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安全生产十四项制度

时间:2019-05-15 01:36: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企业安全生产十四项制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企业安全生产十四项制度》。

第一篇:企业安全生产十四项制度

企 业 安 全 生 产 标 准 化 十 四 项 制 度

2013年4月27日

目录

一、安全生产例会制度

二、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三、重点场所和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

四、危险作业管理制度

五、隐患排查整改制度

六、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

七、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管理制

八、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和管理制度

九、应急预案管理和演练制度

十、民主管理监督制度

十一、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现场带班制度

十二、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

十三、安全生产奖励和惩罚制度

十四、安全生产承诺制度

安全生产例会制度

为了贯彻北京市商业零售和餐饮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的两个规定,为了从制度上保障单位形成定期研究安全生产问题的机制,建立单位内部安全生产管理的长效机制,我店特制定此制度:

一、此安全生产例会由本店安全生产办公室召开,店长主持。

二、参加人员主要包括:店长、安全负责人、工程部主管、前厅经理、厨师长、后厨燃气负责人等。

三、根据本单位具体情况,在每月初召开会议并做好内容详实的会议记录由行政部存档备查。

四、会议主要议题:

1、学习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文件标准和安全知识。

2、研究各项安全生产制度的建立健全及落实情况。

3、讨论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隐患。

4、检查本单位所有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情况,以及服务员持证上岗的情况。

5、分析重点部位、重点人员的安全生产状况和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的履行情况,对不同表现进行表扬奖励或批评处罚。

6、完善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演练活动。

五、针对查出来的问题,研究解决方法,并制定出有效的整改措施和必要的投资决策。

六、对制定的安全生产措施,相关负责人进行认真细致的复查并将复查结果备案,确保安全生产措施落实到实处。此制度分级进行,店长每月初召开一次领导层的安全生产会议,各部门每周召开一次,即日起严格执行。

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1、酒店每月要组织各部门管理人员对各营业场所和重点要害部位进行一次安全大检查,督促检查各部门安全生产制度的落实情况,主要的检查内容有: ⑴员工掌握消防知识的情况;

⑵员工履行消防法律法规和遵守情况; ⑶消防设施运行情况; ⑷消防器材配量情况和维护保养情况; ⑸其他需要检查的内容。

2、后勤服务部要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检查,对查出的安全隐患要立即下达隐患整改通知单,通知相关部门及时进行整改。

3、各部门每周要进行一次部门内部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发现解决不了的安全事故隐患,应及时上报领导和后勤服务部。

4、各部门员工要坚持每天对各自管理的区域进行用电防火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报告部门领导。

5、酒店及各部门的例行安全检查结果要以安全检查 记录形式存档备查。

重点场所和设备设施安全管理规定

1、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将具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如配电室、消防泵房、煤气房、微机房、等部位确定为单位安全生产重点要害部位。

2、上述重点要害部位,应当制定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或采取分隔措施。确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建立岗位安全责任制、安全操作规程、工作标准、应急预案等,并明文张挂。设备设施的操作和管理要定人、定机,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3、建立设备设施管理档案,内容应包括:位置平面图、设备名称、商标产品质量证书、使用说明书、在岗人员、安全负责人、安全设施、规章制度、操作程序、运行记录、检查维保记录、事故记录、安全预案等。

4、重点要害部位,都必须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现场不能存放与工作无关的物品。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畅通,有指示标志,室内场所有应急照明,门开启方向正确,并配有相适应的灭火器材。建立门禁制度,张贴“闲人免进”标志,控制无关人员进入。

5、各重点要害部位必须安装消防自动报警装置及事故应急照明装置。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采取必要的技防、物防等安全防护措施。为在此岗位工作的人员配发必要的劳动保护装备和用品。无人值守的部位,要安装事故报警装置。

6、重点要害部位严禁堆放可燃物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除特设库房外),不得存放与工作无关的物品,禁止搭设床铺休息。

7、在重点要害部位工作的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获得上岗证书,对未取得上岗证书的人员,不准单独上岗,要保持工作人员的相对稳定。对患有严重疾病或存在严重问题的人员,要及时调离。

8、加强劳动安全教育,对有危险和影响正常经营活动的重大设备进行检修时,主要管理人员应亲自到场,制定维修方案,监督维修过程中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对违规操作行为有权制止。

9、按照国家技术监督部门和设备设施使用的有关规定,对重点要害部位的设备设施要进行日常检查和维护保养,并做好记录。设备的绝缘表、压力表、安全阀等,必须定期送交有关单位进行校验,并取得合格证书。属于特种设备的按特种设备管理规定执行(定期年检、操作者持证上岗等)

危险作业管理制度

1.总则

1.1.为加强公司危险作业安全管理,防止发生各类事故,保障作业人员生命安全。根据国家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及标准,结合公司生产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1.2.本规定所称危险作业项目,是指在安装、生产、工作中具有较高危险性,可能对作业人员造成人身伤害和各类事故的作业或任务。如检维修设备设施高处作业,易燃易爆场所动火、高压带电作业等。

1.3.各单位必须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定,高度重视危险作业项目的安全管理工作,坚持“分级管理,分线负责”的原则,对危险作业项目实施“全员参与,全面受控”的安全管理,创造良好的作业条件,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1.4.不得将危险作业项目发包给不具备资质的企业或个人。

1.5.危险作业项目,实行“谁组织生产,谁制定安全措施”、“谁批准方案实施,谁负责措施落实”的管理体制,并明确各方责任。

1.6.重大危险作业项目的安全交底,应履行层层签字后交底书应存档备案。1.7.危险作业项目未经审批不得施工作业(特殊紧急情况除外)。

1.8 凡属从事危险作业范围内工作的单位,必须填写《危险作业许可证》一式二份(动火作业按《动火安全消防管理规定》执行),由安全部门和相关部门审查和现场检查符合要求后,主管厂长或总经理批准后方可施工。

1.9 特殊情况无法履行审批手续时,现场应有专人负责安全工作,并有具体的安全措施,在情况允许后立即到安全部补办审批手续。

1.10安全部及有关部门应及时对危险作业点进行现场全面检查,作业中应布置安全人员和相关部门人员做重点监督监护。2.高处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2.1高处作业的定义

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米以上(含2米)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作业为高处作业。或者虽然在2米以下,但在作业地段坡度大于45°的斜坡下面、四口、机械振动(转动)、毒害物质及其他易伤害的物体等,应视为高处作业。2.1.1一般高处作业分级:

2.1.1.1高处作业高度在2-5米时,为一级高处作业。2.1.1.2高处作业高度在5-15米时,为二级高处作业。2.1.1.3高处作业高度在15-30米时,为三级高处作业。2.1.1.4高处作业高度在30米以上时,称为特级高处作业。2.1.2特殊高处作业

2.1.2.1在阵风风力六级(风速10.8m/s)以上的情况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强力风高处作业。

2.1.2.2在高温或低温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异温高处作业。2.1.2.3降雨时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雨天高处作业。2.1.2.4降雪时进行的高处作业,成为雪天高处作业。

2.1.2.5室外完全采用人工照明时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夜间高处作业。2.1.2.6在接近或接触带电的条件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带电高处作业。2.1.2.7在无立足或无牢靠立足的条件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悬空高处作业。2.1.2.8对突然发生的各种灾害事故,进行抢救的高处作业,称为抢救高处作业。2.2高处作业要求

2.2.1、各单位在安装、生产、工作中,需登高作业,必须提出《危险作业许可证》申请,经审批并落实相关安全措施后,方可登高作业。

2.2.2、对患有高血压、心脏病、恐高症、癫痫病、贫血病等禁忌症人员以及年老体弱、疲劳过度、视力不佳、精力不集中的人员,不得从事高处作业。

2.2.3、高处作业人员严禁酒后作业,严禁赤脚及穿硬底鞋、拖鞋等易滑的鞋;安全带的栓挂不得低挂高用,不得用绳子代替安全带;按要求正确使用个人劳动保护用品。2.2.4、登高所用的工具、器材及保护用品,必须建立登记,做到专人保管,定期检查、检验、修理、报废等工作。

2.2.5、梯子确保牢固,有防滑措施。

2.2.6、两梯连接使用时,连接处必须绑扎牢固,严禁三梯连接。2.2.7、在自然光线不足,夜间进行高处作业,应设置足够的照明设备。2.2.8、高处作业地点应避开各种带电线路,避开有烟雾、气体排放处。2.2.9、梯子放置斜度,一般与地面成60-70度之间为宜,严禁一梯两人操作。

2.2.10 六级强风或其他恶劣气候条件下,禁止登高作业。抢险需要时,必须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主管领导要现场指挥,确保安全。

2.2.11严禁上下垂直交叉作业;必要时应采取相应隔离安全措施。

2.2.12高处作业所用工具材料等不得抛掷,工作完毕做到人走料净场地清;防止落下伤人。2.2.13登高作业严禁接近电线。特别是高压线路,应保持间距2.5米以上;避免人体或导电体触及低压线路。

2.2.14悬空作业一定要按规定选好吊拉绳,保持一定的安全系数;作业人员安全带要栓挂牢靠;并设有监护人。

2.2.15冬季及雨雪天气登高作业时,要有防滑措施。

2.2.16在自然光线不足或者在夜间进行高处作业时,必须有充足的照明。

2.2.17在薄板材料、轻型材料、石棉瓦、瓦楞铁、塑料等危险屋顶工作时,必需铺设坚固、防滑的脚手板,如果工作面有玻璃时必须加以固定。

非生产(安装、施工)高处作业如:打扫卫生、擦玻璃等需要登高的工作,也要按高处作业要求去做;并做好安全防护措施。2.3高处作业审批程序

2.3.1首先承担作业任务的单位,应根据工作任务、作业现场、作业环境等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安全措施;然后按高处作业等级办理《危险作业许可证》审批手续。

2.3.2遇有紧急情况或特殊情况,必须马上登高处理时,单位领导亲自监护(或指定专人负责);可事后补办《危险作业许可证》。2.3.3作业高度在15米(含)及以下的一、二级高处作业项目,由安全部安全负责人审批。2.3.4作业高度在15-30米(含)的三级高处作业项目,由安全部和主管厂长审批。2.3.5作业高度在30米以上的特级高处作业项目,由公司总经理审批。

2.3.6遇有特殊高处作业环境条件时:各级领导干部,都要亲临作业现场监督检查,并落实安全措施后方可在审批手续上签字。

3.电气高压(1000V)以上带电危险作业安全消防管理

3.1严格执行国家《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和《选煤安全规程》及操作规程等相关规定标准执行。

3.2作业前,制定相应安全措施,并办理《危险作业许可证》。3.3《危险作业许可证》由设备部、安全部,主管厂长审批。3.4必须执行“工作票”制度和“挂牌”规定。4.动火(焊接)危险作业安全消防管理

4.1严格执行《选煤安全规程》相关规定和操作规程。

4.2严格执行公司《动火安全消防管理制度》,并履行相关规定手续。5.设备检维修的危险作业安全消防管理

5.1严格执行《设备检维修安全管理制度》相关规定,并按规定要求办理《危险作业许可证》。5.2严格执行《选煤安全规程》相关规定和操作规程。必须执行“挂牌”规定。6.其他

6.1其他有较大危险可能导致重伤以上事故的危险作业,均按危险作业进行管理。6.2对于疑难无法认定作业项目,要及时上报公司安全部予以确定,确保作业安全。7.考核

7.1 各单位应认真遵守执行此制度,未执行者按违章作业处罚。

7.2违反本制度导致事故的单位及责任人,按相关规定从重处罚。

7.3按《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办法》规定执行

隐患排查整改制度

1、后勤服务部在安全领导小组的指导下,认真开展安检工作,确保能及时发现,及时报告,现场整改做到“三不放过”,不能马上整改的,后勤服务部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限期改。

2、对在现场发现的安全隐患,能当场改正的决不拖延,短

时间内无法整改的,必须限期整改完毕。

3、认真做到“安全第一、生产第二”,对需要整改的营业场所,应无条件停止营业,整改不到位,不能恢复营业。

4、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场所,边整改边采取安全防护措施,确保在整改期间不出现安全事故。

5、酒店对事故隐患每月排查一次,各部门每周排查一次。

6、确定整改责任人,实行复查制度,安全工作要与年终先进评选工作挂钩。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

1、酒店每年年初由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编制《年度安全教育培训大纲》并组织实施。

2、加强安全培训管理,提高培训质量,做到有计划、有实施、有检查、有总结、有提高。

3、按照《年度安全教育培训大纲》的安排定期邀请消防、公安部门专业人员来店讲课,强化安全生产意识,提高安全生产业务素质。

4、新员工上岗前需进行安全消防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消防器材使用及如何自救等方面的培训,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对考试内容、时间、成绩、教材、授课人等资料进行存档。

5、安全生产负责人和主管安全的管理人员初次培训时间不得少于32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2学时。

6、培训和考核情况要进行详细的登记并备案。

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1、环境卫生要求:内外整洁,食品必须与有毒有害物保持一定距离,保证室内照明,通风良好,防尘、防蝇、防鼠、防腐设施完好有效,保证存放垃圾设施完好,垃圾日产日清。

2、采购运输过程卫生要求:运输食品的容器必须清洁卫生,生熟分开,以防交叉感染,运送食品过程中要保证防尘、防腐、防晒、防潮、防冻等工作,装卸食品不得将食品直接卸在地上。

