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氧炔气事故案例汇总
[键
入公司名称]
选矿厂氧炔气事故安全操作教育材料
[键入文档副标题]
编写:李权林 屈原
2015/7/14
内蒙古东升庙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氧炔气使用安全操作规程
1.氧气、乙炔焊割作业是特种作业,必须经国家有关部门培训并考试合格,且取得相关资质证书方能进行一般的氧气、乙炔焊割作业;2.氧气、乙炔焊割作业人员和监护人员,应受过易燃、易爆物品管理、作业和消防灭火培训且应掌握相应的知识;3.氧炔气瓶存放处周围不得放置易燃物品;4.氧气瓶由于是高压容器,故存放和使用环境温度应小于30摄氏度;乙炔瓶的存放和使用环境温度应小于40摄氏度;5.严禁对氧气、乙炔瓶敲击、碰撞,氧气、乙炔瓶存放距离不小于2米,使用距离不小于5米,距离明火大于10米。
7.氧炔气瓶的搬运和运输应轻装轻卸,严禁抛、滑、滚、碰;8.氧炔气瓶搬运和运输时需用专用的小推车,禁止同车装运其它易燃、易爆物品;9.乙炔瓶严禁倾倒运输;储存处必须有防倾倒措施;10.作业前检查(1)作业人员检查焊割枪处于关闭的状态且完好,与管道连接良好;检查设备、附件及管路是否漏气时,只准用肥皂水试验,试验时周围不准有明火,严禁用火试验漏气。
(2)作业人员检查气瓶是否完好有无异常;减压阀与管道的连接是否牢固;回火防止器等是否正确安装等;(3)氧气瓶、乙炔瓶将应忌油禁火;严禁让粘有油、脂的手套、棉纱和工具等同气瓶、瓶阀、减压器及管路等接触。
11.氧气瓶的开启流程
(1)操作者应站在瓶阀气体喷出方向的侧面,氧气瓶正确安装减压阀后应先将减压阀处于关闭状态,再手扳手将瓶阀微开2秒,检查气瓶压力表的指针读数(15Mpa以内)和有无泄漏等,如合格再正常开启瓶阀;(2)氧气瓶瓶阀开启合格后再缓缓调节减压阀,观察管道压力表的指针读数,必须将管道压力控制在绿色区域内(0.5Mpa以内),同时应检查有无泄漏等情况;12.乙炔瓶的开启流程
(1)首先检查乙炔瓶的接口是否完好;乙炔减压阀处于关闭状态;(2)将减压阀的接口对准乙炔瓶的接口,再用扳手调节顶紧螺栓将减压阀接口与瓶口压紧;如乙炔瓶一旦倾倒,则应竖立20分钟后方可连接减压阀;(3)再次检查乙炔减压阀处于关闭位置,再用专用乙炔瓶的扳手逆时针缓缓开启乙炔瓶,不要超过一转半,一般情况只开启四分之三转,同时观察乙炔减压阀的气瓶压力表的指针读数在(2Mpa)以下和有无泄漏等,如合格再正常开启,同时应保证乙炔瓶的开关扳手始终放在乙炔瓶的开关上;(4)乙炔瓶瓶阀开启合格后再缓缓调节减压阀,观察管道压力表的指针读数,必须将管道压力控制在绿色区域内(0.05Mpa以内),同时应检查有无泄漏等情况;13.焊接、切割工作前,应检查胶管有无磨损、扎伤、刺孔、老化、裂纹等情况,并及时修理或更换;14.焊炬、割炬内腔要光滑、气路通畅、阀门严密、调节灵敏、连接部位紧密不泄漏;15.焊工在使用焊炬、割炬前应检查焊炬、割炬的气路通过、射吸能力、气密性等技术性能。此外,并作定期检查维护;16.焊割环境的清理:焊割周围10米内不得有易燃、易爆物品,有时必须清理出规定安全范围;17.焊割时的安全保护措施(1)焊割时应一人焊割,一人监护;(2)焊割旁边应至少配备2个3kg干粉灭火器;18.焊割作业时的通用安全操作规程(1)室内焊割时应有排风或通风措施;(2)焊割工作地点移动或变动时应必须关闭气瓶的总阀和减压阀;(3)任何时候发现任何一处有泄漏时应立即关闭减压阀和气瓶总阀;(4)开、闭乙炔瓶的专用扳手应始终装在瓶阀上,暂时中断作业时应及时关闭焊割工具的阀门及乙炔瓶瓶阀,严禁手持点燃的焊割工具调节减压阀和关闭瓶阀;(5)禁止使用紫铜、银或含铜量超过70%的铜合金与乙炔接触;(6)焊割工具点火时,应缓慢开启乙炔,并用点火工具点燃,再缓慢调节氧气来达到合适的火焰;点火时严禁枪口对人;(7)焊、割炬零件烧损、磨损后,要用符合标准的合格零件更换;(8)禁止在使用中把爆炬、割炬的嘴头与平面磨擦来去除堵塞物;(9)减压器卸压的顺序是:先关闭高压气瓶的瓶阀,然后放出减压器内的全部余气,放松压力调节杆使表针降到0位;(10)焊接完毕应首先关闭焊割工具的阀门,再关闭气瓶的阀门和调压阀,取下乙炔瓶的专用开闭工具,拧上气瓶安全防护罩;(11)氧气、乙炔瓶不准用尽应留有一定的剩余压力,一般为0.05Mpa;(12)工作前较长时间停工后工作时,必须检查所有设备,氧气瓶、乙炔瓶、压力调节器及橡胶软管的接头,阀门及紧固件应牢固,不准有松动、破损和漏气现象,氧气瓶、乙炔瓶及其附件、橡胶软管、工具上不能沾染油脂及油垢。
(13)氧气软管为红色,乙炔软管为绿色(黑色)与焊炬连接时不可错乱。
(14)禁止用易产生火花的工具去开启氧气或乙炔气阀门。(15)氧气阀、乙炔阀或管道要用40℃以下的温水溶化,回火防止器。管道可用热水或蒸汽加热解冻或用23-30%氧化钠热水溶液解冻、保温。(16)焊接场地应备有相应的消防器材,露天作业应防止阳光直射在氧气瓶、乙炔瓶上。
(17)气焊割作业时先开氧气后开乙炔,关闭时先关乙炔后关氧气。氧气瓶的工作压力为0.2-0.4Mpa,乙炔瓶的工作压力为0.001-0.12Mpa。
(18)工作完毕或离开工作现场要拧上气瓶的安全帽,及松开减压器顶丝,并排空橡胶软管内剩余气体,清理现场,把气瓶放在指定地点。
(19)压力容器及压力表、安全阀应按规定,定期送交校验和试验,经常检查压力器件及安全附件状况。
选矿厂氧炔气事故案例汇编
一选厂灼伤事故
一.事故经过
2003年9月24日,一选厂40万吨系列进行常规性停机检查,机修工郝某、庄某负责割补硫粗选砂浆槽内浮选机与搅拌桶之间的破损处,同时使用氧焊切割和电焊作业,小夜班巡查领导巡查至此,发现他俩把焊把线和割炬都放在调气阀门杆上,割炬的火焰引燃了焊把线(因槽内光线不良,他俩用氧焊的火焰照明),巡查领导对二人进行批评并责令二人规范操作,当时二人就改正过来了,把氧、电焊带分开放置,巡查领导走后,二人继续作业,20分钟后,正在二人扶着补焊的钢板对接时,乙炔气管突然喷射火焰,将正在一手持割枪,一手扶钢板的庄某面部灼伤,庄某大声喊叫,并将脸护住躲在一边,郝某见状,马上意识到乙炔管仍在燃烧,处于安全考虑,就转身去折乙炔管,企图熄灭火焰,结果右臂和面部也被火轻度灼伤,此时闻声赶来的同事孟某折住乙炔管熄灭了火焰,并立即向班长及领导汇报,事故发生后,厂里马上将庄某、郝某送专科医院治疗,经大夫诊断系二度烧伤。
二.原因分析
1.操作工庄某、郝某违章使用氧气火焰照明,引燃了已漏气的乙炔管,发生起火,导致毫无准备的作业人员烧伤,是造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和主要原因; 2.工作现场照明不良,巡查领导已经发现他们用氧气照明,只是批评了一下,并未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如使用36v低压照明等)是这起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3.在现场勘查中发现氧气管、乙炔管有断口处用铁管做接头,两头用铁丝拧住,在实际作业中难免产生拉拽,接口和管带磨损过度,已不安全,未及时更换是造成这起事故的一定原因。
三.防范措施
1.选矿厂应在今后设备检修时加强对照明不良地段的重视增设临时照明条件,确保作业现场照明良好;
2.选矿厂要对现存氧气管、乙炔管认真检查一次,发现有接近报废和有接口的管线应及时更换;
3.各级领导要加强管理,认真负责,发现安全隐患要及时整改,决不能使用带病设备。韩某乙炔气烧伤脸部事故 一.事故经过
2013年3月份,一选厂破碎工段机修工韩某在进行气割作业时,氧气输送管突然炸裂,事故发生后,韩某及时躲避,炸裂管道未及时关闭,造成着火,幸亏车间其他人员及时赶到,将火扑灭,才避免了事故的再次扩大。此次事故造成韩某头部、身上多处炸伤。二.事故原因
1.造成氧气表损坏,未能及时发现,造成氧气直流,压力瞬间增大,氧气管爆裂。
2.操作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在作业前未仔细的检查氧炔气表。三.防范措施
1.进行作业前,作业人员一定要细致的检查设备各部件,确保设备完好,能正常使用。
2.加强员工氧炔气操作规程培训。新建选厂乙炔气烧伤脸部事故 一.事故经过
在2015年7月9日停电临时抢修中,新建选厂机修工李某某在配合电工整改铜铅分离尾矿的自动取样机时,在进行气割作业中,乙炔带突然从割炬后面的连接处崩开,造成其本人整个脸部、两个小手臂、肚皮烧伤的安全事故。二.原因分析
1.当时使用的乙炔减压表,副表已坏,表针指示不准确,易造成高压事故。
2.割炬与乙炔带连接处只拿铁丝拧住,没有与割炬拉紧,管卡已无法卡紧,容易断开是事故的一个原因。
3.员工在进行气割作业前,未能检查好气割工具,没有及时发现隐患,造成了事故。
4.员工在处理取样机的地点,环境极其恶劣,矿浆比较多,容易造成割炬回火,回火严重就会造成气割工具损坏或者爆炸。
5.员工在气割作业时已经工作了16个小时,身体产生疲劳,是又一原因。三.防范措施
1.加强员工对氧气/乙炔气安全操作规程的学习,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强化教育,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知识。
2.加强工具管理制度,对特种作业设备要定期检查监护,对于存在安全隐患、质量不过关的工具不允许使用,要及时调整更换。
3.在进行特种作业前要对作业设备进行细致的检查,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不允许使用。
4.合理安排检修工作,尽量避免疲劳作业。2015年4月29日乙炔瓶着火事故调查 一.事故经过
2015年4月29日,新建选矿厂浮选车间西墙摆放的乙炔瓶突然着火,所幸现场领导人员组织得当,及时组织人员迅速绕道西门门柱处用干粉灰火器扑灭了火焰,未造成财物损失及人员伤害。
二. 事故原因
1.购买回来的乙炔瓶瓶嘴存在缺陷,减压阀与瓶嘴接口处漏气。
2.氧气瓶的摆放位置离工作场所太近,乙炔氧气瓶的摆放位置离作业场所小于10米。
3.作业场所使用切割机,产生明火,引起乙炔瓶嘴泄漏处着火引发事故。
4.工作人员违反氧炔气操作规程,氧炔气瓶摆放位置不符合要求,现场违规产生明火。三.事故防范
1.发现有缺陷的乙炔氧气不得使用需退库,乙炔氧气瓶摆放距离需超过5米,离作业场所超过10米。
2.乙炔氧气瓶10米之内不得有易燃易爆品。3.将强员工氧炔气安全操作规程教育。
第二篇:制氧厂事故案例
制氧厂事故案例
1)事故案例经过
2000年8月21日零时10分,国内某钢铁有限公司制氧厂1号1500立方米制氧机发生燃爆,死亡22人,伤24人,其中重伤7人,部分厂房坍塌,部分设备受损,直接财产损失320万元。这是由于有关人员违反国家有关法规、规章酿成的重大责任事故。
该公司根据设备运行情况和环保“一控双达标”的要求,计划从8月21日零时起,进行为期4~5天的以炼钢转炉除尘设备改造、连铸机高效化改造为中心的全面计划检修,安排制氧厂3台制氧机同步分别检修。8月18日下达了《设备检修计划表》,安排1号1500立方米制氧机与21日零时至21日16时检修,由制氧厂的二车间和维修车间负责;2号1500立方米制氧机于21日16时至23日8时检修;3200立方米制氧机于23日3时至24日8时检修。计划分别对3台制氧机依次进行加温,并进行有关设备和阀门等的小修或更换。检修前,对参与检修的人员进行了一般的安全教育,要求在现场严禁吸烟和动火,要穿劳保用品。
这次制氧机停机检修,由制氧厂分管设备的副厂长负责。检修前的准备工作,由制氧厂分管生产及安全的副厂长(在事故中受伤)负责并现场组织,生产安保科长(在事故中受伤)、安全员(在事故中死亡)、运行二车间主任(在事故中死亡)、运行二车间副主任(在事故中受伤)、维修车间副主任(在事故中死亡)及维修人员参加。8月20日23时40分,指挥人员安排停1号1500立方米机组并排放液氧。21日零时,公司扒珠光砂人员26人及检修人员10人陆续进入检修现场,加上已在现场当班的17人(因检修需要,空压机运行),现场一共有53人。当时,制氧厂2名维修工人正在拆空分塔八孔螺丝(还剩6只没拆完),公司项目经理(在事故中受伤)指挥劳务人员对空分塔周边的缝用编织袋塞。1号制氧机操作室指挥的副厂长,打电话通知3200立方米制氧机停止使用外购液氧。21日零时10分,当维修人员拆八孔螺丝还剩2只时,突然火光一闪,随即一声巨响,发生爆炸事故。爆炸使在场的53人中,死22人,伤24人,造成厂房6跨三面砖砌墙体及二楼混凝土楼板坍塌,厂房柱子倾斜,房顶制板倒塌,主厂房外的偏跨也随之倒塌,配电室及主控室内电气、仪表设施损坏,一号空压机电机、膨胀机及油站等损坏,空分塔冷箱板骨架及上下塔支承部分断裂,冷箱板底部北面凹进,塔内设备部分倾斜。
2)事故案例直接原因
(1)经专家组调查分析查明,公司1号1500立方米室内制氧机燃爆事故现场,因同时具备助燃物、可燃物及着火源三要素,酿成燃爆事故。其中,助燃物为排放液氧所造成的富氧空气;可燃物为膨胀机、空压机油箱的油雾及油;着火源为1号空压机电机油浸纸动力电缆端头爬电,在富氧环境中产生火花,引燃油浸纸。
(2)液氧排放操作不当。空分工(均在事故中死亡)排放液氧时操作不当,排放速度过快,造成检修现场氧气浓度过大又来不及散发,形成富氧状态,直接为燃爆造成了一个要素(助燃物)。公司制氧厂《工艺监督管理办法》规定,排液氧时,“应做到液体均衡蒸发”,因为排氧过快,没有达到要求,而使氧气积聚,来不及蒸发和散发。3)事故案例间接原因
(1)检修前,制氧厂没有按规定制定和报审《检修安全报告书》,致使安全措施不落实,是酿 成事故的重要原因。
(2)检修前,制氧厂仅于8月10日编制了《设备检修计划书》,对检修项目及时间做了安排,安全要求仅在表后的说明中写了一句:“具体检修的工作由检修单位指定专人负责施工安全。”而《检修安全报告书》至8月21日上午事故发生后才由车间拟写,制氧厂副厂长签字,但没报公司审批。而按照要求,《检修安全报告书》应提前一天报公司安全部、生产部。由于《检修安全报告书》没有及时制定,人员安排等就没有具体的技术和安全要求。
