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基建工程档案在企业中的管理与作用
浅析基建工程档案在企业中的管理与作用
基建工程档案就是从基建工程项目的考察、可研、立项、审批、勘察设计到招标、施工、采购、监理、验收等工程建设及工程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并应归档保存的各种资料(包括文字、表格、声像,图纸等)。它系统地反映了基建工程项目的建设管理全过程,是企业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宝贵的物质财富。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加强基建工程档案资料的管理是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和进度,充分发挥投资效益,确保生产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对此,笔者结合近年来在基建工程建设和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体会,浅析基建工程档案在企业中的管理与应用。
一、基建工程档案在企业中的意义和作用
企业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只有不断地进行技改和扩大生产规模,进行必要的基建工程建设,才能使企业立足不败之地,持续发展壮大。对此,加强基建工程档案的管理与应用,不仅避免企业基建工程投资的浪费,而且能够充分发挥其投资效益。例如:沂源县污水处理厂始建于2002年10月,属淮河流域重点污水治理项目。随着国家对“三河三湖”环保项目的总体要求,污水处理厂先后于2006年9月和2010年4月实施了除磷脱氮工程和一级a升级改造工程项目建设,使出水水质达由原来的国家二级排放标准分别提高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和一级a 标准。在污水处理厂新建到改造三次工程项目建设中,从立项、审批、设计到开竣工建设整个项目的组织实施,先后形成了一系列大量的具有参考使用价值的重要档案资料。这些档案资料不仅具有很强的连续性,而且密不可分、有机结合,全面系统的反映了各项工程项目建设的全部过程,各项后期工程建设的可研、立项、设计、施工管理都建立在了前期工程建设的基础之上,前期档案资料为后期工程建设提供了宝贵的技术资料和管理经验。做好基建工程资料的收集、归档与管理,不仅对各项基建工程的建设管理、竣工决算和日常生产管理、维护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利用价值,而且也对各级审计检查提供了全面真实可靠的资料依据。因此,在基建项目实施过程中,应当把各项基建工程资料(包括设备资料)的收集归档作为工程项目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切实做到基建工程档案管理系统、科学、规范,充分发挥了档案功能,既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和进度,使基建工程及其档案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基建工程档案在企业中的管理
基建工程档案来源于基建工程的各个阶段、各个方面,贯穿于基建工程的整个过程,涉及参建单位和基建单位的多个部门和科室,如果没有有效地保障制度,就不能形成长期的良性机制,更不能发挥档案的利用作用。沂源县污水处理厂自2002年建设以来,就将基建工程档案管理列入项目法人负责制,建立了档案制约机制,实行了分级管理,责任到人的管理办法,形成了全方位的档案网络管理体系。
1、建立基建工程档案制约机制,与参建单位经济利益挂钩。基建
工程档案涉及勘察、设计、施工、监理、设备厂家等多个参建单位,对整个工程建设和将来的生产管理以及技术改造发挥着重要作用。为确保工程项目档案资料真实齐全完整,将基建工程档案的归集、整理,移交纳入了经济责任合同的主要内容之一,作为工程结算的一项重要履行依据,以保证档案工作落到实处。首先:在工程建设资料提供时间上进行约束,对在规定时限内不能提供工程资料的不予拨付工程进度款,影响工程建设进度的追究经济责任;其次:在工程建设资料验收上进行制约,对工程资料不全不规范的不予办理工程结算,并按档案管理标准要求进行规范补全,造成资料损失的追究经济责任;再次:相关参建单位必须协同做好工程竣工资料的整理、汇总、审核,登记、移交等工作,确保基建工程档案资料的及时、准确、系统、完整,否则不予进行工程项目的竣工决算。
2、明确责任分工,与科室年终考核奖惩挂钩。根据基建工程项目的特点和基建档案管理要求,按照档案的来源和种类,将管理责任分解落实到各科室,并与年终考核奖惩挂钩。对基建工程项目外来文件和资料由档案室统一管理,实行科室借阅审批制度;对基建工程中形成的勘察、设计、图纸、签证、竣工等土建工程文件资料,由基建科负责收集管理;对基建工程中形成的设备到货验收、图纸等随货资料,由设备科负责收集管理;对于基建工程结算、经济责任合同等相关资料,由财务科负责管理。各科室要在档案室专职管理人员的统一协调指导下,按照工程进度,分期做好相关档案资料的收、发、转和整理、归档工作,统一纳入综合档案室归档管理,既要各负其责,又要相互配合,以确基建工程档案的系统、规范。
3、责任分解落实到人,与档案人员的年终考核挂钩。各科室指定专人兼职从事相关基建工程档案的日常管理工作,将档案管理纳入个人年度《岗位目标千分制考核管理办法》,进一步将档案日常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具体负责档案的收集、整理、移交等整个过程,防止工程资料收集管理上出现漏洞,以提高基建工程档案的管理质量,确保基建工程档案的准确、完整。
三、基建工程档案在企业中的利用
