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伤害及预防措施

时间:2019-05-15 01:11: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五大伤害及预防措施》,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五大伤害及预防措施》。

第一篇:五大伤害及预防措施

五大伤害及防范措施

五大伤害:高处坠落、坍塌、物体打击、触电、机械伤害。

高处坠落

建筑施工高处坠落事故,发生频率高,死亡率大,因而高处坠落事故被列为建筑施工五大伤害之首。

1.高处坠落事故的特点

从发生事故的主体看,由于违反操作规程或劳动纪律及由于未使用或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而造成坠落事故的占事故多数。从发生事故的客体看,原因多方面,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好,安全经费投入不足,安全检查流于形式,劳动组织不合理,安全教育不到位,施工现场缺乏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与生产秩序等。

从发生事故的结果看,作业离地面越高,净击力越大,伤害程度越大。

从发生事故的类型看,高处坠落事故最易在建筑安装登高架设作业过程中与脚手架、吊篮处、使用梯子登高作业时以及悬空高处作业时发生。其次在“四口五临边”处,还有些坠落事故是在拆除工程时、和其它作业时发生。2.高处坠落事故成因

(1)人的不安全因素:a.作业者本身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癫痫病等防碍高处作业的疾病或生理缺陷。b.作业者本身处于二重或三重临界日或情绪临界日。处于二重或三重临界日或情绪临界日,反应迟钝,懒于思考,动作失误增多,而导致事故发生。C.作业者生理或心理上过度疲劳,使之注意力分散,反应迟缓,动作失误,思维判断失误增多,导致事故发生。d.作业者习惯性违章行为,如酒后作业,攀爬横立杆并在上面行走。e.作业者对安全操作技术不掌握。如悬空作业时未系或未正确使用安全带,操作时弯腰、转身时不慎碰撞杆件等使身体失去平衡。走动时不慎踩空或脚底打滑。f.缺乏劳动危险性认识。表现为对遵守安全操作规程认识不足,思想上麻痹,在栏杆或脚手架上休息打闹,意识不到潜在的危险性。

(2)物的不安全状态:a.脚手板漏铺或有探头板,或铺设不平衡。B.材料有缺陷,钢管与扣件不符合要求。c.安全装置失效或不齐全。如人字梯无防滑、防陷措施,无保险链。d.脚手架架设不规范。如未绑扎防护栏杆或防护栏杆损坏,操作层下面未铺设安全防护层。e.个人防护用品本身有缺陷。如使用三无产品或已老化的产品。F.材料堆放过多造成脚手架超载断裂。g.安全网损坏或间距过大,宽度不足或未设安全网。h.“四口五临边”无防护设施或安全设施不牢固、已损坏未及时处理。

(3)方法不当:a.行走或移动不小心,走动时踩空、脚底打滑或被拌倒、跌倒。b.用力过猛,身体失去平衡。c.登高作业时未踩稳脚踏物。

(4)环境不适:a.在大风、大雨、大雪等恶劣天气从事露天高空作业。b.在照明光线不足的情况下,从事夜间悬空作业。3.高空坠落事故预防(1)控制人的因素,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

a.经常对从事高处作业人员进行观察检查,一旦发现不安全情况,或及时进行心理疏导,消除心理压力,或调离岗位。禁止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癫痫病等疾病或生理缺陷的人员从事高处作业,应当定期给从事高空作业的人员进行体格检查,发现有妨碍高处作业疾病或生理缺陷的人员,应将其调离岗位。b.对高处作业人员除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外,还应加强安全态度教育和安全法制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身防护能力,减少作业风险。c.运用行为科学理论对违章行为负强化,对遵章行为强化,从而提高遵章守纪的自觉性。d.组织从事高处作业人员对有关规程、标准进行学习。

(2)控制物的因素,减少物的不安全状态。a.把好材料关,施工中所搭设的脚手架必须坚固、可靠,满足有关规定的要求。b.根据不同的施工条件设置合格安全网。c.坚持“四口五临边”防护措施d.从事悬空作业或具有危险性的高处作业的人员应挂好安全带。(3)控制操作方法,防止违章行为。a.从事高处作业人员禁止穿高跟鞋、硬底鞋、拖鞋等易滑鞋上岗或酒后作业。b.从事高处作业人员应注意身体重心,注意用力方法,防止因身体重心超出支承面而发生事故。

(4)强化组织管理,避免违章指挥。及时根据季节变化,调整作息时间,防止高处作业人员产生过度生理疲劳。

(5)控制环境因索,改良作业环境。

a.禁止在大雨,大雪及六级以上强风天等恶劣天气从事露天悬空作业。大雪、大雨、六级以上强风天过后,应当对脚手架进行检查和清理。b.在脚手架上进行撬、拨、推拉、冲地、冲击等危险性较大的作业,应当采取可靠的安全技术措施。c.夜间施工,照明光线不足.不得从事悬空作业。

坍塌

类型:土方坍塌、脚手架坍塌、模板坍塌、拆除工程的坍塌。1.坍塌事故原因分析

与土方工程边坡坡度、施工方法、土质均匀程度及外荷载等情况有密切关系。(1)工程结构设计不合理或计算错误;

(2)脚手架、模板支架、起重设备结构设计不合理或计算错误;

(3)施工前没有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未做具体技术安全措施交底,特定施工项目未经专家评审论证;

(4)施工现场管理松弛,各项质量、安全管理制度流于形式;(5)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偷工减料,施工质量差;

(6)施工队伍素质差,不执行法规、标准,违章指挥,违章作业,思想上存在盲目性、冒险性、随意性;

(7)现场作业环境不良,安全防护设施缺乏。另一方面,结构失稳也存在多种个性问题,例如:

(1)脚手架及高大模板支架坍塌:多因架体结构搭设不符合设计与规范要求,整体安全稳定性差;超载或严重偏心荷载;遇外力冲击或振动;不按程序拆除架体等因素造成结构失稳。(2)基坑(槽)土方坍塌:多因挖土时土壁不按规定留设安全边坡(甚至负坡度),缺乏支护或支护不良:土质不良或出现地下水、地表水的渗透;土壁经不起重载侧压力或遇外力振动、冲击等因素造成土壁失稳、滑坡坍塌。

(3)起重设备倒塌(尤其性质严重的是塔吊倒塌):多因设备技术安全性能差,结构强度不足;安全防护装置不完善;垂直起重设备与建筑物拉结差:出现超载、碰撞、阻力;塔吊升降顶升过度或违章操作等原因而造成起重设备失稳倒塌。

2.预防倒(坍)塌事故的措施

(1)加强对职工的培训教育,提高队伍素质,强化质量安全意识:(2)周密进行工程技术设计、审查和交底工作:

(3)认真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技术方案及监控、应急方案,做好特定施工项目专家评审论证及技术安全交底工作:

(4)切实贯彻执行相关质量安全法规、规范、标准与规定:

(5)强化工程质量报验与检验、签证制度,不经检验合格,不准进行下道工序施工:(6)施工单位加强现场管理,监理单位加强检查监督,督促整改,清除隐患。

物体打击

1.物体打击的分类

常见物体打击事故主要有六类:a.在高空作业中,由于工具零件、、木块等物从高处掉落伤人。b.人为乱扔废物、杂物伤人。c.起重吊装物品掉落伤人。d.设备带病运转伤人。e.设备运转中违章操作。f.压力容器爆炸的飞出物伤人。

2.预防措施:a.必须认真贯彻有关安全规程,克服麻痹思想。b.高空作业时禁止投掷物料。c.吊运工作时要保证物料捆绑牢固,不能超吊。d.禁止操作故障设备。e.合格的人员才能操作或施工。f.做好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

触电

1.发生事故主要原因:(1)临时用电线路乱拉乱接;零线相线接错或设备外壳未接保护零线及保护接零和保护接地混用;没有采用三级配电二级保护措施和设置漏电保护开关等。(2)手持电动工具、临时性设施触电事故多,或伪劣电气产品通过不同渠道进入市场直到施工现场使用导致触电。(3)错误操作和违章作业触电多;高温、潮湿,有导电粉尘或腐蚀性介质、现场混乱、现场设备多的作业环境中的触电事故多等等。

2.触电事故的预防措施

(1)努力提高职工素质。

电工应经培训考核审查合格后发给操作证,持证上岗。对一般电器设备操作人员也应进行岗前教育培训,让他们懂得电气设备的性能及触电的危害。

(2)做好防触电保护。

a.采用TN-S供电系统,认真做好重复接地。TN-S系统中将工作零线N与保护接地线PE分开,设备外壳与保护接地线PE线直接相连接,为防止断线,应在PE线接近施工现场的起端、中端、末端做不少于3处的重复接地。

b.正确安装使用漏电保护器。采用TN-S系统后;当发生漏电时,保护零线为漏电电流提供了通路和起到降低设备外壳对地的电位的作用。当漏电较严重时,如果短路保护器不动作,则PE线仍将流过较大漏电电流,设备外壳对地电位仍较高,当人体触及时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为克服TN-S系统的不足,在技术上构造一个可靠的触电保护系统。即装设漏电保护器,其必须设置至少二级漏电保护,一般要求在一级或二级配电处设置第一级漏电保护,要求单机设备在开关箱接近设备端设置第二级漏电保护,其漏电动作电流应<30mA,动作时间应<0.1s。

机械伤害

1.机械伤害事故原因

形成机械伤害的事故其主要原因有:

(1)检修、检查机械、处理隐患忽视安全措施。如人检修设备、检查作业或处理安全隐患,不切断电源,未挂不准合闸警示牌,未设专人监护等措施而造成严重后果。(2)缺乏安全装置。如有的机械传动带、皮带轮、飞轮等易伤害人体部位没有完好防护装置;人一疏忽误接触这些部位,就会造成事故;(3)电源开关布局不合理,一种是有了紧急情况不立即停止;另一种是好几台机械开关设在一起,极易造成误开机械引发严重后果;(4)自制或任意改造机械设备,不符合安全要求;(5)在机械运行中进行清理活动;(6)任意进入机械运行危险作业区(干活、借道、拣物等);(7)不具操作机械素质的人员上岗或其他人员乱动机械。

2.防止机械伤害事故的防范措施:

(1)检修机械必须严格执行断电挂禁止合闸警示牌和设专人监护的制度。机械检修完毕,试运转前,必须对现场进行细致检查,确认机械部位人员全部彻底撤离才可取牌合闸。(2)人手直接频繁接触的机械,必须有完好紧急制动装置,该制动钮位置必须使操作者在机械作业活动范围内随时可触及到;机械设备各传动部位必须有可靠防护装置;作业环境保持整洁卫生;(3)各机械开关布局必须合理,必须符合两条标准:一是便于操作者紧急停车;二是避免误开动其他设备;(4)对机械进行清理作业,应遵守停机断电挂警示牌制度;(5)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危险因素大的机械作业现场;(6)操作各种机械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能掌握该设备性能的基础知识,经考试合格,持证上岗。上岗作业中,必须精心操作,严格执行有关规章制度,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严禁无证人员开动机械设备。

第二篇:五大伤害防护措施

五大伤害防护措施

高处坠落

建筑施工高处坠落事故,发生频率高,死亡率大,因而高处坠落事故被列为建筑施工五大伤害之首: 1.高处坠落的特点

从发生事故的主体看,由于违反操作规程或劳动纪律及由于未使永或正常使用各人防护用品而造成坠落事故的占事故多数从发生事故的客体看,原因多方面,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好,安全经费投入不足,安全检查流手形式,劳动组织不合理,安全教育部到位,施工现场缺乏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与生产秩序等: 从发生事故的结果看,作业离地面越高,净击力越大,伤害程度越大。从发生事故的类型看,高处坠落事故最易在建筑安装登高架设作业过程中与脚手、吊篮处、使用梯手登高作业时以及悬空高处作业时发生:其次在“四口临边”处,还有些坠落事故是在拆除工程时、和其它作业时发生: 2高处坠落事故成因

(1)人的不安全因素:a作业者本身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癫痫等妨碍高处作业的疾病或生理缺陷;b作业者本身处于二重或三重临界日或情绪临界日,处于二重或三重临界日或情绪临界日,反应迟钝,懒于思考,动作失误增多,而导致事故发生;c、作业者生理或心理上过度疲劳,使之注意力分散,反应迟缓,动作失误,思维判断失误增多,导致事故发生;d、作业者习惯性违章行为,如酒后作业,攀爬横立杆并在上面行走;e、作业者对安全操作技术不掌握,如悬空作业时未系或未正确使用安全带,操作时弯腰、转身时不慎碰撞杆件等使身体失去平衡;走动时不慎踩空或脚底打滑;f、缺乏劳动危险性认识;表现为对遵守安全操作规程认识不足,思想上麻痹,在栏杆或脚手架上休息打闹,意识不到潜在的危险性;(2)物的不安全状态;a、脚手板漏铺或有探头板,或铺设不平衡;b、材料有缺陷,钢管与扣件不符合要求;c、安全装置失效或不齐全;如人字梯无防滑、防陷措施,无保险链;d、脚手架架设不规范:如未绑扎防护栏杆或防护栏杆损坏,操作层下面未铺设安全防护层;e、个人防护用品本身有缺陷;如使用三无产品或已老化的产品;f、材料堆放过多造成脚手架超载断裂;g、安全网损坏或间距过大,宽度不足或未设安全网;h、“四口五临边”无防护设施或安全设施不牢固、已损坏未及时处理。(3)方法不当:a、行走或移动不小心,走动时踩空、脚底打滑或被绊倒、跌倒;b、用力过猛,身体失去平衡;c、登高作业时未踩稳脚踏物。

