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知识培训资料

时间:2019-05-15 01:30: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iso知识培训资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iso知识培训资料》。

第一篇:iso知识培训资料

iso知识培训资料

第一部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心态培训是一种机会。培训是企业对员工的一种福利。培训不是负担。归零心态。

一、ISO导入 ISO是一个国际民间组织,成立于1947年。质量管理系统是质量标准化管理的体系。人-----人为因素在任何管理中都占主导地位。机物影响产品质量因素: 法环设计 ISO9000 是ISO组织颁布的一套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质量管理体系(QMS):将影响质量的所有因素都做成标准化规定,做预防管理,确保质量稳定均

一、客户满意。5S标准是质量的基础:质量是做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质量是设计出来的。质量是管理出来的。质量是逼出来的。质量是习惯出来的。ISO文件层次分类:一级文件:质量手册。二级文件:程序文件。三级文件:(机器操作说明书、工序的作业指导书、检验标准、图纸、管理规定等)。四级文件:表格记录

r

ISO精神

1、说写做一致(写为所做、做为所写、说为所做)做事三准则:如果有规定,就坚决依照规定执行。如果规定不合理,先执行规定然后提出修改建议。如果没有规定,按照正确方法执行,然后提出制定规定。

2、PDCA P:计划 D:执行 C:检查 A:改善 P A D C A|、PDCA运用于每件事中。什么人 什么时间 什么地方 B、5W2H: 什么事情 以上因素要求我们有计划不忙,有原则不乱。什么目的 方式 成本

3、注意纠正,更重预防。(1)预防管理 找规律、找趋势、找隐患、注意纠正,更重预防: 找潜在问题。(2)源头控制

4、文件化、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系统化、模式化。

5、讲程序、讲证据、用数据说话。凡事有人负责

6、四个凡事 凡事有章可循 凡事形成PDCA 凡事可以追溯凡事有人负责: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人人都管事。凡事有章可循:做事三准则。ISO的理论基础(八大质量管理原理)领导的作用(重视、支持、决心、理念)顾客为焦点全员参与(参与式管理)过程控制(过程管理办法)系统的管理方法持续改进基于事实的决策(表格/记录 收集 统计 分析 措施 PDCA)互利的供方关系

第二篇:iso培训资料

与食品接触表面清洁管理规范

1. 目的:

确保与裸露食品直接接触的表面(设备、加工台面、输送机、有孔不锈钢盘、模板、直接接触食品的加工工具、直接接触食品的容器、内包材、手、手套、工作服等)的清洁度,防止交叉污染,保证食品安全。2. 范围:

适用于生产过程中,与食品直接接触面的管理。3. 职责:

3.1品管处品管二课负责与食品接触表面的卫生监控。3.2教育课负责新进员工个人卫生行为规范的宣导、教育。3.3品管二课与车间主管负责员工个人卫生状况的不定期抽查。

3.4车间主管负责对与食品直接接触的表面进行清洁、消毒等卫生工作的监督管理,车间工段班组长负责对员工班前、班后宣导,在岗培训,负责班前、班后检查与食品接触表面的卫生清洁、消毒工作的管理和检查。

4. 与食品接触表面的管理:

4.1

生产段加工设备、台面、工器具、输送机、容器等。

4.1.1每日班前用75%酒精喷洒或擦拭表面进行消毒,在《清洗消毒工作记录表》中记录。4.1.2每日班后,能拆洗的部分进行拆洗、浸泡、消毒;不能拆洗部分先用气枪、塑胶刮刀或抹布等工具清理干净表面残渣,然后用清水擦拭干净表面,最后用50ppm的二氧化氯(206)消毒液擦拭或喷洒表面消毒,在《清洗消毒工作记录表》中记录。

4.1.3每日班后生产段成型机、喷蛋液系统进行拆缷、清洗、消毒:

a.先清理剩余残渣; b.再以清水清洗干净;

c.用50ppm的206消毒10-15min后凉干(喷蛋液系统拆缷的零件浸泡至使用时取出,再冲洗干净即可)。

4.1.4烤盘进行清洗前,先用刮刀或抹布清理干净残渣,再用浓度为1-2%的洗洁精溶液(水温40℃左右)擦洗干净,然后用清水清洗,再用50ppm的206消毒液消毒过的毛巾擦干表面水分放置烤盘架上待用。

4.1.5生产过程中每半个月至少清洗一次烤盘,并记录在《清洗消毒工作记录表》中。

4.1.6 烤盘在使用过程中,用消毒过的毛巾擦净表面饼屑、粉尘等。毛巾必须经常清洗消毒,至少每2h用75%酒精喷洒消毒一次,并记录在《清洗消毒工作记录表》中。

4.1.7烤盘架车每月至少清洗一次,清洗方法:用3%左右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戴上乳胶手套擦净烤盘架车表面,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并记录在《有毒化学品使用记录表》中。4.1.8加工设备、工器具、容器等被污染物污染后,应立即进行清洗消毒工作。4.2

包装段加工设备、加工台面、输送机、有孔不锈钢盘等。

4.2.1每日班前,用75%酒精喷洒或擦拭表面进行消毒后方可进行生产,并在《清洗消毒工作记录表》中记录。

4.2.2每日班中每隔2-3小时,必须对与食品接触的表面用75%酒精进行擦拭消毒,并在《清洗消毒工作记录表》中记录。

4.2.3每日班后用抹布清除台面残渣,缝隙等不容易清洁的部位用高压空气吹净,再用清水擦洗干净台面,最后用50ppm的206消毒液擦拭表面进行消毒,并在《清洗消毒工作记录表》中记录。4. 3

手套:

4.3.1手套包括纱布手套、一次性手套和乳胶手套,全部必须符合食品级要求。4.3.2一次性手套贮存于内包材间。

4.3.3戴一次性手套的人员,根据手套的使用情况约2h更换一次。

4.3.4戴一次性手套的人员,从事与生产无关的活动后,一次性手套应取下丢入垃圾桶内,重新换新的一次性手套。

4.3.5戴纱布手套人员,每隔4小时更换一次,换下的纱布手套集中进行清洗消毒。

4.3.6纱布手套先用清水洗,再用1-2%的洗洁精溶液清洗干净,最后用50ppm的206消毒水浸泡15-20min消毒,拧干后烘干备用。4..4

工作服:

4.4.1工作服只限制在车间内使用,进出车间的洁净区需进行二次更衣;上卫生间、出车间必须更换工作服。

4.4.2存放工作服的更衣室,每天至少用紫外灯杀菌2次,每次10~15min。

4.4.3工作服每日班后,由员工带回清洗、更换。班组长每日在上班进入车间前派专人对衣服清洁情况进行检查。

4.5进入车间前厂牌、钥匙必须放于裤兜内,防止接触到食品表面导致污染。

4.6垃圾桶每日班后必须清洗干净,再用50ppm的206消毒液进行喷洒消毒,并套上胶袋。5.

监控:

5.1品管处品管二课不定期(每周至少一次)对与食品直接接触的表面的卫生状况进行监控,并在《生产现场不定期稽核表》中记录,必要时取样送品管处检验课做微生物检测。

5.2车间班、组长负责对员工的个人卫生及生产过程的卫生规范操作等进行监督检查。

5.3对不使用的设备、加工台面、工器具等应进行彻底清洗、消毒,然后进行封存,必要时再进行清洗、消毒,并《食品加工卫生检查表》中记录。6.参照文件:《二氧化氯的使用规定》 7.记录表格:《清洗消毒工作记录表》

《食品加工卫生检查表》

水的安全管理规范

1. 目的:

保证车间用水(不包括冰)的安全,防止生产用水本身不卫生及生产用水、清洁用水、消防用水的混用误用,从而保证产品安全。2. 范围:

车间所有的生产用水、清洁用水、消防用水、贮存水及水处理设施。3.

