种植速生桉,至2004年钦州退耕还林和荒山绿化种植65万亩速生桉丰产林,使钦州的绿化率由原来的34%提高到目前的49.1%,许多过去的不毛之地披上了绿装。

6.2 合理搭配混交造林,增加生物多样性

连片造林1000亩以上要做好多个树种搭配,采用多个不同无性系搭配和合理混交造林,乔木和灌木混合,针叶林和阔叶林搭配,创造不同的小气候和环境,给不同的植物和动物在木中找到合适的生存空间,增加生物多样性,能有效改变害虫发生的生态条件,从而达到防治害虫的目的,还能把当地林业产业引向多树种,多结构的林业体系。至2006年底广西玉林市速生桉林面积已达到195万亩,分布在全市的7个县(市)区,他们利用速生桉耐干旱、贫瘠的特点与原有的单竹、杉木、马尾松、楠木混合种植,形成物种隔离带,绿化了荒坡滩涂,增加了生物多样性,目前还没有发现规模病虫害的发生的迹象。6.3 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维护生态平衡

提高对速生桉经济林的经营管理是解决速生桉种植带来系列生态问题的关键环节。通过科学施肥和间种、降低种植密度、枯枝落叶和采伐剩余物留地还田等措施,可避免土地板结和地力下降及增加林地生物多样性。通过与固氮树种混种或轮作、适当延长轮伐期、整地时尽量避免破坏植被、缩短林地裸露时间、保护林下枯落物、保留采伐剩余物等营林措施,提高速生桉经济林在减少水土流失和涵养水源等方面的作用。

6.4 加大监管力度,提高环保意识

速生桉生长期短、砍伐周期长,产量高,投入产出比高,一些省市一度把林浆纸一体化项目视为“经济翻身” 的项目,大力营造速生丰产林,建设浆纸厂原材料基地。政府机关公文办理、餐饮行业纸巾和一次性筷子使用以及家居装修也是构成木材紧缺的一个重要因素。政府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对违规造林现象坚决查处,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纸浆、中纤板企业要责令整改或强制关闭。要加强对新增速生桉经济林计划的审批,严格限制山岭、坡地的出租使用,减少木材 5 加工企业和纸浆、纸板企业的审批和引进。要大力招引替代产业,增加就业机会,降低林木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帮助当地居民摆脱对速生桉种植的依赖。要加强对国民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减少环境污染。采取政府无纸化办公、餐饮行业循环使用消毒碗筷、家居装修尽量用塑料替代木材等措施减少对木材的需求量。用甘蔗渣、作物桔杆或其他可再生能源来缓解纸张原材料的紧缺。逐步减少经济林在森林面积中的占有量,增加水源林和生态公益林的种植,保证森林覆盖率长期稳定一个较高水平内。7 小结

速生桉经济林的营造是把双刃剑。为绿化荒山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带动了化肥、运输、造纸等系列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因为种植过量,造成一些地方林木树种单一,甚至形成物种入侵的局面,使土壤肥力下降、水分过度消耗、土地生物多样性减少,严重影响到当地的生态环境,使得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加剧。从绿化和造林的角度来考虑,速生桉占用的只是部分荒山和滩涂,不存在泛滥的问题,也算是较好的树种。从经济的角度看,发展速生桉种植速生桉对缓解木材供应紧张有着重大的意义,其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尚未有其他树种可以代替。速生桉的大规模推广种植引发的不是一个树种问题,而是量和经营管理方式的问题,物极必反的道理对于速生桉种植同样有效,关键是如何将其种植面积控制在一个平衡点。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经营管理方式,目光长远的投资者考虑的可持续发展和生产资料的循环利用,而急功近利者掠夺式的开发势必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因此,对待速生桉的种植问题不能一概而论,要有科学的引导和严格的控制,不能因环境保护而拖经济发展的后腿,也不能以牺牲环境的代价来换取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的方式多种多样,而环境一旦破坏,将要一个很长的时期来恢复,甚至无法恢复。

参考文献

[1]梁健昆.中高丘陵地营造尾叶桉造林效果分析.广西林业科学.2002年第31卷02期

[2] 黄荣林.桉树速生丰产林营造技术信效益分析.广西林业科学

2006年35期(增刊)[3] 五辑健.广西速生桉主要食叶害虫和成灾分析.桉树科技.2007年24卷1期 [4] 河南林业信息网.关于盲目种植速生桉的思考.河南林业信息网

2007年9月 [5] 赖宝乾.巨尾桉抚育间伐技术措施及其效果分析.林业建设

2007年第02期

作者简介:莫 永,男,1980年9月生,农艺师,主要从事园林绿化和作物选育种研究等工作

第二篇:广西速生桉树林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应对策略

广西速生桉树林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应对策略

【摘 要】广西壮族自治区是我国林浆纸一体化工程建设重点地区。是广西资源

优势和区位优势产业。速生桉树作为广西的主要林浆纸原料在广西区大面积、大量种植,而速生桉树这一外来树种的大量种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实地考察就大面积种植速生林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策略。

【关键词】广西林浆纸一体化速生按树林生态环境

广西地处我国北热带地区,为桉树适生区,有良好的林业产业发展条件,然而,大面积地种植桉树人工林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何从发展林业、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实现广西林业可持续发展是目前我们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发展林浆纸一体化产业的重要意义

林浆纸一体化就是打破过去我国林纸分离的传统管理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造纸企业为主体、通过资本纽带和经济利益将制浆造纸企业与营造造纸林基地有机结合起来,建设造纸企业和原料林基地。发展林纸一体化的大公司、大集团,形成以纸养林、以林促纸、林纸结合的产业化新格局,以提高我国造纸工业的国际竞争力,并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有利于充分利用广西的资源

广西地处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热量、雨量充沛,温和的气候适宜河流丘陵众多的地理环境很适宜于多种植物纤维原料的快速生长,光热、水电等能源十分富足。我区的森林资源非常丰富,全区商品林面积801.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41.53%(不含灌木林),针叶木、阔叶木品种繁多,特别对于发展速生丰产林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我区现有各种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130万公顷,更多的速生丰产林建设也正在按计划稳步进行中。发展木浆造纸,我区大有潜力可为。

(二)、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壮大,提升市场竞争力

企业自办造纸原料林基地,实行林纸一体化经营,符合当前国家对造纸工业 1

实施根本性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的大方向。不仅可以缓解浆材供需矛盾,有利于调节浆材市场,调控浆材市场价格,做到浆材定时、定量、定向地持续稳定供应,确保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转;而且还有利于浆材供应减少中间流通环节,达到减少浆材库存、过段费用及提高浆材新鲜度,对改善纸浆质量,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增强竞争实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起着重要作用;

(三)、有利于形成以纸养林、以林促纸,并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通过优化森林资源配置,实现定向培育,形成以原料、加工、销售各个环节紧密联系的一个完整产业链,实现企业造纸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社会化趁势,并以此带动我省造纸原料林基地产业化的发展。一方面保护了天然林和区域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又解决了造纸工业发展所需的浆材原料问题,同时,也有助于解决林业部门在林业生产建设中存在的资金困难,实现优势互补,最终使天然林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和林纸产业步入良性循环、共同发展的轨道,对推进我省造纸工业现化化和造纸原料林基地产化进程,实现林纸一体化总体目标和林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有利于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业收入和就业机会

我区种植速丰林效果好,一是产量高,桉树每公顷出材90~135m3;二是轮伐周期短,桉树主伐年龄6年,并且伐后还可萌芽经营1~2代,其产量亦不亚于苗木造林,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据自治区林业局专家介绍,种植速丰林成本低、管理粗放、技术易掌握、经济效益好,每亩投资约400元,与种植果树每亩上千元甚至五、六千元的投资相比要少得多,基本上只有前期一次性投入;仅有定植、施肥几个关键环节,其技术易掌握;按每公顷产木材90 m3、市场单价280元计算,每公顷至少可获纯利1.5万元。

