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1.27小额贷款公司损失追偿制度
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 贷款损失追偿制度
客户经理和风险管理岗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贷款损失的扣发全年业绩奖励,直至解聘。
(一)贷前调查不尽职,发现贷款风险,采取挽救的措施不得力,造成贷款损失后,客观上不能作出充分说明理由的(指客户经理)。(二)贷中审查不尽职,发现存在严重的工作失误和法律漏洞,造成贷款损失的(指风险管理岗)。
(三)主观因素为他人发放贷款,其保证、抵(质)押、利率低于其他贷款人条件的,同时有意虚编借款人信用、资产等情况的,而造成贷款损失的(指客户经理)。
(四)借款合同到期,借款人未能按期归还本息的,未按规定向借款人催收;在合同履行期届满六个月内未送达催收通知书和送达而未取得回执,致使诉讼时效过期,造成贷款损失的(指客户经理和风险管理岗)。
(五)借款人和保证人均不履行责任的,在保证期间或诉讼时效内未及时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的,造成贷款损失的(指风险管理岗)。(六)借款人、保证人拒绝履行法院民事判决调解的,未在六个月内向法院申请执行的,致使执行时效过期的,造成贷款损失的(指风
险管理岗)。
(七)贷后跟踪不到位,借款人经济状况变化不了解或借款人避债外逃较长时间(二个月)不了解的,而造成贷款损失的(指客户经理和风险管理岗)。
(八)由工作失误,导致贷款失去法律、诉讼证据的和规定的,造成贷款损失的(指调查岗、审查岗和审批岗)。
发生上述情况之一,造成贷款损失,根据具体金额扣罚相应比例的工资及年度奖金。
假如贷款损失是由于客观因素(非上述8款内容)和人力不可抗拒的原因(如自然灾害中的台风、火灾、地震、泥石流、战争等)而造成的,不在处罚之列,且以按规定提取风险金和损失准备金来处置。
第二篇:小额贷款损失追偿制度1
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 贷款损失追偿制度
客户经理和风险管理岗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贷款损失的,扣发当事人月工资的20%和奖金,并扣发全年业绩奖励,直至解聘。(一)贷前调查不尽职,发现贷款风险,采取挽救的措施不得力,造成贷款损失后,客观上不能作出充分说明理由的(指客户经理)。(二)贷中审查不尽职,发现存在严重的工作失误和法律漏洞,造成贷款损失的(指风险管理岗)。
(三)主观因素为他人发放贷款,其保证、抵(质)押、利率低于其他贷款人条件的,同时有意虚编借款人信用、资产等情况的,而造成贷款损失的(指客户经理)。
(四)借款合同到期,借款人未能按期归还本息的,未按规定向借款人催收;在合同履行期届满六个月内未送达催收通知书和送达而未取得回执,致使诉讼时效过期,造成贷款损失的(指客户经理和风险管理岗)。
(五)借款人和保证人均不履行责任的,在保证期间或诉讼时效内未及时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的,造成贷款损失的(指风险管理岗)。(六)借款人、保证人拒绝履行法院民事判决调解的,未在六个月内向法院申请执行的,致使执行时效过期的,造成贷款损失的(指风险管理岗)。
(七)贷后跟踪不到位,借款人经济状况变化不了解或借款人避债外逃较长时间(二个月)不了解的,而造成贷款损失的(指客户经理和风险管理岗)。
(八)由工作失误,导致贷款失去法律、诉讼证据的和规定的,造成贷款损失的(指调查岗、审查岗和审批岗)。
发生上述情况之一,造成贷款损失50万~80万,扣除经营班子奖金20%;损失80万以上~120万(含),扣除经营班子奖金40%;损失在120万以上至150万,扣除经营班子奖金;损失超150万元以上的还要扣发班子成员当年工资20%;假如造成贷款损失是审贷委审批的,则由审贷委承担责任。
假如贷款损失是由于客观因素(非上述8款内容)和人力不可抗拒的原因(如自然灾害中的台风、火灾、地震、泥石流、战争等)而造成的,不在处罚之列,且以按规定提取风险金和损失准备金来处置。
第三篇:员工造成损失,企业如何追偿
张某2006年12月应聘到一家私营生产服装的企业做销售工作,并按规定与企业签订了为期两年的劳动合同,合同中只约定了张某从事的工作为销售,月工资为保底工资800元加上按销售额一定比例的提成。但该企业对销售人员规定:“经办代销的服装,如果在3个月之内既没有返回货款,也不能将代销的服装全部收回,则销售员本人要承担这些代销服装无法收回的损失。”但是这项规定并没有在劳动合同中体现。
2007年11月,张某按企业规定批准程序为他人从仓库提走价值为2万元的服装去代销,之后,张某一直未能把代销款返回企业,2008年3月,由于张某已经无法找到当时的代销人,企业作出了由张某赔偿代销服装2万元的决定,并开始从张某工资中每月扣除500元。对于企业的决定,张某不服,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指出:
1、由于公司在劳动合同约定以外企业的管理规定不具有法律的约束力,因此公司不能作出要求张某赔偿的决定;
2、张某本人保底工资为每月800元,如果从工资中每月扣500元,无法保证其基本生活,要求如数发放工资。
那么,关于张某提出的两项申诉要求是否合法?若张某一旦辞职走人,企业又该如何弥补这项损失?本期劳动关系下午茶,易才劳动关系顾问易博士就上述问题进行探讨,提醒企业的hr由于在劳动争议案件的审理中企业有义务证明其行为应具有正当理由,所以要提早做好法律方面的准备,并要严格遵循法律程序。
易才劳动关系顾问易博士认为双方对法律认识都存在错误。仅就上述两项申诉请求而言,张某第二项理由合情合法,但其第一项抗辩理由是错误的。
关于劳动合同及其法律效力,劳动法有明确的规定,这一点无需讨论。
在分析本案之前,易才劳动关系顾问易博士提醒企业的hr,我们首先要弄明白,企业什么样的规章制度可以作为对劳动者进行处罚的依据?《劳动法》第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条有更具体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由此可见,用人单位依法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既是用人单位的一项重要的法定权利,也是其一项重要的法定义务。制定规章制度用以规范企业管理运作是企业行使用人权的重要方式之一。尽管制定规章制度是用人单位的权利,但并非任何规章制度都是有效的。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规章制度要产生法律的效力,必须符合以下的条件:
一、规章制度内容必须合法;
二、制订规章制度程序必须合法;
三、规章制度必须公示并告知;
四、规章制度必须经审查备案。
因此,本案中张某认为“公司在劳动合同约定以外企业的管理规定不具有法律的约束力”,是错误的认识。
易才劳动关系顾问易博士提醒企业的hr,本案中,该私营服装企业规定的制度是不合法的,是不符合有效的规章制度的法律要件的。本案中,没有具体说明,我们无从得知该企业规章制度的制定程序是否合法,是否公示,但该规章制度内容是不合法的。
因为该企业的规章制度中将自身经营风险直接转嫁给销售员的内容,本身就违反了法律的公平原则。销售员只是公司的员工,不是代销人或经销人,他的职责是为公司提供劳动,公司支付报酬,没有义务对销售货款承担保证责任,除非是其在销售过程中存在重大或者严重过失,违反了企业销售程序(例如:对交易客户的资格、信誉的基本情况严重失查,抑或发
生欠款后未按公司规定的处理程序及时上报、提请批准诉讼等情况的)。否则这样一来,天下所有企业的销售员就需小心了,你不能销售得太多,否则收不回来货款你就惨了。同时企业也可以高枕无忧,至少有了双保险。
此外,易才劳动关系顾问易博士提醒企业的hr:单位扣除张某工资的行为也是违法的。企业方违反了劳动部印发的《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张某的保底工资为每月800元,如果从工资中每月扣除500元,则相当于扣除了其月工资的60%,明显违反了上述扣工资不得超过月工资20%的规定。此外,企业扣除后的剩余工资也肯定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虽然我们从案例中无法看出张某在什么地方,无法确定其所在地的最低工资,但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最低工资都在500元以上。
最后,易才劳动关系顾问易博士特别提醒企业的hr:由于在劳动争议案件的审理中企业有义务证明其扣减工资行为具有正当理由,企业应提早做好法律方面的准备,对与扣减工资行为有关的法律文件(劳动合同、企业规章制度)进行专业的法律设计,并严格遵循法律程序。
第四篇:小额贷款公司内控制度
小额贷款公司内控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促进公司建立和健全内部控制,防范金融风险,保障公司体系安全稳健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省小额贷款公司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及相关文件的要求,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 内部控制是公司为实现经营目标,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制度、程序和方法,对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纠正的动态过程和机制。
第三条 公司内部控制的目标:
(一)确保国家法律规定和公司内部规章制度的执行。
