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更新理念是企业稳定发展的思想基础
更新理念是企业稳定发展的思想基础
思想作风建设是一项与时俱进、常抓常新的工作,面对当前煤炭市场发展的新形势、新挑战和新任务、新要求,企业能否实现快速发展、稳定发展,各级管理人员如何更新理念变得尤为重要。
更新理念是个复杂的问题,受制于多种原因,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既有能力问题,也有技巧问题;既有历史因素,也有文化因素;既受制理论进步,又受制实践的发展。所以转变思想、更新理念要积极创新方法,拓展途径,提高成效。
首先,要善于学习,获得新知识、知晓新理论、了解新信息、掌握新方法;其次,要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用新思维看待新事物,研究新问题,探索新规律。再次,要经常反思。要善于利用反思作为转变思想、更新理念的契机,引导我们敢于直面过去,直面错误,总结教训,以错误为警戒,变错误为财富,去创造新的理念和新的生活。
那么如何更新理念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要提升“忧患意识”。树立居安思危、不进则退的危机意识;破除消极等待、坐享其成的等靠思想,树立抢抓先机、乘势而上的机遇意识;破除双手向上、贪图安逸的享乐思想,树立勤俭节约、清正廉明的廉政意识。
二要提升“责任意识”。破除注重个人、忽视集体的小团体思想,树立精诚团结、密切协作的全局意识;破除推诿扯皮、应付了事的敷衍思想,树立不讲条件、敢于担当的执行意识;破除心浮气躁、与民争利的官僚思想,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公仆意识。
三要提升“创新意识”。破除坐井观天、闭目塞听的封闭思想,树立放眼世界、洞察未来的开放意识;破除本本主义、唯上唯书的经验主义思想,树立打破常规、求新求变的创造意识;破除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保守思想,树立与时俱进、大胆实践的开拓意识;破除患得患失、畏首畏尾的守业思想,树立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拼搏意识。
作为远离故土、外出创业的管理人员更要带头更新自己的理念,扭转长期以来在部分管理人员头脑中形成的思维定势。一是要克服“区域划分、短期行为”的思想;二是要克服“守土恋家、小富即安”的思想;三是要克服“畏难怕苦、推卸责任”的思想;四是要克服“得过且过,好人主义”的思想。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修养,力求学有所悟、学有所获,通过学习提高认识,开阔视野,拓展思维,理清思路,自觉更新理念,从科学理论中汲取营养,不断提升自身业务和技能,获得发展的思路和动力。
同时公司管理层也要更新管理人员选拔任用理念,优先培养选拔经过创业磨练、创业实绩突出的基层管理人员,对有突出贡献的人员要进行重奖,使勤于创业、吃苦耐劳的员工在公司得到尊重、得到实惠,对无管理意识又无管理能力和实绩的平庸管理人员进行调整,让管理人员在其位谋其政,真正体现不作为就失位的管理人员使用导向,使各类人才发展有空间、干事有舞台,做到用事业造就人才、用环境凝聚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实现生产效率、经济效益最大化,形成良好的稳定发展氛围。
恒东立业
孟凡强
2012年1月2日
第二篇:更新培训理念
更新培训理念,创新企业培训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世界经济一体化,企业培训尤如一股强劲的东风吹遍祖国大江南北,政府、部门和企业从来没有象现在那样重视培训,有人说培训的春天又回来了。的确,在这千军万马做培训的时候,无凝促进企业学习型组织的建立、效益的提高,可也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诸如法制缺位、市场混乱、运作无序等。但关键还是培训理念问题。本文试就这个问题谈点粗浅的认识,以求创新企业培训。
一、什么叫培训
(一)培训不是教育
