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时间:2019-05-15 00:47: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第一篇: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教研组长经验介绍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我自1990年参加教育教学工作至今,担任历史教研组长已经十几年了,这其间有欢乐也有泪水,有执着也有茫然,有激情四溢也有平淡如水,回忆起来,酸甜苦辣应有尽有。

我们学校是一所农村学校,学生的基础比较薄弱,教师年龄结构趋于老龄化,在日常教学中,发现部分教师上课不关注学生,教师和学生各干其事,教师讲得很认真,学生玩得很开心,课堂效率低下。怎样才能提高课堂效果,让课堂活起来,师生动起来,怎样才能让教师认识到课堂是提高教育教学的主渠道,这些问题引起了我们深深的思考。“先人一步,换来百步争先”。和其他学校相比,我们几乎没有优势,只有从课堂抓起,从师生的讲练抓起,我们的成绩才能提高,自身才能发展。

(一)狠抓理念转变

思想决定行动。经过深入学习、研究、比较,发现无论洋思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还是杜朗口的教学模式,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教师必须少讲、精讲,学生必须多练。我们历史教研组老师在看了杜朗口各学科的课堂实录后,深受启发,教学观念发生了很大转变,对现在的课堂有了重新认识。鞠胜民老师在《把课堂还给学生》的反思中写道:“洋思也好,杜朗口也罢,教学改革的关键都是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把思考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性还给学生,这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深思的地方。”老师们对课堂有了重新认识,增强了理性认识,为实施课改打下了思想基础。

(二)注重集体备课。教研组是发挥集体优势的最小但又是最基本的团体,它能在第一时间内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实实在在地进行学科的教学活动。所以我们非常注重集体备课。在集体备课中,我们坚持‘个人主备、集体讨论、个性修改’的原则。做到三备:备大纲、备教材、备教法;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主讲人、定内容;四明确:明确考点、重点和难点;明确能力生长点;明确思维障碍点;明确现实连接点;做好五统一: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目的,统一每个单元授课的共同内容,统一重难点和统一考查。提倡资源共享和相互交流,做到互通有无,集思广益,充分发挥“集团”优势,突出个性化的教学。保证教学有计划,有措施,有落实。

集体备课要做好四个步骤:一是要确定总课时。备课的时间跨度一般为一周,教师们必须先把一周的学科总课时确定下来,即一周要讲几节课。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是在为教师划分教材打基础。二是要明确每课时的知识点。知识点即学习目标,是需要学生完成的教学任务。按照大纲要求,通过参与备课的教师商量,统一把每课时的知识点明确下来,使大家在上课时做到有的放矢。三是围绕知识点,必须统一3—5道检测题,作为课堂的巩固练习。检测题以基础知识为主,不随意拔高,能当堂完成练习即可。四是教师要进行解惑总结或进行“回头看”的过程。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训练后,教师集中对学生的错误(经学生反复更正不正确或大部分学生学不会的)进行解惑,从而对整节课进行反馈总结。

这四个步骤仅仅是基础,关键的一步是继续做好二次复背。二次复背是由教师根据集体备课确定的课时、知识点、检测题、方法等内容进行整体“移植”,但在“移植”的过程中,要体现教师的整个授课过程,即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具体体现。

王信法老师在课堂教学反思中写道:“集体备课使我们上课的思路更明确了,上课的节奏加快了,目的性更强了,去掉了许多不必要和繁琐的东西,效率提高了,集体备课真好!”

(三)认真组织赛课。每学期都组织本组成员举行三轮赛课,本组教师凡是没有课的,一律参加听课。星期六上午教研活动时间组织全组教师对课的得失进行认真研讨,查漏补缺,要求各位教师多提意见,少吹捧。在研讨中,大家都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经常争得面红耳赤。通过这种碰撞,教育的智慧不断闪现。出现的问题不再是授课者个人的事,而是组内成员的共同责任。这种活动方式成为了历史教研的抓手、也成为了青年教师成长的阶梯。

(四)优化课堂结构

对课堂结构的优化主要是对课堂各个环节所占有时间的合理分配,其核心是教师少讲,学生多练。我们严格按照“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模式,对课堂进行优化——即教师板书课题,然后出示教学目标和自学指导(1分钟左右),开始让学生带着问题在限定时间里自学,(10分钟左右)。自学结束后,教师让学生讲述对问题的理解,一般为2—3名同学,重点对象为中等生。然后师生一起通答案,之后重点强化巩固。检查的方式,可以采用同桌检查、小组长检查,教师抽查等多种方式。我们在组织听评课时,对这个环节反复强调,因为这个

环节是暴露本节课学生是否掌握学习目标的关键所在。教师对学生回答的结果进行反复更正,直至正确。

我们在评价一节课好坏时,主要看是否做到抓住课堂优化的三个关键点。一是教师整节课讲授时间的长短;二是教师在课堂上出示的知识点是否准确;三是最关键的,就是学生的参与面有多大和对学习任务的完成度有多少。我们反复要求教师宁可慢(慢速度),也不可使学生吃夹生饭(勤反复),不要求课堂大容量,依据教材和基础训练,力争做到教一会一,学一会一。

通过优化课堂结构,教师们在课堂上的教学行为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许多教师不再声嘶力竭地讲了,变成了大幅度地让学生练;上课走下讲台的多了;随堂检测的形式多了。有许多教师体会到了课改的好处,在自己的反思中表达了自己的惊喜和对课改的新认识。

(五)强化跟踪巩固

非常认真、非常扎实地做好 “四清”工作。我们把“堂堂清”的重点放在对当堂的学习任务的掌握上,把“天天清”的重点放在对本天学习任务的巩固上,把“周周清”的重点放在部分学生身上,把“月月清”的重点放在对本单元知识的系统训练上,我们的“四清”形式,多种多样,有小组过关式,有骨干带动式,有啃骨头式的,但必须分层次,统一要求,统一标准是“清不了”的。

课堂改革的效果最终要通过提高成绩来体现。我校历史教研组连续三年被评为诸城市优秀教研组,这些都是通过狠抓课堂改革来实现的,我们已尝到了课改的甜头,我们还要继续坚定不移地沿着课改之路走下去。我们坚信,课堂改革是全面提高教学成绩的必由之路。

第二篇: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文档

贯彻教育方针

落实课程标准

努力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切实提高全县教学质量

垫江县牡丹中学校

杨明俊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在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中明确指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是学校办学的立足之本,发展之基,是人民群众对我们的教育工作是否满意的“晴雨表”。对此,就全县各级各类学校而言,在任何时候,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都是学校的根本任务,是课堂教学改革的终极目标。而要真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首先需要我们的学校校长都必须坚定地确立教学工作是学校一切工作核心的思想,切实处理好一切工作必须服从和服务于教学工作,真正把主要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教学管理与教学改革中去。要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把提高质量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扎扎实实抓好教学管理,理直气壮地抓好教学质量。

