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山东污水管理办法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东省城市污水处理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
鲁政办发〔2006〕7号
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为加强城市污水处理费的征收、使用与管理,促进城市污水处理产业化发展,提高城市污水处理水平,保护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经省政府同意,现将《山东省城市污水处理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00六年二月九日
山东省城市污水处理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城市污水处理费征收、使用和管理,促进城市污水处理产业化发展,提高城市污水处理水平,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城市污水处理费的征收、使用和管理。
第三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使用公共管网供水和自备水源(包括自备井和从江河湖泊取水)向城市排水设施(包括接纳、输送城市污水、废水和雨水的管网、沟渠、河渠、泵站、起调蓄功能的湖塘以及污水处理厂)排放污水、废水的单位和个人(以下简称用户),应当依照本办法缴纳污水处理费。
向城市排水设施排放污水并已缴纳污水处理费的,不再缴纳污水排污费和城市排水设施有偿使用费。
第四条
污水处理费属于政府非税收入,按照财务隶属关系全额纳入同级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收取的污水处理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免征增值税、营业税。
第五条
污水处理费的征收标准,由各城市人民政府制定。具体征收标准由各城市人民政府价格行政主管部门会同财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当地污水处理厂和排污管网、排污泵站等设施的建设、运行和维护成本,按照保本微利的原则提出意见,报当地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第六条
用户排放污水的水质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和《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超标排放污 水的,应当依法缴纳超标排污费。
污水处理企业在保证出水水质稳定达标、进水水质不超过设计标准的前提下,可以接纳用户排放的超标污水,并应当与用户签订污水委托处理协议。对污水处理厂已接纳超标排放污水的用户,应当根据其水质超标情况加收污水处理费;加收污水处理费后,不再收取超标排污费。
用户自建污水处理设施,其污水经处理后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规定的一级或者二级标准的,应当按照补偿城市排水管网运行维护费的原则适当核减污水处理费。
污水处理费的具体加收和核减标准,由各城市人民政府价格行政主管部门会同财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确定。
第七条
污水处理费根据用户实际用水量按月计征。
用户应当如实向征收或者代征部门(机构)提供实际用水量。使用公共管网供水的,其用水量按照用户水表显示的量值计算;使用自备水源供水的,按用户实际用水量计算;无用水、采水计量装置的,由征收或者代征部门(机构)参照水利行政主管部门确认的采水量计算或者按照设施取水能力核定的取水量计算。
第八条
污水处理费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征收,也可由当地城市人民政府确定的其他部门或者机构代征。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均不得违 规减免污水处理费。
第九条
财政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向代征部门(机构)支付代征手续费。代征手续费的标准按照实际缴入同级财政专户的污水处理费的1-3%计算。具体标准由各城市人民政府确定。
第十条
污水处理费征收或者代征部门(机构)应当使用省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山东省非税收入缴款书。
第十一条
使用公共管网供水的用户,其污水处理费可以由公共供水企业在收取水费时一并代征,并在发票中单独列明污水处理费的缴款数额。公共供水企业代征的污水处理费应当单独核算,不得与水费和代征的其他行政事业性收费混合核算。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逐月按实际收取的污水处理费数额向公共供水企业开具山东省非税收入缴款书。
公共供水企业应当通过票款分离系统由代收银行将代收的污水处理费及时足额缴入同级财政专户。
第十二条
使用自备水源的用户,其污水处理费可以由当地城市人民政府确定的水利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机构代征。
水利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机构应当逐月按实际收取的污水处 理费数额向用户开具山东省非税收入缴款书。
用户应当通过票款分离系统由代收银行将污水处理费及时足额缴入同级财政专户。
第十三条
当地城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上一年度的供水量等情况向征收或者代征部门(机构)下达污水处理费征收计划,并实行年底考核;完不成征收任务的,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十四条
用户未按照规定缴纳污水处理费的,由负责征收或者代征的部门(机构)责令限期缴纳;逾期仍不缴纳的,根据有关规定,按日加收应缴污水处理费2‰的滞纳金。
对拒缴、少缴污水处理费的用户,负责征收或者代征的部门(机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第十五条