培训,顾名思义,就是培养和训练,它是教育的延续和深化,与教育有着本质的区别。可作为一名从事企业培训工作的政府官员,我深切地体会到:几十年来我们不是在做培训,仿佛是在做教育。从机构上讲: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有关部门,负责培训的机构大多称教育处(科),就连我们主管企业培训的经贸委,也是2000年机构改革时才把教育处改为培训处(科)的,有的至今还叫人教处(科);有的企业人力资源部、培训部也是近几年才设立起来的。从教材上讲:大多是国外引进的,很少有专门培训的教材。有的部门和机构印发的培训教材,却是大学老师们编的,有的简直是学校教科书的翻版。从师资上讲:大多是院校的老师占领了培训讲台,市场经济较发达国家,一般是培训师或总裁、总经理授课,剑桥培训师比一般大学教授身份都高。我们国内近几年才谈论培训师,真正拿到资格证书的却很少。事实上,培训和教育不是一回事:教育主要是教知识、学知识、考知识;培训则更注重培技能、训技能、用技能。起码有十个方面不一样:
1、时间不一样:教育长、培训短。教育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大学都有规定的学制,时间都很长;培训相对时间较短,一年半年,甚至一天半天都有。
2、范围不一样:教育广,培训窄。教育涉及的学科、专业、课程相当的广泛;培训则比较窄,而且集中在一个点或一个专业上。如:项目管理(PM)、精益生产(LP)、全面质量管理(TQM)、客户关系管理(CRM)等培训。
3、教材不一样:教育浅,培训深。教育一般是普及性知识,有规范的教材,且比较浅;培训则是实战的理论和操作的探索,教材比较深,有的甚至只有讲义,没有教材。
4、场所不一样:教育固定,培训不固定。教育一般是在学校固定的场所进行,培训的场所可灵活多样,会场、课堂、车间都行。
5、费用不一样:教育低,培训高。我国实行9年义务教育,费用很低,既便是大、学费用也不高;培训费用却很高,一两天的培训二、三千元。著名的LEG公司为商界精英提供了为期3天的“灵魂训练”课,收费3000美元,比我国9年中小学教育费用还高。
6、对象不一样:教育年龄相近,培训差异较大。教育对象一般是同班级同一年龄般,年龄相差不大;培训对象不仅同班级年龄相差很大,而且来自的行业、单位都很不相同。
7、方法不一样:教育单向灌输,培训双向交流。教育大多采取老师向学生单项灌输的授课方法;培训则是导师与学员双方互动式的授课、沟通与交流。
8、师资不一样:教育要求科班出身,培训则多从实践中成长。全国不少的师范学院就是培养老师的,还有专门的教师进修学院;而培训的导师大多从实践中来的,如世界著名培训大师卡耐基,台湾在大陆很有名的培训导师林正大。
9、行为不一样:教育是个人、政府行为,培训是单位、企业行为。记得一句古训:学而优则仕。从小父母就交代你,要好好读书,长大才有出息,才能做官。所以你就“两耳不问窗外事,一心专读圣贤书”。政府提出科教兴国,每年大笔的资金投入,还搞希望工程。单位有重要工作就派人去培训,企业也把培训作为企业发展的动力和员工福利。
10、目的不一样:教育是获取知识、考取文凭,培训是提升能力、获得资格。总之,教育一般是学校里有组织的教学过程。培训则是通过正式的、有组织的、指导的方式获得与工作要求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二)培训是一项投资
1、培训是软投资
企业投资主要有软、硬投资两大项。软投资是指人才,也叫人力资本投资;硬投资是指厂房、设备,也叫物资资本投资。过去,企业习惯高薪去挖人才,结果人才这山望着那山高,留不住。所以,现在企业家聪明了,自己培养人才。一是选送去学MBA、DBA,或出国培训。二是企业通过机构和自己组织培训。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不仅是生产型组织,更是一个学习型组织,每个企业都将更加关注培训。现代企业培训的实质是塑造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本,企业人力资本的增长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核心条件。目前和未来一段时间里,在配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有能力的企业要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增加人力资本的存量,提高人力资本的能力,调整人才的结构。实现这个目的的主要途径就是企业培训。技能是一个国家和企业保持长久优势的唯一源泉,而技能的完善是无止境的。