纵观我县目前的教学质量现状,让我们值得冷静而严肃的思考的问题是:为什么环境条件较差的部分学校能够逆势而上,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为什么环境条件较好的学校不思进取,教学质量每况愈下?为什么同处一样的办学环境和条件,其中部分学校的教学质量一直名列前茅,经久不衰?而另一部分学校的教学质量停滞不前,甚至不断下降?为什么有的乡镇一直以来,通过扎实的措施管理以及和谐的人文环境,使全镇就读生源稳定,整体教学质量蒸蒸日上?而少数乡镇管理松散,措施不力,导致教学成绩在低效管理和内耗中萎靡不振?。。

著名教育专家李镇西说:“素质教育的精髓是什么?那就是学会做人,学会学习。我认为完整的教育,既要为学生的一生着想,也要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他们命运(至少在现行社会背景下)的几天(中考或高考)服务,没有前者,是鼠目寸光的教育;缺乏后者恐怕也不能说是对孩子负责的教育。如果学生不能升入高一级学校,他以后的生存能力很可能会受到影响,如此,谈何幸福一生?”。那么,如何在素质教育的前提下提高全县的教学质量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一、规范办学狠抓常规建设是提高全县教学质量的基本前提

贯彻教育方针,落实课程标准,规范办学行为,狠抓学校常规建设是提高全县教学质量的基本前提。各校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学科类课程,建立和完善课程体系,让全体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要强化课程标准意识,严格依据课程标准开展教学工作,不得任意增减课时或某些课程形同虚设,不得随意提高或降低教学要求,不得突击教学、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等。为此,教委各部门要切实加大对各校贯彻教育方针,规范办学行为的指导、检查、管理力度,对不按教委要求的诸如:乱办班、跨区域乱招生、人为破坏全县教育均衡、统筹发展的行为,坚决进行从重从快的打击。同时,教委及各校要狠抓学校常规建设,想方设法调动全县教职工的积极性,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创造优良的环境。

其一、教委将切实施行对全县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的考核奖励制度。各校要建立并逐步实施岗位竞聘主要同教学质量挂钩的联动机制。同时,教委要在全县教育资源配置上统筹安排,尤其注重在职称指标的投放上,努力做到各类学校的低、中、高职称的比例相对合理,切实体现教育均衡并形成长效机制。以保持全县教师对抓好并提高教学质量的持续热情。

其二、各校要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牢固树立教师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另一方面要切实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深入学习新课标,转变教师角色,培养一支敬业爱岗,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为全县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人才支撑。

其三、各校要按照规定开足开全课程。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办学质量,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开足开全课程,培养一批音、体、美、艺术和信息技术等专职教师,淡化主科和副科的区别,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打下良好基础。

其四、各校要严格执行学校考勤制度。为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无论是支教教师还是本校在编教师,都要严格执行学校的考勤制度,实行每日签到点名制度,严把旷课和迟到关,为教育教学的正常开展提供保障。

其五、教委及各校要切实做好教学质量绩效考核奖励工作。严格按照《垫江县教师绩效考核指导意见》和各校绩效考核实施方案,对学校、教师特别进行教学质量绩效考核,排出名次,评出优劣,鼓励先进,鞭策后进。花重金奖励教学质量好的学校和教师,以此激励学校、教师拼搏进取,争先创优,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提升教学质量。

二、加强常规管理把握教学规律是提高全县教学质量的关键

加强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是提升学生素质的关键。对此,全县各中小学要认真落实《垫江县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要求教师按教育教学规律教学,努力优化课堂教学,探究提高教学质量的策略和方法,根据学生的基础和不同特点,制定教学目标,努力使向40、45分钟要质量的目标,真正落实到每一位教师、每一节课、每一个学生,切实加强对课堂教学全过程的科学管理,向管理要效益,向管理要质量。努力做到常规管理条理化,制度落实规范化。狠抓:备、教、练、改、辅、考、评等几个环节,重落实,重检查,重指导。

其一、备课。要求做到“三备”: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五点”:重点、难点、知识点、能力点、教育点;“两法”:既要研究教师的教法,又要研究学生的学法。各校应加强集体备课的力度,要求每个教师都要认真研究,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体现创设情境的生动性,学法指导的具体性,学生活动的参与性,问题设计的启发性,课堂小结的系统性,创新学习的拓展性,为有效课堂甚至高效课堂提供前提条件。

其二、上课是常规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要求教师做到:教学理念先进、科学;教学行为规范;课堂气氛融洽、和谐;教学目标明确;教材处理恰当;教法运用注重启发和激励;教学手段实用、有效;教学过程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灵活合理地组织和调控课堂教学;科学设计问题,精选例题和习题;教学基本功扎实;教学效果明显。对此,课堂教学必须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一个“学”字,从让学生“学会”转到培养学生“会学”上来;突出一个“思”字,让学生“学答”转到培养学生“学问”上来;突出一个“乐”字,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到“我要学”。

其三、对学生作业的布置、批改和指导,是课堂教学的继续,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教师反馈教学信息、改进教学的重要手段。作业布置要做到:依据课标、紧扣教材、分量适当、难易适度、类型多样、格式规范;批改作业要做到:有改有评,有错必纠。

其四、辅导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实施分类指导的重要方法。各校教师要做到课外辅导与课内辅导相结合,面向全体、培优与补差相结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其五、考试是了解教与学的重要途径,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是不断改进教学工作的重要方法。各校要做到形式多样,命题科学,监考严格,评卷科学,精当讲评。

其六、评价是促进学生形成终身学习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综合运用能力。各校要遵循科学性、民主性、多元性、主体性、开放性的原则,既重视结果,更要重视过程。

三、努力深化课堂教育教学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

深化课堂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是学校内涵发展的主战场,课堂是教学改革的主阵地。各校需要把注意的焦点进一步转向课堂,使新课程理念转化为课堂教学理念,使课堂教学理念转化为具体的课堂教学行为,使课堂教学行为经由反思提炼转化为课堂教学智慧。我们要以培养人才为目标,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着眼点来透视今天的课堂,每位教师至少应树立对课堂教学的四点认识:一是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交往的舞台;二是课堂不只是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场所,更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三是课堂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更应该是探究知识的场所;四是课堂不再是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运作的场所,而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山东杜郎口中学的课堂给人最突出的感受是:学生们不再是整齐划

一、举止呆板的木偶,不再是知识的容器、应试的机器,而是一个个朝气蓬勃的生命体。他们能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每个人都有一种灵动的思维,自主参与和表现自我的强烈意识。课堂教学最大特色和可贵之处在于课堂的开放度比较大,教师预设空间与实际空间相结合,预设教学目标与现场生成目标相结合,群体参与、个体参与相结合,知识传承与探究式教学相结合,学生自主探究与教师点拨相结合。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和展示,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当前,根据我县课堂教学实际情况,课堂教学改革应稳步推进,逐步提高。在落实“实、恒、新、质”四个字上下功夫。变形式上的追求为内涵发展,重在一个“实”字。注重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注重课堂教学常规管理的规范化要求与教学实情、实效的统一;变压力为动力,坚持一个“恒”字。课堂教学改革最忌讳的是时冷时热、虎头蛇尾。滴水之所以能够穿石,靠的不是别的,靠的是目标专一,靠的是目标专一后的持之以恒。有了这个“恒”,所有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都将变为教师在自觉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中的强大动力;变僵化为优化,追求一个“新”字。只有“新”,才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才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才能营造良性的师生互动,让学生在美的意境中徜徉,在美的气氛中获得享受、升华和提高。教师只有深厚的教学功底、高超的课堂驾驭能力、丰富的教学智慧,只有边教、边研、边学苦练内功,才能适应新课程的需要。尽管我们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提出了一套严格、统一的具体要求,但在管理和执行的具体过程中还是尽可能地做到因人而异,因情有别。变高耗为高效,落实一个“质”字。实实在在地向每一节课要质量,要效益。