职责:

3.1品管处负责生产用水每年二次的官方送检及公司内生产用水的监控工作。

3.2车间负责使用的各种水管的标识、监督、使用,负责每月向品管处提供车间内各个水龙头用水的送检水样。

3.3后勤处负责处理车间排放的生产污水。3.4维修中心负责水输送管道的维修、保养。4. 水的管理:

4.1 生产用水必须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每年向自来水厂索取官方的检验报告或附件。4.2 输送管道的管理:

4.2.1进入车间前供洗手用的水龙头应为非手动开关,车间内部的清洗台,至少应配备一个非手动开关的水龙头,便于生产过程中员工洗手使用。4.2.2车间所有使用的水龙头应做统一编号。

4.2.3车间必须绘制车间的供水网络图,所有管道应按规定刷漆以颜色作区分:压缩空气管――桔红色,消防水管――大红色,冷/热水管(生产用水)――银色,清洁用水――白色,煤油/煤气管――黄色。必要时在水管出口作文字标识。

4.2.4车间使用的软管应尽量采用浅色透明、表面光滑的材料,水管用完后必须在指定的位置盘起挂好。

4.2.5 果冻车间、橡皮糖车间之水的净化。

4.2.5.1色素用水的净化,由自来水经过三层过滤:

第一层:自来水先经过超压缩活性碳滤心过滤,去除水中的有机化学物质,农药、杀虫剂、漂白剂、致癌物三卤甲烷、臭味、异味、残氯等;

第二层:再经过陶瓷滤心过滤,可去除大肠杆菌、霍乱菌、痢疾志贺氏菌、沙门氏菌、克雷白氏杆菌、使过滤出来的水基本上达到无菌状态。

第三层:过滤水最后经过白金离子高氧化水生成器,瞬间活化水质,去除有害离子,产生高氧,使水软化,成为高能量的软水。

4.2.5.2配方水是由自来水经过活性碳过滤棒过滤,除自来水中的有机化学物质,化学残留物质、微生物、异味、余氯等 4.2.5.3过滤器中的滤心每周由车间化验员进行检查,并拆下清洗,及时记录在《清洗消毒工作记录表》上。

4.2.5.4过滤器滤心拆下以后,先用清水刷洗干净,然后用50ppm的206消毒液浸泡2—3h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后重新安装。

4.2.5.5对过滤后的水质,车间每月不定期由化验员提供水样送品管处检验课检测,检验课出具《检验报告单》,如水质有异或不合格,应立即对过滤器进行清洗或更换新的滤心。

4.3

水的监控:

4.3.1车间负责各供水管道的管理,水龙头的编号、标识;生产用水、清洁用水、消防用水的使用、监督;排水设施的完善。

4.3.2品管处品管二课负责每月一次对一、三、五厂自来水总进水口进行取样送检,品管处检验课负责对水样进行检测,检测项目参照GB5749《生活饮用水标准》,品管二课负责每年2次取水样送官方检测部门检测。

4.3.3车间负责每月取一个水龙头的生产用水水样,送品管处检验课进行水质检测,由检验课出具《检测报告》,车间所有的水龙头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监测。

4.3.4生产用水的取样方法:品管处检验课负责提供无菌水样瓶,由车间指定人员领取,先用75%酒精对手和水龙头进行擦试消毒,再将水龙头打开放水5分钟,然后接取水样并将水样瓶密封,送品管处检验课检测。

4.3.5车间盛水的容器应符合食品卫生要求,并用颜色作明确的区分,盛放消毒水、清洁水的容器应贴上标签或标识牌,并写上名称以标示,以防误用。4.4 废水排放管理:

4.4.1车间地面应易于排水,不得有积水。

4.4.2排水明沟应为U形槽,有坡度或有防止水回流的措施,水沟上方加盖不锈钢蓖子。4.4.3所有排水管的入管口处应有过滤网,防鼠、防堵塞;排水管出口应有水封防虫、防异味,无水封的在管口的过滤网上方加盖不锈钢盖板。

4.4.4所有排水管出水口应有滤网或沉淀池,由后勤负责废水处理。5.监督:

5.1 品管处检验课每月一次对车间水质进行检测监控,并提供水质检测报告。5.2 车间主管对水的使用操作作经常性检查。6 相关文件:

《二氧化氯使用规定》 7.记录表格:

《清洗消毒工作记录表》 洗手消毒及卫生间设施管理规范

1. 目的:

保证洗手、手消毒设施及卫生间设施合理配置,正确使用,确保消毒效果,控制人员的卫生,防止交叉染污,保证产品的卫生安全。2. 适用范围:

洗手、消毒设施、卫生间设施、环境、人员的卫生控制。3.

职责:

3.1各生产处负责洗手、消毒设施、卫生间设施的管理,确保功能完好;品管处负责对洗手、消毒的效果进行不定期抽查。

3.2教育课负责对全公司的员工进行岗前培训和再培训。3.3车间主管负责监督班前、班中的洗手、消毒。

3.4班组长对新进员工洗手、消毒、卫生间设施的具体操作及正确使用进行培训。3.5维修中心负责卫生设施的维修、保养。

4.手的清洗、消毒设施及鞋的消毒设施的管理要求: 4.1 洗手、消毒设施:

4.1.1消毒设施必须适用于食品行业对环境、设备、人员的消毒,消毒剂有国家权威机构出具的试验报告,或公认安全的或经过检验验证效果的。4.1.2车间使用的洗手水龙头应为非手动开关。

4.1.3盛放浓度为50ppm的206消毒液所用的塑料盆、容器的位置、高度应便于消毒。4.1.4干手器必须安全、有效,能够在洗手后使手部快速干燥,数量可满足要求。

4.1.5车间消毒用的浓度为75%酒精须符合食品级要求,标识清楚,放置位置、高度应在安全、明显处,方便使用。

4.2

工作鞋消毒设施及规定:

4.2.1设施:在车间或卫生间出口处,必要时可设靴/鞋消毒池或垫,消毒垫和消毒池使用的206消毒液浓度为100ppm,一般4-6h更换并重新配制,现用现配。4.2.2出卫生间进车间前须对靴、鞋进行消毒。

4.3

消毒剂的使用:车间使用的消毒剂为75%的食用酒精或206消毒剂(二氧化氯)。206消毒剂使用对象、方法、配比浓度、消毒时间等依照《二氧化氯使用规定》执行。4.4

洗手、消毒的方法和频率及监督:

4.4.1方法:清水洗手(包括手臂裸露部分)→擦拭皂液清洗→冲净皂液→用干手器干手→用75%酒精消毒。4.4.2频率:

4.4.2.1 每次进入车间开始工作前。4.4.2.2从事与生产加工无关活动后,如上卫生间、接触嘴、鼻子等污染物、喝水、倒垃圾、运输或搬运物品、清理污物、打电话等。

4.4.2.3洁净区每隔1.5--2h需用75%酒精对手部进行一次消毒。4.4.3

鞋消毒的方法和频率:

4.4.3.1方法:在经过消毒池或消毒垫时,双脚必须踏过池中的消毒水或踩消毒垫时双脚必须踩碎步踏过,确保对鞋底的消毒。消毒池中消毒水206的浓度为100ppm。4.4.3.2频率:每次上卫生间、鞋接触污物时都须消毒。4.5 卫生间设施及卫生管理: 4.5.1 设施要求:

4.5.1.1生产车间的卫生间应设置在车间外侧,备有洗手消毒设施和排气装置,卫生间出入口不得正对车间出入口,要避开通道。排污管道与车间排水管道分开设置。4.5.1.2配有更衣换鞋设施,设置有灭蝇灯,配有纸篓。4.5.1.3卫生间需通风良好,地面干燥,保持清洁卫生。4.5.2 卫生管理:

4.5.2.1入厕前须更衣换鞋,便后冲厕,出卫生间进车间前要洗手消毒及鞋消毒。

4.5.2.2卫生间要保持负压,往外排风,要求有专人负责清洁消毒。监督人员的使用情况并作好《清洗消毒工作记录表》。5.监督:

5.1

洗手消毒、鞋消毒监督:

5.1.1车间与卫生间的清洁员每天至少检查两次清洗消毒设施的清洁与完好情况,在《清洗消毒工作记录表》中记录。

5.1.2所有员工每天上班前应对手部进行清洗、消毒、及鞋底消毒。车间工段主管安排专人进行监督检查,记录在《食品加工卫生检查记录表》。

5.1.3品管处品管二课每月至少一次对员工的手部进行抽检,监督员工洗手消毒情况。5.1.4对检查有问题时的报告和处理方式:

5.1.4.1品管处品管二课检查发现不符要求的,由车间主管提出改正措施并监督实施,车间工段主管对当事人进行《洗手消毒及卫生间设施管理规范》的教育及适当处罚,对累教不改者调离生产岗位。5.2卫生间监督:

卫生间清洁员每天至少两次对卫生间的设施进行检查, 对上卫生间人员的行为进行监督,并在《清洗消毒工作记录表》中记录。

6、参照文件:

GB14881-94《食品企业卫生通用规范》之相关要求 《二氧化氯使用规定》

7、记录表格: 《清洗消毒工作记录表》 《食品加工卫生检查表》 《卫生间清洗消毒工作记录表》 防止食品被污染物污染管理规范

1. 目的:

防止食品、食品的包装材料和与食品接触的表面被微生物、化学品及物理的污染物污染。2. 适用范围:

对生产车间、仓库内环境的微生物、化学物品、物理的污染进行控制,防止食品被污染。3.

职责:

3.1品管处品管二课负责检验、确认、监督,并定期对食品抽检。

3.2车间内所有管理人员及生产人员对污染源,有可能被污染的情况进行防止与控制,同时,对被污染的食品进行处理,确保食品安全卫生。3.3维修中心负责相关设施的维护和保养。4.内容:

4.1对食品可能造成化学污染的清洗剂、润滑油、燃料、杀虫剂等化学品,车间要明确标识,制定隔离措施,远离生产作业现场,防止被误用,依照《有毒化学品的标识,贮存及使用管理规范》执行。4.2 冷凝水和清洁水的管理:

4.2.1空调管道、水管等表面容易形成冷凝水,要求经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用毛巾擦拭干净,并记录在《清洗消毒工作记录表》中。对包裹有保温棉的冷凝水管及其它设备要每月检查一次保温棉的包裹完好情况,对破损、脱落、不能满足要求的部分应及时联系维护,并在《车间设备日常点检表》中记录。

4.2.2生产时,对有集聚的冷凝水的玻璃用经过50ppm的206消毒液消毒过的毛巾每2h擦拭干净。4.2.3生产过程中清洁用水脏污后,应即时更换,在指定地点倾倒(清洁间污水排放处)。4.2.4洗手、擦玻璃,擦墙壁、冲洗地面时,注意防止水的飞溅而造成污染。玻璃及墙壁清洁宜在班前或班后停止生产时进行。

4.2.5对容易产生热蒸气的区域,应保持通风,防止冷凝水滴的形成。4.3地面、墙壁和天花板的管理

4.3.1地面须经常保持干净清洁、无积水、杂物、灰尘、粉尘、饼屑、油污,班后对高清洁区要先清除残渣,再用2%碱液刷洗,再用清水擦洗干净,最后用100ppm的206消毒液进行消毒。消毒操作参照《二氧化氯使用规定》

4.3.2每班至少一次对墙壁进行擦拭,每月至少一次对天花板、管道、线槽等用抹布擦拭干净,并在《清洗消毒工作记录表》中记录。4.4.物料的管理:

4.4.1从车间外进入车间内的任何原辅材料、设备及其他物品的表面必须干净清洁,若表面有灰尘、水滴、油污、杂物等必须用抹布清洁干净后方可进入。4.4.2蜜糖的果胚在进入车间前要先清理包装表面的灰尘等杂物,进入车间后,及时研磨装桶待用。蜜冬瓜胚进入车间前先去除外包装,进入车间后再去除内包装,研磨装桶待用。

4.4.3盛果酱的桶必须保持桶壁、盖的干净清洁,每班至少用清水擦拭一次,并记录在《清洗消毒工作记录表》中。

4.4.4与食品直接接触的包装材料必须提供合格的检验报告单,存放在内包装材料间,每日灯班前、班后用紫外灯灭菌10-15min,并记录在《清洗消毒工作记录表》中。

4.4.5各种原辅材料、成品不能混放,存放区要经常保持干净清洁、通风、防潮、防霉、防鼠,按规定离地离墙放置。

4.5.每次停产后应进行全面清洁,包括天花、高空线槽、管道、纱窗、日光灯护罩、空调表面等;日光灯护罩每月检查一次护罩的松紧状态及完好情况。

4.6.成品必须经过金属检测机检测,去除原料、生产过程中可能携入的金属物等物理危害。4.7脱盘区、内包装区,每日班后用250ppm二氧化氯熏蒸,在《清洗消毒工作记录表》中记录。5.监控:

5.1品管处品管二课每周一次对车间、仓库的环境等进行稽核,每月对脱盘区、内包装区的空气沉降菌至少进行1~2次监测,品管处检验科负责检测,检测结果不符要求的由品管二课提出改善建议,车间负责落实相关工作。

5.2车间主管、班组长负责生产操作过程的检查与监督,并落实对各种可能发生的微生物的、化学的和物理的污染物进行控制。6.相关文件及附件

《二氧化氯使用规定》 7. 表格

《原物料进料检查记录表》 《清洗消毒工作记录表》

《车间设备日常点检表》

虫害的防治管理规范

1、目的:

防治蚊子、苍蝇、蟑螂、老鼠和其它昆虫等将病原体带入车间,确保产品安全。

2、范围:

车间及其通道、仓库、厂区内的所有区域。

3、定义:

4、职责

4.1品管处负责选择杀虫剂及提供正确的使用方法,负责车间内虫害防治工作效果的稽查。4.2后勤处负责虫害杀灭的执行工作和对外联系灭鼠工作,负责灭鼠工作效果的检查。4.3车间负责检查虫害状况,对执行防鼠、灭虫工作的效果进行检查,并提报异常问题。4.4维修中心负责防鼠、灭虫设施的完善。

5、车间虫害防治要求:

5.1车间所有与外界相接的出入口应安装风帘或门帘,非密封的窗户、排风口等应安装纱窗等设施。5.2车间入口处及过道可安装灭蝇灯,灭蝇灯开启时间为17:00-7:00,灭蝇灯必须远离食品生产区域2米以上,灯管及周边必须每天清洁,对灭蝇灯清洁、灭虫情况在《灭鼠、杀虫记录表》中记录。5.3车间清洁员每日清洁并检查过道纱窗密封情况,发现破损及时联系维修中心进行维修或更换。4. 4间所有下水管道口应安装过滤网并有水封设施,以防鼠、防虫、防异味。

5.5卫生清洁后应保持地面干燥,清洗间应保持干燥无积水,清洗台每3天拆洗一次;每班清洗完毕后,清洗间地面用100ppm二氧化氯消毒液消毒一遍,刮干积水,并在《清洗消毒工作记录表》中记录。

5.6车间地面不得有积水。

5.7车间内部应尽量将与生产无关的物品进行清理,防止出现卫生死角。

5.8拖把、抹布等清洁用具应每天洗净消毒,使用50ppm的206消毒液浸泡10min后拧干或晾干,以防止孳生蚊蝇,并记录在《清洗消毒工作记录表》中。

5.9车间每月至少实施一次全面杀虫,在《灭鼠、杀虫记录表》中记录;杀虫前需对设备、原辅料等做好防护措施。

5.10对车间各入口处的线槽及区域间线槽、洞口实施密封,防止老鼠进入。

5.11在车间内部根据老鼠的路线选点放置粘鼠板,并作好捕鼠图,张榜告示,以免员工误踩,并作好《灭鼠、杀虫记录表》记录。车间内部禁止使用鼠药灭鼠。

5.12对连通厂区的大门(如仓库、车间的大门等)要求关闭时底部离地的缝隙不超过6mm,以防止老鼠的进入。

5.13车间废弃物、废品等,根据情况及时送出车间。5.14厂区内其他区域虫害控制:由后勤处总务课负责实施,参照ISO9000《昆虫控制程序》和ISO9000《鸟类控制程序》执行。