国家的强盛和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人力资源的开发,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寓于企业的发展之中,并服务于企业发展。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奥多.舒尔茨提出:有技能的人的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为重要的资源;人力资本的投资效益大于物力资本的投资效益;培训投资是企业人力投资的主要部分。
企业培训,作为直接提高经营管理者能力水平和员工技能,为企业提供新的工作思路、知识、信息、技能,增长员工才干和敬业、创新精神的根本途径和极好方式,是最为重要的人力资源开发,是比物质资本投资更重要的人力资本投资。据经合组织的研究报告,培训对工资和劳动生产率产生重要的正面影响,对工资的影响大约在5%15%之间。
2、培训是高回报的投资
在知识经济时代,不仅企业将会更加关注培训,政府、社会团体等各个方面都会比现在更加重视培训,大多数发达国家在培训方面投入已占GDP的2.5%。美国企业培训经费一般占职工工资总额的10%左右,欧洲国家达5%-10%,我国是1.5%,最近国务院发文提高到2.5%。相信,随着知识经济步伐的加快,培训将会得到更大发展,政府将更支持培训。
为什么发达国家非常重视企业培训呢?主要是培训回报率极高,美国权威机构监测,培训的投资回报率一般在33%左右。在对美国大型制造业公司的分析中,公司从培训中得到的回报率大约可达20%-30%。
摩托罗拉公司向全体雇员提供每年至少40小时的培训,这在美国已属较高的培训水准,但公司仍然在不断加大对员工培训的投入,重视员工培训给摩托罗拉公司带来了好处。调查表明:摩托罗拉公司每1美元培训费可以在3年以内实现40美元的生产效益。摩托罗拉公司认为,素质良好的公司雇员们已通过技术革新和节约操作为公司创造了40亿美元的财富。在澳斯汀新建的MOS--Ⅱ芯片厂是世界上少数几家最精密的芯片制造厂,其电路的精密程度是头发直径的1/200,这样一家工厂一般要3-4年时间的准备才能开发,而摩托罗拉只用了18个月。
摩托罗拉公司的巨额培训收益说明了培训投资对企业的重要性。其他许多国家政府和企业,都极大增强了教育培训投资的力度,将之作为一项战略措施,加速实现人才资本化。美国企业每年花费约600亿美元,用于员工教育培训,竟与全国全日制四年制大学的教育经费相当。每年大约有800万人在企业中学习,与高等学校录取的大学生人数相差无几。美国诸多大企业着力强化人力资本投资,例如IBM公司每年员工培训费用高达10亿美元。美国最大的100家工业企业,用于科技人员专业知识更新和拓展的经费每年增长25%,有的公司,如国际商用机器公司、通用汽车公司、西屋电器公司、杜邦化工公司、德州仪器公司和福特公司等每年竟增长40%。除企业内部培训外,政府部门和企业在经费、师资、基建方面大力资助各种类型的教育培训中心。目前,美国每年接受教育培训的工程师占全美工程师总数的20%,工程师人均教育培训经费每年超过8000美元。法国政府和企业同样在全面展开教育培训投资,政府在该方面支付的经费约为全国普通经费的25%,企业支付的经费则为职工工资总额的10%左右。由于法国企业人力资本投资有保障,经费充裕,因而各企业有1/3以上的工程师和管理人员进行脱产或半脱产接受培训和继续教育。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还没有认识到培训也是一种投资。这是很遗憾的事情。
3、培训投资也有风险
从理论上讲,任何投资都有风险,这是投资特有的属性。培训投资和其他投资一样也有风险。一方面它有可能带来利润、收益的增加;另一方面它也可能带来负收益,即培训投入大于培训收益。但它更侧重表现了培训对企业收益增长的重要作用,而不是企业成本的增加,这就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培训的特征。问题是,我们的企业在培训上有误区:一是要正规的,有的企业参加一些院校的正规培训,但内容千篇一律,几年一贯制,没新东西,觉得花钱不值;二是要贵的,我们有的企业搞培训只要贵的,花大钱去学EMBA、MBA,或常年请大学代培,结果企业发展战略和机制不行,学回来的人用不上,还要这要那不安心,弄不好鸡飞蛋打走人了。三是要名人的,一些大型论坛或名人讲座,不管对我这个行业或企业有没有针对性,都去买票听,后来反思,花不少钱,却没什么收获;四是要无奈的,有的亲朋好友或上级领导要你去参加某个培训,十分无奈,你顾及情面去了,也不管有什么收获。等等。人们都把它看做培训投资的风险,其实不然,问题出在企业如何选择培训、怎么做培训上?
