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事故排查办法

时间:2019-05-15 01:35: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重大事故排查办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重大事故排查办法》。

第一篇:重大事故排查办法

重大事故隐患排查办法

为进一步促进和强化对各类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的排查和整改,彻底消除事故隐患,有效防止和减少各类事故发生,建立事故隐患排查监管责任制度,对事故隐患实行分级负责制。

一、事故隐患的分类

1、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2、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3、事故隐患按照其发现途径和方式,共分三类: 1)、检查过程中发现的事故隐患。

2)、各有关部门上报事故隐患(包括书面或口头反映)。3)、受理社会举报的事故隐患。

二、事故隐患的处理方式

1、一般性事故隐患:应要求有关单位或企业限期排除。

2、重大事故隐患:应做出暂时局部、全部停产停业或停止使用的强制措施决定,并根据《安全生产法》和相关法律的具体要求,督促其进行限期整改。

3、特别重大事故隐患:应立即做出停产停业或停止使用的强制性措施决定,并及时进行人员疏散、加强安全警戒等相应措施,依法强制监督其立即进行彻底整改。

三、事故隐患的排查整改和上报

1、对单位和个人通过各种途径上报的事故隐患,应及时按规定进行查实,并认真协调、督促有关部门及企业进行彻底整改。

2、定期组织安全生产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各类事故隐患,尤其要加强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排查和监管。

3、对生产经营单位或相关部门上报的各类事故隐患,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并协调和督促有关单位或部门限期消除。

4、对重大隐患或一时难以解决的隐患,要及时采取必要的临时安全措施,并立即上报局长,本局不能解决的重大事故隐患,应随时上报主管区长,本区无法协调解决的,立即向市局报告。

5、要将群众举报、检查发现、上报等各类事故隐患的具体情况、采取的措施、监管责任人、整改结果、复查时间等一一进行详细记录;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档案,将分管领域危险源数量、类型、所在单位、具体位置和部位、危险程度、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监控措施、管理责任人、监控责任人、检查时间、检查情况等详细登记造册。

6、接到事故隐患报告后,应当按照职责分工立即组织核实并予以查处。

7、发现所报告事故隐患应当由其他有关部门处理的,应当立即移送有关部门并记录备查。

四、主要项目隐患排查

(一)、沥青拌和楼

在高速公路路面施工中,沥青拌和楼担负着拌和加工的任务;拌和楼主要由沥青储油罐、导热油炉、输送油管和拌和设备等组成;由于沥青遇明火、高热可燃,在加热过程中极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而且燃烧时放出有毒的刺激性烟雾。由于输送油管道连接着各种设备,如果沥青在管道内发生火灾,不但影响管道系统的正常运行,而且还会使整个生产系统发生连锁反应,事故会迅速蔓延和扩大,特别是管道内高温沥青有毒,对人的生命威胁更大;另外在管道中传播的爆炸、在一定条件下还会发生由爆燃向爆轰的转变,对拌和设备、施工机械、储油罐等设施将造成严重的破坏;这给拌和楼的日常生产带来了重大的安全隐患。在路面施工中如何防止沥青拌和楼的火灾爆炸事故呢?根据我在日常施工中所总结出的经验,我想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预防控制:(1)、分析和掌握引起沥青火灾爆炸的原因

由于导热油的燃点在300℃左右,所以引起沥青导热油的火灾爆炸的原因可有多个方面;

1、阴雨天打雷放电所引起;

2、电器设备漏电所引起;

3、导热油在运行中静电所引起;

4、设备维修时电焊、气割所引起;

5、违章吸烟所引起;

6、操作失误和仪表失灵,导致超温而引起;

7、其它原因。(2)、采取技术措施消除可能存在的隐患

由于多种原因可导致沥青拌和楼的火灾爆炸事故,所以要消除火灾爆炸事故就必须首先消除产生事故的隐患;

1、架设避雷装置,将雷电引入地下;

2、将所有的机械设备、用电器进行有效的接地(21标有14个点进行了接地),将可能的漏电和静电引入地下;

3、严格执行动火制度,储油罐和管道内有存油就不得进行电焊和气割作业;

4、设立吸烟室,使吸烟的人员到指定的地点吸烟;

5、加强现场的巡查,发现仪器仪表有不良现象要及时查明原因,并缓缓停炉,待油温达到安全温度时(或停炉8小时后)进行仪器仪表的更换;

