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85%B3 于水污染治理工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关于水污染治理工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水污染防治工作自70年代在我国开展以来,环保部门从管理工作入手,对污染治理工程实施规范化管理,建立了若干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办法,推动了污染治理进程。但从近几年来的监测报告来看,水环境状况不容乐观。全国几乎找不到一条未被污染的河流,因污染带来的经济损失数目大的惊人,生态环境状况每况愈下,水污染已开始阻碍我国经济的发展。原因何在呢?笔者以为,污染治理工程达不到预期效果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
对污染源进行治理是控制水污染的最有效手段,是改善水环境质量的出路所在。但近年来的污染治理工程却存在着大量的问题,影响了治理效果,浪费了资金,挫伤了人们的治污积极性,致使水污染得不到很好地控制.其主要表现有以下几方面:
1工程投资居高不下
投资问题多年来一直是污水治理工程的最实质问题,它的大小,直接关系到企业治理污染的积极性.同时又是衡量工程本身有无实用价值的关键。在水处理达到一定指标即我们获得一定的环境、经济、社会效益后,投资的大小成了衡量工程成败的重要指标。若以很欠的投入而得到极少的产出(指环境、经济、社会效益)则说明投资是低效的。无论是七、八十年代的生化处理法还是九十年代的化学处理法,都存在投资高的问题。生化处理法,由于是由生物对污水中的污染物进行作用,将其转化为生存、发展所需的能量,故而降解速度慢,时间较长,占地面积较大,土建投资较高日处理800吨污水的污水处理厂,两座沉淀地、一座曝气池等,土建规模近1000立方米,投资10万元左右,加曝气设备,管线等投资超过50万,而COD的降解量只有300一500mg/L。对于现在常用的混凝气浮一活性炭吸附技术,日处理500吨污水规模的设备投资就30-70万,加调节池、污泥池、厂房、管线等,共需投资约50万元。这样的投资COD降解量一般为40omg/IJ左右。处理好的污水除毛纺行业能用于洗毛工段外,其它行业很少能回用.至于冲厕、冲洗车间地面等,又因管线架设复杂、投资高也并无实用价值。因此,得到的只是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而经济效益不明显。这样的投资状况对我国现有的大部分企业来说并无积极性可言,对有些企业来说甚至是一种包袱。投资过高问题严重阻碍了污染治理的进展,也是水环境状况得不到明显改善的原因之一。
2运转费用企业难以承受
运转费用的高低是水处理设备能否正常运转的关键。运转费用一般说来由药剂费、人工费、电费、设备折旧费,维护保养费等几部分组成。它们的高低直接反应设备、技术的可靠程度,同时又是直接影响水污染治理效果的重要原因。我国现有的常用技术工艺运转费用就比较高,对于经济效益不太好的我国大多数企业来说水处理负担过重。致使水污染治理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四方面(1)药剂费售价太高。如1吨碱式氯化铝价格在1800一2500元之间,硫酸铝为800元左右。(2)工艺中动力消耗过大,电费太高。(3)设备自动化程度低,所需操作人员太多,人工费太高。(4)设备本身及所配电机、水泵质量太差,维护费用太高。
以混凝气浮一活性炭吸附工艺为例对COD500omg/l一的低浓度纺织印染污水,处理至COD100mg/L左右仅药剂费、电费、人工费就要在0.5-0.6元对COD1200mg/L的高浓度的纺织印染污水,处理费用则要达1.0元左右。这样处理过的污水也只是达到排放标准,不能循环使用,经济效益不明显。更有甚者,运转费用之高超过治理污水以前的排污费。这对于经济效益第一位的企业来说是一种负担。由于运转费太高.企业承受不了,污水处理设备时开时停,不能正常运转.有的干脆直接不用,治理设备成了应付环保部门检查的幌子。几十万、上百万的投资就是为“环保局检查时说得过去”,治理污染成了种形式,出现污染源越治越多,环境质量不断恶化的现状。这应当引起环境管理部门和技术服务单位的重视。
3设备使用寿命短
使用寿命过短可以说是现有污水治理设备的通病,投巨资上的设备多则使用七、八年,少则三、四年。还有极少数的设备由于设计、制作存在严重问题,不等调试运转正常就报费的。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l)水质恶劣。由于污水中时常含有酸性、碱性物质,有的还含有较强的氧化剂等,使污水有较强的腐蚀性,设计时考虑不周全就大大降低设备的使用寿命。
(2)产品质量低劣。由于技术服务单位偏面追求经济效益,设备在设计、制造过程中就存在问题。如设计时选取的保险系数过小,制造时选用的原材料质量较差,达不到标号,生产过程中偷工减料等。另外,还有选用的配套产品质量不合格等原因。
(3)工艺选择不合理。工艺选择不合理是导致设备使用寿命短的又一重要原因。常见的主要是活性炭吸附和离子交换处理单元。这两种技术对所处理的污水都有一定的要求,若进水污染物浓度过高,活性炭和交换树脂就会很快饱和,失去活性,就需要反冲洗活化.随着反冲洗次数的增加,饱和周期越来越短,以致全部失去作用。因此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设备的使用条件,以延长使用寿命。
4重点污染源难以治理
尽管造成水环境污染的不仅仅是一个企业一个单位,但从成百上千单位的排水状况来看,污水排放量大.污染物浓度高的重点污染源却是造成水环境恶化的罪恶之魁。虽然它们的数量不多,但它们对环境造成了相当大的威协,左右了区域内的污染状况。重点污染源主要是造纸、酿酒、石油化工等。从滨州地区1992年的统计分析来看,12家重点污染源排放废水量占到全区总量的近75%,其中一家造纸厂就占1/5,而污染物COD的排放量竟占到l/3。因此搞好重点污染源的治理是保护水环境的关键措施。
但从我国的水污染防治技术和经济状况来看.对污染严重的造纸、酿造等行业的污水治理还未见有可行的技术。对造纸行业曾经提倡过的碱回收工艺,对减少污染物排放量的确起到一定作用。但本方法只使用于规模宏大的造纸厂,对中小厂家来说是行不通的。投资巨大运转费用高,出现严重的负效益。即使是大型造纸厂,运转情况也不理想,普遍存在运转费高于回收碱价格的现象。而对于利用黑液提取木质素磺酸钠的工艺,也存在技术不完善、投资高,管理复杂、产品销售不好的原因而一直未能推广。只有白水回收技术工艺简单、投资少,经济效益较为明显,而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但白水不是造纸污水的重点,它的回收对减少污染物排放量影响不大。因此,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污染。致于酿酒、石油化工等行业的污水处理也没有可靠实用的技术重点污染源难以有效控制是造成水污染的根本原因。治理重点污染源便成了今后改善水环境状况的根本出路所在。
5几点对策
