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

时间:2019-05-15 00:33: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

第一篇: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

教育部、共青团中央:

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

(教社政[2004]1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教育工作部门、教育厅(教委)、团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精神,现就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以下意见。

一、进一步明确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 高等学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遵循文化发展规律,借鉴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以实施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导向,弘扬主旋律,突出高品位,加强管理,注重积累,努力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不断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使高等学校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基地、示范区和辐射源。

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是:(1)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2)重视和加强校风建设,培育良好的教风和学风,形成对教职工具有凝聚作用、对学生具有陶冶作用、对社会具有示范作用的优良校风。(3)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4)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建设,建造精神内涵丰富的物质文化环境,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二、扎实推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深入开展校风建设。要在充分挖掘学校历史传统宝贵资源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发展战略和规划,根据学校办学思想和理念,大力营造崇尚科学、严谨求实、善于创造、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良好校园风气。要扎实开展师德教育,制定完善师德规范,严格师德管理,加强教师思想品德和学术道德教育,宣传师德建设先进典型,积极建设“志存高远、爱国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的优良教风。要制订完善大学生行为规范,严格管理特别是考试纪律管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努力形成勤于学习、奋发向上、诚实守信、敢于创新的良好学风。要结合党风廉政建设开展廉政宣传教育,在大学生中传播廉政知识,弘扬廉政精神,培育和建设廉政文化。通过校风建设,在校园树立热爱祖国、决心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贡献自己全部力量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培育自强不息、不怕任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共同意志和奋斗精神,形成与时俱进、昂扬向上、勇于创新的共同追求和开拓意识。

大力加强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要继续实施“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工程”,把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融入到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各环节。要不断整合教育资源,努力形成一支学术水平高,学科构成合理的专家学者队伍,逐步建立起内容覆盖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体系。要开好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对理、工、农、医科学生要多开设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对文科学生要适当开设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课程。通过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不断提升大学生的人格、气质、修养等内在品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要建设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充分发挥现有国家和省级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示范、辐射作用。

精心组织校园文化活动。要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思想政治、学术科技、文娱体育等校园文化活动,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之中,使大学生在活动参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要充分利用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党纪念日、十一国庆节、一二〃九运动纪念日等重大节庆日和纪念日,开展主题教育,唱响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主旋律。要深入开展“创建文明校园、文明班级、文明宿舍,做文明大学生”的道德实践活动,把思想道德教育的要求和任务融入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引导大学生从具体事情抓起,从一言一行做起,养成文明行为,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要全面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通过办好大学生科技文化节、大学生“挑战杯”、大学生艺术节、大学生运动会和深入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积极开拓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载体。要充分发挥网络等新型媒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建设好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校园网站,不断拓展校园文 化建设的渠道和空间,积极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活动,形成网络文化建设工作体系,牢牢把握网络文化建设主动权,使网络成为校园文化建设新阵地。倡导使用文明、健康的手机短信用语。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大力扶持理论学习型社团,热情鼓励学术科技型社团,正确引导兴趣爱好型社团,积极倡导社会公益型社团。要充分发挥学生社区、学生公寓、网络虚拟群体等新型大学生组织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加强有效引导,确保校园文化的正确发展方向。

三、大力加强高等学校校园文化环境建设

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建设。要写好校史、建好校史陈列室,通过资料记载和实物展示,生动形象地反映学校办学历程,激励大学生继承和弘扬学校优良传统。要确定校训、校歌、校徽、校标,提倡大学生牢记校训、学唱校歌、佩戴校徽、使用校标,激励大学生热爱学校、刻苦学习。要发挥优秀校友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独特作用,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用优秀校友的人生经历和感悟、创业历程和成就,激励大学生立志成才,报效祖国。要精心设计、认真组织好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奖学金颁发仪式等具有特殊教育意义的活动,倡导学校领导为每一位毕业生或毕业生代表颁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激励大学生勤奋向上、求实创新。

重视校内文化设施建设。要按照有关规定,建设、设计 好教学场所、图书馆,完善教学设施,优化学习环境,不断满足大学生学习成才的需要。规划、建设好大学生文艺、体育、科技活动场所,完善校园文化活动设施,各高等学校都要创造条件建设大学生活动中心,为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提供必要的场地和条件。要加强校报、校刊、校内广播电视、校园网、学校出版社、宣传橱窗等的建设,发挥宣传舆论阵地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更大作用。

