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广东省人民政府转发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大力整治污染加强环境保
【发布单位】广东省
【发布文号】粤府〔2002〕6号 【发布日期】2002-01-16 【生效日期】2002-01-16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广东省人民政府转发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大力整治污染加强环境保护议案的决议的通知
(粤府〔2002〕6号)
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省府直属有关单位:
省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整治污染加强环境保护议案的办理情况报告》,并作出了相应的《决议》。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广东省人民政府
二○○二年一月十六日
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整治污染加强环境保护议案的办理情况报告》的决议
(2001年9月28日广东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
广东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整治污染加强环境保护议案的办理情况报告》。会议原则同意这个报告。
省八届人大四次会议代表提出的《关于大力整治污染加强环境保护的议案》,经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省人民政府提出的办理方案后,自1997年起由省人民政府组织实施。会议认为,省人民政府认真贯彻省八届人大常委会《关于继续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议》,落实议案办理方案提出的各项措施,已基本完成了议案提出的各项任务。
会议认为,省人民政府提出的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五项措施是十分必要的。“十五”时期是我省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继续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目前,我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江河水污染及城乡垃圾处理问题比较突出,部分地区酸雨还相当严重,环保资金投入缺口较大,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的任务仍然艰巨。为此要求:
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从战略的高度认真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环境保护的关系,把这件关系到生存和发展的大事,坚持不懈地抓下去。
二、要加快我省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进度。按照国务院国发〔2000〕36号文规定,“十五”期间,所有城市都必须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到2005年,5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污水处理率要达到60%以上;到2010年,所有设市城市的污水处理率应不低于60%。报告中提到的《广东省碧水工程计划》,目标是到2005年,全省设市城市污水处理率为40%,远远低于国务院的要求。广东外来人口多,城市人口应当按实际居住人口计算,省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规定调整这一指标。
三、省人民政府要积极探索环境保护新思路。要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环境污染要由末端治理走向全过程控制,提倡低消耗、低污染,摒弃高消耗、高污染的生产方式。继续抓好各级政府领导任期的环保目标责任制,促进我省水环境的改善;制订适应市场机制的污水处理收费政策,鼓励国内外客商投资建污水处理厂,把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发展环保产业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措施之一;认真贯彻环保法律法规,继续加大整治力度、增加投入,全面实施“碧水”、“蓝天”工程,努力实现社会、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关于大力整治污染加强环境保护议案的办理情况报告广东省人大常委会:
1996年省八届人大四次会议代表提出的《关于大力整治污染加强环境保护的议案》(第21、22、53、82、83、87、88、118、120、132、134、135号),省政府于1997年开始实施。4年来,在省委的正确领导和各级人大的支持监督下,经过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主要江河水质下降趋势得到遏制,城市环境质量逐年好转,工业污染发展势头得到初步控制,生态破坏趋势有所减缓。2000年10月,各地按照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对议案实施情况组织了自查;省政府派出检查组分赴有关地区进行检查验收。省政府认为,已基本完成议案提出的各项任务,建议如期结案。现将主要情况报告如下:
一、落实议案办理方案所取得的主要成效
1997年以来,各级政府积极贯彻省人大常委会《关于继续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议》,认真落实议案办理方案提出的各项措施,加强对环保工作的领导,加大环境保护资金投入,使全省的环保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果。
(一)省委、省政府把环保工作摆到重要位置。
1997年10月,省委七届七次会议号召全省“积极推广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深圳和珠海的经验,创建一批全国和省内环保模范市、县。”1998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先后三次在全省“两会”期间召开环保工作座谈会,两次召开全省污染防治工作会议。省委、省政府领导多次实地调研环保工作。在1999年省“两会”期间的环境保护工作座谈会上,李长春书记、卢瑞华省长明确提出建立环境保护“一把手”负总责,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1999年4月,李长春书记在省人大代表的建议函上批示:“在环境保护工作中,近期要把水的问题列为重中之重。”2000年6月和12月,卢瑞华省长两赴粤东考察江河水质,亲自部署兴建韩江水利枢纽等粤东水资源保护和利用工作,要求全省上下齐心,统一行动,为水而战。
省政府1997年作出《关于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要求各市、县政府实行环境质量行政领导负责制;1998年下达《广东省1998年至2000年环境保护目标和任务》,并连续3年与各地级以上市政府签订《广东省环境保护目标任期责任书》,每年组织检查考核并公开考核结果;制定并实施了《广东省环境保护“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环境保护总体规划》等一批环保规划和计划。1998年省政府开始编制《广东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业经省府常务会议通过,已下发实施。
各级政府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省财政自1997年起建立了环境保护专项资金,1997年至1999年每年安排了2000万元,2000年增加到5000万元,共计1.1亿元;安排环保科技、挖潜资金4745万元;1997年至2000年共安排东江水系水质保护经费1.66亿元。各级政府通过加大财政投入,进一步增强了对全省污染治理的调控能力。1997年至2000年,全省各级财政从排污费中按规定拨付污染治理资金6.81亿元,安排污染治理项目4233个。全省环保投入由1996年占GDP的1.28%,提高到2000年的1.95%。1998年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来,我省共为12个环保设施项目争取国债资金6.89亿元,调动地方环保设施建设的积极性。
(二)加强环保法制建设,加大执法力度。
4年来,我省先后制定了《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办法》、《广东省珠江三角洲水质保护条例》、《广东省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条例》和《广东省韩江流域水质保护条例》;修订了《广东省东江水系水质保护条例》、《广东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广东省征收超标准排污费实施办法》、《东深供水工程水源水质保护规定》、《广东省乡镇企业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环保法规体系的逐步完善,为我省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
省政府连续4年开展关停“十五小”和“新六小”、“一控双达标”等执法行动,加大环境执法力度,提高执法效果。近两年来全省共查处违法行为4221宗;敦促2382家外资企业补办了“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手续。仅“双达标”期间,各级环保部门就先后出动20多万人次对污染源进行现场检查。其中深圳市环保部门出动执法人员21469人次,查处违法行为237宗。
