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学生文明语言的培养

时间:2019-05-15 00:50: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对学生文明语言的培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对学生文明语言的培养》。

第一篇:浅谈对学生文明语言的培养

浅谈对学生文明语言的培养

铜仁市第七小学

谢锦

语言不仅仅是人们用来交流的工具和手段,更是思想的外壳,是心灵的窗户。在小学生守则和规范中也对语言文明有所要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文明语言能力是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必不可少内容,在教育环境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语言习惯是培养儿童语言美的重要途径。

一、加强文明语言教育是抵制儿童不文明用语的重要前提

培养一个人文明礼貌的言语和行为,应该从孩时做起。儿童正处在语言学习的重要阶段,他们的模仿能力特别强,而辨别是非的能力还很弱。儿童对不文明语言的抵制能力,更多的是来自文明语言的学习,而抵制能力的增强则需要良好的环境和教师的悉心培养。如果教师平时注重对孩子文明用语的培养,那么当他们遇到不文明语言的时候就会自觉的抵制,所以,教育一开始,我们就应该创造良好口语交际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以培养孩子的文明语言为目的,使他们避免并抵制不文明语言。

二、养成良好的文明语言习惯是培养儿童语言美的重要措施

习惯养成是一个具有长期性和反复性的过程。养成不易,改掉也是不易的,所以在平时我坚持从以下方面做起。

1、在创设的情境中普及文明用语。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作为教师我处处起到一个模范作用,有意识的表现给学生看。平时上课和学生谈心以及家访等活动,我处处用礼貌语言。学生见我言行有礼,都照着学。为了使学生能灵活运用,我还专门在校内外收集一些生活中常用的文明语言编成快板、小品等,让他们在主题班会,学校活动中表演,有力的促进了文明语言的普及。

2、在快乐活动中学到文明用语。小学生有爱动、爱玩、爱探究的天性。根据学生的特性,我把平时生活中收集到的文明语言编成顺口溜,让他们一边活动一边念,这样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文明的语言。

3、把文明用语融入到班级管理中。我不仅是一名语文教师,而且还是班主任。我会在每周三的班会上组织各种竞赛活动,鼓励学生人人争做文明小少年,设立了文明小组,文明之星等奖项,建立一个每月一评比的制度,以此推动班级的文明建设。

三、提高儿童文明语言能力是综合素质培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往往在一开始就应该全面的抓好。学生语言美的形成和对不文明语言的抵制所涉及的方面很多,如语言学习、口语交际、行为习惯养成、文明礼貌问题、待人接物的态度,甚至对他们的品行和完美人格的形成都有影响。所以说提高儿童文明语言能力是综合素质培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把对学生语言美的教育视为一种综合素质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素质教育的要求,符合教育的规律。

“在交际中注重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教学应该贯穿于对学生语言学习、行为习惯、综合素质培养的全过程。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算得上是有知识、有文化、有素质的好少年。

第二篇:培养学生对C语言程序设计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对C语言程序设计的学习兴趣

[摘要] 文章主要针对目前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中存在的学生的畏惧心理和提不起兴趣的两大问题,分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本文认为要对学生正确引导,使学生对c语言能够正确认识;丰富的例子取代枯燥的教条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 c语言;教学方法;学习兴趣c语言教学中总存在的问题

c语言是国际上广泛流行的一种计算机语言。c语言与其它计算机语言相比,形式简洁,程序设计灵活,数据类型丰富,表达能力强,运算丰富,可读性和可移植性好。是介于高级语育和低级语言之间的一种语言。《c语言程序设计》是理工科专业的一门重要计算机基础课。目前多数高校都将c语言作为第一门计算机语言进行学习,把c语言作为程序设计的入门课程。

c语言的知识点较多,语法关系复杂,即使是专业的程序员,也会偶尔在使用时候犯错误。对于初学程序语言的学生们来说,c语言比其他高级语言要更难一些。这就造成学生们普遍对c语言学习具有恐惧感,没有开始学就望而却步。带着有这样的心理去学习,就往往会造成遇到难理解的地方就打退堂鼓,最后导致对该门课程的消极心理甚至放弃学习。反之,也有的人对于c语言抱有另一种极端的态度,那就是认为c很容易掌握,是一种很简单的计算机语言。事实上熟练掌握c语言编程这种技艺,往往需要历练多年才能真正达到。所以这种心态也是不可取的。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正式上课之前,排除学生在这方面的心理问题,让学生能够抱着正确的心态,积极认真地面对C语言的学习。

单纯的程序语言指令规则是枯燥乏味的。一般的教材中前几章都是介绍一些基本概念和语法规则,这些概念和基础知识既枯燥又比较抽象难懂。如果授课时,只是讲解指令规则和书本上的例子,很难引起学生们的兴趣,无异于他们去自学课本。这个过程中,即使学生能够在c语言方面有所长进,也很难俸会到c编程的乐趣。因此,教师需要在授课时多举联系实际的例子或是进行形象的类比,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当然,要真正做到这一点,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求我们教师要有车富的知识积累。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1正确的引导。目前c语言的教学和学习过程存在的诸多问题,导致学生普遍对c语言的学习怀有畏惧心理,为了让学生能够尽快放下这个包袱,应该给予正确的引导。教师应在开学的第一节课,对学生讲解c的重要性的同时,向同学阐述人们感觉c比较难的原因。

任何一种程序语言,总存在一些语言特点,都可能会给初学者带来麻烦。但是如果真正掌握了这种语言以后,就会发现,那些得心应手的工具在初学的时候困难程度往往要超过那些容易上手的工具。就如计算机专家Andrew Koening所打的比方,刚刚接触飞机的驾驶员,总是谨小慎微,只敢沿着海岸线来回飞行,等他们稍微积累了经验就会明白这样的飞行其实是一件多么轻松的事情,而初学骑自行车的新手,可能觉得后轮两侧的辅助很有帮助,但一旦熟练过后,就会发现它们很是碍手碍脚。c语言正是这种初学的时候稍有麻烦,但是熟练掌握了以后就能够体会到它强大的功能的程序设计语言。这也正是它能够长久地被认同的原因所在。

2.2 丰富的例子取代枯燥的教条。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联想,案例的教学方法代替传统教学中的讲知识点、举例、完成习题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结合具体的专业方向联想、举例教学,作者在教学过程中,积累了一点经验,希望在这里与大家共享。

以c语言教学中的整型数据的溢出问题为例。c语言中,每一种整型数据类型有其各自的允许值范围,如果对应的变量值超出这个范围,就要发生所谓的“溢出”。但c语言的用法比较灵活,发生“溢出”后可能系统并不报错,这也是c语言的“陷阱”所在。要靠程序员的细心和经验来保证得到正确的运行结果。比如在Turbo c++6.0中,一个unsigned int型的变量允许值范围为0645535,若将该变量的值赋为65536,将会发生溢出,但是变量的值将会变成多少呢?这个问题是许多学生不容易理解的地方。那么在讲课的时候如何向同学们形象地讲解该知识点呢?