5.15鼠害控制:由后勤处总务课负责委托专业灭鼠公司实施,参照ISO9000《鼠害控制程序》执行。6.监控:

6.1由品管处组织对生产车间、仓库、及厂区的灭鼠、灭害虫情况进行监控,对灭虫、鼠情况每季发放问卷进行效果评估,对不理想状况进行改进,对需采取措施的区域进行调整。6.2发现虫害异常的情况(如老鼠出入)应向品管处报告以便及时采取改进措施。6.3车间每日检查灭虫、灭鼠的情况,在《灭鼠、杀虫记录表》中记录 7.相关文件

《二氧化氯使用规定》 《灭蝇灯的使用规定》 8.记录表格

《清洗消毒工作记录表》

《灭鼠合同》

《鼠药放置分布图》

《杀虫剂的使用记录》

《鼠药检测记录》

《鼠药放置记录》

《灭鼠效果检测记录》雇员健康与卫生管理规范

1、目的:

保证生产人员的健康及卫生状况,确保产品的安全。

2、范围:

车间全体生产人员。

3、职责:

3.1品管处品管二科负责生产现场操作人员卫生状况的稽查。3.2教育课负责新进员工的岗前培训和再教育。

3.3生管课负责联系国家法定的卫生部门每年对生产员工进行一次体检。3.4人力课负责制定体检计划及保存员工的个人档案。3.5生产车间负责员工卫生状况的检查及在岗培训。

4、管理规定: 4.1

健康要求:

4.1.1与食品直接接触的车间所有员工、管理人员及检验人员,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后方可上岗。

4.1.2新进员工上岗前,须先经过卫生培训教育,方可上岗。

4.1.3与食品直接接触的车间所有员工、管理人员及检验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体检,体检合格后,方可继续上岗。

4.1.4患有以下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直接接触食品的工作:病毒性肝、活动性肺结核、肠伤寒及其带菌者、细菌性痢疾及其带菌者,化脓性或渗出性属皮肤病患者;以上患者痊愈后必须经过体检合格后方能上岗。

4.1.5上岗时,员工要做好个人卫生、防止污染食品。

4.1.6受外创伤的作业人员应立即调离从事直接接触食品的岗位,外伤愈合后方能继续上岗。4.1.7雇员个人卫生要求:

参照GB14881-94《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执行。

4.1.8进入车间其他人员(包括参观人员)参照4.1.7要求。5. 监控:

5.1班组长在班前、班中对员工的洗手、消毒情况进行监督

5.2班组长在安排工作或生产过程中注意观察员工的精神和身体状况,对有咳嗽、流鼻涕、感冒及其它异常状况的人员,给予重新安排到非加工区工作或安排轮休。

5.3工作过程中,不小心导致手部外伤的,立即调离从事直接接触食品的岗位,经包扎治疗、戴上防护手套后,方可参加不直接接触食品的工作。

5.4车间班长在班前会、班后会上,每周至少两次不定期的检查员工个人卫生状况,车间工段每周至少一次检查员工个人卫生状况,并在《食品加工卫生检查表》上如实记录,追踪。5.5生管课不定期抽查员工的个人卫生状况,不符者给予张榜公告并责令改正。6.参照文件: GB14881-94《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之个人卫生与健康要求。7.记录表格:

《食品加工卫生检查表》 《馅饼车间教育面谈记录》 有毒化学品的标识、贮存、使用管理规范

1.目的:

确保有毒化学品的正确选购、存放、使用,保障人员及产品的安全。2.适用范围:

车间、仓库等加工、储存区域内所使用的有毒化学品。3.定义:

有毒化学品是指人体因不慎接触、吸入或误食用后,可能引起中毒的化学物品。4.

职责:

4.1品管处负责认定批准使用有毒化学品的品种并制定《准用有毒化学品一览表》,监督存放,指导使用。

4.2后勤处按品管处提供的要求采购、储存及发放。4.3车间负责正确的使用、标识及贮存管理。5.有毒化学品的管理: 5.1

采购:

5.1.1采购的有毒化学品必须经国家权威机构鉴定认可,并具有相关合格报告,必须是国家允许使用的化学品。

5.1.2车间内使用化学品必须是食品级的,并且有国家权威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或公认的安全品。5.1.3由品管制定和适时更新《准用有毒化学品一览表》,并发放给采购、仓库及各生产单位,作为采购、贮存和使用的依据。5.2存放:

5.2.1有毒化学品必须单独存放于阴凉、干燥、通风的区域,设专柜加锁管理。5.2.2有毒化学品必须远离火源,密封,避光或根据其产品标签要求的条件贮存。5.2.3车间有毒化学品的管理必须由经过培训的人员,专人管理,专人使用。5.2.4洗涤剂、消毒剂应与润滑剂分开存放。5.3

标识:

5.3.1有毒化学品的包装物和容器外表上必须做“×××有害品”标识。5.3.2用标签或标识板标示,并写明品名、日期、浓度、管理人等。5.4

使用管理:

5.4.1洗衣粉:用于拖地、擦拭墙面、清洗抹布、油垢等,使用浓度为1-3%。5.4.2酒精:配制浓度为75%,用于与食品表面接触的工器具、设备、人员手的消毒。5.4.3洗手皂:用于手的清洗去污。

5.4.4 206消毒片剂:用于工器具、手、设备、管道的消毒,使用参照《二氧化氯使用规定》。5.4.5氢氧化钠(NaOH):用于隧道炉链条、管道的浸泡,除去污垢,积碳等,配制浓度为1%-3%.5.4.6润滑油:用于设备的润滑。

5.4.7防锈剂:用于机器设备表面的防锈。

5.4.8杀虫剂:用于车间内环境的杀虫。具体实施由后勤负责。

5.4.9洗衣粉、氢氧化钠、酒精贮存于卫生用具间;206消毒片剂由车间统计员统一领取、保存、管理、发放,由受过培训的专人使用;润滑油、防锈剂贮存于车间维修房,由维修工保存及使用。5.4.10有毒化学品均须实行使用登记制度。6.

监督:

6.1品管处品管二课对有毒化学品的标记、贮存、使用及记录进行监控,在《生产现场不定期稽核表》中记录。

6.2主管监督有毒化学品的管理及使用。

6.3班组长检查与监督员工有毒化学品的具体使用,并在《有毒化学品使用记录表》中记录。7.相关文件:

《准用有毒化学品一览表》 8.记录表格:

《有毒化学品使用记录表》 预防交叉污染管理规范

1.目的:

为确保人流、物流、空气流、水流的合理流向,防止不卫生的物品可能对食品、食品包装和其它与食品接触的表面造成污染,及未加工品、半成品和熟制品的交叉污染,确保产品安全。2.范围:

适用于生产车间所有进出入的人员、物品、空气、车间内的环境。3.定义:

交叉污染:通过生的原料、食品加工者或食品加工环境把生物的、化学的、物理的污染物转移到食品中的过程。4.

职责:

4.1品管处负责对车间内所有人员、物品、车间内的环境进行不定期抽检,对微生物进行监控。4.2车间主管负责防止交叉污染执行状况的监督。4.3班组长负责具体实施及员工的教育、宣导。5.

