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质量控制做法和措施情况说明[合集5篇]

时间:2019-05-15 01:18: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企业内部质量控制做法和措施情况说明》,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企业内部质量控制做法和措施情况说明》。

第一篇:企业内部质量控制做法和措施情况说明

企业内部质量控制做法和措施情况说明

我公司总经理严把质量关,成立了质量控制管理部门,将质量控制管理工作贯穿至各个项目部乃至工人,从项目开工前的准备工作开始至竣工验收都质量控制工作做里重要指示,必须做好质量工作。

公司严格贯彻国家强制性质量标准,质量必须达到合同约定的标准。质量标准的评定以国家或行业的质量评定标准为依据所有工程质量验收达到合格,争取达到大连市优良标准。2工程质量控制的原则

2.1以国家施工及验收规范、工程质量验评标准及《工程建设规范强制性条文》、设计图纸等为依据,督促项目部全面实现工程项目合同约定的质量目标。

2.2对工程项目施工全过程实施质量控制,以质量预控为重点。2.3对工程项目的人员、机械、材料、方法、环境等因素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监督项目部的质量保证体系落实到位。

2.4严格要求项目部执行有关材料试验制度和设备检验制度。2.5坚持不合格的绿化苗木材料、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不准在工程上使用。

2.6坚持本工序质量不合格或未进行验收不予签认,下一道工序不得施工。

3工程质量控制的方法 3.1质量控制应以事前控制(预防)为主。

3.2应按施工规划、施工实施细则的要求对施工过程进行检查,及时纠正违规操作,消除质量隐患,跟踪质量问题,验证纠正效果。3.3应采用必要的检查、测量和试验手段,以验证施工质量。3.4应对工程的关键工序和重点部位施工过程进行旁站施工。3.5严格执行现场见证取样和送检制度。

3.6应建议撤换项目部不称职的人员及不合格分包单位 4工程质量控制的措施

4.1事前控制

施工准备阶段是施工单位为正式施工进行各项准备、创造开工条件的阶段。施工阶段发生的质量问题、质量事故,往往是由于施工准备阶段工作的不充分而引起的。因此,项目施工部在进行质量控制时,将十分关注施工准备阶段各项准备工作的落实情况。项目施工部将通过抓住工程开工审查关,采集施工现场各种准备情况的信息,及时发现可能造成质量问题的隐患,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实施预防。在施工准备阶段,项目施工部采取预控方法进行施工,具体控制要点及手段主要有:

1)检查和督促施工单位健全质量及安全保证措施

每个施工项目部都应有项目经理全面负责,并设施工员、质量员和资料员、安全员,在施工现场进行全过程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建立施工工序的自检验收制度。2)对施工队伍及人员控制 审查项目部施工队伍及人员的技术资质与条件是否符合要求,项目施工部审查认可后,方可上岗施工;对不合格人员,项目施工部有权要求项目部予以撤换。3)施工准备的检验和施工

施工准备工作的检查是预控的重要环节。对于分部工程的开工,施工工程师要着重从工程质量保证角度逐项审查。对于不具备开工条件者,有权要求施工单位暂缓开工,直至达到开工条件为止。4)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措施的审批

项目施工部进驻施工现场后,将严格审查施工项目部编写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措施,审查应以确保工程质量为前题。项目施工部将以施工单位是否按施工承包合同中所承诺的机具、人员、材料进行投入来作为衡量是否已做好开工准备的条件之一。5)苗木植物材料、建筑原材料、半成品供应商的审批

在保证质量的前提条件下,项目施工部允许施工单位在多个苗木植物材料、建筑原材料、半成品供应商中间进行合理的选择,但施工单位必须进行采样试验,并将试验结果报项目施工部审批,以确定原材料、半成品供应厂商。

6)种植土壤、植物检疫、建筑原材料、半成品的试验与审批

对植物种植的土壤、外地苗木的植物检疫、运抵施工现场的各种建筑原材料、半成品,施工单位必须按照规范规定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进行验收试验(项目施工部实行见证取样),并将试验结果报项目施工部,项目施工部将根据质检站和施工单位的验收结果,作出是否批准相应种植土、外地苗木的使用及建筑原材料、半成品用于工程。7)配合比试验与审批

根据批准进场使用的原材料,按照设计要求。项目部将根据质检站和试验单位的试验结果做出是否批准相应的砼配合比用于工程,未经批准的砼配合比不得在工程中使用。8)进场施工机械、设备的检查与审批

施工机械进场前填写“进场机械报验单”,并提供进场施工机械清单(包括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及运行质量情况)。经项目施工部检查合格后方可在工程施工中使用,未经批准的任何施工机械、设备不得在工程中使用。9)测量、施工放样审核

在每一施工项目开工前填写“施工放样报验单”并附施工放样检查资料,一并报驻地施工审核。并对水准点和本工程的重要控制点,督促有关项目组定期复测、保护,本施工部负责复核。10)特殊施工技术方案和特殊工艺的审批

如果工程需要,施工单位提出特殊技术措施和特殊工艺,项目施工部要求施工单位填写“施工技术方案报验单”并附具体的施工技术方案,一并报项目施工部审核。

将坚持“成功的经验、成熟的工艺、有专家评审意见、有利于保证质量”作为审核特殊技术措施和特殊工艺的标准。11)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

将通过建立、健全质量管理网络,落实隐蔽工程自检、互检、抽检的验收三级检查制度,使质量管理深入基层,最大限度的发挥施工单位在质量工作中的保证作用,以使施工中的质量缺陷、质量隐患尽可能的在自检、互检、抽检过程中得到发现,并及时予以纠正。