(4)环境不适:a、在大风、大雨、大雪等恶劣天气从事露天高空作业;b、在照明光线不足的情况下,从事夜间悬空作业。

3、高空坠落事故预防

(1)、控制人的因素,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

a、经常对从事高处作业人员进行观察检查,一旦发现不安全情况,或及时进行心理疏导,消除心理压力,或调离岗位,禁止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癫痫病等疾病或生理缺陷的人员从事高处作业,应当定期给从事高空作业的人员进行体格检查,发现有妨碍高处作业疾病或生理缺陷的人员,应将其调离岗位;b、对高处作业人员除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外,还应加强安全态度教育和安全法制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身防护能力,减少作业风险;c运用行为科学理论对违章行为负强化,对遵章行为强化,从而提高遵章守纪的自觉性;d、组织从事高处作业人员对有关规程、标准进行学习。

(2)、控制物的因素,减少物的不安全状态:a、把好材料关,施工中所搭设的脚手架必须坚固、可靠,满足有关规定的要求;b、根据不同的施工条件设置合格安全网;c、坚持“四口五临边”防护措施;d、从事悬空作业或具有危险性的高处作业的人员应挂好安全带;

(3)控制操作方法,防止违章行为:a、从事高处作业人员禁止穿高跟鞋、硬底鞋、拖鞋等易滑鞋上岗或酒后作业;b、从事高处作业人员应注意身体重心,注意用力方法,防止因身体重心超出支撑面而发生事故;

(4)强化组织管理,避免违章指挥:及时根据季节变化,调节作息时间,防止高处作业人员产生过度生理疲劳。

(5)控制环境因素,改良作业环境:a、禁止在大雨、大雪及六级以上强风天等恶劣天气从事露天悬空作业,大雪、大雨、六级以上强风天过后,应当对脚手架进行检查和清理;b、在脚手架上进行撬、拔、推拉、冲地、冲击等危险性较大的作业,应当采取可靠的安全技术措施;c、夜间施工,照明光线不足,不得从事悬空作业。

坍塌

类型:土方坍塌、脚手架坍塌、模板坍塌、拆除工程的坍塌。

1、坍塌事故原因分析

与土方工程边坡坡度、施工方法、土质均匀程度及外荷载等情况有密切关系。(1)工程结构设计不合理或计算错误;

(2)脚手架、模板支架、起重设备结构设计不合理或计算错误;

(3)施工前没有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未做具体技术安全措施脚底,特定施工项目未经专家评审论证;

(4)施工现场管理松弛,各项质量、安全管理制度流于形式;(5)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偷工减料,施工质量差;

(6)施工队伍素质差,不执行法规、标准,违章指挥,违章作业,思想上存在盲目性、冒险性、随意性;(7)现场作业环境不良,安全防护设施缺乏:另一方面,结构失稳也存在多种个性问题,例如:

(1)、脚手架及高大模板支架坍塌:多因架体结构搭设不符合设计与规范要求,整体安全稳定性差;超载或严重偏心荷载;遇外力冲击或振动;不按程序拆除架体等因素造成结构失稳;

(2)基坑(槽)土方坍塌:多因挖土时土壁不按规定留设安全边坡(甚至负坡度),缺乏支护或支护不良;土质不良或出现地下水、地表水的渗透;土壁经不起重载侧压力或遇外力振动、冲击等因素造成土壁失稳、滑坡坍塌;

(3)起重设备倒塌(尤其性质严重的是塔吊坍塌):多因设备技术安全性能差,结构强度不足;安全防护装置不完善;垂直起重设备与建筑物拉结差;出现超载、碰撞、阻力;塔吊升降顶升过度或违章操作等原因而造成起重设备失稳倒塌。

2、预防倒(坍)塌事故的措施

(1)加强对职工的培训教育,提高队伍素质,强化质量安全意识;(2)周密进行工程技术设计、审查和交底工作;

(3)认真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技术方案及监控、应急方案,做好特定施工项目专家评审论证及技术安全交底工作;

(4)切实贯彻执行相关质量安全法规、规范、标准与规定;

(5)强化工程质量报验与检验、签证制度,不经检验合格,不准进行下道工序施工;(6)施工单位加强现场管理,监理单位加强检查监督,督促整改,清除隐患。

物体打击

1、物体打击的分类

常见物体打击事故主要有六类:a、在高空作业中,由于工具零件、木块等物从高处掉落伤人;b、认为乱扔废物、杂物伤人;c、起重吊装物品掉落伤人;d、设备带病运转伤人;e、设备运转中违章操作;f、压力容器爆炸的飞出物伤人。

2、预防措施:a、必须认真贯彻有关安全规程,克服麻痹思想;b、高空作业时禁止投掷物料;c、吊运工作时要保证物料捆绑牢固,不能超吊;d、禁止操作故障设备;e、合格的人员才能操作或施工;f、做好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

触电

1、发生事故主要原因:(1)、临时用电线路乱拉乱接;零线相线接错活设备外壳未接保护零线及保护接零和保护接地混用;没有采用三级配电二级保护措施和设置漏电保护开关等。

(2)、手持电动工具、临时性设施触电事故多,或伪劣电气产品通过不同渠道进入市场直到施工现场使用导致触电。(3)、错误操作和违章作业触电多:高温、潮湿,有导电粉尘或腐蚀性介质、现场混乱、现场设备多的作业环境中的触电事故多等等。

2、触电事故的预防措施(1)、努力提高职工素质

电工应经培训考核审查合格后发给操作证,持证上岗:对一般电器设备操作人员也应进行岗前教育培训,让他们懂得电气设备的性能及触电的危害。(2)、做好防触电保护

a、采用TN-S供电系统,认真做好重复接地:TN-S系统中将工作零线N与保护接地线PE分开,设备外壳与保护接地线PE线直接相连接,为防止断线,应在PE线接近施工现场的起端、中端、末端做不少于3处的重复接地。

b、正确安装使用漏电保护器,采用TN-S系统后:当发生漏电时,保护零线为漏电电流提供了通路和起到降低设备外壳对地的电位的作用。当漏电较严重时,如果短路保护器不动作,则PE线仍将流过较大漏电电流,设备外壳对地电位仍较高,当人体触及时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为克服TN-S系统的不足,在技术上构造一个可靠的触电保护系统,即装设漏电保护器,其必须设置至少二级漏电保护,一般要求在一级或二级配电处设置第一级漏电保护,要求单机设备在开关箱接近设备端设置第二级漏电保护,其漏电动作电流应<30mA,动作时间应<0.1S。

机械伤害

1、机械伤害事故原因

形成机械伤害的事故其主要原因有:

(1)、检修、检查机械、处理隐患忽视安全措施:如人检修设备、检查作业或处理安全隐患,不切断电源,未挂不准合闸警示牌,未设专人监护等措施而造成严重后果;(2)、缺乏安全装置,如有的机械传动带、皮带轮、飞轮等易伤害人体部位没有完好防护装置,人一疏忽误接触这些部位,就会造成事故;(3)、电源开关布局不合理,一种是有了紧急情况不立即停止;另一种是好几台机械开关设在一起,极易造成误开机械引发严重后果;(4)、自制或任意改造机械设备,不符合安全要求;(5)、在机械运行中进行清理活动;(6)、任意进入机械运行危险作业区(干活、借道、拣物等);(7)、不具操作机械素质的人员上岗或其他人员乱动机械。

2、防止机械伤害事故的防范措施:

(1)、检修机械必须严格执行断电挂禁止合闸警示牌和设专人监护的制度:机械检修完毕,试运转前,必须对现场进行细致检查,确认机械部位人员全部彻底撤离才可取牌合闸;(2)、人手直接频繁接触的机械,必须有完好紧急制动装置,该制动钮位置必须使操作者在机械作业活动范围内随时可触及到;机械设备各传动部位必须有可靠防护装置;作业环境保持整洁卫生;(3)、各机械开关布局必须合理,必须符合两条标准:一是便于操作者紧急停车;二是避免误开动其他设备;(4)、对机械进行清理作业,应遵守停机断电挂警示牌制度;(5)、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危险因素大的机械作业现场;(6)、操作各种机械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能掌握该设备性能的基础知识,经考试合格,持证上岗。上岗作业中,必须精心操作,严格执行有关规章制度,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严禁无证人员开动机械设备。

五 大 伤 害 防 护 措 施

第三篇:建筑施工五大伤害的原因分析和预防措施

建筑行业五大伤害的原因分析和预防措施

高处坠落事故的原因分析和预防措施

高处坠落事故在建筑行业“五大伤害”中居首位,据2007年全国建筑施工伤亡事故分析:全国发生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建筑施工事故859起,死亡1012人,事故类别是:高处坠落、坍塌、物体打击、触电、起重伤害等。这五类事故的死亡人数共915人,分别占全部事故死亡人数的45.45%、20.36%、11.56%、6.62%、6.42%,总计占全部事故死亡人数的90.42%。发生率最高,危险性极大,减少和避免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是降低建筑行业伤亡事故的关键。

直接原因: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失去了控制,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安全防护用品佩戴不符合安全要求,冒险蛮干,以致发生灾变。如从洞口坠落、从设备上坠落、从脚手架上坠落、从电线杆上坠落等造成人身伤害。举例脚手架坠落的主要原因:脚踩探头板、走动时踏空、绊、滑、跌,转身不慎碰撞杆件等失去平衡,坐在栏杆上或脚手架上休息、打闹,脚手架没满铺或铺设不平稳,防护栏杆没绑牢或损坏,操作平台下没有铺设安全防护层,脚手架超载断裂等。间接原因:由于安全管理不严,没有行之有效的制约手段,对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不能做到及时发现和及时改变,形成了自然发展,从而为高处坠落事故发生提供了量变的过程。

根本原因:安全生产责任制没有落实到人,安全规章制度不健全或流于形式,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和安全技能、身体条件差,以及各种与高处作业相适应的安全防护设施有缺陷等,为高处坠落事故发生提供了条件。

常见原因:“四口、五临边”防护设施不齐全导致坠落;脚手架搭设不规范,防护设施不全,脚手架板材质或铺设不符合要求而坠落;拆除脚手架、塔吊、施工升降机、物料提升机时坠落;起重吊装时坠落;梯子上作业时坠落;轻质材料断裂导致坠落;吊篮架、提升架、挂架坠落或失稳而坠落;倒塌脚手架、模板支撑条、塔吊时坠落;随楼板坍塌而坠落。预防措施:

1、安全生产主要负责人必须提高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树立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观念,认真贯彻《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加大安全投入,完善安全管理机构的配置,是安全生产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2、抓好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增强从业人员的自觉性、主动性和法制意识;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安全专业技术素质,做好督促、监护和检查工作。

3、切实做好新进人员、特种作业和劳务分包企业人员的三级安全教育,使教育培训工作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杜绝违章作业和冒险行为。

4、严格按照《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审核施工组织设计和高处作业的专项施工方案,并现场监督、检查安全防护设施落实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作业人员做到“三不伤害”,相互提醒和相互监督。

5、加强现场安全管理,及时制止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在洞口、临边等明显处悬挂安全警示标志,提醒每个操作者时时、处处重视安全。

6、在恶劣的气候(雨雪天、大雾、大风六级以上)和环境不良的情况下,禁止从事高处作业。

7、高空作业人员必须进行身体检查,有高处作业职业禁忌(高血压、心脏病等)的人员禁止从事高处作业。

总之,各项预防措施,都要做到“有计划方案,有布置落实,有检查改进,有经验总结”,并要结合实际,有始有终,不断提高,不断完善,才能取得良好的预期效果。

坍塌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和预防措施

在施工中发生的坍塌事故主要是:现浇混凝土梁、板的模板支撑失稳倒塌、基坑边坡失稳引起土石方坍塌、拆除工程中的坍塌、塔吊等起重设备的坍塌、施工现场的围墙及在建工程屋面板质量低劣坍塌。这些坍塌事故给人们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分析事故原因,总结经验教训,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同类事故重复发生。

坍塌事故原因分析:多数事故是由于结构失稳所致。

1、工程结构设计不合理或计算失误。

2、施工前没有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未做具体技术安全措施交底,特定施工项目未经专家评审论证。

3、脚手架、模板支撑、起重设备结构设计不合理或计算失误。

4、施工现场管理松弛,各项质量、安全管理制度流于形式。

5、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偷工减料,施工质量差。

6、施工队伍素质差,不执行法规、标准,违章指挥、违章作业,思想上存在盲目性、冒险性、随意性。

7、现场作业环境不良,安全防护设施缺乏。

建筑物坍塌的原因:结构质量低劣,安全性能差,地基不稳定,不均匀沉降;结构支撑连接(焊接)不牢固,超载、外力冲击、或严重偏心载荷给结构造成失稳等。

脚手架及高大模板支架坍塌原因:架体结构不符合设计与规范要求,整体安全稳定性差、超载或严重偏心荷载,遇外力冲击或振动,不按程序拆除架体等因素造成失稳等。

基坑、土石方坍塌原因:挖土时土壁不按规定留设边坡(甚至负坡度),缺乏支护或支护不良,土质不良或出现地下水、地表水的渗透,土壁经不起重载侧压力或遇外力振动、冲击等因素造成土壁失稳滑坡坍塌。

起重设备倒塌原因(尤其是性质严重的塔吊倒塌):设备技术安全性能差,结构强度不够,安全防护装置不完善,垂直起重机与建筑物拉结差,出现超载、碰撞、阻力、塔吊升降过度或违章操作等原因,造成起重设备倒塌。

通过调查分析事故原因,任何事故的形成,都是在主因和诱因相互作用下发生的,而且都存在一个演变过程:

1、从无形到有形;

2、从量变到质变;

3、从渐变到突变;

