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储蓄存款的规定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储蓄存款的规定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9-09-11 17:35:39 / 个人分类:家庭婚姻
查看(115)/ 评论(3)
一、《储蓄管理条例》是办理储蓄业务的基本法规,各储蓄机构(指 储蓄专柜、储蓄所、联办所、全面代办所,下同)必须按国务院统一公布 的实施日期即1993年3月1日起执行。对使用计算机操作的个别储蓄 机构,如确因程序调整暂时衔接不上,可以先采用手工操作,俟后追帐。
二、《规定》第十五条,关于储种和计息问题:
(一)整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取消了九个月、八年期档次,对19 93年3月1日以前存入的九个月、八年期存款,仍按原档次利率计付利 息,如遇以后调整利率则改按调整利率时文件规定的具体办法执行。
(二)各行目前开办的“不固定存额”“积零成整”“贴花”等属于
零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性质的储种,仍可继续办理,但必须按零存整取定 期储蓄存款统一规定的方法计付利息。为准确计算存款利息,避免地区之 间,行际之间的差异,从1993年3月1日起,新存入的零存整取定期 储蓄存款应采用“日积数法”计算利息。
(三)存本取息定期储蓄存款,从1993年3月1日起,必须到约 定的取息日支取利息,不得提前预支利息,如到取息日未取息者,以后随 时可取,但不计复利。
(四)整存零取定期储蓄存款,从1993年3月1日起,必须到约 定的取本日支取本金,不得提前支取,如到支取日未取者,以后随时可取,但不另计付利息。
(五)华侨人民币定期储蓄存款,其提前支取、逾期支取以及遇到调 整利率,均按整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的规定计付利息。储户到期前来支取,可以办理转期续存,支付的利息可加入本金一并存储;但续存时,不能 更换储户姓名,也不能再增加存储金额。
(六)定活两便储蓄存款,存单分记名式和不记名式两种。记名式存 单起存金额为50元,不记名式存单起存金额为10元。从1993年3 月1日起,新存入的定活两便存款,期满三个月以上者,改按支取日整存 整取定期储蓄存款挂牌利率并打六折计息。
三、《规定》第十八条,有关办理约定或自动转存业务的问题:根据 储户意愿,对整存整取、存本取息和华侨人民币定期储蓄存款,可以办理 到期约定转存或自动转存。原则上,自动转存以一次为限,转存期限与原 存期相同,不能跳档(如原存期为三年,到期只能转存三年期);约定转 存,次数不限,到期可按储户事先约定的期限转存,可以跳档(如原存期 为一年,到期可转存半年,或三年等)。办理到期转存的储蓄存款,原存 期利息,按开户日挂牌利率计算,并将利息并入本金,转存期利息,按转 存日挂牌利率计算,转存后储户如提前支取或逾期支取,仍按《规定》中 该存款的计息规定计息。
到期转存是一项方便群众、有利吸储的新业务,各行可选择有条件的 储蓄机构试办,总行准备在总结各地做法后,制定统一办法。
四、有关《规定》第二十条第二款,开办个人定期储蓄存单小额抵押 贷款业务的问题:“小额抵押贷款”是一种与吸收储蓄存款密切相关的业 务,《规定》第二十条对储蓄机构开办此项业务作了明确规定,凡有条件 办理此项业务的分行,可以制定具体办法,报经同级人民银行批准进行试 办,总行暂不做统一规定。
五、《规定》第二十七条,有关部分提前支取的问题:
办理部分提前支取的仅限于整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并以一次为限,零存整取、存本取息、华侨人民币,以及定活两便储蓄存款,不办理部分 提前支取。
六、《规定》第二十九条,有关活期储蓄存款新、旧计息办法衔接问 题:
从1993年3月1日起,所有活期储蓄存款如遇利率调整,不再分 段计息,均采用“累计积数法”(累计积数×日利率=应付利息),于年
度结息日或清户日按挂牌公告的利率计算利息,鉴于改用新的计息方法,准备工作量较大,凡3月1日以前存入的,可延用“利息查算表”至6月 30日;3月1日以后存入的原则上应采用“累计积数法”计息,如准备 工作不充分,也可继续采用“利息查算表”到6月30日,从7月1日起,应全部改用“累计积数法”计算利息。
七、《规定》第三十七条,有关挂失处理的问题:口头挂失要严格掌 握,并督促挂失人在五天内办理正式手续,否则从第六天起自动失效。正 式挂失必须提供法定身份证件。如遇特殊情况,由各省市分行在确保安全 的前提下自行确定。挂失七天后,挂失人应到储蓄机构办理补发新存单(折)或支取现金手续,超过一个月期限,储户不来补领新存单(折),即 视为正常支付。如委托他人代办挂失手续时,代办人应同时出具本人和存 款人双重身份证明。
《储蓄管理条例》的实施,涉及千家万户和广大储蓄工作人员,时间 紧,任务重,要求高。各行要加强领导,实行主管行长责任制,哪个地方 出了问题,由哪个地方分支机构的行领导负责任。在业务工作中要严格执 行政策,在宣传工作中要统一口径,按统一文件解释。各分行在执行中有 什么重大问题,应及时上报总行。
原总行下发的有关文件,内容有同本文相抵触者,以本文为准。
【章名】 附件: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执行《储蓄管理条例》的若干规 定
为了贯彻执行国务院《储蓄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中国 人民银行制定了执行《储蓄管理条例》的若干规定。现印发给你们,请认 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和宣传工作。
第一条 储蓄存款是指个人所有的存入在中国境内储蓄机构的人民币 或外币存款。任何单位不许将公款转为个人储蓄存款。公款的范围包括: 凡列在国家机关、企业及事业单位会计科目的任何款项;各保险机构、企 事业单位吸收的保险金存款;属于财政性存款范围的款项;国家机关和企 事业单位的库存现金等。
第二条 储蓄机构是指经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批准的各银行以 及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和邮政企业依法办理个人储蓄存款业务的机构。
第三条 国家宪法保护个人合法储蓄存款的所有权不受侵犯。储蓄机 构办理储蓄业务必须遵循“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存款有息、为储户保密 ”的原则。
第四条 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储蓄事业的主管机关,负责全国储蓄管 理工作。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宏观经济、金融及保护储户利益的需要,在报 经国务院批准后,可以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以稳定储蓄,稳定金融。
第五条 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任何部门和单位以及居民个人不得 经办个人储蓄业务和类似储蓄的业务。