3、食品制作加工过程卫生要求:食品加工过程中保证原料新鲜,有光泽,卫生状况符合国家标准,不得带污水、泥土和其它异物,禁止使用腐烂、发霉、虫驻、变质的原料,添加剂的使用符合国家标准,严格遵守操作程序,穿戴工服,勤洗手,冷荤加工做到“五专”。

4、菜肴出品过程卫生要求:需要熟制加工的食品,其中心的温度不得低于70度,加工后的熟制品应当与半成品分开摆放,烹饪后和食用前需较长时间(超过2小时)存放的食品,要在高于60度或低于10度的条件下存放。

5、食品存放过程卫生要求:食品出入库要验收登记,存放时生熟分开,冷藏柜温度不得超过10度,冷藏设备按用途严格区分使用,并定期除霜、防臭。

6、员工个人卫生要求:工作前,处理食品原料后或直接接触入口食品之前,要用流动水洗手,不留长指甲、涂指甲油、戴戒指,不对食品打喷嚏、咳嗽及做其它有碍食品卫生的行为,工作时禁止吸烟,应穿戴整洁的工作服、帽。

7、餐饮具卫生要求,餐饮具做到一客一用一消毒,消毒后,放入保洁柜内备用,并于消毒的餐具分开存放,保洁柜定期清洁、消毒。

8、除尘设备、吸尘装置、通风设施,必须按要求加强检查与管理,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作业场所粉尘浓度按国家标准严格控制。

9、用于环境设备的灭菌药剂,空气中允许浓度不得高于国家标准,必须严格控制使用范围和使用量。

10、通风设施必须保持经常完好有效。必须认真检查、经常保持安全有效。

11、作业人员应正确佩带和使用防护用品,必须正确维护发放的防护用品,发现问题及时更换。

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和管理制度

1、发放职工个人劳动防护用品是保护劳动者安全与健康的一种预防性辅助措施,不是生活福利待遇。应当根据生产中防止职业性伤害的需要,按照不同工作手段、劳动条件、不同工种,发给职工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2、在生产过程中接触有强烈辐射、烧灼、爆破刺割、绞碾严重磨损而能引起外伤的作业、接触有毒有害有腐蚀的物质等作业的工人,要配备符合安全要求的防护服装。对在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安全帽、安全带、绝缘防护品、防毒面具、防尘口罩等职工个人特殊劳动防护用品,也必须根据特定工种的要求配备齐全,并保证质量。对特殊防护用品应建立定期检查制度,不合格的、失效的一律不准使用。

3、在冬季经常从事露天作业而自备棉衣不能御寒的工种及经常从事低温作业的工种,可发防寒服装。

4、对于在易燃易爆、烧灼及有静电发生的场所作业的人员,禁止发放使用化纤防护用品。

5、防护服装的式样,应当以符合安全要求为主(能预防机械的勾、挂、绞、碾等伤害),做到适用、美观、大方。

6、禁止将劳动防护用品按现金发给个人。发放的防护用品,不准转卖。

应急预案管理和演练制度

1编制目的

为防止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完善应急管理机制,迅速有效地控制和处置可能发生的事故,保护员工人身和公司财产安全,本着预防与应急并重的原则,制定本预案。

2指挥部组成人员和职责 总指挥:总经理 副总指挥:安全主管 成员:其他相关管理人员 总经理不在的情况下由安全主管进行现场指挥。指挥部主要职责:

(1)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2)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3)组织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安全事故隐患;(4)组织制定并实施安全事故应急预案;(5)负责现场急救的指挥工作;(6)及时、准确报告生产安全事故。3.2工作组组成成员和职责 灭火组:负责消防、抢险。成员:(略)。救护组:负责现场医疗、救护。成员:(略)。警戒组:负责治安、交通管理。成员:(略)。通讯联络组:负责通讯、供应、后勤。成员:(略)。运输组:负责运送伤员 成员:(略)3事故预防措施

(1)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2)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强化安全生产教育;(3)车间、库房加强通风、完善避雷设施;(4)采用便捷有效的消防、治安报警措施;(5)保证消防设备、设施、器材的有效使用。4报警与通讯

公司将用于个体防护、医疗救援、通讯装备及器材配备齐全,并确保器材始终处于完好状况; 应急电话: 火警:119 匪警:110 医疗急救:120 5灭火处置方案

(1)发现火情,现场工作人员立即采取措施处理,防止火势蔓延并迅速报告;(2)灭火组按照应急处置程序采用适当的消防器材进行扑救;(3)总指挥根据事故报告立即到现场进行指挥(总指挥不在现场由副总指挥负责指挥);(4)警戒组依据可能发生的危险事故类别、危害程度级别,划定危险区,对事故现场周边区域进行隔离和交通疏导;

(5)救护组进行现场救护,如有需要立即将伤员送至医院;

(6)通讯组视火情拨打“119”报警求救,并到明显位置引导消防车;(7)扑救人员要注意人身安全。

1、单项训练演习

(1)防护器材的正确使用训练应按照有关规定正确选择和安全使用。平时做好检查保养应急使用。凡抢险或撤离事故现场禁止以过滤式防毒面具替代空气呼吸器。

(2)现场急救演习

每名抢险人员都必须学会现场抢救人员的一般知识及时恢复伤员的呼吸和血液循环是保证伤者维持生命的关键。

a.在中毒患者脱离现场后应揭开衣领、裤带及妨碍呼吸的一切物件鼻子朝天头后仰保证呼吸道畅通。

b.当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口对口呼吸法。

操作步骤使患者头部后仰用手捏住患者的鼻孔向患者口中吹气吹毕使其胸廓及肺部自行回缩然后松开捏鼻的手如此有节律的均匀反复进行保持每分钟16-20次直到患者胸廓开始活动但剧毒化学物质中毒时禁用口对口人工呼吸法。

c.当心脏停止跳动时用心脏复苏术。

心前区叩击术用拳头叩击心前区(拳击的力不要太猛)可连续叩击3-5次然后观察心脏是否起搏否则应改用胸外心脏挤压法。

心脏挤压法将患者仰卧于硬板床或地板上操作者在患者一侧或骑跨患者身上面向患者头部用一手掌的根部臵于患者胸骨下段另一掌交叉于手背上双手用冲击式有节律的向背脊方向垂直下压3-5 cm每分钟十多次挤压时要当心患者

(2骨损伤。胸外挤压法坚持较长时间一般不要轻易放弃。在操作过程中必须密切配合口对口人工呼吸法。

(3)报警和通报训练

演习前预先通知各部门做好准备按照规定的信号逐个演习报警信号、报警电话、手机等保持畅通。

(4)各职能队进入现场速度的训练急救器械等必须装备齐全以检验其应急水平。

(5)有毒物质的监测训练、化验分析训练。

(6)洗消的训练主要消除设备和环境污染。

(7)消防训练扑灭设定的火灾演习。

(8)交通管制人员疏散训练。

(9)事故危害程度估算训练。

2、综合训练演习

首先由指挥部下达预备信号由设定的事故单位向指挥部报告事故的具体情况指挥部根据设定的危害程度按应急救援预案规定发出援救信号各应急救援队在接到信号后立即携带有关器材到达单位门前集合待命。指挥员下达应急救援任务。明确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原因、性质、规模、联络信号、注意事项和现场指挥员的位臵然后实施救援演习。

(1)抢险队进入现场查明有毒物质的性质、部位及原因查明事故的扩散范围提出具体的堵漏和抢修措施。同时抢救伤员根据风向撤离可能扩散区的无关人员到安全位置.)消防队和洗消队首先采取灭火措施控制火势蔓延想办法切断火源当灭完火后根据现场污染情况及时对设备、厂房及道路进行清洗、消除污染。在演习中应根据指挥部的指令随时调整消防方案。

(3)医疗队应立即救护伤员和中毒人员根据伤员的症状及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重症患者及时送医院救治。

(4)抢修队应迅速切断事故源和排除现场易燃、易爆物品防止事故扩大同时对破坏的设备进行组织抢修。

(5)指挥部现场指挥员应根据演习的进度情况适时调整部署根据需要请求社会支援。

(6)全部科目结束后指挥部应及时发出救援工作结束信号。根据演习情况修订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7)演习的时间宜选择在白天进行并确保演习的安全。

通过各种训练和演习把指挥机构和各救援队伍训练成一支思想好、技术精、作风硬的指挥班子和抢救队伍。一旦发生事故指挥机构能正确指挥各救援队伍能根据各自任务及时有效地排除险情、控制并消灭事故、抢救伤员做好应急救援工作.民主管理监督制度

1、建立健全公司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定期召开职工代表大会,使全体员工都能参与公司管理,保障员工的民主权利。

2、职工代表大会制是在党支部领导下,员工实行民主权利,参加民主管理的一种正常渠道和法定的基本形式,对公司重大问题进行讨论,对公司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对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的问题作出决定,监督评议各级管理人员。

3、公司经理要向职工代表大会报告工作,听取职工代表大会的意见和建议,自觉接受监督,支持职工代表大会开展的工作。

4、党支部加强对职工代表大会的领导,保证职工代表大会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5、职工代表大会是公司实行民主管理的主要形式,是员工发扬民主、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促进党群干群之间的团结的重要措施,是公司科学管理体制中职责权相统一的责任制。

6、健全民主管理档案,定期向全体员工通报一次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7、对换届当选的职工代表,必须就职工代表的权利、义务和民主管理权责进行专门培训。在召开职代会前,结合本次职代会议题,工会都要组织职工代表就有关知识进行专门培训。

8、职代会召开前两周下发本次职代会的议题和征集提案通知。职代会召开前将提案汇集、分类、立案,在职代会上作出提案处理落实情况报告,会后评选出优秀提案并存档。

9、每年至少开展一次职工民主评议干部活动,一般在职代会期间进行,采取无记名方式,对中层以上领导干部的“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进行民主评议,测评后汇总整理,然后将测评结果张榜公布。

10、固定每周必须确定一天为民主管理工作接待日,由公司领导或工会主席负责接待职工来访,对职工提出的建议和反映的问题,做到当时有记录,过后有反馈。尽力把职工提出的合理化建议落到实处,若与现实情况有差距,落实不到的问题,要向职工做出合理解释。

11、每年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几次民主对话会。工会要为公司领导和职工搭建一个双方平等对话、交流沟通的平台。对活沟通的范围可涉及到方方面面,如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发展方向、企业规章制度、劳动报酬、工时、劳保、保险福利等。对话会要形成一个有则改之、无则共勉的和谐氛围。

12、签订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要遵守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有关规定,按照平等对话、诚心协商的原则,兼顾双方合法权益,共同签订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签订完毕后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审核,然后报上级工会备案。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生效后,双方都要信守合同,依法履行。

13、在职代会上向职工报告企业生产经营计划、职工培训方案、企业内部规章制度,特别是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报酬、工时、奖惩办法、保险福利等工作,规章制度一定向职工公开。日常遇到重大事项要随时公开。对于职工特别提出的某个问题,只要不涉及到商业秘密,都要进行公开,直到职工满意。

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现场带班制度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提出的“要严格企业安全管理,企业领导要轮流现场带班”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对生产现场的安全管理,保障安全生产,根据上级要求,经项目经理部研究决定,施行领导干部现场带班管理制度。

一、现场带班人员范围现场带班人员范围现场带班人员范围现场带班人员范围

现场带班人员范围和现场带班人员安排表见附表1。

二、现场带班工作内容现场带班工作内容现场带班工作内容现场带班工作内容

1、现场带班人员要把保证安全生产作为第一位的责任,切实掌握当班的安全生产状况,认真落实走动管理相关规定,加强对重点部位、关键环节的检查巡视。

2、排查隐患并要求相关单位立即落实整改,现场无法整改的隐患问题,必须下达整改通知单;协助单位制定防控和整改措施,限期整改并按期复查验收;发现较大隐患立即停止作业并报安质部研究处理。

3、严格落实制止“三违”相关规定,及时制止违章违纪行为,在现场发现违章问题,立即纠错并按规定给予处罚。严禁违章指挥。

4、解决生产中的突发问题;现场无法解决处理的,立即报调度。严禁超能力组织生产。

5、对项目领导干部走动管理执行情况进行监督考核,单位落实不到位的,按规定进行处罚。

6、严查“跑冒滴漏”现象,并按规定进行处罚。

7、现场发生危及职工生命安全的重大隐患和严重问题时,带班人员要立即组织采取停产、撤人、排除隐患等紧急处置措施,并及时向项目领导、安质部报告。

三、相关要求相关要求相关要求相关要求

1、现场带班人员要高度重视,认真履行带班职责,严格执行《现场带班人员安排表》规定,减少外出,深入现场靠前指挥,切实把安全生产工作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2、现场带班人员有特殊情况必须向项目经理请假,并通知调度,由调度安排人员替班,同时将替班人员通知安质部。

3、现场带班人员必须严格劳保穿戴,不准着便装进入生产现场。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

1、市场职工在生产经营中发生事故,应积极采取必要的措

施,防止事态的扩大,并保护好现场,不得隐瞒和故意拖延,立即向市场主要领导或安全保卫科报告。

2、市场负责人、值班人员、安全员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及时 赶到事故现场进行处理,对发生或有可能发生危急情况的,迅速启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3、市场负责人对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必须在1小时内,以 市场名义报告安监等有关部门。