(三)培训是一个诱人的产业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培训已形成了一个非常诱人的产业。主要表现在:
1、培训机构增长加速
近年来,除政府、部门等原有的培训机构外,新增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地增加。一是中介机构办培训:行业协会纷纷成立培训部或培训中心;二是中外联合办培训:国外培训机构和院校与国内合作或建立办事机构;三是民营力量办培训:民办培训机构增长很快;四是企业自主办培训:企业自办培训、教育机构。进入新经济时代,中国掀起了一轮培训的浪潮,许许多多的企业成立了专业的培训部门,负责本企业的培训工作;同时,一夜之间,街头巷尾出现了不计其数的专业培训机构。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48000多家培训机构。
泰国政府格外重视对企业的教育培训,为了弥补国内培训机构之不足,拨款8亿美元设立培训基地;并于1995年2月推出员工培训私有化计划,国家鼓励私人开设培训学校,政府给予低息贷款并协助引进外国教材;此外政府还同美国、荷兰、丹麦达成实施培训合作计划协议,积极吸引和鼓励外国在该领域的投资。
2、培训市场迅速扩大
我国的培训市场近几年来发展相当迅速,呈现出成培增长的发展态势。2000年全国培训市场是200亿,2001年是300亿,2002年是500亿,2003年将达800亿。福建省2002年培训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达67132人,较前年增长12.8%,2003年将会有更大的发展。
3、培训产业已经形成一提到产业,大家自然想到工业、农业、服务业三大产业。但产业中还有一般产业和战略产业之分。一般产业指服装、纺织、玩具、鞋类、食品、部分金属制品、机械制品、电子产品等。战略产业是指对整个国民经济具有重要意义的基础工业和先导产业。培训业属战略产业的范畴。发达国家的培训业起步较早,也早已成为一个非常大的产业。我国培训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就组织、规模、市场和效益来看,也已成为了一个新兴产业。并且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第三篇:更新教学理念
更新教学理念 改进阅读教学
永善县示范小学
杨忠娣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它是识字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提高识字质量;能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提高听话、说话和作文的能力;能够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认识,受到思想教育和美的熏陶。《 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曾这样明确提出了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切实的搞好阅读教学。
因为我认为阅读伴随着人的终身,在阅读中能美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素养,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途径,因此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新课程标准对阅读有这样的阐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情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就要求阅读教学要改变原有的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以及“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阅读教学,建立起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阅读教学浅谈:
一、学生自主阅读,教师引导点拔的课堂阅读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这就决定了学习语文的过程是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则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那么,阅读就应成为学生的自主性阅读。为了落实学生的自主阅读,我的做法主要是:
1、鼓励学生自主质疑
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之门的钥匙毫无疑问地是问号”问题是思维的向导,当一个人有了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会激起求知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特别重视引导学生学会质疑问难,鼓励他们大胆提问。
刚开始,学生提的尽是些“鸡毛蒜皮”的问题,许多问题都不着边,尽管如此,我还是认真倾听,给予肯定。同时表扬一些问题提得好的学生,引导他们围绕课文重点来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起初由于问题提的多,课堂教学时间是会受到一些影响。为了避免问题重复或问题过于简单,我让学生先在小组中质疑释疑,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由组长记录下来,由小组代表在班上汇报,再由大家进行讨论。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的提问水平提高了,往往能紧扣教学的重、难点提出问题,因而提高了教学效率。例如,我在上《金色的脚印》一课时,先让同学们自读课文,然后问学生:“看了这篇文章,你读懂了什么?还存在什么问题?”同学们纷纷举手谈了自己读后的认识,同时也提出了问题:“狐狸在人们眼中是狡猾的动物,为什么正太郎要给它们投送食物?”有的学生问:“狐狸在地板下做窝难道不怕正太郎的家人把它们给抓了吗?”“为什么说脚印是金色的?”“为什么课文要以《金色的脚印》为题?”……看,这些问题不正是学习的关键吗?当这些问题都得到了解决,教学目的不也就达到了吗?