我们采用这样的滚筒设想。如图1(a)所示,假设一条直管道上分割了65536个格子,从左到右依次表达0到65535,然后将该管道首尾结合,卷曲成图1(b)这样一个滚筒,这样可以想象有一个小球,在滚筒内滚动,如果是65536那么就滚动到最小值0的格子里。也就是说,系统所给定的值只能是格子中的值。只能是该变量的数据类型的允许范围的值。通过这样的联想授课法,在课堂上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同学们都能够轻松的理解溢出问题,以及计算出溢出以后的值。这样的理论理解之后,再进行上机操作,通过实践进一步加深了对“溢出”问题的理解。

能够联想到这个例子,得益于作者阅读的一个科幻小说,小说中描述一群人致力于“通天塔”的建造,梦想通过这个通天塔达到地球以外的天上人间,但是当通天塔终于造成,他们开始登塔,最终却发现他们重又到达了他们的家乡。所以他们得出结论:天地其实是相通的。作者受此启发,联想到用于解释“溢出”的这样一个滚筒的例子。

2.3 实践中建立学生的自信心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c语言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注重解决问题和上机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正是让学生能够不断地在上机实践过程中获得成就感,从而从根本上消除对c语言的畏惧情绪。希腊人说,信心比天才重要。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题目,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循序渐进地让各个层次的同学都得到满足和提高。可以每次上机之前有系统地给学生布置有代表性的题目,在上机时根据每个同学做的情况再布置一些题目,让他们即兴来做。对于做得好的要及时给于表扬,做得不好的也不要消极对待,要帮助他们查找原因,根据情况进行适当提示。这样让每个学生在上机过程中都能够有收获,有了信心,才会有不断学习的兴趣。结语

c语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计算机课程,要想真正学好它,务必要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就c语言教学中存在的两大主要问题:学生对c语言学习具有畏惧心理和听不懂,没兴趣,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那就是要从思想上使学生放下包袱并提高对c语言学习的重视;其二就是要在授课时以丰富的联想和例子解释c语言难懂的规则指令。这样不仅有助同学理解c语言的语法规则,也同时培养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如能在教学中始终坚持做到这两点,必然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AndrewKoenig,高巍译,c陷阱与缺陷[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2

[2]PeterVanDerLinden,徐波译,c专家编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2

[3]谭浩强,c语言程序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7

C语言只是一门计算机语言,说到底就是一种工具。它的用处就是可以让你用它编出能够运行的程序来,而这些程序可以实现某些人需要的功能。人通过学习c语言也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计算机,所以很多人都把c语言作为计算机入门的第一门语言来学习,因为他学习起来相对简单一些。至于实际的意义,无非是让你多学会一门技能,让你更加深入对计算机的了解,为学习其他计算机语言打下好的基础。而且如果你真的用心学习,会发现学起来越来越有意思,也会给你带来无穷的乐趣的!

学习最好抱着一种踏踏实实的心态,老是想着有什么实际的好处并不会促进你的学习,因为知识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静下心来学习吧,我相信你会有自己的收获!

摘 要 程序设计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有效手段和途径。学生用所学语句自己组合成程序,用来解决某个问题:画图、奏曲、解趣味数学题、进行成绩分析等等。这个过程对学生而言就是创造。程序设计语言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有效手段和途径。

C语言特点和用途 2009-03-06 0:34 ①语言简洁、紧凑,使用方便、灵活。共有32个关键字,9种控制语句。②运算符丰富,公有34种运算符。

③数据结构丰富,数据类型有:整型、实型、字符型、数组、指针、结构体、共用体等。

④具有结构化的控制语句(如if„else、while、do„while、switch、for)⑤语法限制不太严格,程序设计自由度大。⑥允许直接访问物理地址,能进行位(bit)操作,可以直接对硬件操作。⑦生成目标代码质量高,程序执行效率高。⑧可移植性好。C语言的用途

C虽不擅长科学计算和管理领域,但对操作系统和系统实用程序以及对硬件进行操作方面,C有明显的优势。现在很多大型应用软件也用C编写。

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达式 1. C的数据类型

C的数据类型包括:整型、字符型、实型或浮点型(单精度和双精度)、枚举类型、数组类型、结构体类型、共用体类型、指针类型和空类型。2. 常量与变量

常量其值不可改变,符号常量名通常用大写。变量其值可以改变,变量名只能由字母、数字和下划线组成,且第一个字符必须为字母或下划线。否则为不合法的变量名。变量在编译时为其分配相应存储单元。3. 整型数据

整型常量的表示方法:十进制不用说了,八进制以0开头,如0123,十六进制以0x开头,如0x1e。

整型变量分为:基本型(int)、短整型(short int)、长整型(long int)和无符号型。不同机器上各类数据所占内存字节数不同,一般int型为2个字节,long型为4个字节。4. 实型数据

实型常量表示形式:十进制形式由数字和小数点组成(必须有小数点),如:0.12、.123、123.、0.0等。指数形式如123e3代表123×10的三次方。

实型变量分为单精度(float)和双精度(double)两类。在一般系统中float型占4字节,7位有效数字,double型占8字节,15~16位有效数字。5. 字符型数据

字符变量用单引号括起来,如'a','b'等。还有一些是特殊的字符常量,如'n','t'等。分别代表换行和横向跳格。

字符变量以char 来定义,一个变量只能存放一个字符常量。

字符串常量是由双引号括起来的字符序列。这里一定要注意'a'和“a”的不同,前者为字符常量,后者为字符串常量,c规定:每个字符串的结尾加一个结束标志'',实际上“a”包含两个字符:'a'和''。6. 数值型数据间的混合运算

整型、字符型、实型数据间可以混合运算,运算时不同类型数据要转换成同一类型再运算,转换规则:

char,short-> int-> unsigned-> long-> double <-float 7. 运算符和表达式 c运算符包括:

算数运算符(+-* / %)关系运算符(> < == >= <=!=)逻辑运算符(!&& ||)位运算符(<< >> ~ | ^ &)赋值运算符(=)条件运算符(? :)逗号运算符(,)指针运算符(* &)求字节数(sizeof)强制类型转换(类型)分量运算符(.->)下标运算符([ ])

其它运算符(如函数调用运算符())

自增自减运算符(++--)注意:++i和i++的不同之处,++i使用i之前先使i加1,i++使用i之后,使i加1。

逗号表达式的求解过程:先求解表达式1,再求解表达式2,整个表达式的值是表达式2的值。

c语言应用主要包括

1,系统内核的开发,几乎所有的操作系统都是有C+汇编完成。2,嵌入式开发,分为软件与硬件方向。如最常见到的pos机等。3,程序驱动的开发,硬件与许多系统软件都需要驱动程序。

总体来说,需要与硬件打交道的地方大多采用C语言进行编程,所以C语言的运用价值不是通常的windows桌面应用软件,而windows应用程序的开发只是计算机软硬件开发中的有小部分。

C工程师的薪金在所有语言中是最高的。

C语言程序学习心得体会

通过一学期对C语言的学习,我感觉学习C语言是有一定难度却又是非常有趣的科目。也是很有帮助的,特别是对将要面对的计算机二级考试。这段时间的学习我知道了C语言的基本特点有以下几点: 1.语言简洁,使用灵活方便。2.运算符丰富,表达能力强。3.数计类型丰富。

