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起重伤害事故案例分析
起重伤害事故案例分析
1.起重伤害简述 1.1起重伤害
起重伤害事故是指在进行各种起重作业(包括吊运、安装、检修、试验)中发生的重物(包括吊具、吊重或吊臂)坠落、夹挤、物体打击、起重机倾翻、触电等事故。适用于统计各种起重作业引起的伤害。起重作业包括:桥式起重机、龙门起重机、门座起重机、搭式起重机、悬臂起重机、桅杆起重机、铁路起重机、汽车吊、电动葫芦、千斤顶等作业。如:起重作业时,脱钩砸人,钢丝绳断裂抽人,移动吊物撞人,钢丝绳刮人,滑车碰人等伤害;包括起重设备在使用和安装过程中的倾翻事故及 提升设备过卷、蹲罐等事故。
1.2起重事故的危害
根据不完全统计,在事故多发的特殊工种作业种,起重作业事故的起数高,事故后果严重,重伤、死亡人数比例大,已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
1.3起重作业的特点
(1)吊物具有很高的势能
(2)起重作业是多种运动的组合(3)作业范围大
(4)多人配合的群体作业(5)作业条件复杂多变
1.4起重伤害事故的直接原因
(1)起重机的不安全状态
首先是设计不规范带来的风险,其次是制造缺陷,诸如选材不当,加工质量问题、安装缺陷等,使带有隐患的设备投入使用。
(2)人的不安全行为
人的行为受到生理、心理和综合素质等多中因素的影响,其表现是多种多样的。操作技能不熟练,缺少必要的安全教育和培训;非司机操作,无证上岗;违章违纪蛮干,不良操作习惯;判断操作失误,指挥信号不明确,起重司机和起重工作配合不协调等。
(3)环境因素
超过安全极限或卫生标准的不良环境,室外起重机受到气候条件的影响,直接影响人的操作意识水平,使失误机会增多,身体健康受到损伤。
2事故的预防
(1)在日常工作中,指定专门人员对吊索、索具进行定期保养、维护。清理绳端断丝、绳股断裂、由绳芯损坏而引起的绳径减小、外部及内部磨损、外部及内部腐蚀、严重变形的吊索。检查吊带应无烧伤、褪色、打节、断裂等,完好无损,确保标识和标牌清晰可读。吊钩应有制造单位的合格证等技术证明文件,方能接收、使用。检验合格的吊钩,应在低应力区作出不易磨灭的标记。标记内容至少应包括:额定起重量、厂标或厂名、标验标志。并建立设备维护和保养档案。
(2)建立合格的存储地点,分区放置吊索、吊具。预防因错拿吊索、吊具而发生事故。
(3)定期进行吊索、吊具载荷试验:
①静载试验:吊具取额定起重量的1.25倍(起重电磁铁为最大吸力)。吊索取单肢、分肢极限工作载荷的2倍。
②动载试验:吊具取额定起重量的1.1倍。吊索取单肢、分肢极限工作载荷的1.25倍。
(4)接到起重吊装作业任务后,施工单位必须到作业现场,实地考察,进行安全分析、风险评估,制定安全措施。重大项目要制定《起重吊装作业安全技术方案》。在制定《方案》时,应遵循《起重吊装作业安全管理规定》等规章制度,拟定相应的安全措施。作业负责人应对检修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交底,作业人员必须按要求认真做好防范措施。
(5)对于盛装易燃、易爆、易蚀、有毒、剧毒或有害介质的设备,必需经过置换、中和、消毒、清洗等处理,并取样分析,以保证设备中易燃、易爆、易蚀、有毒、剧毒或有害介质含量符合相关的安全管理规定,确保起重吊装人员生命安全及作业安全。
3事故案例:抚顺石化公司“1.21”起重伤害案例分析
2015年1月21日14时39分左右,抚顺石化公司石油二厂焦化车间出焦班底盖机岗位员工一名员工被发现面朝焦池侧躺在抓斗桥式起重机(以下简称起重机)东侧维护平台内,经抢救无效死亡。
3.1事故单位基本情况
3.1.1事故单位简介
抚顺石化公司是中国石油大型炼化企业之一,总占地面积1270万平方米,现有在籍全民员工23562人,集体企业在职职工8114人。下辖15个职能部门、6个直属部门和19家基层单位。资产总额323亿元,主要生产装置115套,原油一、二次加工能力均为1150万吨/年,化工产品的生产能力为360万吨/年。主要生产汽油、航煤、柴油、润滑油基础油、石蜡、烷基苯、聚乙烯、聚丙烯、丁苯橡胶等300多个牌号的石油化工产品。
石油二厂始建于1939年,是一个综合性炼油化工生产厂,原油加工能力1150万吨/年,生产装置36套,在职员工4217人。以汽油、煤油、柴油、石脑油、石油焦、液化气、甲乙酮、乙苯、苯乙烯等为主导,以石蜡、润滑油基础油为特色,生产18大类56种石油化工产品。
3.1.2事故发生车间基本情况
石油二厂延迟焦化联合装置是中国石油抚顺石化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总体规划项目之一,由华东勘察设计研究院设计,装置占地40734平方米,总投资约107297万元。2007年12月开工建设,2010年6月中交、9月23日装置开工正常,投入生产。
延迟焦化装置设计能力240万吨/年,采用“两炉四塔”工艺,操作弹性为70~130%,生焦周期24小时。主要产品为净化干气、液化气、稳定汽油、焦化煤油、焦化柴油、焦化轻蜡油、焦化重蜡油和焦炭。
焦化联合装置位于厂区南部,由240万吨/年延迟焦化和80万吨/年汽煤油加氢精制两套生产装置组成。