四、切实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是提高全县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优秀的专业教师队伍,是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和高质量的教学效果的根本保证。教师必须根据个人不同情况,进行学习、补充、提高,不断深入地提高综合素质能力及知识水平,这是上好每堂课的前提,也是教师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要求。教师应全面的、不断地深入学习,更新教育理念,改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应用能力,才能更有助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教育是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一个灵魂塑造一个灵魂的伟大事业。一位优秀的教师,必须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灵魂的塑造者,学生美好人生的导航者,是一位智慧的管理者,快乐的教育者。为此,教师只有通晓专业知识、教育心理知识,才能选择、计划并实施最有效的教学。掌握专业知识,教师的讲课才能灵活处理、创造性使用教材,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才能较自然地拓展教学资源。通晓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教师才可能依据教育教学规律、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实施教学,以取得有效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提升自己的个人价值,做一个学生喜欢、家长所期望、自己所满意的人民教师。

提高全县的教学质量,关键还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充满激情的教师队伍。教师的激情是课堂教学的催化剂,也是衡量教师教学魅力和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准。教师的教学需要激情,教师有了激情,学生也将情绪饱满,身心振奋,享受着学习的快乐;教师有了激情,教学活动才会变得生动、形象,感性十足,从而渐入佳境,效果显著。激情,是修炼、素养、能力的积淀,它能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怀。一个教师教学效果的好坏,不仅体现在传授知识上,更体现在学生被唤醒和被激励的程度上。教师专业水平高、功底厚,对教材烂熟于心,运用教学方法得心应手,讲解时洒脱自如,效果自然会好,而且能赢得学生的赞叹与敬佩。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得好:“扩充教师的科学知识量,几乎成了提高学生知识质量和提高教师在学生中威信的重要条件。”一个思维敏捷、激情奔放、知识广博的教师一定会让学生惊叹不已,百般信服。“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想激情满怀、洒脱自如地搞好教学,教师必须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在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还应猎取其他领域的知识。为此,各校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鼓励并奖励教师充分利用各种学习、培训的机会,以此促进教师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能力和教学业务素质的尽快提高。教师要做到勤读书、勤看报、勤写读书笔记、勤做资料卡片、勤反思领悟、内化知识。一个“勤”字,将引来源源不断的“知识”活水,这是保证教学激情的根本所在,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五、坚持强化教研重视反思是提高全县教学质量的重要渠道

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离不开教育科研,更离不开校本教研。在实施新课程中,教学与教研本为一体,两者不可分割,要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实现教学目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教研源于教学,促进教学;教学基于教研,验证教研。每位教师应具备一定的校本教研能力,重视学习、善于钻研,树立新的教学理念;严谨治学,积极认真进行课堂改革,提高教学效益;善于反思、总结、提高教学艺术;积极探索研究,增强创新能力,教后要写好教学反思。叶澜教授曾经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上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每一个教师每天都要走进课堂,和学生一起学习、讨论、交流,来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学生的一言一行、教师的一举一动,共同构建了一个鲜活的课堂,课堂上或演绎着许多无法预约的精彩,或留下无数的缺憾,或许引发了无尽的思考。这些都会真实地记录着师生成长的点点滴滴。教师如何达成教学目标,如何开展教学活动,学生怎样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实施者的教师,课堂上得与失、成与败,这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鲜活素材都是教学反思的材料,通过总结成功的经验,寻觅教学的闪光点,纠正课堂中的不足,不断实践、不断反思,在反思中整改,在反思中成长,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品位,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对此,教委教研室、各校要切实加大对教育科研的投入,花重金奖励那些教育科研卓有成效的学校和老师。同时切实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其一、积极开展好听课评课活动。各校要制定并落实好学校听评课制度,按照县教委的听评课要求,认真组织听评课活动,加强教师相互学习,相互交流,指导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

其二、积极开展业务竞赛活动。县教委教研室及各校教科处、室,每学年至少要组织三到四次教师业务竞赛,如说课比赛,优质教案评比,优质课件评比,优质课评比等。通过评比竞赛,努力创造良好的教研氛围,全面提高教师的教研水平,为提高课堂效率、提高教学质量打好基础。

其三、加强学校、教师的学习交流。各校一是要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组织教师到先进的兄弟学校参观学习,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交流;同时,邀请市、县教研室各科教研员莅临学校指导教育教学,从而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二是要定期开办“相关论坛”(如校长论坛、教师论坛和班主任论坛等)活动,增强学校间、教师间的相互交流,探讨提高教学质量和班级管理的有效方法。三是要务实实施帮扶帮带工程:中心校教师要对村点校的教师进行帮扶指导;支教活动决不能只是流于形式,而是要真正起到支教的作用;名校、强校对薄弱学校、学科要给予帮助,从而真正起到带动全县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其四、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创建快乐高效课堂。教委教研室要统筹兼顾,充分发挥专业引领的作用,继续探讨和研究适合全县各类中小学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本着以生为本的原则,采用兴趣引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法,为学生创造一个快乐而高效的学习环境。

其五、认真抓好课题研究工作。各校要认真结合自身学校实际,积极开展校本研究,解决好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为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六、务实搞好学生分层教学是提高全县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

各校要适时做好教学质量分析,切实做到“抓两头、带中间”,实施分层教学,做到因材施教,促优扶差,促进学生成绩全面提高。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切实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其一、商定层次目标。各校应将学生的素质按认知、能力、情感分类确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跳一跳摘果子”,各有所得。任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将不同层次教学目标设置为具有渐进性的问题,辅以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创造条件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都有提高。

其二、推行分层次教学法。分层次教学法的核心是基于传统的“因材施教”思想,构建学生学习可能性与教学要求间的适应度。分层次教学法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基础上,进行教学任务、目标的层递,要求教学过程中不同层次学生都有不同程度提高,增强学生的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三、尝试分层次评价。这是分层次教学过程中的难点之一,分层次评价科学得当,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各校要进一步探讨和研究对学生的分层次评价制度,使每位学生都有一个追求的目标,都有成就感,以此来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效果。

