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青岛市经济贸易委员会文件
青岛市经济贸易委员会文件
青经贸„2007‟38号
青岛市经济贸易委员会 关于转发省减轻企业负担办公室 2007年全省企业治乱减负工作要点的通知
市政府各有关部门:
省减轻企业负担办公室最近印发了《2007年全省企业治乱减负工作要点》(鲁减负办字„2007‟1号),经市政府同意,现
2费,坚决纠正损害企业和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努力开创企业治乱减负工作新局面。
二、重点工作
(一)认真做好收费项目的清理工作。一是做好“三取消、一不准”的监督检查。凡在1997年以后,未征得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国家计委)同意而新增加的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一律取消;中央和省已明确取消的行政许可和行政审批项目涉及的收费一律取消;各地出台的地方保护性收费项目一律取消。取消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不准转为经营服务性收费变相向企业继续收取。重点清理擅自提高收费标准和擅自扩大收费范围以及不合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二是严格执行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的公示制度。继续公布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凡未列入目录以及目录所列的文件依据中未规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企业可以拒绝缴纳。三是推进收费管理改革。加大对代收代扣行为和搭车收费行为的清理整顿力度;做好取消“以收定支”、“收支挂钩”的清理整顿,促进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的全面落实。
(二)进一步整治对企业乱检查、乱评比和乱培训等“新三乱”行为。一是进一步贯彻落实经国务院批准的《控制企业进行经济检查的规定》,除法律、行政法规明确规定外,任何行政 机关不得擅自对企业进行检查。二是严格执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控制评比活动有关问题的通知》和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联合下发的《关于整顿营销信息发布秩序坚决制止乱评比、乱排序行为通知》等有关文件规定,清理整顿各种对企业进行的评比活动,凡是未经国务院审批的评比排序活动,均属违法,坚决取缔。三是任何政府部门不得要求企业参加强制性的培训活动,并收取培训费。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取消不合法的上岗证、资格证行政许可以及由此举办的各种强制性培训。特殊岗位的上岗培训,有关部门要严格按照省物价、财政部门制定的收费标准收费。
(三)深入开展农产品加工业治乱减负专项治理。一是全面 清理涉及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收费项目和政策法规。要按照中发„1997‟14号文件规定和国家7部委联合下发的《乡镇企业负担 监督管理办法》(农企发„2002‟6号),全面清理向农产品加工企业(包括以食品、饮料、纺织、服装、皮革、木材、橡胶、纸张等为主的生产、加工、运输、储藏、流通企业)收取的行政事业收费、政府性基金、政府性集资、罚款项目。要对现有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政策规定进行认真清理,凡不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要及时取消和修改完善;并尽快落实中央和省政府对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二是规范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检查、检验、检测和评比、达标、表彰等行为。对针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检查、检验、检测,有法律依据的,要尽量合并简化,没有法律依据的,要坚决取消。进一步规范行业协会、商会和中介组织的从业行为,加强针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评比、达标、排序和表彰活动管理,对可以开展的评比、达标、排序、表 彰活动,不得向企业收费。
6题进行重点整治。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从树立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大局出发,充分认识企业治乱减负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增强责任感,树立全局观念,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企业治乱减负工作的指示精神和工作部署,努力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二)加强领导。要加强对企业治乱减负工作的组织领导,高度重视企业治乱减负工作机构和干部队伍建设,保持队伍的稳定性和工作的连续性。各市要充实加强减轻企业负担领导小组及其办事机构,抓好日常工作。各市减负领导小组的主要领导要对本市治乱减负工作负总责,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重要问题,组织对重大案件的查处,全力支持减负部门的工作,确保企业治乱减负工作顺利进行。
(三)抓好落实。各市和政府有关部门要认真学习领会中央 和省有关企业治乱减负的精神,按照省里的统一部署,制定好2007年的工作计划,于三月份上报省减负办。国务院减负办将对各省市减负情况和农产品加工业专项治理工作进行检查,各市减负办要认真开展工作,做好有关准备,各成员单位和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落实分工,搞好衔接,共同推进全省企业治乱减负工作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
主题词:企业 减负
通知
青岛市经济贸易委员会办公室 2007年3月20日印发
第二篇:四川省经济贸易委员会文件
四川省经济贸易委员会文件
川经贸[1999]科技229号
四川省经贸委关于印发《四川省新产品
新技术鉴定验收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市、地、州经贸委(经委、计经委)、省级各主管厅(局、公司、总会):
