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01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自治区2011年安全生产目标管理的实施意见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自治区2011年安全生产目标管理的实施意见
(新政发〔2011〕10号)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各州、市人民政府,各行政公署,自治区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直属机构,有关企业:
为认真落实自治区安全生产工作部署,按照2011年自治区安全生产工作目标和任务,结合国家下达我区的安全生产控制考核指标,现就自治区2011年安全生产目标管理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安全生产事故控制目标
努力杜绝一次死亡10人以上重特大事故,有效遏制一次死亡3-9人较大事故,减少一般事故。各类事故指标控制在自治区下达的控制目标范围之内。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工矿商贸十万从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和煤炭百万吨死亡率四项相对指标同比下降。
二、安全生产管理目标
(一)各地、州、市政府(行署)安全生产管理目标。
1.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实行安全生产行政首长负责制,落实“一岗双责”,制定和完善本级政府安全生产工作职责规定,将安全生产责任分解落实到各级领导和各部门。落实安全生产属地监管原则,明确地(州、市)、县(市)、乡(镇)三级人民政府的安全生产监管范围和对象。加强安全生产目标任务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完善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体系,量化安全生产投入、安全生产监管能力建设、矿山“六大系统”建设、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高危行业安全标准化达标率、车辆动态监控上线率等目标任务,并加大考核权重。层层签订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落实每月通报、每季公布、半年自查和年度考核制度。将安全生产纳入精神文明创建体系和干部政绩考核内容。建立安全生产履职报告制度,11月底前,政府主要领导向上级政府、各部门主要领导向本级人民政府书面报告安全生产履职情况,抄送同级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
2.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将安全生产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分解并实施本级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将安全生产主要指标纳入统计公报。地州市人民政府(行政公署)预算安排不少于500万元的安全生产专项资金,县(市、区)人民政府、国家级和自治区级开发区管委会预算安排不少于100万元的安全生产专项资金,用于安全监管能力、安全生产支撑体系建设、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和应由政府统筹(或带动)的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治。完成地、县两级安全监管部门基础设施及监管装备建设规划,监管装备建设达到标准20%以上。
3.加强安全监管机构和队伍建设。理顺职业健康监管职能,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设立职业健康监管机构,配备职业健康监管人员。按照自治区对地、县两级安全生产执法机构建设的要求,完成安全生产执法机构组建工作。乡镇(街道)100%设立安监站。严把安全监管人员入口关,理工科专业人员比例不低于50%。重点产煤地、县煤炭管理机构相关专业人数达到总人数的60%以上。完成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4.规范安全生产秩序。围绕安全生产重点工作、重要环节,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执法工作。安全生产执法检查以生产经营单位制度建设、人员资格、隐患排查治理、安全生产及职业卫生设施“三同时”落实、主要负责人履行职责情况、生产现场等方面为重点。强化县、乡两级日常安全生产执法工作,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和上级督办、群众举报的事项及时督促整改。突出对重点行业领域和城乡结合部及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强化安全许可后的监督。认真处理与安全生产相关信访、举报事项。
5.加强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治理工作。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条例》,做好重点行业领域、重点部位隐患排查治理和重点时期的督查检查工作。督促生产经营单位开展经常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落实重大隐患政府分级挂牌督办制度,加强跟踪监办,按期完成治理。对存在易造成群死群伤的重大隐患,采取停产停业、停止施工、临时查封等坚决措施,并依法处罚有关单位和责任人;对拒不履行重大隐患治理职责的,依法强制划拨治理资金代为治理。做好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管理和上报工作,认真运用《自治区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管理系统》,及时录入、统计、审核、验收、销号,确保数据信息准确。
道路交通安全方面。深化“五整顿”、“三加强”工作措施,加强路面管控,加强对严重交通违法行为打击力度。强化对农村摩托车无牌无证、违法载人的治理,抓好低速载货汽车、拖拉机加装反光警示标志工作,继续开展打击非法拼装、改装拖拉机及非法生产超长超宽拖车专项整治活动。按照自治区人民政府的规定督促重点车辆安装使用有行驶记录仪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对未安装使用卫星定位装置的重点车辆,交通运输部门不予核发道路运输证,公安部门不予通过定期审验。监督企业运用监控平台对车辆进行动态监控,2011年车辆上线完好率达到80%以上。公安、交通、安全监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运用监控平台开展监控工作。鼓励运输企业利用参股、融资等市场经济手段,促进公车公营,每年确定并逐年提高公车公营比重,在客运线路招投标和行政许可实施中对实行公车公营的企业予以扶持,达到最终取消挂靠经营的目的。排查治理危险路段隐患,实施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完善道路交通安全设施,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治理率达到70%以上。完成辖区内道路交通电子监控工程建设。
煤矿安全方面。根据矿井生产规模、开采条件等,明确建设目标和措施,大力推进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提高煤矿事故预防和应对能力。做好瓦斯专项整治工作,杜绝重特大瓦斯事故。继续开展“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推进年”活动。
消防安全方面。深入开展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大宣传、大培训”活动,突出抓好人员密集场所、高层和地下建筑、易燃易爆单位消防及城乡结合部生产经营单位、群租房的隐患治理。以建筑消防设施标准化、标识化、规范化建设为基础,全面推进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设有自动消防设施的单位“三化”建设100%达标,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四个能力”建设100%达标;乡镇、村(社区)建成专(兼)职、志愿消防队伍,乡镇、街道、行政村、城市社区火灾防控“四个基础”工作80%以上达标。落实消防控制室安保人员职业化制度。
非煤矿山安全方面。依法取缔关闭非法生产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非煤矿山,全面推进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严格非煤矿山建设项目建设周期管理,做好尾矿库的隐患治理工作。在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开展“六大系统”建设试点工作,新建、改建、扩建地下矿山,在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及安全专篇编制中,应将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纳入设计和专篇编制内容,并在矿山试生产前建设完成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全面实行矿领导下井带班制度。具备条件的露天矿山全部采用中深孔爆破、机械铲装、机械二次破碎技术和装备。
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安全方面。制定落实化工行业安全发展规划,科学规划化工园区,确定危险化学品储存专门区域。加强大型石油储罐区、危险化学品输送管道和城市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强化重大危险源监控。完成涉及15种危险工艺以及剧毒、易燃易爆化学品化工企业自动控制技术改造。运用好烟花爆竹监控流向登记系统,建立烟花爆竹“打非”常态工作机制,依法查处私产、私销、私藏、私运烟花爆竹行为,及时销毁收缴的烟花爆竹。
结合实际做好建筑、旅游、教育、文化、卫生、水利、民航、铁路、冶金、有色、电力、建材、特种设备、城镇燃气以及民用爆破器材等行业领域安全生产治理工作。
6.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督促企业特别是高危行业企业落实安全生产费用提取、隐患排查治理资金政策,推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力争高危行业安全生产责任保险覆盖率达到90%,鼓励、引导公众聚集场所和易燃易爆单位投保火灾公众责任保险,建立差别费率、浮动费率和责任保险联动机制。开展注册安全工程师事务所试点工作。完成“安全生产示范”、“平安农机”创建达标任务,60%的县(区)达到自治区“平安畅通县(市、区)”优秀标准。开展农村(社区)消防工作达标活动和安全社区建设试点工作。制定重点行业领域安全标准化推广方案,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80%达到安全标准化三级以上,煤矿企业80%达到安全质量标准化三级以上,大中型非煤矿山企业全部达到安全标准化三级以上,建筑施工现场安全达标率达到80%,冶金有色企业40%达到安全标准化三级以上。开展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检查,11月底前完成本辖区存在职业危害的生产经营单位的职业危害申报工作,开展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检测,督促存在职业危害的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健全职业危害防治制度和操作规程,落实职业卫生设施“三同时”评价工作要求。督促用人单位做好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工作。
