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嘉湖圩区整治管理办法(试行)

时间:2019-05-15 01:23: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浙江省杭嘉湖圩区整治管理办法(试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浙江省杭嘉湖圩区整治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篇:浙江省杭嘉湖圩区整治管理办法(试行)

浙江省杭嘉湖圩区整治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杭嘉湖圩区整治是“治太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该地区防洪标准、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工程措施,为加强圩区整治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明确建设程序和要求,提高工作效率,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结合圩区整治特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我省杭嘉湖平原地区的圩区整治,其他平原区的圩区整治可参照执行。

第三条 圩区整治按工程规模(按国家《防洪标准》治涝面积指标划分)实行分类管理:

一类项目:指圩区面积3万亩以上(含3万亩)的整治工程,属小(1)型及大中型水利工程,按基建项目管理;

二类项目:指圩区面积为3万亩以下的整治工程,属小(2)型水利工程,简化有关程序参照基建项目管理。

第二章 前期工作管理

第四条

前期工作包括规划、可研、初设及相应的审查审批等环节。

第五条

杭嘉湖圩区整治规划由省水利厅组织,并选择具有甲级勘测设计(咨询)资质的水利(水电)设计单位编制。规划应符合区域或流域水利综合规划和其他相关规划的要求,并按照国民经济发展及人民生产生活的需要,结合城镇村环境综合整治、新农村建设及水利现代化的要求,针对圩区存在的问题进行编制。规划应充分征求地方及相关部门的意见,进行相关科学研究、技术论证和环境影响评价。

第六条 县(市、区)编制的圩区整治规划,其建设标准、排涝模数、圩区布局应与省批复的杭嘉湖圩区规划一致,不得擅自提高标准和改变布局,确需调整的应经省级有关部门审核同意。

第七条

杭嘉湖圩区规划由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会同省水利厅组织审查批准。批准的规划是圩区整治工程建设的依据,未纳入规划的项目任何单位不得擅自组织实施。圩区规划在实施一个阶段后(一般5~10年)应进行评估,必要时对规划进行修订,修订的规划应由原批准机关批准。

第八条

一类项目应按照批准的圩区整治规划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按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开展初步设计。二类项目可按批准的规划进行初步设计。

第九条

圩区整治的初步设计(报批稿)由省水利厅组织复核后,再由相关行政机关批复。设计复核的主要内容包括项目的合规性及主要建筑物结构(含机电选型)的合理安全、环保节能、投资审核等内容;投资审核包括工程单价和列入省级专项资金补助项目的投资组成。复核工作要求由具有甲级设计(咨询)资质、专业齐备的设计(咨询)单位承担,承担复核工作的人员应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及类似工作经验。

第十条

一类项目中的大型圩区由省相关部门负责审批,中型圩区由设区的市负责审批,小(1)型圩区由县(市)负责审批;二类项目的初步设计由县(市)水利部门负责审批或按当地规定执行。与相邻县(市、区)存在水事纠纷的项目应在双方协调一致,并在市或省级有关部门提出意见后批复实施。

第三章 计划与资金管理

第十一条

根据批准的圩区整治规划,各县(市、区)水利部门与财政部门联合编制下一年度项目实施建议计划,于当年的8月底报省水利厅与财政厅。省水利厅会同省财政厅根据各地需求和相关要求经综合平衡后,下达圩区整治年度实施计划。年度实施计划是对各地考核的主要依据。

第十二条

圩区整治为社会公益性建设项目,其建设资金按“财政资金主导,受益区合理承担”的原则筹措建设资金。省财政资金在治太工程水利专项资金范围内划出一定资金按骨干工程的补助标准对各地的圩区整治工程进行资金补助。

第十三条

省级补助资金的依据为:各地项目申报情况和资金预算情况,复核单位提供的复核工程内容、投资审核以及前期下达计划的执行情况,并向粮食生产重点县倾斜。

第十四条

圩区建设单位要专门设立财务机构,配备专职的财务人员,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严格按照有关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及时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会计信息。

第十五条 建设单位的自筹资金应按时足额到位,并严格按财务制度及合同约定支付工程款和设计、监理等费用。

第十六条 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应会同财政主管部门加强资金的使用监督管理,严禁挪用或侵占资金。

第十七条 圩区建设单位应按照政务公开的有关政策要求,对圩区整治的资金使用情况张榜公布,接受社会监督。工程完工后,及时编制竣工财务决算,并经审计部门进行审计。

第四章 建设管理

第十八条 建设管理包括建设单位(项目法人或项目责任单位)的确定、招标投标管理及项目实施中的质量、安全、进度管理。

第十九条 一类项目的大中型圩区整治项目按项目法人制要求由项目法人负责实施,其他成立项目法人有困难的,可明确责任单位作为项目实施主体负责实施。第二十条 圩区整治项目一律实行监理制,监理单位应具有水利部颁发的相应水利水电建设监理资质,一类项目必须有乙级以上的监理资质,投资小于1000万的圩区整治项目可与县(市、区)内其他水利项目打捆统一选定监理单位。

第二十一条 圩区整治建设项目施工除当地村群众投劳的小量土方工程外需实行招投标制,一类项目投标单位应具有二级以上水利水电施工企业资质,二类项目的投标单位应具有三级以上水利水电施工企业资质。

第二十二条 建设单位应在初步设计批准,建设资金来源落实,招标人和项目招标的条件核准后,才能按照招投标的有关程序进行招标工作。

第二十三条 建设单位在工程开工前,应按规定向相应的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办理工程质量监督手续,并取得水行政主管部门开工报告批复后才能开工,参建各方应主动配合质量监督机构对工程质量的监督检查,发生质量事故应及时报告并落实质量处理意见。

