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护理不良事件定性标准及处理程序
护理不良事件
定性标准及处理程序
护理不良事件定性标准及处理程序
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在计划中期间发生的跌倒、用药错误、走失、误吸或窒息、烫伤及其他与患者安全相关的、非正常的护理意外事件。包括护理事故、护理差错、护理缺点。
一、护理事故
(一)定义:指在护理工作中,由于护理人员的过失造成病人死亡、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功能障碍及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
(二)分类:分一、二、三、四级
1、一级护理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
2、二级护理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
3、三级护理事故: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
4、四级护理事故: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
(三)评定标准
1、护理人员工作不负责任,交接班不认真,观察病情不细致,病情变化发现不及时,以致失去抢救机会,造成严重不良后果者。
2、不认真执行查对制度而打错针、发错药、输错血、输错液体;护理不周到,发生严重烫伤或Ⅲ期褥疮,昏迷躁动病人或无陪伴的小儿坠床,造成严重不良后果者。
3、对疑难问题,不请示汇报、主观臆断、擅自盲目处理,造成严重不良后果者。
4、抢救器械、药品供应延误,供应过期的或灭菌不合格的药品器械、敷料,或未遵守无菌操作原则而发生感染,造成严重不良后果者。
5、器械护士未严格清点手术敷料、器械,造成严重不良后果者。
6、局部注射造成组织坏死,成人大于体表面积2%,儿童大于体表面积5%。
(四)处理程序
1、护理部、科、病区应建立护理不良事件登记本,对发生的护理事故进行登记。
2、凡发生护理事故,应当立即向病区护士长及科主任报告,护士长应立即向科、护理部报告,护理部应立即调查核实,将有关情况如实向主管院长汇报,同时做好患者解释工作。
3、指定专人妥善保管相关的原始资料及物品,严禁涂改、伪造、隐匿、销毁病历资料,因输液、输血、注射、服药等引起的不良后果,医患双方应当场封存保留现场实物,以备检验。
4、对发生事故的责任人,应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处 理。
二、护理差错
(一)定义:指在护理工作中,因责任心不强,工作粗疏,不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或违反技术操作规程等原因,给病人造成精神及肉体的痛苦,或影响了医疗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但未造成严重后果和构成事故者。
(二)分类:一般护理差错和严重护理差错
1、一般护理差错:指在护理工作中,由于责任或技术原因发生的错误,未对病人造成影响,或对病人有轻度影响,但未造成不良后果者。
2、严重护理差错:指在护理工作中,由于护理人员的失职行为或技术过失,给病人造成一定的痛苦,延长了治疗时间,但未造成严重后果和构成事故者。
(三)评定标准
1、一般护理差错
(1)错服、漏服重要药物或处理医嘱错误而有影响病人治疗者而无严重后果者。(2)凡规定作皮试,未做皮试用药后无不良反应者(青霉素例外);或做过了皮试未及时观察且又不重做者。
(3)因护理不当,发生占体表面积<0.25%的灼伤,或护理不到位发生婴儿臀部轻度糜烂者,在短期内治愈者。
(4)抱错婴儿,在医院内纠正的,未引起纠纷者。
(5)误发或漏发各种治疗饮食,对病情有一定影响者;手术病人应禁食而未禁食以致延误手术时间。
(6)手术室,换药室,人流室等.使用消毒过期手术包施行手术,未发生不良后果者,或遗漏主要的器械,物品,虽未使用于病人,但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7)错用“特殊药品”,如安定注射液,氯硝安定等精神药物无不良后果者。(8)静脉输入一般性液体渗出血管外,造成较大范围肿胀,但未造成感染者;静脉注射刺激性液体渗出血管外,但未造成坏死者。
