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方法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方法
作者:胡德才
2007/7/10 13:01:33
来源:江苏省邳州市审计
局
0
政府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和内部审计构成了我国审计监督体系的三大主体。在审计实践中,笔者发现行政事业单位虽然设立了内部审计机构,但其作用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有的工作开展显得相对滞后,亟待需要寻找存在的问题,探索解决的对策。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对实施内部审计的认识存有偏差。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对开展内部审计工作产生了一种错误倾向,认为财政部门实施了预算外资金和罚没收入的收支两条线管理、行政事业单位编制了部门预算、资金实施了国库集中支付、物资的购买实行政府采购,行政事业单位不需要再开展内部审计了,有些领导将内部审计等同于纪检监察,对内审的职能和作用认识发生了错位。严重地阻碍了行政事业单位内
部审计工作的发展。
2、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较差。内部审计机构是单位内部设置的履行独立检查职能的部门,但在多数行政事业单位虽设置了内部审计机构,但其独立性较弱,不能更好地发挥审计的监督职能.3、内部审计工作定位不准确,目标不能做到与时俱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应紧紧围绕本部门、本单位的工作中心,应在服从、服务于本部门、本单位总体目标的前提下适时开展内部审计工作,但许多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往往不能根据本部门、本单位总体工作目标的变化适时调整其工作目标,致使审计工作目标脱离本部门、本单位的总体目标,大大削弱了内部审计的工作效果。甚至有少数行政事业单位对内部审计工作定位在按照领导的意图对本部门、本单位的开支进行整顿,应付财政、审计、税务等部门的监督检查,致使内审效果不理想。
4、内审人员的素质不能适应内审的要求。内审工作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较好的专业知识,但在多数行政事业单位,多数内审人员大部分是由长期担任财会工作或纪检监察工作的人员转任或兼任,安于现状,不能及时更新知识和充实审计知识。严重降低了内审工作的质量,也削弱了内审工作的力度。
5、内审工作内容过于单一,无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目前不少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仅限于开展财务收支审计,纠正违纪违规事项,实施审计的事后监督作用.6、制度不完善,规章制度不规范,导致审计意见和审计建议难以执行。多数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人员在实施具体的审计工作时,显得无章可循,出具的审计意见和审计建议没有法律的强制性,基本上是带有强烈的“人治”色彩,常常会遭遇到被执行部门的抵制,使
审计意见和建议难以切实落到实处。
二、解决当前内部审计工作中出现问题的主要措施
1、通过综合手段,提高对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认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作为行政事业单位的一种经济监督活动,不能削弱,只能加强。要把审计与强化内部经济监督管理联系起来。提高认识,不断拓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路子,更好地发挥出内部审计保驾
护航,服务本部门、本单位中心任务的作用。
2、建立健全独立的内审机构。行政事业单位,特别是行政主管部门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是搞好系统内部审计的基本保证。内部审计机构要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的直接领导下,独立行使内部审计职能,对本单位主要领导负责并报告工作。
3、正确定位内部审计工作的落脚点,进一步明确内部审计工作的思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必须把定位点确立在为部门或单位领导的决策当好参谋助手,促进加强部门和单位内部管理,规范其各项财务收支行为,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上。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及时向本部门、本单位的领导提出决策依据和可行性建议,为领导的决策服务,把服务寓于监督之中。
4、建立健全内部审计规章制度,做到按章开展内部审计。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机构必须依据国家的审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的财经法规建立内部审计规章制度,按照内部审计规范所规定的程序、方法、内容等开展各项审计工作,从而实现内部审计工作的法制化、制度
化、规范化。
5、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和手段,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通过实施“三个结合”不断改革内部审计的工作方法和手段:一是事前审计与事中、事后审计相结合;二是微观审计与在宏观方面发挥作用相结合;三是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坚持治标与治本相结合。
6、加强审计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要通过加强政治思想工作、组织学习和培训、开展审计理论和实务的研讨,不断总结内部审计工作实践经验等途径,大力加强审计队伍的思想作风和业务建设,使审计人员政治思想素质、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不
断得到提高。
