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山东省薛城区防备煤矿“7.6”重大火灾事故案例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防备煤矿
“7·6”重大火灾事故
7月6日,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防备煤矿发生重大火灾事故,造成28人被困。
事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央领导同志作出重要批示。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局长骆琳,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副局长、国家煤矿安监局局长赵铁锤立即率领工作组赶赴事故现场,会同山东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认真贯彻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批示精神,全力以赴抢救被困矿工。目前,事故抢险救援工作仍在紧张进行。
防备煤矿为地方国有煤矿,证照齐全,原设计生产能力6万吨/年,2009年经技术改造生产能力达到15万吨/年。经初步分析,事故的原因是:井下运输下山底部车场空气压缩机着火,引燃钢棚背帮材料及煤体等可燃物,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导致人员被困。
这起事故暴露出该矿存在井下空气压缩机使用和管理不到位、井下防灭火工作不落实等严重问题;在发生重大险情时没有及时撤出作业人员,造成大量人员被困。为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切实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促进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特提出以下要求:
一、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这起事故是7月初6天以内发生的第三起重大煤矿事故,再次反映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反复性和长期性,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各地要认真吸取事故教训,全面深入排查治理煤矿各生产系统、各生产环节存在的隐患,及时发现和查处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行为。要立足于查大系统、治大隐患、防大事故,突出抓好煤矿“一通三防”、煤与瓦斯突出及水害等方面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发现重大隐患要立即停产整顿。对排查不认真、整改措施不落实、违法违规组织生产的煤矿,要依法严肃惩处;对存在重大隐患不能有效治理的煤矿,要坚决依法提请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关闭,迅速扭转近期煤矿重特大事故反弹势头。
二、切实加强井下现场管理。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精神,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为重点,抓住煤矿安全投入和技术装备、企业领导人带班下井、职工安全培训、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等方面,认真查找差距,扎实改进工作。要不断完善安全技术措施,形成完整的规章制度体系,提高现场安全管理水平,切实将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各煤矿、区队和班组,落实到每个岗位和每位员工,通过加强现场管理,进一步提高煤矿安全保障能力。同时,要加强应急演练,切实提高应急救援能力,遇到险情时,必须立即撤人,确保作业人员安全。
三、加强井下机电设备管理。各有关部门要督促辖区内煤矿企业全面加强机电管理,禁止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机电设备,并定期对矿井电气设备进行检修、测试,杜绝电气失爆。要深刻吸取近年来由于井下空气压缩机管理不到位造成重大事故的教训,对井下空气压缩机的使用、管理抓紧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并严格履行使用审批程序。空气压缩机一般应设置在地面。对深部多水平开采的矿井,空气压缩机安装在地面难以保证对井下作业点有效供风时,可在其供风水平以上两个水平的进风井井底车场附近设置的有独立通风系统的固定硐室内安装,确保安全可靠;2012年1月底前,要全部淘汰滑片式空气压缩机。达不到空气压缩机使用条件和没有能力管理井下空气压缩机的煤矿,一律不准在井下使用空气压缩机。
四、加大煤矿防灭火工作力度。煤矿企业要高度重视防灭火工作,将煤矿内因火灾、外因火灾防范工作列入重要议程,健全管理制度、明确各自职责,查明灾害情况、确定防范重点,配备专业人员、落实治理资金。煤矿井上、下均须设置消防材料库,消防材料库储存的材料、工具品种和数量应符合有关规定,禁止在井下使用非阻燃电缆、胶带、风筒等材料。井底车场、机电硐室、爆炸材料库、风动工具清洗硐室等火灾隐患严重地点,必须配备足够数量的灭火器材。开采容易自燃和自燃煤层时,必须编制相应的防灭火设计,采取综合防灭火措施,防止自然发火。开采容易自燃煤层或采用放顶煤方法开采自燃煤层的矿井,必须设立以灌浆为主的两种以上综合防灭火系统。
五、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监管监察工作。各地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牢固树立安全生产一切都要从零开始的理念,坚持以零事故为追求目标,切实增强做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进一步落实煤矿安全生产企业主体、部门监管、属地管理“三个责任”,加大安全防范、安全监管、责任追究“三个工作力度”,着力解决非法生产、违章作业、责任不落实、监管不力等突出问题。要深刻分析辖区内发生煤矿事故的技术和管理原因,注重总结各类事故中的共性和规律性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切实加强和改进煤矿安全生产工作。要运用典型案例开展安全教育,引导企业和职工深刻吸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防微杜渐,查隐患、堵漏洞,用事故教训推动工作,不断增强防范事故和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主动性,确保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第二篇: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防备煤矿“7_6”重大火灾事故的通报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 关于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防备煤矿 “7·6”重大火灾事故的通报
安监总煤调〔2011〕118号
各产煤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和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司法部直属煤矿管理局,有关中央企业:
7月6日,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防备煤矿发生重大火灾事故,造成28人被困。事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央领导同志作出重要批示。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局长骆琳,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副局长、国家煤矿安监局局长赵铁锤立即率领工作组赶赴事故现场,会同山东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认真贯彻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批示精神,全力以赴抢救被困矿工。目前,事故抢险救援工作仍在紧张进行。
防备煤矿为地方国有煤矿,证照齐全,原设计生产能力6万吨/年,2009年经技术改造生产能力达到15万吨/年。经初步分析,事故的原因是:井下运输下山底部车场空气压缩机着火,引燃钢棚背帮材料及煤体等可燃物,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导致人员被困。
这起事故暴露出该矿存在井下空气压缩机使用和管理不到位、井下防灭火工作不落实等严重问题;在发生重大险情时没有及时撤出作业人员,造成大量人员被困。为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切实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促进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特提出以下要求:
一、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这起事故是7月初6天以内发生的第三起重大煤矿事故,再次反映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反复性和长期性,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各地要认真吸取事故教训,全面深入排查治理煤矿各生产系统、各生产环节存在的隐患,及时发现和查处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行为。要立足于查大系统、治大隐患、防大事故,突出抓好煤矿“一通三防”、煤与瓦斯突出及水害等方面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发现重大隐患要立即停产整顿。对排查不认真、整改措施不落实、违法违规组织生产的煤矿,要依法严肃惩处;对存在重大隐患不能有效治理的煤矿,要坚决依法提请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关闭,迅速扭转近期煤矿重特大事故反弹势头。
二、切实加强井下现场管理。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精神,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为重点,抓住煤矿安全投入和技术装备、企业领导人带班下井、职工安全培训、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等方面,认真查找差距,扎实改进工作。要不断完善安全技术措施,形成完整的规章制度体系,提高现
场安全管理水平,切实将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各煤矿、区队和班组,落实到每个岗位和每位员工,通过加强现场管理,进一步提高煤矿安全保障能力。同时,要加强应急演练,切实提高应急救援能力,遇到险情时,必须立即撤人,确保作业人员安全。
三、加强井下机电设备管理。各有关部门要督促辖区内煤矿企业全面加强机电管理,禁止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机电设备,并定期对矿井电气设备进行检修、测试,杜绝电气失爆。要深刻吸取近年来由于井下空气压缩机管理不到位造成重大事故的教训,对井下空气压缩机的使用、管理抓紧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并严格履行使用审批程序。空气压缩机一般应设置在地面。对深部多水平开采的矿井,空气压缩机安装在地面难以保证对井下作业点有效供风时,可在其供风水平以上两个水平的进风井井底车场附近设置的有独立通风系统的固定硐室内安装,确保安全可靠;2012年1月底前,要全部淘汰滑片式空气压缩机。达不到空气压缩机使用条件和没有能力管理井下空气压缩机的煤矿,一律不准在井下使用空气压缩机。
四、加大煤矿防灭火工作力度。煤矿企业要高度重视防灭火工作,将煤矿内因火灾、外因火灾防范工作列入重要议程,健全管理制度、明确各自职责,查明灾害情况、确定防范重点,配备专业人员、落实治理资金。煤矿井上、下均须设置消防材料库,消防材料库储存的材料、工具品种和数量应符合有关规定,禁止在井下使用非阻燃电缆、胶带、风筒等材料。井底车场、机电硐室、爆炸材料库、风动工具清洗硐室等火灾隐患严重地点,必须配备足够数量的灭火器材。开采容易自燃和自燃煤层时,必须编制相应的防灭火设计,采取综合防灭火措施,防止自然发火。开采容易自燃煤层或采用放顶煤方法开采自燃煤层的矿井,必须设立以灌浆为主的两种以上综合防灭火系统。
五、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监管监察工作。各地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牢固树立安全生产一切都要从零开始的理念,坚持以零事故为追求目标,切实增强做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进一步落实煤矿安全生产企业主体、部门监管、属地管理“三个责任”,加大安全防范、安全监管、责任追究“三个工作力度”,着力解决非法生产、违章作业、责任不落实、监管不力等突出问题。要深刻分析辖区内发生煤矿事故的技术和管理原因,注重总结各类事故中的共性和规律性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切实加强和改进煤矿安全生产工作。要运用典型案例开展安全教育,引导企业和职工深刻吸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防微杜渐,查隐患、堵漏洞,用事故教训推动工作,不断增强防范事故和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主动性,确保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请各省级煤矿安全监管部门迅速将本通报精神传达至辖区内有关地方政府和所有煤矿企业,并认真督促抓好贯彻落实。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二○一一年七月十九日
第三篇:特大、重大火灾事故案例整理
火灾等级
根据2007年6月26日,公安部下发的《关于调整火灾等级标准的通知》。新的火灾等级标准由原来的特大火灾、重大火灾、一般火灾三个等级调整为特别重大火灾、重大火灾、较大火灾和一般火灾四个等级。
A特别重大火灾: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B重大火灾: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C较大火灾,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D一般火灾,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注:“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数。)火灾分类:
火灾根据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分为A、B、C、D、E、F六类。
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通常具有有机物质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如木材、煤、棉、毛、麻、纸张等火灾。
B类火灾:指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煤油、柴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等火灾。
