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昆明事业单位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技巧:逻辑填空之句意分析

时间:2019-05-15 00:40: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8昆明事业单位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技巧:逻辑填空之句意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8昆明事业单位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技巧:逻辑填空之句意分析》。

第一篇:2018昆明事业单位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技巧:逻辑填空之句意分析

2018昆明事业单位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技巧:逻辑填

空之句意分析

【导读】

呈贡中公教育小编为帮助各位考生顺利通过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今天为大家带来言语理解与表达技巧之逻辑填空之句意分析。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中,逻辑填空是常考题型。从题型特点来看主要集中的实词和虚词以及成语的考察,往往设置一到四个空不等。较之国考和省考的题目,事业单位中语言表述比较宽松,侧重在语义的连贯表达。因此也成考生在考试中容易失分的地方,今天我们就带领大家来解读逻辑填空的易错点,教给大家在考场迅速做题的方法。

一、抓关联词 把握语义

从历年题目句间关系分来看,逻辑填空行文多为复句,很少有单句形式出现的句子。这样就提示我们句与句之间必然在语义上有关联。正确把握语句之间的关系,能够有助我们快速的解题。复句的表达中关联词往往起到提示的作用,所以关注关联词能够准确把握句意,提示答案。常见的关联词包括表示转折、递进、因果、条件、假设等关系的词语。

例1对于吸引人才,地方政府最应该做的,是营造一个适合人才流动、有利人才成长的环境与空间,而不是直接参与、甚至________企业的人才录用过程。其实,自由、公平的竞争本身就是对人才最好的回报,足够的成长空间才是________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沃土。

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和资料

填入划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主导 长久 B.干预 直接 C.破坏 长期 D.影响 有效

【呈贡中公解析】答案:A。本题关注文段第一空出,空前有甚至一词表示递进关系,递进前后语义前轻后重。递进前语义直接参与空出对应,因此空处也应该表示直接参与的意思一致,排除破坏C选项;但是语义更重一层。排除语义轻重一致的干预和影响排除B、D。所以此处应该填入与直接参与语义一致且语义较重,A的主导符合,故选择A。

2、从学校的角度上说,家长和学校本应该是一种合作关系。在家中,家长要担负起教育责任,不应该过度地________校方教育。家长和老师有着不一样的教育背景,在教育思想和教育方式上也存在差异。所以,只有老师和家长做到真正的________,才可以避免矛盾和冲突的发生。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批评 互动 B.倚重 配合 C.依赖 沟通 D.强调 了解

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和资料

【呈贡中公解析】答案:C。关注第二空,句子是有只有……才……连接的一个条件句,后半句强调避免矛盾,前句应强调的是避免矛盾的方法。所以A中的互动和D中的强调不符合句意,因此排除A、D。首句提示学校和家长之间是一种合作关系,那么二者之间不应该需要配合,因为配合是一方去迎合别人,沟通是双方的交流,因此选择C。

二、抓重点句子 疏通句意

在解读句子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有些句子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关联词提示,那么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需要抓住文段中的核心句子,找到提示点,从而把握文段意思选择答案。

例3.体育竞赛这种特殊形式的商品不能进行______,在比赛结束时,对它的消费也就结束,不能再用做交易,也就是说这种商品的买卖只有惟一的机会。这种唯一性相对于体育竞赛由过程到结果的不可重复性,就使得体育竞赛商品成为了市场上的“______”,因此更加凸现了这种商品的魅力与价值。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储存 孤品 B.收藏 珍品 C.加工 真品 D.回收 藏品

【呈贡中公解析】答案:A。该题的突破口为第二空。从最后一句“因此更加凸现了这种商品的魅力与价值”可知,前文强调体育竞赛商品的价值巨大,“孤品”、“真品”符合文意,排除C、D两项。从文中“使得”可知,其前后句也应为因果关系,而前句“这种惟一

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和资料

性……不可重复性”说明体育竞赛商品应为‘孤品’。因而答案为A选项。

例4面对新技术带来的海量碎片化信息,如何_________,撷取最具亮色的那道光环,无疑是这些变革性的技术应用给我们带来的严峻挑战。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披沙拣金B.取长补短 C.避实就虚D.化繁为简

【呈贡中公解析】答案:A。空前提示带来的是海量碎片化信息,所以面对海量的信息就需要进行选择,排除B、C。空后撷取最具亮色的那道光环,可知与化繁为简无关,排除D。披沙拣金,侧重挑拣出好的事物。因此选择A。

更多事业单位考试信息关注呈贡中公教育信息

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和资料

第二篇:言语理解与表达之选词填空

01、黯然、暗然、岸然:“黯然”,指“阴暗的样子”,也用来指“心里不舒服,情绪低落的样子”。“暗然”的“暗有“光线不足、黑暗”的意思。“岸然”指“严肃的样子”。02、爱护、爱戴:适应对象不同,前者上(长辈)对下辈,后者下(幼)辈对上(长辈)。03、安详、慈祥、祥和:“安详“指神态平静、从容稳重。“祥”指吉利,如“祥云、祥端、发祥”。“慈祥”形容老年人的态度神色和蔼安详。“祥和”指气氛而言。注意“安详、慈祥、祥和”的写法。04、安静、宁静:都指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安静”重在稳定,有使安稳平静下来的意思,它有一个由喧闹到安静下来的过程。而“宁静”重在平和,一般多指环境或心情平和安静,它描述的是一种很安静的状态或气氛。“宁静”是高于“安静”的一种情境,除了指环境外,更多的时候是指一种心情上的安宁,是人们追求的不受外界干扰的有质量的生活境界。而“安静”多指环境没有声音或吵闹。“安静”的使用范围要比“宁静”大一些。05、安置、安排:前者指使人或事物有着落,安放。后者指有条理,有先后的处理。06、必须、必需:都含有“必要”的意思。“必须”是副词,有强调语气作用,多作状语。(1)表示一定要,强调事实或情理上的必要性。后面带动词或带形容词,有时还可以用在分句前面;(2)加强命令语气;(3)“必须“的否定形式是“无须、不须、不必”。“必需”是动词,表示一定得有、不可缺少的,作定语或作谓语。凡是“不可不”的行为就用“必须”。07、表率、表帅: “表率”是名词,指“好榜样”。其中“表”为“榜样、模范”,“率”为“表率、楷模”。“表率”是由“表”和“率”两个同义语素构成的并列式合成词。在古代汉语中,“表率”也可用作动词,有“督促率领”的意思。“表帅”,在古代汉语和近代汉语中,用同“表率”的动词意义,表示“督促率领”。现在一般不用这个词。因“表帅、表率”同音,“帅”又有“军队中最高的指挥员”的意思,故人们常将“表率”误写为“表帅”。08、报道、报导:这是一对等义词。都指:

1、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或其他形式把新闻告诉群众。

2、用书面或广播、电视形式发表的新闻稿。现在人们倾向于用“报道”。“报道”读bàodào,“报导”读bàodǎo。09、暴发、爆发:都是动词,都含有“突然发作”的意思,但前者强调突然性,后者强调爆炸性,“爆发”的使用范围比“暴发”宽。暴发:(1)指突然发财或得势,多含有贬义。(2)指突然发作,多用于山洪、大水或疾病等具体事物。爆发:(1)指因爆炸而迅猛发生,多用于具体事物。(2)指像爆炸那样突然地发生,多用于抽象事物,如革命、起义、运动等重大事变,再如力量、情绪等等。

10、辩驳、辩论、辩(辨)白、辩解:“辩驳”指提出理由或根据来否定对方的意见;“辩论”指彼此用一定的理由来说明自己的见解,揭露对方的矛盾,以便达成共识;“辩白”指说明事实真相,用来消除误会或受到的指责;“辩解”指对受人指责的某种见解或行为加以解释。

11、辨别、辨认、辨析:“辨别”指根据不同事物的特点,在认识上加以区别;“辨认”指根据特点辨别,做出判断,以便找出或认定某一对象;“辨析”指辨别分析。

12、表示、显示、显露:“表示”(1)事物本身或凭借其他事物显露出某种意义(2)用言语行为显出某种思想、感情、态度等;“显示”明显地表现;“显露”原来看不见的变成看得见。

13、边疆、边境:前者指靠近国界的领土,范围较大;后者指靠近边界的地方,范围较小。(边界:地区与地区的界线,多指国界)