企业缴纳的污水处理费可以计入生产成本或者管理费用。
第十六条
污水处理费实行专款专用,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不得坐支、截留、挤占或者挪作它用。
污水处理费应当专款用于以下事项:
(一)城市污水处理厂、排污管网、排污泵站等相关设施的建设、运行和维护;
(二)支付代征手续费。
第十七条
污水处理费的使用实行预决算制度。每一年度年终,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编制当年度污水处理费使用决算,报同级财政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根据当地污水处理厂、排污管网、排污泵站等相关设施的建设、运行和维护情况,编制下一年度的污水处理费使用预算,报同级财政行政主管部门审核,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财政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月将相关费用拨付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第十八条
污水处理企业应当按照规定用途使用污水处理费。价格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财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污水处理企业的污水处理成本进行定期监审。监审结论应当作为拨付污水处理费用的主要依据。
第十九条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城市污水排放的管理。污水处理企业应当对接纳的污水进行水质监测和分析,发现违规排放超标污水的,污水处理企业可以拒绝接纳,并应当及时向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法查处。
第二十条
污水处理企业应当按照规定做到达标排放。污水处理企业无正当理由擅自停止运行或者未能做到达标排放的,由有关部门责令整改、依法处罚,并相应停止拨付或者扣减污水处理费用;造成污染事故的,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二十一条
建设、财政、物价、水利、环境保护等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恪尽职守,密切配合,加大力度,确保污水处理费收足、用好、管好。
监察、审计等部门应当加强对污水处理费征收和使用情况的监督,保证污水处理费的足额征收和正确使用。
第二十二条
建设、财政、物价、水利、环境保护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和污水处理费代征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所在单位或者上级行政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坐支、截留、挤占、挪用污水处理费的;(二)未按照规定如实提供采水量的;(三)违规减免污水处理费的;(四)其他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情形的。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所称城市是指设市城市、县城和建制镇。
第二十四条
各市、县人民政府可以依据本办法制定具体实施细则。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篇:山东污水改制专题5
山东污水改制专题(5):淮坊市全力推进污水处理市场化改革进程
2005-12-2
中国水星专稿
近年来,潍坊市按照国家和山东省政府关于加快污水处理行业改革的要求,放开手脚,大胆探索,全力组织和推进管理体制、运营模式和监管方式三项改革,初步形成了多元化投资、产业化发展、规范化管理的污水处理新格局。目前,全市8家主要由政府投资建设的城市污水处理厂,有5家完成符合市场化要求的改革改制任务;正在建设的5家城市污水处理厂,全部采用市场运作的模式,放开投资与经营;全市日处理城市污水能力41.6万吨,满负荷运行率达到64%。市场化改革的路子,为城市污水处理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下面,将我们的主要做法作一简要汇报。
一、对已建成的城市污水处理项目,大胆探索,整体改企,一步到位
潍坊市已建成城市污水处理厂8座,设计日处理污水能力达41.6万立方米。前些年,由于污水处理厂在体制、机制和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城市污水处理运营效率低,管理成本高,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的水平。以市污水处理厂为例,改革改制前,原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由于运行费用严重不足,污水满负荷运行率仅30—40%。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国家和山东省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文件,要求积极推进城市污水处理产业化,向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营主体市场化、运营管理市场化方向发展和过渡,并明确提出要改革管理体制,逐步实行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特许经营。我们按照上级文件精神和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对潍坊市污水处理厂现状进行了认真分析论证。该厂建成运行三年以来,处理系统稳定可靠,运行指标符合设计要求,出水水质达到了国家规定排放标准。但运行经费仅靠财政补贴维持,无法满足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需要。为改变这一现状,我们按照“新人新政策、老人老办法”原则将市污水处理厂改事业为企业,实现运动主体市场化,建立起符合市场规律的运营机制。