第二篇: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制度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本局所属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进一步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规范内部审计工作程序,提高内部审计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行政单位财务规则》和《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及其他有关要求,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局审计股(或科、办等,下同)负责对所属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
第三条:本局审计股根据当年内部审计计划派出审计组,审计组可由机关专职审计人员和熟悉财务工作的人员组成,也可聘请中介机构专业审计人员。第四条:审计组的主要职责:
(一)检查会计凭证、账簿、报表、预决算、资金、财产,查阅有关的文件、资料。
(二)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调查并索取证明材料。(三)对正在进行的严重违反财经法纪、严重损失浪费行为,报经领导批准作出临时制止决定。
(四)提出改进财务管理,提高效益,以及纠正、处理违反财经法纪行为的建议。(五)对严重违反财经法纪和造成重大损失浪费的人员,向领导提出追究其责任的建议。
(六)对审计工作中发现的重大违法事项移送监察室进一步审理。
第五条:审计人员必须依照法律、法规规定的职责、权限和程序进行审计监督。
第六条:内部审计包括:内部财务审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专题审计。
第七条:内部财务审计每两年进行一次。第八条:内部财务审计的主要内容(一)财务收入是否真实、合法;
(二)财务支出是否遵循财务规定的开支范围和标准,有无违规违纪行为,列支手续是否完备;
(三)银行开户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有无储蓄存款、公款私存行为和多头开户;
(四)固定资产内部管理和使用情况,包括:制度是否健全有效,存量是否真实,核算是否符合会计制度的规定,购建、调拨、报废和处理是否符合有关制度规定;
(五)有关财务收支的其他问题。第九条:内部财务审计的主要程序
(一)实施审计前10日向被审单位送达审计通知书;(二)通过审查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查阅与审计事项有关的文件、资料,核查现金、实物、有价证券,向有关部门和个人调查等方式进行审计,并取得证明材料;
(三)审计终了,提出审计报告。
第十条:山水城管委会直属事业单位负责人离任前,必须进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
第十一条: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一)财务、会计制度执行情况;对本单位违反财经纪律应负的责任;
(二)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对本单位国有资产流失应负的责任;
(三)重大经济事项进行调查研究、论证、集体讨论情况;对决策失误造成经济损失或不良后果应负的责任;(四)重大问题反映、报告情况;对本单位财务数据及有关重大经济问题的报告失实、延误应负的责任;(五)个人遵守财经法规和财务制度情况;(六)其他需要审计的事项。第十二条: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程序(一)对本局所属事业单位负责人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由人事股提出建议,报局领导审批后实施;
(二)审计股在接到人事股建议15日内,组成审计组,在实施审计前3日,向被审计单位送达审计通知书,并抄送被审计领导干部本人;
(三)被审计领导干部所在单位接到审计通知后,应当向审计组真实、完整的提供下列资料:
1、领导干部任职期间的工作总结;
2、内部管理制度及人员的职责和分工情况;
3、会计凭证、账簿、报表和财务分析报告;
4、资产情况;
5、需要说明的其他情况;
(四)审计组在审计结束后,提出审计报告。
第十三条:专题审计是审计股根据局领导批示或有关部门的要求,对某些问题进行的审计。专题审计的程序和方式按照内部财务审计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被审计单位必须与审计股派出的审计组积极配合,认真落实内部审计结果。第十五条:内部审计结果是指内部审计终结后,按规定出具的审计报告、审计决定等反映的内容。主要包括:
(一)内部审计报告;
(二)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报告;
(三)内部审计意见;
(四)内部审计决定
(五)内部审计发现的重大违法违纪事项。
第十六条:内部审计结果必须以事实为依据,符合法律、法规有关规定,遵循公正、合法、及时、有效的原则。第十七条:内部审计报告的内容包括:审计的基本情况、发现的问题、审计结论和建议。
第十八条:审计报告应当在审计终了15日内提出,并向被审单位征求意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应同时征求被审单位负责人本人的意见后,报局领导审阅。
第十九条:被审单位自接到审计报告征求意见书15日内提出书面意见。限期未提出的,视同无异议。
第二十条:审计股根据审计报告中存在问题的程度,分别作出审计报告或审计决定,报经本单位领导批准,送达被审计单位执行。第二十一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决定或审计意见,报经局领导批准后,送达被审计单位执行,并抄送被审单位负责人本人和有关部门。
第二十二条:被审单位应当在接到审计报告或审计决定3个月内,向审计股书面报告执行情况(附被查出问题纠正的相关实证资料)。
第二十三条:审计发现的重大违反财经纪律的事项,应及时报局领导,经批准后移送监察室处理。
第二十四条:审计股向监察室移送审计事项时,应当将“审计结果移送处理书”及相关证据一同移送。
第二十五条:监察室应将移送事项的审理结果向审计股反馈,以便审计股将审计情况完整归入审计档案。第二十六条:本制度由审计股负责解释。第二十七条:本制度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第三篇: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审计要点和方法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审计要点和方法