(三)水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
1997年6月省政府颁布并实施了《广东省碧水工程计划》。截至2000年12月止,在列入该计划的115个项目中,有52项已经完成建设,53项正在开展工作。在52项城市和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项目中,有11项建成投产,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01万吨/日(见附表1)。15项主要江河湖库综合整治项目已全部开展工作。珠江三角洲各级政府认真执行《广东省珠江三角洲水质保护条例》,制定水污染防治规划,实行水质控制目标管理。各地级以上市完成了重点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划定与报批工作。省政府批准了《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试行方案)》、《广东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东江流域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规划纲要》、《韩江流域水质保护规划》及《九洲江水质保护规划》;成立了东深供水工程水质保护领导小组,省、市财政近年来投入7.1亿元治理资金,用于改善东江水系和东深供水工程水质;1999年11月颁发了《加强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决定对各地水污染防治任务完成情况和跨市河流边界水质达标情况进行考核;为确保新丰江水库水质,拨款9000多万元,帮助河源市关闭了新丰江库区内一批有污染的旅游项目。省政府还组织实施了小东江、淡水河和石马河综合整治方案,小东江水质已有所改善。各地普遍加大了对江河污染的整治力度。其中,深圳河治理二期工程已经完成;佛山汾江河综合整治二期工程进展顺利;中山岐江河整治初见成效;江门天沙河整治工程全面展开;东莞投资2.7亿元整治运河莞城段,预计2001年底完工;惠州投入1800万元对西湖进行截污引清,水质明显好转。通过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全省水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西江、北江、东江、韩江、漠阳江等江河干流水质保持在Ⅱ~Ⅲ类水平;新丰江、枫树坝、白盘珠等水库水质良好,保持在Ⅰ~Ⅱ类水平。
(四)工业污染防治取得明显成效。
我省工业污染防治工作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积极开展“一控双达标”工作,全力治理和削减工业污染排放量;同时,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关闭“十五小”、“新六小”企业,淘汰落后工艺设备。4年来,全省关闭停产了2761家污染大、治理无望以及违反有关环保法律法规的企业,对309家企业实施了停产治理,对45家企业实施限产减污达标;淘汰了一批污染严重的工艺和设备,取缔关停“十五小”企业760多家,小炼油厂12家、小火电机组38台、小水泥厂160家、小平板玻璃工艺企业6家、小钢铁厂21家,煤炭行业关井1316处,压产407.7万吨。近3年来全省完成环境污染限期治理项目4497个,投入治理资金22.99亿元。沙角电厂正在开展30万千瓦机组脱硫工作。
到2000年底,全省12项国控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均控制在国家下达的总量控制指标范围内(见附表2);被国家确定到2000年实现环境功能区达标的广州、深圳、珠海、汕头、湛江市等5个城市市区按期实现大气、水环境功能区达标;工业污染源达标工作全面推进,截止2000年12月底,全省应考核的18111家工业污染企业中,达标企业为18108家,达标率为99.9%。1996年,全省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57.7%。到2000年12月,全省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97.2%、工业废气排放达标率为99.6%。自1998年开展“双达标”工作以来,削减COD排放量33.24万吨,削减率为51.8%;削减烟尘排放量35.29万吨,削减率为61.4%;削减粉尘58.1万吨,削减率为60.7%;削减二氧化硫11.8万吨,削减率为17.2%。
各地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2000年,全省“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执行率为98.9%,“三同时”制度执行率为99.6%,比1996年分别提高了3.9%和6.3%。深圳、珠海、河源、中山、肇庆、清远等市还确立了建设项目“环保第一审批权”制度,有效地控制了污染企业的发展。
(五)城市环境不断改善。
全省深入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和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等活动,推进了城市大气、水、噪声和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促进了城市环境质量的改善。1997年以来,各地级以上市及部分县级市城区实行了机动车禁鸣喇叭,全省建成环境噪声达标区126个,面积1049平方公里;建成烟尘控制区94个,面积2526平方公里。全省全面禁用含铅汽油,推动机动车尾气净化。2000年省政府颁布了《广东省蓝天工程计划》;粤港两地政府联合开展了珠江三角洲空气质量研究。全省已建成23座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达186万吨/日,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由1997年的10.9%提高到2000年的26.84%。
深圳、珠海、中山、汕头市荣获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称号,深圳、珠海、中山还分别获得了“国际花园城市”、“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联合国“人居奖”等国际性荣誉。全省城市空气可比综合污染指数,已从1997年的2.98降至2000年的2.46;流经城市的主要河段中,深圳河、珠江广州河段等有机污染严重的河流有了一定的改善;21个地级以上市声环境质量有较大的改善,2000年全省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为55分贝,比1995年降低2分贝,接近国家规定的城市一类区环境噪声标准。
(六)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稳步推进。
1998年省政府颁布实施了《广东省生态公益林建设管理与效益补偿办法》,核定生态公益林340.13万公顷。省财政1999年安排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经费1.28亿元,2000年安排2.04亿元。东江流域水源涵养林建设稳步推进;沿海基干林带和红树林逐步得到恢复。
1999年省政府批准下发了《广东省自然保护区发展规划》;2000年开始实施省人大《关于加快我省自然保护区建设的议案》,各级政府加大对自然保护区建设的投入,从2000年至2009年,省财政每年预算安排1643万元,市、县财政每年预算安排1698万元。全省已划定各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153个,总面积299.5万公顷,其中陆地面积86.22万公顷,占全省陆地面积4.8%,与1995年末相比,全省新增自然保护区113个,增加面积244.12万公顷。其中陆地面积增加41.7万公顷,增加了93.7%。全省有6个市县被列为国家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珠海市已被命名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各地普遍开展了创建生态示范村(镇、场)活动,已建成省级生态示范村(镇、场)31个。全省森林覆盖率由1996年的55.9%,提高到2000年的56.9%;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由1996年的8.2M2,提高到2000年的9.86M2。全省生态环境逐步改善。
(七)环境宣传和环境科技得到重视和加强。
制定并实施了《广东省“三五”环境法制宣传教育实施方案》。1997年以来,省委、省政府连续4年举办了可持续发展市长研究班,增强了地方主要领导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全省每年都组织以防治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倡导文明新风为主题的环境宣传月活动,环保意识逐步深入人心。省政府有关部门配合省人大组织开展的“环保千里行”活动,以弘扬正气、揭露违法现象为手段,强化舆论监督,促进了一批老大难环保问题的解决。为提高广大青少年的环境保护意识,全面开展了创建“绿色学校”和“环境教育基地”活动。
实施科教兴粤战略,推动环保科技发展。1997年以来,全省组织重点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开展了“清洁生产”、“生物三相流化法废水治理技术”、“组合物理法污水处理系统”、“清洁能源”、“海洋环境保护”、“医疗危险固体废弃物治理技术”等重大科技攻关,取得环保科技成果102项,筛选出广东省重点实用技术40多项并在实际中得到广泛应用,列入国家级和省级新产品计划的项目20多项,已有127个产品获得环保产品认定证书,环保科技产品产值由1997年的1.5亿元增长到2000年的近10亿元。