第二十四条 工程质量管理实行建设单位负总责、设计施工单位保证、监理单位控制及政府质量监督相结合的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单位在与设计、监理、施工等单位签订的合同中应有相应明确的质量责任条款和工程质量目标。参与建设各方应切实履行职责,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合同目标要求。质量监督单位要定期和不定期进行巡查,对工程质量实行动态管理,一旦发现质量事故或隐患,要及时召集相关单位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并监督落实情况,定期发布质量事故通报。

第二十五条 建设单位、施工单位都应建立相应的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员,安全管理实行主要领导负责制,出现安全事故按有关规定追究责任人和领导的责任。

第二十六条 建设单位应当按照下达的年度建设计划,加强工程进度的协调,设计单位要按时提供施工图纸,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合同配足人员、设备,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工程建设,有临时度汛的要有切实可行的度汛措施。

第二十七条 建设单位应按照有关工程统计要求做好进度统计工作,将每月的工程建设进度报当地水利部门,县(市、区)水利部门在次月的3日前将当月的建设进度报市水利部门,市水利部门在5日前报省水利厅。省水利厅在每月10日公布各地进展情况,对进度慢、措施不得力的有关单位提出整改措施,必要时在媒体上予以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第五章 验收管理

第二十八条 验收工作按照谁审批谁验收的原则组织进行。一类项目的验收按照基建项目的有关验收规程执行,二类项目参照有关验收规程可适当简化。第二十九条 隐蔽工程验收可分段进行,完工一段验收一段,未经验收施工单位不得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第三十条 合同规定的内容完成后建设单位应及时组织工程完工验收并移交管理单位管理,参建各方应按照验收意见及时对遗留问题进行整改,管理单位应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切实落实各种管护措施,确保工程发挥效益。

第三十一条 完工验收后经一个汛期运行后,没有质量和安全隐患的,建设单位应申请工程竣工验收。

第三十二条 完工、竣工验收报告及相关资料在验收后一个月内报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县(市、区)组织验收的同时抄送市水行政主管部门。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由省水利厅负责解释。

第二篇:区青年文明号管理办法(试行)

文章标题:区青年文明号管理办法(试行)

找文章到xiexiebang.com更多原创-(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推动“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更加广泛、深入地开展,使活动走上规

范化、制度化的轨道,根据《孝感市“青年文明号”管理办法(试行)》,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青年文明号”是以青年为主体,在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中创建的体现高度职业文明,创造一流工作成绩的青年集体(班、组、队),青年岗位(岗、台、车、所、店)和青年工程。

第三条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在交通、城建、卫生、公安、电力、工商、税务、金融、商贸等窗口行业及重点建设工种、工业企业、党政群机关、学校、乡镇、社区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开展。

第四条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是以倡导职业文明为核心,以行业管理规范为标准,以科学管理为手段,以岗位建设、岗位创优为重点,以先进典型为导向的群众性劳动竞赛。创建活动旨在组织和引导青年立足本职岗位,诚实劳动,文明从业,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敬业意识和质量、效率、安全、效益、竞争、服务观念,展现当代青年的精神风貌,塑造行业和企业事业单位的良好形象。

第五条团区委负责对全区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进行统一协调管理,下发指导性文件,制定有关政策,督促检查落实。由团区委联合有关单位成立创建“青年文明号”,争当“青年岗位能手”活动领导小组,并负责制定行业考评标准和管理办法,开展申报、检查和命名表彰工作。

第二章条件

第六条“青年文明号”的基本条件

1、35周岁以下青年占总人数的70以上,负责人中至少有一人年龄不超过35周岁的青年集体或青年集体创建的岗位和工程。

2、该集体中的青年热爱本职工作,敬业意识强,职业道德良好,遵守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及本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服务规范。

3、在生产、经营、管理、服务中讲文明、讲质量、讲创新、讲效益,取得突出成绩。

4、努力学习业务,钻研技术,掌握本职工作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有相当数量的青年成为工作岗位的能手。

5、青年集体中团组织健全,能紧密围绕本单位的中心工作开展活动,充分发挥团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根据青年特点生动活泼,扎实有效地开展创建活动。

6、建立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档案,有明确的创建规划、工作目标和措施。

7、开展创建活动达半年以上,建立创建活动档案,有明确的创建规划、工作目标和得力措施。

第三章评选办法

第七条全区“青年文明号”的评选采取自下而上,逐级申报、考核、推荐的办法进行,区级最高级别的“十佳青年文明号”必须从本级“青年文明号”集体中产生,市、省、全国“青年文明号”必须从下一级“青年文明号”集体中产生。

第八条各级团组织和行业主管部门要密切配合,严格把关,被推荐的青年集体必须具有先进性和代表性。

第九条全区创建活动领导小组根据推荐上报的材料,对被推荐的集体、岗位、工程进行检查验收,评选出真正符合标准,在全区各行各业单位中具有影响和示范作用的青年集体、岗位和工种,进行命名表彰。

第四章检查考核

第十条采取“一听、二看、三查、四问”的方法。即听取有关争创“青年文明号”情况汇报;查看争创“青年文明号”活动的档案资料;询问争创青年集体部分成员和现场群众开展“青年文明号”活动的效果。