14、不详、不祥:前者指(1)不详细、不清楚;(2)不细说。后者指不吉利。

15、不止、不只:前者是副词,不停止或超出某个数目或范围,句中一般带有表数量的词。后者用于表递进关系的关联词,相当于“不但、不仅”。

16、报复、抱负:前者指对别人反击。后者指远大的志向。

17、不齿、不耻:前者指不愿提到。后者指不以之为耻。

18、不肖、不孝:前者指品行不好(多指子弟)。后者指对父母不敬。

19、编辑、编撰、编纂:“编辑”主要指对资料或现成的作品进行整理加工。“编撰”指编纂、编写。“编纂”指编写(多指资料、篇幅较大的著作)20、变换、变幻:前者指事物的一种形式和内容转换成另一种。后者指不规则的改变(多指抽象、概括性事物)。

21、把戏、伎俩:前者指花招,蒙蔽人的手法。后者指不正当的手段(贬义重)。

22、颁布、公布:前者指公布(法令条例、大的正规性文件)。后者指(法令、文告、团体的通知)公开发布。

23、抱怨、报怨:前者指自己不满情绪很大;后者指向别人报仇。

24、辨(辩)正、辨(辩)证:“辨正”指辨明是非,改正错误;“辨证”指辨析考证。

25、摈弃、摒弃:二者都是动词,都含有“排除”的意思,多用于书面语。“摈弃”表示抛弃,多用于人和具体事物。“摒弃”表示舍弃、除去,多用于较抽象的事物,较少用于人或具体事物。

26、沉重、繁重:都有分量重的意思,但“沉重”指精神或思想负担重,而“繁重”则指工作、任务的数量重。

27、刹那、霎那:前者形容极短的时间,后者指瞬间。

28、斥责、叱责:都含“用严厉的语言指责别人的错误或罪行”的意思。“斥责”偏重于严辞指责。“叱责”偏重于大声喝叱,强调声音大。

29、驰马、马驰:从前,有个人骑马到乡下去。路下,马受到惊吓,突然狂奔起来,把行人撞成了重伤。于是伤者的家属向县衙告状。县官要骑马人写答辩状。骑马人在答辩状上写了自己“驰马伤人”。他写完后向一位朋友请教。朋友问清了情况,提笔将“驰马伤人”改为“马驰伤人”。他说:“‘驰马伤人’的主要责任在你,而“马驰伤人”的主要责任却在马不在人。”结果,本应重判的骑马人,却因一处妙改而得到了轻判。“驰马”和“马驰”,只颠倒了一下词序,意思却大不一样。30、呈现、浮现:都是表示动作的词,指具体的事物在眼前显现出来。“呈现”较清楚,持续的时间长,多是直接看到的(不是想象的);呈现多在事物本身,有时在人的眼前;对象多是现实的事物,如颜色、景色、神情、气氛等。“浮现”往往是影影绰绰的,持续的时间较短,多是想象的,有时是直接看到的;浮现多在脑中、眼前、脸上等。对象多是人的形象、印象、往事、表情等。有时可换用,如“脸上呈现(浮现)出喜悦的神情”。

31、嘲笑、讥笑:都含有“看不起人,取笑人”的意思,只是语意轻重程度不同。“嘲笑”是一般的取笑,语意比较轻;“讥笑”指带有讽刺、挖苦意味的取笑,语意较重。

32、查看、察看:前者指检查、观察事物存在的情况;后者指为了解情况而细看。

33、处罚、惩罚:前者词义轻,后者词义重。

34、沉思、深思、寻思、神思:“沉思”重在思考的精神贯注;“深思”重在思考的深入;“寻思”重在思考的反复;“神思”指精神、心绪。

35、才能、才华:前者侧重于做事的能力,后者侧重于在文学艺术方面显露出来的智慧和特长。

36、篡改、窜改:前者指用作伪的手段对历史、理论、政策等故意改动或曲解;后者是一般意义上的改动。

37、处世、处事:前者指泛指在社会上的活动、人际交往;后者指指处理事务。

38、查核、察核:前者指检查核对(帐目);后者指对某事物特性加以利用。

39、查访、察访:前者指调查打听案情;后者指通过观察访问去进行调查,多公开进行。40、草率、轻率:前者指(做事)不认真,敷衍行事;后者(说话做事)随随便便,不经过慎重考虑。

41、常(成)规、陈规:前者指久已通行的规则(不带贬义);后者指不实用的旧规章。

42、筹划、筹备:前者指想办法,定计划/筹措(钱粮);后者指为进行工作,举办事业或成立机构等事先准备。

43、陈设、摆设:前者(动词),指摆设;后者(名词),指供欣赏的艺术品/徒有其表而毫无用处的东西。

44、传诵、传颂:前者多用于美名;后者多用于事迹。

45、船、船只:前者表具体的,后者表概括的。

46、查阅、查验:前者指(把书刊、文件等)找出来阅读有关的部分;后者指检查 是否真实

47、常、长:“常”有以下几个义项:1.一般、普通,如“常识、常事“等;2.经常、固定不变的,如”常备不懈、常客、常量等;3常常、时常,如“常来常往、常见面“等。”“常”和“常常”都侧重于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次数多,但“常常”在证据上比“常”要强,而且否定式多用“不常”,极少用“不常常”,例如多说“他不常来”,很少说“他不常常来”。“时常”强调有一些时候常发生,较多用于口语,如“近来他时常发病”。“经常”和“常常”“时常”区别不大,可以通用;但有时指较长时间接连地、比较有规律地反复出现,强调一贯性,如“由于经常锻炼,他身体棒极了”。这时则多少有点不同。另外,“经常”除作副词外,有时还有形容词 意义,如“经常的工作、经常性”等,这跟“常常、时常”的区别就更明显了。“长”本义是“长”,又可指长度;指距离远,如”源远流长、长途跋涉“”等;时间长,如“长夜、长寿”等;再引申一步,可指永远,如“长逝、长眠、长生不老”;还表示长处、擅长,如“特长、一技之长、长于技击”。因为“常”和“长”同音,有时不注意可能混用,如有人把“语重心长”和“长年累月”的“长”误 写作“常”。又因为“长”有经常的意思,也有人把“细水长流”误写成“细水常流”。

48、哆嗦、颤抖:前者多用于口语,后者多用于书面语。

49、惦记、思念:前者指(对人或事)心里老想着,放心不下,多用于口语;后者指对景仰的人、离别的人或环境不能忘怀,希望见到,多用于书面语。50、陡峭、峻峭:前者侧重于山的坡度大而陡直,后者侧重于山势的高而险。

51、电讯、电信:前者指用电话或电报传播的消息;后者指用电话或电报传播消息的通讯方法。

52、独立、独力:前者指不依靠别人;后者指靠自己的力量完成某项任务。

53、典雅、高雅:前者指优美而不粗俗;后者指高尚而不粗俗。

54、抵制、抵御:前者指阻止有害的事物,使不能侵入或发生作用;后者指抵挡、抵抗。

55、对于、关于:都是介词,前者引进对象或事物的关系者。后者指(1)引进某种行为的关系者,组成介宾作状语;(2)引进某种事物的关系者,组成介宾作定语,后面要加“的”。注意:表关涉,用“关于”不用“对于”,指出对象,用“对于”不用“关于”,兼有两种情况时可以互用;“关于”有提示性质,用“关于”组成的介宾,可以单独作标题,用“对于”组成的介宾,只有跟名词组成偏正短语才能作标题,如对于政策的认识。

56、戴、带:“戴”作动词的一个意思是把东西放在头、面、颈、胸、臂等处。如“戴帽子、戴红花、戴袖章”。引申出来了有关的词如“戴高帽子、戴绿帽子”。“不共戴天”的“戴天”是头顶着天,“戴罪立功”的“戴罪”是顶着、承担着罪名。“戴孝”是身穿孝服、臂缠黑纱等表示哀悼,也常常写作“带孝”。在实际运用中,说“带孝”或“带着孝”更为常见。因为有的人并不一定作“戴孝”的穿着,只是一定的期间里很多方面有所节制而已。

57、到、倒:为了避免混淆,特别要注意这几点。(1)“倒霉”,也作“倒楣”,里面的“倒”不用“到”。(2)副词“到底”跟“进行到底”里都是用“到”,如“你到底去不去、这里面到底有什么问题”。(3)副词表示跟意料相反的“倒”,不能写成“到”。如“这样一来倒省事了、听你一说我倒想起来了、我倒要听听”。(4)副词表示让步、转折的“倒”,不能写成“到”。例如:“我有倒有,可是不在身边。”“学倒学过,可是早忘了。”(5)表示催促、追问的副词“倒”,不能写成“到”。如“你倒快唱呀、你倒会不会呀”。这里的“倒”是“倒是”的意思,不是“到底”的意思。以上几句中的“倒”都可以说成“倒是”。