为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全省批准建立了广州市天河区等6个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其中顺德市容桂镇和东莞市清溪镇被批准为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在污染治理、大气污染控制、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等方面成效显著,为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发挥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仍较突出,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的任务仍然艰巨。
2000年全省生活污水排放量达33.35亿吨,占废水排放总量的74.5%。2000年全省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仅为26.8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省75%的城市未建生活污水处理厂,使流经城镇的河段水质恶化,部分地区出现水质性缺水问题。珠江三角洲地区酸雨频率居高不下,全省有17个地级以上市被国家划为酸雨控制区,占全省国土面积的63%。部分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严重,垃圾随意堆放,白色污染突出,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环境。虽然2000年底全省基本完成了“一控双达标”任务,但只是部分指标的达标,还不是全面达标,全省排污总量的绝对值仍然很高。产业、产品结构不合理引起环境污染的矛盾仍比较突出。“十五”期间我省经济建设仍将保持较高增幅,工业污染的压力仍然很大。随着人口的增长,生活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比重正在不断增加。全省环境负荷沉重的状况短期内难以得到根本缓解。城市绿地被吞食、规划绿地被挤占的情况比较普遍,林地、耕地面积也在逐步减少,水土流失特别是人为土壤侵蚀在一些地区不断增加。全省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的形势依然严峻。
(二)环境保护意识薄弱,措施乏力。
一些地方政府领导和部门负责人不同程度地存在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的思想,没有把近期的政绩目标服从于长远的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尚未走出“先污染、后治理”的误区,甚至以牺牲资源与环境为代价追求经济发展速度。有些地方只注重本地区经济发展,缺乏全局观念,引发了一些地区间的环境纠纷。环保法律、法规得不到全面、准确的执行,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时有发生。环保机构和队伍建设与环保工作要求不相适应。环保执法力量薄弱,尤其是县、镇一级更为突出。环保能力建设严重滞后,对突发性污染事件的应急能力较差,严重影响了现场执法和监督管理。
(三)环保投入仍然不足,市场化的环保投资运营机制尚未建立。
虽然近年来我省环保投入有较大增长,但仍不能适应改善环境质量的需要。而且,环保投入主要用于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中的绿化等城市景观、美化工程,直接用于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环保基础设施工程的比例不高,个别经济发达地区至今未建城区生活污水处理厂。工业污染防治的投入比例较低,不到环保总投入的40%。全省小火电、柴油发电机组关停力度不够。环境经济政策力度不够,未能形成有效的环保投入机制。一方面排污收费标准偏低,而污染治理投资和运行成本高,企业宁可交排污费而不愿治理污染,致使很多企业的污染治理老帐未清,又添新帐;另一方面市场化的环保投资运营机制没有建立,环境基础设施仍靠政府财政拨款建设和运营,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费征收标准偏低,导致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建设和运营举步维艰。
三、继续采取措施,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
“十五”时期是我省为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把环境保护工作摆到重要位置,切实抓紧抓好。
(一)强化环保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全民环境意识。
广泛深入开展环境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全民特别是各级决策层的环境意识,纠正“先污染、后治理”的观念和行为。积极配合省人大常委会开展“南粤环保世纪行”活动,做好环保执法检查中的宣传报道工作。新闻媒体要定期发布环境质量状况公报、预报,并充分发挥舆论的监督作用。
(二)切实加强领导,落实环保目标责任制。
切实加强对环保工作的领导,继续抓好环境保护任期目标责任制的落实,真正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要适应我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无废少废“清洁生产”模式,对污染实行生产全过程控制,从源头上削减污染物排放;大力发展环保产业,促进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在加大东西两翼和山区的扶持力度时,要特别注重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防止污染企业向其转移。
在机构改革中要加强环保机构建设,强化监督管理职能,加大环保能力建设力度。各级环保部门要切实履行法律赋予的统一监督管理职责,坚持“统一法规,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统一监测,统一信息发布”,严格执法,在环境保护中充分发挥监督、指导和服务作用。
(三)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加大环境保护投入。
努力建立财政、信贷、企业资金、外资、社会资金多渠道环保投资机制,加大环保投入,提高环境管理能力。力争“十五”期间全社会环保投资占GDP的比重达2.5%以上,其中珠江三角洲地区达到3%以上。首先,根据财政部的统一规定,在政府预算中增设环境保护类科目,逐年增加财政安排的环保专项资金。第二,各级财政要建立流域水质保护资金,加大对江河污染整治的资金投入。第三,将污水处理费的征收标准调整到保本微利的水平,并全面开征垃圾处理费,以满足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的要求。第四,逐步建立有利于社会资金投资治污工程的机制,积极引入市场机制,拓宽融资渠道,鼓励和吸引社会资金及外资投向城市生活污染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加快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和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步伐。
(四)全面实施“碧水”、“蓝天”工程、“十五”环保计划和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着力提高环境质量。
下大力气实施碧水工程、蓝天工程、“十五”环保计划和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并重方针,认真实施《关于加快我省自然保护区建设步伐的议案》,加强自然保护区、生态示范区建设,抓好东江、西江、北江、韩江等生态公益林重点工程建设,切实做好水土流失防治工作。优化调整电力行业电源结构,加快高参数、大容量火电机组脱硫设施建设,坚决关停小火电、柴油发电机组,减少二氧化硫污染;加大对机动车尾气污染整治力度,抓好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和有效处理,提高城镇生活垃圾处理率,使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到2005年,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40%以上,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功能区环境质量标准。
(五)完善环保法规,强化监督管理。
加快全省环境保护的地方立法步伐。积极配合省人大常委会制定《广东省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抓紧制定《广东省环境保护条例》、《广东省跨市河流边界达标管理条例》、《广东省实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办法》等法规或规章,进一步完善我省环境保护法规、规章。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严格依法行政,加强对污染治理的监督管理。加大对生态环境的监管力度;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坚决关闭工艺和设备落后,浪费资源,严重污染环境的工业企业;大力推动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广东省人民政府
二○○一年九月七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广东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
广东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
