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电力论文-浅谈输电线路基础施工的技术措施
电力论文-浅谈输电线路基础施工的技术措施
摘 要:输电线路杆塔的地下部分的总体统称为基础。结合输电线路基础施工的实际情况,针对输电线路基础施工的技术措施进行了论述。关键词:输电线路;基础;施工;措施
输电线路杆塔的地下部分的总体统称为基础。它承受输电线路杆塔的各种荷重,将杆塔的各种荷重传递给周围的地基,以达到稳固输电线路的杆塔的目的。目前,输电线路中常见的基础形式有:阶梯基础、板式基础、斜插基础、掏挖基础、岩石基础及桩基础,其中阶梯基础、板式基础、斜插基础三类基础因其基坑成型特点习惯地称为“大开挖”基础。在施工过程中,不同的基础形式具有不同的特点及技术要求,为了有效地控制基础施工的质量,需要制定相应的施工技术措施。
在输电线路进行基础施工前必须做好复测和分坑工作。输电线路复测施工是指线路施工前,施工单位核对设计单位提供的杆塔明细表、平断面图与现场是否相符,设计桩是否丢失或移动,复核杆塔位中心桩及转角塔位桩位置、档距和断面高程是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而进行的测量施工。复测时若发现偏差超过规范允许范围时,必须查明原因并予以纠正。路径复测确认无误后,根据基础及杆塔型式、基础根开(正面、侧面)、基础对角线(包括基坑远点、近点、中心点)及坑口尺寸等项目进行坑口放样,称此为分坑测量。通常把这两步工作统称为复测分坑。1 输电线路基础的施工技术措施 1.1掏挖基础
目前常见的掏挖基础有三种:全掏挖式基础、半掏式基础及斜插式掏挖基础,该类基础适用于黏土、硬塑、碎石及不同风化程度的岩石等,且地下水位低于混凝土基础底面高程。这类基础它能发挥原状土的特性,具有良好的抗拔和抗倾覆稳定性。同时也显示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节约了材料、减少了环境的破坏,但施工难度大,受土质条件限制。在输电线路施工过程中,掏挖基础给我们施工人员带来两个不利的因素:(1)混凝土浇灌后无法进行外观检查;(2)如果有缺陷无法进行修补。针对以上不利因素,我们为了保证掏挖基础施工质量应采取以下施工技术措施:(1)在配料时宜用0.5~4cm的连续级配制,或用85%的2~4cm石子掺15%的0.5~1.0cm的石子混合使用;(2)为了保证地面处的基础的土壁被碰撞脱落,应采衬垫塑料布的措施,其衬垫高度约0.5cm,待浇至立柱后拆除;(3)为保证掏挖基础扩大头部位的混凝土容易捣固密实,可将其混凝土坍落度选大一级,同时为满足混凝土和易性要求,在保持水灰比不变的前提下,可以适当调整砂率或增加水泥浆量,当扩大头浇灌混凝土饱满且振捣完毕后应注意观察判断周边是否残存气体,必要时可以补充砂浆,以填充空隙,立柱部位的混凝土坍落度可小一些;(4)加强混凝土的振捣是保证掏挖基础混凝土质量的关键环节,掏挖基础应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以提高其强度及密实性;(5)混凝土应采用机械搅拌,如因地形限制,必须采用人工搅拌混凝土时,应严格执行“三干四湿”的搅拌方法,确保混凝土配料拌和均匀。
1.2“大开挖”基础
“大开挖”基础包含阶梯基础、板式基础、斜插基础等,所谓“大开挖”系指基坑开挖的土方量比基础本身体积要大得多,这类基础的特点是需要采用模板浇制,成型后的基础埋置于基坑内并回填土后夯实。
阶梯型基础:基础底板刚性抗压,不配钢筋。由于阶梯型基础混凝土量较大,埋置较深,在易塌方及有流砂地区难以达到设计深度。
板式基础:基础底板柔性抗压,配制钢筋,板式基础底板度很大,混凝土量大,适用于软弱地质条件,有效防止基础下沉或者倾斜。
斜插基础:该基础的主要特点是基础主柱坡度与塔腿主材坡度一致,塔腿主材角钢直接插入基础混凝土中,使基础水平力对基础底板的影响降至最低。此类基础在平原、河网地区使用较多,其最大优点就是节省基础材料,施工较为方便。其缺点是施工精度要求高,基础成型后如发生沉降或者偏移,则很难对其进行处理。
此类基础基本上都有台阶,在混凝土浇制施工过程中最不容易控制的是台阶之间过渡结合处的质量,稍控制不好就会跑浆,从而出现蜂窝、狗洞甚至露筋的现象,因此在对该类基础施工时应采取的技术措施有:(1)在凝土浇制到阶梯过渡结合处时,在上层模板外侧底部四周与下层阶梯混凝土之间的空隙用混凝土堆垒起来,然后再往上层阶梯模内浇灌混凝土,待浇灌到一定高度后,进行捣固,待见到混凝土堆垒起来的模板四周开始冒出水泥浆后停止振动,继续浇注混凝土;(2)在进行阶梯基础、板式基础、斜插基础的砼浇筑及振捣过程中,必须密切注意模板及支撑有否变形、下沉、移动和漏浆等现象、钢筋是否与模板保持一定距离。如有问题应停止浇筑并立即处理;(3)斜插基础因立柱倾斜容易造成内角浆多,外角浆少,而出现空隙形成蜂窝,因此在浇灌立柱混凝土时不应直接往内角推料,而应用方锹往外角下料,以达到立柱内外角的混凝土浆石均匀。同时,对于斜插基础主柱的浇制捣固,因振动棒很难放到基础主柱斜面附近,使其斜面处的混凝土捣固不够。所以,立柱混凝土除用机械捣固外,还应用捣固钎捣固主柱的四个面处的混凝土,以免产生蜂窝及狗洞现象;(4)此类基础地形较好,施工单位一般都会采用挖掘机进行基坑开挖及回填。在基础坑开挖成型后,需要人工将基坑内的松土层清理出坑外,以防止基础成型后基础下成造成质量问题;在基础回填时,为防止基础移位或倾斜,应该在基础周围均匀回填。特别是斜插基础回填应该先回填斜柱内侧,然后回填外角侧及侧面,回填时土方倾倒高度应该尽量放低,避免土方冲击基础。在回填过程中还应让测量人员检查其根开尺寸及高差,如有变化应该及时调整;(5)斜插基础主角钢位置控制是关键,因此在基础施工之前需要计算主角的下端根开及对角线尺寸以及主角钢露出立柱顶面的高度;同时,为了斜插基础固定主角钢的底部,应制作厚度390mm×390mm×80mm的混凝土垫块,垫块中部有一个角钢凹槽。将垫块放入垫层上预留出地凹坑内,测量人员用经纬仪对垫块进行相关数据测量并操平找正,然后在垫块的四周用砂浆及碎石填塞,使其稳定,避免在浇灌混凝土时主角钢底部发生偏移;(6)在进行斜插基础浇制施工的过程中,测量人员经常检查基础顶面根开、插入角钢顶面的棱到棱半根开、高差、倾角等,如有误差及时调整。1.3岩石基础
岩石基础分为嵌固式基础及掏挖式基础,该类基础适用于覆盖层较浅或无覆盖层的强风化岩石地基,上拔稳定,具有较强的抗拔承载能力。岩石基础施工技术措施与掏挖基础施工技术措施相同,但值得注意的是:岩石基础一般用于风化严重的岩石地带,基坑可以采用人工开挖或采用松动爆破的方法进行施工,这将给造成基坑成型尺寸偏大,从而出现混凝土量超灌,造成材料及人工的浪费。为此在进行岩石基础基坑开挖时应要求施工人员每往下挖1.0m,要进行基坑中心吊中,防止挖偏;在进得松动爆破施工时,必须严格控制药量,严禁因爆破施工破坏基坑周围岩石的完整性。1.4桩基础
输电线中桩基础一般分为灌注桩基础和人工挖孔桩基础。该类基础主要靠桩周与土的摩擦力和桩端承载力承担基础上拔力和下压力,施工方便,安全可靠。缺点是施工费用较高。桩基础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是断桩,而灌注桩基础除出现断桩外,常见的现像还有钻孔偏斜、糊钻、缩孔、孔壁坍落、护筒冒水等情况。人工挖孔桩施工技术措施与掏挖基础施工技术措施相同,不再进行叙述。
我们在对灌注桩基础施工时应采取的技术措施有:(1)发生钻孔跑偏,应先查明偏斜位置及程度,一般可以偏斜处吊钻头上下反复扫孔,使钻孔垂直,如偏斜严重时,应该在孔内回填砂砾或黏土混石到偏斜之上,待沉密实后重新钻孔;(2)在软塑黏土层中钻进时,如进尺太快,出浆口堵塞容易造成糊钻,一般在钻孔时应控制进尺速度;(3)塑性土层遇到水膨胀会造成缩孔卡钻,此时应该采用上下反复扫孔处理,如因钻头严重磨损使钻孔小于桩径时,采取焊补钻头再进行扫孔处风理;(4)孔壁坍落的原因有很多种,针对其原因灌注桩成孔速度应根据地质情况选取,同时注意地下水位变化,采取升高护筒,增大水头或用虹吸管等连接措施,另外绑扎吊装钢筋笼时,应该对准孔中心,避免碰撞孔壁,如孔口发生坍塌,应该先探明位置,将砂和黏土混合物填至坍孔位置以上1~2m,再行钻进;如坍孔严重,应全部回填后再钻;(5)护筒周围填土不密实容易造成冒水,因此应在护筒周围选用含水量适当的黏土填筑加固,分层夯实。(6)断桩的原因有:混凝土坍落度大小、骨料粒径太大、未及时提升导管及导管倾斜,使导管堵塞,形成桩身混凝土中断、提升导管碰撞钢筋笼,使孔壁土壤整块混入混凝土中,形成混凝土桩身隔层。
针对断桩的原因应采取如下技术措施:(1)混凝土的坍落度遮天蔽日应经检查符合设计要求,粗骨料必须按规范要求进行控制;(2)一边浇注混凝土一边拔导管,并随时掌握导管埋入混凝土内的深度,确保导管始终被混凝土埋住;(3)当导管堵塞,混凝土尚未初凝时,可以吊起一节钢轨或其它重物往导管内冲击,将堵塞的混凝土冲开,然后再继续浇注混凝土;(4)如果混凝土在地下水位以下中断,可用比原桩径稍小的钻头在原桩位孔钻孔,至断桩以下适当深度,重新清孔;在断桩的部位增加一节钢筋笼,其下埋入新钻孔中,然后再继续浇注混凝土。(5)断桩是水下浇注混凝土的重大质量问题,任何处理方法都应与监理工程师、现场设计代表研究确定后再实施。2 输电线路软弱地基问题的技术处理措施
