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预防管道脱落工作指引
预防管道脱落工作指引
1概述
通常手术后病人安置诸多条管道,如术后引流管、输液管,尿管等。手术室护士要严格遵守《临床护理技术 防管道脱落 规范》中的各管道互利原则,在转移病人过床、全身麻醉诱导期、复苏期的三阶段做好管道评估及护理工作。2护理目标
预防和避免手术病人管道脱落的发生。3护理措施
3.1评估手术病人管道安置的情况,并准确评估发生管道脱落的高危因素和高危时期,如转移病人过床、全麻手术患者麻醉诱导期和麻醉苏醒期最容易发生管道脱落。
3.2带入管道入手术室的病人,接病人时检查管道固定是否牢固,引流是否通畅;麻醉诱导期和手术过程中妥善安置,防止牵扯;手术结束后,保持引流管通畅,固定牢固,并在手术护理记录单上记录。3.3病人过床时,保持管道通畅,避免发生牵拉、折叠情况,必要时将引流管夹闭,如安置胸腔闭式引流瓶病人,需用双钳夹管后再过床,防止意外发生。
3.4运输病人过程中,保持管道通畅,与病区护士做好交接班。3.5加强手术室护士妥善固定静脉通道及各种引流管道的相关知识 培训,做好管道安全护理。
第二篇:管道脱落应急预案
脑室引流管滑脱应急预案
妥善固定脑室引流管。每班交接引流管的情况。
↓
密切观察脑室引流管及引流液的情况,并指导告知病人及家属注意事项。
↓
一旦发生引流管滑脱,①立即用无菌纱布覆盖引流口,防止气颅 ②协助指导病人保持平卧位,或健侧卧位。
避免大副度活动
③不可以自行将滑脱的导管送回。
↓
安慰家属,报告经治医生或值班医生。
↓
观察生命体征,专科征状。
↓
保留脱落引流袋,记录引流液的颜色、量(医生参考)
↓
协助医生采取相应措施; 既重新置入引流管或终止引流管引流。
↓ 作好护理记录
引流管滑脱应急预案
如果发现引流管滑脱,立即协助病人保持合适体位,安慰患
者
↓
采取必要的紧急措施,敷盖引流口
处
↓
通知值班医生,观察病人生命体
征
↓
协助医生,根据病情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如:①立即更新置入引流管 ②停止引流,处理局部伤口
↓
继续观察病人生命体征,观察引流局部情况
↓ 做好护理记录
胸腔闭式引流管滑脱应急预案
妥善固定胸腔闭式引流管,每班交接引流的通畅情况并做好记录。
↓
密切观察胸腔闭式引流装置 各处的衔接情况及病人呼吸、呼吸音、生命体征和引流液的性状及水柱的搏动。
↓
一旦闭式引流管滑脱,立即捏闭伤口,协助病人保持半卧位,不可活动。
↓
安慰病人及家属,报告经治医生或值班医生。
↓
观察生命体征及专科症状。
↓
协助医生采取相应的措施,如终止引流或重新置入引流管。
↓
做好护理记录。
第三篇:管道脱落不良事件(范文)
2014-6-23 2:20患者自行拔出留置导尿管,尿道口可见暗红色血凝块约10ml, 立即监测生命体征:T36.7C P78次/分
R20次/分
BP150/92mmHg。护士询问家属情况,家属告知护士患者烦躁所致。当班护士立即告知值班医生,值班医生给予患者立即行留置导尿,引流出暗红色尿液约100ml,嘱其多饮水,观察尿液颜色变化,必要时给予持续膀胱冲洗。
用约束带不规范风险防范意识差评估不到位当班护士巡视不到位责任心不强使环境、环节保护具不完善病区拥挤病区布局不合理管理不到位人加床过多护士长天气变化大培训力度不够护士健康教育不到位疾病所致,夜间烦躁风险意识不够经验不足工作量大患者长期卧床病情危重患者及家属知识缺乏尿管型号尿管拔除约束带使用不规范约束使用部位不正确约束带的使用时间尿管保质期约束带数量不足尿管约束使用范围不正确尿管质量约束带的质量约束带约束带设计部规范约束带的规格方法材料约束带使用方法
防护对策:
一、严格操作规程和交接班制度。
(1)使用原则遵医嘱执行,提供安全的保护性约束工具。
(2)使用约束带每两小时更换部位,约束带下用包布包裹,包裹和系带要牢靠,防止滑落,或防御两层毯之间,绝不可让约束带直接接触皮肤,以免造成血循环不良。(3)使用留置导尿管期间,加强对病人的巡视及宣教,严密观察病人意识状态变化。(4)使用留置尿管期间要记录并列为交接班内容,特别是脑出血病人,由于病情原因病人烦躁,注意观察留置尿管情况,如需持续使用,应注意及时更换。
二、全面评估患者发生该事件潜在危机,患者在家中有无该疾病的病史,患者年龄、病情、意识、肢体有无神经损伤,溃疡、外伤等,是否经常更换陪护,患者及陪护对宣教等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等。