基建工程档案产生于基建工程建设,不仅服务于企业的工程建设,也服务于日后的生产管理和技术改造。收集做好基建资料的归档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利用,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档案信息,使基建工程档案发挥最大的利用价值。例如:在沂源县污水处理厂除磷脱氮工程项目好氧池建设中,通过检索参考利用了前期曝气池的勘察、施工技术资料,对好氧池工程选用了旋喷桩止水帷幕施工方案,仅此一项就节约工程投资93.14万元,缩短工期12天。在一级a升级改造项目中,为设计单位提供了系统详尽的原有工艺技术设计参数及运行数据资料,将ats工艺(“水解、酸化—高负荷生物滤池—固体接触曝气”法)改造为倒置a2/o工艺(缺氧—厌氧—好氧),进一步优化了总平面布置,节省了占地,方便了管理,降低了运行成本,提高了污水处理工艺运行效果。因此,基建工程人员既是档案的产生主体,也是档案的利用主体。只有建立资料完备、检索便捷的基建工程档案管理体系,才能充分发挥档案工作的服务
保障作用。也只有将基建工程资料科学的收集归档并转化为档案信息资源,才能使这些信息资源在工程建设、生产管理中得到充分的利用,发挥其最大的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基建工程档案是企业档案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企业持续发展壮大的一项宝贵的物质财富,做好基建工程档案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服务工作,需要不断深化档案管理体系,不断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才能加确保档案工作的健康发展,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
第二篇:谈档案在银行管理中的作用
谈档案在银行管理中的作用
各单位档案部门管理各门类的档案,管理半径大,风险点增多,而档案管理电子化、数字化还处于起步阶段,进展缓慢,档案转化为成果的工作机制尚未建立。要解决以上问题,必须进行档案管理模式改革,制定并实施档案工作“三步走战略”,即由“分布式保管”向“集中化管理”方向发展,再逐步提升“档案电子化管理”水平,并加快实现“多元化编研”。
从目前情况看,档案工作的发展完全取决于各级单位领导者的档案意识、重视程度和档案从业人员的各项素质。实现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根本目标就是要实现档案保管利用价值的最大化和案卷完整化、检索利用便捷化。而“以我为主”的立卷归档工作则是解决问题、实现目标的关键性工作。“以我为主”的立卷归档原则,即归档的文件要以本单位形成的文件为主的原则,不仅是在我国文书立卷归档工作实践中形成并坚持下来的一条原则,而且还是推进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乃至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原则。
它要求从业人员在严格执行国务院办公厅《不归档文件销毁办法》的基础上,要强化系统思维意识,树立文书处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与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同行的工作指导思想,在实际工作中,把住文书处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入口关,积极实现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基础工作。
公文的重复与立卷组合的无序是阻碍档案工作实现规范化、标准化的最大问题。要注意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要准确把握文件立卷归档的时效性,完成现行文件阶段任务的方能予以立卷或归档,而没有完成的,则不能立卷或归档,否则,将会给档案管理造成无序和混乱。二是明确立卷归档的重点和进行合理的立卷分工。要在“以我为主”原则指导下确立立卷归档的重点,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区分文件与资料,特别是要注意区分在内容、形式和作用等方面都具有很多相似之处的文件资料之别,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减少档案管理中的重复度和信息冗余度,提高档案利用的效率和效果。三是在坚持贯彻“以我为主”归档原则的前提下,要注意有效地维护档案全宗的完整。在归档工作中既要掌握重点,分清主次,把住全宗的入口关,使不该归档文件不致混入,同时,又要注意防止应归档文件的散失。特别是在立卷中,要把同类并具有内在联系的文件材料组在一个件内,保持同一问题的完整性,反映同一问题的全部处理过程及来胧去脉,从而在提高档案利用价值的同时,使立卷归档后所形成的档案既完整,又不庞杂,为档案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与利用奠定坚实的工作基础。
从松散的档案室管理向集约式的文件中心管理模式过渡需要一个过程,因此从思想上、管理方法上、专业要求上都要有个过渡阶段,才能逐渐走上正轨。档案工作是一门专业,但绝大多数的档案员是兼职的,缺少档案专业知识,工作队伍不稳定。各单位只有高度重视档案工作,配备专职档案员认真做好档案管理中的每一个细节工作,扎扎实实地提高工作质量,真正提高档案现代化管理水平。
建国六十多年来,各级各类档案室的建设已经颇具规模,成为国家档案事业的基础。近年来虽然档案工作面临着种种挑战,档案室的建立和运作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一系列管理上的问题,这就要求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引导和扶持,切实解决实际问题,推动联合档案室----档案中心的推广。而99%的档案员无专业知识,在职培训教育也难跟上,专业素质亟待提高,上级档案部门亲临指导,送教下基层,也难以有效开展档案工作,而对现有档案员进行知识、能力和技术更新,是档案管理部门培训的目标,完善人才引进培育体系,吸纳优秀人才,提高档案员的创新能力,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素质人才,保证档案工作的高效开展。
