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毛钱处方、村庄社区化管理
一毛钱处方
武汉市民王争艳从医25年,平均单张处方不超过80元,直到退休前还常开两毛钱的处方。2009年年9月25日,经过36000多名市民无记名投票,她从20000多名医生中脱颖而出,当选“武汉市人民满意的好医生”。她的事迹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被群众爱称为“小处方医生”。
2010年6月,江苏常州一位市民在常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为孩子看拉肚子时,一位叫徐莉的医生只开了5片一毛钱的药,孩子的病就痊愈了。这个一毛钱处方被誉为“世界上最便宜的处方。”
小处方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既映射出制度的健全、管理的到位,也映射出医者的赤诚之心,此乃是医德和良知的体现。在医院走上“产业化”的道路后,不少医院为了能“创收”,采用“以药养医”的制度,把医生是否多开药多开检查作为医生合格的考核。而常州第七医院提倡“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对医生的业绩考核注重的是工作量、服务质量等方面的综合考评,而对医生用药不作考核。
医疗问题是公认的重大民生问题。我国的卫生体制、机制还不完全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卫生事业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优质资源过度向大医院集中,城市大中型医院集中了大量高新医疗设备和优秀医护人才,而基层卫生资源严重不足,这是造成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一,通过医疗保障建设“减负”。在农村要进一步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确保参合人数稳定在高位;提高筹资标准,提高补偿比例,力争使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到60%左右。在城镇要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医保和城镇居民医保,加快覆盖就业人口以及老人、残疾人和儿童;改进城乡基本医疗保障服务,简化报销手续,制定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做好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城乡医疗救助各项制度之间的衔接工作。
第二,通过基本药物制度“减负”。要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对治病优先需要的基本药物进行统筹管理,从制度上保证其价格的稳定性和可及性。在所有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机构实行药品价格零差率销售,通过实行公开招标采购,统一配送,使群众用上安全、放心和价廉的药品。目前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已经发布,确立了307种基本药物;通过试点使得许多地方基本药物价格降低了25%—50%,且全部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第三,通过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减负”。公立医院作为我国医疗服务机构的主体,承担着为广大群众健康服务的重要职责,必须坚持公益性方向。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形成规范合理的政府投入机制,确保公立医院真正姓“公”。改革“以药补医”机制,逐步取消药品加成,切断医院与药品销售之间的利益链条,改变过度依赖药品销售收入维持运转的局面。适当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减少“大处方”和过度检查,进一步降低药品、医用耗材和大型设备检查价格。公立医院由此减少的收入或形成的亏损通过增加政府补贴、增设药事服务费等途径解决,药事服务费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第四,四是通过强化规范监管“减负”。要对非国家基本药物加强监管,严格市场准入和药品注册审批,大力规范和整顿生产流通秩序,促进药品生产、流通企业的整合,尽快建成高效率、低成本、符合国情特点的药品流通供应保障体系。加强产供销各环节的监管,杜绝旧药“高价复出”。充分发挥行政监督、技术监督和社会监督的作用,坚决治理医药购销中的商业贿赂。加强对公立医院财物收支、业务开展、资源布局的规范,开展对公立医院的绩效评估,吸收患者和群众参加对公立医院管理的监督,使得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落到实处。
总之,要想真正搬掉“看病贵”这块大山,新医改不仅要大力推动“医药分家”制度的落实和实施,同时也须加大对廉价药的扶持力度,给予医院适当的补贴,让医院爱采购廉价药,让医生爱开廉价药。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群众“看得起”病的愿望。