二、桉树林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大面积营造桉树林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桉树林地持续发展问题,桉树纯林消耗地力过多的问题,破坏生物多样性的问题,土壤侵蚀的问题,森林病虫害的问题和环境污染等,只有深入研究这一问题,才能保证广西林业和经济的可持发展

(一)、桉树纯林结构单一,生态稳定性差

人工林的生态效益不如天然林的生态效益,短轮伐期的速生林会存在一定的生态隐患。营造大面积的纸浆用材林基地,容易出现造林树种单一,结构简单,消耗地力过多的问题。多数研究认为,人工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失衡,是地力衰退的主要原因之一,人工林特别是短轮伐期人工林,常使土壤肥力下降。有人认为这是由于在幼龄林中,边材与心材的比例比老龄林高,树冠生物量与干材生物量的比例亦随年龄变化而增大。轮伐期短,意味着采伐取走物质中边材比例大,树冠生物量也大。据估计,将桉树在轮伐期由57年缩短到18年时,每单位木材取走的P数量增加70%,桉树7年生时便开始形成心材,此后木材中高达90%的养分贮存在边材和韧皮部可移动的鞘中,所以7年生以上的树木,边材相对较少,单位体积的养分含量逐渐下降,因此林木生长年限越长,砍伐时从林地移走的养分就相对越少。而广西速生桉林的采伐周期为五年,所以对地力消耗很大,使土壤肥力下降。

(二)、生物多样性的减弱

造林树种单一大大不利于物种多样性的保持,即人工林破坏了生物多样性,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失衡。由于人工林群落结构简单,生物多样性减少,其生态稳定性降低,以致对某些病害、虫害等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降低。生物多样性还包括动物和微生物,人工林的特殊群落结构形成了独特的林下生态环境,由于凋落物成分和林下植被的减少,其土壤动物和微生物种类和数量也相应减少,反过来影响了凋落物的分解速率。土壤微生物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在物质循环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它的组成和数量的变化影响到营养元素循环中的凋落物分解过程,从而对营养元素生物再循环产生深刻影响。

(三)、加剧土壤侵蚀

桉树林过度消耗水分,减少生物多样性使林地雨水通透量和径流量达到很高水平(降水量的75%--90%),这意味着林地土壤流失的可能性大,同时桉树林地土壤不易湿润性和疏水性导致土壤流失加剧。土壤是养分的载体,土壤泥沙的流失必然引起养分的流失,使土壤肥力下降、生产力降低。

(四)、不合理的种植和经营模式的影响

在我国90年代中期以前的桉树种植过程中采用①全垦整地。以前桉树种植时主要选择平地或缓坡地,然后进行机耕,有时进行2次机耕。机耕破坏了原有的土壤剖面结构,减少了地表的凋落物和林下植物覆盖,导致土壤水分向下渗透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土壤和养分流失严重,林分的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效果降低。

根据我们在阳西的监测,全垦后第一年土壤流失量为13吨/公顷·年左右。②全树收获和早期种植的桉树品种不利于土壤肥力维持。早期种植的窿缘桉和柠檬桉凋落物少。不利于养分循环。同时,一般都进行全树收获,除砍伐木材外,还收获树叶、树枝、树皮,树根。这样的收获方式加大了养分流出生态系统的数量,必须进行人工施肥进行补充。③施肥少和不能平衡施肥,导致土壤肥力降低。早期种植桉树时,很少施肥,即使有施肥,也是施一次基肥。施肥时,只施含N、P、K的复合肥。由于机耕整地养分流失多和全树收获养分损失多,少量补充不能形成养分在生态系统的平衡,导致地力衰退。部分地区由于缺少微量元素,长期得不到补充,造成地力衰退。

三、速生桉树林可持续发展的应对策略

面对广西全力打造全国林浆纸一体化生产基地的战略和速生桉树林给生态环境带来的问题我们只有采用有效的对策和措施,才能使大面积发展桉树人工林和保护生态环境完全得到协调发展。

(一)、政府和相关部门做好纸和林一体化管理,注重规模效应,集团化发展。

政府有关部门首先要合理的规划、合理的分配有限的林地资源,政府的职能和管理上实现统一,建立林浆纸一体化办公室,实现林纸一体化统一管理,在具体的操作上减去一些不必要的交叉环节。建设广西林浆纸一体化,实现林、纸统一管理,一定要做到责有所托,任有所务。同时国内企业不要互相残杀,要团结一致共同发展,强强联合实现集团化发展。

(二)、采用科学生态型种植和经营模式

根据桉树适生环境,切实合理地规划林种的搭配,使桉树人工林既不过于集中,又有2个以上的树种更新轮作,并考虑营造一定比例的桉树与其它树种的混交林,不采用全树收获,使砍伐后养分归还量增加,这样可增加林地土壤肥力,使林地与周围环境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形成生物群落互相制约的食物链,提高森林的自我调控能力,增强森林自身抗御病虫害能力,做到结构合理,永续作业。

(三)、合理施肥减轻环境污染

采用按树专用肥,把基肥和追肥分开,按桉树养分需求特点基本做到平衡施肥。施肥采取挖沟施肥、坑内施肥,施肥后立即覆土的方法,避免肥料裸露于地

表、被雨水冲刷进入到水体中,这方法可有效防止施肥对环境造成污染。在病虫害防治时,选择使用生物药剂或低毒、高效、残留期短的农药,对水源和环境的污染程度相对较低。

(四)、加强政府,企业和有关科研院所合作

原料基地建设最难以确定的是大面积栽植桉树的长期生态效应,从防患的角度考虑,建议企业与开展对桉树人工林生态定位的研究,收集各种影响生态环境、土地退化的基础数据,以便更有针对性的采取更为合理的营林措施。

第三篇: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周曙东 周文魁 朱红根 王传星 王艳

摘要: 阐述气候变化的特点, 分析农作物对温度、降水变化的敏感性, 昆虫对温度变化的敏感性。探讨了农业生产对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对干旱及洪涝灾害的脆弱性。应对气候变化的农业技术选择包括选育抗逆性强的农作物新品种, 增强农作物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加强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节水农业种植技术;加强农业灾害性天气的预警与响应能力建设。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的农业适应性政策措施: 调整耕作制度, 提高指数;完善江河湖泊防洪工程和防洪减灾体系;加强土地合理利用;发展设施农业, 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制订减灾应急预案;积极推广农业保险。

关键词: 气候变化;敏感性;脆弱性

一、引言

气候变化被列为全球十大环境问题之一,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进展, 开展气候变化影响的相关研究开始成为学术界最为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农业是对天气变化最为敏感的部门之一, 因为气候始终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决定因素, 到目前为止, 农业还没有改变靠天吃饭的局面。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气候变化对农业所带来的不利影响,特别是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诱发的自然灾害将造成农业生产的波动、危及粮食安全、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尽管在哥本哈根会议上各国还没有就气候变化问题综合治理所采取的措施达成共识, 有待在2010年墨西哥城的第16 次缔约方会议上继续协商, 但气候变化会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 气候变化会使人类付出巨额代价的观念已为世界所广泛接受, 并成为广泛关注和研究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及早开展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的研究, 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 提前采取适应性对策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从敏感性、脆弱性方面来分析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 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我国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对策。

二、气候变化的特点和趋势

气候变化是气候平均状态出现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变化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10 年或更长时间)的变动, 具体指气候平均值和离差值两者中的一个或两者同时随时间出现了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变化。1.气候变化的特点(1)平均温度明显上升

中国近100 年来年平均气温明显增加, 达到015~ 018度, 比同期全球增温平均值略高。近50年变暖尤其明显, 主要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1]。如果年平均温度上升1度, 大于或等于10度积温的持续日数全国平均可延长15天左右,这对于农作物生产来讲具有重要意义。