6、进入现场的车辆(汽油)采取阻燃措施或与导热油设施保持安全距离;

7、导热油设施、储油罐、输送油管进行阻燃防护;

8、清除导热油炉、输油管道附近的杂物,以防止热量积聚引发火灾;

9、在易产生爆炸的管道位置设置安全阀,在高压和低压联接点和容易发生倒流的管道位置设置止回阀;

10、操作人员经安全培训后持证上岗;

11、配备灭火器材,杜绝火种的进入,非工作人员严禁进入操作现场。(3)、健全组织落实安全责任制

要防止沥青拌和楼的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必须强化对安全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制;拌和楼的主要负责人对现场的安全生产负总责,各分项管理人员负责各自管辖范围内的责任,操作手负责作业点的责任,这样就从时间上和空间上明确了责任范围;落实好安全责任制要特别强调“四个到位”,即组织领导到位,思想认识到位,规章制度到位,奖罚措施到位。安全责任制的落实是杜绝拌和楼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关键。

五、桥涵工程安全总体要求

1、高桥、大跨、深水、结构复杂的大型桥梁施工,应对施工安全做专项调查研究,并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单项工程(包括辅助结构、临时工程)开工前,应根据本规程制定的安全操作细则,向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2、桥涵施工前,应对施工现场、机具设备及安全防护设施等,进行全面检查,确认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施工。

3、开挖基坑时,如对邻近建(构)筑物或临时设施有影响时,应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4、挖孔桩作业人员作业时佩戴安全带并拴上自孔口而下的专用保险绳,孔口绳头系铃报警,出现意外情况可及时撤回到地面进行抢救,避免意外事故发生。

5、孔内挖土人员的头顶部位应设置护盖。取土吊斗升降时,挖土人员应在护盖下面工作。相临两孔中,一孔进行浇注混凝土时,另一孔的挖孔人员应停止作业,并撤出井孔。

6、人工挖孔,对孔壁的稳定及吊具设备等,应经常检查。孔顶出土机具应有专人管理,并设置高出地面的围栏,警示牌。

7、施工现场内各种材料分类码放整齐稳固,拆除的模板、钢管及其它废旧物品及时清理,以保持现场的整洁有序;孔口不得堆集土渣及沉重机具;作业人员的出入,应设常备的梯子;夜间作业应悬挂警示红灯;挖孔暂停时,孔口应设置罩盖及标志。

8、人工挖孔,除应经常检查孔内的气体情况外,并应遵守下列规定:(1)挖孔人员下孔作业前,应先用鼓风机将孔内空气排出更换;(2)二氧化碳含量超过0.3%时,应采取通风措施。对含量虽不超过规定,但作业人员有呼吸不适感觉时,亦应采取通风或换班作业等措施。

(3)空气污染超过现行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HZ-1-82)规定空气污染三级标准浓度值时,如没有安全可靠的措施不可采取人工挖孔作业。

9、挖孔较深或有渗水时,应采取孔壁支护及排水、降水等措施,严防坍孔。

10、人工挖孔深度超过10m时,应采取机械通风。并在井下安装电铃,预先约定信号,或采用对讲机及时联系、沟通。当使用风镐凿岩时,应加大送风量,吹排凿岩产生的石粉。人工挖孔最深不宜大于15m。

11、挖孔桩孔内岩石需要爆破时,井外有专职安全员负责巡视,严防非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并保证施工人员及时撤离现场,并应采取浅眼爆破法,严格控制炸药用量,并按照国家规定的《爆破安全规程》中的有关规定办理,爆破后先通风排烟15min并检查无有害气体后,施工人员方可下井继续作业。

12、在施工现场专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力系统中,采用TZ-S接零保护系统,电气设备的外壳与专用保护零线连接。场内架设的电力及照明线路,其悬吊高度及距工作地点的水平距离按当地电力部门的规定执行。所有的电器设备,必须装设漏电保护装置,孔内照明应使用36伏电压的灯具。起吊设备必须有限位器、防脱钩器等装置,并且保证安全可靠。

13、人工挖孔采用混凝土护壁时,每挖深1米做一道护壁,并要对护壁的安全质量情况验收。第一道护壁要做成沿口圈,沿口宽度要大于护壁外圈30厘米,高出地面10厘米以上。孔内护壁混凝土满足强度要求,孔底末端护壁要有可靠的防滑壁措施。凡孔内有人作业时,3米以内严禁有机动车辆行驶和停放。

