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发展文化产业面临的挑战、机遇及对策

时间:2019-05-15 00:28: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上海发展文化产业面临的挑战、机遇及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上海发展文化产业面临的挑战、机遇及对策》。

第一篇:上海发展文化产业面临的挑战、机遇及对策

2007 年 1月

学 术 交 流

Jan., 2007 总第 154期 第 1期

AcademicExchange

SerialNo.154 No.1 上海发展文化产业面临的挑战、机遇及对策 1, 2 2 1 楼文高 ,宋红艳 ,杨立东

(上海理工大学 1.出版印刷学院;2.管理学院, 上海 20009 3)[摘 要]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发展文化产业面临着诸如思想观念上的差距、产业的规模化程度低、现代文化与现代科技结合度低等方面的挑战。鉴于此, 各级领导者和从业人员都应尽快更新发展文化产业的观念;实施“走出去”战略, 培育优质文化 企业集团;建立健全文化产业法律法规,促进文化法制建设。根据已经具备的优势、自身特点和区域中的地位, 上海应优先发展旅游业、传媒业、视觉产业、新闻出版与版权产业、会议展览业、创意产业等文化产业, 培育文化支柱产业并整体提高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上海;文化产业;文化产品

[中图分类号] G1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0-82 84(2007)01-0 181-04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 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 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 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实上, 文化已渗透到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 已成为增强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内容, 是城市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础和关键因素。因此,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不断提升城市文化竞争力, 丰富城市文化内涵,打造上海城市品牌, 塑造上海城市形象, 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必要途径。就世界范围来看, 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一些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 文化产品的国际贸易额呈几何级数增长。

西方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的产值甚至占到 GDP的 1/5,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已成为一种世界共识。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的土壤, 也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核心财富”, 其对地区和城市发展的影响并不仅仅局限于文化产业领域, 而且对相关产 业、就业、社会生活等方面都将产生一种综合的整体性影响。随着文化产业对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国民素质和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日趋明显, 它已经成为我国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广州等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和重点发展的领域之一, 在“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更是将文化产业和信息产业列为两大支柱产业予以优先发展。

上海文化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要求到“十一五”期末产业的增加值将占全市 GDP比重的 10%以上, 成为上海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近几年来, 以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娱乐、休闲旅游为主要内容的文化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 2004 年, 上海市文化产 业总产出达到 1564 亿元, 实现增加值 44 6亿元, 比上年增长 15.3%, 占到上海市 GDP的6%, 比上海市 GDP增长速度高出 1.7 个百分点, 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则达到7.9%。文化相关产业总产出为 767.88亿元, 实现增加值 130.92 亿元。另外, 上海市 2006 年出台的《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纲要》中也已经明确目标:到 2010 年, 上海市文 化服务业增加值将达到 500 亿元。为此, 上海已经制定了关于文化产业的“三年规划”。从 2005 年到 2007 年, 上 海文化产业总值将达到 2200 亿元, 增加值将达到 600 亿 元, 其中文化服务业的规模将达到 1100 亿元, 增加值逾 400 亿元。2006年上海又发布了《上海文化产业投资项 目指导手册》, 基本反映了当今上海文化产业投资的最新热点, 即既反映上海文化形象、服务社区民众的各类文化 设施建设投资项目, 也有顺应时代需求、展现国际大都市风貌的文化创意产业投资项目, 有利于适宜吸纳海内外 人士和外资、民营等非公有制经济以独资、合资、合作、参 股等多种方式投资。但是, 与国际化大都市的要求相比, 上海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尚处于起步阶段。要实现上海文 化产业“十一五”目标, 关键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 突破“瓶颈”, 进行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和在全国的地位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与国际文化大都市相比, 上海的差距是全方位的。上海文化产业发展还面临着许多亟待重视和研究解决的问题, 需要在理论上进行完善, 在实践中加以突破, 从而探索一条新路。

一、发展上海文化产业面临的主要挑战

1.观念认识的差距和文化产业体制改革的滞后是制约上海文化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文化产业就其本身而言属于经济的范畴, 而不属于文化的范畴。在我国几十年的文化发展中过分强调意识形态的作用, 即使在加入 WTO后, 也很少承认文化的产业性质。直到党的十六大才在党的文献中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首次承认文化的产业性质。能不能在各级领导相应的和应有的效绩。和产业界中迅速摆脱传统观念和传统经营模式的束缚,认清文化产业和文化产业化的内容、性质和意义, 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一个首要的问题。再者, 虽然上海是全国金融、贸易、航运和文化中心, 素以海派文化自居, 但一直以来, 文化还是被赋予了过多的意识形态意义和宣教功能, 文化产品的娱乐功能大大弱化, 商品性更弱。文化企业仍以国有企事业单位为主, 对主动开拓文化市场、寻找消费者、市场发展方向等核心问题的研究较少, 各级领导以及文化从业人员对文化的事业公益性认识充分, 而对文化中属于经营性的产业部分认识严重不足。

目前, 上海的文化产业还处于初级阶段, 多数文化产业和组织仍隶属于文化主管部门和宣传主管部门, 体制上往往政事、政企不分, 管办不分, 没有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制度。文化资产条块分割、上下分割, 资源分散, 文化市场发育缓慢。文化产业群突出的综合性, 要求以往条块分割的体制架构要做必要的调整, 以使生产力配置、资源配置、文化要素配置的流通渠道畅通起来, 使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规模扩大成为可能。

二、上海文化产业的发展策略

文化经济一体化的进程要求文化产业的管理体制机制能代表社会利益、民族情感和国家意志。体制机制应加强对经济基础的服务而不能束缚阻碍文化经济的发展。

2.产业的组织化、规模化程度低, 缺乏富有竞争力、上规模、高水平的大型文化企业。上海在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之初就明确提出要建立支柱型文化产业、多层次的文化市场体系、加快与国际文化市场接轨的发展战略和具体措施, 并积极组建现代化企业大集团和集中优 势资源办大事的思路, 进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例如: 1996— 1997年, 上海广播电视局和上海电影局合并, 视强大的传播能量和电影深厚的艺术创作积累组合起来;199 8年, 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建立, 通过“以资产为纽带, 以控股为手段, 以效益为目的”的优化组合, 逐步达到市场化运作、社会化分工和集约经营;1999 年,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成立, 形成规模化经营;2000 年, “东方网”建立, 形成网络时代“统一规划、联合建设、发展产业、加强广新闻传媒集团, 集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于一体的 “跨媒体”集团, 实现从为播出而制作节目转向为市场制 作节目, 成为一个面向全国乃至海外华语世界的内容提 供商和内容发行商。从播出机构变成内容提供商和发行商, 不仅开拓上海市场, 更要占领华语世界和全球市场。但是, 总体看来, 上海文化产业还刚刚起步, 总量不 大, 增幅不高, 整个城市的经济、文化、社会和环境诸多方面缺乏统一的规划虽然具有全国首屈一指的文化资源和良好的文化产业基 础, 但文化产品相对单一, 无法满足居民多样化的文化生 活需求, 良好的文化基础和巨大的文化需求并没有产生, 体制和政策还不连贯, 不系统。上海文化产业的发展虽然有得天独厚、他城难以企 及的文化基础和资源优势, 但是, 文化的产业化程度还 低, 整体上文化产业总量小、比重低。究其原因, 上海的文化企业、集团, 虽然在国内具有一定的优势, 但与世界知名文化公司、集团和传媒大鳄相比, 规模小, 缺乏创意 产品, 市场份额小, 缺乏核心竞争力。