4.2事中控制

1)项目经理对施工现场有目的地进行检查。

(1)在检查过程中发现和及时纠正施工中的不符合规范要求并最终导致产品质量不合格的问题。

(2)应对施工过程的关键工序、特殊工序施工完成以后难以检查、存在问题难以返工或返工影响大的重点部位,应进行现场旁站监督、检测。

(3)对所发现的问题应当立即改正。

(4)项目部应将整改结果书面回复,监理工程师进行复查。2)核查工程预检

(1)填写《预检工程检查记录单》报送核查。

(2)对《预检工程检查记录单》的内容到现场进行抽查。

(3)对不合格的分项工程,通知项目部整改,并跟踪复查,合格后准予进行下一道工序。3)验收隐蔽工程

(1)按有关规定对隐蔽工程先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将《隐蔽工程检查记录》报送监理部。

(2)对《隐蔽工程检查记录》的内容到现场进行检测、核查。(3)对隐检不合格的工程,应由施工工程师签发《不合格工程项目通知》,由项目部整改,合格后由施工工程师复查。

(4)对隐检合格的工程应签认《隐蔽工程检查记录》,并准予进行下一道工序。

(5)按合同规定,行使质量否决权,如有以下情况,可会同建设方下停工令。

(6)施工中出现质量异常情况,经提出后仍不采取改进措施。

(7)隐蔽作业未通过现场施工人员检查,而自行掩盖者。

(8)擅自变更设计图纸进行施工。

(9)使用没有技术合同证的工程材料。(10)未经技术资质审查人员进入现场施工。(11)其他质量严重事件。

(12)对施工质量不合格项目,建议拒付工程款,并督促其施工。4)分项工程验收

(1)在一个分段分项工程完成并自检合格后,填写《分项/分部工程质量报验认可单》报项目施工部。

(2)对报验的资料进行审查,并到施工现场进行抽检、核查。(3)对符合要求的分项工程由施工工程师签认,并确定质量等级。(4)对不符合要求的分项工程,由施工工程师签发《不合格工程项目通知》,由项目部整改。

(5)经返工或返修的分项工程应按质量评定标准进行再评定和签认。(6)安装工程的分项工程签认,必须在施工试验、检测完备、合格后进行。5)分部工程验收

(1)在分部工程完成后,应根据施工工程师签认的分项工程质量评定结果进行分部工程的质量等级汇总评定,填写《分项/分部工程质量报验认可单》,并附《分部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报项目施工部签认。

(2)单位工程基础分部已完成,进入主体结构施工时,或主体结构完,进入装修前应进行基础和主体工程验收,项目部填写《基础/主体工程验收记录》申报;并由总施工工程师组织建设单位、项目部和设计单位共同核查项目部的施工技术资料,并进行现场质量验收,由各方协商验收意见,并在《基础/主体工程验收记录》上签字认可。4.3事后控制

1)分项、分部、单位工程的质量检查评定验收

对符合设计、验收规范所提出的质量要求的各分项工程,项目施工部对所有已完成工序的隐蔽工程进行验收,评定已完成分项工程的质量等级,并签署验收意见。验收频率为100%。

以分项工程质量等级为基础,进行分部工程的质量等级评定。项目施工部对已完成的分部工程进行抽样检测,抽样频率不小于25%。对重要的分部工程,项目施工部将进行100%的检查验收。以分部工程质量等级为基础,进行单位工程的质量等级评定。项目施工部对单位工程进行全面的工程质量检测,并提出施工评价意见。以单位工程质量等级为基础,进行建设项目的质量等级评定。2)质量问题和质量事故处理

(1)对施工中的质量问题可针对质量问题的严重程度分别处理。(2)对可以通过返修弥补的质量缺陷,应责成项目部先写出质量问题调查报告,提出处理方案;施工工程师审核后(必要时经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认可),批复项目部处理;处理结果应重新进行验收。(3)对需要返工处理或加固补强的质量问题,除应责成项目部先写出质量问题调查报告,提出处理意见外;应签发《工程部分暂停指令》,再与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研究,设计单位提出处理方案,批复项目部处理;处理结果应重新进行验收。

(4)应将完整的质量问题处理记录归档。施工中发现的质量事故,项目部应按有关规定上报处理;总施工工程师应书面报告业主及施工单位。

(5)应对质量问题和质量事故的处理结果进行复查。

第二篇:做好企业内部控制的必要性和措施

做好企业内部控制的必要性和措施

摘要:2008年5月22日,财政部会等五部委制定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10年4月26日,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与《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发布标志着适应我国企业实际情况、融合国际先进经验的中国企业内控体系基本建成。本文就做好企业内部控制的必要性及措施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企业内部控制 必要性 措施

1.中国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形成为了加强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2008年5月22日,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五部委制定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自2009年7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非上市的大中型企业执行。2010年4月26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五部委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与《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发布标志着适应我国企业实际情况、融合国际先进经验的中国企业内控体系基本形成。

2.做好企业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指出,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证监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益合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2.1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

从目前状况看,一些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企业的资金、人员、市场等发展到了一定的规模,企业的机构设置、财务管理水平和人力资源的配备等方面不能适应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出现了企业资金、人员失控现象,这样的失控往往导致企业的崩溃。从严管理企业,实现管理创新,使传统的管理模式向现代企业管理过渡,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

2.2宽松的体制为管理现代化提供了可能,为内控制度的建立和有效实施创造了条件

根据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到2010年使大多数国有企业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决策、执行和监督体系,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

