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部委企业高校深化整改座谈会上的讲话(摘要)
在部委企业高校深化整改座谈会上的讲话
(摘要)
(2014年4月18日)
刘云山
教育实践活动要做到善始善终、善作善成,要真正出成果、见成效,关键在于抓好整改落实。中央对第一批活动整改落实工作高度重视,总书记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包括在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内蒙古考察工作、参加全国两会有关代表团审议以及前不久在河南兰考调研指导教育实践活动等多个场合,都对深化整改落实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概括起来,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在整改重要性上,强调教育实践活动,顾名思义要一手抓教育、一手抓实践,实践的关键在整改落实,活动转入第二批不等于第一批整改落实任务的结束,更不是纠正“四风”的完成。二是在整改态度上,强调整改落实要严起来,发扬认真精神,坚持标准、从严要求、动真碰硬,向群众作出的整改承诺就是军令状,承诺一条就要做到一条,决不能虎头蛇尾,不能搞虚晃一枪那一套。三是在整改重点上,强调要盯住问题不放,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常规性问题要加大力度,遗留问题要集中攻坚,新发现问题要及时跟进,不达目的不罢休,不能允许我们禁止的又重犯。四是在整改措施上,强调要着眼长远、标本兼治,整合资源、协同推进、综合施策,措施要具体、制度要严密;要开门搞整改,置于社会和群众监督之下,改什么、怎么改、改得怎么样,要让群众看清楚。五是在整改责任落实上,强调无论班子整改还是个人整改,都要严明责任、加强监督,抓部署、抓落实、抓检查,凡是有问题不整改、大问题小整改、边整改边再犯的,都要严肃批评教育,必要时采取组织措施和纪律措施,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有规不依的问题。总书记系列重要指示要求明确、切中要害,具有很强的指导性、针对性,体现了中央抓整改、促落实的坚定决心,为我们做好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
这里,我围绕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就深化第一批活动单位整改工作,讲几点具体意见。
一、切实增强深化整改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
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解决问题是硬道理,整改落实最关键。要看到,教育实践活动是我们党自我完善、自我净化、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重大举措,纠正“四风”就得动真碰硬、见到效果,如果整改抓而不实,整个活动就会成为半拉子工程,改作风就会前功尽弃。要看到,人民群众对教育实践活动有期盼,盼的就是解决问题、见到实效,我们已经作出了整改承诺,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如果只说不做,或者说得多做得少,就会失信于民。还要看到,第一批活动单位层级高、影响大,尤其是中央机关、中管企业、中管高校更是起着引领者、风向标作用,只有把整改工作做扎实、做到位,才能给第二批活动单位做出榜样。可以说,深化第一批活动单位的整改工作,关系整个教育实践活动的成败,关系党的作风建设的成效,关系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要充分认识深化整改的极端重要性,真正从思想上重视起来,把整改工作不断引向深入。
做好深化整改工作,总的来说,就是要认真贯彻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强化责任、细化措施,真正把整改承诺、整改措施落实到行动上,推动现实问题和历史问题、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重点问题和面上问题、班子问题和个人问题一起解决,巩固扩大作风建设成果,让人民群众不断看到新气象新变化。
二、按照“三严三实”要求深化整改工作
整改落实,非严不足以正风肃纪,非实不足以取信于民。总书记提出“三严三实”要求,不仅为作风建设确立了新的坐标,也为深化教育实践活动整改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引。教育实践活动的整改工作,必须贯彻“三严三实”要求,做到真改、实改、彻底改。
第一,严格对照中央的明确规定抓整改。
第二,严格对照自己的各项承诺抓整改。
第三,严格对照先进典型的标尺抓整改。
三、抓住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深化整改工作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群众满意是最高标准,群众受益是最终目的。深化整改工作,就是要对准群众的愿望和期待,抓住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持续用力、给力,向旧习惯说不、向潜规则叫板,严厉查处违法违纪行为,真正把改作风改到群众的心坎上。
第一,部委机关深化整改的重点,就是要解决特权思想、衙门作风等问题。
第二,国有企业深化整改的重点,就是要解决经营管理不规范、社会责任感不强等问题。
第三,高等院校深化整改的重点,就是要解决学风校风不正、阵地意识不强、担当精神不够等问题。高校是引领社会思想文化的重要阵地,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要责任。应当肯定,各高校围绕作风建设,在培育良好学风校风上采取了许多措施,取得了积极进展。同时也要看到,一些突出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比如,有的放松思想政治工作,对错误思想言论传播不敢管、不会管;有的忽视学风建设、校风建设,存在学术造假、师德不良等问题;有的搞短期行为,降低办学标准,忽视教学质量;个别高校招生秩序混乱,乱办班、乱招生、乱收费、乱发证,等等。高等院校深化整改工作,要紧紧围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进一步明确办学方向、完善办学思路,提高教书育人的水平。通过深化整改,解决好如何用先进思想文化占领高校阵地的问题,解决好如何促进教育公平、提高办学质量的问题,解决好如何严明校规校纪、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问题,努力营造立德树人、风清气正的校园环境。
深化整改工作、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理所当然要让群众来参与、来推动,发挥好群众的积极性。要坚持敞开门、开大门,无论整改的内容、措施,还是整改的进度、结果,都要在一定范围内向社会公开、向群众公开、向企业职工公开、向师生员工公开。要把群众满意作为深化整改的衡量尺度,把群众受益作为深化整改的重要目标,认真对照群众的愿望要求来推进工作,该补课的补课,让群众真满意而不是“被满意”。
四、综合施策、标本兼治深化整改工作
客观地讲,第一批活动整改工作进行到现在,面上的问题、容易改的问题已经改了很多,剩下的大多是深层次问题和难啃的硬骨头。特别是一些问题牵扯面广,涉及多方面利益关系的调整,有的还要“割自己的肉”,这就需要综合施策、标本兼治。要最大限度整合组织资源、社会资源、政策资源,综合运用思想教育、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集中力量打好整改攻坚战。
第一,要注重部门联动。
第二,要注重上下联动。