七、有效落实教学质量监测是提高全县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学生的考试成绩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学生的智能素质和学习水平,也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主要指标。我们知道教学质量检测是检查学校、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的方法和手段,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也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功能是监测、考查学校教育教学效果,评估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基本情况,摸清底子,以便更好地进行教学;同时也是培养和锻炼学生诚实守纪、运用知识、平等竞争的素质和能力,并通过检测反馈的信息,进行教学诊断与评价、研究和改革教育教学工作。素质教育的关键还是要抓教育质量,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人们最关注的还是教学成绩和升学率,评价一个学校的重要标准也是教学成绩和升学率,尤其是考入重点高中和重点大学的升学率,这是不争的事实。我们不要再争论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孰好孰坏,而要扎扎实实多干实事,升学率上去了才最具有说服力。教委教研室要继续发挥好教学视导的指导作用,进一步加强教学指导和质量管理,加强对学校教学质量形成过程的服务、指导和监控,要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好每学期的全县中小学的质量监测,务必采取全县统一试卷、对调监考,统一评卷,以便县教委统一管理和为全县中小学提供横向对比的有效数据。这样对学生既是一次参加考试的锻炼,也是对他们进行竞争意识和基本生存能力的培养,与素质教育的宗旨相符合,对学生自身能力素质和教师的素质、教育教学工作来说都是有利的:

其一、这样做有利于教师的纵向和横向评比,让教师在良性竞争环境中提高教学的积极性,也能逐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只有这一环节到位时,才能正确地评价每位教师的教学能力。也只有在公平和良性竞争中,才能求得真正的发展;如果抹杀竞争,就没有发展可言。

其二、有利于各学校之间的评比,为各学校学习和教师交流提供了平台。在统一考试、统一评卷的基础上得到比较合理的考试成绩,就可以将全县中小学的各个学科的教学质量利用坐标直观地反映出来,各校的各个学科的教学质量是否均衡,就很直观地反映出学校的教育教学是否真正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同时,也为每学年的学校年末教学质量评估,提供了最可信的依据。总之,如何提高全县的教育教学质量,将是一项长期而又艰辛的任务,教委各部门及全县各学校必须进一步强化质量意识、忧患意识,牢固树立质量生存、质量取胜、质量发展的观念,把教学质量作为学校发展的头等大事常抓不懈。全体教师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齐心协力,真抓实干,开拓创新,为大幅度地提高我县教育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而努力奋斗。

2014年春

第三篇:深化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指导意见

深化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指导意见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树立科学的教学质量观,全面深化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实现新课程改革理念与教学行为、教学管理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和谐统一,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质量,同时通过课堂教学改革推动新课程改革,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为全区人民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特制定本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发展为宗旨,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和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重点,以构建和谐课堂、生本课堂为目标,突出自主探究与交流合作,努力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二、改革目标

围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一主旋律,紧紧抓住课堂教学改革,推行以学生发展为本、实施素质教育的新理念。因此要关注课堂、重视课堂、改革课堂。

1.教师目标:落实三个基本理念,即“学生主体、面向全体学生、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教师以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等身份参与课堂,与学生平等、民主、和谐地交流,科学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指导学生学习方法,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同时教师能够自觉地审视课堂、反思课堂,在实践中不断地改进和创新课堂,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

2.学生目标:积极而深层次地参与课堂,真正做课堂的主人;形成主动学习、积极思维的良好习惯,善于质疑,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形成良好的合作习惯;学会求知,学会创新,不断发展的学习策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

3.效益目标:能正确处理教师和学生、文本和非文本教学内容等课程资源之间的关系,使教与学双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高涨,课堂氛围和谐;学习效率高,教学效果好,三维目标达成度高,良好的师生关系和

师生素质得以发展。

三、基本原则 1.实践性原则。本着“实践-反思-总结-改进-提高”循环发展的原则,将课堂教学改革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注重研究影响教学效益的因素,探究课堂教学的方法和艺术,不断发现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注重教研组、备课组的合作研究,坚持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

2.主体性原则。一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二是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色彩,注重教学主体间的智慧碰撞,建立充满激情的智慧课堂;三是发扬教学民主,给学生一定的自主选择权力,为学生的活动和情感的勃发提供相对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同时,教师要加强课堂的组织和把控,以保证课堂的秩序和教学的效果。

3.开放性原则。一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心态是开放的、自由的、不受压抑的;二是教学内容既不拘泥于教材,也不局限于教师的知识视野,重视课程资源的挖掘;三是重视对学生进行开放性的思维训练,不轻率地否定学生的探索和提问;四是教学结果不满足于对课本知识的掌握,还要特别注重能力的形成和情感的培养,关注师生关系的发展和师生素质的共同提高。

4.互动性原则。“多向互动、动态生成”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主要特征。在教学中,互动对象是多变的,互动交流的形式也是多样的。一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他们之间的互动交流是合作学习的重要表现,是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种互动形式;二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这是一种平等对话和互动互学,彼此之间形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三是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通过集体备课、互相听课、评课、议课,营造平等交流的平台,在思维碰撞中共享和发展教学智慧,促进教师团队素质的整体提升。

四、实施策略

1.积极倡导先学后教

先学后教中的先学即是学习前置,是以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

用为根本目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要求教师在教学之前根据课堂教学需要,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自己有目的地进行课前学习、认知、探索、发现、提炼、归纳和总结。通过学习前置(问题前置),达到学生自我探索和掌握知识,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先学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自主学习的习惯是在学生长期先学的基础上形成的。

2.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的基本要求

⑴ 课堂教学模式要按照“先学后教,当堂达标”的要求,实行学习前置(学生预习),课堂学生展示、互动交流和反馈,教师引导、解惑的教学模式。教师讲解释疑时间一般掌握在20分钟左右。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纠偏、点评、总结、释疑。

⑵ 加大班内学习小组的调控力度。小组构建适合做探究基础。学习小组的组建要根据学习成绩和性格特点等情况,每个组4-8人,每个组都要有学习优秀者,充分利用学生资源,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⑶ 加大教师讲解时间的调控力度。一节课教师讲解时间一般不得超过20分钟。课堂要做到“三讲三不讲”,“三讲”即:讲学生提出的问题,讲学生不理解的,讲知识缺陷和易混易错知识;“三不讲”即:学生不预习之前不讲,没问题不讲,有问题学生未讲之前不讲(即以学定教)。课堂上要及时纠正错误,给出正确答案。改变教师作用,由教、领变为引导、启发、督促、帮助。

⑷ 加大交流展示的调控力度。充分地让学生展示交流。激发学生比、学、赶、帮、超的兴致和愿望。交流展示要更多地关注中下游学生。

⑸ 加大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的调控力度。树立预习和自学都是学习的主要过程的观念,加大学生课内外预习和自学的支配度,把学生预习自学的成效纳入评课标准。把预习和自学作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基本途径。

⑹ 教师要为学生的预习和自学提供目标设计,应充分预见学生自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能应对学生思维的多种可能和各种突发问题。

⑺ 加大检查落实的力度。加大对学生前置问题和作业、随堂练习、单元检测试卷等的检查力度。

五、领导与管理

1.各学校要成立课堂教学改革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制定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与责任,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结合新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管理措施。校长作为学校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要树立质量兴校的理念,必须思考教学,研究教学,深入教学,把握教学的规律,对学校的教学质量要真正负起责任。

2.学校领导要认真组织教师学习、研究、实践本意见,围绕课堂教学改革,建立新课程校本研究和校本培训的机制。加大课堂教学的研究力度是关系到课堂教学改革工作能否成功的关键。校本教研须立足本校,依靠全体教师,面向全体学生,要重视研究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加强教学反思,对教学中的问题及时交流,共同探讨解决办法;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教研组要加强集体备课,把提高备课质量和效率作为主要标准;加强对课题研究与指导,注重实际问题的研究,把课题研究落实到实际教学中去,逐步形成专题研究,科学引领本单位的课堂教学改革。