2.3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之需

资本市场对国家来讲非常重要,尤其是市场经济国家,如果没有资本市场的支撑,那么这个国家没有市场经济。企业可以通过资本市场筹集资金,增加自己的知名度等等。

2.4国际通行惯例之需

在西方国家,尤其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已经在企业中实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并把评价报告进行审批。以此来取信于民,取信于国家。中国要走出去,必须遵循国家惯例,实行内部控制。

3.做好企业内部控制的具体措施

3.1建立一套适合企业自身情况的内部控制

企业在确定控制目标、采取控制方法和措施时,要根据企业的情况,如企业经营目标、企业规模、经营特点、管理水平和已有的内部控制制度等加以制定。同时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要根据企业战略目标,实际情况及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和改变具体制度,确保具有很好的可控效果。

3.2将企业文化融入到内控建设

企业文化是以特有的价值观念、环境氛围和形象化的文化仪式为手段的一种柔性管理方式,是注重自我约束、在宽松环境中充分发挥员工积极性与创造性的一种人性管理方式。

重视内部控制的企业文化,不仅有利于科学合理地制定和执行内部控制制度,还可以弥补内部控制制度的不足,使企业的内部控制始终处于有效状态。树立风险防范观念,在自己的工作范围内减少、避免可能发生的风险。使全面风险管理渗入企业文化,深入内部控制管理中。

3.3加强内部控制宣贯力度

多种方式宣贯国家内部控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本单位内控体系建设及实施情况,让员工了解企业内部控制,认识内控的含义、作用以及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深对内部控制评价的方法、程序等了解,为内部控制实施与自我评价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在日常工作中做到按流程和制度办事。要求领导带头强调和宣传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对内控工作理解和支持,以身作则,遵守内部控制的规定,并采用相应的管理政策与措施来保证制度的贯彻执行。

3.4加强内部控制队伍建设

重视对内部控制管理人员的选用和素质培养。一方面选用有较高管理能力、熟悉法律法规和内部规章制度的员工。另一方面要加强内控人员思想道德建设和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警钟长鸣。提高内部控制人员的道德素质外,还要建立内部控制监督制度、相互制约,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对内控执行情况全面的检查,推动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

3.5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定期开展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工作

内部审计是企业经济活动的评价监督部门,也是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内部控制的再控制。通过定期开展内部控制评价,有助于企业自我完善内控体系。通过内部控制评价,查找、分析内部控制缺陷并有针对性地督促落实整改,可以及时堵塞管理漏洞,防范偏离目标的各种风险,并举一反三,从设计和执行等全方位健全优化管控制度,从而促进企业内控体系的不断完善。

3.6建立完善评价奖惩制度

奖惩分明的内控制度是企业管理的基础。只有严格按照制度办事,做到有章可依、奖惩分明、考核到位,善始善终才能使内部控制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所以企业要有自己评价业绩的方面,对于评价好、贡献大的单位和员工要进行奖励,对于违规违章的甚至造成重大损失的单位和个人要一视同仁敢于处罚。

4.持续完善内部控制体系,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内控体系建设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工作,而是一个经过初始建设、形成系统并随着企业的发展而持续改进、不断完善并最终形成内控文化的过程。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要不断对内部控制体系进行动态完善和优化。所以,企业内控体系也必须强调体系的动态性和持续改进性,而在强调动态性的同时,又不能忽略其相对稳定性,必须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第三篇:改善商业企业内部控制的措施

改善商业企业内部控制的措施

(审计实训论文)

系别:管

系 专业:会

学 时间:2014年12月10日

改善商业企业内部控制的措施

摘要

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的产物,是企业管理层为实现经营目标而设计的自律系统,更是预防和降低企业风险的利器。加强和改善公司内部控制状况,建立和完善公司内控体系,可以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保证会计及其它信息资料的真实可靠,有利于实现企业的经营方针和经营目标,提高业务处理的工作效率,有利于实现国家对企业的宏观控制等方面的作用。信息系统审计通过专业的第三方咨询机构帮助企业发现公司内控体系的不足,提出加强企业银行治理的合理化建议,提高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

关键字:内部控制、经营效率、风险控制

正文

一、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的角色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1、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中的角色

内部审计在奉献管理控制和治理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内部审计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明显,内部控制,改善管理,防范风险,提高经济效益,内部审计是维护企业道德文化最后的一道防线,内审制度要有作为才能赢得企业领导的重视,每个企业有为的方式不同,但结果确趋同,那就是实现有为才能有位、有位才能有威,现代企业制度的特点,一是企业内部必须形成激烈与压缩相结合的经营机制,内部审计是企业控制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关注企业资产的安全性和效益性,关注信息真实性、关注权力是否失衡性、关注控制是否缺失性,需要审计来履行这些职责。这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其中审计是一个重要角色。

2、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中的重要性

经营责任、财务收支、基本建设、物流采购几个内容其效益效果如何、企业运作中内部控制制度执行如何,控制环节的衔接的情况如何,内控制度的薄弱环节在那里,都要内部审计严格把关、严格监督、严格控制、严格审核、事前预测、阶段监督、事中检查、事后查处实现审计把关前移,从源头上加强企业风险控制。为企业健康持续发展做好内部审计,把内部审计作为领导人的:“另一双眼睛“真正发挥审计高层次监督职能作用,树立审计的权威,成为领导的助手和参谋。江阴模塑集团领导对审计部的每一份报告、每一份资料都要认真细致的审阅,特别对审计提出的问题和建议都要在经理办公会议上提出研讨和要求,落实措施,督促整改。从上可以看出审计在内部控制中份量的重要性。

