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渠道存在的问题及相对解决措施[合集五篇]

时间:2019-05-15 01:28: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营销渠道存在的问题及相对解决措施》,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营销渠道存在的问题及相对解决措施》。

第一篇:营销渠道存在的问题及相对解决措施

营销渠道存在的问题及相关解决措施

闪振华 民生学院 2010级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企业的营销环境发生了包括获取可持续的竞争优势越来越困难,中间商的权利日益强大,节约流通费用的压力越来越大,增长压力,互联网的应用与普及等多方面的变化。营销渠道(marketing channels)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很多企业正是靠着经营起来的独一无二的渠道系统,获取了别的企业所无法具备的竞争优势,从而攫取了高额利润。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逐渐认识到营销渠道的重要性,并且将营销渠道管理提升到竞争-战略层面。虽然营销渠道日益被我国企业所重视,但是由于长期以来计划经济体制的阻碍,商品流通体系发展的迟缓以及相关体制与制度的不健全,企业在营销渠道的建立和管理方面都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关键词:营销渠道;管理;措施

1、营销渠道的功能与作用

营销渠道是指产品或服务转移所经过的路径,有参与产品或者服务转移活动以使产品或服务便于使用或消费的所有组织结构。营销渠道也被称之为“销售通路”、“流通渠道”或“分销渠道”。营销渠道的功能与作用有收集与传播信息、促销、接洽、组配、谈判、物流、风险承担与融资等方面。它的主要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有效收集和提供信息

经销商由于更多的接触终端消费者,能够及时的了解消费者对产品的意见和要求,知道不同种类产品的销售情况。通过经销商的信息反馈,生产者在进行生产时便可以避免盲目性,变得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真正的树立起市场营销观念。

1.2、营销渠道是连接生产者与消费者的桥梁

营销渠道在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充当桥梁和媒介的作用,实现商品所用权的转移。销售渠道有集中、平衡与扩散商品的功能,还可以根据消费者的消费偏好,对商品的种类进行有效地搭配,既满足了消费者不同的需求而且有助于生产者进行有效生产和按需生产。

1.3、减少交易次数,减低销售成本,促进销售 如果生产者直接将产品卖给消费者,那中间的销售过程的复杂程度是无法想象的,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也是不可能完成的。中间商即营销渠道的存在则可以延伸生产者的“手臂”,简化销售的环节,提高销售的效率,节省了大量的产品流通费用。

1.4、实现资本融通,分散企业的经营风险

商品从生产到最终的消费,期间所有的环节都需要一大笔资金支持其运作。如果单靠生产者自身的实力,很难将商品直接送到最终消费者的手中。由于中间商的介入,不仅可以保证商品流通所需的费用,让整个营销渠道有效地运转起来而且可以分担商品销售中的风险,如由于市场波动、自然灾害、政治**等因素造成的损失。

2、营销渠道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已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企业的营销环境发生了包括获取可持续的竞争优势越来越困难,中间商的权利日益强大,节约流通费用的压力越来越大,增长压力,互联网的应用与普及等多方面的变化。国内企业正在逐渐认识到营销渠道的重要性,并且将营销渠道管理提升到竞争-战略层面。虽然营销渠道日益被我国企业所重视,但是由于长期以来计划经济体制的阻碍,商品流通体系发展的迟缓以及相关体制与制度的不健全,企业在营销渠道的建立和管理方面都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2.1、营销渠道设计标准不明确,对市场发展趋势把握不明

2.1.1、国内的一些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在营销渠道设计时参照标准不明确,营销渠道管理概念模糊。企业往往根据以往的经验或者自我营销的控制能力来设计渠道,形成了为了“卖东西不得已而设计渠道”的怪圈,久而久之,渠道制度僵化,失去市场份额。

2.1.2、注重眼前利益,缺乏多企业发展的长期规划,缺乏对市场发展的动态把握,固守渠道原有制度体系,缺乏应有的变通与改革。

2.2、营销渠道的结构存在问题

我国营销渠道的结构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我国经济改革逐渐演变和发展的。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计划经济时期的渠道结构、转轨时期的渠道结构和市场时期的渠道结构。虽然改革开放后,营销渠道的重要地位得到承认与发展,但是由于发展晚,未经过强大的技术变革,现行的企业营销渠道的建立与管理都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2.2.1、渠道的长度过长,渠道信息反馈效率不高

2.2.1.1、传统的营销渠道缺乏弹性,金字塔式多层结构使渠道的效率低下,严重影响了信息传递的真实性与准确性,不利于渠道两端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信息的沟通与反馈。这种渠道信息的非对称性状态,导致中间商的渠道控制力恶性膨胀。另外渠道的长度过长使商品转移的次数增加,价格不断地攀升,难以形成有竞争优势的价格。

2.2.1.2、渠道冲突明显,资源浪费严重

营销渠道长度过长,上层经销商为了保持较为高额的利润,会为下层经销商设立严格的等级制度。下层经销商在利润的驱使下,会打破这种等级制度。或者不同区域的经销商在利益的驱动下采取跨区销售和低价竞争举动以至于冲突加大,资源浪费严重。

2.2.2、渠道的宽度设计随意,忽视产品特点 我国有些企业在设计渠道宽度的时候,没有对产品的特点和市场需求以及未来市场变化趋势等进行仔细的研究,仅仅只是根据以往的经验或者照搬原有的营销渠道。