重视校园景观建设。加强校园规划和建设,特别是要做好绿化美化工作,使校园的山、水、园、林、路等达到使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和谐统一,用优美的校园景观激发大学生的爱校热情,陶冶大学生关爱自然、关爱社会、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操。要在公共场所布置具有丰富内涵的雕塑、书画等文化作品,营造高尚健康的人文景观氛围。要组织大学生广泛参与校园楼宇、道路、景点的规划、建设、命名以及管理工作,增强大学生对校园文化环境的认同感。

重视校园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要进一步建立健全责任制,加强高等学校内部安全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及时处理侵害大学生合法权益、身心健康的事件和影响学校、社会稳定的事端。要在各地党委和政府领导下,在各地综治委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的协调下,积极配合公安、司法、文化、工商等部门对学校周边的文化、娱乐、商业经营活动开展专项整治工作,维护学校正常教学、工作、生活秩序。

四、切实建立和完善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机制 加强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领导。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部门要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议事日程,会同宣传、体育、文化等部门及共青团组织,统一规划、组织协调和宏观指导本地区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要建立和完善校园文化建设检查评估制度,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评估体系,以评促建、以评促管。高等学校要从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战略和全局高度,充分认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统筹规划校园文化建设。要成立学校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指导本校校园文化建设。要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和学生会、研究生会和有关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深入发展。

加强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管理。要建立校园文化建设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研讨会、报告会、讲座的管理,加强校园BBS管理,绝不给错误观点和言论提供传播渠道。坚决抵制各种有害文化和腐朽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侵蚀和影响。坚决禁止在学校传播宗教。要加强对大学生组织特别是大学生社团的领导和管理,帮助大学生社团选聘指导教师,支持和引导大学生社团自主开展活动。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高等学校要把校园文化建设 经费纳入学校预算,在人、财、物等方面加大投入,确保校园文化建设各项工作顺利开展。要不断完善校园文化建设的政策和措施,切实解决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要加强理论研究,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校园文化建设的新思路、新举措。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部门和高等学校要根据本意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意见和细则。

第二篇: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

教育部 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

教社政[2004]1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教育工作部门、教育厅(教委)、团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精神,现就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以下意见。

一、进一步明确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

高等学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遵循文化发展规律,借鉴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以实施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导向,弘扬主旋律,突出高品位,加强管理,注重积累,努力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不断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使高等学校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基地、示范区和辐射源。

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是:(1)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2)重视和加强校风建设,培育良好的教风和学风,形成对教职工具有凝聚作用、对学生具有陶冶作用、对社会具有示范作用的优良校风。(3)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4)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建设,建造精神内涵丰富的物质文化环境,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二、扎实推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深入开展校风建设。要在充分挖掘学校历史传统宝贵资源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发展战略和规划,根据学校办学思想和理念,大力营造崇尚科学、严谨求实、善于创造、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良好校园风气。要扎实开展师德教育,制定完善师德规范,严格师德管理,加强教师思想品德和学术道德教育,宣传师德建设先进典型,积极建设“志存高远、爱国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的优良教风。要制订完善大学生行为规范,严格管理特别是考试纪律管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努力形成勤于学习、奋发向上、诚实守信、敢

于创新的良好学风。要结合党风廉政建设开展廉政宣传教育,在大学生中传播廉政知识,弘扬廉政精神,培育和建设廉政文化。通过校风建设,在校园树立热爱祖国、决心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贡献自己全部力量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培育自强不息、不怕任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共同意志和奋斗精神,形成与时俱进、昂扬向上、勇于创新的共同追求和开拓意识。

大力加强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要继续实施“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工程”,把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融入到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各环节。要不断整合教育资源,努力形成一支学术水平高,学科构成合理的专家学者队伍,逐步建立起内容覆盖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体系。要开好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对理、工、农、医科学生要多开设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对文科学生要适当开设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课程。通过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不断提升大学生的人格、气质、修养等内在品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要建设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充分发挥现有国家和省级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示范、辐射作用。