14、孔内有人员作业时,孔上地面必须设有防护人员与孔下作业人员随时保持联系。防护人员不得擅离职守,并要随时观察孔壁变化及孔底施工情况,发现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协助孔内人员撤离,并向施工负责人报告,及时采取措施。

15、挖出的土方应随出随运,暂时不能运走的,应堆放在孔口边1米以外处,且堆土高度不得超过1米。

16、在较好岩层,人工挖孔桩孔不采用混凝土护壁时,必须使用工具式的安全防护笼进行施工,防护笼每节长度不超过2米,防护笼总长度要达到扩孔交界处,孔口必须做沿口混凝土护圈。

17、钻机成孔作业完成后,人工清孔、验孔要先放安全防护笼,笼距孔底不得大于1米

六、落实安全教育培训

提高员工业务技能

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是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其目的是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增强职工的安全操作技能和安全管理水平,最大程度减少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 杜绝财产损失和环境的污染。也从根本上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思想,是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对拌和楼的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一是确保掌握安全生产的技能,达到持证上岗的目的;二是为了提高安全防范的意识,达到杜绝违章的目的。

七、强化现场管理

坚持日常巡查

不间断的安全检查是预防拌和楼火灾爆炸事故的重要举措之一;项目部的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对现场操作人员进行在岗在位和尽责情况进行检查,现场管理人员和操作手对运行设备进行正常巡查,通过现场相关人员尽心尽责的日常检查,就可能及时的发现事故隐患,在第一时间就可以采取措施消除隐患,从而避免拌和楼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

八、制定应急预案 确保万无一失

制订拌和楼火灾爆炸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目的有两个方面:

1、采取预防措施使拌和楼的火灾爆炸事故控制在局部范围内,消除蔓延条件,防止突发性重大或连锁事故发生(爆燃转为爆轰);

2、能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有效的控制和处理事故,尽力减轻火灾爆炸事故对人、财产和环境造成的影响。

为了确保预案的顺利实施,必须对应急预案进行演练,通过演练首先是为了检验预案的实用性、可行性和可靠性;二是检验全体人员是否明确自己的职责和应急行动程序,以及应急救援队伍的协同反应水平和实战能力;三是提高救援人员避免事故、防止事故、抵抗事故的能力,提高对事故的警惕性;四是取得经验以改进所制定的应急行动方案。

编制单位:张家港市市政工程有限公司一分公司

第二篇:隐患排查治理办法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预防和减少事故,确保安全生产,根据国家安监总局《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管理规定》(安监总局〔2008〕第16号令)、集团公司、厂隐患排查治理管理规定有关规定,结合车间实际制定本规定,本规定适用于车间各班组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以下简称事故隐患),是指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过程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第三条

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一般事故隐患,是指事故隐患排查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是指事故隐患排查和整改难度较大,全部或者局部停止设备运行或停止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各部门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第四条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应坚持“以人为本、综合治理”的理念,牢固树立“全覆盖、无缝隙”和“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大安全”观,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和“闭环管理”原则。按照“排查要认真、治理要坚决、成果要巩固、杜绝新隐患”和“责任、措施、资金、时间、预案”五落实的要求,全面发动广大职工从安全管理、设施设备、行为规范等各个环节,切实落实企业安全工作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和分级督办机制,有效防范和减少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第五条

各部门应完善隐患排查治理及重大危险源监控长效机制,强化安全生产风险控制体系和安全生产事故防控体系,努力实现以“零违章”、“零隐患”确保“零事故”的目标要求。

第二章 职责与分工

第六条

车间行政正职及各班长是车间及本班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第一责任人,对车间及本班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及时协调解决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过程中的问题,组织制定重大事故隐患解决方案。

第七条

班组设备专责人是分管工作范围内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分管范围内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负责。第八条 各班组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责任主体,依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有关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从事生产活动。各班组应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建档监控等制度,对日常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行检查、记录,接受有关职能部门的监督、检查和指导。

第九条 车间成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小组:由负责人、管理人员及各班长组成。其职责是:落实厂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有关制度、规定,积极组织开展本部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对本部门事故隐患排查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总结经验,提出改进措施;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开展本部门事故隐患排查检查;接受厂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小组的检查和指导,及时处理本部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过程中发生的各种问题。