第十一条检查考核内容

(一)符合本系统制定的创建标准。

(二)现场环境达到“三化”:净化、绿化、美化,设有便民服务项目。

(三)青年文明号集体中35岁以下的青年占70以上,负责人中至少1人年龄在35岁以下,能够自觉带领青年争先创优,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创造一流成绩。

(四)青年文明号集体主要负责人政治素质强,业务素质精,工作业绩得到上级主管部门和团组织及当地党政领导的肯定,得到社会的良好评价。

(五)党、团组织健全,青年文明号集体具有良好的职业纪律和朝气蓬勃、团结向上的精神风貌。

(六)对创建活动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在岗位责任制的基础上制定出创建方案,建立一套优质服务、科学管理的机制。

(七)遵守法律法规,无违法、违纪、群众投诉事件。

第五章表彰奖励

第十二条团区委、区文明办联合开展创建活动的各有关部门共同举办“青年文明号”命名授牌仪式,对区级“青年文明号”发文授牌。

第十

第三篇:浙江省“钱江人才计划”管理办法(试行)

浙江省“钱江人才计划”管理办法(试行)

科技部门户网站 www.xiexiebang.com 2008年04月07日

来源:科技部

浙江省“钱江人才计划”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深入实施科技强省和人才强省战略,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加快集聚海外优秀留学人才,为建设创新型省份提供人才支撑,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的决定》(浙委〔2004〕2号)精神,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省科技厅、省财政厅决定实施浙江省“钱江人才计划”。

第二条 “钱江人才计划”主要择优资助近期回国来浙江工作和创业的海外留学人员及团队。主要资助对象为:

(一)来浙江从事科技创业的留学人员及团队;

(二)应聘来浙江从事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研究和工作的留学人员及团队;

(三)来浙江讲学或进行咨询服务的留学人员及团队;

(四)其他特殊急需引进的留学人员及团队。

第三条 “钱江人才计划”资助资金主要在省“人才强省”战略专项资金和省科技厅相关科技专项经费中列支。

第四条 资助资金的主要用途为:

(一)科技创业、科研开发、教学、文化艺术创作等研究费用,包括:设备购置、能源材料(试剂)、分析测试、人员劳务、会议及调研、资料印刷、知识产权事务等费用;

(二)申请项目(科技创业类)的贷款贴息;

(三)其它相关费用。

第五条 “钱江人才计划”按照科技创业(A类)、科研开发(B类)、社会科学(C类)和特殊急需人才(D类)4类项目进行申报和资助。

第六条 科技创业(A类)主要资助留学回国人员及团队携科研成果自主创办科技型企业,包括专利技术的产业化研究和后续技术研发工作等。

第七条 科研开发(B类)主要资助在浙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引进的留学回国人员及团队进行科研开发。

第八条 社会科学(C类)主要资助社会科学(包括文化、艺术、新闻、经济、法律、体育等)领域留学回国人员及团队的工作启动、来浙讲学(教学)或进行咨询服务和自主创业等。

第九条 特殊急需人才(D类)主要资助我省急需引进的具有特殊专长的留学回国人员的工作启动。第二章 组织机构

第十条 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省科技厅、省财政厅联合成立浙江省“钱江人才计划”工作小组(以下简称工作小组),负责计划的组织实施,并监督资助资金的使用。

第十一条 工作小组下设两个“钱江人才计划”管理办公室,分别设在省人事厅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和省科技厅人事处。管理办公室根据各自的职责,负责计划的具体实施(包括申请受理、组织专家评审、项目遴选、组织验收等)和各类资助资金的管理,定期向工作小组报告资金的使用管理情况。

第三章 申请条件

第十二条 申请资助者必须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一)通过政府人事部门的留学人员资格认定;

(二)新近回国来浙江工作或创业一般不超过3年;

(三)具有本省户籍或政府人事部门核发的留学人员工作证(应邀来本省讲学或进行咨询服务的留学人员除外);

(四)年龄一般不超过50周岁;

(五)申请项目的执行年限必须在申请者与所在单位签订的工作合同有效期内。

第十三条 申请科技创业(A类)资助人员,其企业须通过相关部门留学人员企业资格认定,并须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一)持有已授权的发明专利技术或专有技术急需开展产业化研究或后续技术研发;

(二)申请资助人员须在其创办的企业中担任副总经理以上高级管理职务。

第十四条 申请科研开发(B类)资助人员必须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一)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或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二)在国内取得硕士以上学位或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并到国外高校、科研机构连续工作学习1年(含)以上的访问学者或进修人员;

(三)在国内取得硕士以上学位或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并到国外知名公司(企业)从事技术研究或合作研究,且连续工作1年(含)以上的留学人员。

第十五条 申请社会科学(C类)资助人员必须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一)具有博士学位;

(二)具有硕士学位,并被聘任为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三)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在我省文化艺术院团被聘任为二级导(演)员、二级美术师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四)创办文化产业类经济实体的留学人员必须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相关专业5年以上工作经历,且在其创办的经济实体中担任副总经理以上高级管理职务。

第十六条 特殊急需人才(D类)资助将根据我省产业发展导向和人才发展规划,另行公布申请条件。

第十七条 持有重要发明专利技术或专有技术来浙江自主创业,或我省急需的具有特殊专长的留学人员,可不受学历、经历等条件限制。

第十八条 申请者所在单位应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大力支持,提供实验设备等必要的支撑保障条件,保证申请者集中精力和时间从事本计划资助项目的工作。