然后通过招商引资,先后与法国威望迪、中法水务、北京首创、海南润达等多家水务集团洽谈,最终确定与深圳市润通投资有限公司进行污水处理TOT合作。2004年1月18日,双方签署了《潍坊市污水处理厂TOT合作项目合同书》,将潍坊市污水处理厂通过TOT运作方式,整体转让给深圳市润通投资有限公司特许经营,一步到位,实现了经营管理方式上的变革。2004年6月1日,深圳市联合润通投资有限公司按照TOT合同正式接管经营污水处理厂,注册成立了潍坊市污水处理厂有限公司,成为一家民营企业。改制后的污水处理厂,完善了法人管理结构,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不仅承接了原单位的全部国有资产和债权债务,而且全部接受了现有在职干部职工和离退休人员,签订劳动聘用合同,执行企业工资制度。通过改革改制,大大提高了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效率,日处理污水量由改革前的3—5万吨增加到现在的11万吨以上,实现了满负荷运行。
二、对新建城市污水处理项目,引入产业资本,一步到位,实行市场化运作
在污水处理行业的改革与发展问题上,潍坊市政府的态度十分明确,所有新建的市政公用项目,只要符合条件的,决不能再走建一个项目、成立一个事业单位的老路,必须按照国家政策,坚定不移地走市场化的路子。因此,潍坊市新建设的污水处理项目,全部采取了市场化运作。在成功完成潍坊市污水处理厂的TOT运作之后,我们又与深圳市联合润通水务发展有限公司合作,采用BOT方式规划建设了潍坊高新技术开发区污水处理厂。该污水处理厂设计日处理污水能力10万吨,由深圳联合润通公司投资建设,建成后由其按照现代企业管理的模式负责经营,经营期限20年。20年之后无偿移交潍坊市政府管理。目前,该项目一期5万吨/日的污水处理工程已基本完成。诸城市污水处理厂与青岛银河环保有限公司合作,也是采用BOT方式建设。在建的高密市污水处理厂二期5万吨扩建工程,与重庆康大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同样以BOT方式投资建设。目前在建和改造的污水处理厂5座,都通过引入产业资本,一步到位,实行了市场化运作,既解决了自有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又加快了设施建设进度。在建污水处理厂总设计日处理能力达到了24.5万立方米。
三、提高污水处理费标准,一步到位,达到保本微利水平,确保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
根据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提高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促进城市污水处理市场化的通知》等文件规定,我们积极开展了污水处理费收费标准调整工作。2004年10月,我们会同市物价局召开了由各县市区建设局、物价局局长参加的全市水价改革工作会议,就水价调整方案进行了座谈和部署。各县市区主管部门会同物价部门积极开展工作,及时将水价调整方案提交当地政府审批。截止到2005年1月,全市仅用了半年左右的时间,就全面完成了污水处理费的调整,使污水处理费一步到位,达到了保本微利水平。目前,潍坊市调整后的污水处理费标准主要分四类:
潍坊市区的污水处理费标准是:居民生活、行政事业性收费为0.9元/吨,工业用水为1.0元/吨,经营服务、特种用水为1.1元/吨;诸城市的收费标准是:居民生活0.6元/吨,行政事业、工业、经营服务、特种用水为1.15元/吨,自备水源为1.15元/吨;安丘市和寒亭区采用统一价格即0.8元/吨;其余县市区为:居民生活、行政事业性收费为0.7元/吨,工业用水为0.8元/吨,经营服务、其他用水为0.9元/吨.为确保上述收费执行到位,潍坊市政府还专门出台了污水处理费征收管理办法,加大了征收力度。在中心城区,分别授权市自来水总公司、市城市节水办、市水利局代征自来水供水、自备井供水和水库自供水用户的污水处理费,由市财政局统一调度管理,用于支付市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费用。通过价格调整和征收措施的加强,污水处理厂运营资金短缺的局面得到根本改变,运营态势明显好转。
四、转变职能,完善政策,科学监管,不断创新污水处理监管机制
一是进一步转变职能。政府监管的重点,首先是确保政府管理不越位,不缺位。为此,我们积极实行政府自身职能的转变,转变对污水处理行业的传统管理方式方法,由直接管理企业转为管理行业,由对企业负责转为对社会和公众负责,突出“三抓”,抓规划、抓市场、抓服务。在规划方面,我们组织编制了潍坊市给排水专业规划,并以其作为城市污水处理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性意见,严格按规划办事,按规划制定发展计划,确保污水处理行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在市场方面,市政府专门下发了《关于市区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有关问题的通知》,出台了《潍坊市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明确了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的权限、范围和责任,从而将城市污水处理行业纳入依法管理的轨道。在服务方面,根据部门职能分工,实行协作管理。市政管理部门主要负责行业监管和项目实施;市环保部门行使监控职能,对污水处理的进、出水的水质和水量实行24小时监控,并确认污水处理服务费的依据;市财政部门负责按合同约定的支付方式,依据环保部门确认的污水处理量和排放标准,每月15日前足额向企业支付上月污水处理服务费,并保证污水处理费专款专用。