4.目标程序质量高,具有面向硬件系统的特点。5.具有结构化的控制语句和模块化的程序结构。6.具有编译预处理功能。

7.程序设计自由度大,可移植性好。这段时间学习使我掌握了:

一、我学习了C语言的数据类型、常量与符号常量、变量、C语言的运算符和表达式、赋值运算符和赋值表达式、自增自减运算符以及逗号表达式等。

二、这章介绍了结构化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C语句概述、数据输出包括字符输出函数putchar()和格式输出函数printf()、数据输入包括字符输入函数getchar()和格式输入函数scanf(),还有一些简单的C语程序设计举列等。

2.在学习语言的时候一定要记住动手,不要只说不做,这样会行成眼高手低,不管什么样的程序都要亲手做过才能说会了,不要整天说我不会学不会,其实是你不想学,只是你下决心抄一个月程序,我保证我能有大的进步,其实当你抄到一周到两周的时候你就会特想抄,因为你会发现程序你能看懂了,能帮别人调程序了,有一种成就感呀!它会让你更加努力的去学习。

3.再一点是我建议大家在上课的时候少看课本,课本要在下课的时候看特别是上课前一定要先看看课本,上课的时候呢就不要看了,不要老师讲到那个问题了你马上在书上找,这样不好,会影响你的注意力,其实还真不如注意听老师讲呢?因为你要是一边听一边看课本,你是看到了书上的答案但是老师的思路你没有听到,而要是你不看的话,你听明白了思路,一定是想迫切的看到结果,这个时候看课本才是记的最死的时候,学习要的是就是个效率吗? 4.提醒大家学习要讲效率,我发现有很多同学天天学习,每天最早到教室,走的又最晚,别人玩他在学,别人学他也学,可是别的一天30%的学习时间却比他们一天50%以上的学习时间的效率要高上不仅仅是几倍的问题,所以我要说的是不要对别人说你天天在学习,要说你天天在进步,学习不是要你学习了多久是,是要你学了多少东西的,你学一小时还没有别人学一分钟的效率高,难道自己不是浪费时间吗?不想学的时候就不要学,出去玩一会儿再来学说不定

会有更好的效果。

希望这些经验能跟大家分享一下,最后还是要跟大家强调一点,抄程序是学

好C语言的最好最快的方法。

一、C语言的产生与发展

C语言是1972年由美国的Dennis Ritchie设计发明的,并首次在UNIX操作系统的 DEC PDP-11 计算机上使用。它由早期的编程语言BCPL(Basic Combind Programming Language)发展演变而来。在1970年,AT&T贝尔实验室的Ken hompson根据BCPL语言设计出较先进的并取名为B的语言,最后导致了C语言。

随着微型计算机的日益普及,出现了许多C语言版本。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 使得这些C语言之间出现了一些不一致的地方。为了改变这种情况,美国国家标准研究所(ANSI)为C语言制定了一套ANSI标准,成为现行的C语言标准。

二、C语言的特点

C语言发展如此迅速, 而且成为最受欢迎的语言之一,主要因为它具有强大的功能。许多著名的系统软件, 如PC-DOS,DBASE Ⅳ都是由C语言编写的。用C语言加上一些汇编语言子程序, 就更能显示C语言的优势了。归纳起来C语言具

有下列特点: 1.C是中级语言

它把高级语言的基本结构和语句与低级语言的实用性结合起来。C语言可以象汇编语言一样对位、字节和地址进行操作,而这三者是计算机最基本的工作单

元。

2.C是结构式语言

结构式语言的显著特点是代码及数据的分隔化,即程序的各个部分除了必要的信息交流外彼此独立。这种结构化方式可使程序层次清晰,便于使用、维护以及调试。C 语言是以函数形式提供给用户的,这些函数可方便的调用,并具有多种循环、条件语句控制程序流向,从而使程序完全结构化。

3.C语言功能齐全

C语言具有各种各样的数据类型,并引入了指针概念,可使程序效率更高。另外C语言也具有强大的图形功能,支持多种显示器和驱动器。而且计算功能、逻辑判断功能也比较强大,可以实现决策目的。

4.C语言适用范围大

C语言还有一个突出的优点就是适合于多种操作系统,如DOS、UNIX,也适用

于多种机型。

C语言是1972年由美国的Dennis Ritchie设计发明的,并首次在UNIX操作系统的 DEC PDP-11 计算机上使用。它由早期的编程语言BCPL(Basic Combind Programming Language)发展演变而来。在1970年,AT&T贝尔实验室的Ken hompson根据BCPL语言设计出较先进的并取名为B的语言,最后导致了C语言。

随着微型计算机的日益普及,出现了许多C语言版本。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 使得这些C语言之间出现了一些不一致的地方。为了改变这种情况,美国国家准研究所(ANSI)为C语言制定了一套ANSI标准,成为现行的C语言标准。

C语言是1972年由美国的Dennis Ritchie设计发明的,并首次在UNIX操作系统的 DEC PDP-11 计算机上使用。它由早期的编程语言BCPL(Basic Combind Programming Language)发展演变而来。在1970年,AT&T贝尔实验室的Ken hompson根据BCPL语言设计出较先进的并取名为B的语言,最后导致了C语言的问世。

随着微型计算机的日益普及,出现了许多C语言版本。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 使得这些C语言之间出现了一些不一致的地方。为了改变这种情况,美国国家标准研究所(ANSI)为C语言制定了一套ANSI标准,成为现行的C语言标准。

第三篇:培养文明习惯争做文明学生

培养文明习惯争做文明学生

五(1)班郭润格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大家好!我是五(1)班的学生郭润格,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培养文明习惯,争做文明学生》。

众所周知,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传统的礼仪之邦。《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也明确要求,学生要礼貌待人,遵规守纪,严于律己。

如果有人问:一个人成功的关键是拥有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还是拥有一个好的成绩呢?我想大多数人都会说:当然是习惯更重要了。那么怎样做一个文明守纪的小学生呢?到底什么是文明呢?先请听我给大家讲个故事。

大家都知道新加坡是一个通用英语书写的国家,这个国家的公共场所的各种标语大多数是用英语书写,但其中的一些涉及文明礼貌的标语,如“不准随地吐痰”、“禁止吸烟”、“禁止进入草坪”等却用中文书写,为什么呢?因为有不文明行为的人大多数是中国大陆游客。为此,到新加坡考察的一位中学校长语重心长地说:不文明行为也是国耻。

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大家有什么感想?我们可以看到,文明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人多么重要,我们也可以看到,文明其实距离我们很近很近,它就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它就在我们一言一行中。

文明是什么?文明是路上相遇时的微笑,是同学有难时的热情帮助,是平时与人相处时的亲切,是见到师长时的问早问好,是不小心撞到对方时的一声对不起,是自觉将垃圾放进垃圾箱的举动,是看到有人违反纪律时的主动制止……

古人说:“言为心声”,就是说,一个人的语言直接反映了他的思想。有人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说语言是心灵的一面镜子,什么样的语言就是什么样的人,如果想做一名文明的学生,首先请从学会使用文明的语言开始。

昨日的习惯,已经造就了今日的我们;今日的习惯,决定明天的我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见到老师,主动问好;不管在什么地方都要讲究卫生,不乱扔果皮,见到纸屑随时捡拾;爱护公物,保护绿化;勤俭节约,不吃零食。注意安全,不玩危险的游戏,上下楼梯注意谦让,行走靠右,保障畅通……

同学们,让我们牢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古训,铭记胡锦涛总书记倡导的“八荣八耻”的要求,坚持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坚持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管住我们的口,不随地吐痰;管住我们的手,不乱扔垃圾;管住我们我们的脚,不践踏花草。关注自己的一言一行,关注身边的每一位同学,关注脚下的每一片绿地。说文明话,当文明人,真正做一个文明守纪的学生,做一名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谢谢大家!