第十九条 优先资助所在单位、留学人员创业园区、当地政府部门匹配资金支持的项目。

第四章 申 报

第二十条 “钱江人才计划”采取个人申请,所在单位同意,当地人事、科技部门逐级审核,各市、省直和中央部属在浙有关单位择优推荐,管理办公室资格审查,专家评审,工作小组核准,发文公布的方式进行遴选。

第二十一条 “钱江人才计划”A、B类项目常年申报,常年受理,每年7月份集中评审。C、D类项目每年申报评审一次,由省人事厅发布通知。

第二十二条 A、B类项目实行网上申报和书面报送申请表并行的方式,C、D类项目申报实行书面报送申请表的方式。

(一)A、B类项目网上申报采取在线填报方式。申请者通过省科技厅外网的网上申报系统申报“钱江人才计划”。完成网上申报后,申请者还须报送签章齐全,与电子版内容完全一致的纸质项目申请表和项目可行性报告。书面材料与网上提交的电子文档内容一致的申请为有效申请。

(二)C、D类项目的申报,申请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填写项目申请表和项目可行性报告,签章齐全。

第二十三条 申请者所在单位应按照本办法规定,对申请者的基本情况和申报内容进行审核,由各市、省直和中央部属在浙有关单位择优向管理办公室推荐。其中:申报A类、B类资助的,由各市科技部门商同级人事部门审核汇总后,报省科技厅人事处;申报C类、D类资助的,由各市人事部门商同级科技部门审核汇总后,报省人事厅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省直、中央部属在浙单位由主管部门审核汇总后,按项目类别分别报省科技厅、省人事厅。

第五章 评 审

第二十四条 对各地、各单位上报的申请者,由管理办公室进行资格审查后,组织省内外专家进行评审。

第二十五条 管理办公室提前5个工作日通知通过初评的申请者参加项目复评或答辩会(见面会),本人不参加复评的申请者视为自动放弃。

第二十六条 通过项目复评的申请者,由管理办公室报工作小组核准后,同时通过省科技厅外网和浙江人事编制网向社会公示,公示期为7个工作日。

第二十七条 经公示后的入选者,由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省科技厅、省财政厅联合发文公布。

第六章 责任与义务

第二十八条 资助经费一次核定,根据需要一次或分拨付,并由管理办公室与入选者所在单位签订合同,共同对资助经费的使用和项目的进展情况进行监督。

第二十九条 资助项目的执行年限一般为2至3年,项目完成后,入选者应在规定时间按要求提交总结报告和项目资助预算执行情况表等资料,经所在单位审核后报管理办公室验收。

第三十条 “钱江人才计划”入选者不得替换,资助经费不得截留、转让或挪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因患病、调离岗位等情况影响研究工作如期完成的,入选者及所在单位应及时向管理办公室书面报告,管理办公室按照有关规定,办理有关合同中止或变更手续。

第三十一条 如发现入选者弄虚作假骗取资助,经管理办公室核实后,将撤消其入选资格,追回资助经费,取消其今后本计划的申请资格,并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进行查处。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二条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第四篇:浙江省托育机构管理办法(试行)(2019)

浙江省托育机构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第一条

为加强托育机构管理,推进婴幼儿照护服务专业化、规范化发展,促进婴幼儿健康成长,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托育机构管理规范(试行)》《托育机构登记和备案办法(试行)》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经有关部门登记、卫生健康部门备案的,为3岁以下婴幼儿提供全日托、半日托、计时托、临时托等托育服务的机构。

第三条

托育机构应当坚持儿童优先的原则,尊重婴幼儿成长的特点和规律,确保婴幼儿的人身安全和健康成长。

第二章

机构设立

第四条

托育机构举办主体应当是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且无不良征信记录。拟举办托育机构的应符合《托育机构基本条件告知书》(附件1)要求。

第五条

托育机构申请登记时,应当在业务范围(或经营范围)中明确托育机构服务内容。托育机构申请登记的名称中可包含“托育”字样。

登记机关应当及时将托育机构登记信息通过共享、交换等方式推送至同级卫生健康部门。

第六条

托育机构登记后,应当向机构所在地的县级卫生健康部门备案,登录托育机构备案信息系统,在线填写《托育机构备案书》(见附件2)和《备案承诺书》(见附件3),并提交以下材料扫描件:

1.举办营利性的,提供市场监管部门出具的《营业执照》;举办非营利性的,提供其他法人登记证书。

2.自有产权的提供不动产登记证,租赁的提供出租方的不动产登记证以及具有法律效力的租赁协议。

3.机构工作人员的资格证明、健康合格证明。

4.妇幼保健机构出具为“合格”的《托幼机构卫生评价报告》。

5.消防部门规定应出具的消防安全检查合格证明材料。

6.提供餐饮服务的,应当提交《食品经营许可证》。

卫生健康部门在收齐托育机构备案材料后应当5个工作日内向申请机构提供备案回执(见附件4)。材料不全的应当在收到备案材料之日后一次性告知备案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不符合设置标准和管理规范的,应当自接收备案材料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通知备案机构,说明理由并向社会公开。

第七条

托育机构变更备案事项的,应及时登录托育机构备案信息系统向原备案部门办理变更备案。

第八条

托育机构需终止服务的,应妥善安置收托的婴幼儿和工作人员,并依法登录托育机构备案信息系统,向卫生健康部门办理备案注销手续。

第九条

县级卫生健康部门应当将备案的托育机构有关信息及时在县级官方网站公开,接受社会查询和监督。

第十条

托育机构应当在举办场所的显著位置,公示法人登记证明以及备案回执。

第三章

收托管理

第十一条

婴幼儿父母或监护人(以下统称婴幼儿监护人)应当主动向托育机构提出入托申请,并提交真实的婴幼儿及其监护人的身份证明材料。

第十二条

托育机构应当与婴幼儿监护人签订托育服务协议,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义务、服务项目、收费标准以及争议纠纷处理办法等内容。