(3)检修现场组织指挥不严密,扒珠光砂人员进入现场过早,是伤亡扩大的重要原因。按照程序,扒珠光砂人员应在液氧排净、8孔螺丝拆完后才进入现场操作。这次检修,扒珠光砂人员于21日零时全部进入现场时,排液氧才进行20分钟(20日23时40分到21日零时),而8孔螺丝还有6只没有拆完。到21日零时10分燃爆发生时,还有2只八孔螺丝没拆完。如果扒珠光砂人员在八孔螺丝全部拆完后进入现场,时间在21日零时10分以后,事故发生时他们在厂外,就不会造成这么大的伤亡。
(4)设备老化、超期服役,工艺装备落后是事故发生的客观原因。KDON—1500/1500型制氧机空分设备是由河南开封空分设备厂于1971年制造的,1973年安装,1977年投产至今。同类设备的使用寿命在15~20年,该制氧机已使用23年,明显是超期服役。而室内油箱设在膨胀机、空压机旁,油浸绝缘纸电缆和液氧排出方式都是落后的装备和工艺,留下了事故隐患。这次事故,由于室内空分,明沟排液氧和油箱设在空压机旁,为形成富氧(助燃物)和润滑油蒸汽(可燃物)提供了条件,而油浸绝缘纸电缆则为爬电现象的产生、爬电引起小火花,以致引燃电缆中的油浸绝缘纸形成明火提供了条件。
(5)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够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够落实,安全教育内容有欠缺,劳动力管理不够严格,是造成事故的深层次原因。
(6)公司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虽然比较全,但到了车间班组就不够完善,例如,没有形成富氧区的防范和治理措施等。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够,如制氧厂设备管理和检修安全责任就没有落实到人。安全培训针对性较差。劳务人员与公司签订劳务合同过于笼统。对劳务公司提供的劳动力没有明确的体能、技能要求,这次参加检修就有6人没有签订劳务协议,属临时抓差。安全管理、培训和劳动力管理上存在漏洞。
4)改进预防措施(1)事故教训
抢修准备工作抢时间、赶进度,现场组织不够科学、严密。这次排放液氧时间过短,在现场安全条件未得到确认的情况下,维修和准备工作(扒珠光砂)人员过早进入现场,造成了事故死伤人员的增多。
设备陈旧老化、超期服役,工艺装备落后,埋下了事故隐患。(2)整改措施
公司领导思想上要进一步摆正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全面加强企业管理,确保安全生产。应当做到不安全不生产。尽管任务重,压力大,但在设备不安全的情况下,一定要改善设备后再生产,否则适得其反。
对全厂老旧设备进行一次全面“诊治”,登记造册,严格实行设备管理责任制,所有设备使用、维修的责任都要落实到人。
进一步加强安全教育,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劳动力管理,形成严密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网络,防患于未然。
举一反三,在全厂各个环节全面加强安全管理,重点是设备管理和现场管理。堵塞管理漏洞,清除事故隐患,无论是检修现场还是生产现场,都要做到井然有序,严禁危险的 “交叉作业”,以促进全公司生产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科学的操作规程是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无论生产、检修都应严守,决不能因为任务重、时间紧而不安科学规律办事。
(3)警示
“8.21”事故对大中型国有老企业是个普遍性的警示,应予高度关注。从严格的安全生产的意义上说,所有超期服役的设备都应坚决退役,及时更新,但由于生产需要和资金缺乏等方面的原因,一时做不到,就必须对老旧设备进行定期检测,及时检修,监护使用,确保安全。对设计不合理处,及时进行科学的技术革新改造。空分装置冷箱内爆炸事故
1.事故经过简述
某厂空分装置由德国Linde公司设计制造,采用深冷法全低压工艺流程。精馏塔采用双段精馏塔,将液态空气依次在上、下塔内进行O2、N2分离,生产高纯度氧气(O2纯度≥98%)和高纯度氮气(N2纯度≥99.999%)。该装置1988年投产,生产能力为28000Nm3/h。
2000年12月12日0:18分,空分装置N2压缩机因高压缸止推轴温度高联锁动作,导致该机联锁跳车。0:26分,2#高压锅炉汽包低水位联锁跳车。1号高压锅炉所产生的蒸汽不能满足生产系统需求导致10MPa蒸汽压力急剧下降。0:38分,空气压缩机透平入口蒸汽压力由10MPa降到5.8MPa,操作人员按操作规程对该机手动停车。0:40分,空分装置冷箱内精馏塔下塔内和N2液化器以及其连接管线发生爆炸。事故导致N2液化器外壳炸碎,部分管道炸裂、拉断,精馏塔塔盘脱落,个别设备、阀门、仪表损坏。冷箱外壳东北角炸开,冷箱严重变形,设备及管道部分碎片和内填的珠光砂喷出。
2.事故原因分析
液N2洗装置调节阀前止逆阀检修质量出问题,阀板在停车时卡住,关闭不到位造成在N2压缩机跳车后,H2从液N2洗装置窜入空分装置冷箱内,为爆炸提供了物质条件。当N2压缩机跳车后。操作工在14min后才按下液N2洗系统的停车总联锁,造成液N2洗装置阀不能及时关闭,H2穿过止逆阀到调节阀大约6min,在操作工手动关闭阀以后才切断H2源。
N2压缩机联锁误动作跳车导致空分装置系统内工况变化,为H2向该系统反窜提供了机会。事故状态下,蒸汽系统失控,造成空气压缩机停车,使空分装置系统工况紊乱。造成精馏塔底的富O2液空气上窜,同已进入精馏塔、低压N2以及其它设备中的H2汇集混合,达到爆炸极限,在气流的作用下产生静电引爆。
此事故主要是由于易燃气体窜入精馏塔内与助燃气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所致,其易燃气体是氢气。除氢气外,若空气源中易燃气体浓度过高,分子筛吸附去除易燃杂质不利,也有可能造成类似的事故,因引起注意。
氧气厂制氧机主冷微爆事故 1.事故经过简述
1998年12月10日11∶00发现粗氩塔阻力突然由29.6kPa降至25.6kPa,粗氩纯度也由88%突然降为80%以下(分析表最小刻度值为80%),主塔其它参数均无明显变化,经多次调整无效。根据以往经验,这种现象是由于主冷泄漏引起的,因为下塔易挥发组份窜至上塔后随氩馏份进入粗氩塔,在粗氩塔中由于含氮量增多,回流液体量减少,致使粗氩塔阻力下降。经过对主冷液氧、主冷气氧及产品氧分析,纯度分别为99.6%、99.5%、95%,从氧液化器前取样分析氧纯度为95%,分析结果证实了发生主冷爆炸的判断是正确的,主冷液氧和主冷气氧纯度之所以仍为正常值,是由于二者取样点位置远离泄漏点。从上塔压力没有升高这一现象可以看出这是一起主冷板式单元个别通道发生泄漏的微爆事故。由此想到在11月6日,2#10000m3/h制氧机临时停车后再启动时曾出现粗氩塔阻力较以前稍有下降,由30.4kPa降为29.6kPa,虽经检查未发现其它异常。因此可以断定从那时起主冷就已开始发生了微漏,只不过那时没有现在的现象明显而已,这次泄漏是在上次微漏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剧了。
2.事故原因分析
(1)主冷液位未完全实行全浸操作。通过查看运行记录发现,在每天两次的槽车取液氧期间,主冷液位有时稍低于全浸液位,但两三个小时后又重新回到全浸位置。该厂3#10000m3/h制氧机1976年曾发
生一起大面积主冷爆炸事故,从损坏的主冷单元可以很明显看出爆炸位置全部位于同一水平面,即板式单元高度80%的位置处,这里正是主冷液位经常发生波动的位置。液位下降过程是换热表面杂质浓缩的过程,经常波动将会使乙炔和其它碳氢化合物在这里析出沉积,这是由于未实行全浸操作造成的。从那以后该厂所有制氧机全部实行全浸操作,再也没有发生过类似事故,但是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对全浸操作又有些麻痹和侥幸心理,以致造成这次事故。
(2)空气粉尘的积累是这次主冷爆炸的另一原因。经过对主冷的检查,发现北面相邻的3个单元共4个通道发生了泄漏,同时发现所有六个主冷板式单元氧通道翅片上及主冷容器壁面上均附有灰尘,在用压力空气对氧通道吹扫时个别通道有粉尘堵塞现象,进一步的检查发现,两台液氧泵入口管路水平段有大量黑色粉尘,经化验分析与空气入口过滤袋上灰尘成分基本一致。众所周知,主冷发生爆炸除了有爆炸危险杂质(即可燃物)、液氧(助燃物)外,还必须具有一定能量的引爆源,三者缺少任何一种都不能发生爆炸,主冷液氧中存在大量空气粉尘使可燃物和引爆源有可能同时存在。对管内沸腾的冷凝器微量爆炸进行过研究,当空气中尘埃净除不彻底时,尘埃在冷凝蒸发器内积聚,使个别通道阻塞,在这种情况下,被阻塞的通道开始在无循环沸腾工况下工作。板式主冷与其情况类似,清除不彻底的空气粉尘能够积聚在氧通道内,造成局部阻塞或液氧流通不畅,在无循环的沸腾工况下或循环率很低的情况下工作时,液氧形成干蒸发,可能造成爆炸危险杂质的积聚。
静电的积聚是可爆系统(氧-可燃物)的引爆源之一。试验证明液氧静电积聚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与其含固体粒子量有关,不净洁的液氧在不接地的管路中可产生电位为数千伏的静电。空气粉尘的存在导致很高的静电电压,在静电的作用下,使可能积聚的爆炸危险杂质在液氧环境中使个别氧通道产生微爆。
产生主冷大量空气粉尘积累的原因有两方面。第一,2#10000m3/h的袋式空气入口过滤器脉冲反吹装置一直未正常投入运行,造成吸入阻力较大,较大的吸入差压成为粉尘透过过滤袋进入空分装置的推动力。第二,在对喷淋冷却塔(该塔系空心塔)的检查中,发现所有五个喷头和其中的两个喷管都有不同程度的堵塞,这样就造成雾状喷淋效果不好,使冷却水洗涤空气粉尘的能力减弱。
第三篇:采气厂典型事故案例
采气厂典型事故案例
目 录
“4.29”物体打击事故........................................1 “3.19”车辆伤害事故........................................4 “7.17”起重伤害事故........................................7 “3.20”机械伤害事故.......................................11 “6.28”物体打击事故.......................................14 “12.7”火灾事故...........................................17 “11.3”闪爆事故...........................................20 “6.4”火灾事故............................................23 “3.11”高处坠落事故.......................................29 “2.1”触电事故............................................32 “1.21”天然气泄漏事故.....................................37 “1.5”脱水橇翻塔事故......................................40 “2.2”爆炸事故............................................42 “1.26”天然气泄漏事故.....................................45 采气厂典型事故案例
“4.29”物体打击事故
2010年4月29日,作业七区南24站发生一起物体打击事故,事故造成1人轻伤。
一、事故经过
2010年4月28日,作业七区安排技术员赵某对南32-南24支线进行清管作业,10时30分,从南32站发出Ф219双向清管器一个,根据计算,预计收球时间为4月28日18时左右。18时,技术员赵某根据气量参数变化,判断清管器遇阻串气,无法按时完成清管作业。4月29日10时,技术员于某采取放空引球措施后清管器在管线中正常运行。17时45分,南24站员工李某某向作业区汇报清管器进入收球筒,准备收球,值班技术员付某要求按照收球程序进行收球作业,同时安排视频员对作业进行监控。17时49分南24站员工李某将收球流程导通,打开球筒放空阀缓慢进行泄压。17时53分收球筒压力降至0.4Mpa,南24站李某某关闭放空阀,缓慢打开收球筒排污阀进行排污。17时57分收球筒压力表落零。17时58分李某在现场放置一个灭火器后开始打开盲板。17时59分李某站在盲板侧面,用手电筒观察清管器位置,此时收球筒喷出一股 采气厂典型事故案例
污物,连同清管器将员工李某击倒在地。
二、事故原因
(一)直接原因
清管器在球筒前的管线内遇卡,球筒卸压完后,清管器上游管线内仍留有余压,同时由于主球阀内漏,余压逐步升高,当升至一定程度时,将清管器顶出击中李某。
(二)间接原因
1、生产组织、协调工作不到位。当清管器未能按照预计时间到达时,作业区虽然进行了分析,并安排了相关技术员到南32站落实发球情况,沿途监测清管器的运行情况,但是,当清管器到达集气站后,作业区未按要求安排技术干部对收球作业现场监护。
2、员工现场执行措施不到位。按照《清管收球操作卡》的要求,规定的部分操作程序不规范。一是员工未利用监测仪器对清管器的位置进行定位。二是现场收球时规定的工器具不齐全,收球时现场只有一具灭火器、一把扳手、一把管钳、一个污水桶和一个验漏壶。三是排污后未2 采气厂典型事故案例
测量污水管液位,排完污水后,未关闭排污闸门。四是未进行向收球筒注水或清水浇湿作业。
三、防范措施
1、加强风险辨识管理,开展一次全员参与的大讨论活动,讨论结合每位员工的日常作业程序、日常作业指导卡的执行,全面细致的分析讨论本次事故形成的原因和危害,并对身边的所有作业进行辨识,让每一位员工从身边血的事故中真正的吸取教训,从思想上深知安全的重要性。
2、加强隐患排查整治,开展一次全面的安全生产大检查,重点放在设备的运行、隐患排查、应急措施的执行、操作指导卡的执行,以及员工对区部工作要求的落实上,要真正的将隐患消除在萌芽当中;
3、加大操作培训力度,结合本次事故,要加大员工风险识别能力和日常操作规范的培训,重点将培训结果真正落实到现场的执行力上;