3.现代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结合度较低。文化产业是现代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 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技术的应用和互联网的普及, 带来文化创新和传播领域的重大革命, 而目前上海的文化发展现状与高新技 术发展和应用的形势很不适应。高新技术对扩大文化阵地、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提供 上海作为全国经济、文化中心和对外窗口, 作为全国 较早发展文化产业的少数城市之一,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竞争的加剧, 如何既能吸收发达国家优秀的文化成 果, 又能保持本国文化传统, 使本国文化不断创新, 以提高文化竞争力, 是上海乃至整个中国文化产业迫切需要考虑的重大问题。

1.更新观念———发展文化产业需要先进的思想意 识。思想是旗帜, 是方向, 只有在文化意识上与国际接轨, 取人之长, 补己之短, 扬己之优, 抑人之劣, 才可能更 将电 好地融入经济全球化的世界大家庭之中。在加入 WTO、扩大文化市场准入范围的情况下, 在“西化”严重、西强东 弱和文化逆差比较大的情况下, 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和文 化产业, 必须要有危机意识。因此, 观念更新是发展文化 产业、提高文化竞争力的重要前提。在经济全球化的背 景下, 文化市场的国际化趋势是不可避免的, 只有积极应 对。而机制、体制的创新是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文化竞争 管理、资源共享”的集约化规模生产;200 6年, 组建上海文

力的保证。要着力进行宏观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微观领域结构创新、市场组织体系创新和融资体制创新, 增强微观组织的竞争力, 确保宏观管理的控制力。具体来说: ———实现思想观念的转变。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必须

实现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要完成文化事业到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到文化产业化的转变, 首先要完成思想观念的转变, 突破陈旧的经营意识, 面向市场研究新的经营方式、方法、技巧;促使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 真正成为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

———实现经营方式的转变。选择和确定经营方式必 须使文化生产关系更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有利于各种经济成分责权利的合理划分和有利于转换经营机制,增强活力, 提高效益。应加大股份合作制方式, 迅速集聚和扩张资本, 集中财力办大事。

2.培育 一批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企业集团,实施“走出去”战略。中国文化产品在国内受到美、英等西方文化产品(如好莱坞大片、哈利波特系列产品)、日本动漫和韩流(如电视剧)的巨大冲击, 而走向国际的产品主要集中在如杂技、京剧等文化资源消耗性产品方面, 附加值很低, 而优秀的文化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而成为出口产品的主流。相反, 日本、韩国以及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 纷纷在挖掘《水浒传》、《三国演义》、《孙子兵法》等中国文化资源, 在形成文化产业链方面获得很大进展。因此, 上海文化产业要实施“走出去”战略, 就必须首先要建设一批有能力参与国际竞争的跨国公司, 并实现文化与经济的有机联动, 不能停留在一般意义的文化交流和国际贸易概念上, 要树立国际文化贸易的观念。要 加快对现有文化外贸企业的改制, 使之真正成为享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市场主体。

文化企业应以发挥比较优势为战略目标, 扬长避短。上海文化产业要实施“走出去”战略, 企业还必须选择优势文化产业和文化产品, 这样才能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要充分挖掘中华文化中那些具有民族文化独特性和不可取代性的资源, 同时要生产出适合输入国国民意识和能被他们接受的优质文化产品。

3.建立健全文化产业法规, 促进文化法制建设。文化产业属于新型的经济活动, 需要特别重视科学性和法制性。为了使文化产业得到健康快速高效的发展, 上海应制定中长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对产业行业发展目标、资源保护及其有效利用和整合等, 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 把文化产业的发展切实纳入规划的总体战略之中。在文化产业发展的初期, 需要制定一系列鼓励性政策和相关法律规定。同时, 推进文化法制建设, 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前提。文化法制建设既要体现我国文化主权的不可侵犯性, 但也要与WTO规则衔接一致。根据国际上的经验, 越是法律制度透明、竞争环境越是公开和公正, 它就越容易吸引优良资本。

随着中国进入 WTO, 国内的文化投资领域也必须贯彻世贸组织的五大基本原则, 包括非歧视性原则、自由贸 易原则、透明和可预见性原则、公平竞争原则、激励发展 和经济改革原则, 最终融入国际文化投资市场, 在法律的 框架内, 充分发挥市场杠杆对于投资者的选择、淘汰和激 励作用。

三、上海发展文化产业的主要领域

办好文化产业, 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 更是一个 实践问题;既是一项系统、艰难的工程, 又是一项复杂而 迫切的任务。我们应该以市场为取向, 进一步转变观念,既把握市场经济规律, 又结合各地区的特点, 在充分看到 自身优势和劣势的前提下, 分析产业发展面临的威胁, 寻 找、研究产业发展的机会, 即应用 SWOT分析技术, 各地 应制定切实可行的、错位竞争的、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利于极大改变我国文化产业贸易逆差的文化产业发展战 略, 积极稳妥、坚持不懈地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在因特网时代, 以知识、信息、娱乐、休闲为主要特点 的文化产业, 其传播范围和传播速度得到了极大的拓展, 新的分支层出不穷, 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 大。影视传播、报刊、图书出版、音像、教育、体育, 几乎无处不形成规模巨大的产业。新的经济形式如网络经济、假日经济、会议经济, 无一不以文化为其基本内涵。因此, 根据已经具备的优势、自身特点和区域中的地位, 上海的文化产业必须在旅游业、传媒业、视觉产业、新闻出 版与版权产业、会议展览业、创意产业等领域实现齐头并进, 才能加快培育和发展文化支柱产业。

具体说来:(1)旅游观光业。上海市旅游资源极为丰富, 有气势 恢弘的现代城市面貌资源、各种博物馆和保存较完整的小城镇。面对如此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市场, 应充分发 挥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 开发融入现代科技的高档次旅游项目和旅游商品, 健全网络, 改善环境, 优化服务, 提高 旅游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同时, 以国内市场为基础,以国外市场为重点, 加大旅游市场促销力度, 大力延伸旅 游业对消费市场的带动效应。