第三,要注重建章立制。改进作风,不仅要治标、更要治本,发挥好制度机制的规范和约束作用。在前一段工作中,各部门各单位已经建立了一些制度办法,也逐步显现出应有的作用。但随着整改工作的深化,制度机制创新的任务依然紧迫而重要。要结合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结合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结合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建设,大力推进制度机制改革创新,建立行得通、指导力强、能长期管用的制度体系,扎紧制度的笼子。制度机制一经确立,就要坚决贯彻落实,增强刚性约束,防止“破窗效应”,防止制度成为纸老虎、稻草人。
这里还要特别强调,深化整改工作,不能为了整改而整改,必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着眼于促进改革发展。现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很重,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任务很重。这就需要各部门各单位坚持统筹兼顾,处理好整改工作与日常业务的关系,始终做到两手抓、两促进。要注意同推进各领域的改革结合起来,同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结合起来,同保障和改善民生结合起来,以作风的进一步转变来推动改革发展,以改革发展的成果来检验整改工作的成效。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调动好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整改过程中,要注意引导本部门本单位党员干部增强深化改革的思想自觉,增强攻坚克难的责任担当,弘扬务实求实的优良作风,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做好本职工作,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业绩。
五、以严格明确的责任制确保整改任务的落实
有了明确的责任,才会有压力,才能把工作落到实处。深化整改工作,还是要从强化责任入手,建立健全严格明确的责任制,做到组织到位、领导到位、责任到位。
中央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在抓好第二批活动的同时,加强对第一批活动单位深化整改工作的指导,把整改工作盯紧盯牢。要利用巡回督导、巡视工作等多种渠道,利用明察暗访、社会监督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各部门各单位整改工作的督促检查,及时发现问题,推动解决问题。对第一批活动单位深化整改情况,要适时组织阶段性验收工作,并向中央作出专题报告。各级各类新闻媒体要加强对深化整改工作的宣传报道,针对重要问题刊发言论评论,发挥好舆论的引领和导向作用。同时,要加强舆论监督,加大反面典型曝光力度,对一些典型案例要点名道姓通报,推动形成抓整改、促整改的良好氛围。
第二篇:在乡镇党委书记座谈会上的讲话摘要
在乡镇党委书记座谈会上的讲话摘要
今天召集大家召开这个座谈会,主要目的是想听取各功能区、乡镇前阶段的工作情况,通过交流,进一步加快工作节奏,加大落实力度,确保全面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可以说,这次会议既是一个年终攻坚督办督战会,也是一个工作推进加温加压会。从刚才各功能区、乡镇汇报的情况看,总的感觉是喜忧参半,喜的是今年以来,各功能区和乡镇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各自实际,一些重点难点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也形成了各自鲜明的亮点,许多工作走在了全市的前列。忧的是有些部门乡镇发展信心不足,特别是对一些涉及改革的工作,认识与重视程度不一,有些工作在全市排名靠后。希望大家正视成绩与问题,“方向坚定不移、方法因地制宜”的意识,互学互比、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力争在年内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奋力攻坚,取得更大成绩。刚才,有关部门和几位领导都提出了很好的工作建议,希望大家认真予以落实。下面,我结合全年重点工作,就功能区、乡镇书记如何更好地尽职履责讲三点意见,概括起来,就三句话:
第一句话,既要放胆想大事,又要用心抓具体
乡镇一级在党的组织结构和政权结构中承上启下,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强县之基在于乡镇,各功能区、乡镇都发展好了,全县才能够实现跨越发展。功能区、乡镇党委书记作为上级决策部署的贯彻者、各项工作的指挥者,是否具有创新意识、超前眼光和善作善成的能力,决定了乡镇发展的速度、发展的质量。因此,功能区、乡镇的党委书记不仅要站得高、想得远、谋得深,而且对各项重点工作要看牢盯紧、落实落地。
放胆想大事,就是要求我们功能区、乡镇的党委书记在把方向、谋全局上有所作为,目前在乡镇中存在着一种“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消极思想,缺乏创大业、干大事的激情和勇气,我们必须借助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做到跳出XX看XX、跳出乡镇看乡镇,要善于借脑、借智、借力去谋划本地的项目平台、产业平台和城镇发展平台,只有更大平台才能带动更大投入,只有更大投入才能带动更快发展。现在我们的中心镇比撤扩并前大了好几倍,发展空间变得更大了,发展要素也更加集中了,为乡镇书记们干事创业提供了更大的舞台。因此,中心镇相应的发展思路也应该要有更新的理念、更大的手笔、更大的魄力。各功能区、乡镇要充分结合《县域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浙江省山区经济发展规划》、《XX市西部生态产业带规划》等规划,结合各自实际,找准自身定位,拉高发展标杆,切实通过大平台、大项目推进大发展,以大发展提振干部群众发展信心,赢取当地百姓对新一届党委、政府的认可。
用心抓具体,就是要求我们功能区、乡镇的党委书记不能光想不干、只说不做,必须以实干立身,做到抓具体、具体抓,任何工作只要一具体就会深入,一深入就会把准问题的症结,只有把准问题的症结,才能做到对症下药。特别是在具体项目上,书记们一定要做到亲自过问、亲自协调、亲
自定调,通过定人、定责、定时限,给具体抓项目的人指明一个执行的方向,目标定下来之后,还要一环紧盯一环,确保工作布置一项完成一项见效一项。对工作中需要承担的责任,党委书记要率先担当、勇于担当,给政府以强有力的后盾支持。
第二句话,既要突出抓重点,又要创新抓亮点
XX作为浙江重点欠发达县和XX重要的水源保护地,走差异化发展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要想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创先争优、走在前列,必须做到规定动作出重拳、自选动作出新招,也就是说,既要突出抓重点,又要创新抓亮点。
突出抓重点,就是要严格对照考绩导向抓落实。固定资产投资、城乡统筹、环境建设、平安建设是今年考绩的四大重点,从前阶段全市公布的考绩结果看,投资方面,1-8月份我县固定资产投资率66.4%,生产性投入占比35%,综合排名全市第8位,其中中心镇、功能区投资排名:百丈漈镇第1名,巨屿镇第2名,西坑镇第4名,南田镇第17名,珊溪镇第19名,玉壶镇第24名,黄坦镇27名,峃口镇第48名;大峃城市新区在全市25个都市型功能区中排名第9;百丈漈-飞云湖生态旅游度假区在全市4个生态旅游功能区中排名第2。城乡统筹方面,1-6月份我县农房改造集聚建设排名全市第10,股份经济合作社建设、土地合作社建设排名第1,计划生育工作全市排名第5。社区建设方面,1-8月份我县在社区组织体系、人员队伍、服务功环境建设方面的完成率基本上都达到100%,但规范化便民服务中心完成率