输电线路杆塔所受的各种荷重力作用于基础,并通过基础传递给周围的地基,地基的地质情况直接影响输电线路工程的基础形式、造价、质量、工期、安全运行等等。在各种地基中,软弱地基对输电线路的影响是最明显的,稍不注意往往造成基础下沉、杆塔倾斜、甚至倒杆塔等事故,因此在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都必须高度重视软弱地基的问题。软弱地基杆塔基础的施工,关键是要做好基坑开挖和混凝土浇制过程的排水措施,尽量避免基底原状土受到扰动。
对于软弱地基处的基础采用加石块充填加固的措施,即在最后一层土挖至设计深度时,抛入预先准备的石块,将石块夯入土中,至密实为止,并清理被挤出表面的软土,再铺上碎石;铺好混凝土垫层。
开挖底面低于地下水位的基坑时,地下水会不断渗入坑内。如果流入坑内的水不及时排出,土被水泡软后,会造成坑壁坍塌,地基承载力下降。因此,做好基础施工过程的排水工作,是软弱地基基础施工的基本要求。基坑排水的方法很多,施工时可根据基坑的排水量以及自身的排水设备等情况,确定采用的排水方法。对于泥、水流沙坑,为防止坑壁坍塌,减少流入坑底的水量,可以采用挡土板或沉箱等措施后再行开挖。
在基坑的开挖过程中,施工人员要注意现场实际地质与设计所提供的地质资料是否相符。如不相符,要及时向设计、监理部门反映,要求地质代表到现场鉴定处理,不要盲目进行基础施工。
虽然软弱地基基础是输电线路建设的难点,但只要勘测设计、施工、监理人员有高度的责任感,密切配合,科学管理,就一定能使软弱地基的线路投资得到控制,质量得到保证,并能安全可靠运行。参考文献 [1]李庆林.架空送电线路施工手册[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黄建辉.高压输电线路建设中软弱地基问题的处理[Z].[3]陈景忠.电力线路施工中流砂坑的处理方法[J].石油工程建设,1995.[4]李立新.初述高压输电线路主角钢插入式基础施工方法[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5.
第二篇:输电线路反事故技术措施
输电线路反事故技术 措施实施细则
国家电力公司颁布的《关于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修订版(简称《二十五项反措》),总结了我国近年来电力系统发生的各种重大事故的经验和教训,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可操作性。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二十五项反措》,确保我局输电线路安全可靠运行,结合我局输电线路近几年来运行的实际情况,同时依据《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以及其他相关规定,我们制定了武陟县电业局《输电线路反事故技术措施实施细则》,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章 防止倒杆塔和断线事故
1.1加强设计、基建及运行单位的沟通,充分听取运行单位的意见。条件许可时,运行单位应从设计阶段介入工程。设计时要重视已取得的运行经验,并充分考虑特殊地形、气象条件的影响(尽量避开可能引起导线、地线严重覆冰或导线舞动的特殊地区),合理选取杆(塔)型、杆塔强度,对易覆冰、风口、高差大的地段,宜缩短耐张段长度,同时杆塔设计应留有裕度。另外,且设计中应充分考虑防止导(地)线断线的措施,对导(地)线、拉线金具要有明确要求。1.2 新建线路的设计,线路应尽可能避开矿场采空区等可能引起杆塔倾斜、沉陷的地区。在重要跨越处,如跨越防汛专用通讯线、铁路、高速公路、一级公路、通航河流以及人口密集地区,应采用自立式铁塔,并加强杆塔强度。1.3 在新建输电线路的重要跨越处,绝缘子串应采用独立挂点的双联绝缘子串结构,已运行的输电线路在重要跨越处,应及时改造为双联形式。1.4 对可能遭受洪水和暴雨冲刷的山区、河道等处的杆塔,应组织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进行分析,及时提出并落实可靠的防护措施,将有关资料备案。采用高低腿结构的基础护坡要有足够强度,并有良好的排水措施。在每年的5月-9月雨季期间,增加冲涮区巡视检查次数,并在洪水、暴雨冲涮过后,及时对冲刷区杆塔基础进行检查。1.5 铁塔螺栓的紧固应严格按照规定周期进行,并明确责任,做好记录。新建线路投产后,次年应对铁塔螺栓全部紧固一次。对有微风振动和大风气象的特殊区域杆塔应采取缩短螺栓紧固周期或全塔采取防松措施。1.6 线路器材、金具、绝缘子、杆塔的质量均应符合有关标准和设计要求。加强抽检、验收管理,不合格的器材、金具、绝缘子、杆塔不准安装使用,塔材、金具、绝缘子导线等材料在运输、保管和施工过程中,应妥善加以保管,严防硌压产生宏观压痕。防止运行线路因金具破损、断裂而造成设备事故。1.7 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隐蔽工程应经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和运行单位质量验收合格后方可掩埋,否则严禁立杆塔、放线。1.8 砼杆应有埋入深度标识。新建线路在选用砼杆时,应采用在根部标有明显埋入深度标识的、符合设计要求的砼杆,为施工及验收工程质量提供直观可靠的检测依据,并为提高运行维护质量提供有效手段。新建线路的导线接续应采用压缩型接续金具,并严格控制施工工艺,保证压接质量。施工期间要密切注意各类导线金具的安装位置,力求安装位置科学、合理,避免导线断股。1.9 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线路巡视,在恶劣气象条件发生后应及时组织特巡。1.10 大负荷期间应增加夜巡,并积极开展红外测温工作,以有效检测接续金具(例如:压接管、耐张线夹等)的连接状况,防止导线接头发热引起断线。1.11 及时处理线路缺陷,尽量缩短线路带缺陷运行时间.1.12 当线路位于城区或跨越公路、车辆通行的道路及易引起误碰线事故的区域时,应设置限高警示标志,运行中发现警示标志丢失、损坏后,应及时补加。对易受碰撞的杆塔及拉线周围应埋设护桩,护桩应牢固可靠。1.13 加强铁塔构件、金具、导地线等设备腐蚀的观测和技术监督。应按照《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DL/741-2001)的要求,对于运行年限较长、出现腐蚀严重、有效截面损失较多、强度下降严重的,积极开展防腐处理,必要时进行更换。运行年久或投运时间超过30年的线路要重点检查混凝土杆裂纹以及连接金具、拉线、架空地线、拉线棒等部位的腐蚀和磨损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拉线、架空地线锈蚀严重时应取样进行拉力试验,如试验不合格,应及时更换。1.14 对线路上腐蚀严重或失效的铁质开口销、闭口销、锁紧销等,要及时更换为不锈钢或铜质销,防止绝缘子或金具脱落发生掉线、掉串事故。防震锤和间隔棒应定期检查,发现松动及时紧固,移位后应及时进行复位处理。1.15 在冬季温度降低时,应对垂直档距较小的杆塔及孤立档、变电所进出线的导(地)线弛度进行重点检查;在夏季温度升高时,应对档距较大及有交*跨越的导(地)线弛度进行重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1.16 定期对线路绝缘子特别是耐张杆塔上的绝缘子进行零值绝缘子检测,发现零值绝缘子、低值绝缘子应及时更换。1.17 各单位应储备一定数量的备品、备件,同时成立事故抢修小组。为保证事故抢修的顺利进行,铁塔、电杆等大型抢修设备材料应实行区域储备。1.18 线路运行管理中,应做好杆塔后期安装的复合光缆、防雷、防鸟等附属设施的运行维护工作,避免因附属设施缺陷引发线路故障。
第2章 防止污闪事故
2.1 健全防污闪组织结构,完善防污闪管理体系,明确防污闪各级职责,防污闪工作要常抓不懈。2.2 坚持定期对输电设备外绝缘表面的盐密(饱合盐密)测量,盐密测量点的布置要科学合理,使用复合绝缘子的地段要另设不带电挂瓶盐密测量点,污秽严重和特殊污秽地段应适当增加测量点,盐密测试仪器应定期校验,以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2.3 按《电力系统污区分布图绘制规定》定期修订污区分布图,污区分布图应每年修订一次,应充分重视污源调查和运行巡视,并根据变化情况,做好污区分布图的局部调整与修订工作,为方便修订,宜采用电子地图作为底图。2.4 应加强设计、基建、运行及科研单位的沟通和协调,并充分听取运行单位及电力科研单位的意见。2.5 新扩建工程项目输电设备的外绝缘配置应以污区分布图为基础,综合考虑环境污染变化因素,并根据设备的重要性予以区别对待,首先确保主网架的安全运行。电网防污闪设计,要始终遵循“配置到位、留有裕度”的原则。对于一、二级污区,可采用比污区图提高一级配置原则;对于**污区,应结合站址具体位置周围的污秽和发展情况,对需要加强防污措施的,在设计和建设阶段充分考虑采用大爬距定型设备,同时结合采取防污闪涂料或防污闪辅助伞裙等措施;对于四级污区,应在选站和选线阶段尽量避让,如不能避让,应在设计和建设阶段考虑设备型式的选择,线路可考虑采用大爬距定型设备,同时结合采取防污闪涂料等措施。2.6 绝缘子结构型式的选择应充分重视运行经验,应选择运行良好、不易积污、自洁性能好、清扫方便的绝缘子。双联绝缘子的污闪电压比单串绝缘子低,在Ⅱ级及以上污区使用双联绝缘子串时,应增加1-2片同型号绝缘子,覆冰区的绝缘子应注意类型和结构的选择。2.7 摸清设备外绝缘配置情况,健全设备的外绝缘配置台帐,运行设备外绝缘的爬距原则上应与所处环境污区分级及设备重要性相适应,不满足的应予以调整,受条件限制不能调整的应采取防污闪辅助措施,经防污闪主管领导批准后,报上一级主管部门备案。2.8 坚持适时清扫,保证清扫质量,严格落实“清扫责任制”和“质量检查制度”,不得随意延长清扫周期,对于脏污严重且清扫困难的绝缘子应予以更换,积极摸索针对不同污秽类型的清扫方法,以提高清扫质量。2.9 定期进行绝缘子零值测试,对零值绝缘子应及时更换。做好运行中瓷绝缘子零值率及玻璃绝缘子自爆率的统计。2.10 加强污秽区线路的运行巡视工作,对沿线污源点要登记清楚,对危及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新增污源户应及时下达整改通知书。2.11 建立与当地气象部门的动态联系手段,实现灾害天气的中、短期预报。