3.2事故经过 2015年1月21日,按生产计划,2#焦塔12时30分放水,14时30分出焦。下午13时25分,底盖工人刘某独自一人来到12.5米高的底盖机岗位平台,做出焦前的准备工作。13时55分,底盖机岗位的另一工人韩某龙也来到12.5米平台,刘某与韩某龙一起到工艺外操岗休息小屋内找到工艺员李某安,询问放水情况。得知水尚未放完后,韩某龙又回到了车间休息室,刘某一人继续在岗位做准备工作。14时15分至14时38分之间,刘某上到了焦池东侧0.8米宽的通道(也做维护平台使用)上,观察放水情况。由于焦池有全封闭护栏阻隔,需要在通道南部距2#塔15多米远处将上身探过护栏才可能看到放水情况,加上焦池上部分地段蒸汽量大,影响观察,刘某违章越过护栏,攀附在正在进行倒焦作业的起重机防护栏外侧,被向北运行的起重机带行通过焦炭塔基础立柱(1800mm*1800mm)与起重机防护栏之间的夹隙(162mm),当通过立柱后跌落到起重机东侧维护平台上。造成左侧颅骨、右侧肋骨骨折。
14时39分,除焦二班起重机司机张某利在3#焦炭塔出焦口倒焦完毕停车休息,等待2#塔出焦时进行倒焦作业。
14时45分,张某利发现起重机东侧维护平台上有一堆东西,随即上到起重机主梁平台上招呼在附近的底盖机岗位人员韩某龙上前查看。14时50分,韩某龙和工艺班李某安分别隔立柱确认立柱北侧有一伤者倒在平台上,立即分别报告各自的班长。出焦班长到现场近前确认伤者是本班刘某,工艺班长打“120”电话。随后车间和厂部人员赶到现场,组织人员将刘某从平台上救护下来。
15时11分,救护车赶到现场,进行急救,将刘某送往医院,15时50分,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3.3事故原因
3.3.1直接原因
焦化车间底盖机岗位员工刘某为赶工作进度违规查看放水情况,在看水过程中违章越过起重机东侧维护平台安全护栏,攀附在正在作业过程中的起重机防护栏外侧,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也是主要原因。3.3.2间接原因
(1)底盖机岗位人员刘某,为赶工作进度,擅自从事非本岗位的看水作业,在看水过程中的违章作业行为没有被及时发现和制止是事故发生的主要管理原因。(2)出焦班长在临近出焦时干其它工作及其它活动,未能在现场指导、检查班组人员的工作,是刘某违章行为没被发现与制止的主要原因。
(3)出焦系统基础管理工作存在薄弱环节。石油二厂焦化车间重视主线流程管理,轻视非主线流程管理,对底盖机岗位确认制执行情况不重视,导致一人在非应急状态下的作业活动不受监护与确认,且在例次的隐患排查行动中均没有及时发现和纠正此类事故隐患,是导致此起事故发生的深层次原因。3.4设备状况
作业用起重机为两台抓斗桥式起重机,2014年8月11日经抚顺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所检测合格。
3.5作业防护设施完好情况
焦炭塔作业平台护栏完好,通往吊车维护平台的斜梯符合标准,焦池有全封闭护栏,维护平台两侧有完好护栏,临装置侧有多处标准斜梯通往平台,使平台兼工作走台与应急通道。
4事故性质
调查组经过认真调查分析,认定此起事故是一起因石油二厂焦化车间员工为赶工作进度严重违章作业而造成的安全生产责任事故。
5事故防范及整改措施
(1)深入开展反“三违”教育和培训,利用正反两方面典型案例对员工进行教育,使“三不伤害”理念在职工中更广泛地被认同,与安全生产有关的操作、应急的知识和能力有进一步的提高。
(2)为深刻汲取事故教训,在全公司范围内对事故进行通报、并对各种作业有关的人员配置、监护制度情况进行一次彻底排查,堵塞漏洞,并将其在标准化运行中予以固化,确保安全管理的有关制度和措施能够时时运行,并得到有效的维护。
(3)针对特种作业场所开展全面风险排查,查找设备设施及其周边作业环境存在的危险因素与管理上的缺陷,制订相应的风险消减措施。
(4)针对工艺班有在吊车维护平台上看水的现象,抚顺石化公司要深入研究现有的观察点位是否满足观察需要,制定在非规定观察点进行观察的制度规定并严格执行,确保观察效果准确,观察人员安全。
第二篇:“7.26”一般起重伤害事故事故案例分析
青连铁路跨胶州湾特大桥工程“7.26”一般起重伤害事故 2017年7月26日晚23时30分许,青连铁路跨胶州湾特大桥工程跨双埠立交桥附近,一辆汽车起重机在道路边吊装一根旋挖钻钻杆时发生倾翻,起重机吊臂将路北一板房压塌,致板房内一名人员受伤,后经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发生后,依据《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等法律、法规有关规定,城阳区人民政府组成了由区安全监管局主要领导任组长,区安全监管局、区监察局、区总工会、城阳公安分局、区城建规划局、区交通运输局、流亭街道办事处有关人员参加的事故调查组,并邀请城阳区人民检察院和2名安全专家参加(具体名单见附件)。通过现场勘查、查阅资料、调查询问、技术分析等手段,对该事故进行了全面调查,查明了事故经过和原因,认定了事故性质,提出了处理建议,并根据事故原因和暴露出的问题提出了具体防范和整改措施,在此基础上,形成本调查报告。
一、事故基本概况
(一)事故相关单位基本情况
1.建设单位青岛青连铁路有限责任公司,注册地青岛市市北区上清路20号,法定代表人李光林。公司成立于2014年9月,主要经营范围为青连铁路的建设和客货运输、国内陆路货运代理、装卸服务等。
2.施工总承包单位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注册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和平路1号,法定代表人张挺军。公司成立于1986年10月,具备铁路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