在我国现行文件由形成部门(立档单位)管理,半现行文件由各基层档案室管理,非现行文件由档案馆管理。这种松散的管理模式已经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求,管理的弊端越来越突出,已经成为档案工作发展的桎梏。
一、档案管理体制
1.建立档案管理中心:一级分行下设分行档案管理中心;在二级分行办公室内设立档案机构,在其他二级分行及以下办公室内设档案管理岗位,主要负责对接收的集中档案进行整理、接收、消毒、编目、排列、上架、保管等工作。其整理、管理条件和要求应与档案馆的要求一致。
2.实施档案垂直管理。在一级分行档案管理中心下成立基层档案管理岗位(档案机构)的垂直管理模式。
二、统一规划、集中储存
规划一:选择合适地点,存储省分行集中的全部档案。
规划二:利用现有的库房及闲置房产等资源,进行档案集中用房的改、扩建工作。
三、领导重视,精心部署。
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监督和指导,切实解决档案工作中的实际问题,逐步实现商业银行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
四、标准先行,整章建制,分步实施,完善制度。
五、强化管理,步入正轨,努力推动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
六、规范操作,及时归档。
七、创新管理,扎实推进。
八、档案工作生命力的所在就是利用,强化利用,凸显效益,因此档案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必须是档案的利用工作。
利用的形式也应是多样的,但主要取决于档案发展的规模和工作水平。档案部门要适应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把握机遇,找准定位,积极融入各项建设事业,切实增强档案服务能力,提升档案工作的社会贡献力和影响力,从而发挥其价值,创造效益。九、档案的鉴定和销毁工作是对已到保管期限的档案进行鉴定和销毁,其鉴定和销毁工作由档案中心和立档单位共同完成。
第三篇:基建工程档案管理办法
基建工程档案管理暂行办法
(试行)
为加强建设工程文件的归档整理工作,明确工程档案归档的范围、期限、职责、标准,建立完整、系统的工程档案,特制定本办法。
一、工程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范围
(一)工程准备阶段文件材料
1、立项文件材料:项目建议书;项目建议书审批意见及前期工作通知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附件;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意见;关于立项有关的会议纪要,领导讲话;专家建议文件;调查资料及项目评估研究材料。
2、建设用地征地、拆迁文件材料: 选址申请及选址规划意见通知书;用地申请报告及用地计划批准书;拆迁安置意见、协议、方案等;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及其附件;划拨建设用地文件;国有土地使用证。
3、勘察、测绘、设计文件材料: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水文地质勘察报告、自然条件、地震调查;建设用地钉桩通知单;地形测量和拨地测量成果报告;申报的规划设计条件和规划设计条件通知书;初步设计图纸和说明;技术设计图纸和说明;审定方案通知书及审查意见;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文件或取得的有关协议;施工图及其说明;设计计算书;政府有关部门对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批意见。
4、招投标文件材料:勘察设计招投标文件;勘察设计承包合同;施工招投标文件;施工承包合同;工程监理招投标文件;监理委托合同;编标合同、标底;
5、开工审批文件材料:建设项目列入计划的申报文件;建设项目列入计划的批复文件或计划项目表;规划审批申报表及报送的文件和图纸;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及其附件;建设工程开工审查表;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审计证明等;工程质量监督手续。
6、建设、施工、监理机构及负责人文件材料:工程项目管理机构及负责人名单;工程项目监理机构及负责人名单;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机构及负责人名单。
(二)监理文件材料:
1、监理规划
2、监理月报中的有关质量问题
3、监理会议纪要中的有关质量问题
4、进度控制
5、质量控制
6、造价控制
7、分包资质
8、监理通知
9、合同与其他事项管理
10、监理工作总结
(三)施工文件材料:
土木工程
1、土木工程
①施工技术准备文件
②施工现场准备
③地基处理记录
④工程图纸变更记录
⑤施工材料质量证明及复试试验报告
⑥施工试验记录
⑦隐蔽工程检查记录
⑧施工记录
2、电气、给排水、消防、采暖、通风、空调、燃气、建筑智能化、电梯工程
①一般施工记录
②图纸变更记录
③设备、产品质量检查、安装记录
④预检记录
⑤隐蔽工程检查记录
⑥施工试验记录
⑦质量事故处理记录
⑧工程质量检验记录
(四)竣工验收文件材料:
1、工程竣工总结
①工程概况表
②工程竣工总结
2、竣工验收记录
(1)建筑安装工程
①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②竣工验收证明书
③竣工验收报告
④竣工验收备案表(包括各专项验收认可文件)
⑤工程质量保修书
(2)市政基础设施工程
①单位工程质量评定表及报验单
②竣工验收证明书
③竣工验收报告
④竣工验收备案表(包括各专项验收认可文件)
⑤工程质量保修书
(五)竣工图:
1、综合竣工图
①综合图
②室外专业图
2、专业竣工图
①建筑竣工图
②结构竣工图
③装修(装饰)工程竣工图
④电气工程(智能化工程)竣工图
⑤给排水工程(消防工程)竣工图
⑥采暖通风空调工程竣工图
⑦燃气工程竣工图
(六)工程竣工结算文件材料:
施工单位决算书、监理单位初审书、跟踪审计初审书、审计部门审定书以及工程竣工结算的全部资料。
(七)甲供材文件材料:
甲供材招标、议标、投标文件、合同文件、招标评标记录文件。
(八)在建工程月报表统计文件材料
在建工程月报表统计工作由项目负责人在每月28日之前将各工程月报表报至档案员,报表内容包括工程形象进度、当月完成产值,并附工作量计算书。
(九)在工程建设中使用计算机、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等现代技术手段形成的文件材料(电子文件)。
二、归档文件的质量要求
1、归档的文件应最少有一份原件;
2、文件的内容及其深度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方面的技术规范,标准和规程;
3、工程文件的内容必须真实、准确,与工程实际相符合;
4、工程文件应采用耐久性强的书写材料,如碳素墨水、蓝黑墨水,不得使用易褪色的书写材料,如:红色墨水、纯篮墨水、圆珠笔、复写纸、铅笔等;
5、工程文件应字迹清楚,图样清晰、图表整洁、签字盖章手续完备;
6、工程文件中文字材料幅面尺寸规格宜为A4幅面(297㎜×210㎜),图纸宜采用国家标准图幅。
7、工程文件的纸张应采用能够长期保存的韧力大,耐久性强的纸张,图纸一般采用蓝晒图,竣工图应是新蓝图,计算机出图必须清晰,不得使用计算机出图的复印件;
8、所用竣工图均应加盖竣工图章,竣工图章的基本内容应包括:“竣工图”字样,施工单位、编制人、审核人、技术负责人、编制日期、监理单位、现场监理、总监,竣工图章尺寸为:50㎜×80㎜。竣工图章应使用不易褪色的红印泥,应盖在图标栏上方空白处;
9、利用施工图改绘竣工图,必须标明变更修改依据,凡施工图结构、工艺、平面布置等有重大改变,或变更部分超过图面1/3的,应当重新绘制竣工图;
10、不同幅面的工程图纸按《技术制图复制图的折叠方法》(GB/10609.3-89)统一折叠成A4幅面(297㎜×210㎜),图标栏露在外面;
11、归档文件的案卷不宜过厚,一般不超过40㎜,案卷内不应有重复文件;
12、卷内文件均按有书写内容的页面编号,每卷单独编号,页号从“1”开始,单面书写的文件页号编在右下角,双面书写的文件,正面在右下角,背面在左下角;
13、案卷的装订:文字材料必须装订,既有文字材料,又有图纸的案卷应装订,装订应采用线绳三孔左侧装订法,要整齐、牢固,便于保管和利用,装订时必须剔除金属物。
三、工程档案的验收与移交
(一)列入城建档案馆接收范围的工程,在组织工程竣工验收前,项目负责人会同档案员应提请城建档案管理机构对工程档案进行预验收,未取得城建档案馆管理机构出具的认可文件不得组织工程竣工验收。
(二)工程档案的移交
1、工程准备阶段文件中立项文件材料、勘察测绘、设计文件材料、招投标文件材料和各种合同、标底、答疑会记录技术交底、领取的各种证照文件等前期文件资料由责任人分别负责收集,移交项目负责人。施工阶段文件资料由各项目负责人负责组织收集。前期文件资料在工程开工后一个月内将形成的文件档案一式四份移交至档案员。
2、监理文件、施工文件、竣工验收文件材料、竣工图所形成的文本档案要求一式两份,竣工图要求一式四份,在工程竣工验收后一个月内,由工程项目负责人负责牵头将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的档案移交至档案员。
3、工程竣工结算文件材料由项目负责人会同施工单位在办理结算的同时将形成的档案移交至档案员。
4、甲供材文件材料由项目负责人负责在工程竣工后一个月内将形成的档案一式两份移交至档案员。
5、以上归档文件符合质量要求以及《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要求时,由移交人提交移交清单一式两份,由移交人和接收人双方签字,办理移交手续。
6、档案员在工程竣工的2-5个月内将档案移交至城建档案馆一份,重点工程科保存一份,另保存一份文字档案目录和电子档案目录,目录内容要详细、便于查找。
7、各项目负责人是本项目档案搜集、整理、归档的责任人,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将所收集范围内的资料(图)文件收集齐全,并整理合格后交档案员,档案员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将各工程项目负责人提供的资料(图)文件立卷归档和移交。由于不负责任造成档案资料遗失的,将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关责任人相应处理。
8、监理、施工、设计等单位在规定时间内不能提供完整档案的除扣发工程款外,视情节轻重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项目负责人在核付工程款时办理,直至档案交齐。
9、档案员是基建档案搜集、整理、分类归档的责任人,对档案的系统完整、归档及时、整洁规范、安全保密负责。要检查指导各项目负责人搜集、整理、上交档案的情况,及时催交应归档的档案资料,对归档不及时、档案有缺损的要及时向领导报告,及时处理。
10、档案员应做好档案的借阅和利用工作,提供优质服务,做到随时调阅档案随时找到,快捷迅速。
第四篇:管理创新在企业中的作用
创新在企业中的作用作者:张泽宇 内容摘要:
中国企业在过去10年的发展中,曾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涌现了一批优秀企业。这些企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关键在于管理创新,在战略决策上、在多元化经营模式上、在经营体制和用人机制上、在新产品开发和市场区域拓展诸方面,都结合了企业经营目标,适应市场变化,以管理创新取得市场、品牌、资产的互动效应,保证企业的良性发展。面对新世纪,在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前,不少企业还提出建成世界级企业、冲击世界500强等口号和目标。现在的经营环境、经营模式、竞争方式跟以往10年比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必须以新的思维方式思考如何实现新的经营目标。本文认为,资源整合是这些企业目前最重要的管理创新内容和方向。
一、资源整合的重要意义