2.2.3、渠道组织松散,各成员的配合程度不够 2.3、串货问题

串货,又被称为冲货、倒货,是产品的一种越区销售的方式。串货可能发生在同一区域,也可能在不同的区域。我国企业多数产品渠道成金字塔状,这种渠道系统的组建为串货提供了可能。恶性的串货会扰乱整个渠道网络的价格体系,引发价格战。这不仅仅会使经销商之间冲突加剧,丧失积极性,而且会导致消费者对产品的不信任感加强,给整个营销渠道带来灾难。

2.4、渠道经销商管理的问题

2.4.1、渠道经销商之所以与生产者走到一起的原始动力是对利润的追逐。企业虽意识到了这一点,并且采取了如更高的返点、更好的进货、更快的结款,更多的奖励等措施,但是仍然存在的经销商流失,市场份额减少的情况。

2.4.2、没有和经销商加深伙伴关系,经销商对渠道组织的依赖性和留恋性不强,在产品同质化十分普遍的今天,公司经销商在其他公司更加优惠的销售政策下,自然会投奔他方。

2.5渠道降价促销的管理问题

有些企业在面对竞争对手降价时,容易陷入低价竞争的误区。从定价策略上讲,把价格定的低一点,销售量可能会增加,降价促销是一种很有效的策略的,但是并不都是这样。有些消费者对价格并不敏感,他们认为价格是质量的标志,如果过分压低产品价格,反而会引起他们对产品质量的怀疑。国内企业在面对竞争时盲目的降价不仅留不住消费者,还可能会导致利润的下滑,造成巨大的损失。

3、解决营销渠道问题的相对措施

3.1、营销渠道设计标准不明确,市场发展趋势把握不明的解决措施

3.1.1、罗格·D·布莱克维尔等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考察,强调了消费者对营销影响力不断增大的趋势。现代营销学主张,消费者导向的企业比产品导向的企业更有竞争力。所以在进行渠道设计时一定要把消费者的需求作为依据,这样才能保证销售通畅。反之,离开消费者需求设计的渠道只会失去市场。

当然渠道铺设之后并不是僵化的,它要有一定的弹性,要针对消费者需求的不同而随时调整,这就要求渠道管理者密切注意市场的动向。市场信息的收集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方式完成:售后拜访倾听客户的意见,询问关键客户群的意向,经常询问客户有什么新情况。更多地了解和讨论你的竞争对手,更多的学习以了解你的客户和所在的行业。

3.1.2、管理大师德鲁克认为,在大多数行业中都可以看到结构性趋势的变化。善于利用结构性趋势的人很容易成功。如果想要对抗趋势,不仅极其困难,也是毫无前途的。结构性趋势在短期内对行业的影响不大,但是它要比短期波动重要的多。然而很多企业掌舵人甚至是经济学家都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短期波动上——郑百文掌舵的长虹与柯达集团的覆灭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因此,营销渠道的管理者首先应该是趋势专家,有辨明市场发展的大趋势的能力,做出适应市场发展的正确决策。

3.2、营销结构问题的解决措施

3.2.1、减缩渠道长度,增强渠道弹性

3.2.1.1、实施ECR(Efficient Customer Response)即“有效客户反应”供应链管理体系,将毫无用处的环节剔除。

3.2.1.2、对重要的专用品种,通过公司直销,不断增加公司与消费者的直接销售比例。

3.2.1.3、实行严格的区域代理制度,严厉打击跨区域销售或者低价竞争。为了减少经销渠道网路的上下冲突,可以对二级甚至三级经销商实行直接管理。

3.2.1.4、建立MIS(信息管理系统),并且引入消费者会员制,增强生产者与消费者直接接触的频率,与直接用户建立伙伴关系。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对终端消费的掌控能力,并且可以压缩渠道层级,促使渠道扁平化。

3.2.2、渠道宽度的选择。企业应该根据产品的特点和消费者的集中程度选择渠道宽度。一般来说,企业在设计渠道宽度有三种选择:密集分销、独家分销和选择性分销。

3.2.2.1、对于市场需求大,购买频率高,零售和库存量大,服务要求较低的产品可以采用密集分销。采用密集分销策略的基本动机是追求薄利多销,由于市场覆盖面大,可以充分发挥企业的销售能力。但是为了避免恶性竞争,企业在占领相对市场份额后,特别是在用户集中度低的区域应该限制经销商的数量并逐步过渡到选择性分销,规范渠道网络,提高售后服务水平。

3.2.2.2、对于特殊的品种销售应该避免独家分销,采用直销或者选择分销,满足消费者不同的消费需要。总之,在选择渠道宽度时,要考虑产品的特点和消费者的集中程度这两方面。

3.2.3、渠道组织的改进。从营销渠道结构演变上看,渠道组织的松散主要是由传统营销系统,契约型垂直渠道系统等造成了的。改变这种现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3.2.3.1、增强渠道网络弹性,减少程序优化流程。在组织结构构建上可以采用模拟分权的方式,权力适度下放,加大下层渠道网络的应变能力,促使营销渠道向着一体化、扁平化方向发展。

3.2.3.2、企业应该加强与经销商的联系并且加强对其库存、流向、经营、终端价格的管理掌控。制定统一且有弹性的规章制度,严防销售冲突以及价格混战。

3.3对串货问题的措施。

解决串货问题的关键在于利益。只有解决企业与经销商,经销商与经销商之间的利益分派问题才能真正的解决串货问题。

3.3.1、选择与那些投机倾向小、合作意愿高的经销商进行合作。把好关头,可以为营销渠道的管理节约较大的成本。

3.3.2、建立奖惩机制,合理的奖励和处罚措施是防止串货的有效手段。经销商之所以串货是受利益驱使的,如果企业实施有效地奖罚措施(如“保证金”和“投机处罚金”的缴纳),提高串货的成本,使串货成本高于串货收益,这样就从源头上掐断了经销商串货的原始驱动力。