2、自读自悟,发表见解
有了问题,学生自然会急于寻求问题的答案,这就充分调动了学生探求真知,继续学习的积极性。对于问题,我并不急于分析、解答,也不马上进入讨论中,而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再进行阅读,“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修订版《小学语文教学大纲》)。通过再次的读,学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见解:“老狐狸冒着危险住在地板下完全是为了照顾小狐狸,这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这种爱让老狐狸特别勇敢。”“老狐狸对小狐狸的爱感动了正太郎,所以他给它们投放食物。”“狐狸的脚印被阳光照耀所以说是金色的。”有一位学生说道:“这个脚印是老狐狸救小狐狸留下的,说明它们一家人生死在一起,这种亲情是非常珍贵的,和《金色的鱼钩》意义是一样的。”……这些不都是孩子们自读、自悟的结晶吗?当然,由于学生的个性特征、情感体验、家庭社会背景的不同,对同一事物自然会有不同的感受,为了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让学生能够尽情地发表自己的想法,我让学生在文中深有感触的地方作旁注,写上自己读后的感受、想法,或是发表议论。有的同学是这么写的:“其实人与动物是可以和谐相处的,只要我们善待它。”“不仅是人,动物也有亲情。”“亲情真伟大!”……课本成了同学们表达情感的舞台,记录下了自己的独特感受。
3、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自主探究精神。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就要营造一种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课堂气氛,规矩少点,束缚少点,让他们思维动起来,语言活起来。在自主的前提下,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展开讨论,畅所欲言。正如叶圣陶先生说的:“上课,在学生是报告和讨论,不是一昧地听讲;在老师是指导和纠正,不是一昧地讲解。”新课标要求学生“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所以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对一些有争议、答案多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我就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交流,各抒己见,相互启迪。如,我在教《九色鹿》一课时,让学生就文中的国王、王妃、调达及九色鹿的人物形象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在课堂中各抒己见,课堂气氛活跃。有生说调达是一个见利忘义、恩将仇报的坏蛋;有生说国王是一位明君,能知错就改;还有的学生说王妃为了自己的漂亮,不惜牺牲别人,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虽然爱美之心人人都有,但不能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当然,大家都喜欢九色鹿,因为它漂亮,还乐于助人,不求回报呢!说着说着,急欲表现的孩子还迫不及待的要起来读出喜欢的人物……看到孩子们在讨论中既悟出了文章的道理,又能自主的提出见解,我也感到非常欣慰。这时何需我多言呢?
二 教师范读的重要性
朗读,是用明朗的有声语言转换书面语言的特殊阅读,是小学生必备的阅读能力之一。我们在教学中应突出一朗读为主的语感训练。
范读,可以让学生在教师正确流利的朗读指导下,通过语音的抑扬顿挫,语速节奏,在一定的语境中自然而然的感受课文的言语形式,体会语句字里行间的丰富意蕴。这里就给我们教师提出了一个要求:教师的语音必须是标准而规范的普通话,倘使教师本身基本功不过关,字音五花八门,读出来的是带有本土方音的“半普”这就会对学生造成语义含混或是出现字的歧义理解。从而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不但使作品失去原来的美感,还会让学生在教师的误导下失去朗读的兴趣。
因而,教师的本身素质非常影响学生!如果教师有一口纯正的普通话,那不但对于学生平时的语感训练有帮助,而且对于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涵也是很有作用的。
二、将阅读扩展到课外 凯勒说过:“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无限辽阔的海洋。”书是孩子们认识世界的一个窗口,但如果把眼光盯在有限的课本知识上,那是远远不够的。新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因此,我注重把学生的阅读扩展到课外,让他们开拓视野,自觉地在书海里遨游,汲取丰富的养料。