(2)大众传媒业。传媒业是上海基础最好、实力最强 的产业门类之一, 拥有竞争力很强的多家大型电视和传 媒集团。广播、电视、报刊、出版、印刷、音像等行业在全国具有竞争优势, 产业化经营已具相当规模。从上海进 行的文化产业集约化经营、规模化发展的走势已经体现 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精神, 即坚持高定位、高起点, 确立 精品意识, 采用强有力的政府推动, 不断凝聚新的资源优 势, 努力扩大规模效应。并且, 通过服务全国来提升上海文化内容产品的生产能力, 尤其是原创能力, 以及对内容 产品的集成能力和营销能力。不仅致力于在品牌的塑造和资源整合上, 在多媒体的覆盖和产业链的延伸上, 在新 技术的应用上, 更重要的是在体制、机制的创新上, 探索 具有中国特色、上海特点的内容产品的发展道路。

(3)工艺美术与视觉产业。工艺美术和视觉产业包括工艺品、书画、城市雕塑、广告装潢、服装艺术等。这些美术门类在上海已有很好的发展基础。表现为:拥有众 多的艺术品拍卖公司和许多收藏爱好者组成的民间文化收藏交易市场, 以及数百个工艺品、旅游商品、装饰品企业构成的文化生产业、服务业。上海工艺美术业的发展 要重点抓好书画、雕刻、丝绸及传统工艺产品市场的拓展, 不断开发工艺美术的新门类。要充分发挥全国贸易中心和海派文化的特色, 努力成为全国服装服饰艺术设 计和技术开发中心。(4)新闻出版及其相关的版权产业。上海是近代中国新闻出版业的发祥地, 截至 2004 年底, 大型出版集团等40 多家出版社、两家大型报业集团等 100 多种中外文报 纸、623种期刊、2 3家音像出版单位, 以及从事网络游戏运营业务的盛大、光通、九成和新浪等分别排列全国第一、三、四和五位等, 是名副其实的运营中心。而与新闻出版 业有关的音乐戏剧业、电影录制业、广播电视业、商业摄影业、软件和数据库服务业、图形艺术服务业、与广告业相关的核心版权产业, 经营收入总和已达 570 亿美元, 对外销售额 4 亿多美元。而且, 总体上上海具有出版核心优势, 具有深厚延绵的出版文化传统所支撑的出版品牌优势、对外贸易中心地位及与海派文化传统相适应的海外合作优势、特殊的核心系列产品优势以及内容丰富的 大众时尚资源优势。上海应充分利用举办世博会的契 机, 形成服务于世博会、提升上海国际大都市文化魅力的符合本市新闻出版共同利益的新格局。

(5)会议展览业。会议展览经济是 2 1世纪的“三大 无烟”产业之一, 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据有关方面测算, 会展的经济带动效益可达 1:7, 即会议展馆每增加 1元营业额, 就能使周边地区产生 7 元的经济效益。上海市要充分利用 20 10 年将要举办世博会的契机, 加快发展会展业, 以期达到每年举办 500 个展览会和 1000 个国际会议的目标, 把上海建成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会展旅游城市, 使会议展览业成为上海的城市名片。为此, 要大力引 导会展业向产业化方向发展, 在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同 时, 以市场化的方式进行运作, 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同 时, 要努力搞好会展业的基础设施建设, 在发挥现有会展场馆功能的同时, 加快建设一批高档次、多功能的现代化会展场馆, 建立全球闻名的名牌博览会, 通过发展会展业, 促使上海成为世界著名的会展基地。或者通过开发、利用智力资产来创造财 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 它涵盖了版权、专利、设计和商标 等等产业, 是一系列经济活动的集合。创意产业已成为 国际大都市核心竞争力的原动力。

创意产业的成功, 取决于这个城市拥有的创业者阶层, 而不是土地、物质资源等, 上海在拥有创意人才资源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再者,近年来上海已建立了创意学院、创意产业研究所、创意产业协会和近20 个创意产业园区, 为上海进一步发 展创意产业提供了很好的物质保障和社会环境。更重要 的是, 创意产业具有很强的渗透性, 它渗透到非创意产业 能大大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因此, 创意产业的发展可为 上海经济的增长提供所需的创造能力, 影响着上海未来 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必须加大发展的力度。

综上所述, 上海文化产业的发展有着非常广阔的前景, 这是由上海发展文化产业的迫切需求和良好基础所决定的。尽管目前存在的问题不少, 但只要真正引入市场意识, 结合体制改革完善相关政策法规, 充分发挥上海的人才、文化等资源优势, 打造具有国际影响的文化企业集团和文化品牌, 文化产业成为上海经济的重要支柱产 业、上海成为全国文化产业的中心, 这一目标在近期内可 望实现。

[参 考 文 献] [1] 祁述裕.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报告[R].社会科学文献 出版社, 2004:8.[2] 黄雨清.20 10 起每年千个国际会议上海开 [N].劳动报, 2006-04-14.[2] Shanghais'Problem,sChallengesandMeasuresinDevelopingCulturalIndustry LOUWen-gao, SONGHong-yan, YANGL-idong(CollegeofPublishingandPrinting, CollegeofManagemen,tTheUniversityofShanghaiforScienceandTechnolog,yShanghai20009 3, China)Abstrac:tDevelopmentofculturalindustryremainsavitalpartofbuildingsocialistculture.Whiledevelo-pingherculturalindustry, Shanghaihasbeenconfrontingwithmanychallenge,ssuchasbackwardconcepts andideologyamongthemasse,slowerscopeofindustrialization, andlesscombinationbewteenmodernculture andtechnology, etc.Inviewofthesesituation,sleadersatalllevelsandemployeesatallranksshouldupdate theirmindandfollow“walking-out”strategy, fosteringsomepromisingenterprisegroupswithfeaturedcu-l ture.sLawsandregulationsonculturalindustryshouldbestipulatedandmiprovedtopromoteculturalandle-galdevelopmen.tGroundedtheacquiredadvantag,e localfeaturesandregionalhubposition, Shanghaiwill giveprioritytotourism, medi,avisionindustr,ypublishingandcopyrightindustrie,smeetingandexhibition industryandcreativeindustry, theseindustrie,sanddevelopculturalpolarindustry, soastostrengthenits corecompetitivenes.s Keyword:sShangha;iculturalindustry;culturalproducts

第二篇:全球气候变化——中国面临的挑战、机遇及对策解读

全球气候变化——中国面临的挑战、机遇及对策

气候变化是一个典型的全球尺度的环境问题。早在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们就已经把气候变暖作为全球性环境问题提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科学界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政府都高度关注和重视全球气候变化对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由于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涉及到气候、环境、经济、社会、政治、科技等众多领域,时间跨度又很长,因此,响应全球气候变化对策的制定应从国家长远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出发,并把气候变化问题放到国家对外政治、经济与外交政策的大框架下统一考虑,以期气候变化问题朝着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过程中,如何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来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面临的挑战是_个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对中国发展带来的挑战

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消除贫困是首要和压倒一切的优先事项。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中国经济仍将保持快速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必将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提高,能源需求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不可避免地还将增长,作为温室气体排放大国的形象将更加突出,无疑将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