村庄社区化管理
2010年2月,北京市全面启动50个重点村城市化工程,标志着城乡接合部建设由试点探索进入重点推进阶段。此次启动城市化工程的50个重点村,全部是矛盾最突出、问题最典型、社会影响最大的村子。
北京大兴区对自然村进行社区化管理,村庄建围墙、安街门,封闭不常用的路口,人员和车辆持证出入。
大兴区推行的村庄社区化管理模式,是北京在城乡统筹发展、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进行的积极有效探索。这一模式取得了四大成效:一是创新管理模式,提高了村庄管理水平;二是采取多种措施,大大降低了发案率,提高了社会治安水平;三是有效改善了村庄环境;四是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大幅提高。
实行社区式管理,根本目标是探索建立城乡接合部村庄治安管理的长效机制。
实行村庄社区式管理,有利于村庄秩序更加有序,有利于减少安全隐患,有利于保护村民和流动人口合法权益,有利于村庄治安工作的机制化、规范化、长效化,有利于城乡接合部的和谐稳定和长治久安。
大量的外来流动人口涌入,一方面使得对公共品的需求远远超出了地方公共品的供给水平。另一方面,地方治安也由此产生了巨大的隐患。在传统的村庄中,村民大多是相互认识的熟人社会。当外来的暂住人口成为村子的主体、原有的格局被打破后,就会产生“匿名性”,相互的信任和安全感也就很难形成。
第二篇:村庄社区化管理成效总结
XX村村庄社区化管理成效总结
随着我镇经济快速发展,流动人口大量增加,给城市管理带来了许多新难题。为了减少安全隐患,保护居住在村内村民和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进一步规范城乡结合部农村的村庄秩序,为广大流动人口和村民创造一个更加平安和谐的生活工作环境,在镇党委、政府的积极谋划和统一安排下,东区16个村社全部实行了社区化管理。
目前,XX村的社区化管理进程正在有序开展和推进,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管理的各项制度,社区民警、村庄专职巡防队员、流动人口管理员已全部到岗工作。实践证明,实行村庄社区化管理有效改善了村庄环境,规范了社会秩序,村民生活的安全感不断提升,我村的村庄社区化管理取得了初步成效。
综合来看,我的村庄社区化管理取得了四大成效。一是创新管理模式,提高了村庄管理水平;二是采取多种措施,大大降低了治安案件发案率,提高了社会治安水平;三是有效改善了村庄环境,实现了农村治安管理网格化、农村保洁专业化、村民文化生活多样化;四是村民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大幅提高。我村实行的社区化类似于城市居民区的小区化管理模式,既是对村庄、居民更加规范的管理,同时更加保证了所有居住在村庄内的人员安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可能存在的治安隐患。短期看来,村民及
流动人口觉得出行受到了限制,出示出入证很麻烦,但是从长远来看,出于村庄安全考虑,在实行了村庄社区化管理后,村内治安状况明显改善,秩序井然,得到了村民及流动人口的广泛好评。
在稳步推进社区化管理的同时,相关制度措施正在不断完善。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我村建立了以警务站、流动人口服务站、专职巡防站、民事调解室的“三站一室”为主的综治工作中心,建立了巡防队、流管站、环卫队三支队伍,并投资在村口修建了治安岗亭、值守哨卡、围墙等,实行村庄的立体化管理,同时,通过公开招考的方式为三站一室注入了新鲜力量,又对村巡防队、流管站的工作人员进行了统一的集中培训,提高业务素质,规范工作规程,真正做到人性化服务村庄发展,服务全村百姓。
同时,镇政府也派出专职督导组,长期驻村,指导我村的社区化管理工作,在督导组的指导下,我村的社区化管理工作顺利通过了上级验收,也为我村下一步村庄社区化管理的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XX村
201X年XX月XX日
第三篇:小汤山镇村庄社区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小汤山镇村庄社区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昌平区委、区政府关于村庄社区化管理的相关指示精神,进一步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强化流动人口聚集区社会治安防控,增强群众安全感,有效缓解重点地区突出治安问题,小汤山镇党委、镇政府决定于2010年下半年在全镇范围内实施村庄社区化管理,现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目的和意义
开展村庄社区化管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是完善村民自治、扩大基层民主的重要载体,是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必然阶段。按照《昌平区关于推行村庄社区化管理的实施方案》部署要求,小汤山镇将紧密联系实际,根据流动人口聚集、治安复杂、案件高发的特点,因地制宜的推行村庄社区化管理,实现农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提高村庄管理水平和社会治安水平,有效改善村庄环境,稳定农村社会秩序,遏制违章建设,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