7.强化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大力宣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条例》、《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等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六月份企业开展以员工无违章、现场无隐患为主要内容的“无事故月”活动。围绕安全生产月主题,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咨询、安全生产巡回演讲等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活动。组织开展企业班组建设活动,明确企业班组建设的目标、任务和主要内容,指导企业开展好班组建设活动。完成2011年度全国和自治区级消防科普教育基地建设任务。深入推进文明交通行动计划,深入开展安康杯竞赛、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职业病防治周、119消防日、《自治区消防条例》宣传月和安全生产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五进”活动等宣传教育活动。
做好自治区县(市、区)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专题培训、安全监管监察人员执法培训、三类人员(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考核工作,特种作业人员持证率要达到100%。开展教考分离试点推广工作。督促指导企业开展班组长安全培训。抓好中小学生安全常识教育,严密防范校园踩踏、火灾、中毒事件,不断提高学生识险避险能力。加大农民工的安全培训力度。
8.加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完成地州市安全生产救援指挥机构建设任务,落实应急救援指挥机构、编制和人员。加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骨干队伍建设,依托中央驻疆和自治区大中型企业应急救援队伍,建立服务周边的区域性应急救援机制;矿业经济发展迅速的地州市,组建矿山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高危行业企业要按规定组建专职应急救援队伍或者配备专职应急救援人员。规模较小的高危行业生产经营单位,与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签订应急救援协议。开展社会应急资源调查,储备必要的救援装备和物资,完成应急资源数据库建设。建立安全生产预警预报机制,及时发布安全生产预警信息。组织做好预案的编制、评审、备案、检查工作,组织开展应急救援演练,突出应急行动、应急处置、应急保障和自救能力方面的演练。
9.严格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及时上报各类事故,不瞒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按照“四不放过”原则,严肃查处各类事故,加大对事故责任单位及其负责人的责任追究力度,落实防范措施。完善和落实事故问责制度、约谈制度,做好事故结案备案工作。建立并落实事故查处督办、重大道路交通事故责任倒查制度。事故调查处理规范,规定期限内事故结案率100%,及时向社会公布事故查处结果。做好安全生产相关信访工作。
(二)自治区有关厅局安全生产管理目标。
1.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单位主要领导作为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亲自抓安全生产工作,对本部门和所属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负总责,其他负责人对分管业务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认真落实《自治区人民政府安全生产职责规定》,将安全生产工作与本部门、本行业各项工作同时安排、同时检查、同时考核。落实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重点工作分工实施方案的通知》(新政办发〔2010〕258号),制定本部门实施方案。指导本行业或系统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落实每月通报、每季公布、半年自查和年度考核制度,量化安全生产投入、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安全标准化达标率等目标任务,并加大考核权重。认真落实自治区安全生产履职报告制度,主要领导每年11月底前要向自治区人民政府报告安全生产履职情况。将安全生产考核纳入本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和各级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
2.加强对全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安全生产组织领导机构,配备与本部门安全生产监管任务相适应的专(兼)职安全生产(职业健康)管理人员。主要领导(或委托的分管领导)每季度至少组织召开一次会议,分析本部门本行业(系统)安全生产形势,解决安全生产重大问题,安排部署、督促检查安全生产工作。加强本部门和所属单位交通车辆和消防安全管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对驾驶员和后勤保障人员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大力推广安全生产适用技术。运用卫星定位技术对从事生产经营车辆进行动态监控。深入开展行业系统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落实消防控制室安保人员职业化制度,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四个能力”建设100%达标。组织开展安全标准化活动,制定安全标准化推进方案。加强承租承包过程及承包方的安全管理,对发包工程明确监理方和施工方的安全责任,对从事经营活动的出租房屋和场所进行经常性安全检查。督促企业特别是高危行业企业落实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等政策,鼓励、引导公众聚集场所和易燃易爆单位投保火灾公众责任保险。
3.强化行业安全生产监管和指导。将安全生产内容纳入本部门“十二五”规划。组织、监督、指导所属行业或领域安全整治工作。根据本部门职责、安全生产重点工作和主要任务,制定安全生产执法计划,明确执法检查的重点、内容、方式,组织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检查,主要领导每年不少于2次带队深入基层进行安全检查。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条例》,制定行业配套的制度、标准,组织本行业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一季度完成行业领域重大事故隐患标准、重大隐患治理效果评价和督办等配套制度的制定工作。督促重大隐患责任单位及时治理,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间和预案“五到位”,整改到位。按时完成自治区安委办督办的重大隐患治理工作。认真运用自治区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管理系统,及时录入、统计、审核、验收、销号,及时上报各类安全生产信息。
4.严格高危行业市场准入标准。所属化工企业完成涉及15种危险工艺以及剧毒、易燃易爆化学品自动控制技术改造和地下开采矿山“六大系统”建设,做好尾矿库隐患治理工作,全面实行矿领导下井带班制度,露天矿山采用中深孔爆破、机械铲装、机械二次破碎技术和装备。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的安全生产设施、职业卫生设施“三同时”制度。深入开展粉尘和高毒物品危害专项治理,摸清行业企业职业危害状况,督促开展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和检测检验、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工作。推进企业安全生产诚信建设,实行企业安全生产承诺制度,建立安全生产诚信缺失企业“黑名单”。
5.强化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大力宣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条例》、《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等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六月份督促企业开展以员工无违章、现场无隐患为主要内容的“无事故月”活动。围绕“安全生产月”主题,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活动。积极组织开展好安康杯竞赛、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交通安全周、职业病防治周、119消防日、《自治区消防条例》宣传月等活动,开展安全生产宣传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五进”活动。督促所属生产经营单位制定从业人员培训计划,落实培训经费,深化从业人员三级安全教育和消防安全四个能力专题培训,落实持证上岗制度。认真组织开展企业班组建设活动,结合本行业特点,制定班组建设指导意见,明确企业班组建设的目标、任务和主要内容。
6.做好应急救援和事故报告调查处理工作。明确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部门,专人负责应急管理工作。科学编制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制定应急预案演练计划和演练实施方案。突出应急行动、应急处置、应急保障和自救能力方面的演练,在自治区组织的事故应急救援和演练中认真履行职责。摸清应急救援资源状况,储备必要的救援装备和物资,完成应急资源数据库建设。落实安全生产预警预报机制,及时发布安全生产预警信息。按时上报各类事故,及时参加事故调查,完善和落实事故问责制度、约谈制度。及时通报本行业系统典型事故,落实防范措施和事故处理决定,及时报送处理决定落实情况。
(三)自治区大中型企业和中央驻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目标。
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全面负责。认真落实自治区安全生产工作部署。主要负责人向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股东大会或股东代表大会报告安全生产工作情况。将安全生产(职业健康)纳入集体合同。依法设立安全生产(职业健康)管理机构、配备管理人员,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按规定接受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培训。按规定配备注册安全工程师。建立健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将安全生产责任逐级分解落实到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职能管理部门负责人、车间班组长以及每个岗位员工,形成完整有效的安全生产责任管理体系。加强安全生产目标任务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
2.落实安全生产保障措施。制定并实施企业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计划),落实新建、改建、扩建项目“三同时”制度,按规定将安全设施投资纳入建设项目概算。按规定申请或换发安全生产(经营)许可证、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等。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或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活动,制定推进方案,认真组织实施。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煤矿企业、冶金企业炼铁、炼钢、轧钢等生产单元、大中型非煤矿山企业全部达到安全标准化三级以上,建筑施工现场安全达标率达到100%。依法为从业人员无偿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从业人员按照规定佩戴、使用。存在职业危害的生产经营单位健全、落实职业危害防治制度和操作规程,加强职业危害申报和检测检验工作。在醒目位置设置职业危害公告栏,产生严重危害的作业岗位设置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加强承租承包过程和承包方的安全管理,严格审查承租承包方的安全资质,明确双方安全生产的权利和责任,对发包工程开展经常性安全监督检查。做好本单位交通车辆、安全生产档案等管理工作。生产经营车辆安装使用有行驶记录仪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并纳入自治区车辆动态监控总平台,开展监控工作。按要求及时上报各类安全生产信息。