内部控制审计是以内部控制为对象,在评审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基础上,抽查会计资料的内容、范围和程序,据以进行符合性和实质性测试的一种审计方法。它是从传统的会计事项为基础的详细审计转化和发展过来的一种新型审计方式,不仅可以减少审计风险,而且还能提高审计质量和审计效益。行政事业单位(包括行政单位,行政性事业单位、公益性事业单位和经营性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附属营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和有效,直接反映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其中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内控管理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政府职能不够明确、行政管理效率低下、政府权力失控、经济活动部门利益至上、违规违纪、贪污腐败等情况。只有强化政府的服务意识,创新政府管理体制,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政府,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实现内部控制程序化与常态化,才能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活动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发生,切实提高公共资金使用效率和公共服务效果,真正实现从“人治”管理向“法治”管理的转变。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审计内容
内部控制是被审计单位为了合理保证经济活动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内部控制审计内容主要包括被审计单位是否建立健全各项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合法,有无违反国家、上级有关规定的条款,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单位的实际情况,并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单位经济活动的调整和管理要求的提高做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制度与制度之间的衔接是否紧密协调,执行是否有效,结果是否达到预期目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相互制约,是否建立健全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机制,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的相关制度是否健全等。内部控制审计是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加强有效管理的必要手段,审计重点是对内部控制各个控制环节进行审查,目的在于发现制度控制中的薄弱环节。
1、责任控制制度。责任控制制度是以确定经济组织内部各部门、各环节、各层次及其人员的经济责任为中心的内部控制制度。它由工作岗位责任制和各部门、各环节、各层次的责任制两方面组成。这种制度主要是检查各种岗位责任制赋予各职能部门和经办人员的责任是否达到分工明确,职责分明的目的。通过将各项内部管理制度与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等相对比,检查和评价各项内部管理制度与法律法规、政策制度是否相一致,能否满足部门职责要求和管理需要,是否存在制度性缺陷与管理漏洞等问题。
2、内部牵制制度。内部牵制制度为了保证会计资料的正确性、可靠性及保护财产而形成的一种制度。它主要检查会计事项的处理或不相容职务是否遵循必须经过两个以上人员或部门的原则,以防止差错、舞弊的发生。重点关注货币资金管理制度和财务报销制度,包括货币资金业务岗位责任,货币资金业务不相容岗位分离、制约和监督,货币资金收支控制,现金日记账登记与核对,银行账户管理、资金管理关键岗位的稽核等方面有无制度规定;财务报销管理中支出审批权限和报销审核、不相容职务分离等方面有无控制制度等。
3、会计控制制度。会计控制制度是指经济组织为了保证会计数据的正确和可靠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方法,主要是各种凭证的记录、传递,资金的使用,债权债务反映,会计报表编制等各个环节的控制和程序。主要是通过账证、账账、账表之间的相符关系,检查会计数据的可靠性;通过账实核对检查账实是否相符,以保证会计数据的真实性;通过严格的复核审批制度,以保证会计业务处理的合法性;通过定期编制计算平衡表检查所有数据的正确性等。
4、财产、凭单管理制度。财产、凭单管理制度是为了确保经济组织的财产和各种凭证单据而建立的控制制度,它包括财产管理责任制和凭证单据管理责任制两部分。如财产物资的保管、清点、验收、领用、计划、预算、合同、单据等各个环节,都应实行专人管理。重点关注资产的购置、验收、分配、使用、维修、处置、盘点、财务核算等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各业务管理环节和管理办法或制度是否健全。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常见的问题
1、内部控制意识不强。目前,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没有将内部控制有效实施情况纳入单位内部相关部门及分管领导考核评价体系。没有建立内部监督机制,对经济活动的重要环节未开展定期或不定期检查,也没有对内部控制运行情况进行有效评价,对审计等相关部门发现的问题不及时按要求进行整改。
2、会计基础管理存在漏洞。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不相容职责未分离,相互制约关系失效,监督机制不健全。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沟通协调不到位,支出流程和审核、审批不严密,资产管理、交接、领用记载不清,没有形成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
3、管理制度不健全或执行不力。有的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制度不健全或多年未修改更新,职能部门各自为政,没有形成完整统一的管理体系,已不适应现代管理制度的要求。有的单位制定的制度规定形式化,相关制度写在纸上,贴在墙上,装在档案里,敷衍了事以应付上级检查,日常工作凭经验,管理制度形同虚设。有的单位制定制度教条化,参照执行上级单位制度,不考虑自身特点,操作性不强,有效监督机制得不到有效实施。
