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预防各类导管脱落管理制度
预防各类导管脱落管理制度
1、插管前。检查导管质量是否符合要求,不合要求一律不用,如过硬、过软或型号不符等。
2、插管时,导管插入深度符合要求,并妥善固定。
3、导管各连接处连接紧密、牢固。
4、作好宣教,告知患者及家属留置管道的目的、意义,保持管道通畅的注意事项,避免扭曲、受压、堵塞、活动时扯脱。
5、对意识不清、躁动、小儿等不配合的患者,应使用约束带固定肢体,防止将管子拔脱,必要时根据医嘱给予镇静药。
6、在给患者实施各种治疗护理时,如翻身时应先固定好导管,再给病人翻。
7、一旦发生导管脱落,应立即报告医生,并及时采取适当的处置措施,注意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及时向护士长报告,填写不良事件上报表。
第二篇:预防各类导管脱落管理制度
预防各类导管脱落管理制度
一、加强对带有各类管道患者的管理,进行导管脱落风险的评估,确定导管脱落危险等级。
二、对有导管脱出危险的患者,护理人员应严格执行床头交接班,认真查看导管的固定及通畅情况,加强巡视,床头悬挂预防导管脱落的警示标识。
三、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各种置入管道的目的、注意事项及维护、防脱落的相关知识,取得其理解和配合并记录。
四、导管置入深度符合要求,并应妥善固定、放置,避免扭曲、打折、牵拉等,防止导管脱落。
五、更换引流瓶或引流袋时,应注意导管的保护,必要时应两人操作,一人固定一人更换。
七、对于意识不清、躁动不安的患者酌情给予保护性约束措施,防止其将导管拔出。
八、护士长应加强对科内预防导管脱落护理工作的指导、检查,并督促各项护理措施的落实。
九、护理部对临床科室预防导管脱落的护理工作定期进行质控、指导。
第三篇:预防导管脱落的护理措施
预防导管脱落的护理措施
1.2.3.4.5.牢固固定各种导管,使导管各部衔接紧密。
每天早晨更换固定胶布,并做好固定部位的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易于固定。
定时巡视,观察导管衔接部位有无松动,固定胶布有无起卷,如有及时更换胶布重新固定。翻身或搬动病人前先妥善固定好各导管,以防牵拉时使导管脱出。
进行导管护理,更换引流装置时,动作应轻稳,以防用力过猛将导管脱出。对情绪不稳定,躁动的病人在取得病人及家属同意后给予适当约束。6.
第四篇:防止各类导管脱落的管理制度
防止各类导管脱落的管理制度
1.导管脱落常见原因
(1)管道固定不妥,连接处连接不紧密,固定带不合适或固定太松。(2)病人不理解,无法忍受不适。
(3)病人意识不清、躁动,无约束措施。
(4)翻身、移动病人时,活动幅度大,管道受牵拉。
(5)病人在活动时不小心拔除或护士在做操作时不慎将管道拉出。2.防范措施
(1)向病人及家属说明引流管或其他管道的目的和重要性,并告知和指导病人保护导管的方法,防止意外拉出导管。各类导管、引流管一旦不慎脱出,应及时汇报医生,协助采取必要的措施。
(2)意识障碍、躁动不安病人适当约束肢体。
(3)引流管长短适宜并妥善固定,翻身、移动病人时注意将固定带、绳或别针松开。
(4)气管插管病人若清醒,应说明拔管的危险性,严加看护,经常检查导管位置、深度、固定方法是否合适,移动病人时小心扶持呼吸机连接管道,防止气管插管受牵拉脱出。对欲讲话而又无法表达的病人,可选用文字、图片、手势等方法沟通示意。
(5)胸腔引流管置于病人上臂下,避免被手抓到。搬运病人时用2把血管钳夹住胸管,水封瓶放于双膝间。一旦胸管不慎脱出,立即用手捏闭皮肤,消毒处理后用凡士林纱布封闭伤口,并汇报医生作进一步处理。
(6)为深静脉置管的病人更换贴膜时,注意由下向针眼方向撕开,小心拆除原有贴膜,以免导管移位。如果导管有滑出,切勿向内插入已脱出的导管部分。同时应指导病人保持置管局部干燥,不要擅自撕下贴膜,在日常生活及活动中小心保护,防止意外拉出导管。
第五篇:导管脱落的防范措施
护理讲课
2016年7月28日 地点:护士长办公室