3.强化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大力宣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条例》、《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等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六月份企业开展以员工无违章、现场无隐患为主要内容的“无事故月”活动。认真组织开展安康杯竞赛、青年安全文明示范岗、交通安全周、职业病防治周、119消防日、《自治区消防条例》宣传月等安全生产活动。认真组织开展企业班组建设活动,制定班组建设方案,明确班组建设具体目标、任务、主要内容和措施,对班组长进行安全培训。加强安全教育室建设,配备必要的教育设施设备。制定从业人员培训计划,落实培训经费,深化从业人员三级安全教育,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持证率达到100%。主动收集、学习安全生产法规政策,不断强化安全责任意识、法律意识,自觉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社会责任。
4.落实安全生产经济政策。按规定足额提取用好安全费用,高危行业企业参加安全生产责任保险,满足企业安全生产支出需要。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措施费用列入工程造价总预算,不作为竟标条件,分期足额支付,由施工单位专款专用。公众聚集场所、易燃易爆单位要积极投保火灾公众责任保险。积极采用先进适用的安全技术和产品。
5.建立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按照《自治区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条例》规定,健全和落实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组织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单位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保证隐患排查治理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对排查出的隐患,要建立档案,设置重大隐患警示标识并及时向县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对可能影响周边单位和人员的重大隐患,要及时向有关单位和人员通报,认真运用《自治区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管理系统》,及时录入、统计、审核、验收、销号。加强劳动组织管理和现场安全管理,加强对作业现场的监督检查,杜绝违章指挥、违规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认真开展重大危险源监控工作,按要求将企业重大隐患源监控信号接入自治区重大危险监控系统。
6.做好应急救援和事故报告。指定部门负责应急管理工作,配备救援装备,建立安全生产应急资源数据库,储备相应的应急物资。组织做好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的编制、评查和发布工作,制订完善生产安全事故综合预案、专项预案、现场处置预案,并及时进行修订。每年组织1次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综合演练及不少于1次的专项预案演练。大中型危险化学品、矿山等高危企业要依法按照相关标准建立专业应急救援队,所属规模较小没有建立专职应急救援队伍的高危行业生产经营单位,要建立兼职应急救援队并与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签订应急救援协议。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不瞒报、谎报或拖延不报,落实整改措施和对事故责任人的处理意见。
三、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
(一)2011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对全区15个地州市人民政府(行署)、自治区17个厅局和49家生产经营单位实施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各单位行政正职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自治区人民政府主管领导与各单位行政正职签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1年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以下简称《责任书》)。
(二)《责任书》一式两份,自治区人民政府和责任单位各执一份。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责任书签订人如有工作变动,接任者为责任人。
四、考核标准
(一)考核期为201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
(二)考核内容。
自治区对地州市政府(行署)、自治区部门和企业分类进行考核,总分值为1000分。其中地州市人民政府(行署)管理目标600分,控制指标400分。
1.事故控制指标。以责任单位与自治区人民政府签订《责任书》所确定的控制考核指标为依据。外省(市、区)企业在疆施工、采掘、安装、勘探安全生产工作纳入属地考核。非煤矿山发包给外单位的,建设期间发生事故的,死亡人数计入施工单位;生产期间发生事故的,死亡人数计入矿山所属单位。煤矿施工事故指标计入煤矿所属单位。
地州市较大事故超出总控制指标的,每超出一起,扣20分。非煤企业、煤矿、道路交通、农机、火灾等行业领域单项事故死亡人数超出绝对控制指标的,每超出一人扣5分。
异地车辆发生较大道路交通事故的,按有关规定考核。
自治区对地州市安全生产主要相对指标情况定期进行公布。
2.安全生产管理目标。按照《自治区2011年安全生产管理目标考核细则》,强化对日常工作的考核。对地州市政府、自治区厅局和企业落实自治区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安排部署的重要工作情况,安全生产督查、检查、抽查中发现的问题和整改落实及向自治区安委会办公室反馈情况等实行预扣分管理。
地州市、厅局、企业代表参加国家、自治区组织的安全生产重大活动获得奖励的给予适当加分。
(三)评定标准。
1.先进单位。地州市人民政府(行署)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分数在900分(含900分)以上、没有被 “一票否决”的,为安全生产先进单位。自治区有关厅局和企业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分数在950分(含950分)以上、没有发生较大事故(含直属单位事故,下同)、没有被“一票否决”的,本行业没有发生重大事故的,为安全生产先进单位。
2.合格单位。地州市人民政府(行署)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分数在800-900分(含800分),为安全生产合格单位。自治区有关厅局和企业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分数在850-950分(含850分),没有发生较大事故的,为安全生产合格单位。
3.不合格单位。地州市人民政府(行署)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分数在800分以下,自治区有关厅局和企业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分数在850分以下、被 “一票否决”的,为安全生产不合格单位。
4.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凡发生重特大事故的;各类事故死亡总人数超出年初自治区人民政府下达的控制考核指标的;隐瞒事故的,实行“一票否决”,并按照有关规定严肃追究责任。
5.行业发生重大事故的,行业主管部门不评优;发生特大事故的,行业主管部门不合格。
6.地区、行业发生与安全生产相关联、并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事件的,地区、行业主管部门不评优。
五、组织领导和督查管理
自治区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工作在自治区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进行,由自治区安全生产委员会组织实施,并实行责任单位及其下级单位自查,上级单位抽查、督查,自治区考核相结合的办法。
(一)自治区人民政府对各单位落实《责任书》和本意见的考核工作进行统一部署,自治区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具体组织实施。考核工作组由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精神文明办、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监察厅、公安厅消防局、公安厅交警总队、总工会、农机局和新疆煤矿安全监察局等单位共同组成。
(二)2011年7月,各责任单位对上半年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工作进行自查,7月20日前将自查情况以书面形式报自治区安委会办公室,自查情况作为年底考核内容。自治区安委会办公室组织力量,对责任单位上半年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抽查。2011年10月至12月,自治区人民政府组织考核组,对责任单位进行全面考核。
(三)考核工作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做到客观、公正、公开、公平。
(四)各责任单位通过《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告》、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www.xiexiebang.com)、自治区安全生产门户网站(www.xiexiebang.com)等政府网站及各新闻媒体,主动搜集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性文件,以及自治区安全生产工作部署、要求和有关信息,开展相应工作。
六、奖惩
(一)自治区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实行奖惩制度,考核结果在全区通报。
(二)获得安全生产考核先进单位的,由自治区人民政府颁发2010年度自治区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奖牌、给予奖励:
1.对获得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先进单位的地州市人民政府(行署),奖励人民币5万元。
2.对获得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先进单位的自治区有关厅局,奖励人民币2万元。
3.对获得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先进单位的企业,奖励人民币10万元(企业自筹)。
4.连续三年获得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先进单位的地州市人民政府(行署),奖励人民币10万元;自治区有关厅局,奖励人民币5万元;企业,奖励人民币30万元(企业自筹)。
5.受奖单位奖金中的20%用于奖励责任书签订人,其余部分由责任书签订人奖励有关人员。
(三)经考核被评为不合格的地州市人民政府(行署),罚款人民币2万元;自治区有关厅局,罚款人民币1万元;企业,罚款人民币5万元。罚款中的20%由责任书签订人承担,其余部分由责任书签订人对有关人员进行处罚。责任书签订人在自治区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后10日内,向自治区人民政府写出书面检查。