二、内部审计在企业内部控制中需要进一步完善提高的思考与建议

(一)、内部控制完善提高的思考

对于企业而言,对内部控制进行监督检查的目的不仅仅在于独立评价,它应在帮助管理层实现企业最终目标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从企业目前看内部控制的不健全、不完善,尚需在重要方面进一步的完善和提高,落实内控措施。因为内部控制的更本目的,是保证既定目标的实现。而内部控制在运行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常会出现偏差,执行有困难,造成不能执行。要消除偏差,就必须对内部控制,完善提高,落实措施。如果这种偏差是由于内部控制标准本身制订不严谨不完善造成的,就必须对内部控制标准进行修订,完善提高,落实措施。根据控制论的原理,内部控制运行采取的是平衡偏差,表明内部控制运行机制是通过明确目标、确定标准、强化执行、监督栓查、完善提高五个环节的循环往复以实现。如果没有完善提高环节,内部控制运行就是简单的周而复始,循环往复,正是由于完善提高的环节存在,才能确保内部控制运行是一个持续前进不断上升的过程。完善提高是内部控制运行机制的最终环节。通过监察栓查得出结论,为内部控制的完善和提高提供了实践依据,对已有内部控制所存在的缺陷,做出修正与调整。使得内部控制的局限性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内部控制得到整体优化与规范,通过内部控制运行的完整。合理与有效,来确保企业的目标实现。

(二)、内部审计对内部控制的建议

1、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的银行组织架构。

首先,通过产权改革、股份制改造,建立和完善股东代表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使各项权力得以合理配置;通过建立制衡与问责机制。

其次是完善授权授信制度,根据经营行的经营管理水平、风险控制能力、制度执行以及资产等状况,按类型、档次、额度等指标实行差别化授权制并进行连续、有效的监督。

最后是在严密科学的岗位分工、明确的工作职责和业务操作规程的基础上,健全决策风险约束机制和责任人制度,从制度、程序上对决策行为进行约束,对高级管理人员的任免、奖惩直接与经营风险挂钩。五是改革现有银行组织机构,按照区域原则或规模效益原则进行重组,适当收缩分支机构,减少管理层次,实现机构扁平化和业务垂直化管理。

2、全面防范风险,推进内部控制体系标准化。

首先,要从主要控制和管理信贷业务风险向全面控制和管理各类业务风险转变,从制度防范风险向程序防范风险、技术防范风险等方面转变,真正从组织机构和人员上保障风险评估活动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其次,要努力推进内部控制体系的标准化。对现有的内部控制制度、程序、方法进行整合、梳理、优化,同时积极引进构建内部控制体系的先进理念、方法和机制,对内部控制人员、职能和流程加以规范和统一,便于执行和操作,以将控制机制渗透到每项业务活动中,从而形成一个动态的、能够持续改进的风险控制体系平台。

最后,尽快构建风险评估和预警模型,为风险管理提供科学的支撑,并提高风险管理工作的精细化程度。第四,加强对计算机系统风险的控制,形成一套有效的内部电子监督和牵制系统,保障计算机存储备份数据的精确性、完整性和安全性。

3、建立有效的银行管理信息系统和业务信息系统。建立和完善管理信息系统和业务信息系统,不仅可以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而且通过数据库、模型库、方法库去实现快速、准确、合理的预测和分析,给予内部控制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最终的决策支持。同时使管理层通过信息传导机制及时发现横向各部门,纵向各单位内部控制过程中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

4、强化内部审计监督,促进内部控制机制日臻完善。

一是要通过改革,逐步建立起绝对垂直和相对独立的内部审计体制,按照总行审计部、地区审计分部、一级分行总审计室、审计办事处四个层次开展审计活动,同时一并健全和完善审计规范制度建设。

二是为了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对内部控制的监督和评审功能,审计工作的战略重心要向全面风险管理和综合经营管理转移,审计目标从偏重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三性”审计转向经营审计。三是审计方法要进一步倡导并实施风险导向审计,要由过去对会计资料的详细检查转变为评价内部控制系统为基础的抽样审计方法,并借助于对内部控制系统的评价结果确定审计的重点、范围和方法。

四是不断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以适应工作发展的需要,强化审计培训,组织内部交流与外部交流,引入国外先进的审计理念和审计技术,普及审计创新意识,提高审计人员对内部控制的适应性。

5、加强内部控制管理的文化建设。银行内部控制管理要求员工具有一定行为规范和道德水准,内部控制管理文化建设就是通过调动每位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约束每一位员工的行为来达到业务发展与内部控制的目的。因此,要在银行内部树立全员内部控制意识,进一步提高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对于内部控制建设的重要性、迫切性的认识,通过对员工定期进行内部控制培训,将内部控制管理观念、行为规范由管理层贯彻落实到基层,由此促进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

6、创新监管理念,构筑良好的外部环境。对被审计企业,关注重点的建议

1、是应该建立和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和控制环节衔接预防脱节,有否落实制度、有否考核措施的建议。

2、是企业运作中遵循制度规定的执行能力如何。审计查出的问题,吸取教训、落实措施、建章立制,从内部控制上预防问题的发生,加强督促栓查,跟踪反馈,杜绝屡审屡犯,屡审不改的现象的建议,树立审计的权威性。