4、加强员工责任心教育,尤其要加大对技术干部的业务素质培训,要让他们自觉、严格的履行好自己的职责,要从工作责任心、工作执行力、现场应急处置能力进行监督和引导,切实发挥出技术干部的作用。采气厂典型事故案例
“3.19”车辆伤害事故
2007年3月19日,测试中心宁A38690号车辆发生一起车辆伤害事故,事故造成1人重伤。
一、事故经过
2007年3月19日12时05分,测试中心驾驶员索某驾驶宁A38690北汽路霸越野车执行统18井试采任务返回乌审旗途中,车辆行驶至榆乌线54KM+725M一弯道处,遇榆林市马合镇村民燕某驾驶陕KB2174号钻豹牌摩托车相向驶来,索某发现燕某驾驶的摩托车占道行驶,立即向左方向避让,同时,燕某发现车辆后也紧急采取驶回自己车道的措施,在双方避让的同时,两车发生碰撞,致使摩托车驾驶员燕某左腿断裂、左眼受伤、小肠破裂、胸包积液。
二、事故原因
(一)直接原因
摩托车驾驶员燕某违章超速、占道驾驶。
(二)间接原因
1、天气及道路不良。事发当天天气状况恶劣,特别是由统18 井驶4 采气厂典型事故案例
出接近柏油路时,降雪由小雪转为中到大雪,能见度约为50米,因天气较暖,半圆型向左转弯道路虽无积雪,但十分湿滑。
2、测试中心驾驶人员违反厂《道路交通安全规定》关于“遇有雨雪、泥泞道路,行驶速度不得高于每小时20公里”的要求,超速行驶。
3、采取了错误的避让措施。驾驶员见对方占我方道路行驶,本能的去占对方道路避让,对对方可能驶回自己路线没有丝毫准备,而采取的错误措施为此次事故责任的划分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从现场勘查看,事故的接触点我方越过中线发生碰撞;从事故现场的直接印象看,我方车辆已完全越过中心线,车头部分已接近对方右侧路基,因此,在对方车辆严重违章行驶、我方躲避的实际情况下,我方承担了此次事故的主要责任且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四、防范措施
1、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切实使每个员工从内心感到安全生产是每个人的第一需要,从而自觉养成遵章守规的良好习惯。
2、加强检查督查,严肃处理各种违章。加大现场督查力度,对查出的违章一律按事故处理,对所在班组严格考核。对交通管理,在继续加强各项制度落实情况检查的基础上,安排专人通过GPS监控平台检查车 采气厂典型事故案例
辆行驶路线、行驶速度,使车辆检查制度化。
3、细化安全管理责任,形成安全管理锁链。在明确特车司机为作业现场的安全监护人的同时,对技术干部、作业带班人明确在交通安全中的监护职责,细化责任及义务,在处理驾驶员超速行驶、强超抢道、开车接打手机、车辆乱停乱放等违章的同时,追究监护人的监护责任,使驾驶员与乘车人之间形成“双人双锁”的交通安全锁链。
4、加强特殊天气管理,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遇有大风、扬尘、雨雪,调度室调整生产安排,尽量停止外出施工,在作业过程或作业结束后,遇到天气恶劣变化,班组应及时向中心反馈,值班领导、调度室根据车辆所在位置的天气状况、道路状况应及时作出反馈意见,返回风险较大时安排就地待命或根据条件安排就近食宿,如具备返回条件,对驾驶员及交通安全监护人员交代注意事项和安全措施,并保持通讯联络、做好记录。采气厂典型事故案例
“7.17”起重伤害事故
2007年7月17日第二净化厂发生一起起重伤害事故,事故造成1人轻伤。
一、事故经过
2008年7月17日,第二净化厂新建甲醇回收装置配电柜材料到货。15时30分,物资采办站库房管理员通知第二净化厂协助卸料,第二净化厂保障车间安排大班员工王某开叉车卸料,另安排当班员工郭某、张某、黄某配合卸料作业。三人用叉车将第一个配电柜从货车上卸下后,配电柜连包装盒直立斜靠在叉车上,包装盒顶部距地面高度约2260mm,未绑定。在卸货至运送到1#材料库门口过程中,黄某站在叉车右侧,郭某站在叉车左侧,进入1#材料库门口时,黄某、郭某担心铁门关闭影响操作,在库房大门两边按住铁门。此时,王某靠铁门右侧驶入,刚驶过库房门口小斜坡,遇地面裂缝发生颠簸,配电柜向右侧翻,倒在门口立柱上后向黄某倒去。黄某本能的去扶配电柜,在感觉自己无法扶正的情况下转身躲开,在此过程中,配电柜翻落并碰上黄某的后背,导致黄某的后背受伤。采气厂典型事故案例
二、事故原因
(一)直接原因
叉车遇地面裂缝发生颠簸,导致配电柜发生侧翻。
(二)间接原因
1、风险识别不到位,安全管理制度不细,是导致本次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在机动车辆管理中,我厂制定了机动车辆管理制度,编写了操作规程,同时实行作业票审批制度,但在操作规程和作业票内,对机动车辆作业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识别不到位,没有对叉车作业过程中的“装载货物必须均衡平稳,捆扎牢固”的规定,以及叉车安全驾驶操作规程关于“叉车在载物起步时,驾驶员应先确认所载货物平稳可靠”及“在搬运庞大物件时,物件挡住驾驶员的视线,此时应倒开叉车”的有关规定进行细化,疏忽了对厂内驾驶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导致本次事故的发生。
2、安全管理思想有所放松,监督管理不到位,是导致此次事故的又一间接原因。本次卸车作业,由于配电柜比较高,作业过程中安全风险比较大,在卸车作业过程中,由当班副班长带领卸车作业,现场作业监督力量比较薄弱,作业前没有对存在的作业风险进行有效识别,通过此8 采气厂典型事故案例
次事故,需要重新修订和完善机动车辆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并进行风险识别,将一些风险比较高的机动车辆作业,纳入机动车辆特殊作业管理,明确作业负责人职责,降低作业风险。
3、保障车间在安排叉车搬运工作任务时,没有对作业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和告知,安排卸车时由一名副班长负责,现场操作经验太少,不能有效地识别作业风险,同时对厂内驾驶员培训工作不够,对作业过程缺乏有效的监督,对本次事故负有一定的管理责任。
4、员工安全防范意识不强,在事故发生时,配合卸车的员工距离装载物品太近,站位不合理,出现险情后不能及时采取正确的防范措施,本次事故也暴露出我厂在安全培训工作方面存在的不足,安全培训工作忽视了对事故案例教育培训。其次部分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比较薄弱,出现异常情况时,不能够正确有效的采取保护措施,是导致本次事故的次要原因。
三、防范措施
1、对生产场所和危险作业工作程序进行规范,利用制度和量化检查表的形式,将特种作业管理规范起来,同时发挥各级监督、检查的力量,对日常生产管理和特种作业进行风险识别和监督检查,查找日常生产管 采气厂典型事故案例
理活动中潜在的安全隐患和风险,及时进行削减和控制。
2、重新修订机动车辆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将机动车辆作业风险比较高的作业,纳入到机动车辆特殊作业许可管理,指定作业安全负责人,明确作业过程中安全注意事项并进行风险辨识,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同时修订机动车辆操作规程,修改作业票,加强叉车驾驶人员及配合作业人员安全技能培训,加强员工应急防范能力培训,进一步提升员工安全操作技能。
3.制定特种作业管理程序,加强特种作业监管力度,由安全员对全厂特种作业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安全措施的有效落实。
采气厂典型事故案例
“3.20”机械伤害事故
2009年3月20日维修抢险大队发生一起机械伤害事故,事故造成1人轻伤。
一、事故经过
2009年3月20日,维修抢险大队机修班某员工进行35KW发电机组组装工作,14时30分在完成了组装工作,及润滑油、冷却液的加注工作,并进行了现场清理和检查,在进行起动试机过程中,发电机组运行正常。15时30分该员工在做正常的巡检过程中,发现机组前端有漏油迹象,底座上有一小片油污,便拿来一团棉纱准备将油污擦拭干净后进一步确认漏油部位。就在准备擦拭油底壳上的油污时,手中的棉纱被高速旋转的风扇形成的气流带入风扇叶片中,造成风扇叶片被打断、水箱被打漏、风扇护罩被打坏,飞出的一小块护罩碎片打在该员工的头部,造成头部受轻伤。采气厂典型事故案例
二、原因分析
(一)直接原因
员工违章操作,在未停机的情况下擦拭高速运转设备。
(二)间接原因
1、岗位风险识别和危害辨识能力差,在工作开展前,未对擦拭运行中的设备的危害进行辨识,在设备高速运转过程中,严禁用棉絮擦拭设备。
2、基层单位安全教育和岗位操作规程学习力度不够。
三、防范措施
1、加强岗位操作规程和标准作业程序的培训和检查、落实。认真执行油田公司反违章禁令,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2、加强岗位风险识别和危害辨识,在工作前认真进行岗位风险的识别和危害辨识,做好安全确认工作,严禁在设备运转的情况下靠近转动部分进行擦拭、清扫等保养工作。
3、加强员工安全思想教育,开展全员事故反思活动,举一反三,注重针对性,加强实效性,安全教育讲个性,讲个案,不留死角,不留12 采气厂典型事故案例
隐患,做到安全常识和技能人人理解,人人掌握,以提高员工自我保护能力,纠正习惯性违章,制止“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现象,杜绝类似事故的发生。
4、巡检工作实行“双锁”制度,互相监护,切实做到“我的安全我负责,别人的安全我有责”消除事故隐患。采气厂典型事故案例
“6.28”物体打击事故
2007年6月28日,作业六区南12站发生一起物体打击事故,事故1人轻伤。
一、事故经过
2007年6月28日,作业六区技术员余某组织进行南12站-高湾阀室支线清管作业,13时30分,余某到南12站组织集气站员工刘某和左某学习清管作业计划书,并交待支线降压清管流程倒换操作相关要求,交待完毕后,13时50分,余某带领两名大班员工离开南12站去高湾阀室。14时30分,在倒通高湾阀室收球流程并将支线压力降至3.00MPa后,余某电话通知左某发球作业。接到通知后刘某、左某两人开始进行清管发球作业,刘某关闭清管阀,打开清管阀排污阀门(该阀门为DN15mm球阀)对清管阀腔室进行泄压,约2分钟后,排污阀没有气流声音。之后刘某站于清管阀快开盲板右侧,扳动快开盲板顶丝摇把准备卸松顶丝,扳了两下未能扳动,遂退居右侧,左某便从左侧猛力一扳顶丝摇把,结果盲板突然飞出,击中刘某腿部后落地并滚向左后方5米处。
二、事故原因 14 采气厂典型事故案例
(一)直接原因
在打开清管阀排污球阀放空过程中,清管阀底部脏物随气流逐渐在排污球阀入口积聚,直至堵死球阀,致使清管阀腔室内余气未能排尽,造成清管阀腔体内压力泄完的假像(据调查,当日事发后,左越峰用铁丝捅排污球阀时,发现球阀内有脏物堵塞),两人在转动快开盲板时,盲板随顶丝同时转动,并从卡槽中脱出,致使盲板飞出。
(二)间接原因
1、作业区在编制清管作业计划书时,对清管阀底部的排污阀门可能被脏物堵塞而造成压力不能完全泄完的风险未能充分辨识,对潜在的危害因素未能对操作员工做出详细告知,风险辨识及风险管理方面存在薄弱环节。
2、在进行清管发球作业时,对清管阀腔室泄压只能通过排污球阀进行放空,而排污球阀设在清管阀底部,致使排污球阀被管线内脏物堵塞后,现场操作人员无法正确判断阀内余气是否放尽,造成操作人员带压拆卸盲板,导致事故发生。
3、清管阀本身存在设计缺陷,清管阀快开盲板无固定锁销,松顶丝时盲板随顶丝一同转动,造成盲板脱出卡槽,带压飞出。放空球位于阀 采气厂典型事故案例
底部的,阀被脏物堵塞的机率非常大。
4、员工安全意识不全,操作盲板时站位不正确。
三、防范措施
1、对清管阀进行改造,增加顶部放空阀及腔室压力表。
2、重新修订完善清管操作规程,要求在清管阀放空泄压完成后,应用“L”型(将铁丝弯成90度)铁丝疏通放空阀,确认放空阀无杂物堵塞,腔室无压力后,方可进行快开盲板的拆卸,修改后操作规程下发各班站并组织全体员工学习。
3、结合当前作业区开展的检修、技改、防汛等重点工作,及流量计清洗,磁浮子液位计检查,呼吸阀清洗等日常工作,举一反三,深入开展作业前的风险辨识活动,对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全面分析,并向作业人员告知,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有效削减风险,防止事故的发生。采气厂典型事故案例
“12.7”火灾事故
2000年12月7日,作业六区G34-1井发生一起火灾事故,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
一、事故经过
2000年12月7日上午,油建一大队安排一个施工小组9名施工人员在负责人带领下,连接G34-1井口管线。至井场后,部分人员在距采气井口六米左右开始预配。2名配合民工在卸9号和11号闸阀连接处的法兰螺栓,卸掉4条后,其余4条卸不动,但法兰已松动。此时法兰处起火,现场工人用铁锨撒土把火灭掉,然后改卸5号闸法外侧法兰螺栓。卸掉此处的螺栓后,又返回卸9号与11号闸法第一次没有卸掉的4条螺栓,但仍然卸不动,约12时05油建管工就让氧气工用氧气切割螺母,井口再次起火,此时油建施工人员仍然认为是管线内的余气在着火,继续切割螺母,在切割到第二个螺母时,法兰间隙突然增大,火势猛增,井口工作人员开始撤离。
二、事故原因
(一)直接原因 采气厂典型事故案例
1、长庆油建一大队在未通知采气厂的情况下,违反油田公司《工业动火管理规定》,在监护人未到现场的情况下,擅自动火作业。
2、长庆油建一大队在动火过程中,不落实动火措施,不检查井口阀门的开关状态,在动火点上游阀门未关、气源未卸的情况下,带压拆卸法兰螺栓,致使天然气泄漏、着火。
(二)间接原因
1、隐患排查不到位,长庆油建一大队在在第一次着起小火后,不认真查找起火原因,继续违章作业,致使井口天然气大量泄漏,火势扩大。