3.分包单位中铁十四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注册地址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大学科技园紫薇路数娱大厦B座14楼,法定代表人冯复兴。公司成立于1989年11月,具备铁路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资质。
4.监理单位山东济铁工程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注册地址济南市天桥区车站街30号,法定代表人许春光。公司成立于1998年3月,具备铁路工程监理甲级资质。
5.桩基劳务分包单位青岛吉安桩基工程有限公司,注册地址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黄河东路127号241室,法定代表人张庆明。公司成立于2011年3月,具备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叁级资质。
6.王晓伟,河北邯郸市人,无工作单位,2017年4月从网上购买了一台浦沅牌QY25全液压汽车式起重机进行出租,车辆行驶证已过期脱审,安排其兄王晓凯(未取得汽车起重机驾驶资格)驾驶作业。
(二)事故工程基本情况
1.线路概况。新建青岛至连云港铁路(以下简称青连铁路)位于胶东半岛东南部,连接山东省胶东半岛、日照地区与江苏省连云港地区,是我国“五纵五横”综合运输大通道南北沿海运输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纵跨两省三市,正线全长194.513km,其中山东省境内186.626km,江苏省境内7.88km,建设标准为国铁I级,双电气化,设计速度为每小时200km,客货并重,兼顾疏港、城际的铁路运输功能。
2.事故标段情况。2016年1月,青连铁路有限责任公司与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十四局)签订施工承包合同,将青连铁路“青岛北至洋河口段站前工程”ZQ-5标段发包给中标单位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2016年4月,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与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十四局三公司)签订《集团公司内部施工分包合同》,将ZQ-5标段中的桥梁(不含箱梁预制及架设)、路基工程分包给十四局三公司,工程总造价约11.9亿元。其中桥梁工程包括:跨娄山河特大桥、跨胶州湾特大桥、前韩家特大桥、肖家村特大桥、大沽河特大桥等若干桥梁的基础、下部结构和桥面系工程,计划竣工日期为2018年8月31日。
2016年4月,十四局三公司与青岛吉安桩基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安公司)签订《劳务承包协议》,将青连铁路ZQ-5标段的部分桥梁钻孔桩分包给吉安公司,其中包括跨胶州湾特大桥部分钻孔桩,工程总造价约468万元。事故发生前,已完成对62#桩的桩基钻孔。
(三)事故现场勘验情况
事故发生地位于青连铁路跨胶州湾特大桥工程跨双埠立交桥工地附近,吊装现场位于距该工地约20米的一处南北向道路边,一辆浦沅牌QY25全液压汽车式起重机(车头向东,车尾向西,最大额定总起重量25吨,主臂4节,最大起重臂长42.5米,车牌号:冀E62270,以下简称起重机)倾覆于该处,倾覆的起重臂压于其北侧一辆牵引半挂车上(车头向东,牵引车车牌号:冀R36272,挂车车牌号:冀R9726挂,额定载重量30吨,以下简称半挂车),致半挂车车厢挡板多处变形。半挂车北侧1-2米处斜卧一根旋挖机钻杆(长18.40米,直径0.6米,钻杆重量约15.5吨),钻杆中部栓挂有钢丝绳索,勘验时钢丝索具尚挂接于起重吊勾(重约200kg)上,倾覆的起重臂及吊钩压于北侧路边一活动板房上。
经进一步技术勘验测量,起重机左前支腿与左后支腿区域的路面整体呈前侧高后侧低趋势,高差+160mm。右侧支腿与左支腿区域的路面整体呈右高左低趋势,高差约+270mm以上;起重机力矩限制器、水平仪失效,起重机底盘车架受倾覆冲击严重弯曲,行驶驾驶室变形,取力器传动箱破裂,左前左后水平支腿液压缸后支座及液压管损坏,第四节起重臂明显变形。
(四)事故工程安全管理基本情况
经调查,该事故总承包、分包、监理及劳务单位资质和各项手续齐全。十四局三公司青连铁路项目经理部人员资格齐备,安全生产责任制、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应急救援预案等文本资料健全,项目部向调查组提供了安全检查记录、施工日志以及监理单位下达的《监理通知单》等登记原始记录,施工日志、安全检查、技术交底、例会会议等档案资料齐全。山东济铁工程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提供了该建设项目的《监理工作日志》、《监理月报》以及监理工作管理制度、《监理通知单》等质量和安全监理记录档案资料,档案齐全。