(二)确保公司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全面实施和充分实现。
(三)确保风险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四)确保业务记录、财务信息和其他管理信息的及时、真实、准确、完整。
第四条 内部控制要贯彻全面、审慎、有效、独立的原则,具体包括:
(一)内部控制要渗透到公司的各项业务过程和各个操作环节,覆盖所有的岗位,并由全体人员参与,任何决策和操作均应当有案可查。
(二)内部控制要以防范风险和审慎经营为出发点,公司的经营管理应当体现“内控优先”的要求。
(三)内部控制要具有高度的权威性,任何人不得拥有不受内部控制的权力,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应当能够得到及时反馈和纠正。
(四)内部控制的监督,公司所有人员均有直接向董事会、监事和高级管理层报告的权力。
第二章 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
第五条 建立良好的分工合理、职责明确、相互制衡、报告关系清晰的组织机构,为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
第六条 董事会、监事和高级管理层要充分认识自身对内部控制所承担的责任。
第七条 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培育良好的企业精神和内部控制文化,从而创造全体职工均能了解且能履行职责的环境。
第八条 建立有效的核对、监控制度,对各种帐证、报表定期进行核对,对现金、有价证券等有形资产及时进行盘点,对柜台办理的业务实行复核和事后监督把关,对重要业务实行双签有效的制度,对授权、授信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控。
第九条 建立有效的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测试。在意外事件或紧急情况发生时,应当按照应急预案及时作出应急处置,以预防或减少可能存在的损失,确保业务持续开展。
第十条 聘请法律顾问,协助公司处理法律事务,确保各项业务的合法有效。
第十一条 建立有效的信息交流和反馈机制,确保董事会、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及时、准确地了解公司的经营和风险状况。
第三章 授信的内部控制
第十二条 建立严格的授信风险垂直管理体制,对授信实行统一管理。防止违反信贷原则发放关系贷款、人情贷款。
第十三条 授信岗位设置要分工合理、明确,岗位之间相互配合、互相制约,做到审贷分离、业务经办和会计账务处理分离。
第十四条 建立统一的授信操作规程,明确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各个环节的工作标准和岗位职责要求。
第四章 柜台业务的内部控制
第十五条 对每日营业终了的账务实施有效管理,当天的票据当天入账。对发现的错帐和未提出的票据或退票,要履行内部审批和登记手续。
第十六条 严格执行“章、证、押”三分管制度,使用和保管重要业务印章的人员不得同时保管相关的业务单证,使用和管理密押、压数机的人员不得同时使用或保管相关的印章和单证。人员离岗,“章、证、押”要落锁入柜,妥善保管。
第十七条 对现金、重要空白凭证和有价单证实行严格的核算和管理,严格执行入库、登记、领用的手续,定期盘点查库,正确、及时处理损益。
第十八条 注意审查客户资金来源的真实性和合法性,提高对可疑交易的鉴别能力,如发现可疑交易,应当逐级上报,防止犯罪分子进行洗钱活动。
第十九条 严格执行重要岗位的请假、轮岗制度和离岗审计制度。
第五章 会计的内部控制
第二十条 实行会计工作的统一管理,严格执行会计制度和会计操作规程。
第二十一条 确保会计工作的独立性,任何人不得授意、暗示、指令会计人员进行违规操作。
第二十二条 公司会计岗位设置实行责任分离、相互制约的原则,严禁一人兼任非相容的岗位或独自完成会计全过程的业务操作。
第二十三条 对会计账务处理的全过程要实行监督,会计账务做到账账、账据、账款、账实、账表和内外账的六相符。
第二十四条 建立规范的信息披露制度,按照规定及时、真实、完整地披露会计、财务信息,满足股东、监管部门的需求。
第二十五条 完善会计档案管理,严格执行会计档案查阅手续,防止会计档案被替换、更改、毁损、散失和泄密。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六条 本制度未尽事宜,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执行;本制度如与国家日后颁布的法律、法规或经合法程序修改后的章程相抵触的,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规定执行,并立即修订,报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