从水处理工程的目前状况来看,水环境前景实在令人担忧,但究竟如何加以控制,有识之士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建议,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下面笔者就水污染防治工程谈几点看法。
首先水污染应该防与治结合。单纯强调治理不仅投资巨大,收效也往往不太明显。污染物从根本上来讲是生产过程中设备、技术落后而浪费的原材料,排放的污染物越多,原材料浪费就越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就越差。因此,水污染一定应该从生产工艺上进行预防,提高工艺的科学性能和设备的先进性能,尽可能多地将原材料转化为成品,既可提高经济效益又能减轻污染。与污染治理有关的管理制度如“三同时”限期治理,环保目标责任制等,应当在政策上督促和鼓励将单纯对污水进行治理同改革工艺、设备,加强生产管理结合起来.减少生产中的浪费现象,选择无污染工艺、设备。同时,环保货款也应带有倾斜性,给予支持帮助,鼓励对污水进行防治结合的项目上.第二加强对技术服务市场的管理。由于环境工程起步较晚,环保技术市场管理没有走向正规化,一直较为混乱,没有形成正常的竞争机制。环保部门应当从服务的角度出发,对技术服务市场进行管理,对服务单位的技术状况,设计、施工能力,以及工程方案的可行性、投资、运行管理等进行严格把关,给企业当好参谋。企业则应当加强信息联系,对所上工程进行投标,展开竞争,对竞争单位的方案进行审查、论证,选出投资最少,运行费最低,处理效果最好的方案,保证工程质量。
第三有计划地抓好重点污染源的治理。如果要使一个地区的水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就应当重点抓好重点污染源的治理,有计划地个个击破。而对每个重点污染源而言.由于其治理任务重,建设工期较长.应当制订年度施工进度计划。保证施工日期和施工质量,而对治理难度大的企业,则应从工艺入手加以改造,减少排污量。对那些效益差的重点污染源应当坚决予以关、停、转处理,不能以珍贵的环境为代价,换取微薄的利润。
第二篇:我国水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
我国水污染现状及其对策
我国水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
摘 要:由于对保护水资源认识不足,执法不严及有关水的法制不健全等原因,我国水污染情况相当严重。应从调控农村面源污染、控制点源污染、实行排污总量控制、加大对水污染治理投资、建立健全法律法规、进行水环境质量规划、推行清洁生产、倡导节水型产业等方面进行综合治理。
关键词:水污染;排污总量控制;水环境质量规划;清洁生产;节水型产业 0 引言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没有水就没有生命。1997 年联合国水会议向世界发出“水不久将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危机”的警告,时至今日水资源危机已经日益显露出来,其中以水污染最为严重。在我国,82% 的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有 42%的城市饮用水源受到严重污染,农村有70%的饮用水不符合卫生标准。水污染问题已经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热点问题。1 我国水污染现状
水污染的根源来自工业排放的废水、污水、城镇生活污水以及农业化肥、农药流失等。据统计,从1998 年起,我国生活污水排放量已经超过了工业废水排放量,大部分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水体中,增加了水污染。又由于农业方面的化肥、农药的低效利用,使大量营养物质随地表径流进入水体,更加重了水体污染。1.1工业排污及废弃物引起水污染
工业废水是我国水源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近20 年来,虽然我国污水的处理率在不断提高,但污水的年排放量仍在大幅度增加。1999 年全国工业和城市生活废水排放总量为 401亿吨,比1998年增加 6 亿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 197亿吨,比上年减少4亿 吨;生活污水排放量 204 亿吨,比上年增加 10亿 吨;生活污水排放量超过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废水排放量中,乡镇企业排放量为29.2 亿吨,占工业排放总量的14.5%。由于乡镇企业的废水废气处理率、处理达标率和符标率等 3项指标很低,导致农村生态环境的污染。同时,工业固体废物的排放堆存不仅占用大量土地,并对空气、地表水和地下水产生二次污染,而且使江湖面积缩小,影响水资源的利用。固体废物中所含有害成分经雨水淋洗会污染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造成农、渔类产品污染。1.2农业面源污染引起水污染
随着点源污染的控制,农业面源的污染已成为水环境污染、湖泊库富营养化的主要
我国水污染现状及其对策
影响因素。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来自化肥和农药残留物,以及水土流失过程中的土壤养分和有机质。随着化学肥料施用量的快速增长,导致土壤板结、耕作质量差,肥料利用率低,土壤和肥料养分易流失,污染了地表水和地下水。农药对水体所造成的污染也很严重。据统计,我国农药总产量目前已超过40万吨,生产品种从1986 年的 5个已发展到 200 多个。每年农药的使用量在23 万 吨左右,平均使用农药 2.33 kg/hm2,根据分析,一般只有10%~20%的农药附着在农作物上,而80%~90%则流失在土壤、水体和空气中,在灌水与降水等淋溶作用下污染地下水。1.3 城市生活垃圾引起水污染
我国人口众多,居民的生活垃圾数量也很大。4亿多城镇人口,按每人每天产生1kg 计;10亿多农村人口,按每人每天产生 0.5kg 计,每天共产生 90万吨生活垃圾。生活垃圾利用率极低,大部分都在城郊和乡村露天堆放,不仅占去大片可耕地,还可能传播病毒、细菌,其渗漏液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威胁饮水和农产品安全。而且,城市生活污水也是引起河流污染的主要原因。2 我国水污染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2.1工业污染
工业生产是水污染的重要因素。其中主要是化工、造纸、印染、制革、电镀、炼油、炼焦、放射物、采矿等造成的水污染最为严重。2.2农业污染: 主要是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造成水污染。2.3生活污染: 尤其是城市和风景旅游区生活中的粪便及有机废水造成的水污染。2.4航运污染: 船舶排放含油(煤)污水,生活污水和运载、油、煤及有毒物质等溅漏造成江河水的污染。如长江航道每年都发生有毒货物溅漏或倾覆江中的河水污染事件。2.5养殖业污染:
由于渔业养殖投放铒料、鱼药造成水体的污染。
面对日益严峻的水环境恶化,世界各国从60年代起大多颁布了水污染防治的法律。1964年法国颁布了《水域分类、管理和污染防止法》。1975年德国的《水资源管理法》。1974年英国的污染防治法和1991年的水资源法。我国于1984年5月11日六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同年11月1日实施。1996年
我国水污染现状及其对策
月15日八届人大十九次会议又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的决定》。该法在实施10多年来,对推动我国水污染防治和保护水资源方面起了巨大的作用,特别是修正后的水污染防治法更使我国水污染防治工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3 导致我国水污染的主要原因 3.1 对保护水资源认识不足
各级领导部门未把保护水资源提高到基本国策的高度来认识,违背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方针。在 1992年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世界各国代表一致同意,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就是要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起来。我国政府也早就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的基本发展战略。因此,我国在西部大开发的实施中,一再强调重视环境保护,提高环保意识,以避免造成“西部大开发了,环境破坏了”的局面。但是应该看到,很长时间以来,我们的很多做法往往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总是将发展经济列在
我国水污染现状及其对策
作。
4.1严格控制点源污染并实行排污总量控制
对于工业和城市废、污水排放,必须要加强管理,达标排放。对于超标、超量排污的企业,一方面要加大处罚力度,另一方面还可以利用收取的排污费、排污权交易费等设立特别基金,用于扶持企业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减轻企业治污的经济压力。采取奖励和惩罚相结合的措施,充分调动企业治污的积极性和责任感。4.2 加强农村面源污染的宏观调控
将面源污染的控制与农业灌溉方式的改变、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绿色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的建立等方面结合起来,提高科技水平,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提高有机肥使用量,将面源污染控制到最低程度。4.3加大对水污染治理的投资
初步估计,用于水污染防治的投资至少应增加到我国 GDP的 1%,这个数字与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但如果现在还不痛下决心增加投资,任凭水污染发展下去,那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必将继续增加,最终发展到无法收拾的地步。
加快建设城市废水处理厂,可显著提高城市废水无害化处理率。在缺水地区更应大力实现废水的资源化,将处理后的废水回用于工业、农业和市政等,缓解水资源的矛盾。同时,引进国外先进的水环境恢复技术,结合国情,研究水环境恢复技术的理论、方式方法,通过生物技术与物理、化学手段的结合,加速水环境恢复的进程。水是人类须臾不可缺的重要资源,它既是生命之源,又是发展之本。4.4建立健全水管理系统的法律法规
用有效的、强有力的法规代替过时的立法和规定;依法施行统一管理,建立新的全球水道德观念,加强水的忧患意识和节水意识教育,克服“水盲”。应加大执法力度,坚持依法治水,坚决杜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发生。水是有限的,水是宝贵的,水是不可再生的。面对过去惨痛的教训,每个人都要自觉地树立节水意识,节约每一滴水,减少和杜绝人为的水污染。水污染是文明的污染,是时代的污染,水消失是民族的消失,是人类的灭亡。4.5水环境质量规划
按河流生态学概念,确定流域内主要河段水文周期内最佳自净能力时的污染临界负荷,并据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的综合比较论证,提出相应的国土整治中的土地利用方案、国民经济规划布局以及人口密度等方面的最优指标。在这些分析论证的基础上,合理地
我国水污染现状及其对策
制定点、线、面废污水与废弃物的防治措施,以防止污染的扩散。4.6大力推行清洁生产
实施对工业污染排放的总量控制,强调对资源的有效利用,而不是着眼于废水浓度的达标排放。在水污染物排放控制方式上,由单一的浓度和污染指标的控制转向污染总量控制和各项污染指标严格控制相结合。我国工业经济还处于较落后的水平,但我们不能按照发达国家以往发展经济的方式来发展,而是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一场新的工业革命,走出一条以保护资源与环境为目标的全新的发展道路来。4.7提高利用率并大力倡导节水型产业
基于环境承载力,国家或地方管理机构应负责建立水域安全利用指标。制定开发利用的长期规划,改传统的水供给管理模式为竞争型水需求管理模式,包括水资源补偿性使用,以许可交易的取水许可证调整水价和排污费等。优先发展节水型产业,鼓励节水技术、方法的应用和创新。5 结束语
水污染防治工作的水平高低对于缓解我国的水危机,促进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在实践中不断调整、不断完善我国的水污染防治政策和措施,使我国的水污染防治工作不断迈上新的台阶。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以破坏环境、掠夺性开发资源为代价去发展经济。参考文献
[1] 丁南瑚
增强水的危机感,提高节水自觉性 [J].净水技术,1999(2): 2-4 [2] 国家环保总局 1998 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J] 环境保护,1997(7): 3-9 [3] 解振华.中国环境保护工作1999 年取得的进展 [J].环境保护,2002(2):3-5 [4] 曾维华,程声通
流域水资源集成管理[J] 中国环境科学2001,21(2):173-176 [5] 徐伊凡等, 国外水污染防治立法介绍,法制日报,1996年10月22日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5月15日修正版