3.学校中层干部,特别是骨干教师要身先士卒,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广大教师要积极地投入到课堂教学改革中来,开放课堂,平等交流,创新实践,努力打造特色课堂,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教育教学质量。

4.教研室各学科教研员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活动,一要转变教研思想,树立“学校是教研基地、教室是教研室、教师是研究者”的新理念,增强服务意识,深入学校、深入教研组、深入课堂。二要转变教研工作方式,与教师建立一种平等对话的合作伙伴关系,形成“倾听对话、交流互动、合作研究、专业引领”的教研工作新方式,成为教研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引领者。三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建立观摩研讨课、示范课、评优课制度,重点研究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解决我区课堂教学改革实施与推广工作出现的普遍性、方向性的问题,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改革服务,为校本教研服务。四要拓展教研工作内容,以新课程为核心,逐步完善教学质量的监控与

评价,实现对课程实施的全程、全面研究,从而充分发挥研究指导服务的功能。

5.加强检查和考核。为保障课堂教学改革的有序、有效开展,教育局将加大对学校在推进课改工作的检查和考核力度,在学校考核、校长的绩效考核中,重点考核该校教师参于“课改”的覆盖面,要求各位教师在常态教学中都能应用新课标理念上课,覆盖面2011不少于60%,2012不少于90%。同时,各级评优评先活动中,首要条件是该教师能在课堂教学中坚持应用新课标的理念组织教学,对教师的绩效考核也应以此作为其中的考核内容之一。

课改是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的革命,不能观望、等待,要深刻认识到课改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各学校应积极主动全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充分相信教师,全心全意依靠教师,鼓励教师全身心投入课堂教学改革,保护教师的课改积极性,为教师推进课改积极创造条件。

第四篇: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朱集镇一中

课堂教学是中学课堂改革的主战场,是达到教育目的的主渠道。为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获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本学期结合区教研室提出的“二五五课堂教学意见”,我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教学改革为重点,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主动探究、大胆实践、在改善课堂教学、改革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等方面均取得一定成绩,全体教师树立了新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营造了浓厚的课堂教学改革氛围,有效地推进了素质教育发展,确保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一、转变教学观念是关键

教育观念的转变是课改的前提和基础,正确的教育思想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没有正确、先进的教育观念,就不会有自觉而有效的实践行为。课堂改革,就是教师理念的改革,是对教师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每一个参与者,必须更新观念,转变理念。当前有些教师的教学与其说是方法的落后,倒不如说是教育思想的陈腐,教学观念落后。也就是说,传统教育观念中的不合理部分还相当严重地支配他们的行为。陈旧的教育思想束缚着他们的手脚,使他们摆脱不了旧的教学模式,跳不出传统教学的框框。因此,让教师内心受到极大的触动,从心底里想改,是走好课改之路的第一步。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摒弃了口头开会、大声吆喝的空洞做法,而是以加强理论学习为突破口,结合中心学校建设学习型教师队伍的要求,学校统一购买了一批教学理论的书籍,达到人手一册,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阅读1本关于新课程理论的专著,认真组织教师学习“二五五”课堂教学模式解读,并对教师的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进行常规检查。通过学习、培训,使教师更新了观念,提高了认识,明确了“教”是为了不“教”,树立了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 服务的意识。

二、健全组织抓实管理是基础

学校建立健全了实验组织,校长和业务校长亲自担任实验领导小组的组长和副组长,吸收学科带头人和青年骨干教师参与到领导小组中来,并且分工负责、职责明晰;在此基础上组建起了一支有战斗力的实验教师队伍,让那些积极上进、乐于奉献、思想解放的教师先行一步,在此基础上,将实验的教法、学法辐射全校。今秋我校以教研评选课改先进个人为契机,先在全校教师中进行赛课,每组评选的优秀再在全校讲,最后再接受教研室领导的检验,我校的陈玉坤、黄艳昆等教师的课受到了教研室领导的好评,在庆元旦活动中,我校第一次把教师赛课拿入活动中,每组派3名教师参加,由评委评出一、二、三等奖,并对这些教师进行了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通过多种方式,给教师提供相互学习、交流的机会,调动教师参与课改的积极性。学校还致力于打造课改实验班工作,努力为实验班教师创造宽松的实验环境,包括舆论导向、政策导向、评价导向等。允许实验班教师根据实验需要调整课时结构、改变教学计划等。确保课改顺利进行。

三、评价引导健全制度是保证

在课堂教学改革中,评价的主体要改变,课堂教学评价也由评价教师为主转为评价学生为主。主要从以下方面:

1、由评价教师的讲解精彩度为主转为评价学生的参与度为主(是否以各种形式参与学习)

2、由评教学环节的完备性为主变为评价教学环节的合理性为主(尤其是时间分配)

3、由评课堂的活跃度为主变为评价每个学生是否真正进入学习状态为主(是否真钻进去了)

4、由评价师生的交流互动(主要是问答)为主变为评价学生的交流展示为主(要亮出学习的结果)

5、由评价教师的板书设计为主变为评价学生的板书、作业、笔记等练习为主(不看教师写而看学生写)。

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和办法来约束和规范教师课改行为。我们先后制定的有:《课堂教学改革制度》,要求教师教学内容选择要依据课程标准,参照材料,适度扩展,符合学生认知水平,能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进行教学。方法与策略要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的教学要求。《教师听评课制度》,要求教师每周必须听课达标,听课后要有对讲课教师课堂创新的建议,新《课堂评价标准》、《学生课堂活动评价标准》把教师能否用新的教学理念上课做为教师评价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标准。

四、加强教研是重点

通过集体备课、校本教研、听、评课等集体活动的方式,促进教师参与课堂教学改革,也促进了教师间的学习交流,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首先是强化备课。备课是学习、是研究,也是提高和创新的过程。集体备课改变一人主备的形式,把备课作为教研。倡导以说课形式,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构思、教学理论依据、教学反思等方面各述己见,表达自己的观点。其次是加强校本教研。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加强对教学中的小现象、真问题的研究。通过研究,改变课堂教学行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三是积极开展听评课活动。各年级认真开展听课、评课活动,通过听课、评课,使教师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反思、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提高教师的研究意识和反思能力。倡导教师撰写“教学后记”、“教育随笔”、“教育叙事” 和“教学案例分析”,直面教学问题。

通过以上的努力,我校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式及课堂教学结构都有了很大的转变,形成了我校课堂教学的五大环节。

第一环节:设疑预习。这一环节主要是让教师出示本节课让学生掌握的目标,也可出示单元目标教学法;这一环节还要体现“导”和“学”,就是说教师要如何引导学生按照“目标”去预习、去学习,要把引导方法和学习方法写出来,最终达到预习的目的,可推行六人合作小组去学习。这一环节要体现学生“会学”。第二环节:展示互动。根据上一环节六人小组按照目标预习情况,在教师的正确引入下,让学生相互展示目标,并给学生一个展示平台,能大胆展示在预习中的收获,与他人共享收获的成果,学生的展示时间和每个学生展示机会由教师在课堂上把握好。这一环节还要渗透“赛、评”两个因素,可分小组赛答、师生赛、生生赛,不管哪种赛,教师都要给出正确、激励的评价方式。以上这种教学方法和方式在教案上都要反映出来。这一环节主要体现学生由“会学”到“学会”转变的过程。