第3章 防止复合绝缘子损坏事故
3.1 加强产品入网管理,进入电网的复合绝缘子必须通过产品签定及入网质量保证必备条件考核,取得《复合绝缘子入网证书》,优先选用有技术证书、工艺先进、质量稳定、有运行经验的厂家的产品,并做好验收工作。3.2 在施工中应避免损坏复合绝缘子的伞裙、护套及端部密封,严禁人员沿复合绝缘子上下导线。3.3 特殊区域使用复合绝缘子要严格、慎重,如在雷电活动频繁地区使用复合绝缘子宜加长10%-15%,覆冰严重地区应采用不宜覆冰的结构形式或其他措施,凝结类(水泥厂、石灰厂附近)和油脂类(炼焦厂附近)污秽地区不宜使用复合绝缘子。3.4 正确安装均压环,上、下导线时应采用专用工具,严禁踩踏绝缘子伞裙和均压环。3.5 加强复合绝缘子抽样检测工作。新复合绝缘子进入电力系统必须进行抽样检测,经检测合格,方可挂网运行;为掌握复合绝缘子运行状况,应定期对运行复合绝缘子进行抽样检测,检测周期为每3年1次,运行年限超过8年后,应缩短检测周期;对机械强度下降幅度较大的早期产品要及时更换。3.6 复合绝缘子是少维护产品,但不等于免维护,不能采用传统的方式清扫复合绝缘子,复合绝缘子运行3年后,应注意加强运行监督,伞裙表面被电弧严重烧伤后应及时更换。3.7 每年对复合绝缘子进行一次登杆检查,当伞裙表面粉化和出现裂纹、护套破损、端部附件连接部位密封破坏或出现滑移,则可以判断该绝缘子已经失效,应及时更换。3.8对运行中的合成绝缘子应参照“盐密监测点”,定期检测绝缘子憎水性,以分析该批产品的外绝缘状况。对于严重污秽地区的复合绝缘子宜进行表面电蚀损检查。在进行杆塔防腐处理时,应防止防腐漆滴落到复合绝缘子表面。3.9应定期更换一定比例的复合绝缘子做全面性能试验。对于确定性能已明显老化、不能确保安全运行的产品批次应及时更换。3.10 做好复合绝缘子挂网运行统计和故障记录,巡视中发现问题及时分析,对于不明原因闪络,应仔细查找,认真分析,并进行针对性试验。
第4章 防止覆冰及绝缘子冰闪事故
4.1 根据线路运行的气象资料、环境资料和环境特征等基础数据,准确划分覆冰、大雾等微地形、微气象控制区。4.2绝缘子覆冰闪络是污秽闪络的一种特殊形式。重冰区绝缘设计应采用增强绝缘、V型串、不同盘径绝缘子组合等形式,通过增加绝缘子串长、阻碍冰棱桥接以及改善融冰状况下导电水膜形成条件,防止冰闪事故发生。4.3加强绝缘子全过程管理,全面规范选型、招标、监造、验收及安装等环节,确保使用设计合理、质量合格的绝缘子。4.4 为防止覆冰造成导、地线断线,在线路设计时对覆冰区、不同气象区交汇处,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机械强度较高的导线,采取增加杆塔数量、缩小档距以减轻杆塔受力。选择导线间距较大杆型,防止脱冰跳跃时发生相间故障。4.5 覆冰区线路设计,杆塔的选型尽量少用或不用猫头型铁塔,且不宜采用瓷质防污绝缘子。绝缘子应采用有效的防冰措施,对单串悬垂绝缘子串以采取隔断措施为主,如采用在串上加装大盘径绝缘子、大盘径伞裙等;对双串绝缘子以及猫头型塔两边相推荐采取倒V型连接方式;若采用复合绝缘子,应选择有利于隔断冰柱的伞型结构,并在横担加大盘径绝缘子或加特制盘径伞罩。4.6 在覆冰区可以试用防冰球和隔冰环等防水
措施。
第5章 防止鸟害事故
5.1 应坚持动态管理、因地制宜的原则,对鸟类活动习性进行调查,科学合理划定鸟害区,摸索鸟害发生规律,建立鸟害杆塔台帐。5.2 新建线路投运前在划定的鸟害区杆塔要加装防鸟装置和采取防鸟措施。常见的防鸟措施有:安装惊鸟器、大型防鸟刺(安装时应考虑防鸟刺的长度与位置),涂红漆,挂小红旗,装风铃、风车,绝缘子串上方加装大盘径玻璃钢伞裙罩或大盘径绝缘子等。5.4 观察掌握鸟类在杆塔上的栖息规律,注意大型鸟类在杆塔上的停留位置。根据鸟类活动规律、鸟的类型、线路的重要程度、运行检修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采取防鸟措施。当上述情况发生变化时应及时采取调整措施。5.5 防鸟设施在杆塔上应安装牢固,因检修需要拆卸时要放置在可靠部位,检修结束后恢复原状,并确实紧固。采取防雷、防冰闪等措施时应注意兼顾防鸟害,以降低防鸟措施的成本。
第6章 防止雷害事故
6.1 应根据雷击跳闸记录认真总结、分析,合理划分易击区,要认真分析各种防雷措施的效果,找出适合具体线路、具体地段、具体杆塔的最佳防雷措施,防雷效果不明显的,要认真分析原因,重新考虑其他措施。6.2 山区或多雷区的线路设计应进行防雷方面的特殊考虑,如选择长效稳定的降阻措施,易绕击区应采用较小的保护角,降低杆塔高度和加装负角保护针等。6.3 多雷区应注意绝缘子类型的选择,为防止雷击引起掉线事故,多雷区不宜使用瓷绝缘子,使用复合绝缘子应加长10%-15%,或在接地侧加装1-2片悬式绝缘子。6.4 定期检查多雷区线路杆塔接地引下线的连接和锈蚀情况及防雷设施运行情况,发现损坏及时更换。杆塔接地网要严格按照图纸施工,经现场质检人员验收合格后,方可填埋。6.5 规范测试方法,定期测量杆塔接地电阻,必要时对接地网开挖检查。对超过15年的线路或采用降阻剂的杆塔,根据地质情况开挖检查接地体的腐蚀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制定改造计划。6.6 定期进行绝缘子零值测试,对零、低值绝缘子,要及时更换。6.7 重视运行线路杆塔接地网改造,根据接地电阻值及划定的易击区,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制订合理的改造计划,逐年进行改造,做到改造一基,合格一基。接地改造要在雷雨季节到来之前完成,同时要做好杆塔接地网资料的归档整理。6.8 重视同杆架设双回线路的防雷工作,防止双回线路同时雷击跳闸,可采用不平衡绝缘技术。6.9 合理选用线路避雷器,重视安装杆塔和相别的选择,做好运行分析和维护。6.10 充分运用雷击定位系统,指导线路防雷工作。线路雷击跳闸后,应复测故障杆塔坐标。6.11 雷击跳闸重合成功率高,雷雨季节应保证重要线路重合闸的投入。
第7章 防止采空区塌陷事故
7.1 各运行单位应与当地地质部门、煤矿等矿产部门联系,确实了解输电线路沿线地质情况,如采空区、压煤区、压矿区、取沙区等,建立采空区杆塔台帐。7.2 实时了解煤层、沙土的开采情况,加强采空区线路的测量工作,掌握采空区杆塔、导(地)线弧垂变化速度,对采空区引起地表变化频繁的地段缩短监测周期,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避免发生倒塔(杆)断线事故。7.3 设计新建线路时要尽量避开采空区,无法避开的要采取相应的基础加强设计,还应充分考虑到杆塔下沉后导线对地、对跨越物的安全距离。7.4 当天气开始变暖、地表土壤开始解冻时缩短采空区监测周期,夏季雨后应进行采空区特殊巡视,发现缺陷及时处理。7.5 聘用当地居民作护线员,随时观测,随时汇报采空区变化情况,以便运行单位能及时采取预防措施,避免事故。7.6 对无法避开采空区路径的线路,不宜
采用双回路或多回路同杆塔架设。
第8章 防止风偏事故
8.1 在线路杆塔的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各种天气情况及风力的大小,要充分考虑到影响风偏角的因素,在风力较大或易出现恶劣气象的地区,应选择空气间隙和摇摆角较大的杆塔型,并适当增大杆塔的设计强度。8.2 对运行线路,防风偏治理的重点是耐张塔风偏治理,如“干字型”耐张塔的中相绕跳线必须采用双挂点的双串绝缘子悬挂,并使跳线保持一定张力。其他类型跳线可采取加装跳线串、跳线扁担、重锤及增加跳线张力等措施,控制耐张塔的跳线风偏。8.3 直线塔的防风偏应在设计时就予以考虑,在可能出现大风地段的杆塔,定位时要重点验算杆塔垂直档距、选取允许摇摆角大的塔型、绝缘子采取“V”型结构连接等措施。运行线路的直线塔防风偏应根据杆塔使用情况、垂直档距大小等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如加装重锤、加装防风拉线、更换绝缘子串等。8.4 新建线路设计时要加强实地勘测,巡视时应注意线路走廊两侧的悬崖、山坡、树木、建筑物等,并验算最大计算风偏的安全距离;注意线路交*跨越的其他线路是否存在大风时舞动或断线的可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8.5 加强特殊天气的巡视检查,及时发现线路杆塔是否存在上拔或垂直档距太小的情况,掌握大风发生的区域,准确划分特殊地形及微气象区,以便能及时采取防风偏措施,预防风偏故障。8.6 加强风振区线路的巡视检查,重点检查拉线、连接金具、导地线线夹磨损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避免掉线事故。