4、从屈服到极限;

5、从失稳到破坏。

举例说明:当现场某项结构(设备)存在隐患情况严重。破坏力超过安全临界值时,事故即将发生前的一些异常现象,如结构(设备)局部损伤、变形、扩大性裂缝或实物表面剥落,或者产生异常音响、振动、摇晃、颤抖等现象,这都是显示事故即将发生的先兆和信号。用力学原理来分析,在失稳产生演变过程中,由于结构受力大于于结构强度因而受到破坏,或因结构受力产生重心偏移,且无抗拒失衡的约束力时,若由此产生的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本身的稳定力矩,结构就会迅速失稳而倒(坍)塌。

预防坍塌事故的措施:实践证明结构受力情况下的安全状况,决定于结构本身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这三个条件也是防止倒(坍)塌事故物质措施的基本要素,必须设法满足。

1、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提高队伍素质,强化质量、安全意识。

2、认真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技术方案及监控,应急预案,做好特定施工项目专家评审论证及技术安全交底工作。

3、切实贯彻执行相关质量、安全、法规、规范、标准和规定。

4、强化工程质量报验和检验、签证制度,不经检验合格,不准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5、施工单位加强现场管理、监理单位加强检查、监督,督促整改,清除隐患。

6、发现坍塌事故的险情,要认真分析原因,会同有关人员积极研究提出排除隐患的整改措施,并监督执行,必要时可由总监下达暂时停工整改令,并同时报告建设单位的主管领导,直至险情排除方可批准复工。

7、协助与配合施工单位总结推广预防坍塌事故的经验,认真汲取事故教训,积极督促整改,防止类似事故的再发生。

安全来自警惕,事故出自于麻痹。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任何不安全隐患或未遂事故的偶然出现,如果不能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消除,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形成必然的事故伤害。因此我们必须要有超前的安全管理,居安思危的预防意识,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方针,对存在的隐患认真彻底整改,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预期效果。

物体打击的原因分析和预防措施

在建筑施工中,各种各样的物体打击事故对工人的危害十分严重,占建筑施工“五大伤害”事故的11.56%。针对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进行了统计和分析,提出预防事故的主要措施。

主要原因:

1、违章操作或者误操作。由于安全教育培训不够,安全管理和安全防护设施不到位;随意抛丢料具,地面没设安全禁区,也没有专人监护。

2、材料机具缺陷。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设备、工具附件有缺陷。

3、施工组织不合理。操作平台无防护栏杆,立体交叉作业无隔离安全设施,防护网不严密,未戴安全帽。

4、施工环境差。光线不足,工作地点通道不良情况。

结合建筑施工实际情况,最大限度避免和减少物体打击事故的发生。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1、提高认识。采取多种多样的安全教育培训,不断提高项目经理、施工技术负责人和各级管理干部、从业人员,对防止各类物体打击事故重要性的认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只有人们安全意识、管理水平提高了,才能做到“三不伤害”,杜绝和减少事故才能有坚实的基础。

2、做好安全防范。坚持先防护,后施工的原则,严禁使用不符合安全要求的吊具和索具等设施;通道上方设置坚固密封的防护棚,以免落物伤人;临街、临边、洞口设高1.2米的防护栏杆,18cm高的挡脚板,外脚手架用密目网封闭。

3、施工组织设计。合理安排劳动力,尽量避免立体交叉作业,确需进行立体交叉作业时,应先采取隔离防护措施。

4、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和安全预定。搭设和拆除井架、脚手架、塔吊垂直升降机、物料提升机等及危房拆除作业、吊装工程等应设立安全禁区,并派专人现场监护,禁区应有明显的安全标志。

5、加强对工人个人的不安全行为管理,制定奖惩制度并严格执行。严禁随意抛丢料具,进入工地必须戴好安全帽,扣好帽带;高处作业的人员应佩带工具袋,使用的小型工具、小型材料配料等必须装入工具袋内,防止落物伤人。

6、施工现场的施工材料,堆放要整齐、平稳,作业场地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清除高处的施工垃圾应集中放进斗车内,及时吊运到地面,严禁从上往下乱投物料。

触电事故的原因分析和预防措施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所有触电事故中,无法预料和不可抗拒预防的,还是少数,大量事故还是可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预防的。

触电事故的主要原因:

1、私拉乱接造成触电事故。非电工安装、操作电气设备,安装无标准,操作无程序,管理无规章,运行无制度等的不安全局面。置国家电力技术规程制度不顾,私拉乱接各种电气设备,导致人为触电伤亡及电气火灾事故的发生。

2、违章作业造成触电事故。安全意识不强,缺乏安全技术培训、遵章守纪的教育,思想麻痹大意,存在侥幸心理,管理人员对各种不安全因素缺乏了解,安全措施不到位,没有严格按规范要求执行工作。

3、设备安装不合格造成触电事故。违反电力有关规程,没有按规程要求进行作业和质量把关,采用不合格电气材料,缺乏对电气安全知识的了解和认识。

4、设备失修造成触电事故。维护管理不善,线路、设备带病运行,没有及时处理缺陷,工作责任心不强,缺乏安全用电认识。

5、缺乏安全用电常识造成触电事故。文化素质低、缺乏安全用电常识,安全意识淡薄,因无知而引起的事故。预防触电事故的主要措施:

1、加强人员管理。从事电工作业人员必须取得相关资质,并经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严禁非电气专业人员操作电气设备。

2、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必须认真贯彻执行施工用电规范要求有关规定,确保工作人员人身及设备的安全,并使电气设备始终保持在良好、安全的运行状态。

3、加大安全教育培训和宣传的力度。除了对从业人员及电工进行思想教育、并通过技术培训以外,还要大力开展安全用电宣传、普及安全用电基本知识,使所有从业人员掌握安全用电的基本方法。

4、用电管理和安全检查。定期对现场所有电气设备设施进行检查,对查出的缺陷、隐患及时处理,及时纠正施工现场用电中的不安全因素和违章行为,严格把好“三关”,投运质量关,操作技术关,安全维护关。

5、自然灾害造成的触电事故的预防措施。了解避雷常识,雷电时不要靠近高大建筑、电杆,雷电时尽量不用电器设备;大风期间应注意观察有无电杆倒塌,不要接触断线和电器设备,发现倒杆、断线及时采取措施,并派人看守,并及时报告电力部门派人处理。

起重伤害事故原因分析和预防措施

在目前的各种项目施工过程中,起重机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是减轻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益的重要手段。起重机械的频繁使用,也带来了作业伤害事故的增加,特别是流动式起重机械发生的死亡事故较多,因此对起重吊装作业中的风险进行分析,制定防范措施,强化安全管理,是保护作业人员生命财产安全,降低起重伤害的有效手段。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常见的起重伤害事故的原因:

1、吊物坠落。所吊物件捆绑不牢,挂钩不当,起重机械机构的零件出现故障(制动刹车失灵,钢丝绳断裂等),主要表现有脱绳、断绳、脱钩、断钩、脱轨等。

2、起重机械失稳倾翻。由于操作不当或者违章操作(如超载、臂架变幅或回转过快等),支腿未找平或地基沉陷等,坡度或风载荷作用,使起重机沿路面或轨道导致脱轨翻倒。

3、金属结构的破坏。起重机的金属结构组成不同,破坏程度和形式也不同。如桥式和门式的下挠度超标或支腿垮塌,塔式和门座坠臂、倒塌等。

4、挤压。运行的起重机械或回转与周围固定物之间发生挤压伤害事故,误操作或刹车失灵引起溜车,造成辗压伤害等。

5、高处坠落。起重机械拆除与安装、维护和检修,需要登高的作业环节都存在高处坠落伤害的危险。

6、触电。起重机械与带电体距离过近或触碰带电体、触碰高压线等。

7、作业环境不良。采光设计不合理,照亮度不足,通风效果差,噪音、粉尘、有毒气体的影响都是可能成为事故发生的潜在隐患。

主要预防措施:

1、加强管理、加强教育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遵章守纪,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其他安全管理制度。如起重机司机和司索工应进行上岗前安全教育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方可上岗作业,加大安全检查和考核力度,及时纠正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

2、加强起重设备设施管理。从安装、维修、拆除等环节严格把关,及时消除隐患,定期检查、检测安全附件装置是否有效齐全。建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台账。

3、加强现场安全管理。做好作业前安全交底,班组长讲解作业中应注意事项,对“危险源”进行辨识及采取预防措施,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和“互联保”制度,强调行车工和信号工严格执行起重作业“十不吊”的安全规定。

4、建立合格的储存地点放置吊具、索具,防止错拿吊索、吊具而发生事故,定期检查吊具、索具的磨损情况,并做载荷试验,在吊索与被吊物的棱角处加衬垫,确保设备吊装安全。

5、起重设备设施检修应设置危险区域,悬挂安全警示标识,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检修人员按规定佩戴个人安全防护用品。

6、信号工、司机、司索工在作业时要统一指挥,协调配合,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保持联系,共同做好作业安全工作。

7、天气恶劣(5级以上大风、大雾)和作业环境不良的情况下禁止起重吊装作业。

安全是人们最基本的需求,只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加强对从业人员、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会同相关部门人员认真做好防范,共同抓好源头管理、过程控制,做好超前管理工作,就一定能降低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确保一方平安,确保建设项目如期竣工。

2014年02月26日

第四篇:五大伤害事故预防措施

五大伤害事故预防措施

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和机械伤害、坍塌在建筑中随时威胁着职工的生命安全,把它统称为“五大伤害”。

为了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根据“建筑法”第五章第36条规定,“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和群防群治制度”。预防为主,是安全生产的核心,是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的根本途径,也是我们预防“五大伤害”事故的根本途径。

一、预防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措施

(一)项目管理层

1、项目领导和管理层要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首位,重视安全,对存在的各种隐患,一经发现,都要认真按“三定一落实”要求,组织整改。同时,要选派工作责任性强的同志负责项目上安全管理工作。

2、项目上除正常“三级安全教育”以外,同时抓好职工的法制教育,使每个职工能认识到:安全生产法规是施工客观规律的科学总结,是用鲜血换来的宝贵经验,是人人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二是对工人进行遵章守纪教育,施工中服从指挥,按规范要求和操作规程作业。三是认真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使工人在施工中增强安全意识,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也不被他人所伤害。

3、搭设外脚手架、爬架、吊篮架、挑架等架子前,必须编制单项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有关部门审查,经技术负责人批准后,要详细向参加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架子搭设完成以后必须有公司安全科参加验收或分段验收合格方准使用,架子工必须持证上岗。

