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南湖污染现状与治理分析(最终版)
武汉南湖位于中国湖北省武汉市,因位于武昌之南而得名,是因河流淤塞形成的淡水湖。古时南湖水域辽阔,与长江连通。明代以后因为淤积和围湖造田等原因逐渐缩小。
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南湖的水质逐渐变坏,因为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大,南湖由城外湖变为城内湖,加上周围工业废水和居民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周边主要排污口主要有25个,来自周边高校,企事业单位及小区居民,每天总排放污水约14.5万吨),而南湖本身又是一个封闭型的湖泊,自身净化能力非常有限,导致鱼类大量死亡,湖水散发出刺鼻的臭味。
80年代初,磷是南湖限制性元素,南湖的氮磷比远高于生物最适比值(10~15),为717.39,1991年猛降至51.72,至1994年又降为10.21,给藻类生长提供了充分的物质条件。
南湖污染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南湖呈椭圆形,四周封闭,南湖的水近乎死水,其水源的补给主要靠大气的降雨,也没有一条可靠的排水渠道,以实现与其他江湖的水流循环。同时,武汉位于长江中下游,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其气候条件能为南湖带来充足的雨水补给。由于武汉一年的雨季集中在夏季,春冬季节降雨量少,由于其不能很好的实现与其他江湖的水流循环,故其湖水的更新换代的周期长。由于其湖水更新换代的周期长,因此其自身的净化能力弱,即就是面临对生态环境遭受破灭的免疫力弱。以上自然条件就会使得一旦南湖遭到污染,其带来的后果会更严重和治理难度更大。
其次,大量的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直接排入南湖,加剧了南湖的污染。南湖周围有大量的企业,因这一带毗邻光谷高新技术开发区,还有一些对环境的污染比较严重的企业,很多企业为了片面追求经济效益,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其工业污水未经处理直接向南湖排放。光谷广场是武汉的三大商业圈之一,这里的人流量大,居住的人口众多,然而这一带的生活用水都是经地下水道直接向南湖排放,这样一来加剧了湖水的污染。
第三,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监督机制不健全,加之片面的经济发展观,导致相关政府部门对南湖周围的企业的监管不力,从而使得部分企业置法律于不顾而大量向南湖排放污水。如部分官员为了追求自己的政绩,追求短期的经济发展,对于企业的违法排放行为持放任态度,使得企业有恃无恐,甚至出现官商勾结的现象。
第四,人们的可持续有发展观和环境保护的意识普遍淡薄,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南湖污染如此严重的原因。上到官员,下到平民百姓,都还没有真正意识到保护南湖的重要意义。如官员为了追求政绩而放任态度,企业家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和降低成本而不顾南湖的生态,百姓对于污染南湖的行为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南湖的治理措施:
2006年,投入4000万元。堵截24个主要排污口污水入湖;2007年雨季前,建成、完善龙王嘴、黄家湖、汤逊湖污水处理厂及收集系统,处理周边污水;2008年以前,完善配套项目,使湖泊水质恶化趋势得到遏制。2009年3月,华中农业大学南湖截污工程正式启动,将实现清水入湖的概念。
2012年,投入25.2亿元。清除450万立方米淤泥
由于多年污染物沉积,南湖底泥成为湖泊污染的来源。目前南湖湖底淤泥厚度在0.65米至1.25米之间,平均深度为0.95米。按照整治规划,将清除表层污染底泥,平均清淤厚度0.56米,清淤总量高达450万立方米。其中一期清淤量100万立方米,将用15个月时间完成,主要清除南湖北部湖底。此次清淤邀请具有多年丰富经验的长江航道工程局操刀,采用水下环保疏浚方式,淤泥经排泥管输送到岸边临时堆场,并利用脱水固结方式处理,泥饼直接外运。该工艺在实施过程中能够将所有的污染物全部清除干净,且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彻底斩断排污源头
此次南湖治理,将彻底斩断排污源头,近期将完成污水处理厂的扩建及管网升级改造,全面截断排污口,改造完成后将确保生活污水不入湖。此外,按规划龙王嘴污水处理厂尾水将从新建管网通道直接排江,避免尾水回排影响南湖水质。
同时,完善污水厂干管、支管,实施小区及单位内部雨污分流改造,逐步实现雨污分流,减少雨季混流污水入湖。
近期完成渔业退养
清淤、截污只是遏制南湖水质进一步恶化,真正提档还需要生态修复。
据了解,南湖将对现状非生态岸线进行生态改良,有用地条件的改造为草坡护岸,没有用地条件的抛石改良,改良后生态岸线比例达93.4%。同时在近岸约100米水域内进行水生植被人工修复,水生植物覆盖区占比不小于30%。在湖水流动性相对较差的东部湖区和南部湖湾建人工浮岛,强化该水域的生态修复能力。
按照规划,将取消南湖的生产性养殖功能,保留必要的生态性养殖功能。近期完成岸线改良和部分人工浮岛的建设,完成渔业退养。环湖将建22公里绿道建12景打造南湖公园
湖内生态修复,湖岸也将建立绿色“城墙”。按照规划,南湖环湖将建起总长21.8公里,宽4至6米的绿道,包括地面道路和栈桥。近期将完成3.6公里栈桥和13.1公里地面道路,实现环湖绿道全线贯通。
南湖“有水无景”的尴尬局面也将结束。根据规划,南湖将形成“一环三轴十二景”,景点建设将让市民更好地亲水、游览,同时将在三个主要的入口布置游客服务中心,分别用于文化休闲、水上运动和科普教育,南湖也将摇身一变,成为市民休憩娱乐的乐园。
分析 南湖水已经遭到了严重污染,并不是斩断排污源头,截断外源污染就能还原南湖水质的。因为南湖水的污染源头有两个,一个是排入南湖的污水(外源),一个是南湖内的沉积物(内源)。底泥会造成污染物的沉积和二次污染。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水体富营养化,彻底改善南湖水质,必须进行底泥疏浚。从09年开始,投资25亿的治理方案是非常可行的。
第一步,带水疏浚。南湖的水域面积达到763公顷,干湖疏浚不适用。疏浚过程中,对底泥的扰动会使表层沉积物再悬浮,间隙水中高浓度的磷释放出来。为了防止二次污染,挖掘装置,刀头要有环保设计。底泥堆放场余水中含有重金属,氮,磷等污染物,会对地下水、地面水形成二次污染,不宜长期堆放,脱水固结要及时。据研究表明,南湖底泥仅受锌的轻度污染,其有机质、全磷含量均很高,底泥农用是一种很好的肥料。因此,将南湖底泥疏浚后农用不仅可以有效地治理南湖富营养化状况,而且也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需要注意的是,在疏浚过程中,一定要控制外源污染,否则疏浚收效不大。
第二步,斩断排污源头,雨污分流。疏浚的持续效果需要其他措施来保持,要防止新污泥层的形成和尽快回复沉积物表层的良性生态系统。因为南湖是相对封闭的浅水型湖泊,生活污水和污水厂尾需要进行控制。重点放在控制湖泊流域内各种污染源上,从而达到减少湖内污染负荷的目的。
第三步,建设人工湿地公园。恢复沿岸水生植被是重点。水生植被具有有抑制风浪、促进沉淀、固持底泥、净化水质等功效,对藻类因竞争而有强烈的抑制作用,有望改善局部水体的生态功能。治理南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南湖的治理是持久性的。现阶段的重点要放在生活污染源控制上,宜尽快建立突出脱磷、脱氮的工艺参数要求的集中式污水处理厂或处理设施,污水达到二级处理深度,污泥无害化或化为农用。同时,广泛宣传并推广使用无磷洗涤剂,减少水体的磷负荷。
其次,南湖需要定期维护的班组,监测南湖水质情况,及时发现污染,预防富营养化现象大规模发生。
再次,政府应加强可持续发展观和环境保护的宣传。只有让民众对这些有了更多的了解,才能配合政府做好相关工作。近期南湖疏浚清淤工作正在开展。每天经脱水固结处理后的上千方泥饼找不到适合的堆场,项目正面临全面停产的困境。为何堆场难觅?项目经理兰华杰说:“不少人误将处理过的泥饼当污泥,认为会造成臭气、重金属等二次污染,避之不及。”环保工作不被公众理解,这已经不是一次两次发生了。尽管现在大家熟知PM2.5等名词,但是对它们的了解也仅仅停留在是对人体有害上。
参考文献
邱炳文 华中农业大学报 2000年4期 武汉市南湖富营养化现状,趋势及其综合整治对策。
刘昊 楚天都市报 武汉南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开工 将建成市级公园
第二篇:农业污染状况与治理对策分析
我市地处湖北省东北部,全市人口507万,其中农业人口390万。国土面积891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63万亩,常年复种面积为780万亩左右。主要种植粮、棉、油、菜等农作物。2005年粮食、棉花、油料、蔬菜总产分别为211.6万吨、2.8万吨、19.3万吨和271.2万吨,生猪出栏235.8万头,家禽出笼7588.2万只,是我省重要的农产品主产区。近二十年来,农业投入品中无机物的大量使用,虽然使农作物产量迅速增长,但也使农业生态环境受到污染。尽管做了大量的工作,使农业污染得到了一定的遏到。但总体来看,污染状况仍然不容忽视。
一、农业污染的主要来源:
农业污染主要有面源污染和点线污染两种情况。面源污染主要是由于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农膜和燃烧农作物秸杆造成的,染源面广。点线污染主要是由工矿企业,人们生活排出的废水、废气和动物粪便造成的,虽然是局部污染,但有时对动植物和人类影响较大。
1、面源污染。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市粮棉油等主要农作物基本上以化肥当家,农家肥用量很少。2005年,全市化肥施用量按折纯计算达17.8万吨,平均每亩耕地达47公斤,比世界平均水平高1.5倍。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主要依赖化学农药,近几年每年用量达4000吨左右。据应城市农业局环保站调查,亩平耕地农药使用量为1.31公斤,高出世界平均水平1.32倍。随着设施栽培技术的推广,农用薄膜用量较大,随着时间的推移,农膜在土壤中残留逐步增加,难以分解。化肥、农药的流失和农膜的残留,污染水、土壤和空气。随着化肥的大量使用,耕牛减少,加上农村大量使用煤和液化气作燃料,农作物秸杆未得到利用,许多在田间被焚烧,产生浓烟,污染大气环境。
2、点线污染。我市工矿企业排放的废水虽然基本能达标。但工厂多,集中后浓度较高。生产、生活废水长期排放,造成城区、集镇、村旁的塘堰河流都不同程度受到污染。当工厂出现事故时,排放的废气超标,也会污染周围的空气。我市每年出栏生猪200多万头,家禽7000多万只。这些动物的粪便如不能得到及时处理,在堆放过程中污染了空气、地表水和地下水。我市交通发达,来往的汽车排放的尾气也对大气环境有一定的影响。
二、农业污染的影响与为害。
农业投入品中无机物大量广泛使用,除了被农作物吸收一部分外,其余的被土壤吸附,流入河水,弥漫入空气,残留于农作物产品中,不仅污染了环境,而且治理难度较大。可再生资源未充分利用,大量使用不可再生资源,形成了资源的浪费。
1、污染了环境。化肥、农药大量使用,有机肥施用少,造成土壤中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板结,残留在土壤中的有机物污染了土壤。特别是施用劣质化肥,不仅污染了环境,而且影响农作物生长。长期大量使用化肥,排入塘堰河流后,使水体富营养化,水中藻类得到充足的营养后疯狂生长,导致水中含氧量降低,影响水生动物正常生活,有时造成鱼类大量死亡。由于部分地区地表水污染较重,有些农户只得打井取水,以保证生产生活的需要。因工厂废水污水污染了河流,在农作物需水的高峰季节,遇上天旱,沿河地区用污水灌溉农田后,导致农作物畸形生长,有时造成死苗。工厂排出的有毒气体,直接影响农作物正常生长和人们身体健康。2004年6月,我市某工厂因故造成二氧化硫泄漏,导致大悟县芳畈镇6000多亩农作物受害。集中大量燃烧农作物秸杆,污染了空气,加剧了温室效应。特别是公路沿线,造成浓烟弥漫,能见度降低,有时造成交通事故。
2、降低了农作物品质,影响人们身体健康。单一使用化肥,使农作物品质降低,口感差,上市价格较低。单纯依赖化学农药防治病虫,使病虫抗药性迅速增强,加重环境污染。为此,人类加紧研制新农药防治病虫,但新农药的研制速度难以赶上病虫抗性增长速度。农民常常加大用药量,不仅增加了成本,而且使病虫抗性更强,形成恶性循环。另外,由于用药数量和次数的增加,在安全间隔期内仍然使用农药,使农作物产品内有害物质残留量增加,直接影响人们身体健康。上世纪末,武汉市蔬菜实行准入制度后,我市少量蔬菜因农药残留超标不能上市。
3、浪费了资源。化肥、农药、农膜主要是通过煤、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生产出来的。我国地下矿产资源不太丰富,特别是石油、天然气进口量大。农业投入品的大量使用,加剧了能源紧张状态。农作物秸杆通过水、肥、光照、热量等可以生产,是可再生资源。但我市每年有数百万吨秸杆被白白燃烧浪费。一方面不可再生资源过度使用,另一方面可再生资源又被白白浪费。不仅增加投入,也浪费了资源。
三、治理对策
农业污染要采用法律、生物、物理等措施综合治理,要研究、推广、普及新技术,提高治理水平。要对农业内部废弃物实行深度开发,综合利用。充分利用再生资源,减少无机投入品的使用,降低
环境污染,提高农作物品质,增产增效,以达到资源利用的良性循环和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存。
1、推广农作物桔杆、动物粪便深度开发利用技术。一是利用稻草生产食用菌。我市应城、安陆、云梦等县市利用稻草生产双孢菇,每亩可获收益万元以上,搭棚的稻草和生产了双孢菇的废渣是优良的农家肥。这条草——菇——肥的路子使稻草既可增值,亦可肥田。
二是大力推广沼气池。利用动物粪便或农作物桔杆生产沼气,可用于照明或作燃料,残渣和沼液可用作肥料。猪——沼——果,猪——治——鱼的模式,既可生产能源,又能增加有机肥,还能改变农村卫生面貌。三是秋冬季节推广麦田盖草,既能保温,使农作物免受冻害,又可作下茬农作物有机肥。四是用稻草种土豆。将稻草直接铺在田里种土豆,土豆易收获,也做到了稻草还田。
2、科学施肥。要大力推广使用农家肥,减少化肥用量。我市主要蔬菜产区大量使用鸡粪、猪粪、人粪尿等有机肥,基本不用化肥,果园用土杂肥作底肥,培肥了地力,提高了作物品质,产品在各地十分俏销。云梦县隔蒲镇施用农家肥长出的黎蒿,在武汉三角塘、皇经堂等蔬菜批发市场有一定名气,俏销价高,深受顾客青睐。粮、棉、油等大宗农作物可推广农家肥与化肥混用,以农家肥作底肥或当家肥。可先在绿色食品生产基地试行逐步推广。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根据土壤肥力、湿度、天气、农作物的特异性和不同生育阶段,确定施肥品种及数量,减少肥料流失造成的污染,实现高效低耗。
3、科学防治病虫害。大力推广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应用推广基因技术和生物技术,推广栽培抗病虫品种和轻型栽培技术,恶化病虫生活环境。运用高压汞灯等物理防治措施,降低害虫数量。加强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的研制推广,严禁使用国家和地方明令禁止使用的高毒高残留农药,在安全间隔期内不得用药。要组织、推广机防队防治病虫,做到统一测报,统一防治、分户结算,做到科学用药,提高防治效果。
4、逐步推进规范化农业生产。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逐步实现规模化、规范化生产。研究、制定、推广落实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标准和操作规程,建立生产基地,扩大种植面积。通过推广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逐步减少化肥、农药等无机投入品的数量,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污染。
5、强化农业执法。对排放污染物超标的企业,要坚决整顿,不达标不准生产。要加强农业执法。对明令禁止的高毒高残留农药和假冒伪劣化肥、农药、农膜等农资产品,一律不得生产、销售和使用。加强农产品安全检测,建立市场准入制。对有毒物质残留超标的农产品,一律不得进入市场销售。加强检疫工作,严格控制有害生物和有毒农产品的传播。
6、加强舆论宣传。充分运用电视、广播、报纸等现代媒体和会议、咨询、送科技下乡等传统方法,广泛宣传农业污染的危害性,控制污染的重要性。普及现代科学技术,宣传落实降低污染的技术措施。要使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做到科学种田,以减少污染,建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保证人们身体健康。
第三篇:恩施市环境质量现状分析及污染治理措施(模版)
恩施市环境质量现状分析及污染治理措施
-------------------------
编辑整理: http:///文章来源:新浪
摘 要:针对恩施市环境质量现状,分析恩施市目前存在的各种环境问题,对资源开发和环境污染治理提出措施,使恩施市资源的开发利用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
第四篇:河水污染与治理
河水污染与治理
我国大规模水污染防治在“三河三湖”"淮河、太湖、巢湖、滇池、海河、辽河等重点流域全面展开。经过几年的努力,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部分河段水质有所改善。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水环境问题比较复杂,在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解决水环境问题需要经过一个缓慢的过程。因此,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重点流域的水污染问题仍将十分严重。
1.我国水环境问题及其影响因素