为了规范我省新产品、新技术鉴定验收工作,强化技术创新管理,促进先进适用新产品的生产,加速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根据国家经贸委《新产品新技术鉴定验收管理办法》和“四川省技术创新工程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我省实际,我委制订了《四川省新产品新技术鉴定验收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一九九九年二月二十日
四川省新产品新技术鉴定验收管理办法
第一章
第一条 为规范新产品、新技术鉴定验收(以下简称鉴定)工作,强 化技术创新管理。促进先进适用新产品的生产和新技术的有效推广应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国家经贸委《新产品新技术鉴定验收管理办法》和《四川省技术创新工程方案》,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新产品、新技术鉴定是指经济管理部门聘请有关专家,按照 规定 的的形式和程序,对技术创新活动中新产品、新技术的主要性能、技术水平、试(投)产或在生产中试(使)用的可行性、市场前景、社会经济效益等进行综合审查和评价,并作出相应的结论。
第三条 本办法 所称的新产品、新技术是指在一定区域或行业范围 内具有先进性、新颖性和适用性的民用工业产品、技术。
新产品是指采用新技术原理、新设计构思研制生产。或在结构、工艺等某一方面有所突破或较原产品有明显改进,从而显著提高了产品性能或扩大了使用功能,并对提高经济效益具有一定作用的产品。
新技术是指产品生产过程中采用新技术原理、新技术构思及新工艺装备
总则
等,对提高产品质量经及节能降耗等某一方面较原技术有明显改进,达到实用程度并对提高经济效益具有一定作用的技术。
第四条 四川省经济贸易委员会(以下简称四川省经贸委)归口管理、指导和监督四川省企业新产品、新技术的鉴定工作。
市面上、地、州经贸委(经委、计经委)归口管理、监督本地区的新产品、新技术鉴定工作。
省级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负责管理、监督本行业的新产品、新技术鉴定工作。
第二章 鉴定范围和原则
第五条 列入省和市、地、州经以及省级有关行业主管部门项目计划 的新产品、新技术(包括试产前后及投产阶段)的鉴定工作,按照本办法执行。
企业自行开发的重大新产品、新技术,企业要求组织鉴定,可按照本办法进行鉴定。
涉及人身安全、社会公共利益以及国家有特殊规定的新产品、新技术的鉴定工作,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六条 新产品、新技术鉴定工作要坚持严谨求实、客观公正、科学 民主、专家与用户共同参与的原则,保证鉴定工作的严肃性和合理性。
新产品、新技术鉴定工作,要注意新产品、新技术的技术水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市场前景,保证鉴定工作取得实效。
第七条 新产品、新技术鉴定结论是审查批准产品投产、技术推广应 用和转让、获得奖励以及享受国家、省有关扶持政策的依据。
第三章 鉴定内容和程序
第八条 新产品、新技术鉴定的主要内容是:
(一)评价新产品、新技术的性能、采用标准、技术水平、生产工艺 条件;
(二)考核新产品试(投)产、新技术试(使)用所需条件是否具备,安全、卫生、环保等是否符合要求;
(三)预测分析市场前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九条 申请新产品、新技术鉴定,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产品设计新颖、结构合理、性能先进,技术先进实用、具备全 新的功能或较原技术有明显改进,有应用、推广价值;
(二)具备必需的标准、工艺规程、安全规程、操作规程及工装、检 测手段,工艺技术文件齐全;
(三)达到设计要求,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或用户要 求的技术经济指标;
(四)技术资料齐全,数据真实准确;
(五)符合环保、安全、卫生等有关规定;
(六)符合规定的鉴定申报程序。
第十条 申请新产品、新技术鉴定应当提交以下鉴定资料:
(一)计划任务书或项目合同书;
(二)技术总结报告及试生产总结报告;
(三)产品标准;
(四)性能测试报告或例行试验报告;
(五)用户使用报告;
(六)成本核算报告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分析报告;
(七)全套生产图纸及有关说明书等设计文件;
(八)标准化审查报告;
(九)全套工艺文件;
(十)质量分析报告;
(十一)工艺审查报告;
(十二)涉及污染环境和劳动安全等问题的,需各有关主管部门
提供报告和证明;
(十三)国家、省级有关部门认定的科技成果查新单位出具的查
新报告。
第十一条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单位申请鉴定,应当向鉴定组织单位 提出书面申请(申请表附后)。鉴定组织单位应当在收到申请之日起十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答复。对特别重大的项目,受理申请的单位可以报请上一级主管部门组织鉴定。
第十二条鉴定组织单位受理申请后,可以根据新产品、新技术开发 所处阶段、所属行业类别情况以及生产或推广应用要求,选择下列方式的一种进行鉴定:
(一)鉴定检测:由鉴定组织单位委托经国家有关部门认定的专业检 测机构,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规定的有关指标,对新产品、新技术进行检测分析,并提出检测报告。
对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新产品、新技术,企业应当制定企业标准,按规定向技术监督部门备案后作为检测的依据。
(二)会议鉴定:由鉴定组织单位聘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及用户组成鉴
定委员会,以鉴定会形式对新产品、新技术进行审查和评价,并作出结论。
(三)合同验收:由鉴定组织单位聘请有关方面专家及用户组成鉴定 委员会,按照合同双方约定的验收标准和方法进行测试、评价,并作出结论。
第十三条通过鉴定的新产品、新技术,由鉴定组织单位核发省经贸 委统一制定的《新产品新技术鉴定证书》。
第十四条鉴定组织单位的上级部门,发现并查实鉴定工作中存在弄 虚作假行为的,有权宣布鉴定验收结论无效。
第四章 鉴定组织和管理
第十五条 鉴定工作实行分级管理。
列入计划的新产品、新技术,由省经贸委负责组织鉴定;
列入其他各级计划的新产品、新技术,由计划下达部门组织鉴定。
企业自行开发的重大新产品、新技术,企业要求鉴定的,可向省或市、地、州经贸委(经委、计经委)或省级行业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由受理单位组织鉴定。
市、地、州经贸委(经委、计经委)组织鉴定时,应当邀请省级行业主管部门参加。
第十六条鉴定组织单位要履行下列职责:
(一)审查鉴定申请报告,在规定的期限内作出是否受理的答复。决 定鉴定方式。确定鉴定的组织形式及人员;
(二)采用会议方式的,根据需要确定会议规模及鉴定委员会成员构成;
(三)审核鉴定委员会提交的鉴定报告,如有重大缺陷,责成原鉴定委
员会补充鉴定和评价;