3、是现行制度规定十分存在不适当的地方或缺陷应提出修整的建议。

4、是内部审计还要当好“领导参谋”,要审查和评价企业内部控制系统,发展和找出企业在内部控制中的薄弱环节,提出完善提高的建议。

主要作用与意义

加强审计队伍的建设,内部审计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工作,内部审计人员不能仅仅懂财务还要懂业务,懂法律、特别是开展内部控制的效益审计要求审计人员要熟悉企业的业务运作,懂经营,懂管理,要熟悉资本运作,掌握资本市场的监管,内部审计人员要对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具有足够的认识,具备风险的识别能力,敏锐的职业洞察力和判断力,具有综合解决问题的防范能力,要通过有针对性地学习和培训,使内部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与企业的发展相适应,要将政治理论好、业务精、素质高、责任强的人员充实到审计队伍中来,努力构建一支具有现代知识修养的职业道德水准的复合型内部审计伍。

参考文选:

1、中国内部审计2007年第10期。作者:本刊记者张玮莹。文献名称:“加大内部审计力度,提高和谐发展水平”。中国内部审计刊登(22页-24页)。

2、中国内部审计2009年第7期。作者:本刊记者郭旭。文献名称:“优质生活创想家”的内部审计创新之路首席执行官兼总裁任克雷。是中国内部审计刊登(21页-23页)。

审计作业 案例

十一、资料

审计人员对某厂3月份生产经营状况进行审计,发现以下问题:

1.基本生产车间领用18000元工具,属低值易耗品,记入待摊费用账户,未按五五摊销法摊销。

2.本月应计入产品成本的材料成本差异节约10000元,误作超支额入账。3.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账户中,修理费用7000元,应由3、4两月分摊。4.辅助生产账户中,当月共计发生开支30000元,其中15000元由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负担,另15000元由在建工程开支。但其中已计入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的6000元,应由管理费用负担。

5.应由管理费用开支的长期病假人员工资300元,错按工资入账计入了制造费用。

6.该企业产品属于单步骤生产。根据有关定额资料,生产费用中原材料费用月末在产品与产成品3:7开,其他费用4:6开,但审查生产成本账户中发现月末在产品成本明显多计4000元。

二、要求

从产成品角度计算并调整以上六笔错账。

三、分析

(一)关于低值易耗品摊销:

1.会计制度规定摊销方法有三种:一次摊销、分次摊销和五五摊销。2.分次摊销:借:制造费用、待摊费用或递延资产

贷:低值易耗品

3.五五摊销:仍然采用低值易耗品一级科目不变,下设低值易耗品在库、在用、摊销三个二级科目。4.本题正确分录是:

①借:低值易耗品——在用

18000

贷:低值易耗品——在库

18000 ②借:制造费用

9000

贷:低值易耗品——摊销

9000 ③借:生产成本

9000

贷:制造费用

9000 ④借:产成品

5400

贷:生产成本

5400 整理①②③④得出综合分录为:

借:低值易耗品——在用

18000

生产成本

3600

产成品

5400

贷:低值易耗品——在库

18000

低值易耗品——摊销

9000 到报废时才将低值易耗品摊销与低值易耗品在用相冲转。5.错误分录为:

借:待摊费用

18000

贷:低值易耗品——在库

18000 6.正确分录-错误分录=调整分录

减错误分录,等于加上反方向的错误分录,即

借:低值易耗品——在库

18000

贷:待摊费用

18000 7.调整分录为:

借:低值易耗品——在用

18000

生产成本

3600

产成品

5400

贷:待摊费用

18000

低值易耗品——摊销

9000

(二)关于材料成本差异的调整: 基本规律: 凡是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需追加计划成本,作蓝字分录:

借:计划成本

贷:材料成本差异

凡是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需追减计划成本,作红字分录:

借:生产成本

贷:材料成本差异

1.正确分录是:

①借:生产成本

贷:材料成本差异

② 借:产成品

贷:生产成品

2.错误分录:

借:生产成本

贷:材料成本差异

借 :产成品

贷:生产成本

3.正确―错误的结果是:

借:生产成本

贷:差异材料成本

借:在产品

贷;生产成本

(三)关于修理费用调整:

□ 10000

10000 7000 7000 10000

10000

7000

7000

20000

20000

14000

14000

1.原错误分录:

① 借:制造费用:

7000

贷:银行存款

7000 ②

借:生产成本

7000

贷:制造费用

7000 ③

借;产成品

贷:生产成本

整理①②③分录为: 借:生产成本

产成品

贷:银行存款

2.正确分录:

①借:制造费用

待摊费用

贷:银行存款

②借:生产成本

贷:制造费用

③借:产成品

贷:生产成本

④整理①②③

4200

4200 2800 4200

7000

3500

3500

7000

3500

3500

2100

2100

借:产成品

2100 生产成本

1400 待摊费用

3500 贷:银行存款

7000 3.调整分录=正确分录-错误分录

借:待摊费用

贷:生产成本

产成品

(四)辅助生产费用调整 1.错误分录:

① 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车间

贷:银行存款

② 借:制造费用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车间

③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

贷:制造费用

④借:产成品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

⑤整理①②③④

借:产成品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

贷:银行存款

3500 1400 2100 6000

6000 6000

6000 6000

6000 3600

3600

3600

2400

6000

2.正确分录:

借:管理费用

6000 借:银行存款

6000 3.调整分录:

借:管理费用

6000

贷:产成品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

(五)管理费用调整:

1.错误分录:

①借:制造费用

贷:应付工资

②借;生产成本

贷:制造费用

③借:产成品

贷:生产成本

④整理①②③:

借:生产成本

产成本

贷:应付工资

300

300

180

180

120

300

3600 2400 300

300

180

2.正确分录:

借:管理费用

300

贷: 应付工资

300 3.调整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

300 贷:产成品

180

生产成本

从生产成本角度看,必须调整如下:(即上述分录中与产成品有关的数字)5400-14000-2100-3600-180+4000=-10480 产品成本要追减10480 案例