4、如发生重伤、死亡事故,需派专人保护事故现场,并迅速

采取必要的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防止事态扩大。需要移动部分物体时,不许做出标志,绘制事故现场图、照相、录像,并详细说明。

5、清理事故现场时,要事先经事故调查组或安监部门同意。

6、一般事故无伤亡的,经政府同意,由企业领导牵头组成事

故调查组,调查分析事故原因,划分责任及提出的处理意见,制定和落实整改措施,并对干部职工进行教育。

7、对因玩忽职守、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安全规章制度

以及工作不负责任等行为而造成的一般事故,按规定由企业进行事故调查的,要严格追究责任,并按照“安全生产奖惩制度”规定给予经济处罚、行政处分。

8、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建立事故管理档案,其内容应包括事故现场记录、照片、鉴定材料、事故教育、改进措施等资料。

9、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定期进行事故的统计分析,并及时上报有关部门。

安全生产奖励和惩罚制度

1、对认真执行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和法规规定,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对在安全管理、安全技术、工业卫生等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取得显著成绩者给予奖励。

3、对积极改善劳动条件,及时排除事故隐患,主动整改,有效的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或使企业财产免受重大损失者,给予表彰和奖励。

4、对全年无事故,安全管理成绩显著者,给予表彰和奖励。

5、对敢于抵制违章指挥、制止违章作业,防止工伤事故发生或财产免受损失者,给予表彰和奖励。

6、发生死亡事故,要对责任单位、责任者从重处罚。

7、发生重伤事故,要对责任单位、责任者酌情给予较重的处罚。

8、发生轻伤事故,要对责任单位、责任者酌情给予处罚。

9、对于重大未遂事故,要对责任单位、责任者酌情给予处罚。

10、对在生产作业中,不按规定穿戴好防护用品的工人和技术人员,酌情给予处罚和批评教育。

11、在生产作业中,未按本工种操作规程操作或无证操作设备仪器的工人和技术人员,酌情给予处罚和批评教育。

12、特种作业人员无证独立操作者,酌情给予处罚和批评教育。

13、对各种安全装置(如压力表、安全阀)未按规定进行定期校验的,要酌情给予处罚。

14、凡新员工,都要进行严格的劳动纪律教育,并进行考试,做到劳动纪律教育过关。各项目经理为劳动纪律管理第一责任人,负责本项目的劳动纪律教育和管理工作,建立劳动纪律检查记录,在值班日记中增设劳动纪律检查记录的内容。

15、凡工作时间内做与本岗位无关的事情均属违反劳动纪律行为,其主要表现: a、迟到、早退及无故旷工。

b、班前、班中饮酒、工作时间洗澡、理发、看杂志、报纸、下棋、打扑克、搞娱乐活动等。d、工作时间脱岗、串岗、打盹、睡觉、打闹、干私活、打架骂人。

e、公司检查劳动纪律时通风报信或包庇、隐瞒出伪证,检查时反锁门、挂窗帘者。f、值班人员不在岗、不按时到岗,不按规定查岗、不填写值班日记。g、进入工作岗位不按规定穿戴个人防护用品者

安全生产承诺制度

为切实履行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义务,加强企业自身安全管理,做好企业各项安全生产工作,特建立安全承诺制度。1.承诺要求

根据主管部门和安监部门意见,由企业法定代表或负责人签发承诺,每年一次。2.承诺内容

按照国家和省市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工作职责和主管部门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内容进行承诺。

2.1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自觉履行法定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建立健全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

2.2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落实安全生产管理所必需的组织机构、人员、资金。

2.3开展对员工的职业安全卫生教育与技术培训。2.4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各项安全操作规程。

2.5认真落实生产项目、重大危险源的安全评价(评估)、检测、监控工作。2.6认真落实安全设施、设备的检测和维护保养工作。

2.7认真执行“三同时”规定,对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做到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2.8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要求为从业人员配备劳动防护用品,并教育从业人员正确佩戴和使用。

2.9制定事故应急救援方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落实应急救援力量并定期组织演练。

2.10建立企业内部安全检查制度,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并落实相关整改措施。

2.11依法参加工伤保险,按规定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用。

2.12定期组织职工体检,建立职工健康档案,努力改善作业环境,保障职工身心健康。

2.13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档案、台帐。

2.14在主管部门协调下,与周边企业建立安全联防制度,配备相应的设施,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有效实施互相救援。

2.5当本企业发生安全事故时,立即组织抢险救援,并及时报告主管部门或安监部门,认真接受主管部门或安监部门的调查处理。2.16每月向主管部门报告安全生产管理情况。3.承诺方式

采用书面方式承诺,报主管部门备案,并由主管部门或安监部门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示承诺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和承诺内容。

第二篇: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十四项管理制度

一、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原辅材料进货查验制度

1、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原辅材料进货台账,在原辅进货台账中如实记录产品名称、规格、数量、生产厂家及其联系方式、进货时间等内容。

2、食品生产企业购进原辅材料时应当严格执行进货验收制度,对每一批入厂原辅材料都要按相应产品标准要求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用于生产。

3、原辅材料属于初级农产品的,企业要制定相应的收购标准,作为收购初级农产品依据。

4、对购进的原辅材料要逐一查验以下内容:(1)、产品验证材料是否齐全有效,产品验证材料包括以下内容:

生产企业有效期内的营业执照、与购进批次产品相符合的合格证明文件或检验报告、近期(半年内)法定检验机构出具的合格检验报告复印件,属于生产许可证管理的产品必须具有有效的生产许可证复印件;企业采购进口需法定检验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应当向供货者索取有效的检验检疫证明。

(2)、对购进的预包装食品原料应对标识进行检查: ①包装是否有中文标明的商品名称、生产厂家厂名、厂址;是否在包装上显著位臵清晰标明食品名称、配料清单、配料定量、净含量和沥干物(固形物)含量。②是否标明生产日期,保质期、贮藏说明、产品执行标准、质量等级。

③复合型食品添加剂配料表中必须标示每一种成份及含量;

④属于生产许可证管理的产品外包装上应标示QS标志及生产许可证编号。

⑤进口食品是否有用中文标明的原产国国名或者地区以及在中国依法登记注册的代理商、进口商或者经销商的名称和地址。

5、对购进的原辅材料应进行感观检验,对照产品标准判别产品感观是否符合要求。对供货者无法提供有效合格证明文件的食品原料,企业应依照食品安全标准及有关规定自行检验或委托检验,并保存检验记录。

6、对查验不合格和无合法来源的食品和过期或经感官鉴别存在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有其他感官性状异常及包装不严实或不符合卫生要求的原材料要拒绝接收。

7、进货台帐、验证材料、供应方出具的销货凭证应同时保存以备查验。

二、生产过程控制制度

1、企业质量负责人要督促员工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进出车间必须严格执行更衣洗手消毒制度、班后要对所负责的工作区域和工、器具按规范要求进行清洗、消毒,并对其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并保存自查记录。

2、企业应定期对必备生产设备、设施维护保养和清洗消毒,并保存记录,同时应建立和保存停产复产记录及复产前生产设备、设施等安全控制记录。

3、企业应建立和保存各种购进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贮存、保管、领用出库等记录。

4、企业应建立和保存生产投料记录,包括投料种类、品名、生产日期或批号、使用数量等。

5、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应根据所生产加工的食品的质量安全要求来确定关键质量控制点,制定关键质量控制点的操作规程或作业指导书,并在生产过程中做好关键质量控制点记录。

6、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应当建立健全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实施生产全过程的质量管理,鼓励企业获取质量体系认证或HACCP认证,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

三、晋中市食品生产加工企业食品添加剂管理制度

1、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应当对其所生产加工食品的质量安全负责,并应当明确承诺不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

2、企业应实行食品添加剂专人采购制度。在采购食品添加剂时应严格实施进货查验制度,验明产品标识,向供货单位索取有关生产许可、与购进批次相符的产品合格证明文件、近期(半年内)法定检验机构出具的合格检验报告,无合格证明的食品添加剂,须经自行检验或者委托检验合格。复合型食品添加剂配料表中必须标示每一种成份及含量。凡采购属国家实施生产许可证的食品添加剂,必须采购获证产品。

企业应实行食品添加剂专库存放、专人保管制度,对入厂的食品添加剂应如实记录食品添加剂的名称、规格、数量、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内容,并建立食品添加剂档案,由专人放入专库存放。

企业应实行食品添加剂专人使用制度。在使用食品添加剂时应严格按GB2760标准规定的使用范围和使用量进行添加,企业在使用复合型食品添加剂时要对复合添加剂中各单一添加剂的名称及含量对照GB2760标准进行检查,必须每一种成份都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3、食品标签按照《食品安全法》规定标示所使用的每一种食品添加剂在国家标准中的通用名称。

4、企业在使用和更换食品添加剂前应当向所在地县(区)级质监部门进行报告。

四、食品生产企业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和教育培训制度

1、食品生产经营人员每年应当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

2、新入厂工人须经必要的培训后方可上岗,培训内容包括相关管理制度、食品安全基本知识、拟从事岗位工艺流程、作业指导书等。

3、食品生产企业应配备专职或兼职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员,所有食品安全管理人员都要经过食品安全法规和食品卫生知识的学习和培训;

4、拟从事特殊岗位的工人(特种设备操作、出厂检验的人员)除接受本厂培训外还要经过相关监管部门的培训合格并取得相应的资质证件后方准上岗;原料采购、添加剂使用人员应经相关专业知识培训,能识别原辅料的真伪、优劣技能,能熟练掌握本单位生产食品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5、后续培训每年不得少于4次,累计不得少于40个学时,主要内容为食品生产加工相关专业知识和规范生产方面培训。

五、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产品检验管理制度

1、企业应建立生产过程检验制度,对企业生产过程中各个关键控制环节半成品质量指标进行检测。

2、企业必须具备产品重点项目的检验设备和自检能力,持续完善和加强自检能力,并不断提高重点项目检验设备的自动化水平。

3、企业应建立和保存出厂食品的原始检验数据和检验报告记录,包括检查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生产批号、执行标准、检验结论、化验员、检验合格证号或检验报告编号、检验时间等记录内容。

4、生产的产品必须经批批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销售,成品库未见到检验人员签发的相应批次产品检验合格证明的,不得出厂销售。出厂检验项目应与食品安全标准及相关规定的项目应保持一致。

5、检验过程应严格按产品标准及相关的检验方法标准进行。检验员对检验结果负责,任何人不得干预检验员对于检验过程和检验结果公正性的判断。

6、产品出厂检验的原始记录及检验报告必须规范、齐全、真实、有效。企业委托其他检验机构实施产品出厂检验的,应检查受委托检验机构资质,并签订委托检验合同或协议。

7、企业应按规定对每个批次产品进行留样。产品保质期少于两年的,保存期限不少于保质期;产品保质期超过两年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两年。

8、检验设备在计量检定或校准的法定有效期内使用,相关辅助设备及化学试剂应完好齐备并在有效使用期内。

9、对获证范围内产品的划“※”号项目的检验每年不得少于两次,与法定检验机构进行的产品比对检验不少于一次,并要保存比对记录。

六、晋中市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检验人员管理制度

1、食品生产企业必须配备两名或两名以上的检验人员, 检验员应经过相关食品检验方面的培训,考核合格取得检验员资质证书后,方可从事检验工作。

2、检验员应热爱检验工作,责任心强,忠于职守,坚守原则,符合食品从业人员的健康条件。

3、企业检验员必须签订劳务合同(劳动部门规定的规范文本),并根据个人岗位责任作出保证食品安全的承诺,劳务合同和个人岗位承诺书在县局的企业监管档案中存档。为保证企业产品质量检验工作的连续性,检验员应当尽量保持稳定,如企业确需调整的,必须配备能接替其岗位的检验员并报县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重新备案,企业不得无故辞退检验人员也不得临时借用检验人员。

4、检验员应按规定对每个批次产品进行留样。产品保质期少于两年的,保存期限不少于保质期;产品保质期超过两年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两年。

5、企业应加强食品检验人员的业务培训,制定比对检验计划,每年参加有资质的检验机构组织的出厂检验能力的比对,不断提升检验人员的操作技能。

七、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产品销售管理制度

1、企业生产的产品必须经批批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销售。

2、成品库必须持有化验室签发的相应批次的检验合格证明后方可将该批产品出厂销售。

3、每一批产品出厂销售时应填写产品销售台帐。

4、产品销售台帐应包含以下内容:产品名称、数量、生产日期或批号、检验合格证编号、购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销售日期、出货日期、地点等信息。

5、出厂销售的产品应附相应的验证材料,验证材料包括以下资料:本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生产许可证复印件、本批次产品检验报告复印件、近期法定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复印件。

6、产品销售台帐应保存二年以上。

八、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不合格品处理及不安全食品召回制度

1、检验人员对不合格品评审并作出处臵决定,由相关人员进行处臵。若有争议,则由质量负责人和食品安全员一起决定。

2、生产过程中允许返工的不合格品,生产人员应按相应操作工艺予以返工,并经检验员重新验证合格后方可放行。

3、对已判定不合格的成品或经返工仍不合格的产品要另行堆放,并做好标识。

4、原料/成品储存过程中发生的不合格品,由仓管人员进行处臵。

5、售出的产品不合格由本厂委派的人员和客户协商处理办法,做好记录。

6、企业应对生产的不安全食品主动召回。

7、不安全食品是指有证据证明对人体健康已经或可能造成危害的食品,包括:

(1)已经诱发食品污染、食源性疾病或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甚至死亡的食品;

(2)可能引发食品污染、食源性疾病或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食品;

(3)含有对特定人群可能引发健康危害的成份而在食品标签和说明书上未予以标识,或标识不全、不明确的食品;

(4)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不安全食品。:

8、企业发现其生产的食品存在质量安全问题的,应当积极采取措施,主动召回已出厂销售的有问题食品。

9、企业主动召回不安全食品,应当制定召回计划,并以书面形式向当地质监部门报告。

10、企业召回不安全食品时,应当通过发布社会公告或其他方式告知消费者,没有造成严重危害后果的,可不予公告。

11、企业召回不安全食品时,应按有关规定对消费者作适当的补偿,对召回的食品作必要的技术处理或者予以销毁,同时报告质监部门。

九、食品安全事故处臵制度

1、企业应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处臵方案,并成立食品安全事故处臵小组。

2、企业食品安全事故处臵小组组长由企业负责人担任,组员由各部门负责人担任。主要职责是:决定本企业食品安全处臵方案的启动及后处理,与质监部门进行信息沟通,定期检查本企业各项食品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消除食品安全事故隐患。

3、发生以下情况时,企业应启动食品安全事故处臵方案:

(1)在实施生产加工过程以及半成品、成品检验过程中或质监部门抽检本企业产品其微生物指标、食品添加剂、重金属指标不符合强制性标准要求;

(2)未按国家相关标准规定超范围使用或者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

(3)错误使用非食用的原料生产食品,加入非食品用化学物质或者将非食品当作食品;

(4)未经验证合格将未经检验检疫或者检验检疫不合格的肉类生产食品,以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等生产食品,生产了可能含有致病性寄生虫、微生物,或者微生物毒素含量且超过国家限定标准的食品;

(5)在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受到污染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

4、食品安全事故处臵方案的工作程序和工作要求(1)封存产品,同时通知销售部门停止销售并及时通知销售商将存在安全隐患的产品下架并召回,并将情况上报向质监部门。召回的产品和未出厂的可能出现问题的产品要全部封存并与其他产品进行隔离,实行专库专用。

(2)实施检验。抽取样品送检验室实施检验,同时将样品送达有资质的检验机构进行全项检验。

(3)样品管理。对出现严重不合格项目的样品,要应严格按照有关样品的贮存要求,妥善保管样品,不得擅自处理样品。

(4)后处理。对不合格产品要全部销毁处理并做好相关记录,同时应立即停产整顿,经整改后须经质监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复产。

5、企业应定期检查各项食品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并记录在案。

6、如发生食品安全事故,企业应建立和保存处臵食品安全事故的记录。

十、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消费者投诉受理制度

1、接受消费者投诉,实行首问责任制,无论谁受理均需陪同到底,直到有处理结果,不得相互推诿。

2、接受消费者投诉需礼貌接待,态度和蔼,语言文明。

3、受理投诉须做记录,问清来龙去脉及当事人情况和要求。

4、接到消费者投诉后应立即告知经理(厂长),经理(厂长)应召集相关人员对消费者投诉的情况进行核实,必要时应走访消费者详细了解情况。

5、确因生产原因造成的产品不合格,要分析不合格产生的原因,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防止不合格品的再次产生。经理(厂长)要责成专人对消费者进行回访,说明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退货,给消费者造成损失的要进行赔偿。

十一、食品生产企业诚信制度

1、严格遵守《产品质量法》、《食品安全法》、《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严格按照有效的产品标准组织生产,严把食品质量安全关,诚信立业,守法经营,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利益。

2、自觉遵守市场准入制度,依法取得食品生产许可,并提交食品安全自查报告。

3、企业是食品质量安全的第一责任人,承担一切食品安全法律责任,自觉履行《食品生产加工企业食品质量安全承诺书》的承诺。

4、建立健全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切实加强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控制、产品出厂销售、售后服务等环节的质量管理,认真记录原辅材料进货查验、生产过程控制、产品出厂检验、产品出厂销售等台帐;认真落实岗位质量责任制,加强质量考核。

5、自觉接受质监部门的监督检查和社会各界的监督。

十二、执行标准及标识标注管理制度

1、执行企业标准的,应按规定进行标准备案。

2、企业应收集、记录新发布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参加相关培训,做好标准执行工作。

3、依法获得相关认证的企业应持续符合认证要求。

4、企业生产加工食品的标识标注内容应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及食品安全标准规定的事项。

十三、接受委托加工食品管理制度

1、企业委托其他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应对其资质进行审查。查看其营业执照、代码证、生产许可证、税务登记证、质量保证体系等相关资质资料。

2、企业委托其他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应对其现场生产条件进行审查,确认其生产现场符合食品生产加工必备条件,具有必备的生产设备、检测仪器和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

3、企业委托其他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应对其产品质量进行评价,产品质量不符合要求的,不得开展委托加工。

4、企业产品实行委托加工或被委托加工的,双方应对产品的执行标准、标识标注等进行确定,委托加工食品包装标识应符合相关规定。

5、企业产品实行委托加工或被委托加工的,双方应按照标准合同格式签订委托加工合同。

6、委托加工双方应到所在地市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备案,并保存包括备案证明材料、委托加工合同(或复印件)等相关材料。

十四、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信息管理制度

1、企业应主动收集企业内部发现的和国家发布的与企业相关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信息,并做出反应,同时应建立和保存相关记录。

2、企业对采购的不合格品、发现的风险、检验发现的不安全食品等情况,应主动向当地食品安全和相关监管部门报告。

注:带※的为过程关键控制制度

第三篇:十四项核心制度

十四项核心制度

1、首诊负责制

一、门诊病人挂号后,接诊医师应对病人高度负责的精神,详细询问病史,做好全面检查,如在诊断和处理上有困难

时,应及时请上级医师协助诊查。

二、对疑难、复杂、科室间的“临界病人”,首诊医师应首先完成病历记录和体格检查,经本科主治医师复查后方可邀

请有关科室会诊或转科。

三、会诊科室必须安排高年资医师会诊,认真检查后,如不属本科疾病,应写好会诊记录和拟诊意见,介绍回原首诊

科室进一步检查处理。

四、病情涉及到两科以上的病人,如需住院治疗,应根据病人的主要病情收住院,如有争议,由门诊部主任根据病情

决定,科室不得拒收病人,凡因拒收造成的医疗差错,事故,由拒收科室和当事人承担责任。

五、凡因擅离岗位、敷衍马虎、不负责任、相互推委,而造成医疗差错和事故,要追究责任,严肃处理。

六、病人挂上与本科无关的号,接诊医师应给予认真处理,同时热情向病人说明,下次到有关科室诊治,如有诊治困

难,首诊医师签字到挂号室退号,另挂有关科号就诊。

2、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一、在临床科室的整个医疗活动中,必须履行三级负责制,逐级负责,逐级请示,即主治医师应对住院医师的诊疗工

作负责,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应对主治医师的诊疗工作负责。

二、医师三级负责制体现在查房、手术、门诊、急诊、值班、抢救、解决疑难、医疗文书书写、质量管理等。

三、在各种诊疗活动中,下级医师应及时向上级医师汇报,并听取上级医师的指导意见,上级医师有责任查询下级医

师的工作,上通下达,形成一个完整的诊疗体系。

四、下级医师必须认真执行上级医师的指示,若下级医师不请教上级医师,主观臆断,对病人作出不正确的诊断和处

理,由下级医师负责;若下级医师向上级医师汇报,上级医师未能亲自查看病人即作出不切实际的处理意见,所造成的不良后果,由上级医师负责。若下级医师不执行上级医师的指示,擅自更改或拖延而延误诊治,甚至造成不良后果,由下级医师负责。

五、若下级医师对上级医师的处理意见持不同见解时,仍应执行上级医师的决定,事后再与上级医师进行学术探讨。

3、分级护理制度

一、住院病人由医师根据病情决定护理等级并下达医嘱,分为1、2、3级护理及特别护理四种,护理人员要在病人床

头牌内加放护理等级。标记。

二、特别护理

(一)病情依据

1、病情危重,随时需要抢救和监护的病人

2、病情复杂的大手术或新开展的大手术,如脏器移植等。

3、各种严重外伤、大面积烧伤等。

(二)护理要求

1、设专人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备齐急救药品,器材,随时准备抢救。

2、制定护理计划,设特别护理记录单,根据病情随时严密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变化,并记录出入量。

3、认真,细致的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工作,严防并发症,确保病人安全三、一级护理

(一)病情依据:

1、病重、病危、各种大手术后及需要绝对卧床休息,生活不能自理者。

2、各种内出血或外伤、高烧、昏迷、肝肾功能衰竭、休克及极度衰弱者。

3、瘫痪、惊厥、子痫、早产婴、癌症治疗期。

(二)护理要求:

1、绝对卧床休息,解决生活上的各种需要。

2、注意思想情绪的变化,做好思想工作,给予细致周密的护理。

3、严密观察病情,每15~30分钟巡视一次,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根据病情制定护理计划,观察

用药后反应及效果,做好各项护理记录。

4、加强基础护理,定时做好口腔、皮肤护理,防止并发症。

5、加强营养,鼓励病人进食,保持室内清洁整齐,空气新鲜,防止交叉感染。

四、二级护理

(一)病情依据

1、病重期急性症状消失,特殊复杂手术及大手术后病情稳定及行骨牵引,卧石膏床仍需要卧床休息,生活不能

自理者。

2、年老体弱或慢性病不宜过多活动者。

3、一般手术或轻型先兆子痫等。

(二)护理要求

1、卧床休息,根据病人情况,可在床上做轻度活动。

2、注意观察病情变化,进行特殊治疗和用药的反应及效果,每1~2小时巡视一次。

3、做好基础护理,协助翻身,加强口腔、皮肤护理,防止发生合并症。

4、给予生活上必要的照顾,如洗脸、擦身、送饭、递送便器等。

五、三级护理

(一)病情依据

1、轻症、一般慢性病,手术前检查准备阶段,正常孕妇等。

2、各种疾病术后恢复期或即将出院的病人。

3、可以下床活动,生活可以自理。

(二)护理要求

1、可以下床活动,生活可以自理。

2、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二次,掌握病人的生活、思想情况。

3、督促病人遵守院规、保证休息、注意饮食,每日巡视二次。

4、对产妇进行妇幼卫生保健咨询指导。

5、进行卫生科学普及宣传教育工作,提高病人自我保健水平。

4、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疑难病历讨论由科主任或主治医师主持,有关人员参加,认真进行讨论,尽早明确诊断提出治疗方案,讨论前应将有关检查结果备齐。

5、会诊制度

(一)涉及本专业以外的疑难病例,应及时申请会诊。

(二)科室间会诊:由经治医师提出,上级医师同意时,填写会诊单,应邀医师一般要在两天内完成,并写出

会诊记录,如需要专科会诊的轻病员,可到相关专科检查。

(三)急诊会诊:被邀请人员,必须随请随到。

(四)科内会诊:由经治医师或主治医师提出,科主任召集有关医务人员参加。

(五)院内大会诊:由科主任提出,经义务科同意,并确定会诊时间,通知有关人员参加,一般由申请科主任

主持,义务科要有人参加。

(六)院外会诊:病情复杂的疑难病例,需请外院专家会诊,由科主任提出,报医务科同意,并与有关单位联

系,确定会诊时间。应邀医院应指派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前往会诊。会诊由申请科科主任主持。若病情

允许可由医护人员携带病历,陪同病员到院外会诊。

(七)科内、院内、院外集体会诊:经治医师要详细介绍病史。做好会诊前准备和会诊记录,会诊中,要认真

查看病人,充分发扬技术民主,提出明确的会诊意见。主持人要进行小结,认真组织实施。

6、危重患者抢救制度

一、抢救工作必须有周密、健全的组织分工,由科主任、护士长负责组织和指挥。参加抢救的医护人员应有高度的责

任感,全力以赴,紧密配合,遇重大抢救应根据病情,提出抢救方案并报告领导。凡涉及法律纠纷,要报告有关

部门。

二、抢救器材和药品要力求齐全完备,定人保管,定位放置,定量储存,用后随时补充。值班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多种

器械、仪器性能及使用方法。做到长备不懈。抢救室物品一律不外借,以保证应急使用。

三、参加抢救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听从指挥,根据病情按疾病抢救程序及时给予必要的抢救措施,如吸氧、吸痰、测血压、建立静脉通道、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配血、止血等。

四、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详细做好病情记录,并注明抢救时间,对病情复杂,疑难病例立即请上级医师或专业医师协

助诊治。

五、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和查对制度,日夜应有专人负责,对病情抢救经过及各种用药要详细交待,护理人员执行口

头医嘱时应复诵一遍,并与医师核对药品后执行,使用后的空安瓿经二人核对方可弃去,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