我国水环境面临着水体污染、水资源短缺和洪涝灾害等多方面压力。水体污染加剧了水资源短缺,水生态环境破坏促使洪涝灾害频发。据1999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目前我国七大水系、主要湖泊、近岸海域及部分地区的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河流以有机污染为主,主要污染物是氨氮、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和挥发酚等;湖泊以富营养化为特征,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总氮、化学需氧量和高猛酸盐指数等;近岸海域主要污染指标为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重金属。这些因素构成了水环境问题影响范围广,危害严重,治理难度大等特征。我国水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人类主观因素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企业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工业发展中,水消耗量大、利用率低。不仅单位产值污水排放量大,而且万元产值用水量各省区间差距悬殊。1998年全国平均万元GDP用水683m3以上。其中,北京161m3,天津201m3,上海300m3。但是,黑龙江、内蒙古、江西、广西、贵州、青海、甘肃等省区大多在1000m3以上。宁夏、新疆为4000m3左右。北京1m3灌溉用水可以生产2kg粮食,而宁夏才生产不到1kg。同时,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使企业生产经营缺乏节能降耗的动力。企业技术改造往往以扩大再生产为目的,生产工艺落后,更新换代速度慢。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增长方式的日趋转变,以及科技水平的快速提高,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将逐步走上科学化管理轨道。但是,这种转变需要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水环境问题严重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家政策导向的偏差。长期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注重经济增长速度、主要产品产量、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等指标,没有把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纳入经济核算体系。迄今为止,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仍作为“非生产性福利事业”。城市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由政府包揽,使政府不堪重负,以至于拿不出钱搞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甚至建成污染处理设施也因经费来源问题没解决而难以正常运转。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一些经济发展政策有悖于环境保护。我国一度“遍地开花”的“十五”小企业,布局分散,规模不经济,生产工艺落后,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环境容量不相适应,也是造成水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以往在确定地区产业发展方向、地区生产力布局时,往往忽视区域环境容量。我国主要江河出现的严重流域性水污染,在很大程度上与流域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合理有直接关系。淮河流域四省自80.年代初开始,利用当地资源,大力发展高耗水的化工、造纸、制革、火电、食品等小型工业,污染物排放量超过了淮河的承载能力,使淮河流域水质急剧恶化;由于缺乏科学认证和科学管理,一些缺水地区盲目发展高耗水型工业,造成地下水位下降;一些资源丰富的地区发展单一的资源型产业,不发展与之相配套的加工业,产业结构雷同,形成严重的结构型污染。
自然因素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水环境问题的恶化,增加了水污染防治的难度。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引起全球温度、湿度、降水量的分布变化,使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灾害频发。我国北方地区气候也明显变暖,华北地区冬季平均气温90年代比50年代上升2.1℃。气温上升,地表径流减少,蒸发量增大,发生旱灾的机会增多。1997年我国北方地区受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降水量异常偏少,温度偏高,海河水资源量只有多年平均量的40%;黄河水资源量为多年平均量的61%。由于河道径流减少,水体自净能力下降,加剧了水环境恶化。1998年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长江中下游、嫩江、松花江流域降水量偏多,导致特大洪水灾害的发生。
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南多北少,相差悬殊,水资源分布与人口、经济和社会发展布局极不协调。北方黄河、淮河、海河、松辽河,以及内陆河5个流域,总人口占全国的47%左右,耕地面积占65%以上,GDP占全国的45%以上,而水资源却只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9%,人均占有量仅为南方地区的1/3。这些因素也是导致水环境问题突出的重要方面。
2.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面临的主要问题
“九五”以来,我国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以淮河治理为先导,太湖、巢湖、滇池,以及海河、辽河相继开始。通过采取工业污染源的末端治理,以及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压缩过剩生产力中,取缔、关闭、和淘汰生产工艺落后、设备陈旧、污染严重的企业等一系列措施,治理工作取得一定成效。部分水域已经接近实现第一阶段的污染防治目标。“九五”水污染防治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流域水污染防治,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对于开拓我国的环境与发展道路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但是,从总体上看,重点流域的水污染防治工作进展还比较缓慢,取得的成果十分脆弱。在实践中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充分说明,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流域水污染防治仍面临严重挑战。
2.1 黄河、长江流域水环境问题亟待解决
“九五”期间“三河三湖”的治理仅仅是拉开了我国水污染防治的序幕。在大规模治理“三河三湖”的同时,必须看到,黄河、长江的污染问题也到了非治理不可的程度了。黄河这个中华民族的摇篮,他养育了人类,也无数次地给人类带来灾难。如今,由于人类活动的作用力,使黄河的环境问题日趋严重。1999年,在黄河流域的114个重点监测断面上,V类和劣V类水体分别为70%和56.2%,黄河主要支流的污染更为严重,而且黄河的污染主要来自支流。目前,黄河水量少,自净能力弱,水环境处于危机之中。在西部大开发中,黄河流域的经济发展将进入较快增长时期。黄河的水污染必然使沿岸的水资源短缺“雪上加霜”。
长江上游沿岸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这一地区的污染物排放量迅速增加,污染问题随之加重,特别是三峡库区及其上游的水质不断恶化。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预计到2010年,长江上游重点地区废水排放量将以年均4.1%的速度增长;沿江城镇生活垃圾入江量,将由1995年的约200万t增加到2010年的467万t;三峡库区的水体自净能力将大幅度下降。2009年三峡库区建成蓄水后,库区将由一个流速快、流量大的河流变成一个流速缓、滞留时间长,回水面积大的人工湖。水体稀释自净能力下降,水污染必然加重。根据预测,三峡工程建成后,湖区上游岸边污染带主要污染物浓度将比建坝前增加2-10倍,将成为重污染区。
2.2 城市生活污水逐年增加,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严重滞后
城市基础设施是工业建设的载体,制约着工业建设规模和发展速度。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建设不恰当地把基础设施建设的载体地位降低为工业的一般附属物地位,基础设施的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和工业建设不协调,导致基础设施长期超负荷承载。特别是城市环境保护基础设施,仅仅在近几年才开始兴建。全国绝大多数城市的污水处理能力远远满足不了实际需要。