第六条 储蓄机构的设置,要遵循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方便群众、讲求实效、确保安全的原则。储蓄机构的各业务主管部门,须向当地人民 银行上报下一年度增设储蓄机构计划,由当地人民银行审核后汇总上报,于年底前上报人民银行总行审批。各地人民银行根据批准的计划逐一办理 储蓄网点审批手续,统一发给《经营金融业务许可证》。但国家法律、行 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七条 储蓄机构的设置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第一,有机构名称、组织机构和营业场所;第二,熟悉储蓄业务的工作人员不少于四人,保 证营业时间内双人临柜;第三,有必要的安全防范设备。
第八条 直接办理储蓄存款业务的所有储蓄网点,是各银行和其他金 融机构、邮政企业具体办理储蓄业务的基层单位,不具有法人资格。
第九条 储蓄代办网点是银行委托企业、机关、学校、军队等单位办 理储蓄业务的代理机构,代办业务的开办、管理等必须严格按本《规定》 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条 储蓄机构的更名、迁址、撤并,应事先报当地人民银行,按 规定程序批准后,方可正式对外公布。
第十一条 储蓄机构的业务主管部门,对其所属的储蓄机构及其储蓄 业务,负有直接的领导和管理责任;要认真贯彻国家的储蓄政策,对其所 属储蓄机构做好监督和检查工作。
第十二条 储蓄机构应当按照规定时间营业,不得擅自停业或者缩短 营业时间。
第十三条 各储蓄机构必须保证储蓄存款的支取,不得以任何理由拒 绝储蓄存款的提取。
第十四条 储蓄机构以发展我国的储蓄事业,为储户提供优质服务为 宗旨。下列做法属于“使用不正当手段吸收存款”:
(一)以散发有价馈赠品为条件吸收储蓄存款;
(二)发放各种名目的揽储费;
(三)利用不确切的广告宣传;
(四)利用汇款、贷款或其他业务手段强迫储户存款;
(五)利用各种名目多付利息、奖品或其他费用。
第十五条 下列储蓄种类,储蓄机构可根据条件开办全部或部分储蓄 种类:
(一)活期储蓄存款。1元起存,由储蓄机构发给存折,凭折存取,开户后可以随时存取。
(二)整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一般50元起存,存期分三个月、半 年、一年、二年、三年和五年,本金一次存入,由储蓄机构发给存单,到 期凭存单支取本息。
(三)零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每月固定存额,一般5元起存,存期 分一年、三年、五年,存款金额由储户自定,每月存入一次,中途如有漏 存,应在次月补存,未补存者,到期支取时按实存金额和实际存期计算利 息。
(四)存本取息定期储蓄存款。本金一次存入,一般5000元起存。存期分一年、三年、五年,由储蓄机构发给存款凭证,到期一次支取本 金,利息凭存单分期支取,可以一个月或几个月取息一次,由储户与储蓄 机构协商确定。如到取息日未取息,以后可随时取息。如果储户需要提前 支取本金,则要按定期存款提前支取的规定计算存期内利息,并扣回多支 付的利息。
(五)整存零取定期储蓄存款。本金一次存入,一般1000元起存,存期分一年、三年、五年。由储蓄机构发给存单,凭存单分期支取本金,支取期分一个月,三个月,半年一次,由储户与储蓄机构协商确定,利 息于期满结清时支取。
(六)定活两便储蓄存款。由储蓄机构发给存单,一般50元起存,存单分记名、不记名两种,记名式可挂失,不记名式不挂失。《条例》实 施后存入的该项存款,计息一律按统一规定执行,即:存期不限,存期不 满三个月的,按天数计付活期利息;存期三个月以上(含三个月),不满 半年的,整个存期按支取日定期整存整取三个月存款利率打六折计息;存 期半年以上(含半年),不满一年的,整个存期按支取日定期整存整取半 年期存款利率打六折计息;存期在一年以上(含一年),无论存期多长,整个存期一律按支取日定期整存整取一年期存款利率打六折计息。对《条 例》实施前存入的该项存款,按原规定执行。
(七)华侨(人民币)定期储蓄。华侨、港澳台同胞由国外或港澳地 区汇入或携入的外币、外汇(包括黄金、白银)售给中国人民银行和在各 专业银行兑换所得人民币并储本存款。该存款为定期整存整取一种。存期 分为一年、三年、五年。存款利息按规定的优惠利率计算。开户时凭“外 汇兑换证明”或“侨汇证明书”在规定的时间内办理存储手续,储蓄机构 发给存单。存款到期,凭存单支取存款,如存款人在存款时有加凭印鉴的 约定,支取时还必须加凭印鉴。如提前支取,则按人民币整存整取定期储 蓄规定处理。该种储蓄支取时只能支取人民币,不能支取外币,不能汇往 港澳台地区或国外。存款到期后可以办理转期手续,支付的利息亦可加入 本金一并存储。
第十六条 储蓄机构办理上述第十五条范围以外的储蓄种类,必须报 经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准。储蓄机构未经审批擅自开办新的储蓄种类档次,由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负责查处,并将这部分存款转存当地人民 银行。存款自转存人民银行到期满止,这部分利息仍由储蓄机构支付。
第十七条 经省级外汇管理部门批准,储蓄机构可办理外币储蓄业务,个人外币储蓄存款的种类、利率、档次及其利息支付办法,按中国人民 银行总行的统一规定执行;办理其他外币储蓄业务需经中国人民银行总行 审批。
第十八条 储蓄机构在为储户开立定期存款帐户时,可根据储户意愿,办理定期存款到期约定或自动转存业务。约定转存、自动转存的具体办 法由经营储蓄的主管部门自行制定、公布。
第十九条 经中国人民银行省级分行批准,储蓄机构可以办理个人住 房储蓄业务,住房储蓄的利率要执行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的规定。住房储蓄 存款的运用必须与商品房的建设和商品房的销售直接挂钩,不得用到其他 地方。
第二十条 储蓄机构经中国人民银行或其分支机构批准,可以办理以 下金融业务:
(一)发售和兑付以居民个人为对象的国库券、金融债券、企业债券 等有价证券;
(二)开办个人定期储蓄存单小额抵押贷款业务,须由储蓄机构业务 主管部门拟订具体办法,并向省级人民银行申报,经批准后方可办理。
(三)经批准的其他金融业务。
储蓄机构经申报、批准后办理的不属于储蓄业务的其他金融业务,必 须遵循国家的有关规定。
第二十一条 储蓄机构可以办理代发工资、代收房租、水电费、电话 费等服务性业务,代理服务性业务由各储蓄机构主管部门与被代理业务部 门自行商定。
第二十二条 储蓄存款利率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拟定,报经国务院批 准后公布或由国务院授权中国人民银行制定、公布,各储蓄机构必须挂牌 公告,并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统一利率标准,不得以任何形式自行变动。
第二十三条 《条例》实施前存入的各种定期储蓄存款,在原定存期 内如遇利率上调,仍实行分段计息的办法。
第二十四条 《条例》实施前存入的各种定期储蓄存款,储户如提前 支取,其提前支取的部分,仍按原规定执行。
第二十五条 《条例》实施前存入的各种定期储蓄存款,其逾期部分 的计息,以《条例》生效日(1993年3月1日)为界,以前的逾期部 分仍按原办法计息,以后的逾期部分,均按照该存款支取日银行挂牌公告 的活期存款利率计付。
第二十六条 《条例》实施后,新存入的各种定期储蓄存款,在原定 存期内如遇调整利率,不论调高或调低,均按存单开户日所定利率计付利 息,不分段计息。
第二十七条 《条例》实施后,新存入的定期储蓄存款,全部提前支 取和部分提前支取的部分,均按支取日挂牌公告的活期储蓄利率计息;未 提前支取的部分,仍按原存单所定利率计付利息。
第二十八条 《条例》实施后,新存入的各种定期储蓄存款,逾期部 分均按支取日挂牌公告的活期存款利率计付利息。