(四)负责调节器处鉴定争议和鉴定工作的申诉;
(五)对参加鉴定工作的专家,按有关规定发给咨询费;
(六)颁发鉴定证书,并报上一级主管部门核准、备案。
第十七条鉴定委员会应当由具备下列条件的技术专家和技术经济专 家组成:
(一)具有该行业(或相关行业)的高级技术职称(职务)或技术经 济专业类的高级职称(职务),特殊情况下可聘请不超过百分之二十的具有中级技术职称业务骨干参加;
(二)具有比较丰富的科学技术、经营管理知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求实公正。
第十八条 鉴定委员会成员为七至十五人,原则上为单数。
鉴定委员会中,来自用户系统的成员要占成员总数的五分之一以上。
直接参与本项产品或技术开发的人员不得参加鉴定委员会。
项目承担单位人员原则上不得参加鉴定委员会,特殊行业由于专业限制需要项目承担单位参加的,其成员数不得超过鉴定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一。
第十九条 鉴定委员会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接受鉴定组织单位的领导,并对其负责;
(二)坚持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态度,对新产品、新技术进行审查 和评价;
(三)组织审议新产品、新技术的答辩及验证试验;
(四)提出鉴定报告,对结论持有异义的问题要在报告中注明,全体 成员要在鉴定证书上签字。
鉴定么员会负责人对鉴定结论要负责任,每个成员有权充分发表个人意见。
第二十条参加鉴定的有关人员,要采取合理措施保护其在新产品、新技术鉴定工作中知悉的商业秘密。未经权利人许可,不得披露、使用、允许他人使用或转让该商业秘密。
第五章 罚则
第二十一条 项目承担单位或者个人在鉴定过程中徇私舞弊、弄虚作 假的,一经晒实,组织鉴定单位要中止鉴定;已经完成鉴定的要予以撤销;给予国家、社会造成损失的,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给予直接责任人员行政处分。
第二十二条 鉴定组织单位的工作人员在鉴定工作中玩忽职守、以权 谋私、收受贿赂的,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
第二十三条 参加鉴定工作的专家玩忽职守,或帮意作出虚假结论,造成不良后果的,取消其承担鉴定任务的资格,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
第二十四条 参加鉴定的有关人员,未经权利人许可,擅自披露、使 用或允许他人使用、转让该项目中涉及的商业秘密的,应当依据有关法律追究其责任,涉及国家技术秘密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科学技术保密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由四川省经济贸易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三篇:青岛市畜牧局文件
青岛市畜牧局文件
青牧办发[2007]63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关于开展第二批奥帆赛食品备案基地遴选工作的通知
各市、区畜牧主管部门,各有关单位:
为确保奥帆赛食品供应安全,按照青岛奥帆委的工作部署,根据《青岛奥帆赛食品备案基地和供应企业遴选工作方案》规定,青岛市畜牧局将组织开展第二批奥帆赛农产品(畜禽类)食品备案基地的备案认证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备案认证种类:肉鸡、蛋鸡、肉牛、奶牛、生猪、肉
羊、肉兔等。
二、申请程序:各申请企业到所在市区的畜牧主管部门领
取《奥帆赛食品生产企业备案表》,填好后连同其它申请材料于2007年7月15日前送达所在市区的畜牧主管部门。
三、备案初选:各市区畜牧主管部门组织人员于7月20日
前对辖区内申请企业进行初选,并将初选合格企业名单报青岛
市畜牧局防疫处。
四、备案认证:青岛市畜牧局将组织专家于7月23日开始对各申请备案企业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对养殖场进行现场检查,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备案认证。
各市区畜牧主管部门要认真组织,按时做好初选及材料上报工作。奥帆赛农产品备案认证实行属地管理,各市区畜牧主管部门负责对辖区内的备案企业养殖场进行日常监管。要按照《关于加强奥帆赛食品备案养殖基地监管的通知》(青牧办发
[2006]78号)文件的要求,确保备案企业不出食品安全隐患。青岛市畜牧局将对备案企业的养殖场实行动态管理,进行经常性监督检查,对抽查不合格的备案企业取消备案。
联系人:王焘电话:85065216***
电子邮箱:wangtao1178189@163.com
附件:
1、青岛市奥帆赛畜禽备案养殖企业认证标准
2、申请奥帆赛食品备案企业所需材料
3、奥帆赛食品生产企业备案表
二○○七年七月六日
附件一
青岛市奥帆赛畜禽备案养殖企业认证标准
一、申请备案企业应具有完全受该企业自控、符合国家规定的动物防疫条件并取得动物防疫合格证的养殖场。
二、备案养殖场家禽一批存养量不低于5万只,牛不低于200头、羊不低于500头,生猪不低于1000头,肉兔不低于2000只。养殖场周围设有有效隔离设施,确保防鼠防鸟。
三、备案养殖场具有符合法律规定(《畜牧法》第四十一条)的养殖档案和健全的饲养管理制度(包括日常管理制度、饲料及添加剂使用管理制度)。
四、备案养殖场须有以场长(经理)负责的动物卫生防疫小组。具有健全的、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动物卫生防疫制度(包括日常卫生管理制度、疫病防治制度、用药管理制度、消毒制度等)。
五、养殖场内设置饲料加工及存放区、饲养区、兽医室、病死畜禽隔离处理区、粪便处理区等合理分区,防止交叉污染。
六、养殖场周围一千米以内无其他畜禽养殖场、医院、畜禽交易市场、屠宰场、化工厂、垃圾处理厂以及污水排放管道等污染源。
七、养殖场需至少配备一名具备助理畜牧兽医师以上职称的兽医技术人员,或者取得畜牧兽医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并接受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培训和考核。
八、养殖场的各车辆出入口设置与门同宽、长3-5米、深10-15厘米的车辆消毒池及喷雾消毒设施。
九、养殖场区出入口设有消毒室及消毒设施,人行通道、畜禽舍门口设有消毒池或消毒垫。
十、兽医室内药物放置规范(改为储存符合规定),记录详细,配备有必要的畜禽解剖诊疗设施。
十一、养殖场内无禁用药品和未经国家批准的药品,所用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不含违禁药物成分。(剧毒药品、杀虫、灭鼠药物单独房间存放,并专人看管。)
十二、养殖场内运料通道和粪便通道分布合理,不互相交叉污染。
十三、养殖场所有工作人员均应着装整洁,身体健康,每年定期体检一次,无结核病、布氏杆菌病等人畜共患病。