4、资产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固定资产清查盘点不及时,没有建立“一物一卡”资产使用台账,对清查出账实不符问题没有及时进行账务处理或长期不入固定资产账,造成资产使用、保管动态管理责任不清。
三、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审计方法
内部控制审计的范围极为广泛,其手段也是多种多样的,但内部控制审计一般包括内部控制审计的方法和测试两方面:
1、内部控制审计方法
内部控制审计可以通过查阅有关规章制度、方针政策等文件,查看组织机构系统图,询问有关人员进行实地观察、查阅前期审计报告或审计工作底稿等手段来实现。通过了解掌握的内部控制的实际情况可以以文字的形式描述出来,也可以通过查询来了解单位内部控制强弱及执行情况,还可以用流程图来描述业务程序及其控制点,显示有关控制环节和凭证记录的产生、传递、检查、保存及其相互关系,便于直观地表现内部控制制度的实际状况。
(1)收集、审阅现行的内部管理制度。主要包括预算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业务管理等制度,分析掌握被审计单位内部管理制度执行的关键环节和重点监控点,评价内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情况,以及各项管理制度与现行法律法规、政策规定是否相一致,能否满足部门职责要求和管理需要,是否存在制度性缺陷或管理漏洞。
(2)收集、审阅对所属部门管理的内控制度。主要包括对所属部门管理的项目、程序、考核标准,查阅相关考核记录及监管措施办法,重点关注所属单位是否发生重大违法违规问题、重大责任事故。评价被审计单位对所属部门管理和监督的情况,是否真正起到监管职责。
(3)收集、审阅重点业务流程。通过抽查重点业务事项,重点审计单位预算和其他财政财务收支情况,检查和评价被审计单位是否严格遵守内部管理制度,是否存在被审计单位向所属部门输送利益、营私舞弊、损失浪费、挤占挪用等问题。
2、内部控制审计测试
内部控制审计测试是检查、分析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经济业务所发生错弊,并结合验证内部控制制度完善程度以及执行内部控制制度业务的可予信赖程度作出判断。内部控制制度测试分为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两种类型。符合性测试是对内部控制制度的遵循情况进行检查评审的活动。其目的是测试执行情况符合制度要求的程度。它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有:审阅证据、跟踪重做、以及实地观察等;实质性测试是对被审单位的经济信息,各种数据进行审核检查的活动,其目的在于验证、评估信息本身的合法性、真实性。测试中常用的方法有盘存法、询证法、账户分析法、调节法、鉴定法等。这两种测试方法的联系主要是他们在评审内部控制制度过程中能起到相互补充的作用。内部控制制度测试步骤:
(1)检查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经济业务并对检查所发现的错弊逐一作出记录。
(2)分析审查样本中发现的错弊的性质和原因。
(3)根据错弊的情况,结合验证内部控制制度本身完善程度的评价,对内部控制制度以及执行其业务可予信赖程度进行判断。
对内部控制的评价测试,一方面是对各项制度本身是否健全、合理进行评价,并且指出其薄弱环节的部分。另一方面是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评价,即评价已有的制度在经济活动中的实际执行情况和功能。最后把评价测试分析的结果,列入审计工作底稿,写出内部控制评审报告。
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审计评价
内部控制审计目的是在了解和描述内部控制制度基础上,就内部控制制度本身的完善程度进行评价,评价内部控制是否健全完善,初步形成审计评价意见和建议。可以采取定性说明或列举事实的方式,也可对内部管理的有关重要指标等进行评价。即:控制对象目标是否明确,重点是否突出;控制程序是否清晰明确,是否固定化;组织机构是否健全,是否适应控制要求;执行人员素质如何,权责是否对立,分工是否明确,相互能否制约;规章制度是否健全,是否可行;信息资料等记录、凭证等是否健全完备,填制、传递、核对有无严格规定。对内部控制审计评价要做到:
1、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内部控制评价应当结合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和工作特点,准确揭示单位管理中的风险状况,以事实为依据,如实反映内部控制建立的合法性、合规性与执行的有效性,确保审计评价结果有充足、适当的证据支持,审计评价应当在审计审查范围内进行,对未经审计的内容,不得进行审计评价。
2、提出建议,注重实效。对审计发现的财务管理或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环节等问题,要从体制、机制和制度上进行系统分析,提出完善制度、强化管理的具体意见和建议要符合行政事业单位具体情况,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3、缜密慎重,预防风险。审计人员要严格遵循审计规范,制定严密的内控制度审计实施方案,认真进行审前调查,严格执行审计工作程序,做到审计程序合规合法、内容完整、方法得当,对审计发现自身工作上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纠正,有效防范审计风险。
4、控制适度,避免形式。随着人们对内部管理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可以通过对内部控制的检查、评价,找出内部控制系统中的薄弱环节并加以改进完善。但也应注意内部控制的局限性,避免为了强化内部控制而增加过多控制环节加重费用开支,得不偿失。同时,要注意防范行使控制职能的人员协同舞弊,否则既使分工是相互制约的,控制也会失效。
通过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审计,可以督促被审计单位建立健全各项内部控制规范,进一步明确职责权限,提高服务效能,合理保证单位经济活动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发生,切实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不断提升单位内部管理水平,达到单位内部控制科学合理,内部管理规范有效。