二是完善配套改革政策。对改革改制中的有关规定,能取消的一律取消,不能取消的尽量按低限收取。改制后的企业,以合同书的形式,对有关的经营权限、价格机制、优惠政策做出了明确的承诺,使外部环境建设与改革改制配套进行,同步推进,不仅为改革的顺利进行营造了良好氛围,而且为企业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三是创新监管机制。为适应改革改制后,如何有效监管污水处理企业公共服务职能履行的问题,我们及早着手,成立了集指挥、调度、协调、服务和监督一体的市政服务监督管理中心。其主要职责,是制定市政公用行业服务规范和质量标准,对市政公用行业各单位服务工作进行监督、管理、考核和评价。为此,我们建立了12319市政服务平台,成立了市政服务监督管理中心,向社会开通了12319服务热线,设置了30个人工座席,每天可处理20000多条信息,能支持上万人同时访问,24小时为中心市区提供市政公用服务。自去年6月份至今,市政服务监督管理中心已接受电话30余万个,处理满意率达99%以上,有效地实现了对包括污水处理企业在内的公用行业各个单位的服务监管和定期评价,促进了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受到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省市领导多次到市政服务监督管理中心视察,都给予了高度评价。山东省建设厅领导认为这不仅是服务工作的升华,更重要的是解决了公用事业单位改革后政府监管什么的问题。
近年来,我们尽管在城市污水处理行业改革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由于改革的时间较短,改革政策还没有完全到位,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下一步,我们将按照这次会议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加快污水处理行业改企改制步伐,进一步深化改革内容,巩固和扩大改革成果,为建设生态和谐的人居环境作出更大贡献。
第三篇:鞍山市污水处理厂监督管理办法
鞍山市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监督管理办法
(送审稿)
第一条 为建立健全鞍山市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监督管理长效机制,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监督管理,促进污染防治,改善水环境质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辽宁省污水处理厂运行监督管理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鞍山市行政区域内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运行及监督管理。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城镇污水处理厂(以下简称“污水处理厂”)指对进入城镇污水收集系统的污水进行净化处理的污水处理厂。
本办法所称污水处理厂运营单位(以下简称运营单位),是指对污水处理厂进行生产运营管理的法人单位。
本办法所称运行监督管理,是指对已建成运行(含试运行)的污水处理厂实施的监督管理。
第四条 市、县(市)人民政府对污水处理厂运行负总责,将污水处理厂运行及管网建设纳入政府绩效考核工作,保证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
第五条 市、县(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
内污水处理厂运行的监督管理。
建设、财政、发展改革等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污水处理厂运行的相关工作。
第六条 污水处理厂建成后,试运行申请由建设单位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经批准后方可进行。
污水处理厂自试运行之日起三个月内,建设单位应当向审批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试运行三个月仍不具备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条件,建设单位应当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书面延期申请,说明延期理由及拟验收时间,经批准后方可延长试运行。试运行的期限最长不超过一年。
第七条 运营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取得相应的运营资质,管理、技术、实际操作人员应当持证上岗。
第八条 运营单位对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处理设施和出水水质负责,按照《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及其安全技术规程》制定保障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的安全运行应急预案及生产管理、安全生产、水质检测等制度。
第九条 运营单位应当建立生产运行台帐及水质、水量和污泥等监测档案,并按月、季、年定期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及时报送进出水的水质、水量、污泥处臵、设备运行、运营成本、安全生产、运行维护等方面信息,属国控污染源的污水处理厂应当按规定
对相关监测结果进行信息公开。
第十条 运营单位应当按照相关规定在污水处理厂设臵规范的污水排放口,在进、出水口和关键水处理构筑物等位臵安装在线监测、监控装臵和中控系统,并与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联网。在线监测、监控装臵和中控系统应当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并对污水处理厂的运行和水质进行实时监控。
第十一条 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超过设计标准导致出水超标的,运营单位有举证责任和应急处理的义务。发现超标后,应当及时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及时组织取证核实和处理。
第十二条 运营单位应当保持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不得擅自停运。因设施大修、检修、维护等需停运或部分停运的,运营单位应当提前15个工作日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批,经批准后方可实施。