第十条 班组成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小组:班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小组由班组长任组长,班组技术员、班组安全员、班组成员组成。其职责是:落实厂、车间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有关制度、办法,积极组织开展本班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对本班组事故隐患排查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总结经验,提出改进措施;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开展本班组事故隐患排查检查,接受厂、车间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小组的检查和指导,及时处理本班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过程中发生的各种问题。第三章 事故隐患排查与治理

第十一条

事故隐患排查坚持日常排查与专项排查、季节性排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以日常排查为主,专项排查、季节性排查为辅的原则进行。

第十二条

各班组要加强日常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充分利用各种仪器、仪表、试验等手段,加强对运行设备的监测与评估,及时判断并掌握设备运行情况,发现隐患及时分析原因,制定措施并加以整改。

第十三条 安全生产大检查是事故隐患排查的主要手段,安全检查一般分为定期安全检查、经常性安全检查、季节性及节假日、重大活动前安全检查、专业(项)安全检查等。安全性评价也是事故隐患排查的重要手段。

第十四条 每年组织一次春、秋季等季节性事故隐患排查,春季事故隐患排查应在每年的4月底前结束,秋季事故隐患排查应在每年的11月底前结束。

第十五条 每年6月份以前开展一次防汛事故隐患排查;7月份以前开展一次迎峰度夏事故隐患排查;每年10月份以前开展一次设备防冻事故隐患排查。

第十六条 遇有重大节日、重大事件前开展一次以防火、防盗、防治安破坏为重点的事故隐患排查。

第十七条 重复发生同一原因造成的事故或生产形势不好时,开展一次事故隐患排查。第十八条 外单位发生严重事故,本单位应举一反三开展一次针对性的事故隐患排查。

第十九条 开展各项事故隐患排查时,根据上级有关要求和实际情况制定检查计划,编制事故隐患排查卡,明确检查时间、检查项目、检查内容、检查方式和责任人。对事故隐患排查发现问题应认真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编制整改计划,积极整改,做好闭环管理。安全监督部门下发的整改计划不能按时完成的,责任部门制定监控措施,并履行审批手续,经有关领导批准后方可延期整改。

第二十条 每年开展一次安全性评价自查评工作,负责组织安全管理、劳动安全及作业环境方面的查评并出具查评报告。

第二十一条 各班组针对安全性评价发现的问题应制定整改计划,明确整改内容、整改措施、整改完成期限及责任人。各班组每季度对整改计划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对整改内容进行效果评价。

第二十二条 根据上级公司有关要求,做好每3年上级公司组织的安全性评价专家查评的配合工作。车间每月开展一次安全管理自评估,主要查找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事故隐患。第二十三条 车间每季度至少组织一次、班组每月至少组织一次装置性违章检查活动,每次检查做好记录和整改工作。

第二十四条 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各类事故隐患,从组织、工程技术和劳动安全防护等方面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并结合上级有关标准和外单位的经验教训,在编制“反事故技术措施计划”和“安全技术劳动保护措施计划”(简称“两措”计划)时将其列入。

第二十五条 车间、班组应定期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排查本部门的事故隐患。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并按照职责分工实施监控治理。

第二十六条 各班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应向车间和有关部门报告。重大事故隐患报告内容包括:

(一)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

(二)事故隐患排查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

(三)隐患治理方案等。

第二十七条 对于一般事故隐患,班组负责人立即组织整改。

第二十八条 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包括以下内容:

(一)治理的目标和任务;

(二)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三)经费和物资的落实;

(四)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

(五)治理的时限和要求;

(六)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等。

第二十九条 加强对自然灾害的预防。对于因自然灾害可能导致事故灾难的隐患,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本规定的要求排查治理,采取可靠的预防措施,制定应急预案。在接到有关自然灾害预报时,及时向下属班组发出预警通知;发生自然灾害可能危及部门和人员安全的情况时,采取撤离人员、停止作业、加强监测等安全措施,并及时向安监部及有关领导报告。

第三十条 在事故隐患治理过程中,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设置警戒标志,暂时停止运行或者停止使用;对暂时难以停止运行或者停止使用的相关生产设施、设备,应加强维护和保养,防止事故发生。

第四章 事故隐患闭环管理

第三十一条 加强事故隐患整改落实工作,一般事故隐患应坚持及时发现及时消除的原则,重大事故隐患或一时难以消除的事故隐患应制定针对性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并加强监控,防止事故隐患的蔓延和扩大,事故隐患实行闭环管理制度。