吉安公司提供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及桩基础工程安全施工管理制度等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提供了2017年7月25日与王晓伟签订的《吊车临时租用协议》及7月26日的《机械设备进场通知单》,提供的桩基施工安全交底书中未对吊装转运作业提出技术要求。
二、事故发生经过及救援情况
(一)事故发生经过
2017年7月25日,因承担的桩基工程即将完工,吉安公司总经理张庆明与王晓伟签订了《吊车临时租用协议》,约定“甲方提前三小时通知乙方将指定规格数量的吊车开至甲方工地进行作业,具体租赁时间以甲方吊装时间为准”。26日16时许,吉安公司对62#桩完成桩基钻孔(为其在本工地合同中的最后一根桩),便对桩机进行了撤场。吉安公司将钻机撤至青连铁路施工工地外北侧约20米处的一处道路边,完成旋挖钻机主机与钻杆的拆解工作后,因考虑到钻杆过长,白天运输容易造成堵车,张庆明便打电话告知王晓伟将于当晚20时许安排一辆25T吊车来对桩机及钻杆进行装车。
7月26日20时许,王晓凯按王晓伟要求驾驶25T汽车起重机到达工地,先将旋挖机主机进行吊装装车,之后在工地进行等待,约23时许,张庆明联系的半挂货车来到吊装现场,吉安公司现场负责人王如林便指挥王晓凯操作起重机对钻杆进行装车。
王晓凯操纵起重机伸开水平支腿,并操纵起重机垂直支腿将起重机调平,然后吊起重约15.5吨的旋挖机钻杆,钻杆底部(回转支撑导向架)与地面距离约2米(图1)。半挂货车放下后挡板,沿钻杆纵轴方向倒车进入已经吊起的钻杆下方,王晓凯便操纵起重机准备将钻杆落入半挂车箱内平置摆放。但钻杆顶端回转支撑导向架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呈低垂状,使钻杆无法平置于车厢内。王如林遂借用工地内的一台装载机,打算在货车一侧配合起重机将回转固定支架推转一定角度后,再将钻杆平置于车厢内。
王如林驾驶装载机来到吊装现场,为便于装载机推动钻杆支架,便让王晓凯将钻杆向左后方向回转,王晓凯将钻杆再次提升,使钻杆整体高于货车侧挡板,并操纵起重机向左后方旋转准备与装载机配合。23时30许,当起重臂进入左后方区域与起重机底盘纵轴向偏转约35度时,起重机突然以左后侧支腿脚部为支点向左侧倾覆约90度。起重机的起重臂以及在张力下的钩头滑轮组和钢丝绳的将路边一劳务公司板房压塌,致在该板房内休息的一名工人宋某受伤。
(二)事故现场处置及救援情况。
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立即展开救援并拨打了120急救电话。被救出的工人宋某经120救护人员现场抢救后,随即送往城阳区人民医院继续救治,但因伤势过重医治无效,于凌晨3时许死亡。得到事故信息报告后,区政府分管领导带领公安、安监等部门负责人及时赶赴事故现场,责成公安部门对王晓凯、王晓伟及吉安公司现场负责人王如林等人采取了控制措施,并要求吉安公司全力处理好相关善后工作。
三、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情况
该事故共造成1人死亡(宋爱辉,男,38岁,河南人),直接经济损失112万元。
四、事故原因和性质
(一)直接原因
起重机操作人员王晓凯未取得汽车起重机驾驶资格,安全意识淡薄,操作力矩限制器、水平仪失效的起重机在不平整的场地中起吊,因吊装作业中吊载严重超出额定起重量,导致发生整机倾覆。
经技术勘验确认,发生倾覆时起重机的起重臂水平夹角(仰角)为65度,臂长18.65米,吊钩离地面6.8米,钻杆底部与地面垂直距离约3米。经查阅该起重机随车额定起重量表,此工作状态下额定起重量不应超过9吨。严重超载作业、力矩限制器失效是造成这次起重机失稳倾覆的直接原因。
(二)间接原因
吉安公司进行起重吊装作业未安排专门的信号指挥人员进行现场指挥,未对吊装作业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且未对进场机械设备及人员进行查验,现场负责人王如林在自身不具备起重作业信号指挥资格的情况下,组织并指挥吊装作业,致王晓凯无证驾驶脱审的汽车起重机进行违章作业,此为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
王晓伟作为汽车起重机所有人,将行驶证脱审、安全装置损坏的机械车辆进行出租租赁,且安排未取得相应驾驶资格的人驾驶该车辆,此为事故发生的又一间接原因。
(三)事故性质
综合事故现场勘验、资料查阅、调查询问、技术分析等情况,认定该起事故一起因安全管理不善、无证人员违章作业、起重设备安全防护缺失所导致的一般生产安全责任事故。
五、对事故有关责任单位及责任人员的处理建议