第三篇: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康巴什区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推进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是社区建设领域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主题。党的十八大报告第一次把社区治理写入党的纲领性文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建立健全居民、村民监督机制,促进群众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依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十九大报告又进一步强调: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因此加快社区治理步伐,提升社区服务水平已成为促进康巴什区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为此,康巴什区委改革办把推进城市社区治理工作作为今年重点研究课题之一,深入哈巴格希街道、滨河街道、青春山街道、康新街道进行实地调研。具体情况如下:
一、康巴什区城市社区治理基本情况及成效
康巴什区下辖4个街道办事处12个社区,自2015年实施街道(社区)管理体制改革以来,提出了“一委一站一居一中心”的创新性社区治理模式,社区体制机制基本确立。政府增加了经费投入,社区服务设施逐渐完善。发展壮大了两支队伍,一支是社区居委会,一支是社会工作者,有效协助政府工作,提高了服务的质量和专业性,社区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社区服务功能不断强化。社区社会组织不断发展,社区服务站解决了党、政、社事
就要求社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主动适应社会管理发展变化,建立健全社会协调、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当前社区服务市场化程度不够,许多服务领域缺少服务标准、服务规程,多数服务产业化程度极低,个性化、多元化服务缺失,社区服务资源共享程度较低,服务设施闲置和服务设施不足的矛盾并存。如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存在居民活动室少,停车位不足以及收费高,物业管理不到位以及不作为,开发商遗留的房屋质量问题,小区地下管网破损以及管理权限不明等问题。
(三)社区工作人员不稳定,工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目前从事社区工作的人员包括三部分,一是街道、社区干部,改革后下沉到社区工作,这部分人员较少,工作任务繁重,而且流失较严重;二是以离退休人员、下岗失业人员为主的居委会业委会人员,他们社区管理积极性较高,但在年龄、素质方面与新形势下社区建设与管理的要 求不相符合,并且工资待遇较低;三是社工及社会组织成员,这部分人员较少,工资待遇较低。因此社区工作队伍不稳定,且缺少知识化、专业化水平,待遇较低。尽快引进人才、加强培训,建设一支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高素质社区工作者队伍,已成为推进社区建设向纵深发展的当务之急。如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存在人少任务多,工作人员身兼数职,为居民服务不及时,社区活动居民参与度低,自治意识不够,没有按照文件要求发放社区人员相关补贴等问题。
(四)社区共治网络发展不均衡,三社联动和配合有待进一
系。对社区目前承担的各项工作进行全面梳理,进一步规范社区党组织、居委会和服务站的职能,切实解决长期以来社区职责不清、行政事务负担过重等问题。严格执行“准入制”,真正将社区准入制度落到实处。建立社区治理统一考核机制,减少各部门对社区的多头考核,同时加大对相关部门向社区指派性工作的考核。将直接为群众、企业服务的行政职能赋权于街道,增强街道的服务力、执行力。加大执法下沉力度,加强安全、物管、执法等工作人员的配备,减少社区行政性事务,理顺街道公共管理职能,真正行使社区公共服务职能。
(二)推进社区服务社会化。建立社区公共服务项目清单,通过向居委会与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购买服务的方式解决政府行政性事务的开展问题。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为社区居民提供高效快捷的服务。针对居民的公益性需求,通过社工、社会组织提供精神慰藉、法律援助、助学助困等公益性服务。以便民利民为出发点,不断探索为民服务的新机制、新领域。以求助电话、社区服务网站和短信为载体,构建一个覆盖全区、社区的信息服务平台,24小时全天候提供生活类、资讯类、事务类、电子商务类等多项服务,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社区服务求助网络。建立社区服务平台,推行社区10分钟服务圈,为孤寡老人、空巢老人打造“一键通”应急呼叫系统。
(三)提升社区干部服务能力。立足于社区工作者的专业化、职业化,不断壮大社区工作者队伍,大力提升社区工作者的综合
第四篇: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存在问题与对策
我县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情况、存在问题及对策
淳安县农业局
我县农业面源污染物主要包括:农药、肥料、农膜等投入品的使用污染,畜禽粪尿污水、人粪尿、生活垃圾及生活污水,千岛湖网箱养殖造成的污染等。
一、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情况(一)规模猪场排泄物治理
2005—2006年,根据省、市污染治理要求,我县完成了对存栏500头以上规模猪场的排泄物治理工作,共有4家规模猪场实施了排泄物治理,分别是杭州千岛湖生态综合养殖有限公司、杭州千岛湖养殖有限公司、杭州千岛湖梓桐生态养殖场、杭州千岛湖唐氏农庄,猪场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生态化原则,通过干湿分离、雨污分流、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污水无害化处理的方法,对猪场排泄物进行综合治理。其中杭州千岛湖生态综合养殖有限公司和杭州千岛湖养殖有限公司采用生化处理方式,杭州千岛湖梓桐生态养殖场和杭州千岛湖唐氏农庄采用沼气加生化处理方式,四家猪场投入资金分别为120万元、135万元、47.41万元和57.30万元。