精心组织校园文化活动。要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思想政治、学术科技、文娱体育等校园文化活动,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之中,使大学生在活动参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要充分利用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党纪念日、十一国庆节、一二.九运动纪念日等重大节庆日和纪念日,开展主题教育,唱响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主旋律。要深入开展“创建文明校园、文明班级、文明宿舍,做文明大学生”的道德实践活动,把思想道德教育的要求和任务融入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引导大学生从具体事情抓起,从一言一行做起,养成文明行为,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要全面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通过办好大学生科技文化节、大学生“挑战杯”、大学生艺术节、大学生运动会和深入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积极开拓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载体。要充分发挥网络等新型媒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建设好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校园网站,不断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渠道和空间,积极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活动,形成网络文化建设工作体系,牢牢把握网络文化建设主动权,使网络成为校园文化建设新阵地。倡导使用文明、健康的手机短信用语。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大力扶持理论学习型社团,热情鼓励学术科技型社团,正确引导兴趣爱好型社团,积极倡导社会公益型社团。要充分发挥学生社区、学生公寓、网络虚拟群体等新型大学生组织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加强有效引导,确保校园文化的正确发展方向。

三、大力加强高等学校校园文化环境建设

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建设。要写好校史、建好校史陈列室,通过资料记载和实物展示,生动形象地反映学校办学历程,激励大学生继承和弘扬学校优良传统。要确定校训、校歌、校徽、校标,提倡大学生牢记校训、学唱校歌、佩戴校徽、使用校标,激励大学生热爱学校、刻苦学习。要发挥优秀校友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独特作用,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用优秀校友的人生经历和感悟、创业历程和成就,激励大学生立志成才,报效祖国。要精心设计、认真组织好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奖学金颁发仪式等具有特殊教育意义的活动,倡导学校领导为每一位毕业生或毕业生代表颁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激励大学生勤奋向上、求实创新。

重视校内文化设施建设。要按照有关规定,建设、设计好教学场所、图书馆,完善教学设施,优化学习环境,不断满足大学生学习成才的需要。规划、建设好大学生文艺、体育、科技活动场所,完善校园文化活动设施,各高等学校都要创造条件建设大学生活动中心,为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提供必要的场地和条件。要加强校报、校刊、校内广播电视、校园网、学校出版社、宣传橱窗等的建设,发挥宣传舆论阵地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更大作用。

重视校园景观建设。加强校园规划和建设,特别是要做好绿化美化工作,使校园的山、水、园、林、路等达到使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和谐统一,用优美的校园景观激发大学生的爱校热情,陶冶大学生关爱自然、关爱社会、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操。要在公共场所布置具有丰富内涵的雕塑、书画等文化作品,营造高尚健康的人文景观氛围。要组织大学生广泛参与校园楼宇、道路、景点的规划、建设、命名以及管理工作,增强大学生对校园文化环境的认同感。

重视校园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要进一步建立健全责任制,加强高等学校内部安全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及时处理侵害大学生合法权益、身心健康的事件和影响学校、社会稳定的事端。要在各地党委和政府领导下,在各地综治委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的协调下,积极配合公安、司法、文化、工商等部门对学校周边的文化、娱乐、商业经营活动开展专项整治工作,维护学校正常教学、工作、生活秩序。

四、切实建立和完善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机制

加强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领导。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部门要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议事日程,会同宣传、体育、文化等部门及共青团组织,统一规划、组织协调和宏观指导本地区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要建立和完善校园文化建设检查评估制度,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评估体系,以评促建、以评促管。高等学校要从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战略和全局高度,充分认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统筹规划校园文化建设。要成立学校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指导本校校园文化建设。要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和学生会、研究生会和有关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深入发展。

加强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管理。要建立校园文化建设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研讨会、报告会、讲座的管理,加强校园BBS管理,绝不给错误观点和言论提供传播渠道。坚决抵制各种有害文化和腐朽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侵蚀和影响。坚决禁止在学校传播宗教。要加强对大学生组织特别是大学生社团的领导和管理,帮助大学生社团选聘指导教师,支持和引导大学生社团自主开展活动。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高等学校要把校园文化建设经费纳入学校预算,在人、财、物等方面加大投入,确保校园文化建设各项工作顺利开展。要不断完善校园文化建设的政策和措施,切实解决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要加强理论研究,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校园文化建设的新思路、新举措。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部门和高等学校要根据本意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意见和细则。

二○○四年十二月十三日

第三篇: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调查研究

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调查研究

随着高校改革的深入,大学教育的兴起,新型的适应大学的大学校园文化急需建设。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大学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是提升高校办学水平和层次、建设和谐校园的有效办法。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建设大学校园文化呢?为此我做了一次调查研究