第四篇: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审计工作定位不准确,目标不能做到与时俱进
内部审计作为一种独立的职业,经过百年发展,至今已趋于成熟,而我国内部审计起步较晚,不太成熟。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更是相对滞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应当是独立监督和评价本单位及所属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的经济活动。应当是服从、服务于本单位,应紧紧围绕本单位总体目标为中心开展内审工作。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政府职能的不断转变,致使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机构的内审工作目标与本单位总体目标出现脱离现象,因而削弱了内部审计工作的效果。有的行政事业单位虽然也制定了一些内部审计工作目标,但在实际工作中,忽视了内部审计操作和管理中的责、权、利相统一原则,没有对审计目标进行科学的分解,并在此前提下,辅以有效的激励机制和责任制度,致使内部审计在实际工作中找不到准确定位,内部审计效果不明显。
(二)制度不完善,导致审计意见和审计建议难以执行
国家现行颁布的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法规中,除了一些行业部门制定的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外,与社会审计和国家审计相比,国家审计机关没有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制定详细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具体审计准则和实施细则,这种法规的滞后性,导致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人员在实施具体的审计工作时,显得无章可循,出具的审计意见和审计建议没有法律的强制性,带有强烈的“人治”色彩,因此在执行审计意见和审计建设的过程中,常常会遭遇到被执行部门的抵制, 使审计意见和建议难以切实落到实处。
(三)内部审计的权威性、独立性和有效性得不到保障
内部审计工作的性质特征决定其领导愈高、内部审计的权威性、独立性、有效性愈有保障。但是,目前我国多数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机构的领导层次较低,有的受所属财会、办公室、纪委或监察部门的负责人领导;有的受主管财务领导领导。由于内部审计的领导层次较低,缺乏应用的权威性,导致内部审计的结果处理、审计建议的落实等受到较大程度的制约。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难以得到保证,使内部审计工作也只流于形式,大大影响了审计结论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三、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防范及控制措施
内审工作要减少和规避风险,既有赖于内审工作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又更需要内审人员的自身努力,防范和减少审计风险。
(一)采用先进的审计理论和审计技术方法
随着会计操作的电算化、网络化,传统的“一把算盘一支笔”的手工审计向计算机辅助审计转变,需要审计人员掌握运用计算机等辅助手段进行跟踪性的在线实时审计的知识和能力。此外,还应强化制度基础审计,对被审单位的内部控制信息予以充分重视,结合被审单位特点,正确地评价其内控制度,从而准确地把握审计重点和范围,获取应有的审计资料。
(二)切实加强与国家审计机关和民间审计组织的联系与协调
企业内部审计部门负责人应主动与国家审计机关联系,依法接受审计机关的监督指导,并向审计机关了解内部审计有关法律法规变化情况。同时,要经常保持与民间审计组织和其他企业审计部门的协调和联系,交流内部审计技术和方法。
(三)把握审计工作的精髓——审计的独立性
审计工作具有独立性,《审计法》第五条规定:“审计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内部审计也具有独立性,《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决定》第四条规定:“内部审计机构在本单位主要领导人的直接领导下,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对本单位以及下属单位的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效益进行内部审计监督,独立行使内部审计职权,对本单位领导人负责并报告工作。”优化审计活动的外部环境,必须从组织形式上有效保证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在组织上和业务上实质性独立。要真正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充分实现其职能,就必须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配置专职审计人员。内审组织机构在人员、工作、经费等方面应独立于被审计单位,独立行使审计职权,不受其他职能部门和个人干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在制定审计计划、实施审计程序、提出审计建议和意见时不受任何干扰,保持应有的客观公正态度,圆满完成审计任务,有效降低审计风险。
(四)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
内部审计是一项专业性和技术性都很强的工作,是高层次、综合性的经济监督,要求审计人员必须具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严谨的工作作风和高度的责任感,具有扎实的会计、审计理论和审计技能,以及敏锐的分析能力、准确的判断能力及较强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还要具备经营管理知识,熟悉财政经济法规,对本部门、本单位业务工作有较深入的了解。加强内审行业的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的专业审计人才是推动内审事业发展的当务之急,也是防范审计风险的最有效措施。首先,必须改变用人机制,选派具备相应的技术资格和业务能力的人员充实内审队伍;其次,培养内审人员客观公正、廉洁自律的职业道德;第三,要加强内审人员的后续教育,以适应发展需要。