第二十九条 《条例》实施后,不论何时存入的活期储蓄存款,如遇 利率调整,不分段计息,均以结息日挂牌公告的活期存款利率计付利息(每年6月30日为结息日,结算利息一次,并入本金起息,元以下的尾数 不计利息)。未到结息日清户者,按清户日挂牌公告的活期存款利率算至 清户前一天止。
第三十条 如定期存款恰逢法定节假日到期,造成储户不能按期取款,储户可在储蓄机构节假日前一天办理支取存款,对此,手续上视同提前 支取,但利息按到期支取计算。
第三十一条 储户若发现利息支付有误,有权向经办的储蓄机构查询,储蓄机构应及时为储户复核,如核实确认有误,要如实更正。
第三十二条 储蓄机构因擅自提高或变相提高利率的,由当地中国人 民银行责令其纠正,并予以通报批评;由于提高利率而吸收的存款,缴存 当地人民银行专户管理,不付利息,到存款期满止,这部分利息仍由该储 蓄机构支付给储户。
第三十三条 对吸收公款的储蓄机构,由当地中国人民银行责令限期 清理。未按期清理的按吸收存款额每天处以万分之五的罚息;储蓄代办点 吸收的公款,除按吸收存款额每天处以万分之五的罚息外,还要追回向银 行收取的利息或代办费。凡未经批准而开办业务的储蓄机构,一经查出,要责令其限期关闭,其吸收的储蓄存款由当地中国人民银行指定转存就近储蓄机构。
第三十四条 储户支取未到期的定期储蓄存款,必须持存单和本人居 民身份证明(居民身份证、户口簿、军人证、外籍储户凭护照、居住证— —下同)办理。代他人支取未到期定期存款的,代支取人还必须出具其居 民身份证明。办理提前支取手续,出具其他身份证明无效,特殊情况的处 理,可由储蓄机构业务主管部门自定。
第三十五条 储蓄机构对于储户要求提前支取定期存款,在具备上述 第三十六条条件下,验证存单开户人姓名与证件姓名一致后,即可支付该 笔未到期定期存款。
第三十六条 储户的存单(折)分为记名式和不记名式,记名式的存 单(折)可挂失,不记名式的不可以挂失。
第三十七条 储户的存单、存折如有遗失,必须立即持本人居民身份 证明,并提供姓名、存款时间、种类、金额、帐号及住址等有关情况,书 面向原储蓄机构正式声明挂失止付。储蓄机构在确认该笔存款未被支取的 前提下,方可受理挂失手续。挂失7天后,储户需与储蓄机构约定时间,办理补领新存单(折)或支取存款手续。如储户本人不能前往办理,可委 托他人代为办理挂失手续,但被委托人要出示其身份证明。如储户不能办 理书面挂失手续,而用电话、电报、信函挂失,则必须在挂失5天之内补 办书面挂失手续,否则挂失不再有效。若存款在挂失前或挂失失效后已被 他人支取,储蓄机构不负责任。
第三十八条 储蓄机构若发现有伪造、涂改存单和冒领存款者,应扣 留存单(折),并报告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第三十九条 为维护储户的利益,凡查询、冻结、扣划个人存款者必 须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办理,任何单位不得擅自查询、冻结和扣划储户 的存款。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和国家安全部门等因侦查、起 诉、审理案件,需要向储蓄机构查询与案件直接有关的个人存款时,须向 储蓄机构提出县级或县级以上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或国家安全机关等 正式查询公函,并提供存款人的有关线索,如存款人的姓名、储蓄机构名 称、存款日期等情况;储蓄机构不能提供原始帐册,只能提供复印件。对 储蓄机构提供的存款情况,查询单位应保守秘密。
第四十条 储蓄存款的所有权发生争议,涉及办理过户或支付手续,应慎重处理。
(一)存款人死亡后,合法继承人为证明自己的身份和有权提取该项 存款,应向储蓄机构所在地的公证处(未设公证处的地方向县、市人民法 院——下同)申请办理继承权证明书,储蓄机构凭以办理过户或支付手续。该项存款的继承权发生争执时,由人民法院判处。储蓄机构凭人民法院 的判决书、裁定书或调解书办理过户或支付手续。
(二)存款人已死亡,但存单持有人没有向储蓄机构申明遗产继承过 程,也没有持存款所在地法院判决书,直接去储蓄机构支取或转存存款人 生前的存款,储蓄机构都视为正常支取或转存,事后而引起的存款继承争 执,储蓄机构不负责任。
(三)在国外的华侨和港澳台同胞等在国内储蓄机构的存款或委托银 行代为保管的存款,原存款人死亡,其合法继承人在国内者,凭原存款人 的死亡证明向储蓄机构所在地的公证处申请办理继承权证明书,储蓄机构 凭以办理存款的过户或支付手续。
(四)在我国定居的外国公民(包括无国籍者),存入我国储蓄机构 的存款,其存款过户或提取手续,与我国公民存款处理手续相同,照上述 规定办理。与我国订有双边领事协定的外国侨民应按协定的具体规定办理。
(五)继承人在国外者,可凭原存款人的死亡证明和经我国驻该国使、领馆认证的亲属证明,向我国公证机关申请办理继承权证明书,储蓄机 构凭以办理存款的过户或支付手续。继承人所在国如系禁汇国家,按上述 规定办理有困难时,可由当地侨团、友好社团和爱国侨领、友好人士提供 证明,并由我驻所在国使领馆认证后,向我国公证机关申请办理继承权证 明书,储蓄机构再凭以办理过户或支付手续。继承人所在国如未与我建交,应根据特殊情况,特殊处理。居住国外的继承人继承在我国内储蓄机构 的存款,能否汇出国外,按我国外汇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办理。
(六)存款人死亡后,无法定继承人又无遗嘱的,经当地公证机关证 明,按财政部门规定,全民所有制企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群众团体的职 工存款,上缴国库收归国有。集体所有制企事业单位的职工,可转归集体 所有,此项上缴国库或转归集体所有的存款都不计利息。
第四十一条 具有《储蓄管理条例》第三十四条行为之一的,中国人 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有权令其纠正,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及政策,可处予罚款、停业整顿,吊销《经营金融业务许可证》,情节严重,构 成犯罪的,由有关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当事人若对有关部门的处罚决 定不服,可依照《行政复议条例》的规定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当事人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予以裁决。但当事人既不履行复议决定又不起诉的,则要按《行 政复议条例》的规定执行。
第四十二条 储蓄机构违反国家有关规定,侵犯储户合法权益,造成 损失的,储蓄机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四十三条 《条例》和本《规定》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各行 及时反馈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利率储蓄司。
第四十四条 根据《条例》和本《规定》的执行情况,中国人民银行 将在适当的时候颁布《储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第二篇:1980年中国人民银行储蓄存款章程
1980年中国人民银行储蓄存款章程
原创于: 2013-08-11 22:29:03 标签:
中国人民银行储蓄存款章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发扬勤俭建国、勤俭持家、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发展人民储蓄事业,组织零散资金,支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举办储蓄存款。
第二条 国家宪法规定保护公民储蓄的所有权,个人在银行的储蓄存款永远归个人所有,不得侵犯。银行实行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存款有息和为储户保密的原则。
第三条 储蓄存款是指个人存款和互助储金存款。
第四条 各种储蓄利率由国家统一规定,银行挂牌公告,各地不得自行变动。
第二章 储蓄存款种类
第五条 活期储蓄,开户时 1 元起存,多存不限,由银行发给存折,凭折存取,开户以后储户可以随时存取。
存取时,由储户填写存、取款凭条,每年结算利息一次,并入本金起息(元以下的尾数不计利息),未到结息期清户者,利息算至清户前一天止。
第六条 定期储蓄分整存整取、零存整取、存本取息、整存零取四种。
一、整存整取定期储蓄:
元起存,多存不限,存期分半年、1 年、3 年、5 年,一次存入,由银行发给存单,到期时凭存单一次支取本息。
二、零存整取定期储蓄: 这种储蓄分两种方式:
(一)每月固定存额,1 元起存,多存不限,存期分 1 年、3 年、5 年,存款金额由储户自定,每月存入一次,中途如有漏存月份,一般应在次月补存,未补存者,到期支取时按实存金额和实际存期计算利息。
(二)积零成整,由储户选择到期本息合计可支取的整数(即百元、千元等),金额不限。利息事先算好得出每月应存金额,逐月存人。中途如有漏存,可以逐月补存,俟存足次数作为到期。未补存者,在到期时,应按实存金额和实际存期计算利息。
三、存本取息定期储蓄:
开户时本金一次存入(起存金额各分行自定)。存期分 1 年、3 年、5 年,由银行发给存单,到期一次支取本金,利息凭存单分期支取,可以 1 个月取利息一次,或几个月取一次,由储户确定。如到取息期木来取的,以后随时可取,但木计算复息。
四、整存零取定期储蓄:
开户时,本金一次存入(起存金额各分行自定)。存期分 1 年、3 年、5 年,由银行发给存单,以后凭存单分期支取本金,支取期分 1 个月 1 次、3 个月一次、半年一次,由储户确定,利息于期满结清时支取。
第七条 华侨(人民币)定期储蓄:
一、华侨、港澳同胞由国外或港澳地区汇入的或携入的外币、外汇(包括黄金、白银)售给中国人民银行或中国银行兑换所得人民币存储本存款。本存款暂规定定期整存整取一种。存款利息按规定的优待利率计算。
二、开户时凭“外汇兑换证明”或称“侨汇证明书”在规定的时间内办理存储手续,由银行发给存单。
三、存款到期,取款方式可凭存单或预留印鉴或加凭身份证件(护照、居留证、各级政府的证明文件等),由存款人在开户时选定。支取时只能支取人民币,不能支取外币或汇往港澳地区或国外。
四、存款到期后可以办理转期手续,支付的利息亦可加入本金一并存储。第八条 各种定期储蓄,存款未到期储户如急需全部或部分提前取款时,可凭存单和存款人身份证,经核对无误后办理。如委托他人代取,还需验对代取人身份证件。
提前支取计息办法:整存整取储蓄、零存整取、存本取息均按实存期,不满半年者,照活期利率计息;存满半年不到 1 年者,照半年期利率计算;存满 1 年不到 3 年者,照 1 年期利率计算;存满 3 年不到 5 年者,照 3 年期利率计算。部分提前支取,以一次为限,未提取部分仍照原存入日期和原利率开给新存单。零存整取、存本取息不办理部分提前支取。存本取息提前支取时,其已分期付给的利息,照原数扣回。整存零取如未按约定支取期次,要求部分提前支取时,可提前支取本金一次或两次,提取后则在以后月份内停取一次或两次,其余支取日期照原定不变。如全部余额提前支取时,按其实存金额的实存时间计息。第九条 各种定期储蓄存款,到期不取,以后来取,其过期部分的利息仍照原存款数和原存单所定利率,算至取款日的前一天止。如遇利率调整时,其过期部分利息分段计算。自调整日起,照原存单所定存期的新利率计算。
第十条 各种定期储蓄存款在原订存期内如遇调整利率,调高时其利息分段计算。调整日以前照原存单所订利率计算,从调整日起照原定存期的新利率计算。利率调低时,在原订存期内仍照原利率计算。
本存款章程所订储蓄种类,各省、市、自治区分行可根据需要选择举办。如拟举办新的储蓄种类,须先由省、市、自治区分行报送总行批准。
第三章 其 他
第十一条 为保障储户利益,各种储蓄均应记名,留印鉴者凭存单(折)和原留印鉴取款。
第十二条 储户的存单、存折或印鉴如有遗失,必须立即持人身份证件(工作证、户口簿、工会会员证、退休证及其他足证明本人身份的证件),并提供存款时间、种类、金额或帐号有关情况,用书面向原存款银行声明挂失止付。在存款确未被取,由储户填写挂失申请书,办理挂失手续,并经银行核实无 , 7 天后补发新的存单,存折或更换印鉴;凭印鉴取款的储户失止付时,必须在书面上签盖原印鉴(印鉴挂失时除外)。储户挂失止付,不论定期和活期储蓄,如在声明前存款已被人冒,银行概不负责。
第十三条 储户因工作调动或户口迁移时,可以凭存款凭证迁移证明或足以证明本人户口迁移的其他证件,通过迁入银行办理整存整取和活期两种存款转移手续,在迁入地区支取或继续存储。
第三篇:中国人民银行枪支管理规定
中国人民银行枪支管理规定
中国人民银行枪支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加强中国人民银行系统的枪支管理,确保保卫干部和专职守卫押运人员(以下简称保卫守押人员)依法正确使用枪支执行任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和《公务用枪配备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中国人民银行枪支管理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中国人民银行系统使用的枪支,系中国人民银行各级行、总行重点库、印钞造币系统保卫部门配备的公务用枪,包括手枪、冲锋枪和防暴枪。
第三条中国人民银行系统的枪支,专为保卫守押人员执行发行库守卫、货币押运任务和训练时使用。
第四条配备枪支的单位必须建立枪支管理责任制,主管领导负责组织枪支管理工作,保卫部门负责枪支的日常管理。
上级保卫部门对辖内配备枪支单位枪支弹药的配备、使用、保管等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
第五条配备枪支的单位必须在《公务用枪配备办法》规定的配备范围、品种和数量标准内,结合实际工作需要配备枪支。严禁超标准配备枪支。
第六条中国人民银行各级行和总行重点库的公务用枪购置计划,由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保卫部门制定,报主管行长审核后,统一向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申报,同时上报总行保卫局备案。严禁各配枪单位通过其他渠道购置枪支。
印钞造币系统的公务用枪购置计划,由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保卫部门制定,报主管领导审核后,由基层配枪单位向所在地的地(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申报。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保卫部门汇总后上报总行保卫局备案。
第七条中国人民银行各级行和总行重点库超出《公务用枪配备办法》规定的配备数量的枪支,由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保卫部门统一组织封存,同时上报总行保卫局备案。