调查时间:暑假期间地点:网络调查目的:了解高校校园的文化建设情况 以下是我的调查情况

一、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是伴随着学校的出现而产生的。换言之,校园文化作为一种客观实在,无论人们是否意识到它的存在,在学校出现时,它便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产生并且存在于“文化世界”中了。从理论上讲,校园文化产生的基本条件决定了不同类型的学校可以用不同的校园文化。一般说来,校园文化的产生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群体、共同的文化意识和物质载体。

现大学教育的各项职能而开展的各种活动以及这些活动所创造的所有的物质和精神产品的集合。

二、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

大学校园文化不仅能丰富大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而且具有导向、激励、陶冶和凝聚的德育功能,有利于大学生正确的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培养和形成。

(一)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精神文化作为一种学校所拥有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文化产品、道德准则等精神形态的文化氛围,是学校的灵魂,是校园文化的核心要素。加强大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应注意以下几点

1.加强“三风”建设

所谓“三风”就是指校风、学风和教风。首先,要加强校风建设。校风是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核心与灵魂,良好的校风是校园精神文化的最好体现。校风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我们要注意校风养成的特点,从一点一滴培养起,持之以恒,反复强化。首先正确认识校风对学校和校园文化发展的作用,通过引导人们的价值取向和高尚的世界观、人生观的确立,用精神力量来为实现学校育人目标服务,更好地体现出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特征;其次,要加强学风建设。学风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为树立良好学习风气进行有计划和有系统的实践活动并有针对性地通过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外在行为方式达到端正学习动机,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强学习动力教育。最后,要加强教风建设。加强教风建设时我们应注意首先建立民主性教学关系。在课堂上教师应尊重学生,重视集体作用,关注个体特点,用民主方式讨论和解决问题,教师不应该以权威自居,不应滥施惩罚而应虚心听取学生意见。其次,必须强调树立教师的职业道德。这是“教风”建设的重要内容。

2.加强社团文化建设

加强社团文化建设首先要明确社团的重要地位。大学院校应从素质教育的高度认识学生社团存在的积极意义,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保障社团运作和发展的专项经费,社团发展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确保社团在学校党委领导和团委指导下,健康成长发展。其次要引导社团发展方向。应引导社团坚持走高雅、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之路,要强调社团活动的思想性、突出时代性、注重层次性、倡导主体开明、内涵深刻、格调高雅的活动。

3.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校园文化正常进行的基本要求和关键所在。校园文化建设旨在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求学与做人的环境,而在求学与做人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最大,是学生的主要模仿对象。教师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文明修养、治学态度、生活方式以及人生观、价值观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是终身的影响。

(二)加强校园制度文化建设

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作为生源情况复杂的大学院校,制度文化更显得尤其重要。在制度建设过程中我们必须做到:一要建立健全制度,在建立健全制度的过程中要坚持科学性、可操作性和相对的稳定性,同时强化激励机制。二是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各种渠道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制度出台前,可根据师生的实际思想情况进行有目的的、有意识的舆论引导制度出台后,则要大力宣传建立制度的目的和意义等,组织师生学习制度规定的具体内容,甚至还要详细解释。通过舆论宣传,扩大教育效果,有意识地进行正面引导,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并最终成为制度的执行者和传播者。三是要认真组织实施,规章制度一经建立,就要认真组织实施,实施过程中应力求做到“从严”、“求细”和“与人为善”。

(三)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物质文化是一种显性的校园文化,它往往会发挥规范与制约的育人作用。在校园物质环境的营造中大学院校应注意在“因地制宜”、“因校制宜”的原则指导下,做到校园建筑的使用和审美的有机结合,力求教学与生活设施相对完善,兼顾校园环境中软、硬件工程的共同发展,以实现学校的各种建筑和设施布局合理,融实用性、艺术性和教育性于一体,使人从中获得方便,受到感染和熏陶,得到启迪,为校园文化德育功能的发挥奠定基础。大学院校在继承和发扬各高校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经验的同时,需注意在校园的设计和布局中应将象征学院特有的价值观、审美情趣、行为导向的文化内涵融入其中,在色调、造型和组合的交融中,让人油然感悟到一种理念、一种特质和一种精神。