第五篇:试述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风险及质量研究
试述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风险及质量研究
摘要:行政事业单位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行政管理职能,可以为社会新格局的构筑提供良好支撑。从履行社会管理以及执法监督职责的角度,行政事业单位应该高度重视内部审计工作,防范审计风险的同时,促进审计质量的提高。本文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风险的特点出发,结合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强化内部审计质量的有效策略,希望能够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风险;审计质量行
政事业单位不同于常规的企业单位,虽然不需要追求股东价值最大化,但应该不断提高政府管理效能,全面做好的财务、预算绩效管理和内部审计工作,为各项业务活动及经济活动的实施提供良好支撑。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能够对基础业务、内部控制以及风险管理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在保障单位平稳、健康运行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新的发展环境下,内部审计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的作用越发明显,如何实现对于内部审计风险的有效防范,提高审计质量,成为了行政事业单位日常管理活动中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性问题。
1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风险的特点
内部审计风险指在财务报告中存在着重大的错报或者漏报问题,又或者单位在经营管理层面存在漏洞,内部审计人员没有发现,认为财务报告合法公正,提出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内部审计风险是内部审计人员在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过程中,提出了不合理的内部审计意见,又或者在面对发现的问题时,提出的解决方案不具备可操作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风险一般具有以下特点:首先是潜在性。行政事业单位本身不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标[1],其本身的主要职责是履行相应的行政管理职能以及执法监督职能,为社会发展提供服务。在这种情况下,内部审计风险具备一定的潜在性,可能导致相关人员在面对审计事项时,出现错误判断,提出不恰当的审计结论,从而影响单位决策的制定以及长远发展。例如,在审计结论错误的情况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可能产生相应的职务变动风险,影响相关领导职位的变迁;其次是持久性。内部审计风险贯穿了相关工作的全部过程,在所有环节都可能出现,这也使得其具备了持久性的特点。行政事业单位在实施内部审计的过程中,开展的时间节点范围较大,持续时间长,虽然其确实可以更好地发挥出预期效果,实现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的有效控制,不过较长的持续时间也使得不可控因素更多,同样会引发更多的内部审计风险问题。例如,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过程中,一味的强调财务审计,忽视了内控、绩效等其他审计,使得内部审计风险不断扩大,给单位造成了长期性的影响;然后是不可控性。外部审计工作中的风险具备可控性,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层能够通过对相关项目的分析和评估,判断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以及造成的损失,与之相比,内部审计风险的很多诱发因素都具有不确定性,控制难度大,想要降低风险带来的负面影响,需要切实提高内部审计的质量,实现对于风险的转移[2]。
2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
2.1法律法规制度不完善
一是法律法规不够健全。
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在实施内部审计的过程中,参考的标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内部审计条例》和《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其本身在法律体系中处于相对较低的层次,法律强制力明显不够。就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国并没有出台专门面向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法规,这也导致了行政事业单位在实施内部审计的过程中,存在着无法可依的问题;二是制度不全。不少行政事业单位在运行中,一味的关注日常管理和统筹规划,对于内部审计制度的建设不够重视,存在着制度规范不全的问题,影响了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执行。而在欠缺统一质量控制标准的情况下,内部审计人员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也不知道通过怎样的方法来开展内部审计,存在着内部审计意见不准确、内部审计评价不恰当的问题,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无法得到保证[3]。2.2审计模式落后