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等火灾。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铝镁合金等火灾。E类火灾:带电火灾。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
F类火灾: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如动植物油脂)火灾。
案例编号:0001 案例名称:河南洛阳东都商厦“12.25”火灾 危机类型:事故灾害
案例摘要:2000年12月25日,河南省洛阳东都商厦因非法施工、电焊工违章作业引燃可燃物造成火灾,造成309人死亡,7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275万元。起因物:电器设备(可勾选)案例信息:(一)东都商厦基本情况
东都商厦位于洛阳市老城区中洲东路339号,占地面积3200平方米,建筑面积17900平方米。北侧为正门,隔一小广场靠中洲东路,广场入口处有“步森服饰”等违章建筑,商厦南侧靠东大街,东西为宽约4米的走道。商厦地下二层,地上建筑为北部四层,南部二层,南二楼顶有一泳池,建筑东、南、西、北四角各有一敞开式楼梯,地下二至一层中部有一小楼梯。商厦原系市一局下属全民所有制企业。地下二层为家具商场;地下一层和一层租给丹尼斯量贩,正在装修,拟于12月28日开业;
二、三楼为个体商户租赁经营,其中二楼为服装鞋帽,三楼为床上用品、钟表照相器材等;四楼为个体承包的歌舞厅,中间为舞厅,面积约600平方米,四周为包厢、办公室、会议室,分隔为木结构。商厦虽有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系统,但由于年久失修,报警系统失灵、灭火系统水泵不能启动,地下层无报警、喷水设施。有疏散指示标志灯和个别应急照明(歌舞厅)。该商厦是洛阳消防支队列管的消防重点单位,1997年列为河南省40家重大火灾隐患单位之一,97年以来,支队共检查15次,提出整改要求60余条。支队多次下发整改通知书,2000年5月16日曾作出停业整改的处罚,但商厦一直违章经营,直至火灾发生。(二)事故发生
2000年11月底,东都分店在装修时已经将地下一层大厅中间通往地下二层的楼梯通道用钢板焊封,但在楼梯两侧扶手穿过钢板处留有两个小方孔。2000年12月25日20时许,为封闭两个小方孔,东都分店负责人王某某(台商)指使该店员工王某某和宋某、丁某某将一小型电焊机从东都商厦四层抬到地下一层大厅,并安排王某某(无焊工资质证)进行电焊作业,未作任何安全防护方面的交代。王某某施焊中也没有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电焊火花从方孔溅入地下二层可燃物上,引燃地下二层的绒布、海绵床垫、沙发和木制家具等可燃物品。王某某等人发现后,用室内消火栓的水枪从方孔向地下二层射水灭火,在不能扑灭的情况下,既未报警也没有通知楼上人员便逃离现场,并订立攻守同盟。正在商厦办公的东都商厦总经理李某某以及为开业准备商品的东都分店员工见势迅速撤离,也未及时报警和通知四层娱乐城人员逃生。随后,火势迅速蔓延,产生的大量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含氰化合物等有毒烟雾,顺着东北、西北角楼梯间向上蔓延(地下二层大厅东南角楼梯间的门关闭,西南、东北、西北角楼梯间为铁栅栏门,着火后,西南角的铁栅栏门进风,东北、西北角的铁栅栏门过烟不过人)。由于地下一层至三层东北、西北角楼梯与商场采用防火门、防火墙分隔,楼梯间形成烟囱效应,大量有毒高温烟雾通过楼梯间迅速扩散到四层娱乐城。着火后,东北角的楼梯被烟雾封堵,其余的3部楼梯被上锁的铁栅栏堵住,人员无法通行,仅有少数人员逃到靠外墙的窗户处获救,其余309人中毒窒息死亡,其中男135人,女174人。危机处理:
12月25日晚21时38分,洛阳市110报警台接到东都商厦的火灾报警,市消防支队火速派出四辆消防车抵达现场扑救,随即又调派22辆消防车紧急增援,现场指挥部下达了“强攻救人”的命令,采取“南北夹攻”的战术灭火救人,200多名消防队员投入战斗,一线消防队员头戴空气呼吸器向内强攻。商厦地下二层内家具等大量可燃物燃烧导致的浓烟和烈火顺东北、西北2个楼梯向上快速蔓延,整个商厦照明中断,陷于一片浓烟、高温和黑暗之中,消防队员的强光手电照明也无济于事。4个楼梯除东北角楼梯外均上锁。商厦4楼歌舞厅400余名群众及楼内部分施工民工被浓烟围困。商厦北面的违章建筑和停放的大量自行车严重阻碍消防车通行停靠,浓烟和高温给消防队员的进攻造成了极大的困难。经现场800多名消防队员、公安民警和部队战士的积极营救,共救出群众106人。火灾于10点50分被控制,凌晨0时37分完全扑灭。案例思考:
“12.25”特大火灾为90年代以来仅次于克拉玛依火灾死亡人数的恶性火灾,教训极其深刻,应引起我市的高度警惕。
一、消防自动报警、自动灭火设施失灵,整个建筑无防火致使火灾在初起时未被控制而蔓延扩大。起火的地下二层无自动报警、灭火设施、无防火分区火势在存放大量家具等可燃物的情况下,大面积燃烧,烟火迅速从楼梯入口向上蔓延。
二、敞开式楼梯成了“拨火烟窗”,是火灾时烟火蔓延的途径。烟火从东南角、西北角向上蔓延,因二、三层入口处用木板封闭,不通风,浓烟迅速涌入四楼歌舞厅敞开的入口,充满整个歌舞厅,高浓度的烟气造成大量人员在短时间内窒息。三、四个敞开式楼梯中仅有东北楼梯未上锁,其余三个均锁闭,致使人员无法逃生。如果烟雾较轻的南面两个楼梯未上锁,被困人员将可能经此逃生。现场观察表明,火灾中未上锁的东北楼梯烟熏痕迹最重,是烟火蔓延的主要途径,根本无法从此处疏散。
四、违章建筑等造成通道不畅,严重影响火灾扑救。由于北侧小广场入口处存在违章建筑,通道狭窄且停放大量自行车,消防车接近、停靠困难,尤其是曲臂车被迫等其他消防车退出再接近大楼,贻误了灭火救人时机。商厦西侧搭建的商铺也影响了登高救人灭火。
五、消防装备落后难以快速灭火救人。防火隔热服、空气呼吸器数量不足,一线灭火救人的消防队员在剧烈浓烟、高温、个人照明设备基本失去作用的情况下,无法迅速冲入火场判明情况并迅速救人。缺少15米金属拉梯也给登高救人造成困难。
六、电焊施工人员无证上岗,未采取安全防范措施,违章施工导致火灾发生。
七、商厦消防管理薄弱。从起火至报警时间长达约2小时,在电焊工逃离现场后,商厦没有人发现烟雾并报警,更没有人通知舞厅工作人员组织疏散,致使失去最佳逃生时机。
八、四楼歌舞厅违反公安部《公共娱乐场所消防管理规定》未设单独防火分区和安全疏散通道。
九、消防监督部门多次责令整改火灾隐患,始终未能有效整改。消防部门多次发出《重大火险整改通知书》责令整改,12月1日专题报市政府要求对商厦停业,但商厦仍违章装修,违章经营。
十、职工群众消防安全意识不强。火灾发生后,报警者向110报警而未向119报警。烟雾刚窜至四楼时,由于舞厅内人员较多(约400余人),空气原本混沌,对少量烟雾掉以轻心,当涌入大量浓烟时场面惊慌混乱,已是逃生无门;群众对救生气垫等消防救生措施不敢尝试使用。
案例编号:0002 案例名称:辽宁阜新艺苑歌舞厅火灾 危机类型:事故灾害
案例摘要:1994年11月27日13时28分,辽宁省阜新市艺苑歌舞厅发生重大火灾,造成233人死亡,20人受伤,烧毁建筑面积180平方米,烧毁音响、灯具、座椅、沙发和饮料食物等物品,直接财产损失12.8万元。火灾原因是舞客邢胜利将点烟时未熄灭的报纸卷塞入破损的沙发洞内,引燃沙发所致。起因物:固体物质(皮毛)案例信息:
一、艺苑歌舞厅基本情况。
该歌舞厅原系阜新市评剧团的排练厅,建于1974年,为单层砖木结构建筑(砖墙、木门窗、木人字房架)房顶为石棉瓦,属三级耐火等级。该舞厅分为大厅主体建筑和附属偏厦两部分。主体建筑长盟.6米,宽11.2米,高7.5米,建筑面积253平方米;南侧偏厦长20.4米,宽2.45米,高2米,建筑面积5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03平方米。
舞厅设有南、北两个出口。北面出入口面临大街,为入场门,内门宽0.8米,外门宽0.87米,内、外门口均有一个5步台(每步0.2米)。南面出入口为太平门,通向院内,宽1.8米,发生火灾前,该门上拴挂锁。在北墙与南墙上方各有6个距地面3.5米高的窗户,这些窗户全被封在吊顶上。南段偏厦耳房高2米,设有4个窗户,全装有铁栅栏。该舞厅产权属阜新市评剧团,1992年7月租赁给王文忠(原海州矿电务段职工,男,41岁)个人承包经营。
1994年5月,王文忠对该歌舞厅进行装修(未办理建审手续)。大厅吊顶采用胶合板、帖顶纸,墙壁为化纤装饰布;该歌舞厅靠墙壁放置沙发80余个,沙发表皮为人造革面料,内垫为聚氨脂泡沫。经试验,舞厅选用的化纤装饰布极易燃烧,燃烧时产生大量有毒烟雾,并伴有带火的熔滴;电器线路采用截面为4平方毫米铝芯和铜芯塑料线,电线未穿阻燃管或金属管;该舞厅太平门及出入口未设疏散指示照明和应急照明灯。案例处理:
1994年11月27日13时30分,辽宁省阜新市艺苑歌舞厅发生特大火灾。市公安消防支队于13时37分接到报警,先后调动了3个公安消防中队和1个企业专职消防队,14台战斗车,85名指战员参加灭火战斗,13时50分大火被扑灭。案例思考: 经验与教训:
1.当地政府未能正确处理好发展经济与消防安全的关系;
2.有关主管部门缺少社会消防安全责任意识。阜新市文化局及市评剧团作为该舞厅的管理部门,忽视消防安全工作,没有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及省有关文化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管理的各项规定。发放证照的文化、工商、公安等有关管理部门缺乏协调,造成工作漏洞。
3.企业自身管理混乱,严重违反消防法规。该歌舞厅的消防管理工作极其混乱,业主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不经公安消防机构审批和验收,擅自对歌舞厅进行改造装修,并大量使用易燃材料;舞厅出入口狭窄,未设置应急照明,并在营业时将安全出口上栓挂锁;该舞厅审批定员为140人,但经营中长期超员,起火时厅内人员多达300余人,且现场无人组织疏散。业主严重忽视消防安全,违反消防法规是造成这起恶性火灾的主要原因。案例编号:0003 案例名称:京珠高速半挂大货车追尾---大宝山隧道槽罐车二甲苯剧燃 危机类型:事故灾害
案例摘要:京珠高速半挂大货车追尾---大宝山隧道槽罐车二甲苯剧燃,造成两人死亡,5人住院治疗。起因物:气体类--(甲烷)案例信息:
2008年5月4号零时左右,,在京珠高速公路南行K141公里大宝山隧道口,一辆载有化学危险品“二甲苯”的槽罐车被一辆半挂大货车追尾相撞,事故造成危险品泄漏并剧烈燃烧,两人被当场烧死,另有5人吸入浓烟需送院治疗。
救援官兵到达现场后,只见运载化学危险品事故车和半挂大货车正剧烈燃烧,火势异常猛烈,并散发出大量足以令人窒息的滚滚浓烟;而装有化学危险品槽罐车从车头到车尾已被烧得不成形,罐体更被烧得通红,随时有爆炸的危险。案例处理:
4日凌晨零时15分许,韶关市曲江区消防大队接到救援出动命令后,立即派出1辆指挥车、4辆消防车和18名消防官兵火速赶赴火灾现场。
有关部门立即启动了隧道火灾交通事故紧急处置预案,高速公路交警和路政部门迅速封闭现场,并及时将隧道内的其他车辆和群众疏导到安全地带。交警部门随后在京珠高速沙溪和翁城等收费站实施南北行车辆分流等交通管制措施。由于事故现场隧道受损严重,交警部门封闭了大宝山南行隧道,引导南行车辆借道北行隧道通行,北行隧道内实施双向通车。
案例编号:0004 案例名称:2005年“12.15”辽源市中心医院火灾 危机类型:事故灾害
案例摘要:2005年12月15日,辽源市中心医院发生特大火灾事故,造成37人死亡、95人受伤,过火面积5700余平方米,直接经济损失821.9万元。事故发生原因是中心医院配电室电缆沟内发生电缆短路故障引燃可燃物。起因物:带电火灾 案例信息:
(一)基本情况
吉林省辽源市中心医院位于辽源市龙山区东吉大路150号,二级甲等综合医院,隶属辽源市卫生局,占地面积6.2万平方米,院内有四个医疗、住院区和环廊园林门诊楼、综合楼等,建筑物由“通廊”相互连接,总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起火建筑为中心医院用于医疗、住院的一至四区,建筑面积13923平方米。其中:一、二、三区建于1962年,系三层三级耐火等级(砖木结构)建筑物,建筑面积10323平方米,设有急诊室、CT室、ICU、透析、病理、预防、康复、手外科、妇科、耳鼻喉、普外、胸外、手术室、儿科、脑外等15个科室;四区建于1987年,系四层二级耐火等级(砖混结构)建筑物,建筑面积3600平方米,设有骨科、循环、血液、神经内科、眼科和住院部等6个科室;综合楼建于2002年,系九层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物,建筑面积6800平方米,设有高干病房和办公区。
该医院共有职工735人,床位686张。当日医院登记入住病人235人,值班医护人员80人,陪护、探视人员200余人。
(二)事件发生过程:
2005年12月25日,该院第一次因主电源供电电缆短路,导致全院停电的时间是16时10分许,当值班电工将配电室切换装置手动切换到备用电源并恢复供电约五分钟左右,即发现配电室电缆沟内传出爆鸣声,并随即从电缆沟内蹿出浓烟、火焰,配电室内切换柜、主受柜、负载配电柜、电容柜都相继起火燃烧,火势迅速经门窗蹿向走廊和上面楼层。当班电工随即大喊“起火了”,并跑向大楼外东侧100余米处的变压器拉闸断电。约16时30分,该院总务科长赵永刚向分管后勤的李明明副院长报告火情,并问“是否报警”,李怕“消防队来后出水损坏设备、打碎玻璃”,甚至“以为着不起来”,而吩咐“先不要报警”。直至眼看火势已蔓延扩大,该副院长才于16时57分55秒用手机报警(辽源市消防调度指挥中心电脑显示),但已失去救人和灭火最佳时机。案例处理:
16时57分55秒,辽源市公安消防支队119调度指挥中心接到报警电话后,立即调派市区龙山、特勤、西安、电厂公安消防中队、辽源矿务局专职消防队、东辽和东丰两县公安消防中队共26辆消防车、123名指战员赶赴现场进行扑救。总队接到报告后,又及时调集了邻近的长春、四平、通化三市公安消防支队共20台消防车、100名官兵赶赴现场进行增援。成立了火场指挥部,将“救人第一,全力抢救疏散被困人员”作为火场主要方面,并划分6个作战区域,全面展开救人行动及灭火救援工作。
21时30分,火场指挥部命令所有力量,对医院所有房间进行搜救,全力扑救残火。22时20分,第一次搜救工作结束,搜救出22具遇难人员尸体残骸。23时许,大火被彻底扑灭。23时05分至16日2时25分,指挥部又组织参战力量连续进行了3次拉网式搜救工作,又搜救出部分尸体残骸。16日4时,指挥部第5次组织消防、武警和卫生部门力量对现场进行了再次清理,又搜救出少量的遇难者肢体。中午12时,指挥部又组织了300多名驻军官兵,对现场进行最后清理,未发现遇难者尸体。至此,搜救工作全部结束。
经火灾事故调查技术组及专家组对现场反复勘验和当地公安机关询问调查,大量痕迹物证和鉴定结果证明,这起火灾的起火部位位于该院门诊楼东侧二层配电室内。起火点位于配电室南侧电缆沟内距西墙200cm、距南墙55cm处。起火原因系配电室电缆沟内2号部位电缆短路引燃可燃物所致。此次特大火灾共造成37人死亡(男性16人、女性21人),其中,当场死亡22人,送往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15人;95人受伤(其中,男性51人,女性44人;重伤46人)。过火面积5700余平方米。直接财产损失821.9万余元。案例思考:
1、一是伪劣产品、违章施工直接导致了火灾事故的发生。
2、火灾报警晚。
3、建筑物耐火等级低;
4、火灾荷载大;
5、受困病患行动不便,疏散困难
案例编号:0005 案例名称:吉林市中百商场2.15特大火灾事故 危机类型:事故灾害
案例摘要: 2004年2月15日,吉林省吉林市中百商厦发生特大火灾事故,54人在事故中丧生,70多人受伤,过火面积 2040平方米,直接经济损失约426万多元。由于雇工于洪新当日9时许在向3号库房送纸板时,将嘴上叼着的烟头掉落在库中,引燃地面上的纸板纸屑等可燃物引起的。案例信息:
中百商厦全称为中百商厦长春路批发市场,位于吉林市长春路53号,坐北朝南正向建设,面向长春路。该建筑1993年3月兴建,1995年1月竣工投入使用;整体四层,其中一层层高 6米,在中间 3米 处设有一圈回廊(设置摊位);长 53.3米,一层宽 20.3米,高 20.65米,总面积 4328平方米 ;框架结构,耐火等级为二级;设有两部疏散楼梯,每个楼梯净宽为 3.3米,总疏散宽度为 6.6米 ;一层设有安全出口3个,直通室外。楼内安装墙壁消火栓8个,一至三层有火灾自动报警器,配备有疏散指示标志7个(现场残存)和应急照明5个(现场残存)、干粉灭火器各部位共配备36个(另在后院铁笼内外存有23个报废的)、10樘防火卷帘及1个 90立方米 的消防水池等消防设施设备,并制定有消防安全应急预案。
该商厦属国有商业企业,现在隶属于吉林市商委,有在册职工200人,在岗职工20人,采取出租铺面方式经营。一层(含回廊)、二层为商场,主要经营食品、日杂、五金、家电、钟表、鞋帽、文体用品、化妆品、箱包、针织、服装、布匹、床上用品、工艺品、小百货等;三层为洗浴;四层为舞厅和台球厅,共有业户146户(其中有档案合同的132户,无档案合同的14户),发生火灾的楼内有业主150人,中百职工7人。危机处理:
2月15日 11时许,中百商厦北侧锅炉房锅炉工李铁男(别名李铁成)发现毗邻的中百商厦搭建的3号库房向外冒烟,于是便找来该库房的租用人——中百商厦伟业电器行业主焦淑贤的雇工于洪新来用钥匙打开门锁,发现仓库着火。他们便用锹铲雪和喊人从商场几个楼层取来干粉灭火器来扑救,未能控制火势。火灾突破该库房与商厦之间的窗户蔓延到营业厅。此时营业厅内人员只顾救火和逃生,没人向消防队报警。据吉林市消防调度指挥中心电脑记录证实,直到11时28分,消防队才第一次接到报警(经查,报警人系吉林勘测设计院员工吕焱华,他路过中百商厦南面的长春路时,看到中百商厦着起火来,用手机挂119电话报的警)。消防调度指挥中心首批命令4个中队出警。距离火灾现场最近的长春路消防中队5台消防车行至途中,看到整个中百商厦已被浓烟笼罩,当即向支队调度室报告。支队立即命令市区所有11个消防执勤中队和支队机关全体人员以及中油吉化集团公司消防支队赶赴火场,并同时报告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和120急救中心。从11时32分首批5台车到达现场展开救援开始,到11时50分左右,相继共有60台消防车、2台曲臂举高车、吉化消防队1台直臂云梯车、320名消防指战员到达现场。在部署力量,控制火势向上和周围蔓延的同时,采用 9米、15米 拉梯,挂钩梯连挂,救生绳,举高车和云梯车等工具强行内攻,并组织消防队员冒着烟火登楼疏散和奋力抢救受困人员,共抢救出190多人(包括死伤人员)。与此同时,有500多名公安干警、100多名医护人员和24 辆救护车,参加了救援行动。现场组成了扑救组、救护组、秩序维护组、现场调查组、信息综合组。市委、市政府、市公安局领导亲临现场组织救援工作。经过各方全力奋战,火灾于15时30分被彻底扑灭。之后,又反复认真细致地对现场进行了清理。
2月16日 晚,国务院调查组宣告成立,组成了以公安部消防局政委陈家强为组长,商务部商政司副司长霍建国、公安部消防局高级工程师杨志杰、吉林省公安厅消防局局长周峰为副组长,公安部火灾调查专家小组成员和公安部消防局、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吉林省总工会、内贸办、公安厅消防局等11名人员为成员的技术组,负责调查中百商厦经营组织情况、消防设备设施状况、火灾事故发生和扑救经过、火灾直接原因、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等事实。
第四篇:山东省煤矿重大安全隐患分类明细
关于印发《山东煤矿安全监察局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监察办法》的通知
鲁煤安监发〔2008〕2号
各煤矿安全监察分局、机关各处室:
为建立煤矿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依据《安全生产法》、《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国务院令第446号)等法律法规,结合国家安监总局2008年“隐患治理年”活动要求,联系全省煤矿安全生产实际,制定了《山东煤矿安全监察局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监察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为抓好落实,要求如下:
一、各单位要迅速组织学习《山东煤矿安全监察局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监察办法》,深刻领会其内涵和要求,立即对现有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进行检查,不符合规定要求的要立即进行修改、补充、完善。要详细界定部门、岗位、人员在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中的职责要求,建立一套横到边、纵到底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形成隐患排查、确认、整改、监察(检查)、处罚、档案管理的闭合机制,杜绝责任空档。
二、各煤矿安全监察分局要按规定组织好季度辖区煤矿重大安全隐患报告审查,确定重点监察矿井和重点监察的隐患,并于每年一月三十日前将审查情况报省局安全监察处。省局每年一季度将根据全省煤矿安全隐患排查实际情况,对相关地市和省属煤矿企业开展一次重大安全隐患备案核查,确定全省重点监察区域和重点监察矿井。对列为重点监察的隐患,分别由分局和省局实行挂牌督办。
三、要加强煤矿安全监察人员履行监督责任情况的监督,凡发现不按规定监督煤矿企业排查、治理重大隐患的,按有关规定对单位和人员给予行政处分;凡对排查确认的重大隐患和挂牌督办的隐患监督不力,导致发生事故或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本办法由各分局转发至各煤矿。
二○○八年一月十五日
山东煤矿安全监察局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监察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建立煤矿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以下简称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根据《安全生产法》、《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国务院令第446号)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煤矿安全隐患按威胁严重程度、解决难易、工程量大小分为一般安全隐患和重大安全隐患。
一般安全隐患是指危险性不大、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消除的隐患; 重大安全隐患是指危险性较大、发现后一时难以整改、需要列入治理计划或局部停产治理以及依靠企业自身力量难以完成整改消除的隐患,主要指《山东省煤矿企业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分类明细》(附件)中所列的90种安全隐患。
第二章 报告审查
第三条 根据有关规定,山东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建立煤矿重大安全隐患报告审查制度。
煤矿安全监察分局每季度初开展一次辖区煤矿重大安全隐患报告审查,确定辖区安全隐患重点监察矿井和重点监察项目。
山东煤矿安全监察局根据全省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报告情况,每年第一季度开展一次重大安全隐患备案核查,确定重点监察区域和重点监察矿井以及重大安全隐患督办项目。
第四条 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发现煤矿安全隐患的途径,一般为“三项”监察、重大安全隐患报告审查和核实安全隐患举报。
第三章 隐患确认
第五条 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监察过程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必须及时进行确认。煤矿安全监察分局确认的重大安全隐患及时上报省局。
“三项”监察中发现有附件所列90种重大安全隐患之一的,必须以执法文书的方式确认;
在审查煤矿企业的重大安全隐患报告时,根据审查情况和有关规定,以公文等形式确认重大安全隐患;
在查实举报安全隐患后必须以执法文书的方式确认煤矿企业存在的重大安全隐患。
第六条 确认的重大安全隐患实行辖区督办。
第四章 挂牌督办
第七条 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对确认的重大安全隐患登记建档,并逐一指定专人负责跟踪监控,督促企业认真整改。必要时可通过相关媒体向社会公示或实行挂牌督办。
第八条 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应下达整改指令,要求限期整改或落实整改措施。
一般安全隐患应在执法文书中明确整改期限和整改目标要求。
重大安全隐患必须以执法文书或公文形式明确整改责任人、整改期限和整改目标要求。