(9)各种标本错留、贴错标签、丢失,错加抗凝剂或采集量不够而重新采取者,抽错血或急诊病人重要标本未及时送检,未造成不良后果者。
(10)因管理不善,致使在急诊抢救过程中,发生抢救器械功能不到位或失灵,未造成不良后果者。
(11)不真实的护理文书,未造成严重后果者。(12)复用穿刺针头于病人身上,但未造成不良后果者。
(13)因工作责任心不强,接错病人至手术室或记错手术时间,但未造成不良后果者。
(14)其他相当于上列情形者
2、严重护理差错
(1)对危重病人观察不仔细,发现问题不及时通知医师,贻误治疗。(2)应用特殊药物如洋地黄、麻醉药、胰岛素、氯化钾等,因注射方法或剂量不正确而发生反应者。
(3)输血不能按规程操作造成浪费者。
(4)查对不严以致输入发霉、变质、过期液体的液体,异型血或错注青霉素或未做皮试注射青霉素,未发生严重后果者。
(5)昏迷、重危病人、兴奋躁动、小儿因管理不严或不符合正常约束要求等原因所致坠床,造成软组织挫伤,经治疗而无功能障碍者。(6)各种穿刺、活检、特殊化验标本取错、损坏或遗失。
(7)危重病人(休克、昏迷、五衰等)未作床头交班者,发生异常未及时发现,延误抢救时机者;对感染性和出血性等疾病,不按时测脉搏,血压和观察生命体征,出现休克发现不及时者。
(8)延误或漏用抢救药品或治疗药品,如抗菌素、脱水剂、强心剂、利尿剂、镇静剂、呼吸兴奋剂、各种血管活性药物、胆碱脂酶复活剂等;临时用药超过30分钟,长期用药超过24小时;各种血管活性药剂量超过一倍剂量。(9)对患者有心功能不全、严重脱水、各型休克、肺炎等病人,未能按医嘱要求进行静脉推注药物和补充液体,影响疗效或引起明显付作用;静脉输液中液体渗入皮下,造成局部组织感染、坏死,经治愈者。
(10)护理工作中因护理不当未尽到责任,造成Ⅱ度褥疮,或热疗或保暖造成的灼伤,面积占体表面积>0.25%,深度或浅Ⅱ度类以上,短期治疗难以治愈者。(11)接产工作中,由于病情复杂或并有严重合并症,以致子宫破裂,经及时治疗而无严重不良后果者。
12.不消毒分娩(特殊情况例外);产后会阴Ⅲ度裂伤以下(急产例外);缝合不彻底,引起阴道小量出血,但未造成严重后果者。
(13)分娩时婴儿牌挂错或出院时婴儿调错,后被纠正者;或婴儿性别写错引起纠纷。
(14)手术室不按规定清点手术器械、纱布等物品,将纱布、器械、棉片等遗留在创口或被检查器官中,经及时治疗和纠正后无严重后果者。
(15)供应室、手术室存在的各种器械包、物品清洗不彻底,消毒不严格,发放消毒过期的治疗包,或虽已用于病人而未发生严重后果者。
(16)上班护士不履行岗位责任制,不遵守劳动纪律,工作或值班时擅自脱离岗位,造成医院工作惯性运行失调,随机调度失控,导致医疗抢救工作失误者.(17)其他相当于上列情形者.3
(四)处理程序
1、护理部、科、病区应建立护理不良事件登记本,对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登记。
2、发生护理差错后,当事人应立即报告护士长及科室领导,一般差错由护士长每月上报。凡属严重护理差错,病区应于24小时内上报科、护理部。
3、对发生护理差错的当事人,可根据发生差错的情节严重程度酌情给予口头批评、书面检查、经济处罚等处理。
4、病区、科护士长应及时调查、组织科室有关人员对发生的差错认真分析、讨论、定性、提出处理意见和改进措施,并详细记录。
5、护理部应根据病区上报的材料进行调查,组织病区护士长、科护士长对发生的差错认真分析、讨论、定性、提出处理意见和改进措施。
6、护理部每季度对全院差错进行汇总,召开护士长分析讨论会,总结教训,改进工作。
三、护理缺点(陷)
(一)定义:在临床工作中,虽然有某一环节的错误,但被发现后得到及时纠正,未发生在病人身上(如错医嘱,但未执行)的现象,称为护理缺点。
(二)评定标准
1、除外护理事故、护理差错评定标准。
2、参照护理缺点的概念评定。
(三)处理程序
1、护理部、科、病区应建立护理不良事件登记本,对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登记。
2、发生护理缺陷后,当事人应立即报告护士长,由护士长每月上报护理部。
3、对发生护理缺陷及时上报的当事人,给予口头表扬。
4、病区、科护士长应及时组织科室有关人员对发生的缺陷认真分析、讨论,提出改进措施,并详细记录。
5、护理部应根据病区上报的材料进行调查,组织病区护士长、科护士长对发生的缺陷认真分析、讨论,提出防范措施。