随着人口迅速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生活污水产生量大幅度增长。近年来,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放量的比例已接近持平。但是,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远远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一般情况下,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周期为3年。从目前的建设进度看,实现“九五”期间国家提出的全国50万人口的城市都要建设集中式污水处理装置的要求,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以淮河为例,按规划,到2000年,淮河流域四省需要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52座,总投资60.8亿元,形成污水处理能力352万l/d。到1999年6月建成的污水处理厂只有3座,污水处理能力仅为44万l/d。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缓慢的原因,除了资金短缺外,现行管理和运行机制的掣肘也使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运营陷于困境。由于没有真正落实“污染者负担”的政策,地方财政因无力支付污水处理费用,常常使建成后的污水处理厂不能正常运行,环境保护投资不能有效发挥环境效益。
2.3 大量的面源污染问题尚未找到解决途径
目前,全国的工业污染已经开始得到有效控制。到2000年底,全国所有工业污染源都将实现达标排放。城市污水处理正在逐步加快步伐。但是,农村经济发展带来的农药、化肥、畜禽养殖污染量大面广,有一定治理难度。从50年代到90年代,我国农药施用量增加近100倍,成为世界上农药用量最大的国家。我国每年因农药中毒的人数占世界同类事故中毒人数的50%。而且由于农药的大量流失,造成严重的水体污染。全国化肥使用量也在成倍增加。1995年是1978年的4倍。目前,偏施化学氮肥,使氮、磷、钾比例失调现象比较严重。而且化肥的利用率只有30%左右,大量化肥流失,进入河流、海洋、湖泊,成为水体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同时,由于大量化肥的使用,农村畜禽粪便的农业利用减少,畜禽业的集约化程度提高,加重了养殖业与种植业的脱节。畜禽粪便的还田率只有30%多,大部分未被利用。1998年全国畜禽粪便产生量是当年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的3.4倍。这些畜禽粪便大部分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海。同时,作为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乡镇企业的发展也一直是困扰农村环境的一大难题。据1991年和1997年两次全国乡镇工业污染源调查,乡镇工业二氧化硫、烟尘、化学耗氧量和固体废物排放量分别增长了22.6%、56.5%、246.6%和552%;在全国主要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有所控制的情况下,乡镇企业排污量却在增长,这将对水环境构成严重威胁。
2.4 经济政策不配套,污染治理资金严重短缺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污染防治资金以国家预算内资金为主。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全依靠行政手段管理环境已经不能奏效。但是,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环境经济政策体系尚未建立,多元化的环境保护投资体制难以形成。作为促进污染防治的重要经济手段排污收费制度,目前还很不完善。主要问题是,排污收费标准过低,不能发挥刺激污染防治的作用。超标排放污水收费作为排污收费的主体,其收费额不足污染处理设施运行成本的一半;污水排放收费最高不超过0.5元/l;排污收费项目不全,主要对象是大中型企业和部分事业单位,城市污水处理费仅在少数城市开征,而且收费标准较低,“污染者付费”的原则没有充分体现;排污费的转移支付机制尚未建立,流域内上下游之间缺乏利益补偿政策,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不协调,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九五”期间我国环境保护投资有了大幅度提高,特别是国家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在扩大内需中把环境保护作为重点投资领域,一些水污染防治重点项目得到国债资金的支持。但是,由于环境保护资金渠道狭窄,投资量小,污染治理资金短缺的问题仍然非常突出。按计划,“三河三湖”水污染防治约需资金1260亿元,但是目前已经落实的资金与需求相差甚远。1998年国家增发财政债券和银行贷款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分配给淮河流域10亿元财政债券资金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但是,这些资金仅为淮河城市污水处理厂总投资的16.5%,而且投资项目达34个之多。由于地方配套资金不足,开工的项目不少,却因缺乏资金施工建设进度缓慢,很多工程至今投资尚无着落。
3.关于水污染防治的政策建议
我国是在经济技术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防治将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特别是水环境污染问题的解决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经过一个艰苦的治理过程。因此,我们必须在认真总结“九五”期间水污染防治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借鉴世界一切成功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不断加强政策创新、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逐步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水污染防治道路。
3.1 在决策中控制新的水环境问题产生
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在确定经济发展速度、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资源开发计划、区域开发计划,以及制定经济技术政策,进行重大经济决策时,应当对实施这些决策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做出科学评价,评价的结论作为各级决策的依据。在决策中综合考虑环境、经济和社会因素,统筹兼顾,使发展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设置专门的评价审议机构,并使这一制度法制化,逐步建立起依法决策的运行机制。
区域经济的发展要充分考虑水资源保护。限制缺水地区发展耗水型产业,调整缺水地区的产业结构,严格控制高耗水、高耗能和重污染的建设项目。近期应重点调整北方缺水地区的产业结构,防止水资源短缺问题进一步加剧。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经济发展应考虑为生态用水留有余地,防止因过度开发导致下游地区河湖萎缩、土地沙化、生态退化。在水源地区,引导和组织水源地生态经济体系建设,避免水源地区经济发展导致下游城市水源污染。3.2 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坚持开源节流并举的方针
大力开展节水活动,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水消耗。有组织地推行节水、高效的农灌技术;完善科学的农业用水管理措施,尽快改变农业生产大量耗水的局面。制定单位产品用水定额和水重复利用率考核指标,建立工业用水考核制度;明确规定冷却水及工艺用水等工业废水必须循环利用和再生利用;大力发展水的闭路循环使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废水排放量。
在开展节约用水,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同时,全面加强水污染防治,特别是重点流域的水污染防治。流域治理的重点在城市,城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治理,要走集中与分散治理相结合和废水资源化路子。因地制宜地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的污水要用于工业冷却水、城市景观和园林绿地用水等。
3.3 建立和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价格体系
国家有关部门应抓紧组织开展资源定价研究,有计划地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资源和国家稀缺资源制定分类指导的价格政策,尽快改变“资源无价”,资源产品低价的不合理状况,使水资源价格体现资源价值、资源利用和污染防治费用。同时,积极推进水资源资产化管理进程,加强资源核算体系的研究,为逐步将水资源核算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创造条件。