管理规定:

5.1各车间分楼层绘制“平面布局图”,对人流、物流、空气流、水流的流向做出明确规定:人流的流向从高洁区到低洁区;物品的流向从原料、半成品、成品到包装;空气的流向从高清洁区向次清洁区流动,与物品的流向相反;水流的流向从高洁区到低洁区或直接排入下水管道。各个流向不允许倒流。5.2各相关的人流、物流通道及出入口,各洁净区域必须做出流向和区域“标识牌”,作为正确的人流、物流方向指引。

5.3

人员及人流的控制:

5.3.1生产人员必须在更衣室(一次)换上清洁的工作服、鞋,戴上发罩、工作帽、口罩后进入生产区域。在车间入口处洗手、消毒,按“车间平面布局结构图”标示的人流通道按留向行走进入各自操作区域。

5.3.2进入脱盘区、小包区前,先进行二次更衣再进入作业区,二次更衣室每日班前应先用紫外灯灭菌10--15min。

5.3.3禁止生产人员穿工作服、鞋、戴工作帽、发罩等进入卫生间,或离开加工场所。5.3.4禁止低洁净区与高洁净区人员相互串岗。

5.3.5外来人员(包括参观人员)进入生产区域必须按生产人员的规定执行。5.3.6人员跨区域作业时,应由高洁区进入低洁区。5.4

物品及物流的控制

5.4.1车间物流按车间“平面布局图”标示的物流方向流动。

5.4.2生产用具与清洁用具应分开存放于通风、干燥处并标识,防止误用、混用。

5.4.3低洁净区与高洁净区的生产用具必须分开使用,生产用具从低洁净区进入高洁净区前,应先清 洗再用75%酒精喷洒消毒后方能进入。

5.4.4卫生用具禁止放在加工现场,确需要使用的,应定点标识存放。

5.4.5内包材领入车间后,先拆除外箱,用专用小推车拉入内包材储存间,再去除外包装膜,上包材架暂存。

5.4.6有毒化学品使用依照《有毒化学品的贮存、标识、使用管理规范》执行。5.5

气流的控制:

5.5.1依照各车间“平面布局图”上之规定,对应保持正压、负压的区域应予以保持。5.5.2高洁净区应保持正压,确保空气由高洁净区流向低洁净区。

5.5.3若高洁净区以送鲜风维持正压,送鲜风设备应有空气过滤净化装置。5.6

废弃物及垃圾的管理:

5.6.1垃圾桶、废品桶应分别标识,采用脚踏式桶并加盖。

5.6.2加工现场产生的垃圾、废品应放入垃圾、废品桶内并及时清理。5.6.3垃圾、废品装满后,应扎紧袋口,及时运出加工区。5.6.4车间地漏不使用时,应合上不锈钢盖。

5.7

与食品直接接触表面的清洁,参照《与食品接触表面清洁管理规范》执行。6. 8

个人卫生,参照GB14881-94《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执行。7.

监控: 6、1品管处品管二课负责每周对车间内所有人员、物品、车间内的环境清洁状况及人流、物流、空气流、水流的执行情况进行一次不定期稽核,在《生产现场不定期稽核表》中记录,对原料、产品进行生物、化学、物理的污染监控。6、2生产过程中,车间主管、班组长负责监控、管理,确保规定得到贯彻执行。7. 相关文件:

《有毒化学品的标识,贮存及使用管理规范》 《二氧化氯使用规定》 8. 记录表格:

《食品加工卫生检查表》

《生产现场不定期稽核表》

第三篇:iso培训资料

ABC公司过敏原准则介绍函

一、ABC公司最低过敏原准则

(一)审查ABC公司的过敏/敏感成分列表(第二部分)

(二)作成分/包装安全性分析(过敏评估)(第三部分的步骤A-C)

1.通过过敏原评估把供应商分为三大类:

◆ 无过敏原的供应商

a.无需采取任何其他措施

◆有过敏原的供应商,所有同类产品都带有此过敏原

a.在成分/包装安全分析报告中应写明过敏原

b.配料说明中应写明过敏原

c.雇员应接受过敏原警觉性训练,了解发现过敏原是他们工作的职责所在。◆ 同时生产有过敏原和无过敏原的产品,或生产带有不同过敏原的产品 a.在成分/包装安全分析报告中应写明过敏原

b.配料说明中应写明过敏原

c.雇员应接受过敏原警觉性训练,了解发现过敏原是他们工作的职责所在。d.完整的过敏原控制计划

(三)确认过敏原的供应商还需贯彻以下规定:

1.至少一年检查两次包装程序,或在任何更换包装的时候确保消除过敏原隐患。

2.通过ABC公司的网站在ABC公司的说明资料中添加过敏原声明。

3.所有过敏原检测必须包含制止或不运输的船运制度,直到通过过敏原测试得出负面影响结果,并达到ABC公司的销售标准。

二、ABC公司的过敏/敏感成分列表

(一)过敏性蛋白质:鸡蛋、鱼类、牛奶、花生、甲壳动物(螃蟹、小龙虾、龙虾、小虾),贝类动物(蛤、蚌类、牡蛎、扇贝),大豆,木本坚果(杏仁、巴西干果、腰果、澳大利亚坚果、美洲山核桃、松子、开心果、西瓜子),小麦和芝麻也包括在内,因为加拿大曾发生过由于过敏致死的事件。

(二)敏感性成分:亚硫酸盐---如果含量大于等于10ppm,必须明文写出,酒

石黄(目前在加拿大没有),味精---未经ABC公司 书面允许,不得用于ABC公司的品牌产品。

三、作成分/包装安全性分析(过敏评估)

(一)制作成分、产品、包装和供应商的总列表。包括可能不在生产中用到而仅

储存或经销的产品。

(二)从所有供应商处获取有关所有成分、产品和包装的记录资料。确保一切资

料由供应商的技术员工提供。

(三)从供应商处获取关于过敏原和敏感成分的鉴定信息。

四、有关过敏原控制计划贯彻的建议

作成分/包装安全性分析(过敏评估)(第三部分)

过敏原列表应获得肯定。过敏原调查表应发到每一位配料、加工和包装材料的供应商手中。确保调查卷的内容应使供应商提供最新的最准确的答案。返回的信息

应包括所有含有过敏原成分的配料、加工助剂和购买的包装材料以及味素、调料、混合材料、油的残留物质(精加工中的蛋白质残留物),和色素等。配料或包装供应商评定应包括过敏原计划。原材料列表或过敏原列表应随着经营范围的变化及时更新。新的或经修改的成分或包装还有新的供应商都应提交更新。工厂应指明原材料和产品:返工、配料、辅助配料、加工辅助和包装材料应在考虑之列。如果没发现过敏原,不用采取下一步措施。

查出包含过敏/敏感性成分的配料

在关键控制点计划中过敏原应被视作成分/包装安全分析(过敏原评估)的一部分。新的供应商,新配料,新包装,重新配料的产品,或新产品都应提交安全分析报告。如果同时有过敏原和非过敏原,或不同过敏性配料同时生产,则应制作书面过敏控制报告。

制作过敏控制报告

过敏控制报告应以书面的形式提交,并应将标准操作程序(SOPs)寄往以下地址。这些地区在美国烘焙协会(AIB)过敏信息附表中介绍。

接收和储存控制

运输工具(卡车拖车、油船、汽车、铁路车)应该看作是潜在的过敏原。须建立周密的运输计划。其中员工的警惕性很重要。

包装的完整性也需要评估。在发货和仓储中包装的结实度如何?有包装措施防止泄露吗?对单个产品的保障措施是:要求一层以上的包装,增加塑料的承受力,增加边角的耐磨程度,要求大宗包装内侧密封,或改用不易撕破或穿破的硬包装。货物托盘须做保护措施:将底托盘或底托盘硬纸盘从上到下包起来(网起来、缠起来或捆起来),或过敏原配料的底托盘应双层堆叠,上面一层应妥善保护,防止底盘上的钉子划破产品的包装,使其泄漏。

在入境订单中如发现毁坏的过敏原配料,应接受标准操作程序应清楚地说明正确的处理和清洁过程的妥善处理。手续应包括明显的确定受损过敏原配料没有污染其他非过敏原配料,接受SOP也应需要所有含有过敏原的配料或包装妥善标明,以便认出。

仓库SOP 也是必要的,配料在仓内损坏,需要建立可行的计划,清洗过程另外,如接受SOP,也应确认附近的原料未被污染。推荐对特殊的过敏原配料或包装归类放在一起,尽量与非过敏原隔离。

分析资格证明(COA)计划可以在重要配料中建立。其中需考虑配料的型号,供应商同意提供的型号和潜在污染问题。如,对面条的COAs是“不含鸡蛋”,对玉米饭的COA是“不含小麦或大豆”,对烤杏仁的COA是“不含花生活其他树性干果”,对苹果条的COA是明示出亚硫酸盐含量,确保亚硫酸盐含量低于10ppm.这些COA应该作为受到SOP的一部分。