第二十七条 本制度解释权归属公司董事会。
第二十八条 本制度自董事会决议通过之日起实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促进公司建立和健全内部控制,防范金融风险,保障公司体系安全稳健运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法律规定及相关文件的要求,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内部控制是公司为实现经营目标,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制度、程序和方法,对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纠正的动态过程和机制。第三条公司内部控制的目标:
(一)确保国家法律规定和公司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二)确保公司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全面实施和充分实现。
(三)确保风险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四)确保业务记录、财务信息和其他管理信息的及时、真实和完整。
第四条内部控制要贯彻全面、审慎、有效、独立的的原则,具体包括:
(一)内部控制要渗透到公司的各项业务过程和各个操作环节,覆盖所有的岗位,并由全体人员参与,任何决策和操作均应当有案可查。
(二)内部控制要以防范风险和审慎经营为出发点,公司的经营管理应当体现“内控优先”的要求。
(三)内部控制要有高度的权威性,任何人不得拥有不受内部控制的权力,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应当能够得到
及时的反馈和纠正。
(四)内部控制的监督。公司所有人员均有直接向董事长、高级管理层报告的权力。第二章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
第五条建立良好的分工合理、职责明确、相互制衡、报告关系清晰的组织机构,为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提高必要地前提条件。第六条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要充分认识自身对内部控制所承担的责任。
第七条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培养良好的企业精神和内部控制文化,为全体职工创造能了解和履行职责的环境。
第八条建立有效的核对、监控制度,对各种账证、报表定期进行核对,对现金、有价证券等有形资产及时进行盘点,对柜台办理的业务实行复核或事后监督把关,对重要业务实行双签有效的制度,对授权、授信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控。
第九条建立有效的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监测。在意外事件或紧急情况发生时,应该按照应急预案及时作出应急处置,以预防和减少可能存在的损失,确保业务持续开展。
第十条聘请法律顾问,协助公司处理法律事务,确保各项业务的合法有效。
第十一条建立有效的信息交流和反馈机制,确保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能及
时、准确地了解公司的经营和风险状况。第三章贷款业务的内部控制
第十二条公司贷款业务内部控制的重点是:实行统一贷款管理,健全客户信用风险识别与监测体系,完善贷款决策与审批机制,防止对单一客户、关联企业客户和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的高度集中,防止违反信贷原则发放关系人贷款和人情贷款,防止信贷资金违规使用。
第十三条公司根据贷款额度大小,确定不同的审批权限,审批权限采用量化透明。
第十四条公司应当建立统一的贷款操作程序,明确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各个环节的工作标准和尽职要求:
(一)贷前调查应当做到实地查看,如实报告贷款调查掌握的情况,不回避风险点,不因任何人的主观意志而改变调查结论。(二)贷时审查应当做到独立审贷,客观公正,充分、准确地揭示业务风险,提出降低风险的对策。
(三)贷后检查应当做到实地查看,如实记录,及时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报告有关人员,不得隐瞒或掩饰问题。
第十五条公司实施有条件贷款时应当遵循“先落实条件、后实施授信”的原则,授信条件未落实或条件发生变更未重新决策的,不得实施贷款投放。