(四)被罚单位的罚款于公布考核结果之日起,15日内上缴自治区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罚款不得用公款报销。各单位上缴的罚款用于自治区下年度安全生产奖励资金。
(五)对弄虚作假、隐瞒事故取得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先进或合格单位的,一经发现即视为不合格,并通报批评;除如数退回已发奖金外,另按奖励金额给予加倍处罚。按照国家监察部、安监总局《安全生产领域违法违纪行为政纪处分暂行规定》的规定,依纪依法对相关责任人予以责任追究。
二〇一一年一月二十四日
发布部门:新疆自治区政府 发布日期:2011年01月24日 实施日期:2011年01月24日(地方法规)
第二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自治区审计厅审计程序实施办
【发布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发布文号】新政办发〔2002〕126号 【发布日期】2002-09-05 【生效日期】2002-09-05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自治区审计厅审计程序实施办法》的通知
(新政办发〔2002〕126号)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各州、市、县(市)人民政府,各行政公署,自治区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自治区审计厅审计程序实施办法》已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二年九月五日
自治区审计厅审计程序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第一条 为了规范审计机关审计项目实施行为,认真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更好地发挥审计监督作用,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 国家审计基本准则》以及中办、国办印发的《 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和《 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中央五部委及其联席会议办公室关于经济责任审计的有关规定,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第二条 审计机关及其审计组、审计人员实施审计事项,必须遵循审计法律、法规和本办法规定的审计工作程序、形式、期限等要求,严格审计执法,确保审计质量。
第三条第三条 审计厅根据现行的财政管理体制,按照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隶属关系或者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关系等确定审计范围,实施审计监督。
经济责任审计项目,按照自治区干部管理权限分级实施。
第二章 计划程序
第四条第四条 审计厅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要求和审计署的部署安排,确定当年的工作任务和重点,制定统一的审计项目计划。审计项目计划一经确定,一般不予调整。
审计项目计划包括:审计署统一组织的项目、审计署授权的项目、自治区党委、政府交办的项目和自治区审计工作会议确定的项目等。
审计项目计划的编制,先由业务部门提出本审计项目的书面意见,报经主管厅领导审定后,交由厅办公室汇总提交厅务会议研究确定。
第五条第五条 经济责任审计项目计划实行“集中管理,统一安排”。每年年底前由组织、人事部门向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提出下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建议计划,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研究审定后,由组织、人事部门委托审计厅审计,审计厅根据委托通知列入厅计划审计项目。
第三章 作业程序
第六条第六条 审计厅根据审计项目计划确定的审计事项,选派审计人员组成审计组,并指定审计组组长。
第七条第七条 审计组实行审计组组长或者主审负责制。审计组组长或者主审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熟悉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二)掌握审计及相关专业知识;
(三)从事审计业务工作3年以上;审计署和自治区统一组织的重要项目须从事审计业务工作5年以上;
(四)具有调查研究、综合分析、专业判断和文字表达能力。
第八条第八条 审计组在实施审计前应当组织学习与审计事项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编制审计方案。审计方案要围绕审计目标确定审计的范围、内容、方法和步骤。
审计组在实施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前,应当向委托部门了解被审计人员的情况。
第九条第九条 审计组应当按照《审计法》的规定,在实施审计3日前,向被审计单位或者被审计的领导人员送达审计通知书,并要求被审计单位法定代表人、财务主管人员或者被审计的领导人员就与审计事项有关的会计资料及其它相关资料的真实、完整作出书面承诺。承诺书须由被审计单位法定代表人、财务主管人员或者被审计的领导人员签字、盖章。
第十条第十条 审计组进点后按下列要求召开见面会:
(一)见面会参加人员,包括审计厅有关人员、审计组全体人员;被审计单位领导、财务部门负责人及所属单位的负责人和财务主管人员。经济责任审计事项,还应当有纪检、组织、监察、人事等部门参加。见面会由审计厅负责主持。
(二)审计组向被审计单位公开审计机关的职责、权限、审计程序和审计法律责任。具体公开事项如下:
1.《宪法》、《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关于审计机关职责、权限、程序和审计法律责任等;
2.通报中央和自治区领导近期对审计工作的指示精神和要求;
3.审计组组长或者主审宣读审计通知书,通报审计目标、审计内容和重点等。
(三)审计组廉政监督员宣读《审计工作人员廉政纪律》。
(四)审计厅提出配合支持审计工作的要求。
(五)被审计单位领导或者被审计的领导人员介绍有关情况。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审计组必须严格按照审计方案确定的审计目标、范围、内容、方法和步骤实施审计。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审计组实施审计,应当提前3天召开被审计单位领导或者被审计的领导人员及其所在部门、单位的相关人员和有关方面的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详细听取其财政、财务收支情况、生产经营情况、履行经济责任情况以及其它需要说明的情况。经济责任审计事项,审计组还可以采取设立意见箱、公布联系电话的方式征求有关单位(个人)的意见,了解与审计事项有关的情况。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审计人员实施审计,按照以下规定办理:
(一)可以运用检查、监盘、观察、查询及函证、计算、分析性复核等方法,审查被审计单位银行开户、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查阅与审计事项有关的文件、资料,检查、盘点库存现金、资产、有价证券和被审计单位运用电子计算机管理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财务会计核算系统,取得审计证据。必要时,可以采取复制、拍照等方法取得证明材料。
(二)对与审计事项有关的会议和谈话内容作出记录,或者根据审计工作需要,要求提供会议记录材料。
(三)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作出详细准确的记录,并注明资料来源。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 审计人员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调查取得的证明材料,应当有提供者的签名、盖章;不能取得提供者签名、盖章的,审计人员应当注明原因。
第十五条第十五条 审计组对实施审计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应当及时请示汇报。第四章 报告和复核程序
第十六条第十六条 审计组向审计机关提出审计报告前,应采取召开审计报告见面会的形式向被审计单位或者被审计的领导人员通报审计结果情况。并要求其在10日内对审计查出的问题的定性、适用法律、法规依据是否适当,提出书面意见。并告知10日内未提出书面意见的,视同无异议。
审计报告见面会的参加人员应当与审计进点见面会的人员一致。
第十七条第十七条 被审计单位或者被审计的领导人员对审计报告中反映的事实、数据及问题的定性和适用法律、法规有异议的,审计组应当进一步研究核查,并在书面说明中讲明核查结果。
审计组实施现场审计结束后30日内向厅机关提交审计报告,最长不得超过60日。
审计组应当将审计报告、被审计单位或者被审计的领导人员对审计报告的反馈意见及审计组对反馈意见的书面说明一并报送审计厅。
第十八条第十八条 审计厅的法制机构应当按照《审计机关审计复核准则》的要求,对审计组报送的审计报告、被审计单位或者被审计的领导人员对审计报告的反馈意见、审计组的书面说明以及审计取证资料等进行复核,作出复核工作记录,提出复核意见。
第五章 处理程序
第十九条第十九条 审计厅审定审计报告后,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作出以下处理:
(一)对被审计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作出评价,提出被审计单位的自行纠正事项和改进建议,出具审计意见书。
(二)对有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应当给予处理、处罚的,依法作出处理、处罚的审计决定,并制作审计决定书。
(三)被审计单位及其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审计厅认为应当由纪检、监察等主管机关处理的,作出审计建议书,移交有关主管机关处理;涉嫌犯罪的,作出移送处理书,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四)经济责任审计的事项,向委托部门和自治区党委、政府报送审计结果情况报告。
(五)对审计工作中发现的与宏观经济管理有关的重要问题和重大的违法违纪问题,向自治区政府和审计署提出专题报告。
第二十条第二十条 审计厅对被审计单位和有关责任人员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需要作出审计处罚的,审计组应当按照规定,书面告知其审计处罚的事实、理由、依据以及陈述和申辩的权力。
符合审计听证条件的,审计组还应当告知被审计单位和有关责任人员有要求审计听证的权利。
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一条 审计厅应当自收到审计报告之日起30日内,将审计意见书、审计决定书送达被审计单位或者被审计的领导人员及其所在单位。并要求其在90日内执行完毕。审计决定确需延期执行的,应当报经审计厅批准。
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二条 被审计单位或者被审计的党政领导干部、国有企业领导人对审计厅做出的审计决定、审计意见不服的,可以向自治区人民政府或者审计署申请行政复议。
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三条 审计厅各业务部门要按照《自治区审计厅关于审计决定及审计意见跟踪落实管理暂行办法》做好审计决定书、审计处罚决定书及审计意见书的跟踪落实工作。
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四条 审计厅作出审计决定后,需要被审计单位主管部门协助执行的,应当制发协助执行审计决定通知书。
第二十五条第二十五条 审计组应当督促被审计单位按规定期限,将应当缴纳的款项按照财政管理体制和国家有关规定全部缴入国库。并督促协助执行的有关主管部门,在审计决定书生效之日起30日内,将审计决定的执行情况书面报告审计厅。
第二十六条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由自治区审计厅负责解释。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安全生产工作实施意见