企业经济管理就是有效利用资源,“有效”表现在产出的资源大于投入的资源,这是资源的利用效率,“有效”还表现在资源不会枯竭而且能不断增长。现代企业经营资源已不再以“资金、设备、原料”为核心,而是以“人才、品牌、技术”为核心,软资源比硬资源重要,无形资源比有形资源更具价值。资源整合是面对新经济环境的战略调整,是在新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变革措施,是营造新的竞争优势的必经途径。通过资源整合可以创造发展机会,机会牵引人才,人才营造技术和市场优势,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帮助企业扩大顾客群和提高物流速度,从而达到资本、品牌及文化增值的目的。资源整合是管理创新的过程。
1、实现创建世界级的中国企业的目标需要资源整合尽管在这样一批优秀企业中,过去的积累已经为它们迈向世界级企业的目标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然而,现有的资源仍是企业的一个薄弱环节,尤其在干部素质、经济实力、核心技术研发能力等方面与发展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通过
资源整合,有效利用企业现有的品牌和文化资源、人力资源、研发资源、生产资源和网络资源;通过资源整合,有效利用外部资源。只有内外部资源都有效利用,才能缩短与国际优秀企业之间的差距。
2、竞争环境对资源整合的要求
中国企业面对的竞争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竞争对手不仅是国内强手,还有更多的世界级强手;竞争的焦点不仅是产品和价格,还在向品牌和服务转移;竞争的区域由局部变为国际化;竞争的方式由规模经济变为速度经济……这些变化是由经济发展的全球化和技术发展的数字化引起的。要适应这些变化,企业必须在经营观念、运作机制、技术发展方向、市场营销模式、人才培养和使用诸方面都进行变革创新。如果按照过去的资源配置机制,就不能适应新的竞争环境。要适应新的竞争环境,就要通过资源整合,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二、资源整合的任务
要适应新的竞争环境,实现世界级企业目标,企业就必须面临5大资源整合任务:
1、品牌资源整合由于历史的原因(组织的变化、产品的拓展和引入CI时的认识水平等),造成今天许多企业的品牌管理混乱,各个产业甚至各个产品都有不同的字体、不同的颜色,不同的使用规范等。
企业要稳固在国内的品牌地位,要成长为世界知名品牌,必须进行整合。首先是品牌管理组织的整合。过去企业品牌管理存在多头管理和分散管理,这是造成品牌形象混乱的组织根源。在集团层面应该在品牌管理委员会下设执行机构——品牌管理中心,形成品牌统一管理、分开操作的机制;其次是品牌形象的整合,目前的关键是VI形象的改造和统一规范,不要让“诸侯割据”状态再延续下去;还有公共关系资源的整合,建立各个产业、各个公司可以共享的公共关系资源,避免各自重复投入。
品牌资源的浪费是较难评估的,它的浪费比起设备资源的浪费更严重,几百万元的硬资源浪费是很容易察觉和发现的,而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的品牌资源浪费很可能不被发现。有的公司一年仅在国内投入广告费用一项就几亿元,每年在品牌资源的投入和管理都花费巨资,如果不进行品牌资源的整合,不在品牌资源管理上进行创新,那么企业就不可能发挥品牌优势,“市场—资产—品牌”就无法继续“良性互动”。
2、网络资源整合销售网络对企业的成长功不可没,在以市场为导向的策略中,销售网络不仅起到流通作用,而且起到对研究开发和生产的牵引作用,对品牌成长起到推动作用。国内企业中包括行销非常成功的一些企业,如TCL,销售网络已经暴露出机构重叠、效率下降的端倪,销售网络要在未来竞争中扮演排头兵的重要角色必须深化改革,网络资源整合势在必行。
网络资源整合阶段性任务:第一阶段是提高网络资源的内部效率,更好更快地销售自产产品,服务自产产品的用户;第二阶段可以适当引入非自产产品的销售,提高网络的整体效率;第三阶段可以把销售网络改造成开放式的电子商务网络,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解决配送和信用问题,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研发资源整合研发资源是国内企业最为短缺的资源,而长期以来,企业往往存在“重市场,轻研发”、“重外延扩张,轻内涵发展”的思想和“名义上重视,实际上不重视”的行为。如何从“大”走向“强”,重塑企业的创新精神将是决定我们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所在。
4、生产资源整合纵观这几年大批优秀企业的涌现,他们之所以成功,是由于他们不仅看到销售网络的作用,也认识到生产制造能力的持续提高和成本控制能力的增强所起到的关键作用。为了适应未来竞争的需要,生产资源要从三方面进行整合:一是原材料采购,与原材料供应商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提高讨价能力和保证供货量和供货期。为了避免出现因原材料供应不足而影响生产和销售的情况,企业应设立询价机构,扩大在全球采购的能力;二是生产设备利用,要交流提高生产设备利用效率的经验,避免内部富余生产能力的浪费;三是加强对OEM的管理,无论是接受委托加工还是委托别人加工产品,都要加强质量控制,并设立准许OEM制度,不断提高自身生产制造和利用其他生产厂商的能力。
5、人力资源整合人力资源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上述各项资源的整合最终都取决于人力资源,没有人去做或没有合理组织去做,所有整合都是空话。人力资源整合主要是企业文化、组织结构即用人制度的整合。
在企业文化方面,首先要着力培养创新氛围,调动员工的创造活力。企业应倡导一种兼收并蓄的多元文化,既要融合优秀文化,又要强调奋斗精神、融和精神,打破区域界限和裙带关系,防止在集团内部机关化、行政化的倾向以
及一种以老乡、亲信为选人、用人标准的不良气氛。其次要解决企业精神和组织行为的矛盾,不能以个人权利、小圈子利益来扩大这种矛盾。
在组织结构方面,首先“组织能力是核心竞争力”,企业要面对新的竞争,要取得未来的成功,必须深化企业组织的变革;其次,要结合品牌、网络、研发、生产的整合任务,设计和构筑新的管理架构和制度。我们的企业虽然有一只脚已经跨出国际化的门槛,还有一只脚还停留在传统的门内,这种不协调将影响我们与世界级企业的竞争。新的组织构建必须考虑两个方面:一是提高内部的管理效率与活力,二是提高对外的扩张力和资源整合能力。