第十六条公司严格审查借款人资格合法性、融资背景以及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借款合同的完备性,防止借款人骗取贷款,或以其他方式从事金融诈骗活动。
第十七条公司建立贷款风险责任制,明确规定各个部门、岗位的风险责任:
(一)调查人员(信贷部门)应当承担调查失误和评估失准的责任。(二)审批人员(会计部门兼职)应当承担审查、审批失误的责任,并对本人
签署的意见负责。
(三)贷后管理人员(信贷部门)应当承担检查失误、清收不力的责任。
((四)放款操作人员应当对操作性风险负责。(五)高级管理层应当对重大贷款损失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十八条公司建立完善的客户管理信息系统,全面和集中掌握客户的资信水平、经营财务状况、偿债能力和非财务因素等信息,对客户进行分类管理,对资信不良的借款人实施贷款禁入。第四章印、押、证的内部控制
第十九条严格执行“印、押、证”的分开管制度,使用和保管重要业务印章的人员不得同时保管相关的业务单证,使用和管理密押人员不得同时使用或保管相关的印章和单证。
使用和保管密押的人员应当保持相对稳定,人员变动应当经主管领导批准,并办好交接和登记手续。
人员离岗,“印、押、证”应当加锁入柜,妥善保管。第二十条对重要空白凭证和有价单证实行严格的核算和管理,严格执行领用登记手续,定期盘点查库。第五章会计的内部控制
第二十一条公司会计内部控制的重点是实行会计工作的统一管理,严格执行会计制度和会计操作规程,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和合法,严禁设置账外账,严禁乱用会计科目,严禁编制和报送虚假会计信息。
第二十二条公司依据企业会计准则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制订并实施本公司的会计规范和管理制度。
第二十三条公司确保会计工作的独立性,会计人员能够依据国家统一的会
计制度和本公司的会计规范独立地办理会计业务,任何人不得授
意、暗示、指示、强令会计部门、会计人员违法或违规办理会计业务。对违法或违规的会计业务,会计人员有权拒绝办理,直至向公司董事会报告,或者按照职权予以纠正。
第二十四条公司对会计账务处理的全过程实行监督,会计账务做到账账、账据、账款、账实、账表和内外账的六相符。凡账务核对不一致的,按照权限进行纠正或报上一级处理。
第二十五条公司对会计人员实行从业资格管理,建立会计人员档案。会计人员具有与其岗位、职位相适应的专业资格或技能。第二十六条公司实行会计差错责任人追究制度,发生重大会计差错、舞弊或案件,除对直接责任人员追究责任外,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也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二十七条公司做到会计记录、账务处理的合法、真实、完整和准确,严禁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其他会计资料,严禁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
第二十八条公司建立规范的信息披露制度,按照规定及时、真实、完整地披露会计、财务信息,满足股东、监管部门和社会公众对其信息的需求。
第二十九条公司完善会计档案管理,严格执行会计档案查阅手续,防止会计档案被替换、更改、毁损、散失和泄密。第六章附则
第三十条本制度由公司董事会会负责解释。第三十一条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小额贷款公司内控制度
小额贷款公司内控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促进公司建立和健全内部控制,防范金融风险,保障公司体系安全稳健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省小额贷款公司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及相关文件的要求,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 内部控制是公司为实现经营目标,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制度、程序和方法,对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纠正的动态过程和机制。
第三条 公司内部控制的目标:
(一)确保国家法律规定和公司内部规章制度的执行。
(二)确保公司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全面实施和充分实现。
(三)确保风险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四)确保业务记录、财务信息和其他管理信息的及时、真实、准确、完整。