(2)降水出现区域性与季节性不均衡

温度的提高会加快地表水的蒸发, 导致水循环加剧, 暴雨出现的概率增加, 虽然降水量很大, 却不能得到有效利用。各地的降水量和蒸发量的时空分布也会显著改变。降水既会出现区域性不均衡,也会出现季节性不均衡, 即在农作物最需要水的时候出现季节性干旱, 从而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过去的概念是中国西北部缺水, 今后在中国南方也可能出现季节性干旱, 水资源短缺将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

(3)极端气候现象增多趋强

极端气候现象指一些在特定地区和时间的罕见事件, 极端气候现象的罕见程度一般相当于观察到的概率密度函数小于10% , 这些极端气候现象包括干旱、洪涝、低温暴雪、飓风、致命热浪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和全球变暖有关, 也是气候变化的表现方面之一。在全球气候变暖的总趋势下, 大气的环流特征和要素发生了改变, 引发复杂的大气)))海洋)))陆面相互作用, 大气水分循环加剧, 气候变化幅度加大, 不稳定因素增多, 导致这些小概率、高影响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机会增加[2]。极端气候事件对农业系统的影响往往大于气候平均变率所带来的影响。

(4)冰川消融导致海平面上升, 海水入侵

在内陆地区增温造成冰川退缩导致雪线上升,在南极冰川逐步融化、冰架面临坍塌, 而北极冰帽正在持续消融中, 漂浮在北冰洋上的成年厚冰块不断融化, 这些因素再加上海水受热膨胀将会使海平面上升。海平面上升会带来一系列问题。例如沿海地区洪水泛滥及严重破坏、侵蚀海岸线、海水入侵内河、沿海湿地及岛屿洪水泛滥, 一些地势较低沿海城市及村落可能面临淹没的危险。海水入侵还会使灌溉地下水水质变咸, 土壤盐渍化, 灌溉机井报废, 农田减产。

三、农业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与脆弱性分析 11农业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分析

敏感性是指某个系统受到与气候有关的刺激因素影响的程度。所谓刺激因素是指气候变化因素, 包括平均气候状况、气候变率和极端事件的频率与强度[5] , 这些影响可能是直接的影响, 也可能是间接的影响。

气候变化将使我国农作物种植制度及农业生产的布局发生较大变化。气候变暖将使我国长江以北地区, 尤其是中纬度和高原地区农作物生长季开始的日期提早、终止的日期延后, 潜在的生长季延长;还将使多熟种植的北界向北推移[3]。麦、稻两熟区、双季稻种植区和一年三熟制的水稻产区,在水分条件满足的情况下, 种植北界均可向北推移。如果年平均气温上升2度, 大部分两熟制地区将会被不同组合的三熟制取代, 三熟制的北界将北移500km 之多, 三熟制面积可能扩大115倍, 从长江流域移至黄河流域。而两熟制地区将北移至目前一熟制地区的中部, 一熟制地区的南界将北移250~ 500km, 一熟制地区的面积将减少23% [4]。这些敏感区域将会面临种植制度、产业结构和作物品种的重大改变。

(1)农作物对温度变化的敏感性

一些作物的生长发育对温度很敏感, 每一种作物都有适合生长的温度区间, 温度过低或过高都不利于作物的生长。平均温度上升会导致生育期缩短与早熟, 有效分蘖减少, 穗重下降、产量降低。以水稻为例,平均气温每升高1度, 生育期日数平均缩短7~ 8天, 在温度为24~ 27度的南部地区,平均气温每升高1度, 生育期缩短14~ 15天;在温度低于24度的北部和高原部地区, 生育期缩短4~10天。在当前的品种条件下, 生育期缩短使有效分蘖减少, 导致总干重和穗重下降、产量降低, 双季稻早稻平均减产约为16% ~ 17% 左右, 晚稻平均减产约为14% ~ 15%。对冬小麦来说,平均气温每升高1度, 目前品种的冬小麦生育日数平均缩短17天左右, 减产幅度大约为10% ~ 12%。对玉米来说,平均气温每升高1度, 生育期缩短7天左右,产量平均下降5% ~ 6%。[4]根据谢云(1999)论文中提出的喜温作物的温度影响函数[ 12] , 笔者绘制出喜温作物对温度的敏感性折线图, 从图1中可以发现这样一些敏感临界点, 第1个敏感临界点a 为6度, 当温度低于6度时, 喜温作物停止生长, 温度在6~ 21度之间时, 作物生长开始生长发育但生长速度缓慢;第2个敏感临界点b为21度, 温度在21~ 28度之间时, 作物生长速度明显加快;第3个敏感临界点c为28度, 28~ 32度之间温度最适合喜温作物的生长;第4个敏感临界点d为32度, 当温度超过32度时, 随着温度的上升, 作物生长明显受到影响;第5个敏感临界点e为44度, 当温度超过44度时, 喜温作物停止生长。

(2)农作物对降水变化的敏感性

农作物对降水存在类似倒U 型曲线的敏感性关系。当降水严重不足时, 农作物对水分的需求得不到满足, 会出现干旱症状, 从而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当降水量增加到一定范围内, 加上温度及光照的配合, 作物得以茁壮成长;当出现连续大雨、降水量超过一定范围时, 又会对作物产生不利的影响。在开花期出现阴雨会影响作物授粉, 造成落花落果;长期阴雨还会诱发病害;降水量过多会造成农田渍害, 严重时作物会被淹死。

农作物各生育阶段对水分的需求是不同的, 对水分的敏感性也不一样, 也就是说敏感临界点和敏感性曲线的峰度都会发生变动。作物对水分最敏感时期, 即水分过多或缺乏对产量影响最显著的时期, 称为作物水分临界期。以冬小麦为例, 拔节到抽穗阶段为冬小麦的需水临界期, 在拔节)抽穗阶段, 小麦进入旺盛生长时期, 耗水量急剧增加, 其中挑旗期是小麦一生对水分要求最敏感的时期, 这段时间为一个月左右, 日耗水为4213立方米/公顷,耗水量约占全生育期的26%, 而在抽穗)成熟阶段, 日耗水量激增, 达到4518立方米/公顷, 耗水量约占全生育期的38%以上。

(3)昆虫对温度变化的敏感性

气候变暖会使农业虫害的分布区发生变化, 气温升高后, 某些虫害的分布区可能扩大, 从而影响农作物生长。昆虫的生长发育有一个适宜温区, 即存在一定的温度范围, 在温带地区适宜温区一般为8~ 40度。温带地区的许多昆虫对温度的第1个敏感临界点为-10度, 如果冬季温度低于-10度以下, 昆虫长期处于冷昏迷状态, 会引起死亡。第2个敏感临界点为8度, 8 ~ 15度是昆虫的发育起点温度, 昆虫在发育起点温度以下的一定温度范围内(B 的抗性;耐盐碱的农作物新品种, 即使在海平面升高, 沿海滩涂盐碱加重时也不影响对滩涂盐碱地的开发利用;其次是改善农作物的生理特性: 包括选育高光合效能和低呼吸消耗的品种, 即使在生育期缩短的情况下也能取得高产优质;对光周期不敏感品种, 即使在种植界限北移时也不因日照条件的变化而影响产量。

2.加强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我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始建于50年代;大部分工程是因陋就简、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利用沟、塘、坡地兴建起来的, 工程起点低, 很多工程已基本接近其使用寿命。干渠、支渠的衬砌比重小, 而斗、毛、农渠的渗透系数很大, 涵管、渡槽、闸等建筑物破损失修也十分严重, 造成了渠系水利用系数很低, 暴雨期间蓄水集雨能力不足。因此需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灌溉体系, 提高抗旱排涝的能力, 尤其是要加强渠系固化防渗、浅层地下水开发和配套工程建设, 优化灌渠的输水功能,减少输水渠道漏水、渗水,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3.大力发展节水农业种植技术