58、而后、尔后:都是连词,常用于书面语言。而后:以后,然后,表示在某事之后。尔后:从此以后,此后。“尔”有指代义,相当于“这”“此”。

59、恩惠、恩赐:前者是名词,给予或受到的好处。后者是动词,泛指因怜悯而施舍。60、偶然、偶尔:前者指不一定要发生而发生(相对于必然)。后者指间或,有时候(副词,相对于经常)。61、幅、副:都作量词,“幅”是巾旁,跟巾帛、呢绒等有关,因此用来形容布匹、面料的宽度,如幅面、单幅、宽幅。有时泛指宽度,如:幅度、幅员。“幅”用作量词时,一般修饰布料、丝织品,也用来表示图画、布匹等。“副”的意思是居第二位,属辅助性的,如副业、副官、副产品。当它作量词时,表示成套的东西,如:一副对联、全副武装;有时也用于表示面部表情,如:一副笑脸。62、发奋、发愤: “奋”本义指鸟振翅飞翔,后来引申为振作、鼓动。“愤”指因为不满意而感情激动。“发奋”指振作起来,如发奋努力、发奋有为等。发愤指决心努力,如发愤忘食、发愤图强等。“发奋”强调精神振作;“发愤”突出精神受到刺激而产生向上的内动力。“发奋”使用的范围要比“发愤”大,“发奋”可以指个人,也可以指群体或国家,而“发愤”一般指个人。功能上,“发奋”可以说“奋发”,而“发愤”则不能说“愤发”。63、抚养、扶养:都有“供养”之意。前者包含“教养、爱护”之意,多用于长辈对晚辈。后者多用于晚辈对长辈、平辈之间或对残疾人;或用于法律关系(父子、夫妻等)。64、发现、发明:前者词义侧重于找到,后者词义侧重于创造。65、法制、法治:前者指有关的法律制度。后者表示根据法律来治理国家。66、复员、复原:指军人退出现役而转入地方。指病后恢复健康或事物遭破坏后恢复到原来的善状况。67、风气、风俗、风尚:“风气”指社会上或某个集体流行的爱好和习惯;“风俗”指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的总和,范围较大;“风尚”指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68、妨害、妨碍:前者指有害于事物发展(程度重);后者指使事物不能顺利进行。69、肤浅、浮浅:前者指学识浅,理解不深;后者指浅薄。70、反映、反应:“反映”指把情况告诉、传达到有关部门(多用于对上级);“反应”指由外来刺激引起的某种活动或回应。71、富裕、富余:前者指财物充足;后者指足够而有剩余。72、赋予、付与:前者指(上对下)交给,是特殊用法;后者指拿出、交给,是一般用法。73、废除、废黜、解除:“废除”指取消、废止(法令、制度、条约等);“废黜”指罢免、革除(官职),现多指废除特权;“解除”指去掉、破除(警报、顾虑、武装、职务等)。74、凡响、反响:“凡响”指平凡的音乐;“反响”指事物所引起的回响,反应。75、负心、腹心:前者指背弃情谊(多指转移爱情);后者指(1)比喻要害或中心部分(2)比喻极亲近的人(3)比喻诚意。76、抚育、哺育、抚恤:“抚育”指照料、教育儿童或照管动植物;“哺育”指喂养,比喻培育;“抚恤”指(国家或组织)对因公受伤、牺牲或残废人员的家属进行安慰并给以物质帮助。77、分辨、分辩:“分辨”是指把两个以上的人或事物区分开,有分析辨别的意思。而“分辩”指为消除所受的指责而进行解释、说明,与“辩解”意思相同。78、改进、改善:搭配对象不同,前者常与“工作、方法、技术”搭配;后者常与“关系、条件、生活”搭配。79、沟通、勾通:两个词都有相通连的意思,但后者是贬义词,指暗中串通、勾结。80、公然、公开:前者指公开的,毫无顾忌的(贬义);后者指(与秘密相对)不加隐蔽的。81、关注、关照:前者指关心重视;后者指关心照顾。82、灌注、贯注:前者指用液体浇灌;后者指精力集中,有贯穿下去的意思。83、光临、惠顾:前者是敬词,称宾客的来到;后者是商店对顾客的敬词。

84、工夫、功夫:前者一般用来指时间、时候;后者指本领、造诣,主要指耗费的精力。85、贯穿、贯串:前者指穿过、通过(较具体的事物);后者指从头到尾穿过一个或一系列事物。86、过度、过渡:前者指超过适当限度;后者指由一个阶段转入另一个阶段。“过渡句”决不能用“度”。87、给予、给以:前者是书面语,也作“给与”,读j?y?;后者所带宾语只说所给的事物,不说接受的人,并且多为抽象事物,读ge?y?.88、聒(guō)噪、鼓噪:“聒噪”是方言,指声音杂乱,吵闹;“鼓噪”古代指出战时擂鼓呐喊,以张声势,今泛指喧嚷。89、观察、观测:前者指仔细察看客观事物或现象;后者指(1)观察并测量(天文、地理、气象、方向等)(2)观察并测度(情况),如:观测敌情。90、国事、国是:前者指国家大事,后者指国家大计,国家的大政方针。用后者的地方一般也可用前者,但反之却不一定,比如较具体的事务,就不能用“国是”。91、功效、工效:前者指作用、效果或功能;后者指工作的效率。92、化装、化妆:“化装”有两个意思:(1)假扮;(2)指演员为了适合所扮演的角色形象而修饰容貌。“化妆”的含义:(1)特指艺术范畴,适用对象是指特定的表演者,有通过修饰、打扮而改变原来面貌的意思。该词义与“化装”是可以通用的。(2)指生活化妆,有用脂粉等妆饰品修饰容颜,使容貌美丽的意思。前者侧重于装扮,后者侧重于打扮。93、含糊(含胡)、模糊(模胡):前者指(1)不明确、不清晰;(2)不认真、马虎;(3)示弱(多用于否定)。后者指(1)不分明、不清楚;(2)混淆。94、侯、候:“侯”,可以指统属于天子的国君,秦汉以后,“侯”也指仅次于王的爵位;古时士大夫间也常以“侯”作为尊称,“侯”相当于今天的“君”。“候”一般指“等候”“等待”,也可指“问好”,还可指随时变化的情状,如“时候”“气候”“火候”等。95、痕迹、踪迹:前者指(1)物体留下的印记;(2)残存的迹象。后者指行动所留下的痕迹,重在行动后留下的。96、合计、核计:前者指(1)盘算,商量;(2)合在一起计算。后者指核算(成本)。97、焕发、激发:前者指(1)光彩四射;(2)振作。后者指刺激使兴奋。98、荒芜、荒废:前者指(田地)因无人管理而长满野草。后者指(1)该种而没有耕种;(2)荒疏(学业等);(3)不利用,浪费(时间)。99、拣、捡:使用范围不同,“拣”字有两种解释:(1)挑选、选择,如拣良种、拣菜、挑肥拣瘦等;(2)拾取,如拣破烂、拣到一只皮包等。“捡”字只有一种解释:拾取。当“拣”是“拾取”的意思时,这两个字是通用的。

100、坚苦、艰苦:“坚”有坚固、坚定、坚决的意思,在“坚苦”中取“坚定”之意,“坚苦”就是“坚忍刻苦”。所以,“坚苦”一般喻指一个人在非常困难的环境或条件下,坚守岗位或坚持学习的坚强意志;而“艰苦”专指环境或条件状况不好,如环境艰苦,条件艰苦等。前者指坚忍刻苦(主观精神),后者指坚难困苦(客观实际)。101、艰辛、艰难:前者强调办事的艰难而辛苦;后者强调事物或行为的困难。

102、决、绝:“决”作副词用时,表示一定、坚决的意思,用在“不”“无”“非”“没有”等否定词前面,表示坚决否定的意思,如决不退缩、决无例外、决非长久之计、决没有好下场等。“绝”作副词用时,表示完全、绝对的意思,用在“无”“非”“不”等否定词的前面,表示完全否定的意思,如绝无此事、绝非偶然、绝不相同。“绝”还表示极、最的意思,如绝大多数、技艺绝高、绝顶聪明。“决”和“绝”用法的区别,在于“决”强调坚决,而“绝”强调完全、绝对,表达的意思有差异,不能混淆。比如,决不动摇、决不等闲视之,本意应该是“坚决”的意思,所以用“绝”就不行。绝无次品、绝无恶意,本意是“绝对”的意思,所以用“决”就错了。103、究竟、毕竟:都含有到底的意思。“究竟”表示追根到底,用于疑问句,语气不肯定。“究竟”可兼作名词,表示原因和结果。“毕竟”表示追根到底所得的结论,有加强语气的作用。在表示肯定语气时,“毕竟”和“究竟”可以通用。同“究竟”“毕竟”词义相近的词有“到底”“终归”“终究”。