6、护理部每季度对全院护理缺陷进行汇总,召开护士长分析讨论会,总结教训,改进工作。
第二篇:护理不良事件标准及处理办法
护理不良事件标准及处理办法
缺陷是指欠缺或不够完善的地方,护理缺陷是指在护理活动中一年违反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和护理规章与规范等,造成护理技术服务管理等方面的失误,护理缺陷包括护理事故及 差错。
一、护理事故常见原因
护理事故的定义、分级均按国务院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疗事故分级标准执行,护理事故中常见的原因主要有如下表现形式。
(1)护理人员工作不负责任,交接班不认真,观察病情不细致,不按时巡视病房,病人病情变化发现不及时,丧失抢救时机,造成病人严重不良果的。
(2)护理人员擅离职守,工作失职,直接影个病人护理,造成严重不良后果的。
(3)护理人员不认真执行查对制度,输错血、打错针、发错药;护理不周发生严重烫伤,三度褥疮;对昏迷、躁动病人或小儿未采取安全措施致使病人坠床,造成严重不了后果的。
(4)结扎止血带未及时解除,造成组织坏死,肢体残废等不良后果的。
(5)有关人员无正当理由厌恶供应抢救物品、药品;供应未消毒的器械、敷料、药品引起感染、造成病人严重不良后果的。
(6)护理人员不认真执行医嘱,不按技术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等,造成病人严重不良后果的。
(7)手术室器械护士或巡回护士。清点纱布、器械有误,以致使纱布或器械等异物滞留在病人体内或软组织内。
(8)护理人员在对及、危、重病员的抢救过程中,抢救药品准备有误,延误抢救时机,造成病人严重不良后果的。
(9)《医疗事故分级标准》中规定:局部注射造成组织坏死,成人大于体表面积2%儿童大于体表面积5%。
二、护理差错的定义和判定标准
《条例》中取消了医疗差错的概念,把《办法》中的医疗差错划归为四级医疗事故。这是因为既往医疗差错,卫生行政部门不予签订和处理,由各医疗机构自行解决,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事故仅为极少数,常见的经常碰到的多为护理差错,因此抓好护理差错的预防,才能有效地防止护理事故的发生。(一)护理差错的定义
护理差错失职在护理工作中由于护理人员自身原因或者技术原因的发生的护理人员未
给伤病员造成不良后果或虽有不良后果但未构成事故的差错。
(二)护理差错的判定标准
1、严重差错判定标准
严重差错是指由于护理人员自身原因或者技术原因发生的给伤病员造成不良后果,但为构成护理事故的差错,根据国家及军队有关护理差错处理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定为严重差错:(1)对急危重症伤病员推托,延误救治时机的。
(2)急诊入院伤病员在入院后2小时内,非急诊伤病员入院后24小时内,未进行检诊或者未下达医嘱,给予处置的。
(3)对伤病员实施检查治疗时,因准备不认真,检诊不仔细,遗漏主要病史、体征或者阳性结果,延误疾病诊断治疗的.(4)注射、穿刺、活检、窥镜、针灸、理疗等各种诊疗技术操作违反操作规程,造成损伤、断针、断管或者发生局部感染化脓。
(5)开错医嘱、处方、或者特殊检查,不认证执行上级医嘱,并造成不良后果的。
(6)无菌切口术后感染化脓,需切开排脓的。
(7)术前准备不充分,致使手术停顿时间超过30分的。(8)手术时体位不当,造成伤病员体表面积0.25%以上的皮肤压伤或者功能障碍(短期内能恢复)的:在皮肤消毒后手术开始前查对时,发现接错手术伤病员、摆错手术体位或者定错手术部位的。
(9)助产时违反操作规程,会阴保护不当造成造成3度撕裂的。
(10)产妇出院抱错婴儿,及时发现换回的。
(11)不遵守值班、交接班等制度,伤病员病情发生重要变化时,未及时发现处置的。
(12)因医疗护理原因,造成2度褥疮、浅2度烫(烧)伤、婴儿臀部糜烂,面积占病人体表面积0.25%以上的。(13)重危、全麻术后绝对卧床的伤病员或者无陪伴患儿,因护理不当发生坠床,增加伤病员痛苦的。
(14)错用、漏用或者擅自超剂量使用毒、麻精神药品或者特殊治疗药物的。
(15)使用过敏性药物,未按照《药典》规定做过敏试验即投药;或者为原有药物过敏史者投药的(脱敏疗法除外)