82%。环境建设方面,1-6月份我县人均公园绿的面积增加值、市容环境排名第7,污染整治、垃圾处理排名第5,城镇污水处理率排名第10。平安建设方面,1-6月份总得分886.93分,全市排名第6。从整个面上排名情况看,我县各项重点工作有喜有忧、忧大于喜,在此,请各功能区、乡镇及部门一定要对照既定目标,找准薄弱环节,切实加大攻坚力度,力争各项重点工作排名位次前移。对这四项重点工作,具体的要求是:固定资产投资要做到抓总量和抓生产性投入双管齐下,特别是对未开工的24个重点项目,必须要排出计划,尽快开工;城乡统筹要在进一步深化股改、地改的基础上,加快推进户改和林改工作;环境建设要在完成考绩任务的同时,全面启动“亮丽县城〃美丽乡村”建设;平安建设要切实对照考核要求,把历史遗留问题化解作为破难攻坚的重点,确保实现高分二次夺鼎。
创新抓亮点,就是各乡镇一定要根据自身条件、自身特点,发挥比较优势,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由于每个乡镇的发展基础、工作条件有所差别,因此也不能千篇一律,要在完成重点工作任务的同时,扬长避短,创出特色和亮点。比如项目建设目前有困难的乡镇,就要在城乡统筹、环境建设等方面有所作为,总的一句话,必须做到“东边不亮西边亮”。
第三句话,既要着力当前,又要着眼长远
中秋、国庆双节过后,我们节前布置的“百日攻坚”又过去半个月,时间不等人,全县工作应该立马进入“冲刺”阶段,各功能区、乡镇和部门要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意识,把主要精力集中到全面完成工作目标任务和明年工作谋划上来。
着力当前,就是要着力把年内该完成的几项重点工作集中力量予以攻坚。一是投资,这项工作9月份进展较好,月投入5.2亿元,累计投资25.78亿元,但这5.2个亿中,主要是一产农业和珊溪水源地保护工程这两个计划外项目贡献较大,约为1.9亿元。根据县统计局初步测算,到9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完成率70%以上的乡镇是西坑、玉壶、峃口、南田4个镇,完成率在60%至70%之间的乡镇是珊溪、大峃、黄坦3个镇,完成率在50%至60%的乡镇是巨屿、百丈漈2个镇;其中,大峃、南田生产性投入完成率均低于35%以下。在这里我给大家算一笔账,按照8月底的数据,接下去大峃镇需要完成6.38亿元、百丈漈镇3.62亿元、巨屿镇2亿元、珊溪镇1.43亿元、玉壶镇1.22亿元、黄坦镇1.1亿元、西坑镇1亿元、南田镇0.7亿元、峃口镇0.35亿元,任务艰巨,必须全力以赴。二是要素,特别是土地要素,请各乡镇务必高度重视土地征用和土地出让工作,切实为明年的项目建设打好基础,同时,请发改、国土、财政及农林水等部门要及早加强与省市相关部门的对接,力争在项目、用地、资金上争取更多的支持。三是“互看互学”活动,包括今年的“双十大”项目和今年“互看互学”安排点以及考察沿线的环境卫生等问题,请属地乡镇和相关部门定人、定责、定时予以落实。四是稳定,党的十八大将在下个月的8号召开,从现在开始到十八大结束,请县分管领导和各乡镇务必绷紧
神经,继续加大信访矛盾化解力度,高度重视做好稳控工作,确保县内不出事、县外不惹事。
着眼长远,就是要对明年及今后的重点工作进行早安排、早谋划。一方面,要精心谋划明年工作。特别是明年限额以上建设项目的安排,要切实按照明年投资增长30%、生产性投入占比40%以上的要求科学谋划,前期如何加快、要素如何保障、困难如何克服,都要做到心中有数,确保明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大起大落,按时顺利推进。另一方面,要注重可持续发展。对于中心镇如何加快发展,既要解放思想、拉高标杆,又要实事求是、务求实效。比如在财政投入方面,必须要树立“借力发展、成本控制”的理念,不能大包大揽,造成群众长期依赖,要“集中财力做大事”,真正发挥财政“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同时要把招商引资“一号工程”牢牢抓在手里,要通过大力优化环境、搭建平台,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来推动XX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再强调一点,针对今天会议上各功能区、乡镇提出的相关问题,请县委办按照领导分工及时抄告给相关领导,由分管领导牵头会同相关部门和乡镇进行协调落实,并将协调落实情况于本月底前反馈到县考绩办;同时,请考绩办定期予以通报。
总之,县委对你们寄予厚望,希望大家一定要珍惜干事创业的机会,珍惜组织给你们提供的舞台,把权力当责任,多为困难想办法,少为失败找理由,提振精神、知难而进,亲力亲为、抓好落实,交出一份圆满的年终“答卷”。
第三篇:在全市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座谈会上的讲话
这次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座谈会,是经市委常委研究同意召开的。近几年,我市各地各部门在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下了不少功夫,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积累了不少好的经验做法,取得了明显的成果。会上,昭玉同志作了一个很好的工作报告,请各地、各单位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个问题,供参考。
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切实加强对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研究和理性思考
各级党委和组织人事部门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和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加强研究和理性思考,以与时俱进的精神,积极探索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新路子、新方法,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适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
第一,要用经济的观点研究思考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总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并与之相适应,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在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下,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等日益多样化,这一切必然对作为上层建筑有机组成部分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出新的要求。如果我们不能及时地适应这种要求,有效地克服原有的干部人事制度的弊端,尽快地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科学的干部人事管理制度,就会妨碍生产力的发展。组织路线是为党的政治路线服务的,作为组织工作重要内容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必须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建设提供服务。要通过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为经济建设选拔好、培养好、使用好各级干部。我们要通过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来提高干部人事工作的效益。大家知道,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能动的因素,优秀人才没有被选上来是浪费,平庸的或者有“病”的人被选上来影响团结、贻害工作是犯罪。要从市场经济基本规律出发,在干部人事工作中引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市场经济理念和机制,合理配置和优化干部、人才资源,最大限度地释放生产力,为经济建设提供干部保证和人才支持。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xiexiebang.com】