首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向学生推荐优秀的童话、散文、小说及科普读物,利用晨读或阅读课时间向学生讲讲书中人物的先进事迹,精彩片断,当引发了他们的好奇心之后,就适可而止,让他们去找原书来看。推荐了书目后还要定期举办一些活动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读报”、“成语竞猜”“读书交流会”等。或者从自己平时阅读积累的内容中确定一个主题,教他们制作剪报集、手抄报,这样既督促学生认真阅读又检验了阅读效果。
其次,背诵、摘抄优秀诗文,读练结合
从三年级起,我每周就向同学们推荐优秀的诗歌、散文,让他们摘抄在一本专门的好词佳句本里,熟读成诵,并运用在自己的写作中。之后建议他们将平时阅读中看到的精彩片断、名言佳句摘录下来,制作摘录式读书笔记。到了五年级就要求学生每周写一篇读后感式读书笔记,把自己本周看的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的心得体会写下来。既开拓了视野,又丰富了知识,同时还提高了写作水平。
平时我还要求学生准备一个练笔本,有时上完一篇优秀的文章,觉得有必要了解一下学生的所思所想,则要求他们写一小段话。或者身边发生了什么突发事件,都可以写一下。“生活处处有学问”,只要他们善于去寻找,总是会有收获的。
总之,只要我们从神圣的讲台上走下来,以生为友,由“课堂权威”转变为“课堂民主”,创设适合学生的教学,充当好“平等中的首席”,就能真正落实学生阅读的自主权利。
第四篇:更新管理理念
更新管理理念,做好班级工作
山东省胶南市琅琊镇中心小学
王翠香
班级日常管理工作中,有些班主任老师非常勤奋,每天早出晚归,埋头苦干,经常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他们对工作认真负责,为班级工作操碎了心,说破了嘴,跑细了腿,用尽了十八般武艺,但往往事倍功半,管理效果不尽人意。如果认真分析,就不难发现,这些班主任老师管理理念落后,管理方式简单。如果更新管理理念,调整管理策略,班级管理就能走出“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困境。
观念一:我的地盘我做主
评析:长期以来,在一些班主任的心目中,学生成了被管教的对象,自己才是班级的主宰。毋庸讳言,班主任是班级活动的组织者和引领者,但班级真正的主人应该是学生。因此班主任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扬民主,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班主任如果独断专行,凡事一个人拍板定案,做出的决策就难免偏颇,有失公允,不会得到学生的理解和支持,其执行力就会大打折扣。久而久之,班主任成了孤家寡人,成了学生的对立面,弄得人心向背,还怎么能管理好班级呢?
对策:既然班级的主人是学生,那么班级管理理所当然就应该让学生唱主角。班主任应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树立生本思想和服务意识,尊重学生,把学生当成朋友,相信学生,班级的事情多与学生商量,充分发扬民主,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学生的主人翁地位奠定了,积极性提高了,班主任良好的愿望就会变成学生的自觉行动,管理才会出效益。
观念二:好学生什么都好
评析:“一俊遮百丑”。在一些班主任眼里,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什么都好。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别的方面肯定好不了。这种观念是片面的,正是这种理念作怪,班中的优生会因此变得越来越骄横,越来越放任。后进生变得越来越自卑,越来越消极。看问题以偏概全,一叶障目,不见森林。对策:看问题要一分为二,处理事情要客观公允,不要戴着有色眼镜看学生。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我们既要看到学生身上的优点,也要看到学生身上缺点和存在的问题,发扬优点,克服缺点才会有进步。优生也有自身难以克服的缺点,比如自负、协作意识和抗挫折能力较差,这些已经成为优生自身难以逾越的屏障,需要老师指点后改正。后进生也有闪光点,比如关心他人、集体荣誉感强,这些需要发扬光大。如果教师能因材施教,帮助优生克服自身缺点,给后进生指出一条光明大道,优生就会变得越来越优,后进生就会对自己产生信心,变消极为积极,后来者居上。
观点三:听话的学生才是好学生
评析:一些班主任老师喜欢听话、顺从的学生,对这些学生倍加赏识,关爱有加。不喜欢那些与自己持不同见解的学生,对这些学生往往态度冷漠,横挑鼻子竖挑眼。学生对此颇有意见,弄得师生关系紧张甚至对立。
对策:不听话的孩子往往有思想、有个性,不唯唯诺诺,不循规蹈矩。敢于直言,凡事有自己的主张是学生走向成熟的标志,这些学生往往富有创造力,不应成为我们班主任打压的对象,而应该加以呵护。作为班主任,我们应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多听听学生的意见,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去接纳学生的不同看法。只要学生看法正确,我们就应采纳;即使看法不正确、行为存在偏差,也不必大惊小怪,可以加以引导。
观点四:我的看法不会错
评析:有些班主任老师处理班级事务往往主观臆断,不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认为自己的理论水平高,经验丰富,看问题肯定不会错。我们不是先知先觉,高高在上,浮在上面,凭想象做出的决策往往不合实情,怎么就不会错呢?