3.3.3、根据区域、消费集中程度、人口环境,经济水平等不同的因素划分合理的销售区域。但是要有一定的弹性,对于暂时没有经销商的空白区域,允许其他经销商向其销售产品,获取合理利润,直到有新的经销商出现为止。

3.3.4、建立反串货机构,合法监察(包括企业对经销商和经销商之间的相互监察),减少信息的不对称。另外还应该加强企业内部人员的监督,这方面淘宝就做的很不错。结合企业特征及产品特点,建立合理的绩效与薪酬体制,调动销售人员的积极性,增强其对企业的向心力。

3.4解决渠道成员管理问题的措施

3.4.1、在产品高度同质化的今天,短期利益已经很难吸引经销商的长效合作。所以企业要向经销商提供深造的机会,提升经销商的信息获取、销售技巧,管理能力。经销商的培训不在内容的多少,主要在内容的实用性。企业要有良好的态度,重视承诺,要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与经销商进行良好的沟通,让其感受到企业的价值,感受到企业给他们带来的长远利益,增大经销商对企业的依赖度和向心力。

3.4.2、帮助经销商树立终极目标。企业开发市场,发展经销商是为了利,而经销商与企业合作也是为了利。企业在与经销商打交道时首先要明确这个基本的出发点,帮助经销商赚钱,企业才能成功。一般的短期激励像折扣、反点的效果都不尽人意,企业要想与经销商长效合作,要有长效激励计划,通过帮助经销商树立终极目标来达到激励和帮助其成功的目的。

需要强调的是,企业要和经销商一起制定市场开发和资源分配的计划。在投资方面切记让经销商单方面投入,企业一定要协助。

3.5、解决降价促销问题的措施

价格是影响消费者选择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考量因素。企业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建立名牌信誉,采取声望定价,创造额外价值吸引消费者。在进行降价时首先必须做市场调查,了解消费者对产品价格的反应;降价要统筹兼顾,由于很多企业80%的利润是由20%的忠实消费者提供的,所以要重点照顾好他们的利益;降价促销还应该与企业采取的渠道政策同步进行。

企业在进行降价促销的同时要对渠道政策作出相应的调整:与经销商加强合作,树立利益共同体的观念;建立良好的财务状况,缩减信用周期,努力消除坏账;拉长合作周期,注重长远利益;扩大产品线,多渠道销售等。

企业在降价促销是一定要有相应渠道政策的支持,否则采取降价措施吸引消费者,不仅难以收到效果,还有可能失去大批忠实的消费者。

4、结束语

本文重点研究了营销渠道存在的问题及相对解决的措施。但是由于学识有限未能深入考虑营销渠道的管理、物流组织与管理、渠道效率、渠道评价,特别是网络大发展对传统营销挑战等问题。渠道问题的解决措施也未考虑到企业个性化的问题,有待完善。

参考文献:

[1]李先国:《营销师-基础知识》北京,中国广播大学出版社2006.p35 [2]朴妙金:《分销渠道决策与管理》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3]卢太宏:《消费者行为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p240 [4]李飞:《分销渠道设计与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5]庄贵军:《营销渠道管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6]传记:《私营企业经营全书》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 [7]Kotler,P·Marketing press.2000.p490 姓名:闪振华 电话:***

Management(10th

Edn),Beijing,Tsinghus

University

第二篇:党支部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当前党党支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当前党支部建设主要存在的问题:

第一,党支部活动有“重形式、轻实效、重传统、轻创新”的倾向。以往党支部也开展过各种提高党员素质,丰富党组织生活的活动但大部分都流于表面形式,很少得到切实的落实。大部分活动也是针对上级布置的任务临时组织,急于赶交材料等,以致活动存在急功近利的表现,实效较小。同时活动局限于开会、看电影、听讲座等传统形式,缺乏创新。活动的枯燥乏味,不仅不能调动大家参与的积极性,而且效果不大。

第二,支部组织生活缺乏规范,支部成员没有归属感。支部成员间分工不明确,没有明确的目标。支部活动较少,并且没有定期的组织活动,平时让大家感受不到他的存在。活动较少,相对的大家的沟通和交流就少,这样组织生活就容易导致恶性循环中,很难给大家一个组织大家庭的氛围。

第三,党员自身素质有待提高,未能充分发挥积极带头作用。党员自身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技文化素质等各个方面。党员应该是先进的代表,所以必须要求党员具有很高的素质,也只有这样才能起到更好的积极带头作用。在各项活动中,党员还不能完全做到带头作用,其主要原因是很少有人在活动中能够铭记自己党员的身份及其应该履行的职责。

第四,党员发展标准存在改进之处,缺乏可调节性。党员发展考核有明确的标准,如班级排名,四级通过等。但是也存在个别优秀同学由于客观原因不能通过考核。如,某同学各方面都很优秀,但由于四级考试失误未通过,进而不能继续发展党员。这种情况不是很多,但是却很可惜,这位同学也是优秀人才,但却因为客观原因不能被组织接收。

针对当前问题的解决措施:

第一,组织生活的形式化,主要原因还是活动的单一化,不能调动大家的参与度。活动的创新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通过头脑风暴等挖掘大家的创新能力,增强活动的多样化、开放性。例如,上党课,可以采取全体党员轮流上党课的活动方式,定时间、定内容、定人员,变书记讲党员听,为大家讲大家听。党支部和基层党支部之间可以组织联谊活动,开展一些融唱歌、跳舞、游戏、知识问答于一体的支部活动,既增进支部党员间往来,又激发党员参与活动的热情。总之,通过不同的活动方法,起到对党员教育的综合效果。无论是什么活动,都要根据变化了的形势和党员的思想、工作情况,党员素质,心理需要及社会热点、难点等问题进行,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活动的作用。

第二,规范党组织生活,定期召开党支部会议,让大家对近期组织生活进行汇报,并共同商讨制定下一期的组织生活。在各项组织活动中明确每位成员的职责,达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预期目标。组织生活不要一味的迎合上级布置的任务,注重结合自身情况,开展各项贴近大学生的活动。活动中注重各项材料的保留,这样在上级有需要的时候,我们只要把材料整合就可以了,无需为了活动而活动,不仅实效不好,而且材料难以组织。

第三,提高党员素质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一方面党组织增加大家共同学习的次数,另一方面党员自身注重素质的提高。党组织组织大家共同学习理论知识,进行时事探讨等。党员自身则加强自身先进性,牢记党的宗旨,明确自己的职责。通过党员自身素质的提高,可以影响带动身边的人,促进大家的共同发展。让党员学会从我做起,学习生活中刻苦努力,文化活动中身先士卒,提高自己的同时就是提高别人。时刻铭记自己党员的身份,为集体、为社会贡献出一份力量。第四,改善党员考核标准,吸纳更多优秀人才。存在硬性标准的同时,也应该给更多的人一些机会,杜绝“一竿子打死人”的现象,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可以特殊考虑。组织成立专门的考核小组,对于存在特殊情况的考核对象,进行特殊考核。存在特殊考核并不代表就是放宽党员的考核机制,他是党员考核更加人性化的表现,他将更加有利于党组织吸收各种优秀人才,促进党组织的发展。

第三篇:农业工作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一、在实践教育活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如下:

一是一些工作部署,缺乏相应的落实措施,督导调度不及时,抓落实的力度不够。二是工作作风不够深入,下基层联系群众少,到田间地头少,一般性指导多,点对点、面对面、对下面着实有益的具体指导不多的问题。

三是在产业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精品化建设上尚有很多难点问题需要破解,工作中仍旧面临许多新情况、新挑战的问题。

四是新技术没有广泛推广应用,特色农业产业没有广泛形成。

二、解决措施:

以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为抓手,进一步健全组织、优化队伍、夯实阵地、完善制度、保障落实,着力解决党员干部服务意识淡化、服务本领弱化、服务内容浅化、服务手段虚化等内容。紧紧围绕“三农”工作中心任务和重点工作,统筹兼顾,有的放矢的建设好守信念、有本领、重品行的基层组织带头人,以提升群众满意度。

1.强化举措。全面落实小春田间管理、大春备耕、春育春播和农资市场管理工作。

2.重政策宣传。切实增强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紧紧围绕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等惠农政策,做到全面、及时、准确地落实。

3.听群众心声。用心倾听基层干部对当前农村形势的看法,对中央农村政策和工作的意见建议,了解他们在抓农抓粮方面需要什么、渴望什么、操心什么、担忧什么;认真倾听广大农民群众对党的农村政策的看法和期盼、对农业技术服务的要求,了解他们在农业生产方面关心什么、盼望什么、需要什么。

4.重科技支撑。组织党员干部深入村组农户、深入田间地头,从农业产业发展、农业科技服务,广泛开展服务和指导,把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等先进实用技术送到农民手里,应用到田里,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助农民脱贫致富。

5.突出中心工作。一是稳步粮食生产。大力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认真抓好生产示范基地,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提高粮食单产,加强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控,确保粮食丰收。力争全县总播面积稳定在72万亩,总产达到**万吨以上。二是加快特色产业发展。以基地建设为抓手,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龙头企业、专合组织为纽带,大力发展乌兰布和沙产业,推进葡萄、山药、红枣等产业发展为磴口县特色产业。

第四篇:扶贫开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扶贫开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我市“项目扶贫、整村推进”战略实施几年来,初步形成了“一村一品、一村一业”的格局。扶贫开发工作由“输血式”救助向“造血式”帮扶转化。贫困群众收入有了较快增长,村容村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较大的改善,致富信心和创业能力明显增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武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市扶贫开发工作几年来走出了自己的路子,取得了明显成效。老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但也面临一些困难、存在一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解决。