六、多种抢救物品、器械用后及时清理,消毒,补充,物归原处以备再用,房间进行终末消毒。

七、及时向病员家属或单位讲清病情,以取得家属或单位的配合。

八、抢救结束后,医护人员应写出抢救记录及抢救小结,总结经验,促进工作。

7、术前讨论制度

对重大、疑难及新开展的手术,必须进行术前讨论,由科主任或主治医师主持,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护士长、护士及有关人员参加。制定出手术方案、术后观察事项及护理要求等。讨论情况记入病历,必要时上报医务科批准。

8、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凡死亡病例,一般应在死后1周内召开,特殊病例应及时讨论。尸检病例,待发出病理报告后进行,但不应迟于2周,由科主任,医护和有关人员参加,必要时,请医务科派人参加,谈论情况记入病历。

9、查对制度

一、开医嘱,处方或进行治疗时,应查对病员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

二、执行医嘱时要进行“三查七对”:摆药后查,服药、注射、处置前查,服药、注射、处置后查。对床号、姓名和服

用药的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

三、清点药品时和使用药品前,要检查质量、标签、失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

四、给药前,注意询问有无过敏史,使用“毒、麻、精神药”时要经过反复核对,静脉给药要注意有无变质,瓶口有

无松动、裂缝,给多种药物时,要注意有无配伍禁忌。

五、输血前,需经两人核对,无误后,方可输入,输血时须注意观察,保证安全。

六、给病人配血或检验抽取血标本时,先在试管上贴好病人姓名、床号和号码后再抽血。

10、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

11、交接班制度

一、病房护理人员实行三班轮流值班,值班人员应严格执行医嘱和护士长安排,对病人进行护理工作。

二、每班必须按时交接班,接班者提前15分钟进科室,阅读交班报告及医嘱本,在接班者来之前,交班者不得离岗。

三、值班者必须在交班前完成本班的各项工作,遇特殊情况,必须做详细交待,与接班者共同做好工作方可离开,必

须写好交班报告及各项文字记录,处理好用过的物品,日班为夜班做好用物准备,如消毒敷料、试管、标本瓶、注射器、常备器械、被服等,以便于夜班工作。

四、交接班中发现病情、治疗、器械、物品交待不清,应立即询问,接班时如发现问题,应由交班者负责,接班后因

交班不清,发生差错事故或物品遗失,应由接班者负责。

五、交班报告白班的由主班护士写,小夜、大夜、则各由其值班护士书写,要求字迹整齐清晰、简明扼要、有连贯性、运用医学术语,如进修护士或护生填写时,带教护理人员或护士长要负责修改并签名。

六、医护人员每周开1~2次短时间晨会,共同听取护士和医生的交班报告,护士长或科主任传达院周会内容或上周工

作情况,并提出本周工作要求。

七、护理晨会集体交班由护士长主持,全体人员应严肃认真的听取夜班交班报告,要求做到交班本上要写清,口头要

讲清、病人床头要看清,中午班、小夜及大夜下班前均应进行床头、口头及书面交班,如交待不清不得下班。

12、技术准入制度

一、凡新开展的项目和技术一律实行准入制度,不能准入的项目和技术不允许开展。

二、新开展的项目和技术必须进行可行性论证,包括安全性,可靠性,持久性和经济效益。

三、对新开展的项目和技术必须作好各种准备和预案,不具备条件不能开展。

四、新开展的项目和技术必须向医务科申报,经院长同意批准后方能开展。

五、各科对新开展技术和项目要认真进行总结,条件成熟后可进行推广。

13、手术分级制度

为了确保手术安全和手术质量,预防医疗事故发生,加强医师的手术管理,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我院实行科主任指导下的手术医师分级负责制。所有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的手术医师根据其取得的卫生技术资格及其相应受聘职务,规定手术医师的分级。

一、手术分类

根据手术过程的复杂性和手术技术的要求,把手术分为四类:

1、四类手术:手术过程简单,手术技术难度低的普通常见小手术。

2、三类手术:手术过程不复杂,手术技术难度不大的各种中等手术。

3、二类手术:手术过程较复杂,手术技术有一定难度的各种重大手术。

4、一类手术:手术过程复杂,手术技术难度大的手术。

二、手术医师分级

所有手术医师均应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且执业地点在本院。根据其取得的卫生技术资格及其相应受聘职务,规定手术医师的分级。

1、住院医师

2、主治医师

3、副主任医师:(1)低年资副主任医师:担任副主任医师3年以内。(2)高年资副主任医师:担任副主任医师3年以

上。

4、主任医师

三、各级医师手术范围

1、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逐步开展并熟练掌握四类手术。

2、主治医师:熟练掌握三、四类手术,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逐步开展二类手术。

3、低年资副主任医师:熟练掌握二、三、四、类手术,在上级医师参与指导下,逐步开展一类手术。

4、高年资副主任医师:熟练完成二、三、四类手术,在主任医师的指导下,开展一类手术。亦可根据实际情况单独完

成部分一类手术、开展新的手术。

5、主任医师:熟练完成各类手术,特别是完成开展新的手术或是引进新手术,或重大探索性科研项目手术。

四、术审批权限

1、正常手术:原则上经科室术前讨论,由科主任或科主任授权的副主任审批。

2、特殊手术:凡属下列之一的可视作特殊手术,须经科室认真进行术前讨论,经科主任签字后、报医务科备案,必要

时经院内会诊或报主管院领导审批。但在急诊或紧急情况下,为抢救患者生命,主管医师应当机力断,分秒必争,积极抢救,并及时向上级医师或总值班汇报,不得延误抢救时机。

(1)手术可能导致毁容或致残的;

(2)同一患者因并发症需再次手术的;

(3)高风险手术;

(4)本单位新开展的手术;

(5)无主患者、可能引起或涉及司法纠纷的手术;

(6)被手术者系外宾,华侨、港、澳、台同胞,手术人士等;

(7)外院医师来院参加手术者、异地行医必须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有关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14、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献血法》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一、血液资源必须加以保护、合理使用、避免浪费,杜绝不必要的输血。

二、临床医师和输血医技人员应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正确应用成熟的输血技术和血液保护技术,包括成分输血和自

体输血等。

三、输血科(血库),负责临床用血的技术指导和技术实施,确保贮血、配血和其他科学,合理用血措施的实行。

四、输血申请应由经治医师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由主治医师核准签字,连同受血者血样于预定输血日期前送

交输血科(血库)备血。

五、如果因病情需要,输血量一次超过2000毫升时要履行报批手续,经治医师必须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超过2000

毫升以上)》,并经科主任签字同意后,报医务科批准,申请单必须由输血科(血库)留存备案。

六、决定输血治疗前,经治医师应向患者或家属说明输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的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

或家属的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输血治疗同意书》入病历。无家属签字的无自主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应报医务科或分管院长同意备案并记入病历。危重患者抢救紧急情况下需要输血时,时间内报医务科审批,时间外报总值班,必须由当班医或医务科签名,医务科备案。

七、配血合格后,由医护人员到输血科(血库)取血,取血与发血的双方必须共同查对患者姓名、性别、病案号、门

急诊/病室、床号、血型、血液有效期及配试验结果,以及保存血的外观等,准确无误时,双方共同签字后方可发出。

八、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

准确无误后方可输血。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等,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再次核对血液后,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取回的血液应尽快输用,不得自行贮存。输用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代输尽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代血继续输注。

九、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护静脉通路,及时上报医师,在积

极治疗抢救的同时,做以下核对检查:

1、核对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试验记入;

2、核对受血者及供血者A B O血型、R H(D)血型。用保存与冰箱中的受血者与供血者血样、新采集的受血者

血样、血袋中的血样,重测ABO血型、RH(D)血型、不规则抗体筛选及交叉配血试验(包括盐水相和非盐水相试验);

3、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加肝素抗凝剂,分离血浆,观察血浆颜色,测定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

4、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检测血清胆红素含量、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血浆结合珠蛋白测定、直接抗人球蛋

白试验并检测相关抗体效价,如发现特殊抗体,硬作进一步鉴定;

5、如怀疑细菌污染性数学反应,抽取血袋肿血液做细菌学检验

6、尽早检测血常规、尿常规及尿血红蛋白;

7、必要时,溶血反应发生喉5-7小时测血清胆红素含量。

十、输血完毕,医护人员对有输血反应的立即通知输血科,并逐项填写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并返还输血科(血库)保存。输血科(血库)每月统计上报医务科备案。

第四篇:电梯十四项制度

电 梯

-0-

十 四 项 管 理 制 度

目录

1、电梯的维修人员职责„„„„„„„„„„„„„„2页

2、电梯的操作人员守则„„„„„„„„„„„„„„3页

3、电梯安全操作规程„„„„„„„„„„„„„„„4页

4、电梯的常规检查制度„„„„„„„„„„„„„„5页

5、电梯的维修保养制度„„„„„„„„„„„„„„7页

6、电梯定期报检制度„„„„„„„„„„„„„„„9页

7、电梯的作业人员及相关运营服务人员的培训考核制度10页

8、意外事件的事故的紧急救援措施及紧急救援演习制度11页

9、电梯技术档案管理制度„„„„„„„„„„„„„13页

10、奖罚制度„„„„„„„„„„„„„„„„„„„14页

11、事故报告制度„„„„„„„„„„„„„„„„„17页

12、责任追究制度„„„„„„„„„„„„„„„„„18页

13、岗位责任制及电梯钥匙使用制度„„„„„„„„„19页

14、值班员与交接班制度„„„„„„„„„„„„„„21页

电梯的维修人员职责

为了保证电梯的安全运行,必须进行规范的内部管理,提高维修人员的思想品德,强化自身修养,特制定以下规章制度,维修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执行:

一、必须严格遵守本行业的一切规程制度。

二、严禁穿拖鞋及酗酒者进入工作岗位,身着统一工作服及带安全帽。

三、严禁在施工现场吸烟、点明火,严格做好消防工作,增强安全防火意识。

四、电梯的日常维护保养中严格执行国家安全技术规范要求,保证电梯的安全技术性能。做到接到故障通知后,应当立即赶到现场,并采取必要的应急救援措施。应做好记录。

五、电梯应当至少每15日进行一次清洁、润滑、调整和检查。

电梯的操作人员守则

为保证电梯的正常运行,特制定电梯操作人员岗位职责。

1、认真认真业务技术,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2、做好电梯的例行保养工作。

3、经巡视检查电梯运行情况,如发生故障时修理。

4、做好每次维修的记录,并每月整理上报有关部门。

5、积极参加技术培训,努力提高业务技术水平。

6、进入井道、井底作业时间,估计超过一小时须严格执行井道、井底作业安全规定。

7、维修、保养工作完工时,必须认真清理现场,清点工具和物品,切忌遗留。

8、机房和井道因工作需要动火时,必须遵守公司动火规定,指定专人操作和监视,事后清理火种。

9、增强安全观念,认真执行安全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安全生产。

10、积极总结客户对维修保养的要求,努力提高服务质量。

电梯安全操作规程

1、乘客勿在层门口与轿箱门口对接处逗留。

2、每天清洁轿箱及乘客可见部分环境卫生,操纵电梯上、下行至少一次无异常现象方可乘客使用。

3、绝对不允许装运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客梯不允许装运货物。

4、电梯的操作人员不允许用检修,急停按钮作为正常行驶起动前的消号,更不允许用检修速度在层、轿门开启情况下行驶。

5、乘客切勿依靠轿箱门。

6、电梯的操作人员在行驶时不得突然换向。

7、不允许以手动轿门起闭作为电梯的起动或停止功能。

8、电梯拒绝超载运行。

9、电梯一旦发生事故,必须采取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防止事故扩大,保护好事故现场,及时向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及相关部门报告。

电梯的常规检查制度

1、电梯操作工必须加强业务学习,了解和正确掌握电梯的各项功能及操作方法。

2、定期对电梯设备进行擦拭、润滑、保养。

3、每天两次检查电梯机房的设备是否正常。电梯操作人员巡检必须有记录。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使设备保持在良好的技术状态正常运转。如不能自行处理的,需立即通知电梯维修单位。检查内容如下:

⑴曳引机噪音、油位、制动器是否正常。⑵电屏开关、继电器动作是否正常。⑶轿内按钮、警铃、风扇、照明、显示等。⑷召唤按钮、数码显示是否正常。

⑸厅、轿门地坎与滑块、门与门套是否磨擦。⑹电梯平层是否准确。

⑺电梯运行中是否有异常响声,开、关门是否有异常响声,是否到位。

⑻安全触板、红外线光电开关是否灵活。

4、定期对机房内配备的灭火装置进行检查、保养和更换,使灭火装置符合消防部门的要求。

5、严禁在机房内堆放杂物和将易燃易爆物品带入机房。

6、要经常保持机房内设备和电梯轿箱内的清洁卫生。

7、按时开启和关闭电梯。

8、严禁非检修维护人员进入电梯机房。

9、如使用电梯拉运沙子、水泥(必须用桶装运,不得拆袋)等必须有电梯操作人员全程监护,开启及监管使用电梯。如沙子、石子等从地坎缝隙等滑落,会造成钢丝绳跳槽等事故。必须立即通知电梯维修单位,予以检查,避免发生事故。

电梯的维修保养制度

为保证电梯正常运行,降低故障率,应坚持电梯经常性的维修保养为主,及早发现事故的隐患,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维修周期越短,则发生故障的机会越少,坚持贯彻经常性维修制度,必然收到较好的效果。

另外机房温度保持在5—400C之间,且通风良好,无油、污气体排入、基本无灰、无潮气、电源电压波动小等良好条件。

一、维修安全注意事项:

1.进入井道之前,将开关转入检修状态,将急停按钮按下。2.检修人员不要的层门口对接处逗留。

3.不允许轿顶维修人员命令轿内人员操纵电梯运行进行维修工作。4.停梯检修,在机房时,将电源总开关断开,在轿顶时就将安全钳和急停开关断开,在轿内应将操纵盘急停按钮和电源开关断开。5.手灯必须使用设有护罩的36V以下安全电压。

6.严禁维修人员在井道外探身到轿顶或轿箱地坎上进行较长时间的维修工作。

二、重点维修设备:

1、曳引机应按生产厂家要求加注机油和润滑脂,减速机温升不应高于600C最高油温不得高于800C,联轴器螺栓应无松动现象。

2、制动器线圈温升不应超过600C,最高温度不得高于1050C,松闸时闸瓦与制动轮间隙应在0.5—0.7㎜之间。

3、曳引轮槽损严重应及时对曳引绳进行张力调节。

4、层门锁应保证有足够啮合深度,不能用手扒开层门。

5、曳引绳张力相近,如发现曳引绳断丝严重时应及时更换。

三、限速器、安全钳和缓冲器的维修保养:

在电梯的使用中,限速器、安全钳、缓冲器是至关重要的安全部件,必须经常维修保养。

1、限速器的动作灵活可靠,旋转装置的润滑应良好,其涨紧装置应工作正常。

2、限速器必须两年校验一次,校验合格方可使用。

3、安全钳的动作应灵活可靠,有足够的强度,能承受相应的冲击力。

四、层门、轿厢门、门锁的维修要点:

1、层门和轿厢门应平整正直、开启、关闭应轻便灵活,无跳动、摇摆和一样噪声。、2、安全触板(或光幕)反应灵敏可靠。

3、层门门锁应灵敏可靠,当层门关闭锁上时,在外面不能用手扒开,其锁紧件的持和啮合声度至少应为7mm。

4、层门和轿门的自闭确认装置应灵敏可靠,无论何时当层门或轿门开启,电梯应不能启动,虽在行驶中也应立即自动停止。

五、维修过程中应经常检查各种电器元件工作是否正常,接线应良好无松动。轿内草中几层外召唤按钮箱是电梯用性的指令操作系统,工作应灵活可靠,起到正常的作用。

电梯定期报检制度

根据国家技术监督局的有关规定,为了电梯安全运行,所有电梯都必需每年有关质检部门申请报检。

一、每年进行相关电梯自行检查,经过自检合格后,申请区质检部门进行年检验;

二、经过检验,发现问题应急时处理完毕,以确保电梯正常运行;

三、发现电梯存在严重事故隐患的,应急时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报告,消除事故隐患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四、电梯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改造、维修价值者,超过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使用年限,报请特种设备安全监督部门并申请办理注销,及时予以报废;

电梯的作业人员及相关运营服务人员的培训考核制度

为了不断提高安装队伍的技术素质,确保电梯安装施工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一、职工上岗前的培训:

1、学徒工及其他人员首次分配到公司工作的,在进入工地前必须接受公司规章制度,安全生产等方面的基本教育。

2、上岗闪的重培训内容为:建筑基础知识、安装识图,电梯结构和安全操作规程,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二、专业技术培训:、1、定岗后的安装人员,均应进行安装规范及验收标准,安装工艺培训、并根据工种进行相应的专业技术培训。

2、从事安装工作一年以上的技术工人,在独立操作之前,应进行专业技术考核,考核内容分基础理论和实际操作两部分。

3、经常对安装人员进行新工艺、新技术方面的学习、培训,不断提高施工质量。

三、学习制度及成绩考核;

1、每年举办一期全体安装人员参加的技术培训班。

2、凡参加技术培训班学习的各类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有关学习制度。

意外事故和事故的紧急救援措施及紧急救援演习制度

本单位每半年进行一次意外事件和事故紧急救援演习工作,演习情况记录备查。

一. 意外事件和事故紧急救援预案

本议案旨在应对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和紧急状态,维护正常的工作秩序,有效地预防事故、处置事故;高效、有序地组织事故抢救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1 日常准备

(1)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及操作人员必须熟知24小时电梯急修服务热线,确保紧急情况下能及时通知专业人员到达现场。

(2)电梯投入使用后由专人负责,该责任人必须熟悉电梯的各种功能,并能够熟练操作。

(3)经常检查消防通道的畅通,各种标识应清晰。(4)经常检查轿厢内的应急报警和应急照明是否有效。(5)经常检查电梯的消防、地震、紧急供电装置等功能是否可靠有效。

(6)经常检查机房门窗是否完好,防止突然降雨损坏电梯,汛期、台风季节如不使用电梯,应停在顶层。2.紧急情况的处理和救援措施(1)电梯进水

电梯的轿厢、井道、机房等一旦发生进水事故,应立即使电梯就近平层,疏导乘客离开电梯,并使电梯保持在开门位置。同时应迅速切断电梯的动力和照明电源,待电梯电气部分完全晾干(或强制吹干)后方可送电进行全面检查。

(2)发生火警

大楼一旦发生火警,应立即启动所有电梯的消防功能,使电梯返回基站,同时及时疏散楼内人员,通过消防通道离开,不要乘坐电梯,并拨打“119”通知消防部门,并根据消防部门的要求做好电梯消防员运行的配合工作。

(3)发生地震

如果得到地震预报,应及时兼电梯停在基站并关闭电梯门切断电梯电源;一旦突发地震,应立即使电梯就近平层,使人员通过消防通道及时撤离。(4)人员被困轿厢

电梯因停电或发生故障而停在非平层区域造成人员被困时,应首先安慰被困人员,确定轿厢位置,同时迅速至机房切断电梯电源,采用手动盘车装置将轿厢移至平层区,打开层门救出被困人员。

(5)其它紧急情况

当电梯出现其它的严重故障或紧急情况时,应迅速停止电梯的使用,及时通知维修人员对电梯进行全面检查,未排除故障的不得投入使用。

二.意外事件和事故的紧急救援演习

每半年进行一次意外事件和事故紧急救援演习工作,该演习应结合本单位与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对可能出现的意外事件和事故进行有针对的救援演习。半

每次演习可针对一种情况,也可结合多种情况综合演习。演习结束后电梯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及时做好记录工作,填写意外事件和事故的紧急救援演习记录表,针对出现的问题和不足,认真总结,做好整改工作。

电梯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电梯的资料是电梯维修及保养的依据,为了保证电梯正常、安全运行,应经常对电梯做维修保养,可及早发现隐患,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因此要将资料妥善保管。

电梯的安全技术档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电梯技术档案应由专人管理;

二、电梯技术档案应存放在防潮湿、防腐蚀场所;

三、电梯技术档案应定期进行防潮、防腐检查;

四、电梯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土建等资料;

五、电梯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

六、电梯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

七、电梯的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

八、经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资格认证和验收合格证等。

奖罚制度

一、原则:对员工的奖惩实行精神鼓励和思想教育为主、经济奖惩为辅的原则。

二、奖励办法:

(一)设立如下奖励方法,酌情使用: 1.通告表扬; 2记功奖励; 3.晋升提级;

(二)有下列表现的员工应给予通告表扬 1.品德端正,工作努力,有具体事迹者;

2.维护单位利益,防止或挽救事故与经济损失有功; 3.一贯忠于职守,积极负责,廉洁奉公,且有事证者; 4.有其他功绩,足为其他员工楷模;

(三)有以下表现的员工应给予记功奖励。

1.思想进步,文明礼貌,团结互助,有具体事迹突出; 2.向公司提出合理化建设,为公司所采纳,而成效者; 3.领导有方,带领员工良好完成各项任务而成效者;

(四)有以上表现,公司认为符合晋级条件的予以晋级奖励。

(五)记功程序如下

1.员工推荐、本人自荐或部门提名; 2.人事部和行政部审核; 3.工厂总经理批审;

三、处罚办法

(一)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以下处罚: 1.口头警告; 2.书面警告; 3.辞退;

(二)员工有以下行为给予口头警告处分

1.在工作时间聊天、嬉戏窜岗、滋扰、打盹或从事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2.工作时间内擅离工作岗位者或无故迟到、早退; 3.因过失以致发生工作错误情节属实者; 4.妨害现场工作秩序或违反安全卫生工作守则; 5.不遵守主管人员指挥;

6.员工或监督人员未认真履行职责;

(三)员工有以下行为者,给予书面警告处分:

1.对上级指示或有期限之命令,未申报正当理由而未如期完成; 2.因疏忽导致机器设备、办公设备或物品材料遭受伤害或伤及他人; 3.在工作场所喧哗、嬉戏、吵闹妨害他人工作; 4.对同仁恶意攻击或诬告、伪证而制造事端; 5.在工作时间内擅离工作岗位,旷工、怠者; 同一事件,两次口头警告,按书面警告处分;

(四)员工有以下行为者,给予辞退处分

1.违反国家法规、法律政策和公司规章制度,造成经济损失或不良影响者;

2.违反劳动纪律、经常迟到、早退、旷工、消极怠工,没完成工作任务者;

3.擅离职守,导致事故,使公司蒙受重大损失; 4.遗失经管之重要文件、机件、物件或工具; 5.撕毁公文或公共文件;

6.擅自变更工作方法致使公司蒙受重大损失; 7.拒绝听从主管人员合理指挥监督; 8.违反安全规定措施致公司蒙受重大伤害; 9.蓄意损坏公司或他人财物;

10.不服从工作安排和调动指挥,或无理取闹,影响工作秩序者; 11.拒绝执行总经理、经理或部门领导决定或工作安排,干扰工作者; 12.工作不负责任,损坏设备、工具、浪费原材料能源,造成经济损失者;

13.疏忽职守,违章操作或违章指挥,造成事故或经济损失者; 14.经常违反公司规定屡教不改;

15.其他重大过失或不当行为,导致严重后果;

四、员工有上述行为,情节严重,触犯刑律的,提交司法部门依法处理。

事故报告制度

(一)电梯发生事故时,必须按照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进行处理;

(二)电梯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单位或业主必须立即报告主管部门和当地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同时必须严格保护事故现场,妥善保存现场相关物件及重要痕迹等物证,并采取措施抢救人员和防止事故扩大;

(三)事故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事故发生单位或业主名称、联系人、联系电话;

2、事故发生地点;

3、事故发生时间(年、月、日、时、分);

4、事故设备名称;

5、事故类别;

6、人员伤亡,经济损失以及事故概况。

事故报告应在事故发生后24小时内,报告方式除电话报告外,还应以传真方式报告。

说明:

1、报告先采取口头报告,再以书面形式报告;

2、报告要说明事故发生的单位、时间、地点;事故的类型;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事故抢险的进展情况和采取的措施;需要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事故抢险和处理的有关事宜;报告单位和报告时间。

责任追究制度

为保障电梯安全运行,特制订此制度:

1.电梯出现安全事故时,主管领导应立即组织人员实施应急救援预案,确保在最短时间内把事故损失降到最低 ;

2.电梯事故排除后 应立即将事故中受伤人员送往医院进行救治,保证人员安全;

3.事件结束后应立即组织进行相关人员总结事故出现原因,救援时出现的问题,做好记录做到责任到人;

4.主管领导应将事件起因、经过、处理结果等记录成册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5.应追究事故中出现的相关责任人,应按照规定处理,包括:警告.处分.通报批评.辞职等。

岗 位 责 任 制

岗位责任制制定应遵循以下原则:因事设岗、职责相称;权责一致、责任分明;任务清楚、要求明确;责任到人、便于考核。岗位责任人因出差、开会、培训、请假等原因离岗,其职责必须有人代替履行(即建立“AB”岗制度),不能因为责任人离岗而使工作停滞。

一、电梯岗位职责

(一)单位主管设备安全负责人职责

1、组织贯彻执行国家、省、市、区有关部门关于电梯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和电梯操作规程;

2、全面负责本单位电梯使用管理工作;

3、组织建立适合本单位特点的电梯管理体系;

4、组织制定并审批本单位电梯使用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及有关规定,并经常督促检查其执行情况;

5、审批本单位电梯选购及定期检验计划和修理改造方案,并督促检查其执行情况;

6、经常深入使用现场,查看电梯使用状况;

7、组织电梯事故调查分析,找出原因,制定防范措施。

(二)管理部门负责人职责

1、在单位主管设备负责人的领导下,具体组织贯彻执行上级有关电梯使用管理方面的规定;

2、负责本单位电梯使用管理工作,组织或会同有关部门编制本单

位电梯使用管理规章制度;

3、审核本单位有关电梯的统计报表;

4、组织做好电梯使用管理基础工作,检查电梯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情况;

5、做好电梯能效测试报告、能耗状况、节能改造技术资料的保存;

6、抓好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节能培训和考核工作,不断提高操作人员技术素质;

7、根据本单位电梯使用状况,审定所编制的电梯定期检验和维护保养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

8、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检查本单位电梯使用管理情况;

9、参加电梯事故调查与分析,提出处理意见和措施。

(三)电梯操作人员职责

1、坚守岗位,不得擅自离岗、脱岗,不做与岗位无关的其他事情;

2、认真执行电梯操作规程;

3、精心操作,防止超载运行;