(16)静脉输液或者注射刺激性及浓度较大药液时,漏于皮下,引起局部组织坏死,面积占病人体表面积0.25%以上,成人小于体表面积2%,儿童小于体表面积5%的。(17)输入发霉、过期液体,被及时发现,未造成严重后果的。
(18)输错血或者因加入药物发生溶血、凝血被及时发现的。
(19)误将该无菌而未灭菌或无菌处理不合格的制剂发出的;配错、发错药品或者发生发霉、变质药品及时发现的。
(20)误将该灭菌而为灭菌的器械、敷料发出的。(21)置入体内的各种导管、起搏器及血液透析、体外循环所需无菌物品等灭菌不合格,造成感染的
(22)错、漏、损坏、遗失、延误脑脊液、胸水、腹水、活检组织等送检标本,影响诊断、治疗的。
(23)推拿、按摩时造成伤病员皮肤局部破溃或者关节轻度错位的。
2、一般差错判定标准
一般差错是指护理人员自身原因或者技术原因发生的未给病人造成不良后果的差错。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因定为一般差错:
(1)打错针、发错药、做错治疗的。(2)抄错、抄漏医嘱、造成治疗错误的
(3)错、漏发治疗饮食或误给禁食病人饮食并对病情造成不良影响,或者厌恶病人当日检查、诊断、治疗的。(4)因管理不善、致使急诊抢救工作中发生抢救器材失灵,延误救治的
(5)因医疗护理原因,造成Ⅱ度以下烫伤、婴儿臀部糜烂,面积占病人表面积0.25%以下的。
(6)采取胸水、腹水、血液、体液标本时,因各种原因需要新采取,但为影响诊断治疗的。
(7)术前备皮时划破皮肤,影响手术按时进行的。(8)术后伤口内或者体腔内留置纱布、引流管未按规定时间取出,或者因处理不当,导致病人引流管、气管插管等各种导管拖出,经紧急处理后,无不良后果的。(9)由于产程观察不细,造成未消毒分娩的。
(10)已灭菌器械包内主要器械不全,清洗不净,或者消毒器械过期,已发给使用单位但未使用的
(11)针灸、穴位封闭取错部位,留针未拔,治错病人,发生局部感染的。
二、护理事故及差错的处理原则
1、及时报告
凡发生护理事故,当事人或者知情人应立即想科室领导或护士长报告,护理部向医院领导逐级上报,不得超过24小时。对主动报告、认真查处、明显改进的科室或者当事人,因当鼓励:对隐瞒不报的,应严肃处理。
2、及时补救
对护理事故及差错应采取积极有效的补救措施,将问题及对病人造成的后果降到最低限度。如输错血或输入霉菌液体时应立即停止输入,并立即报告医师及时抢救、对症处理。对现场的血液、液体、药品及物品进行保留,以备检验,为抢救提供依据。
3、调查分析
发生护理事故及差错时,护理部应立即组织有关人员到现场了解情况,及时进行调查,核对事实、封存病历及有关原始材料,并对当事人及有关人员进行调查,同事应指导科室确定差错性质及等级,总结原因,帮助改进工作,最后形成文字材料上报。
4、按规定的处理
对护理事故及差错的处理,应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以事实为依据,客观的、实事求是地公正处理,护理事故的鉴定由医学组织专家鉴定。对护理差错性质和等级的判定,当事人与科室领导或者护士长意见不一致的,由护理部仲裁;科室意见与护理部意见有分歧时,由医院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或小组仲裁。
5、吸取教训
护理事故及差错的处理不是目的,关键在于吸取教训,将防范重点放在预防同类问题召开有关会议,对事故及差错的原因与性质进行分析讨论,提出处理和改进意见,达到教育热热闹,也教育大家的目的。
6、建立、健全登统计制度
建立各级差错事故记录本,护理部应当制定专人负责护理事故及差错的登记、统计,详细记录差错事故发生的原因、性质、当事人的态度、处理结果及改进措施。
四、差错率的计算
护理差错率,十分西平间护理工作质量的一项指标。
(一)严重差错
(1)严重差错标准。年严重差错每百张床≤0.5次。(2)严重差错每百张床发生次数计算方法: 严重差错发生次数/100床=严重差错发生总数/
床位数×100
例举:某医院开展床位总数400张,当年发生严重差错一件,其严重差错每百张床发生数为:
严重差错发生次数/100床=1/400×100=0.25次/100床
即每百张床为0.25次,因严重差错发生次数要求每百张床≤0.5次,所以该院严重差错发生次数未超过标准。
(二)一般差错
(1)一般差错率标准。一般差错发生率≤0.4%。(2)一般差错发生率计算方法:
一般差错发生率=发生差错总数/收容病人总数×100% 例举:某医院收容病人总数为5000人,发生一般差错10件,其一般差错发生率为:
一般差错发生率=10/5000×100%=0.2% 因一般差错发生率要求≤0.4%所以该院一般差错发生率未超过标准。
第三篇:不良事件报告处理程序
不良事件及严重不良事件报告及处理程序
1、申办者提供该药物的临床前安全性研究资料及其它与安全性有关的资料,并列入研究者手册。
2、在设计方案中对不良事件应作出明确的定义,并说明不良事件严重程度的判断标准,判断不良事件与试验药物关系的分类标准(如肯定有关、可能有关、可能无关、无关和无法判定)。方案中要求研究者必须如实填写不良事件记录表,记录不良事件的发生时间、严重程度、持续时间、采取的措施和转归。
3、试验开始前,研究小组成员必须熟悉该防范和处理医疗中受试者及突发事件预案的内容。
4、遇有严重不良事件,临床医师必须在第一时间(2小时内)向项目负责人和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办公室报告,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办公室应在24小时内向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伦理委员会、申办单位报告。在原始资料中应记录何时、以何种方式(如电话、传真或书面)、向谁报告了严重不良事件。
5、临床研究医生根据病情实施处理,必要时,启动防范和处理医疗中受试者及突发事件的预案。
6、临床研究医生在报告的同时作好不良事件的记录,记录至少包括:不良事件的描述,发生时间,终止时间,程度及发作频度,是否需要治疗,如需要,记录给予的治疗。
7、发生严重不良事件时,需立即查明所服药品的种类,由研究单位的负责研究者拆阅,即称为紧急揭盲,一旦揭盲,该患者将被中止试验,并作为脱落病例处理,同时将处理结果通知临床监查员。研究人员还应在CRF中详细记录揭盲的理由、日期并签字。
8、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办公室协助研究小组追踪不良事件,直到患者得到妥善解决或病情稳定。
第四篇:护理不良事件处理流程
护理不良事件处理流程1事件发生2报告值班医师,护士长3采取相应处理措施,保存物品及资料4护士长上报5当事人记录6护士长调查7科内讨论8制定处理及防范措施9处理意见上报科护士长10护理部。患者发生跌倒,坠床的护理流程1.发生坠床或跌倒
2、护士立即到患者床旁并通知医生,无异常、无受伤,扶起送至病床,医生给患者体检,安抚患者监测生命体征,判断病情,采取正确的疹疗护理措施,做好护理记录,加强巡视、观察病情变化、隔班重点交接、报告护士长,填写不良事件报告单、报送科护士长、科室组织讨论查找原因、提出防范措施管路滑脱处理流程1.导管滑脱
2、护士安抚病人给予临时措施
3、一类、二类导管脱落通知医生,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4、遵医嘱给相应疹疗处理
5、严密观察病情,做好护理
6、汇报护士长,各班重点交接
7、填写不良事件上报表
8、报送科护士长,科室组织讨论,查找原因,提出防范措施压疮的上报流程1.新入院患者
2、全面评估皮肤情况
3、无高危因素者护理记录单反应,病情变化随时评估,有高危因素,高危因素分子小于等于14分的,填写压疮上报表报科护士长,48小时内检查反馈指导
4、带入压疮,填写压疮上报表报科护士长,48小时内检查反馈指导。输血过程操作流程1.血或血制品自然复温、尽快应用
2、三查八对,血液内不得加药
3、输血前后及两袋血之间用生盐水冲洗
4、先慢后快,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速度
5、严密观察,出现异常及时处理
6、复查受血者血液指标,评价效果输血反应的处理流程1.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血器,保留静脉通路,更换生理
2、报告医生并遵医嘱给药
3、查明原因,明确疹断