1.发达国家要求中国承担温室气体限控的压力增大。京都会议后,一些发达国家试图以《京都议定书》已规定发达国家的减排指标为由,集中全力向中国和印度等“主要的”发展中国家施压。有的发达国家甚至明确提出将发展中国家“有意义的参与”作为其批准议定书的前提条件之一,并与公约的资金机制挂钩。发达国家要求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减排的理由包括:环境原因、竞争力原因、政治原因等。虽然这些理由严重背离了公约“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以及公约特别强调的:“发展中国家能在多大程度上有效履行其在本公约下的义务,将取决于发达国家对其在本公约下所承担的有关资金和技术转让的承诺的有效履行,并将充分考虑到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消除贫困是发展中国家首要和压倒一切的优先任务。”但从另一个侧面,我们也不难发现减轻这种压力的艰巨性。

2.对中国现有发展和消费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自然资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的丰度和组合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和经济优势。中国人口基数大,发展起点低,到2003年底,仍有59.5%的人口为乡村入口,面临着继续完成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长期发展任务,人均资源短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长期制约因素。传统的消费和生产模式是一种资源耗竭型、不可持续的消费和生产模式,这种模式已经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构成了巨大的挑战。从发展模式的选择看,虽然各国有权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来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但在其发展过程中,都遵循某些带有普遍性的规律,很少有国家发生例外。世界各国的发展历史和趋势表明,人均商品能源消费和经济发达水平有明显相关关系,可以说,在目前的技术水平和消费方式下,达到工业化国家的发展水平意味着人均能源消费必然达到较高的水平。世界上目前尚没有既有较高的人均GDP水平又能保持很低人均能源消费和排放水平的先例,中国面临开创可持续消费和生产新模式的挑战。

3.对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继续增长,中国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将继续增加。有关预测表明,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有可能在2025年左右就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十排放大国。尽管中国目前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仍很低,但由于中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年均增长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预计在2030年左右,中国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就有可能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以煤为主的国家,2002年中国煤炭产量13.93亿吨,接近世界煤炭消费总量的30%。同石油、天然气相比,单位热量燃煤引起的二氧化碳排放比使用石油、天然气分别高出36%和61%左右。由于调整能源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能源资源结构的制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又面临着技术和资金上的压力,以煤为主的能源资源和消费结构,使中国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前景不容乐观。

二、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对中国能源发展带来的机遇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给中国带来巨大挑战的同时,也给中国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当前国际社会提出的减缓二氧化碳排放的政策和措施主要集中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展可再生能源,这些不仅符合中国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根本转变的需要,而且其直接结果也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高效能源技术和节能产品更加迅速地向全球扩展和传播,这一趋势也将有利于促进中国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和能源结构的优化。我们应当抓住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给中国发展可能带来的新的发展机遇,积极参与相关领域的国际合作,推动发达国家履行资金和技术转让的承诺,为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国际政治和经济技术环境。

1.有利于推进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针对全球气候变化可能给中国带来的各种影响,采取适应气候变化的各种趋利避害措施,如改善中国的生态与环境条件,增加生态系统碳储量,从而对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在《气候公约》背景下,制定和实施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长期战略和行动计划,也可以进一步推动中国在计划生育、节约和优化能源等方面的进程。

2.有利于获得先进的节能与新能源技术,加快中国能源结构调整步伐。若发达国家能在国内进行实质性减排,无疑将对世界能源产生结构和能源技术产生重大影响。发达国家有可能由以石油为主向以天然气为主要能源过渡,各种可再生能源也将得到较大的发展,这可能为中国逐渐将目前以煤为主的高排放、高污染的能源结构转向以油气为主要能源提供了机遇。另一方面,发达国家的这种减排压力也势必会促进其在节能与新能源技术上的创新,节能与新能源技术的市场竞争力也会得到加强,气候变化无疑将为新一代能源技术发展提供机遇。同时,如果发达国家的能源消费受到抑制,将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未来的发展腾出更多的能源消费空间。

3.采取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政策手段,也有利于减少中国大气污染。据分析,在中国目前的大气污染物中,大约75%来自于燃料燃烧,是一种比较典型的煤烟型污染。近年来,中国政府在控制大气污染方面作出了巨大的努力,采取了法律、经济、技术等多项措施,但大气污染问题仍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因此,用低碳燃料或无碳能源替代煤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这不仅是未来中国减缓二氧化碳排放的需要,也是中国保护环境和减少大气污染的需要。

4.积极开展全球气候变化领域的国际合作,有利于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中国是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在履约活动中具有较强的国际合作优势。积极参与全球气候变化领域的国际活动,认真履行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义务,有利于树立中国保护全球气候的国际形象,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同时通过开展国际合作,努力推动发达国家履行资金和技术转让承诺,可争取我国所需要的部分先进技术和资金。

三、中国处理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中长期战略框架

1.指导思想。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的指导思想应是:坚持以远促近,以保障经济发展为核心,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根本出发点,以提高能源效率和加强生态建设为突破口,坚持不懈地全面推进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不断提高中国减缓与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为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和保护全球气候奠定坚实的基础。

2.战略目标。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的总体目标是:减缓温室气体净排放增长率取得明显成效,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不断增强,公众的气候变化意识显著提高,气候变化领域的科学研究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近期任务。显著降低单位GDP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明显提高减缓气候变化的能力。要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根本出发点,以提高能源效率、优化能源结构和加强生态建设为突破口,降低单位GDP的排放强度,不断提高中国减缓气候变化的能力,为保护全球气候作出积极的贡献。

四、关于未来中国碳排放的几点对策建议

1.应充分认识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未来温室气体排放增长的必然性。由于经济结构和用能结构的调整以及能源效率改善等原因,在过去二十多年,中国以较低的能源消费水平,实现了较高的经济发展目标。但我们应该看到,中国的人口在未来三四十年里还将继续增长,影响未来中国能源需求的其他一些主要驱动因子,如城市化、生活质量和人均能源消费水平等目前仍处于较低的水平,未来中国的能源需求将有一个显著的增长,由此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也不可避免将有较大的增长。根据美国能源部信息署(EIA)的统计,从1980~2001年,中国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从3.94亿吨碳增长到8.32亿吨碳,21年间年均增长速度为3.62%。2001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为8.32亿吨碳,占世界总排放量的12.7%,在美国之后,位居世界第2位。虽然中国的排放总量大,但人均排放水平还很低。2001年中国人均碳排放为0.65吨碳/人,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1.07吨碳/人)的61%。按照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中国的经济发展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碳排放也将随之增加。根据《2020年中国能源需求情景分析》和EIA的情景预测,到2020年,中国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达到17亿-18亿吨碳,在全球排放总量中所占的份额也上升到18%-19%,仍位居世界第2,但排放大国的形象将更加突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情景下,中国2020年人均排放将达到1吨-1.23吨碳,虽然仍低于届时的世界人均排放水平(约为1.43吨碳),但这将使中国逐步丧失人均排放低的谈判优势。