《广东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经2004年1月14日广东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8会议通过;根据2012年1月9日广东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31次会议通过的《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广东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等七项法规中有关行政强制条款的决定》修正。《条例》共39条,自2004年5月1日起施行。
广东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
(2004年1月14日广东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根据2012年1月9日广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31次会议《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广东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等七项法规中有关行政强制条款的决定》修正)
第一条 为防治固体废物污染环境,合理利用资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产生、收集、运输、贮存、利用、处置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
固体废物污染海洋环境的防治和放射性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不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辖区内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 国家已制定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的,省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以会同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制定严于国家标准的地方标准,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施行。
国家未制定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的,省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制定地方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施行。
第五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制定省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规划,并负责组织实施。
市、县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省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规划,制定本辖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规划,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规划应当与区域环境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相协调。
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有利于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活动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鼓励、支持对固体废物实行充分回收和合理利用。
第七条 产生固体废物的单位和个人均有防治固体废物污染的责任,应当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综合利用固体废物,防止固体废物污染环境。
第八条 产生固体废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有关规定分类贮存固体废物,自行处置或者交给有固体废物经营资格的单位集中处置。
第九条 产生工业固体废物的单位,应当建立固体废物产生量和流向等有关资料的档案,按向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登记有关情况。
第十条 机场、车站、港口、码头应当建设配套的固体废物接收、贮存设施。本条例实施前未建设配套的固体废物接收、贮存设施的,应当在本条例实施后一年内补建。
第十一条 运输单位和个人对运输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收集,并送交机场、车站、码头、港口等配套设施处理,禁止在运输途中抛撒、泄漏、丢弃或者倾倒。
第十二条 畜禽饲养场和屠宰场所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收集、贮存、利用或者处置所产生的畜禽粪便和屠宰产生的废物,防止造成土壤、大气和水体污染。
第十三条 执法中收缴的假冒伪劣物品和其它有毒有害物质,应当采取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方式进行处理,禁止露天焚烧。
第十四条 发生固体废物污染环境事故,产生污染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停止排污,防止污染扩散,消除污染危害,并及时报告当地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第十五条 鼓励建设跨行政区域的固体废物集中处置设施,鼓励社会各类主体投资建设、经营固体废物集中处置设施。
第十六条 固体废物集中处置设施的建设,应当符合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规划。
新建、扩建、改建的固体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应当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其配套的环境保护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本条例实施前已建成的固体废物集中处置设施达不到国家和省的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责令其限期治理或者关闭。
第十七条 建设项目单位自行处置固体废物的,污染防治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委托固体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处置的,可以不自建固体废物处置设施。
第十八条 产生固体废物的单位和个人使用固体废物集中处置设施的,应当支付处置费用,具体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第十九条 拟退役或者关闭的固体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场所,经营者应当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核准,并对有关设备、剩余废物和其他有毒有害残余物进行处理,消除污染。
第二十条 从事危险废物收集、贮存、利用、处置经营活动的单位,应当申请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未经许可,不得擅自处理危险固体废物。
申请领取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安全利用和处置的设备和设施;
(二)有符合危险废物经营要求的专业技术人员;
(三)有健全的安全和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四)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和国家标准要求的其他条件。
第二十一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处置危险废物。不按规定处置的,由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处置或者处置不符合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的,由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指定单位代为处置。代为处置费用由危险废物产生单位承担。
跨行政区域代为处置危险废物的,由所跨行政区域的共同上一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指定单位代为处置。
第二十二条 转移危险废物,应当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填写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并向危险废物移出地和接受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第二十三条 高毒性、致畸、致癌、致突变性等高危险废物,应当由取得相应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集中处置。高危险废物名录由省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拟订,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发布。
第二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废弃危险化学品等危险废物可能产生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制定应急预案。