气候变暖和干旱将使水分成为困扰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应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改善灌溉系统和灌溉技术, 推行畦灌、喷灌、滴灌和管道灌, 加强用水管理, 实行科学灌溉;改进抗旱措施, 开发节水高效种植模式和配套节水栽培技术。推广农业化学抗旱技术, 如利用保水剂作种子包衣和幼苗根部涂层、在播种和移栽后对土壤喷洒土壤结构改良剂、用抗旱剂和抑制蒸发剂喷湿植物和水面以减少蒸腾和蒸发、开发活性促根剂促根抗旱;推广地膜或秸秆覆盖技术与节水农业发展模式来抑制蒸发。

4.加强农业灾害性天气的预警与响应能力建设

气候变化导致农业气象灾害出现一些新的变化, 总的趋势是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频繁、灾害强度更大。因此必须加强气候灾害预警与响应能力建设, 完善气象综合监测体系, 建设农村气象监测网, 加强暴雨、台风、强对流、干旱、大雾等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平台建设和应急服务系统建设, 把气象技术、遥感技术和计算机通信技术等先进技术相结合, 建立国家级和省级的农业生产气象保障系统。加强对低温严寒、强对流天气、暴雪、干旱、洪涝等农业灾害性天气中长期预测预报、预警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强人工影响天气的能力和应急反应能力建设, 特别对突发的洪灾、季节性干旱及台风,以便农业生产者提前做好防范工作, 采取必要的措施来防灾减灾, 以最大限度减少极端气象事件对农业的影响。

五、应对气候变化的农业适应性政策措施

自然生态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自动地适应气候变化, 而人类可以采取一系列适应性行动, 有计划地适应气候变化, 这比自然生态系统自动适应气候变化会带来更好的效果。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措施是指通过调整来适应气候变化, 从而减轻潜在损失、利用机遇的潜在能力水平的对策, 有助于增强气候变化的有利影响、减少不利影响。

1.调整耕作制度, 提高复种指数

气候变暖总的来说将有利于多熟制的发展, 带来熟制的改变、作物品种结构的改变。复种面积将扩大, 复种指数将提高。相关地区需要根据水资源和当地小气候的具体情况, 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以及品种结构。在我国种植熟制南北界变化的敏感区域, 可以提高复种指数, 如增加麦)稻两熟、麦)棉两熟、油菜)稻两熟、麦(油菜))稻)稻三熟、麦)玉米)稻三熟等多熟制的面积。在华中和华东稻区北部选用生育期较长、产量潜力较高的中、晚熟品种替代生育期较短、产量潜力较低的早、中熟品种。

在一熟制改两熟制或两熟制改三两熟制的地区, 在调整农作物的品种结构时, 不仅要考虑温度条件, 还需要综合考虑到降雨及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可能带来的影响, 在气候变化环境下的光、温、水资源重新分配和农业气象灾害格局的基础上, 改进农作物的品种布局。

2.完善江河湖泊防洪工程和防洪减灾体系

防洪工程对于抵御洪涝灾害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防洪工程标准偏低,为应对未来潜在的洪涝灾害, 需要完善江河湖海防洪工程体系, 将防洪标准提高到50~ 100年一遇的标准。应当开展大中型病险水库及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以保障水库下游地区安全。

3.加强土地合理利用

科学合理使用土地是提高适应气候变化能力的必要条件, 保护湿地和森林, 在气候变化的脆弱区域实施退耕还湿、退耕还林、退林还草, 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 保护生物多样性, 从而维护良好的小气候条件、生态环境。

4.发展设施农业, 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塑料大棚、温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严寒、干旱、暴雨、病虫害灾害, 研究与推广农业的高产、稳产措施, 开发利用雨水集蓄技术和浅层地下水技术, 增强农业抗旱能力。

5.制订减灾应急预案

各地应根据自然环境和农业自然灾害发生规律, 制定防旱抗涝、抵御寒潮、台风、病虫害等各种自然灾害的减灾应急预案, 确定农业生产避灾减灾的种植模式, 以提高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6.积极推广农业保险

为了分担气候灾害所带来的风险, 减轻农民因气象灾害所带来的损失, 应当积极推广农业保险。近年来新疆、江苏等地已开展了农业保险的试点,对于防灾减灾、稳定农民收入起到良好的作用, 应总结经验, 在更大的范围内推广农业保险。

第四篇:全球气候变化的环境影响及应对措施论文

气候变化的影响与中国的应对措施

气候变化的原因

在地球的漫漫历史中,气候总在不断变化,究其原因可概括为自然的气候波动和人为因素两大类。

科学研究认为,太阳辐射的变化、地球轨道的变化、火山活动、大气与海洋环流的变化等是造成全球气候变化的自然因素。而人类活动,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是造成目前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其中包括人类生产、生活所造成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对土地的利用、城市化等。

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于2007年发表的评估报告指出,全球气温上升由人类活导致的可能性超过90%。这份由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2500名科学家共同完成的报告详细计算了各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后认为,进入工业时代以来,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净影响是气温升高。

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大量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将从下述三个方面对人居环境产生影响,一是气候变化后,资源生产、商品及服务市场的需求产生了变化,使支持居住的经济条件受到了影响;二是气候变化对能源输送系统、建筑物、城市设施以及工农业、旅游业、建筑业等特定产业的一些直接影响,转而对人居环境产生了影响;三是气候变化后,因极端天气事件增加以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使得居住人口迁移。

人类居住地尤其是河边和海岸带居民受气候变化最普遍、最直接的威胁是洪涝和滑坡。人类居住环境目前正遭遇包括水和能源短缺、垃圾处理和交通等环境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因高温、多雨而加剧。

低海拔海岸区的城镇化快速发展,正在迅速地增加那里的人口居住密度,使得人为财富(城市)处于海岸气候极端事件的威胁之中。

面临气候变化时,居民收入大部分来源于受气候支配的初级资源产业,如农业、林业和渔业的经济单一居住区,比经济多样化的居住区更脆弱。

尽管目前关于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系统的影响研究只是初步的结论,但气候变化会对全球各地区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将直接影响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这一点是确定的。

◆气候变化可能带来许多不利的影响

大部分热带、亚热带区和多数中纬度地区普遍存在作物减产的可能;对许多缺水地区的居民来说,水的有效利用降低,特别是亚热带区;同时,受到传染性疾病影响的人口数量增加,热死亡人数也将增加;另外,大暴雨事件和海平面升高引起的洪涝,将危及许多低洼和沿海居住区;由于夏季高温而导致用于降温的能源消耗增加。

◆气候变化也可能带来有利的影响

温度升高使中纬度的一些地区存在着作物增产的可能;全球木材供应可能会增加;对某些缺水地区(如南亚部分地区)的居民来讲,可用水量可能增加; 中高纬度地区居民因冬季寒冷的死亡率降低; 由于出现暖冬,取暖所需能源减少。

发展方式向低碳转型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由之路

促进发展方式向低碳转型是世界各国协调应对气候变化和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当今世界的潮流,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国际经济竞争力的必由之路。由于发展阶段和技术水平的巨大差异,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基础不同,因此低碳转型的步骤、方式和所需时间也不相同。发达国家的经验可以为我们明确发展方向、探索发展道路提供参考,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我们必

须认清机遇和挑战,走适合我国现阶段国情和发展特点的、有中国特色的低碳发展道路。从目前我国的国情看,我国发展方式向低碳转型面临诸多挑战:一是温室气体排放还将持续增长。二是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三是低碳技术基础尚待完善。四是面临来自发达国家的巨大压力。