4、怀疑溶血等严重反应时,核对输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报告单、受血者及献血者血型、重新送检受血者血标本、填写输血反应报告单,连同血袋报送输血科,留取输血反应后第一次尿标本送检,患者家属有异议时,立即按有关程序对输血器具进行封存,加强观察记录。一般反应配合医生对症处理,观察并记录,填写输血反应报告单,连同血袋报送输血科,加强观察记录。用药与治疗反应处理流程1掌握药理知识 2.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3.严格查对制度,正确执行医嘱,按时给药4.特殊药物和临床新药严密观察5.观察药物疗效,不良反应及患者因素对药物的影响6出现药物不良反应7报告医师采取措施8填写《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表》,送药剂科。用药不良反应的处理流程1立即停止药物,建立或保留静脉通路,更换其它液体和输液器2报告医生并遵医嘱给药3情况严重者就地抢救,口服者及时清除口腔和胃内容物4记录患者生命体征,抢救过程和一般情况5填写要无不良反应报告单,及时报告药剂科护理部6必要时保留药物和输液器分别送药剂科和消毒供应中心检验7患者家属有异议时,输液反应的处理流程1立即停止输液并保留静脉通路,更换其它液体和输液器2报告医生并遵医嘱给药3情况严重者就地抢救4观察,记录患者生命体征抢救过程和一般情况5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科,药剂科,消毒供应中心,护理部6保留输液器鹤药液分别送消毒供应中心和药剂科,同时取相同批号的液体,输液器和注射器分别送检7患者家属有异议时,立即按有关程序对输液器具进行封存火灾的处理流程1做好病房的安全2定期检查消除隐患3一旦发生火情 小火立即扑灭积极扑救,抢救贵重物 科内组织讨论,查找原因,加强安全防范措施4是火情拨打119,保卫科 总值班组织患者疏散科内组织讨论,查找原因,加强安全防范措施。停电的处理流程1接到停电通知2将所有设备的备用电池充电3备好应急灯,手电,蜡烛等4做好启用手动设备的准备突然停电采取措施保证抢救仪器的运转5开启应急灯与电工班联系查询停电原因6安抚患者7加强病房巡视8防火防盗停水的处理流程1接到停水通知2告知患者做好停水准备3储备足够的水4突然停水5与总务科或总值班联系6查询原因了解停水时7向患者做,好解释满足患者必须的用水常用仪器,设备使用流程1请领,验收仪器2做好仪器,设备使用前准备工作3全员培训,保证使用安全4指定专人保管并有管理制度5建立仪器,设备档案6制定操作流程,执行规范操作,减少损坏7用后及时消毒处理,保持良好备用状态8发现意外及时与维修人员联系9记录维修问题,时间10任何人不得私自借入院外11经维修后任不能正常使用的设备,仪器报主管部门备血输血操作流程1审核医嘱,对照病历核对输血申请单和取血单2登记,填写取血单,准备试管,贴好标签3携带采血用物,输血申请单,贴好标签的试管至病人处,当面核对床号,床头卡,腕带,姓名,标本联号,输血使,无误后采血4血液标本应由医务人员送检,并与血库进行交接,登记5取血者携带取血单在血库查对交叉配血报告单与血袋的相关内容,签字交接6取血后,先核对医嘱无误后,在治疗室由2名医护人员共同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与血袋标签上的相关内容,无误后签名7输血前在床旁,由2名医护人员再次核对床号,床头卡,腕带,询问患者姓名,血型,输血使,确认血液与患者无误后,方可输入,并悬挂血型标记牌8将交叉配血报告单再次与医嘱核对后,在临时医嘱单上签字,并粘贴在一般检验报告单中9输血应先慢后快,密切观察有无输血反应,操作完毕,携带保留24小时。做好输血护理记录。危重病人护理流程1.安全接诊2.评估①开放静脉通路,心肺复苏,吸氧,吸痰②通知医生,配合医生积极抢救3.安置病人4.配合病房医生做进一步抢救处理5.及时正确完成各种治疗和护理6.严密观察病情变化7.加强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8预防压疮,误吸,窒息。坠床,下肢静脉栓塞,管道脱落9.健康指导。围手术期护理处理流程;术前1.心理护理,完善化验和检查2.指导患者戒烟酒,练习深呼吸,有效咳嗽,床上排便3.合理饮食,消化道手术者肠道准备4.皮试,备皮,备血,术前访视,沐浴5.晚 8时开始禁食,晚12时开始禁饮,保证睡眠。6术前排空大便,更换手术衣,去除金属物及假牙;根据需要留置胃管,尿管。测生命体征,做好身份识别,术前用药,入手术室。术中①建立静脉通路,安置手术体位,非全麻患者约束肢体,严密监测病情,全麻患者进复苏室,清醒后送回病房。②保护切口,做好无菌和无瘤技术,保暖。术后;①.严密监测病情,保持呼吸道通畅,合理卧位②.做好引流管,镇痛泵,切口护理③做好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防止术后并发症④指导饮食,下床时间和活动量。⑤指导功能段炼,做好出院健康教育。医嘱核对处理流程