3.4 完善环境经济政策
抓紧制定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环境经济政策,进一步强化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环境经济手段。尽快提高排污费标准,使之高于污染治理成本;制定水污染防治相关政策,建立资源更新的补偿机制;全面实现“污染者付费”的原则,在用水收费中,普遍增加污水处理费,作为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费用;环境保护作为“市场失效”的领域,特别是环境科技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等,国家应加强产业政策支持。同时,鼓励和推动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的企业化。
积极建立环境税收制度。扩大资源税的征收范围,对地下水等稀缺资源征收资源税;对新建污染项目征收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控制结构型污染;对现行排污费与费改税进行利弊分析,探索征收污染附加税;对从事城市污水处理的企业实行零税率;对生产再生资源和利用再生资源生产的产品,应给予税收减免的优惠。
3.5 大力推行清洁生产
工业部门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合理调整工业布局,推动资源消耗小、效益高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结合技术改造推行以清洁原料、清洁生产过程和清洁产品为主要内容的清洁生产。要把清洁生产当作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下的一次工业企业的全面改造,在全国所有工业企业推行清洁生产。通过加强环境管理审计,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促进我国工业向新的技术基础转移,以集约方式提高质量,降低消耗,增加经济效益。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我国资源节约型生态工业生产体系。
3.6 加强农村面源污染的防治 农村要推行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农业生产体系。全面推广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合理配置的“大农业”生产模式,注重农、林、牧、副、渔各业全面发展,农、工、商综合经营。把现代化科学技术和传统农业精华有机结合起来,逐步增加有机肥料的使用,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开发生物农药技术,推广以菌治虫、以虫治虫的生物技术替代农药。目前,我国已有2000多个生态农业试点,应当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把推行生态农业作为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场革命,在全国广大农村普遍展开。逐步把农村富余劳动力从污染型乡镇工业转移到生态农业建设上来。县、乡两级政府要制定生态农业建设规划,国家有关部门要加强技术推广,有计划地在全国乡、村培养一批技术骨干,指导农民发展生态农业。
3.7 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大力发展环保产业
改革现行城市污水处理体制,实现污水处理厂建设和运营的社会化、市场化、企业化。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要引入竞争机制,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建立多元化投资建设、企业化运营管理、社会共同负担费用、政府给予必要的政策扶持的模式。积极探索城镇给排水建设和运营一体化的管理体制。逐步使政府从直接管理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中解脱出来,让污水处理真正走向市场。
环保产业的发展应当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国家应制定扶持环保产业发展的经济政策,在投资、信贷、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鼓励一部分产品过剩的企业转向环保产品生产和服务;组建环保产业集团,尽快形成产业规模;抓紧培育环保市场,把原来政府管理的环保服务事业推向市场。同时,要加强环境科学研究,组织开展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等急需的重点水处理技术攻关;加速污染防治和生态工程成套设备的国产化,改变我国环保产业落后的现状,以适应我国污染防治的需要。
第五篇:医药行业污染治理研究现状概要
医药行业污染治理研究现状
由环保部、发改委、工信部、司法部等 7 部委联合开展的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以下简称“环保专项行动” 到今年已经整整 10 年。就今年的专项行动,环保部有关负责人今日向媒体通报称,除热点环境问题外,今年将全面排查整治医药行业环境污染问题。
2003年,国务院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持续开展环保专项行动,专项行动确定,每年围绕解决一两个突出环境问题,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据这位负责人介绍,今年环保专项行动将查处群众反映强烈的大气污染和废水污染地下水的环境违法问题。加强对电力企业(包括企业自备电厂燃煤机组、钢铁、水泥企业以及燃煤锅炉除尘、脱硫设施运行的监管,严查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超标排放的违法行为。加大对企业废水排放的排查力度,严查利用渗井(旱井、渗坑(坑塘、裂隙和溶洞排放、倾倒含有毒污染物废水的违法行为。加强对城镇污水处理厂等污染治理企业的监督检查。同时,集中开展涉铅、汞、镉、铬和类金属砷排放的重有色金属矿采选冶炼、铅蓄电池、皮革鞣制和电镀等重点行业的“回头看”活动。重点看“六个一律”整治要求落实情况和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情况。
此外,还将首次全面排查整治医药行业环境污染问题。严肃查处医药企业超标排放、偷排漏排、采用非法手段转移偷排废水、违反危险废物管理规定等环境违法行为。督促企业正常运行污染治理设施,组织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建立健全企业内部危险废物管理制度,严格管理危险废物的贮存、转移、处置环节。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完善相关管理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法制日报/2013 年/6 月/4 日/第 006 版,第一页
医药污染问题已日渐明显,所以有更对的人来研究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那么医药行业的污染到底有多严重呢?杭州市选择了选取了本市17个重点行业与医药行业的污染问题进行评估,进行比较评估。评估的指标是废水排放量相对企业总产值指数、废气排放量相对企业总产值指数、固废产生量相对企业总
排放量相对企业总产值指数,产值指数、化学需氧量相对企业总产值指数、SO 2 评估的结果是在这十八个重点行业的污染问题占中等水平,而江苏省由于医药单位位于全国前列,所以医药行业的污染问题占总的污染的比例会更大,所以有必
要对其现实状况进行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倪芝青,医药产业污染有多严重?焦点新闻15-16 很多研究人员对中国医药行业的污染问题分别在医疗单位、科研实验室以及医药行业生产企业的污染问题分别进行了总结和相关建议,例如
冯科民等人在其文章中就重点阐述了医疗单位的医疗废弃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是组织管理及制度不健全;分类环节控制不严格;操作不规范;终末处理运输不规范;医务人员防护认识不到位;医疗单位环保设施滞后于医疗业务技术的发展等,并提出了一些相关的建议,如加强组织管理完善规章制度;加强医疗废弃物设施的建设;加强环节控制与规范操作;加强与卫生行政部门的协调统一;加强医疗单位后勤部门的监管力度;加强专业培训与监督治理;加强医疗废物包装, 贮存管理。(冯科民 , 吴怀丽 , 潘国晋现代预防医学 2007年第 34卷第15期,2914-2915 陆磊等在其文章中则主要阐明的是医疗废弃物污染防治现状、处置技术,也阐述了自己的针对性建议,文章中指出:据有关资料显示 ,我国大中城市医院的医废的产生量,以国内目前统计系数为计算依据,核算及预测结果为:2002 年全国产生医废约 65万吨/年,平均日产生量为 1780 吨/日。预计到 2010年,全国医疗机构床位数比 2002 年增加 5% ,医废产生量将达到 68 万万吨/年,日产生量达到1870吨/日。文章还列举了处理医废的关键技术,例如高温焚烧处置技术,高温蒸汽灭菌杖术、化学消毒法、电磁波灭菌法等。