印钞造币系统超出《公务用枪配备办法》规定的配备数量的枪支,由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保卫部门统一组织封存,同时报总行保卫局备案。第八条中国人民银行各级行和总行重点库的报废枪支,由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保卫部门统一组织上交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处理,同时上报总行保卫局备案。
印钞造币系统的报废枪支,由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保卫部门统一组织,上交基层配枪单位所在地的地(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同时报总行保卫局备案。
第九条需要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内部调配枪支的,由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报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审批后组织实施。
需要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调配枪支的,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报公安部审批后实施。第十条保卫守押人员必须符合下列条件,方可持枪执行守库押运任务:(一)身体健康;(二)熟悉有关枪支使用管理规定,熟练掌握枪支使用技能;(三)经过公安机关使用枪支的专门培训并考核合格;(四)持有公安机关核发的公务用枪持枪证;第十一条持枪人员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由保卫部门临时收回持枪证,暂时停止其使用枪支:
(一)理论或实弹射击考核不合格,暂时达不到正确使用枪支要求的;(二)行为异常,有可能影响安全使用枪支的;(三)有其他一般违反枪支使用管理规定行为,需要暂时停止持枪的。第十二条持枪人员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由保卫部门及时收回持枪证,停止其使用枪支:(一)调离保卫守卫押运岗位的;(二)丧失安全使用枪支行为能力的;(三)持枪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四)因刑事犯罪或者重大违法违纪案件被立案侦查、调查的;(五)有其他严重违反枪支使用管理规定行为,需要停止其持枪的。第十三条配备枪支的单位要把持枪人员作为要害岗位人员,加强日常管理和考核。人事、保卫等部门每应对持枪人员进行一次全面审查并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
第十四条配备枪支的单位应当定期组织持枪人员培训。培训内容为枪支使用管理规定、枪支使用理论、操作和实弹射击。
持枪人员每应至少参加一次实弹射击训练,以提高射击技术和实战能力。
第十五条配备枪支的单位必须明确枪支管理责任,指定专人负责管理枪支,建立健全枪支弹药领取、使用、交接、保管管理制度。配备枪支的单位和持枪人员必须妥善保管枪支,确保枪支安全,防止发生枪支被盗、被抢、丢失等涉枪案件、事故。
第十六条配备枪支的单位必须建立枪支弹药管理档案,内容包括:(一)枪支弹药管理单位名称;(二)枪支弹药型号、枪号、数量;(三)枪支弹药购入或调入时间;(四)枪支弹药上交或调出时间;(五)子弹消耗情况;(六)枪支弹药完好状况;(七)其他需要登记的情况。
第十七条配备枪支的单位对公务用枪实行集中保管制度。存放枪支弹药必须使用经国家有关部门检测合格的专用枪柜,放置枪柜的保管室应坚固并安装防盗报警 中国人民银行枪支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加强中国人民银行系统的枪支管理,确保保卫干部和专职守卫押运人员(以下简称保卫守押人员)依法正确使用枪支执行任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和《公务用枪配备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中国人民银行枪支管理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中国人民银行系统使用的枪支,系中国人民银行各级行、总行重点库、印钞造币系统保卫部门配备的公务用枪,包括手枪、冲锋枪和防暴枪。
第三条中国人民银行系统的枪支,专为保卫守押人员执行发行库守卫、货币押运任务和训练时使用。
第四条配备枪支的单位必须建立枪支管理责任制,主管领导负责组织枪支管理工作,保卫部门负责枪支的日常管理。
上级保卫部门对辖内配备枪支单位枪支弹药的配备、使用、保管等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
第五条配备枪支的单位必须在《公务用枪配备办法》规定的配备范围、品种和数量标准内,结合实际工作需要配备枪支。严禁超标准配备枪支。
第六条中国人民银行各级行和总行重点库的公务用枪购置计划,由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保卫部门制定,报主管行长审核后,统一向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申报,同时上报总行保卫局备案。严禁各配枪单位通过其他渠道购置枪支。
印钞造币系统的公务用枪购置计划,由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保卫部门制定,报主管领导审核后,由基层配枪单位向所在地的地(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申报。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保卫部门汇总后上报总行保卫局备案。
第七条中国人民银行各级行和总行重点库超出《公务用枪配备办法》规定的配备数量的枪支,由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保卫部门统一组织封存,同时上报总行保卫局备案。
印钞造币系统超出《公务用枪配备办法》规定的配备数量的枪支,由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保卫部门统一组织封存,同时报总行保卫局备案。第八条中国人民银行各级行和总行重点库的报废枪支,由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保卫部门统一组织上交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处理,同时上报总行保卫局备案。
印钞造币系统的报废枪支,由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保卫部门统一组织,上交基层配枪单位所在地的地(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同时报总行保卫局备案。
第九条需要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内部调配枪支的,由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报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审批后组织实施。