第三十二条 任何班组和个人发现事故隐患,均有权向安监部和有关领导报告。接到事故隐患报告后,立即组织核实并予以查处;发现所报告事故隐患由其他有关部门处理的,立即移送有关部门并记录备查。

第三篇:泰安市安全事故排查办法

泰安市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防止和减少事故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山东省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办法》、《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或单位(以下简称主管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以下简称安全监管部门)监管、督查、管理等,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以下简称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事故隐患包括:

(一)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二)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第四条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

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安全监管部门对职责范围内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实施监督

管理,负责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综合监督管理。

第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重大事故隐患的,均有义务向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和安全监管部门报告。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和安全监管部门接到重大事故隐患报告后,应当按照职责分工组织核实、查处;发现所报告重大事故隐患不属于本部门处理的,应及时移送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并记录备查。第二章 隐患排查治理

第六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生产经营单位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责任主体,应建立并落实从主要负责人到每个从业人员的隐患排查治理和监控责任制。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报告、治理和防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第七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事故隐患报告制度。班(组)应当每天一排查,车间(工区)应当每周一排查,厂(公司)应当每月一排查。车间(工区)、厂(公司)应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档案,有书面记录备查,并由每次组织排查活动的负责人签字。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事故隐患排查奖惩制度。鼓励、发动职工争创无隐患岗位、班组、车间和企业,对职工主动排查、排除本岗位和班组、车间及其他部位事故隐患的,予以表彰和奖励;对未排查或岗位存在事故隐患的,按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第八条 生产经营单位分管负责人应当每月至少组织一次职能部门、车间、班组及职工进行事故隐患排查,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对查出的事故隐患应当登记建档。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应当每季度至少组织一次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排查本单位的事故隐患。

第九条 生产经营单位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等发包、出租的,应当与承包、承租单位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并在协议中明确各方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管理职责。生产经营单位对承包、承租单位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负有统一协调和管理的职责。

第十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保证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所需的资金,建立资金使用专项制度。

第十一条 对排查出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安全监管部门检查出的事故隐患,应当按以下规定进行处理:

(一)生产经营单位必须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对发现的事故隐患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台帐。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将重大事故隐患报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安全监管部门,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安全监管部门建立重大事故隐患台帐。

(二)对于一般事故隐患,生产经营单位(车间、分厂、区队等)应当立即排除或整改。

(三)对于重大事故隐患,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并实施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并将事故隐患情况和治理方案报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和安全监管部门。

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治理的目标和任务;

2.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3.经费和物资的落实;

4.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

5.治理的时限和要求;

6.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四)对重大事故隐患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及时的生产经营单位,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安全监管部门责令其对事故隐患限期进行整改,必要时对重大事故隐患实行挂牌督办。

(五)一般事故隐患整改结束后,由生产经营单位分管负责人组织整改验收,验收合格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审核签字存档。

重大事故隐患整改结束后,生产经营单位报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安全监管部门验收。

第十二条 生产经营单位在事故隐患治理过程中,应当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设臵警戒标志,将隐患部位、隐患内容、治理措施等向本单位全体职工公开警示,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对暂时难以停产或者停止使用的相关生产储存装臵、设施、设备,应当加强监控、维护和保养,防止事故发生。

第十三条 对于因自然灾害可能导致事故灾难的隐患,应当采取可靠的预防措施,制定并演练应急预案。安排专人负责接收预报预警信息和指令,一旦发生灾害性天气,立即停产撤人,落实监测、监控等安全措施,并及时向当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报告。

第十四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每季度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于下季度初的10日内向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和当地安全监管部门报送书面统计分析,统计分析应当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第三章

重大事故隐患督办

第十五条 建立重大事故隐患挂牌督办制度。需要挂牌督办的重大事故隐

患包括:

(一)省以上领导及省政府安委会对我市提出的安全生产督查、检查整改意见;

(二)市领导在安全生产督查、检查过程中,发现并提出的重大安全生产隐患整改意见;

(三)有可能产生重大社会影响的事故隐患;

(四)需要由两个以上部门或单位协调解决的事故隐患;