与此同时,也要看到我国低碳转型的战略机遇和有利条件。首先,促进发展方式向低碳转型是我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低碳转型与我国正在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完全一致,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第二,促进发展方式向低碳转型面临战略机遇期。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未来数十年的发展方向。这些信号将引导国内市场和相关行业变压力和挑战为发展动力,走低碳、高效的发展道路,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第三,促进我国发展方式向低碳转型具备了一些重要条件。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我国已经确定到2020年降低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发展可再生能源的目标,将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并建立和完善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目前,应对气候变化的体制机制初步建立并不断完善,应气候变化工作队伍和科研人员力量不断加强、人员业务水平不断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立法已纳入国家立法日程,相关工作已逐步展开。转变发展方式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日益受到各级政府、企业和全社会的重视。面临着低碳转型的挑战和机遇,我们应当利用好当前的有利条件,变挑战为机遇,通过以下途径将工作做好、做实。首先要认清形势,明确思路。其次要坚持统筹兼顾,加强政策引导。第三要突出重点,逐步推进。

中国减缓气候变化的努力与成就

第一,调整经济结构,推进技术进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中国政府更加注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将降低资源和能源消耗、推进清洁生产、防治工业污染作为中国产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发展低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改善能源结构。通过国家政策引导和资金投入,加强了水能、核能、石油、天然气和煤层气的开发和利用,支持在农村、边远地区和条件适宜地区开发利用生物质能、太阳能、地热、风能等新型可再生能源,使优质清洁能源比重有所提高。

第三,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重点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植树造林取得了巨大成绩,据第六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中国人工造林保存面积达到0.54亿公顷,蓄积量15.05亿立方米,人工林面积居世界第一。

第四,实施计划生育,有效控制人口增长。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一直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使人口增长过快的势头得到有效控制

第五,加强了应对气候变化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的制定。针对近几年出现的新问题,中国政府提出了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进一步强化了一系列与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政策措施。

关 键 词:气候变化 农业环境 影响 对策气候变化;全球;影响;人类;措施 球正在经历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短时间的气候变化,特别是极端的异常气候现象,如干旱、洪涝、冻害、冰雹、沙暴等等,往往会造成严重的自然灾害,足以给人类社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不仅对环境、水资源、区域海平面上升、农业、自然植被等产生影响,对人类健康也有着较大的影响。长期的气候变化也

会产生很多影响,如水资源短缺、居住环境恶化、经济损失加剧、海平面上升、热浪袭击增加、人类健康受威胁、物种变化加剧等等。

暑热天气的延长及高温高湿天气直接威胁着对地球升温敏感的中纬度地区的人们,儿童、老年人、体弱者以及呼吸系统、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患者对炎热的应激反应使体温调节系统处于“超负荷″状态,使原已受损的系统、组织、器官负荷增加,功能不济,往往病情加重甚至死亡。根据2020年和2050年的气候变化预测,估计夏季的死亡率将会有较大增加,尤其是老年人特别难以适应

高温。

全球气候变暖为许多病菌的繁殖、传播提供了更好的温床,会使许多传染病由热带、亚热带向北扩散,受威胁的人口将增加,且流行时间将延长,是气候变暖对人类健康的另一严重影响。当前虫媒传染病的三大流行趋势是,新的病种不断被发现,原有的流行区域不断扩展,疾病流行的频率不断增强。

气候持续变暖,为虫媒及病原体的寄生、繁殖和传播创造了适宜条件,扩大了流行的程度和范围,引起人类疾病的分布发生变化,从而加重了对人群的危害。近20年来,一种传染病(天花)被消灭,而近30种新传染病被发现,2003年SARS的流行引起了亚洲、甚至世界人民的极度恐慌。

由气候变化引起的农业产量明显的区域差异,将使部分地区营养不良的情况进一步加剧。中高纬地区粮食产量会增加,而在热带和亚热带,随着气候变暖,只能以一些耐高温作物为主,产量必然下降。全球最贫穷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饥

荒的危机大大增加。

面对气候变暖巨大的影响,人们已经采取和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积极防治。我们应积极应对:一是减少引起全球变暖的人为因素,减缓气候变化的进程。积极采取节能减排措施;保护生态环境,并大幅度增加植树造林。二是适应气候变化,保护人类健康。积极开展气候变化与健康影响的相关研究,探索恶劣天气与健康影响的预测模型和预警预报系统;加强公众的防范意识,动员全民参与;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气候变暖对人类健康带来的影响。摘要: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了全球气候变化对农林生产的影响,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的思路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如何控制和减缓温室气体的排放。二是如何增强农业生产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前者是长期、艰巨的任务,后者是现实而紧迫的任务。

关键词:气候变暖;影响;农业;对策

自西方工业化以来,世界人口在急剧地增长,人类在日益强大的大规模生产和经济活动中,大量开垦耕地、掠夺与毁坏森林资源,大量地燃烧化工原料,释放了大量的温室气体,致使大气成分发生变化,导致了全球气候日趋变暖。据美国科学家(1979)估计,如果大气CO2浓度增加1倍,全球平均气温将增加1.5℃~4.5℃。进一步研究指出,如果人类继续按照目前速度释放温室气体,那么CO2的有效倍增将出现在2060年左右。如此之大的增温幅度和速度,是我们这个星球近十万年来所没有经历过的,换言之,在未来的几十年内,我们这个星球的气温将经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高点。

最新科学研究成果表明:近一百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的看为上升趋势。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

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一百年前上升了0.48℃。中国气候变暖趋势与全球的总趋势基本一致。据中国气象局发布的最新观测结果显示,中国近百年来(1908—2007年)地表平均气温升高了1.1℃,自1986年以来经历了21个暖冬,2007年是自1951年有系统气象观测以来最暖的一年。近三十年来,中国沿海海表温度上升了0.9℃,沿海海平面上升了90毫米。

全球气候不断增暖将改变各地的温度场,并影响大气的运行规律,各地蒸发量和降水量的时空分布亦随之改变;增温造成的海水、冰川融化和海水受热膨胀还会使海平面上升。这一切都必将给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环境,包括水资源、能源、土地、森林、海洋、人类健康、物种资源、生态系统和农业生产等带来巨大冲击,并造成许多目前仍估计不到的重大影响。

一、全球气候变暖对农林业的影响分析

1.全球气候变暖将明显提高中国各地的有效积温,使无霜期延长,因而有利于复种指数的提高,并造成喜温作物的种植北界向高纬延伸以及作物产区的地理位移。这意味着我国目前的各种作物气候区划都可能发生变化:现在的一些作物适宜种植区将变得不再适宜,并出现一些新的适宜种植区。各地农事安排都将可能发生重大变动。种植区的北移固然有利于农用土地的扩大,但新开垦的土地因土壤贫瘠或水源不足,大多不易获得高产。而北移了的农作物更容易受到突降低温的威胁。

2.全球气候变暖,将使大量冰川逐渐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自19世纪以来,全球范围的山地冰川都几乎发生了大规模的后退。美国NOAA卫星观察到的雪盖资料表明:1980年以来,全球的雪盖面积减少了9%~13%。英国南极考察队的科学家们通过卫星观测发现,位于拉尔森冰架的一块像牛津郡那么大(约2 900平方公里)的冰山已从南极大冰原分离,并逐渐涌向大海。随着全球的进一步变暖,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对中国来说,这可能会淹没东南沿海大片肥沃的低地,并造成地表水排泄受阻,地下水位提高,带来大片土地沼泽化。长江、珠江三角洲地区因海水倒灌,大片良田将盐渍化。

3.随着全球气候的不断增暖,气候变率势必也发生变化,极端气候频繁出现。研究表明,在气候要素平均值的变化与极端事件(灾害)发生概率的变化之间,往往存在着某种非线性关系:即使温度、降水平均值发生微小变化,也可能导致灾害性天气发生频率的显著增加。这意味着干旱、洪涝、台风、暴雨等发生频率将会增加。事实上,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各种自然灾害就没有间断过:1991年的特大洪水曾肆虐江淮大地;1992—1993年的持续干旱更是横扫整个东部;1994年夏季华中出现了旷日持久的干旱和高温酷暑天气,而华南与东北则出现了严重的水患;1995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和辽河平原又出现了建国以来罕见的暴雨洪水。据中国气象局公布的数字,仅1994年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的受灾面积就达0.5亿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 700亿元。新世纪以来,各种极端天气就没有间断过,特别是2010年更是反常,北方出现冬天暴雪奇冷天气,春季西南5省出现百年一遇的特大干旱,受灾耕地面积达到1.11亿亩,2 212万人出现饮水困难,持续干旱近五个月,仅云南一省就损失170亿元。