十四、养殖场内水源充足,水质符合国家规定的畜禽饮用水水质标准,并在畜禽养殖过程中对水源进行一至两次监测。
十五、具有与生产相配套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设施、粪便处理设施及污水排放设施。
十六、养殖场内不交叉饲养其他动物。
备注:获得国家权威部门认定的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国家免检产品的优秀企业,实施良好农业规范(GAP)、良好兽医规范(GVP)、良好生产规范(GMP)、良好卫生规范(GHP)等质量控制技术,通过HACCP、ISO、出口认证等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等质量认证的生产基地和企业,可优先考虑,上述企业应当提供六个月以上的运行记录以证明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附件二
申请备案企业所需填写及准备材料
1、填写《奥帆赛食品生产企业备案表》一式三份,要求书写工整,字迹清晰。
2、畜牧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养殖场《动物防疫合格证》复印件
3、场区平面图、行政区划位置图
4、饲养管理制度,包括畜禽疫病防控制度、消毒制度、兽药、饲料和添加剂使用管理制度、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制度以及畜禽出入场制度等。
5、提供通过的认证证书及六个月以上的运行记录以证明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6.专业技术人员的资质证明。
第四篇:青岛市人事局文件
青岛市人事局文件
青人办发„2008‟150号
关于转发山东省人事厅《关于做好2008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各区(市)人事局,市直各单位人事部门,驻青各单位及相关企业:
现将山东省人事厅《关于做好2008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工作的意见》(鲁人发„2008‟51号)文件转发给你们,并将我市今年职称申报评审工作有关要求通知如下,请遵照执行:
一、申报范围
申报对象须是在我市企事业单位和社会中介组织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与用人单位确立了人事、劳动关系的在职在岗的专业技术人员。
二、申报要求
(一)根据省人事厅《关于做好2008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工作的意见》(鲁人发„2008‟51号)文件精神,“各市、各部门(单位)组织事业单位申报推荐时,要认真研究该系列(专业)专业技术岗位需求情况,结合岗位设置情况组织申报。具有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人数已超过按实施岗位设置管理规定应设置的相应岗位数15%的,要从严掌握,一般不再推荐申报”。1
为落实好这项要求,全市各事业单位要结合本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的完成情况,组织好今年各系列职称的申报推荐工作。对现有资格人数超过新设岗位数15%比例的事业单位,不再接收其申报推荐材料。
(二)继续实行个人申报、民主评议推荐、单位审查、主管部门审核的申报推荐办法。单位组织申报推荐时,要按照省人事厅的要求成立7人以上在相应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的人员组成的专家委员会(或学术委员会),对申报人的学术、技术水平进行评价,提出推荐名单。单位根据专家委员会(或学术委员会)提出的推荐名单,综合考虑申报人员各方面情况后确定推荐人选,经公示无异议推荐上报。专业技术人员当年不得同时申报晋升两个系列(专业)的专业技术职务资格。
受组织派遣赴四川抗震救灾第一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符合相应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申报条件的优先申报推荐。
(三)继续落实信息化申报的要求,使用“青岛市职称申报系统”报送申报数据的系列,各单位可从青岛人事政务网“职称专家”栏“相关下载”中下载程序进行安装。
(四)申报专业技术职务资格仍使用2004年省人事厅印制的统一规范表格(有关样式、说明见山东人事信息网http://的“职称评审”栏)。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材料的报送、受理仍按《关于报送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材料有关问题的说明》(鲁人职字„2004‟6号)文件规定办理。市属高校和民办高校向省高级评审委员会呈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材料前,须先经市人事局审核同意。
(五)专业技术人员要实事求是地填写申报材料和提供各种证明材料,并在《山东省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表》中“任现职后主要专业技术工作业绩登记(或个人总结)”栏的最后填写如下承诺语:“本人承诺:所提供的个人信息和证明材料真实准确,对
因提供有关信息、证件不实或违反有关规定造成的后果,责任自负”。同时要求各呈报单位审核申报材料的职称工作负责人员要在申报人员承诺语后签字确认。各系列的评委会办事机构对不符合要求的申报材料不得受理。未经主管单位人事部门审核把关的材料,不得呈报。
三、标准条件
(一)严格按照国家和省制定的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标准条件组织申报推荐和评审。各级评审委员会要认真贯彻公正、公平和综合评价原则,坚持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评审的主要依据,突出业绩,贡献和自主创新能力,注重基层和一线专业技术人员。要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发明专利和转化生产力的能力作为评审的重要依据,使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人才优先得到培养和重用。
(二)严格破格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标准条件,对符合《山东省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破格申报指导条件(试行)》(鲁人发„2005‟15号)破格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须由受委托承担高级评审委员会日常事务工作的办事机构组织专家进行审核并测试或答辩后,单独提交评审委员会评审。破格申报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按照青岛市《关于破格晋升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有关规定的汇总说明》(详见“青岛人事政务网”职称专家栏)和相关系列的要求执行。