(二)架子搭设的防护 施工外脚手架

1、作业层外侧必须设双层防护栏,架子外侧用密目安全网全封闭,接口封严。

2、作业层脚手板必须满铺,没有探头板,扭曲的木板不能使用,架子离墙间距不大于20cm。

3、钢管脚手架首层第一步要满铺,一层用木板或用竹笆封严,随着施工架子上升,每隔四步在架下设一层安全兜网或用竹笆满铺,防止物体坠落伤人。

4、,钢管架按垂直七米、水平七米设刚性拉结点。

5、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病、癫痫病、色盲的人员,不准进行架设作业。

6、架子工必须经专业安全技术培训,持证上岗。不准攀爬上下架子,不准酒后作业。挑架

1、挑架的斜立杆要支撑在牢固的基础上,并与主体结构拉结牢固,每层要设拉结点在斜立杆上,横杆间距不大于1.5米。

2、挑架底部要用脚手板或其它木板铺满封严,外侧用密目网兜底封严,每层要满铺竹笆,防止物体滑落。

3、挑架搭设较高的,中间要采取分段卸载的措施,架上材料不能集中堆放。

4、作业层外侧和两端必须双层防护栏杆,密目安全网的接口要束紧。

(三)“三宝”、“四口”、五临边防护 “三宝”防护

1、进入施工现场任何人必须正确戴好安全帽,以防止物体打击头部。2、2米以上(含2米)的各种高处作业,周围又无安全依托的,必须系挂安全带,安全带要高挂低用。

3、无外架的多层建筑首层,必须支搭3米宽的绵纶安全网,安全网外高内低,网底距地面不小于3米,网底下不能堆放材料、设备和其他杂物。

4、高层建筑首层必须支搭双层6米宽绵纶安全网,外口高于里口,网底离地面不小于5米,网下不能存放设备、材料等杂物,随主体升高,每隔四层,增搭一道3米宽的安全防护。

5、高层建筑的电梯井内,首层必须设一道安全网,并随主体升高每二层再设一道安全平网,或用其它材料作封闭。

6、严禁在吊物下穿行或停留。四口防护

1、楼面上200×200㎜至1000×1000㎜的预留洞,一般可利用结构钢筋网进行防护,也可采用木板严密封闭牢固。

2、楼面预留洞口大于1米以上,周围用双层钢管护栏,中间兜设安全平网。

3、框架结构的首层周围用防护栏杆封闭,留出专用人行通道,并搭设宽于通道两侧各1米的防护棚。高层建筑必须搭设双层防护棚,用5㎝木板封严,不留孔隙。

4、楼梯口采用双层钢管防护,如能利用结构护栏防护更好。

5、电梯井口应采用自制焊接钢筋网自动门,既能并关,又固定牢固。

二、临边防护

1、深基础临边、楼梯口边、屋面周边、采光井周边、转料平台周边、阳台边、人行

通道两侧边、卸料平台两侧边的防护,必须统一用双层钢管防护,并在钢管上涂上红白标记。

2、绑扎钢筋大梁柱用的临时架子外侧,必须架设双层防护栏杆。

3、井字架提升机和人货电梯卸料平台的防护门,必须用钢筋焊接的开关门,不准使用弯曲钢筋作防护门。

三、预防触电事故的措施

1、新开工程项目必须编制施工用电组织设计,实行三相五线制,三级配电,二级保护。使用标准配电箱,动力箱与照明要分开。

2、支线架设要架空,不准把支线架在钢管脚手架上和其他导电体上,现场照明不准使用花线。

3、砼振动器的电源线,严禁在钢筋网上拖拉,以免钢筋扎丝穿进电源线,造成传电在钢筋上,发生重大触电事故。

4、按规范要求,现场值班电工,每班不少于2人,特别是夜间值班。

5、未经专业安全技术培训,不准操作电工作业,电工必须持证上岗。

6、施工现场不准使用无箱家用电器的塑料插座,三角型塑料插座,必须使用末级配电箱。

7、地下室和潮湿的作业场所的照明,必须使用安全电压。

8、现场电源接头用绝缘胶布包扎良好,不准用塑料包扎,接头不能放在潮湿地上和水中。

9、配电箱内的破损电器要及时更换,接线不能搭设或采用线头直插,不准把出线直接接在漏电保护器上。

10、在施工工程外侧与边缘有外高压电线,安全距离小于最小规定要求的,要加屏障遮护,用围栏或防护网进行防护,防止塔吊、脚手架以及长钢筋等触及高压线发生事故。

四、预防机械伤害的措施

1、现场上固定的加工机械的电源线必须加塑料套管埋地保护,以防止被加工件压破发生触电。

2、按照《建筑施工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要求,做好各类电动机械和手持电动工具的接地或接零保护,防止发生漏电。

3、各种机械的传动部分必须要有防护罩和防护套。

4、现场使用的圆锯应相应固定。有连续二个断齿和裂纹长度超过2cm的不能使用,短于50cm的木料要用推棍,锯片上方要安装安全挡板。

5、木工平刨口要有安全装置。木板厚度小于3cm,严禁使用平刨。平刨和圆锯不准使用倒顺开关。

6、使用套丝机、立式钻床、木工平刨作业等,严禁戴手套。

7、砼搅拌机在运转中,严禁将头和手伸入料斗察看进料搅拌情况,也不得把铁锹伸入拌筒。清理料斗坑,要挂好保险绳。

8、机械在运转中不得进行维修、保养、紧固、调整等到作业。

9、机械运转中操作人员不得擅离岗位或把机械交给别人操作,严禁无关人员进入作业区和操作室。作业时思想要集中,严禁酒后作业。

10、打夯机要二人同时作业,一人理线,操作机械要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严禁在机械运转中清理机上积土。

11、使用砂轮机、切割机,操作人员必须戴防护眼镜。严禁用砂轮切割22#钢筋扎丝。

12、操作钢筋切断机切50cm以下短料时,手要离开切口15cm以上。

13、操作起重机械、物料提升机械、砼搅拌机、砂浆机等必须经专业安全技术培训,持证上岗。坚持十不吊。

14、加工机械周围的废料必须随时清理,保持脚下清,防止被废料拌倒,发生事故。

五、预防坍塌事故的措施

1、坑、沟、槽土方开挖,深度超过1.5米以上的,必须按规定放坡或支护。

2、挖掘土方应从上而下施工,禁止采用挖空底脚的操作方法,并做好排水措施。

3、挖出的泥土要按规定放置或外运,不得随意沿围墙或临时建筑堆放。

4、基坑、井坑的边坡和支护系统应随时检查,发现边坡有裂痕,疏松等危险征兆,应立即疏散人员采取加固措施,消除隐患。

5、挖孔施工应按照“人工挖孔桩安全管理办法”执行。

6、各种模板支撑,必须按照模板支撑设计方案要求,立杆、横杆间距必须满足要求,不能减少和扩大,特别是采用木支撑施工法,防止模板砼施工时坍塌。

7、施工中必须严格控制建筑材料、模板、施工机械、机具或其他物料在楼层或屋面的堆放数量和重量,以避免产生过大的集中荷载,造成楼板或屋面断裂坍塌。

8、距临时围墙2米内不能搭建宿舍、仓库等设施。

9、安装和拆除大模板,吊车司机与安装人员应经常检查索具,密切配合,做到稳起、稳落、稳就位,防止大模板大幅度摆动,碰撞其他物体,造成倒塌。

10、架子上不能集中堆放模板或其他材料,防止架子坍塌。

第五篇:儿童意外伤害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

儿童意外伤害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

刘娟

儿童期意外伤害也称儿童期意外事故,是指由意想不到的原因对儿童造成的损伤或死亡。近年来,儿童意外伤害呈逐年上升趋势,成为威胁儿童生命安全、身体健康、影响生活质量的主要问题[1]。其发生率高,后遗残疾多,已成为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它不仅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沉重负担,还严重影响了儿童正常的生活、学习和身心健康,它已被国际学术界确认为21世纪儿童期重要健康问题。学龄前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由于感知能力和自我意识的发展尚未成熟,成为意外伤害的高发年龄段。本文通过对引起学龄前儿童意外伤害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1 危险因素分析 1.1个体因素

1.1.1年龄

学龄前儿童年纪小,心理行为发育不成熟,对周围环境充满好奇,具有强烈的探索欲望,活动能力逐渐增强、范围增大,同时又缺乏生活常识、自我保护能力和辨别能力,在面临危险或潜在危险时,易受到伤害。

1.2 性别

众多研究表明,男性儿童发生意外伤害的几率明显高于女性儿童,这与男女儿童的行为差异有关。男童生性顽皮、好动,活动频率高、范围广,情感冲动,探究欲强,喜爱冒险,因而更易发生意外伤害。学龄前儿童发生意外伤害的最主要类型为摔伤、碰伤、交通意外、坠落伤、切割伤、烫伤、锐气伤等[2]。1.3 气质类型和行为

儿童气质会影响儿童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儿童的行为动机和气质、能力都与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3]。张劲松研究结果显示[4],难养型气质儿童易出现各种行为问题,并可能导致适应不良,同时还发现启动缓慢型儿童的行为问题也较易养型多。众多研究结果均表明难养型和启动缓慢型儿童意外伤害发生比率明显高于其它气质类型。美国明尼苏达州大学对幼儿园儿童进行心理研究发现,与正常儿童相比,意外伤害的儿童多表现为好动、行为冲动、情绪不稳、粗暴、注意力不集中、大胆冒失等特点,具有明显的事故倾向。2 家庭因素

2.1 家庭一般状况

父母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收入、子女数、家庭类型等因素与儿童意外伤害密切相关。父母文化程度低、经济收入低、子女多、单亲家庭或留守儿童,这些家庭中的父母对意外伤害的防范意识不足,使儿童受到安全教育的及时性和频率降低,意外伤害的危险度随之增加。