通过村庄社区化管理的不断推进,小汤山镇力争在辖区内实现“两无、三降、四提高”。两无,即:无违法违章建设,无黑开经营场所;三降,即:治安刑事案件下降,社会矛盾纠纷下降,流动人口规模下降;四提高,即:科技防控水平明显提高,流动人口服务水平明显提高,村容村貌环境秩序明显提高,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明显提高。
二、建立组织机构
镇党委书记牟少华任小汤山镇村庄社区化管理领导小组总指挥,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张新亮任副总指挥,镇党委副书记刘智勇任组长,主管镇长牛金龙任副组长。各包村领导、区派驻机构主要领导为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村庄社区化管理办公室,政法科、城建科、信访办等部门全程参与此项工作的实施。办公室主任由副镇长牛金龙兼任,各包村工作队副队长、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相关职能部门为办公室成员。包村领导、工作队副队长负责指导村庄社区化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领导小组成员名单见附件)
三、实施范围
小汤山镇村庄社区化管理实施范围是镇域六环路内的七个村:酸枣岭村、前蔺沟村、后蔺沟村、马坊村、官牛坊村、讲礼村、尚信村。通过“建围墙、安街门、设岗亭、封闭不常用路口”等方法,将村民住宅集中、成片建设的村庄外围封闭,并根据实际情况预留2-3个主出入口,安门设栏,设置岗亭,安排力量24小时值守,人凭卡、车凭证出入,完善制度,加强管理,增设各类技防措施,从而实现村庄社区化管理,有效遏制违章私搭乱建现象,提升治安及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水平。
各村设“三站两室”,三站即社区警务站、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站、治安巡防工作站;两室即民调室、监控室。办公用房由镇村负责建设,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办公面积不低于200㎡。村党支部书记任村综治维稳工作分中心主任,社区民警、治保主任、流管服务站站长及治安巡防队队长任副主任,统筹整合村内资源,承担社会治安管理、情况信息搜集、实有人口管理、安全防范、矛盾排查调处、遏制违章私搭乱建六项职能。
根据各村街道胡同的分布、数量情况,确定每个村庄监控探头的需求量及需要安装的点位,进行统一安装。同时,依托镇、村综治工作中心,建立镇、村两级监控平台,实行24小时专人值守,并与公安派出所联网,建立村警对接机制,真正做到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进行处置。
四、经费保障
各村根据实际制定社区化管理方案,经包村领导初审,领导小组审定同意后,由区镇两级财政负责落实。
五、实施步骤
拟计划对全镇7个村,利用三个月的时间,分三个步骤实施完成。
(一)动员部署阶段(8月23日到9月10日)
组织发动各村及职能部门,召开动员部署会,对推行村庄社区化管理工作进行部署,制定相应工作方案,细化工作措施步骤。
第一步:组织副职领导、包村工作队副队长和7个村的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相关职能部门人员到回龙观、东小口、北七家等已实行社区化管理的村庄进行参观学习,增强领导认识,提高重视程度。
第二步:对各村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选择与村情相适应的社区化管理模式。要求包村领导深入各村调研,通过与村领导交心谈心,进一步了解对推行社区化管理工作的认识和想法,要对农村实行社区化管理提出合理化建议,并选择本村所适合的社区化管理模式,制定相关实施方案,为创新社区化管理模式奠定基础。
第三步:各村结合本村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确立领导小组,绘制村域平面图,选择拟采取的村庄社区化管理模式。建立“三站两室”、增加技防设施并配备安保力量。
第四步:对村民宣传社区化管理的目的和意义,使村民逐步了解村庄社区化管理的好处。计划召开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会布置此项工作的具体实施。要求各村召开两委会进行宣传,同时通过印发宣传材料、广播、公开栏等方式进行广泛宣传。
第五步:召开党员会和村民代表会,通报本村村庄社区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二)组织实施阶段(9月11日至10月31日)
按照推进村庄社区化管理倒排期工作计划,同时根据各村确定的方案和各村实际情况,指导协调各村按照管理模式规划标准,开展村庄社区化管理组织实施工作。
(三)考核验收阶段(11月1日至11月10日)
由小汤山镇村庄社区化管理领导小组牵头对各村的村庄社区化管理工作开展考核验收,并将考核验收结果纳入镇党委、镇政府年终对各村百分赛考核。
六、职责和任务
各村和各职能部门要在镇党委、镇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密切配合、各司其责,形成齐抓共管合力,共同推进村庄社区化管理工作的开展。