第四篇: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培养

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培养

文明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说:“不学礼,无以立”,意思是不学礼法,无法立身立业或无法做人。一个人的言语、行为是不是符合礼仪要求,对于在社会上的立身处事关系很大。良好的礼仪习惯是一种资本,可以转化为一个人内在的性格、情操,将影响一个人一生的发展。法国学者培根曾经说过:“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该努力地追求好习惯。”的确,行为习惯就像我们身上的指南针,指引着每一个人的行动。纵观历史,大凡获得成功的人,他们的良好行为是长期坚持,养成习惯,形成自然。小时候的鲁迅先生,就养成不迟到的习惯,他小时候曾在自己的书桌上刻了一个“早”字来时时提醒自己,他要求自己抓紧时间,时时刻刻地叮嘱自己凡事都要早做,他这样长时间地坚持下去,就形成了习惯。这位以“小跑走完一生”的作家,在中国以至世界文学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业绩,成为世界有史以来十大文豪之一。

而对于小学生来说,增强礼仪教育不仅是提高全民族素养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它是我们德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认真实施学生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素质,使校风校貌发生了根本改变。

一、知理明情,使学生自觉行动。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学生要养成良好礼仪和行为习

惯,首先是以“知”为开端,遵循知、情、意、行的内在规律,最后以形成自觉的行为习惯。

知是行为的先导,是产生行为的思想基础。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首先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教给学生应具有良好品质,帮助他们分析社会生活上和集体生活中的各种现象,使他们懂得讲礼仪、守规范的重要意义,识别和抵制不文明的行为习惯和言行举止,养成讲文明、守礼仪的自觉性。

我们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作为进行礼仪教育的重要依据。根据《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制订编写了《校园礼仪常规》、《家庭礼仪常规》,紧扣以“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学会关心,学会合作,学会竞争”为中心进行思想教育。利用班会、队会等活动逐宣传《规范》和《礼仪常规》使学生理解,对照,并付之行动。各班还进行讨论,并联系生活实际中一些问题进行辨析。通过学习、对照、讨论,使学生认识到守规范、讲礼仪是一个人最基本的行为要求和准则,它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又是自我完善的需要,从而使学生产生对文明的愉快情感,给良好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打下思想基础。

二、开展活动,促行为规范养成1、在活动中渗透,促进行为习惯养成。

班队活动是学校进行礼仪教育的主阵地。班队活动的最大特点就是让学生亲自参加实践,这就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活动时机,活动对学生来说是自由的、轻松的、愉快的。他们会大胆地、毫不顾虑地、真实地表现出自己的行为。班队活动是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

自己的有效方式,在活动中我们把礼仪教育与感恩教育、进取教育有机结合。此外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影视、民族传统节日和纪念日活动、访问模范人士、知识演讲、竞赛征文等活动,全面对学生进行教育。

2、树典型立示范,发挥榜样引导作用。

美国教育家洛克曾经说过这样一段发人深思的话,他说:“对儿童进行教育,最容易而最有效的方法,是把人们做事情的榜样放在他们眼前。”用榜样人物的先进思想、高尚情操、优秀品质、模范行为教育学生,使养成教育形象化、具体化,通过榜样的示范作用,给学生一个更感性、更直观的认识。我们通过板报、校园广播等方式宣传文明礼仪的典范,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以身作则,教师从我做起,创造文明环境,抓师德形象,文明施教,关心热爱学生,良好的师德形象,直接影响着学生,教师不仅要教好书,更要培养好学生的思想品质,使他们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促进良好文明礼仪的习惯养成。

三、优化校园,创文明礼仪氛围

优化校园环境是养成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外部条件,创立一个整洁、优美、文明的氛围,给学生以一种良好的环境,对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具有很强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我们在礼仪养成教育中十分重视校园环境建设。学生走进校园,映入眼帘的是“团结、进取、勤奋、求实”八字校风,对校园环境做到布局有科学性,布置有教育性,整体有陶冶性。首先提高教育环境的“十有”标准,即教室正前方有国

旗悬挂、教室外墙有班训、有名人名言、教室内有黑板报、阅报栏、学习园地、卫生角。在走廊楼道悬挂整容镜、礼貌用语宣传牌,整个校园显得整洁、清新、优美,使校园的每个角落都在说话。我们紧紧抓住舆论宣传,利用广播、板报大力弘扬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积极的舆论宣传,优良、文明的环境熏陶,促进了礼仪规范的养成。

四、持之以恒,坚持长抓不懈

养成教育要重视行为习惯的训练,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要抓好学生行为的训练,首先要强调持之以恒,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抓,持之以恒,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因为“习惯成自然”是需要时间的,要持之以恒,要有耐性。使学生逐步形成文明识礼的好习惯。出现反复,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应对学生充满信心,抓反复、反复抓、扎扎实实,坚持不懈。每当学生放学时,我都提醒他们见到老师主动问好;如果老师从你身边走过,就很自然的向老师问好。现在我班学生已养成了良好的礼仪习惯,不论是在楼道里、上学的路上,还是在校园之外,他们见到老师都能主动问好,提高了讲文明、懂礼貌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我坚持正面教育,注意树立典型,让礼仪榜样去影响带动他们。平时我也跟踪,随时发现礼貌突出的同学,进行及时的肯定。

学生的礼仪行为从校内延伸到校外。例如我到张凯博家家访时,一推开门,只见孩子唰的立正,向我敬礼:“老师好。”真让我感动,接着为我倒茶,我的心里暖暖的。第二天我在班级里表扬了张凯博同学,说:“老师为有这样的学生感到骄傲。” 从这以后,他更有礼貌

了,学习也努力了,被评为优秀少先队员。每当我走在学校里,见到这些可爱的孩子们,一声声“老师好!”是那么悦耳。文明礼貌的养成教育是让学生在认识和实践的循环往复中由被动变为主动,最终内化为自己的一种素质。只要持之以恒,长抓不懈,一定会养成自我管理、形成良好的文明礼仪氛围的好习惯。

通过礼仪教育,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树立自信心、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及提高学习主动性、自觉性等都产生积极的影响,形成了良性循环。通过礼仪教育,形成了良好的班风、校风,同时也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我将为之不懈的努力,尝试更好的教育策略,促进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再上一个新台阶。

第五篇: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解决策略:

1.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解决学生怕说、不敢说的问题。

2.创设语言训练的情境,以语言实践活动代替语言的繁琐理解,让学生有话说。

3.以读带悟,培养语感,解决学生语言干瘪、词汇量少、表达不完整的问题。

4.通过小组合作来增加学生开口的机会,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得到训练。

5.选择文质兼美的文章推荐给学生阅读,丰富学生的语言材料,积累一定数量的规范、准确的书面语来纠正口语表达上的缺陷。

预设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努力使学生始终在积极的状态下准备回答问题、参与讨论和用规范的语言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学生动口率达100%,个体回答问题率达60%以上。

设计说明:

《散步》是一篇表现家庭成员间的真挚感情的散文,和现实生活联系很紧密,易于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本节课教学主要是通过创设语言训练的情境,把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置于具体情景之中。在解读文本时,以读促悟,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想说、敢说,完整规范地表达。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积累字词,理解重要语句的含义,明确课文主旨。

2.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学生在朗读、讨论中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德育目标:感悟亲情,理解对生活高度的责任感,培养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教学难点:目标2、3教学方法:朗读教学法、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导入课文

2.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3.合作探究,美点寻踪

4.配乐朗读,感悟亲情

5.联系实际,谈谈收获

6.小结课文,布置作业

语文备课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课文: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温馨、美好的瞬间,人们总爱用相机把它们定格下来,让它们成为永远美好的回忆。

今天呢,老师带来了几幅这样的图片,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在这些图片上定格下来的是什么情景呢?

请你们用自己的语言选择其中你最喜欢的一幅描述一下。

(两个学生回答)

从这四幅图片中,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同学们,你们的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情景呢?

(两个学生说说)

生活中这样美好的瞬间很多,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莫怀戚的《散步》,去感受他们一家人之间的挚爱亲情。

(投影:出现课题)

二、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1)下面让我们合上书,用你的耳朵,用你的心聆听录音朗读,同时思考文章写了什么内容。

(听录音)

(2)听完朗读,老师想考考你们是否真的听明白了,我们来个快速抢答。同学们,准备好了吗?

学生快速地回答这四个问题。

看来大家听得很认真

(3)下面请一个同学再用完整的一句话来说说本文写了一件什么样的事情。

这篇文章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事情

(板书)

母亲

“我”和妻子

儿子

三、合作探究,美点寻踪

《散步》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我们以前也读过不少美文,你认为要把文章写得很美,要用些什么方法呢?

学生回答:

词语

句式

修辞

人物

情感

是啊,一篇美文,包括许多美点,比如美的词语、句式、景色、情感、构思

板书:美

那么,下面请同学们分组活动,用你们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并且把你们认为文中写得美、写得好的地方找出来,互相交流阅读心得,每个组派一个代表发言,其它同学可作补充。

做一示范:文章的_______________很美,美在___________________

文章的开头很美,美在开门见山,美在一开始就是“我们在田野上散步”这个有诗意的镜头,美在它连用了两个“我的”,强调了“我与母亲”“妻子和儿子”之间的挚爱情谊。

(学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在讨论的过程中完成板书)

小结:这篇文章确实写得很美,美在……

(出现投影)

四、配乐朗读,感悟亲情

《散步》由生活中一次真实的散步写起,一家四口三代之间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谱写了一首亲情的颂歌。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朗读课文,再来感受这人间至善至美的真情。

五、联系实际,谈谈收获

散步其实是一件小事,可是作者却用一双慧眼,从这个平凡的小事中写出了浓浓的亲情,写出了那份责任。那么,同学们,你们学习了本文有着怎样的收获呢?请大家来说一说。这个收获可以是文章上的,可以是做人上的,可以是生活中的……

六、小结课文,布置作业

同学们,《散步》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优美的田野风光,和睦的亲人之情,让我们感受到了美。我想大家如果也能认真观察,用心感受,定会写出这样的好文章。

希望大家课后把学习本文的收获整理在笔记本上。并且把文章讲给你的父母听,观察他们的反应并记录到周记本上。

美文推荐:表现亲情的文章很多,这里老师向大家再推荐两篇,希望大家课后认真读一读,并做好读书卡片。

教学反思:

通过本堂课教学,我感到比较满意的是学生能大胆地站起来说,谈自己的感受,谈自己的阅读收获,尤其是快速抢答时,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很高。许多学生与以前相比能较为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图。

但是,这节课还是留下了很多遗憾。虽然注意了学生的说,却忽视了对学生表达完整性的评价,弱化了对语言规范性的指点。在教学过程中,未能注意到全体学生的感受,和学生的交流还不够深入,部分困难学生还未能参与到讨论交流中来。在品味语言的过程中,教师还放不开,丢不下包袱,因此也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教师调控引导还不到位,评点方式略显单一。

评宁珊老师执教的《散步》一课

王风丹: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们跟宁老师学习了一节课,很有感想和收获。这节课不仅体现了她较好的语文素养和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而且也体现了老师对新课程理念有了较为深入的领悟,反映了老师就如何实施新课程所做的有益的探索与思考。这节课既注重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又突出了对学生思想的引导、情感的熏陶、审美的教育,让学生的心灵有了触动,较好的把握了三维目标,在充分学生主体作用及小组合作学习方面也有了很好的尝试,应该说这是一节比较成功的课。

几点看法

一、下面我想围绕语文教学,从学生的层面来谈谈这堂课的课堂教学。

1.语文研究情况

《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有良好的语文素养,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各方面的基本能力,能从文从字顺的表述自己的意思,学会倾听和表达交流,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与社会交往。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文明的进行人际沟通与社会交往。

刚才宁老师也讲了我们这个课题的研究背景。我们语文组围绕学校校本教研的总课题,将“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作为近阶段语文备课组的子课题。在课前的集体备课中,我们商议采用以下几个策略:一是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表达;二是创设语言训练的情境,以语言实践活动代替语言的烦琐理解,让学生有得表达;三是以读带悟,培养语感,解决学生语言干瘪,词汇量少,表达不完整的问题,让学生规范表达;四是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来增加学生开口的机会,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得到训练,让学生个个有机会表达;五是选择文质兼美的文章推荐给学生阅读,丰富学生的语言材料,积累一定数量的规范,准确的书面语从而纠正学生口语表达的缺陷,促进学生的表达。

2、教学策略实施和教学效果

今天这个课听下来,我个人觉得这些教学策略都得到了实施,基本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全体同学情绪饱满,注意力集中持久,学生无论是对课文的内容表达的感情,还是对知识、技能的学习,都表现出高的热情和浓厚的兴趣,大多能积极主动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二是全体学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一方面对个体学生而言,卢老师在自己深入研究读文本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知、理解、体味文章内容,创设情境,将语文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很好的结合了起来,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体验,鼓励学生理解体味文本从而做出自己的评价,同时就语文基本技能而言,卢老师也表现出了相当的重视,学生在听、说、读写几个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另一方面,本课恰当的运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参与度广,学生基本上是在积极的状态下思考,参与讨论,学生动口率基本达到了100%,举手率、答题率都很高。