2.应充分认识到降低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所面临的压力与挑战。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单位GDP的碳排放强度很高,而且在1990-2001年期间,中国的碳排放强度下降了52%,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某些发达国家拉、压中国承担有限的减、限排义务的理由。虽然未来20年内,中国仍然存在着比较大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空间及技术节能潜力,GDP能源消费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下降趋势将会继续。据美国能源部EIA的预测,到2020年,中国GDP--氧化碳排放强度将下降到0.40吨碳/千美元,比2000年下降了47%,是世界上下降幅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但考虑到中国未来的技术进步、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变化、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与规模、能源资源、生活方式等诸多方面尚存在许多不确定性,根据《中国可持续发展能源暨碳排放情景分析》的初步研究结果,到2020年,三个情景的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分别为每万元人民币0.56吨碳、0.49吨碳和0.38吨碳,比1998年分别下降了51%,57%和67%。即使未来20年中国有可能继续实现能源翻一番保障经济翻两番,但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下降速度将减缓,从1998年到2020年的22年里,中国GDP--氧化碳排放强度的降低幅度将低于1978-2000年的22年,也将低于美国能源部EIA的预测值。

3.应充分认识到美国提出的温室气体强度目标对中国的影响。美国温室气体强度目标不仅使《京都议定书》的生效和执行效果带来了新的不确定性,而且也使公平、责任分担与承诺方式成为目前气候变化争论的焦点问题。美国温室气体强度目标的提出,使目前公约下的减排目标谈判出现了双规制、甚至多种承诺方式并存的局面,也必将对公约未来的走向产生重大影响。同时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国的履约进程和方式:有可能把中国是否承诺降低排放强度的政治意愿与美国未来减排承诺目标直接挂钩;也有可能为中国在适当时间承诺适当方式限排义务提供借鉴。

五、关于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应对气候变化的对策建议

1.应从可持续发展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重要性。首先,《气候公约》及《京都议定书》有效实施,不仅有利于全球转向可持续发展道路,同时也有利于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长远目标。其次,《气候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有效实施,可以积极促进世界各国的技术进步,从而有可能开创一种低污染、低资源消费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这些技术的扩散,也有利于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此外,《京都议定书》以定量的方式,对发达国家提出了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具体减、限排目标,有利于****少数发达国家对国际能源资源的实际垄断和进一步瓜分,为发展中国家争取更多的资源空间提供可能,也为中国利用世界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我们应对《气候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积极作用有充分的认识,并利用上述因素,为中国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创造有利条件。

2.应尽快制定在可持续发展下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中长期战略。中国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的指导思想应为:坚持以远促近,以保障经济发展为核心,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根本出发点,以提高能源效率和加强生态建设为突破口,坚持不懈地全面推进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不断提高减缓与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为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和保护全球气候奠定坚实的基础。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的总体目标应为:减缓温室气体净排放增长率取得显著成效,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不断增强,公众的气候变化意识显著提高,气候变化领域的科学研究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以可持续发展政策和措施为基础,为减缓全球气候变化作出积极的贡献。应本着对全球环境负责的精神,在保证长远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下,抓住全球气候变化问题这一新的发展机遇,加快实施促进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和措施的速度和力度。应充分利用好外国直接投资,加快技术开发和技术引进的步伐,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努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优化能源结构,最大限度地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增长率。应加快退耕还林还草速度,大力加强植树造林,进一步制止对森林的过度砍伐,充分发挥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巨大潜力。

4.控制人口增强,提高公众保护全球气候的意识,建立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中国巨大的人口数量及其过快的增长速度,给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带来了沉重的压力。因此,要继续贯彻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进一步控制人口增长。同时,要努力提高人们的资源环境意识,应利用电视、报纸、书刊、影像等各种宣传工具和手段,提高公众保护全球气候的参与意识,引导公众建立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如使用较高效率的家用电器、充分利用公共交通设施、购买和使用再生纸以及分类存放可回收利用生活垃圾等。

5.反对将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发展中国家承诺减、限排义务的方式。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既对当今世界高度依赖自然资源发展物质文明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提出了挑战,又为《气候公约》未来的谈判走向指明了具体方向。由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对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发展是第一位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长是必然的。在发展中国家,气候变化并不是优先的领域,而更多关注的是满足基本发展需求所面临的挑战。对于许多发展中国家来说,从发展的目标出发,寻求更加可持续的发展道路,而且这种道路同时也考虑了气候变化,虽然这是比较容易采取的一步,但这并不意味着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必然减少,更不能作为要求发展中国家在下一承诺期接受任何方式减、限排承诺的理由。

六、关于中国参与清洁发展机制项目活动对策建议

1.利用CDM项目的资金额外性准则,促进外资的有效利用。首先,应敦促发达国家严格执行COP有关CDM项目资金的相关政策,这是保证CDM项目资金额外性的前提条件;其次,应明确要求发达国家将ODA以及公约资金机制以外的公共资金用于CDM项目活动,这是保证CDM项目资金额外性的前提,至少是用于CDM项目的公共资金应该是额外于目前已达到的0.7%GDP的ODA水平;最后,要求用于CDM项目的私人投资应高于一般商业项目的投资,以克服减排的增量成本,而不能是一般商业项目的“带帽”。

2.利用CDM项目的技术额外性准则,加速国际技术转移。首先,应要求CDM项目执行理事会制定一些减排潜力比较巨大的行业技术先进性标准,如火力发电行业等,以确保不同国家或地区同一类型CDM项目技术水平的整体一致性,同时,也可以避免一些技术相对而言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即使是发达国家已经淘汰的落后技术也可以产生一定的减排量的现象,这种规范的CDM技术先进性标准有利于保证真正的减排技术通过CDM项目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其次,由于CDM项目是缔约方间的双边项目,CDM项目的技术额外性不仅要求发达国家政府通过CDM项目转移公有技术,也要求发达国家政府通过各种政策和措施,鼓励私人企业为了获得CERs而转让一些通过正常商业途径无法转让或企业不愿转让的减排技术,这就要求发达国家缔约方政府为了确保CDM项目的技术额外性,必须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并建立具体的机构,促进与CDM有关的技术转移活动,为这种先进技术的转移创造良好的环境。

3.从促进可持续发展出发,加强CDM项目的科学评估。COP7通过的有关CDM的决定序言中,重申了东道缔约方有权确认某一CDM项目活动是否有助于实现本国的可持续发展,这是CDM的一项重大原则。因此,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判断CDM项目能否促进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应结合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可持续性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对CDM项目是否有助于促进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中国能源领域的可持续发展等原则进行评估。具体来说,对能源领域的CDM项目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增加经济产出;增加有效能源供应总量;采用技术的先进性;减少局部环境污染;增加就业机会。评价的指标建议采用:产值/CERs;有效能/CERs;CERs/基准排放水平;污染物/CERs;就业人口/CERs。