在用人制度上,要注意:
(1)集团人力资源部的角色问题;
(2)人才的标准问题;
(3)人才培训问题;
(4)人才流动问题;
(5)人才考核与奖惩问题。
三、资源整合的原则与方向
资源整合的原则是:有利于企业经营效率的提高,有利于企业竞争实力的增强,有利于企业可持续的发展和有利于员工福利的提高和个人价值的实现。
资源整合必须把握经济发展规律和技术发展方向。一是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把握参与国际经济循环的机遇,参与世界分工。在研发、生产、销售、采购和管理等方面向国际化的企业看齐,以国际化的策略整合资源。二是适应技术发展的数字化,在新经济浪潮面前不能以老眼光来对待,也不能给新浪潮冲昏了头脑。而要利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并在经营管理工作中应用现代管
理手段。这一切都是为了适应新经济的速度要求。以最快速度获得信息、原材料,以最快的速度生产制造产品,以最快的速度服务顾客。还有,就是要适应技术发展的融合趋势。
在上述两种趋势的推动下,市场变化速度加快,企业必须在这种变化的环境中准确定位。想冲击世界500强的企业是积极进行技术创新,而不是固步自封安于现状的企业;想成为世界级的企业是大胆应用数字技术于经营管理的企业,而不是拒绝新生事物的企业;想做大做强的企业是敢于发展的企业,它将适时利用品牌、技术、市场的优势,进入Internet时代。企业必须在这种变化的环境中丢弃包袱,集中优势资源,轻装上阵。集团下属的公司、产品、技术,哪些要调整、哪些要补充、哪些要重组,都是整合内部资源要考虑的问题。集团以外的技术、人才、资金的引进,则是整合外部资源要考虑的问题。不管是内部资源还是外部资源的整合、利用,都要符合自己的角色定位,符合企业现实实力和长远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现代企业自主创新》.刘勇、周琳.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1日
《经济发展理论》.熊彼得.中国商业出版社.2009年8月1日
第五篇:档案的作用与管理
档案的作用与管理
——以在济南市长清区档案局实习为例
摘要:档案是人类文明的伴生物,真实记录了人类社会实践和文明的进程,富有大量原始的信息资料。因此,它具有独特的、其他事物无可替代的作用和社会价值。正确地认识档案的作用和价值,对于科学有效地管理档案和充分发挥档案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字:档案、作用、管理
我们本学期校外实习周恰逢是在长清区档案局工作,结合所学《文书与档案管理》的内容与在档案局的工作经历,简要谈谈档案的作用与管理。
档案的基本作用主要包括凭证作用和参考作用。
在长清区档案局我们参观了里面储藏的各种文献与政府各部门的档案资料,其中镇馆之宝——康熙十四年圣旨让我们大开眼界,再现了当时的政治举措。还参阅了保存了几十年的《大众日报》、《齐鲁晚报》等资料,浩瀚的文史资料见证了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历程。并且在那里也目睹了有群众去查询自己的结婚档案等实例。
档案作用的发挥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传统的档案管理理论将档案的作用划分为档案的一般作用、档案作用的性质(档案的基本价值)以及档案作用的规律性三个方面。认为档案是行政管理的查考凭据、生产建设的参考依据、科学研究的可靠资料、宣传教育的生动素材,又是维护国家、集体和个人权益的法律依据;档案具有凭证和依据价值或作用;档案具有参考作用。总之,档案非常重要,在社会实践与发展中具有不可或缺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档案的第一外脑作用———档案是实践活动的原始的记忆载体
档案的第一外脑作用是档案效力之本。档案是实践活动的原始的记忆载体,可以称为外脑原储作用。档案是人们的第二信息原储大脑,它存储和记忆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真实面貌,档案的这种信息存储和记忆功能具有本源性,即外脑原储,是其他信息载体形态所不具备的。
二、档案的智力引擎作用———档案是创新思维的可靠的知识平台
档案的智力引擎作用是档案作用的动力之源,具体体现为档案是创新思维的可靠的知识平台。人们从事社会实践活动需要智力支持,更需要创新思维,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能提供这种支持和动力的信息载体有许多,如大众传媒、图书情报部门等,但只有档案的智力引擎作用才具有可靠性,这是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的基本属性决定的。
档案是人类开展各项工作的智力引擎。档案既是工作保障工具,也是一种智力产品和精神财富,它是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记载了社会的、政治的和智力的各个方面发展状况和过程。
三、档案的信息传承作用———档案是信息资源的权威的传承媒介
档案的信息传承作用是档案工作的活力之脉。档案是信息资源的权威的传承媒介。信息传递与交流的媒介有多种,如口头传递、示范传递、文物传递、书籍传递等等,但只有档案的信息传递才具有权威性。因为口头、示范和书籍的信息传递存在一定的误差,文物传递需要考证和探究,只有档案的信息传递具有原始性、直接性、持续性和无可争辩的权威性。档案是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有价值的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是重要的信息源之一。