第9章 防止外力破坏事故
9.1 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和《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等有关法律、法规,加强护线宣传,广泛发动群众,开展群众性的护线活动。鼓励广大群众检举盗窍电力设施行为,及时报告电力设施丢失、线路异常等情况。建立必要的护线组织,减少外力破坏。9.2 把线路运行环境的监督检查作为重要的维护工作之一,线路运行人员要及时掌握沿线的建筑、公路、铁路、桥梁、开挖等施工作业情况,建立动态台帐,实施动态管理。9.3 对于违反《中华人共和国电力法》、《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的施工作业等行为,发现以后,及时下发《违反〈电力设施保护条例〉隐患通知书》,必要时与有关执法部门配合,共同解决。9.4 及时联系清理线路保护区内各类障碍物、堆积物,保证与线路的安全距离。9.5 加强线路防护区内树木的巡视检查,对最大计算风偏或最大计算弧垂情况下不满足安全距离的树木或倒树距离不足的树木必须及时砍伐、修剪,避免发生树害事故。9.6 在人口密集区及线路密集区的杆塔上悬挂、涂刷警示标志;线路跨越的一级公路或建筑物时,均应加装警示牌。9.7 熟悉线路周边环境,发现倾向性变化应及时采取措施。积极与当地政府及公安机关配合,制止线路下方及防护区的开山炸石爆破等行为。9.8 在易盗区的铁塔要适当提高防盗螺栓的安装高度,拉线UT线夹要全部安装防盗帽,发现杆塔设施丢失后要及时补加,并及时向当地公安部门报案,配合公安部门严厉打击破坏分子。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发布公告、开辟专栏、制作专题节目进行宣讲等。9.9近年来,高等级公路建设对输电线路造成的外力跳闸很多,应引起各运行单位的高度重视,一定要加强公路施工的全过程管理,采取多种手段,力求减少外力破坏,保证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9.10 加强与输电线路交*跨越的其他供电线路的管理,尤其是新建线路穿越输电线路时,必须要求保证施工安全和架设后能满足安全距离。
第三篇:输电线路施工方案
12.5施工方案
施工准备是施工阶段组成部分,是搞好工程建设及管理的前提,必须按计划,有步骤的落实、监督,本项目工程准备工作内容及相关责任人见表12-5-1-0-1
表12-5-1-0-1
序号
工
作
内
容
责
任
者
项目部成立
分公司经理
准备人员进场
项目经理
驻点及材料站选址,建立各项管理制度
项目经理
砂、石选场、采样、试验、订货
工程部、供应部、经营部
水泥选厂、考核、定货
工程部、供应部、经营部
配合比设计
工程部
审查工程图
项目总工
参加图纸会审
项目总工、工程部
地方关系协调,通道部分清理
项目经理、综合部、经营部
工程策划
项目经理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基础施工资料等
项目总工、工程部
人员培训交底
工程部、安监部
基础材料采购、检验、加工
工程部、供应部
部分基础材料运输
供应部、运输队
基础施工人员进场
项目经理、项目总工
基础机具设备进场
供应部、运输队
提交正式开工报告
项目总工
12.5.1.1
施工技术准备
建立项目技术管理组织体系,项目部设项目总工程师一名,主管项目技术组织管理工作,下设工程部,工程部配技术专工一名,施工队配备技术员一名,每个施工班组配备施工技术员一名。
施工技术准备工作是工程技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施工准备工作的核心,更是工程质量、安全的保障。因此,项目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技术准备工作。
(1)熟悉、审查施工图纸和有关的技术资料。
1)项目法人按计划交付施工图纸和其他技术资料后,由项目总工组织各级技术人员认真审阅设计图纸及有关的技术文件等,将疑问、建议、错误或遗漏进行自审记录。
2)参与项目法人组织的图纸会审,将自审记录中的问题以及对设计意图的了解提出共同探讨,统一认识,形成“图纸会审纪要”,指导施工。
(2)原始资料的调查分析,由项目经理负责进行施工现场的实地勘察,对自然条件、交通状况、地方劳力水平、钢筋、砂石等材料供应进行调查分析,形成现场调查报告文件,为项目组织设计、管理制度、施工措施等的编制提供第一手资料。
(3)施工技术资料。根据质量、安全、进度、成本管理目标,结合项目管理特点、工程特点、采用的施工方法及现场调查情况,由公司经营副总经理负责组织公司各相关职能部门,依据公司质量体系程序要求,进行工程策划并形成会签记录,由项目经理和项目总工组织技术管理人员依据策划记录及设计、现场情况等资料,按原施工技术管理制度,准备工程技术资料见表12-5-1-1-1
表12-5-1-1-1
序号
资料名称
完成时间
责任人
备注
全套施工图纸
××××
×××
工程限额领料卡
××××
×××
杆塔明细表
××××
×××
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
××××
×××
接地施工手册
××××
×××
铁塔组立作业指导书
××××
×××
架线施工作业指导书
××××
×××
液压连接操作工艺
××××
×××
重要跨越施工方案
××××
×××
针对现场具体环境分别编写,包括带电跨越及障碍物拆迁、改线措施
原材料及成品保护办法
××××
×××
季节性施工保证措施
××××
×××
冬季、雨季、炎热阴湿环境中施工措施
特殊施工措施
××××
×××
包括绿色环保施工等
(4)技术交底与培训。执行项目部施工技术管理制度的规定,建立技术交底责任制,技术交底必须以书面的形式进行,在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的准备阶段均须进行此项工作。
12.5.1.2
施工现场准备
(1)内容。协助地方供电公司办理允许施工的注册手续;塔基占地补偿、青苗赔偿、房屋拆迁、三线改造、旧有设施的迁移、树木砍伐及施工跨越赔偿等。
(2)以综合部为主体,设置各级地方关系协调员,制定本项目的地方工作计划及措施,明确各级职责,完善监督体系。
(3)施工场地占用与清理措施。
1)严格执行国家、地方有关法规和项目法人对本工程的规定,线路通道的清理满足电力线路运行防护规程及安全规程的要求。
2)此项工作应在项目法人、监理项目部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进行。开工前,召开地方工作会议,听取各方的建议和意见,协助地方供电公司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补偿办法。
3)加强各级管理及施工人员的素质教育,在思想上、行动上保持一致。
4)保持施工场地、材料站、生活驻地干净整齐,施工后的施工场地,临时用地,施工中损坏的道路、桥梁及其他公用设施,均应清理修复和赔偿。
5)调查线路通道两侧危及运行安全高大树木状况,向项目法人提交一份调查报告。
12.5.1.3
人力、机具及材料准备
本工程的施工力量配备、材料管理及供应计划、机具设备管理及供应计划见第六章的施工资源计划部分。
12.5.2
施工工序总体安排
(1)基础、组塔工程施工组织。
1)基础工程投入9个基础施工组,组塔投入10个组塔施工组,工程的分坑、基础施工、组塔施工、接地工程及相应的工地运输,按确定的施工控制段分段包干,全线同时开工,为减少施工半径,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在交底运输较困难的塔位,施工队可以就地驻点施工。
2)基础分部工程计划在完成约70%的工程量后,提请业主和监理项目部进行中间验收进入转序施工;组塔工程完成约75%后进行架线施工。
(2)架线工程施工组织。
1)架线工程按架线工艺要求,项目部将原有施工队调整组建四个专业施工队,分配各自的施工任务,一队负责前期准备、后期清理及拆迁改线工作,二队负责光缆的放线工作,三队负责导线的张力放线工作,四队负责导地线紧线及平衡挂线、附件安装施工。
2)施工顺序:架线施工初步确定从中间向两端依次施工。
3)线路通道的清障清理及电力线、通信线的拆迁改线工作与架线施工同期进行,由地方供电公司负责。
4)架线分部工程在完成100%的工程量后,由公司及项目部自行组织进行内部竣工验收,达到工程质量标准并将竣工移交资料备齐后,提请项目法人和监理项目部进行竣工验收。
(3)各工序的施工质量采用“样板试点”进行控制,由项目部组织施工队的相关人员共同完成首基试点,完成施工方案并统一工艺要求。
(4)从中心材料站至施工队转运站或施工现场的物资材料由项目供应部负责组织运输。
(5)施工部署调整。
1)本项目工程计划投入的施工力量在控制工期内,部分基础工程在达到组塔施工条件时,待监理项目部等单位进行分部工程验收合格后可转入下道工序施工,以缩短工期,合理调派施工力量。