以上两个有关医废的文章虽然分析了现有的医废产生和处理状况及处理技术,但是在财政经济学以及详细的排放指标方面并没有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陆磊张向前,中国环挽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3145-3149化学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多是有毒有害物质 ,有些甚至是剧毒物或强致癌物 ,其任意排放不仅污染环境 ,破坏生态平衡 ,威胁人类健康 ,而且有悖于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化学思想.目前 ,这一问题尚未引起人们应有的重视.我国仅有少数实验室有三废处理设施 ,大多数实验室产生的废弃物直接排入环境 ,虽然每个实验室排放的污染物量不大 ,但现阶段全国各类学校,科研机构,企业的科研部门等每天就有数以万计的实验室在做各种各样的化学实验 ,这种“聚沙成塔”的污染方式对环境的累积破坏效应实在不容忽视.另外 ,随着人们环保
意识的不断增强 ,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化学教育已成为现阶段我国化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实验室三废进行处理 ,有助于在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是实施绿色化学教育的重要举措.因此 ,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实验室三废处理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加强有毒有害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刘娟,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 年,第 19 卷第 2 期47-49 实验室污染有以下3 个特点:(1 间歇性,有实验时有,无实验时无或减少;(2 复杂性,即使是同一个实验也会排出多种污染物,不像工厂那样单一,这样就给废物处理带来困难;(3 对人的作用强烈,因为实验人员距离污染源近,接受污染物的浓度要远远大于室内的平均浓度,所以,实验中或实验后出现明显中毒症状的从业人员屡见不鲜。
(刘雪凌张培兰,浅析高校化学实验室废弃物的综合处理,化学通报 2012 年第75 卷第5 期,476-480 实验室需要排放的废水,废气,废渣,称为实验室三废,现在众多高校,中学以及科研单位,中小企业的化学实验室每天都在排放着各类复杂的污染物,大都未经严格处理便混入了城市下水管道,实验室成了一种不容忽视的污染源。
据有关部门统计,全世界每年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海洋中的汞约1×104t,铜25×104t,锌390×104t,铅30×104t,有这些数据我们可推知受重金属污染的鱼虾贝类被
人食用后将会直接危害人类的生命健康。而我们所排出的三废中所含有的是大量的重金属,如汞,镉,铅,锌,铜等还有一些痕量元素。这些元素如若处理不当,最终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引入海洋环境,产生水质恶化,损害生物资源,危及人类健康,妨害包括渔业生活在内的各种海事活动。
我们都知道在医药行业有机试剂的使用量和排放量在所有废弃物排放总量中所占的比例最大,有机污染物主要指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质,如烃、醇、醛、酮、酯、胺等对人体或动植物有害的化合物。有机污染物进入水体后可以引起两种效应,一是生态效应,即生物在种类和数量上的变化;二是溶解氧效应,指有机物经生物降解后使水体中溶解氧的浓度降低。当有机污染物在水体中含量超过水体的自净能力后,水中溶解氧耗尽,则不仅有机污染物无法降解,还会发生厌氧性细菌参与的分解作用,水面常出现粘稠的絮状物而使水与空气隔开,妨碍再充气过程的进行,溶解氧不足,而导致的水质恶化,将危及水生生物的生长、繁
衍,以致引起鱼类等水生生物的死亡,造成生态平衡破坏,污染物的迁移转化作用则会使污染的范围更广、毒害更大。另外,废弃有机试剂中的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在常温下可以以蒸发的形式存在于空气中,它具有毒性、刺激性、致癌性和特殊的气味性,大气中分布广泛、种类繁多,是对流层光化学烟雾形成的重要前体物,导致二次有机气溶胶污染,对人体健康有毒性和致癌作用。(王刚,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现状分析,辽宁化工,第41卷第2期,184-186 刘娟在其文章中重点讲解了化学实验室常见废弃物的处理的常见方法,张伟在其文章“实验室度液的达标排放”中有关实验室的三废的预处理手段介绍的就更较详细,以上两位研究人员都是在技术上给予了详细指导,更加侧重的是处理的技术,我想如果实验室工作人员如果能按照这些技术对废弃物进行规范处理,那么实验室污染问题就不成问题了,关键就要看有什么样的政策、法规、设施等来保障这些工作的进行。
蒋维等人指出了化学实验室废气治理现状,文章中提到目前化学实验室废气排放绝大多数采用直接排放的方式 ,一般实验室采用管道集中到楼顶 ,风机直接排放的
方式 ,也有的实验室采用分散式排风扇直接排放 ,基本上未作废气处理 ,只有少数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废气处理后排放。集中直接排放虽在某种程度上局部改善了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 ,但仍直接对大气造成了污染 ,严重地影响了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 ,其损失无法用货币来衡量。
(蒋维, 钟兆平, 张蕾,资源环境与工程,第 20卷第 5期 2006年 10月,575-577 据某高校一位海外归国人员称,目前广州乃至全国的高校实验室,对实验废物处理方面都没有具体的约束性规定,实验中产生的废气、废渣、废水也没有经过合理的环保处理。特别让人担忧的是,一些有放射性的废物也只是被暂时放置在器皿当中。由于没有一套系统的处置规定,这类废物会越积越多,最后某些实验室为了装新废物不得不把旧的丢弃,这极易对江河、土壤造成污染。而对于实验室污染物排放中最主要的废液来说,问题则更为普遍。广州某工科大学化工系一位教授透露,目前的大部分高校都没有把环保纳入到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中,污水治理设施对于大部分高校来说都是一个空白。“看着各种成分复杂的化学试剂、溶液等只是经过简单稀释之后就流入到下水道中,然后再进城市生活废我们很痛心,但是也没有别的办法。”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化工专业的教授指出,未经严格处理的废液经过稀释之后排入下水管网,日积月累将是非常可怕的事情。实验室产生的废液通常成分复杂、毒性较大,如果未经处理就和普通的生活污水混到一起,极有可能会损害生活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这也大体上反映了我国实验室废弃物处理的显示状况,这确实令人忧心。那么,我们该怎么改进?(伊欣,广州力阻高校“三废”“聚沙成塔”,中国环境报/2004年/04月/30日 阮慧等人通过研究若干所美国知名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具体做法 ,分析了安全管理组织架构、安全管理内容、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安全教育方式 ,开拓了思路 ,对我国实验室安全在管理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阮慧 ,项晓慧 ,李五一,美国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给我们的启示,实验技术与管理第26 卷第10 期2009 年10 月, 4-8 乔刚等人另避蹊径,通过学习英国废弃物管理中的注意义务规则,在废弃物排放的法律法规建设上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他们指出与英国的废弃物管理制度相比较,我国现行的废弃物管理制度还存在着义务分担不尽合理,责任机制不明晰等问题,而这正是制约我国废弃物管理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关键因素因此,借鉴英国废弃物管理中注意义务规则的相关立法能为我国废弃物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路径提供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我国可从善用许可证制度强化废弃物管理的级次申报合理划分责任和加强废弃物的信息化管理等几个方面完善废弃物管理制度。他们认为中国在这方面需要加强,具体的做法是善用许可证制度,规范废弃物的管理;循环利用优先,强化废弃物管理的级次申报;合理划分责任,完善延伸生产者责任制度;建立信息机制;加强废弃物的信息化管理等(乔刚王婷婷,论英国废弃物管理中的注意义务规则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3 年第23 卷第1 期,33-40 董佩佩等在其研究中则重点强调了排放“标准”这一概念,当今医药行业快速发展,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制药工业废水污染控制也已成为影响规模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根据2007 年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医