参加人员:心胸、普外一科全体护士 主讲人:何家妹
内容:导管脱落的防范措施 常见置管种类
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呼吸机套管、胸腔引流管、腹腔引流管、T型引流管、脑室引流管、中心静脉导管、透析管路、PICC管、造瘘管、胃管、尿管、输液管、静脉留置针等。根据患者的年龄、意识、情绪、病人活动情况、管道的种类、疼痛的程度及沟通能力对患者进行管路滑脱的风险评估,评估患者可能发生导管滑脱的危险因素,做好护理安全工作,进行健康教育,避免管路滑脱,减少医疗纠纷。导管脱落应积极预防为主,针对脱落的原因认真、切实做好各种预防措施。根据我院制定的住院患者管道滑脱风险评估表分,低度风险(小于8分)、中度风险(8—12)分、高度风险(大于12分)对各类置管患者进行管路滑脱风险评估,并相应做出有效防范措施来预防。
导管脱落常见原因:
1、导管固定不妥,连接处连接不紧密,固定带不合适或固定太松。
2、病人不理解,无法忍受不适,不配合。
3、病人意识不清、躁动、无约束措施。
4、翻身、移动病人时,活动幅度大,管道受牵拉。
5、病人在活动时不小心拔除或护士在做操作时不慎管道拉出。
低度风险预防措施:总分小于8分为低度风险,采取一般预防措施,各类导管表示清楚,须注明置管名称、时间。向病人及家属说明留置管道的目的和重要性,并告知和指导病人保护导管的方法,防止意外拉出导管。每天早晨固定更换胶布,并做好固定部位的皮肤护理,使皮肤清洁、易于固定。护士应树立管路安全的观念,掌握管路固定的有效方法,护理常规、观察要点及进行操作时避免管路异常滑脱的措施。标志分明,各种管路应标志分清,分别记录,不可混淆。指导患者正确带管活动,以免不慎管路滑脱。向病人解释呼叫器的使用,保持呼叫器的完好。
中度危险预防措施:总分8—12分为中度危险,密切观察病情,加强巡视,牢固固定各种管道,保持各部分紧密连接。对于意识清楚的患者置管前向其解释操作的目的、作用、所带来的不适及自行拔管的危害性。告知其拔管的时机,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取得患者的配合。对于无法言语的患者,正确灵活的运用非语言沟通,建立文字、图标,手势等沟通形式。做好健康宣教,昏迷躁动、神志不清病人,幼儿或不配合者防止自行拔出导管,必要时使用约束带固定。要详细向家属及患者解释约束的目的,以取得理解和配合。固定好各导管动作应轻稳,以防导管脱出。消除患者恐惧心理,并积极配合治疗,各科根据实际情况备好急救用物,如有导管脱落情况发生,及时告知医生迅速处理,防止并发症发生。
高度危险预防措施:总分大于12分为高度危险,采取高危预防措施,护士每班进行评估,加强健康教育,必要时启动导管脱落的应急预案及处理程序。床旁交接班,主动细心巡视,检查各类导管的深度、固定状况、约束的情况等,各类导管衔接部位有无松动,固定胶布有无卷起,如有及时更换胶布固定,警惕导管滑脱。固定牢靠,维持其良好的固定,妥善安全放置,保持各管路通畅,病人翻身、排便、下床、需搬移、因卧位改变等,应注意保护各管道,防止滑脱、折断或受污染。在患者易拔管高危阶段,增加巡视次数,及时发现并阻止患者自行拔管的行为,以保证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安全。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镇静剂。意识障碍、躁动不安病人适当的约束肢体。加强心理护理,向清醒尤其不合作的患者解释病情,解释置管目的、作用和脱落的危害及置管后人体的正常不适应,示患者主动配合。当发生患者管路脱落时,医务人员要本着患者安全第一的原则,迅速采取补救措施,避免或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害或将损害将至最低。一旦发生导管脱落,护士把脱落的经过、病情变化及处理过程,在特殊情况中记录,做好交接班。及时填写患者护理意外事件自报单,上报护士长,立即采取补救措施,事后认真分析总结,提出防范整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