对于因突发事件造成污水处理厂全部或部分停运的,运营单位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在2小时内报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恢复正常运行后,应当及时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第十三条 污水处理厂排放的污泥含水率应当符合相关规定,并参照危险废物进行管理。各级政府应该加强污泥的资源化处臵利用,运送至有资质的污泥处理处臵单位进行资源化处理。
第十四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当加快配套污水管网的建设、改造和维护,拓展污水收集管网服务范围,完
善污水收集系统,并确保管网有效运行。污水收集管网的设计、建设、改造工作应当优先或同步于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建设和改造,城市排水管线应当按雨污分流进行建设,未实行雨污分流区域的排水管网应当逐步改造为雨污分流系统,确保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后的实际处理负荷,在一年内不低于设计能力的75%。
第十五条 市、县(市)环境监测机构应当依据国家和地方相关规定及规范对污水处理厂进、出水水质、水量等进行监督性监测并建立监测档案,每月至少开展一次监督性监测,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自动监测仪器的比对监测和自动监测数据的有效性审核。
第十六条 污水处理厂运行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在预算中单列。污水处理费的拨付与污水处理厂运行情况挂钩,财政部门根据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审核意见按期拨付污水处理费。
第十七条 污水处理厂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以罚款:
(一)不正常运行或未经批准擅自停止运行的,由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限期改正,处应缴纳排污费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二)排放水污染物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超过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处应缴纳排污费数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三)因上述两条款违法行为导致河流污染应承担相应经济责任。
第十八条 污水处理厂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按下列规定处以罚款:
(一)不设立运行记录和台帐的,处1万元罚款;
(二)未按规定安装符合国家要求的中控系统的,处3万元罚款;
(三)未按规定安装污染物在线监测设备的,处5万元罚款。第十九条 违反本办法的其他行为,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二十条 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人员、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监管人员因管理不善或玩忽职守等,造成严重后果或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第四篇:天津市城镇污水处理厂管理办法
天津市城镇污水处理厂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对本市城镇污水处理厂(以下简称污水处理厂)的监督与管理,提高污水处理厂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改善水环境,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污水处理厂的规划、建设、运行和监督管理。
第三条 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是本市污水处理行业行政主管部门。
区县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所管辖污水处理厂的规划、建设、运行的监督管理工作。
市发展改革、建设交通、财政、规划、环保等相关部门依照各自法定职责做好相关管理工作。
第四条 各区县人民政府对所管辖污水处理厂的规划、建设、运行和监督管理负总责。
第五条 本市污水处理厂、污水收集管网、污泥处置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应当符合《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年-2020年)》和《天津市排水专项规划(2008-2020年)》等相关规划的要求。
污水收集管网系统应当先于污水处理厂设计和建设,保证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后的运行负荷率在1年内不低于设计能力的60%、3年内不低于设计能力的75%。
第六条 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进行立项审查、初步设计审查时,审查机关应当征求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
污水处理厂建设过程中,建设单位应当向水行政主管部门提供建设进度等相关资料。
第七条 新建污水处理厂,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及标准确定污泥处置方式,保证污泥处置无害化。
已投入运行的污水处理厂,其运营单位应当对产生的污泥进行无害化处理。
第八条 新建污水处理厂,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同步建设在线监测系统,已投入运行但未建设在线监测系统的污水处理厂应当补建在线监测系统。在线监测包括进水口、出水口的水量、化学需氧量、氨氮等指标。在线监测系统应当与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监控设备联网。