4、时刻注意安全生产,经常检查安全附件的灵敏性和可靠性;

5、按时定点、定线巡回检查;

6、认真监视仪器仪表,如实填写运行记录;

7、认真做好所操作电梯的维护保养工作;

8、努力学习操作技术和安全知识,不断提高操作水平。

电梯钥匙使用管理制度

根据国家电梯检验规范规定,和电梯安全运行相关的电梯钥匙,应由电梯安全管理人员严格管理。加强安全防范意识,预防非指定管理人员对电梯钥匙的错误操作,从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并引起电梯重要零配件被盗等事件的发生。因此必需做到如下几点:

一、在任何情况下应做好电梯钥匙使用和交接登记制度,并建立专门的管理档案。保证做到正确使用,特别要预防电梯钥匙的丢失及误操作。以防电梯零配件丢失,设备损坏,安全事故的发生等。

二、电梯钥匙的使用保管必须专人负责,电梯钥匙使用未经主管领导同意,不得随意使用。因工作需要使用时应做好记录。

三、保管人员不得将电梯钥匙外借和赠与其他无关人员。

四、电梯钥匙使用完毕后必须及时交回管理部门,并放回原处。

五、电梯钥匙包括:厅门三角钥匙、轿内检修钥匙、首层开、关电梯电气钥匙、机房钥匙。

六、使用厅门三角钥匙时应注意:

1、必须由电梯维修保养专业人员使用,其它人禁止使用;

2、当用三角钥匙打开层门时,应看清电梯是否停在本层,以防踏空;上轿顶前先打急停开关,后把电梯置检修位置,确认后方可上轿顶。

3、紧急救援时必须先切断电梯控制电源,确认好轿厢位置后再使用厅门钥匙进行救援作业。

七、电梯的首层电气钥匙(包括操纵盘钥匙)应由专人管理使用(如有司机,应交电梯司机保管),按规定开、关梯。

八、上述电梯钥匙必须严格掌管,不得随意乱放,若钥匙丢失必须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钥匙丢失必须采取必要措施,防止造成危害。

值班员与交接班制度

为保障电梯正常运行,特制订此制度;1.值班人员在值班过程中应详细检查电梯各个部件的情况,发现损坏的立即更换并做好值班记录;

2.在值班过程中应注意电梯的卫生状况以及电梯各个部件的润滑状况如有异常声响应停梯检查,如发生磨损应往油泵添加润滑油,并做好相关记录;

3.在值班过程中应不定时对电梯进行巡检,发现有违反规定乘梯人员应立即制止,做到发现问题立即处理;

4.交接班时,当班人员应向接班人员说明值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交接班应包括钥匙,工具,值班日志等,值班日志应做好相关记录;

5.电梯如在运行中出现问题,应立即停梯检查,即使处理,并做好相关记录;

6.接班人员应在接班时检查电梯运行情况,检查值班日志等

第五篇:十四项核心制度

十四项核心制度

1、首诊负责制度

一、第一次接诊的医师或科室为首诊医师和首诊科室,首诊医师对患者的检查、诊断、治疗、抢救、转院和转科等工作负责。

二、首诊医师必须详细询问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必要的辅助检查和处理,并认真记录病历。对诊断明确的患者应积极治疗或提出处理意见;对诊断尚未明确的患者应在对症治疗的同时,应及时请上级医师或有关科室医师会诊。

三、首诊医师下班前,应将患者移交接班医师,把患者的病情及需注意的事项交待清楚,并认真做好交接班记录。

四、对急、危、重患者,首诊医师应采取积极措施负责实施抢救。如为非所属专业疾病或多科疾病,应组织相关科室会诊或报告医院主管部门组织会诊。危重症患者如需检查、住院或转院者,首诊医师应陪同或安排医务人员陪同护送;如接诊医院条件所限,需转院者,首诊医师应与所转医院联系安排后再予转院。

五、首诊医师在处理患者,特别是急、危、重患者时,有组织相关人员会诊、决定患者收住科室等医疗行为的决定权,任何科室、任何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或拒绝。

2、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一、医疗机构应建立三级医师治疗体系,实行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二、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或主治医师查房,应有住院医师和相关人员参加。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查房每周2次;主治医师查房每日1次。住院医师对所管患者实行24小时负责制,实行早晚查房。

三、对急危重患者,住院医师应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必要时可请主治医师、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临时检查患者。

四、对新入院患者,住院医师应在入院8小时内查看患者,主治医师应在48小时内查看患者并提出处理意见,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应在72小时内查看患者并对患者的诊断、治疗、处理提出指导意见。

五、查房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如病历、X光片、各项有关检查报告及所需要的检查器材等。查房时,住院医师要报告病历摘要、目前病情、检查化验结果及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上级医师可根据情况做必要的检查,提出诊治意见,并做出明确的指示。

六、查房内容:

(1)、住院医师查房,要求重点巡视急危重、疑难、待诊断、新入院、手术后的患者,同时巡视一般患者;检查化验报告单,分析检查结果,提出进一步检查或治疗意见;核查当天医嘱执行情况;给予必要的临时医嘱、次晨特殊检查的医嘱;询问、检查患者饮食情况;主动征求患者对医疗、饮食等方面的意见。(2)、主治医师查房,要求对所管患者进行系统查房。尤其对新入院、急危重、诊断未明及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进行重点检查与讨论;听取住院医师和护士的意见;倾听患者的陈述;检查病历;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并征求对医疗、护理、饮食等的意见;核查医嘱执行情况及治疗效果。(3)、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查房,要解决疑难病例及问题;审查对新入院、重危患者的诊断、诊疗计划;决定重大手术及特殊检查治疗;抽查医嘱、病历、医疗、护理质量;听取医师、护士对诊疗护理的意见;进行必要的教学工作;决定患者出院、转院等。

3、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一、凡遇疑难病例、入院三天内未明确诊断、治疗效果不佳、病情严重等均应组织会诊讨论。

二、会诊由科主任或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持,召集有关人员参加,认真进行讨论,尽早明确诊断,提出治疗方案。

三、主管医师须事先做好准备,将有关材料整理完善,写出病历摘要,做好发言准备。

四、主管医师应作好书面记录,并将讨论结果记录于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本。记录内容包括:讨论日期、主持人及参加人员的专业技术职务、病情报告及讨论目的、参加人员发言、讨论意见等,确定性或结论性意见记录于病程记录中。

4、会诊制度

一、医疗会诊包括:急诊会诊、科内会诊、科间会诊、全院会诊、院外会诊等。

二、急诊会诊可以电话或书面形式通知相关科室,相关科室在接到会诊通知后,应在15分钟内到位。会诊医师在签署会诊意见时应注明时间(具体到分钟)。

三、科内会诊原则上应每周举行一次,全科人员参加。主要对本科的疑难病例、危重病例、手术病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病例或具有科研教学价值的病例等进行全科会诊。会诊由科主任或总住院医师负责组织和召集。会诊时由主管医师报告病历、诊治情况以及要求会诊的目的。通过广泛讨论,明确诊断治疗意见,提高科室人员的业务水平。

四、科间会诊:患者病情超出本科专业范围,需要其他专科协助诊疗者,需行科间会诊。科间会诊由主管医师提出,填写会诊单,写明会诊要求和目的,送交被邀请科室。应邀科室应在24小时内派主治医师以上人员进行会诊。会诊时主管医师应在场陪同,介绍病情,听取会诊意见。会诊后要填写会诊记录。

五、全院会诊:病情疑难复杂且需要多科共同协作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大医疗纠纷或某些特殊患者等应进行全院会诊。全院会诊由科室主任提出,报医务科同意或由医务科指定并决定会诊日期。会诊科室应提前将会诊病例的病情摘要、会诊目的和拟邀请人员报医务科,由其通知有关科室人员参加。会诊时由医务科或申请会诊科室主任主持召开,业务副院长和医务科长原则上应该参加并作总结归纳,应力求统一明确诊治意见。主管医师认真做好会诊记录,并将会诊意见摘要记入病程记录。

医疗机构应有选择性地对全院死亡病例、纠纷病例等进行学术性、回顾性、借鉴性的总结分析和讨论,原则一年举行≥2次,由医务科主持,参加人员为医院医疗质量控制与管理委员会成员和相关科室人员。

六、院外会诊。邀请外院医师会诊或派本院医师到外院会诊,须按照卫生部《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卫生部42号令)有关规定执行。

5、危重患者抢救制度

一、制定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和各专业常见危重患者抢救技术规范,并建立定期培训考核制度。

二、对危重患者应积极进行救治,正常上班时间由主管患者的三级医师医疗组负责,非正常上班时间或特殊情况(如主管医师手术、门诊值班或请假等)由值班医师负责,重大抢救事件应由科主任、医务科或院领导参加组织。

三、主管医师应根据患者病情适时与患者家属(或随从人员)进行沟通,口头(抢救时)或书面告知病危并签字。

四、在抢救危重症时,必须严格执行抢救规程和预案,确保抢救工作及时、快速、准确、无误。医护人员要密切配合,口头医嘱要求准确、清楚,护士在执行口头医嘱时必须复述一遍。在抢救过程中要作到边抢救边记录,记录时间应具体到分钟。未能及时记录的,有关医务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说明。

五、抢救室应制度完善,设备齐全,性能良好。急救用品必须实行“五定”,即定数量、定地点、定人员管理、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

6、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执行《河北省三级医院手术分级管理规范(试行)》,二级医院参照执行。

一、手术分类

根据手术过程的复杂性和手术技术的要求,把手术分为四类:

(1)、四类手术:手术过程简单,手术技术难度低的普通常见小手术。(2)、三类手术:手术过程不复杂,手术技术难度不大的各种中等手术;(3)、二类手术:手术过程较复杂,手术技术有一定难度的各种重大手术;(4)、一类手术:手术过程复杂,手术技术难度大的各种手术。

二、手术医师分级

所有手术医师均应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且执业地点在本院。根据其取得的卫生技术资格及其相应受聘职务,规定手术医师的分级。

(1)、住院医师(2)、主治医师

(3)、副主任医师:①低年资副主任医师:担任副主任医师3年以内。②高年资副主任医师:担任副主任医师3年以上。

(4)、主任医师

三、各级医师手术范围

(1)、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逐步开展并熟练掌握四类手术。(2)、主治医师:熟练掌握三、四类手术,并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逐步开展二类手术。

(3)、低年资副主任医师:熟练掌握二、三、四类手术,在上级医师参与指导下,逐步开展一类手术。

(4)、高年资副主任医师:熟练完成二、三、四类手术,在主任医师指导下,开展一类手术。亦可根据实际情况单独完成部分一类手术、开展新的手术。

(5)、主任医师:熟练完成各类手术,特别是完成开展新的手术或引进的新手术,或重大探索性科研项目手术。

四、术审批权限(1)、正常手术:原则上经科室术前讨论,由科主任或科主任授权的科副主任审批。

(2)、特殊手术:凡属下列之一的可视作特殊手术,须经科室认真进行术前讨论,经科主任签字后,报医务科备案,必要时经院内会诊或报主管院领导审批。但在急诊或紧急情况下,为抢救患者生命,主管医师应当机立断,争分夺秒,积极抢救,并及时向上级医师和总值班汇报,不得延误抢救时机。

①手术可能导致毁容或致残的; ②同一患者因并发症需再次手术的; ③高风险手术;

④本单位新开展的手术;

⑤无主患者、可能引起或涉及司法纠纷的手术;

⑥被手术者系外宾,华侨,港、澳、台同胞,特殊人士等; ⑦外院医师来院参加手术者、异地行医必须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有关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7、术前讨论制度

一、对重大、疑难、致残、重要器官摘除及新开展的手术,必须进行术前讨论。

二、术前讨论会由科主任主持,科内所有医师参加,手术医师、护士长和责任护士必须参加。

三、讨论内容包括:诊断及其依据;手术适应证;手术方式、要点及注意事项;手术可能发生的危险、意外、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是否履行了手术同意书签字手续(需本院主管医师负责谈话签字);麻醉方式的选择,手术室的配合要求;术后注意事项,患者思想情况与要求等;检查术前各项准备工作的完成情况。讨论情况记入病历。

四、对于疑难、复杂、重大手术,病情复杂需相关科室配合者,应提前2-3天邀请麻醉科及有关科室人员会诊,并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

8、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一、死亡病例,一般情况下应在1周内组织讨论;特殊病例(存在医疗纠纷的病例)应在24小时内进行讨论;尸检病例,待病理报告发出后1周内进行讨论。

二、死亡病例讨论,由科主任主持,本科医护人员和相关人员参加,必要时请医务科派人参加。

三、死亡病例讨论由主管医师汇报病情、诊治及抢救经过、死亡原因初步分析及死亡初步诊断等。死亡讨论内容包括诊断、治疗经过、死亡原因、死亡诊断以及经验教训。

四、讨论记录应详细记录在死亡讨论专用记录本中,包括讨论日期、主持人及参加人员姓名、专业技术职务、讨论意见等,并将形成一致的结论性意见摘要记入病历中。

9、查对制度

一、临床科室

(1)、开医嘱、处方或进行治疗时,应查对患者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门诊号)。(2)、执行医嘱时要进行“三查七对”: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时间、用法、浓度。