(三)职称外语、计算机有关政策严格执行省人事厅《关于完善职称外语考试有关问题的通知》(鲁人发„2007‟19号)和《关于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有关问题的通知》(鲁人发„2002‟9号)、《关于海外留学回国等部分专业技术人员申报专业技术资格免于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的通知》(鲁人发„2006‟7号)文件要求,办理职称外语免试、外语考试成绩放宽和免于计算机考试的人员,应按文件要求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四)继续完善卫生人机对话、工程面试答辩和教育说课评估为主要特点的社会化评价体系。晋升卫生系列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应参加青岛市统一组织的卫生人机对话考试;晋升工程系列中高级职称,应参加青岛市统一组织的工程专业面试答辩;晋升教育系列中高级职称,应参加青岛市教育局组织的说课评估;否则不能参加下一步的专家评议评审。
(五)对中央驻青单位委托我市评审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须由主管单位出具委托代评函,职称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成绩都应符合我省我市有关政策规定。
(六)为有利于专业技术人员向复合型人才方向发展,允许已取得一个系列(专业)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再申报评审或报考其他相近系列(专业)同级别的专业技术职务资格,须从事相近专业工作一年以上,并取得符合申报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要求的外语和计算机考试成绩(原资格已有要求并参加考试的,提供已取得的证书)。
四、加强管理
(一)上报《评审工作方案》。各系列中高级评审委员会办事机构要认真做好申报材料审查、整理、分析汇总工作,拟定本系列《2008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委员会评审工作方案》,并于评审会议召开前20日报市人事局审定同意后组织实施。
(二)组建评审委员会。严格按照《山东省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组织办法(试行)》(鲁人发„2002‟26号)及有关规定调整组建各级评审委员会。各系列中高级评审委员会办事机构上报评审委员会调整组建意见时,同时报《青岛市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执行委员备选人员情况表》。
(三)实行评前统一审核。各系列评审委员会办事机构将审核通过的申报材料和评审数据一同报市人事局集中复核,《申报人员汇总表》在报送审核时应加盖单位和主管部门公章。有条件的系列主管部门,可以提前在申报阶段采取与市人事局联合办公形式对当年晋升申报材料集中审核,以提高工作效率。
(四)全面实行网络评审。今年我市各系列中高级职称评审工作统一使用“青岛市职称评审系统”。各系列评审委员会办事机构要及时报送申报材料、评审数据,按照市人事局日程安排集中组织评审。市人事局负责对各系列实行网络化评审的指导和培训工作,评审系统、支持设备等由市人事局统筹安排。
(五)各评审委员会要严格按照《山东省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办法(试行)》(鲁人发„2002‟26号)文件规定的程序,认真组织评审。
(六)完善评审结果公示公布制度。各中级评审委员会办事机构在评审工作完成后,及时将评审工作总结、评委会会议纪要、评审结果鉴证单(附后)、评审通过和未通过人员名单(统一采用《青岛市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人员和未通过人员情况表》报送,表格附后)及其他相关评审会议材料报送市人事局,经审核后组织异议期公示。由各中级评审委员会办事机构将异议期公示通知和评审通过人员名单及时通知呈报部门逐级反馈到申报人员所在单位进行公示,并在办事机构所在部门(单位)的信息网上进行公示,市人事局同时进行网上公示。公示期满后,各中级评审委员会办事机构形成异议期公示情况报告,送市人事局核准,公示无异议的行文公布。未经公示的评审结果不得公布,公示期内有异议的要认真调查核实。授权系列高级资格评审结果的备案工作按省人事厅《山东省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办法(试行)》(鲁人发„2002‟26号)和《关于报送专业技术职务高级评审委员会评审结果有关材料的通知》(鲁人办发„2001‟74号)的规定办理。
(七)认真办理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信访事项。各评审委员会办事机构要按照《关于规范职称信访举报事项调查核实情况的通知》及有关规定,对信访事项逐级调查核实,提出明确意见,由调查人、有关单位负责人签名后,将《山东省职称信访举报事项调查核实情况表》及有关核实材料上报。
(八)落实监督制度,严格工作纪律。今年的职称评审工作将由市人事局统一安排,邀请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市监察局工作人员担任各系列职称评审工作的社会监督员。各评审委员会办事机构要严格落实各项监督制度和工作纪律,对违反规定程序及弄虚作假、营私舞弊的直接责任人及其有关部门(单位)相关责任人员,要按照《关于处理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中违反政策纪律问题的暂行规定》(鲁人职„1994‟9号)、《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违纪违规行为处理意见》(人事部令第3号)严肃查处。
五、精心组织
(一)根据省人事厅的统一部署,2008年青岛市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工作总的安排是,8—9月组织申报、评议推荐和呈报; 11月15日前完成评审;12月底前完成审核工作。
(二)评审工作结束后,各区(市)人事局和各系列中高级评委会办事机构要进行认真总结,形成书面材料,于2009年1月底前报市人事局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市人事局将对各中高级评委会及办事机构的工作情况进行检查评估,总结经验,完善制度,不断提高评审质量。
二〇〇八年八月四日
主题词:专业技术评审意见通知
青岛市人事局办公室2008年8月4日印发
第五篇:青岛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文件
青岛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文件
青供政发〔2014〕56号