由此可见,档案是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不同形式的资料历史记录,记载了人们在各种活动中用文字、语言、图象等方式形成的信息材料,记录了整个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教育、卫生等各行各业各方面的情况,记载着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特定实践活动的过程。档案工作是维护党和国家历史真实面貌的重要事业,是党和国家各项建设事业必不可少的环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活动的真实记录,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具有凭证参考的作用。
档案不仅记录了历史活动的事实经过,而且记录了人们在各项活动中的思想发展和社会实践中的经验教训,以及科学研究和文化艺术的创造成果。因此,它对于人们查考既往情况,掌握历史资料,研究有关事物的发展规律,以及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正如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档案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中的也起着重要的参谋作用。档案既是各级部门对社会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信息材料的历史记录,也是研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载体。千百年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的生产发展,必须受到自然的惩罚”—就是说当人的行为违背自然规律、资源消耗超过自然承载能力、污染排放超过环境容量时,就将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造成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因此,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要通过自觉地调控人的社会行为,使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手段与自然环境所提供的可能性相一致。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实践中,档案可以为党和国家制定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目标和计划的科学决策,做好参谋的作用。
另外,档案也在其他方面发挥作用。一是档案作为工作查考的依据,为现实工作服务;二是档案为工农业生产和各项建设事业提供计划和管理的科学依据;三是档案为历史研究、理论研究和科学技术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为科学研究事业服务;四是档案可以提供法律依据,维护国家、集体、个人的合法权益;五是档案是宣传教育的生动素材,充分利用档案部门丰富的档案资源,编印出反映当地社会发展历史,社会文化,社会风尚等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历史传统材料,是为广大中小学生和市民接受传统文化教育,提供健康向上的精神食粮。把档案部门建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增强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对人们进行历史教育、国情教育、科学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人们爱党爱国热情的基地,起到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社会教育作用。
但是,档案的重要作用与社会对档案的重视程度是不对等的。实际工作中,档案工作者常常抱怨业务主管对档案工作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与关心,出现重要与重视的失衡;档案的价值期望与档案价值的实现往往存在较大的偏差,出现理论与实际的失衡;档案的有用性无可置疑,但档案往往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出现有用与少用的矛盾;档案部门为提高人们的档案意识做了积极的宣传与努力,但成效却存在理想与现实的较大差距。这些失衡现象的原因在哪里呢?是人们的档案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是我们的档案服务机制创新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试想,即使社会的档案意识和我们的档案信息服务已达到最大高度,档案就能得到满意的社会重视度和效用度吗?恐怕也不尽然。就其原因,是传统的档案作用理论还不能完整地解释档案管理实践中的所有现象。因此,有必要对档案作用与价值的本质进行更深入、更切合实际的探讨,并且完善档案管理的有关制度。
在长清区档案局为期一周的实习中学到了很多实用的知识,熟悉了档案资料的整理、录入、检索等流程。与人交往、团队合作、社交礼仪方面受益颇丰。但同时也发现不少问题,主要的是档案工作制度不明确,工作效率低下,我们实习生一周的工作量差不多要那里工作人员两个月才能完成吧。
一、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对档案的重视程度不够。长期以来,相当一部分人员包括部分领导干部对档案工作的认识都存在一些误区,认为档案工作就是抄抄写写、保管的事务性工作,不是单位的主要工作,不能给单位创造经济效益,只要“守好摊”,不丢失,不泄密,能应付外调、查档就行了。轻视档案工作的思想都表明了一些人对档案工作缺乏了解,忽视档案工作已无法适应现在的管理需求。
2、管理力量薄弱,管理水平不高,管理手段落后。大部分人员没
有经过专业的档案知识培训,对档案的重要性、管档要求、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装订等业务不太了解,档案收集意识淡薄。而且大多数档案人员身兼数职,对档案工作精力投入不足,日常事务往往只是将材料放人档案盒,没有及时整理归档,严重影响了档案管理水平。其次一些归档的材料还不够真实和准确。