2)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项目部及施工队应根据施工进度、工程量以及气候、环境条件的变化,对整个工程或各控制段的施工组织安排,进行合理的安排、调整,做到经济、合理、高效。
12.5.3
主要工序和特殊工序的施工方法
(1)在本公司500kV线路工程施工的经验、现有技术和机具设备条件的基础上,根据本工程的设计特点及本工程沿线特殊的施工环境,通过严格的技术管理程序,选择采用较为合理的施工方法。
(2)工地运输方法见表12-5-3-0-1.表12-5-3-0-1
分部分项工程
施工方法简述
工地运输
大运及中运利用现有公路及土路采用汽车运输、塔材装卸采用强力尼龙吊带进行,防止塔材锌层损坏
小塔采用人力运输或拖拉机运输
(3)复测分坑见表12-5-3-0-2。
表12-5-3-0-2
施工环节
施工方法简述
复测分坑
定位采用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分坑一般采用经纬仪,确保后续工序施工精度
分坑必须在全段复测结束后进行
在复测分坑或土方开挖过程中,若发现地址状况、基础形式与设计不符,应立即通知监理工程师。
(4)基础浇制见表12-5-3-0-3
表12-5-3-0-3
施工环节
施工方法简述
土方开挖
一般用机械挖掘;
对于在耕地中的塔位,采用生熟土分开放置等绿色环保施工方法
基础浇制
混凝土浇制采用机械搅拌、机械振捣、人工浇水养护的施工工艺;
模板采用标准钢模板或加工特殊专用模板进行组合,钢筋采用绑扎法现场安装;
当坑深超过2.0m时,用滑槽运送熟料;按规定制作试块,并按规范检测坍落度以控制水灰比;
插入式基础采用四腿桁架固定法施工,以保证基础尺寸的精度;
转角塔、终端塔的受压基础按施工图以及施工经验对预高值进行调整,以保证架线施工完毕后不发生内倾
回填土
采用机械回填,清除杂物,沟底平整,回填土应捣碎、弄细、填紧、夯实,不得有大块水泥残渣和杂物。
地面以下回填后自然养护,地面以上部分人工浇水养护
(5)组塔和接地施工见表12-5-3-0-4
表12-5-3-0-4
分部分项工程
施工方法简述
铁塔工程
自立塔组立施工一般采用内悬浮抱杆外拉线组塔方法;当条件受限制时采用内悬浮抱杆内拉线组塔方法
塔材的运输装卸采用强力尼龙吊带进行,防止塔材锌层损坏
保护帽浇筑采用人工搅拌的施工方法
接地工程
土方施工和基坑开挖方法相同;一般接地沟开挖尽量沿等高线开挖,忌顺坡向下,以免雨水将土冲走
接地引下线的安装用安装模板定型,逐基接地;接地电阻用接地摇表逐基测量
接地沟回填,土坑同基础一样
地下管道两侧杆塔接地沟辐射,应远离管道,接地线应向管道反方向埋设
(6)架线施工见表12-5-3-0-5。
表12-5-3-0-5
分部分项工程
施工方法简述
导线展放
导线采用一牵四张力展放,导线接续采用集中液压,钢护套保护的工艺
导引绳展放
采用飞艇展放迪尼玛绳,再用迪尼玛绳牵引导引绳
地线牵引绳展放
用小牵引机、小张力机带张力牵放
OPGW施工
采用一牵一张力放线工艺,施工方案见附录《OPGW光缆施工方案》
导线紧线
耐张塔紧挂线,减小紧线范围
弛度观测
用“平行四边形法”或用角度法观测
压接管接续
直线管接续集中压接;耐张管接续采用空中开断,空中压接方式
线路跨越
10kV及以下电力线(通信线)一般考虑带电搭设单排或双排封顶跨越架,条件允许时短时停电施工
跨越35kV及以上电力线采用组合式铝合金带电跨越架短时停电搭设,施工时带电运行
跨越等级公路或非等级公路时,搭设钢桁架双排或三排跨越架;一般土路搭设单排架,车辆及行人少的土路不搭设跨越架但设专人监护
(7)其他施工措施见表12-5-3-0-6。
表12-5-3-0-6
措施名称
措施要点简述
绿色环保施工
砂石料堆放上铺下盖,实行生熟土分开堆放和回填,废弃物清除和掩埋、绿色植被恢复、水土保护
感应电/雷击防护
机械设备接地,组塔过程临时接地,出线端导线安装接地滑车等
本工程在工程施工收尾阶段,根据项目法人对塔号牌、相序标志的统一要求,安排专人负责加工、安装或涂刷。
12.5.4
地方协调组织管理
协助××供电公司协调好与地方政府部门的关系,是营建良好施工外部环境的保证,项目部各职能部室在施工全过程中将遵循如下原则:
(1)进入施工驻地后,与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取得联系,汇报工程情况,取得地方政府的支持和配合。
(2)与有关单位或地方政府联系达成协议、合同。
(3)与地方公安部门联系办理临时户口及安全保卫事宜。
(4)积极配合××供电公司与公路、铁路、河务、林业、电力、邮电等部门联系,协调施工中有关跨越、防护、树木砍伐等事宜。
12.15.3
冬期施工方案
1.冬期施工概述
混凝土工程的冬期施工和常温施工不同,由于自然气温已降至0℃以下,从整个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都要采取相应的保温防冻、防风、防失水等措施,尽量给混凝土创造正温养护环境,使混凝土能不断凝结、硬化、增长强度。
混凝土工程冬期施工由于气温影响,有以下特点:
(1)混凝土强度的增长取决于水泥水化反应的结果。水泥的水化反应和水及温度有关,当温度降低时,水的活性减弱,水化反应减慢,特别是温度降低到0℃以下时,水结冰,水泥的水化反应停止,因此如何保证水泥的水化反应是混凝土冬季施工的关键。
(2)当温度低于5℃时,与常温相比,混凝土强度增长缓慢,在5℃条件下养护28d,其强度增长仅能达到28d的60%左右。这时混凝土的凝结时间要比15℃条件下延长近3倍,因此为满足施工进度要求,必须采取措施使混凝土强度能够较快增长。
(3)当温度降至0℃以下时,特别是温度下降到混凝土中液相冰点(新浇筑的普通混凝土内部液相冰点温度为﹣0.3~﹣0.5℃)以下时,混凝土中的水开始结冰,其体积膨胀约9%,此时混凝土内部结构可能遭到破坏,成为混凝土冻害。其宏观表现为混凝土的强度有损失,其他物理、力学性能亦遭到损害。因此冬期施工的混凝土,使其冻前能尽快达到混凝土抵抗冻害的临界强度是至关重要的。
(4)我国气候属大陆性气候,冬季除了经常有寒流袭击,气候变化较多,注意防护外,由于风速较大,还要注意防风。因为风速不仅对混凝土的冷却有明显影响,还会使混凝土结构裸露面的水分蒸发加速。所以冬季浇筑的混凝土还要注意防风避免混凝土养护期间的失水。
(5)冬季是混凝土工程质量事故的多发季节,而且有明显的滞后性。即冬期浇筑的混凝土出现质量问题时,多在春融期或后期显现,由于事故发现较晚,所以处理难度也较大。
(6)为了给冬期浇筑的混凝土创造一个正温养护环境,所以必须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如材料加热、保温、养护期间供热等,施工技术较复杂,费用较高。所以冬期施工必须周密计划,一旦计划不周,措施不当,施工不力,管理不善都会影响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因此,冬期施工制定好技术措施,组织好材料选购,安排好施工进度计划,严格管理制度比常温施工更为重要。
2.冬期施工的期限
按冬期施工定义,混凝土的冬期施工期限是根据自然气温变化来确定的。
自然气温是随季节而变。我国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特点是经常受西伯利亚寒流影响,气温变化较大且频繁。但根据气象部门对我国气候特点研究认为,在秋冬气温变化季节,当气温连续降到日平均气温低于5℃,并连续5天尚未高出5℃时,则以后气温再回升的可能性较小。这时可以连续5d气温稳定低于5℃的第一天即为冬期施工的初始日。同样,当气温回升时,取连续5d稳定高于5℃的末日,即为冬期施工的终止日。
因此,混凝土的冬期施工期限可定为:根据历史的气候资料确定,在秋冬季节,当气温连续5d稳定低于5℃的初始日至翌年的春季气温连续5d稳定高于5℃的终止日即为混凝土冬期施工的具体日期。但也应注意,在上述期限以外,有时由于寒流袭来,气温可能暂时突然降到0℃以下,但寒流过后有出现太阳天气,气温又回升,因而在这个突然降温期也应注意防止混凝土遭到冻害。
为便于随时观测温度,现场应配温度表,随时测量温度的变化。
3.冬季施工措施
(1)基坑开挖。挖坑后若不立即浇制,挖坑尺寸应留有一定余额,原则是不准在冻土上施工基础,等浇制前将冻土挖除修坑至设计尺寸。
(2)混凝土的搅拌。
1)混凝土原材料的加热。
①原材料加热的原则。由于当地冬季气温不是太低,冬期施工混凝土原材料一般不需要加热,如遇到寒流需要加热时应优先采用加热水的方法。在自然气温不低于-8℃时,为减少加热工作量,只加热拌合水,就能满足拌合物的温度要求。
水加热的最高允许温度是以水与水泥接触后不致引起水泥假凝为依据的。在砂、石不加热时,采取适当的投料顺序,使水在搅拌机内先与骨料接触,将热量传递给骨料,在混凝土不超过40℃的条件下可以将水温加热到100℃。
对拌合水加热的要求是水温准确,供应及时,保持先后用水温度一致。为此,应有足够的热水量,以免拌合物前后在湿度过大差异,甚至造成混凝土坍落度不一致,以致影响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施工中要保持拌合物的温度一致,应当经常调节水温的办法来实现。