个人观点优秀的校园文化具有对社会文化的辐射和引领功能。大学精神文化的传播有利于社会健康人格的形成和构建。大学文化培养师生崇高的精神和高尚的人格。学生毕业后会无形地把这种精神传递给其他人,使大学文化所代表的高尚人格和崇高精神在社会中传播,影响着国民性格的培养和生成,从而促进社会向前发展,反过来通过文化传播作用的互动,提升学校的社会知名度,从而加快学校自身的发展

第四篇:高中校园文化建设改进方案

高中校园文化建设改进方案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学生是校园文化的主体,教职员工是校园文化的主导者,校长是校园文化的倡导者和总设计师。校园文化创立的基础在于人,存在的关键在于人,发展的根本也在于人。

学校要坚持文化育人,坚持文化主导,坚持文化自觉,坚持文化沟通,充分发挥师生员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让师生在参与中建设,在建设中受到熏陶和教育,努力形成全员参与,群策群力,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使以校园为纽带的各教育要素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和可持续发展,使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要素之间协调运转,使学校、家庭、社会形成教育合力,使学生、教师、学校都得到发展,全体师生共同构筑学校的精神家园,打造学校的精神长城,形成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的和谐校园。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不断深化课程改革,以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社会主义价值观为导向,以优化、美化、净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打造“活力二中、实力二中、魅力二中、特色二中、美丽二中”为发展目标,体现我校“以人为本,全面育人,提高质量,发展特色”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教师的专业成长,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改进目标。

校园文化建设是非常复杂的任重而道远的系统工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X.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校园精神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对学校传统的继承和发展,通过校训、校歌、校风、教风、学风、校徽、校报、校刊、校树、校花等表现出来。校园精神文化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所要营造的最高目标。它包括校园历史传统和被校园大多数人认同和遵循的共同的办学理念、思想观念、价值追求等群体意识,是一所学校经过长期积淀形成的深层次的有特色的文化,它对学校的发展能够起到引领作用。其精神内涵包括宽容诚信、谦虚博学、求真务实、民zhu创新等。

确立学校的校训、校风、教风、学风,予以最精炼的归纳,并彰显在醒目位置,并不断向学生解读其内涵。可采取编写名校友事迹、采编名师和优生风貌、建立校史陈列室、荣誉室、建设走廊校道文化、办校刊校报、建设校园电台、电视台及校园网等等方式,不断强化校风、教风、学风的宣传。

开展校徽、校旗等标志设计征集和最佳评奖活动。在师生中开展“X县二中学校文化建设”征文评奖活动,征文范围主要包括现代学校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经验总结、规划与设想、办学理念和校训、校歌、校徽介绍、案例与叙事。优秀文稿将收入《X县二中学校园文化建设成果集锦》。

通过创作校歌、班歌、设计新颖独特的校旗、班旗、社团团旗和徽标、学校标志设计等形式,让师生耳濡目染,受到校风精神的熏陶、激励。同时评选最佳校徽、校歌和最佳校旗等评选活动,逐步完成校歌、校徽、校旗的标志设计和校风建设。一个富有特色的校徽和校旗是一所学校的重要标志,校徽可广泛用于学校建筑、校刊校报、学校网站、学生校服、学校办公用具用品等方面,可由学校先行征集初步构思,再请有关专家进行修改设计,最后审定。

定期邀请优秀毕业生和其他优秀人士到校作报告,增强师生对校园精神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增强凝聚力和同心力。校花、校树,待学校进行绿化规划时商定。创办学校校刊《穿洞风》。先设立校刊室,选定主编和工作人员人选,核定工作量,拟出方案,开始办刊。创建校园网站,我校已经初步具备了建立网站的条件,应该经过会议讨论,形成决议,明确负责人,拟定方案,即行创办,不能等待。

X.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物质文化即校园环境,是直观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基础,包括学校布局、建筑风格、建筑色彩、绿化美化、标志设计等,它积淀着历史、传统、文化和社会的价值,蕴含着巨大的潜在教育意义,影响着学生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形成。学校要按照规范要求和美的规律建设校园文化的各种物质载体,使整个校园洋溢着高雅、和谐、完美的气息,从而提高校园文化生活的品位。

①从净化、绿化、美化入手彻底整治校容校貌,按规划分批完成各项工作,巧妙设计各景点,花草树木布局错落有致、疏密合理,边边角角也不放过,通过种植和评选校树、校花活动,力争做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香,冬有绿”,逐步使校园环境达到花园式学校的要求。