关于修订青岛市供销社文件材料 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的通知
市社直属各企、事业单位,机关各处室:
我单位按照国家档案局第8号令《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规定》的要求,对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进行修订。
青岛市供销社
2014年6月30日
青岛市供销社
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规定
第一条 为便于青岛市供销社机关正确界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使所保存的档案能反映市社主要职能活动情况,维护历史真实面貌,根据《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国家档案局令第8号)和青岛市机关档案管理有关要求制订市供销社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
第二条 市社文件材料是指在其工作过程中形成的文字、图表、照片、录音、录像、实物和电子文件等各种门类和载体的历史记录。
第三条 市社文件材料归档范围是:
一、反映市社主要职能活动和记录本机关基本历史面貌的,对市社和社会有查考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的文件材料;
二、市社各项工作中形成的涉及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的,有凭证价值的文件材料;
三、上级机关、同级机关形成的,需要市社贯彻执行的文件材料和下级机关报送的重要文件材料;
四、其他对市社工作具有查考价值的文件材料。第四条 市社文件材料不归档范围是:
(一)上级机关的文件材料中,普发性不需本机关办理的文件材料,任免、奖惩非本机关工作人员的文件材料,供工作参考的抄件等;
(二)市社文件材料中的重份文件,无查考利用价值的事务性、临时性文件,一般性文件的历次修改稿、各次校对稿,无特殊保存价值的信封,不需办理的一般性人民来信、电话记录,机关内部互相抄送的文件材料,市社负责人兼任外单位职务形成的与市社无关的文件材料,有关工作参考的文件材料;
(三)同级机关的文件材料中,不需贯彻执行的文件材料,不需办理的抄送文件材料;
(四)下级机关的文件材料中,供参阅的简报、情况反映,抄报或越级抄报的文件材料。
第五条 凡属市社归档范围的文件材料,必须按有关规定向市社档案室移交,实行集中统一管理,任何个人不得据为己有或拒绝归档。
第六条
市社形成的人事档案归档范围按有关规定执行。第七条
市社对应归档的电子文件的元数据、背景信息、重要的过程稿等要进行相应归档。
市社应归档纸质文件材料中,有文件发文稿纸、文件处理单,应与文件正本、定稿一并归档。
第八条 市社协办的会议、行文所形成的文件材料将相应的复制件或其他形式的副本归档。
第九条 市社所属单位应结合本单位职能和工作实际,编制本单位的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规定,经市档案局行政管理部门审查同意后执行。
第十条 市直属各企、事业单位可参照本规定修订本单位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
附件:青岛市供销社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
抄报:青岛市档案局。
青岛市供销社
2014年6月30日印发
附件
青岛市供销社
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
一、文书档案
(一)业务部门
1.调查研究、信息宣传、公文处理、会议组织安排及督办、机要保密、档案管理、接待和机关后勤等工作。
1.1市社形成的调研报告(永久)
1.2市社形成的关于开展调查研究工作的方案的通知、实施意见(30年)
1.3市社形成的关于调研报告评选结果的通知或通报(永久)1.4市社职工发表的专业论文(永久)1.5市社编制的《供销信息》(30年)
1.6各种刊物报导本机关重要活动的剪报材料(30年)1.7上级机关(指山东省委、省政府,青岛市委、市政府、市委宣传部等单位,下同)及上级业务主管机关(指总社和山东省社,下同)发表的关于本机关工作的信息(30年)
1.8上级机关及上级业务主管机关形成的关于公文处理工作的制度、办法、规定、意见、要求、细则、规程等的通知(10年)
1.9上级机关及上级社形成的关于市社公文处理工作的表彰通报(永久)1.10上级机关及上级社形成的关于市社公文处理工作的情况通报(10年)
1.11市社形成的关于公文处理工作的意见、办法等的通知(30年)
1.12市社形成的代上级机关起草并被采用的法规性、中长期发展规划等专项业务文件的历次修改稿(包括部门定稿、办公室核稿、分管领导修改稿)及上报稿(30年)
1.13上级机关、上级领导、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检查、视察市社工作形成的指示、讲话、题词等文件材料(永久)
1.14上级机关、上级领导、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检查、视察市社工作形成的指示、讲话、题词等以外的文件材料(30年)
1.15上级机关、上级领导、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检查、视察市社工作时市社形成的汇报材料(30年)
1.16下级机关(指各区、市供销社及所属企事业单位,下同)上报的职能活动的专题报告(30年)
1.17下级机关上报的和以上的计划、规划、总结、统计报表、财务决算等文件(10年)
1.18下级机关上报的法规性备案文件(10年)
1.19市社召开的主任办公会会议记录、会议纪要(永久)1.20市社召开的全市供销社工作会议的领导讲话、传达提纲、会议日程、典型材料等(永久)
1.21市社召开的重要业务专题会议的会议通知、领导讲话、发言交流材料等(永久)
1.22市社召开的一般专题会议的会议通知、领导讲话、发言交流材料等(30年)
1.23市社形成的青岛供销专刊(30年)
1.24相关业务机关形成的督办件及市社的办理结果报告(永久)
1.25市社形成的关于督查督办工作的总结、报告(30年)1.26上级机关及相关业务机关形成的关于督查督办工作的制度、办法、规定、要求等的通知及情况通报(10年)
1.27上级机关及相关业务机关形成的关于机要保密工作的制度、办法、规定、要求等的通知及情况通报(10年)
1.28市社形成的关于成立或调整保密工作委员会的通知(永久)
1.29市社形成的关于机要保密工作的目标、计划、方案、制度、办法等的通知及总结报告(30年)
1.30市社与有关部门签订的机要保密工作协议书、责任书(30年)
1.31上级机关及相关业务机关形成的关于档案工作的规定、制度、办法、要求的通知及检查情况通报等(10年)
1.32市社形成的关于档案工作的制度、办法的通知及总结报告等(10年)
1.33市社形成的关于成立或调整档案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永久)
1.34市社形成的档案交接材料(永久)