第十三条

婴幼儿进入托育机构前,应当完成适龄的预防接种,经医疗卫生机构健康检查,合格后方可入托;离开机构3个月以上的,返回时应当重新进行健康捡查。

第十四条

托育机构收托婴幼儿人数不应超过备案人数。应当建立收托婴幼儿信息管理制度,及时采集、更新,定期向备案机关报送。

不得对外泄露婴幼儿及其监护人的个人信息。

第十五条

托育机构应当建立与家长联系的制度,定期召开家长会议,接待来访和咨询,帮助家长了解托育机构的保育照护内容和方法。

托育机构应当成立家长委员会,听取家长委员会有关婴幼儿重要事项的意见和建议。托育机构应当建立家长开放日制度。

第十六条

托育机构应当加强与社区的联系与合作,面向社区宣传科学育儿及促进婴幼儿早期发展的知识,开展多种形式的服务活动。

第十七条

托育机构应当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定期公示收费项目和标准、保育照护、膳食营养、卫生保健、安全保卫等情况,接受监督。

第四章

保育管理

第十八条

托育机构应当遵循婴幼儿生长发育和心理发展规律,创设适宜的养育环境,科学合理安排婴幼儿的生活,做好饮食、饮水、喂奶、如厕、盥洗、清洁、睡眠、穿脱衣服、游戏活动等服务。应当顺应喂养,科学制定食谱,保证婴幼儿膳食平衡。有特殊喂养需求的,婴幼儿监护人应当提供书面说明。

第十九条

托育机构应创设清洁卫生、安全温馨、便于活动的生活环境,提供数量充足的、安全的、能满足多种感知需要的玩具材料,提供给婴幼儿的玩具应当符合GB6675《玩具安全》系列国家标准。

设置的活动应当以照护为主,有利于婴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保育人员应当熟知婴幼儿的发展特点,观察了解婴幼儿的需要和情绪变化,给予关爱。

尊重、顺应婴幼儿生理节律,加强生活护理,培养婴幼儿的自理能力。

采取以游戏为主要活动形式,鼓励婴幼儿操作、摆弄、探索和交往,丰富幼儿的直接经验。

将保护婴幼儿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及时处理婴幼儿的常见事故,在危险情况下优先救护婴幼儿。

第二十条

托育机构应做好托育的组织和管理,建立业务档案、信息管理等制度。要根据婴幼儿不同月龄段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科学安排婴幼儿作息时间,注意动静结合、室内活动与室外活动结合。

托育服务应当以游戏为主要活动形式,促进婴幼儿在身体发育、动作、语言、认知、情感与社会性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活动应以个别、小组活动形式为主,集中统一活动时间不宜过长,便于工作人员多与婴幼儿进行面对面、一对一地个别交流,体现情感关怀。

托育机构应当保证婴幼儿每日户外活动不少于2小时,寒冷、炎热季节或特殊天气情况下可酌情调整。

托育机构严禁开展违反幼儿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有损婴幼儿身心健康的超前学习或活动;严禁虐待、歧视、体罚或变相体罚等损害婴幼儿身心健康的行为。

第二十一条

托育机构应当建立婴幼儿照护服务日常记录和反馈制度,定期与婴幼儿监护人沟通婴幼儿发展情况。主动与婴幼儿家庭沟通合作,建立托育机构与婴幼儿父母日常联系制度,指导婴幼儿父母提高科学育儿能力。

鼓励托育机构开展婴幼儿与家长的亲子互动活动,每月至少组织一次群体家长育儿互动活动。

第五章

健康管理

第二十二条

托育机构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保障饮食饮水卫生及环境安全,做好婴幼儿和工作人员的健康管理。

第二十三条

托育机构应建立健全各项卫生保健制度,做好婴幼儿和工作人员的健康管理,加强环境卫生工作。

1.健康检查制度。建立婴幼儿入托健康检查、定期健康检查、晨午检以及全日健康观察制度、婴幼儿健康档案管理制度,从业人员上岗体检、在岗定期体检和健康管理制度。

2.卫生与消毒制度。做好环境卫生、个人卫生和预防性消毒工作。

3.传染病预防和管理制度。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做好预防接种工作。对疑似和确诊病儿及时隔离,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和婴幼儿健康管理工作。

4.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为婴幼儿提供的食品和饮用水应当符合国家有关食品卫生标准和规范的要求,保障饮食安全。

5.用药管理制度。婴幼儿患病期间应当在医院接受治疗或在家护理。未经婴幼儿监护人签字确认,托育机构不得给婴幼儿用药。

6.报告制度。发现婴幼儿身体、精神、行为异常时,应当及时通知婴幼儿监护人。发现婴幼儿遭受或疑似遭受家庭暴力的,应当依法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7.工作人员健康管理制度。托育机构工作人员上岗前,应当经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健康检查,合格后方可上岗。

托育机构工作人员须每年进行1次健康检查,持有效的健康证明上岗。工作人员患有可能影响婴幼儿健康的疾病时,应当立即离岗,须持有医疗卫生机构出具的诊断证明和病历,待取得健康合格证明后,方可返岗工作。