4.加强组织机构和能力建设,做好参与CDM项目应对措施。参与CDM项目活动是近阶段中国参与全球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有必要在CDM相关的组织机构、管理办法、能力建设以及备选项目评估等各个方面做好相应的准备。由于参与CDM项目的缔约方被要求指定一个CDM的国家主管机构,履行参与CDM项目活动缔约方政府的职责,为此,建议在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小组下,成立专门的CDM项目管理机构。考虑到一些缔约方政府已经就合作开展CDM项目进行了类似的招投标工作,这就要求国内有关部门做好CDM备选项目的评估工作,结合国内的结构调整和西部发展战略,尽快提出可供谈判人员选择的、具体的CDM项目库。

第三篇:我国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摘要: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迅速扩展,电子商务拥有的发展空间也越来越广阔。以网上购物为主的电子商务因其比面对面交易更为方便、快捷,越来越得到消费者的青睐。电子商务开拓了巨大的市场,给世界带来了无限商机。全球电子商务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但在我国尚属于起步阶段。我国电子商务的起步比较晚,与其相配应的服务行业以及政策法规还尚未完善,以至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缓慢。企业为了适应市场,也纷纷建立起自己的电子商务系统。可以预见的是,我国即将或者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网络市场。电子商务的潜在利益是巨大的,同时,我国的电子商务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从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出发,分析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所遇到的机遇与挑战。

关键词:电子商务发展机遇挑战

所谓电子商务,是指在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和增值网上以电子交易方式进行交易活动和相关服务的活动,是传统商业活动各环节的电子化、网络化。

一、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一)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我国电子商务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十分快。电子商务与互联网之间是相辅相存的关系,由于我国互联网用户人数众多,因而电子商务在我国具有较好的发展基础。2008年,我国网络交易总额达到了1200多亿。2006年到2009年中国互联网发展对比在2008年,网络购物市场的增长趋势明显。目前的网络购物用户人数已经达到7400万人,年增长率达到60℅。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一定距离,美国为71℅远远高于中国的使用率。2007年—2008年电子商务类应用用户对比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虽然很快,但在重点群体中所占的比例却很不均衡,大学生和办公室职员两个群体所占的比例大大超过了中小学生和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中小学生由于自身年龄及经济能力的原因暂不予考虑,而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所占比例较低则说明了电子商务的发展的不平衡。因此在今后几年里,电子商务的发展应该向城市郊区及农村扩展。电子商务是一种以信息的联网络为载体的商务活动新模式,它的发展受制于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水平和对应于网络经济的社会法律、诚信环境状况。尽管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电子商务发展,但由于我国各项社会性基础设施不甚完备,相比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而保障电子商务活动规范、安全运行的社会法规、诚信环境不完备则是制约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更直接、深层的因素。

(二)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趋势。

由于B2C以及C2C在我国电子商务中的份额还比较低,因此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还有巨大的潜力。随着互联网技术以及物流业的发展,我国电子商务也会向着个性化、专业化、规模化以及国际化发展。

二、我国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的机遇

(一)政策为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营造的环境

1、电子商务相关立法

1999年3月,九届人大二次会议颁布了新《合同法》,其中合同形式条款部分涉及数据电文这一新的电子交易形式。新《合同法》将合同的订立方式由传统意义上的书面形式扩充到数据电文形式,并明确了以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的到达时间,此外还对电子商务合同的生效地点进行了规定。虽然新《合同法》的规定还不够细致与完善,但增加的“数据电文”条款,为电子商务立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电子商务活动的开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2000年年初,在全国人大九届三次会议上,张仲礼提交《关于制定我国“电子商务法”的议案》,将电子商务立法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自此,我国电子商务立法发展到新的阶段,成为众所瞩目的问题。

2004年8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十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是我国电子商务立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部法律,标志着我国电子商务法制建设进入新阶段,是电子商务发展的里程碑。这一法律的出台扫除了电子签名在电子商务及其他领域中应用的法律障碍,推动了我国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

此外,有关部门还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以规范电子商务活动。2005年1月8日,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信息化发展战略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的要求,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2010年5月31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依据《合同法》、《侵权责任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商标法》、《广告法》、《食品安全法》和《电子签名法》等法律,制定发布了《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管理暂行办法》。2010年6月24日,商务部为进一步规范我国网络购物市场,发布了《关于促进网络购物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电子商务催生了在线交易和第三方交易平台的产生和发展,在线交易金额的日益膨胀,使规范支付机构运营、统一交易流程、设定行业入门标准等成为当务之急。2010年6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意在促进支付服务市场健康发展,规范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行为,防范支付风险并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此外,为规范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的管理,央行分别于2011年11月4日和2012年1月5日发布了《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存管暂行办法》和《支付机构互联网支付业务管理办法》。

可以说,这些已出台的政策法规分别就不同方面对电子商务主体、行为等进行了规范,但这些大多属于规章办法,缺乏可操作性与全面性,我国仍缺少一部系统性的电子商务监管法律。

网购立法工作全面启动

2012年6月,由国家工商总局牵头发起《网络商品交易及服务监管条例》的立法工作全面启动,并已被列入国务院“二类立法”计划。这意味着我国首部电子商务监管立法已进入制定阶段。

此前,在杭州召开的《网络商品交易及服务监管条例》立法工作方案研讨会上,国家工商总局有关官员指出此次立法以《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管理暂行办法》为基础,全面拓展延伸,坚持发展优先、权利保护优先、自律优先,从市场准入、信用体系建设、消费维权、案件管辖、网上知识产权保护、新兴业态、跨境交易、网络不正当行为、秒杀等网络新兴行为九大方面进行落实。

此次立法被明确列入2012国务院“二类立法”计划,涵盖了电子商务市场中的C2C与B2C网络零售、O2O网络团购消费、移动电子商务、虚拟商品交易、B2B网络贸易、大宗品电子交易、跨境电子商务(海外代购、小额外贸)等诸多细分领域,是我国目前针对电子商务交易监管层面的首次立法,其意义重大,不仅关系到广大网络消费者,而且涉及到网络经营者、服务提供者、交易平台等市场主体的切身利益。

据悉,受国家工商总局委托,全程参与此次《网络商品交易及服务监管条例》立法调研与起草工作的是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此次立法的焦点主要集中在网络经营者的主体(如淘宝网店)准入与界定、网络经营者是否征税、虚拟商品交易规范、跨境网络交易监管、平台经营者监管、网络促销规范、网络消费纠纷管

辖权等方面。

电子商务立法涉及的范围比较广,需要政府部门及立法机关的相互配合。《网络商品交易及服务监管条例》的制定和出台不仅可以填补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空白,还将治理我国电子商务行业中存在的种种乱象,保障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