第三环节:探究提升。这一环节主要根据以上两个环节及学生“会学”到“学会”这一转变过程,在教师正确“引诱”下,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拓展延伸,这一环节主要体现教师用什么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及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的能力,这一环节的教学方法要具体可操作,并在教案上有反映,拓展、探究的知识点也要在教案上反映出来,这一环节主要反映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第四环节:归纳反思。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用什么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在学生归纳总结的同时,还要让学生进行反思,看哪些知识已掌握,还有哪些知识没掌握,教师就要在本节课采取补救措施,最后达到学生掌握的目的,这些方法措施及归纳总结内容要在教案上反映。

第五环节:达标测评。这一环节主要体现“练”字,教师要针对以上各个环节学生所学知识情况,精心设计好不同题型,对学生进行测评,测评后要及时让学生进行点评,学生点评不到的最后再有教师进行点拨。这一环节的教学法及措施和达标测评题都要在教案上反映出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导学案的编写上还存在盲目照搬的现象。缺乏创新性,不能真正起到对学生的导学作用,导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放手的力度不够,出现教师讲的过多的现象。

2、小组合作探究在一节课中表现的太过频繁,导致看似热热闹闹的课堂却缺乏实效性。

3、课堂教学中预习环节落实难,学生的预习环节绝大多数学生只是应付,部分学生根本就没有预习,这样上课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今年是我区课堂教学改革提升年,为了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能再上一个台阶,我们决定从以下四个方面研究入手,提高我校课堂教学改革效率。

1、加强备课尤其是集体备课的研究,提高备课质量。

2、加强课堂教学管理的研究,规范课堂教学行为。

3、加强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优化课堂教学环节。

4、加强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与创新,决非一日之功,需要我们进行持之以恒的艰苦的探索,只要全校上下齐心协力、步调一致、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开创课堂教学的新天地,

第五篇:关于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实施意见

关于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实施意见

实施高等教育“质量工程”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高等教育要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切实把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的重大战略决策,是高等教育新一轮改革发展的战略重点转移。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核心内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抓好本科教学质量是关键;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责任主体在学校。经过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我校的教学工作呈现出良好局面,教学改革逐步深化,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随着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实施,全面启动《三江学院教学建设与改革工程总体方案(2006~2010)》(以下简称“168”工程),认真贯彻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精神,是进一步加强学校内涵建设,提高学校办学实力和整体水平,推进学校实现稳定、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抓手。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整改方案及“168”工程总体要求,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牢固树立质量强校意识,切实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1.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质量意识。为适应高等教育改革的新形势和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新要求,必须牢固树立“质量强校”意识,把提高教学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根据我校新时期发展目标及要求,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采取各种措施确保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要紧扣时代脉搏,妥善处理“结构、规模、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要以当前教育观念中最重要、最迫切的方面为议题,在全校范围内组织教育思想的讨论。学校将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评价和衡量各单位工作的重要依据,学校及各单位党政一把手作为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必须统筹各项工作,将质量意识落实到具体工作中。

2.切实加强对教学工作的领导,稳步推进教学管理组织体系建设。要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组织建设,完善由校长负责、教务处牵头、院(系)及教学单位为基础、各职能部门协调配合的教学管理组织体系。不断深化教学管理改革,适应“学分制”管理的要求,完善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二级管理体系,强化院(系)在教学建设改革与管理中的关键作用,完善并扩大院(系)在教学管理、教学改革、教学建设及教学资源利用中的职责、功能作用,并逐步建立院(系)教务办公室。在“十一五”末初步建成一个包括行政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三个方面较为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管理人员要率先垂范,循规办事,做到以学生为本,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教师要坚持教书育人,关爱学生,以身作则,遵章守纪;学生要自爱自律,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努力学习,奋发向上。

3.加强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加大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坚持“以生为本、德育优先、规范管理、以质取胜”的办学理念,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把制度建设作为学校的基本建设长抓不懈。加强分类指导和管理,不断完善学校宏观控制、管理重心下移的校、院(系)两级教学管理制度;学校内要打通教学信息采集反馈渠道,健全教学工作例会制度。在完善制度建设的同时,狠抓贯彻执行,使学校育人行为和管理工作都能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各院(系)、教学单位要坚持重视教学大纲编写工作,教师不能随便改动教学大纲或不按大纲组织教学;已制订的教学计划必须严格执行,在执行周期内不得随意改动,若因不可抗拒的原因确需变动,须在每学期下达任务前按程序办理报批手续。

4.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保证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进一步健全校、院(系)两级教学质量监控组织,扩大校级督导队伍,完善督导工作条例,分工合作,分层指导;充分发挥督导在教学改革中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做到“督巡有重点、引导有目标”,逐步实现由“督教、督学”向“导教、导学”转移;进一步加强教学巡视的分析与反馈工作,及时发 1

现问题、认真分析、快速整改,维护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健全完善多媒体辅助教学和双语

课程的质量标准和准入制度。各单位要认真贯彻执行学校有关教学质量的规章制度,细化、完善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要构建和完善专家督导评价、学

生评价、同行互评、教师自评和辅导员评价相结合的多方位、多层次的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综

合评价机制;构建由专业评价、课程评价、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实验教学评价、试卷质量分

析、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价、教学管理质量评价等多方面构成的质量评价体系,加强对

人才培养过程的管理,逐步建立保证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长效机制。学校将参照教育部本科

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要求,建立适合我校实际情况的院(系)评估制度,每三年对全校的教学

工作组织一次校内评估。

二、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调整和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5.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坚持“整体规划、发展内涵、突现品牌、创

新特色”的方针,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从学校发展定位及原有学科优势和实际条件出发,扬

长避短,进一步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加强新专业建设。各院(系)在新增本科专业时要坚持

“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加强调研,充分考虑地方经济和社会人才需求,密切关注招

生、就业市场的发展变化,科学合理设置专业。每学年初学校将组织各院(系)领导认真分

析本的招生形势,根据行业需求和学生就业率合理制定本单位下一年的招生专业和计

划。今后除新增本科专业可先按方向招生外,其他各专业原则上不再细分方向招生。大力倡

导各院(系)在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的基础上,在高年级灵活设置专业方向,扩大学生就业

面。要充分利用我校多学科的特点,挖掘现有专业的地区、资源等优势,加强与产业和行业的联系,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应用学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学校将在多年办学

积淀的基础上,集中力量,建设一批重点学科和品牌、特色专业,努力创建标志性学科专业,促进学校快速发展;争取在“十一五”末建成校重点专业10个,省品牌、特色专业3个以

上。

6.继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巩固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成果,全面总结专业建

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积极开展社会需求、人才培养模式、毕业生就

业质量等专项调研活动,继续推进计算机系“1+2+1”人才培养模式、电子学院“产学研”