根据省污染治理目标,2007年要完成存栏300头以上规模猪场的排泄物治理工作,我县的杭州千岛湖汾口大福基生态养殖场和淳安县文昌镇东树坑村方国旗养猪场被列入省2007年治理计划,2家猪场按照省治理要求和猪场实际情况,制订治理实施方案,预算治理设施总投资分别为17.5万元13万元。
(二)网箱养殖整治
为促进千岛湖网箱养殖健康有序发展,县委、县政府经充分调研后,决定对千岛湖网箱养殖秩序进行规范整治。要求将千岛湖原有的2417亩养殖网箱面积缩减至《淳安县千岛湖渔业发展规划(2005-2010)》所设置的允许容量1900亩以内;并按《规划》所 划定的养殖区,将现有禁养区内的养殖网箱搬迁至规划区内,以保护千岛湖一流的生态水体和改善优美的自然景观。
从2006年4月开始,至2006年底已将网箱养殖面积缩减至1867亩,实际缩减550亩,顺利实现了网箱缩减阶段的工作目标。从2007年2月份开始,进入禁养区网箱搬迁阶段,目前主要做好搬迁户的思想工作,并根据实际,对淡竹黄指山附近水域11户养殖户进行了异地搬迁工作。
(三)农药、化肥等污染治理
我县全年化肥总用量8万余吨(实物量),化肥用量中单质化肥占总化肥用量的60%以上,经过多年平衡施肥的宣传和各类作物专用配方肥的推广应用,复合(混)肥的使用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这对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化肥的流失起到一定的作用。
农药:我县农作物的品种繁多,全年种植面积达百万余亩,病虫害发生种类多,发生相复杂,危害严重。据不完全统计,我县农作物病虫害发生面积达750万亩次,危害损失约1.8亿元左右,虽然近年来,通过水稻综合防治、农作物无害化治理等植保技术推广应用,有一定的成效,但农药使用仍然是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方面。
农膜:全县使用农膜约70余吨,通过宣传、市场回收、农村垃圾房建设,除回收再利用外,大部分都被农户收集作为废物回收,少部分作为垃圾处理。
农作物秸秆:我县农作物秸秆利用方式主要为秸秆还田,对环境的污染主要是油菜秸秆的焚烧,污染大气。通过近年来大力推广秸秆还田及禁止秸秆焚烧宣传,秸秆焚烧现象已日益减少。
(四)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
2005年以来,按照省委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以下姜村为示范,在全县大力推广“三改一建”和“猪—沼—作物”废弃物循环利用的生态模式,大力推进沼气建设工程。2006年县政府将在“全县农村新建1000只沼气池”列为为民办实事之一,2007年县政府 又将“在全县农村新建2000只沼气池列为为民办实事之一”,截止目前,已在全县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1723只,大大改善了农村脏、乱、差的面貌,减少了对千岛湖的源头污染。
二、存在问题
(一)规模猪场排泄物治理工作主要是资金困难,养殖场排泄物治理工程投资较大,而采用生化处理方式处理的还要有较高的费用来维持设备运行,而养殖场生产经营受市场行情变化影响,效益不稳定,加上近年来疫病风险增大,养殖成本不断增高,因此,养殖场经济负担较重。而对于一些小规模养猪,更是难以承担治理费用。
(二)农作物病虫监测工作跟不上生态农业发展的需要。我县农作物病虫测报工作起源于60年代初,当时在全县范围设有30个情报点,至80年代逐渐衰落,至90年代未20世纪初基本已处于名存实亡状态。2006年,在省市有关业务部门的帮助下,建立了浙江省农作物病虫监测网淳安区域站。滥施农药带来的环境问题、农产品安全问题,从80年代联产承包制以后日益严峻,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市场的发展,农村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对病虫监测工作的需求是益迫切,但由于没有专项经费的保障,无法保障区域站工作的正常运行,严重的制约着病虫监测工作的开展和发展。
化验室及病虫监测站是农业局作为一个职能部门各项业务工作开展的基础,更是产业健康发展的保障,但我局化验室由于没有专项经费支撑,长期以来处于关停状态。两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测土配方施肥,但我县的这项工作因化验室建设的滞后仍举步维艰。
(三)网箱规范整治工作存在问题,一是网箱养殖户就地养殖思想比较严重,认为搬迁至其他水域,家庭难以照顾,如坪山水域、05省道文昌水域的部分养殖户;二是网箱养殖户便利思想广泛存在,认为目前养殖地点交通便利,离县城又较近,对鱼货销售十分有利,搬迁至其他水域,无论是对生活、鱼货销售等方面都造成极 大的影响。三是网箱养殖户思想顾虑比较严重,害怕因搬迁引起逃鱼、死鱼事故发生,给自己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在前几次搬迁过程中也确有此类情况发生;四是道路、城镇及重点工程建设,给大面积网箱搬迁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网箱养殖主要选择在避风的库湾、港汊,但从目前千岛湖的情况来看,可供网箱养殖选择的有效水域的确有限。
(四)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存在问题:一是各乡镇式作进度不平衡,有的乡镇建设积极性很高,申报了县、省、国家三级沼气项目,计划建设2-3个沼气示范村;而有3 个乡镇只报了一个县级示范村。2006年国债项目已到全面开始实施时间,有许多乡镇还没有动工的迹象,工作落实不到位,甚至要求更换项目实施村;自筹资金筹集不及时到位,个别农户三改建设配合不到位,有的村户在抓投料启动工作上不到位,使得沼气池建成后效益不能及时得到发挥,影响工程建设进度。二是后续服务迫在眉睫,前两年建成的沼气池达到1300只,有些设备及配件需要分批更换,加上今年要建设2000只,因此服务工作非常紧迫。目前,服务体系构架还没有完全搭好,服务设备硬件建设还没有开始,服务人员选拨工作等软件建设还没有完成,因此服务能力和水平还很有限。加上繁重的建设任务,仅靠县能源办的技术力量和施工队伍是很难完成这项工作,必须靠县乡村户各级共同努力才能完成。
三、建议与对策(一)畜禽养殖
1、转变生产方式,实现畜禽存栏合理转移。根据现代畜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合理规划畜禽养殖发展,引导农户转变生产方式,走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型发展之路。按照县政府关于禁养区、限养区整治规定,对限养区内散养畜禽实行控制发展,通过科学引导和规划,有效实现畜禽存栏量的合理转移。
2、积极推行生态养殖模式。采用畜—林、畜—果、畜—桑、畜—粮等农牧型生态养殖模式。一是利用大量的果、桑、茶、竹等经济林资源,发展生态放养本鸡;二是利用大量的库湾、山湾牧草资源和农作物秸杆丰富的优势,发展养羊;三是利用玉米等农作物种植面积较多,饲料粮丰富的优势,根据土地消纳粪便与与规模相结合的原则,发展养猪、蛋鸡生产。通过农牧结合型生态养殖,使农牧业生态经济系统达到整体最优、协调共生、良性循环的要求。