2、应急管理不到位,长庆油建一大队不按动火要求配备测爆仪、消防器材、防爆工具,致使天然气泄漏无法及时检测,火灾在初期未得到有效的控制。
3、井口安全设施管理不到位,采气厂在井口未安装井口房的情况下,为了防止当地老乡乱动阀门和偷盗阀门手轮,取下井口阀门手轮,给灭火工作带来不便。
三、防范措施
1、必须加强外来施工承包商队伍管理,尤其是要加强施工人员对规章制度的学习,如果这次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只要任何一个人发现后18 采气厂典型事故案例
及时关闭上游阀门,就不会造成这种严重后果。
2、必须加强生产单位和施工单位的施工信息沟通,严格特种作业管理,确保施工现场监护到位,安全措施落实无误。
3、严格按照厂相关制度、操作规程进行工作管理和生产操作,绝不忽落制度中任何一项规定要求,避免给生产工作造成安全隐患。
4、加强应急器材管理,确保应急器材在事故状态下的随时启用。在日常管理中应建立严格的维护保养制度,明确专门管理人员。
5、要加强危害识别和风险管理,提前落实防范措施。如果这次接井在卸手轮前,提前关闭井口所有阀门并卸压,也就不会给事故的损失造成较大的后果。采气厂典型事故案例
“11.3”闪爆事故
2010年11月3日,作业四区北13站采暖间下水道发生一起闪爆事故,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
一、事故经过
2010年11月2日,作业四区北13站技改完成,按照投产作业标准程序进行投产作业,并于18时启运采暖炉,采暖间各法兰及管线连接处完好无渗漏。11月3日19时15分,北13站员工听到采暖间有异响,同时见厨房外至生活污水池地板砖被掀开。
采气厂典型事故案例
二、事故原因
(一)直接原因
采暖间至生活污水池下水道内积聚可燃气体,并达到爆炸极限,可燃气体遇采暖炉燃烧明火发生闪爆。
(二)间接原因
1、采暖间外自用气总管至采暖间三通焊缝处有砂眼,投运采暖炉时,存在天然气泄漏。
2、采暖间外地面用混凝土处理,采暖炉底部地沟为虚土,并存在部分已经枯死的树根,致使泄漏的天然气向采暖炉底部地沟内聚集。
3、焊口外防腐层脱落,引起管线腐蚀穿孔,产生砂眼,从而引起天然气泄漏。
4、规章制度不健全,没有建立定期对排污生活污水井、地沟进行可燃气体浓度检测制度。
三、防范措施
1、对腐蚀管线进行更换,并对焊缝做好防腐处理。
2、建立地沟、生活污水阀井可燃气体浓度定期检测制度,及时削减安全隐患。采气厂典型事故案例
3、加强隐蔽工程的质量监督和日常检查,利用技改、改扩建、隐患治理等有利时机,对开挖管线防腐和壁厚进行检测并建立档案。
4、采暖间通风设备完好,通风口畅通,采暖运行时打开窗户和换气扇。
采气厂典型事故案例
“6.4”火灾事故
2003年6月4日,作业一区中2站发生一起火灾事故,事故造成两名施工人员轻度烧伤,一名缺氧窒息,直接经济损失22.5789万元。
一、事故经过
作业一区中2站是采气一厂产能建设项目组2003年23亿立方米产能建设工程安排的一座扩建站,主要增建1具DN150的收球筒,由长庆建工二分公司负责建设。2003年5月27日施工队伍进入现场开始施工,6月1日22时施工结束。
2003年6月4日气田产建项目组检查验收时发现11处问题,随即通知长庆建工二分公司尽快组织整改。
2003年6月4日14时10分,长庆建工二分公司施工人员进站施工。作业一区技术员、中2站现场负责人给施工人员交底后,施工人员按要求卡开中9~中2站收球筒与站内相连的五个阀门上游法兰,并用石棉板隔离。15时作业一区技术员对动火点可燃气体浓度进行检测,合格后允许施工单位开始动火。19时20分左右,作业一区技术员、中2站现场负责人离开中2站。采气厂典型事故案例
19时31分,中2站站长走向施工区域,准备检查施工情况。当将要走到脱水撬前时,由于施工人员踩踏到了中9~中2站收球筒生产管线与北干线相连的快开球阀阀杆,引起天然气泄漏,焊接明火引燃天然气,致使中9~中2站收球筒处着火。
中2站站长随即给作业一区区部打电话报警,同时组织人员关闭外电电源,(切电源)切断了脱水撬重沸器气源,(关气源)并冲入火场抢关中9~中2收球筒生产阀门。由于火势增大,随即撤出站外。
19时34分,厂应急抢险办公室接到电话报警后,厂长李安琪紧急启动了厂应急抢险状态令,决定采取截断气源降压措施进行抢险。命令关闭中12站内北干线截断阀,关闭第一净化厂北干线来气,从中12站、第一净化厂同时进行放空,22时57分将大火扑灭。6月5日0时43分,确认站内无天然气泄漏且设备、管线、围墙温度正常后,厂长李安琪下达了紧急状态解除令。
采气厂典型事故案例
二、事故原因
(一)直接原因
动火作业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踩踏到了中9~中2站收球筒生产管线与北干线相连的快开球阀阀杆,引起天然气泄漏,焊接明火引燃天然气,致使中9~中2站收球筒处着火造成火灾。
(二)间接原因
1、中2站改扩建工程动火作业计划书有效期截止到6月1日22时。6月4日长庆建工二分公司在第一采气厂项目部检查验收后,在未按程序重新办理有效动火手续的情况下违章动火进行问题整改。
2、采气一厂作业一区现场技术员、中2站员工,安全意识不强,未按厂区相关要求,落实施工队伍动火相关手续。
3、在动火作业未完时,作业一区现场技术员、安全员提前离开动火作业现场。
4、作业现场风险辨识不够,未进行双阀控制,重点要害阀门未悬挂“禁止操作”标语,重点要害阀门未上锁。
三、事故处理
“6.4”中2站火灾事故经榆林市消防局认定并划定责任如下: 采气厂典型事故案例
1、长庆建设工程总公司第二分公司在未按程序办理有效动火手续的情况下违章动火,负此次事故的直接责任;
2、长庆油田第一采气厂作业一区现场技术员、中2集气站员工,未按程序核实施工队伍进站动火作业的相关手续,未按要求进行全程的作业监护,负此次事故的间接责任;
3、长庆建设工程总公司第二分公司未监管好下属单位,导致违章作业,负此次事故的直接领导责任;
4、采气一厂作业一区疏于管理,负有领导责任。
事故发生后按事故责任追究管理办法对油建相关人员分别给予警告、记过等行政处理;对作业一区主要领导、主管领导给予警告处分;对现场技术员、集气站站长给予记过处分;站员给予警告处分。
四、防范措施
2003年中2站“6.4”火灾事故的发生,结束了采气一厂连续几年安全平稳运行的良好势头,在全厂员工中造成了很大的震动。采气一厂通过认真分析,总结出以下几方面的事故经验教训:
1、要正确处理生产与安全的关系。2003年采气一厂生产建设任务重,供气压力大,导致部分站场边改扩建边生产的交叉作业局面,增大了安26 采气厂典型事故案例
全风险。为保证下游用户供气,部分关键节点改扩建过程中只能边生产、边施工,同样增加了安全风险。因此,在以后的施工过程中,应该尽可能避免边生产、边施工的局面。
2、要加大员工的培训力度。从本次事故中暴露出部分员工有章不循,违章作业,说明部分员工安全意识不强。为此,要加大员工培训力度,尤其是加强员工对规章制度的理解、现场实际操作技能及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抢险能力的培训力度。
3、要加强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提前制定防范措施。在本次事故中,新增快开球阀手柄长,施工人员在球阀附近作业时,存在潜在风险,说明我们在风险辨识方面做得还不够。为此,需要开展全厂员工参与、自下而上的风险辨识和评价,对所有作业过程、设备、岗位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害均进行注册,对重大风险制定管理方案并积极进行削减。
4、加大监督力度,尤其是加强危险作业管理的监督力度。发生事故以后,采气一厂组织人力,对所有动火作业现场实行厂、基层单位、基层班组三级监管体系及监理公司、施工单位必须在场的制度,有效地保证了工业动火的安全。
5、加强承包商的教育和监督。采气行业属于一种高危行业,而承包 采气厂典型事故案例
商对我厂的工艺流程、危险性及相关规章制度缺乏了解,需加大承包商的教育力度,通过规范承包商的部分行为,以开工许可证、安全合同、作业计划书等项目进一步规范外来承包商的行为和施工现场管理。采气厂典型事故案例
“3.11”高处坠落事故
2012年3月11日,作业七区发生一起高处坠落事故,事故造成1人重伤。
一、事故经过
2012年3月11日,作业七区按照单井管线巡护计划,安排刘某、李某进行G52-13井管线巡护。9时40分,两人到达井口并沿着管线向南24站方向巡护,大约平行200米后开始下山。10时5分,两人到达山底,同时发现山底有一个高约2.5米沟崖,人员无法 继续向前。于是前后顺着崖边向西北方向寻找下至沟底道路,约前进40米处,刘某踩在干草积雪上不慎滑倒,并沿着沟崖滑至沟底。10时50分,李某将刘某搀扶至作业七区区部,作业区立即安排将刘建宁送往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进一步检查。3月12日,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初步诊断刘某为腰椎压缩性骨折。
二、事故原因
(一)直接原因 采气厂典型事故案例
巡线道路崎岖、存在积雪,刘某不慎滑倒。
(二)间接原因
1、管线起伏大,道路存在积雪,员工自我保护意识弱,盲目前进。
2、管线巡护风险辨识不全,坠落风险的触发原因并未考虑道路积雪情况,也未相应的制定防范措施;同时未将风险辨识的结果全员告知,导致非本岗位员工对风险掌握不到位。
3、未按照管线验收及投产的要求,对管线进行巡护,导致对管线沿线起伏及巡护路线掌握不到位,是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
三、防范措施
1、建立管线管线起伏、穿越位置等风险点台账,并结合班前会,在安排管线巡护工作时有针对行的进行风险提示,使员工对风险点“心中有数”。
2、不断开展风险辨识,确保各类风险因素得到有效辨识,并将风险辨识结果进行发布,全员进行培训,使不同员工对不同岗位的风险都能准确掌握,以适应当前的工作要求。
3、实行管线目视化管理,在加强“三桩”维护管理的同时,在一些特殊地段增设“巡护路线指示牌”,以消减巡护人员盲目探路带来的风险。30 采气厂典型事故案例
4、利用换班、上站活动、学习日等时机,加强员工安全意识的培养,提高员工自我保护能力。
5、开展“巡护人员工具包”调研,给巡护人员配备相应必要的防护工具(如登山绳、挂钩、小铲子等),以帮助员工顺利完成特殊地段的巡护。
采气厂典型事故案例
“2.1”触电事故
2013年2月1日,作业六区南11站发生一起人员触电事故,事故造成1人重伤。
一、事故经过
2013年2月1日,作业六区副经理余某、技术员刘某落实南11站变压器漏油情况。9时,余某电话联系水电厂靖中水电队协调南11站变压器漏油事宜,随即驱车赶赴南11站。
10时45分,余某、刘某到达南11站,两人在南11站员工李某和张某陪同下对生产现场进行巡查。当检查到变压器时,询问水电厂整改情况,南11站员工告知水电厂人员没找到漏点,补加了一些变压器油就离开。余某与刘某在变压器下地面进行查看,此时刘某发现变压器旁电表箱敞开,于是叫李某搬来人字梯(共6层踏步,拉开顶端距地面1.9米),并找来铁丝。
11时45分,李某取来人字梯,和刘某一起将梯子安放于距电表箱和32 采气厂典型事故案例
变压器水平距约0.7米以外,在余某及李某扶稳人字梯的情况下,刘某将电表箱门用铁丝拧住,并在梯子上查看了电表箱一侧变压器,未发现漏点。
12时,刘某将梯子更换至变压器另一侧(远离集气站外墙)距变压器水平距约0.7米以外,在余某及李某扶稳人字梯的情况下,刘某继续爬上人字梯进行查看。在踏上第5层踏步后,仍未发现漏点,随后一只脚迈上第6层(顶层),此时刘某突然重心不稳,双手向上挥舞下意识地抓上了高压线,高压线随即冒起烟雾,余某见状立即向外踢倒人字梯,刘某随即跌落地面,陷入昏迷。余某在检查刘某已无呼吸心跳后随即解开刘某衣物,就地采取心肺复苏术,并安排李某取急救包,拨打120急救电话。
二、事故原因
(一)直接原因
员工刘某观察变压器时在踏上人字梯第6层(顶层)后,重心不稳,双手向上挥舞下意识地碰到高压线,部分身体形成导体回路,导致触电。
(二)间接原因
1、现场人员安全意识不强,风险辨识不到位,在进行作业前没有开
采气厂典型事故案例
展过系统的工作前安全分析,没有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防范措施,在安全间距不足的情况下盲目工作,无证超范围作业,2、现场人员安全意识不强,未能认真履行“对违章指令有权拒绝”的权力,也未能落实“我的岗位我作主”属地管理要求,是导致本次事故的次要原因之一。根据现场了解,区聘技术员刘某作业时未能提出疑义,现场班员工也未进行有效提醒,致使现场作业前危害分析不到位,现场人员在风险不明情况下作业,员工安全意识不强是导致本次事故发生的人员因素。
3、作业地面高低不平,客观上影响到人字梯的平稳性,是导致本次事故的次要原因之一。根据现场模拟试验,人字梯在平整场地架设时最稳,由于地面高低不平,间接影响到员工上梯过程中的重心稳定,加大了员工触电和坠地的风险,是导致本次事故发生的环境因素。
4、作业六区安全管理存在漏洞,安全管理不落实是导致本次事故发生的管理因素。根据油田公司相关规定,变压器的运行维护属供电单位职责,作业区只负责变压器下游低压电路的运行维护,在工作职责范围之外进行作业,且作业人员无证作业,发现风险不明未能提出疑义,暴露出作业六区培训不到位,对超出工作界面的业务流程不熟悉,员工安34 采气厂典型事故案例
全意识不强。
三、防范措施
1、作业六区应以本次事故为契机,加强员工风险识别和安全意识培训,认真落实工作前危害分析,明晰工作界面,杜绝无证、风险不明情况下冒险作业,不断提升员工安全意识。
2、各单位要进行一次变压器安全隐患系统排查。对安全防范措施不到位、没有安全标示等隐患的变压器集气站站点进行分类统计,报生产运行科和质量安全安环保科,整理汇总后联系水电厂进行维护保养。
3、生产运行部门要着力完善防范电器设备伤害相关制度,明晰工作界面,各单位要理顺工作职责,对超范围的工作要认真落实信息反馈与沟通机制,确保各类相关业务安全。