一、扶贫开发工作的现状

——人均收入稳步提高,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2003年以后,西部山区农民实际年人均收入一直徘徊在400元至620元之间。通过帮扶,西部山区贫困村农民年人均收入已达到800元至1200元。贫困人口由2003年以前的9.6万人减少到2006年底的6.7万人;被重点扶持的 160个贫困村已有45个村实现整体脱贫。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贫困面貌有了较大的改观。近几年来,投资5000多万元,对86个饮水困难村的水利条件进行了改善。共兴建水池52座,水柜4800多个,新打机井12眼,机井配套30多眼,修建引水渠3.2万多米,新建扬水站1处,增加扩浇地1600多亩,使人均占有粮食有原来的120多公斤,增加到360多公斤;西部山区贫困村人畜饮水困难基本得到解决,其中有120多个村群众吃上了自来水。投资600多万元对所有贫困村电网进行了改造,户表以上线路全部进行了更新;2006年对管陶乡水磨头村变电站进行了迁建;为管陶乡宋江岩自然村建立了变电站,消灭了贫困村照明空白点。投资8500多万元对36个村58公里村级道路进行了硬化,对11个村24公里水毁道路进行了大修;对磁山至阳邑段出境路进行了改造扩建;对阳邑至管陶乡柏草坪路进行了重新整修;对25个村35公里街道进行了硬化;为解决群众生产资料进山、农副产品出山和脱贫致富以及旅游开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社会事业快速发展,文教、卫生、电视、通讯、科技、信息等设施有了较大的改善。围绕“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的指导思想和“科技扶贫”战略,投资2300多万元,新建高标准教学楼6座,对120多所小学进行维修和改造,并充实了160多名专职教师;对贺进、徘徊、阳邑等12所中学进行扩建,为学生就近上学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为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投资500多万元,使贫困村都建有卫生所或医疗室,对西部山区7个贫困乡镇卫生院进行了改造,并配备了先进的医疗设备,基本实现了“小病不出村,一般病不出乡镇和大病不出市”的目标。同时,强化信息网络建设,使所有贫困村基本实现了“三通”,即电灯、电话、电视。另外,贫困山区文化生活也搞得丰富多彩,节庆日各村都开展了“闹花灯、唱大戏”等种种形式的娱乐活动,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项目扶贫、整村推进”和“一村一品、一村一业”初具规模。通过几年的扶持,已搭建了三个平台(晶品果业有限公司、金诺牧业开发有限公司、山岱王特种养殖有限公司);新建了一个农牧业开发基地(玉皇山);二个种植园区(沙名、铺上);二个养殖小区(以吕天井村为中心的养牛小区、以石井河村为中心的养鸡小区);6个大牲畜养殖专业村(武庄、王庄、没口峪、大水、东交、石河湾);5个养猪专业村(寺峪沟、苑府、西洼、坟交、苍洞沟);1个养羊专业村(马庄);10个养鸡专业村(道沟、前渠、禁坡、牛心山、绿树沟、达衣岩、大屯、大水交、马名、新安庄);10个种植专业村(豹子峪、七水岭、赵南庄、前里甲、杨庄、渠沟、庙庄、南坡、大娥峪)。

——劳务输出不断扩大,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通过部门协调,人才市场推荐,厂矿企业录用、工商户招聘和外出打工,累计输出劳务2.3万多人次,是2003年以前的五倍。仅柏林村在普阳钢厂上班的人数达800多人,人均月工资达800元以上,实现了“外出一个工,脱贫一个户”的扶贫效果。有的劳务工还购买了手机、摩托车等高档商品,生活质量有了明显的提升。

——旅游开发初建成效,欲开发的旅游景点不断增加。2003年的西部山区,旅游景点只有10处(号称:十景八线),而且规模小,项目少。通过大力扶持和开发,2006年底旅游景点已发展到15处(包括遗址传说和人造景观),为武安创造旅游城市不断增光添彩。

——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种优育进一步更新。结合西部山区实际,狠抓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推广和引进与市场相适应的农副优良品种。大力开发耐旱、抗倒伏、高产量的无公害谷子、蔬菜和优种核桃、花椒、黑枣、柿子及药材等。新增核桃树苗800万棵,花椒600万株,无核黑枣30万株,柿子20万株,其它苗木1000多万株,形成连片开发的经济格局。另外,使荒山和撂荒地得到了有效开发和利用。

——工作思路与时俱进,扶贫政策更加深入人心。随着扶贫开发工作重点转移,结合武安实际,2003年我们在调研的基础上,率先提出和试行15个“整村推进”试点,2005年3月26日,市委、市政府出台了武字(2005)27号《关于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的意见》提出了“项目扶贫,整村推进”和“一村一品、一村一业”扶贫开发新思路,并在全市引起强烈的反响。全市申报“整村推进”项目达160多个,其中有45个项目得到了重点扶持。2004年11月14日和2006年11月7日先后在管陶乡和磁山镇召开了“整村推进”现场观摩会,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以上成就,标志着我市扶贫开发工作思路明确,措施得力,出台政策得民心、顺民意,贫困村干部和群众的整体素质和增收意识进一步增强,大干快上的干劲明显提高,使全市扶贫开发工作步伐又朝前迈出了一大步。

二、扶贫开发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是领导重视。市四套班子主要领导亲自抓,主管领导具体抓,经常过问和亲自参与扶贫开发各项活动,不断充实和加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定期召开扶贫工作专题会,研究方案,制定措施,并把扶贫开发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36名市级领导,分别建立扶贫联系点。市直部门和对口帮扶单位及企事业单位都成立了相应的组织,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和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受到了好的效果。

二是落实规划。为了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力度,市委、市政府出台了《武安市2001年—2010年扶贫开发十年规划》和计划,各乡村也因村因地制宜,制定了“长抓林、短抓牧”和开发剩余劳力、搞好劳务输出的经济发展规划。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抓好落实,基本做到了规划目标明确,责任到人,形成了“乡乡有规划,村村有工程,户户有项目,人人有任务”开发格局。