第二,要用民主的观点研究思考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全方位的,作为干部人事工作,同样也要建设民主。干部工作的民主问题,实质上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问题。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能不能代表群众的意愿,是否真正为群众谋利益,群众看得最清楚,体会得最深刻。“干部选拔准不准,先让群众审一审”,选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样的人,群众最有发言权。过去从革命战争年代以及计划经济体制中长期形成的神秘化和封闭式的干部人事运作方式,在当时特定的时代和环境里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随着群众民主意识的不断增强,那种旧的干部人事工作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用民主的观点研究思考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就是要按照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要求,遵循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原则,进一步扩大人民群众在干部工作中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增强干部人事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把群众路线和群众公认原则切实贯彻到干部工作的各个方面,使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真正落到实处。
第三,要用法制的观点研究思考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大家知道,我国已经加入世贸组织,而世贸组织强调的就是规范和规则。按规则办事,已是国际经济交往中的一条基本准则。我们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用法制来规范,同样,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也需要用法制来保证。制度是管长远、管根本的东西。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最终要靠制度来体现。现行的干部人事工作,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规则意识不浓、规范意识不强、不按规矩办事现象。同时也应看到,我们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还处在探索阶段,有许多方面的改革还停留在方式、方法和措施阶段,约束力和效力不是很强。因此,迫切需要我们用法制的观点加强对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研究,做好提升工作,把已成型的、适用的方法和措施通过法律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增强制度的刚性和改革的权威。要通过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形成一套完整的、公正的、有效的规范体系,使干部人事工作在统一的规则下按章操作、民主操作。
第四,要用实践的观点研究思考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实践出真知。一种观念的转变,一种制度的改革,必须植根于实践的土壤中。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往往需要经过不断的实践、总结、提高和完善,不能设想一种新的符合实际的干部人事制度会在某一个早晨悄然产生。因此,用实践的观点研究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就是既要善于从实践中发现好的做法,进行研究、总结和提升,逐步形成制度或规范来指导更多的实践;同时也要敢于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原则,把新的制度、规范放到工作实践中去检验,让新的制度、规范在实践中得到丰富、完善和提高。总之,社会在前进,形势在发展,只有在实践中改革,在改革中实践,干部人事制度才能趋于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二、按照《纲要》和《条例》的要求,勇于创新,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步伐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是我们做好新形势下干部人事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规章,是我们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根本指南。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纲要》和《条例》的精神,勇于创新,切实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步伐。
第一,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要培养首创意识。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对组织部门来说,创新是组织人事工作的灵魂,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动力源泉。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应是全方位、全过程的创新,包括选人用人观念的创新、选任干部方式方法的创新、干部人事制度的创新等多个方面,其中观念创新是第一位的。培养首创意识,是观念创新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创新精神的核心内容。应当肯定,我们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较之过去,成绩是明显的;但横向与周边先进地区相比较,还是有差距的,我们的改革多是按照上级党委要求所采取的具体落实措施,多是借鉴外地的改革经验与做法,缺少敢为人先的首创革新。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只是被动地贯彻上级要求,或者跟着学别人的东西,是不行的;必须拿出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改革别人还没有突破的旧的干部选任观念、方式、制度等,同时,也要大力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只有这样,才能缩短差距、迎头赶上,才能把我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第二,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要明确创新思路。从某种意义上讲,思路决定出路。一个新的思路往往能使一个地方、一个单位的工作打开新局面,取得飞跃性进步。