第二十五条 经上一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的无明确责任人或者责任人已不具备责任能力的危险废物,应当由该危险废物所在地人民政府安排资金,采取措施,按照有关环境保护规定和标准进行处置,并治理被污染的环境。
第二十六条 未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但含有毒有害物质,或者在利用和处置过程中容易产生有毒有害物质的严控废物,由省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其种类和处理方式的名录,严格控制其利用和处置过程。
第二十七条 采用严控废物名录规定的处理方式处理严控废物的单位,应当申请严控废物处理许可证。未经许可,不得擅自处理严控废物。
申请领取严控废物处理许可证,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有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贮存、处置设备和设施;
(二)有符合严控废物经营要求的专业技术人员;
(三)有健全的安全和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四)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和国家标准要求的其他条件。
第二十八条 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和严控废物处理许可证由省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统一核发,申请和审批程序如下:
(一)申请人向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同时提交有关材料;
(二)受理申请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二十日内完成初审,上报省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定;
(三)省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二十日内作出决定,许可的,颁发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或者严控废物处理许可证;不许可的,应当书面告之理由。
最先接受申请材料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五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申请材料是否正确齐备,材料正确齐备的应当受理。
第二十九条 禁止下列行为:
(一)露天焚烧或者使用未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设施焚烧处理沥青、油毡、橡胶、轮胎、塑料、皮革、电线电缆、电路板、敷铜板、电子电器、塑胶机过滤网、电池、灯管、废水处理产生的污泥、生活垃圾,以及其他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
(二)使用没有采取防渗措施的场所堆放、贮存、处置固体废物;
(三)在江、河、湖、海、水库等沿岸堆放固体废物;
(四)用填埋方式直接处置半固态或者液态废物;
(五)将危险废物及其它有毒有害废物混入生活垃圾填埋处置;
(六)省外、境外的生活垃圾转移进入本省;
(七)在本省经营、处置和利用进口的废旧电子电器类固体废物。
第三十条 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国家限制进口类的废物,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取得进口废物批准证书。
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废物应当符合国家进口废物环境保护控制标准的要求,不得夹带危险废物、生活垃圾和其它有毒有害物质。废物进口和加工利用过程应当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利用过程中产生的不可利用的废物的种类、数量、流向应当向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登记,并按有关规定处理。
第三十一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设置地区障碍,或者擅自指定固体废物收集、贮存、运输和处置的经营者,干扰固体废物的正常经营活动。
第三十二条 对违反本条例的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举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举报的问题,应当依法及时处理。
第三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第五条第二款规定,不制定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规划并组织实施的,由上一级人民政府依法追究有关市、县人民政府主管领导的行政责任。
第三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一)违反本条例第八条,未按规定分类贮存危险废物的;
(二)违反本条例第十条规定,不配套建设固体废物接收、贮存设施的,或者逾期未补建的;
(三)违反本条例第十二条规定,未按照有关规定收集、贮存、利用或者处置所产生的畜禽粪便和屠宰废物的;
(四)违反本条例第十九条规定,未对有关设备、剩余废物和其他有毒有害残余物进行处理,消除污染的,或者未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核准的;
(五)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有关单位和个人将高危险废物擅自处置,或者交给没有相应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收集、贮存、利用、处置的,或者混入其他废物中收集、运输、贮存、倾倒、处置的;
第三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没有取得严控废物处理许可证,或者不按照严控废物处理许可证的规定从事处理活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下的罚款。
不按照严控废物处理许可证的规定从事处理活动的,由发证机关吊销处理许可证。
第三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九条第(一)项规定,露天焚烧或者使用未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设施焚烧处理固体废物的,由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消除污染,并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九条第(二)、(三)、(四)、(五)项的规定,使用没有采取防渗措施的场所堆放、贮存、处置固体废物,或者在江、河、湖、海、水库等沿岸堆放固体废物,或者用填埋方式直接处置半固态或者液态废物,或者将危险废物及其他有毒有害废物混入生活垃圾填埋处置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设置地区障碍,非法指定固体废物经营者,干扰固体废物正常经营活动的,由其上级主管机关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处理;违反治安管理法律、法规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八条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和其他从事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检测、监督管理工作的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九条 本条例自2004年5月1日起施行。[1]
第三篇:广东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
廣東省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條例
來源:廣東省環保産業網 時間:2004-5-8 9:08:59
廣東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第25號)
《廣東省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條例》已由廣東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八次會議于2004年1月14日通過,現予公布,自2004年5月1日起施行。
廣東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2004年1月14日
第一條 爲防治固體廢物污染環境,合理利用資源,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適用于本省行政區域內産生、收集、運輸、貯存、利用、處置固體廢物污染環境的防治。固體廢物污染海洋環境的防治和放射性固體廢物污染環境的防治不適用本條例。
第三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轄區內固體廢物污染環境的防治工作實施統一監督管理。各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在各自的職責範圍內負責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的監督管理工作。
第四條 國家已制定固體廢物污染控制標準的,省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可以會同省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制定嚴于國家標準的地方標準,報省人民政府批准後施行。