三、主动提供护理服务,科室对该类病人配备1—2个保护性的约束带,为一些特殊患者提供安全的保护措施,向患者及家属进行安全防护宣教,用口头宣教、墙报、宣传画册等形式,多巡视、多观察及时纠正各种违章操作,进行反复、随机性教育,培养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培养识别潜在危险和躲避危险的应变能力,注意安全。
四、加强安全护理学习,加强法制教育,尤其是新近护士的培训,提高工作责任心,病人在病房尿管意外脱落,属于护理差错、事故,如果病人发生,严格执行应急程序和意外事件上报管理制度,所在科室组织全科室护理人员分析发生等原因和存在的隐患,制定防范措施,不断改进工作。
应急处理:1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观察病人病情变化,检查病人躁动不安原因,必要时给予镇静,病人尿管脱出引起躁动明显,护士未及时发现处理,造成气囊长时间坎顿尿道引起出血明显。2 尿道口护理;每日2次尿道口护理,同时观察尿管正常功能,摆放位置得当。3 保护性约束肢体;男性尿道易损伤,与其解剖特点密切相关,成人男性尿道全长16 cm~22 cm气囊尿管全长38 cm,病人将尿管拔除部分,尿管气囊实际上在尿道,充盈气囊造成尿道损伤;病人意识障碍,躁动导致尿管拔出,尿道受到牵拉,导致出血所以护理过程中,妥善约束病人,尿管放置妥当。避免病人因牵拉拔出或气囊变形滑入尿道。4 对症处理遵医嘱对症处理,止血、膀胱冲洗,观察病人病情变化。
小结:导尿是一种倾入性操作,对病人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尤其是男性,通过我科病人尿管拔出问题分析,针对病人的特殊情况,应妥善固定、约束得当、巡视及时、观察到位。但处理不当,会导致感染,甚至严重后果,诱发护理纠纷,只有严格操作规程,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的培训和教育,完善健康教育,做好全面评估病人,特别脑出血烦躁病人、老人和儿童,一定要因人而异,区别对待,进行个性化护理,使患者、家属医护人员共同提高警惕,才能有效防止此类差错的发生。
第四篇:学校预防登革热工作指引
附件
学校预防登革热工作指引
登革热是一种通过蚊子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人被感染登革热病毒的白纹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一般经过5-8天后,突发高热、头痛、全身酸痛(周身骨痛)、脸面潮红,结膜充血(如醉酒状)、有时出现皮疹等。
传播登革热的蚊子生长在室内外种养水生植物的花瓶、花盆托盘,及其他水缸、水盆、罐等小积水容器中;孳生地大概可分为两类:人造容器(容器、轮胎、排水明渠),天然环境(树洞、竹节、叶腋)。清除积水,可以控制蚊子,预防登革热。
做好学校登革热预防控制工作,主要抓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校应指定专人负责校园防蚊灭蚊工作,负责制定学校灭蚊计划,开展健康教育,开展校内爱国卫生运动,指导检查本校灭蚊工作和环境整治工作,关注师生健康情况,并与有关职能部门联络搞好预防工作。
二、学校灭蚊工作目标是:鼓励教职员工和学生参与防治蚊患工作,消除蚊子的孳生地方,特别是细小容器的积水,以免蚊子在学校滋生,提高教职员工和学生的防蚊意识及对登革热的警觉,并把预防登革热知识带回家中、带回社区。
三、学校应于每学期开学前对师生员工开展预防登革热健康教育,上一堂健康教育课,以提高教职员工和学生的防蚊意识,使教职员工和学生掌握登革热预防知识,并将知识带回家
—1— 中,做好家庭防蚊灭蚊工作。家庭防蚊灭蚊预防登革热的办法主要包括:
(一)清除或倒置室外各种闲置的可积水容器:如放在户外、阳台、天台的不用的花盆、缸罐、轮胎、饮料瓶等。
(二)家中种养的水生植物(如富贵竹、万年青、佛手等)应每隔3天换水,洗瓶、清洗根系。登革热流行期间最好不要种养水生植物,或改为用泥、沙种养。
(三)保持花盆托盆不积水,如有积水应随时清干。
(四)及时清除各种无用积水:如沟井、天台等地面积水,填塞竹节、树洞。
(五)午睡或晚上休息应挂蚊帐,到公园、街边、活动场所休息或活动应注意防蚊叮咬。
(六)一有发热等不适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发现登革等传染病应立即暂停上学,到医院隔离治疗,以免传染给家人和其他师生。
四、学校应定期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清除垃圾、弃置积水容器等,改善和治理校园环境。
五、学校负责灭蚊工作人员,应每星期(蚊子由卵变成成蚊,平均需时7天,因此检查周期为7天)派专人在学校范围内巡视。校园内蚊孳生地主要包括:
(一)弃置可储水的垃圾如玻璃瓶、空罐和空饭盒;
(二)可贮水的容器有积水;
(三)排水渠淤塞;
(四)洼地及地面不平处有积水;
—2—
(五)花瓶里的水有蚊虫孳生;
(六)花盆底有积水;
(七)泊车用的防撞车胎有积水;
(八)冷气机的托盘有积水;
(九)竹洞或树洞;
(十)生物园积水有蚊虫生长。
六、若发现蚊子孳生或可能有蚊子孳生的地方,应立刻采取以下灭蚊防蚊措施:
(一)清除积水。
(二)妥善处理垃圾如玻璃瓶、空罐和空饭盒。
(三)把可贮水的容器用适当的盖好或倒转摆放,以免积水。
(四)把地面不平处填平,将树洞及竹洞堵塞。
(五)排水渠的淤塞物应最少每星期清理一次,以防淤塞。
(六)把车胎用胶袋包裹或把车胎的底部刺穿,令积水可以流出。
(七)花瓶里及花盆底的水每星期最少清倒或更换一次。
七、检查人员应登记每周发现的问题,并在下次检查时跟进上周发现的问题,检查防蚊措施的执行。
八、校医或卫生兼职人员、班主任应了解师生、员工缺勤情况和原因,一有可疑病例或师生多人发热等情况应立即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九、学校应改善学生员工休息室防蚊条件,如加装防蚊网等。家庭或办公室隐蔽处(如床底、门背、柜背)等不易清理
—3— 的地方可用气雾杀虫剂喷杀成蚊。
—4—
第五篇:预防控制流行性感冒工作指引
学校、托幼机构预防控制流行性感冒工作指引
一、搞好校园环境卫生。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及时清运校内垃圾和废弃物,保持室内外环境卫生整洁。
二、加强课室、实验室、午休室、办公室和宿舍等室内活动场所等的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尽量不使用空调,如确要使用应定期开窗换气。
三、注意个人卫生。
1、勤洗手,不随地吐痰,打喷嚏要主动捂住口鼻,不要让飞沫溅到别人。
2、注意劳逸结合,保证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
3、多参加户外体育运动,增强体质,提高身体抵抗力。
4、平时要根据天气的冷暖变化勤添减衣服。
5、注意饮食营养卫生,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6、个人生活用品要专用,不要与其他人共用或交换使用毛巾、牙刷、口杯等个人专用物品。
7、不到医院探视患传染病的病人。
8、患上感冒或流感时应戴口罩,与他人分餐进食。
四、学校在校园内应设置充足的洗手水龙头,配备洗手液或肥皂供师生使用。在流感流行期间,集体性活动尽量在室外进行,避免全校性的室内集会;注意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以免学生过度疲劳;劝告学生尽量不要到人群密集、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活动。
五、加强健康教育。利用墙报、校内广播、讲座、健康教育课和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进行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知识宣传教育,让学生了解流感的预防知识,提高师生防病意识。
六、落实晨检制度。校医(卫生保健教师)或班主任每天早上应逐一检查每位学生的健康状况,对有发热的学生,劝其及时就医,不得带病上学,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
七、做好门诊日志和传染病报告等传染病管理工作。校医(卫生保健教师)要了解各班学生、教职员工缺勤情况及原因,作好记录和统计。若发现学校内缺勤人数、发热病人突然增多,应立即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八、在流感流行期间要定期对校区进行消毒。学校每周末对全校各类室内场所、物体表面及空气进行1次消毒;托幼机构每天对全园(所)各类室内场所、物体表面及空气进行1次消毒,也可以定期在课室内进行熏醋消毒。
九、经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确定为流感暴发流行的学校要按有关规定,对患病学生、教职员工进行隔离治疗,并做好校内环境和空气的消毒。
十、可根据气候和流感的流行情况煎煮中草药方剂服用,也可服用板兰根冲剂或使用防感涂鼻膏等,经济条件许可的学生可自愿到计划免疫门诊注射流感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