当前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突破口就在机制创新上,要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和《干部任用条例》为指导,以扩大民主、完善考核、能上能下、加强监督为重点,努力形成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用人机制。一是进一步扩大民主,形成好的群众荐才机制。要通过改革,进一步制定具体措施,落实好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形成由多数人识人、在多数人中选人的良好环境。要认真贯彻“群众公认”的原则,走群众路线选拔干部,把群众拥护的干部选拔出来。要用制度的形式把群众参与的方式、发扬民主的渠道、举贤荐才的办法固定下来,形成科学规范的荐才机制。二是改进干部考察考核方法,形成好的干部识别机制。干部考察是识别干部的重要环节,也是干部选拔任用的基础工作。近年来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出现的问题,不少与考察失真、考核失实、识人不准有直接关系。究其原因,是由于干部考察考核方法不够科学、考察范围不够广泛。因此,要完善干部考核体系,扩大考核范围,改进考核方法,建立健全干部考核工作责任机制,逐步使考核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要积极探索考察干部的政治素质、工作实绩及社交圈、生活圈表现情况的有效办法,研究建立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和岗位职责规范,建立领导干部考核制度。要结合贯彻《干部任用条例》,积极推行领导干部差额考察制度和考察结果反馈制度。三是以推进干部能上能下为重点,形成好的择优汰劣机制。这项工作我市已经有了较好的开端,近几年我市先后出台了《调整不胜任现职领导干部职务暂行办法》、《党政领导干部辞职暂行规定》,裕安区试行了领导干部末位调整制,寿县对调整不胜任现职干部和干部待岗制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尝试。九月份召开的全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座谈会推介了我市探索干部“能下”的做法。我们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这项工作的力度。要制定干部胜任与否的评价标准,客观公正地评价干部,真正做到该上的上,该下的下。要实行领导干部任期制度、任职试用期制度、辞职制度及事业单位领导职务聘任制度等,并通过转岗、待岗、降职、改任非领导职务等方法,疏通干部正常“下”的渠道。在干部能上能下问题上,值得一提的是要克服“官本位”思想。近几年我市有些干部主动辞去职务“下海”,到本地和外地的企业工作,在机构改革中有的同志主动要求到事业单位工作。可以看出,我市干部的“官本位”思想在逐步淡化,这是一种好的现象。各级党委及组织人事部门要教育广大干部克服“官本位”思想,努力创造条件,让广大干部在更广阔的舞台上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四是加强监督,形成好的干部监督约束机制。干部监督要有新的思路,着力实现从封闭式监督向开放式监督的转变,事后监督向事前、事中监督的转变。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扩大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内容和监督范围,重点对干部进行工作监督和生活圈、社交圈的监督。要建立健全包括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民主党派监督、舆论监督在内的高效率的立体监督网络。要建立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司法、审计等职能部门和人大横向联动监督的机制,充分发挥好各种监督渠道的作用。
第三,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要抓住“选人”这个核心问题。一是要解决好用什么人的问题。用什么人问题,也就是干部选任标准问题,它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用人得当,就能有效调动大批干部群众的积极性;用人不当,就会严重挫伤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如果选错、用错了人,就会影响团结,贻害工作,给党的形象抹黑,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损失。过去我们讲“又红又专”,现在我们讲德才兼备“靠得住,有本事”,标准是一致的。什么才叫“靠得住”,什么才是“有本事”,什么样的干部才能“上”,什么样的干部必须“下”。这些方面需要我们在实践中研究探索。要把《干部任用条例》对党政领导干部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的原则性规定转化为量化、细化、科学、实在的用人标准,形成科学完备的指标体系。要逐步建立科学的以工作实绩、作风表现、创新能力、政治理论水平等为主要内容的干部评价体系和考评程序,让群众公认、实绩突出、作风好的干部得到重用。二是要解决好怎样选人的问题。用什么人是标准问题,怎样选人是方法问题。只有标准而没有科学的方法,同样不能把优秀的人才选拔进干部队伍。选人的方法很多,关键是要在干部推荐、提名、考察、酝酿、讨论决定和任用等环节扩大民主,坚持走群众路线。要坚持和完善民主推荐和民主评议制度、干部考察预告制度、考察结果反馈通报制度、任前公示制度等,研究探索差额考察制度、常委会议投票表决干部任免制度。要引入竞争机制,加大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工作力度,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要彻底破除论资排辈、平衡照顾的思想,打破人才的地域、行业、台阶甚至身份的界限,不拘一格选用人才。总之,我们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坚持党的领导和党管干部的基本原则,用“三个有利于”标准作为改革成效的试金石,使干部人事工作不断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推进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
三、用好的作风抓落实,努力开创我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新局面
现在我们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方向、思路和主要任务都已明确,关键是抓落实,关键在于各地、各单位以什么样的作风,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和方法来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第一、要强化领导,明确责任。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责任在党委,关键在领导。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力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级领导班子认识的高度和重视的程度。各级党委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一定要高度重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充分认识到改革是大局的需要,是发展的需要,是干部人事工作的现实需要,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不是可改可不改的事情,而是势在必行、不改不行的事情。要明确责任,各县区党委和各部门党组(党委)主要负责人是本地区本部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应积极关心、支持、指导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努力把本地区、本部门的改革谋划好,并把它作为事关全局的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各级党委组织部门要为党委当好参谋助手,发挥好职能作用,主动思考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并向党委积极汇报,争取支持和理解,共同把这项工作做好。