4、各单位要认真吸取本次事故教训,加强安全培训,培育员工养成任何作业前进行工作前危害分析,养成风险不明、措施不全的作业坚决不作业。要大力培育员工养成抵制违章指挥的良好习惯,要鼓励员工参与制止违章作业的安全行为,促进安全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5、各单位要认真落实“油田公司1.21安全环保视频会议精神”,重温六条禁令,认真落实勘探与生产分公司赵政章总经理提出的三个“停
采气厂典型事故案例
下来”原则,即对可做可不做的坚决停下来,对安全没有保障的坚决停下来,对生产没有大的影响的高危作业坚决停下来,认真落实冉总“不安全不开工,不安全不生产,不安全不投运”的工作要求,确保全面工作平稳启动。
6、各单位要利用本次事故,加强生产启动前准备,理清2013年各项常规工作、非常规作业,要系统性地识别考虑各种意外风险,并制定出针对措施,要利用工作循环法加强现有操作规程、标准作业程序的评价与完善,要加快新增设备、工艺、技术的操作规程制定与培训,确保所有操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7、加强应急救护知识的培训,提高对常见急症的应急处理、心肺复苏术、外伤止血包扎、脊椎损伤的固定搬运等常用急救技能训练。
采气厂典型事故案例
“1.21”天然气泄漏事故
2012年1月21日,采气一厂作业三区西1站陕49井井口针阀下游立管开裂,引发天然气泄漏,未造成人员伤亡。
一、事故经过
2012年1月20日15:00左右,西1站当班员工发现陕49井进站压力由5.22 MPa缓慢降至5.00 MPa,注醇泵压为7.00 MPa,由于井口未安装数据远传,初步判断为地面管线堵。15:30开始放空解堵,17:30开井生产,但进站压力、泵压保持不变,判断地面管线仍微堵。1月21日8:00当班员工巡检时发现该井进站压力、泵压分别降至4.88 MPa和5.00 MPa。10:40左右作业区经理上站检查,当班员工汇报陕49井情况后,遂判断为井口异常。11:00达到井场后发现井口大量天然气刺漏,立即通知站上员工关闭进站闸阀及注醇阀门。由于未带空呼,便返回西1站取抢险物资,11:30分到达井场后,佩戴空呼关闭2号及5号套管生产阀门,站内放空泄压,12:20分地面管线泄压至零,险情得到控制。
采气厂典型事故案例
二、事故原因
(一)直接原因
1、由于硫化氢应力腐蚀导致管道内壁的腐蚀坑形成裂纹,并沿热影响区向外壁扩展,造成管段开裂。
2、井口安全设施未能充分发挥作用。
(二)间接原因
1、岗位员工对生产异常问题重视程度不够,生产异常信息处置程序不完善、不规范,未能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2、井口油套压等生产数据获取仅依靠巡井人员,未实现数据远程传输。
三、防范措施
1、利用集气站检修期间,对生产工况条件与陕49井类似的气井进行了进口针阀下游立管的壁厚检测与硬度检测,掌握其腐蚀现状及管线材质的力学性能。
采气厂典型事故案例
2、明确岗位职责,规范视频监控记录,增强安全风险意识,提升异常生产信息分析、处置技能。
3、进一步完善生产异常信息处置程序,确保异常生产信息的及时、有效传递。
4、严格井口检修作业,确保井口各类安全设施完好可靠。
5、进行井口数字化改造,实现生产数据实时、远程传输。
采气厂典型事故案例
“1.5”脱水橇翻塔事故
2010年1月5日采气一厂作业六区南11站陕93井(积液停产井)在排液复产过程中发生脱水撬吸收塔翻塔及外输管线带水事故。
一、事故经过
陕93井由于井筒积液,无法正常生产。采取压缩机气举,对套管进行注气,通过站内正常生产流程进行排液,使其恢复生产。2010年1月5日在生产过程中,气井瞬时流量波动较大,出液不稳定,由于加注起泡剂,产出水泡沫较多。下午14时左右,出液量猛增,导致大量水带入脱水撬吸收塔,造成脱水撬吸收塔翻塔。员工在发生翻塔后未立即关井,反而打开脱水撬旁通流程,又导致泡沫及水带入外供气流程,影响下游用户用气。
二、事故原因
(一)直接原因
试验项目现场负责人缺乏集气站设备运行和操作相关经验和知识,出现问题未能及时分析和处理,导致翻塔事故发生。
(二)间接原因 40 采气厂典型事故案例
1、本次试验为先导性试验,试验方案不完善、不严谨。例如,未对气井井筒排出大量泡沫对集气站设备、下游用户可能造成的危害进行风险辨识及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置程序和措施。
2、岗位员工安全风险意识淡薄,操作过程中未进行必要的风险辨识。
三、防范措施
1、在工艺试验(尤其是先导性试验)方案编制时,需认真、细致分析试验各环节,务必做到方案内容详尽、风险辨识到位、应对措施具体、责任分工明确。
2、试验开展前,试验小组成员需全部到位,并就方案中的人员分工、工作流程、潜在风险及其预防措施等进行培训学习。
3、不断加强技术干部、岗位员工安全风险防控意识。
采气厂典型事故案例
“2.2”爆炸事故
2008年2月2日作业四区北9站不含醇污水罐发生爆炸,安装污水提升泵的污水罐人孔与其本体连接处撕裂断开,污水提升泵被气流掀起,天然气夹杂着污水喷出地面。
一、事故经过
2008年2月2日岗位员工张某先后两次发现因分1/1电脑液位显示假值,导致电动球阀开启,随后现场手动关闭电动球阀,并吹扫导压管。在第二次吹扫的过程中,突然听到污水灌区一声闷响,发现不含醇污水罐提升泵被掀起,天然气夹杂着污水喷出地面,站内员工随机将分1/1的切换为含醇污水排放流程。
二、事故原因
(一)直接原因 42
采气厂典型事故案例
1、冬季环境温度较低,致使排污至不含醇污水罐的分1/1分离器液位变送器显示值错误,电动球阀误打开且未自动关闭,大量中压气体从排污管线窜入低压污水罐。
2、操作员工发现电动球阀因分离器假液位导致全开时未采取有效的处理方法,在初步判断为导压管堵的情况下,仅进行了导压管吹扫,在未明确电动球阀是否处于正常运行情况下重新投运流程,且后期未加强电动球阀运作监测,导致投运后不久电动球阀再次打开,引发事故。
(二)间接原因
污水罐呼吸阀阀芯虽未堵塞,但阀芯缝隙中的污泥及腐蚀杂质未进行深度清洗。阀芯孔间隙过小,在正常排液时少量气流可以通过,但当大量天然气窜入低压系统时,污水罐的呼吸阀在短时间内无法及时完全泄放。
三、防范措施
1、岗位员工加强分离器排污电动球阀运行状况监管,当发现故障电动球阀及时进行维修,最大限度防止中压天然气串入低压排污流程。
2、岗位员工需定期检查、清洗污水罐呼吸阀及其管路,并建立清洗台账,保证污水罐呼吸阀管路最大限度通畅,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采气厂典型事故案例
另外,作业区主管领导需加大管理检查力度。
3、集气站排污、放空流程加装双筒式污水闪蒸分液罐,即使发生分离器排污流程串气亦可通过站内放空流程及时排放。
4、集气站操作员工处理故障时应加强风险分析与判定,故障排除后设备或管线运行持续监测,确保故障已永久性排除而非暂时性排除,多一份责任,少一份事故。
采气厂典型事故案例
“1.26”天然气泄漏事故
2009年1月26日,采气一厂作业二区南34-南31支线距34站约4.2km处一弯头发生破裂泄漏,造成南31站、南34站停产,经紧急放空整改,险情得到有效控制,未发生人员伤亡、环境污染等次生灾害。
一、事故经过
2009年1月26日12时10分,南31站向值班室反映“本站外输气量大幅下降,经对本站所辖单井管线、站场设备检查未发现异常,请区部协调落实”。区部值班人员一边要求南
31、南34站同时排查,另一边通过station和视频监控系统,落实南
34、南31站生产情况,未发现超压等异常情况。12时20分,经排查南
34、南31两站均未发现气井、设备运行异常情况,初步判断为南34-南31支线可能出现泄漏。南
34、南31站同时关井停产,并对支线进行紧急放空。另外,区部将相关情况逐级汇报,厂有关部门启动厂级应急抢险程序。12时30分,支线放空完毕,险情及时得到有效控制。
二、事故原因
排除人为破坏及外部环境因素影响,经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检测,45 采气厂典型事故案例
事故弯管因材质问题发生内弧侧脆性开裂。
三、防范措施
1、在排查同批次弯管入库、检验、安装位置等情况后,对在役同批次弯管全部进行了更换,彻底消除了安全隐患。
2、完善材料入库验收、领料程序,通过入库验收时的严格把关、材料发放前的第三方监理监督检查和材料领用后的安装记录跟踪等,从源头杜绝不合格材料流入。
3、制定不同管阀配件的验收、应急处置和后期处理工程程序和应遵循的标准。
4、建立集输系统天然气超压、泄漏原因智能分析和预警系统,缩短应急反应时间,最大限度降低事故危害程度。
第四篇:CNG加气站事故案例
1、郑州一加气站爆炸 1 死3伤(2004.2.13)1 人当场死亡,至少3 人受伤
昨日中午,位于郑州市丰庆路的一座天然气加气站发生爆炸事故,并燃起大火,造成1人当场死亡,至少3 人受伤,正在加气的一辆公交车和四辆出租车被烧毁,加气站报废。2 月17 日电河南郑州市警方昨天向社会通报了该市丰庆路天然气加气站爆炸原因———事故是由当时正在加气的出租车上的气瓶爆炸所致。本月13 日12 时30 分许,大成出租车公司司机高四行和王秀英分别驾驶出租车同时到丰庆路加气站,共用一台加气机。加气站职工罗会喜负责为汽车加气。加气前,高四行和王秀英对罗会喜说这两辆车都是新罐,并把合格证和说明书给了罗会喜。加气过程中,高四行听到车里发出响声,问是怎么回事,罗会喜说:“没事,新罐都是这样。”当加到12 立方米(液压)时发生爆炸并起火,随即蔓延到加气站里面。罗会喜被当场炸死,高四行、秦海彦(郑州市三环出租汽车公司司机)、王守庆(郑州市秦兴出租汽车公司司机)等3 人受伤。
经鉴定,认定火灾原因为高四行驾驶的富康牌出租车在加气过程中,其车用压缩天然气全复合材料气瓶爆炸起火蔓延所致,气瓶爆炸原因正在进一步鉴定之中。
2、成都一出租车在加气站爆炸的哥当场死亡(2004.7.10)
下午 4 时10 分左右,位于二环路南四段44 号的成都鲁能永丰加气站内发生一起重大爆 炸事故:一辆车牌号为川ATH 525 的捷达出租车气瓶爆炸,司机张应德当场死亡,另一位 出租车司机被爆炸引起的气浪震伤。这是成都市发生的首例出租汽车气瓶爆炸事故。当天,加气站已被紧急关闭。现场一: 捷达炸得四分五裂
下午4 时30 分,记者赶到事发地成都鲁能永丰加气站,停靠在加气站内等待加气的10 余辆出租车已被清理出场,巨大的爆炸声引来了上百市民在站外围观。加气站内遍地是碎玻
璃渣,发生爆炸的川ATH525 捷达出租车位于距4 号加气台10 米远处的水池前,出租车司机的尸体已从爆炸车内抬出,放在离车20 米远处的地上,死者身上盖蓝色的罩车布,从死者身形和脚上的布鞋可看出,死者是一位个头较小的的哥。爆炸后的出租车后半部分车身已成光架架,驾驶座因受严重挤压而变形,巨大的爆炸将后排座位炸得四分五裂,座垫里的泡沫海绵四处散落,车的后保险杠炸飞到10 多米远处,加气站右侧平房的门窗玻璃已经震裂,墙壁上还留有一道深约3 厘米、宽约30 厘米的坑,加气站前方的公厕天花板在爆炸的冲力下,一块块一尺见方的天花板已拱成龟背。在离车30 多米远的2 号加气台边,一个锈迹斑斑的CNG 气瓶飞落在地,气瓶头部爆开,加气站内弥漫着刺鼻的天然气味。现场二:另一位司机被震伤
加气站员工李某左手臂被炸飞的碎玻璃划伤,他当时正站在距爆炸车20 米远的加气站 办公室门外。李某回忆说,当时出租车司机将车开到水池面前,他下车用水管里的水冲引擎
盖,冲完水后他就上了车,随即车子发生爆炸。李某说,由于当时加气站内正值加气高峰期,站内4 个加气台前都停满出租车,爆炸发生时大家没来得及往外跑,待他缓过劲来才发现,车子已炸变形,司机卡在驾驶座上动都不动,而当时正从加气台前方公厕里走出来的一个出租车司机则被气流震翻在地。
110、120随后赶来,众人一起动手将挤压变形的车门撬开将司机从座位上拖出来,经120 现场查看,发现司机已死亡,随即,震伤的司机被送往最近的武侯区人民医院急救。现场三:爆炸瓶飞出20 多米
晚上7 时,永丰加气站薛经理向市安监办人员现场讲解爆炸现场。薛说,经现场勘察,CNG 气瓶发生爆炸后,先冲撞到右侧平房的墙壁,经墙壁横向反弹后,飞到距车21 米远的1、2 号加气泵之间,随后砸向停在2 号加气台的出租车上。记者看到,爆炸的复合材料瓶将距出租车右侧3 米远的防爆墙撞出了一个大洞,墙上的隔板破裂,墙体钢条扭曲变形。
成都市安办、市质监局专家对爆炸的复合瓶进行了初步勘察,爆炸的复合瓶只剩下约
厘米长的尾部,发生爆炸的具体点位在复合瓶的瓶口附近,现场专家分析,复合瓶长约1.1 米,爆炸点在瓶口20 厘米处。记者从成都市出租汽车服务公司四公司证实,爆炸瓶产于西安,是2000 年底安装上的,根据检验记录,明年5 月28 日是报废期,爆炸的复合瓶在去年5 月28 日通过了合格检验,检验单位是位于郫县的四川南方燃气汽车检测中心。现场之谜:爆炸前有没有加过气
昨日下午,记者进入已被封锁的事故现场,鲁能永丰加气站薛经理说:“在加气站的充
气记录装置上没有川ATH525 捷达出租车的充气记录。”川ATH525 车停放在加气站内的厕所前,爆炸地点并非加气时停放的车位。昨日下午5 时,武侯区安办对加气站的加气装置就地封存,川ATH525 车是否在该站加气还有待验证,薛经理说:“经常有些出租车司机来站内休息饮水。”现场的员工称,这辆出租车的司机从厕所旁的水池里接上水管冲洗发动机降温,刚坐上驾驶位置,也不知道是否点火启动就发生了爆炸。幕后之谜:多少车安装了复合瓶复合材料瓶导致川ATH525 车发生爆炸,车毁人亡。成都市共有8000 多辆出租车,其中有多少辆出租车使用复合材料瓶是一个谜。从2001 年开始所有出租车及公共汽车都改烧压缩天然气。现场的专家估计,可能有三分之一的出租车使用复合材料瓶,“因为复合材料瓶容积大,出租车只需使用一个复合材料瓶就能满足需要,而使用钢瓶则要装配两只,另外,复合材料瓶的价格也比钢瓶便宜。”气站经理 我最怕流动炸弹
昨日下午,记者经成都市安办特许进入已封锁的现场,鲁能永丰加气站薛经理站在已变
成一堆废铁的爆炸车前,情绪激动,“前几天我给加气站的员工开会时就说过,最怕使用复合材料瓶的出租车,那简直就是一颗颗流动炸弹,成都有很多出租车在使用复合材料瓶。”专家声音 应强制安装钢瓶昨日下午,成都市安办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说:“初步分析这次爆炸出在由玻纤制成的复合材料瓶上,成都市应强制出租汽车安装钢瓶。”“这次事故是不幸中的万幸,如果是在加气过程中发生爆炸,有可能引爆储气罐,后果不堪设想。”被封锁的现场周围遍布围观者,一位市民说,好吓人哦,谁还敢再坐出租车!加气站存在安全隐患