对策:沉下心来,俯下身子,走到孩子们中间,与孩子们打成一片,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决策前多做调查研究,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广泛征求意见,反复论证,做出的决策才会合乎实情,才会科学。只有这样,才会把班级的事情办好。观点五:只要勤奋就够了
评析:有些班主任老师认为要管理好班级只要勤奋就够了,因此他们每天从早忙到晚,班级事务事无巨细,事必躬亲,常常忙得焦头烂额。这样做一方面体现了班主任的敬业精神,但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班主任角色错位,工作思路不清,分不清轻重缓急。这样做累坏了自己不说,学生的自立能力、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得不到应有的锻炼。
对策:班主任对班级工作要目标明确,善于抓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努力做到总揽全局、收放有度。学生能独立做的事,班主任不要去做。指导学生能做好的事,班主任也不必去做。班主任应集中精力抓好班风和学风建设,当好学生的导演和参谋。
每一种教育行为背后都有一种教育理念在支撑。旧的教育理念已经不适用新课改的需要,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需要摒弃。更新管理理念,转换教育角色,创新教育方式,我们的班级管理就会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人局面。
第五篇:更新教学理念
更新教学理念走进高效课堂
——赴凤翔县儒林小学学习总结及心得
高效课堂,顾名思义,应是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应是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
就在高效课堂的口号已铺天盖地,在我县我校的实施亦蓄势待发,而我辈尚停留于纸上谈兵之层面,不知其为何物之时,个人十分荣幸的被派随校团于2014年3月5日至6日奔赴宝鸡市凤翔县儒林小学进行了为期两天的“高效课堂”主题参观学习。两天时间,除却路途占时,在儒林小学实际学习时间仅一天,本人随团参与及自主选择的学习参观活动主要有三:一是听取“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的专题经验介绍;二是翻阅大量文字资料,观摩高效课堂成果;三是观数学课三节并参与互动交流活动。现基于个人见闻及感受就本次学习进行简要总结。
一、经验分享促使理念更新
在杨校长所做的学校概况及历史过往简介和康校长所做的题为“走进问题导学,创建学本课堂,引领师生成长”的工作经验分享中,我感触最深的有以下两点:一是通过对学校概况的了解,该校的教师工作负荷和敬业精神着实让我惊呆了,2100余名学生,班均人数80左右,在岗教师仅52人,工作负担可想而知,搞高效课堂的教改项目推进的难度和效果也是难以想象。而老师们面对工作依然一丝不苟,兢兢业业。这让我校本来工作负荷就很重的老师们情何以堪?我没有资格再认为自己的工作很累了。二是该校对“高效课堂”项目的部署十分精心,因地制宜,周密安排,大胆实践,勇于创新的态度和精神值得学习。面对实际,他们克难攻坚,从理论学习到自主研修,从制度更新到评价改革,特别是能结合实践抓重点攻关,使得“先学后导、问题评价”的教学模式以及“五步六化”(自主预习前臵化、导学订正基础化、问题生成重点化、展示交流多元化、训练拓展精准化,师生评价个性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该校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二、资料浏览彰显教改成果
因为参观学习,儒林小学预先将诸多可以体现高效课堂成果的文本资料在多媒体教室予以展示。名目之多、资料之丰让我大开眼界,理论篇、学习篇、实践篇、制度篇、成果篇等丰富内容均予以分类整理,从中可见,从领导到教师、从学生到家长人人出力,个个实践,无论虚实,记录详尽,方才有如此文本规模。因时间及陈设因素,我仅仅浏览到了所带数学学科的几本教师所编撰及使用的导学案及配套的导读单、训练单等,据介绍,在实践过程中根据操作的实际情况,由最初的一案三单、两单逐步改进为现在的一案一单。欣赏着数学学科导学案,我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整册教材的导学案编写十分齐全,每节课经教导处审核签字方可投入使用,既有集体备课的框架,又有教师个人使用的批注及反思。