另外宁老师语调亲切自然,注重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努力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这和我们学校“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构建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的校本教研总课题是一致的。学生发言积极,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尽管因为基础、年龄、心理等因素制约,学生精彩的发言,灵动的智慧并不多,但老师毕竟实在做有益的尝试,学生毕竟是在不断进步着的,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下去,我们一定会有收获,学生一定会得到更大的发展。

3.存在问题

最后我来谈谈这节课的不足。俗话说:旁观者清,找别人的不足容易,真正叫我自己上不一定有这么好。但是为了我们备课组这个子课题,也为了我们语文老师的共同进步,所以我还是要谈几句:

大部分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表达、交流,但少数同学不敢当众发言,在小组内表现还可以。但始终没举手,相当一部分同学发言表达不规范。当然,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本身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也反映三中学生的实际,显示了我们课题的必要性。

进入状态迟,学生表达质量还不高,虽然老师采取了很多方法激发学生,但是学生还是有些拘束,思维还未完全打开,学生主动提问、创造性的提问,有创意的回答都很少,不敢或者说还没有质疑、发问、辩论的意识,整堂课几乎没有人敢站出来发表与老师与同学的不同意见,缺少思维的碰撞与火花。

绝大多数同学能完全积极、主动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但普遍缺乏自信。这可以从学生举手的动作、发言的神情、语气看出来。另外,学生在表达交流过程中习惯于或过于注重自身的思考和表达,仅仅是一种单向、单一的表达,在别人发言时,大部分都在埋头看书或思考自己的问题,或许在听,但外表上都看不出来,这样既不够尊重别人,也不能激发发言者的信心,对自己把握别人发言的要点也没有帮助。所以,应当教会我们的学生在别人发言时学会专注的倾听,理解他人的发言内容,抓住要点,质疑发问,发表不同意见。

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方法还不丰富(当然,这堂课侧重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仅仅采用了朗读、归纳主要内容等几个方面。其实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方法很多,诸如复述啊、背诵啊、辩论啊、评议啊、质疑啊、小演讲啊,等等,都是很好的方法。如果这样一搞,可能我们的课堂就会、更加生动,我们的学生就会更加自信而神采飞扬。

二、两点建议

最后我想提两点建议,供老师包括其他同志参考:

1.老师应该高度重视并让学生明白培养良好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让学生积极、主动、自信的表达。

语言表达能力是语言学习中一个最重要的能力,它对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良好的个性品质,塑造健全的人格,适应现代社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其社会功能看,语言表达能力又是一个人表达观点,抒发感情,进行沟通交流,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最重要、最主要的手段。

最近我正在阅读一本关于张家港高级中学建设校园文化的书,其中关于培养学生演讲能力的一段中有两个例子很有意思:英国的牛津大学是一个出国家领导人的学校,建校以来共培养出了23为总统、首相或国家领导人,像撒切尔夫人、布莱尔、克林顿等,都是这个学校的学生。之所以出了这么多国家领导人,这和牛津大学历来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有很大关系。这个学校有一个很不起眼的房子,是这个学校的演讲练习地,牛津大学经常举行各种类型的演讲、辩论会。他们的演讲、辩论会,英国的各大电视台都要进行现场直播,而且,他们演讲、辩论的内容往往会影响世界的格局和进程。

人们都说,美国人个个都是侃爷。这和他们注重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有关。“演讲是自由之父”,“培养公民演说能力是国家的责任”是美国家喻户晓的名言。美国各个中学、大学都有演讲大厅。二战期间,美国人把“口才、金钱、科学技术”看作在世界上生存竞争的三大手段。卡耐基也说过: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另外85%是靠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其中最重要的是语言能力。有关资料表明,在人的日常言语活动中,听占45%,说占30%,读占16%,写占9%。可见语言表达能力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能力。

中国人不善言辞,更少有具备有演讲才能的人。中国历来崇尚的是“君子纳于言,而敏于行”,人们往往不要你巧舌如簧,而要你把事情做出来。大家对夸夸其谈的人有种天生的反感。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视野、活动范围的扩大,合作交流机会的增多,越来越显示了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作为教师,我们应当高度重视并让学生理解表达能力的重要性,要将培养学生表达能力贯穿于我们全部教育教学活动当中。

2.让学生清楚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教给方法。

许多学生不是表达能力差,而是不清楚语言表达的要求,只是凭感觉,不会表达。综合语文课程标准7-9年级有关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我认为要做到两条:

一是真、新、顺。要做到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二是做到积极、主动、自信、专注、文明、得体。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做到耐心专注地倾听,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能听出讨论的焦点,并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复述转述,完整准确、突出要点;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条理、有根据。

我们要让学生明确语言表达的具体要求,采取以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相结合的办法,以创设情境和语言实践活动为载体,教给方法,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的学生升入高中或走上社会,在具备一定的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如果人人都能积极主动自信而神采飞扬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文明得体顺畅的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那么,我们学生的发展空间将会大大的增加,我们三中的声誉将会更上一个层次,我们盐城的教育将会更加令人瞩目。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不成熟观点和思考,有许多不当、不全面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高宇:

今天,我们初二年级语文组卢茂华老师为我们展示了一堂校本教研的观摩课。课前,卢老师围绕研究课题,精心备课,几易其稿,这种教研的认真劲,首先是值得我学习的。

刚才王主任对卢老师的课作了一个比较系统而又客观的评价,下面我就略为补充谈谈自己的想法,不当之处请各位指出探讨。

我们初二年级的校本教研课题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总体上说,卢老师在这堂课中运用的教学策略和设计的教学步骤都能围绕着这一点来。在这堂课中既注重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又注重了语文课本的人文性;既让学生感受到了文本中所蕴含的人类亲情,中华民族优良的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又引导学生学会了如何来赏析美文,整个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了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等等这些方面,我认为卢老师做得很好。

在这一堂课中,我们在课前商讨的一些教学策略也的确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学生的发言面广,发言的人次多,达到了42人次,学生活动的时间绝对是充足的,基本上解决了学生不敢说,不想说的问题。这些都得力于卢老师平时的工夫下得足。但我要提出并请大家一同思考的是,在这些发言中,有多少是接受式、再现式的低层次的发言,有多少是发现式、探索式的高层次的发言呢?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不单是提高学生发言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去思考,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质量和表达的深度,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的表达,而不是浅层次的回答。

我想,让学生敢说、想说,只是解决的学生语言表达心理上的问题,而让学生会说、说好才是解决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上的问题。我们更应该致力于后者,因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我们发现在初二学生语言表达调查表中显示,喜欢逻辑严密和思考独特的表达同学只占极少数,仅有百分之十几,可见这方面学生是多么的薄弱。

况且,一堂好课,我个人认为不但要形式新颖,语言优美,还要有思想。没有思想的课堂,就是没有灵魂的躯壳,同样没有思想的深度,也就没有表达的深度,否则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就会流于形式,浮在表面。因此,在一堂课中,我们更应该看到学生有哪些新的见解和新的思索。

在这堂课中,有一个学生的发言引起了我的注意,他在回答假设你是文中的“我”在父亲决定走大路时会有什么想法时说“你们走大路,我走小路”。我认为这一回答,就是一个绝妙的答案,因为这非常符合一个小孩的心理,也是很多成年的教师没有想到的回答,富有创造性。但这样的答案在这堂课中并不多。另有很多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入下去,是在老师一步一步追问下,才回答出全部内容。在回答问题时,语言也缺乏感情,不够生动,少用修辞。

我想,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是否应该让学生的表达注意一下用词和句式结构,能运用一些修辞,感情更充沛一些,表达得更深刻一些。我们是不是要这些方面做些研讨、下些功夫呢?