第二、要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涉及方方面面,有压力更有阻力。各级党委和组织人事部门要不怕困难,排除干扰,敢为人先,把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责任感、紧迫感和改革创新意识转化为推进改革的实际行动,抓住贯彻《干部任用条例》和领导班子换届等各种有利时机,把各项改革措施落到实处。但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仅靠一两个部门或一两个方面,是很难见成效的。各地各部门要从实践“三个代表”要求的高度,重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市县乡要统一步调,上下联动,全面推动改革进程。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我市市县区机构改革目前进展总体是顺利的,市直单位“三定”审批工作基本结束,人员定岗分流工作完成过半,目前,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正在督促市直部分单位抓紧进行人员定岗分流工作,10月底前可基本完成;县区机构改革进展尚不平衡,进度快的县区“三定”审批已经结束,人员定岗分流工作正在进行,但也还有个别县区到现在编制尚未分配下达,整个实施工作还没启动,已影响到我市机构改革的整体推进,影响到省委、省政府要求10月底前基本完成机构改革任务的落实。市委、市政府对机构改革工作十分重视,召开了多次专题会议进行部署和强调,并在其它有关会议上也多次作了要求,可以说完成机构改革任务在时间上是比较充足的,再不能完成机构改革任务是说不过去的,向省委、省政府也是交待不掉的。10月底前完成机构改革任务是最后的时限,在月底前不多的时间里,各县区党委、政府,特别是党政一把手要引起高度重视,把机构改革工作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摆上重要位置,采取一切措施,把改革任务落到实处,确保按时保质完成。市委、市政府将在11月上旬对全市机构改革工作进行检查验收。
第三、要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如果缺乏系统规划,只满足于“零打碎敲”,是难以取得真正进展的。要从系统的整体的高度确立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思路,胸怀全局,高屋建瓴,系统谋划,周密考虑,切不可草率行事。要注意做到制度的整体配套、渐次推进和协调发展。在决策上要把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格局中统筹考虑,坚持每一项改革都有利于调动干部群众的积极性,有利于推进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有利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做到中央已经提出明确要求的改革要积极推进,原则要求的改革要积极探索,尚未要求的可根据实际需要先行试点。在对象上要做到党政干部、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科技人员管理制度的改革同步进行,做到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和一般干部选用制度的改革同步进行。在内容上要做到选用、管理、教育、监督等制度的改革同步进行,注意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措施同已有的法律法规和党内规章制度特别是《干部任用条例》相衔接,避免相互矛盾和相互抵触。在方法上要注意制度的可操作性,力求具体、细化量化、系统配套,以管用、可行、严密为目标,不断把制度建设推向更高层次、更符合实际。
同志们,选贤任能,重在制度。新形势、新任务为我们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让我们以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即将召开的党的十六大精神,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不断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用人机制,为实现“加快发展、富民强市”目标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
第四篇:在全市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座谈会上的讲话
这次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座谈会,是经市委常委研究同意召开的。近几年,我市各地各部门在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下了不少功夫,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积累了不少好的经验做法,取得了明显的成果。会上,昭玉同志作了一个很好的工作报告,请各地、各单位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个问题,供参考。
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切实加强对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研究和理性思考
各级党委和组织人事部门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和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加强研究和理性思考,以与时俱进的精神,积极探索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新路子、新方法,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适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
第一,要用经济的观点研究思考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总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并与之相适应,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在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下,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等日益多样化,这一切必然对作为上层建筑有机组成部分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出新的要求。如果我们不能及时地适应这种要求,有效地克服原有的干部人事制度的弊端,尽快地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科学的干部人事管理制度,就会妨碍生产力的发展。组织路线是为党的政治路线服务的,作为组织工作重要内容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必须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建设提供服务。要通过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为经济建设选拔好、培养好、使用好各级干部。我们要通过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来提~部人事工作的效益。大家知道,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能动的因素,优秀人才没有被选上来是浪费,平庸的或者有“脖的人被选上来影响团结、贻害工作是犯罪。要从市场经济基本规律出发,在干部人事工作中引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市场经济理念和机制,合理配置和优化干部、人才资源,最大限度地释放生产力,为经济建设提供干部保证和人才支持。