104、精密、周密:都是形容词,都有紧密、细密的意思,但侧重点不同。“精密”侧重于“精”,意为“精确细密”,多指研究或制作的精确程度。而“周密”侧重于“周”,形容做事周到、全面、细密。105、截止、截至:“截止” 是动词,不带宾语但可带补语,表示到一定期限停止;而“截至” 一般作介词,与宾语组成“介词短语”作状语,通常用于尚未结束的过程。“截止”读jié zhǐ;“截至”读jié zhi。比如:展览会闭幕日期,也就是“截止”日期,若中间统计人数,就只能写“截至”某日,参观人数有多少。

106、局面、场面:前者范围大较抽象,后者范围小较具体。107、交流、交换:前者强调双方的共同参与,后者强调互换,另搭配对象不同,交流(思想),交换(礼物)。108、聚歼、歼灭:前者指把敌人包围起来彻底消灭,强调包围;后者指消灭敌人,属一般用法。109、尽管、无论:前者作连词时,表姑且承认某种事实,下文往往有“但是、然而”等表转折的连词呼应;后者是连词,表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200、节制、节支:前者指(1)指挥管辖;(2)限制或控制。后者指节约开支费用。201、节余、结余:侧重点不同,前者是因节约而剩下,后者是结算后剩下。202、间接、简捷:前者指通过第三者发生关系,跟“直接”相对;后者指直截了当,也作简截。203、聚集、聚积:前者指集合,凑在一起;后者指一点一滴地凑集,重在聚集的过程。204、精练、精炼、简练:“精练”指文章、说话扼要,没有多余的词语,也作精炼。“精炼”指提炼精华,除去杂质;同“精练”。“简练”指措辞简要、精练。205、鉴赏、欣赏:前者指鉴定和欣赏(艺术品、文物);后者指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趣味。206、惊愕、惊骇、惊恐、惊吓、惊讶:“惊愕”<书>吃惊而发愣;“惊骇” <书>惊慌害怕;“惊恐”惊慌恐惧;“惊吓”因意外的刺激而害怕;“惊讶”感到很奇怪、惊异。207、经历、阅历:前者指亲身见过、做过或遭遇过(的事),是动词。后者指(1)亲身见过、听过或做过;(2)由经历得来的知识,较常用作名词。208、激动、感动:前者指(1)感情因受刺激而冲动;(2)使感情冲动;(3)激荡。后者指思想感情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激动,引起同情或向慕。209、检查、检察、监察:“检查”指一般的查看查考;“检察”专指对犯罪事实的审查检举;“监察”指监督并检举违法失职的机关或个人。

210、教诲、教训:前者是褒义词,(书)教训、教导;后者是中性词,(1)教导训诫(2)从错误或失败中取得的知识

211、辣手、棘手:前者指手段厉害或毒辣;后者指形容事情难办。

212、界限、界线:前者指不同性质事物的分界,限度,尽头等;后者指分界的线(具体的)。

213、急躁、暴躁:前者侧重于“急”,有两种意思:(1)碰到不称心的事情马上激动不安;(2)想马上达到目的,不做好准备就行动。后者侧重于“暴”,指遇事好发急,不能控制情绪。

214、激奋、激愤(激忿):前者指激动振奋;后者指激动而愤怒。

215、考察、考查:前者着重指实地观察了解,调查研究或细致深刻的观察;后者和“检查”差不多,强调用一定的标准来衡量(行动、行为)。

216、克服、克复:前者指用精神力量战胜或抑制什么;后者指把敌人占领的地方夺了回来。

217、开辟、开拓:前者指打开通路,创立(从无到有);后者指开辟、扩展(从小到大)。

218、宽慰、安慰:前者指宽解、安慰;后者指心情安适(或用作使动)。

219、困苦、痛苦:前者指生活上艰难痛苦;后者指身体或精神感到非常难受。220、里程、历程:“里程”指(1)路程;(2)发展的过程。“历程”指经历的过程。221、连接、联接:都是动词。但“连接”更有使动意义。从方式上看,“连接”重在“衔接”,就是互相接连在一起,而且连接的方式具体明确。“联结”重在“结合”,由于某种因素的作用,使二者之间有了密切的联系。一般来说这种联系是比较抽象的。从涉及的对象上来看,“连接”的两个事物,一般都是具体可感的;而“联结”所涉及的事物,一般都是比较抽象笼统的。222、流传、留传:前者指传下来或传播开;后者指遗留下来传给后代。223、流畅、流淌:前者指流利、通畅;后者指液体流动。224、流逝、流泻:前者表像流水一样迅速消逝,强调水平流动且一去不复返;后者表像水从高处向低处流淌一样,强调竖直方向的流动状态。225、滥用、乱用:前者指过多的使用,不必或不该用而用;后者指该用这个,而用了那个。226、临近、邻近:前者指时间靠近;后者指地方靠近。227、列席、出席:前者指参与会议而无发言权;后者指参加会议。228、黎明、拂晓:前者是一般用语,后者是特殊军事用语。229、力行、厉行:前者指努力实践;后者指严格实行。230、留恋、流连、留连、流离:“留恋”不忍舍弃或离开;“流连”同“留连”,留恋不止,舍不得离去;“流离”(书)由于灾荒战乱而流转离散。231、连续、持续:前者指一个接一个;后者指延续不断,强调事物出现的绵延性。232、聆听、倾听、谛听:“聆听”指(书面语)听。“倾听”指细心的听取。“谛听”指仔细听。233、履行、执行:前者指实践自己答应做的或应该做的事;后者指实施、实行(政策、法律、计划、命令、判决中规定的事项)。234、利用、运用、应用、使用:“利用”(1)使事物或人发挥效能(2)用手段使人或事物为自己服务;“运用”根据事物的特性加以利用;“应用”直接用于生活或生产;“使用”使人员、器物、资金等为某种目的服务。235、刻画、刻划:除用雕刻手段进行的行为写成“刻划”可不算错外,一般都应写成“刻画”。236、漠视、忽视:都有“不注意”的意思,前者强调冷淡地对待;后者强调不重视。237、谋取、牟取:有感情色彩之别。前者为中性词,指设法取得;后者往往含贬义,指谋取(名利)。238、面市、面世:前者指一般商品上市;后者指用于精神产品,科技产品。239、摸索、探索:前者指寻找(方向、方法、经验);后者指多方寻找答案,解决疑问。240、弥补、填补:都有“把不够的部分填足”的意思,“弥补”常与缺陷、损失、弱点搭配;“填补”常与空缺、亏空、缺额搭配。(添补:补充用具、衣物等)241、名声、名气:“名声”在社会上流传的评价;“名气”与“名声”相同,但用于口语。242、名义、名誉:“名义”指做某事时用来作为依据的名称或称号。“名誉” 个人或集体的名声,多指赠给的名义,含尊重意。243、蔑视、鄙视、藐视:都有“轻视,小看”之意,但程度一个比一个深。(“轻视”不重视,不认真对待)244、脑袋、头颅:前者多用于口语,后者多用于书面语。245、年轻、年青:跟“年老”相对,都是形容词,有“年纪小”的意思。“年轻”:(1)年纪不大,多指10岁到20多岁之间;(2)与他人比较,年龄比他人小;(3)“年轻”可引申为有精神,有活力;(4)指开创的时间不长(可用于人或事物)。“年青” 只用于人:(1)指处在青少年时期;(2)指人外表、长相不老。246、努力、竭力:前者指把力量尽量使出来,词义轻,后者指尽全力去做,词义重。247、破坏、摧毁:前者程度浅,后者程度深。248、品位、品味:前者指文学、艺术、作品等所达到的水平;后者指物品的品质和风味。249、批评、批判:前者指(1)指出优缺点(2)专指对缺点和错误提出意见;词义轻,后者指对错误的思想、言论或行为做系统的分析,加以否定,词义重。250、赔偿、补偿:前者指因自己的行为造成损失而给予补偿。后者指抵消损耗,补足欠款。251、品尝、咀嚼:前者指仔细地辨别、尝试(滋味);后者指(1)用牙齿磨碎食物(2)比喻对事物反复体会。252、评价、评介:前者指评定价值的高低;后者指评论介绍。253、彷徨(旁皇)、徘徊:前者指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后者指(1)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2)比喻犹豫不决;(3)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浮动、起伏。