(五)市政府安委会研究确定的重大事故隐患。

第十六条 需由县(市、区)政府解决、两个以上市有关部门或单位协调解决以及市级监管的生产经营单位的重大事故隐患,由市政府安委会负责下达整改指令,其余的重大事故隐患由有关县(市、区)政府安委会、市有关部门负责下达整改指令挂牌督办。

第十七条 对下达整改指令挂牌督办的重大事故隐患,由市、县(市、区)政府研究确定是否实行领导包保责任制,并责令主管单位、行业管理部门、行政执法部门等成立治理工作组,入驻现场,监督治理整改,验收合格后方可撤离。

第十八条 对已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生产经营单位,在其被挂牌督办的重大事故隐患治理结束前,安全监管部门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监督检查。必要时,可以提请原许可证颁发机关依法暂扣其安全生产许可证。

第十九条 对因为整改工程投资特别巨大或整改工程特别重大和复杂而未能在规定期限内整改完毕的重大事故隐患,县(市、区)政府和市有关部门要向市政府安委会书面说明情况,并承诺整改期限。在整改期间,要采取明确具体责任人严盯死守等非工程措施,确保安全。

第二十条 实行挂牌督办并责令全部或局部停产停业治理的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工作结束后,有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组织本单位的技术人员和专家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治理情况进行评估;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治理情况进行评估。

经治理后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向安全监管部门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恢复生产的书面申请。申请报告应当包括治理方案的内容、项目和安全评价机构出具的评价报告等。

第二十一条 对挂牌督办并采取全部或局部停产停业治理的重大事故隐患,安全监管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收到生产经营单位恢复生产的申请报告后,应当在10日内进行审查或现场审查。审查合格的,对事故隐患进行核销,同意恢复生产经营;审查不合格的,依法责令改正或者下达停产整改指令。对整改无望或者生产经营单位拒不执行整改指令的,依法实施行政处罚;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依法提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予以关闭。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二条 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安全监管部门对监管范围内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应当每季度对重点生产经营单位检查一次,其他生产经营单位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安全检查或专项督查。检查或督查活动应有书面记录,并由检查组组长签字。

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和安全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人员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积极配合,不得拒绝和阻挠。

第二十三条

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安全监管部门应监督生产经营单位将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场所及相关设备、设施停产停用。对不按指令停产停用的,由政府安委会责成有关部门、单位停止供电、供水,确保安全。

第二十四条 安全监管部门应加强对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职责履行情况、隐患排查治理检查情况和重大事故隐患台账建立情况等的监督,确保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切实履行职责,确保生产安全。

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于每季度后15日内将上季度本行业领域重大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情况、统计分析报告报送同级安全监管部门。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安全监管部门应当于每季度后20日内将上季度本地重大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情况、统计分析报告报送市安全监管部门。

第二十五条 市、县(市、区)安全监管部门应当建立重大事故隐患信息管理系统,对重大事故隐患各类信息实施动态管理和监控;并传上一级安全综合监管部门应急救援指挥平台。

第二十六条 生产经营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安全监管部门或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机关依法对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处以罚款;导致发生重特大事故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处罚:

(一)未按照规定建立重大事故隐患排查、评估、报告、监控和治理制度的;

(二)未定期对本单位事故隐患进行排查的;

(三)对存在的重大事故隐患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的;

(四)未按照规定对重大事故隐患进行治理的。

第二十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在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监督管理工作中,未履行或者未按照程序履行其相应职责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直至记大过的行政处分;导致发生重大事故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二十八条 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安全监管部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法

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过直至降级的行政处分;导致发生重特大事故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一)对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应当组织验收而未验收的;

(二)发现重大事故隐患违法行为未及时查处的;

(三)其他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行为。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九条 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以及其他经济组织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十条

本办法自2008年12月1日起施行。

第四篇:职工制止三违预防重大事故奖励办法

职工制止“三违”,预防重大事故奖励办法

1.为加强对安全生产的群众监督,增强职工群众对安全生产的参与意识,有效治理煤矿制止“三违”及排除其它企业重大事故隐患,防止各类事故发生,保障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我矿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2.煤矿工会应为举报人提供便利条件,设立举报电话,矿委:0355-8161133,县总工会:0355-8088810.3.举报人可以直接到工会进行举报,也可通过举报电话、书面材料进行举报。举报要求:

(1)有明确的被举报违反“三违”人姓名,单位。

(2)被举报人或单位违反哪条规定或有何种重大事故隐患情况

(3)举报人姓名、单位、联系电话。

4.举报单位和个人要求保密的,工会和矿委应为其保密。未经举报人同意,不得以任何方式公开、泄漏举报人情况,违者依法追究责任。5.伪报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的,经查出要按矿规严肃查处。

6.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可能导致重大人身伤亡的危险行为和危险因素。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事故隐患:

(1)超设计或超核定生产能力生产,严重危及安全生产的;(2)受瓦斯、煤尘、自然发火、顶板、水害威胁,严重危及安全生产的;

(3)图纸、资料与实际严重不符的;

(4)超层、越界开采或者擅自开采保安煤柱或者岩柱的;

(5)企业安全设施、安全保护装置及安全监测仪器仪表不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严重危及安全生产的;

(6)工作场所严重不符合国家安全卫生标准,可导致职工群体伤害的因素;

(7)其它的按照《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国务院令第446号)第八条第二款和《认定办法》的规定认定。

7.对职工举报的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由省、市、县(市、区)工会会同同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专家共同认定、分级,一经确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要下达限期改正或停产整顿指令。按照事故一旦发生后可直接或间接造成人员伤亡的严重程度,分为重大事故隐患、特大事故隐患和特别重大事故隐患。

重大事故隐患,指可能造成3到9人死亡或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下的事故隐患。

特大事故隐患,指可能造成10到29人死亡或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事故隐患。

特别重大事故隐患,指可能造成30人(含30人)以上死亡或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的事故隐患。8.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举报的受理实行分级负责制。重大事故隐患由县总工会受理;特大事故隐患由市总工会受理;特别重大事故隐患由省总工会受理。

9.对事故隐患的举报在7到10天内予以核实,经核查属实,给予奖励。重大事故隐患举报奖励标准为300元到500元;特大事故隐患举报奖励标准为500元到1500元;特别重大事故隐患举报奖励标准为1500元到3000元。

对其中贡献突出者,另提请各级劳动竞赛委员会给予记功表彰。

对同一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的不同举报者,遵循时间优先的原则,对第一时间举报人给予物质奖励,对其他举报人给予表扬。

10.举报奖金由省总工会和省安监局从有关费用中列支。

11.工会要督促被举报单位对查时的事故隐患迅速采取措施,限期整改,确保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12.有关单位或个人对举报人进行打击报复的,工会要协同公安部门依法严肃查处,依法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

第五篇:重大事故分析

事 故 分 析 报 告

2003年5月19日16时15分左右在人工拆除15层北外立柱时,因错误地更改施工工艺造成10~11轴的2根北外立柱及一道连梁,从56米高的15层上向北外侧垂直坠落,在结构体重力作用下,将地下停车场顶板及大梁砸坏,主楼北部14层~15层双排施工脚手架被砸坏,幸亏当时塔吊与楼体拉接支撑位于9~10轴,如果砸坏塔吊支撑,将造成塔吊倾倒的重大事故。因事故发生后影响了周边各单位的正常工作,给拆除工程造成了极坏的影响,也给本公司蒙受了耻辱。为了下一步的安全拆除,首先要对此次重大安全事故进行细致的分析,以吸取本次深刻教训,为下一步更有效拆除总结经验,具体事故发生过程及原因分析如下:

1.原施工方案为用人工、风镐将外立柱剔凿,暴露出柱筋,然后用钢丝绳及倒链稳住外立柱,再用吊车稳住外立柱,将钢筋汽割切断,后将外立柱吊至地面破碎拆除。因在拆除外立柱前经与塔吊商谈拆除工艺时,塔吊司机强调塔吊只吊固定不动的物体,不吊卸不稳定的物体,以防发生塔吊倾倒事故,在此情况下需变更拆除工艺,改为将外立柱向楼内拉倒后再用塔吊吊至地面的作法。将外立柱逐根向楼内拉倒后再拆除的工艺,是传统拆除工艺,是先用风镐将立柱的四周内主筋全部剔凿暴露,然后用钢丝绳及大吨位倒链进行牵引,人工气割切断三面立柱主筋,只保留楼内一侧的主筋,利用倒链的牵引力将立柱向楼内拉倒,此种工艺在以前的楼房拆除中多次使用,从没有发生过失误,此次的事故是因为将人工剔凿,改为机械剔凿,致使立柱下端形成凌空面,在立柱倾倒的瞬间,立柱在重力作用下使立柱滑出外墙,此次重大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人工剔凿改为机械剔凿。