十二、资料

审计人员审查某公司固定资产账发现:该公司1999年10月从广州购进机床一台,买价40万元,共计发生运杂费2000元和设备安装费1000元,后两笔费用都计入管理费用。固定资产10月投入生产。

二、要求

假定审计工作于年末进行,该固定资产以直线折旧法计提折旧,年折旧率为10%,同时设定固定资产折旧已结转至产成品且产成品全部销售出去。请作出对这两笔费用的年底调整分录。

三、分析

因审计是于年末进行而非下年初,所以应在本年利润科目调整,而不是在以前损益调整科目核算。

1.10月份购进和运输、安装机器设备的全部费用必须计入固定资产购入成本。10月已投产使用,但10月不增加折旧,应从11月开始计提,共计两个月。

2.运费及安装费3000元×10%÷12×2=50元,应追加折旧费50元。

3.年底管理费用已结转本年利润,调整分录为:

借:固定资产

3000

贷:累计折旧

本年利润

2950(注:有人以年折旧率为10%推定:折旧年限10年,同时因为一般预计残值率为10%,则:推算年折旧率为(1-10%)÷10=0.09,这种作法显而易见是一种毫无意义的重复,因为已知折旧率,再去求折旧率,岂不是劳而无功?而且从折旧率为10%推定折旧年限为10年没有考虑残值率因素也是不正确的)。

如何理解这个调整分录的经济含义以及具体如何作调整分录?思路如下:

(1)原来错误的分录是:借:管理费用

3000

贷:银行存款

3000

借:本年利润

3000

贷:管理费用

3000 两个分录实质是 借:本年利润

3000

贷:银行存款

3000(2)正确的分录应是:

①借:固定资产(在建工程)3000

贷:银行存款

3000 ②借:制造费用

贷:累计折旧

③借:生产成本

贷:制造费用

④借:产成品

贷:生产成本

⑤借:产品销售成本

贷:产成品

⑥借:本年利润

贷:产品销售成本

将①—⑥分录简化,实质即 ⑦借:固定资产

3000

本年利润

贷:累计折旧

银行存款

3000(3)根据数学原理,如果正确数为8,错误数为5,调整数=正确数-错误数=8-5=3。如果正确数为5,错误数为8,调整数=正确数-错误数=5-8=-3 正确分录

错误分录

借:固定资产

3000

借:本年利润

3000

本年利润

贷:累计折旧

贷:银行存款

3000

银行存款

3000 经整理

借:固定资产

3000

借:银行存款3000

本年利润

+

贷:累计折旧

贷:本年利润

3000 化简结果

借:固定资产

3000

贷:累计折旧

本年利润

2950 对于初学者来说,因对调账不熟悉,不妨可根据数学原理进行上述调账训练,熟练时便可一步到位。

关于会计核算中能否多借多贷问题,会计实践中已经突破以前只能一借多贷或一贷多借的框框,以经济意义是否清楚为分界。比如:

企业购入某企业股票1000股,每股成本58元共5.8万,年末该股份公司已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每股7元,但尚未实际支付,现甲企业以每股60元价格出售。①原购买股票时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

58000

贷:银行存款

58000 ②股份公司宣告发放股利,投资方分录: 借:应收股利

7000

贷:投资收益

7000 ③以每股60元出售股票: 借:银行存款

60000

投资收益

5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

58000

应收股利

7000 即本次出售亏损0.5万。该分录虽属多借多贷,但经济含义是清楚的。

第四篇: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措施

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措施

内部控制是企业为了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而制定和实施的一个控制系统。有效的内部控制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防止错误舞弊的重要基石。我国的内部控制体系是以内部会计控制的形式来规范的,基本形成了“以内部会计控制为主,兼顾与会计相关的其他控制”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体系。

一、企业内部控制执行的现状

到目前为止,财政部针对当前会计及相关工作中最为薄弱的环节,按照分批分步的方式,发布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和6项具体内部控制规范,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体系初步形成。《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对内部控制的定义、目标、原则、方法和内容等基本问题都做出了规定,是制定后续规范的基础与依据,该规范的出台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随后,我国又颁布了六个具体规范,体现了从会计控制入手,突出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等环节,并向其他管理环节延伸的控制思路。而高质量的会计规制是产生高质量会计信息的基础。高质量的会计规制,只有得到有效执行才能产生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这就需要内部控制制度充分发挥其作用。

以上规范自开始实施以来,从制度源头上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建设提供了保障,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改善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综观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现状却不乐观,在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环节、实施环节和监督反馈环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企业内控制度制定环节存在不足

目前,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管理者对内部会计控制认识不足,对内部会计控制的建设持冷漠态度,以传统经验代替规范化管理措施和手段,根本没有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有些企业虽有建立,但在内控制度的制定环节,还认为内部控制就是对企业经营的某个或某几个关键点进行控制。在当前常见的企业分口管理制度下,企业内部的管理形成条块分割,这样的内控制度设计没有渗透到公司的各项业务过程和各个操作环节,没有覆盖到所有的部门和岗位,未能实现立体交叉、多角度、全方位的风险预防监控,内部控制建设不成体系,步入了内控建设的另一个误区。

(二)企业管理者越权现象比较严重

由于体制等原因,很多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滥用职权或对经济活动进行越权干预的现象比较严重,岗位设置及权限、审批程序等重要控制环节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相背离,这是造成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失效,进而导致舞弊行为发生、会计信息失真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三)会计人员素质有限