民胜村村民委员会
2011年安全生产工作实施意见
我村2011年的安全生产工作仍然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为指导,牢固树立“安全生产责任重如泰山”的思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加大宣传力度,做好指导、监督、检查工作,切实消除安全隐患,遏制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全村经济发展,特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安全生产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方针,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发展,关系到人民财产安全和经济法展,村两委必须充分认识到加强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要明确责任,落实措施,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稳定的社会局面。
二、加强领导 落实措施
安全生产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把此项工作列入重要日程,切实加强领导,强化监督力度,村两委决定成立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党政一把手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工作机构,做到俺其实从有人管,有人干。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三、落实措施、责任到人
落实措施和强化管理责任是抓好安全生产的重要条件,与各社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按照领导是关键、责任是核心、关口前移是源头,隐患整治是突破口,责任追究是保证的工作思路,进一步落实安全安全生产制度,做到依法监管,职责明确,尽量遏制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四、加强学习、广泛宣传、提高安全意识
不断加强安全生产宣传、学习、教育、充分利用各种会议、墙报、标语等形式进行宣传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宣传安全生产知识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同时开展各种安全知识培训,帮助全村干部群众掌握安全生产意识和素质,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促进我村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五、加强管理、整治隐患
在安全生产工作中,要牢固树立“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认真排查安全隐患,落实措施,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间四落实。对我村道路交通、山坪塘、水库等地段都要做好安全整治和排查工作,不断加强安全用电的宣传管理力度,做好线路维修工作,严禁违章操作和违章用电。同时加强对沼气池的安全知识宣传和管理,确保沼气池的质量和安全,为建池农户提供技术管理和安全督导服务,树立”安全第一、安全为主“的思想,形成人人学学安全,人人懂安全的生产环境,确保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大好局面。
在安全生产工作中,要严格按照上级关于安全生产文件精神进行工作,必须执行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克服麻痹大意的思想,懂得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为全村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经济繁荣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民胜村村民委员会2011年元月10日
第四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自治区农村“双语”幼儿园管理的意见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自治区农村“双语”幼儿园管理的意见
(新政办发〔2010〕16号)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各州、市、县(市)人民政府,各行政公署,自治区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自治区启动实施了农村“双语”幼儿园建设工程,兴办了一批农村“双语”幼儿园。为充分发挥国家、自治区资金扶持建设农村“双语”幼儿园项目的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推进我区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发展,提高农村“双语”幼儿园办园效益,提出如下意见:
一、强化各级政府职责,规范农村“双语”幼儿园管理体制
(一)农村“双语”幼儿园实行“分级负责,县、乡共管,以县为主”的管理原则。自治区负责制定全区学前“双语”教育发展规划;制定农村“双语”幼儿园机构设置及编制配备标准并监督实施;制定农村“双语”幼儿园公用经费标准,统筹安排相关专项资金等,并监督实施。
(二)各地区(州、市)行署(人民政府)加强对本地农村“双语”幼儿园的统筹管理,根据自治区制定的农村“双语”幼儿园机构编制标准,核定本地区各县农村“双语”幼儿园教师编制,落实自治区学前“双语”教育规划和各项政策。
(三)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是农村“双语”幼儿园管理的第一责任人。统筹各有关部门落实农村“双语”幼儿园各项管理职责;按有关规定无偿划拨新建、扩建农村“双语”幼儿园建设用土地;按编制统一调配农村“双语”幼儿园教师;积极筹措经费,结合本级财力和上级转移支付资金,保障农村“双语”幼儿园各项经费落实到位。
(四)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乡、村适龄幼儿入园;积极筹措经费,改善办园条件,支持农村“双语”幼儿园发展;治理幼儿园周边环境,维护农村“双语”幼儿园的治安、安全和正常教学秩序。
二、完善人事编制管理制度,加强学前“双语”教师队伍建设
(五)农村“双语”幼儿园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原则上每个乡(镇)独立设置一所“双语”中心幼儿园,距离较远或人口较多的行政村可以设立分园,并由中心幼儿园统一管理。农村“双语”幼儿园教师编制实行动态管理,根据自治区农村“双语”幼儿园教师编制标准,结合学前“双语”教育发展规划、生源变化等情况定期调整。
(六)建立健全农村“双语”幼儿园教师招聘工作机制。农村“双语”幼儿园教师招聘,按照“凡进必考,公开招聘”的原则,由自治区和各地、州、市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共同组织实施,自治区统一组织笔试,考核汉语和专业知识水平,地、州、市组织面试,考察课堂教学能力。
(七)按照自治区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有关政策,新进农村“双语”幼儿园教师实行一年试用期,县(市)教育行政部门会同同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对新进农村“双语”幼儿园教师组织试用期考核。试用期考核不合格者即行清退,试用期考核合格者,予以转正定级。农村“双语”幼儿园教师实行合同聘用制管理,聘用合同期限为三年。按照事业单位人事管理规定,聘用合同期满考核合格者可续聘,聘期内连续 2年考核不合格者予以辞退,实现教师“有进有出”,确保农村“双语”幼儿园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八)农村“双语”幼儿园教师纳入编制管理,进入县财政供养人员范围,其工资进入财政统发序列,享受小学教师各项待遇。农村“双语”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岗位设置参照小学教师专业技术系列有关规定执行。社会保险按照有关规定参保缴费。
(九)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法履行对农村“双语”幼儿园教师的资格认定、职务评聘、培养培训、调配交流和考核等管理职能。要建立健全考核制度,完善考核办法,加强对农村“双语”幼儿园教师的师德及教学业务考核,考核结果与教师的岗位聘任、职务晋升、培养培训、表彰奖励、考核等挂钩,形成激励约束机制。
三、建立经费保障机制,保证农村“双语”幼儿园正常运转
(十)根据自治区党委常委会纪要(新党常〔2007〕33号)精神,享受国家财政专项扶持政策的七地(州)及九县(市)的县级人民政府要比照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建立农村“双语”幼儿园经费保障机制并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其他县市要统筹使用本级财力和上级转移支付,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经费投入,保证农村“双语”幼儿园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保证农村“双语”幼儿园公用经费、园舍及教学设施设备维修更新、免费教科书等经费及时足额到位。要安排使用好国家和自治区的专项资金,组织实施好农村“双语”幼儿园工程建设,改善办园条件。
(十一)县(市、区)财政、教育部门要按照《预算法》、《会计法》以及自治区预算管理、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等相关财务改革的要求,完善农村“双语”幼儿园经费保障机制相关财务管理制度,确保农村“双语”幼儿园各项经费专款专用,不得挤占、截留、挪用。农村“双语”幼儿园要严格按规定范围和标准安排使用经费,单独设账,独立核算,定期公布收支情况,严禁挪作他用。要建立农村“双语”幼儿园经费预算和审计制度,确保相关经费的安全运行与合理使用。
(十二)七地(州)及九县(市)享受国家和自治区财政全额支持的公办农村“双语”幼儿园不得收取任何费用。上述地(州)、县(市)受到国家和自治区财政支持的民办农村“双语”幼儿园要减免学杂费、管理费、伙食费、教材费等,具体事宜由地区(州、市)行署(人民政府)根据有关规定核定。(七地州九县市包括:喀什、和田、阿克苏、克州、伊犁州、塔城和阿勒泰等7个地州,以及尉犁、和静、若羌、吐鲁番、托克逊、伊吾、巴里坤、温泉和木垒等9个县市)
四、加强农村“双语”幼儿园日常管理,保证教育质量
(十三)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认真履行对农村“双语”幼儿园的管理职责,指导和管理农村“双语”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农村“双语”幼儿园要建立健全教学业务档案、财务管理、安全管理等工作制度,规范日常管理。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检查和指导农村“双语”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及饮食卫生工作,依托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加强幼儿卫生健康、饮食安全保障。县级建设行政部门负责制定农村“双语”幼儿园园舍及设施的建设标准,并定期组织检查,确保园舍及设施的安全。县级公安部门负责农村“双语”幼儿园的安全保卫工作,依托乡(镇)公安派出所加强幼儿园周边环境治理,维护农村“双语”幼儿园正常的治安秩序。
(十四)要遵循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的客观规律,坚持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促进幼儿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农村“双语”幼儿园教学要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为根本出发点,以提高少数民族幼儿汉语听说能力为重点,遵循语言教学规律,寓汉语学习于各项活动之中,培养少数民族幼儿运用汉语交流的能力,同时要防止教学“小学化”倾向,使幼儿健康、全面、富有个性地发展,不断提高学前“双语”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有条件的农村“双语”幼儿园要实行民汉合园,民汉幼儿混合编班,共同接受教育。