②创设各种文化设施。紫藤长廊——位置恰当,展现二中风貌,为学生读书休憩提供一个流连忘返的场所。

校园雕塑——新颖独特、制作精良、寓意深远,文化品味高。

浮雕作品——位置恰当(比如操场后墙等处),显示学校办学思想和人文特色。

文化长廊——在教学楼、宿舍楼学生必经的走廊内创设“文化长廊”。悬挂张贴名人名言挂图、展示学校的校训和教书育人理念,展示学生书画作品,同时也可作为名师名生展示和个性展示走廊。书画作品还可以邀请县政协、县文联等单位参与,邀请一些文化名人献墨献艺,收集装裱。可充分利用教学楼天井和教学楼走廊建设文化长廊。

山水景观——藏风聚气,水随山转,山因水活,并建亭台楼榭,相携成趣,使校园充满诗情画意。建议按区域建设一些由学生和老师命名的富有文化气息的读书园,如建“书声厅”“清泉廊”,并在适当位置添置一些与读书园风格一致的木凳或石凳。

校园主干道旁——张贴内容丰富,适宜中学生欣赏的作品。

班级文化展——通过班风、学风、教风的建设来体现隐性文化,班级教室的布置兼顾共性和个性、各班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风格创设不同的风格与追求,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班级文化的建设,通过班风、学风、教风的建设来体现隐形文化,让教室成为表现自我、优化个性的场所。

温馨提示牌——学校的各个角落,包括厕所等处都有学生设计创作的富有个性、文明高雅的警示牌。

办公室文化——各办公室根据自己的特点,进行富有文化氛围的布置,体现各办公室的特色。

优化校园音响系统——课余时间播放轻松欢快的轻音乐,让师生在其中得到美的享受。

总之,校园环境规划要合理设计,体现一定的文化内涵,力争使学校的一草一木一墙一砖都会“说话”,使学生随时随地都受到感染和熏陶,体现校园“处处皆教育”的深刻内涵,提升校园文化层次。

X.校园活动文化建设。学校文化建设是一所学校师生精神风貌和思想素质、修养的内在及外显表现,是一所学校高层次办学的体现,要根据学校百年发展史,深刻挖掘学校的文化内涵,确立我校的文化建设以校训为基础,围绕“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高于一切”为主题来开展。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适合学生特点的文化活动,以文化活动为载体,全面提升学校的综合素质。

学校要注重创设校园文化氛围,要下大力气开展X二中学子文明修身活动和师德建设活动。要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师生寓教于乐。要积极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课外文化活动,占领学生的业余生活阵地。通过举办“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读书节”等节庆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推进素质教育。要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组织各类兴趣小组和学生社团俱乐部,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活动。要充分发挥团委、学生会的作用,在教师的辅导下,努力实现学生的自主管理、自主发展。

要按照“深层次、多角度、生动性、先进性”要求,深入挖掘学校自身独特的文化底蕴和人文资源,通过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教育活动,从中提炼出能够激发师生志趣、完善师生的精神精髓。

X.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的基础和保证。校园制度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包括规章制度、道德规范、人际交往方式、文娱活动方式等,是学校的行为规范,是维持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校园文化的生命力所在。学校要动员全体师生参与制度建设,在学校、处室、年级、班级不同层面上构建制度体系,并注重培养师生的制度意识,把执行制度变为师生的自觉行为。

制度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因此制度形成必须由管理者和师生共同参与制订,这样形成的制度,才能显出它的优越性并转化为全体师生主动遵守的制度。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完善,形成富有人文特征的X二中制度文化。

要按照“科学、全面、规范、严格”的要求,建立健全校园文化管理制度。坚持民zhu议事制度,充分发扬民zhu,学校重要事务通过校务会讨论后予以发布执行;坚持校务公开制度,利用橱窗公示等多种方式及时对外公布学校财务收支、学生费用收取等情况,做到校务公开透明,教职工心中有数;坚持依法治校、依法执教,做到以法律为依据,照规章制度行事,文明治校,文明执教。

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学生自律活动,增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完善的能力,做到以制度制约人、规范人、影响人、发展人,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既要民zhu管理,自主管理,又要形成既有统一意识,又有个性发展的生动活泼的制度环境。

四、改进重点。

采取轻重缓急和分批次逐步实施的原则,以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为改进重点:

校园精神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对学校传统的继承和发展,通过校训、校歌、校风、教风、学风、校徽、校报、校刊、校树、校花等表现出来。校园精神文化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所要营造的最高目标。它包括校园历史传统和被校园大多数人认同和遵循的共同的办学理念、思想观念、价值追求等群体意识,是一所学校经过长期积淀形成的深层次的有特色的文化,它对学校的发展能够起到引领作用。我们将以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为重点,逐渐实施校园环境文化、制定文化、活动文化建设。

五、改进措施。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进一步提高认识,采取切实措施,才能全面推进实施

X.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成立学校文化建设领导小组,校园文化建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校园文化建设任务。把校园文化建设列入重点议事日程。

X.长期规划,确保实效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因此,要纳入学校建设与发展的长远规划和计划。校园文化建设要统筹规划,合理设计,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方案一经确定,要坚持一以贯之,不因人员变动而随意更改。

X.全员参与,营造氛围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学校的方方面面和各个层次。要精心制定方案,强化落实措施,动员广大师生投入到活动中去,充分发挥他们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使校园文化建设真正达到“求真务实、以美育人”的积极效果。

第五篇: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共青团建设的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共青团建设的意见

共青团中央 教育部

中青联发[2005]15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共青团建设的意见

(2005年4月8日)

为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充分发挥共青团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现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共青团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站在党的事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团的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长期以来,高校团组织在党的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成长的需要,在团结和带领青年学生跟党走、服务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团的建设。

加强和改进高校团的建设,是保证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的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薪火相传、蓬勃发展,需要一代又一代政治坚定、理想远大、素质全面的优秀青年为之不懈奋斗。高校团组织承担着为国家培养优秀后备人才的重要职责。只有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团的建设,才能充分发挥团组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培养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加强和改进高校团的建设,是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当代大学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在“四个多样化”的社会背景下,当代大学生的成长发展、学习生活、择业交友都遇到了一些新问题,迫切需要团组织的关心和帮助。高校团组织必须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才能不断提高服务学生的能力,始终保持在学生中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加强和改进高校团的建设,是团的事业适应新形势、实现新发展的需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制定,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战略的实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都为高校共青团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高校团组织必须主动顺应新形势的要求,找准新的工作定位,拓展新的工作领域,探索新的工作方式,开创新的工作局面。

二、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团的思想建设

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承担着为党做好青年工作的光荣使命。高校共青团在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过程中承担着重要职责,必须始终把思想建设作为高校团的建设的首要任务,把自己锻造成团结和凝聚大学生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强核心。

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全面理解构建和谐社会的深刻内涵。建章立制,形成相对固定的学习制度,不断推进思想建设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把思想建设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通过深入实践,不断深化和增强对党的方针政策的理解。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保持思想认识、理论水平、应变能力和党性修养的与时俱进,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高校团的建设的实践,从实际出发,认真研究团的建设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总结新的经验,探索新的路子。

保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高校团的干部要躬行“两个务必”,贯彻“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始终保持高昂的工作热情,对待工作高度认真负责。注重理论学习和专业学习相结合,不断提高思想政策水平、专业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克服浮躁情绪,加强调查研究,强化服务意识,深入学生实际,和学生交朋友,切实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三、以活跃基层组织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团的组织建设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活跃团的基层工作。基层组织是团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要巩固班级团支部建设,在思想教育、发展团员、推优入党、开展文化活动、解决学生各种困难等方面充分发挥其作用。加强院系团委(团总支)建设和研究生团组织建设。坚持多种模式、多重覆盖,创新和发展新的建团模式。根据需要,在学生公寓和学生社团中建立团组织,尝试在活动项目、网络虚拟群体中建立团组织。以思想建设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全面活跃基层团组织,促进高校基层团组织焕发新的活力。

加强团员队伍建设,强化团员意识。通过重温入团誓词、组织团支部集体活动等多种形式,不断增强团员的荣誉感,保持团员的先进性。认真做好推荐优秀团员作为党的发展对象工作,使“推优”成为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的主渠道,使优秀团员成为学生党员的主要来源。善于发现和树立先进团员的典型,大力表彰先进。对德才表现突出的优秀团员,在推荐研究生和毕业分配时,学校有关部门要适当优先考虑。

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团干部综合素质。把德才兼备、有培养前途的青年教师和优秀毕业生选拔到团的工作岗位上来,建设一支以专职干部为骨干,专、兼职相结合的高质量的团干部队伍。加强对团干部的培养、培训,选送优秀的团干部攻读思想政治教育相关专业的硕士、博士学位,组织参加业余党团校学习、社会实践考察、挂职锻炼等活动,不断提高团干部的综合素质。