一方面,有些会计人员专业知识水平不高,缺乏应有的辨别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无法适应内部会计控制所需的知识层次,影响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另一方面,部分会计人员虽具有足够的专业技术水平,但出于个人利益驱动无视会计职业道德,对单位领导及其他业务经办人员的违规行为视而不见,对发现的内部会计控制的漏洞,不仅没有主动提出建议对制度加以完善,反而直接参与贪污、挪用公款、盗窃资金等违法违纪活动。会计人员的这种专业素养和道德素质无法满足投资者及企业发展的要求,制约了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使内部控制流于形式。

(四)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发挥有限

在内部会计控制的监督过程中,内部审计既是控制活动的一部分,又是对内部控制的再控制,但多数企业的内部审计未能履行其应有职能。首先,内部审计独立性不够。我国企业大多实行的是单一的厂长经理模式,这就导致内部审计不能监督上级,高层管理者是实质上的“自由人”。同时,对受厂长、经理直接领导的其他职能部门也不易进行监督,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严重受限。其次,对内部审计的职能理解存在偏差。有关人员,包括内部审计人员自身在内,经常将内部审计的职能简单理解为会计监督,而且过分强调“查错纠弊”,忽视了“防错防弊”这一职能,未能发挥其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的作用。再次,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相当部分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得不到必要的重视和支持,内部审计部门力量薄弱,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这些都是阻碍内部审计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

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措施

综合上述分析可以看到,要保证内部控制作用的发挥,必须为其实施提供良好的内、外部支持环境,这就需要从制度制定层面和企业实际操作层面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提高相关人员的道德修养和专业素质,是内部控制机制得以顺利运行的前提。对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也不容忽视,只有使内部审计人员意识到自身职责的重要性,掌握了科学的内部审计方法,内部审计才能真正起到对内部会计控制的监督作用。

第二、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要确保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切实得到执行并取得良好效果,就必须对其施以恰当的监督,企业中最主要的监督评价方式就是内部审计。当务之急是确立内部审计在监督、检查内部会计控制工作中的独立地位,并切实实现内部审计由事后监督职能向事前、事中监督职能的转变,使其监督具有日常性与全过程控制性,并将监督、评价结果及时反馈,协助企业进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制定。当然,企业也可考虑引入外部监督力量(如注册会计师)对其进行监督评价,形成有效的监督合力,以保证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

第三、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在很多企业的日常管理中,内部控制的一些基本的原则、职能、方法与措施基本都得到了贯彻实施,但还会频频出现“内部人控制”的现象,进而导致会计信息的违规性失真。

另外,还应完善内部会计控制评价体系。企业应对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性进行科学评价,从中发现使内部会计控制系统作用弱化的原因及薄弱环节,进而推进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企业还应在内部会计控制实践中积极探索有效的内部控制方法,使内部会计控制在企业的内部管理中发挥应有的效果。

第五篇:质量控制的目标,方法和措施

质量控制的目标、方法和措施

(一)质量控制的目标

确保工程竣工验收质量评定达到合格,争创优良样板工程。

(二)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措施

1、质量保证体系

我司从四个方面建立健全本项目监理组监理工作的质量保证体系。

(1)组织方面:接受公司对项目监理组在质量、安全工作进行定期、不定期检查和

技术指导,重大技术问题的处理将先报公司总工程师室审核再提交业主审定。

(2)制度方面:项目监理组将建立工作制度,用制度来规范监理行为,同时建立与

之相适应的岗位责任制。

(3)措施方面:加强质量检查工作,各专业监理工程师及其助理,配合检测工程师

做好工程检测工作。对于专业性强的特殊检测项目,将送到有资质的专业检测单位进行检测。

(4)人员方面:要求公司选派工作经验丰富和责任心强的监理工程师组成项目监理

组,确保提供高质量的监理服务。对不称职的或业主方有意见的监理人员,项目总监有权要求公司予以撤换。

2、质量控制的内容、方法和措施:

(1)事先控制

A.对施工方的质量保证体系(包括人员资质、机械设备、管理制度等)进行审查与协助完善。

B.协助承包单位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包括现场会议制度、质量检验制度、质量统计报表制度、质量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

C.凡进场原材料、半成品及构配件,均应有产品出厂合格证,技术说明书,施工方按技术规定进行抽检,并写出检验报告,重要的订货应先向监理提

交样品,以上各项均应先向监理送文,并取得审查同意批复后方可进场或

采购。

D.对于永久性的设备或装置,应按业主要求采购或定货。设备到场后应由业主、设计方、施工方和监理工程师共同检查验收。对于进口的机械设备,应在订货合同索赔期限内开箱检查验收。

E.审查总体施工组织设计,特殊或重要的工序、工种的施工技术方案并从项

目整体上进行协调与控制。

F.组织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

G.核查施工现场的测量标志(定位放线、高程水准点等),并予以保护。

H.认真主持召开第一次工地监理会议,业主方、设计方和施工方参加并特邀

工程质量监督部门参加,会上明确各种制度,以及每周例会、报表等规定。

I.发布开工令。事先须严格审查各种准备工作,当确认开工条件具备时才发

布。

J.凡一个新工序开始前或特殊工种开工前均先检查施工方的质量保证措施。2.2 项目进度控制

黄河工程建设监理进度控制是指在实现建设项目总目标的过程中,为使黄河工程建设的实际进度符合项目进度计划的要求,使项目按计划要求的时间动用而开展监督管理活动。

(1)黄河工程建设项目进度控制的目标。做好进度控制工作,首先应当明确进度控制的目标。黄河工程建设监理进度控制的总目标是项目最终动用的计划时间,当然,具体到某个监理单位,它的进度控制的目标取决于建设单位的委托要求,根据监理合同,它可以是全过程的监理,也可以是某个子项目的监理。因此,具体到某个项目,某个监理单位,它的进度控制目标是什么,则由黄河工程建设监理合同来决定。