三是用足政策。为促进贫困乡村经济快速发展,根据党的先行农村经济政策和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先后出台了《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关于实施西部山区开发的意见》和《关于加大对扶贫开发工作重点乡镇和重点村扶持力度的意见》、《关于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工作的意见》和计划。明确提出了市财政每年拿出专项资金用于扶贫,市直部门根据业务特点对贫困乡村给予人、财、物、科技、信息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扶持。该优惠的优惠,该配套的配套,该服务的服务,保证扶贫项目顺利实施,文件明确规定了贫困乡村新开发的扶贫项目三年内不纳税,以后如有困难还可以继续减免。千方百计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

四是加大投入。为解决贫困乡村和贫困户项目资金不足问题,市财政每年拿出专项配套资金实行重点扶持。2004年财政投入120万元的基础上,2005年财政投入专项资金150万元,2006年财政投入专项扶贫资金已达到460多万元。

五是制定措施。为调动贫困村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整体效应,我市提出和坚持了“扶勤不扶懒、扶干不扶喊、大干大扶、先干先扶和不干不扶”的扶持原则。近几年来,市财政筹措700多万元的专项扶贫资金,对西部山区种养项目给予了大力的扶持。为帮助群众解决种、养、加和产、供、销后顾之忧,市扶贫办还搭建了三个平台,使种养殖户购销有了保障,收入有了保证。

六是开展对口帮扶。继续实施了“东西对话,贫富结亲”,实施“共富工程”。开展村与村帮扶,富户于穷户结亲。同时还继续开展了“单位包村、干部包户”、“321”帮扶责任制,即市级、乡局级和一般干部分别包三户、二户、一户;扶持资金分别为300元、200元和100元;对口单位根据财力分别资金3万、2万和1万元。并动员社会力量开展“扶贫济困、送温暖、献爱心和“邻里互助活动,实现了有钱出钱,有物的出物,有力的出力,有智的出智,有信息的出信息,在全市形成了“互帮互助,共同致富的团结互助氛围。

七是实施“整村推进”。认真实施市委、市政府提出的“项目扶贫、整村推进”和“一村一品、一村一业”战略,通过宣传发动和政策鼓励,西部山区年新开发项目达160多个,我们采取了竞争机制,对参与种养殖户达到全村的60%以上的贫困村实行重点扶持,真正实现了整村推进战略和整体脱贫效果。

八是强化培训,搞好劳务输出。各职能部门每年根据自身的业务,举办了不同层次、不同规格的培训班达200多起,受教育人达3000多人次。并建立了8个示范园区,进行现场技术培训,培养出各种技术人才达200多名。我们还组织部分干部和群众代表到外地进行参观学习,借鉴他们的经验和技术,使贫困户开阔了眼界,学到了技术,增长了知识,在种养业开发上起到了骨干和带头作用。同时,有关部门还协调厂矿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接受和安排贫困村剩余劳力,年收入分别在3000—10000元。

三、扶贫开发工作面临的困难和存在问题

近年来,全市扶贫工发工作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还应看到扶贫开发工作存在一些问题,任务还十分艰巨,主要有:

一是贫困村经济发展不平衡。由于主观和客观条件差异,各村项目开发进度极不平衡。还有少数村干部认识不到位,措施不得力,等、靠、要依赖思想和“小富则安”的传统观念影响,严重制约着本村经济快速发展。

二是对口帮扶力度减弱。对口单位把对口帮扶当作负担,加上缺乏激励和制约机制,使有些单位有其名无其实,工作不到位,任务不落实,严重地影响了对口帮扶进度。

三是上级资金不对口。由于政策原因,我市省第二、第三批扶贫工作重点村得不到省和邯郸市专项资金扶持,使原制定的规划难以实现,致使有些基础建设项目中途流产。

四是“整村推进”方面:个别村镇选择项目缺乏科学论证,正确引导,而是凭领导意志上项目,导致项目效益不好,许多地方的干部不注重调动群众自力更生从事项目积极性,存在着等要思想,资金整合力度不足,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五是劳动力转移方面:一是扶贫培训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二是专业培训进间短。

六扶贫开发资金投入总量不足。为解决贫困乡村和贫困户项目资金不足的问题,市财政每年拿出专项配套资金实行重点扶持,但由于我市贫困山区和贫困人口多,致使扶贫开发资金投入总量不足,用于项目发展的资金不多,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完善。

四、扶贫开发工作应对措施 目前,全市有6.7万人生活水平在贫困线(683元)和低收入线(944元)以下,共涉及115个村。其中,8个贫困乡镇107个村6.1万人,非贫困乡镇7个贫困村6200多口人。

一是进一步搞好规划,选好项目。按照“整村推进”要求,在搞好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逐村逐户搞好规划,通过好中选良,良中选优等的办法,筛选出30——50个适合当地资源、符合村情民意,并效益好、参与和收益人多的名、优、特、奇、新的种养加项目,给予重点扶持。有条件的乡村可实行“大联盟、小协会”和“公司+农户”、“集体+农户”及村与村、乡与乡连片开发。并由“整村推进”向“区域”推进,刀至全乡推进。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培训、统一购销、统一防疫、统一管理”。确保项目上规模、上档次、创品牌、出精品、推向市场,增加收入。

二是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林牧业发展。2007年,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业”要求,重点发展以牛、羊、猪、鸡、为主的畜牧业和以核桃、板栗、黑枣、柿子、大枣、花椒为主的干鲜果树及蔬菜、药材等多品种项目。年底形成:6个种植园区,8个养殖基地,30个种养业专业村和1个手工业加工厂。有条件的村可采取股份制或留转土地形式,充分发挥农村经济联合社的作用。积极采取“自繁自养”、“自育自种”等模式,滚动发展,使林牧业成为分贫困乡镇和贫因村群众解决温饱、增加收入的主导产业。