重大安全隐患涉及两个及两个以上矿井的,应由其共同管辖关系的省属矿业集团公司、地方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组织协调治理。
第五章 隐患监察
第九条 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对下列情况进行重点监察:
(一)煤矿是否存在《山东省煤矿企业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分类明细》所列的90种重大安全隐患;
(二)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报告和治理工作第一责任人(煤矿主要负责人)主体责任落实情况;
(三)煤矿月度安全隐患排查、制定治理方案和安全保障措施情况;
(四)安全隐患治理方案和安全措施落实情况。
第六章 检查指导
第十条 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对地方煤矿安全监管部门隐患排查治理中的下列情况给予检查指导:
(一)建立重大安全隐患登记建档、公示、挂牌督办、验收核销、举报查处等制度情况。
(二)不定期对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监督检查情况。
(三)对责令停产整顿的煤矿组织巡回检查或实行分片包干、督促指导煤矿按治理方案进行治理的情况。
(四)重大安全隐患治理验收情况。
第七章 处罚、移交
第十一条 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发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依法从严查处:
(一)煤矿主要负责人未履行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职责,应责令其限期改正;由此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从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煤矿未按规定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对安全隐患未采取措施进行治理、对重大安全隐患隐瞒不报或擅自降级处理的,依法按处罚上限对煤矿企业进行行政处罚。并按省政府156号令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
(三)对存在国务院446号令所列重大隐患仍进行生产的矿井,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矿长安全资格证,责令停产整顿,并对煤矿和主要负责人进行经济处罚;
对3个月内2次及以上有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仍进行生产的煤矿,吊销矿长的安全资格证,5年内不得重新核发。
第十二条 属于地方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检查中发现、实行挂牌督办并责令停产整顿(含局部停产)的重大安全隐患,在完成治理后,应聘请有资质的机构对重大安全隐患的治理进行评价,出具评价报告。符合规定要求的,煤矿企业应向作出处罚决定的部门提出书面恢复生产申请。
第十三条 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发现不属于管辖权限范围以内的重大安全隐患或接到该类安全隐患的报告时,应将有关资料及时移送具备相关管辖权限的部门并记录备查。
第八章 销号归档
第十四条 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应定期将煤矿企业重大安全隐患情况和地方煤矿安全监管部门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向地方人民政府通报。
第十五条 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在核实煤矿重大安全隐患治理验收报告,确认合格后,应将重大安全隐患从登记中销号。
第九章 附则
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执行。
山东省煤矿企业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分类明细
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监总煤矿[2005]133号文等规定,结合山东实际,认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煤矿重大安全事故隐患。
一、超能力、超强度或者超定员组织生产的
1、矿井全年产量超过矿井核定生产能力的;
2、矿井月产量超过当月产量计划10%的;
3、一个采区内同一煤层布置3个(含3个)以上回采工作面或5个(含5个)以上掘进工作面同时作业的;
4、未按规定制定主要采掘设备、提升运输设备检修计划或者未按计划检修的;
5、未制定井下劳动定员标准或者实际入井人数超过煤矿安全监管部门批准人数的。
二、瓦斯超限作业的
1、瓦斯检查员配备数量不足的;
2、不按规定检查瓦斯,漏检、假检的;
3、瓦斯超限后不采取措施继续作业或有超限记录却未采取相关措施的。
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未依照规定实施防突措施的
1、未建立防治突出机构并配备相应专业人员的;
2、未装备矿井安全监控系统和抽放瓦斯系统,未设置采区专用回风巷、回风井的;
3、未进行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的;
4、未采取防治突出措施的;
5、未进行防治突出措施效果检验的;
6、未采取安全防护措施的;
7、未按规定配备防治突出装备和仪器的;
8、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未执行《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的;
9、有瓦斯动力现象或邻近矿井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本矿井未按要求进行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的。
四、高瓦斯矿井未建立瓦斯抽放系统的
1、一个采煤工作面的瓦斯涌出量大于5m3/min或一个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大于3m3/min,用通风方法解决瓦斯问题不合理而未建立抽放瓦斯系统的;
2、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达到《煤矿安全规程》第145条第二款规定而未建立抽放瓦斯系统的。
五、瓦斯矿井未建立安全监控系统,或者瓦斯监控系统不能正常运行的
1、未配备专职人员对矿井安全监控系统进行管理、使用和维护的;
2、传感器设置数量不足、安设位置不当、调校不及时,瓦斯超限后不能断电和报警的。
六、通风系统不完善、不可靠的
1、矿井总风量不足的;
2、主井、回风井同时出煤的;
3、两台主要通风机能力不匹配的;
4、违反规定串联通风的;
5、没有按正规设计形成通风系统的;
6、采掘工作面等主要用风地点风量不足的;
7、采区进(回)风巷未贯穿整个采区,或者虽贯穿整个采区但一段进风、一段回风的;
8、风门、风桥、密闭等通风设施构筑质量不符合标准、不能满足通风安全需要的。
七、综合防尘系统不健全的
1、防尘用水水质、水压、水量不能满足安全需要的;
2、井下积尘超过规定的;
3、防尘系统不健全或未按规定采取综合防尘措施的。
八、自然发火严重,未采取有效措施的
1、开采容易自燃和自燃煤层时,未编制防治自然发火设计或者未按设计组织生产的;
2、矿井采用放顶煤采煤法采取措施后仍不能有效防治煤层自然发火的;
3、开采容易自燃和自燃煤层的矿井,未选定自然发火观测站或者观测点位置并建立监测系统、未建立自然发火预测预报制度,未按规定采取预防性灌浆或者全部充填、注隋性气体等措施的;
4、有自然发火征兆没有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并继续生产的;