第九条 新建0.5万吨/日以上污水处理厂应当配套建设中控系统;已建成投入运行的2万吨/日以上污水处理厂应当配套完善中控系统;已建成投入运行的2万吨/日以下污水处理厂应当逐步建设中控系统。
第十条 建设单位对建成的污水处理厂组织竣工验收时,应当有水行政主管部门等相关部门参加。
污水处理厂运营单位应当具备《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资质许可管理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20号)规定的运营资质。在污水处理厂正式运行前,应当书面报告水行政主管部门。
第十一条 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有关规定,对本市城镇污水处理工作进行考核。具体考核办法由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第十二条 污水处理厂运营单位应当接受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并履行以下义务:
(一)配合水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现场检查和检验;
(二)向水行政主管部门如实提供有关数据和资料;
(三)就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的有关问题作出说明。
第十三条 污水处理厂运营单位应当按照《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CJJ60-2011)要求,制定保障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的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制度、水质检验制度和突发性事件应急预案等,并将突发性事件应急预案报送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污水处理厂运营单位应当建立生产运行台账,生产运行台账保管期限为5年。
第十四条 污水处理厂运营单位应当保证处理后的水质符合国家和本市规定的污水处理排放标准,未经处理或处理后不达标的污水不得直接排放。
第十五条 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超过《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规定的控制指标,运营单位应当及时向水行政主管部门和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第十六条 污水处理厂运营单位应当保证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连续运行,因污水处理设施改造、维修、更新或污水处理工艺重大调整,需要减量运行或停止运行的,污水处理厂运营单位应当依据《天津市城市排水和再生水利用管理条例》,向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排水管理部门或区县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排水管理部门或区县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法定期限内作出书面回复。
因紧急情况造成污水处理厂减量运行或停止运行的,污水处理厂运营单位应当即时向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排水管理部门或区县水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尽快恢复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
第十七条 污水处理厂运营单位应当于每月10日前向水行政主管部门报送上月每日进出水水质、水量等检测数据。
第十八条 污水处理厂运营单位应当于每年3月20日前向水行政主管部门报送上运营报告。
区县水行政主管部门汇总其所管辖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情况,形成书面报告,于3月底前上报市水行政主管部门。
第十九条 严格污水处理费管理,污水处理费应当全额缴入财政专户。市水行政主管部门编制污水处理费收支预算,经市财政局审核批复后,由市财政局拨付资金。
污水处理费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
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2012年12月1日起施行,2017年11月30日废止。
第五篇:污水处理厂安全生产管理办法
安全生产管理办法
(一)目的为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加强企业安全管理,保障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保证生产与建设顺利进行,促进企业发展,对安全管理工作进行专业化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二)适用范围
来宾市水质净化有限责任公司所属员工和作业过程。
(三)安全生产管理方针
执行“安全第—,预防为主”的管理方以及“谁主管谁负责”的管理原则,利用国家法律、法规为手段,建立安全工作重点,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强化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促进生产经营的持续发展。
(四)安全管理目标
杜绝死亡事故。实现重大生产、设备、火灾、交通事故为零。改善劳动条件和作业环境,消除危害,保障安全。
(五)安全管理人员机构
公司设置安全生产委员会、部门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岗位安全员等组织人员结构。
安全生产实行责任制
1、总经理是公司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
2、各部门、班组行政正职领导(包括大班长、班组长)为本部门、本岗位安全工作第—责任人。
6.3班组安全员对本班组的工作及场所的安全负有监督的责任;