产品配料

在配料过程结束添加所有的过敏原实力的越近越好,隔离添加过敏原的区域。如果可能的话消除过敏原。考虑是否必要添加过敏原。如果有必要,考虑有没有其他方法能使清洗机器的时候更加方便,如脱水与固化与液体。

需要作出书面的关于配料过程的机划。应该包括改变配料或增加配料。这需要联系在生产中的配料,产品说明,和在包装上的配料说明。旧的配料、产品说明和包装应更换。如果配料改变涉及到过敏原的添加,应在配料表中,产品说明和含量图利中说明。没有标明次过敏原的过时包装不应再使用。应该隔离,分解和销毁。

设备

过敏原和非过敏原之间隔离得越远越好。最理想的是由一个独立车间来生产过敏原配料的产品。为过敏原产品提供专门的生产线或设备较共用一个设备更佳。很过敏原的生产线与其他生产线的距离需要考虑。在干燥配料生产车间,有效的灰尘去除机很重要。过敏原生产线不应该在非过敏原生产线上运转。有必要时要隔离过敏原生产线。在隔离的房间运转过敏原配料或单独对生产进行隔离。应剔出污染点即产品堆叠或相互接触的产品。

对新的过敏原配料试运行,对改变的过敏原配料重新估量。对设备的设计和使用的材料都应考虑清洗问题。设备应易于清洗和检查。方形角、边缘,凸缘和网状传送带比较难清洗。设备材料不应有孔,不应有吸附性,抗划,抗变型,抗腐蚀。应让技术员,生产线操作员,研发人员和卫生人员都参与到过敏原控制计划中来。建设返工系统,以备由于过敏原而返工的产品。把它们隔离起来,或用彩色标签标识。

生产进度计划

当过敏原和非过敏原产品在同一台设备上生产时,需要定制计划,以防交叉污染。如果可能的话两者隔天交叉使用。在运作过敏原配料时留出清洗时间。还须流出多余的时间来测量清洁的有效性。顺序/交替的生产过程应标准化,文件化,也应建立控制计划。产品矩阵用来决定清洁的深度,可以防止过敏原交叉污染。生产

有过敏原的配料过程应为车间人员确定。明确指出此生产线是带有过敏原的是十分有益的。因为并不是所有的过敏原配料都是明显的。明确指出过敏原可以提高员工的警惕性,保证清洁的彻底性,也可以保证产品标签的正确性和返工的有效性。

含有过敏原的配料桶应明确标示。所有的配料桶应有自己独立的输送铲,不可混

用。过敏原和非过敏原的容器如样品仪器,称重桶,和其他器皿均不可混用。推荐使用彩色标识。

员工的动作,工具,人工搬运和底盘都可认为是过敏原的携带体。应考虑到员工衣服的更换或手套的更新。应配备塑胶围裙和特别工具。建议定期使用过滤替换和加热通风空调(HVAC)。考虑空气流通方式。

过敏原返工

建立返工系统。把需要返工的过敏原产品特殊储藏,做好标记。只有做好标记之后方可运离现场。要作记录,把记录文件化。每一班都要做好返工的详细记录。应分类返工。应用有经验的员工,不应用临时工。对整个返工过程进行监察。清洁

应彻底清洁设备和工具(铲子,桶,或其他承载工具)。要求工具可拆卸。需留出充足的时间作清洗工作。应为过敏原生产线配备专门的清洗设备和标签。非专门的定置洗净(CIP)系统应清理干净以免留下过敏原残余物。交接班时须做好有关清洁的交接工作。采取预防措施以免设备在清洁后再受污染。

包装和标签控制

在包装上应明文写出过敏原。在调料,色素食用味素和其他配料中的过敏性蛋白质应明文写出。例如:自然口味(包括牛奶),自然榛子口味,麻辣味(包括小麦),大豆卵磷脂,酪蛋白(牛奶),和水解大豆蛋白质。蛋黄酱沙拉酱和豆酱中的配料也必须写出。

确保配料,标签和产品对应,建立有关于此的控制计划。确保包含过敏原的产品标签正确,建立有关于此的控制计划。应定期使用连续条形码扫描仪。

考虑不可避免的交叉污染。潜在的在农场的原料交叉接触完全在控制范围之外。一些仪器也不可能完全除掉过敏性蛋白质。在这些情况下,过敏性蛋白质必须在成分图例中说明,或在产品中添加“可能含有”说明。例如,在生产巧克力的系统中,由于设备的设计问题,不能用水清洗机器。同时生产奶油巧克力和黑巧克力时,牛奶须以“可能包含”的形式添加在产品成分中。

FDA建议,“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不可提前生产标签”。食品过敏问题联合会制定了以下标签准则,在与以下四项同时符合的情况下,建议在成分组成中加“可能包含”。

1)主要食品过敏原已经通过分析测试对加工线、仪器或其他生产方法而明文规定。

2)主要食品过敏原即使在标准生产步骤下仍不能避免过敏原

1)主要食品中并非全部包含过敏原

2)主要食品过敏原具有潜在危险性

员工培训

须对所有新员工进行培训,至少每年重新培训一次。对每次培训做记录。查出是否有员工过敏,这样可以相互分享经验。员工应对工厂的过敏性配料提高警惕,并提高责任感。

证实和实现过敏原控制计划

过敏原控制计划应通过回顾资料记录来控制和回顾实施情况,决定员工过敏原控制的警惕性,他们在检测原配料,配料和产品和它们的标签时是否严格执行计划。

在过敏原控制计划中清洁率应通过检查和文件来证明。清洁率还可以通过三磷酸腺(ATP)或蛋白质清洗来实现。目标地区应比较难清洗,请记住ATP和蛋白质测试比测特殊的过敏性蛋白质敏感性更低。ATP测试中,如果完全没有有机原料,过敏性蛋白质水平低,如小于50 ppm,不会对数据造成影响。蛋白质检测通常是需要探测出蛋白质和降低糖分,比ATP对过敏性蛋白质要求更高。但是,测试局限仍普遍大于50ppm, 所以潜在的错误值依然存在。Neogen 公司是一家探测仪器生产商,ATP的敏感度对照,蛋白质和特殊过敏性蛋白质测试都是通过这些仪器得出。

过敏原控制计划通过探测特殊过敏性蛋白质是有效的。探测方法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目前对以下成分可进行实验室实验:花生、鸡蛋、酪蛋白、杏仁、乳清和谷蛋白。对大豆的实验室探测现在处在实验阶段。目前正在开发的实验包括:西瓜子,美洲山核桃,腰果,蛤,小虾和芝麻。有关现行有关探测的更多信息,请拨打402-472-2284。

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探测的快速过敏原测试工具也可以通过购买获得,可以对花生、鸡蛋和酷蛋白。如果亚硫酸盐是配料之一,可以买到亚硫酸盐探测仪。有关探测仪的信息请拨打1-800-234-5333 或登陆.过敏探测可以通过定量或定性Neogen警戒线+/-探测仪器是5ppm 控制,在30分钟内就能测出结果。量化探测仪在一小时内得出结果。标准控制可在2.5,10 和25 ppm范围内测出。

过敏探测是有局限性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是一种新产品,还没被官方农业用药联合会认可。花生探测实验在2002年末得到认可。

并且过敏污染可能是成块状分布,类似于致病生物,通过探测很难发现。块状污染说明清洁工作做得不够彻底,可能是由于设备或配料的原因,如杏仁片放置在网状带中,但是在下一个配料环节中发生泄漏。片状污染可能也可能是由于周边环境所致,如破旧的水管道,墙篱或生产线的其他环节。过敏探测的贯彻可使过敏原控制计划得到真正的实施,但是过敏探测本身并不能阻止污染的发生。

其他的探测局限还有:不能测出水解蛋白质,如鸡蛋烘烤产品(因为其间发生了

变性)。鸡蛋探测比蛋清探测敏感度更加高。酪蛋白探测方法只为酪蛋白设计,故不能探测乳清蛋白质,除非乳清蛋白质含量超过250ppm。花生探测装置不能用来测花生油的过敏性蛋白质残留物,因为油本身阻碍了探测过程。