3、档案室硬件环境设施不齐全。对档案管理必备的条件解决落实差,个别单位没有专用档案室,有的单位档案多、档案室狭窄、潮湿、“六防”设备不配套,引起档案材料霉变、虫蛀,影响档案的美观整洁及完整。有的管档单位必备的切刀、统一的档案夹,都无法购置齐备。
二、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
1、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要注意加强干部档案工作队伍建设,选择政治上可靠、作风正派、责任心强的共产党员从事档案工作管理工作,注意对他们的教育培养,关心他们工作、生活,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档案管理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档案工作人员。作为档案工作人员,要注重自身专业水平的提高,通过自学、参加培训等方式,熟悉档案工作的各个环节和基本要求,努力掌握科学管理的原则和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档案质量。积极探索新的管理模式,使档案工作更科学、更实用,为不断进步发展的社会提供有利的资源。
2、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建立档案工作制度必须遵循以下要求:第一,规章制度要体现合理性、科学性。建立起来的规章制度必须符合单位特点和档案管理实际,以适应单位档案管理的需要。第二,简明实用。制度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其建立应以方便实用、简便易行、可操作性强为目标,以便更好地发挥制度的指导和规范作用。第三,坚持制度约束的双向性。既约束领导又约束职工。领导的行为和形象直接影响着制度的顺利执行,而职工是单位的主要构成群体,是制度的主要约束对象和执行者。第四,坚持制度执行的严肃性。档案部门既是制定档案规章制度的主管部门,又是规章制度的执行部门。在规章制度的执行过程中,要做到有功必赏、有过必罚,充分体现制度的权威性。
3、改进和完善档案功能。使其记录内容全面、客观、动态。对档案的功能应进行重新定位:一是对档案的原有重要部分应该予以保留;二是档案的内涵要进一步丰富和扩大,以便使所具有的功能更加适合单位对信息的需求,从而更好地为单位服务。
4、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信息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一大趋势,它对档案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尽可能地运用当代科技新成果和
管理新手段,提高档案工作的效率和水平,以尽快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目前,国外档案管理很多已使用计算机,就是在国内,使用计算机辅助管理档案的也越来越多。实现人事档案计算机辅助管理势在必行。
5、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是很有必要的。档案管理人员要树立“工作就是服务”的观念。以“增强服务意识”和“主动服务”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要明确服务方向,端正服务态度,树立创新意识,提高服务质量。服务的好坏是衡量档案工作者职业道德标准的重要尺度,发挥好档案信息资源的作用,使其充分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是我们档案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另外,档案的信息传承作用,决定了档案收藏的需要和档案信息库不断构建、充实和丰富的需要。积极有效地利用各种现代技术进行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全方位实现档案资源共享,坚持档案开放,主动适应和满足社会各项工作的需要,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档案的作用成为档案工作的必然选择。充分发挥档案的信息传承作用,需要大力加强档案宣传,弘扬档案文明,积极开展档案编研工作、档案编撰工作和信息研究工作,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提升档案的作用效力。档案是重要的社会资源,具有稀缺性,因此需要纳入信息资源管理的范畴,使档案的信息传承作用在更广阔的空间内充分发挥。
同时,为加强长清区档案事业管理、进一步规范区内各单位的档案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山东省档案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适合长清区档案管理有效办法。总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档案工作必须要紧紧联系时代发展要求,要从观念上更新采取有效措施,在发挥档案作用的同时,积极探索档案现代管理模式,建立更加完善、更具中国特色的档案管理体制,更加促进档案工作的流畅,更加有力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更加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参考文献:
1.冯惠玲等:《档案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刘东斌:《档案利用和档案价值的反思》,《档案管理》2004年版。
3.覃兆刿:《双元价值的视野中国档案事业的传统与现代化》,中国档案出版社2003年版。
4.刘萌等:《文书与档案管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许晓龙
201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