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在实施内部审计的过程中,依然是沿用以往的账项基础审计方法,对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缺乏足够的认识,没有能够进行推广和应用。在这种情况下,行政事业单位实施内部审计的主要目的是对错漏进行查找,对弊端进行预防,内部审计人员的风险观念淡薄,没有能够对审计风险因素进行全面考量,风险的防范和化解更是无从谈起。很多时候,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人员都仅仅是针对账表中的数字进行核对,看是否存在舞弊行为,对技术错误进行纠正。对比风险导向型审计,传统审计模式缺乏对于内部审计风险控制因素的考量,导致了内部审计风险的增大。2.3审计机构问题在我国,绝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中,内部审计机构都是单位内设机构,一般在单位副职的领导下实施相关工作,为单位日常管理提供服务。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虽然设置有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但是很多时候所谓的独立都仅仅体现在形式上,实际上依然处于相对较低的层级,独立性和权威性严重不足[4]。单位党组、党委或是主要负责人的重视是有效开展工作的关键,而从当前看来,内部审计人员开展内部审计时,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限制,很难保证工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而内部审计一旦丧失了独立性,其所具备的权威性自然也会大打折扣,无法帮助行政事业单位实现对于内部审计风险的有效规避。
2.4人员能力不足
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会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效果产生直接影响,但是就目前来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人员存在着专业素质参差不齐的问题,现有的内部审计人员结构缺乏合理性,多数都是财会专业的人员,仅仅经过了较短时间的培训就开始参加工作,虽然取得了内部审计的资格,但是存在着内部审计专业知识不足的问题,实践经验较少,工作能力不达标,在实施审计工作的过程中,很多时候都是从财务管理以及财务基础的角度展开审计工作,影响了内部审计结果的有效性,容易形成相应的审计风险。同时,部分内部审计人员存在职业道德意识薄弱的问题,在内部审计工作中缺乏责任意识,增大了内部审计风险发生的概率[5]。
2.5评价体系欠缺
行政事业单位在内部审计质量评估中,存在着评估体系欠缺的问题,没有能够形成统一规范的内部审计质量评价标准,在这种情况下,内部审计人员对于内部审计工作的实施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多是依照自身的经验进行判断,导致了内部审计工作存在较大的弹性,可操纵空间变大,增加内部审计风险的同时,也会对内部审计的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3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质量强化策略
3.1完善相关制度法规
一方面,相关部门应该尽快制定专门针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法律法规,借助法律的强制力和权威性,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实施进行指导。应该对《审计法》进行修订,确保其能够很好地契合内部审计法律方面的相关要求,明确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的关系,推动两者的相互衔接,推动内部审计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确保行政事业单位在实施内部审计的过程中,能够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另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加快内部审计机制度的建设工作,切实提高内部审计的质量[6],实现对于内部审计风险的有效防范。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应该高度重视制度建设工作,加强内部审计质量的管理,认清内部审计和其他审计之间的相互关系,推动内部审计制度的完善,打造出全新的制度体系,以内部审计风险作为导向,针对传统制度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进行弥补,为内部审计工作的实施提供制度保障,提高内部审计质量的同时,对一些无法规避的风险进行转移。
3.2优化内部审计模式
经济新常态下,行政事业单位在实施内部审计工作的过程中,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不仅需要通过内部审计来提高控制的效率和效果,还必须重视风险的规避、转移和控制,提升内部审计风险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的效率。针对当前内部审计模式存在的问题,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及时对观念认识做出转变,优化内部审计模式,推行相应的风险导向思维,减少内部审计带来的风险,从技术层面实现内部审计质量的提高,将内部审计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7]。
3.3合理设置审计机构
从行政事业单位的角度,应该做好内部审计机构的科学设置,切实保障审计机构的独立地位,以此来提升内部审计工作的权威性,保证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及客观性,确保其能够为单位重大决策的制定提供具有价值的参考信息。行政事业单位应该高度重视机构建设工作,配备具备较好专业资质的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完善质量控制制度体系,对内部审计机构权威性缺失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在对内部审计机构进行设置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参考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确保内部审计人员能够始终与单位管理层保持紧密联系,配合直接负责制度来保证内部审计的结果可以在第一时间送到单位高层管理人员手中[8],尽可能减少客观因素的干扰和影响。另外,在对内部审计机构进行设置的同时,也需要推动内部控制制度的优化和完善,定期做好内部审计机构职权、功能和业绩的考核工作,将内部审计的作用和价值充分发挥出来,带动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的提高,实现对于内部审计风险的有效规避。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层应该高度重视内部审计工作,积极参与到内部审计机构的研讨会议中,掌握最新的信息,立足宏观层面,对单位整体的运行状态进行分析判断,了解内部审计机构运行中存在的风险,对机构设置理念进行调整,为管理层提供具备前瞻性的风险规避建议,促进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提高。