(一)王晓凯,未取得汽车起重机驾驶资格,操作安全装置严重损坏的起重设备进行吊装作业,对事故发生承担直接责任。因其涉嫌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建议由城阳公安分局对其立案侦查,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二)王晓伟,将车辆手续不全、安全装置损坏的汽车起重机进行出租且安排无证人员驾驶汽车起重机作业,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对该事故承担重要责任,涉嫌构成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建议由城阳公安分局对其立案侦查,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三)王如林,在自身不具备起重作业信号指挥资格的情况下,组织并指挥吊装作业,违反起重作业安全管理规定,涉嫌构成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建议由城阳公安分局对其立案侦查,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四)建议由城阳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对吉安公司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处以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的行政处罚,并对公司主要负责人张庆明处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三十罚款的行政处罚。
(五)建议区政府安委会办公室按照《城阳区安全生产“黑名单”管理制度》的规定,将吉安公司列入黑名单管理,管理期限为一年,并按照《城阳区安全生产违法违规信息定期集中公布制度》的规定予以集中公布。
(六)建议由城阳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依据《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责令吉安公司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重新参加安全生产培训。
六、事故防范措施
1.吉安公司要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全面落实好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对吊装等危险作业应当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操作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要加强对承租机械设备的技术状况和安全装置的安全检查,和进场人员的监督检查,严防此类事故再次发生。
2.十四局集团及十四局三公司、济铁监理公司均要以此事故为警,加强对各分包单位、施工队伍、人员的资格审查和安全管理,严格监督、审查分包单位各个作业环节,针对各分包单位安全撤场制定出有效管理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第三篇:校园伤害事故典型案例分析
体育课打球赛 发生意外 洛阳市回民中学吴茜
2012年3月某天,洛阳市区某中学A生,在下午体育课上老师讲解完篮球比赛规则后,班里的学生分小组在篮球场进行比赛的过程中,绊倒在地上,造成左手腕关节肿痛。事发后学校及时与其家长联系,同时把王某送到附近医院,经检查是左手腕关节处轻微骨裂。确诊后及时向保险公司报案。
接下来由学生家长送孩子就治。但三个星期后,A生到医院复查时,医生告知A生由于当时用来固定手腕的夹板其没有好好佩戴,再加上医生的水平有限,A生的左手腕关节处已经错位,要到大医院进行手术治疗。
由于到大医院治疗要交很多费用,所以学生家长要求这些医药费大部分由学校先行支付(因为该生有意外保险),双方没能在这个问题上达成一致,后来经司法所调解,学校先行支付医药费三分之二,该生的医药费差额部分学校承担一半。
分析与点评:
在本案例中,A生的伤害事故要一分为二,A生在学校由于摔了一跤只是造成右手肘关节处轻微骨裂,属于轻伤,只要休养一段时间就可以好。由于体育课上意外伤害,治疗和拍片的费用就由学校给每位学生入的校园意外伤害责任险来赔付。而后来造成的左腕关节错位是由于医院包扎和A生自身没好好佩戴夹板的原因造成的,A生应该去找医院解决。
根据学校安全工作条例第三十二条第五款:学生违反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规定,违反学校的规章制度或纪律,实施按其年龄和认知能力应当知道具有危险或可能危及他人的行为的,或者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学校、教师已经告诫和制止,但学生不听劝阻、拒不改正的,学校不承担赔偿责任。
但后来考虑到A生的家庭情况和生活实际,学校答应补偿给A生相应的费用,这也是学校出于人道主义的一种行为。
第四篇:某某分部9.24起重伤害事故检讨书!
某某分部9.24起重伤害事故检讨书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大家好:
今天在这里,我就某某分部发生的“9.24”起重伤害事故向各位领导及诸位同志作深刻检讨。“9.24”起重伤害事故发生在某某公司迎接集团公司安全大检查落实整改推进阶段,发生在某某部在2012年力争打安全翻身仗的关键时刻。这起安全事故的发生,给某某部的安全工作带来了较坏的影响,给某某部的其他各项工作带来了沉重的压力,在次,我向某某部领导、某某部职工道歉:由于我工作中的失误,影响了大家全年的努力工作,对不起领导,对不起大家,对不起此次事故中受到伤害的职工!