第四条 内部控制要贯彻全面、审慎、有效、独立的原则,具体包括:
(一)内部控制要渗透到公司的各项业务过程和各个操作环节,覆盖所有的岗位,并由全体人员参与,任何决策和操作均应当有案可查。
(二)内部控制要以防范风险和审慎经营为出发点,公司的经营管理应当体现“内控优先”的要求。
(三)内部控制要具有高度的权威性,任何人不得拥有不受内部控制的权力,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应当能够得到及时反馈和纠正。
(四)内部控制的监督,公司所有人员均有直接向董事会、监事和高级管理层报告的权力。
第二章 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
第五条 建立良好的分工合理、职责明确、相互制衡、1
报告关系清晰的组织机构,为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
第六条 董事会、监事和高级管理层要充分认识自身对内部控制所承担的责任。
第七条 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培育良好的企业精神和内部控制文化,从而创造全体职工均能了解且能履行职责的环境。
第八条 建立有效的核对、监控制度,对各种帐证、报表定期进行核对,对现金、有价证券等有形资产及时进行盘点,对柜台办理的业务实行复核和事后监督把关,对重要业务实行双签有效的制度,对授权、授信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控。
第九条 建立有效的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测试。在意外事件或紧急情况发生时,应当按照应急预案及时作出应急处置,以预防或减少可能存在的损失,确保业务持续开展。
第十条 聘请法律顾问,协助公司处理法律事务,确保各项业务的合法有效。
第十一条 建立有效的信息交流和反馈机制,确保董事会、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及时、准确地了解公司的经营和风险状况。
第三章 授信的内部控制
第十二条 建立严格的授信风险垂直管理体制,对授信实行统一管理。防止违反信贷原则发放关系贷款、人情贷款。
第十三条 授信岗位设置要分工合理、明确,岗位之间相互配合、互相制约,做到审贷分离、业务经办和会计账务处理分离。
第十四条 建立统一的授信操作规程,明确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各个环节的工作标准和岗位职责要求。
第四章 柜台业务的内部控制
第十五条 对每日营业终了的账务实施有效管理,当天的票据当天入账。对发现的错帐和未提出的票据或退票,要履行内部审批和登记手续。
第十六条 严格执行“章、证、押”三分管制度,使用
和保管重要业务印章的人员不得同时保管相关的业务单证,使用和管理密押、压数机的人员不得同时使用或保管相关的印章和单证。人员离岗,“章、证、押”要落锁入柜,妥善保管。
第十七条 对现金、重要空白凭证和有价单证实行严格的核算和管理,严格执行入库、登记、领用的手续,定期盘点查库,正确、及时处理损益。
第十八条 注意审查客户资金来源的真实性和合法性,提高对可疑交易的鉴别能力,如发现可疑交易,应当逐级上报,防止犯罪分子进行洗钱活动。
第十九条 严格执行重要岗位的请假、轮岗制度和离岗审计制度。
第五章 会计的内部控制
第二十条 实行会计工作的统一管理,严格执行会计制度和会计操作规程。
第二十一条 确保会计工作的独立性,任何人不得授意、暗示、指令会计人员进行违规操作。
第二十二条 公司会计岗位设置实行责任分离、相互制约的原则,严禁一人兼任非相容的岗位或独自完成会计全过程的业务操作。
第二十三条 对会计账务处理的全过程要实行监督,会计账务做到账账、账据、账款、账实、账表和内外账的六相符。
第二十四条 建立规范的信息披露制度,按照规定及
时、真实、完整地披露会计、财务信息,满足股东、监管部门的需求。
第二十五条 完善会计档案管理,严格执行会计档案查阅手续,防止会计档案被替换、更改、毁损、散失和泄密。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六条 本制度未尽事宜,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执行;本制度如与国家日后颁布的法律、法规或经合法程序修改后的章程相抵触的,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规定执行,并立即修订,报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
第二十七条 本制度解释权归属公司董事会。
第二十八条 本制度自董事会决议通过之日起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