3.4提高审计人员能力
行政事业单位想要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能力水平,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对人员培训制度进行完善,打造出高素质专业化的内部审计人员队伍,在有效规避审计风险的同时,实现内部审计质量的提高。为了对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能力不足的问题进行解决,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对当前正在实施的培训制度进行优化创新[9],培养内部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重视对人员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能力的培养,为内部审计质量的提高提供制度保障。从内部审计机构的角度,需要定期对人员培训经验进行总结,对照阶段性的培训成果以及人员反馈的意见,对单位内部存在的内部审计风险进行分析,找出培训制度中可能存在的漏洞,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填补。可以适当的增加专项培训的内容,为内部审计工作人员提供更多的学习和实践机会,确保其能够通过参与培训来了解自身的专业素养,不断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水平,强化风险意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管理人员可以在人员培训制度中,融入继续教育相关的内容,确保内部审计人员能够汲取到更多的专业知识和前沿学术成果,同时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工作中,切实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对于内部审计风险的规避能力。
3.5构建质量评价体系
行政事业单位在实施内部审计工作的过程中,应该对陈旧的内部审计观念进行转变,带动单位审计模式的优化创新,构建起完善的内部审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了对以往内部审计模式落后的问题进行解决,行政事业单位负责人应该及时对自身的观念认识进行更新,明确内部审计流程存在的不足,立足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流程,构建起相应的质量评价指标,依照相关标准和规范,针对组织内部审计活动进行检查,找出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做好相应的指正工作,帮助内部审计机构更好地履行自身职责,将评价指标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以此来切实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10]。
4结语
总而言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风险与内部审计质量之间存在着密切关联,考虑内部审计风险的潜在性、持久性以及不可控性,行政事业单位必须建立起风险红线,对内部审计工作进行持续优化。行政事业单位负责人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对内部审计风险的诱发因素进行分析,切实做好制度建设工作,优化内部审计模式,合理设置审计机构,提高审计人员能力,构建起相应的质量评价体系,在防控审计风险的同时,促进内部审计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滕晓琴.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审计工作的有效策略分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2,(01):98-100.[2]王艳红.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主要策略分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1,(24):104-105.[3]高瑞恩.行政事业单位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研究[J].财会学习,2021,(36):116-118.[4]李鹏.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风险与审计质量探析[J].商讯,2021,(35):134-136.[5]晁凤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创新措施[J].财会学习,2021,(34):148-149.[6]张金莉,张曦敏.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探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1,(23):146-147.[7]何聪.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分析[J].商讯,2021,(32):140-142.[8]范晶.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现状与创新研究[J].大众投资指南,2021,(21):100-102.[9]叶苏.试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J].财经界,2021,(30):155-156.[10]张楠.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现状及对策[J].财会学习,2021,(29):1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