此次事故的发生,暴露出某某分部在安全基础管理、现场安全管理、班组安全管理的漏洞,现场的违章作业现象在个别职工身上表现还相当严重;此次事故再次为我分部敲响警钟:必须严格管理,加强监督,越是常规作业,越是要要加强现场安全管理。
一、事故经过:9月24日上午,某某分部大型机械操作工段龙门班班长朱某某接到分部关于更换1#龙门小车减速箱机油的工作任务,朱某某带领当班组长冯某某、当班操作工袁某、朱某、张某某、葛某某到现场,准备更换1#龙门小车减速箱机油。为将小车机房移动到龙门吊中间放油,由冯某某指挥操作工朱某按指令进行点动操作,朱某某站在小车东侧向下观察小车移动位置,葛某某和张某某在小车机房内,其中张某某蹲在小车机房内。由于小车舱门未关闭,点动后小车不能启动。随后班长朱某某指挥操作工袁某用手按住小车仓门限
位开关,操作工朱某启动小车开始移动,操作工张某某突然起身,探出小车机房的舱门去观察小车移动位置时,胸部被运行中的小车舱门和小车过道支架挤压。这是一起违章指挥、违章作业造成的重伤事故。
二、事故原因分析
(1)、直接原因
操作工张某某在龙门吊小车移动过程中,安全意识淡薄,私自将身体探出小车舱门,致使身体受到小车舱门框和小车过道支架的挤压造成伤害,是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2)、间接原因
1、大型机械班班长朱某某违反《设备检查及维修保养操作规程》,在舱门打开的情况下,违章指挥他人按住小车舱门限位开关,使小车得以启动运行,是此起事故的主要原因。
2、龙门吊操作人员朱某没有严格执行《设备检查及维修保养操作规程》,在舱门未关闭、限位开关人为按住的情况下违章启动小车,埋下了事故隐患。
3、龙门吊操作人员袁某没有严格执行《设备检查及维修保养操作规程》,违章按住限位开关,失去安全联锁作用,为小车启动运行提供了条件,也是事故 发生的间接原因。
4、现场指挥人员冯某某没有及时制止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行为,安全监管不到位,是本次事故的间接原因之一。
5、某某分部对特种作业人员日常执行《设备检查及维护保养操作规程》情况监督检查考核不严,日常安全管理不到位,也是事故发生的原因。
6、某某分部在职工日常操作和安全管理方面不到位,也是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
三、此次事故需要吸取的教训和改进的措施:
1、安全制度需要强有力的执行力:在“9.24”起重事故中,参与现场作业的5名人员先后有4名违章,班长违章指挥,操作工违章作业,现场指挥人员对违章作业行为熟视无睹。多人次、一系列违章,最终酿成了事故。如果参加作业的职工哪怕只有1人勇于拒绝任何一步的违章指挥或违章操作,那么这起事故也许就能避免。从职工现场安全意识淡薄、习惯性违章中,可以直接反映出某某分部在安全管理上的薄弱、对现场作业环节“低老坏”等习惯性违章监管不力,作业前风险识别不够、作业中互监互保流于形式、对日常作业中看似不起眼的违章抱有侥幸心理等诸多问题,我作为某某分部的安全第一责任人,对此应付主要责任,我应深刻认识到在安全工作中的不足,应该从思想上找原因、从制度上找漏洞、从执行上找差距,痛定思痛,认真分析原因,切实制定整改措施,加强日常管理和考核,就如傅成玉董事长说的:每一个事故都是血写的,而血写的教训万万不能再用血去验证。今后分部对所有现场作业,在严格领导带班制的基础上,加强对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安全规章制度的检查,尤其是对常规作业及临时性突发抢修作业安全执行力度的检查和督促,将根据分部起重接卸作业、汽车接卸作业、装载机转运作业等不同作业特点,全面梳理这些作业和其他作业过程中易发生的低老坏等习惯性违章现象,并根据这些现象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落实检查人员,严格考核标准,从而全面提高职工对安全制度的执行力。
2、“七想七不干”安全提示卡工作应该更加细化和有针对性:在此次作业中,职工也填写了“七想七不干” 安全提示卡,但这是一
个相对笼统的作业安全提示,分部没有针对每项作业的具体情况,编制和填写“七想七不干” 安全提示卡,这也反映出包括我在内的某某分部在安全工作中的粗放、简单甚至随意。今后某某分部要按照龙门吊、垂头吊等不同的起重设备、不同的作业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专业的、科学的、可操作的“七想七不干”安全提示卡,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加以总结、补充和完善,要认真落实“七想七不干”安全提示卡的有关内容,注重日常检查和考核。
3、基础安全管理要常抓不懈、始终警钟长鸣:出了安全事故,不能埋怨和责难职工,(包括违章违纪的职工),作为某某分部的安全主管,我应该从日常安全管理、日常安全监督、日常安全考核、各项安全和其他规章制度的制定、执行、检查、考核、总结完善等方面深刻反思,要在基础安全管理上高标准、严要求。加强日常日常安全管理和检查,注重对职工的常规安全教育和安全提醒,加大对违反安全操作规程人员的检查和考核力度,强化职工对安全操作规程的执行和遵守,尤其要加强对一些“低老坏”和习惯性违章违纪的检查和考核力度。
4.坚持“四不放过”的原则,某某分部要将此事故在各班班前会再进行认真分析和讨论,让每一名职工认清违章作业的严重后果,接受事故教训,在今后的工作中严格按规程规范自己的行为。
在“9.24”事故之后,某某部领导和部门做了大量的工作。以上是我和某某分部就“9.24”起重伤害事故的反思和检讨,在此我代表