第二,要用民主的观点研究思考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全方位的,作为干部人事工作,同样也要建设民主。干部工作的民主问题,实质上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问题。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能不能代表群众的意愿,是否真正为群众谋利益,群众看得最清楚,体会得最深刻。“干部选拔准不准,先让群众审一审”,选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样的人,群众最有发言权。过去从革命战争年代以及计划经济体制中长期形成的神秘化和封闭式的干部人事运作方式,在当时特定的时代和环境里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随着群众民主意识的不断增强,那种旧的干部人事工作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用民主的观点研究思考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就是要按照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要求,遵循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原则,进一步扩大人民群众在干部工作中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增强干部人事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把群众路线和群众公认原则切实贯彻到干部工作的各个方面,使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真正落到实处。
第三,要用法制的观点研究思考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大家知道,我国已经加入世贸组织,而世贸组织强调的就是规范和规则。按规则办事,已是国际经济交往中的一条基本准则。我们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用法制来规范,同样,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也需要用法制来保证。制度是管长远、管根本的东西。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最终要靠制度来体现。现行的干部人事工作,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规则意识不浓、规范意识不强、不按规矩办事现象。同时也应看到,我们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还处在探索阶段,有许多方面的改革还停留在方式、方法和措施阶段,约束力和效力不是很强。因此,迫切需要我们用法制的观点加强对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研究,做好提升工作,把已成型的、适用的方法和措施通过法律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增强制度的刚性和改革的权威。要通过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形成一套完整的、公正的、有效的规范体系,使干部人事工作在统一的规则下按章操作、民主操作。
第四,要用实践的观点研究思考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实践出真知。一种观念的转变,一种制度的改革,必须植根于实践的土壤中。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往往需要经过不断的实践、总结、提高和完善,不能设想一种新的符合实际的干部人事制度会在某一个早晨悄然产生。因此,用实践的观点研究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就是既要善于从实践中发现好的做法,进行研究、总结和提升,逐步形成制度或规范来指导更多的实践;同时也要敢于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原则,把新的制度、规范放到工作实践中去检验,让新的制度、规范在实践中得到丰富、完善和提高。总之,社会在前进,形势在发展,只有在实践中改革,在改革中实践,干部人事制度才能趋于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二、按照《纲要》和《条例》的要求,勇于创新,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步伐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是我们做好新形势下干部人事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规章,是我们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根本指南。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纲要》和《条例》的精神,勇于创新,切实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步伐。
第一,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要培养首创意识。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对组织部门来说,创新是组织人事工作的灵魂,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动力源泉。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应是全方位、全过程的创新,包括选人用人观念的创新、选任干部方式方法的创新、干部人事制度的创新等多个方面,其中观念创新是第一位的。培养首创意识,是观念创新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创新精神的核心内容。应当肯定,我们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较之过去,成绩是明显的;但横向与周边
第五篇:在全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摘要)