照Neogen公司所说,快速过敏性探测装置原本被供应商用来:

1)探测食品过敏原的交叉接触

---清洗不够彻底

---配料

----返工并完成产品

2)确认过敏原控制计划

配料、环境清洁(推荐+/-探测),CIP清洗液,挤压探测,和成品探测均是探测的例子,都可以实现过敏原控制计划。所有过敏原探测都必须确保制止或不运输的船运制度,直到通过过敏原测试得出负面影响结果。测出的过敏原需要进一步清洗和探测。过敏原的挤压探测需要销售生产线实行可以立即停止制度,直到得到负面影响结果才可重新开始。在挤压探测中应先有一段时间探测所有与之相连的机器。已用于挤压探测原料包括:盐、小麦、面粉、冰、乳清粉和成品边角料。

一些生产者在生产全过程中用到牛奶,但是其中一些过程中包括了一些其它的过敏原,应用快速室内酪蛋白定型探测仪来测定它们的清洁程度。牛奶蛋白质、酪蛋白用于商业胶,因为它们粘着力强,是其中一种难以去除的蛋白质污点。

加拿大正在测试和推出一种零ppm误差的对过敏性蛋白质的测试。虽然在美国对此没有官方门槛----因为大多数美国管理机构都在专注于明显的污染问题---底线是如果某种未说明的过敏原被发现,产品将被列为掺假行列,并且需要召回。

第四篇:ISO培训资料

ISO培训

一、ISO是什么??

ISO是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英文开头字母的缩写。

二、ISO-9001是什么??

ISO9000是质量管理体系,他包含ISO-9001、ISO-9002、ISO-9003,ISO-9001是质量管理体系的一种,我们公司现在采用的是ISO-9001。

三、ISO-14001是什么??

ISO-14000是环境管理体系,我们公司采用的ISO-14001是该体系的一种。

四、公司2012年质量与环境方针:

五、公司2012年质量目标:

六、公司2012年环境目标:

七、装配车间2012品质与环境目标:

1、送检良率≥98.5%

2、噪音污染符合国家标准。

八、ISO推行必须做到:说、写、做一致

说:能说出自己岗位的工作内容及依据。写:按要求做好相关记录。做:按作业指导书所写操作。

九、员工岗位职责:

1、服从工作安排。

2、按WI(作业指导书)进行作业。

十、品质检测岗位:

1、有检测标准。

2、按检测标准作业。

ISO培训

一、ISO是什么??

ISO是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英文开头字母的缩写。

二、ISO-9001是什么??

ISO9000是质量管理体系,他包含ISO-9001、ISO-9002、ISO-9003,ISO-9001是质量管理体系的一种,我们公司现在采用的是ISO-9001。

三、ISO-14001是什么??

ISO-14000是环境管理体系,我们公司采用的ISO-14001是该体系的一种。

四、公司2012年质量与环境方针:

五、公司2012年质量目标:

六、公司2012年环境目标:

七、装配车间2012品质与环境目标:

1、送检良率≥98.5%

2、噪音污染符合国家标准。

八、ISO推行必须做到:说、写、做一致

说:能说出自己岗位的工作内容及依据。写:按要求做好相关记录。做:按作业指导书所写操作。

九、员工岗位职责:

1、服从工作安排。

2、按WI(作业指导书)进行作业。

十、品质检测岗位:

1、有检测标准。

2、按检测标准作业。

第五篇:ISO知识问答(管理承诺)

ISO知识问答(管理承诺)

1、问对管理承诺的理解,为实现此承诺作了哪些工作。

答:管理承诺是指:建立、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期有效性;最高管理者为实现此承诺应作的工作是: a)通过对“与产品有关要求的确定、顾客沟通、设计和开发输入、顾客满意”等条款的落实,来向全体员工传达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对组织成功的重要性; b)制订质量方针;

c)在质量方针的基础上制订质量目标,并将质量目标分解到公司各部门和项目部; d)主持公司管理评审,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2、最高管理者是否通过有效手段使职工明确本企业的产品及QMS(质量管理体系)的最终目的是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并持续改进。

答:就是通过“与产品有关要求的确定、顾客沟通、设计和开发输入、顾客满意”等条款来落实的;

3、最高管理者是否已采取措施使员工明确所有质量活动都应以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法律法规的要求为目的。答:通过各种不同的会议(如公司例会、质量技术专题会等)在公司内部向员工沟通顾客的需求和期望。使员工清楚:如果没有顾客,公司将无法生存。

4、何谓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如何确保顾客满意,顾客和产品要求包括那些。

答:a)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是指:组织依赖于顾客,没有顾客,公司将无法生存;所以,公司应始终关注顾客的要求,将理解和满足顾客要求作为首要工作来考虑;

b)通过提供合格以至优良产品和对产品实施防护来使顾客满意; c)顾客要求:主要是体现在合同上的对产品的要求; d)产品要求包括: ● 顾客的要求(主要)

● 顾客没有明示,但规定的用途或已知的预期用途所必需的要求 ● 法律、法规的要求 ● 组织确定的附加要求;

5、质量方针及内涵解释,是否满足标准要求,是否体现了对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的承诺,是否体现了持续改进的思想。

答:我公司在制定质量方针时,是这样考虑的:

a)与公司的经营方针相适应,为公司的质量目标的制定提供框架;

b)以八项质量管理原则为基础;主要考虑“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和“持续改进”的管理思想。——接着,可根据质量方针的内涵解释进一步阐释。

6、采取什么措施使企业员工对质量方针充分理解,深入人心,员工如何将质量方针的要求与本职工作相结合。

答:a)通过会议传达、内部沟通、公司文件、资料宣传、贯标培训等活动来使员工理解质量方针的; b)通过制定部门的工作质量目标,使员工的工作与质量方针的要求结合起来如技术部主控安全、质量、技术、测量、资料等工作或过程,他们都有各自的工作质量目标;

7、是否跟踪质量方针的实施,对质量方针能否持续地作为组织质量的宗旨进行的评审。

答:a)有跟踪质量方针的实施,目前我公司的隧道质量之所以会这么好(与国内其它隧道比较是最好的),这与我公司采用和保持先进的土压平衡盾构施工技术分不开;

b)对质量方针的评审,目前主要是和管理评审工作一起进行的;9月13日我公司才进行了管理评审活动,在评审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的同时,对质量方针的适宜性和有效性也作了充分的评审(——可提交管理评审报告和会议纪要)。

8、质量目标是如何制定的,制定的依据是否与质量方针一致,质量目标有否在相关部门层次和职能上层层分解并落实。

答:质量目标这样制订的: a)根据质量方针给定的框架展开;

b)满足地铁隧道这一工程产品的特性要求; c)质量目标是可努力达到,而且是可测量的;

质量目标要在各部门和层次上得到层层分解和落实。(——提交部门的工作质量目标。)

9、去年质量目标实施情况,今年的质量目标制定及实施能否完成。

a)去年的质量目标的实现主要体现在我公司的一个分单位工程上——客村岔口段联络线,该工程2000年10月份动工,2001年通过验收,工程质量达到优良水平。

b)今年的质量目标尚在完成当中,从已完成的实物(赤鹭区间隧道)工程质量来看,完成“拿优质、创„鲁班‟的目标”,问题不大。因为该工程项目目前已验收的分项工程全部优良。

10、对于QMS(质量管理体系)的调整过程中,是否能确保QMS(质量管理体系)始终满足标准要求并覆盖QMS(质量管理体系)所涉及的产品和过程。

答:我公司是新成立的技术管理型的公司,质量管理体系也是新的,还没有调整的必要;

11、公司QMS(质量管理体系)的变化情况是否保持其完整性。

答:有变化时,当然要保持其完整性,可通过管理职能和质量职能的再分配来确保

12、是否根据QMS(质量管理体系)过程要求,明确了各层次部门的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并传达到过程有关人员。

答:a)主要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过程职责分配表》,来明确各层次部门的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 b)通过将部门主控过程、相关过程分解到各岗位,来将质量管理体系过程职责传达到个人;