孔令娥:

今天听了宁老师的一节课,感觉收获是蛮大的,最主要的感受是这节课中的学生活动,下面就这一点谈谈我的看法。

宁老师在这一节课中,首先创设了一个情境,让学生们观察几幅图,问图中表现的内容。这个问题很简单,所以很多学生举手回答,而且答得较好,极大地培养了他们思考问题的兴趣,增强了他们回答问题的勇气。

其次,新课标明确要求“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力的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卢老师播放了这篇课文的配乐朗读,所配音乐轻柔悠扬,学生听的很认真,我观察了一下,很多同学都边听边拿笔在画文中的句子,这就是他们投入的一种表现,后来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我旁边的小男生,他的语气就在模仿那个录音的朗读,把文中那种浓浓的亲情尽可能的读出来。

还有新课程还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未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一节课中,卢老师设计了一个环节“自由抢答题”,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一些很简单的内容,让同学迅速作答,课堂气氛热烈。

在“议一议”这一环节中,卢老师先让同学们谈一篇好的文章可以好在什么地方,同学们回答可以是词语,可以是句子,可以是修辞等等,同学们总结归纳得较好,然后用自己总结出的方法去读课文,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总之这一节课的优点是很多的。

但也有几点值得反思的地方:

(1)

教师的问题可以更加明确,如有同学说道“熬”字用得好,卢老师追问好在什么地方,学生回答说明母亲在这个冬天过得不容易,卢老师又问“怎么一个不容易呢?”学生就很难回答了。所以老师的语言也应该干净、利落。

(2)

学生的参与度还有待提高,有好几个学生从头至尾都没有参与到课堂来,我们的课堂是面向全体同学的,所以要吸引每一个学生都要参加到课堂中来,这虽然不容易做到,但我个人觉得这是每一个教师所必须做的事情。

李萍:今天听了宁老师一节课,这节课符合“美文美教”的要求,莫怀戚的《散步》是一篇优美的田园牧歌式的散文。这堂课整体上得充满感情,有行云流水般的顺畅,今天我就这堂课的师生互动方面来谈谈我的感受。

1新课程理念下的新型师生关系

传统的教学师生关系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的职能以传授知识为主,而学生的任务是接受知识。教师是“以精神振奋精神,以气质影响气质,以人格塑造人格”的职业。因此注重师

生互动上的融合是最能感染和影响学生的重要基础,教师的自身审美情趣、观念与行为不自然地在课堂得到一定的展现,因此师生互动上的融合更易在与学生的思想碰撞中激起火花,达到师生双方身心愉悦的效果。在这堂课中卢老师特别关注了与学生的互动,不管是课堂一开头四幅画的导入,还是学生谈学了这篇文章的收获,都充分展示了这一点。

2.宁老师这堂课不仅让师生互动起来,而且做得有声有色,不是做表面的虚假文章。课堂要焕发出活力、有生气,就需要教师注重学生回答的“个性化”,关注学生创造力的发挥。比如有一个情节:让学生朗读课文,体会文中写得美的地方,讲讲美在哪里?这个环节中有生生合作探究,然后让学生充分地发言讨论,体现了师生互动的双向性、流畅性,提高了师生互动的实效性,学生讨论热烈,在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中一起去领悟文中的各种美:修辞美、句式美、景色美、情感美等等,也体现了语文教学的“美育”特质。

3.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也就是互动式教学,不仅师生互动,还要生生互动。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氛围,激发学生情趣,才能真正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质疑为主轴,活动为主线,创新为主旨”的教学新理念,尤其课堂上出现了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为这堂课增添了生动、鲜活的画面。

下面我就这这堂课提几点值得商榷的地方:

1、这堂课没有设置学生提问的环节,让学生开启心志,大胆发问,这也是一个重要的互动方式,而这堂课忽略了。

2、在对“世界“一词的挖掘有待更深层次一点,身边的亲情讲得比较少,卢老师没有给学生交流的机会,亲情是点点滴滴渗透在我们的生活中的。

今天学习了卢老师这节课,收获很多。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

马冰:

今天我听了宁老师的一节课,学到了很多东西。卢老师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围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设计了一系列有效的教学环节。师生互动有较为充分的体现,既有阅读方法的点拨,又有阅读材料的语言积累。刚才吴媛东老师就师生互动这一教学环节,讲得比较详细,在这里我作点补充,不当之处,请各位批评指正。

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是一种重要的教学形式,本节课卢老师引导学生解读文本,以学生寻求文中美的语言、美的情感、美的构思为主问题进行教学,课堂上有多种形式的互动,如学生讨论的生生互动,有老师相机点拨的师生互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问题讨论、表达,老师点拨、评价有深度,语言也比较到位,但精彩处不多。就师生互动这一教学环节,我想谈几点看法。

1、师生互动阅读中,对学生的充分读书这个度究竟该如何去把握?

无论是学生的学,还是教师的教,读文本是基础。学生因读而发现领悟;教师因读而认识把握。课堂上如果不让学生充分读书,他们在课堂上的语文学习只能是盲目和无的放失的。但对学生充分读书的度的把握,作为教者又不能不重视。卢老师这节课对学生读的时间还是把握得比较好的,从学生回答问题的质量上可以看出。而我们平时课堂上处理总不尽如人意。关于这个“度”的把握,我觉得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首先,阅读时间上要充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其次是读通读懂,能够挖掘出学生的生活积累和生活体验,从书中读进去又读出来。第三,读书要读到让学生在愤悱中求突破,特别期待老师的引导才好。

2、师生互动阅读中,怎样既尊重每一个举手的学生的发言权又不影响教学进程?

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同学的发言的权力,以人为本。而课堂中往往是发言提问的优秀学生个性得到张扬,语言能力得到培养,而性格内向或基础差的学生基本上被剥夺了发言权,甚至连思维的时间和空间都没有了,久而久之,这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尊心必然受到损害。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往往无暇顾及这部分学生。例如本节课中要求学生说说身边的亲情故事,有的学生刚举手,老师又进入了下一个环节的教学。

3、师生互动阅读中,除“问题教学”之外,教师究竟还要做些什么?