國家未制定固體廢物污染控制標準的,省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省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制定地方固體廢物污染控制標準,報省人民政府批准後施行。
第五條 省人民政府應當制定省固體廢物污染防治規劃,幷負責組織實施。
市、縣人民政府應當根據省固體廢物污染防治規劃,制定本轄區固體廢物污染防治規劃,報上一級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
固體廢物污染防治規劃應當與區域環境規劃和城市總體規劃相協調。
第六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采取有利于固體廢物綜合利用活動的經濟、技術政策和措施,鼓勵、支援對固體廢物實行充分回收和合理利用。
第七條 産生固體廢物的單位和個人均有防治固體廢物污染的責任,應當减少固體廢物的産生,綜合利用固體廢物,防止固體廢物污染環境。
第八條 産生固體廢物的單位和個人應當按有關規定分類貯存固體廢物,自行處置或者交給有固體廢物經營資格的單位集中處置。
第九條 産生工業固體廢物的單位,應當建立固體廢物産生量和流向等有關資料的檔案,按向所在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申報登記有關情况。
第十條 機場、車站、港口、碼頭應當建設配套的固體廢物接收、貯存設施。本條例實施前未建設配套的固體廢物接收、貯存設施的,應當在本條例實施後一年內補建。
第十一條 運輸單位和個人對運輸活動中産生的固體廢物,應當按照有關規定收集,幷送交機場、車站、碼頭、港口等配套設施處理,禁止在運輸途中抛撒、泄漏、丟弃或者傾倒。
第十二條 畜禽飼養場和屠宰場所應當按照有關規定,收集、貯存、利用或者處置所産生的畜禽糞便和屠宰産生的廢物,防止造成土壤、大氣和水體污染。
第十三條 執法中收繳的假冒僞劣物品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質,應當采取符合環境保護要求的方式進行處理,禁止露天焚燒。
第十四條 發生固體廢物污染環境事故,産生污染的單位和個人應當立即采取應急措施,停止排污,防止污染擴散,消除污染危害,幷及時報告當地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
第十五條 鼓勵建設跨行政區域的固體廢物集中處置設施,鼓勵社會各類主體投資建設、經營固體廢物集中處置
設施。
第十六條 固體廢物集中處置設施的建設,應當符合固體廢物污染防治規劃。
新建、擴建、改建的固體廢物集中處置設施,應當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其配套的環境保護設施應當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
本條例實施前已建成的固體廢物集中處置設施達不到國家和省的固體廢物污染控制標準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責令其限期治理或者關閉。
第十七條 建設專案單位自行處置固體廢物的,污染防治設施應當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委托固體廢物集中處置設施處置的,可以不自建固體廢物處置設施。
第十八條 産生固體廢物的單位和個人使用固體廢物集中處置設施的,應當支付處置費用,具體辦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第十九條 擬退役或者關閉的固體廢物集中處置設施、場所,經營者應當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核准,幷對有關設備、剩餘廢物和其他有毒有害殘餘物進行處理,消除污染。
第二十條 從事危險廢物收集、貯存、利用、處置經營活動的單位,應當申請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處理危險固體廢物。
申請領取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有符合環境保護要求的安全利用和處置的設備和設施;
(二)有符合危險廢物經營要求的專業技術人員;
(三)有健全的安全和環境保護管理制度;
(四)符合法律、法規規定和國家標準要求的其他條件。
第二十一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應當按照國家和省的有關規定處置危險廢物。不按規定處置的,由所在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處置或者處置不符合國家和省有關規定的,由所在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指定單位代爲處置。代爲處置費用由危險廢物産生單位承擔。
跨行政區域代爲處置危險廢物的,由所跨行政區域的共同上一級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指定單位代爲處置。
第二十二條 轉移危險廢物,應當按照國家和省的有關規定填寫危險廢物轉移聯單,幷向危險廢物移出地和接受地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報告。
第二十三條 高毒性、致畸、致癌、致突變性等高危險廢物,應當由取得相應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的單位集中處置。高危險廢物名錄由省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擬訂,報省人民政府批准後發布。
第二十四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對廢弃危險化學品等危險廢物可能産生的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制定應急預案。
第二十五條 經上一級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認定的無明確責任人或者責任人已不具備責任能力的危險廢物,應當由該危險廢物所在地人民政府安排資金,采取措施,按照有關環境保護規定和標準進行處置,幷治理被污染的環境。
第二十六條 未列入國家危險廢物名錄,但含有毒有害物質,或者在利用和處置過程中容易産生有毒有害物質的嚴控廢物,由省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其種類和處理方式的名錄,嚴格控制其利用和處置過程。
第二十七條 采用嚴控廢物名錄規定的處理方式處理嚴控廢物的單位,應當申請嚴控廢物處理許可證。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處理嚴控廢物。
申請領取嚴控廢物處理許可證,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有符合環境保護要求的貯存、處置設備和設施;
(二)有符合嚴控廢物經營要求的專業技術人員;
(三)有健全的安全和環境保護管理制度;
(四)符合法律、法規規定和國家標準要求的其他條件。
第二十八條 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和嚴控廢物處理許可證由省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統一核發,申請和
審批程式如下:
(一)申請人向所在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提出書面申請,同時提交有關材料;
(二)受理申請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在收到申請材料之日起二十日內完成初審,上報省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審定;
(三)省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在二十日內作出决定,許可的,頒發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或者嚴控廢物處理許可證;不許可的,應當書面告之理由。
最先接受申請材料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在五日內一次告知申請人申請材料是否正確齊備,材料正確齊備的應當受理。
第二十九條 禁止下列行爲:
(一)露天焚燒或者使用未經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批准的設施焚燒處理瀝青、油氈、橡膠、輪胎、塑膠、皮革、電綫電纜、電路板、敷銅板、電子電器、塑膠機過濾網、電池、燈管、廢水處理産生的污泥、生活垃圾,以及其他産生有毒有害烟塵和惡臭氣體的物質;
(二)使用沒有采取防滲措施的場所堆放、貯存、處置固體廢物;
(三)在江、河、湖、海、水庫等沿岸堆放固體廢物;
(四)用填埋方式直接處置半固態或者液態廢物;
(五)將危險廢物及其它有毒有害廢物混入生活垃圾填埋處置;
(六)省外、境外的生活垃圾轉移進入本省;
(七)在本省經營、處置和利用進口的廢舊電子電器類固體廢物。
第三十條 進口可用作原料的國家限制進口類的廢物,必須按國家有關規定取得進口廢物批准證書。
進口可用作原料的廢物應當符合國家進口廢物環境保護控制標準的要求,不得夾帶危險廢物、生活垃圾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質。廢物進口和加工利用過程應當符合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利用過程中産生的不可利用的廢物的種類、數量、流向應當向所在地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申報登記,幷按有關規定處理。
第三十一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設置地區障礙,或者擅自指定固體廢物收集、貯存、運輸和處置的經營者,干擾固體廢物的正常經營活動。