需要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调配枪支的,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报公安部审批后实施。
第十条保卫守押人员必须符合下列条件,方可持枪执行守库押运任务:(一)身体健康;(二)熟悉有关枪支使用管理规定,熟练掌握枪支使用技能;(三)经过公安机关使用枪支的专门培训并考核合格;(四)持有公安机关核发的公务用枪持枪证;第十一条持枪人员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由保卫部门临时收回持枪证,暂时停止其使用枪支:
(一)理论或实弹射击考核不合格,暂时达不到正确使用枪支要求的;(二)行为异常,有可能影响安全使用枪支的;(三)有其他一般违反枪支使用管理规定行为,需要暂时停止持枪的。第十二条持枪人员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由保卫部门及时收回持枪证,停止其使用枪支:(一)调离保卫守卫押运岗位的;(二)丧失安全使用枪支行为能力的;(三)持枪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四)因刑事犯罪或者重大违法违纪案件被立案侦查、调查的;(五)有其他严重违反枪支使用管理规定行为,需要停止其持枪的。第十三条配备枪支的单位要把持枪人员作为要害岗位人员,加强日常管理和考核。人事、保卫等部门每应对持枪人员进行一次全面审查并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
第十四条配备枪支的单位应当定期组织持枪人员培训。培训内容为枪支使用管理规定、枪支使用理论、操作和实弹射击。
持枪人员每应至少参加一次实弹射击训练,以提高射击技术和实战能力。
第十五条配备枪支的单位必须明确枪支管理责任,指定专人负责管理枪支,建立健全枪支弹药领取、使用、交接、保管管理制度。配备枪支的单位和持枪人员必须妥善保管枪支,确保枪支安全,防止发生枪支被盗、被抢、丢失等涉枪案件、事故。
第十六条配备枪支的单位必须建立枪支弹药管理档案,内容包括:(一)枪支弹药管理单位名称;(二)枪支弹药型号、枪号、数量;(三)枪支弹药购入或调入时间;(四)枪支弹药上交或调出时间;(五)子弹消耗情况;(六)枪支弹药完好状况;(七)其他需要登记的情况。
第十七条配备枪支的单位对公务用枪实行集中保管制度。存放枪支弹药必须使用经国家有关部门检测合格的专用枪柜,放置枪柜的保管室应坚固并安装防盗报警 设备。
枪支与弹药必须分柜存放,并分别设置双锁,钥匙由两人分别管理,妥善保管。存取枪支弹药实行同存同取。
第十八条枪柜备用钥匙装袋封口后放入保险柜内,由配枪单位领导妥善保管。必须启用时,要由两人以上共同启封,并记录启用的原因、时间。参与启封人、批准人要登记签名。
第十九条枪柜钥匙和备用钥匙的移交或临时移交,必须办理交接手续,记录移交人、接管人、监交人、交接时间等事项。
第二十条枪支弹药必须经常进行维修保养,定期擦试,防止锈蚀、损坏。
第二十一条配备枪支的单位要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枪支管理情况,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
公安机关或上级保卫部门检查枪支管理情况,必须有被检查单位领导或保卫部门负责人陪同。检查时,检查人员应出示介绍信或工作证。检查枪支管理情况应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进行。
第二十二条保卫守押人员持枪执行任务前必须办理枪支弹药领用登记手续,执行任务完毕必须及时交回枪支弹药并办理登记手续。第二十三条保卫守押人员携带枪支执行任务时必须同时携带枪证和持枪证,不得在禁止携带枪支的区域、场所携带枪支。
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保卫守押人员携带枪支到XX市执行任务时,必须严格执行公安部门的有关规定。
第二十四条保卫守押人员持枪执行守库任务必须遵守以下规定:(一)交接班时要认真查验枪支情况,核对枪号和子弹数量,并做好交接记录;(二)严禁将枪支带出守库值班场所;(三)严禁随意摆弄枪支。
第二十五条保卫守押人员持枪执行押运任务必须遵守以下规定:(一)根据贷币金银部门的调拨命令办理枪支弹药领用登记手续;(二)认真查验枪支情况,核对枪号和子弹数量;(三)押运时枪支要随身携带,并携带枪证和持枪证;(四)持枪执行异地押运任务当日不能返回的,应将枪支交由当地人民银行保卫部门或公安机关临时保管,并办理相应手续;(五)执行押运任务需乘坐旅客列车时,枪支弹药应放入随身携带的保管箱内。持枪人员应尽量乘坐软卧包厢,做到人不离枪,枪不离人;(六)押运任务结束后,持枪人员要及时将枪支弹药交回。枪支管理人员核对枪号、枪证和子弹数量,验枪后入柜保管。
第二十六条保卫守押人员在执行任务期间遇突发情况需使用枪支时,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安部《关于银行守库、押运人员在执行任务中使用武器的规定》执行,事后要及时报告。
第二十七条凡发生枪支被盗、被抢、丢失等涉枪案件、事故的,持枪人员和配备枪支的单位必须立即向上级保卫部门和公安机关报告。第二十八条对违反本规定,导致发生枪支被盗、被抢、丢失等涉枪案件、事故的,按规定给予有关责任人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九条本行其他有关规定与本规定相抵触的,以本规定为准。第三十条本规定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解释、修订。
第三十一条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中国人民银行武器弹药管理办法》同时废止。中国人民银行枪支管理规
第四篇:中国人民银行会计档案管理规定
中国人民银行会计档案管理规定
第一条本规定所指会计档案是记录和反映人民银行各项业务活动的会计史料,包括业务会计、基建会计、经费会计的档案资料,分为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四类。
第二条人民银行各级机构应建立健全会计档案的归档、保管、交接、查阅和销毁制度,妥善保管会计档案,防止会计档案毁损、散失、泄密。
第三条会计档案可采用纸、磁带、磁盘、光盘、缩微胶片等方便实用、易于保管的介质保存,原始凭证、票据、合同等具有法律效力的纸质资料应保存原件。采用非纸介质存储会计档案的,应满足查阅、打印的要求。
第四条会计档案应按形成时间和保管期限等不同属性分类索引。
第五条各部门形成的会计档案应由专人及时整理立卷,并及时登记会计档案保管登记簿。
(一)会计档案保管登记簿应注明会计档案名称、册数、起讫时间、档案编号、保管期限、经办人员以及移交时间等内容;
(二)档案立卷应整齐美观、方便查阅,采用装盒或装袋的方式
保管;
(三)各种非纸介质档案立卷时应标注存储内容、所属时间、顺
序号码等事项。
第六条会计档案保管地点应具备防盗、防火、防潮、防尘、防有害生物、防日光和防其他毁损等条件,并建立健全会计档案库管理制度,保证会计档案完整无缺。
第七条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和定期两类,定期分为三年、五年、十五年三档。
(一)会计档案保管期限从形成会计档案的次算起,如有必要可以延长,但不能缩短;