混凝土浇筑所用骨料必须清洁,不得含有冰,雪等冻结物,采用下铺上盖编织布等措施存放骨料。这些雪团冻块如果事先没有融化,就会加大混凝土的用水量;若有大到7~8㎝的冻块,还往往会在搅拌中残余下来,甚至浇筑时留在混凝土中,影响混凝土的质量;骨料中夹杂的冰雪团块会消耗大量的热量,降低混凝土的初始温度。水泥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准加热,但在使用前应存放在棚内预温,这对混凝土达到规定的温度是有利的。混凝土拌合投料的顺序应事先投入骨料和加热的水,然后再投入水泥。以确保混凝土入模>5℃。
②
加热方法应因地制宜,其主要方法如下:
a.水加热的方法有直接和间接加热两种。
直接加热就是用铁桶、大锅或热水锅炉直接用燃料提高水的温度。这种方法在施工场地狭窄、零星分散的工程中,或没有汽源的情况下是很实用的,也是常用的简便加热方法,非常适合送电线路工程施工。
间接加热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向储水箱内通蒸汽,利用蒸汽提高水的温度;另一种是水箱内装置蒸汽加热器、电加热器或汽水热交换罐提高水的温度。间接加热比直接加热安全,节省人力,但需要设置相应设备。
无论采用何种加热方式,沙堆均应以帆布覆盖,有条件时可将热空气吹入帆布内,并避免表面形成冰冻壳。石堆也应以帆布覆盖保湿。
b.当外界气温不很低时,结构尺寸较厚大,混凝土浇筑时可提高混凝土拌合物的初始温度,加之水泥初期水化时利用水泥的水化热,使混凝土在入模后有一定的温度,加上模板外面用保温材料进行保温储热,不需在养护期间额外加热,即可使混凝土在短期内,或混凝土内温度降低到0℃以前即可获得必要的允许受冻临界强度的施工方法。
2)混凝土的搅拌和浇灌。
①冬季施工为了减少混凝土热量损伤,要正确选择混凝土搅拌设备的地点,尽量减少搅拌后的混凝土的运输距离。
②冬季施工不得在冻胀地基上浇注混凝土,地基浇注时事先应对地基进行保温,用稻草或塑料薄膜(架空)等材料覆盖在基坑地面,以免地基受冻。
③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清楚坑内的积雪和冰块,排除坑内的积水。
④拌好的混凝土应马上灌入基础模盒内,及时捣固,尽量缩短浇筑时间,使浇完后的混凝土内温度保持在0℃以上;并立刻盖好保温材料储热养护,每个基础应一次浇完。
⑤冬季混凝土浇制施工应在一个腿的全部模板支完后进行,不宜采取如先浇底盘后支立柱等其他办法施工,以免由于支模时间延长,而使已灌注的混凝土受冻。
⑥冬季施工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应比常温下搅拌时间延长50%,如砂、石以加热,搅拌时为防止水泥的假凝现象,应先使水和砂石搅拌一定时间,然后再加入水泥。
⑦为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和抗冻能力,在搅拌混凝土时可掺入早强防冻剂。其使用方法与说明如下:本剂适用与各种硅酸盐、普通、矿渣水泥。
本剂在适用时掺量为:
-5~-10℃时,掺量为:水泥用量的4%。
-10~-15℃时,掺量为:水泥用量的5%。
防冻剂有显著的减水作用,搅拌时应注意控制加水量,保证坍落度不大于30mm。
主要技术性能:抗压强度R28≥100%,R-7+8>95%;R-7>30%。
上述防冻剂为粉末状,使用方便,可以直接加入到搅拌机中使用,或溶解在水中使用(必须保证其用量),投料顺序与正常施工相同;掺了防冻剂的振捣方法与普通混凝土施工的振捣方法相同。在使用中,防冻剂的掺量必须正确,混凝土搅拌要均匀;混凝土拌和用水应符合普通混凝土用水的要求;并要严格控制拌和用水量和混凝土的坍落度;该防冻剂长期存放不变质。运输与储存时应尽量避免受潮,如受潮出现结块时,可打碎按原比例使用。
⑧混凝土掺防冻剂及骨料加热的规定。
当平均气温在0~-5℃时,可掺入防冻剂4%,水、砂不比加热,基础必须保温。
当平均气温在-5~-10℃时,可掺入防冻剂4%,同时水应加热,如拌和后温度达不到10℃以上,应停止施工。
当平均气温在-10~-15℃时,可掺入防冻剂5%,同时水必须加热,基础必须保温,混凝土在搅拌机中出料时,温度应在10℃左右,而入模温度不得低于5℃。如拌和后温度达不到10℃以上,应停止施工。
3)混凝土的养护。混凝土养护期间不加热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储热法。混凝土拌和前原材料进行加热,浇筑后利用原材料加热或水泥水化热的热量,通过适当保温延缓混凝土冷却,或者地下工程利用土壤的热量使混凝土冷却到0℃以前达到预期要求强度的施工方法。这种方法主要使用与体积较大的普通混凝土结构工程或地下结构工程。
②综合储热法。掺化学外加剂的混凝土在配制过程中掺入适量的早强剂或早强防冻剂,搅拌时原材料加热,浇筑后利用原材料加热及水泥的水化热热量,通过适当保温延缓混凝土冷却,使混凝土温度降到0℃或防冻剂规定的设计温度前,达到预期要求的强度的一种施工方法。
③负温养护法。负温养护法也称外加剂法。是在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的防冻外加剂,拌制混凝土时原材料也要适当加热,浇筑后的混凝土不加热也不做保温储热进行自然养护,使混凝土中水分在负温条件下仍然保持液相存在,水泥能够不断进行水化反应而使混凝土不断增长强度的一种施工方法。
混凝土不得采用浇水养护。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覆盖,先用一层塑料布将整个基础覆盖,在塑料布上严密覆盖草垫,防止冷风进入坑内,防止其表面受冻,维持混凝土不受冻结。
冬季施工时采取储热法对施工后的混凝土进行养护,当空气温度低于0℃高于-3℃时,可在坑口上方覆盖单层塑料膜保温;当空气温度低于-3℃时,可在坑口搪上木杆铺上草帘、草、或草垫等保温材料,再盖上棚布或塑料薄膜,四周用土压严,使坑内温度达到+5℃以上,也可以采用在坑口木架上盖两层塑料薄膜,四周用土压严的方法保温;当空气温度低于-15℃时,可采取蒸汽养护。
基础保温应经常检测坑内温度,当空气温度突降,坑内温度保证不了正温时,应立即采取补加保温层等措施以放混凝土早期受冻。
混凝土冬季施工每日要听取天气预报,每日要测量三次保温层内的温度,并做好测量记录,以掌握养护情况。
冬季施工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40%以上方可拆模,拆模时必须能保证混凝土棱角不被损坏。混凝土严格保证养护时间,不得过早拆模(根据规范规定2~4天),拆模时报监理检查认可。拆模后及时回填,如不能回填仍需采取措施保温,以防混凝土受冻。
基坑回填时,冻结土不得不得与混凝土表面直接接触,应将冻结土与基础表面用稻草等物隔离,以免冻土直接接触基础使基础受冻,也可回填非冻结土。
冬季施工混凝土属特殊施工,应对施工过程重要因素进行监控,并形成记录。
(3)混凝土的质量检测。冬季施工混凝土质量检测除正常施工检测配合比、坍落度、水灰比外,还应检查以下几项:
检查外加剂的用量。
测量水和骨料的加热温度。
测量混凝土自搅拌机中出料的温度和建筑的温度,每一个工作班中至少要测量四次。
混凝土采用储热法养护时至少每6个小时检查一次基坑温度。
冬季施工掺加防冻剂后每基基础应作一次试块,用以检查28天后混凝土的强度,试块养护条件应与基础相同。
冬季施工的基础应填写常规基础浇制记录。
冬季施工时适当提高水泥用量,水灰比不大于0.6。并可以采取加热水的方法。
搅拌前应用热水冲搅拌机,投料顺序为先投入骨料和已加热的水,然后再加水泥。混凝土搅拌时间比通常情况下延长50%,不得低于3分钟。
混凝土搅拌出罐后运输浇捣速度要快,以减少热量损失。
防冻剂运往各施工驻点,要求专人负责管理,按比例使用,防止与混凝土混淆。具体使用时间另行通知。
(4)回填。基础拆模后经自检合格和监理签证后立即回填土,按级配回填同时要将现场所余少量砂石混凝土等填入坑内。
石坑回填应掺入30%以上的黏性土,先用土覆盖基础表面,以免石块碰伤基础。依次填土、铺石直到满足回填要求。所填石块粒径不得过大,现场配手锤对粒径过大的石块进行破碎。
回填应分层夯实,每层厚度为300mm。回填土超出基础边缘300mm,并要有高度为300mm的防沉层。回填后的余土(石)应做外运或平整处理,保持现场干净整洁。
4.危险点预测与措施
(1)危险点:防冻剂与水泥混用造成混凝土强度降低。
措施:防冻剂派专人管理防止混用。
(2)坑内休息,造成煤气中毒。
措施:严禁坑内休息,夜间值班坑内加温必须两人以上。
(3)坑口覆盖后坑口边沿不清,造成跌落坑中伤人。
措施:坑口设标志牌,防止跌落。
(4)火灾。
措施:施工人员不许点火取暖,不可吸烟,严格控制火源。
第四篇:输电线路施工安全协议
220kV大南I、II回线改道工程
施 工 安 全 管 理 协 议
2008年06月30
日
工程安全管理协议
发包单位(以下简称甲方):云南红河送变电工程公司 承包单位(以下简称乙方):
为确保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人身、电网、设备的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国家电监会《电力生产事故调查暂行规定》、南方电网公司《安全生产工作规定》以及《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等法律、法规、规定,甲乙双方特签订本协议。