第四篇:煤化工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煤化工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在新一轮新型煤化工发展上,仍然存在着宏观管理体制滞后,产业发展缺乏整体统筹规划指导的问题。

在国务院明确强调“稳增长”之后,发改委近期项目审批加速放行。此次项目的审批很大一部分集中在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和煤制油等领域。据中银证券预测,近期包括新型煤化工在内的大批项目将获得路条。预计此次项目审批的金额可能达到 5500-7000亿元。

然而,就目前来讲,中国煤化工发展面临一些突出问题和发展瓶颈。突出表现在,传统煤化工产业产能严重过剩,新型煤化工产业投资过热。

在传统煤化工方面,焦炭、电石、煤制合成氨、煤制甲醇等初级产品项目重复建设严重,造成了严重的结构性过剩。除此之外,又受到国内石化产品和进口大量低价化工产品的冲击,导致中国部分传统煤化工企业开工率不高。

例如,2010年,国内甲醇开工率不足40%,化肥生产开工率也始终处于低位。产能过剩导致传统煤化工产品价格长期在低位徘徊,多数企业陷入严重亏损。因此,煤化工行业急需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传统煤化工产业结构性过剩问题从本质上说,是多年的发展中缺乏整体宏观统筹规划导致的。

例如,焦化行业的盈利空间在2011年就已十分有限,大部分企业处于微利或亏损状态。特别在国务院2011年10月公布了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并对焦煤实行单列计算加征资源税之后,焦炭成本加速上涨,使焦炭行业盈利前景进一步暗淡。

传统煤化工中另一个产能严重过剩的产品则是甲醇。据了解,中国目前已批待建以及在建项目如按计划在2012-2013年间全部竣工,则到2013年中国甲醇总产能将突破6000万吨,超过之前的《甲醇行业“十二五”规划》(草案)规定的到2015年甲醇总产能控制在5000万吨的目标。这无疑将进一步加剧国内甲醇产能过剩的局面,使行业迎来新一轮洗牌期。

然而在新一轮新型煤化工发展上,仍然存在着宏观管理体制滞后,产业发展缺乏整体统筹规划指导的问题。

一位大型国有煤炭企业的研究人员指出,当前不少地方政府和国企在利益驱使下,盲目新建拟建许多大型煤化工项目,还有的以发展煤化工为名,行圈占煤炭资源之实,只是煤化工项目遍地开花,布局分散,产品雷同。产业盲目和无序发展,形成了大量的重复建设和过渡发展,造成产能过剩。

另一方面,现在很多新型煤化工项目还处于开发研究、实验验证、产业化示范阶段,存在着技术不成熟、标准缺乏、政策不定、市场难测、投资巨大、资源环境制约、污染排放控制以及国际油价波动等方面的风险和影响。

上述研究人员表示,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为追求政绩,不顾技术发展、产业成熟度、当地建设条件、市场需求以及能源转化效率是否合理,纷纷建设和规划建设大型煤化工项目,已呈现发展过热的态势,面临极大的投资风险和产能过剩问题。

从中国煤化工行业发展的总体趋势看,2011年传统煤化工产品产能过剩严重,竞争激烈,价格上行乏力,但新型煤化工发展仍在加快。后者目前尚处于发

展初期阶段,未来20年将是其技术开发、工业化建设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时期。在新型煤化工产品的选择上,当前我国高端烯烃产品存在缺口,每年需要大量进口,而低端产品竞争激烈,相对过剩,因此,相关部门在批准新型煤化工项目时,应当及时根据市场需求做出判断,谨防低端产品过剩。

另一方面,企业和地方政府之间相互掣肘,企业为了获得地方资源,使出浑身解数,而地方政府为了将税收留在当地,要求企业将资源就地转化,这就必然形成企业在当地投资煤化工的状况,最终导致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

因此,在传统煤化工方面,市场和行政手段都可以淘汰一部分落后产能,投资的冲动也会相对较弱,而新型煤化工,更需要政策的引导和相关利益方的协调,统筹规划,未雨绸缪,才能最终有利于该产业的健康发展。

第五篇:会计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尤其是新的《会计法》的出台对会计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会计作为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抓住机遇,适应新形势要求,提高会计工作质量,从而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加速我国会计现代化的进程。

现代会计是商品经济的产物。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开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会计改革必须与经济改革同步进行,实行会计模式的重大转变,以促进工作的全面发展和水平的不断提高,更好地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

一、现代会计的内涵及特点

会计是以凭证为依据、以货币为主要量度,连续、系统、全面、综合地反映、控制在生产过程的资金运动,旨在提高经济效益,以提供会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和价值管理活动。会计既是以提供会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又是一种进行价值管理的经济管理活动。它必须遵循真实性、一致性、连续性、系统性和全面性的原则:

1.真实性。在经济业务发生时,会计要进行核算,取得和填制凭证,经审核后,以合法的凭证为依据,按经济业务发生的先后顺序在帐薄上进行登记和反映,以保证提供真实的正确的会计信息。

2.统一性。作为经济管理工作的会计,主要是进行价值管理,管理其中能够用货币表现的方面。以实物量度作为货币量度的基础,有货币作为同意计量尺度,把各种性质相同或不同的经济业务加以综合,对社会再生产过程进行“观念总结”。

3.连续性。连续性是指会计对发生的经济业务,要按照其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不间断地进行记录。

4.系统性。它是指会计对发生的各种经济业务,首先要进行科学的分类和汇总,然后进行系统地加工处理,以便提供各种有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方面的信息。

5.全面性。它是指会计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全面反映其来龙去脉,加以记录,同时,所属会计应当反映的经济业务,都必须全面加以记录,不允许遗漏。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变化很迅速,呈现了一些新的特征,主要为:

1、内涵的变化。由于会计的地位、作用增强和对会计的要

求日益提高,从而使会计的具体任务和工作重点发生了三个明显的转变,即由原来主要对主要对外编送报表、报告财务状况转向对内加强管理;由原来主要是事后核算转向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核算同时进行;由原来的主要是反映情况、提供信息,转向综合提供并运用信息,干预生产、推动经营和参与决策。

2、会计方法发展。在成本核算中出现一些新的核算方法,如标准成本、变动成本、弹性预算等。同时为了满足分析、预测、决策等方面的需要,会计方法中还增加充分运用高等数学、运筹学等数学工具和分析方法,进行预测决策工作。

3、会计工作组织变化。改变过去那种单纯按管理职能建立

起全面综合管理体制,主要围绕投资、利润、成本三项目标建立起的各级责任中心来组建会计工作,以实现其全面经济核算的功能。

4、现代新技术的运用。由于会计任务、方法、工作组织发

生了变化,对会计数据处理工作量成倍增加;其次,在数据提供的及时性、数据运算的精确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程序也更加复杂化。因此,电子计算机一问世,就很快被应用于会计数据处理工作中,出现了会计电算化,并在进一步完善。