2.人工剔凿后立柱中部是实体,而机械剔凿后使立柱中间形成隔层,凌空高度达0.3m,因立柱断面尺寸为600×600mm,液压锤头从一面进行破碎,造成立柱粉碎创面过大(图1-

1、图1-2)。(略)

3.此时在钢丝绳牵引下,人工汽割东、西及北侧主筋,只保留南侧的主筋(图1-3(略)),使用的机械为轮式液压锤进行牵引,此种机械重量为3.5T,小于立柱的重量(重约8T),造成牵引时轮胎打滑,倾倒速度过慢,在立柱倾斜450角时,立柱重心向北侧偏移,此瞬间因立柱已形成悬空高度过大,立柱下端向北墙外滑出,又因机械打滑无法将立柱牵引住,导致事故发生(图1-5(略))。

4.此次事故的分析共有几点:

(1)此次小型机械于楼面对结构体进行拆除是国内首次应用,对小型机械使用性能了解不够,此次教训是深刻的,新工艺的采用要考虑周全,主要是在安全方面。

(2)人工剔凿后用倒链拉倒外立柱工艺是正确的,但改为机械剔凿至使立柱形成悬空,是事故的直接原因,上下立柱无拉接及固定受力点时,上立柱在重力作用下端侧滑造成事故。

(3)对原楼房的结构了解不够,此楼外立柱主筋接头采用端头对焊连接工艺,在一

定的重量时,主筋的抗弯及抗拨力很差(目前在规范结构设计中已被废止),远达不到直筋的抗弯及抗拉力要求。此种工艺搭接的钢筋对接点为钢筋端头,相互接触面很小,当钢筋弯曲到一定角度时,所有里侧的钢筋从焊接点全部断开,致使立柱失去控制,发生立柱侧滑,事故发生(图1-4(略))。

以上几点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其次是管理及指挥失误,现场主管时采用新工艺,对新工艺了解不够,没能进行细致的分析测算,盲目地使用新工艺来取代旧工艺,在思想上只考虑机械施工的快捷性,并没有考虑到机械在细微部位拆除时不能取代人工拆除,主观思想上的麻痹大意,在拆除进行使用新工艺时,现场管理人员没有经过集中讨论,工长盲目服从都是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为以后的拆除工程创造条件,真正贯彻“安全第一”的方针,确保在以后的拆除施工中不发生任何安全事故。

北京****建筑物机械拆除有限公司

2003年5月20日

下载重大事故排查办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重大事故排查办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重大事故调查报告

    该事故为重大设备事故。由于开车时膨胀机有备用机所以没有对用气客户造成影响,但由于备件损失对公司造成一定影响。原因分析1、膨胀机设备设计或制造缺陷,经调查,苏氧生产的膨......

    焦化厂隐患排查治理办法

    XXXX焦化厂 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办法 厂所属单位: 为促进安全管理和隐患排查工作,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控制,构建隐患排查治理管控体系,充分发挥基层单位自主安全管理的作用,把......

    机械厂隐患排查治理办法

    机械厂隐患排查治理办法(试行) 为了全面强化和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方针,牢固树立“从零开始,向零奋斗”的安全理念,构建安全生产事故隐......

    重大事故组织预案

    陵川县南营河煤矿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组织预案 为搞好本矿安全生产和加强安全工作监督管理,预防重特大事故发生,减少事故中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本矿......

    重大事故应急预案

    1应急预案的基本概念 应急预案又称应急计划,是针对可能的重大事故(件)或灾害,为保证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与救援行动、降低事故损失而预先制定的有关计划或方案。它是在辨......

    重大事故汇报制度

    重大事故汇报制度为了及时汇报、统计、调查和处理重大事故,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防止事故扩大,特制定本规定。一、本规定所称重大事故 ,是指造成重大人身伤亡或者巨大经济损失 、性......

    重大事故应急预案

    重大事故应急预案 重大事故应急预案1 为及时有效组织施救一旦在我镇境内发生的特别重大安全事故,控制和减少事故损失,做到紧张有序,争取最佳处置效果,根据我镇实际情况,特制定本......

    重大事故报告制度

    叙永县农村信用社重大事故报告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认真贯彻《四川省农村信用社合规风险管理指导意见》、《四川省农村信用社合规风险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川信联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