1.35市社形成的关于重要对象的接待计划或方案(永久)1.36市社形成的关于一般对象的接待计划或方案(10年)1.37相关单位形成的来访、考察的函件(10年)
1.38上级机关及相关业务机关形成的关于接待工作的制度、办法及接待经费管理等方面的通知(10年)
1.39市社形成的关于接待工作的制度、办法的通知及工作总结报告(10年)
1.40市社形成的关于公共事务和后勤管理工作的制度、办法等的通知及工作总结报告(10年)
2.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和人民来信来访等工作 2.1青岛市人大代表形成的建议及本机关制发的办理情况报告(永久)
2.2青岛市政协委员形成的提案及本机关制发的办理情况报告(永久)
2.3市社形成的关于人大代表建议及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的总结报告(30年)
2.4有青岛市主要领导批示的人民来信来访件及本机关形成的办理情况报告(永久)
2.5其他人民来信来访件及市社形成的办理情况报告(30年)2.6不需要办理的人民来信来访件(10年)
2.7上级机关及相关业务机关形成的关于信访工作的制度、办法、规定的通知及情况通报等文件材料(10年)
2.8市社形成的关于信访共走的制度、办法、预案等的通知及总结报告等文件材料(30年)
2.9市社召开的信访工作专题会议形成的会议通知、领导讲话、发言交流材料等文件材料(30年)
3.市供销社固定资产的管理
4.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编制市供销社经费的预算、决算和各种报表
4.1市社形成的财务预算报表(30年)4.2市社形成的财务决算报表(永久)4.3市社形成的财务工作报告(30年)
4.4上级机关及相关业务机关形成的关于财务工作的制度、办法、规定、要求的通知及检查情况通报(10年)
4.5市社形成的关于财务工作的制度、办法、规定、要求的通知及工作总结报告(30年)
4.6相关业务机关形成的关于市社的审计报告或领导人离任审计材料(30年)
4.7市社与有关单位签订的合同,涉及区域划分;列入市、区(市)重点建设项目、重大科学技术研究和技术改造;金额超过100万元以上;有效期10年以上的(永久)
4.8市社与有关单位签订的合同,涉及金额为100万元以下,有效期10年以下的(10年)
4.9市社参与政府采购形成的涉及列入市、区(市)重点建设项目、重大科学技术研究和技术改造;金额超过100万元以上;有效期10年以上的文件材料(永久)
4.10市社参与政府采购形成的涉及金额为100万元以下,有效期10年以下的文件材料(10年)
5.市供销社系统的内部审计
5.1市社形成的关于市供销社系统内部审计的制度、规定、办法等的通知(30年)
5.2市社形成的关于市供销社系统内部审计的审计报告(永久)
5.3市社形成的关于市供销社系统内部审计工作的情况报告或通报(永久)
7.市社其他综合性工作
7.1市社形成的工作计划、思路与总结(永久)7.2市社形成的内部管理制度(30年)
7.3市社形成的重点工作目标及责任分解(30年)7.4市社形成的大事记、史志、年鉴等材料(永久)7.5市社领导人外出参加会议或公务活动带回的属于本机关主管业务的文件材料(永久)
7.6市社领导人外出参加会议或公务活动不属于本机关主管业务但需要贯彻执行的文件材料(10年)
8.各处室综合性工作
8.1各处室工作计划(30年)8.2各处室工作总结(30年)8.3各处室调研报告(30年)
8.4各处室专题会会议材料,包括通知、发言材料、交流材料、报告等(30年)
8.5各处室发表的信息(30年)
8.6各处室人员外出参加相关业务会议带回的属于市社主管业务的文件材料(永久)
8.7各处室人员外出参加相关业务会议带回的不属于市社主管业务但需要贯彻执行的文件材料(10年)
(二)机关党委
1.制定政治理论学习和党员教育计划,协助市社党委落实中心组学习安排
1.1市社形成的政治理论学习计划(10年)1.2市社形成的党员教育计划(10年)1.3市社形成的党委会议纪要(永久)
1.4市社形成的党委工作报告、调研报告、工作总结(30年)1.5市社形成的民主生活会会议记录(永久)
2.指导直属各党委(支部)按期进行换届改选,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和发展党员及党费收缴工作
2.1市社直属各党委(支部)换届改选工作的请示及市社形成的批复(永久)
2.2市社形成的关于“三会一课”制度的实施意见、方案的通知(10年)
2.3市社形成的关于吸收新党员、预备党员转正或取消资格,党员退党等的认定材料(永久)
2.4市社形成的发展新党员、预备档案转正的花名册(永久)3.组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及评选表彰工作
3.1上级机关及相关业务机关形成的关于“创先争优”活动的要求、实施意见等的通知(10年)
3.2市社形成的关于“创先争优”活动的要求、实施意见等的通知(30年)
3.3市社形成的关于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通知(10年)3.4市社形成的关于“创先争优”活动的总结报告(永久)3.5市社形成的关于市社各项工作评选先进的通知(10年)3.6市社形成的关于市社各项工作评选先进的通报(永久)4.指导工会、共青团、妇委会等组织独立开展工作 4.1市社工会举行各种活动的计划、方案的通知(10年)4.2市社工会工作统计年报(永久)4.3市社工会工作总结报告(永久)
4.4市社工会换届选举的请示与业务主管部门的批复(永久)4.5市社工会会员名册(永久)
4.6上级机关及相关业务机关关于市社工会工作的表彰通报(永久)
4.7上级机关及相关业务机关关于工会工作的制度、办法、要求等的通知及工作情况通报(10年)
4.8市社团组织、团干部统计年报(永久)4.9市社共青团工作总结报告(永久)
4.10市社共青团换届选举的请示与业务主管部门的批复(永久)
4.11市社共青团团员名册(永久)
4.12上级机关及相关业务机关关于市社共青团工作的表彰通报(永久)
4.13上级机关及相关业务机关关于共青团工作的制度、办法、要求等的通知及工作情况通报(10年)
4.14市社妇委会工作总结报告(永久)
4.15市社妇委会换届选举的请示与业务主管部门的批复(永久)
4.16上级机关及相关业务机关关于市社妇委会工作的表彰通报(永久)
4.17上级机关及相关业务机关关于妇委会工作的制度、办法、要求等的通知及工作情况通报(10年)
5.负责干部奖惩、考察、考核、轮岗交流等工作
5.1涉及市社及单位内部党员、干部、职工的先进单位、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先进个人的表彰、奖励的通报(永久)
5.2涉及市社及单位内部党员、干部、职工的处分意见及调查材料(永久)
5.3上级机关及相关业务机关形成的关于干部奖惩、考察、考核、轮岗交流等工作实施意见、方案等(10年)
5.4市社形成的关于干部奖惩、考察、考核、轮岗交流等工作实施意见、方案等(30年)
6.干部信息库维护管理和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
6.1上级机关及相关业务机关形成的关于干部信息库维护管理和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制度、办法、规定、要求等的通知(10年)