(3)、清点药品时和使用药品前,要检查质量、标签、失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

(4)、给药前,注意询问有无过敏史;使用剧、毒、麻、限药时要经过反复核对;静脉给药要注意有无变质,瓶口有无松动、裂缝;给多种药物时,要注意配伍禁忌。

(5)、输血时要严格三查八对制度(见护理核心制度--

六、查对制度)确保输血安全。

二、手术室

(1)、接患者时,要查对科别、床号、姓名、年龄、住院号、性别、诊断、手术名称及手术部位(左、右)。

(2)、手术前,必须查对姓名、诊断、手术部位、配血报告、术前用药、药物过敏试验结果、麻醉方法及麻醉用药。

(3)、凡进行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要在术前与缝合前、后清点所有敷料和器械数。

(4)、手术取下的标本,应由巡回护士与手术者核对后,再填写病理检验送检。

三、药房

(1)、配方时,查对处方的内容、药物剂量、配伍禁忌。

(2)、发药时,查对药名、规格、剂量、用法与处方内容是否相符;查对标签(药袋)与处方内容是否相符;查对药品有无变质,是否超过有效期;查对姓名、年龄,并交代用法及注意事项。

四、血库

(1)、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两人工作时要“双查双签”,一人工作时要重做一次。

(2)、发血时,要与取血人共同查对科别、病房、床号、姓名、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瓶(袋)号、采血日期、血液种类和剂量、血液质量。

五、检验科

(1)、采取标本时,要查对科别、床号、姓名、检验目的。

(2)、收集标本时,查对科别、姓名、性别、联号、标本数量和质量。(3)、检验时,查对试剂、项目,化验单与标本是否相符。(4)、检验后,查对目的、结果。(5)、发报告时,查对科别、病房。

六、病理科

(1)、收集标本时,查对单位、姓名、性别、联号、标本、固定液。(2)、制片时,查对编号、标本种类、切片数量和质量。

(3)、诊断时,查对编号、标本种类、临床诊断、病理诊断。(4)、发报告时,查对单位。

七、放射线科

(1)、检查时,查对科别、病房、姓名、年龄、片号、部位、目的。(2)、治疗时,查对科别、病房、姓名、部位、条件、时间、角度、剂量。(3)、发报告时,查对科别、病房。

八、理疗科及针灸室

(1)、各种治疗时,查对科别、病房、姓名、部位、种类、剂量、时间、皮肤。

(2)、低频治疗时,并查对极性、电流量、次数。(3)、高频治疗时,并检查体表、体内有无金属异常。

(4)、针刺治疗前,检查针的数量和质量,取针时,检查针数和有无断针。

九、(心电图、脑电图、超声波、基础代谢等)

(1)、检查时,查对科别、床号、姓名、性别、检验目的。(2)、诊断时,查对姓名、编号、临床诊断、检查结果。(3)、发报告时查对科别、病房。

其他科室亦应根据上述要求,制定本科室工作的查对制度。

10、医师交接班制度

一、病区值班需有一、二线和三线值班人员。一线值班人员为取得医师资格的住院医师,二线值班人员为主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三线值班人员为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进修医师值班时应在本院医师指导下进行医疗工作。

二、病区均实行24小时值班制。值班医师应按时接班,听取交班医师关于值班情况的介绍,接受交班医师交办的医疗工作。

三、对于急、危、重病患者,必须做好床前交接班。值班医师应将急、危、重患者的病情和所有应处理事项,向接班医师交待清楚,双方进行责任交接班签字,并注明日期和时间。

四、值班医师负责病区各项临时性医疗工作和患者临时情况的处理,并作好急、危、重患者病情观察及医疗措施的记录。一线值班人员在诊疗活动中遇到困难或疑问时应及时请示二线值班医师,二线值班医师应及时指导处理。二线班医师不能解决的困难,应请三线班医师指导处理。遇有需经主管医师协同处理的特殊问题时,主管医师必须积极配合。遇有需要行政领导解决的问题时,应及时报告医院总值班或医务科。五、一、二线值班医师夜间必须在值班室留宿,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遇到需要处理的情况时应立即前往诊治。如有急诊抢救、会诊等需要离开病区时,必须向值班护士说明去向及联系方法。三线值班医师可住家中,但须留联系方式,接到请求电话时应立即前往。

六、值班医师不能“一岗双责”,如即值班又坐门诊、做手术等,急诊手术除外,但在病区有急诊处理事项时,应由备班进行及时处理。

七、每日晨会,值班医师应将重点患者情况向病区医护人员报告,并向主管医师告知危重患者情况及尚待处理的问题。

11、新技术准入制度

一、新技术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后方可实施。

二、实施者提出书面申请,填写《开展新业务、新技术申请表》,提供理论依据和具体实施细则、结果及风险预测及对策,科主任审阅并签字同意后报医务科。

三、医务科组织学术委员会专家进行论证,提出意见,报主管院长批准后方可开展实施。

四、新业务、新技术的实施须同患者签署相应协议书,并应履行相应告知义务。

五、新业务、新技术实施过程中由医务科负责组织专家进行阶段性监控,及时组织会诊和学术讨论,解决实施过程中发现的一些较大的技术问题。日常管理工作由相应控制医师和监测医师完成。

六、新业务、新技术完成一定例数后,科室负责及时总结,并向医务科提交总结报告,医务科召开学术委员会会议,讨论决定新业务、新技术的是否在临床全面开展。

七、科室主任应直接参与新业务、新技术的开展,并作好科室新业务、新技术开展的组织实施工作,密切关注新项目实施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积极妥善处理,做好记录。

12、病历管理制度

一、建立健全医院病历质量管理组织,完善医院“四级”病历质量控制体系并定期开展工作。

四级病历质量监控体系:

1、一级质控小组由科主任、病案委员(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科护士长组成。负责本科室或本病区病历质量检查。

2、二级质控部门由医院行政职能部门有关人员组成,负责对门诊病历、运行病历、存档病案等,每月进行抽查评定,并把病历书写质量纳入医务人员综合目标考评内容,进行量化管理。

3、三级质控部门由医院病案室专职质量管理医师组成,负责对归档病历的检查。

4、四级质控组织由院长或业务副院长及有经验、责任心强的高级职称的医、护、技人员及主要业务管理部门负责人组成。每季度至少进行一次全院各科室病历质量的评价,特别是重视对兵力内涵质量的审查。

二、贯彻执行卫生部《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卫医发[2002]190号)、《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卫医发[2002]193号)及我省《病历书写规范细则》的各项要求,注重对新分配、新调入医师及进修医师的有关病历书写知识及技能培训。

三、加强对运行病历和归档病案的管理及质量监控。

1、病历中的首次病程记录、术前谈话、术前小结、手术记录、术后(产后)记录、重要抢救记录、特殊有创检查、麻醉前谈话、输血前谈话、出院诊断证明等重要记录内容,应由本院主管医师书写或审查签名。手术记录应由术者或第一助手书写,如第一助手为进修医师,须由本院医师审查签名。

2、平诊患者入院后,主管医师应在8小时内查看患者、询问病史、书写首次病程记录和处理医嘱。急诊患者应在5分钟内查看并处理患者,住院病历和首次病程记录原则上应在2小时内完成,因抢救患者未能及时完成的,有关医务人员应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

3、新入院患者,48小时内应有主治医师以上职称医师查房记录,一般患者每周应有2次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查房记录,并加以注明。

4、重危患者的病程记录每天至少1次,病情发生变化时,随时记录,记录时间应具体到分钟。对病重患者,至少2天记录一次病程记录。对病情稳定患者至少3天记录一次病程记录。对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至少5天记录一次病程记录。

5、各种化验单、报告单、配血单应及时粘贴,严禁丢失。外院的医疗文件,如作为诊断和治疗依据,应将相关内容记入病程纪录,同时将治疗文件附于本院病历中。外院的影像资料或病理资料,如需作为诊断或治疗依据时,应请本院相关科室医师会诊,写出书面会诊意见,存于本院住院病历中。

四、出院病历一般应在3天内归档,特殊病历(如死亡病历、典型教学病历)归档时间不超过1周,并及时报病案室登记备案。

五、加强病历安全保管,防止损坏、丢失、被盗等,复印病历时,应由医护人员护送或再病案室专人复印。

六、依据《病历书写规范细则》的要求与规定,建立科室及个人病历书写质量评价通报制度和奖罚机制。

13、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一、临床医师应严格掌握输血指征,正确应用成熟的临床输血技术和血液保护技术,提倡成分输血。

二、临床输血前经治医师应向患者及家属交待有关输血的必要性和可能发生的后果,签署输血同意书。正常手术用血和治疗用血应提前一天申请,由经治医师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由主治医师核准签字后与受血者血样一起在用血前一天送交输血科。双方进行逐项核对、签字验收。

三、紧急输血时,患者因病无法签字时,应当由其近亲属签字,没有近亲属的,由其关系人签字,同时签署授权委托书;为抢救患者,在法定代理人或近亲属、关系人无法及时签字的情况下,可由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被授权的负责人签字。原则上由科主任负责签字,同时经治医师签字,科主任无法及时赶到时,为抢救患者依次由科室副主任、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或住院医师签字,至少2名医师签字,同时医疗总值班或医务科签字。写明当时的患者病情需要紧急抢救,无法联系到患者家属的具体情况。抢救结束后书面报告医务科或院总值班,由医务科备案,并记入病历。

四、对于Rh阴性和其他稀有血型患者,必须提前三天将《临床输血申请单》和血样送交输血科,以备和哈尔滨市中心血站联系。

五、在本院进行输血者应按规定进行ALT、HBsAg、抗HBs抗体、HBeAg、抗HBe抗体、抗HBc抗体、HCV、HIV1/

2、梅毒检查。

六、配血者要逐项核对输血申请单、输血治疗同意书、受血者和供血者血样,复查受血者和供血者ABO血型,并常规检查患者Rh血型等项目,检查准确无误后,方可进行交叉配血和发血。

七、血液发出后,必须将患者血液标本保存24小时备查,临床科室输血完成后应将血袋保存24小时,待患者无不良反应后方可毁型。

八、输血科二人值班时,交叉配血试验由两人互相核对;一人值班时,操作完毕后自己复核,并填写配血试验结果。

九、要认真做好血液出入室、核对、领发的登记,有关资料需保存10年。

十、血液从输血科发出后一概不得退回。

14、医嘱制度:

1.医嘱一般在上班后1小时内开出,要求层次分明,内容清楚。转抄和整理必须准确,不得涂改。如须更改或撤销时,应用红笔填“取消”字样并签名。临时医嘱应向护士交代清楚。医嘱要按时执行。开写、执行和取消医嘱必须签名并注明时间。

2.医师写出医嘱后,要复查一遍。护士对可疑医嘱,必须查清后方可执行。除抢救或手术中不得下达口头医嘱,下达口头医嘱,护士需复诵一遍,经医师查对药物后执行,医师要及时补记医嘱。每项医嘱一般只能包含一个内容。严禁不看病人就开医嘱。

3.护士每班要查对医嘱,夜班查对当日医嘱,每周由护士长组织总查对一次。转抄、整理医嘱后,需经另一人查对,方可执行。

4.手术后和分娩后要停止术前和产前医嘱,重开医嘱,并分别转抄于医嘱记录单和各项执行单上。

5.凡需下一班执行的临时医嘱,要交代清楚,并在护士值班记录上注明。6.医师无医嘱时,护士一般不得给病员做对症处理。但遇抢救危重病人的紧急情况下,医师不在,护士可针对病情临时给予必要处理,但应做好记录并及时向经治医师报告。

下载企业安全生产十四项制度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企业安全生产十四项制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电梯安全操作十四项制度000.

    电 梯 十 四 项 管 理 制 度 宁夏大北农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 0 - 目录 1、 电梯的维修人员职责……………………………………2页 2、 电梯的操作人员守则………………………......

    安全四项制度

    流峪小学安全工作责任制度 一、安全工作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度,即单位行政一把手为本单位安全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安全工作负总责。 二、学校逐级落实安全责任制和岗位安全责任制......

    十四项安全管理制度

    十四项安全管理制度 一、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二、 安全目标管理制度、 三、 安全列会制度 四、 安全检查制度 五、 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六、 设备管理制度 七、 危险源管理制......

    企业安全生产制度

    安全生产制度 1、目的 为了安全生产管理,落实公司制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及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激发各类人员的安全生产积极性,制定本制度。 2、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安......

    十三项安全生产制度

    十 三 项 安 全 生 产 管 理 制 度 一、安全检查制度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规范和标准,了解安全生产动态,及时发现不安全行为和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

    十四项核心制度试题

    十四项核心制度试题(一) 一、 填空题。60分,每空3分。 1、首诊负责是指第一位接诊医师(首诊医师)对所接诊患者(特别是对急、危重患者)的()、诊断、( )、转科和()等工作负责到底。 2、责任......

    学校管理十四项制度

    ⅹⅹⅹ中学十四项管理制度 (ⅹⅹⅹ中学第ⅹⅹ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ⅹⅹ次全体会议通过) (ⅹⅹⅹ年ⅹⅹ月ⅹⅹ日) 一、考 勤 制 度 教职工有事、有病应办理请假手续。由本人写出请......

    十四项医疗核心制度

    十四项医疗核心制度一、首诊负责制度 二、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三、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四、会诊制度 5 五、急诊会诊制度 六、危重患者抢救制度 七、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八、术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