3、加强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进一步加强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积极引导和鼓励养殖场户开展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实行规范化、标准化、无公害化生产,提高我县畜禽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4、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进一步规模畜牧产业发展,2005年县政府出台了淳政办发[2005]55号《关于进一步规范畜牧业发展的意见》,对符合条件的养殖场新建房屋和无害化处理设施进行补助,对畜牧养殖业发展和无化害处理设施投入起到一定的鼓励作用。但对治理设施的高额投入而言,只能是杯水车薪,因此,建议各级部门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以确保今后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治理设施的正常运行。
(二)网箱养殖整治
加大宣传力度,统一广大群众的思想认识,优化服务,想方设法为养殖户排忧解难,尽可能降低养殖户在网箱面积搬迁过程中的利益损失,确保网箱整治工作的顺利完成。抓紧水域的功能规划,做好搬迁的善后服务工作
(三)农药、化肥等污染治理
1、重点建设“浙江省农作物病虫监测网淳安区域站”和“化验室”,使之成为农业局作为一个业务单位的业务方面专业性、权威性的重要体现。
2、加强农资市场管理,引导农资经营行为诚信为本,规范农资 经营行为;加强宣传,引导农民购买最合适的产品。
(四)农村沼气池建设
1、继续加强宣传发动。一方面通过大众媒体,继续加大宣传沼气池在新农村建设的作用,宣传沼气这个清洁能源对生态建设的好处,提高乡村干部和农户对沼气建设的认识。另一方面通过在项目村先建示范户,让当地的农户示范给其它农户看,以此带动项目村的全面建设。
2、全面落实项目建设。主动到乡镇到村,上门抓紧落实2006年农村沼气国债项目建设,帮助农户规划沼气建设方案,推进项目村快速建设。同时,抓紧做好今年的省百万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工程建设项目的准备工作,争取立项后即可开工建设,保证年内完成任务,推进全县2000只目标任务的完成。同时,希望把今年建设户用沼气池的目标任务落实到乡镇领导考核加分的责任工作中,加快沼气池建设步伐。
3、抓紧起动后续服务。为保证沼气池正常使用,必须抓紧做好后续服务体系建设的一些基础性工作,讨论并出台规范性管理文件,成立县级沼气服务中心和乡镇沼气服务站,选聘乡镇级沼气辅导员,开展乡镇级沼气服务体系人员的上岗培训等,并正式挂牌开始服务。为保证这些工作有序开展,政府还需要投入一定的启动资金,为县级沼气服务中心和乡镇沼气服务站购置一定数量的沼气服务必备的硬件设备,如一套进出料设备、一套检测设备、一套维修工具、一批沼气配件,做到服务有人员、有场所、有设备、有配件、有原料,具备为300-500个沼气农户服务的能力。
第五篇:流动商贩存在的问题与治理对策概要
流动商贩存在的问题与治理对策 — 以 北 京 市 为 例
摘要 :“流动商贩”随着市场经济的产生而出现,并在社会生活中日益影响着人们的生 活。在市场经济下,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流动商贩,作为一种非正规就业的方式 , 流动商贩的 数量与日俱增。他们对于解决社会就业压力、方便市民的生活起到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同时, 由于流动商贩所具有的一些特点以及政府管理过程中的政策性缺失, 导致流动商贩对城市市 容、环境卫生、交通、市场秩序等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 , 并成为城市管理中的一个难题。基 于流动商贩存在的社会背景及其影响, 政府对流动商贩的管理也日益凸显其重要性。流动商 贩作为目前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 政府对其管理是否有效直接影响着政府在经济建设与社 会管理的成绩。对流动商贩的研究, 也是市场经济下政府正确处理市场与政府之间关系的必 由之路。本文以北京市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的方法对城市流动商贩的社会背景、存在原因、以及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等基本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并结合理论知识, 通过综合 考量,得出新形势下政府应对流动商贩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市场经济 流动商贩 治理对策
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市场经济的不断调整与深化,随着市场化的深入发展, 人们对于自由经济的需求性与适应性也更加明显。中国现行不完善的市场管理制度与人们的 商品交易需求之间的矛盾形成了流动商贩存在的基础。与此同时,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 快, 北京市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要求与流动商贩所带来的各种问题导致了城市管理者与流动 商贩之间的矛盾冲突。流动商贩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能满足处于社会低端人群的 消费需求, 更是一部分人谋生的重要手段,流动商贩的存在是必然的, 也是合理的。只有承 认和尊重流动商贩存在的合理性, 才是有效治理流动商贩之基石, 也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流动 商贩与城管之间的冲突, 促进城市健康有序发展。流动商贩存在着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可能性。
一、流动商贩存在的原因
(一利益驱动是流动摊贩产生最直接的原因
调查发现,大部分的流动商贩是基于经济利益的驱使而从事这种无固定的商品交易。在对 100名流动商贩的了解中,我们发现, 57个商贩属于外来务工人员, 28个本地农民, 15个自主创业的大学毕业。其中, 93%的部分属于无工作人员,只有 7人是工作之余的第二 份职业。由于流动摊贩投资少、成本低、风险小、见效快,因此成为低收入家庭和人员特别 是下岗、失业、待业人员、外来人员等改善家庭经济状况的第一选择。而且由于流动摊贩的 适应市场的能力强、经营内容调整快又不承担办证费、税收、店面承租费或摊位费等等各项