254、平定、评定:前者指(1)平稳安定(2)平息叛乱等;后者指经过评判或审核来决定

第三篇:2018云南大理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精准巧解逻辑填空

dali.offcn.com

2018云南大理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

精准巧解逻辑填空

【2018年云南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即将来袭,各位考生做好备考准备了吗?为了让考生在2018云南事业单位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云南中公教育助力各位考生备考云南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今天为大家带来云南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精准巧解逻辑填空】

如何准确找到语境中与空缺处形成的呼应点,一直是广大学者的心病,准确找到呼应点就是要理清空缺处与上下文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在考试中普遍考查我们的解释关系、反对关系、递进关系、联合关系和并列关系,而解释关系一直是上下文关系分析的重点。解释关系顾名思义就是上下文之间形成解释说明的关系,然而,大家又开始疑惑了,怎么知道它们形成解释说明的关系呢?这便是今天我要给大家分享的小技巧了。

技巧标志:指代词

实指一般都是明确地指代前文已经提到的内容,所以,当指代词所指代的内容与空缺处相关时,我们便可以追踪这个指代词找到相关的内容,并加以理解概括,从选项中找到与我们理解概括的意思相一致的词。

【例1】精益求精 独辟蹊径

对于高通、华为的理解,很多人认为研发高投入是为了创新。事实上,研发的很大一层意义不仅仅是创新,更不是颠覆式创新,而是夯实既有特点,即把原先产品不断优化,不断打磨,这种______的方式,虽然跟传统工匠背后的组织运作体系完全不一样,但是,二者背后的精神气质是非常一致,那就是专注和执着。

解析:此处的空缺处是用来修饰“方式”,且空缺处前有“这种”来指代“方式”,显然前边有提到过“方式”,往前文看,显而易见,“这种”“方式”便是“夯实既有特点,即把原先产品不断优化,不断打磨”,这句话的意思是“将已经有的变得更好”,选项中“独辟蹊径”是指自己开辟一条路,比喻独创一种风格或者方法。“精益求精”指已经好的还要要求更好。所以“精益求精”符合我们对前文“这种”“方式”的理解。故选“精益求精”。

【例2】

我蹲下身细看这块石头,它光滑、浑圆,细致的花纹呈现着天然的纹理美,忽然我看到了一条______的痕迹,是一块石头滚动时压出的,似乎还有流水的痕迹,这些欲隐不隐、欲显不显的迹象,一下子______了我的心,让我觉得它像一张在沧桑中平静下来的脸,由于没有心理准备,我被忽然出现的如此惊人的事实______了。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和资料 dali.offcn.com

A.惊天动地 抓住 震惊 B.惊心动魄 震撼 征服 C.震撼人心 充斥 惊呆 D.若隐若现 揪住 震撼

解析:第一空修饰“痕迹”,后文“是一块石头滚动时压出的,似乎还有流水的痕迹,这些欲隐不隐、欲显不显的迹象”就是在阐述“痕迹”,其中“这些欲隐不隐、欲显不显的迹象”中的“这些”“迹象”便是前文空缺处要修饰的“痕迹”,“欲隐不隐、欲显不显” 便是“痕迹”的特点,所以空缺处应当有“欲隐不隐、欲显不显”的意思,选项中,只有“若隐若现”有这个意思。把“揪住”和“震撼”带入题中其他的空缺处也符合题意,所以,本题的答案为D选项。

更多事业单位考试信息关注大理中公教育信息网

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和资料

第四篇:事业单位行测之言语理解与表达

事业单位行测之言语理解与表达

1.______筹款方面之外,燕京之所以成为当年第一流的综合性大学,更有赖司徒确立的办学方向,一开始就使燕京______着浓厚的学术自由、思想自由的空气。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运用自如 散布 B.得心应手 散逸 C.尽其所长 布满 D.长袖善舞 弥漫

2.学会爱自己。这不是一种羞耻,而是一种光荣。因为这并非出于一种______的无知和狭隘,而是源于对生命本身的______和珍重。这可以让我们的生命更为丰满更为健康,也可以让我们的灵魂更为自由更为强壮。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夜郎自大 崇尚 B.不可一世 崇拜 C.妄自尊大 膜拜 D.虚怀若谷 崇敬

3.我知道有一种人:风______出他矮小的轮廓,他知道如何走自己的路;崇高的信仰______他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支撑着他笑看失败,潇洒生活。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描绘 支持 B.衬托 促使 C.勾勒 支撑 D.刻画 帮助

4.我虽比他富贵,但绫锦纱罗,也不过裹了我这______。羊羔美酒,也不过填了我这坟窟泥沟,富贵二字,真真把人______了!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菊老荷枯 残害 B.枯株朽木 荼毒 C.摧枯拉朽 耽搁 D.枯蓬断草 葬送

5.等韩洞庭、黄苏赶到,二百多名俘虏已经______起来,只剩下敌人的营长带着十几个兵在村里______,最后在一个小院里被打死了。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聚合 鼠窜狼奔 B.集会 雉伏鼠窜 C.纠集 麇骇雉伏 D.集合 狼奔豕突

6.使他感到意外的是,商店里的服务人员总是微笑着,非常乐意回答我们的问题,她们对各种商品都______,并且不惜时间地为______我们她们的商品。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一目了然 介绍 B.了如指掌 展示 C.疑团莫释 展览 D.洞若观火 展玩 7.这些“搭配”的爱情,有一种把孤独拉得很长,把日子盼得很瘦的相思,______而茂盛地生长。这是军人和他们的妻子恋人们共同培养的感情收成,供他们以书信方式分期分批地那一份痛苦的甜蜜______。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勃然 分享 B.繁荣 品尝 C.欣欣 分担 D.蓬勃 品享

8.她以她的______,让人家下台,还不让人家有任何尴尬的感觉,当然自己也轻松过关。娶这样的人做老婆,家庭里永远是______,______,不会演出全武行。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豁达大度 相敬如宾 琴瑟调和 B.宽宏大度 琴瑟调和 相敬如宾 C.宽大为怀 钟鸣鼎食 相亲相爱 D.器小易盈互敬互爱 敬而远之

9.男生之间的相处方式是交心,______的哥们儿N年后一个电话还能聚在一起;我说爱情不过是一场______,在一起快乐最重要。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同气相求 不远千里 风花雪月 B.狼狈为奸 天南海北 明日黄花 C.沆瀣一气 朝发夕至 花前月下 D.臭味相投 千里迢迢 过眼云烟

10.对待物质上的剩余价值,聪明的女生如我的前女友,既然是别人______,该留下就留下,发挥最大的作用。对待精神的礼物,更要______,______。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真心实意 去粗取精 兼容并包 B.双手奉上 兼收并蓄 去伪存真 C.双手奉上 去伪存真 兼收并蓄 D.真心实意 兼容并包 去粗取精

1.D[解析] 长袖善舞:原指有所依靠,事情就容易成功。后形容有财势会耍手腕的人,善于钻营,会走门路。弥漫:充满;到处都是。运用自如:形容运用得非常熟练自然。散布:分散传布。得心应手: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比喻技艺纯熟或做事情非常顺利。散逸:流散、散失。尽其所长:把所擅长的东西全部发挥出来。布满:形容很多。根据上下文,第一空形容司徒筹款方面比较擅长,用“运用自如”修饰不恰当,排除A;第二空比较B、C、D三个选项,修饰良好空气用“弥漫”搭配合适。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2.A[解析] 夜郎自大:比喻人无知而又狂妄自大。崇尚:推崇提倡。不可一世:认为当代的人都不行。形容目空一切、狂妄自大到了极点。崇拜:尊崇敬拜。妄自尊大:过高地看待自己。形容狂妄自大,不把别人放在眼里。膜拜:掌加额,长跪而拜,表示尊敬或畏服的礼式。虚怀若谷:胸怀像山谷一样深广。形容十分谦虚,能容纳别人的意见。崇敬:尊敬;敬佩。从后文的“无知和狭隘”可推断横线处的词应为贬义,对生命的态度应是“崇尚”,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3.C[解析] 勾勒:用简单的笔墨描写事物的大致情况。支撑:支持住局面使不崩溃;勉强地维持。描绘:描画;描写。支持:照料;应付;支援;赞助。衬托:用另一事物来陪衬或对照以突出原有的事物。促使:为达到某一目的而推动对方使之行动。刻画:用文字描写或用其他艺术手段表现(人物的形象、性格)。帮助:替人出力、出主意或给以物质上、精神上的支援。通过比较,修饰轮廓用勾勒比较生动形象,信仰的力量能够支撑人们渡过难关,化渺小为伟大。