二、我国会计工作的现状

会计工作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我国一直重视会计工

作,自1985年制定会计法以来,对我国会计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促进了我国会计现代化进程。中国会计现代化从本质上讲是会计的国际化与国家化结合的问题。会计的国际化,要求中国应当走向世界,与国际惯例接轨,融于、统一的国际会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更多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计体系中去;会计的国家化要求中国会计立足于自身的社会经济环境,体现中国特色,继承和发扬中国会计的优秀成果。

实现中国现代化,首先要会计现代化。会计观念是受其所在的客观环境制约的,并受管理的对象及要素、手段的影响。在传统的经济体制下,会计观念是以计划经济为主的观念体系。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传统会计观念只有受到时代的、客观条件的冲击而逐渐形成以市场经济为主的新的观念体系,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其次要实现中国会计现代化,要求会计理论现代化。会计原创文秘网站:文秘知音理论现代化其主要功能在于预测和解释,通过对经验事实的观察、积累和分析,准确科学地描述对象的现实状态,从而描述对象的现实状态,从而科学、合符逻辑地预测未来。第三,中国会计的现代化要求会计研究角度的现代化。它要求我们改变过去的参照系统,由过去纵向比较转变为纵向与横向比较,并将两者有机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通过历史与现实的比较,以及国内与国外的比较,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会计工作,并与国际会计制度接轨,为实现三个面向作出应有的贡献。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工作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新问题,对会计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更高要求。1999年10月31日新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要求在会计工作中准确地反映经济活动的状况,为经济管理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明确规定必需依法办理会计事务,同时,又加大了对会计工作中弄虚作假的惩治力度。要求单位负责人必须保证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并给予法律保护,不得授意、指使、强令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严禁对他们进行打击报复。应当原创文秘网站:文秘知音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加强有关部门的监督职能,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监督。这些规范是提高会计工作质量、推动会计工作规范化的有力保障,必须进一步加速我国会计现代化的进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完善会计法律制度,规范会计行为,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有效发挥会计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在新日制度交替并存情况下,因法制的不尚完善,监督机制的不完善,会计工作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会计秩序比较混乱。

条线管理之弱化。法律和制度出于条而行于块,也就是说,出台的法不能说少,著书立学也挺多,但批“作业”的老师却有限。内部的监督部门受制于企业领导,外部监督部门听命于地方政府,块强线弱。

1、执法检查之弹性化。执法程度因人而异、因环境、关系等各种因素而不同。例如,检查中发现一企业有意透漏税X 万元,处理结果:鉴于被查单位态度良好,考虑到企业实际困难,免去罚款而补发较少的款数等。

2、执业保护不善。会计专业实行持证上岗已有多年,但仍有一些无证、无学历人员占着岗位,其中有些人往往财经政策和财务知识缺乏,影响会计工作的知识性、严肃性,影响了会计工作质量。

3、会计工作业绩宣传上有偏差。会计工作的任务,不仅要守法和聚财,还要向内部和外部负责。可如今在舆论导向上却重效益轻执法。在介绍企业财务人员先进事迹时,有关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报道比比皆是,而在维护法纪、顶住压力、如实反映事实的报道却少得可怜,财会人员若主动暴露了存在的问题,不但会在内部受到非议和排挤,更可悲的是外部也得不到应有的支持、保护。

三、加强会计工作的几点建议

加强经济管理,严格规范会计工作,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是我国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更有效地发挥会计在经济工作的作用,加强工作,建议如下:

1、进一步深化会计改革。要继续贯彻各项财务制度和“会计罚”,保证制度和法的真正落实。各级财政部门、主管会计工作人员,要深入一线,研究存在的各种问题及情况,指导和帮助企业执行好新制度;企业财务人员要充分运用新的核算方法,为现代企原创文秘网站:文秘知音业制度的建立发挥应有的作用,进一步深化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改革。会计人员管理、会计电算化等方面的改革还尚未全面展开,政府部门对会计管理的职能、方式仍需进一步转变。因此,必须积极创造条件、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会计管理体制。

2、继续加强会计法制建设。加强会计法制建设,不仅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规则的重要方向,也是转变会计管理职能,保证会计规则秩序正常运转的客观要求。要不断宣传、学习、贯彻会计有关法规,采取切实措施,认真查处会计规则中的违法违纪行为,保证会计工作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在抓好已有法规制度贯彻实施的同时。积累经验,使会计法的各项规定具体化,进一步完善以会计法为中心的会计法规体系。

3、加强发展我国的会计电算化事业。实现会计工作手段的现代化,是推进会计改革,充分发挥会计管理职能的重要保证。高新技术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效益的竞争、市场的竞争,关键在于信息的竞争。加强会计电算化事业,重点做好以下4项工作;研究制定总体发展规划,以引导我国的会计电算化事业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要制定出台会计电算化管理体制,逐步把我国的会计电算化事业印向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加强会计软件市场管理,搞好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评审工作,推动我国会计软件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开展会计电算化人员岗位培训,培养一支适应时代要求的会计电算化人才队伍。

4、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会计人员的素质状况和积极性调动如何,直接影响会计工作水平的提高和会计改革的顺利进行。通过改革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培养、评价、选拔会计人才的机制,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抓好在职会计人员培训,贯彻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开展会计专业在职教育的方针,在财政部门统一规划和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支持各地区、各部门和多种办学力量参与会计在职教育。同时,研究制定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教育,全面提高人员素质。

下载上海发展文化产业面临的挑战、机遇及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上海发展文化产业面临的挑战、机遇及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移动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移动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中国移动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机遇:信息服务市场广阔 一:信息时代,中国国内信息产业发展空间大,用户的需求量大。中国经济发展继续保持平稳增长,中国特色新......

    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3.2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学习目标 1、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2、国际竞争的实质 二、重点、难点: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三、教......

    会计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尤其是新的《会计法》的出台对会计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会计作为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抓住机......

    植物检疫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植物检疫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 植物检疫的概念植物检疫是指通过法律行政和技术的手段,防止危险性植物病、虫。杂草和其他有害生物的人为传播,保障农林业生产的安全,促进贸易发......

    中国文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前言:全球化是当今世界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在全球化这柄双刃剑面前,中国的传统文化承受着它狂风暴雨般的洗礼。在这场文化较量中, 对于我们这个一向以自己五千年文明历史而自......

    我国发展面临怎样的国际机遇与挑战

    我国发展面临怎样的国际机遇与挑战院系: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信息 12—02艾政阳120701140223当今社会,中国作为五个社会主义国家之一,或多......

    县级广播电视事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摘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播电视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作用显的越来越重要,分析当前形势,广电事业存在诸多的发展优势,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文通过剖析县级广播电视......

    当前公立学校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发布人

    当前公立学校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发布人:随着教育体制的变化,办学模式也随之变化,民办学校、股份制学校不断涌现,使公立学校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那么,公立学校该如何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