费用, 因此, 流动摊贩的经营成本大大低于有门店或摊位的证照齐全的、依法纳税的合法经 营者, 在其他经营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流动摊贩产生的利润大大超过合法经营经营者所产生 的利润。
(二市场需求是流动摊贩产生的内在原因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的市场需求也不断增加。民众的需求是全方面、多样 的。而城市中的无论从商品供应、地理位置、适应市场的能力的方面, 都无法也不可能完全 满足民众的市场需求。而市场作为调节供需关系的枢纽, 势必会产生一种更加方便大众的交 易形式,而流动摊贩这种特殊的形式以其商品价廉、经营方式灵活、购买方便等优势, 正好 弥补市场需求的不足,满足了一定的消费群体的实际需求,因而在市场上占有一席地。
(三外来人员涌入城市成为流动摊贩产生的推动力
据本次不完全统计,昌平区接受调研的流动商贩里接近半数是外来务工人员。由于社 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 这种现象在北京 表现得更加明显。这些外来人员中, 一部分人没有一技之长, 一时找不到工作,由于流动摊 贩投资少、成本低、风险小、见效快、易于经营,因此这部分人就选择了流动设摊经营,成 为流动摊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就业形势严峻,下岗待业失业人数增多是社会原因
目前来看,社会经济发展总体上是平稳的,但随着新增就业人口的增加、劳动产业转 变,市场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不断提高,社会上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导致下岗、失业、待业 人员不断增加。而一部分下岗、失业、待业人员常常迫于生计,只能把流动设摊作为谋生的 渠道和手段。
(五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是流动商贩存在的制度原因
在此次调研的人群中,超过 67%的流动商贩是由于经济收入得不到保障,为生活所迫, 才自谋出路, 因而流动设摊成为他们主要谋生手段。流动设摊的老年人、残疾人是流动摊贩 中的特殊群体。由于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 低保、农保以及其他一些其他社会福利跟不上, 致使很大一部分人群游离在温饱的边缘, 只能以流动设摊作为谋生手段, 在艰苦的生活条件 下谋取更多生活必需品。
二、流动摊贩的特点与产生的问题(一 流动摊贩的特点
流动摊贩挤街占道、无固定门店,在城市道路、居民区、集贸市场周边、公园,在广 场附近等随意摆设摊点或走街串巷。其活动具有以下特点:
1、活动范围大、流动性强
大多数受访人群认为 , 流动性是流动摊贩最显著的特点。由于流动摊贩经营工具简单, 不用办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卫生许可证,就可以经营。所以它的活动可以随着市场需 求的变化而变化。商贩们可以根据不同时段、不同地段人们的需要进行不同的商品出售, 加 上流动摊贩交易过程简单,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不用开票,因此可以随时随地流动或者设 摊经营,活动范围遍及集贸市场周边、公园和广场附近、学校周边、城市道路等诸多地区。
2、经营活动的特定时段性
由于经营环境的恶劣,流动摊贩要求其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最适宜的价 格把经营物品销售出去, 取得最大的利益。因此, 流动摊贩为了吸引更多的消
费者,常常于 上、下班高峰时间出现在人流量大的繁华地段;或者于清晨、中午、傍晚期间聚集在集贸市 场(菜场周边;或者于清晨时出现在锻炼人员集中的公园、广场的附近;或者于学生放学 期间出现在学校周围;抑或于夜间出没在大商场、超市的门口等等, 其经营活动的时段性非 常明显,其它时间则基本上躲藏起来。
3、经营内容杂、应变能力强
流动摊贩经营内容品种繁杂、门类齐全、应有尽有:有小家电、小百货等日常生活用 品;水果;蔬菜;油炸、油煎、水煮、火烤、白切类食品等等。而且,流动摊贩能根据季节 变化、市场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经营内容,以迎合消费者的需求, 具有极强的应变性。尤其 经营内容的季节性特别明显,如六月杨梅、秋夏的西瓜、秋冬的橘子和冬春的甘蔗等, 甚至 在一天之内也会经营不同的商品, 比如早上卖豆浆油条, 上午卖蔬菜食品, 中午卖营养快餐, 下午卖水果,晚上卖小物品或烧烤。诸如此类的现象比比皆是。
4、管理的难度较大
流动摊贩为逃避城管执法队员的处罚,在实际设摊经营中积累丰富的经验,掌握城管 执法队员的巡查规律,采取“你进我退、你退我进”的迂回战术,反反复复在同一地段设摊 经营, 与城管执法队员打游击战。并且在执法中队开展集中整治时, 流动摊贩充分利用手机 进行信息传递, 只要某路段有流动摊贩被城管执法队员查处, 信息马上会传递到相关的流动
摊贩, 以逃避城管执法队员的查处和处罚。整治结束后, 流动摊贩又恢复继续设摊经营。因 此,对于流动商贩的管理难度十分巨大。
(二 流动商贩的危害性
由于流动商贩存在以上诸多特点,所以它对社会生活产生着很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是 有利有弊的,本文主要分析其产生的危害,以求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措施。
1、不利于文明城市的创建
流动商贩不需要固定门店和经营场所,他们走街串巷、随意摆摊设点,这种不正规的 经营方式虽然有其便利性, 但由此而造成的果皮、包装物等固体废弃物、炸烤产生的呛鼻的 油烟味以及哄吵的买卖交易的噪音等, 给城市带来了许多污染与无奈, 零星的摊点摆放也是 城市建设的一大障碍, 这些严重影响了市容市貌, 降低了一个城市的品位。从某种意义上说, 流动摊贩多少,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高低。因此,流动摊贩的普遍存在, 不利于一个城市开展文明城市的创建工作。
2、引发食品卫生问题
经营油炸、油煎、水煮、火烤、白切类食品等等的流动摊贩,既无健康证又无卫生许 可证,缺乏必要的食品卫生知识和卫生保障措施,有的甚至出售“三无”、过期或腐败的食 品,这些食品根本不符合卫生标准,人们吃了这些食品,不可避免会产生各种不适或疾病, 不利于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尤其不利于中、小学生的身体健康;而流动摊贩经营的小家电 等日常用品,有的是“三无”产品、伪劣产品、假冒产品等等,不符合安全要求,人们在使 用这些产品时, 有可能引起意外事故。这些流动商贩的买卖缺乏监督, 是一种纯粹的自发行 为,所以安全性无法得到保证, 发生食品、产品安全事故之后也无法追究事主责任,只能自 认倒霉。受访人群中 , 接近40%的人数基于这个原因不购买摊贩食品商品。