最重要的是透过导学案,可以看出师生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一切以学生为本,分组学习展示的设计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最新教学理念,同时可以看出现今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中的自主预习这一前臵环节对课堂的高效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观课交流碰撞思维火花
两天的时间我共参与了三节数学课堂的学习。第一天数学组全体老师观摩了市级教学能手刘永梅老师展示的四年级数学《三角形内角和》,第二天我自主选择学习了张丽琴老师执教的五年级数学《倒数》和谭小琴老师执教的六年级数学《实践活动》。
通过观课,传说中的高效课堂的“围圈圈、发单单、站边边”有幸让我亲眼目睹,在我看来,这一方面是对这种现象的调侃,又是对这种生本课堂模式的真实写照。他们的课堂看似波澜不惊、不事雕琢,但处处匠心独运、时时亮点闪耀,展现了儒林小学教改的实力和教师的风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整个课堂既注重对个人的评价,更注重对合作学习小组的评价,灵活的教学形式,自由的学习氛围,是该校“先学后导、问题评价”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展示,是当前大环境下的高效课堂。印象极为深刻的是每节课的“学术助理”基本代替了传统课堂的教师角色,教师言语不多,仅在必要
时刻进行引导。80人左右的大班大多被划分为6个学习小组,每组均有一华丽组名、一励志口号,黑板上有一块属于本组的领地进行实时的学习展示。每当学术助理安排一学习任务,各组成员立马凑在一起讨论交流,之后各组均有代表进行展讲和交流,此一刻,学生展示的积极性几位高涨,更难能可贵的是学生的胆量和语言表达的能力真的是令我辈啧啧称赞。
在互动交流及研讨环节中,两校的领导及一线教师进行了十分积极而实在的互动。限于时间安排,我校的领导及教师就高效课堂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儒林小学的老师请教了十余个非常现实的问题,该校的领导、老师均进行了耐心的解答和无私的分享。关于数学学科我最为感兴趣的问题有二:(1)、吴校长所提出的“结构化预习是如何操作的?”(2)、我县教研室数学教研员李丽老师所提出的“高效课堂中如何处理数学课预习与学生自主思维的矛盾?”
遗憾的是对于吴校长所提出的问题该校教师主要就语文学科做了经验分享,作为数学老师,并没有得到满意的解答。
而李老师所提出的问题,对方教师的解答也较为模糊,而且其观点我个人并不赞同。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是强调不管做什么事,要事先有充分的准备。也许是基于此,培养学生预习习惯和提高预习能力成为高效课堂模式中教师极为重要的一项工作,而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也是必不可少的。而个人认为,“数学是思维的体操”,绝大部分的小学数学课程内容,倘若安排学生预习,课堂学生对知识没有了新鲜感,导致课堂缺乏生机。因为小学数学的内容并不是很深奥,而且教材的编写很适合学生自学。不利于课堂随机资源的生成,学生经过预习后,对可能出现的情况都有了了解,也就很难出现课堂生成的新素材,常常会禁锢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多解性方案也很难呈现。学生的思维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进步和发展的,一旦学生对 论已然知晓,他们很难有耐心退到思维的零起点,也很难进一步思考了。基于个人的这种想法,小学数学从教十四载,我从未安排过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预习。我想若真是个人的这种观点再不断坚持,面对即将到来的“高效课堂”浪潮,我该何去何从?
人常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想,在激动与困惑中,我们学校的“高效课堂”定会因地制宜,明确要求,做出特色。我愿在学校、年级组及班上的领导及安排下努力学习,按要求认真负责的做好高效课堂的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