4.B[解析] 枯株朽木:枯死的树桩,腐朽的树木。比喻衰朽的,没有多大用处的人或物。荼毒:吃苦菜,受伤害。比喻毒害,残害。菊老荷枯:比喻女子容颜衰老。残害:杀害;伤害。摧枯拉朽:摧折枯朽的草木。形容轻而易举。也比喻摧毁腐朽势力的强大气势。耽搁:延迟;延缓,停留。枯蓬断草:干枯、断折的蓬草。因易随风飘散,故亦比喻不由自主,行踪难定。葬送:安葬送终,断送;毁掉。第一空是形容人身体,只要弄清楚四个成语的意义,很容易排除A、C、D项;也可根据上下文及全句的感情基调,推断第二空不能填入“残害”、“耽搁”和“葬送”,由此排除A、C、D。

5.D[解析] 集合:汇集,许多分散的人和物聚在一起。狼奔豕突:像狼那样奔跑,像猪那样冲撞。形容成群的坏人乱冲乱撞,到处骚扰。聚合:聚集到一起。鼠窜狼奔:形容狼狈逃跑的情景。集会:集合在一起开会。雉伏鼠窜:指恐惧地躲藏,惊慌地逃窜。形容惊怕躲藏。纠集:纠合(含贬义)。麇骇雉伏:形容惊怕躲藏。第一空集会和后文的“起来”不搭配,排除B项;第二空是形容敌人逃窜的狼狈,比较之下,“狼奔豕突”更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敌人的溃败之势,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6.B[解析] 了如指掌:形容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好像指着自己手掌给别人看。展示:展现;显示。一目了然:一眼就看得很清楚。介绍:引进;带入(新的人或事物)。疑团莫释:心里有很多疑问,没有解开。展览:陈列出来供观看。洞若观火:形容观察事物非常清楚,好像看火一样。展玩:赏玩。根据上下文可知第一空是形容商店服务员对商品很熟悉,“一目了然”和“疑团莫释”不合句意,由此可以排除A、C;第二空根据常识可知应填入“展示”,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7.D[解析] 蓬勃:繁盛。与后面“茂盛地生长”搭配。品享:品味分享。品享,兼具品味与分享之意,与本句语境最为吻合。勃然:因愤怒或心情紧张而变色之貌。分享:和别人分着享受(欢乐、幸福、好处等)。繁荣:(经济或事业)蓬勃发展。品尝:辨别品评滋味。欣欣:草木茂盛。分担:担负一部分。根据句意及后文的“茂盛”可推断第一空应填入“茂盛”的近义词,并且可以形容抽象事物——相思之情,由此可推断“繁荣”和“欣欣”不恰当,故排除B、C项;第二空应是对甜蜜的感受,相较之下,“品尝”比“分享”更能突出相思的痛苦和甜蜜之情,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8.B[解析] 宽宏大度:形容度量大,能容人。琴瑟调和:琴瑟同时弹奏,声音和谐。比喻夫妻恩爱。相敬如宾: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像对待宾客一样。豁达大度:形容人宽宏开通,能容人。宽大为怀:对人抱着宽大的胸怀。钟鸣鼎食:击钟列鼎而食。形容贵族的豪华排场。相亲相爱:形容关系密切,感情深厚。器小易盈:器物小,容易满。原指酒量小。后比喻器量狭小,容易自满。互敬互爱:互相尊敬,互相喜爱。敬而远之:表面上表示尊敬,实际上不愿接近。也用作不愿接近某人的讽刺话。根据句意和上文可知第一空应是褒扬的名词成语,由此可以排除C、D,第二、三空应注意把握相敬如宾和琴瑟调和的先后关系,日子久了,夫妻之间的爱情会慢慢变为亲情,形容这一过程当然是恩爱在前,尊敬在后,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9.D[解析] 臭味相投:彼此的思想作风、兴趣等相同,很合得来(常指坏的)。千里迢迢:形容路途遥远。过眼云烟:从眼前飘过的云烟。原比喻身外之物,不必重视。后比喻很快就消失的事物。同气相求:比喻志趣相同的人自然结合在一起。不远千里:不以千里为远。形容不怕路途遥远。风花雪月:原指旧时诗文里经常描写的自然景物。后比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空洞的诗文。也指爱情之事或花天酒地的荒淫生活。狼狈为*:狼和狈一同出外伤害牲畜,狼用前腿,狈用后腿,既跑得快,又能爬高。比喻互相勾结干坏事。天南海北:形容距离遥远的不同地区。亦形容(谈话)漫无边际。明日黄花: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后多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沆瀣一气: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朝发夕至:早上出发晚上就能到达。形容路程不远或交通方便。花前月下:本指游乐休息的环境。后多指谈情说爱的处所。根据常识及上下文意,B项“狼狈为*”和C项“沆瀣一气”贬义色彩太过浓重,用在句中与全局感情色彩不符,故应排除B、C;第二空用“不远千里”和“千里迢迢”都比较恰当;第三个空根据前文“不过”及后文的“在一起快乐最重要”可以推断此处是想表达爱情的易逝,应用“过眼云烟”,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10.C[解析] 双手奉上:恭敬地用手捧着致送物品。去伪存真:除掉虚假的,留下真实的。兼收并蓄:把不同内容、不同性质的东西收下来,保存起来。真心实意:心意真实诚恳,没有虚假。去粗取精:除去粗糙的部分,留取其精华。兼容并包:把各个方面全都容纳包括进来。对待精神的礼物,先去掉虚伪的,然后再吸收保存,所以“去伪存真”应在“兼收并蓄”之前。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1-5题。每个人在社会上生活,每天都要与人交往,经常会遇到些别人对自己无礼、无理的事,碰到些别人需要自己理解、帮助、支持的事。在这些事情面前,是宽宏大量,与人为善,还是小肚鸡肠,与人为恶,不仅是一个人道德品质修养高低的表现,而且直接影响到自己的精神世界,影响到自己的身体健康。

自古以来,人们就把善良推崇为美德,并且把“乐善好施”视为养生的灵魂。名医张景岳就曾说过:“欲寿,惟其乐;欲乐,莫过于善。”这是很有道理的。现代医学认为,人的心理活动和人体的生理功能之间存在着内在的紧密联系,良好情绪可以使生理功能处于最佳状态,反之则会降低或破坏某种机能,引发各种疾病。而善良是美好心境的“兴奋剂”。美国耶鲁大学病理学家曾对7000多人进行跟踪调查,结果表明,凡与人为善的,其死亡率明显偏低;而与人不睦,遇事斤斤计较的人,不仅会影响身体健康,导致心理紊乱,出现变态心理,而且会引发失眠、健忘、不思饮食、精神恍惚、胸闷、头疼等病症。有关长寿老人的研究也表明,长寿者多是敦厚、善良的人。

社会心理学家也认为:一个人内心充满善意,多行善事,心中必然会涌起欣慰之感。一个人坚信自己活在世上于他人有益,是他人生活的支柱,这就会成为鼓舞自己的一种精神力量。

这诚如马克思所言:“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而活着,那么他的生命是黯淡的;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善,为他们的幸福而生活,才能使自己的生活具有意义。”这种富有意义的“善行”,不仅是完善自我的“催化剂”,而且是养生健身的“营养素”。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十分注意加强这方面的道德修养。

1.人们生活在社会中,每天都会碰到对自己无礼、无理的事情,处理这些事情,可以看出一个人:

A.文化水平的高低 B.道德品质修养的高低 C.是宽宏大量,还是小肚鸡肠 D.是与人为善还是与人为恶

正确答案:【B】

2.中国人历来把乐善好施视为养生的灵魂,是因为: A.乐善好施会使自己产生良好的情绪 B.帮助别人会带来好运 C.人人都需要别人的帮助 D.乐善好施能让自己少遇到麻烦

正确答案:【A】

3.一个人坚信自己活在世上与他人有益,是他人生活的支柱,这会产生鼓舞自己的一种 精神力量,因为: A.人活着需要目标 B.人活着要有自己的理想

C.为他人幸福而活着,才使生命更有意义 D.为别人有用会使自己产生自豪感

正确答案:【C】

4.“善行”是养生健身的营养素,这说明养生的根本在于: A.多吃有营养的东西 B.多为他人做好事 C.完善自己的生活信念

D.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保持乐观的精神状态

正确答案:【D】

5.良好的情绪可以使人身体处于最佳状态,相反,恶劣的情绪则会使人生理功能降低或 破坏,以致引起疾病。这是因为: A.人的身体功能会产生作用

B.人的心理和生理有着内在的紧密联系 C.心情好有助于消化 D.情绪稳定会使睡眠质量高

正确答案:【B】

第五篇:专家谈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之选词填空与词语替换

内部资料

切勿外传

内部资料

切勿外传

内部资料

切勿外传

专家谈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之选词填空与词语替换 一)词语替换

词语替换题主要是考查考生对语句中某一重要词语的理解。一般是先提供一个句子,句子中某个词语下面预先画有一条横线,要求考生在四个词语选项中找出一个意义最为贴切的进行替换。