去年11 月21 日,成都市政公用局在CNG 加气站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就曾指出安全漏 洞,公开指出液化石油气行业中还存在无证经营、违规经营现象;部分储配站存在充装不合 格钢瓶、出站钢瓶未戴封口胶套、不按国家标准重量充装的行为。CNG 行业中永龙、何兴 等加气站存在管理制度不落实;员工安全意识淡薄,对安全制度、操作规程掌握不够;基础 管理资料、运行记录不完善等的问题。
4、石家庄一加气出租车路上突然“爆炸”()中午,石家庄市一名的哥赵先生刚给车加完气行进途中准备抽烟,刚打着打火机,汽车 突然发生“爆炸”,的哥脸部、颈部和手部受伤,被另外一位好心的哥送到附近的友谊医院。
目前,事发原因仍在调查中。13 时左右,记者赶到事发地友谊大街与合作路交叉口北行100 米处,一辆绿色的捷达出租车停放在由南向北行驶的快车道上,出租车的前后挡风玻璃被整块震落,车内驾驶员座位有明显灼烧的痕迹,后排车座靠背整个前翻。至于车内为什么会有可燃气体,原因还不清楚。据司机自述称,他刚从新华路与友谊大街交叉口附近的加气站加满气,行至事发地时刚打着打火机就出了事。”随后,记者赶到了友谊医院烧伤科,已经住院治疗的赵先生脸部受伤严重,眉毛和头发也被烧掉很多。他告诉记者,开这车已经好几个月了,从来没有出过事,事发时车窗是密闭的,车内气体是加气过程中残留的还是加气阀没有关紧他也不清楚:“当日中午我加完气后,开出去四五百米准备抽支烟,刚打着打火机就听到‘砰’的一声,我立即意识到出事了,赶紧护住头扎到下面,并立即熄了火,关了电源,赶紧下了车。”下车后他便被那位好心的同行送到医院,在车上他报了警。
5、成都一出租车发生自燃气罐爆炸()
14∶05,成都市红星中路上一辆正常行驶中的出租车发生了自燃,并造成安装在出租车
尾部的气罐爆炸。据介绍,这是成都近年来CNG出租车行驶途中首起爆炸事故。的士爆炸车上腾起6 米火柱事发当时,市民杨女士正走在人行道上。“轰”,一声闷闷的爆炸声突然响起,杨下意识地向下一蹲,随即看到一股黑烟从一辆停在路口的出租车上腾起,烟雾中隐约看到车前后门被打开,有人惊慌失措地从车内跑出来。“啥子事?啥子炸了?”跳下车的女乘客惊慌失措地叫着,而出租车司机则焦急地询问:“有没有伤到?”女乘客在围观群众的帮助下,检查到自己的大衣毛领和后脑勺的头发被火烧焦,其余无损伤。此时,车身后半部火势越来越大,熊熊的、橙黄的焰火直冲到五六米高的天空,车内各种零部件在燃烧中噼啪作响。“不得了,气罐要炸了!”人群中不知谁大吼了一声,围观市民连忙退后。不多时,安装在出租车尾部的气罐发生剧烈的爆炸,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中,热辣辣的空气笼罩了方圆20 米左右的空间。千人围观10 分钟扑灭大火14 时10 分,记者闻讯赶到现场。这时,围观群众已超过千人,红星路交通一度阻断。14∶12,一位中年男子提着灭火器冲向出租车,在白色粉末升腾后,车周围的明火一度暗下去,人群发出轰然欢呼。“还有火!”仅仅几秒钟后,车后箱和底部殷红的火舌迅速添上车身,烈焰再次蔓延。14∶16,消防队赶到现场,10 分钟后,大火终告扑灭。此时,这辆车牌号为川ATJD89 的车身后半部被烧成黑架子,车内座椅也不成型。出租车周围20 米范围内,撒满碎玻璃渣。事故调查原因初定气罐爆炸
“你用的是复合气瓶还是钢气瓶?”面对记者的询问,刘光明表示自己的车是在2004 年 那起出租车在加气站爆炸后更换的钢气瓶。“改装气瓶的公司有没有向你们提供定期的保养 维护呢?”对此,刘光明表示并不清楚自己有没有享受这样服务的权利,“只是,我们的气瓶
是两年审一次,新瓶从买来到现在还不到两年时间。”就气瓶爆炸事件,记者现场随机采访了多位出租车司机,他们大多数表示:“希望赶快调查出结果,让大家安心。”一位市民建议:“气瓶两年一审,时限太长,应该缩短时间!”质检部门出租气瓶两年一检针对昨日的出租车爆炸事件,业内人士透露,气瓶使用年限为20 年,销售企业一般没有提供什么保养维护服务。但如果没有发生车祸并按时送检,一般不会发生爆炸。据成都市质检局特种设备处处长周明照介绍,出租车气瓶必须两年一检。成都市任何出租车都必须在两年内送到指定地点进行检定,否则不能进行营运。一旦发现未检测就违规上路,将取消其营运资格。
6、重庆一车载气瓶在加气站爆炸(2006.4.16)
一牌照为渝A 的奥拓车,在巴南区鱼胡路口加气站加气时,车载气瓶突然爆炸。
气瓶飞出百米远李仁贵的水果摊距加气站至少百米。他称,10 时15 分左右,气站突传巨响。他抬头,一铁家伙呼啸着飞来,将水泥地砸一大坑——铁家伙就是气瓶,爆炸后只剩1/3 残片。气站内的人四散逃命,天然气味很快弥漫开来。李仁贵发现,一人趴在气站内奥拓车上。消防、交警、120 等相继到场。趴在奥拓车上的男子被送市七院;因空气中天然气浓度超标,消防出水稀释。加气站负责人称,事发加气站当时还停有一长安面包车。爆炸时,奥拓车主在车尾,紧邻气瓶。加气员靠长安车遮挡,毫发未伤。长安车司机去厕所了,幸免于难。据称,加气前,工作人员对气瓶目测,其检测合格期至2007 年1 月。奥拓车主受重伤在市七院,医生称,伤者右手肘关节以下残缺,脑、胸部可能重创。伤者女儿称,老人姓 蒋,61 岁,平时喜欢玩车。这辆奥拓是几年前买的,去年实施“油改气”。具体是哪家公司
改的?儿女均摇头。巴南区商委有关人士说,目前尚无法确认事故源于气瓶质量,但“这是调查重点”,同时将深挖为奥拓车实施“油改气”企业的情况。车载气瓶爆炸系首次我市“油改气”专家、市汽车研究所天然气汽车改装厂厂长郭文刚称,在近年大规模实施“油改气”以来,这是我市首例车载气瓶爆炸伤人事件。郭称,气瓶爆炸原因很多,绝大多数属气瓶超期“服役”、罐体质量以及改装质量造成。他称,我市由市交委核准的“油改气”企业有8 至9 家,而无证企业不少。由于无证企业使用淘汰气瓶,成本低,很有市场。据悉,正规厂家“油改气”需花四五千元,而无证企业只需千余元。郭介绍,我市出租车气瓶使用年限为15 年每两年需到市特种材料检测中心质检。他提醒说,只要“油改气”找正规厂家并定期质检,车载气瓶安全应有保障。
7、车载CNG 气罐爆炸()
车主被烧成重伤,他称“车子才做了气罐改装”,事故原因正在调查昨下午3点50分,北碚城北团山三路路口发生惊险一幕:一辆长安车自燃引起车载CNG气罐爆炸,整个车身被烧成了光架子,幸得消防官兵及时赶到(如图),才未酿成更大惨剧。据目击者詹先生介绍,下午3点50分左右,自己路过团山三路路口,“一辆长安面包车刚停稳,车主还没打开车门,只见一道红光闪过„„前后不过1分钟,大火就已蹿出驾驶室,司机也连呼带喊地从车里爬了出来。紧接着又是3声沉闷的巨响,车子的后门和顶盖就不见了踪影。”记者在现场看到,长安车车身已是面目全非,仅剩一个光架子正“哧哧”冒着青烟。在车身四周,爆炸产生的气浪已将后门掀出10余米远,铁质顶盖早已不知去向。而车尾的一个CNG 储气罐上已被横着炸开了一条长约15厘米的大口,消防官兵正用高压水龙实施降温。张先生称,出事的长安车前不久才做了气罐改装,是否是气罐引起的大火自己也不清楚。据张的主治医生介绍,张的烧伤面积已超过全身的30%,属于重度烧伤,必须马上进行手术。
88、兰州一出租车在加气站内爆炸司机受伤(2007.1.15)
出租车在加气站内爆炸1 月15 日晚8 时30 分,一辆出租车在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兰州销售分公司玉金加气站加气过程中,车载天然气钢瓶突然发生爆炸,事故造成一名出租车司机受伤。现场工作人员拉起警戒线事故发生后,记者随后赶到事故现场,玉金加气站周围已经拉起了警戒线,安监部门的工作人员正在对事故进行调查。加气站的一台加气机被炸毁,在加气机旁边停靠着4 辆被爆炸波及的出租车,其中一辆车号为甘A.的捷达出租车被完全炸毁,车窗户以及车门被炸飞,副驾驶座飞到距离该车约50 米的地方。停靠在该车前方的1 辆车和后方的2 辆车也不同程度地遭到损伤。措施关闭加气阀门停止营业据加气站的工作人员介绍,当晚8 时30 分,发生爆炸的车号为甘A.的捷达出租车驶入加气站加气,在加气过程中,车辆后备箱中的天然气钢瓶突然发生爆炸,出租车和加气机瞬间被炸毁。事故发生后,加气站工作人员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关闭了加气站所有阀门,后马上对现场实施封锁,并疏导前来加气的车辆马上离开。受爆炸影响,玉金加气站和旁边的万吨级玉金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加油站全部暂停营业。祸因疑为使用劣质气罐据参与现场调查的一名工作人员介绍,通过对爆炸现场的残留物判断,发生爆炸的出租车使用的气罐质量并没有达标,正规的气罐壁厚应该为12 毫米,而该车使用的气罐壁厚只有8-10 毫米,完全没有达到国家标准。在加气过程中,劣质气罐承受不了200 公斤的压力,便引发了爆炸,幸好在发生爆炸时,车辆已经熄火,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具体事故原因是否与此有关,七里河区安监局、兰州市安监局工作人员将爆炸残留物提取化验后,将进行进一步调查。
9、汕头出租车爆炸3 人被烧死无逃生迹象(2007 年06 月12 日)
昨天凌晨 3 点多,汕头市区汕樟路浮东影剧院斜对面一巷道内发生一起火灾,一辆九成
新的士突然燃烧起火,车内3 人全部被烧死。据初步分析,死者为两男一女,女性为35 岁左右,一名男性60 多岁,另一名男性55 岁,55 岁的男性是的士司机,河南人。燃烧的车子民房前爆炸记者昨日上午获悉赶往现场时,警方的警戒已经解除,被烧毁的出租车也被拖离了现场。据一目击者介绍,昨日凌晨3 时许,他突然感觉到窗户外面有闪耀的火光。难道是晾在外面树上的衣服烧着了?立刻打开房门想要看个究竟,但看到的却是一辆慢慢驶近的燃烧着的出租车,最终撞到墙脚处一个箱子上停了下来。停下来的出租车继续在燃烧,继而便是“轰”的一声爆炸。爆炸声惊醒了周围的街坊,为了救火街坊们出动了手推式灭火器,慌乱中有人报了警。事发现场残留着一个灭火器和一些警戒线火势最终被前来救援的消防队员控制,扑灭大火后消防队员在出租车内发现了3 具尸体。死者没挣扎逃脱迹象成疑点有目击者表示,期间并没有听到车内人员呼救声也没有看到有人要逃生的迹象,不久便听见“轰”的一声,的士便发生了爆炸。汕头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急诊车赶到后,也只能在一旁等待火势被控制。一名随车医生告诉记者,被发现的3 具尸体均已经被烧焦炭化。记者在现场看到,该小巷位于汕头市区城乡结合部,周围都是工厂。据当地工厂工人介绍,被烧毁的是一辆蓝灰色汕头某出租车公司的车辆,除一扇车门较完整外,车体整体基本被烧毁。现场对面一个垃圾收买站的工人称,在之前并没有听到任何的爆炸声和怪异的声响,而车内的人也没有呼救和试图逃离。而就在他带记者指认最初看见出租车的位置时,在大约40 米远处,记者发现散落的两摊碎玻璃。据参与现场救援的消防人员介绍:合肥出租车营运证。车内共有一名司机和两名乘客,两名乘客坐于的士后坐,3 人身体全部被烧焦。
10、成都两辆公交车自燃一名司机严重烧伤(2007 年08 月05 日)
现场抢险公交车面目全非昨晚五桂桥迎晖路一加气站遭遇重大险情,成都119 奋力扑救大火,加气站幸未遭遇毁灭性后果两辆公交车在加气站加气,汽车刚刚发动,竟突然引发莫名的冲天大火!昨晚7 时过,五桂桥迎晖路155 号永龙CNG 加气站内遭遇重大险情,一辆541 路公交车和412 路公交车加气后不知何原因被引燃,短时间内两车形成冲天大火,并不时传来爆裂巨响,情况异常危急!“CNG 加气站发生火灾,随时可能威胁加气站,并严重威胁周边群众的安全!”险情发生后,110、119、安监等部门迅速反应,经过119 奋力抢险,大火最终被成功扑灭,阻止了火势蔓延引起加气站毁灭性的后果发生。
事故中,一名公交车司机被严重烧伤,被送往医院治疗。CNG 工作人员吓呆了:公交车转眼变成“火车”据该加气站负责人蔡某描述,这起火灾发生的非常突然,所有人都毫无准备。晚上7点过,这辆车牌号为川A 的绿色541 公交车和川A 红色412 公交车先后停靠在一个工作台的两侧,两车间距不过2 米,当时加气站内除了两辆没有乘客的公交车外,还有三辆出租车在另一侧的工作台上加气,工作人员给两车加完气后,刚把气枪拔出来,两车司机都跳上驾驶室准备开车,这时,541 路公交车率先启动了车,突然就“呼”一声,一团火从车肚下窜起来,整车很快就被大火吞噬了!“起火啦,快拿灭火器过来!”蔡先生描述称当时站在远处的他都感觉有一股气浪推来,毫无思想准备的他面对自己站内突然发生的大火,他被吓呆了,回过神来,大声地喊其他工作人员来救火,而就在短时间内,火球顺着空气中弥漫的燃气跳到了一旁的412 公交车上,两车顿时陷入一片火海!奋力抢险 119 力保加气站安危由于火势猛烈,蔡先生说,最开始时火冲过车顶有好几米,他的同事拿来灭火器,根本不起作用,喷了几下就扔到了地上,“赶紧打119,所有人都赶紧疏散!”当时在加气站的人只得选择往站外跑,几个正准备加气的出租车见状也赶紧开车,迅速逃离火场。而冲天浓烟也惊动了附近的住户,不少市民看到加气站内着火,都不约而同选择报警。几分钟后,110 巡警赶到现场,为了防止加气站可能爆炸伤及无辜群众,他们立即对迎晖路口的过路市民进行疏散,并设置了大范围的警戒线,很快,成都消防3 中队和11 中队8 辆消防车40 多名战士到场,3 中队中队长刘汇海告诉记者,他们到场的时候,火势正处异常猛烈的时候,加气站内浓烟弥漫,看起来险情随时会扩大,但他们不容多想,迅速铺设水带冲进了第一现场展开灭火抢险。在灭火过程中,他们能闻到空气中有燃气味,经过分工后,几支水枪从两侧压制火势,并用喷雾水枪重点对中间工作台进行稀释,防止泄漏燃气达到一定浓度再次爆炸,而在抢险过程中,火场接连发生了好几次爆炸,惊得消防战士赶紧后退,原来,大火将轮胎不断烧爆,又使被压的火势反弹。经过连续半个多小时的奋战,火势终于得到控制,加气站也没有遭受毁灭性打击。记者在现场看到,两辆公交车车窗全部烧裂,车身只有少部分还能依稀看到车体颜色,大部分已露出铁皮,而车内座椅等只剩下光架子,变形扶手还悬在车厢半空,车轮胎也大部分烧爆了。