某某分部全体职工向某某部领导及各业务科室给予的积极帮助表示深深的感谢。
最后,我再次向大家表示诚恳的检讨和深深的歉意。
某某分部
二〇一二年十月十七日
第五篇:学生伤害事故案例分析
学生伤害事故案例分析
案例一
学生淹死河中,谁的错? 【案情】
1998 年 6月 12日 下午,江山市第六小学根据市教育学会、市教研室下发的关于进行小学大课间活动评优的通知精神,按期组织全校学生进行大课间活动,活动内容是广播操比赛。学校在比赛结束后放学,比平时正常放学时间稍早。五年级男生刘晓(13岁)与另一同学张良一起回到家里换上凉鞋后,前往附近的大沙河洗澡,不幸身亡。
事故发生后,刘晓的法定监护人刘双(刘晓父亲)与刘晓所在学校市第六小学就刘晓善后处理事宜协商不成,便一纸诉状将学校推上了被告席。
刘双认为,刘晓年方 13岁,属于民法上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学习期间,学校负有监护职责,校方不遵守学校作息制度,提前放学,在天气炎热情况下,特别是在进行广播操比赛后,未加强对学生安全防范教育,刘晓溺水身亡与校方失职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事故发生后,学校又极力推卸责任,校方的失职给学生家庭造成巨大物质损失;校方推脱责任的态度,又使学生家长精神倍加创伤。因此,刘双以刘晓法定代理人身份向区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要求被告赔偿被害人刘晓死亡补偿费 20000元,殡葬费 4500元,误工补贴 1800元,交通费 300元,精神损害赔偿费 60000元;合计 86100元。
【审判】
中级人民法院根据上诉人的请求,认为上诉人第六小学根据市教委的安排,于 1998年 6月 21日下午组织全校学生参加大课间活动,活动结束后,于 16:00左右放学。根据《小学管理规程》的有关规定,应属于正常调整放学时间。上诉人对被上诉人之子刘晓之死无过错。上诉法院作出了如下终审判决:
1、驳回被上诉人刘双的诉讼请求。
2、案件受理费 400元,由上诉人市第六小学承担 200元,被上诉人刘双承担 200元。
【审判】
从本案审理过程看,上诉法院认为,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大课间活动结束时间比平时放学时间早,属于学校正常调整放学时间,不是提前放学,刘晓溺死发生于放学之后,超出学校管理活动时间范围,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没有联系,学校因此不负责任。
这里的问题是:学校比平时放学早,是不是“提前”放学?放学时间早晚与学校对刘晓死亡责任承担有何联系?
本案中,原告用学科课(室内课)的时间来判断学校活动课的时间,所采用的标准不适当。因为活动课的作息时间是相对独立的,是根据活动课的具体内容决定的。活动课的起始时间不能以平时的学科课作息时间来限定,否则,这类活动就无法组织开展。活动课的时间,有的是可预知的,有的则不能明确。用固定不变的学科作息时间作标准来判断相对独立的活动课作息时间是否合理、规范,标准、前提采用的错误,必然造成结果、结论的荒谬。但强调活动课的时间相对独立,并不是说活动课的时间就可随心所欲、不负责任的安排。从事故整个过程看,该学校对这次活动的安排是规范、认真、周到的:、有明确的时间表,并预先告知了各参赛学校;、学校和班主任教师在前一天就在班级中进行了布置,并要求着装,请家长帮助把参赛的“铃铛”准备好;、活动原定于 14:20分始,14:55分结束,由于天气太热,学校从爱护学生健康角度考虑,提出推后比赛,获得评委同意。从 15:20始到 16:00结束,活动结束后,16:15分左右教师召集各班学生回到各自教室进行总结,布置作业,安排打扫卫生,并交待回家途中注意安全事项后才放学生离校。学校尽到监督和管理职责。、刘晓溺死发生在校外场所并在学校作息时间之外,有证据表明,刘晓是放学之后又回到家换了鞋,才到河里洗澡的。显然刘晓的行为已经超出学校管理职责范围,事故的发生与学校管理没有直接的因果联系,学校对事件的发生不负有责任;、事故发生之后,学校配合家长积极做好有关善后处理工作,并垫付刘晓殡葬所有费用,尽到了职责。从事故发生的前前后后看,学校尽到了教育和管理职责,无任何过错。本案再次提醒人们:中小学生大都是未成年人,生理和心理发育不全,对事物的认识不成熟,对危险意识性差,自我保护能力弱,因此,学校应进一步加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教育。定期有针对性的向学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通过班校会、宣传栏、广播、电视等多种形式,结合典型案例,大力宣传安全常识,包括防水、防火、防雷电等方面知识和交通、饮食等方面的安全常识。安全教育要常讲常新,决不能满足于以前曾做过的教育,要常抓不懈,做到警钟长鸣。同时,也需要家长配合学校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防患于未然,尽可能把学生人身伤害事故减少到最低限度。
法律依据: 《办法》第十条第一、二款
学生伤害事故案例分析
案例二
体育课上两同学相撞,眼、脸受伤,谁之过? 【案情】