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电气学院突出实践实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等教改方案,深入探索涵盖文、经、管等其它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改革方案,在此基础上,2010年前全

面优化本科培养方案,使之更加符合高等教育规律、社会发展需求及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

位。积极推动各专业与社会各界、国内外高校以及校内相关专业的广泛合作与交叉渗透,进

一步探索、完善多样化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优秀人才培养机制。

7.加强科研与教学结合,提升学科专业建设水平。进一步增强科技兴校观念和自主创新意

识,大力开展知识产权普及活动。广大教师要围绕学科专业领域前沿及国民经济建设中迫切

需要解决的问题开展科学研究,教学过程要及时反映科研成果的最新内容;可吸收优秀学生

参与科研项目,更好地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已开展论文评奖的基础上,健全科学论文激

励机制,完善学术论文(专著)奖励办法。充分利用学校的实验资源和教师资源,采取校内

重点课题立项、申报省级以上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及横向课题等多种渠道,努

力争取多种类型的研究课题。积极鼓励各单位与政府部门、企事业联合开展横向科学研究,学校将出台科研项目管理办法,在政策上加强引导作用和导向激励,尽量提供宽松有利的支

持环境。各单位要积极创造条件,帮助中青年教师申报科研项目,取得科研成果。要进一步

规范校级研究课题的立项、研究、结题和成果鉴定等管理工作,为申报省级及以上课题和项

目打好基础。

三、以课程建设为抓手,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8.切实抓好课程教学。课程教学是构成教学质量的基本单元,要牢固树立教学质量意识,提高对课堂教学质量的要求;适时建立课程负责人制度,选聘具有高级职称、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担任课程负责人,通过其参与课程教学、制定教学大纲及工作规范、选定

教材、布置教学任务、组织开展教学研究、培养年轻教师、定期听课等措施推动提高课程教

学质量及教学效果。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加强教学研讨,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和手段提高和

加强课堂教学的思想性、科学性和信息量;学校将加大课堂教学检查力度,并通过多种形式的检查、评价与考核,把教学质量的保障和监督落实到每门课程。要优化课程教学,向45

分钟要质量;要强化能力训练,向课外时间要效益。

9.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要认真落实“因材施教、精简课内、加强实践、注重应

用”的课程改革和建设方针,以人才培养目标及专业内涵发展为依据,注重知识传授与素质

能力培养相结合;通过整合课程、推进学分制、降低必修课比例、加大选修课比例、增加实

践环节和课时数、减少课堂讲授时数等措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拓

宽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要加大课程

建设力度,重点建设对学生培养质量影响大、覆盖面广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根据地

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积极引进国内外大学优质的教学

资源,将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充实到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供符合时代需要的教学内容。

有重点地培育精品课程,有效发挥其引导、辐射作用,大力推进校、省、国家三级精品课程

建设;在“十一五”期间,建成校级精品课程20门、省级精品课程3门以上,力争实现国

家精品课程零的突破。

10.进一步加强精品教材建设。认真落实《三江学院“十一五”教材建设规划》,采取有效

措施鼓励教师积极申报编写国家规划教材和各种高质量教材;完善教材建设管理办法,配合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重点支持具有我校特色教材的编写;要加强纸质教材、电子教

材和网络教材的有机结合,努力实现教材建设的立体化和多样化;建立健全科学的教材选用

制度,鼓励使用国家优秀教材,有选择地引进和使用近三年出版的适合我校学生的新教材和

先进原版教材,保证质量一流的教材进课堂。大力推进精品教材建设,有效发挥精品教材的引导、带动作用;在“十一五”期间,建成校级精品教材10部、省级精品教材4部以上。

11.进一步深化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充分调动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进一步优化学

校教学改革项目管理,增强对教学改革成果的培育意识和推广应用意识。建立定期教研活动

制度,每学年至少开展一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教学观摩;各院(系)、教学单位要积极开展集体备课、教学法研究等教研活动。鼓励教师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

目标,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促进教学效

果和质量的不断提高;积极探索研究性教学模式,广泛采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等手段为学生

提供丰富的教学参考资料,引导学生了解多种学术观点并开展讨论、追踪本学科领域最新进

展,提高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继续探索考试方法的改革,扩大半开卷、开卷、口试、写论文等考试方法改革的成果,把学生的注意力由应付考试转移到注重平时学习上来。

12.积极实施和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注重学生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的训练,加大投入,提供更多的优质教学资源和条件,不断探索英语教学新模式,切实促进学生英语

应用能力的提高。有选择地推进双语教学试点工作,要及时总结经验,循序渐进,适时推广。

鼓励和支持留学回国人员用双语讲授专业课程,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和能力。

四、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实践、创造、就业、创业”能力

13.提高实践教学比重,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坚持“加强基础、增强能力、学用结合、服务

社会”的人才培养思路,立足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加大实践教学的学时学分比例,列入

教学计划的各实践教学环节累计学时学分人文社科类专业一般要达到总学时学分数的20%,理工类专业一般要达到总学时学分数的30%;突出重点内容和环节,在教学时数和教学实

施上予以重点保障。理论教学要突出应用,实践环节要突出训练。充分发挥公共基础实验中

心、各专业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的作用,认真组织安排好实验、实习训练和各类课外实

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产学研密切合作,探索产

学研合作教学平台,拓宽大学生校外实践渠道,推进教育教学与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采取

各种有力措施,确保学生实习和实践的时间和质量;积极组织开设多种类型的培训班,对学

生进行职业技能培训。进一步完善由实验、实习和专业实践等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及包含

课内实验教学、课外实践教育、产学研合作教学、职业技术技能培训的“四大实践教学平台”。

14.积极组织开放性、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及课外科技文化活动。积极设置开放性、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大力推进“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技能培训与课外

实践,使学生拥有多个技能证书。学校和院(系)每学期都将积极组织学术报告会,并在高

年级学生中试行读书报告、科技讲座活动,丰富校园学术氛围;积极参加和开展大学生数学

建模、电子设计、科技制作等各类学科竞赛,不断提升学生职业素质和就业竞争力。积极探

索更为有效的激励机制,加强对学生课外活动的引导与指导,吸引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科学

研究,进行创新性实验和实践,开展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扩大创新教育的受益面,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15.健全完善实践教学保证机制,加大执行力度。各院(系)要按照评估标准,高度重视学

年论文、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依据学校有关规程,制定符合本专业要求的实

施细则。要加强对选题、论证、开题、指导、中期检查、评阅、答辩、评分等重点环节的严

格管理。学校将建立实践教学制度保证机制,围绕影响实践教学质量的诸多因素,健全一系

列的规章制度,从而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要健全每门实践课的教学大纲、实验指

导书、实践指导记录、实践成绩记录等资料,保存好学生实习报告、实训成果等资料并归档,建立实践教学的档案制度。加强对学生实践环节过程的督查力度,各院(系)要配备相应的实习指导老师,通过“面对面”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指导。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检查方式,加强学生实践性环节的过程控制,同时要求学生定期反馈情况。

五、完善素质教育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16.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

育贯穿于学生工作的全过程,贴近学生、贴近实际,增强针对性,体现时代性,提高实效性,引导学生认识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加强政治理论课建设,建立课程平台,注重