6.2市社形成的关于干部信息库维护管理和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制度、办法、规定、要求等的通知(30年)
6.3本机关关于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情况总结报告(30年)
7.市社及直属单位人事、机构编制、劳动工资、保险、优抚、职称、统计等工作
7.1市社形成的劳动工资报表(永久)7.2市社职工花名册(永久)
7.3市社人防机构人员统计年报表(永久)
7.4市社人防系统机构与从业人员情况统计报表(永久)7.5市社事业单位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资源统计报表(永久)
7.6市社形成的青岛市党政人才统计报表(永久)7.7市社形成的党内统计报表(永久)
7.8上级机关及相关业务机关关于人事、机构编制、劳动工资、保险、优抚、职称、统计等工作的制度、办法、规定、要求等的通知(10年)
7.9市社关于人事、机构编制、劳动工资、保险、优抚、职称、统计等工作的制度、办法、规定、要求等的通知(30年)
7.10市社关于机构设置、撤并、名称更改、组织简则、人员编制、印信启用和作废的请示与业务主管部门的批复(永久)
7.11市社关于机构设置、撤并、名称更改的通知(永久)7.12市社形成的技术职称评定报告及业务主管部门的批复(永久)
7.13市社形成的人事任免的通知(永久)
7.14上级机关及相关业务机关形成的关于市社领导人的任免职通知(永久)
7.15市社形成的关于人事任免工作的备案材料(30年)7.16市社所属单位形成的关于人事任免、机构编制的请示及本机关形成的批复(永久)
8.组织开展继续教育和有关培训工作
8.1市社形成的关于开展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的计划、实施意见、方案等的通知(30年)
8.2市社形成的关于开展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的通知(10年)8.3市社形成的关于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的总结报告(30年)9.指导直属单位落实岗位设置及法人登记等工作 9.1市社形成的关于直属单位岗位设置及法人登记工作的制度、办法、规定、要求等的通知(30年)
9.2市社直属单位报送的关于单位岗位设置及法人登记工作的请示及本机关形成的批复(30年)
9.3市社直属单位报送的关于岗位设置及法人登记工作的总结报告(10年)
10.市社事业单位人员招聘、考录工作及军转退伍军人安置工作
10.1上级机关及相关业务机关形成的关于人员招聘、考录工作及军转退伍军人安置工作制度、办法、规定、要求等的通知(10年)
10.2市社形成的关于人员招聘、考录及军转安置工作的实施方案、制度、办法的通知(30年)
10.3市社职工调动工作的行政、工资、党团组织关系的介绍信及存根(永久)
11.落实劳动工资、福利、保健、保险、抚恤等工作 11.1上级机关及相关业务机关关于劳动工资、福利、保健、保险、抚恤等工作的制度、办法、规定、要求等的通知(10年)
11.2市社关于劳动工资、福利、保健、保险、抚恤等工作的制度、办法、规定、要求等的通知(30年)
11.3市社关于人员工资、福利、保健、保险、抚恤等待遇问题的认定通知(永久)
12.市社计划生育管理工作
12.1市社关于计划生育工作统计年报(永久)
12.2上级机关及相关业务机关关于计划生育工作的制度、办法、规定、要求等的通知(10年)
13.公务出国办理工作
13.1市社公务出国的请示及中共青岛市委组织部的政审及青岛市外办的批件(30年)
13.2市社形成的出国考察报告
13.3上级机关及相关业务机关关于因公出国办理工作的制度、办法、规定、要求等的通知(10年)
14.因私出国审核工作
14.1市社因私出国的请示及中共青岛市委组织部的政审及青岛市外办的批件(30年)
14.2上级机关及相关业务机关关于因私出国办理工作的制度、办法、规定、要求等的通知(10年)
15.管理离退休干部工作
15.1市社形成的离退休干部情况统计报表(永久)15.2上级机关及相关业务机关形成的关于离退休干部管理工作的制度、办法、规定、要求等的通知(10年)
15.3市社形成的关于离退休干部管理工作的制度、办法、规定、要求等的通知(30年)
15.4相关业务机关及市社形成的关于市社及所属单位工作人员离退休的认定通知(永久)
二、会计档案
(一)会计凭证(15年)1.原始凭证 2.记账凭证 3.汇总凭证 4.其它会计凭证
(二)会计账簿(25年)1.日记账; 2.总账
3.现金出纳账、银行存款账 4.明细分类、分户账或登记簿
(三)财务报表(永久)
1.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会计报表; 2.会计月报、季度报表
(四)其他(25年)1.会计移交清册; 2.会计账薄保管清册 3.会计档案销毁清册
三、照片档案(永久)
1.本单位历届领导干部的照片:新任职的领导班子成员,应在任职后1个月内为其归档近期标准照1张,单位主要领导更换后,应归档领导班子集体合影1张。
2.上级领导、社会著名人物来本单位检查、视察、指导工作的照片:每个视察点归档照片不少于2张,上级领导讲话照片至少归档1张,与本单位领导或干部职工合影照片至少归档1张。
3.本单位召开的重要会议(包括工作会议、业务会议、表彰会议、代表会议、党工团换届会议)的照片:每次会议至少应归档主席台全景照片(带会标)、会场全景照片、领导讲话照片、投票或表决照片、典型发言照片、颁奖照片等各1张。
4.本单位重要工作场景和工作成果的照片:主要职能活动场景(主要是面向社会和公众服务)照片至少归档1张;重要或优秀工作成果照片至少归档2张,重要产品至少应归档2张。
5.本单位宣传报道工作的照片:凡是通过大众传媒(包括报纸、杂志、电视、网站、书籍等)发布的照片,每一种至少归档1张;本单位宣传活动每节点场景照片不少于2张。
6.本单位外事活动的照片:外事活动(包括接待、出访等)中领导与外宾会谈照片至少归档1张;陪同考察照片,每个考察点至少归档1张;与外方签署协议或出席签字仪式的照片至少归档1张。
7.本单位发生的各种重大事件、事故的照片:反映每项事件、事故情况照片不少于2张,领导视察现场、研究和指挥工作照片至少应归档2张。
8.本单位主办或承办的重大活动的照片:每项重大活动,至少应归档全景、主要人物、领导讲话等照片各1张。
9.本单位获得的上级各种荣誉(如奖状、锦旗、奖杯等)、重要礼品、纪念品、宣传品的照片:至少应各归档1张。
10.本单位独立办公场所的照片:至少应归档全景照片、牌匾照片、主要设施照片各1张。
11.本单位组织或参加的其它重要活动的照片。
四、音像档案(永久)
(一)市级以上领导人、社会著名人物来本单位检查、视察、指导工作的录音录像材料;
(二)本机关主办和承办的有影响的重大活动、重要外事工作的录音录像材料;
(三)本机关重要职能活动的录音录像材料。
五、实物档案(永久)
(一)有关本机关获得的省部级(含)以上涉及综合工作、重要专项工作的各种荣誉证书、奖状、锦旗、奖杯、牌匾等;
(二)有关举办或承办重大活动形成的有保存利用价值的凭证性实物,包括活动标志、证件、证书、奖章、纪念品、首日封、纪念邮票、组织机构印章、赠送的礼品等;
(三)有关外事活动中获赠的纪念品、礼品;
(四)其它有重要保存利用价值的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