精神障碍患者、有精神病史者、有犯罪吸毒记录者不得在托育机构工作。

第二十四条

预防控制传染病,保障婴幼儿的身心健康。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要依职责加强托育机构卫生保健服务的业务指导。卫生监督执法机构依法对饮用水卫生、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等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十五条

提供膳食服务的托育机构应根据婴幼儿的生理需求,制订科学营养的膳食计划,编制营养合理、平衡的食谱,提供安全卫生、易于消化吸收、清淡可口、健康的膳食。做好食物过敏婴幼儿的登记工作,提供餐点时应当避免婴幼儿食物过敏。饮用水和各类食物每日参考摄入量应当符合国家有关卫生保健标准和规范。

提供膳食服务的托育机构应当每周向家长公示婴幼儿带量食谱,定期计算和分析婴幼儿的进食量和营养素摄取量,保证婴幼儿膳食营养。

第六章

安全管理

第二十六条

托育机构法定代表人是机构安全和卫生保健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托育机构应当落实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安全防护措施和检查制度,配备必要的安保人员和物防、技防设施。

第二十七条

托育机构应当建立健全门卫、房屋、设备、消防、交通、婴幼儿接送交接、活动组织和婴幼儿就寝值守等各项安全防护制度。

1.安全责任制。加强对举办场所、活动场地和设施设备的安全检查,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执行日巡查制度,做好安全巡查记录,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2.婴幼儿接送制度。婴幼儿应当由婴幼儿监护人或其委托的成年人接送。

3.环境安全检查制度。托育机构的房屋、设施设备、装修装饰材料、用品用具和玩教具材料等应当符合国家相关安全质量标准和环保标准,定期进行检查维护。严禁设置、放置威胁婴幼儿安全的设施、设备和物品;严禁使用有毒、有害物质制作的教具、玩具。

4.信息保护制度。托育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对婴幼儿的个人信息以及隐私予以保护。

第二十八条

托育机构应当制订重大自然灾害、传染病、食物中毒、踩踏、火灾、暴力等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经常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培训,并定期进行演练。

托育机构应当明确专兼职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及管理职责,加强消防设施维护管理,确保用火用电用气安全。

托育机构工作人员应当掌握急救的基本技能和防范、避险、逃生、自救的基本方法,在紧急情况下优先保障婴幼儿的安全。

第二十九条

托育机构工作人员应当关注婴幼儿日常生活和活动安全,掌握预防婴幼儿伤害的相关知识和急救技能,应当预防幼儿跌落、摔伤、碰伤、烫伤、窒息、气管异物、异物入体、同伴咬伤、触电等意外伤害的发生,防止婴幼儿走失和被拐骗。

第三十条

托育机构应当设立照护服务和安全保卫的监控系统,报警系统确保24小时设防,活动区域、生活区域应当全覆盖,监控录像资料保存期不少于90日。

第七章

人员管理

第三十一条

托育机构工作人员应当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热爱婴幼儿,身心健康,无虐待儿童记录,无犯罪记录,并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规定要求的资格条件。

第三十二条

托育机构应当建立人员培训、职级评定等制度,建立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制度,并按规定组织和支持工作人员参加继续教育进修活动,通过集中培训、在线学习等方式,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职业道德和心理健康水平。

第三十三条

托育机构应当加强工作人员法治教育,增强法治意识。对虐童等行为实行零容忍,一经发现,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追究有关负责人和责任人的责任。

第三十四条

托育机构应当依法与工作人员签订劳动合同,保障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

第八章

监督管理

第三十五条

托育机构应当加强党组织建设,积极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开展活动。

第三十六条

托育机构应当制订工作计划,每年年底向卫生健康等部门报告工作,必要时随时报告。

第三十七条

托育机构收费和财务管理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八条

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和智能终端设备,对托育机构的申办过程、综合监管、信息公开、诚信记录、人员信息以及业务数据等进行信息化管理。

第三十九条

按属地管理和分工负责的原则,建立综合监管机制,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加大对托育服务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形成日常检查发现、归口受理和分派、违法查处等各环节分工牵头负责、共同履职的机制。

各级妇幼保健、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等机构应当按照职责加强对托育机构卫生保健工作的业务指导、咨询服务和监督检查。

建立托育机构信息公示制度和质量评估制度,实施动态管理,加强社会监督。

第九章

第四十条

各地卫生健康部门可根据本办法制定具体实施细则

第四十一条

本办法自2020年2月14日起施行。

附件:1.托育机构基本条件告知书

2.托育机构备案书

3.备案承诺书

4.托育机构备案回执

附件1

托育机构基本条件告知书

托育机构应当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开展服务活动,并符合下列基本条件:

1.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以及《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2.应当符合《浙江省托育机构设置标准(试行)》《浙江省托育机构管理办法(试行)》等要求。

3.提供餐饮服务的,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以及相应食品安全标准。

4.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附件2

托育机构备案书

________卫生健康委(局):

经________(登记机关名称)批准,________(托育机构名称)已于____年___月___日依法登记成立,现向你委(局)进行备案。本机构备案信息如下:

机构名称:

机构住所:

法人登记机关: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机构负责人姓名:

机构负责人身份证件号码:

机构性质:□营利性

□非营利性

服务范围:□全日托

□半日托

□计时托

□临时托

服务场所性质:□自有

□租赁

机构建筑面积:

室内使用面积:

室外活动场地面积:

收托规模:___

编班:□乳儿班

□托小班

□托大班

□混合班

联系人:

联系方式:

请予以备案。

备案单位:(章)