三是继续开展对口帮扶。继续动员党政机产、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积极开展对口帮扶,认真落实“单位帮村、干部包户”即“321”帮扶责任制(即:市、乡局级和一般干部分别包3户、2户和1户;帮扶资金为300元、200元和100元;对口单位分别帮扶贫困村3万元、2万元和1万元),一包三年,不脱贫不脱钩,对贫困残疾家庭、独生子女户和优抚对象实行优先扶持。各贫困乡镇、贫困村要加强同市对口帮扶单位联系,争取更多、更有效的扶持。同时,动员富乡、富村、富户与贫困乡、村、户结对帮扶和邻里 互助。积极鼓励工矿老板和个体工商户为贫困村做贡献,实行 互惠互利,使全市形成“团结互助、扶贫济困”和“送温暖,献爱心”的良好社会氛围。

四是抓好劳务输出。市政府要及时掌握和协调涉农部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以及厂矿企业的用人计划和就业信息,为贫困乡村剩余劳力提供就业门路。并搞好技术培训,每年培训不少于10次,受训人员要达到1000人以上,年劳务输出达到8000人次以上,户年实现增收3000元以上。

五是加大资金投入,加大扶持力度。要按照“以自力更生为主、集体帮助为辅、国家予必要的扶持”的扶持政策,坚持“专款专用、重点使用”的原则,围绕“整村推进”战略,集中资金、集中力量对项目好、效益高、参与人多、前景广阔的项目给予重点扶持,继续坚持“扶勤不扶懒,扶干不扶喊,先干先扶,大干大扶,不干不扶”的扶持原则,实行重点扶持。对“整村推进”的重点项目,扶持资金不少于15万元;对投资比较大、资金比较少的“一村一品”项目,可以先给予部分启动资金,帮助其快速发展,确保其项目正常运行。

六是加强监管力度。对申报“整村推进”项目,要严格按照项目申报程序,实事求是写出书面报告,认真填写预算和验收表,申请和预算报告,扶贫办要坚持“报项目必看,完工后必验,合格后必付”的原则,确保项目真实可靠、真正见到实效。对下拨的扶贫资金要坚持“专款专用、重点使用”的原则,严把资金使用关。首先要规范财务报帐手续,严格财经纪律,要实事求是的把项目资金落到实处。并增加透明度,实行公开、公平、公正,自觉接受上级和群众的监督。要经常督导检查,严防弄虚作假,虚报冒领和截留挪用及贪占、私分等违规、违纪、违法事件的发生。

七是认真落实扶贫政策。要紧紧围绕中央、省和我市《2001年—2010年扶贫开发十年纲要(规划)》和上级要求,结合当地实际,继续落实《关于加大对扶贫开发工作重点乡镇和重点村扶持力度的意见》、《关于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在全市开展“扶贫济困捐助月”活动的通知》等文件和优惠政策,使贫困村和贫困户真正看到希望,得到实惠。

八是加强领导。市、乡、村各级要进一步加强对扶贫工作领导,要把扶贫工作列入各级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定期召开扶贫工作专题会、调度会,总结经验,研究方案,制定措施,确保扶贫工作卓有成效的开展。

第五篇:教科研存在的问题原因及解决措施

潍坊瀚声国际学校教师发展中心教科研办公室

新课程教学的发展,需要对中小学教育作进一步深入的研究与探讨。中小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建立在教育科学研究的基础之上的,教育研究的过程就是教师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工作能力、提高理论水平、升华教育智慧的过程。学校教育科研一体化,做到课题研究和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坚持以教科研服务教育教学,以教科研促进教育教学,促进教师发展,更大程度地促进学校的发展。

但是审视当前学校教科研工作的现状,我深深感觉到学校教科研工作确实还存在着不少的困难和问题,迫切需要我们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

问题清单

一、教师对教科研认识偏颇。

二、教师进行教科研的能力有待加强。

三、教育科研的管理还不够规范和严格。

四、教育科研缺还缺乏细致的行动研究。

原因分析

一、教师对教科研认识偏颇。

一部分教师认为,教育科研有点高不可攀,自身的理论功底薄弱,接触面窄,缺乏研究能力,研究工作无从下手;平时的教学任务比较重,压力大,工作忙,教育科研与自己关系不大;甚至一些教师担心搞科研会耽误时间,分散精力,影响教学质量,认为两者不可兼得;认为教育科研只是急功近利,搞科研只是为了应付评职称,晋级加薪或者获取名利。

二、教师进行教科研的能力有待加强。

教师在学科教学、班级管理、师生交往中都有很多的“困惑”,但是面对这些“困惑”只是说说议议,很少去深入地探究这些困惑背后的真实原因,许多人缺少问题意识和研究品质。把“问题”变成“课题”的意识有待提高。

从中折射出来的问题是教师的知识储备不够,学习的不够,读书太少,所以对身边的教育资源不能进行很好的挖掘和利用。

教师的科研问题选择和论证能力,科研计划的设计能力,科研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能力,科研成果的分析、总结能力等都需要进一步提高。课题的选择过大,论证概念不清,说服力不强,研究思路混乱,找不准突破点,研究方法的选择不切实际等等。

三、教育科研的管理还不够规范和严格。

教科研工作的运行机制还不够健全,如缺少必要的刚性激励评价机制,难以调动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的积极性、创造性。