四、以提高服务能力为核心,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团的职能建设

高校共青团要从加强团的能力建设和保持团的先进性出发,进一步明确新形势下团的各项工作职能。同时,要根据形势发展和大学生实际需求的变化,不断强化和完善工作职能,探索和开辟新的工作项目。

强化高校团组织的教育职能。坚持育人宗旨,通过开展生动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帮助大学生不断提高政治理论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增强法律意识和守信意识。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为统揽,深入开展“三下乡”、“四进社区”、“志愿服务”、“红色之旅”等社会实践活动,着力加强以“挑战杯”为龙头、以“校园文化节”为载体的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大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

突出高校团组织的服务职能。始终坚持把服务学生作为高校团的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帮助广大学生解决和处理好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具体问题。采取有效措施,通过济困助学、勤工助学,认真做好关心和服务经济困难大学生工作。深入实施“心理阳光工程”,积极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大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咨询服务。加强对大学生创业就业的指导,帮助他们培养创业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不断提高创业素质和就业本领。

巩固高校团组织的管理职能。全面加强和改进对学生会、研究生会、学生社团组织的指导。学校团委应选派优秀的干部,担任校级学生会、研究生会组织的秘书长。帮助学生会、研究生会组织研究制定工作计划和重要工作决策,把握好工作的政治方向,做好主要干部候选人的选拔、推荐工作和主要干部的培养工作。校、院系团委(团总支)要选派得力干部具体负责指导学生社团工作。要通过吸收学生社团主要干部参加业余团校的学习、评选优秀学生社团和社团活动等办法,把学生社团的主要干部团结在团组织的周围,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文化活动。

五、坚持党建带团建,进一步加强党对高校团的建设的领导

各级党委要高度重视高校团的建设,按照党建带团建的要求,切实加强对团的建设的领导。要把高校团的建设纳入党的建设的总体格局,把团建工作开展情况作为检查、评估、考核校、院系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予以高度重视。

高校党委要有一名副书记分管共青团工作,高校行政也应有一名副校长联系共青团工作。高校党委每学年应召开一至二次专题会议,研究团的工作。校团委书记可以列席校务会议,党员校团委书记可以列席校党委、常委的有关会议。

高校党政领导要支持共青团按照团章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不得把团的组织机构撤消、合并或归属于其他工作部门,已经合并或归属其他部门的,应尽快采取措施予以纠正。高校团委领导职数和高校专职团干部的人数,根据学校规模和工作需求而定,要充分保证共青团工作正常开展的需要。在校学生数在10000人以下的学校,校团委专职团干部的编制不得少于5人;10000人至25000人的学校,不得少于9人;25000人以上的学校,不得少于12人,分校区较多的学校,还应酌情增加。院系团委(团总支、教工团总支必须配备至少1名专职团干部。校级团委正、副书记按学校部、处级干部配备、管理,并享受相应待遇;校团委各部部长和院系团总支书记应按科级干部配备、管理,并享受相应待遇。要积极为团组织开展工作创造条件,提供必要的活动场所、设备,保证必要的活动时间,要按照在校生人均不低于20元的标准划拨校级团委日常工作经费。

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党组将组成督查组,就各地贯彻落实本意见的情况进行检查督导。共青团中央教育部

下载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共青团建设的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共青团建设的意见 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是党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是建设和谐社会的生力军,高校共青团在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

    枋洋中心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和意见

    枋洋中心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和意见 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重要体现,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要求。进入新世纪,随着学校各项事业快速发......

    中共广东加强和改进民办高等学校党的建设

    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民办普通高等学校工作的 若干意见 为进一步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引导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要求,认真贯彻《国务院办......

    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

    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 鄂教思政〔2010〕7号 各高等学校: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见》的通知(合集五篇)

    各设区市委教育工委、教育局,各高等学校: 为切实加强我省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和教师队伍管理,进一步提高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特制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教师......

    中共湖北省委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

    中共湖北省委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 党的建设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意见 (2010年2月2日)鄂发〔2010〕2号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和省第九次党代会......

    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

    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为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学生全面发展的校园文化氛围,用校园文化陶冶学生情操,滋养学生心灵,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帮助学生不断地完善人格,使校......

    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

    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以人为本、德育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