3、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由于流动摊贩不办理营业执照,所以不必依法纳税,导致国家税费流失,损害国家利 益。并且由于流动摊贩无固定门店, 不需支付店面费用或摊位费及管理费等。因此,流动摊 贩的经营成本大大低于有门店或摊位的证照齐全的、依法纳税的合法经营者, 同样一种商品 就会在价钱上相差甚大, 所以深得消费者的亲赖。这对正规市场造成一定的冲击, 损害了合 法经营者的利益,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经营秩序,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4、占道经营堵塞交通
流动摊贩往往在人流量大的路段摆摊设点,特别是在上、下班高峰时间在人流量大的 繁华地段或在清晨、中午、傍晚期间在集贸市场周边的城市道路两侧占道设摊。这些地方本 身道路狭窄,容易发生交通拥挤状况,加上流动商贩的摆摊设点,就更加加重了拥挤状况。55%的人认为流动商贩的存在影响了其正常通行 , 并且容易造成安全隐患,引发交通事故。
5、容易引发社会治安问题
由于流动商贩不具有固定性的特点,所以商品交易经常是一次性完成的,出于利润最 大化的心理, 他们很可能在经营过程中营销假冒伪劣产品或短斤少两、以次充好、强买强卖, 侵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这种不公平的交易也非常容易引发矛盾,甚至造成打架斗殴事件, 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影响社会治安,不利于和谐社会构建。
三、对流动商贩的治理
在对流动商贩的治理中,我们可以采取公共治理理论的有关理念,在认识维度上,充 分考虑为什么治理、治理的目标、治理的主体应该是什么、用该采用何种手段进行治理,从 图示五个治理的要素出发, 提出具体可行的治理模式, 达到综合整治的效果, 满足各方利益, 促进社会和谐。
(一 转变治理理念
转变治理理念是对流动商贩进行有效性治理的前提与基础。转变治理理念应该从三方 面入手。第一, 必须承认流动商贩存在的客观原因和现实意义, 承认流动商贩在社会管理不 完善的情况下存在的必要性, 以及其解决市场发展不充分的重要意义, 第二, 城市的市容建 设要建立在“和谐关系”的处理基础上,不能以行政权力强行打压流动商贩的存在。第三, 对流动商贩的态度要实现从“控制取缔”到“积极引导”的转变。在过去的治理过程中,往 往对流动商贩采取一种打压控制的手段,这种硬性的办法不仅不能解决这些商贩的真正问 题, 更加造成了城市管理人员与商贩之间的激烈矛盾, 不仅不利于建设国际化大都市, 更加 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 扩展治理主体
在公共治理的理论基础下,流动商贩治理的主体应该形成“政府为主、多元参与”的 格局。首先作为政策制定、在社会关系处理中居于主要位置的政府,应该坚持“以人为本” 的管理理念, 关注弱势群体, 关注流动商贩存在的深层次的社会原因与制度原因, 考虑流动 商贩人群的社会保护、养老、子女教育等, 以更加关心而不是苛责的眼光审视流动商贩人群。同时, 应该更加重视城市社区的力量。具体而言, 就是以社区为单位, 让小区居民投票决定 流动摊贩的去留、经营种类、经营地点、经营时间等问题。小区居民最了解自己的生活需要, 所以他们也应该最能把握好管理流动摊贩的‘度’。与此同时,政府可以对社区行为进行适 当的指导,将其引向更加规范合理的方向。比如建议社区内部进行监督评议机制,即对社区 附近的流动商贩实行集体监督制,定期评选优秀商贩,减少其摆摊费用或者在其摊位上颁发 奖章,吸引小区居民购置该摊位物美价廉、信用度高的商品。(三完善治理手段 政府对流动商贩的治理手段表现在制定政策措施和制度规范上,常见 治理手段[ 谢冶菊:《关于流动商贩的治理》《城市问题》2011 年第 11 期]为直接管 制、税收、补贴、劝解、自愿服务五种,治理情况则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对流动商贩而言,直接管制一直是主流模式,然而现行的管理模式下,应该尽量避免直接暴力的管制,采取更 加温和且易于实施的办法。税收是必不可少的,为了维护市场的公平性,流动商贩应该缴纳 税收,不过考虑到流动商贩的特殊性,可以重新制定纳税标准。在商业不发达但却是人口居 住集中的地区,可以适当鼓励流动摊贩的出现,比如通过补贴摊点摆放费用等激励措施。同 时,还要求提高城市管理人员的综合执法能力与文化水平,特别是提高协管员队伍的整体执 法水平与素质,加强对城管人员的培训,强化对“城管”执行方式的监督与管理等等措施的 配合实施。(四治理模式的设想近年来北京市采用了“万米单元网络管理办法”。这一方法以一万平方米为基本单位,把城区划分为数个单元格,每个单元格“城管”均配置“城管通”。但是这种办法管理费用 太高,而且不利于和谐关系的建设,所以从经济学与社会学的角度来讲都是不科学的。在实 现对流动商贩的规范性治理的过程中,笔者认为可以充分借鉴交通制度中关于驾驶员 “十二 分考核法”的管理办法。即城管可以对批准设摊的商贩实行统一“十二分”治理模式,建立 违章档案,统一考核。考核内容可以包括:对环境的污染、贩卖商
品的质量、有无雇主投诉 以及大众口碑等。“十二分制”可以采用累计分制,每次有违纪现象就扣除相应的分数,扣 分定期清零并对分值为负数的商贩进行罚款处分,或取消其设摊资格。在实行这一治理模式 时,应简化流动商贩注册的程序和环节,避免其因为不满与麻烦而去别的地方设摊。也应对 流动商贩设定具体特定的时间与地点,规范其交易行为,提高劳动利用率与方便消费者并行。再者,也应该对这些商贩进行不定时的检查,以便更加规范流动商贩的交易行为。除此之外,社会和舆论也要“宽容”看待城管的“执法难”,要理解城管的工作,同时又监督和督促城 管工作方式的“合理”转变。其实更多时候,只需要相关的的各方彼此都“多一分宽容”,我们北京市的城市摊贩管理问题就一定能“和谐”解决。参考文献:
[1]郭彩玲:《城市流动商贩问题产生的原因及治理机制》《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 院学报》2011 年第 34 期 [2]陶红茹、陶朝英 《流动商贩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商场现代化》 2011 年 2 月(上 旬刊)总第 637 期 [3]吕来明:《流动商贩就业权保护与城市公共空间管理制度的冲突与协调》商业时代 2012 年 17 期 [4]谢治菊:《社会管理视角下的流动商贩治理》政治与社会 2011、10 [5]程玉海:《城市流动商贩思想状态与优化》中国商贸 [6]陈永明:《浅议流动商贩管理中的问题和对策》企业导报 2013 年第 9 期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杜娇然 余梦 杨雨馨 王彦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