药制造业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21.93 万吨,位居全国前七位。环境管理是政府管理职能和企事业单位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制药工业,其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更是环境监管和污染控制的基本依据。因此通过分析比较中美两国环境管理体系和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得出两者各自的特点和异同,从而为进一步完善中国制药工业的污染防治和环境管理体系提供借鉴。他们指出,常规污染物方面,美国制药标准控制指标包括 pH、TSS、BOD5、COD 氨。中国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动植物油、粪大肠杆菌数、色度(稀释倍数 总有机碳、总氮和总磷,包含的指标更全面在特征污染物方面,美国制药标准侧重总氰化
物和有机污染物,其选取的有机污染物类别与中国有很大的不同,且指标数量多于中国;另一方面,中国除规定总氰化物和有机有毒污染物指标外,增加了重金属类的控制,并提出急性毒性当量(HgCl2 毒性当量 指标,常用的水质毒性测试方法有鱼类毒性、细菌毒性等。传统的化学物理分析方法等定量分析污染物中主要成分的含量,但是不能直接和全面地反映各种有毒物质对环境的综合影响。生物测试能够弥补理化检测方法的不足,发光菌毒性实验是监测工业废水污染物综合毒性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中国制药标准采用发光细菌急性毒性测定方法作为检测废水毒性的方法。在污染物指标限值方面,美国标准包含日最大浓度和月平均浓度,中国标准只规定出最大污染排放值,以日均值计;整体而言,中国的指标排放限值远比美国标准严格,这一要求对于制药企业的污染控制、达标排放、标准的实施和执法力度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中国制药标准仅适用于企业直接向环境水体排放的行为,不包含系统的预处理标准;此外,在有机有毒污染物指标的选取上与美国存在很大差异,且数量相对少于美国,在制药新标准推行过程中,应通过调研等多种渠道关注标准实施效果和标准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适用范围的区分、衔接、应用、达标判别等方面的问题。(董佩佩,徐祖信,李怀正,金伟,中美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比较分析,环境科学与管理,第37 卷第3 期2012 年,46-51 有上面的比较我们可以知道在法规方面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并不大,但是我们的污染问题却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这是为什么呢?一方面我国政府在污染物处理方面的资金投入少,这与污染处理耗资大的实施相反,导致很多企业没有能力去进行这项工程。另一方面对企业污染物排放、处理情况监督不严,导致
许多企业铤而走险,不愿意去进行污染物的处理。还有一方面也很重要,就是我国污染物处理,比如有毒有机试剂等的收集、运输、第三方机构等管理不完善,基础设施不够强大,大致企业在处理废弃物是困难重重。
实验动物学科的发展是衡量医药科研水平的重要标志,实验动物是生命科学研究的基础和重要支撑条件。实验动物废弃物管理是目前各单位开展实验动物工作的
一个薄弱环节。实验动物在饲养、实验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有些涉及生物安全,如不妥善处理,可能影响环保甚至危害工作人员的健康。因此,合理利用好实验动物,做好实验动物的管理工作,特别是对实验动物废弃物的管理,是顺应国家对实验动物科学规范管理的发展趋势,是对实验动物后续处理的重要步骤。为此,我院实验动物管理部门将实验动物废弃物处理工作规范化和程序化,对保护环境、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提高广大师生员工对实验动物科学规范管理重要性的认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现状分析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得知根据现有的有关动物管理方面的宪法和法律,大部分地区或科研单位、有科研工作的企业等都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办法,这些管理办法详细明确,但是到底有多少单位是按照办法去做的就不得而知了,所以说还缺乏对本项工作的一个有力的监督。由单位自行设立的监督机构对本单位自身进行监督的结果肯定是不能得到很大信服的,所以行业内需要专门的部门来对各个单位的实验动物废弃物处理情况进行有力监督。
韩建红在其文章中对实验动物废弃物的危害进行了概述,包括实验动物在饲养、教学、科学研究等过程中所产生的垫料、实验动物尸体、组织、排泄物等其中有些对人动物和环境有微生物性、化学性或放射性的危害,如不妥善处理,可能传播疾病、危害人类及动物的健康安全;动物尸体流入市场危害食品安全,污染环境等。另外,有些动物可能有极大的危险性,如感染烈性传染病等。如果用后不予处理或处理不当,都会引发疾病扩散、传播。这些危害可能是直接的,也可能是间接的。实验动物尸体及其废弃物具有潜在危害的特性 ,处理不当将会传播疫病、污染环境、威胁食品安全 ,尤其是传播疫病,有“非典”、禽流感的警示 ,所以动物尸体及其废弃物必须特殊处理。(韩建红赵明德吴志邦,浅谈我院实验动物废弃物的管理,Seek Medical And Ask The Medicine 2012 年
第 10 卷第 6 期,274-275
对于实验动物废弃物,我国没有具体的法律文件,一般是各地或各单位根据行业特点和自身情况制定相应的法规,总的依据主要是《医疗废弃物管理条例》、《实验动物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等。(陶雨风,刘忠华,毕玉春,唐丹舟,藏捷昕,国内外实验动物管理体制及法规条例的比较,实验动物科学,第28 卷第 4 期,2011 年8 月
翁顺太等人重点研究了重点实验动物废弃物处理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废弃物的贮存 原则废弃物应定期清理。动物房内应有足够的贮存空间来贮存暂时无法立即处理的废弃物。废弃物贮存区应与其它功能区域分隔,尽量远离动物饲养区、人员休息区及主要运输线。贮存室必须密闭, 避免臭气外泄, 防止苍蝇、蟑螂、蚊子及啮齿类动物侵入。废弃物除用塑胶袋密封外,应以贮存桶盛载,避免搬运中泄漏、渗出、逸散、飞扬、散发恶臭, 盛载废弃物容器应选择金属或塑胶材料, 坚固耐磨, 贮存容器及设施应经常清洗保持清洁。感染性废弃垫料要包装密封于有生物危害标志的专用塑胶袋中,贮存在独立场所不得超过 24 h , 最好当日换出的垫料当日灭菌送出。在清理时要注意避免气溶胶的产生,工作人员要配备防护措施。放射性废弃垫料要用有黄色放射性物质标志的塑胶袋包装, 于特定的容器中暂时贮存, 待容器装满后由专人收集处理, 在清理过程中避免产生气溶胶,工作人员需穿戴防护装备。生物性废弃物需冷藏以免分解腐败。分类存放①黑色包装容器(袋, 装生活垃圾;②黄色包装容器(袋,有生物危险标识 , 装实验或医疗废弃物(已灭活;③红色包装容器(袋 或专用存放处, 有生物危险标识, 装实验或医疗废弃物(未灭活、可回收容器、器械。防护性存放①坚固硬质包装物或容器,装尖锐物体;②可回收器械污染后置入消毒液中或置于专用存放区;③指示性存放,带颜色塑胶袋, 并标识专区。
二、废弃物的处理 1 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1.1 垫料垫料是数量最大的废弃物,其数量涉及处理费用的高低。减少废弃 物的量是解决废弃物污染问题的最佳途径,可依据饲养动物的种类、最大动物饲养空间、更换垫料的频率来估算废弃垫料的生产量, 以安排贮存空间、运送工具和人力,其次废弃物清理、搬运、收集、储存及处理应建立一套工作规范,一切操作按有关法令规定执行。设置负压式废弃垫料收集装置,避免垫料在清理过程中随空气散布。工作人员穿戴防护装备,如工作眼罩、口罩、面罩、手套和长筒靴等。不同污染程度的废弃垫料,应以不同方式处理。一般性无害废弃垫料, 指单纯动物实验所清理出来的垫料,可直接进行最终处理, 常用方法包括堆肥和苗圃处理、焚烧、经下水道排放或视作一般废弃物掩埋。焚烧方式处理垫料符合环保要求,但费用高(需建造专用的焚烧炉;经下水道排放,每年应定期处理窨井中沉淀下的污泥,处理方法按窨井容积加入 5%生石灰 ,搅拌作用 24 h 后, 可用作肥料;掩埋处理,应注意的是有传染性或放射性物质污染的垫料、感染性废弃垫料需经灭菌后方可当无害化废弃垫料予以掩埋。