5、开采容易自燃煤层未设置采区专用回风巷的。
九、爆炸材料和爆破作业管理不符合规定的
1、爆炸材料库设置不符合规定的;
2、未建立爆炸材料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的;
3、未按矿井瓦斯等级选用相应的煤矿许用炸药和雷管、未使用专用发爆器的;
4、未坚持“一炮三检”和“三人连锁”放炮制度的。
十、严重水患未采取有效措施的
1、未查明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和采空区、相邻矿井(含非煤矿山)及废弃老空(窑)积水等情况而组织生产的;
2、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没有配备防治水机构或人员,未按规定设置防治水设施和配备有关技术装备、仪器的;
3、在有突水威胁区域进行采掘作业未按规定进行探放水的;
4、擅自开采各种防隔水煤柱的;
5、有明显透水征兆未撤出井下作业人员的;
6、防、排水系统不完善、防排水设备和设施不完好的;
7、井口标高低于历年最高洪水位的;
8、未制定雨季三防工作计划或者未组织实施、按时完成计划项目的;
9、开采区域上部采空区有积水水患,未排除隐患、进行采掘活动的;
10、受底板承压水威胁严重、开采前未编制防治水设计进行治理的;
11、地表水下、煤层露头等部位开采,未组织专家进行安全可靠性论证的;
12、矿井施工的防水隔离设施无设计、未经验收或不合格的。
十一、超层越界开采、擅自开采保安煤(岩)柱;
1、超出采矿许可证规定开采煤层层位、坐标控制范围进行开采的;
2、擅自开采保安煤岩柱的;
3、超过规定的煤层上、下限开采的。
十二、有冲击地压危险,未采取有效措施的;
1、有冲击地压危险的矿井未配备专业人员并编制专门设计的;
2、未进行冲击地压预测预报、未采取有效防治措施的;
3、在现有条件下难以有效防治冲击地压危险,未按规定进行专家论证的。
十三、使用明令禁止使用或者淘汰的设备、工艺的
1、使用列入国家淘汰的煤矿机电设备和工艺目录的产品或工艺的;
2、矿井提升人员的绞车、钢丝绳、提升容器、斜井人车等未按规定进行定期检验的;
3、使用非阻燃皮带、非阻燃电缆,采区内电气设备未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的;
4、采用不能保证2个畅通安全出口采煤工艺开采的;
5、高瓦斯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开采容易自燃和自燃煤层(薄煤层除外)矿井采用前进式采煤方法的。
十四、年产6万吨以上的煤矿没有双回路供电系统的
1、单回路供电的;
2、有两个回路但取自一个区域变电所同一母线端的;
3、一回路停止供电时,备用回路不能担负全部负荷的。
十五、新建煤矿边建设边生产,煤矿改扩建期间,在改扩建的区域生产,或者在其他区域的生产超出安全设计规定的范围和规模的
1、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未经审批擅自组织施工的;
2、违反建设程序,未经核准(审批)或越权核准(审批)擅自组织施工的;
3、对批准的安全设施设计做出重大变更后未经再次审批并组织施工的;
4、改扩建矿井在改扩建区域生产的;
5、改扩建矿井在非改扩建区域超出安全设计规定范围和规模生产的;
6、建设项目安全设施未经竣工验收并批准而擅自组织生产的。
十六、煤矿实行整体承包生产经营后,未重新取得煤炭生产许可证和安全生产许可证从事生产,或承包方再次转包,以及煤矿将井下采掘工作面和井巷维修作业进行劳务承包的
1、生产经营单位将煤矿(矿井)整体承包或者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的;
2、煤矿(矿井)实行整体承包(托管)但未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载有双方安全责任与权力内容的承包合同进行生产的;
3、整体承包方(承托方)未重新取得煤炭生产许可证和安全生产许可证进行生产的;
4、整体承包方(承托方)再次转包的;
5、将井下采掘工作面或者井巷维修作业对外承包的。
十七、煤矿改制期间和改制后未明确安全生产责任人和安全管理机构,或在改制后未重新取得或者变更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的
1、煤矿改制期间和改制后,未明确安全生产责任人进行生产的;
2、煤矿改制期间和改制后,未明确政府监管部门和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其安全管理人员进行生产的;
3、煤矿改制后,未重新取得或者变更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以及矿长资格证、矿长安全资格证进行生产的。
十八、不按规定进行安全培训教育的
1、企业未建立健全安全培训教育制度、经费不足的;
2、未进行全员培训教育或考核不合格仍安排上岗的;
3、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未经培训合格上岗作业的。
十九、受自然条件或自然灾害影响严重的
1、开采极薄煤层的采煤工作面支护后空间净高度低于0.6m的;
2、矿井采深超千米未经地方人民政府组织专家论证的,或论证认为现有技术条件难以保证开采安全仍进行生产的;
3、矿井处于低洼地带或附近有河流、湖泊、水库未采取防止地面水溃入井下措施的;
4、未制定灾害性天气停产撤人规定的。
二十、有其他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的
1、图纸、资料与实际严重不符或故意提供虚假资料的;
2、有其他影响安全生产的重大安全隐患的。
第五篇:火灾事故案例
案例一
一、事故经过:
5月8日早7时,建井处安装队一段副段长刚某主持班前会,布置了当天工作任务和安全注意事项,7时10分开始入井。钳工组长刘某等6人负责加固第二部胶带机头,他们来到井下第一部胶带机与第二部胶带机搭接处的作业地点后,6人作了分工:王某、郭某处理第一、第二驱动装置减速机的油窗;组长刘某和张某划线;电钳工赵某用电焊加固机头运输架,电钳工张某用风焊切割钢板。当切割完12块钢板时,11点开始吃午饭。30分钟后继续施工。张某割掉机头大角之后,将风焊递给赵某割钢板。赵割了大约200mm,张提出换赵,赵刚站起来,就发现平台下残留的胶末、胶带条起火。正在一旁干活的张某先用木板,接着用沙箱的砂子灭火,赵想用灭火器,但不会用没有打开。这时组长刘某、张某用木板扑打,火势越来越大。他们感到喘不出气,便撤向7.6m绞车处,遇到矿方2名工人,这2名工人马上给井调度室汇报,随即这6名工人由二水平主运道撤离现场并由副井升井。
火势蔓延产生的火风压波及到井下二水平生产采区和三水平井底、地面主控室,死亡80人(其中包括救灾指挥的矿总工程师、机电副总工程师和9名救护队员),伤23人。矿调度室接到灾情报告后,局矿开始事故抢救,调动8个救护小队入井探查,引导人员撤离。事故当天的17时左右,除遇难人员外,其余人员安全升井。5月11日,残火全部扑灭。
二、事故原因: 1、直接原因
工人在井下安装胶带运输机,用气焊切割钢板时,飞溅火花引燃作业地点附近残留的胶末、胶条,由于灭火措施不力,导致运输机胶带起火。
2、主要原因
这起事故是该矿务局建井工程处在小恒山矿施工时发生的。由于不具备反风条件,工人避灾路线不清,无防火门,防火设施欠缺,灭火措施不力,安全管理混乱,从而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反映了局、矿、建井工程处各级领导缺乏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具体表现在:一是井下电、气焊安全措施制度不完善,审批不认真。二是缺乏防火灭火意识,防火措施不落实。第一部胶带机交付使用时就没有铺设供水管路,没有防尘防灭火系统。三是生产采区缺乏抗灾能力,工人没有配备自救器。四是工程验收不符合国家规定,没有严格执行“三同时”原则,第一部胶带机移交使用时,没有正式验收安全设施。五是在事故发生初期,抢险救灾有失误。六是使用非阻燃胶带,造成火势扩大蔓延。
三、防范措施:
1、立即开展全局性的安全思想教育,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地增强安全意识,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在思想上、组织上、措施上落到实处,以落实好安全第一责任者的责任,带动部门、区域、岗位责任制的全面落实。