本协议除明确双方安全职责等重要内容外,还应根据各阶段(如土建、安装、调试,高空作业、停电作业、带电作业等)的安全技术要求及特点,从完善保障人身安全及施工安全方面,增加提出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和明确双方的义务及责任,并按协议严格遵守。必要时,必须在各个阶段的书面安全技术交底中重申并明确,书面安全技术交底应双方签字。
一、工程项目名称: 220kV大南I、II回送电线路工程
二、工程地址:个旧市官家山
三、工程范围:
1、N1—N10组立铁塔
四、协议期限:本协议与工程施工合同同步有效(2008年6月30日至2008年7月30日)。
五、甲乙双方安全职责:
1.甲乙双方须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南方电网公司、云南电网公司、地方安全生产主管部门颁发的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和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有关劳动保护的法律、法规、条例以及《安全生产工作规定》、《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及《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等制度、规定。2.甲乙双方必须严格执行消防安全相关规定。易燃、易爆场所严禁吸烟及动用明火,消防器材不准挪作他用。
3.施工期间,乙方指派专人负责本工程项目的有关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甲方指派专人不定期的检查施工现场执行安全生产规程、制度状况。
4.甲方和乙方在合同期内,都必须切实履行各自应承担的安全职责,确保工程安全施工、文明施工。
5.甲方安全责任
5.1 对乙方的资质进行审查,确认其符合且具备下列条件: 5.1.1 持有有关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和资质证书;持有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授权委托书;有施工简历和近3年的安全施工记录。
5.1.2 相关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配置及持证在合格有效期内,符合安全生产要求。
5.1.3 配备的机械、工器具及安全防护设施、安全用具满足安全生产需要。
5.1.4应有的安全管理制度齐全。包括各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特种作业人员的审证考核制度、各级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和定期安全检查、安全教育等制度。
5.1.5 具有两级机构的承包单位设有专职安全管理机构;施工队伍超过30人的配有专职安全员;30人以下者设有兼职安全员。
5.2 开工前对乙方工程负责人和工程技术、管理人员进行全面的安全技术交底,指明在施工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并做好记录及相关资料。
5.3 在具有危险性的电力生产区域内作业,如有可能引起火灾、爆炸、触电、高空坠落、中毒、窒息、机械伤害、烧烫伤、塌方等易引起人员伤害和设备事故的场所作业,须事先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要求乙方结合工程实际制定保证安全的“四大措施”(组织、安全、技术、文明施工措施),并认真审查,对“四大措施”不合格者,禁止乙方开工作业。
5.4 甲方对施工现场的危险点、带电部位等,应设置明显的安全标志牌、警告牌和遮栏(不包括乙方自行设置的违栏和标识)。
5.5 不定期检查乙方施工现场,对乙方人员在生产工作中违反有关安全生产规程制度的行为予以制止和纠正,可发出书面整改通知书;对严重违章的行为立即勒令停止其工作。
5.6 落实工程合同中规定由甲方承担的有关安全、劳动等其他事宜。
6.乙方安全责任
乙方根据工程施工所制定的“四大措施”(安全、组织、技术、文明施工措施)未得到甲方审查通过,不得开工。必须按甲方要求进行修改再经甲方审查合格后,方能作开工前的准备。
6.1 开工前,工程负责人必须对所有参加施工人员进行全面的安全技术交底,并结合 “四大措施”进行现场安全教育,使全体施工人员掌握工程特点及所有安全措施及安全注意事项。
6.2 工程负责人在施工过程中不得脱离工作现场,对复杂的或危险性较大的工程,应亲自进行现场监护并与甲方现场监管人员保持联系。
6.3 施工中,必须严格执行《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和遵守甲方有关安全、文明生产(施工)的规定。进入电力生产区域内施工,必须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对规定可以不使用工作票的工作,开工前必须征得甲方的许可。
6.4 乙方在施工期间所使用的各种设备及工器具、架构等均应符合施工安全要求,确保不超过有效检验周期。每天开工前应对施工机械、工器具及安全防护设施进行一次检查。
6.5 乙方工程负责人应对所在的施工区域、作业环境、操作设施、设备、工器具等进行认真检查,发现隐患立即停止施工,并经落实整改后方准继续施工。
6.6 甲方设置的各类安全防护设施、遮栏、安全标志牌、警告牌、接地线等乙方不得擅自拆除、更改。
6.7 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法律、法规规定,严禁未成年人员和有职业禁忌的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和作业。
6.8 乙方施工中的特种作业(操作)人员,必须持有效的合格证上岗。
6.9 乙方应为所有施工人员配备保证安全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确保正确使用。
6.10 乙方工程负责人对甲方在安全检查中提出的安全隐患和问题必须及时整改。
6.11 乙方接受甲方的安全监督、管理和指导。乙方人员在施工中发生不安全情况应及时向甲方通报。
6.12 乙方有权拒绝甲方的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6.13 如因乙方采取的安全措施不当,违反有关安全规程、规定及本协议所列安全事项而造成的一切事故或对第三方造成损失的,均由乙方承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及法律责任。
六、工程合同总造价的5%作为工程施工安全保证金。如因乙方责任造成现场安全管理不严、责任不到位,违反有关安全规程、规定和本协议,或造成安全事故时按以下条款进行扣除。
1.承包方责任造成人身事故,电网一类障碍、设备一类障碍及以上事故时,扣除全部施工安全保证金。
2.承包方责任造成电网二类障碍、设备二类障碍时扣除2.5%施工安全保证金。
3.承包方对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不严、安全责任不到位、未履行本协议所列条款内容,甲方安监人员、巡查人员发现时,每项扣除施工安全保证金的0.5%。
4.施工完毕,未发生任何不安全情况时,支付全部安全保证金。
七、本协议一式四份,甲乙双方各执二份,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
八、其他未尽事宜,由双方协商共同解决。
甲方单位:
代表:
经办人:
电话:
2008
乙方单位:(盖章)代表: 经办人: 电话: 年 6月 30 日(盖章)
第五篇:电力工程新建输电线路施工管理探讨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电力需求的不断增加,各种电力工程建设项目也在不断增加,电力工程的建设已经逐渐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基础性工程。在电力工程中,输电线路具有向用户分配和输送电能的作用,联系着各个变电站和发电厂,是保证电力系统稳定的一个重要环节,有着举重若轻的地位。输电线路的施工质量会直接关系到之后的电力工程的是否能稳定操作和进行。为了保证电力工程的施工质量,加强电力工程中新建输电线施工的管理已经成为实际电力施工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主要从电力工程中新建输电线路的不足以及对施工的管理措施进行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电力工程;新建;输电线路;施工管理