四、教育科研缺还缺乏细致的行动研究。

教育科研必须与教和学的教育实践紧密结合,教育科研的成果必须是教育实践的物化成果,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但在实际的教育科研中教与研往往脱节,教育研究浮于表面,教科成果也少有推广性和缺乏实践意义。

对教育科研的专业知识储备不足,在对许多课题研究教师的研究项目进行指导时,往往捉襟见肘、力不从心,难以对教科研活动进行有效指导。

解决办法

一、教师对教科研认识偏颇。

进一步转变观念,明确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功能定位与价值取向。

1.基于学校的认识——学校开展教育科研的目的是以教育科研的先进理念、理论和方法来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决不是为了装门面、当摆设、搞形式。要以“学校为本”,根据学校发展和教师的需要确定研究课题,开展科研活动,强调解决教师自己的问题、真实的问题和实际的问题。

2.基于教师的认识——教师应树立两个观念:一是“教师即研究者”的观念,强调教师的科研主体地位,教师应自觉、主动地致力于探索和解决自身教学实践中的“困惑”和“问题”,以此为课题,进行教育反思、教育实践,解决实际问题;二是“研究者自我发展”的观念,“为自己而研究”,教师把适合学校和个人发展的课题作为学校形成办学特色、个人形成教学风格的切人点,在研究中不断成长,促进自身专业化发展。3.基于科研与教研的认识——中小学教育科研提倡“校本科研”。使科研工作与学校教育教学紧密结合,增强教科研对教育教学的指导作用,做到科研和教研紧密结合。

二、教师进行教科研的能力有待加强。

进一步加强学校教育科研机构的建设,吸纳学科主任、备课组长等教学和科研能力强的教师组建教科研团队,使学校科研工作能走上正常轨道。

三、教育科研的管理还不够规范和严格。

进一步完善和改进教育科研管理机制。

1、科研运行机制

教育科研机构,要做到人员固定、职能明确,努力构建“教师发展中心——教科研——学科——备课组——教师”自上而下的一体化运行模式,形成全员参与的教育科研局面。根据学校实际,制定课题“立项”、“评审”及“奖励”等条例,为科研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使教育科研工作有章可循、有制可依。

2、科研激励机制

将教育科研与职称评定、教师奖励挂钩,并且加大评定、奖惩力度;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科活动,多方面展示教师的科研能力;给予成果突出的科研带头人相应的待遇,使其“名利双收”,从而产生一定的导向作用。

3、科研保障机制 一是制度保障,把教育科研列入学校发展规划,并具体落实到学校工作计划中去;二是时间保障,要有专门时间投入,鼓励教师参加业务培训,固定每周或每月科研活动时间,不能借口“教学任务重”而被挤占。

4、重视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运用。

利用学校微信公众号,展示教师科研成果;与上级教育科研机构增强联系,积极把本校教育科研成果宣传推广等等。

四、进一步加强培训,建设有力的教育科研队伍。

教师是开展科研的主力军,首先要加强教师队伍建没。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和科研意识,特别是加大对科研骨干的培养,尤其要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教科研水平。在培训骨干的基础上调动每个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使每位教师都参与到教育科研中来,坚持群众性教科研的道路,不断充实科研队伍。

通过多种形式的教科研培训活动,让广大教师学习先进的科研理念、科研方法。将研究和培训整合在一起,组织相关参训人员实际体验或参与某项课题研究活动,边操作边学习,研究与培训同步,通过研究活动与反思探讨、总结评价达到培训提高的目的。

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教育科研越发显示出其独特的风姿。在教育科研的道路上,还有很大的空间等待我们潍坊瀚声国际学校去探索与发掘。我校教育科研必将从实际出发,秉承优点,扬弃不足,提升教育科研的内涵发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促使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攀升,为我校课程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下载营销渠道存在的问题及相对解决措施[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营销渠道存在的问题及相对解决措施[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近几年劳动力市场对产业工人的需求旺盛,所以毕业生的就业率都在90%以上。但在就业跟踪调查中发现,一些学生存在就业不稳定的现象。同一批就业......

    当前园林绿化工作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当前园林绿化工作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坚持生态适生原则,以更加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意识统领园林绿化工作,在制度创新上下功夫。 一、理性的系统认真审视我县园林绿化建设与管理......

    我国收入分配制度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浅析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直是中华民族不断追求的社会理想,特别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更是把和谐社会的建设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今年5月,中央政治局......

    共享单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共享单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材料1:共享单车火了。不到半年,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橙、黄等各色共享单车。与公交车、地铁站等交通枢纽接驳,解决出行最后一公......

    用电检查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用电检查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摘 要:电对于我们生产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难以想象没有电,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用电检查是保证电正常使用的重要工作。如何提高用电检查......

    财务管理存在问题五大解决措施

    财务管理存在问题五大解决措施 我国中小企业的数量已经超过1000万家,构成了我国市场经济的主体,是推动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然而,由于中小企业特殊的经 营方式,使其在财务管理方......

    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1引言:4月2日,新浪财经刊出题为“湖南汉寿农民自毁万亩蔬菜 因卖得越多赔得越多,”的文章。图片里大批大批的蔬菜被铲掉的景象,谁看了都觉得心痛。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为什么生......

    存在问题及措施

    存在问题: 1、基础知识不够扎实。拼音也好,字词也好,都有不同程度的错误。而且随着识字量的增多,形近字的增加,学生更容易混淆。 2、词语积累不够。有些同学做一些比较死板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