6.4员工对安全操作负有义务。对本岗位其他员工的安全负有监督的责任。
6.5各级安全领导机构、分管安全工作的领导,对各自所辖范围内的安全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各级领导和全体员工必须做好职责范围内的安全工作。
6.6安全生产实行奖惩考核制度(包括人事考核,劳动竞赛,评先工作)。
6.7 安全工作列入岗位职责,部门实行分工合作制,上下沟通、纵横贯通的工作方式。安全意识、能力的培训
7.1公司及司属各部门要认真抓好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宣传、普及安全知识和安全生产技术,不断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和能力,杜绝或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使员工健康和财产不受损害。
7.2新进厂人员或实习、代培人员,进厂时要经过公司、部门、班组三级安全技术教育,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进入生产岗位。
7.3厂内变动工种的人员,也按三级进行适当的安全教育。停工30天以上者车间必须进行复工安全教育。
7.4采用新工艺、技术、新设备时,必须制定有相应的安全技术规程,并经学习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准启用和操作。
7.5从事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专业规定进行安全技术培训或复审考核,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方准独立操作(不包括电工)。
7.6各班组辖区存在的危险源及安全隐患必须设立安全警示牌、厂区交通要道设立安全警示标识。8 安全合格班组活动
8.1为加强班组安全管理,全面提高班组成员的安全素质,全厂范围内开展安全合格班组活动。
8.2 为使安全合格班组活动广泛、深入的开展,厂对安全合格班组活动实行动态管理,每季度检查验收一次,年末总评,要求安全合格班组达标率80%以上。
8.3各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安全合格班组活动,按评分条件每季度组织考评一次,确保安全合格班组活动的质量。作业场所安全卫生
9.1各部门、班组必须强化生产现场的管理,制订措施,不断改善劳动条件和作业环境,消除生产现场脏、乱、差状况,逐步实现清洁、文明生产。
9.2厂区环境清洁、道路畅通、生产区域内外设立安全通道,作业场所光照适宜、通风良好,各种安全设施、警示标志齐全,符合生产工艺和安全要求。
9.3生产场所的物品、材料实行定置、定位管理,理顺和优化生产现场物流信息,使物料定置达到最佳状态。
9.4生产设备、设施性能良好、外表清洁,安全防护装置齐全可靠,设备管理符合规范要求。
9.5减少固体废弃物的产生,并且按照规定的地点分类堆放回收处理。
9.6采取各种措施治理作业场所的粉尘、毒物的危害,并依据作业特点配置和穿戴个人劳动防护用品,予以防护。
9.7对经常接触职业危害的作业人员,应定期发给保健补贴,以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9.8对接触职业危害和特种作业的员工,要定期组织体检,对患有职业禁忌症的要及时调离岗位。10 建设项目或大中修工程安全管理
10.1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安全卫生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工程竣工验收必须有主管安全领导参加。
10.2工程项目安全卫生设施投入运行后达不到设计标准的,必须整改合格后,方能投入生产,使用中要和生产设备同步维护保养。未经批准不得变更或撤销安全卫生设施。
10.3工程项目合同或协议的签订。承包合同必须签订相关的安全条款或相应的安全协议。责任部门应对其安全管理和施工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对违反相关规定的应予以警告和罚款,对不服从安全管理、施工安全差的则令其停工整顿或取消承包资格。
10.4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必须具有独立法人和相应的资质,司属各部门、班组因无独立法人和相应的资质,不能独立对外承包工程项目。
10.5设备大、中修计划中应编制确定安全组织机构和安全技术措施。并应严格施行。安全生产检查
11.1部门安全负责人要有计划、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所属各班组的安全生产情况进行检查。
11.2实行班组(岗位)日查、部门周查、公司月查制度。
11.3安全检查要制订检查计划(检查表)。检查内容是:工作职责、制度的执行情况;生产岗位的劳动条件、生产过程和设备(设施)、工人操作行为等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对查出的隐患要制定整改措施,限期完成并及时反馈。事故隐患和危险源管理
12.1按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每个员工均有查找、报告、协助处理事故隐患的义务。公司对发现和及时报告重大事故隐患的职工视情况予以奖励。
12.2对查出的事故隐患要按危险程度大小顺序及时组织整改,对确实暂时无条件和能力整改的,必须及时报告公司,并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防止隐患恶化演变。对故意拖延或推诿不及时整改,致使事故隐患突发为事故的部门和个人从严处罚。
12.3各部门要认真执行,落实管理责任,健全监控检测制度,并在危险源点悬挂统一制作的危险源标志牌,悬挂位置易见醒目。
12.4设置的警示牌要妥善保管和维护,凡丢失、损坏、字迹不清的按经济责任制考核,并自行补齐设置。厂内车辆安全管理
13.1厂区范围内行驶、作业的机动车辆,按GB4387-94《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程》执行。行驶、作业遵守交通法则。
13.2所有机动车辆及人力车辆,不准乱停放,必须在指定地点停泊,确保厂区道路安全畅通,整齐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