(二)会计档案保管期限应按照本规定附表所列期限执行,附表中未列示的,可以比照类似档案的保管期限办理;
(三)同一会计档案以不同介质保存时,保管期限应该一致;
(四)同一介质上有不同保管期限会计档案的,应按最长期限保管;
(五)会计应用系统及其开发和修改的文档资料应视同会计档案管理,保管期限为系统停止使用或升级换版后15年。
第八条当年形成的会计档案,在会计终了后,可暂由业务部门或事后监督部门保管一年,期满后移交本行综合档案管理部门统一保管。本行综合档案管理部门不具备保管条件的,可由业务部门或事后监督部门建立分库房,并指定专人保管。
第九条移交会计档案,应由移交方编制移交清册,列明移交的会计档案名称、卷号、册数、起讫时间、档案编号、应保管期限和已保管期限等内容。移交清册一式两份,交接双方各执一份。
交接双方应严密交接手续,按照移交清册所列内容逐项交接,双方负责人监交。完毕后,双方经办人员和监交人员应在移交清册上签章确认。
第十条会计档案在不同部门之间传递时,应注意安全、保密,严防丢失毁损。
第十一条会计档案管理人员工作变动或因故离岗,应办理交接手续。第十二条保管部门应定期检查会计档案,并及时对破损、变质会计档案进行复制、修复或其他技术处理。
(一)复制、修复纸介质会计档案原则上应保持原卷册的封装,复制后的会计档案应与原件一同保管;
(二)磁盘保存的会计档案应半年检查并复制一次,磁带保管的会计档案应一年检查并复制一次,光盘、缩微胶片保存的的档案每两年检查并复制一次;
(三)会计档案复制后的保管期限仍从首次形成档案的次算起。
第十三条人民银行应严格会计档案查阅管理,查阅会计档案必须按规定办理查阅审批手续,认真填写《会计档案查阅登记簿》。查阅人应爱护档案,用毕及时归还,防止丢失和泄密。
(一)内部查阅会计档案,应由查阅人提出申请,并经业务核算部门和会计档案保管部门负责人批准;
(二)法律、法规授权的单位查阅会计档案时,应持有效证件和文件,经单位负责人或其授权人、业务核算部门、会计档案保管部门负责人批准后,在专人陪同下查阅;
(三)查阅人可以阅览、复制和摘录会计档案,但严禁涂改、污损、拆封、抽换和将会计档案借出本行;
(四)会计档案保管部门应对查阅情况进行记录,并由查阅人签字确认。第十四条将原始会计资料的信息内容以数码形式转存在磁性材料或光盘等载体上保存的会计档案,应满足以下管理要求:
(一)与原始会计资料信息完全一致;
(二)通过网络传输时,应采取保密、认证等安全措施;
(三)通过网络查阅时,应有授权审批、登记制度。
第十五条保管期限届满的会计档案,按下列程序销毁:
(一)会计档案保管部门会同业务部门提出销毁意见,编制会计档案销毁清册,核对销毁会计档案的名称、卷号、册数、起讫时间和档案编号、应保管期限、已保管期限、销毁时间等内容;
(二)本行行长在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上签署意见;
(三)各地市级中心支行、县级支行销毁会计档案应经上级行批准,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副省级城市中心支行销毁会计档案经本行行长批准;
(四)销毁会计档案,应由本行业务部门、会计档案保管部门共同派人现场监销。销毁会计档案前,监销人应按照会计档案销毁清册所列内容清点核对;销毁后,应在销毁清册上签章确认并存档备查。
第十六条保管期限届满但涉及未结清的债权债务、对处理历史遗留问题有重要参考价值等未了事项的原始会计资料不得销毁,应单独抽出立卷,保管到未了事项完结为止。单独抽出立卷的会计档案,应当在会计档案销毁清册和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中列明。
第十七条机构分立、合并和业务移交时,会计档案的保管、查阅应遵循下列要求:
(一)机构分立,原机构存续的,会计档案由原机构保管;原机构解散的,会计档案应由上级行指定其中一方保管。其他方可查阅复制与其相关的会计档案;
(二)机构合并,会计档案由合并后的机构保管;
(三)机构撤销,会计档案由其上级行代管;
(四)因业务移交其他单位办理所涉及的会计档案,应由原单位保管,承接业务单位可查阅、复制与其业务相关的会计档案。
第五篇:中国人民银行执法检查程序规定
中国人民银行令
〔2010〕 第 1 号
为促进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依法履行职责,规范执法检查行为,保护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单位和个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等法律、行政法规,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了《中国人民银行执法检查程序规定》,经2010年3月19日第4次行长办公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行 长:周小川 二〇一〇年四月十四日
中国人民银行执法检查程序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促进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依法履行职责,规范执法检查行为,保护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单位和个人(以下简称被检查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依法履行职责,对被检查人进行执法检查的,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执法检查,是指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根据履行职责需要,进入被检查人现场,监督被检查人执行有关金融管理规定情况的行政执法活动。
第四条 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开展执法检查,应当遵循合法、公开、公正、合理、效率的原则。
第五条 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应当统筹安排、合理计划执法检查工作,可以根据需要开展综合性的执法检查。
第六条 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对执法检查中获取的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信息应当保密,不得违反规定对外提供。
第二章 执法检查程序
第一节 检查的准备
第七条 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根据执法检查计划、监督管理中发现的问题、举报信息、上级行的要求以及其他履行职责的需要,组织实施执法检查。
第八条 中国人民银行各执法职能部门需要对执法检查项目、执法检查计划作出部署的,应当在每年一季度安排。
第九条 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根据上级行的执法检查计划和本行履行职责的需要,对本辖区的执法检查工作作出部署。
第十条 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进行执法检查的,应当立项并填写《执法检查立项审批表》,拟定检查方案,经本行行长或者副行长(主任或者副主任)批准后实施。
前款规定的检查方案应当包括检查目的、检查依据、被检查人的名称或者姓名、检查事项、检查方式、检查期限、检查组成员名单等内容。