1.2 动物尸体动物尸体是实验动物设施产生的主要废弃物之一。设施中必须设置容量充足的冷藏设备暂时贮存尸体。感染病原微生物或放射性物质的动物尸体, 可以直接掩埋或焚烧。感染性的动物尸体应用装载生物危害物质的塑胶袋妥善包装,经蒸汽高温高压灭菌后, 再以一般处理无害性动物尸体方法如置入冷冻库冷冻保存(较大动物尸体可经适当肢解, 尸体由冷冻库取出后需先解冻再予以焚烧以避免燃烧不完全及浪费燃料。解冻时应在适当的场所,避免解冻水之污染。放射性动物尸体,应以装载放射性物质的塑胶袋妥善包装, 利用专用烘箱以60℃~ 70℃将尸体水分烘干。为避免烘干过程产生恶臭,可利用微波炉加热使水分分离, 经干燥后的动物尸体可按废弃放射性材料处理方法处理。尸体无害化处理方法有:(1化制: 在特设的加工厂中进行处理, 不仅对尸体进行消毒处理, 还可提取许多有价值的东西, 如工业用油脂、骨粉、肉粉等;(2掩埋: 尸坑深应 2 m 以上;(3腐败: 将尸体投入专用尸体坑, 使其腐败以达到消毒目的。但此法不适于芽孢菌致病死亡的动物尸体处理;(4焚烧: 此法最彻底,但费用高。动物尸体解剖室是产生危害性物质的来源之一, 组织固定液(如福尔马林 和动物身上的病原微生物(如 LCMV、结核杆菌或其他人类的
病原菌 如果没有适当的防护措施, 不但会直接危害工作人员,也可能泄漏污染环境, 所以尸体解剖室应设置负压式解剖台。排气需经过处理去除微生物或化学物。液体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在实验动物场, 每天清洗笼、舍、器械及地板, 有大量污水从动物室、洗笼机、洗涤间经下水道排放。这些废水主要含有动物排泄的粪尿, 如符合排放标准,可直接排入废水处理系统, 不会造成环保问题。实验动物设施需定期清洁消毒,所使用的消毒剂一般含有抗菌物质、清洁剂、pH 缓冲剂、去毛剂和除臭剂等, 要按指示稀释浓度使用,避免过量使用造成污水增加, 使用后要彻底清洗,避免残留物形成不溶性化合物,对动物有害。啮齿类动物设施一般不设排水口, 必须有排水口的动物房 ,其排水口的位置、口径大小、排水沟及地板斜度必须符合标准, 避免排水困难造成积水, 并能做到有效密封。排水管与主干道间应直接连接,不宜弯曲太多。感染性动物实验设施所产生的废水或许含有致病微生物,最好能先集中在贮水池中消毒, 需经化学处理消毒(如次氯酸钠和臭氧等 或加热高压蒸汽灭菌处理后方可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气体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氨、氯、硫化氢和硫醇等具特殊气味的有害气体,由动物粪尿发酵分解产生。其中氨的浓度最高,因而以其浓度作为判断有害气体污染程度的指标之一。有害气体浓度过高,可直接刺激实验动物和人的眼结膜、鼻腔及呼吸道的黏膜导致流泪、咳嗽并损害动物与人的健康。为减少臭气、粉尘的产生而造成的影响, 在规划实验动物设施时就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如实验动物设施单独设置, 与办公室分开, 安装独立的空调系统或脱臭设备, 利用压差控制臭气的外泄等。对啮齿类动物,降低饲养密度、增加垫料更换次数、增加动物室的通风换气次数、使用通风换气的 IVC 饲养盒、使用隔离器及层流架等都可减少废气的产生和扩散。大型动物可通过增加清洗排泄物次数、保持室内干燥、定期药浴控制体外寄生虫感染来减少臭气的产生。废气需经高效过滤方可向大气中排放,各种过滤器应定期清洗、消毒或者更换, 排风口不能设置成垂直向上。粉尘又称气溶胶,是指空气中浮游的固体粒子、液体粒子或
固体和液体粒子在气体介质中的悬浮物。动物室的粉尘主要来源于未经过滤的空气以及室内的动物皮毛、排泄物、饲料屑及垫料等。作为过敏源,粉尘可引起动物和人的呼吸系统疾病和过敏性皮炎,还是病原微生物的载体 ,可促使微生物扩散而引起多种疾病。清理废弃垫料时,使用气罩可减少粉尘的产生。粉尘需经高效过滤方可向大气中排放,各种过滤器应定期清洗、消毒或者更换。
三、涉及生物安全方面的废弃物的处理程序 1 预处理 ① 化学消毒: 包括有机磷、有机氯、有机氮、有机汞和氨基甲酸酯 类等;② 物理消毒: 包括巴氏消毒、微波、辐照等方法。2 实验室处置 ① 化学灭菌: 消毒剂高浓度、长时间作用;② 物理灭菌: 高 压、煮沸或高强度辐照;③ 直接焚烧;④ 物理或化学处理后掩埋。3 移送处置 生活垃圾的移送处理按常规。承办医疗垃圾移送处理的单位要具备相应的资质,最 3.1 医疗垃圾移送处理 好是专业环保单位;应签订正式合同;议定移送时间,安排好移送前废弃物的存 放和保护事宜;确保移送工具能满足生物安全的要求 , 应密封并保证途中不泄 漏、不遗失;应办理移送交接的各项手续。3.2 可重复利用器械的回收 灭菌、清洁,彻底去除污染病原微生物。如某些 传染性材料可以用化学消毒剂消毒, 实验室常用的为苯酚和次氯酸钠溶液。放入 消毒液内的吸管、玻片、毛细管等均应浸泡过夜后方可处理, 吸管等应在 65 ℃ 的热水中漂洗或用水煮沸后再按常规法洗净。盛消毒液的玻璃器皿在重新换液前 应进行高压消毒,以防耐消毒剂的细菌滋生。当存在大量血液时,可用强次氯酸盐 进行消毒。3.3 含放射性废弃物的处理 进行放射性实验所产生的废弃物 ,如果属于短半 衰期且放射性较低的物品,放置 6 ~ 10 个半衰期后可焚烧处理。其他放射性废 弃物, 应进行中、长期安全包装后送放射性废物处理站处理。
四、如何加强实验动物废弃物的管理工作 1 分工负责 加强管理 实验教学中心在废弃物的管理方面应遵循以下几方面:1 实验室在废弃物的 管理方面应严格执行“谁主管、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2 实验室管理 人员考核范围应包括实验室废弃物的管理及实施情况。3 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进 行不定期检查。对没有严格执行的个人和实验室进行整顿,督促其严格遵守制度。2 加强宣传,提高安全意识 在提高科研人员对废弃物危害的认识时,首先,定时对进入实验室的相关人 员进行宣传、培训、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其次,教诲相关人员用3R 原则(减
量化、再利用、再循环“考虑和处理实验中出现的污染问题。杜绝乱排放、乱丢 弃的行为。最后,正确指导科研人员处理实验后的废弃物。相对于科研用的化学废弃试剂,实验动物的处理技术相对简单,可操作性性 强,所以存在着重视程度不高的弊端,许多实验室对进行过毒性药物、放射性药 物处理的动物不进行预处理就直接掩埋,这必然会对周围的土壤和水源造成严重 污染,影响到附近人群的健康生活,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所以就必须对这一 恶习进行纠正。(翁顺太,郑立锋,蔡武卫,陈勤,实验动物的废弃物管理,峡预防医学杂志 2007 年第 13 卷第 6 期,106-108)现状分析 根据现有的有关动物管理方面的宪法和法律,大部分地区或科研单位、有科 研工作的企业等都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办法,这些管理办法详细明确,但是到底有 多少单位是按照办法去做的就不得而知了,所以说还缺乏对本项工作的一个有力 的监督。由单位自行设立的监督机构对本单位自身进行监督的结果肯定是不能得 到很大信服的,所以行业内需要专门的部门来对各个单位的实验动物废弃物处理 情况进行有力监督。参考文献 [1] 郄建荣.法制日报,2013 年/6 月/4 日/第 006 版,第一页.[2] 倪芝青.医药产业污染有多严重?.焦点新闻:15-16.[3] 冯科民,吴怀丽,潘国晋.医疗单位医疗废弃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预防医学,2007,15(34:2914-2915.[4] 陆 磊 张向前.医疗废弃物污染防治现状、处置技术及对策探讨[J].中国环挽 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3145-3149.[5] 刘 娟.化 学 实 验 室 常 见 废 弃 物 的 处 理 [J].渭 南 师 范 学 院 学 报,2004,2(19:47-49.[6] 刘雪凌 张培兰.浅析高校化学实验室废弃物的综合处理[J].化学通报,2012,5(75 :476-480.[7] 王 刚,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现状分析[J].辽宁化工,2012,2(41:184-186.[8] 蒋 维,钟兆平,张 蕾.化学实验室废气治理现状与方法资源环境与工程
[J].2006,5(20 第:575-577.[9] 伊欣.广州力阻高校“三废”“聚沙成塔”,中国环境报/2004 年/04 月/30 日 [10] 阮 慧,项晓慧,李五一.美国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给我们的启示[J].实 技术与管理,2009,10(26:4-8.[11] 乔 刚 王婷婷.论英国废弃物管理中的注意义务规则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1(23 :33-40.[12] 董佩佩,徐祖信,李怀正,金伟.中美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比较分析 [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2,3(37:46-51.[13] 韩建红,赵明德,吴志邦.浅谈我院实验
动物废弃物的管理[J].Seek Medical And Ask The Medicine,2012,6(10:274-275.[14] 陶雨风,刘忠华,毕玉春,唐丹舟,藏捷昕.国内外实验动物管理体制及法 规条例的比较[J].实验动物科学,2011,4(28 :445-50.[15] 翁顺太,郑立锋,蔡武卫,陈勤.实验动物的废弃物管理[J].峡预防医学杂 验 志,2007,6(13):10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