为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按新的要求、标准来总结、思考我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以新的理念、思维来审视、谋划全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走向和发展,从新的、更高的起点上来筹划、确定我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新的目标,日前我市组织召开了全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座谈会。会上金坛、溧阳、武进、戚区、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卫生局等7个单位就考察预告制、辞职制度、竞争上岗、票决制、干部交流等作了座谈交流。最后,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杭天珑同志在大家发言的基础上,结合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和我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作重要讲话,对下一步工作提出要求。一要认真贯彻十六大精神.进一步增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运用十六大精神来指导我们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首要的是在思想观念上提高对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要充分认识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举措;要充分认识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适应和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迫切需要;要充分认识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适应和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深化政治改革的迫切需要;要充分认识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建设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形成朝气蓬勃、奋发有为领导层的关键所在。
二要牢牢把握正确方向.进一步明确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目标和任务。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党的十六精神,贯彻《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必须牢牢把握正确方向,进一步明确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目标和任务。这个目标和任务,归纳起来可以用“一、二、三、四”来概括,即:树立一个正确的用人导向,建立健全两个科学机制(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推进干部工作“三化”(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落实群众的“四权“(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
树立一个正确的用人导向。就是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要认真贯彻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注重在改革和建设的实践中考察和识别干部,把那些德才兼备、实绩突出和群众公认的人及时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也就是要按照党的干部路线、方针和政策,选贤任能,按照《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六条基本原则,选出靠得住、有本事的人;按照时代要求,选出能够担当重任、经得起风浪考验的人。而要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首先必须确立“以人为本”、“选贤任能”等新的用人理念。
建立健全科学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和管理监督机制。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要“以建立健全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机制为重点”。《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把建立健全这两个机制作为“十五”期间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目标,并作了具体的阐述,概括起来就是五个方面,即建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完善宏观管理体系,形成分类管理体制;健全干部人事管理法规体系;实现人才资源的整体开发与合理配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也通过具体的原则、条件、程序和制度,对这两个机制作了整体性构建。就我市而言,重点要抓好四方面的工作:一是按十六大报告和干部任用条例的要求,尽快完善和修订现有的干部管理制度;二是对照规定建立的各项制度,逐步建立新的制度,构建和完善我市的干部人事制度体系;三是要把各项制度的贯彻执行作为工作重点,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程序,改进办法,努力提高制度的实际效能;四是要积极试点,善于总结,用创新促改革,在改革中不断创新,在动态发展中不断完善制度,为逐步建立两个机制打好基础。
加强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建设。实现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是对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总体要求。科学化,就是要做到全面准确地识别、客观公正地评价、有的放矢地培养、人尽其才地使用、持续有效地激励、严格及时地监督干部。这里的科学化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识人、选人、评价人的标准要科学;二是选人条件、考核指标等设计要科学。三是选人用人和管理监督的具体方法要科学;四是干部工作的各项程序要科学。民主化,就是要在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的前提下,不断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并使之成为一种基本的制度和运行规则。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主要应在两个层面上展开。一是要落实党员和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二是要进一步完善各级党委对干部选拔任用的民主决策制度。制度化,就是要把干部工作中那些成功经验、科学成果加以提升,以法律、法规、制度、政策的形式相对固定下来,建立一套有效的干部培养、选拔、使用、考核、监督等工作制度,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提高干部工作的规范性,防止随意性。干部工作制度包括实体内容和程序内容,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界定干部管理主体的,它构成干部管理体制方面的制度。一类是规范干部工作运行的,即对干部怎么来、怎么管、怎么去,它构成用人机制方面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