镇纪委:严肃查处试点工作中发现的干部违法违纪行为,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责任追究。
组织科: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发挥基层党支部在推行村庄社区化管理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
宣传科:负责加强舆论宣传的组织引导,为推行村庄社区化管理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派出所:做好公安协管队伍组建工作,并在9月底之前完成。
财政所:做好村庄社区化管理资金保障工作,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工商所:负责清理村庄社区化管理村内黑开无照经营门店,有效净化经营秩序。
城管分队:加强对重点地区环境秩序的治理,加大执法力度和日常管理力度,积极发挥城管部门在城镇管理中的职能。
政法科: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纳入镇域整体规划,组织加强治安防范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管理工作。加强对安全生产经营单位的监管,开展消防隐患排查,整顿交通秩序,确保村庄社区化管理工作安全有序进行。
城建科:切实做好违章建设排查整治工作。做好村庄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建立台账,完善工作机制,加强日常管控,稳步推进村庄社区化管理工作。
镇司法所:组织指导各村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活动,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工作。
镇信访办:负责做好村庄社区化管理工作中的矛盾排查化解工作,加强信访协调、处理、沟通和督办工作。
镇包村工作队:指导各村做好村庄社区化管理工作。
七、工作要求
(一)建立工作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各村成立由党支部书记任组长,村委会主任任副组长的村庄社区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主管领导和责任。领导班子成员要充分认识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带头宣传并认真组织落实村庄社区化管理工作,要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提高认识,认真落实责任制。各村要高度重视村庄社区化管理工作,各村党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要把村庄社区化管理工作作为基层党组织创先争优的重要载体,党员干部要充分发挥带头作用,群策群力,群防群治,充分发挥专业队伍和群众的作用,进一步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地区社会稳定。
(三)建立例会制度。为随时掌握各村村庄社区化建设进展情况,实行每周例会制度,定于每周二上午9:30召开工作汇报会,镇相关领导听取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领导小组成员及部门负责人的工作情况汇报。
(四)加强督察,完善机制。由镇纪委组成全镇村庄社区化管理督察组,定期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严肃查处工作中发现的干部违法违纪行为,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责任追究。将村庄社区化管理工作纳入镇党委、镇政府对各村年终考核的内容。
附件:小汤山镇村庄社区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二○一○年八月二十六日
附件:
小汤山镇村庄社区化管理工作
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总 指 挥:牟少华党委书记
副总指挥:张新亮党委副书记、镇长
组长:刘智勇党委副书记
副 组 长:牛金龙副镇长
成员:贺玉江纪委书记
李 勇常务副镇长
王军红宣传委员
张福友武装部长
王克武人大副主席
王秀荣副镇长
季海涛小汤山派出所所长
孙立丹小汤山城管分队队长
杨 军小汤山工商所所长
陈 刚小汤山司法所副所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政法科 电话:61785525 办公室主任:牛金龙(兼)
成员:王秀云政府办主任
刘忠旺政法科科长
龚家银城建科科长
张立成信访办主任
谢中承财政所所长
王得良工会副主席
刘长文经管站站长
刘少华镇纪委科员
侯德山林业站站长
陈长建卫生管理中心主任
郭 利同心园保洁中心经理
刘淑兰酸枣岭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丁振明前蔺沟村党支部书记
高 旺前蔺沟村委会主任
刘天龙后蔺沟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张和利马坊村党支部书记
王金利马坊村委会主任
田振起官牛坊村党支部书记