词语替换要求考生能够准确迅速地理解考题中画线部分的词语,同时能够对所提供的四个选项进行区分,找出它们之间的相同语义和不同语义,然后迅速选定其中一个进行替换。

需要说明一点是,在最近两年的试卷中,词语替换已不再出现。但词语替换作为言语理解与表达的一个基础,考生还是应将这种题型的训练作为提高自己语感与理解能力的一个训练手段。

二)选词填空

这种题型主要是考查考生对词义的辨别分析能力。被辨析的词主要是同义词或者近义词。一般是先呈现一个句子,在某些关键词的地方已经留出空格,要求你从题后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填入句中空格内,从而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最准确、最连贯和最完整。

同词语替换相类似,选词填空题也是考查考生因词义相同或相近而造成相互干扰的情况中对不同词语的辨析能力。只不过因为缺少了句中的参考词语,难度稍微大了一些。成语使用、关联词使用是选词填空的特殊形式。

一、同义词的辨析与使用

词语替换和选词填空,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主要考查考生对词义相近的词的辨别能力,需要考生从多方面掌握词形、词义相近的词语。做好此类题的核心在于掌握好同义词。下面就同义如何辨析提供一些方法。

辨析同义词的关键是同中求异,找出它们之间的细微区别。1.词义方面

首先,词义的轻重不同。如“轻视”、“蔑视”和“藐视”,“诬蔑”和“诬陷”,它们的词义都是从轻到重。

其次,范围大小不同。如“战争”、“战役”和“战斗”,“边疆”和“边境”它们的范围是从大到小。

再次,个体与集体不同。如树(个体)——树木(集体),纸(个体)——纸张(集体)。另外,语素的不同也使词义有异。比如“刊误”是“修改错误”之意,“刊”是“修改”之意(“不刊之论”的“刊”即此意);而“勘误”则是“列举更正书刊中文字的错误”的意思。2.色彩方面

从感情色彩上加以区别是一个较好的方法,如“成果”、“结果”和“后果”三个词语的感情色彩依次为:褒、中、贬。区别语体色彩的不同,也是一个辨析方法,如“溜达”与“散步”,“聊天”与“谈话”就可以从口语和书面语的不同加以区别。3.用法方面

有些词语的搭配对象不同,如“交换”与“交流”,“交换”常与一些具体词语搭配,如“礼物”、“意见”,“交流”常和一些抽象词语搭配,如“思想”、“经验”。有的词语其词性和句法功能不同,如“节约”(动)与“节俭”(形),“充分”(形)与“充满”(动),“品位”(名)与“品味”(动)。

4.使用的主动性和被动性

如“目不暇接”(主动性)与“应接不暇”(被动性),“接受”(收下来,被动)与“接收”(收过来,主动),“授权”(主动)与“受权”(被动)。5.反义词不同

如疑惑——相信,困惑——理解,虚伪——真诚,虚假——真实

二、成语的辨析与使用

此部分知识主要在于掌握成语的正确使用。在考试中,要求考生能正确区分误用和正确使用的成语。其中,掌握成语误用的类型是关键。

造成成语误用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望文生义

成语的特点之一是意义的整体性,其意义往往不是它的组成部分意义的简单总和,因此不能从字面上理解,如“胸有成竹”、“落花流水”

例如:①这种首饰的款式非常新颖、时尚,一经推出,不少爱美的女士慷慨解囊抢购。

②虽然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已经每况愈下,但我们仍然不能有丝毫大意。

“慷慨解囊”指毫不吝啬地拿出钱来帮助别人,“每况愈下”指情况愈来愈坏,显然①②句都是望文生义。再如“差强人意”、“首当其冲”、“万人空巷”、“从长计议”、“文不加点”、“火中取栗”、“别无长物”等。2.感情色彩不当

成语也有其感情色彩,运用时如不注意与全句以至全文的内容和谐一致,就会造成误用。

例如:当中国女排捧回冠军奖杯时,举国弹冠相庆,无不佩服陈忠和教练的坚韧和勇气。

“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它是一个贬义词,上句误用作褒义词。3.词义轻重失当

词义在表达程度上有轻有重,使用不当也会造成误用。

例如:①人世间,对言必信、行必果的人是赞美的,对语无伦次、言而无信的人是深恶痛绝的。

②他的设计虽然有些缺点,但方向正确,无可非议。

①句中,“语无伦次”指讲话或写文章颠三倒四,没有条理。这样的人当然不会让人“深恶痛绝”,显然该词用重了。②句中明说“有些缺点”,怎能“无可非议”?该用“无可厚非(不可多加责难)”。

4.不合适用对象

很多成语,有具体的适用对象和适用范围,不能张冠李戴。

例如:近年来,一些正值豆蔻年华的大学生沉迷在网吧里,从而荒废了学业,浪费了青春,真让人痛惜不已。“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用在句中,显然超范围了。5.搭配不当

成语在运用中相当于一个词,就要和句中其他词语相搭配,不能矛盾,不能重复。

例如:①初春的校园,篝火晚会上,大家陶醉在春意阑珊的氛围中,有的在唱着,有的在跳着,有的在谈着……欢乐围绕在每个人的身边。

②某些大学生的语文水平实在低劣,被人贻笑大方,影响了学校的声誉。

“春意阑珊”指春天即将过去,这与①句开头“初春”显然矛盾。“贻笑大方”指让内行人见笑。该词本身含有被动义,②句中“被人”属多余。6.不合惯用句式

有些成语常用于否定句或疑问句中,而很少或不能用于其他句式。“望其项背”就不能用于肯定句中。

7.“敬谦”误用

某些从古代沿用下来的成语已烙下了古代文化的印迹,有的用于自称(谦称),如雕虫小技、东涂西抹、贻笑大方、千虑一得、敝帚自珍等,有的则用于称对方(敬称),如鼎力相助等。如果混淆,就可能造成误用。

例如:①王厂长一席话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出了许多抓好产品质量的好建议。

②你放心,你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换房子的事我一定鼎力相助。

“抛砖引玉”比喻自己先发表很粗浅的意见,目的是引出别人更好、更成熟的意见,是谦辞,①句中误用为敬辞。“鼎力相助”即大力相助,是敬辞,②句中误用为谦辞。8.词性误用

成语其实是一种结构固定的短语,有的是名词短语,有的是动词短语,有的是形容词短语,因而各自有其特定的语法功能,不可乱用。

例如:①包围圈越来越小了,这群罪大恶极的歹徒已成了瓮中捉鳖。

②折扇和信封上面,龙飞凤舞着艺术界几十位名家风采各异的签名。

“瓮中捉鳖”是个动词短语,①句中把它当作名词短语而误作“成了”的宾语,应改为“瓮中之鳖”。“龙飞凤舞”是个形容词短语,②句中把它当作动词短语而误带宾语。

三、关联词的辨析与使用

关联词属于虚词范围。关联词的辨析与使用,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更多地偏向于关联词的使用。关联词的辨析主要涉及到意思或词形相近的词在应用上的区别,广大考生可以在例题中慢慢理解。其实,如果可以很好地使用关联词,对关联词辨析的掌握也就比较容易。但关联词的使用一直是个难点,因为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试题涉及的有些不仅仅是关联词。这就要求考生掌握更广泛的知识,由于关联词属于虚词范围,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更好地掌握本知识点,我们将介绍虚词的辨析与使用。1.准确辨析一般虚词

虚词在句子中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使用时,要准确掌握相近虚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如“再”和“又”,“从而”和“进而”,“对于”和“关于”,“偶尔”和“偶然”,“一向”和“常常”,“分外”和“格外”,“由”和“由于”等,同时结合语境认真挑选。2.注意虚词的使用(1)理解词义。许多虚词其实意义并不虚,明白了意思,用法也就清楚了。比如“不止”和“不只”,前者是超出某个数字或范围的意思,后面常跟数量词;后者是连词,与“也、而且”等呼应,后面常跟分句。

(2)注意搭配。虚词尤其是关联词语常互相搭配或与实词搭配使用。常见的错误有:

①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例如:“昨天下了一夜雨,天亮后不但没有停,而且越下越大。”(“而且”应为“反而”)“无论干部和群众,都关心这件事。”(把“和”改为“或”“还是”)②介词搭配不当。

例如:“同学们无不为我们班级所取得的成绩而信心百倍,你也绝不能为我们班级丢脸。”(改为“给”)

“今年要以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作为重点任务。”(改为“以……为”或“把……作为”)。

③虚词与实词搭配不当。

例如:“无论困难这么大,我们也要坚持到底。”(“这么”改为“多么”)

“尽管困难多么大,我们也要坚持到底。”(“多么”改为“这么”)(3)注意虚词的位置。

①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例如:“来参加会议的人较多,他因为性格内向,个头不高,所以人们一直没有特别注意他。”

“因为”应放在“他”之前。这主要涉及关联词语与主语的位置先后问题:前后分句如果主语相同,主语在关联词语之前;主语如果不同,则关联词语在主语之前。

②否定副词位置不当。

例如:“你为什么把消息不告诉他?”“雷锋的名字被大家没有忘掉。”

“不”、“没有”应分别放在“把”、“被”之前,因为“把”字句、“被”字句中,否定词应在“把”、“被”之前。

③连词位置不当。

例如:“人参和貂皮、大豆是我国东北地区重要的土特产品。”

“和”与顿号应互换位置。一般说来,当有几项事物并列时,“和”字连接最后两项。

一、词语替换

【例题1】为了查清事实真相,本报记者又连夜采访了几位事件发生时的知情者。()A.拜访 B.寻访 C.访问 D.走访

解析:答案为D。只有“走访”更符合句中“采访”的原义,所以答案是D。

【例题2】老张是一个非常诙谐的人,只要有他在,大家总是乐呵呵的。()A.动人 B.和谐 C.风趣 D.可爱

解析:答案为C。“诙谐”一词主要是指老张这个人说话幽默,与“风趣”是同义词,因此两个词语可以互相替换。

二、选词填空

【例题1】我()这块迷人的土地,这里有我曾经的梦想。A.留恋 B.依恋 C.迷恋 D.爱恋

解析:答案为A。“依恋”是指不忍离开,它含有一种感情上的寄托与依赖;“迷恋”是指强烈的极度的爱慕之情;“爱恋”是指一般意义上感到被深深地吸引;“留恋”强调舍不得离开或是舍弃,由此可见A为最佳答案。

【例题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上千吨的轮船碰上这样大的风浪也得上下颠簸,()这么一条小船。

②挖这样的井,占地多,不合算,()井的四周都是沙土,很容易塌陷。

③改革后,产品质量提高了,款式新颖了,()包装也精美了,因而更加受到群众的欢迎。A.况且 何况 而且 B.况且 而且 况且 C.何况 而且 何况 D.何况 况且 而且

解析:答案为D。这是一道考查对关联词语的辨析能力的试题。题目涉及了“况且”、“何况”、“而且”三个连词的用法。“况且”表示一种直陈的语气,有进一步申述的意思,它与②句的意思相符。“何况”的一个用法是表示甲如此,乙则更不必说了,这与①句的意思相符。“而且”常用来表示一般的递进,即后一分句的意思比前一分句的意思进了一层,这与③句的意思相符。

三、成语的辨析与使用

【例题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成语,与句意最贴切的一组是()。

①故宫博物院的珍宝馆里陈列着各种奇珍异宝、古玩文物,令人()。

②玉器厂展品室里陈列着鸟兽、花卉、人物等各种玉雕展品,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真是()。

③汽车向神农架山区奔驰,只见奇峰异岭扑面而来,令人()。

④货柜上摆满了具有传统特色的珠宝、翡翠、玉雕、字画,品种齐全,真是()。

A.应接不暇 琳琅满目 目不暇接 美不胜收 B.目不暇接 琳琅满目 应接不暇 美不胜收

C.应接不暇 美不胜收 目不暇接 琳琅满目 D.目不暇接 美不胜收 应接不暇 琳琅满目

解析:答案为D。这是一道考查对成语的辨析能力的试题。选择项中,“应接不暇”与“目不暇接”为一对近义成语。前者原指一路上风景优美,看不过来,后来也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无法接待应付;后者指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结合词义,再根据句意,①句适合用“目不暇接”,③句适合用“应接不暇”。“琳琅满目”与“美不胜收”也是一对近义成语,前者比喻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多指工艺品),后者更倾向于表达一种整体的美感,可见后者包含的意思比前者多一层。结合词义,再根据句意,②句填入“美不胜收”,④句填入“琳琅满目”比较恰当。

【例题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当时暴雨如注,满路泥泞,汽车已无法行走,抢险队员们只好安步当车,跋涉一个多小时赶到了大坝

B.她从小就养成了自认为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即使在医院里需要别人照顾,也依然颐指气使,盛气凌人

C.会议期间,农科院等单位在会场外摆出了鲜花盆景销售摊。休息时,摊前车水马龙,产品供不应求

D.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显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

解析:答案为B。这是一道考查成语使用能力的试题。A句中的“安步当车”出自《战国策》,原指慢慢地步行,就当坐车,表现了一种从容的态度,与句中的抢险气氛不相合。C句中的“车水马龙”出自《后汉书》,是说车像流水,马像游龙,用来形容车马或车辆很多,来往不绝,而C句中要表示的显然是花摊前的顾客很多。D句中的“蓬荜生辉”是一个谦辞,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非常光荣,而D句中所指的是别人的新居,当然不妥。B句中的“颐指气使”指不说话而用面部表情来示意,表现出一种傲慢神气,用来形容从小就自认为高人一等、有优越感的“她”是比较恰当的。因此,本题的答案是B。

1.(2002年〈A〉,言语理解与表达第12题)

【原题】以艾滋病为例,自1981年在美国发现首例艾滋病以来,艾滋病病毒在全球以惊人的速度蔓延,逐渐[]成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全球性问题。

文中[]处恰当的措辞是()。

A.演变 B.演进 C.演绎 D.演化

解析:答案为B。演变,指历时较久的发展变化;演进,指演变进化;演绎,指由一般到特殊的变化过程;演化,指自然界的发展变化。依据题干,显然C、D要被排除掉,又因为演进含有演变的意思,同时强调变化的过程,所以在这里选择B最佳。2.(2002年〈B〉言语理解与表达第18题)【原题】[e]所谓“拿破仑学”的学者所写出的充塞各国图书馆内的拿破仑传,[f]以卓别林的传记来说,以我有限的见闻,[g]不下六七种之多。有本人写的自传,也有别人写的传记。

[e][f][g]恰当的措辞是:()。

A.无论 还是 就 B.且不说 仅 就 C.无论 仅 就 D.且不说 如果 也

解析:答案为B。“无论”一般不能单独使用,往往后面要接上“还是”“或”之类的词语,所以C选项被排除。而A选项当[f]处用“还是”的时候显然不通,所以A被排除。比较“仅就”和“如果也”显然[f][g]处用“仅就”比较合适,所以此题选择B较佳。3.(2003年〈B〉言语理解与表达第4题)【原题】“五四”前后西方文化大引进,新的政治、科技词语大量甲。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方面的新词语尤为活跃,如“知识经济”、“特区”、“下岗”、“炒鱿鱼”等等。核裂变之际,各种微粒高速碰撞,便产生新的微粒。语言现象乙。

依次填入甲、乙两处的词语,最恰当的是()。

A.涌现 与此雷同 B.诞生 与此雷同 C.诞生 与之类似 D.涌现 与之类似

解析:答案为D。这道题主要辨析“涌现”与“诞生”以及“与此雷同”与“与之类似”的区别。涌现,指(人和事物)大量出现;诞生,指出生。显然甲处用“涌现”较为合适。与此雷同,指与之相同的意思;与之类似,指与之大致相象的意思。显然乙处用“与之类似”较为合适。综上选择D最佳。

一个词只有应用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才具有确切的意义。换句话说,只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才能把一个词语理解得准确、具体、透彻。因此,解答这种题型的一个关键是考生头脑中应当有大量的词汇,而且对常用词汇的词义、用法等等都是比较熟悉的;同时,考生能够在最短时间里准确地把握整个语句试图表达的意思,也即应当有比较好的语感才行。

在这种题型的训练中,语感的强化主要是靠诵读来获得,也就是把每一个词语放到句子中去,然后默默地诵读一遍或几遍,直到找到语感为止。

下载2018昆明事业单位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技巧:逻辑填空之句意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8昆明事业单位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技巧:逻辑填空之句意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