(十五)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农村“双语”幼儿园教师的培养培训工作,积极为教师的培养培训创造有利条件,提供必要的政策和经费支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着眼农村“双语”幼儿园的长远发展,制定农村“双语”幼儿园教师培养规划,依托师范类高校及具备条件的中等师范学校,培养大批合格的农村“双语”幼儿园教师。要切实加强农村“双语”幼儿园教师培训工作,将其纳入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体系,增强培训的针对性,提高培训工作的实效,不断提高农村“双语”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汉语教学水平。
(十六)要充分发挥各级教育督导机构作用,定期组织对农村“双语”幼儿园的督导评估工作。县级教育督导机构要把督导农村“双语”幼儿园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不断完善农村“双语”幼儿园督导评估体系,健全督导评估工作机制。通过督导评估,促进农村“双语”幼儿园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
本意见适用于国家、自治区资金扶持建设项目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援建项目实施的农村“双语”幼儿园管理。
二○一○年一月二十五日
第五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产安全事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产安全事故 报告和调查处理实施办法
(送审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发生,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根据《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生产安全事故,是指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包括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活动,下同)中发生的,造成人身伤亡(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设备设施损坏或者直接经济损失,致使原生产经营活动暂时中止或者永远终止的事件。生产安全事故包括在生产经营单位场所内发生的事故、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的火灾事故、生产经营单位负有全部责任或者主要责任或者重要责任的交通事故。
自治区行政区域内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适用本办法。法律、法规对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
事故报告应当及时、准确,不得迟报、谎报或者瞒报。
事故调查应当坚持以事实为依据,科学严谨,客观、公正地查明事故原因、性质,总结事故教训,提出防范措施和处理建议。
事故处理应当依法依规,注重实效,坚持教育为主、过罚相当,与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和承担的事故责任相适应。
第二章 事故报告
第四条
中央驻疆企业和自治区国资委直接监管企业发生事故的,除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报告事故外,应当同时向自治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应当按照规定向上级部门报告,同时报告本级人民政府;必要时,可以越级上报。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在1小时内通报同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第五条
迟报、谎报和瞒报事故,依照下列情形认定:
(一)报告事故的时间超过规定时限的,属于迟报;
(二)故意不如实报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初步原因、性质、伤亡人数和涉险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等有关内容的,属于谎报;
(三)隐瞒已经发生的事故,超过规定时限未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经查证属实的,属于瞒报。第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者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举报事故,接到举报的部门应当依法及时处理。对举报事故的有功人员依照有关规定予以奖励。
第三章 事故调查
第七条
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分别由自治区人民政府、州市(地)人民政府(行署)、县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各级人民政府可以直接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也可以授权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下列事故应当由前款规定的上一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
(一)谎报、瞒报的事故;
(二)性质恶劣或者影响较大的事故;
(三)事故伤亡人数变化造成级别上升的事故;
(四)上级人民政府认为应当由上级调查的其他事故。上一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可以派员参加下一级人民政府组织的事故调查,指导、督促做好事故调查工作。
第八条
生产经营单位可以调查本单位发生的一次轻伤3人以下、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下的事故。
县级人民政府可以委托生产经营单位,调查一次轻伤5人以下、直接经济损失不满100万元的事故。生产经营单位调查事故,应当组织人力资源、安全生产管理、工会等机构的人员参加,至少1名调查组成员应当具备注册安全工程师资格;事故调查工作应当接受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和指导。
第九条
事故调查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监察机关、公安机关以及工会派人组成,并应当邀请人民检察院派人参加,可以聘请专家参加事故调查。事故调查组建议名单,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出。
参加事故调查的部门和单位,应当派出具有事故调查所需知识和专长的人员,并保障所需的交通工具、通信和技术设备等;参加调查人员与事故发生单位存在可能影响公正调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相关部门不派人参加事故调查的,不影响事故调查结果。
生产经营单位跨行政区域发生的事故,生产经营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未派员参加事故调查的,不影响事故调查结果。
第十条 事故调查组在组长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事故调查组成员应当互相配合、认真履职,共同做好事故调查工作,并遵守以下纪律:
(一)服从调查组统一安排和指挥。
(二)遵守保密规定,持有的资料和研究的问题不得向调查组以外人员泄露;事故调查报告批复前,不得向外界透露或公布调查内容。
(三)禁止单独会见被调查人、擅自表态和向外泄露案情;未经事故调查组组长允许,不得擅自发布与事故有关的信息。
(四)不得违反程序规定进行调查取证。
(五)遵守各项廉洁自律规定,维护事故调查组形象。
(六)严禁借调查之机徇私舞弊,打击、报复当事人。第十一条 事故调查组应当制定调查方案。调查方案包括调查组成员的分工,应当查明的问题和线索,调查步骤、方法,完成相关调查的期限等。
事故调查组应当查明下列情况,取得相关证据:
(一)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及直接经济损失;
(二)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情况;
(三)事故发生单位及相关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
(四)事故发生单位及相关单位的安全生产资金保障和使用情况;
(五)事故发生单位及相关单位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情况;
(六)事故发生单位及相关单位的隐患排查治理情况;
(七)事故调查需要查明的其它情况。
第十二条
事故发生单位及相关单位应当在事故调查组规定时限内,提供下列材料:
(一)营业执照、行政许可及资质证明复印件;
(二)组织机构及相关人员职责证明;
(三)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和相关管理制度;
(四)与事故相关的合同、伤亡人员身份证明及劳动关系证明;
(五)与事故相关的设备、工艺资料和安全操作规程;
(六)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证明以及有关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情况;
(七)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等基本情况的说明;
(八)事故现场示意图;
(九)有关人员上一年年收入的有关证明;
(十)与事故有关的其他材料。
前款第(一)、(九)项规定的材料内容需要有关部门予以确认的,相关部门应当予以配合。
事故发生单位及相关单位在规定期限内未提供第一款第(三)、(五)、(六)项材料的,视为没有相关材料。
第十三条
事故伤亡人员依据公安机关或者具有资质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材料,结合《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事故伤害损失工作日标准》(GB/T15499)等规定确定。
第十四条
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应当包括:
(一)人身伤亡后所支出的费用,含医疗费用(包括护理费用),丧葬及抚恤费用,补助及救济费用,歇工工资;
(二)善后处理费用,含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现场抢救费用,清理现场费用,事故赔偿费用;
(三)财产损失价值,含固定资产损失价值,流动资产损失价值。
事故发生单位应当按照前款规定统计直接经济损失,并在事故发生之日起或者事故应急救援结束之日起20日内向事故调查组报告。
第十五条
事故直接原因,是指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和设备、设施、环境等的不安全状态。
事故间接原因,是指导致设备、设施、环境等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产生或者存在的组织、管理、教育、监督等方面的因素。
事故直接责任,是指不安全行为或者直接造成设备、设施、环境等的不安全状态的行为,对导致事故发生的后果依法应当承担的责任。
事故领导责任,是指在安全生产组织、管理、教育、监督等方面违反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或者制度的规定,对导致事故发生的后果依法应当承担的责任。
第十六条
存在下列情形的行为人应当承担事故的主要责任:
(一)个人经营的投资人,未保障安全生产资金投入致使生产经营单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造成事故的;
(二)主要负责人未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致使生产经营单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造成事故的;