理论联系实际,逐步建成精品课程;要针对学生的特点,密切联系社会实践,并结合专业特

点,在专业技能训练中,注意让学生将德育认知自然转化为“行为养成”。把心理健康教育

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引导大学生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

17.不断丰富选修内容,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通过文化素质课程教学、学术讲座、课外科

技与素质教育活动三个层面,把素质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要加大选修课的开设数

量,将心理辅导、就业指导等纳入公选课,让学生通过公共选修课、讲座、网络课程、研读

名著等多种方式选修获取学分。以“心理健康活动月”、讲座、谈心等多种活动为载体,采

取多种方式,建立和完善学生心理问题高危人群预警和干预机制,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高质量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认真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加强学生就业指导建

设,将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从新生入学就抓起,坚持不断线;通过宣传

就业和创业典型,引导学生理性认识就业形势,合理调整就业期望值,树立“先就业后择业

和自主创业”等正确的就业观念,积极主动就业、创业。培养学生养成“好读书、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同时要完善素质教育类名著选读课程管理办法。

18.建立和谐校园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一步明确创建和谐校园的具体目标要求,深

入推进校风、学风和制度建设,努力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形成良好的校园文明,营造“积

极向上”的校园氛围和“健康、快乐、学习”的育人环境,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和谐发展。学

校要加强校园文化活动载体建设,积极开展学生文化活动,如在业余时间定期开办书法、音

乐、美术、文学、时事或专业等方面的讲座和课外学术报告;继续开展英语角等活动,组织自由论坛,让学生吐露心声,锻炼口语表达能力;组织学习经验交流会等多种有益活动。学校将制定相关激励措施,以立项的方式资助和鼓励学生开展课外科技创新和实践创新活动,积极参与各类学科竞赛和文体竞赛。

六、加大队伍建设力度,努力提高师资水平

19.大力实施“青蓝工程”,推动人才队伍建设。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积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首批投入300万元实施“青蓝工程”,通过建立目标责任制,加强过程管理,重点培养一批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创新团队、优秀中青年管理干部和优秀中青年实验技术、图书资料管理骨干。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加速优秀中青年教师成长,培养和造就杰出学术群体,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并以此为基础和突破口,不断提升人才队伍整体的文化素养水平,推动学校各支队伍健康、全面地发展。

20.继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围绕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要求,不断完善人才引进、师资培养的政策和机制。建立和完善青年教师助教制度,青年教师通过为教授、副教授的主讲课程进行辅导,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升教书育人和教学水平。有针对性地加强高层次、高水平人才的引进,重点引进一批学科专业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尽快配齐、配强各学科专业带头人,形成“老、中、青”相结合的学科梯队。健全兼职教师管理制度,加强对外聘教师的聘用管理,严肃教学纪律,规范教学过程,确保兼职教师因材施教。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力争尽快建成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高水平教师队伍。

21.进一步加强实验教学队伍和教学管理队伍建设。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培养一批中青年实验教学骨干教师,通过引进、进修、培训等方式提高实验系列教师的业务水平。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优化队伍结构:一是引进高层次的教学管理骨干,二是加强教学管理人员培养,积极组织开展教育教学管理研究,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建立管理人员日常学习和工作例会制度,一般每个月安排一次业务学习,每学年组织一次“教育教学管理”学术研讨会;切实加强管理队伍的作风建设,不断改进机关工作作风。

22.健全进修规划和考核制度,加强师资队伍考核和奖惩。继续重视、鼓励和支持教师对外开展学术交流,积极开展科研工作,提升职称层次。进一步深化校内人事分配制度改革,规范校内分配办法,积极推行人事二级管理制度。在学校原有的“钱钟韩奖教金”、“优秀教师”等教学奖的基础上,进一步增设教书育人奖,条件成熟时将启动教学名师等教学奖项,并定期开展有关评选活动,带动和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七、加强教学基础建设,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

23.加强实验室和实习基地的建设。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着重培养学生动手和实践能力,大力改善实验教学条件,在加强基础课实验中心建设的同时,打破各专业各自为营的局面,积极建立校级学科群实验平台,争取在2010年前再建设经管类、电工电子和物理等三个校级实验实训中心,并积极争创省级示范中心;在努力使省级电气信息综合实验中心建设点通过验收的基础上,争创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提高实验资源的共享程度和使用效率。大力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充分挖掘各相关部门、机构的教学资源开展实习、实训。进一步加强科学研究和教学实验的结合,推进实验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制定相应政策,引导、吸引高水平教师从事实验和实习教学工作。

24.加大教育信息化建设力度。把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大力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统筹规划并建立学校网络教学资源库,进一步扩大“天空教室”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范围和功能,鼓励教师开发、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及网络课程,形成多学科、多课程的网络教学平台,提高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水

平和效果。大力培养和提高本科生通过计算机和多媒体课件学习的能力,以及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

25.继续加大对教学工作的经费投入。学校按照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 1号)的有关规定,调整经费支出结构,加大对教学工作的经费投入,切实保证教学工作所需的各项经费,保证四项经费持续增长。进一步加大对实验室、图书资料等教学基本条件建设的投入,加大对教学改革、实践教学环节所需经费的支持力度。为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将有针对性地设立如特色品牌专业建设经费、教学改革研究经费、精品课程建设经费、教学名师专项经费、精品教材建设专项经费、双语教学奖励经费、教书育人奖励经费等各种专项经费,为加强教学基础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条件保障。

全校教职员工要高度重视教学质量建设,要把教学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及时了解、研究和解决教学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团结和凝聚全校师生,积极投入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开创教学工作新局面。学校各部门和教学单位要根据本意见精神,及时制定本单位具体的落实措施和办法,加大教学投入,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三 江 学 院

二〇〇七年十一月

下载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word格式文档
下载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强化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强化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讨论稿)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高等教育要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切实把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的战略部署......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经验交流材料

    篇一: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教育质量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新课程的实施意味着我们传统的课堂教学必须......

    深化教学改革 构建有效课堂 提高教学质量

    深化教学改革 构建有效课堂 提高教学质量追求有效、高效,是课堂教学的主题,也是我们教师追求的目标,但它的实现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我们老师去实践、思辨、提升,才能使它成为现实。......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推荐5篇)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教育质量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新课程的实施意味着我们传统的课堂教学必须面临一场艰难的变革和阵痛,而要从根本上改变......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打造生本高效课堂 夏津县香赵庄镇中学周传杰 2014年11月27日,德州市2014年度初中教学现场会在庆云县召开,我与全市的200多位市县分管领导、初中学校校长共同......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构建高效课堂实践研究》——开题报告会发言稿 哈拉海镇第一初级中学刘百玲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十三五规划课题《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构建高效课堂实......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打造自主高效课堂—灵璧中学“六环导学”课改经验介绍 上传: 况秋平更新时间:2013-6-19 16:06:08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打造自主高效课堂 ——灵璧中学“六环......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草河中学地处城乡结合部,近临多所城镇中学,多年以来我们始终面临师资严重流失,学苗严重流失,学额不足,升学率不高的困境。但我们并不气馁,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