4.由于全球气候增温,寒冷季节将会缩短,温暖和炎热季节将会延长。这一定程度上会改善某些高纬地区温度条件较差的状况;但对那些夏季原本就很炎热的中、低纬地区来说,无疑是“火上加油”的灾难。高温将加快作物的生育进程,使生育期特别是灌浆期明显缩短,高温逼熟,极端高温对小麦、玉米、大豆等作物均有显著的减产效应,还会造成水稻花粉败育。

5.随着全球气候增暖,作物的各类病、虫、草害将会流行、激增和蔓延,出现范围也将由目前的中低纬地区向高纬延伸。增温将为各种害虫的生长、发育和大量繁殖提供更优越的条件,因而其越冬存活力将大大提高,雌虫产卵数将急剧增加,繁衍代数亦将明显增多。大气CO2浓度的增加还会提高作物生物量的碳氮比,从而刺激昆虫的食欲。大气环流的改变更为风播病原的大范围扩散提供了外部条件。

6.气候增暖后,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将会加快,积累量将会减少。长此下去,会造成地力下降。在某些降水量可能增多的地区,径流增大还会加剧坡地土壤可溶性养分与表土的流失。在某些降水量可能锐减的地区,植被将减少,表土易沙化,耕地更易于受到风蚀侵害,一旦遇到暴风袭击时,将产生“尘暴”效应;而遭遇暴雨冲洗时,又会造成严重的水蚀。

综上所述,全球气候变暖将对人类特别是农业生产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或许有其有利的一面,但更多的、令人担忧的却是其不利的一面。因此,如何趋利避害,利用其有利的一面,克服其不利的一面,并寻求适应或延缓气候变化的对策,是摆在全人类面前的一道崭新的课题。

二、从农林角度应对气候变化的思考

人们应对气候变化的思路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如何控制和减缓温室气体的排放。

二是如何增强农业生产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前者是长期、艰巨的任务,后者是现实而紧迫的任务。

(一)发展低碳农业,减缓温室气体排放

林业以及农业生产中的种植业主要是通过植物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有机物,并放出氧气的过程,在地球大气碳循环中发挥重要的碳汇功能。但在水稻田及沼泽地、动物粪便要释放一定的温室气体甲烷。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农业机械、农业投入品(化肥、农药)要消耗大量的石化能量。农业秸秆等废弃物焚烧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排放。因此,提倡低排放或零排放的低碳农业是我们的选择。

农业节能减排主要有这样几个途径:

1.革新农业技术,大力发展节约型农业。发展节约型农业关键要在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节工、节能等七个方面下工夫。“节地”,就是要高度重视土地资源的保护,大力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充分挖掘土、水、光、热资源的利用潜力,提高耕地的综合产出率。“节水”,农业特别是水稻,是高耗水产业,农业用水占全社会总用水量的70%。要加快培育新的耐旱品种,深入研究和大力推广节水栽培技术,加强现有节水技术的集成推广,大力推广覆盖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保护性耕作技术、滴灌施肥技术等节水技术,节约用水。“节肥”,就是要加快建立科学施肥的测土、配方、示范、推广体系,根据不同区域、不同作物、不同种植制度,制定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程,改善养分投入结构,优化肥料运筹,改进施肥方法,发挥养分协同作用,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化肥总施用量。“节药”,遏制不合理的过量使用化学农药,大力开发抗病虫良种、进一步完善化学农药的使用技术,形成高效的综合防治配套技术。“节种”,就是提高种子质量,推广精量半精量播种、穴盘育苗等技术。“节工”,即大力推广少免耕等轻简栽培和机械化生产技术,减少手工作业量,既可节约工本,又可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民增收。“节能”,大力开发农村太阳能,因地制宜开发利用风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

2.切实解决以农作物秸秆为主的生物资源的综合利用,大力开发生物质能源。农

作物秸秆作为一种农业生产的副产品,产量大、分布广,同时也是一项重要的生物资源——其含氮、磷、钾、碳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6%、0.3%、10%、45%。据统计,中国年产农作物秸秆6.2亿吨,资源拥有量居世界首位。江苏省秸秆年产量3 700多万吨。但是,近年来焚烧秸秆在一些地区愈演愈烈,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最近的统计结果显示,中国年产农作物秸秆中30%用作农用燃料,25%用作饲料,2%~3%作工副业生产原料,6%~7%直接还田,还有35%约2.2亿吨剩余秸秆被白白焚烧了。笔者认为,中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全面发展的时期,各种能源消耗量与日俱增,当务之急是要开展秸杆的回收利用。政府部门不仅要禁止农民焚烧秸秆,更要组织科研部门开展相关技术的攻关,解决秸秆综合利用的关键技术问题,挖掘秸秆利用的新途径。植物纤维可以通过汽化成为农用能源,也可以运用生化技术加工成肥料和饲料,植物纤维还可以作为包装材料、建筑材料、一次性餐具、家具等的替代资源。

3.加强畜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目前农村畜禽粪便产生量巨大,但未得到有效利用,其污染日益严重,重污染区域在不断扩大,严重威胁水体和农田环境质量。据江苏省农调队调查,2004年全省畜禽粪总量已达7475.7万吨,尿总量达3 477.4万吨,粪便总量折合成猪粪当量为12 340。5万吨。畜禽粪便的大量排放,给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近年来江苏省水体N、P等含量超标,除与工业和生活污水排放有关外,畜禽粪便污染已上升为非常重要的因素。

对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的最直接途径,是发展商品有机肥产业。加强有机肥无害化生产技术与施用技术的开发及相关政策的研究,大力扶持商品有机肥行业和培育商品有机肥市场,对于推进循环经济、提高农业和农民收益、改善农村环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意义。

4.大力开发种养一体化的循环农业。种植养殖一体化是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循环利用的有效途径。常规农业经营方式人为地把原本互为上下游的种植业与养殖业割裂开来,导致“资源—产品—再资源—再产品”的物质循环利用链断裂,不仅造成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可利用资源的大量浪费和生产成本的提高,而且这些可利用资源的不当处理给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推进现代循环农业产业化必须把种植业与养殖业纳入到一体化经营的产业体系中,按照资源互补循环利用机理,合理配置种植养殖规模,形成物质、能量循环利用的产业链,使种植业生产的秸秆等废弃物成为养殖业的饲料,养殖业的牲畜粪便经无害化处理成为种植业的有机肥料,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既解决秸秆焚烧和粪便污染的环境问题,又大大降低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并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协调提高。论文大全网 www.xiexiebang.com整理。

采用现代经营方式,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并多次增值,从而实现农业生产、生态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沼气是实现种植业、养殖业一体化循环的关键。通过发展沼气,上联养殖业快速发展,下促种植业优质高效,中改村容村貌,维护生态平衡。随着沼气技术体系的完善,沼气在农业生产乃至农村社会全面发展中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它能够有效地组织和调动农业生产各要素,促进农业生产各要素的协调发展,对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5.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森林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三大功能。一是吸收功能。森林是陆地上最大的吸碳器。它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形成碳汇。科学研究表明:森林每生长1立方米蓄积量,平均能吸收1.83吨二氧化