(三)负有组织、指挥或者管理职责的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造成事故的;
(四)负有组织、指挥或者管理职责的人员,批准或者安排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合格的人员从事生产经营活动造成事故的;
(五)违反劳动纪律、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或者操作规程造成事故的;
(六)擅自停用、拆除、毁坏、挪用安全装置、设备或者擅自操作设备、设施,造成事故的。
确认直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人员对于事故发生负有责任的,应当综合考虑行为人的从业资格、从业时间、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情况、现场条件、是否受到他人强令作业、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等因素。
第十七条
事故调查组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提交事故调查报告;生产经营单位依照本办法第八条规定调查的事故,事故调查报告报本单位主要负责人。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经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批准,提交事故调查报告的期限可以延长,但延长的期限最长不超过60日:
(一)与事故发生有关的重要人员负伤或者逃逸,导致事故原因无法查明的;
(二)因情况复杂,无法在规定期限内查清事实的;
(三)对事故原因、性质和责任认定存在较大分歧,需要请示上级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的;
(四)事故发生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对于有关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有重大不同意见,需要进一步协调的;
(五)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认可的其他特殊情形。事故现场因抢险救灾无法进行勘察的,事故调查期限从具备现场勘察条件之日起计算。
瞒报事故的调查期限从查实之日起计算。
第十八条
事故调查组成员对事故发生原因、责任认定和处理建议等存在分歧的,事故调查报告应当就分歧作出专门说明。
事故调查报告应当附具证据材料。事故调查组成员应当在事故调查报告上签名。
第十九条
州、市(地)人民政府(行署)和县级人民政府组成的事故调查组认定所调查的事故不是生产安全事故的,应当将相关证据材料报自治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复核,确认批准后,终止事故调查;需进行其他调查的,事故调查组应当做好有关移交工作。
第四章 事故处理
第二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自收到事故调查报告之日起15日内作出批复。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直接作出批复,也可以授权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事故调查报告作出批复。
生产经营单位跨行政区域发生的事故,批复抄送生产经营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或者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第二十一条
批复事故调查报告,应当审查以下方面内容:
(一)事故调查程序是否合法;
(二)事故调查是否全面;
(三)取得的证据是否合法、充分;
(四)事故原因分析、责任认定是否符合规定;
(五)责任人处理建议是否公正、适当;
(六)防范和整改措施建议是否具有针对性、适当、有效。
第二十二条
批复确认移送涉嫌犯罪的责任人员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者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应当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办法规定处理后,办理移送事宜。
司法机关依法未追究移送事故责任人员刑事责任的,应当退回移送部门并说明理由。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跟踪涉嫌犯罪人员的处理情况。
第二十三条
事故发生单位、有关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应当自事故调查报告批复之日起3个月内,将落实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情况、责任人员处理情况、涉嫌犯罪人员移送及处理情况,报告负责事故批复的同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事故发生单位应当在本单位公开事故原因、防范和整改措施落实情况、责任人处理情况。
事故发生单位被责令停产停业整顿的,应当经作出处理决定的部门组织验收合格后,方可恢复生产经营活动。
第二十四条
事故发生单位和事故重大利害关系人不服事故调查报告的批复、与事故处理有关的行政处理决定,可以依法提起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
第二十五条
建立事故调查处理挂牌督办制度,自治区人民政府对州、市(地)人民政府(行署)的事故调查处理进行督办,州、市(地)人民政府(行署)对县级人民政府的事故调查处理进行督办。事故调查处理挂牌督办的具体事宜,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承办。挂牌督办的具体办法,另行规定。
第二十六条
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应当在规定期限内完成督办事项。案情复杂需要延长办理时间的,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应当向承办挂牌督办具体事宜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出延长办理时限的申请,批准后可以延长期限,但不得超过60日。
事故调查处理被挂牌督办的,事故调查组形成事故调查报告初稿后,应当报承办挂牌督办具体事宜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核同意,由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在规定的期限内作出批复。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核事故调查报告所需时间,不计入事故调查期限。
第二十七条
事故调查发现有关行政机关及其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工作人员对于事故发生负有责任的,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纪律的规定予以处理。
确认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工作人员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的,应当根据其岗位职责、履职依据、履职时间等,综合考察工作职责、监管条件、履职能力、履职情况等因素。已经按照有关执法工作计划、现场检查方案和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方式、程序履行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酌情处理。
第二十八条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自事故调查报告批复之日起30日内,将批复、事故调查报告报上一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自批复之日起3个月内将批复、事故调查报告、与事故有关的行政处罚决定及落实情况、责任人行政处分决定及落实情况、涉嫌犯罪人员移送及处理情况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归档,形成事故调查处理案卷备查。事故调查处理案卷永久保存。
第二十九条
生产经营单位依照本办法第八条规定调查的事故,单位主要负责人应当自收到事故调查报告之日起10日内作出批复,并在30日内将事故调查处理案卷报县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第三十条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应当自人民政府批复之日起15日内在本部门网站上全文公开事故调查报告,但依法应当保密的除外。
事故有关单位和责任人员的处理结果,应当召开会议或者以适当形式宣布,接受职工群众监督。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一条
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因未履行安全生产职责受到刑事处罚或者撤职处分的,自刑罚执行完毕或者受处分之日起,五年内不得担任任何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重大、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终身不得担任本行业任何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事故单位主要负责人的罚款处罚,罚款数额应当符合《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三十二条
事故发生单位除主要负责人以外的其他负责人,未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事故发生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按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
(一)发生一般事故,处上一年个人年收入5%以上10%以下的罚款;
(二)发生较大事故,处上一年个人年收入10%以上20%以下的罚款;
(三)发生重大事故,处上一年个人年收入20%以上40%以下的罚款;
(四)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处上一年个人年收入30%以上60%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三条
依照《安全生产法》第一百零九条对事故发生单位进行处罚,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按照规定的上限处以罚款:
(一)拒绝、阻碍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依法实施安全生产监督检查的;
(二)拒不执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依法作出的停产停业、停止施工、停止使用相关设施或者设备的决定的;
(三)瞒报、谎报生产安全事故的;
(四)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
第三十四条
事故发生单位被责令停产停业整顿,未经验收合格或者验收不合格擅自恢复生产经营活动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止生产经营活动,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第三十五条
事故发生单位存在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对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落实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或者未按规定报告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落实情况、责任人员处理情况的;
(二)未按规定公开事故原因、防范和整改措施落实情况、责任人处理情况的。
(三)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九条规定,未按规定将事故调查处理案卷报送备案的。