第三十二條 對違反本條例的行爲,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權向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舉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舉報的問題,應當依法及時處理。
第三十三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非法從事收集、運輸、貯存、利用、處置固體廢物等經營活動,造成環境污染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可以依法查封、扣押其經營的固體廢物和由固體廢物分離出的産品,幷作出處理。
第三十四條 違反本條例第五條第二款規定,不制定固體廢物污染防治規劃幷組織實施的,由上一級人民政府依法追究有關市、縣人民政府主管領導的行政責任。
第三十五條 違反本條例,有下列行爲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幷處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
(一)違反本條例第八條,未按規定分類貯存危險廢物的;
(二)違反本條例第十條規定,不配套建設固體廢物接收、貯存設施的,或者逾期未補建的;
(三)違反本條例第十二條規定,未按照有關規定收集、貯存、利用或者處置所産生的畜禽糞便和屠宰廢物的;
(四)違反本條例第十九條規定,未對有關設備、剩餘廢物和其他有毒有害殘餘物進行處理,消除污染的,或者未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核准的;
(五)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三條規定,有關單位和個人將高危險廢物擅自處置,或者交給沒有相應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的單位收集、貯存、利用、處置的,或者混入其他廢物中收集、運輸、貯存、傾倒、處置的;
第三十六條 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七條規定,沒有取得嚴控廢物處理許可證,或者不按照嚴控廢物處理許可證的規定從事處理活動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爲,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幷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下的罰款。
不按照嚴控廢物處理許可證的規定從事處理活動的,由發證機關吊銷處理許可證。
第三十七條 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九條第(一)項規定,露天焚燒或者使用未經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批准的設施焚燒處理固體廢物的,由所在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爲,消除污染,幷處二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的罰款。
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九條第(二)、(三)、(四)、(五)項的規定,使用沒有采取防滲措施的場所堆放、貯存、處置固體廢物,或者在江、河、湖、海、水庫等沿岸堆放固體廢物,或者用填埋方式直接處置半固態或者液態廢物,或者將危險廢物及其他有毒有害廢物混入生活垃圾填埋處置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幷處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
第三十八條 違反本條例第三十一條規定,設置地區障礙,非法指定固體廢物經營者,干擾固體廢物正常經營活動的,由其上級主管機關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法處理;違反治安管理法律、法規的,由公安機關依法處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九條 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的工作人員和其他從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檢測、監督管理工作的人員濫用職權,玩忽職守,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四十條 本條例自2004年5月1日起施行。
第四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广东省人民政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广东省人民政府
自然科学联合基金实施细则
第一条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与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设立自然科学联合基金(以下简称联合基金)的框架协议》,为加强联合基金的有效实施和规范管理,结合本联合基金的特点,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联合基金旨在吸引和凝聚广东及全国优秀科学家,重点解决广东及珠三角地区经济、社会、科技未来发展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问题,促进广东的科技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
第三条联合基金由自然科学基金委与广东省政府共同出资,双方出资比例原则上为3:7。
第四条联合基金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组成部分,按照专项基金进行管理,以资助重点项目为主。
项目依托单位应将资助项目纳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管理体系,主要参照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管理方式,认真执行自然科学基金委有关项目和经费管理办法。
第五条自然科学基金委和广东省政府共同建立联合基金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管委会),成员由双方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
第六条管委会下设联合基金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管理办公室),管理办公室挂靠在自然科学基金委计划局,成员由自然科学基金委计划局和广东省科技厅有关人员组成。
第七条广东省科技厅每年提出联合基金项目指南建议,由管理办公室协调自然科学基金委各相关科学部进行审议,必要时,组织专家进行论证。管委会对项目指南进行审定,由自然科学基金委公布。
第八条联合基金面向全国。为促进广东省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鼓励申请者与广东省内具有一定研究实力和研究条件的大学或研究单位开展合作研究。
第九条项目负责人必须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项目承担者应保证具有足够时间和精力承担本联合基金项目的研究。
项目申请者(或负责人)只能申请(或负责)本联合基金项目1项,并不能同时作为主要成员参加其他项目的申请和承担研究。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项目组主要成员参加申请(或参与承担)本联合基金项目最多不超过2项。
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研究人员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重大研究计划、重大项目及本联合基金项目总数不超过3项。在研项目结题当年可以申请或参加申请本联合基金项目。
第十条联合基金项目申请材料按每年项目指南规定的具体要求,经项目依托单位审核后报管理办公室。根据申请项目领域分布情况,自然科学基金委有关科学部在全国范围选取专家进行通讯评议,每份项目申请的有效同行评议意见不得少于5份。
经同行评议后,申请项目按一定差额比例提交自然科学基金委专家评审组进行会议审议,要求申请者到会答辩。必要时,可根据申请项目的领域分布情况特邀部分评审专家或单独组建专家评审组。会议评审后,专家评审组写出综合评审意见并列出择优资助顺序。
通讯评议和会议评审专家中原则上应有熟悉广东实际发展情况的专家,部分特邀评审专家由广东省科技厅推荐。
第十一条管理办公室汇总项目评审结果,将建议资助项目和资助强度,报自然科学基金委务会审定;对非共识和战略研究等项目,必要时可进一步听取专家的意见,由管理办公室提出资助建议,报管委会主任审定。
第十二条资助项目批准结果由自然科学基金委与广东省政府共同发文对外公布。管理办公室负责通知项目依托单位。资助项目由自然科学基金委相关科学部与管理办公室共同管理。
第十三条项目负责人根据项目批准通知要求,认真填写资助项目研究计划书,经项目依托单位审核后一式2份报管理办公室,经核准后,作为项目经费拨付、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的依据。对合作研究项目,必须在原项目申请书及项目研究计划书中明确合作各方的合作内容、主要分工等有关问题。
第十四条批准项目按照课题制管理方式,资助经费以项目为单元进行整体预算和决算,分安排拨款计划。自然科学基金委与广东省政府分摊的资助经费按照拨款计划由双方分别直拨至项目依托单位。
第十五条项目依托单位在收到项目研究经费后,按照研究计划书要求,须将应拨付的合作经费在30天内转拨至合作单位,不得重复提取转拨经费的管理费。
项目负责人须认真撰写项目进展报告或结题报告,经依托单位审核后一式2份报管理办公室,协调有关项目的中期检查或结题与验收工作。
第十六条联合基金资助项目研究形成的论文、专著、专利以及其他形式的研究成果,均须注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广东省政府自然科学联合基金资助”和项目批准号。