消防战士继续在稀释空气中的天然气。记者了解到,在消防灭火并初步控制的时候,两名加气站的工作人员奋不顾身又返回站内,并冒着巨大的危险冲到两车的车肚下,奋力将加气后未关闭的两车气罐阀门给关闭了,这使得泄漏气体量大大减少,火势最终被完全扑灭,也未酿成加气站爆炸的严重后果。事发后,成华区安办和消防大队赶到现场展开调查,CNG 加气站因天然气具有火灾爆炸危险性,是最不该发生火灾的地方,虽然火灾最终只造成两车损毁,但足以让所有人惊出一声冷汗,加气站内为啥会发生这样的火灾?记者在现场听到了各种各样的说法,有人说其中有一位司机抽烟,烟头引燃空气中的天然气引发火灾,也有人猜测是541 公交车右侧一个轮胎突然爆了,然后才引发大火,对此,加气站负责人蔡先生均予以否认,他告诉记者,加气站对火源控制得远比加油站要严格,还没哪个司机敢在加气站内抽烟,541 路启动时突然起火,最大的可能只会是公交车本身闪出了火花。记者随后赶到成都市第二医院烧伤科,541 路公交车司机杨永树说:“我先打火,先是没打燃,第二次刚打燃发动了,火就呼一声冲过来了„„”据他的说法,火灾估计可能是公交车闪出火星引发的。专家:CNG 加气站要避免类似险情发生省消防总队一位消防工程师透露,天然气加气站属消防重点单位,属甲类火灾危险等级,对消防安全有很高的要求,1995 年,我省遂宁和自贡曾连续发生两起天然气加气站因泄漏燃烧等原因发生的大爆炸,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据悉,加气站的工作原理是将通过管线输送到加气站的天然气先净化处理,再通过压缩系统使其压力达到25MPa,最后由高压储气瓶组和售气机将天然气加入车辆储气瓶。由于压力大,一旦遇火易燃烧、爆炸,并且扩散能力强,发生火灾难以施救。据悉,成都市目前由燃气公司供气的公司有30 多家,但仍有极少部分存在充装不合格钢瓶、员工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不力、员工安全意识淡薄、操作规程掌握不规范等诸多问题,而与此同时,加气站绝大多数建在干道侧,周围环境较复杂,受烟囱飞火,邻近建筑火灾,出入车辆火花、穿钉鞋摩擦、撞击火花、静电火花等威胁,这次公交车大火虽未引发同样的灾害性后果,但也提醒成都市各大加气站、加油站要进一步采取安全措施,避免遭遇类似的险情。
11、山东东营加气站CNG 气瓶爆炸事故 3 死2 伤(2007 年10 月16 日)
2007 年10 月16 日下午3:50 左右,东营市黄河路春河天然气汽车加气站发生汽车加气罐 爆炸事故,造成三亡两重伤的严重伤亡事故。3:50 分左右一辆黑色桑塔纳在加气时,不知为何原因发生爆炸,桑塔纳车在自身炸烂的同时,后面的加气罐就像一颗重型炮弹打到相邻的大面包车上(213 系列),此时大面包也正在加气,车上坐着大人孩子5 个人,加气罐从大面包车的中后部横穿而过,出现了三亡两重伤的严重后果,开车的姜海波因在车前面打车盖加气,才免遭其难。亡者吕霞今年27 岁被炸的血肉横飞,当场死亡;亡者吕霞之父也当场死亡;其母被炸伤送至医院抢救;吕霞之表弟22 岁,双腿和胳膊多处骨折,;亡者吕霞之侄儿,3 岁左右,送至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12、国内首次 CNG 钢制内胆缠绕气瓶的爆炸(2007 年11 月1 日)
2007 年11 月1 日,重庆周家湾加气站一长安车正加气过程中,其CNG 瓶突然爆炸,该气瓶为重庆益峰生产的65L 缠绕瓶,是国内缠绕瓶首例爆炸事故。2007 年11 月1 日星期四上午7 点30 分,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的高家花园CNG 加气站在给车辆加气时发生爆炸。当时工作人员在为一辆牌照为渝AE6159 的长安面包车加气时,该车突然发生爆炸。车主被爆炸的气浪推到了十五米外的路边。据了解该车所安装的气瓶是由重庆益峰厂生产的65L 钢制内胆缠绕气瓶。相关权威部门宣布,这次爆炸是国内首次CNG 钢制内胆缠绕气瓶的爆炸。并引起了各主管部门的重视。
13、昌吉市发生一起CNG 气瓶爆炸事故 2 死1 伤(2008 年3 月15 日)月15 日17 时15 分,在昌吉市乌伊东路东方环宇加气站里,一辆正在加气的桑塔纳
轿车因后备厢内的气瓶发生爆炸,造成两人死亡,一人受伤。17 时50 分许,记者赶到东方环宇加气站时,现场已拉起警戒线,4 辆消防车停在路边,交警正在乌伊路和绿洲路路口疏导交通。记者在加气站内看到,桑塔纳轿车的车顶被炸飞,后备厢炸出个大窟窿,整辆车只剩下车头。四周散落着汽车零件,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天然气味道。一名女子当场死亡,被放在地上。该加气站的加气员芦燕告诉记者,事发时,发生爆炸的桑塔纳轿车停在加气站南侧4号加气点前加气。爆炸时,还有3 辆轿车不同程度受损,其中包括一辆桑塔纳和两辆出租车。一名曹姓出租车司机指着停在加气站出口的车子说:“我当时正在5 号加气点排队加气,爆炸的桑塔纳就停在我的车后。一声巨响后,我车子的前挡风玻璃被什么东西狠狠地砸了一下,我一脚油门就冲到了加气站出口。”“爆炸的威力可真大啊,气罐飞出老远不说,连加气站十几米高的铝合金顶棚都被炸开了一个口子。”另一辆桑塔纳轿车司机惊魂未定地告诉记者,当时他距爆炸车辆约10 米,爆炸时他车子的前缸被飞起的钢瓶砸出一道大坑,挡风玻璃被砸碎。记者赶到昌吉州人民医院急救中心时,昌吉警方正在给爆炸车辆的司机余某做笔录。余某说,他是阜康人。事发前一天,他从阜康市一家出租车公司租了这辆车,带着妻子和儿子到昌吉市看望住院的父亲。返回时顺便拉上准备回阜康的姐妹俩。“加气时,我站在车外,妻子坐在前排,姐妹俩坐在后排,我儿子坐在后排右侧。突然气罐就炸了,所幸妻子和儿子跑得快,没受伤。”据医生丁安说,重伤的女子送到医院时已经停止呼吸和心跳,瞳孔已经放大,经抢无效死亡。余某下唇部有贯穿伤,已缝合。据参加救援的昌吉市消防中队中队长曾辉说,爆炸后,加气站里的天然气浓度高,为防止发生二次爆炸,警方立即疏散现场人员,燃气部门切断站内的燃气供应,消防人员用喷雾装置对现场气体进行了稀释。19 时30 分,基本排除险情。经有关部门初步调查,爆炸车辆是阜康市一家商运公司的车辆,确定爆炸是使用的旧钢瓶存在质量问题所致。
14、私改气罐小面包加气瞬间面目全非(2008 年3 月15 日)
伤者亲属说:“半小时前在修理铺刚改装好”3 月15 日16 时15 分,位于乌鲁木齐市米东区一环路的一家加气站里传来一声巨响,一辆正在加着气的面包车发生爆炸,司机受伤。当记者赶到该加气站时,有关部门已拉起警戒线,加气站门口挂着停止加气的通知。说起事发经过,一名身着红色工装的工作人员说:“我的耳朵现在还‘嗡嗡’直响呢!”16 时左右,面包车到加气站来加气,车上的两个人下车站在不远处。突然“轰”的一声巨响,面包车炸了。一名小货车司机说,事发时,他的车距爆炸面包车不远,结果车门被炸得凹了进去。距面包车较近的一辆白色轿车的玻璃全被炸碎了。事后,面包车司机被送到原米泉市人民医院救治。医生说,伤者的左小腿骨折,头部皮外伤。伤者的一名亲属告诉记者,当时他和伤者在一起。事发半个小时前,他们才改装好面包车气罐。气罐是一个朋友给的,他们花了1700 元在一家修理铺进行改装。改装前,工人并没检查气罐。“爆炸车是非法改装车,罐体不合格。”鑫泰燃气有限责任公司一位工作人员说,事发后,技术、安监、公安及燃气等部门的工作人员赶到现场进行处理。记者从米东区警方了解到,目前,改装车的人员已被行政拘留。
15、重庆一出租车加气站起火(2008 年07 月04 日3:29:00)
昨晚10 时左右,一辆牌号为渝AT0818 的羚羊出租车在渝中区南区路加气站加气时,突然起火燃烧。所幸加气站工作人员迅速采取措施,不到2 分钟就将火势控制。昨(7)日上午9 时15 分,五桂桥永龙加气站发生惊险一幕,一辆正在加气的出租车突然起火,火苗蹿起数米高,导致该车受损严重;而旁边的两辆面包车也被烧伤,所幸大火被及时扑灭,才未造成灾难性后果。事后,出租车司机和加气站就事故原因及责任产生了分歧。有关方面介入调查后,初步确定事故原因是出租车电线短路引起火花所致。
16、也门首都一天然气加气站发生爆炸 1 死5 伤(2008 年7 月13 日)
当天上午,位于萨那国际机场附近萨尔夫地区的一个加气站发生天然气泄漏,站内电线短路迸发的火花引起爆炸。1 名工人在事故中丧生,另有4 人受伤。在事故现场指挥灭火工作的也门内政部长马斯里说,加气站内10%的天然气罐在爆炸中被毁,消防部门已控制了火势。
17、成都一出租车正在加气 突然起火(2008 年09 月07 日)
上午10 时,记者赶到永龙加气站时,起火的出租车和受伤的面包车都被挪到了加气站边上。出租车前半部分受损严重,引擎盖内大部分组件都被烧坏,灰黑斑驳;而红、白两辆面包车受伤较轻,只是尾部外壳小面积受损。据白色面包车司机代先生称,当时这辆出租车进入加气站加气。不到1 分钟,明火就从出租车进气减压阀处燃起来了。火势迅速蔓延,眨眼间整个车前半部分就陷入一片火海,火焰蹿起数米高。代先生停在出租车同侧另一加气位的白色面包车尾部不幸被火苗灼伤;另一侧的红色面包车虽然隔了两米左右,但同样未能幸免,甚至比代先生的车受伤更严重。面对眼前的一幕,代先生吓呆了,在原地愣了好几秒,还是燃烧产生的热浪将他逼退到加气站外。而事发时,出租车司机刘忠友因上厕所并未在场。及时控制,事故未酿成大祸事发后,加气站工作人员立即关闭气枪阀门,并疏散附近无关人员。五六名经过专业灭火培训的安保人员带着干粉灭火器迅速展开扑救,“完全是在抢时间,如果发生爆炸,后果将不堪设想!”与此同时,成都消防3 中队也接警赶往现场,随时准备应对事件中各种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幸好,大火在几分钟内即被完全扑灭,加气站有惊无险,所有人都长舒了一口气。但加气站工作人员还是对这起事故心有余悸:“一想起身上就起鸡皮疙瘩。”因为他们中不少人经历了去年“8.4 公交车燃烧事件”,当时两辆公交车同样是在永龙加气站内起火,造成一人严重烧伤,加气站受损严重。事故原因:出租车电线短路引起火花所致对起火原因和事故责任,出租车司机刘忠友和加气站方面产生了分歧。刘称,自己一直比较重视车子保养,车况非常好,不存在线路、发电机等方面的问题;而加气时车子处于熄火状态,更不可能自己燃起来。结合目击者代先生“火是从减压阀燃起”的说法,他认为是加气站设备的原因,“不是我一个车在这里出事,去年就有公交车在这里起火。”加气站负责人王先生称,CNG 燃气呈高压液态,只有在遇到火星的情况下才会燃烧起火。加气时无人动气枪,不可能是枪头与出租车相关配件摩擦产生火花;可能存在的情况就是出租车本身发动机温度过高或者其他零件有问题,导致火花出现,因此事故属于出租车自燃。至于公交车燃烧事件,王称相关部门早已认定是公交车自身责任,与加气站无关。
18、南充出租车加气途中爆炸(2008 年9 月16 日)
凌晨4 时左右,高坪区鹤鸣路与江东大道相交处的金源加气(油)站内传出一声巨响,一辆正在加气的出租车发生爆炸。幸运的是,在此次爆炸中没有人员死亡,出租车驾驶员及
一名加气(油)站工作人员在爆炸中受伤。昨日上午赶到该加气(油)站时,站外已拉上了警戒线,并停止向车辆供应气、油。站内不少工作人员正对地面上大量因爆炸产生的碎片进行清扫,一辆吊车正将发生爆炸、严重受损的出租车装吊上车。加气(油)站附近的一些居民告诉记者,爆炸发出的响声惊醒了不少居民。不久后,救护车赶到现场将伤员送往医院,安监、质监等相关部门也随即赶赴现场进行勘察。据高坪区安监局负责人介绍,两名伤员目前伤情都比较稳定。出租车驾驶员耳部逢了几针伤情相对较重,加气(油)站工作人员伤情相对较轻。据高坪区质监局负责人介绍,此次出租车发生爆炸的原因目前还在进一步调查之中,初步确定其气瓶属于重庆益峰缠绕瓶。相关链接一:凌晨0:18时,内江市公交公司车用CNG 气瓶发生爆炸。相关链接二:19时17分,四川省遂宁市城北加气站发生一起气瓶爆炸严重事故,造成6人受伤。该加气站在给一辆出租车的GNG 气瓶充气时发生爆炸,造成汽车损坏,加气站部分设
施损坏,6人受伤。相关链接三:,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滨河南路,兰州天元汽车出租公司发生一起气瓶爆炸严重事故,造成1人轻伤,经济损失20万元。该公司司机私自加装非法制造的车用气瓶,在玉金加气站加气时发生爆炸。司机本人受伤,出租车报废,二辆车受损。加气站设备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相关链接四:河南省新乡市郊区新奥西汽车加气站,新乡新奥燃气有限公司发生一起气瓶爆炸严重事故,造成3人轻伤,经济损失2万元。该站在给出租车加气时气瓶突然发生爆炸,造成3人轻伤,1辆夏利车报废,2辆出租车受损。相关链接五:,四川省南充市江东CNG 加气站在对一辆“油改气”车辆进行充装作业时,发生了气瓶爆炸事故。据悉,事故车辆使用的气瓶为高压纤维复合材质气瓶,相关链接六:下午6时许,武汉一辆正在加气的双燃料出租车突然爆炸。
目前,事故原因已查明:车主私自改装添加液化气瓶与原配天然气瓶“串联”,加气时液化气 瓶无力承受气压导致爆炸。
19、站用设备爆炸事故部分 1.1995.9.26 自贡市富顺CNG 站用钢瓶爆炸事故是钢瓶先泄漏后爆炸。先听见嘶嘶漏气声,瓶身部位有少量白雾出现,几秒钟后瓶架被一团白雾包围,迅即气瓶爆炸。2.1995.10.7 遂宁CNG 站用钢瓶爆炸事故,因钢瓶质量造成站内气瓶互相撞击产生火花问题发生喷射燃烧,将爆炸气瓶泄漏在库内的天然气点燃并引起火灾,火焰柱高达20余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8万余元。3.1996.9.10 重庆公交二公司所属的重庆柏树堡CNG 站一只站用瓶爆炸,事故后在爆炸瓶内发现残积有少量难闻的H2s 气味的黑水,采样送化验室进行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残积水的H2S 含量为793.7mg/L。爆破瓶断口经清洗后作x 射线能谱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绵阳瓶断口硫含量为L88%~2.94%;重庆瓶和自贡公交用瓶断口含较高的硫和铁,内壁粉末成分为FeS。4.1994.9.12 绵阳市CNG 站发生站用钢瓶爆炸事故后,从站上剩余的气瓶中发现瓶内积水,水成黑色,并有强烈的刺鼻气味,逐只测量站内118只钢瓶中积水情况,发现每只均有2.5~Skg 的积水,对瓶内积水H2S 含量测定为8.083mg/L。5.1995.8.31 绵阳市CNG 站又发生站用钢瓶爆炸事故,钢瓶内积水情况同前。6.1996.3.25 自贡市公交公司车用瓶爆炸事故经分析发现,断口呈现沿晶和混合断口的脆性特征,断口内壁可见一些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圆形蚀坑,蚀坑底部有浅灰色物质,经能谱澜试该物质为硫化物。气瓶在含H2S 介质中发生如下腐蚀反应:Fe+HzS→FeS+H2。取爆破瓶瓶体材料进行力学性能试验,其结果表明材料的抗拉强度值均偏高,多数实测值超过1000MPa,材料的屈强比偏大,达到o.91~o.94,而材料的塑性指标J5虽基本达到标准要求,但数值均偏低日期:
9、气管被严重酸腐
发表时间:宜宾晚报记者 胡松华晚报讯昨(22)日,“7?20”夭池加油加气站储气井气管爆炸事故的主要原因查明:气管长期被浸泡在酸液中,造成严重腐蚀。
7月20日凌晨零点45分,天池加油加气站储气区一号井井底封头与储气井管联接口上端突然发生应力腐蚀爆裂,导致该井9根套管依次冲出地面,其中4根断裂后倒向站侧停车场,5根倒向加气区及其附近,造成停车场汽车、加油加气站顶棚破损等一些财产损失,幸未造成任何人员伤亡。事故发生后,宜宾天科新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领导在第一时间带领公司生产、技安管理人员到达现场,按照“三不放过”的原则,组织抢险,查找原因,制定防范措施,同时,迅速邀请和召集有关专家,并及时向市有关部门汇报事故经过和处理意见。在当日12点完成了事故现场的善后处理工作。相关专家认为,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埋地钢管外表被严重腐蚀,导致强度下降所至,具体原因是:第一、天池加油加气站旁的某厂在进行产品加工时,用过的强酸强碱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加之天池地段。地表水丰富,至使地下钢管长期被浸泡在酸液当中。第二、天池地区酸雨腐蚀是造成此次事故的另一原因。从发生事故后冲出来的9根储气石油套管来看。长期的酸雨浸泡在管壁上形成严重的坑蚀,管壁原厚度为10.36毫米,许多地方被腐蚀得只剩1-2毫米,有的外管接头甚至完全腐蚀,露出内螺纹。专家组从全国收集的信息来看,使用5年的储气井管腐蚀到这种程度绝无仅有。第三、从现场以及查阅当时的施工日志来看,加油加气站位置属于地下水非常丰富的地段,表层直井管最底部地层都出现了水涌现象,而水中又富含酸等腐蚀性介质,导致该井长期浸泡在酸水中,这也是此次事故原因之一。第四、从主观来讲,甲方及施工方、监理方都未对天池地区酸雨严重的特殊性作出正确评估,甲方、监理方来要求,施工方也未对套管的防腐作出特殊处理,仅按全国其它地方惯例对套管作了环氧化煤沥青的表面防腐处理,也是此次事故值得好好总结的原因之一。今后针对这一地区的特殊情况,入井套管最少应作全面的PE加强防腐处理。从现场冲出的导管来看,管内壁光滑,无任何点蚀现象,说明气质符合国标要求。从现场记录看,压缩最后输出压力为21Mpa,也在国际规定输出压力以内,无违章操作现象。经查实,储气并所用管材系日本原装1998年生产P110钢级的专用石油夭然气套管,其壁厚及技术参数均符合国际标准,施工及试压也符合GB国际标准,无任何假冒违章现象
第五篇:加油加气站事故案例
案例一
三起成都加气站案例
1、事故经过
2008 年2 月25 日,锦江区龙舟路成都公交压缩天然气有限公司成仁加气站天然气泄漏。
2008 年3 月6 日,金牛区营门口北一段151 号长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天然气泄漏。
2008 年12 月28 日,一私家车在武侯区草金CNG 加气站加气时,钢瓶发生爆炸,造成站内部分设施和3 辆机动车不同程度受损。
2、事故原因
(1)高压储气罐排污阀连接管冲脱。
(2)违章指挥、违规操作更换储气罐压力表。(3)违规加装的非法钢瓶。
3、事故分析
上述事故的原因在于:
(1)安全生产管理主体责任不落实,安全培训不到位。一些企业的管理人员法制意识、安全生产意识淡薄,违章指挥、违规操作,日常监管不到位;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差,对作业场所存在的危险性认识不足,缺乏必要的技能知识,违章作业现象严重。
(2)安全设备、设施隐患严重。一些企业未严格按照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设备设施的技术规范要求,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认真排查、分析、查找存在的安全隐患,在完善本企业内部相关安全生产制度、预案、设施设备的检修方面缺乏必要的手段,安全设施经费投入不足,安全管理制度、工艺技术规程、设备、设施、储存场所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机器设备的维护、检修、保养状况不到位。
(3)CNG 加气站与周边建筑安全距离不足。由于城市建设的发展造成部分企业与周边单位、居民建(构)筑物安全距离不能满足相关规范要求,产生重大安全隐患,而这些隐患整改周期长、协调解决难度大。
(4)车辆违规加装CNG 气瓶行为严重。自武侯区草金CNG 加气站发生违规加装非法钢瓶加气时发生爆炸事故以来,市内加气站工作人员在加气前进行的检查工作中,陆续发现部分违规加装CNG 钢瓶的机动车辆。
4、事故分析结论
加气站要确保作业场站的安全附件、安全联锁、安全保护装置处于完好状态;压力容器、压力管道、防雷防静电及规定送检的仪器仪表要定期监测和送检;建立健全运行设备的维护保养、检修等台账。继续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机制,使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真正把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纳入企业日常管理之中。不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加强作业现场安全生产管理,确保安全生产。此外还应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使管理人 员从业人员掌握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规范,依法规范安全生产行为,做到依法生产、安全生产。
案例二
宜宾CNG 加气站储气井爆炸案
1、事故经过
2005 年7 月18 日夜,宜宾某CNG 加气站储气井发生爆炸。埋入地下的几十米钢管全部飞向天空,然后分成数段砸向地面,所幸无人员伤亡,钢管落入隔壁的修造厂,造成数辆车辆受损。
2、事故原因
(1)钢管严重腐蚀,造成钢管壁厚减薄,承压能力下降,引起爆炸。
(2)固井和钢管防腐存在缺陷,未能防止钢管有效的防止腐蚀。
3、事故分析
储气容器分为瓶储式、罐储式和井储式。从应用范围看,地下储气井应用范围最广;从发生故障概率看,储气瓶组发生故障概率最高,储气罐次之,储气瓶组最低。无论是哪种形式的储气容器,其内部压力都在25~30MPa,均属高压容器。储气容器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储存的天然气气质不佳;储存容器的材料不符合相应的技术标准;地下储气井的无损探伤和缺陷补救问题尚未解决;大部分储气容器内没有安全阀,地面没有监测系统。
瓶抽真空,对事故的发生应负直接责任;
(2)改装有限公司负责人,工作失职,没有受过安全培训,对安装工人是否受过培训不清楚,对事故的发生应负一定的责任。
4、事故分析结论
应做到的防范措施:(1)加强气瓶改装企业的监管力度,各岗位人员应按相关要求培训,持证上岗;(2)加强加气站工作人员安全意识教育,对情况不明的气瓶禁止加气。
案例四 西安加气站爆炸事故
1、事故经过
2006年7月5日早晨,西安市丰禾路一加气站突然发生爆炸,火焰冲出设备房的屋顶。事故中,一名加气站员工身亡。
2、事故原因
天然气压缩机汽缸冲顶,破损口瞬间压力过大,进而引发了天然气自燃。
3、事故分析
压缩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压缩机间泄漏量较大;润滑油泄漏量较大,在对车用气瓶检测过程中,发现不少气瓶中有润滑油残留物;排气温度高,在有的压缩机上未设置超温报警停机装置。
4、事故分析结论 提高压缩机质量应做到:
(1)压缩机外露运动部件应设置防护装置。
(2)压缩机应符合防爆、防雷标准,各类阀门应安全可靠;压缩机组现场电气和电路系统防爆等级应符合GB383611 的规定且有防爆措施;静电接地和压缩机、驱动机接地装置应可靠,防雷装置应工作可靠。
(3)压缩机各类阀门必须可靠;安全阀开启压力应合格,止回阀关闭应可靠。
(4)压缩机中气体压力或润滑油压超限时能进行声光报警;压缩机各级排气温度及润滑油温度超限时应能进行声光报警。
案例五 自贡天然气加气站爆炸事故
1、事故经过
1995 年9 月29 日,四川自贡富顺华油公司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发生爆炸,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事故。
2、事故原因 钢瓶泄漏燃烧。
3、事故分析
站内工艺过程处于高压状态,工艺设备容易造成泄漏,气体外泄可能发生地点很多,管道焊缝、阀门,法兰盘、气瓶、压缩机、干燥器、回收罐,过滤罐等都有可能发生泄漏;当压缩天然气管道被拉脱或加气车辆意外失控而撞毁加气机时会造成天然气
管道被脱或加气车辆意外失控制而撞毁加气机时会造成天然气大量泄漏。泄漏气体一旦遇引火源,就会发生火灾和爆炸。
4、事故分析结论
储气容器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储存的天然气气质不佳;储存容器的材料不符合相应的技术标准。储气瓶的最大储气压力为25MPa,设计压力应大于工作压力,并保持一定的设计冗余。
案例六 遂宁市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喷射燃烧事故
1、事故经过
1995 年10 月7 日,四川省遂宁市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发生喷射燃烧,火焰柱高达20 余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8 万余元。
2、事故原因:钢瓶质量问题。
3、事故分析
压缩天然气加气站技术要求充装站的压缩机必须加压至25MPa 以上,才能将天然气压缩到钢瓶内,这是目前国内可燃气体的最高压力贮存容器。若钢瓶质量或加压设备不能满足基本的技术要求,稍有疏忽,便可发生爆炸或火灾事故。系统高压运行容易发生超压,系统压力超过了其能够承受的许用压力,最终超过设备及配件的强度极限而爆炸或局部炸裂。
4、事故分析结论
进入气瓶的CNG 气质必须符合要求;增压后进入储气装置及
出站的压缩天然气的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车用压缩天然气》GB18047 的规定。
案例七 绵阳地方天然气公司压缩天然气加气站爆炸事故
1、事故经过
1995 年8 月12 日,四川绵阳地方天然气公司压缩天然气加气站,给钢瓶充气时而发生爆炸并起火成灾。
2、事故分析结论 脱水工序处理不净。
3、事故分析结论
在天然气中的游离水未脱净的情况下,积水中的硫化氢容易引起钢瓶腐蚀。
从理论上讲,硫化氢的水溶液在高压状态下对钢瓶或容器的腐蚀,比在4MPa 以下的管网中进行得更快、更容易。目前,CNG 气质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1)出站CNG 的含水量过高。在GB18047《车用压缩天然气》的所有技术要求指标中,水露点是最重要的一项指标。但实际监测发现,有的加气站的出站CNG 的含水量超过80ppm,有的在70-80ppm,普遍的含水量都在50~60ppm。出站CNG的水露点超过GB18047 技术要求规定的85%。(2)出站CNG 的硫化氢含量过高。
美国腐蚀工程师协会(NACE)认为可导致井管出现“氢脆”的硫化氢浓度与储存气体的压力有关,并有近似对数线性反比关系,储存气体的压力越大,不发生“氢脆”的硫化氢最高容许浓度越低。CNG 储存装置属于高压容器。在车载气瓶最高工作压力为20MPa 条件下,不发生“氢脆”的硫化氢最高容许浓度约为15ppm;在储气井的最高工作压力25MPa 条件下,不发生“氢脆”的硫化氢最高容许浓度约为12ppm。严格执行GB18047 是可以避免“氢脆”的,但据调研,大约有45%的加气站在线监测硫化氢超标。(3)气质在线监测装置问题。据调研,45%的加气站没有安装微量水分分析仪等监测设备;42%的加气站没有安装硫化氢在线监测设备。有些加气站即使安装了在线检测仪,由于没有法定监测单位,没有明确规定的监测周期,不少装置建站时候装上后,就再也没有校验标定过,形同虚设。
4、事故分析结论
要提高CNG 加气站气质,应采取以下措施:
(1)要提高分子筛耐热耐压性能。目前的脱水装置,由于分子筛的耐热强度差,再生气体加热温度只能控制在230℃以下,所以CNG 中的水含量极易超标。因此,当前首先应找中解决脱水装置分子筛的耐高温、耐高压的问题,再解决脱水装置的其他各项参数匹配问题。(2)接触CNG 的设备应尽量选择抗“氢脆”性能较好的材质。(3)应对CNG 的含水、含硫量进行监测;如条件允许,可对整个加气站建立实时安全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