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电力行业已然成为我国经济的一个重要部分。随着国民的经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科技的进步,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电能的需求越来越高。电能已然成为日程生活的基础和生活质量的保证。为了提高电力的供应水平,电力工程的建设也在不断地增加。电力企业为了提供给客户更好的使用体验,应努力提高电力工程施工水平的管理水平,使电力工程的施工质量得到保证。电力工程管理有技术密集性,专业众多,资金密集型等多个特点同时还受到很多外部因素的影响,比如一些设备的采购运输和工程设计等因素。这就需要管理者协调电力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每个方面的工作,进行合理地设计协调和规划,加快新技术的推进,严格遵守规章制度,明确不足,从而进一步提高电力工程的管理水平,保证电力工程的质量。
一、电力工程过程中新建输电线路施工的不足
1.电力工程新建输电线的管理问题
电力工程的管理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问题,例如对一些附属设备没有进行明确规定,在工程操作过程中如果需要新的附属设备还需要重新进行订购,增加了成本。对造价的认识不足,导致在订货和合同签订时的不合格。在电力工程新建输电线的管理流程中,管理者往往会缺乏施工合同的严谨性的意识,对造价的基础知识,没有很强的投资效益的观念。所以,管理者必须要严格地遵守目前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各种规章制度,强化电力工程的基础知识,用合理的管理办法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提高工程的效率,将施工的风险降到最低,提供稳定的供电服务。
2.输电线路工程的占地问题
在电力工程新建输电线施工的时候,维护临时占地问题和占用土地补偿的问题一直困扰着电力施工公司。因为施工的过程中,往往会关系到占用农田的问题,这样便会与普通民众的利益相违背,就无法得到老百姓充分地支持和理解,甚至会受到一些村名的抵触。尤其是对一些老旧化线路进行维护,移位,在改造的过程中,大部分农田都是属于农民在经营,村民经常会用诸多理由拖延施工的进行,延长了电力工程的施工时长。这样一来,不仅降低了输电线路工程的实际工作效率,还给施工企业造成严重的影响和损失,拖延了工期,增加了电力企业施工的成本。
3.输电线被破坏和盗取的问题
近年来,电力设施被盗以及损坏的案件越来越多。特别是在一些农村欠发达的地区,已经从个人作案发展到了团伙作案。随着电力产业的发展,人们对电力需求的增加,各地电力工程项目的大规模的实施与原有城市建筑产生了冲突,由于施工过程中的各种疏漏,使电力工程新建输电线路与其他基础性的设施产生了冲突,导致电网遭到了破坏,停电事故发生的概率大大提高,无法提供稳定的供电服务。
4.输电线路与种植树木的问题
这几年来,国家一直大力支持发展林业,但是大部分的林农为了自身的收益,对林木进行大面积地栽种,而不考虑供电线路通道的问题,导致违章种树的情况越来越严重,阻碍了供电,导致跳闸停电的情况经常发生,无法维持原有的稳定的供电秩序,降低了居民供电的质量。特别是随着林木的生长,会逐渐靠近高压线的危险距离,如果在空气湿度过大或者下雨天时,高压线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对林木放电,使林木成为带电体,增加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威胁到了周围居民和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埋下了重大事故的隐患。稍加不注意,就会发生人员伤亡的重大事故,对生命和财产造成重大的伤害。
二、提高电力工程中新建输电线路的管理措施
1.提高人才素质
提高人才素质是提高电力工程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想要提高管理工作者的管理水平就必须提高相关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对管理和技术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教育,去先进的企业进行参观学习,开阔眼界学习经验。让管理者实际参与到新建输电线路的工程建设中去,让管理工作者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不断地完善自己,提高自己,锻炼自己。在影响输电线路施工管理的因素中,人是最直接的因素,只有切实提高管理者的管理素质,培养出综合性的管理人才,才能提高电力工程的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的形象。
2.政府执法部门的支持
电力设施遭到损坏和偷窃只靠电力公司的力量是无法得到有效地遏制的,还需相关政府执法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紧密配合。只有政府执法部门大力打击损坏和偷窃电力设施的现象,加强此类现象的执法力度,加强法制宣传的范围,健全行政执法制度,严惩偷窃电力设施和损害电力设备的不法行为,才能从根本上规范损害偷窃电力设施的行为,让电力设施的安全得到有效的保障,维持正常的供电秩序,使电力行业发挥巨大的作用。
3.运用现代化的高科技管理手段
在现代科技发达的今天,提高电力工程中新建输电路的管理程度必然要使用到现代化的科技手段。使用现代化的工程项目管理软件提高电力工程的管理效率,能够满足电力工程的众多要求。将不同的步骤同时进行,在资源管理的同时,进行费用的控制和进度的控制,提高了工作效率。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根据工程的管理目标要求和人、财、物的投入等情况,制定切合实际的可行的、科学合理的应用规划和管理方法,对于切实用好工程项目管理软件,做好工程项目的建设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部分。电力企业需要提高自己的科技水平,运用高效率的管理软件,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为广大人民提供更好的供电服务和供电保障。但也要对资源被病毒侵蚀,还原卡的使用保持一定程度上的警惕。
4.技术操作提高
技术操作是输电线路施工管理过程中最基础的一个部分,直接影响到了一个电力工程的可行程度,所以输电线路中绝缘子的正确选择和使用是十分重要的,它能够保证绝缘子的正常稳定运行,从而大量减少停电事故的发生,维护线路的正常稳定运行,提高电力企业供电的质量。5.对输电线路绝缘子选型的一些建议
(1)悬垂串绝缘子应选用防污型盘式瓷绝缘子或长棒型绝缘子。我国盘悬式瓷绝缘子的生产厂家多、产量大,但不同厂家的产品质量差异很大。除耐张串可选用普通型的外,伞型的应选用双伞或三伞,而钟罩深棱型绝缘子不宜使用。
(2)瓷棒绝缘子的机械强度直接与瓷件有关,由于运行中外界偶然的撞击,或者运输、安装过程中造成的损坏,或制造过程中形成的内部缺陷(要求产品有严格的质量检查、优良的制造工艺),在运行的过程中可能会折断,所以瓷棒绝缘子应选择质量有保障的产品,并小心的安装运输,加强检验工作。
(3)钢化玻璃绝缘子具有零值自爆的优点,可节省一定量的运行维护的费用。普通型的玻璃绝缘子可在耐张串使用。
(4)合成绝缘子具有维护工作量小、耐污性能好,质量体积小等优点,瓷、钢化玻璃绝缘子在这些方面是不能和合成绝缘子相比的。积极研究考核其各项性能、寿命的技术指标及试验方法,对在线运行的合成绝缘子应加强检测。
三、结语
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工程的安全和质量,提高效率,从而缩短工期,控制投资成本。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可以说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一个电力企业施工管理的高低直接影响一个电力企业未来的发展。所以在电力工程新建输电线路施工的管理中,需要改正现有存在的不足,探索新的管理方式,创新自己的管理思路,采用先进的管理方式,进行合理地规划,协调和设计从而提高电力工程的质量。电力企业在改善工程施工管理方式的过程中,还要不断吸取学习先进的管理方式和经验,增强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拥有自己的优势,取得持续稳定的发展。
作者:陈小平单位: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巴中供电公司
参考文献:
[1]刘文毅.浅析电力工程施工管理流程的问题与建议[J].当代经理人,2006(21):87.[2]冯金城,赵怍忱.保护输电线路安全法律问题分析[Z].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第八届青年学术会议,2004(21):159.[3]边艳航.浅谈电力工程中输电线路施工的管理[J].中国科技信息,2011(22):74.[4]王蕾.蔺喜迎浅谈电力工程中输电线路的施工管理[J].机电信息,2012(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