****年**月**日

附件3

备案承诺书

本单位承诺如实填报备案信息,并将按照有关要求,及时、准确报送后续重大事项变更信息。

承诺已了解托育机构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承诺开展的服务符合《托育机构基本条件告知书》要求。

承诺按照诚实信用、安全健康、科学规范、儿童优先的原则和相关标准及其他规定,开展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服务,不以托育机构名义从事虐待伤害婴幼儿、不正当关联交易等损害婴幼儿及其监护人合法权益和公平竞争市场秩序的行为。

承诺主动接受并配合卫生健康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的指导、监督和管理。

承诺不属实,或者违反上述承诺的,依法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备案单位:(章)

机构负责人签字:

****年**月**日

附件4

托育机构备案回执

编号:________

____年___月___日报我委(局)的《托育机构备案书》收到并已备案。

备案项目如下:

机构名称:

机构住所:

机构性质:

机构负责人姓名:

________卫生健康委(局)(章)

****年**月**日

第五篇:浙江省信用管理示范企业管理办法(试行)

浙江省信用管理示范企业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浙江省信用管理示范企业的培育认定工作,引导企业将信用管理融入企业发展战略,提升企业信用管理水平,推进我省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根据《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国发 [2014]21号)及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浙江省信用管理示范企业包括浙江省信用管理企业和浙江省信用管理示范企业两类。

本办法所称浙江省信用管理企业,是指企业对信用管理有内在需求,能严格执行《浙江省企业信用管理规范指引》,内部管理规范,经济效益增长,信用形象良好,并通过浙江省企业信用促进会或其委托单位认定的企业。

本办法所称浙江省信用管理示范企业,是指已获认定的浙江省信用管理企业或符合浙江省信用管理企业认定条件的市级信用管理示范企业,且能严格执行《企业诚信管理体系》(GB/T31950-2015)、《企业信用评价指标 》(GB/T 23794-2015),信用管理效益明显、社会信用形象优良、具有典型示范作用,并通过浙江省企业信用促进会认定的企业。

第三条 浙江省企业信用促进会在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的指导下开展浙江省信用管理企业和示范企业培育认定工作。

第四条 浙江省信用管理企业和浙江省信用管理示范企业的培育认定工作坚持企业自愿、严格规范、服务引导的原则。

第五条 浙江省企业信用促进会向社会推荐浙江省信用管理企业和浙江省信用管理示范企业,争取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及有关社会组织的优惠扶持政策。

第六条 浙江省信用管理企业和浙江省信用管理示范企业应当积极推广信用管理成功经验,传播诚信经营理念,参加相关公益活动,切实起到典型引领和示范作用。

第二章 信用管理企业的培育认定

第七条 浙江省信用管理企业的培育认定工作由浙江省企业信用促进会及委托的市企业信用促进会、当地浙江省企业信用促进会非企业理事单位组织实施。

第八条 浙江省信用管理企业的培育认定工作包括企业申请、培育实施和评审认定三个环节。

第九条 受委托的市企业信用促进会、当地浙江省企业信用促进会非企业理事单位根据浙江省企业信用促进会的工作要求,发布浙江省信用管理企业认定工作实施方案。

第十条 企业申请认定浙江省信用管理企业,需满足以下基本条件:

(一)在我省行政区域内注册并正常生产经营3年以上;

(二)自愿实施《浙江省企业信用管理规范指引》;

(三)无违法失信行为;

(四)对信用管理重视程度高。

第十一条 企业申请认定浙江省信用管理企业时,需提交以下资料:

(一)《浙江省信用管理企业申报表》及电子文本;

(二)本企业的基本情况,包括企业管理层情况、企业财务状况,近年来的经营管理情况、企业发展前景等;

(三)本企业对信用管理内在需求的分析报告,包括企业客户管理、合同管理、应收账款管理、信息化管理系统应用等情况分析。

第十二条 信用管理企业认定申请被受理后,企业应及时成立企业信用管理实施小组,制定实施工作方案。实施小组应组织相关业务部门明确职责分工和工作流程,并开展至少1次的企业信用管理业务规范培训。企业信用管理培育实施期应不少于6个月。

第十三条 信用管理企业培育实施工作结束时,企业应对照《浙江省企业信用管理规范指引》,开展企业信用管理内部自查评估。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委托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出具自查评估报告。

第十四条 企业信用管理培育实施工作完成,需提交以下材料:

(一)浙江省信用管理企业创建实施报告;

(二)企业执行《浙江省企业信用管理规范指引》情况的自查报告或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出具的企业执行 《浙江省企业信用管理规范指引》情况的评估报告;

(三)认定单位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第十五条 受委托的市企业信用促进会、当地浙江省企业信用促进会非企业理事单位参照《浙江省企业信用管理评估认定指标体系(参考标准)》开展评审,评审结果经浙江省企业信用促进会确认,对通过认定的浙江省信用管理企业,经公示程序后由浙江省企业信用促进会颁发全省统一格式的证书。

第三章 信用管理示范企业的培育认定 第十六条 浙江省信用管理示范企业的培育认定工作由浙江省企业信用促进会组织实施。

第十七条 浙江省信用管理示范企业培育认定工作包括企业申报、培育实施、评审认定三个环节。

第十八条 企业申请认定浙江省信用管理示范企业,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已通过浙江省信用管理企业认定,或符合浙江省信用管理企业认定条件且所在地的市企业信用促进会(浙江省企业信用促进会非企业理事单位)推荐的市级信用管理示范企业;

(二)已执行《企业诚信管理体系》(GB/T31950-2015)和《企业信用评价指标 》(GB/T 23794-2015)。

(三)在全省同行业中具有示范作用;