(2)黄河工程建设项目进度控制的范围。进度控制是对黄河工程建设全过程的控制。既然黄河工程建设监理进度控制的总目标贯穿整个项目的实施阶段,那么监理工程师在进行进度控制时就要涉及建设项目的各个方面,需要实施全面的进展控制。

做好项目进度控制工作必须做好与有关单位的协调工作。与建设项目进度有关的单位较多,包括项目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材料供应单位、设备供应单位、资金供应单位、监督管理黄河工程建设的政府部门等等。如果不能有效的与这些单位做好协调工作,进度控制将是十分困难的。

2.3 项目质量控制

黄河工程建设监理质量控制是指在力求实现黄河工程建设项目总目标的过程中,为满足项目总体质量要求而开展的有关的监督管理活动。

(1)黄河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目标。质量的定义是指“产品、服务或过程满足规定或潜在要求(或需求)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对黄河工程建设而言,最终产品就是建成使用的黄河工程项目,过程就是包括项目建设阶段的整个黄河工程建设的过程,质量要求就是对整个建设项目和它建设过程提出的“满足规定或潜在要求(或需求)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即要达到的质量目标。

(2)建设项目质量控制。黄河工程建设监理质量控制要与政府对黄河工程质量监督紧密结合。就投资、进度、质量三大目标而言,质量特别受到政府监督管理部门的关注,这是因为黄河工程质量不仅影响建设单位的投资效益,还关系着社会公众的利益。黄河工程建设监理的质量控制,除了依据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外,主要依据有关合同条款的要求进行监理。

建设项目质量控制是一种系统过程的控制。黄河工程项目的建成使用过程也就是他的质量形成过程,要使质量控制产生所期望的成效,监理工程师就要沿着项目建设过程不间断地进行质量控制。

建设项目质量要实施全面控制,把控制重点放在调查研究外部环境和内部系统各种干扰质量的因素上,做好风险分析和管理工作,预测各种可能出现的质量偏差,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3)处理好黄河工程质量事故。黄河工程质量事故处理的本身就是质量控制的一项重要工作。对黄河工程质量事故进行及时处理,是实施有效的质量控制的重要措施之一,是质量控制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黄河工程质量事故在黄河工程建设中具有多发性特点,监理工程师应当把杜绝或最大限度的减少黄河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当作质量控制的重要任务。

2.4 投资、进度、质量三大控制目标的关系

投资、进度、质量三大目标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既对立又统一,共同构成了整个项目系统中的目标子系统。监理工程师无论是在制定目标规划过程中,还是在目标控制过程中应当始终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

(1)黄河工程项目三大目标之间存在对立的关系。例如,通常情况下,如果建设单位对黄河工程质量有较高要求,就要投入较多的资金和花费较长的建设时间;如果要抢时间、争速度的完成黄河工程项目,把工期目标定得很高,那么投资就要相应的提高,或者质量要求适当下降;如果要降低投资、节约费用,那么势必要考虑降低项目的功能要求和质量标准。所有这些表现都反映了黄河工程项目三大目标关系之中存在对立的一面。

(2)黄河工程项目三大目标之间存在统一的关系。例如,适当增加投资的数量,未采取加快进度措施提供经济条件,就可以加快项目建设速度,缩短工期;适当提高项目功能要求和质量标准,虽然会造成一次性投资的提高和工期的增加,但能够节约项目动用后的经常费用和维修费,降低产品成本,从而获得更好的投资经济效益;如果项目进度计划制定的既可行又优化,使黄河工程进展具有连续性、均衡性,则不但可以使工期得以缩短,而且有可能获得较好质量和较低的费用。这一切都说明了黄河工程项目投资、进度、质量目标关系之中存在着统一的一面。

下载企业内部质量控制做法和措施情况说明[合集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企业内部质量控制做法和措施情况说明[合集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质量通病控制方案和施工措施

    质量通病控制方案和施工措施 一、工程特点 1、工程名称:鑫地名都小区 2、结构类型:框架剪力墙结构 3、地基基础:基础为伐板基础,基础以上为框架剪力墙结构 4、混凝土结构:基础部......

    质量控制与管理措施

    质量控制与管理措施 1、方案先行、样板引路、实物交底,树立质量标准; 2、规范做标杆,及时解决技术问题,提前制定工艺标准; 3、制定预控方案,防止质量通病; 4、以我为主,组织施工项目......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报告MM有限责任公司董事会:集团监察审计部根据核准的yyyy年年度审计计划,于yyyy年mm月dd日-dd日对MM有限责任公司实施了内部控制审计。本次审计的主要目的是......

    《企业内部控制手册》

    《企业内部控制手册》项目说明书一、项目的目的按照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配套指引的要求,制定上市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内部控制手册,建立、健......

    企业内部控制学习体会

    《企业内部控制》 学习体会 一、引言 近年来,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愈演愈烈,在世界范围,重大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也呈上升趋势,如“巴林银行”、“安然事件”等。这一系列公司财务丑......

    企业内部控制法律制度

    企业内部控制法律制度 2008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印发了《企业内......

    企业内部控制规章制度

    文 章来源莲山 课件 w ww.5 Y k J.Co m莲山 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加强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

    企业内部控制规范

    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组织架构一、选择题 1、企业治理层面的组织架构不包括(D)。 A、股东会B、董事会C、监事会D、内部审计部门 2、企业设置内部职能机构的原则不包括(C)。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