2、立即开展全局性安全大检查,查领导安全思想,查责任制的落实情况,查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查企业不安全隐患,找出问题积极整改,抓质量标准和安全管理水平工作。
3、加强安全、技术、安全法规的培训教育,提高干部职工素质。特别针对煤矿队伍流动性大和安全素质不高的实际问题,强化职工培训教育,做到持证上岗,持证指挥。
4、建立健全并完善“通防”系统,编制并落实灾害防治预案,提高矿井的抗灾能力。
案例二
一、事故经过
7月9日零点班接班后,9号车司机赵东芳下井与维修工修理9号车,凌晨1时多,经试车仍不能正常运行。赵因无活可干便步行到1150计量室,遇见12号车司机王培元在拉完9车矿石之后因感冒头晕在计量室休息。王培元得知赵东芳的车未修好,便将12号车借给赵东芳,这时约是凌晨2时。当赵东芳拉完第7车矿石后,看到车上温度表已达到170℃,便驾车到1138-1118水平的斜坡道岔口处熄火降温不到10分钟,大约凌晨4时40分再次启动后,发现发动机右后脚下面着火,就取下车上的灭火器灭火,没有灭掉,就跑到5号车范玉江处,两个各拿了一个灭火器灭火(有一个灭火器是空的),但火还是灭不掉。赵东芳又跑到一工区找灭火器,一工区值班员许发礼说“灭火器是空的”。5时20分,许发礼在帮助灭火过程中,向矿调度室调度员夏学军作了电话汇报。赵随后找了两个水桶,与13号车司机刘永宏、5号车司机范玉江提水去灭火,因火势很大,用水灭火也不起作用。赵东芳又跑到1118维修硐室内找灭火器未找到,赵就让硐室内的岳小军向计量室打电话(但未打通),尔后赵又返回现场,试图让铲运机铲断水管用水灭火,但因铲运机司机不在而未成。这时赵东芳看到巷道内烟很浓,并感到头痛无力,便摸着巷道走到了1150中段休息片刻后,乘罐车出井,约7时到地面,再没有向有关部门报告情况。
卡车着火时,1118中段作业点共有施工人员59名。7月9日5时30分,临夏二建六队值班长孔有理在1118中段5号溜井焊钢模时,发现有烟从溜井上面下来,就跑到6号道,待一会6号道也进来烟后,即组织人员往2号道有通风井的地方跑。当时有人提出硬冲1118-1138斜坡道,他就制止他们不要去,但仍有好多人不听制止跑往1118-1138斜坡道,造成17人死亡,2人重伤。其余40人相继撤离到FV1通风井处而脱险。
二、事故原因
(一)井下运输安全管理不严,车辆检查维修质量达不到安全要求,埋下火灾隐患。9号车司机赵东芳与12号车司机王培元违反规定私自换车,使12号车辆长时间连续工作,造成发动机周围温度过高,而且该车检查、维修质量差,油管接口渗油,因而埋下了火灾隐患。
(二)司机操作不当引发火灾,不立即报警延误灭火时机。司机赵东芳,发现卡车显示达到170℃的警戒温度后,未按停车不熄火、用叶轮扇风冷却的规定操作,而是停车熄火,在温度没有降到安全界限的情况下再次启动,因电火花点燃可燃气体,形成火灾。起火后,赵东芳没有立即报告,在数次试图灭火不成的情况下又离开现场出井,也没有向任何部门报告,延误了灭火的时机。
(三)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火灾发生时人员撤离无人指挥。掘一工区主管设备副主任王奇峰,违反拖车时设备主任必须到现场指挥的规定,在家中电话同意上一班值班班长安排当班值班长干拖车的工作,事故发生时值班员不在现场,人员撤离工作无人指挥,致使一部分作业人员盲目进入灾区。
(四)未按规定制定和实施矿井灾害预防和应急计划,防火安全措施不落实。现已查明,98年以后矿井没有依法制定和实施过灾害预防和应急计划,防灭火安全措施达不到要求,井下巷道安全标志设置不符合规定。火灾发生时,矿调度室没有立即向公司调度报告,对事故的扑救和人员的撤离缺乏有效的指挥和调度,井下通讯联络不畅通,多处灭火器材不能使用,事故地点附近无消防栓和其他消防设施,地面消防车因外部尺寸过大进不了井筒,待拆卸了梯子后才入井灭火。
(五)外包工程施工队,未依法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在该矿承包工程的四个施工队安全管理松懈,没有严格按照矿山安全法规规定的时间和内容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从业人员安全素质低,缺乏应急和安全撤离等应有的知识,部分作业人员因选择了错误的避灾路线而伤亡。
(六)金川公司领导对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矿山安全法规重视不够,对事故隐患的整改和查处力度不强,安全生产管理不严,也是造成这起事故的一个原因。
三、防范措施:
(一)加强法制观念,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依法抓好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
(二)进一步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特别是各级领导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真正把安全生产 法规、制度、措施、规程等落实到每个基层和每个作业人员,形成有效预防事故的管理机制。
(三)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改善企业的安全生产条件,完善包括通风系统、通讯系统和防灭火系统的合理性和安全性,配备必要的救护、急救装备和器材,按规定设置矿山安全标志,以增强抗御灾害和事故的能力。
(四)要依法编制和实施以防止火灾事故为重点的矿山灾害预防和应急计划,及时检查和治理事故隐患,防止火灾事故的再次发生,切实做好各类事故的防范工作。
(五)加强对外包施工队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企业要对外包施工队的安全资质进行审查和从业人员上岗资格的清理整顿,安全资质达不到要求的不准承包工程;承包施工队要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依法培训作业人员,对安全管理松懈、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要限期停产整顿,愈期达不到要求的要依法取消其承包资格,对达不到培训规定的作业人员不准上岗作业。
案例三
一、事故经过:
建安公司负责更换小青矿副井压风管路及排水管路工程,2004年5月5日十九时在更换到距地面350m处时,作业人员郭××、申××、张××在罐帽子上,朱××在上层罐内,闫××、朱×在下层罐内,上层罐内有两台焊机、两瓶乙炔、两瓶氧气,由朱××负责开关乙炔、氧气,焊工申××在上面施焊,由于施焊产生的火花落入上层罐内引起乙炔瓶着火,朱××关乙炔瓶开关没关住,于是郭××带着搬子从罐帽上下来关乙炔瓶开关,也没关住,他们就一同爬到罐帽上,用电话联系把副罐拉到地面平台,此时火就大了起来,与此同时小青矿井下安检员杨××发现有浓烟进入井下,感到情况特殊,就及时向调度汇报,矿调度立即通知有关领导及有关单位人员赶赴现场灭火,通过全体人员的齐心奋战,用灭火器把火扑灭,避免了一次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并把乙炔瓶、氧气瓶拖运到井棚外安全地点。
此次事故烧坏两台电焊机、两个乙炔瓶及两个氧气瓶及胶管。副罐上层罐内层涮的油漆几乎全部烧掉,外层涮的油漆也掉了一半。如果气瓶爆炸后果不堪想象。
二、事故原因:
这是一起典型的没按措施作业、因违章作业造成的重大未遂事故。
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一是乙炔瓶泄漏;二是在罐上烧火焊产生的火花散落在漏气的乙炔瓶上,引燃乙炔。
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
1、施工现场没有灭火器、沙箱、洒水桶。
2、施焊时没有接火工具。
3、氧气瓶、乙炔瓶放在一起(而且是4个瓶子)。
4、施焊前没有人检查所使用气瓶的气密性。
5、安检员没在施工地点监督检查。
三、防范措施:
1、认真检查各工程是否有安全措施及施工人员是否按措施作业。
2、认真检查气带和气瓶有无泄漏现象、气瓶安全帽是否齐全完好。
3、施焊时气瓶的数量和间距要符合规定。
4、施焊时要有足够防灭火器材。
5、作业现场要有专职施工负责人和安全负责人。
6、必须有安检员在施工地点监察,否则不准施工作业。
7、施工作业前必须对作业人员贯彻措施,特殊工程施工前必须进行应急救援预案贯彻学习,使作业人员知道发生事故应采取的紧急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