13、员工是否都明确了本岗位的职责及与其它岗位的职责关系。

答:通过部门主控过程和相关过程分解到各岗位,来使员工明确岗位间的主责和配合关系。

14、是否在组织内部建立了关于QMS(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的沟通机制。答:沟通方式主要有: a)会议、文件、通知 b)培训

c)日常报表、报告等管理活动

15、问管理评审频度时间、间距、评审输入、输出。会议情况、结论是否符合实际,并能确定QMS(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需求,做出了哪些改进的决议。对管理评审所确定的改进措施及资源需求的配备措施是否进行了跟踪。

答:a)管理评审的频度:12个月内至少进行一次; b)管理评审在下列情况下可增加频度:

● 公司组织机构、产品范围、资源配置发生重大变化时;

● 发生重大质量事故或用户关于质量有严重投诉或投诉连续发生时; ● 当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有变化时; ● 市场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

● 即将进行第二、第三方审核或法律、法规规定的审核时; ● 内部质量审核发现严重不合格时;

c)本次管理评审是我公司的第二次评审,评审输入的内容: ● 内审和预审核的审核结果;

● 顾客的反馈,包括满意程度的测量结果及与顾客沟通的结果等; ● 过程的业绩及产品的符合性,包括过程、产品测量和监控的结果;

● 改进、预防和纠正措施的状况,包括内部审核及日常发现不合格项所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及其有效性的监控结果;

● 可能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各种变化,包括内外环境的变化,如法律、法规的变化,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开发等。

● 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状况,包括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适宜性和有效性。d)评审的输出(结果)

公司已按照GB/T19001—2000 idt ISO9001:2000 标准建立、实施了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实施结果表明: ● 公司QMS(质量管理体系)是适宜、有效、充分的,能防止不合格来满足顾客的要求; ● 公司的质量方针与公司当前的经营战略和规划是协调的,公司的质量目标是先进合理的。

● 公司产品目前处于行业产品寿命周期的成长期,当前的外部环境对公司有利,公司应随着业务的发展加大资源的储备和投入,以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16、对最高管理者作用的理解,通过哪些过程来改进QMS(质量管理体系)。

答:最高管理者的核心作用是:创造一个员工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环境;通过如下过程来改进QMS: a)制订并保持公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b)通过增强员工意识、积极参性和参与程度,促进公司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的实现; c)确保公司关注顾客的要求;

d)确保实施iso9001:2000的“四大板块”(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实现、测量分析和改进)的要求; e)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建立、实施和保持; f)确保人、财、物等资源的获得; g)定期评审质量管理体系;

h)决定有关实现质量方针和目标的措施; i)决定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措施;

17、何谓顾客、顾客要求、产品要求?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应从那几个方面做起?顾客满意度的信息是否被监视、收集和分析,用以作为评价QMS(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和明确改进机会的依据?

答:a)顾客是指接受产品的组织或个人。所以,对外而言,业主是我们的顾客;对内而言,下一工序的员工就是上一工序员工的顾客;

b)顾客要求:主要是体现在合同上的对产品的要求; c)产品要求包括: ● 顾客的要求(主要)

● 顾客没有明示,但规定的用途或已知的预期用途所必需的要求 ● 法律、法规的要求 ● 组织确定的附加要求;

【注】要求:包括明示的和隐含的;

明示的要求——是指规定的要求;

隐含的要求——是指组织、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惯例或一般做法,所考虑的要求是不言而喻的;例如银行对顾客存款的保密性等;

d)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 7.2.2 与产品有关要求的评审 ● 7.3.2 设计和开发输入 ● 7.3.3 设计和开发输出

e)顾客满意度的信息的监视、收集和分析方法主要有: ● 与顾客的双周例会;

● 顾客满意度调查表——每月从质量、进度、安全文明生产来进行; f)对业主反馈回来的意见有进行分析,并改进;

18、顾客满意信息收集、分析、测量的方法、内容,责任部门是如何测量的,与顾客沟通的方法。答:a)顾客满意度信息的收集、分析、测量的方法有: ● 与顾客的双周例会;

● 顾客满意度调查表——每月从质量、进度、安全文明生产来进行; b)调查表从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三个层次进行测量; c)沟通的方法有:例会、来往文件、领导巡查、电话、电子文档等

19、内审频度,内审情况。

答:内审的频度:12个月内至少一次;内审情况(具体见内审报告)

内审的结果:

1、公司已经按照ISO9001:2000标准建立、实施了质量管理体系;

2、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在审核范围内基本符合审核准则,并得到实施,已经初步具有防止不合格,满足顾客要求和法律、法规要求的能力,已经初步具备了持续改进的机制。

20、您分管哪些部门、过程,这些过程控制得如何(与7.2与顾客有关的过程、7.4采购、7.5产品实现接口)。如何与其他领导沟通、协调、支持主控部门做好主控过程工作。答:a)分管的部门见:架构表

b)分管的过程见:职能分配表上的黑三角

c)管经营的回答7.2与顾客有关的过程、7.4采购;管生产的回答7.5产品实现(其它的自由发挥)

21、QMS(质量管理体系)所需过程包括哪些(四大过程),什么是八项基本原则。答:a)所需过程有: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实现、测量分析和改进; b)八项管理原则

为了成功地领导和运作一个组织,需要采用一种系统和透明的方式进行管理。针对所有相关方的需求,实施并保持持续改进其业绩的管理体系,可使企业获得成功。八项质量管理原则已经得到确认,最高管理者可运用这些原则,领导组织进行业绩改进: a)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组织依赖于顾客。因此,组织应当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要,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b)领导作用

领导者确立组织统一的宗旨及方向。他们应当创造并保持使员工充分参与实施组织目标的内部环境。c)全员参与

各级人员都是组织之本,只有他们的充分参与,才能使他们的才干为组织带来收益。d)过程方法

将活动和相关的资源作为过程进行管理,可以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的结果。e)管理的系统方法

将相互关联的过程作为系统加以识别、理解和管理,有助于组织提高实现目标的有效性和效率。f)持续改进

持续改进总体业绩应当是组织的一个永恒目标。g)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有效的决策是建立在数据和信息分析的基础上。h)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组织与供方是相互依存的,互利的关系可增强双方创造价值的能力。这八项质量管理原则形成了GB/T1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基础。

下载iso知识培训资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iso知识培训资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安全知识培训资料

    安全知识培训 在企业中,中基层管理人员就是企业的安全管理的执行领导者,在安全生产中起着领导的作用,所以各级管理人员应把安全生产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来抓,加大投入与管理,让我......

    医疗器械知识培训资料

    医疗器械知识培训资料《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中规定医疗器械是指单独或者组合使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材料或者其他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软件;其用于人体体表及体内的作......

    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资料

    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资料 第一章 消防法有关规定 1、为了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保护公民人身、公共财产和公民财产的安全,维护公共安全,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指定本......

    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资料

    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资料 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资料 目录 第一章 消防法有关规定 第二章 火灾常识 第三章 防火工作要点 第四章 消防器材的种类和使用方法 第五章 发生火灾后的应急......

    消防知识培训资料

    消防知识 培训资料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第一章 前 言 一、消防的方针: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二、公民的消防安全则任: 《一》学习和掌握预防火灾科学知识,严格遵守消防法规,积极主动做......

    消防知识培训资料

    消防知识培训资料 火灾是人类的大敌,它具有疯狂性、恐怖性、毁灭性的特点。一场无情的火灾,它会倾刻间烧毁成千上万财物乃至残酷地摧残、夺去人们宝贵的生命。因此,学消防、懂......

    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资料

    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资料 一、个人卫生 1、员工每年必须进行预防性的身体健康检查。 2、员工必须先取得健康证并经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 3、健康检查的“五病”包括病毒性......

    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资料

    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资料 (2010年 总务科 赵华) 一、灭火器的认识 1、普通干粉灭火剂(又称BC干粉灭火剂),是由碳酸氢钠(92%)、活性白土(4%)、云母粉和防结块添加剂(4%)组成。 2、多用途干粉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