第十七条研究成果及其所形成的知识产权归属,按照科技部发布的《关于加强国家科技计划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规定》执行。
各方面积极促进研究成果在广东省的推广与应用。
第十八条联合基金项目实施跟踪管理,项目结题后3年内项目负责人须将项目成果的后续情况报管理办公室。
第十九条本细则由联合基金管理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五篇: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
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农产品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切实解决当前广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以下简称《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中发〔2008〕1号)精神,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就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公众健康、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为目标,全面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基础能力建设,不断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全面提升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2.工作目标。力争到2010年,省、市、县三级基本建立起精简、统一、高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和布局合理、职能明确、运转高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实现监管重心下移;建立和完善属地管理、权责一致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目标管理责任制,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达到并稳定在90%以上;大宗农产品主产区、优势农产品基地、出口农产品基地的农业标准化覆盖率达到90%以上;农产品生产企业、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基本实现标准化生产。
二、主要任务
3.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建设。依法研究制订产地环境保护与管理、农产品安全生产规范、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农业投入品监督检测、应急事件处理及安全信息发布等制度,积极推动出台《广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广东省食用农产品标识管理规定》等法规规章,明确各级农业、渔业、工商、环保、质监、卫生、公安、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的职责,全面规范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整合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资源,建立和完善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执法体系。
4.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加快制(修)订农产品生产、检测等相关标准,把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作为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内容,加强推广和指导。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县(镇)建设,探索和创新“政府推动、市场拉动和企业带
动”的农业标准化示范推广模式,以农产品生产企业、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主体,推行农产品全程标准化生产。
5.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体系。制订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体系建设规划,积极推进省、市、县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机构建设,确保各级特别是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机构检测工作必要的经费。督促和引导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产品批发市场、重点农产品生产基地、农贸市场、大型超市等建立自律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点)。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制订并组织实施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计划,加强对重点产品、重点区域的监测检测,按规定及时发布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信息及相关指引。
6.强化农产品生产流通监管。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和农产品产地环境保护,禁止在有害、有毒物质超标的区域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以及生产、捕捞、采集食用农产品。指导和督促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立农产品生产记录档案、抽查检测制度,实行主导产品包装标识上市;指导和督促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销售企业依法建立健全进出货档案以及产品检测、检查验收和报告制度。
加强对农药、肥料、兽药、饲料及添加剂、重金属、生物毒素和其他化学物质对农产品安全生产的评价和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业投入品和国家明令禁止的农药、兽药以及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禁用、限用的农业投入品等违法违规行为。
7.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机制。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实现对突发事件的快速预测、预报和预警;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确保突发事件处置及时有力,有效控制事态扩大和蔓延。
8.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和培训。广泛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全面提升社会公众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良好氛围。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重点加强基层农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形成一支以乡镇农业技术人员为骨干,乡村农技员和示范大户、农业企业科技人员为主体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推广队伍,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队伍和农业生产者的整体素质。
三、保障措施
9.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农产品安全监管纳入政府工作考核目标,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加大投入,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要鼓励、引导企业和社会资金投入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业,逐步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经费的监督管理,确保专款专用。
10.分工协作,形成监管合力。各地要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协调机制,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政管理、执法监管、检验
检测和技术服务,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配合,形成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合力,共同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有效开展。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八年七月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