(四)无违法失信行为。

第十九条 企业申报浙江省信用管理示范企业认定,需向浙江省企业信用促进会提交以下材料:

(一)《浙江省信用管理示范企业申报表》及电子文本;

(二)本企业的基本情况,包括企业管理层情况、企业财务状况,近年来的经营管理情况、企业发展前景等;

(三)浙江省信用管理示范企业创建实施报告,包括对本企业信用管理的内在需求分析;

(四)企业执行《企业诚信管理体系》(GB/T31950-2015)、《企业信用评价指标 》(GB/T 23794-2015)的自查报告或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出具的企业执行《企业诚信管理体系》(GB/T31950-2015)、《企业信用评价指标 》(GB/T 23794-2015)的评估报告;

符合浙江省信用管理企业认定条件且所在地的市企业信用促进会(浙江省企业信用促进会非企业理事单位)推荐的市级信用管理示范企业申请认定浙江省信用管理示范企业,还应提交企业执行《浙江省企业信用管理规范指引》的自查报告或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出具的企业执行 《浙江省企业信用管理规范指引》的评估报告;

(五)认定单位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鼓励申请认定企业邀请已通过认定的浙江省信用管理示范企业在申报材料上签署推荐意见。

以上材料一式两份送所在地市企业信用促进会或当地浙江省企业信用促进会非企业理事单位审查,并签署申报意见后,上报浙江省企业信用促进会。

第二十条 申请认定浙江省信用管理示范企业,企业要在执行《浙江省企业信用管理规范指引》的基础上,对照《企业诚信管理体系》(GB/T31950-2015)和《企业信用评价指标 》(GB/T 23794-2015),进一步开展示范培育创建工作,组织企业信用示范管理业务培训,提升企业信用管理水平。

第二十一条 浙江省企业信用促进会组织专家参照《浙江省企业信用管理评估指标体系(参考标准)》开展评审,对通过认定的浙江省信用管理示范企业,经公示程序后由浙江省企业信用促进会颁发证书,并上网公布。

第四章 续展和终止

第二十二条 浙江省信用管理企业和浙江省信用管理示范企业自授予之日起有效期为三年。有效期届满3个月前,企业应提出续展申请,由浙江省企业信用促进会重新确认;符合条件的,有效期续展三年;逾期未申请续展的,有效期届满后自动失效。

第二十三条 浙江省企业信用促进会及其委托单位对浙江省信用管理企业和浙江省信用管理示范企业每年组织回访和检查,定期进行测评,并将检查及测评结果作为续展确认浙江省信用管理企业和浙江省信用管理示范企业的主要依据。

第二十四条 省、市企业信用促进会及浙江省企业信用促进会非企业理事单位对浙江省信用管理企业和浙江省信用管理示范企业实施动态管理。

浙江省信用管理企业和浙江省信用管理示范企业在有效期内发生下列情形的,撤销其认定资格:

(一)企业破产、注销或被吊销营业执照的;

(二)企业隐瞒真实情况,提供虚假材料的;

(三)企业经营管理存在重大风险的;

(四)企业有重大违法行为,被有关管理部门处罚的;

(五)企业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等的;

(六)其他应当撤销的情形。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五条 浙江省企业信用促进会负责发布《浙江省企业信用管理规范指引》,并制定《浙江省企业信用管理评估指标体系(参考标准)》。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由浙江省企业信用促进会负责解释。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实施。原《浙江省信用管理示范企业培育管理办法(试行)》(浙信促会[2008]3号)同时废止。

下载浙江省杭嘉湖圩区整治管理办法(试行)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浙江省杭嘉湖圩区整治管理办法(试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浙江省足球协会注册工作管理办法(试行)

    浙江省足球协会注册工作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浙江省足球协会受浙江省体育局、浙江省大球运动管理中心委托,负责管理其辖区范围内的足球注册工作; 第二条注册是......

    浙江省储备成品粮管理办法(试行[合集]

    【法规名称】浙江省储备成品粮管理办法(试行) 【颁布单位】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颁布文号】浙政办发〔2010〕107号 【颁布时间】2010-08-16 【实施时间】2010-08-16 【正......

    XX区行政事业单位往来款项管理办法(试行)

    XX区行政事业单位往来款项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秩序,加强往来款项管理,确保资金安全,根据《预算法》《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浙江省旅游度假区管理办法》(推荐5篇)

    浙江省旅游度假区管理办法 省政府令第127号 《浙江省旅游度假区管理办法》已经省人民政府第52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1年5月1日起施行。 省 长 柴松岳 二○○一年四月十二日 第......

    浙江省电力公司标准化供电所星级评定管理办法(试行)

    浙江省电力公司标准化供电所 星级评定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深化标准化供电所建设工作,进一步提升供电所管理水平,实现供电所人员配置科学化、服务行为规范化、......

    浙江省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试行)[印发]

    附件1 浙江省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浙江省银行卡收单业务行为,维护良好的收单市场秩序,促进银行卡业务有序发展,根据《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

    浙江省星级文明规范工商所认定管理办法(试行)

    浙江省星级文明规范工商所认定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 为规范星级文明规范工商所(以下简称星级工商所)认定工作,保障星级工商所认定的科学性、公正性和合理性,特制定本办......

    浙江省环境自动监测监控系统管理办法(试行)

    浙环发[2006]20号 浙江省环境自动监测监控系统管理办法(试行) 浙江省环境自动监测监控系统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充分发挥环境自动监测监控系统在环境管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