第十一条 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应当根据本行行长或者副行长(主任或者副主任)批准的检查方案组成检查组,检查组的组成人员不得少于两人。
第十二条 根据执法检查的需要,检查组可以组织检查人员进行法律和业务知识培训。
第十三条 检查组应当在实施执法检查前,向被检查人送达《执法检查通知书》,告知执法检查的依据、内容、期限、要求、检查组成员名单等事项;因特殊情况需要立即实施执法检查的,检查组应当在进入被检查人现场时送达《执法检查通知书》。
第二节 检查的实施
第十四条 检查组实施执法检查时,检查人员应当向被检查人出示《中国人民银行执法证》和《执法检查通知书》。
第十五条 检查组实施执法检查的,应当与被检查人进行会谈,说明检查的目的、内容、工作安排和要求;告知被检查人享有的权利和应当履行的义务;充分听取被检查人的业务情况报告和其他有关情况报告,并制作《执法检查会谈纪要》,由被检查人和检查组负责人签字确认。
本条规定的被检查人享有的权利,是指被检查人对检查组工作进行监督,对检查情况提出异议,举报检查人员违法违纪行为等权利。
本条规定的被检查人应当履行的义务,是指被检查人配合检查组工作,如实回答检查人员的询问,提供执法检查需要了解的情况、信息材料等。
第十六条 检查组需要查阅被检查人的业务凭证、会计账目、财务报表等业务资料的,应当填写《执法检查调阅资料清单》,并由专人负责调阅资料和退还调阅资料。
第十七条 检查组向被检查人询问有关情况的,应当制作《执法检查询问笔录》,并由被检查人进行核对;《执法检查询问笔录》有错误或者有遗漏的,应当允许被检查人提出更正意见或者补充意见;《执法检查询问笔录》经被检查人和检查组核对无误后,由被检查人和检查人员在《执法检查询问笔录》上逐页签字或者盖章;被检查人拒绝签字或者盖章的,检查人员应当注明情况,记录在案。
第十八条 检查组应当在检查中及时收集有关书证、物证、电子文件等证据,并注明证据的来源,由被检查人签字或者盖章;对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证据,检查组应当经本行行长或者副行长(主任或者副主任)批准后,向被检查人出具《执法检查证据登记保存通知书》,先行登记保存有关证据,并在七日内及时作出处理决定。
第十九条 检查组应当全面、客观、完整地记录检查工作的情况,并制作《执法检查工作底稿》。
第二十条 检查组结束执法检查工作时,应当根据《执法检查工作底稿》以及有关证据,确定需要被检查人确认的检查事实项目,并制作《执法检查事实认定书》,由被检查人逐页签字确认;被检查人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当由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签字确认,并加盖本单位印章。
被检查人在《执法检查事实认定书》上签字确认前对《执法检查事实认定书》有异议的,应当在五个工作日内提出陈述和申辩意见;逾期未提出陈述和申辩意见,又不在《执法检查事实认定书》上签字确认的,不影响检查组对有关事实的认定;被检查人陈述和申辩的事实和理由成立的,检查组应当采纳。
本条规定的《执法检查事实认定书》应当包括被检查人的名称或者姓名、检查时间、检查内容、检查认定的事实等事项。
第三节 检查结果的处理
第二十一条 执法检查结束后,检查组应当撰写执法检查报告,及时向本行行长或者副行长(主任或者副主任)报告。
前款规定的执法检查报告应当包括检查时间、检查内容、检查的基本情况、对被检查人执行金融管理规定情况的评价、对检查情况的处理意见和建议。
第二十二条 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在执法检查结束后,应当在十个工作日内根据查明的事实和获取的证据,在执法检查报告的基础上制作执法检查意见书;因特殊情况不能在十个工作日内完成执法检查意见书的,经本行行长或者副行长(主任或者副主任)同意,可以适当延长。
执法检查意见书经本行行长或者副行长(主任或者副主任)批准并加盖本行印章后,送达被检查人。
前款规定的执法检查意见书应当包括检查时间、检查内容、对被检查人执行金融管理规定情况的评价、整改意见和建议。
第二十三条 被检查人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中国人民银行规章规定的行为,并且依法应当由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给予行政处罚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和《中国人民银行行政处罚程序规定》处理。
第二十四条 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在执法检查中发现被检查人有违法行为,并且应当由其他部门查处的,应当依法移送有关部门处理。
第二十五条 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应当依照有关规定,将执法检查材料立卷归档,妥善保存。
第三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六条 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本规定的行为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给予行政处分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二十七条 被检查人拒绝、阻碍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执法检查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中国人民银行规章的规定给予行政处罚。
第四章 附
则
第二十八条 本规定所称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是指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中国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中国人民银行各分行及其营业管理部、中国人民银行各中心支行和支行。
第二十九条 国家外汇管理局及其分支局实施执法检查的程序,由国家外汇管理局另行制定。
第三十条 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与其他行政执法部门联合实施执法检查的,可以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三十一条 本规定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解释。
第三十二条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本规定施行前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有关执法检查程序规定与本规定不一致的,按本规定执行。附件:
1.附1:执法检查立项审批表.doc
2.附2:执法检查通知书.doc
3.附3:执法检查进场记录.doc
4.附4:执法检查会谈纪要.doc
5.附5:执法检查调阅资料清单.doc
6.附6:执法检查询问笔录.doc
7.附7:执法检查证据登记保存通知书.doc
8.附8:执法检查工作底稿.doc
9.附9:执法检查事实认定书.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