第三十六条
对人员轻伤、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下的一般事故,不对事故单位及有关责任人员予以罚款的行政处罚,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自
****年**月**日起施行。
关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实施办法(送审稿)》的说明
自治区人民政府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列入2013、2014年《自治区人民政府立法工作计划》后,自治区安全监管局成立《办法》起草小组,于2013年3月至2014年4月,先后在区内外进行立法调研,详细研读部分省市事故调查处理办法,结合我区事故调查处理实践,找准破解我区事故调查处理攻坚的“瓶颈问题”,力争使《办法》具有较强的前瞻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以适应我区事故调查处理工作的需要。现就《办法(送审稿)》作如下说明:
一、制定《办法》的必要性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环节。《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以下简称《条例》),对规范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条例》施行中也出现了一些亟待通过立法方能解决的问题。一是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职责分工不明确,一些事故调查处理中出现了推诿扯皮问题。二是事故调查规则较为笼统,需要由上一级调查的事故范围不明确,事故调查处理缺乏保障机制。三是没有规定对事故调查议异的处理措施,相对人权益缺乏必要的保护。因此,有必要通过地方立法,进一步规范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合理、合法追究责任,强化事故防范措施,为我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二、《办法(送审稿)》起草经过
2012年11月,自治区安全监管局总结近年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借鉴部分省、市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立法成果,起草了《办法(征求意见稿)》,印发各地安全监管部门征求意见。
2013年2-5月,自治区安全监管局组织召开了三个片区座谈会和企业、部门座谈会以及立法咨询专家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建议。7月1日,《办法》印发有关部门征求意见,并在自治区安全监管局网站全文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
2013年5月-2014年5月,自治区安全监管局召开了四次专题会议研究修改、完善《办法》。
2014年6月19日,自治区安委会办公室将《办法(第十三稿)》印送自治区安委会成员单位征求意见,根据反馈的意见建议进行修改完善。
2014年7月18日,自治区安委会全体会议对《办法》进行了研究。根据有关部门的意见建议,并结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决定》,对《办法》进行修改完善,形成了《办法(送审稿)》。
三、需要说明的事项
(一)关于事故报告
为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目标任务,自治区人民政府每年与各地州市人民政府、自治区有关部门和重点企业签订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结合这一实际,《办法》规定“中央驻疆企业和自治区国资委直接监管企业发生事故的……应当同时向自治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第四条第一款)
针对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中迟报、漏报、谎报、瞒报认定情形不统一问题,《办法》作出了解释,规定“迟报、漏报、谎报和瞒报事故,依照下列情形认定:
(一)报告事故的时间超过规定时限的,属于迟报;
(二)故意不如实报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初步原因、性质、伤亡人数和涉险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等有关内容的,属于谎报;
(三)隐瞒已经发生的事故,超过规定时限未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经查证属实的,属于瞒报。(第五条)”
(二)关于事故调查权限
为贯彻《条例》第二十条第一款“上级人民政府认为必要时,可以调查由下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的事故”规定,《办法》明确了应当提级调查的情形,规定“下列事故应当由上一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
(一)谎报、瞒报的事故;
(二)性质恶劣或者影响较大事故;
(三)事故伤亡人数变化造成级别上升的事故;
(四)上级人民政府认为应当由上级调查的其他事故。(第七条第二款)”任何生产安全事故都由政府进行调查,既不经济,也不现实。为贯彻《条例》第十九条“未造成人员伤亡的一般事故,县级人民政府也可以委托事故发生单位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的规定,强化生产经营单位事故调查责任,吸取事故教训,《办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可以调查本单位发生的一次轻伤3人以下、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下的事故,县级人民政府可以委托生产经营单位调查一次轻伤5人以下、直接经济损失不满100万元的事故,规定了生产经营单位事故调查组的组成、事故调查工作接受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和指导(第八条)。
(三)关于事故调查组职责
一是结合近年事故查处实践,《办法》归纳事故调查组纪律,规定调查组成员应当遵守“服从调查组统一安排和指挥;遵守保密规定,持有的资料和研究的问题不得向调查组以外人员泄露;事故调查报告批复前,不得向外界透露或公布调查内容;未经事故调查组组长允许,不得擅自发布与事故有关的信息;遵守各项廉洁自律规定,维护事故调查组形象”等六条纪律(第十条)。
二是针对事故调查存在的调查组成员职责不清、调查方向和内容混乱等问题,《办法》规定“事故调查组应当制定调查方案。调查方案包括调查组成员的分工,应当查明的问题和线索,调查步骤、方法,完成相关调查的期限等。”应当查明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履行、事故发生单位及相关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安全生产资金保障和使用、安全生产教育培训、隐患排查治理等情况(第十一条)。
三是针对事故调查中存在的配合问题,《办法》规定事故发生单位及相关单位应当在事故调查组规定时限内提供营业执照、行政许可及资质证明复印件等10种材料,并规定可以事后编制的制度资料、操作规程、教育培训资料等没有按期提供材料的,视为没有相关材料(第十二条)。
四是针对事故调查拖期问题,《办法》规定自事故发生之日起60日内提交事故调查报告;延期提交事故调查报告必须经政府批准,并规定“与事故发生有关的重要人员负伤或者逃逸,导致事故原因无法查明”等五种情形,方可延长调查期限,且延长的期限不超过60日(第十七条)。
(四)关于事故责任认定规则
一是为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办法》规定未保障安全生产资金投入、未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致使生产经营单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批准或者安排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合格的人员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导致事故发生,相关人员应当承担事故的主要责任,突出了企业管理层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导致事故发生的因素(第十六条第一款)。
二是针对事故调查中事故责任者认定依据不明确、认定中存在的直接责任者以一线员工为主的问题,《办法》规定确认直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人员对于事故发生负有责任的,应当综合考虑行为人的从业资格、从业时间、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情况、现场条件、是否受到他人强令作业、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等因素(第十六条第二款)。
三是针对事故调查处理存在的不当追究监管人员责任问题,《办法》规定确认监管人员责任应当根据其岗位职责、履职依据、履职时间等,综合考察工作职责、监管条件、履职能力、履职情况等因素,并明确已经按照有关执法工作计划、现场检查方案和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方式、程序履行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酌情处理(第二十七条第二款)。
(五)关于事故处理落实
一是针对批复行为不规范问题,《办法》根据各地事故处理工作存在的政府授权或委托安全监管部门、安委会、安委办批复的实际,规定政府可以授权安全监管部门作出批复(第二十条);作出批复,应当审查事故调查程序是否合法、事故原因分析和责任认定是否符合规定等六个方面的内容,着力规范事故处理权力运行、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第二十一条)。
二是针对事故处理落实难问题,《办法》规定事故发生单位、有关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自批复之日起3个月内,将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情况、责任人员处理情况、涉嫌犯罪人员移送及处理情况,报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规定公开事故原因、防范和整改措施落实情况、责任人处理情况,为事故查处工作接受监督、确保吸取事故教训创造了条件。(第二十三条)。
(六)保障事故调查处理客观、公正的措施
一是在总则中强调“客观、公正”和“教育为主、过罚相当”的事故调查处理原则(第三条)。
二是规定参加调查人员与事故发生单位存在可能影响公正调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第九条第二款)。
三是禁止事故调查组成员单独会见被调查人、擅自表态和向外泄露案情(第十条第三项)。
四是规定事故调查组成员存在分歧的,事故调查报告应当就分歧作出专门说明(第十八条第一款)。
五是规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应当自批复之日起15日内在本部门网站上全文公开事故调查报告(第三十条)。
(七)关于非生产安全事故认定
为解决事故调查处理中存在的非生产安全事故认定问题,《办法》规定“州、市(地)人民政府(行署)和县级人民政府组成的事故调查组认定所调查的事故不是生产安全事故的,应当将相关证据材料报自治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复核,确认批准后,终止事故调查;需进行其他调查的,事故调查组应当做好有关移交工作。(第十九条)”
(八)明确当事人权益救济措施
针对当事人缺乏权益救济措施问题,《办法》规定事故发生单位和事故重大利害关系人不服批复、事故行政处理决定,可以依法提起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第二十四条)。
(九)规范对事故责任单位罚款的自由裁量
修正后的《安全生产法》第一百零九条对事故发生单位设定了较为严厉的罚款处罚,为了规范安全监管部门的自由裁量行为,《办法》规定了对事故发生单位按照法律规定上限处以罚款的四种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