碳,释放1.62吨氧气。二是贮存功能。森林是陆地上最大的储碳库。陆地生态系统一半以上的碳,储存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同时,木制品的储碳能力也很强。据日本《木材工业》报道,全球木制品碳储量每年约增加6 000万吨。三是替代功能。据国际能源机构测算,用木结构代替钢筋混凝土结构,单位能耗可从800降到100。由于森林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这些特殊功能,因此,《京都议定书》规定了工业直接减排和森林间接减排两条途径。

要加快荒山荒地造林绿化步伐,加快速丰林、碳汇林、能源林、珍贵用材林、木本油料林等基地建设。要努力提高造林绿化质量。加强林木种子区划和良种基地管理,抓好区域性、示范性林木种苗基地建设,全面提高良种壮苗使用率。增加混交林和乡土树种比重,注重封山育林,强化自然恢复。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和森林防火。

(二)增强农业生产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农业是露天工厂。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各种极端气候频发,自然灾害对农业的威胁越来越大。要根据自然环境和农业自然灾害发生规律,制定防旱抗涝、抵御高温寒潮、台风、病虫害等各种自然灾害的减灾应急预案,确定农业生产避灾减灾的种植模式。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水利建设,改造中低产田,完善灌溉体系,提高农田防御自然灾害能力。进一步优化种植结构,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将传统粗放型灌溉农业和旱地雨养农业建设成为节水型现代高效灌溉农业和现代旱地农业。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工作,选育适应气候变化的抗病、抗虫、抗旱、耐涝的高产、优质农作物新品种,研究在新的气候条件下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发展规律。加强气象预报工作,提高农村防灾减灾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剑锋.依靠科学技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92-94.[2]马爱民.气候变化的影响与我国的对策措施[J].中国科技投资,2009,(7):20-23.[3]国务院.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N].新华社,2008-10-29.论文题目:(任选一个题目)

1.全球气候变化的环境影响及应对措施 2.新时期我国农村环境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3.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探析

4.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特征及综合防治措施 5.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及资源化探讨 论文要求:

1.请各位同学从以上5个题目中任选一个,随意自拟题目一律60分或不及格!2.请各位同学在6月4日(下下周一)中午12:00~12:30上交论文,地点在东校区4号教学楼4C303室。论文提交前请用订书机订好或用胶水将4页论文纸粘贴好。

3.能独立查阅文献和调研,能收集、综合和正确利用各种信息及获取新的知识。4.文章结构要合理、层次要清楚,重点突出,文笔流畅、书写工整。

第五篇:石油化工对环境的污染及应对措施

石油化工对环境的污染及应对措施

化工学院工程2班 李戬 030080745 摘要:文章介绍了石油及其相关产业对土壤、河流、湖泊和海洋造成的污染及其相关机理,提出了当今比较常用和有发展前景的一些处理方法,最后介绍了一些可以作为石油替代品的新能源。关键词:石油污染;修复;新能源 0 引言

100多年前,人类进入石油时代。随着现代经济的飞速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不断扩大,全世界都加快了对石油的开采,越来越多的油气井出现在世界各地,随着石油的开采、冶炼、使用和运输,石油对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石油产品(包括原油、天然气、成品油、石油化工产品)本身就是一种不可再生的污染物,容易造成大气、地下水、海洋的污染;

在油气勘探、开发、炼化、储运过程中容易对野外环境、周边环境造成破坏;在整个石油供应链中,原材料和资源的浪费比较严重,资源利用率不高。在油气生产过程中发生的重大事故不仅会污染环境,还会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1]。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客户要求石油石化企业提供更为安全和环境友好型的产品与服务,员工要求工作对生命安全、健康与环境不造成损害,媒体与公众对企业绿色化经营越来越多地关注、期望与监督[2]。1 石油对环境的污染及治理

石油产品对环境的污染主要有土壤、地下水、江河湖泊、海洋污染等。1.1 石油污染对土壤的危害及处理方法

石油对土壤的污染主要是在勘探、开采、运输以及存储过程中引起的,如石油运输、加工过程中的偶然事件、不合理的储油罐以及地下油罐的泄漏等。油田周围大面积的土壤一般都会受到严重污染。

石油对土壤的污染主要集中在20cm左右的表层。石油进入土壤之后,所产生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4]:

[3]a 影响土壤的通透性,降低土壤质量。

b 阻碍植物根系的呼吸与吸收,引起根系腐烂,影响农作物的根系生长。c 使土壤有效磷、氮的含量减少,影响作物的营养吸收。

d 石油中的多环芳烃具有致癌、致畸、致变等作用,能通过食物链在动植物体内逐级富集,危及人类健康。

受石油及其制品污染的土壤修复技术按技术类型可分为: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5] [6]。

物理修复技术是指将污染物隔离、富集以及转移,化学修复主要原理是氧化分解,主要包括化学淋洗法、氧化剂氧化法、电化学氧化法、光化学氧化法、热分解法、萃取法等。

物理、化学修复虽然可以产生一定的实效,但是都存在明显的缺陷:成本较高、处理不彻底以及存在的严重的二次污染问题。生物修复方法具有成本相对较低、操作简单以及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土壤中天然的微生物资源或人为投加目的菌株,或用构建的特异降解功能菌投加到污染土壤中,将滞留的污染物快速降解并转化为无害物质,使土壤恢复其天然功能。投菌法是目前生物修复技术研究的热点。其原理就是直接向受石油污染的土壤接人外源的污染降解菌等生物制剂,同时提供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元素,包括常量营养元素和微量营养元素[7]。1.2 石油污染对水资源的危害以治理方法

石油和石油化工产品,经常以非水相液体(NAPL)形式污染土壤、含水层和地下水。河流湖泊水体污染主要是受炼制石油产生的废水以及石油产品造成的。在炼油工业中,有大量含油废水排出,由于排放量大,常超出水体的自净能力,易形成油污染[8]。另外.油轮洗舱水以及船舶在水域中航行时所产生的主要污染物油污,也会对水域造成污染。这些污染使河流、湖泊水体以及底泥的物理、化学性质或生物群落组成发生变化,从而降低了水体的使用价值,甚至危害到人的健康。

石油污染最主要发生在海洋我国海上各种溢油事故每年约发生500起,沿海地区海水含油量已超过国家规定的海水水质标准2倍-8倍,海洋石油污染十分严重。石油人海后即发生一系列复杂变化,包括扩散、蒸发、溶解、乳化、光化学氧化、微生物氧化、沉降、形成沥青球以及沿着食物链转移等过程[9]。水体石油污染与其他污染治理不同,水具有流动性,不及时处理会使污染范围以很快的速度不断扩大。因此.水体石油污染首先是控制污染然后再对污染水进行处理。

对地下水石油污染治理,采用水动力学方法,通过抽水井或注水井控制流场,可以防止石油和石油化工产品污染的进一步扩大,同时对抽取出来的受污染的地下水进行处理。采用就地生物处理方法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治理措施,它可以比较彻底地去除污染,国内外都在进行研究。

近年来,臭氧氧化技术对石油污染的地下水处理取得了很大进展。经臭氧氧化反应后,水体中有机物种类增加,经过一定时间接触氧化反应后,苯系物和稠环芳烃类在水中的相对含量有较大幅度下降,但酯、醛、酮类和烷烃类在水中的相对含量却大幅上升。一般认为,水中芳香烃物质危害性较大,多具有较大的毒性和致癌性,而烷烃、酯类和其他低分子物质的危害性小得多。由上我们可以看出,臭氧氧化法是把危害性大的污染物转化为危害小的污染物。污染水体没有得到根本治理,因此臭氧氧化法与吹脱、活性炭吸附、生物氧化等处理方法配合使用,才能得到良好的处理效果[11]