王立刚官牛坊村委会主任
李洪昌讲礼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薛金春尚信村党支部书记
姚学军尚信村委会主任
办公室工作人员:刘忠旺政法科科长
赵 强政法科科员
肖 岩政法科科员
祝少东政法科科员
郝 瑞政法科科员
第四篇:2013内蒙古申论热点:北京村庄社区化管理显成效
2013内蒙古申论热点:北京村庄社区化管理显成效
在我们的脑海里,电子化的社区只存在于现代化的都市社区。北京2010年就率先启动了村庄社区化管理项目,并作为重点进行全市推进。现在,朝阳区村庄面貌焕然一新,电子化的社区管理提升了安全度,也增加了村民生活的幸福度。现在,北京村庄社区化管理已经开始显现成效,并逐步实现全覆盖。
【背景链接】
2010年2月,北京市全面启动50个重点村城市化工程,标志着城乡接合部建设由试点探索进入重点推进阶段。此次启动城市化工程的50个重点村,全部是矛盾最突出、问题最典型、社会影响最大的村子。
2013年9月 村口处设立治安岗亭,村里建24小时警务工作站和出租房屋管理站,村内主要路口安装“电子眼”„„截至目前,朝阳区相继在82个村庄实施社区化管理,曾经治安混乱的城乡结合部地区,如今安全度大幅提升。朝阳区综治办相关负责人介绍,82个村庄的可防性案件、安全生产案件均得到明显下降,今年上半年实施监测的50个村中,20个村的发案率为零。
村庄社区化管理连续三年被列入朝阳区“为民办实事”工程。年底前,朝阳区还将有9个乡的30个社区村庄实现社区化管理,目前已建成围墙3000余延米、治安岗亭50个、门头28个。
【标注表述】
目标:实行社区式管理,根本目标是探索建立城乡接合部村庄治安管理的长效机制。意义:实行村庄社区式管理,有利于村庄秩序更加有序,有利于减少安全隐患,有利于保护村民和流动人口合法权益,有利于村庄治安工作的机制化、规范化、长效化,有利于城乡接合部的和谐稳定和长治久安。
原因:大量的外来流动人口涌入,一方面使得对公共品的需求远远超出了地方公共品的供给水平。另一方面,地方治安也由此产生了巨大的隐患。在传统的村庄中,村民大多是相互认识的熟人社会。当外来的暂住人口成为村子的主体、原有的格局被打破后,就会产生“匿名性”,相互的信任和安全感也就很难形成。
通辽人事考试信息网:http://tongliao.offcn.com/
措施:
一、政府角度
要把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把农村社会管理放在和城市社会管理统一的高度上统筹谋划和推进。
1.要提高认识,高度重视村庄社区化管理创新工作,把社会管理作为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树立城乡统筹观念,把农村社会化管理提高到新的水平。
2.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坚强领导作用,提高基层执政能力。
3.要加大投入,充分利用现有科技手段提高管理水平。
4.要坚决落实责任制,充分发挥专业队伍和群众的作用,形成群防群治的合力。
5.要加强公安队伍建设,关心、爱护广大干警,加大投入,科学安排、合理配置警力。公安机关要在坚持好经验、好做法的同时,认真学习借鉴兄弟省、区、市公安机关的先进经验,使队伍建设不断满足中央要求和首都需要。
二、村组织角度
社区式管理是全面加强软硬件建设和加强治安防范、社会管理和服务的系统工程:
1.加强社区管理硬件建设。在村庄建围墙、安街门、堵路口、设岗亭,对进出村庄所有人员和车辆实行持证出入;
2.在每个村建立村庄综治中心。设立社区警务站、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站、巡防工作站和社会矛盾调处站,配备社区民警、专职巡防队员、流动人口管理员和矛盾纠纷调解员,共同做好实有人口管理、安全防范、治安管理、信息搜集和服务群众、化解矛盾等工作。
3.强化专职防范力量。在每个村按实有人口2.5‟和流动人口5‟的比例配备巡防队员和流动人口管理人员,发挥村防和“辅警”作用。
4.强化科技创安。将在各村统一安装一定数量的监控探头,在镇、村分别建立监控平台,实行24小时专人值守,实现村庄网上巡逻,加强社会面控制。
总之,社区化管理给村庄带来了新气象,农村社会管理成为了政府社会管理的重点项目,让村民们直接受益,这样的项目值得赞赏,希望政府能够多为群众谋福利,把农村与城市建设的更加美好。
通辽人事考试信息网:http://tongliao.offcn.com/
第五篇:社区网格化管理
1、什么是社区网格化管理?
社区网格化管理是建立在数字信息技术基础之上的,以单元网格管理为特征,以实现社区公共管理和服务的全员化、信息化和精细化为目标的一种新型的城市基层社会管理模式,是创新社区工作机制的一种尝试。
2、实行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意义?
全面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有利于改进社区工作作风,切实做到矛盾化解更及时,治安防线更牢固,信访秩序更规范,服务居民更便捷。有利于整合社区资源,提高工作效能,提升服务水准。有利于实现社区管理的全员化、信息化、精细化,社区服务的全覆盖、全天候、零距离。有利于完善社区管理体制,加强城市基层社会管理,建设文明和谐幸福的新型社区。
3、社区网格化管理仅仅是一种城市管理模式的创新吗?
社区网格化管理不是单纯的城市管理模式,它是城市社区履行社会管理综合职能的重要方法和手段,还包含了党建、综治、维稳、民政、社保、计生等社区工作的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