原告顾良与被告杨晨均系被告某私立学校的学生。1995年 11月 17日下午,学校的体育老师同时给两个班级的学生上体育锻炼课,安排学生进行地滚球练习。在练习过程中,原告与杨发生相撞,导致原告眼、脸部受伤。经法医临床学鉴定,原告该伤致左眼眶底骨折、左眼下直肌嵌顿,构成轻伤;原告外伤后能复视,但损伤己达 10级伤残程度。原告顾称:原告按照被告学校体育老师的要求上体育锻炼课进行地滚球练习时,与被告杨发生相撞,导致受伤,且伤害程度达 10级伤残,认为是学校安排课程不合理,管理措施不严谨,杨练习动作不准确所导致,故两被告应对他的受伤负责。要求他们赔偿医疗费、营养费、交通费、鉴定费、监护人误工费、伤残补助费等共计人民币 46066.3元。
【审判】
法院委托市高级人民法院法医鉴定中心对此作鉴定,结论为:伤者顾外伤致左眼眶底骨折、左眼下直肌嵌顿,经手术等治疗,左眼球运动部分障碍,伤后可酌情护理二个月左右、营养三个月左右。顾的法医鉴定费 300元、营养费 1380元、伤残补偿费 1432O元。法院认为:顾受伤事件系学校上课期间发生,其性质应根据客观事实和法律规定予以确定。就顾而言,学生按老师的要求进行体育锻炼,并无过错。就杨晨而言,亦同此理。学生做地滚球运动时人随球行当属常理,要求学生行进时没有偏差实属不尽情理之苛求。就学校而言,按教学大纲实施教学并无过错,且顾受伤事件发生于瞬间,要求老师采取措施保证避免亦不切实际。因此,本案顾受伤事件应属意外事件。根据法律的规定,当事人对造成损害都没有过错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当事人分担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款之规定,作出判决如下:
一、学校给付顾人民币 16576元。
二、杨给付顾人民币 5712元。案件受理费 3706元、鉴定费 700元,合计人民币 44O6元,由顾负担人民币 880元,学校负担人民币 2206元,杨负担人民币 1320元。
【评析】
本案涉及的主要问题也就是:学校的责任问题和事故的性质问题。1 .学校的责任问题
学校与在校学生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是处理本案的一个重要问题,由此可以确定学校对学生在校期间遭受伤害所应当承担的责任。学校与学生之间虽没有关于保护学生人身安全的书面协议,但从学校接受的对象多是未成年人、身心尚不完全成熟来看,从社会一般观念考察,学校也应尽到一般善良人应注意的义务,不能以其没有事先约定而免除过错责任。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在“学校保护”一章中明确规定“学校„„应当防止发生人身安全事故”,该法将防止人身安全事故作为学校的责任,因而学校对于在校的未成年学生具有保护、照顾、管理的职责是毫无疑义的。但是,学校对学生应尽到保护、照顾、管理的责任,并不意味着学校成为学生的监护人。根据《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未成年人监护人只能是父母等亲属,学校不在其列。监护权是一种身份权,学校不具有法定的监护人身份,不能成为法定的甚至是“推定的”监护人。学生进入学校学习、生活的期间,也不意味着其法定代理人的法定监护责任转移给学校,因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十条规定,监护人的监护职责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照顾和保护被监护人的身体健康;二是管理被监护人的财产,代其进行民事活动;三是代理被监护人进行诉讼活动。很显然,在通常情况下,学校不可能承担起所有的监护职责,监护权也不可能全部自动地转移给学校。学校承担的职责是独立的责任。”委托监护应有协议存在,家长送子女进校接受教育并不构成委托监护协议。因此,学校对学生不能承担监护的责任。.事故的性质与民事责任的承担问题 从本案来看,根据查明的事实,原告所受伤害是在上体育锻炼课期间,按照老师的布置进行运动练习过程中,与第二被告发生相撞事故导致。就原告而言,学生按老师的要求进行体育锻炼,不存在过错的情况;反过来,就第二被告而言也是同理。因为他们都是无民事行为能力的学生,主观认识对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判断能力本身就不健全,因此在体育运动过程中,要求他们完全预知授课内容有无危险,并根据老师要求进行而没有偏差,显然是不合理的,即使有完全行为能力的成年人也不能保证其每次运动都不发生事故,我们又怎能苛求学生呢?那么,老师有无过错呢?应该讲也是没有的。因为该老师的授课,是按照教育局审核批准的教学大纲进行的,并无偏差或越轨之举;与此同时,整个事故是在瞬间发生的,因此,要求老师及时采取措施保证避免等也是不切实际的要求。所以此事故的发生属意外事件,三方均没有过错。判断学校有无过错时,我们要避免不从个案的具体情况分析,而是认为学生只要在学校发生了事故,学校就应承担过错责任。这种认识与实践,是与过错责任原则相悖的。
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二条明确规定:“当事人对造成损害都没有过错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当事人分担民事责任”。本案是意外事件,当事人都无过错,在这种情况下,适用公平原则,不但是合理的,而且也是必要的。法院最终也是按照公平原则,判决由当事人酌情分担原告的损失,并且判决的用词是“给付”而不是“赔偿。
法律依据: 《办法》第十条第五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