2.2 家庭生活场所

建筑设施和室内装修不合理;在室内外及住房周围存在危险因素,如地面光滑、室内光线不足、室外周围有水塘、深坑、公路等;一些家庭设备或具有安全隐患的物品摆放不当;食品、药品、物品及其它化工品保管不当;玩具、家电等产品的设计缺乏安全性,如玩具噪音过大会损伤儿童听力,难以清洗的毛绒玩具会传播疾病,颜色鲜艳的玩具含铅量相应高,由于儿童吸允、啃咬将漆皮吃入体内,造成慢性铅中毒;再加上对儿童照顾不周,均易导致各种意外伤害的发生。社会因素

随着社会发展,城市交通日益发达,车辆剧增与交通管理脱节,儿童缺乏应有的交通安全常识,导致儿童交通事故日益增多;城市高层化建设;儿童公共设施和幼儿园体育设备及器材从设计到制造的各个环节缺少安全预防性监督;媒体对意外伤害的危害性宣传不到位,未引起儿童、家长及幼儿园教师的充分重视;医院急救运转系统不健,都大大增加了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几率。2 预防对策

2.1 积极开展教育干预

教育干预是预防儿童意外伤害4E干预理论 [5]即教育干预(education)、技术干预(engineering)、强制干预(enforcement)、和经济干预(economics)中的重点。教育干预是指通过健康教育增强人们对伤害危险的熟悉,改变不良行为。刘可等认为[6],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地控制意外伤害的发生。护理人员是健康教育的主要执行者,在预防儿童意外伤害中担负有重要责任。他们应将儿童、父母、幼儿园教师作为重点干预人群,根据不同儿童的气质类型或性格特点进行个体化教育干预。同时通过教育干预也可提高家长及教师对意外伤害的警惕性和预防性,使他们掌握安全防范常识,及时发现和排除意外伤害隐患,从而避免或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加强安全教育和安全训练

学龄前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已有明显发展,有较强的模仿力和求知欲,家长和教师可采用做游戏、讲故事、看图片等方式,将预防意外伤害的常识融入到日常生活和教学中。培养训练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改变不良行为,识别各种危险因素,使儿童由被动保护向识别危险、主动避开危险转变,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控能力,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重视环境安全管理

加强危险源的管理和改变危险环境可降低意外伤害的发生率。由于儿童具有好动、好奇心强、辨别能力差等特点,在一些有危险隐患的地方张贴明显的安全标志;阳台、窗户安装护栏网,及时关闭;开水瓶、电熨斗,锐利器具等应放在安全的地方;避免儿童接触电源;鼠药、农药、各类药品及消毒剂、洗涤剂要妥善放置,并告诉孩子药品或物品的用途及危害性,不可随便拿取,逐渐了解适应周围生活环境。加强急救和防护系统

建立健全院前儿童意外伤害的社会急救和防护系统[7],提高医务人员的急救技能。在急诊接诊时,医护人员不仅要有良好的专业技能,还应迅速及时、沉着冷静地处理每位意外伤害的儿童。由于意外伤害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知的严重后果,特别是发生窒息、溺水或触电时,现场急救尤为重要,护理人员应以社区为中心,开办家庭急救知识讲座及操作培训,教会群众做好儿童意外伤害的防护及简单易学的急救知识,如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简单的止血、包扎、固定等技术,提高意外伤害现场首次抢救技术,从而降低儿童意外伤害致残率和死亡率。

学龄前儿童意外伤害是由多种因素作用所致,其预防和控制是一系统工程,需要儿童、家庭、社会的共同参与。依其发生的危险因素,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加强健康宣教,增强儿童自我保护意识,强化家长、教师的安全防范意识,最大限度的减少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提高儿童生命质量。参考文献:

[1] 石淑华.儿童意外伤害的预防.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6,(4):326-328.[2] 方鹏騫,吴卫东.学龄前儿童意外伤害流行病学特征及预防对策研究.市场与人口分析,2001.7(1):25-30.[3] 李亚萍.城市学龄前儿童意外伤害的社会因素及其干预策略分析.医学与社会,2001,14(6):24-25.[4] 张劲松,王玉凤.儿童气质与行为问题关系的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10(6):248.[5] 向伟,丁宗一.儿童意外伤害的预防及措施.中华儿科杂志,2003,41(11):876-879.[6] 刘可,冯启璋,张慧洁.广州市儿童发生意外伤害与其父母知识态度和行为的相关性研究.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1):809-810.[7] 余凤妹,刘雪迎.儿童意外伤害原因分析及其预防措施.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2006,3(1):57-58.作者简介:张晓静(1971年—),女,主管护师,本科,工作单位:032000 山西汾西矿业集团公司职工总医院;刘娟(1972年—),女,主管护师,本科,工作单位:031302 山西汾西矿业集团公司河东矿职工医院

下载五大伤害及预防措施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五大伤害及预防措施.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校校内学生意外伤害的预防措施

    我校校内学生意外挤撞、踩踏伤害的预防措施 蕉城实小 罗纬经 6--7月通过中国教师研修网参加了全国中小学校长校园安全管理国家级远程专题培训。经过认真学习学校安全突发事......

    矿井五大灾害预防措施及处理计划前言(大全五篇)

    矿井五大灾害预防措施及处理计划前言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矿工的人身安全和国家财产时刻受着水、火、瓦斯、煤尘、顶板等五大灾害的威胁。为了落实党的安全生产方针,确保职工生命......

    不良考试五大心理特点及其主动预防措施

    不良考试五大心理特点及其主动预防措施 考试成绩好与差,除与知识掌握及应考状况直接相关外,应考的心理状态以及由它表现出来的情绪状态也直接或间接影响到水平的发挥。平时成......

    问题及预防措施

    钻孔灌注桩(148-150) 施工中易出现的问题及预防和处理方法 一、钢筋笼上浮 原因分析:混凝土在进入钢筋笼底部时浇筑速度太快;钢筋笼未采取固定措施 防治措施:当混凝土上升到仅仅......

    出租车驾驶员职业伤害预防措施告知书(五篇)

    衡阳市津湘汽车经营有限公司 出租车驾驶员职业伤害预防措施告知书1、胃病 驾驶员应做到合理安排车辆行程,做到间隔4-5小时用餐一次,定时定量,坚持“衡、软、缓、淡”的饮食习惯......

    二级建造师:关于预防“五大伤害”事故措施

    二级建造师:关于预防“五大伤害”事故措施 2008-10-6 14:25 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和机械伤害、坍塌在建筑中随时威胁着职工的生命安全,把它统称为“五大伤害”。 为了保障......

    防疫知识及预防措施

    防疫知识及预防措施防疫知识牢记预防措施1.防控六坚持:坚持科学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保持手卫生,做好健康监测,做好饮食卫生,做好日常清洁消毒。2.坚持做好个人防护,出门随身携带口......

    矿山地质灾害及预防措施

    矿山地质灾害及预防措施 (陕西 西安科技大学 地质与环境工程系 710054) 摘 要:本文论述了矿区存在的几种主要地质灾害的基本特点和致灾原因。提出了矿山地质灾害预防与治理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