“问题教学”之外,老师要师范自己创造性的阅读体验,卢老师在课堂上对“熬”、“世界”等词语解读很有深度。但课堂上没有设计学生提问的环节,我认为这是师生互动教学的一大缺陷。其实像第6小节老师提出的“为什么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一样?”问题,只要留给学生一定思维空间,学生也会提出此问题,而且通过讨论还会有更独到的见解。

王欣然:

今天,听了宁老师的课,我深切感受到这种教学设计策略是有效的、可行的,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对这节棵卢老师做了大量的准备,付出大量心血,我也学到了不少东西。这节课成功的地方有很多,下面我仅从执教者角度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首先,教师的教育观念明晰,符合新课程要求

1、始终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

教师是课堂的引导、组织者,而非指令者。在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这节课中,卢老师能摆正自己的位置,结合学生的知识、能力等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自由说话,发展学生积极的说话趋向。在授课开始就把说话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展示四幅画面,让学生自由描绘谈感受,并由此学生说说自己身边的亲情故事。几乎每个环节都体现了这一理念。总之,这节课卢老师始终隐身在学生背后,悄悄为学生设下一个个路标,使学生既沿着教师设下的轨迹前进,又感到主动探索主动发现的乐趣。

2、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语文课程的特点及子课题的要求,采用有效方式让学生主动开口说话,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节课,卢老师对于学生能自己解决的问题全权放手,如听读概括等;对于一些需要一定知识基础、综合概括能力的问题,总是先让学生思考、讨论,引导争鸣,进行思维的碰撞。这样,就变一言堂为群言堂,既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又培养了合作、探究精神。

其次,教学设计符合新课程理念

1、就教学程序来说,整个教学环节紧凑、完整,环环相扣,过渡语设计自然顺畅,给人以启发性。

2、教学内容的把握准确、适度。结合文本及子课题的要求,卢老师定下了三个目标:①积累词语、理解句意、明确主旨②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讨论中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③感悟亲情,理解对生活高度的责任感,培养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这些目标内容丰富,涉及

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情感态度价值观,充分体现了目标的三维化,定位正确、科学。授课中,卢老师又进行大胆辐射,适当迁移,将文本回归生活,激起学生情感共鸣。如导入、美点寻踪及说说收获环节,都会自然辐射到生活,大大增添了这节课的人文性,激活了趣味性,散发出感染力。

另外,关于这节课,我还有几点要和大家一起探讨的,不妥之处请卢老师见谅。

1、教师的点评不到位,简单、单调,缺乏激励语,一些智慧的闪光点也未能及时得到升华,不能最大限度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2、在学生发言时,教师有时未注意规范学生用语。如果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能充分关注学生的表达,那么学生一定会想说、能说、说好的。

以上只是我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王健宁:

今天听了宁老师的《散步》一课,收获是很多的,作为补充发言,我也想谈谈自己的一些浅薄之见,和大家一起探讨探讨。

首先想说说这节课的优点:

1、宁老师很注重营造一个与教学内容相协调一致的师生融洽和谐的教学气氛:通过运用丰富的语言、面部表情、神态、手势、眼神的交流,加上多媒体手段的运用,精选了画面、音乐,善于创设情景,有吸引力,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到具体的情境中来。

2、开篇导语后,设置了抢答题目,调动了课堂气氛,活跃思维,因为人在情绪高涨时思维最活跃,记忆最深刻,这个刚好适应了学生的认知心理。

3、卢老师有扎实的语言功底,语言优美、清晰、流畅,体现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同时在课中特别注意渗透教研课题,重视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又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4、课堂组织上,敢于放手,让学生充分讨论,给他们独立思考和研究的空间,善于运用语言艺术,给学生许多思维的发散点,迸发出思想的火花,善于追问,及时纠正语言表达上的疏漏。

值得商榷的地方:

1、点评的语言不够到位,过于单一。

2、语言感染力有待加强。

王立影总结:刚才各位老师根据自己对本节课课堂教学现象的观察,从不同角度作出了分析评议,畅所欲言,谈了自己看法和启示,谈得很深刻、独到,有真知灼见,更为可贵的是能够“以学论教”,强调以学生的状态(如情绪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目标达成状态)为参考来评价教师的教学策略,有效地促进师生发展。这样的评价,我认为是符合新课程要求的,评价的本质在于促进发展,上课如此,评课也是如此。

综合大家的意见,我觉得这样几个方面已达成共识,在今后的教学中可借鉴或作进一步探索:

1、更新理念,从尽心的教课文转变为引导学生自己学课文,给学生动口的机会,让学生在主动学习中得到能力的培养。学习卢老师在课堂上做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

2、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建立起平等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克服胆怯的心理,有效地解决学生怕说、不敢说的问题。

3、尊重学生的见解,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体验,需要尊重。学习卢老师在课堂上积极鼓励学生,让学生在老师、同学的肯定中成长。

4、教学设计上要突出语文听说读写的语用能力的培养。工具性与人文性并重。卢老师这节课做得很好,既突出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把握语文学习规律,又让学生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得到情感上的熏陶,思想上受到启迪。

5、课堂上要关注学生的表现。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课堂教学效果理想不理想,取决于师生是否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和交往状态,取决于学生的思维状态是否被激活。卢老师在本节课上能切合学生实际,点拨、讨论相结合,挖掘学生心灵的“动情点”引领学生走进情感体验的新课堂,实现有效的师生互动,较好地达成本节课的目标。

总而言之,语文组在“培养学生表达能力”这个问题上作了有力的尝试。他们所采取的策略是有效的,可供我们大家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运用。当然,在这两个方面还需要我们继续探索:

1、解决了学生怕说、不敢说的问题还远远不够,如何进一步使学生规范、完整、流畅的表达;如何把语言表达能力训练同思维训练有机结合;如何使口头表达落实到书面表达等问题还摆在我们面前。

2、我们教师在运用自身的教学机智及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对学生的表现作大胆点评,从而形成积极的认知干预,有效调控教学行为方面还有待提升

下载浅谈对学生文明语言的培养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对学生文明语言的培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摘要 从教几年来,我一直担任高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我所接班级的学生都好似有一个共同 的通病――害怕作文,一提到作文,个个都唉声叹气,嘴......

    浅谈学生语言逻辑的培养

    浅谈学生语言逻辑思维的培养重庆市合川区清平镇中心完小唐代千摘要:小学语文教材是孩子们学习语言文字,获取语文基础知识的重要载体。然而,语用又是孩子们从语文课本中学习语言......

    立足阅读教学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立足阅读教学,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广州市白云区横沙小学谢孔敏 摘要:“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的基本训练不行,写作能力是不会提高的。”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必须首先从阅读教......

    语言文明

    语言文明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教学的参与过程,更多的了解语言文明知识及讲文明的重要性。2.通过此次学习使学生具有良好的礼仪素养,加深对语言文明礼仪的认识。通过发现身......

    《培养良好习惯,争做文明学生》演讲稿

    《培养良好习惯,争做文明学生》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大家下午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培养良好习惯,争做文明学生》 阳春三月,惠风和畅,美丽的校园中,我们与文明同行。经......

    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习惯 我国颁布的《公 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明确提出“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由此可见实行文明礼仪......

    培养文明习惯,争做文明学生 发言稿

    培养文明习惯,争做文明学生 敬爱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上午好,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培养文明习惯,争做文明学生”,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点思考。新加坡是一个通用英语的国家,这......

    培养好习惯,争做文明学生征文

    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争做文明守纪学生 ---青山初中九(4)班俞文张曼玉演绎“花样年华”;张学友歌唱“爱的承诺”;赵薇蹦蹦跳跳“闯天关”;H.O.T的舞蹈让世界疯狂„„ 外面的世界很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