[10][8]。

如果受污染的土壤和含水层范围不大,也可以将其挖除或采取截流工程措施将其封闭。石油和石油化工产品对地下水污染的治理费用很高,而且很复杂,因此更应当以预防为主。

对海洋、江河、湖泊石油污染治理,目前主要用化学破乳、氧化处理方法进行分解处理和机械物理的方法进行净化吸附[12]。清除海洋、江河、湖泊石油污染是非常困难的。防止油水合二为一的唯一选择是喷洒清除剂,因为只有化学药剂才能使原油加速分解,形成能消散于水中的微小球状物。清除水面石油污染还有一些物理方法,如用抽吸机吸油,用水栅和撤沫器刮油,用油缆阻挡石油扩散为防止溢油污染海洋。我国也开发配备了相应的围油栅、撇油器、收油袋等防污染的设备,建立了自己的监测体系,科研人员还绘制了海洋环境石油敏感图,并建立了溢油漂移数值模型、数据库和溢油漂移软件,一旦发生溢油事件,有关人员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了解溢油海域的污染情况,及溢油的运行轨迹。

另外生物处理的方法由于其迅速、无残毒、低成本的特点,成为目前研究的重点[13]。生物处理法是指人工选择、培育,甚至改良噬油微生物,然后将其投放到受污海域,进行人工石油烃类生物降解。

石油污染的海面和海滩通常可采用以下3种方式进行生物修复[14]:投加表面活性剂,增加石油与海水中微生物的接触面积;投加高效降解石油的微生物,增加微生物的种群数量;投加N、P等营养源,促进土著微生物对石油的降解。由于表面活性剂可能具有毒性并在环境中积累,引人高效降解菌不能对土著微生物保持长久的竞争优势,同时也会引起相应的生态和社会问题,不同学者对是否应该投人高效微生物以及高效微生物是否在生物修复中起作用意见不一,分歧较大。因此对投加营养盐进行石油污染海洋环境生物修复研究相对较多。

目前,国外开发的营养盐主要有3种形式:

a 缓释型 该类型营养盐具有合适的释放速率,通过海潮可以将营养物质缓慢地释放出来。

b 亲油型 亲油肥料可使营养盐“溶解”到油中,在油相中螯合的营养盐可以促进细菌在表面生长。

c 水溶型 该类产品会被海水溶解,可以解决下层水体及沉积物的污染问题。2 几种新能源简介[15]

石油带来的一系列污染问题以及油价的持续上涨使人们开始了寻觅之旅,试图寻找石油的替代品。

2.1 波能:即海洋波浪能。这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无污染再生能源。据推测,地球上海洋波浪蕴藏的电能高达90万亿千瓦。近年来,在各国的开发新能源的计划中,波能的利用已占有一席之地。尽管波能发电成本较高,需要进一步完善,但目前的进展表明了这种新能源潜在的商业价值

2.2 可燃冰:这是一种与水结合在一起的固体化合物,它的外型与冰相似,故称“可燃冰”。“可燃冰”在低温高压下呈稳定状态,冰体融化所释放的可燃气体相当于原来固体化合物体积的100倍。据测算:可燃冰的蕴藏量比地球上的煤、石油和天然气的总和还多。

2.3 煤成气:煤在形成过程中由于温度和压力的增加。在产生变质作用的同时也释放出大量的可燃性气体。从泥炭到褐炭。每吨煤可产生68立方米的气,从泥炭到肥煤,每吨煤可产生130立方米的气;从泥炭到无烟煤,每吨煤可产生4O0立方米的气。据测算:地球上煤成气可达2000万亿立方米。

2.4 微生物:世界上有不少国家盛产甘蔗、甜菜、木薯等,科学家利用微生物醇,可将它们制成酒精。酒精具有燃烧完全、效率高、无污染等特点,用其稀释汽油所制成的“乙醇汽油”,功效可提高15%左右,而且制作酒精的原料丰富,成本低廉。据报道,巴西已装“乙醇汽油”或酒精为燃料的汽车达几十万辆,减少了大气污染。科学家还研究成功利用微生物制取氢气。开辟了利用能源的新途径。3 结束语

石油在成为我们亲密朋友的同时我们时刻也不能忘记它同样是我们一个潜在的敌人,在保证工业高度发达同时我们不能忽视对环境的保护,因此如何更绿色高效得使用石油资源将是我们在一个时期内的重要课题。

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相信它离我们远去的时间恐怕也不再遥远,如何在后石油时代寻找到合适的能源替代品我们任重而道远。参考文献:

[1] 张士萍,郑广宏,王磊.石油污染的修复与处理技术.四川环境.2007(8)[2] 周超,陈梅,刘先涛.石油石化行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环保与安全 [3] 秦煜民,隋智慧,魏有权.应用生物修复技术处理石油污染土壤[J].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02,31(6):333.

[4] 齐永强,王红旗.微生物处理土壤石油污染的研究进展[J].上海环境科学,2002,21(3):177—180.

[5] 王贞国,梁伟,杨询昌,等.曝气法对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研讨[J].山东国土资源,2006,22(6-7):107-l12 [6] B Tryba,A W Morawski,M InagakL Application of TiO2-mounted activated carbon to the removal of phenol from water[J].Applied Catalysis B:Environmental,2003,41:427-433.

[7] 刘鹏,李大平,王晓梅,等.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技术研究[J].化工环保,2006,26(2):91-94.

[8] 吕贤弼,地下水污染的根源夏防治.1999 [9] 陈建秋.中国近海石油污染现状、影响和防治[J].节能与环保,2002,30:15-17. [10] 曹刚、王华.石油污染与治理.2005 [11] 于勇.受石油污染地下水的臭氧处理技术.2003 [12] 高宏科.石油对水体的污染与治理.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7(28)

[13] Bragg JR.Effectiveness of biodegradation for the exxon valdez oil spill[J].Nature,1994,368:413—418.

[14] 李进道,丁美丽,陈德辉,等.用长效肥料提高微生物分解海面油膜试验[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1990,20(3): 84—89.

[15] 郭新.未来世界的几种新能源.21世纪我国新能源开发展望[M].北京:中国能源,2002,(1).

下载速生桉种植对环境的影响和应对措施word格式文档
下载速生桉种植对环境的影响和应对措施.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中小企业融资影响因素和应对措施

    中小企业融资影响因素和应对措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这不仅得益于大型企业经济效益的高速增长,中小企业对中国经济发展做出的贡献也不容忽视。2008年一场由美国次......

    大众媒介对青少年的影响与应对措施

    大众媒介对青少年的影响与应对措施 【摘要】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大众媒介的影响深入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给作为最易接受新生事物群体的青少年的成长环境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与......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

    摘要] 绿色贸易壁垒又称环境壁垒,是指进口国政府以保护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人类健康为由,以限制进口保护贸易为目的,通过颁布复杂多样的环保法规、条例,建立严格的环境技术标准......

    朝核问题对中国影响及其应对措施[推荐5篇]

    朝核问题对中国影响及其应对措施 摘要:朝核问题是当今国际政治一个热点问题, 2013年朝鲜进行了第三次核试验,朝核问题再次升级。朝核问题的解决直接关系到中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家......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商业银行的应对措施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商业银行的应对措施 学号 姓名:申丽静 一、互联网金融的定义和特征 (一)互联网金融的定义 目前,对于互联网金融,学术界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明确的定义......

    安全监管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安全监管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摘要: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食物。在提倡绿色食品、健康食品的今天,还是有一些食品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接连不断发生的恶......

    煤质变化对锅炉燃烧影响及应对措施

    煤质变化对锅炉燃烧影响及应对措施近年来由于煤炭行业矿难频发,国家对煤矿的整顿进一步加大力度,随着小煤矿的关停,供热公司的煤炭供应日趋紧张,煤源由原来单一的煤矿转向为多......

    雾霾对交通运输的影响与应对措施

    雾霾对交通运输的影响与应对措施 1我国雾霾天气的现状 1.1 雾霾的成因 雾霾是雾和霾的混合物,雾是指自然天气的现象,空气中的水汽氤氲,以灰尘作为凝结核,总体无毒无害;霾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