第五篇: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处理制度
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处理制度
不良事件是指与患者疾病的自然病程或潜在问题无关的、导致未预期的患者死亡或主要器官功能永久丧失的事件。广义的定义是在疾病医疗过程中因诊疗活动而非疾病本身造成的医疗异常事件(即非正常的过程和结局)。
1、在护理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遵守护理服务职业道德规范。
2、各护理单元有防范处理护理不良事件的预案。
3、建立有效的不良事件上报流程,实行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保证信息上报及时、有效及保密。
4、凡是在医院内发生的或在患者转运过程中发生的非疾病本身造成的异常医疗事件均属不良事件,需要主动上报,根据不良事件的严重程度,积极采取挽救或抢救措施,尽量减少或消除不良后果。
5、各护理单元应建立护理不良事件登记本,及时据实登记。
6、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应立即口头(电话)报告值班医生、护理组长或高级责任护士,及时评估事件发生后的影响,积极采取挽救或抢救措施,将损害减至最低。必要时同时上报科主任、护士长,科主任、护士长接报后立即到场组织抢救,同时报主管部门、主管领导及主管院长。
7、发现人或当事人应在24小时内在医院不良事件管理信息系统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并提交。发生Ⅰ级和Ⅱ级不良事件须在事件发生后立即口头或电话报告护理部及护理风险防控管理小组,科室要在一周内完成不良事件讨论,根因分析,护理部及护理风险防控管理小组要参加科室的讨论及分析,协助找出工作流程或质量管理体系中的问题,以便有针对性地制定防范措施。造成不良影响时,应做好有关善后工作。Ⅲ级和Ⅳ不良事件由科室在一周内完成不良事件讨论。所有不良事件须在一周以内由相关科室完善报告信息后提交,提交时同时上传讨论记录,根本原因分析表及其他佐证资料。护理风险防控管理小组在上传资料三天内审核,填写处理意见后结束;科室护士长在事件发生二周后对事件整改进行反馈,护理风险防控管理小组在事件发生一月后对科室整改情况进行追踪,并在不良事件管理系统中记录反馈及追踪的意见。
8、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科室或个人,如不按规定报告,有意隐瞒,事后经领导或他人发现,须按情节严重给予处理。
9、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有关的记录、标本、化验结果及相关药品、器械均应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销毁。
10、护士长应负责组织对本单元发生的不良事件进行调查,组织科内讨论,分析原因、后果,分析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及层级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确定事件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意见或方案,1周内在不良事件管理系统内完善《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并提交,同时上传科室讨论记录,Ⅰ级和Ⅱ级不良事件还需上传根本原因分析表(RCA),必要时上传其他佐证资料。
11、护理事故的管理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参照执行。
12、医院建立主动上报不良事件奖励制度,发生不良事件的科室或个人,如不按规定报告,有意隐瞒,事后经领导或他人发现,须按情节严重给予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