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信息化建设进程,促进新型工业发展---5(精)

时间:2019-05-15 01:52: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加快信息化建设进程,促进新型工业发展---5(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加快信息化建设进程,促进新型工业发展---5(精)》。

第一篇:加快信息化建设进程,促进新型工业发展---5(精)

加快信息化建设进程,促进新型工业发展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之路,是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这一科学论断,为我们推进工业化指明了方向。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最活跃的生产力,工业化过程不可逾越,但信息化可使其进程大大缩短。

一、正确认识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关系

信息化以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为主要标志,以工业化为后盾,得到不断深化和发展。工业化的核心是发展大规模高效率的制造业,并以此带动农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向社会提供丰富的物质产品。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核心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信息技术在产品设计制造和企业管理中的广泛应用,可以大大提高工业制造技术和产品水平,并对企业固有的经营思想和管理模式带来根本性的变革和创新。信息化不能代替工业化,但可以缩短工业化的过程。英国实现工业化大约用了200年,日本用了100多年,而韩国后来居上,只用了30多年。事实上,韩国就是紧紧抓住了世界产业结构调整和新科技革命的机遇,以信息技术来促进工业化的。

发达国家都是在工业化之后推进信息化的,中国是一个后发展国家,临猗县是一个以传统产业为主的地区,要立足赶超,加快发展,必须找到新的快速增长方式,必须解决经济增长和环境、资源的矛盾,必须解决日益突出的劳动力就业问题。

二、正确认识临猗信息化与工业化的现状

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向本地转移;面向居民消费,重点发展通信、信息咨询、电子商务等方面的信息服务,形成以信息网络技术服务为代表的高新技术服务业。第三,要加强对企业信息化的引导和扶持。政府要通过政策导向、资金启动、技术支持、典型示范和舆论宣传等方式,帮助企业克服信息化过程中的阻力、惰性和盲目性。

第四,要优化企业信息化的支撑环境。首先,要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只有互联网在临猗发展了,高速信息网络平台形成了,企业信息化才有基础。其次,要加快信息化人才培养,信息化的竞争实质是人才的竞争,要充分利用各种教育和培训手段,采取有效的政策和措施,提高全民信息化意识,提高劳动者信息化技能。再次,要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推动政府上网,实行网上政务公开、网上办事,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和透明度,提高为企业服务的水平。最后,要加强信息化的统筹管理,通过落实政策法规,突出安全性和法制管理,使全县信息化建设逐步走向规范有序的发展轨道。

21世纪是知识和信息决定企业竞争力的时代,加快信息化建设,促进新型工业的发展,是决定国家兴衰存亡的根本大计,我们都要用发展的眼光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高度重视和支持信息化建设,努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走出一条符合临猗县实际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第二篇:加快园区建设进程 打造新型工业平台

工业园区是工业发展特别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主战场,兴工强区,重在园区。要实现大祥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就必须走“兴工强区、园区兴工”之路,进一步明确思路、突出重点、强化机制,力争实现“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成规模”的目标,使园区成为新型工业化的示范区、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一、以科学规划为龙头,明确园区发展思路

科学规划、合理定位是打造园区平台、发展园区经济的基础和导向。要依托区位、特色和资源优势,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明确园区发展思路。一是加强分类指导,在产业布局上定向。按照“突出特色、通盘规划、分类指导”的原则,实行“一园三区”(桃花工业基地和雨溪、面铺、板桥工业小区)的园区发展模式,增强工业园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桃花工业基地要充分发挥城区优势,重点围绕满足城市需求的要求,大力发展以商贸为主体、物流业和服务业为支撑的产业项目,千方百计吸引相关企业特别是大企业、大项目落户,努力建设现代商贸流通区。雨溪小区要按照位居城市上游的环保要求,重点围绕提高对城市的供给能力,大力发展无污染的加工制造业和清洁能源业,努力建设环保产业示范区。面铺小区要发挥远郊的中心带动作用,重点围绕新兴特色产业,大力发展化工、制药业,努力建设新兴生物医药区。板桥小区要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丰富的优势,重点围绕开发绿色食品,大力发展食品加工业,努力建设生态产业区。二是培育支柱产业,在产业规模上定位。要发展产业集群,按照“三高一低”(高科技、高利税、高就业、低污染)的要求,引进战略投资者、建设重大项目、壮大骨干企业、拉长产业链条、培育产业集群,集中力量抓好机械制造、汽车配件、食品加工、商住物流、生物医药、能源建设等六大优势产业,加快园区工业建设。像苏州工业园区,通过引进世界500强中的81家企业,经济总量保持50%的增幅,产值占全市工业产值的60%。要突出特色,像温州、邵东不起眼的小企业组成了大集群,不起眼小商品拓出了大市场。因此,在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上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配套型、服务生产性工业,培育一批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是大祥推进新型工业化最现实的选择。要发展中

小企业,树立分工协作、集聚增效的观念,把中小企业作为大祥工业集聚发展的主体和突破口,引导中小企业加速裂变扩张,培育发展一批有比较优势的中小企业群体。三是促进科技创新,在优化结构上定型。要把技术创新作为优化工业结构的强力引擎,把科技创新型产业作为发展的先导产业。浏阳的花炮产业一度因安全因素,几乎面临关闭停产,在加大科技投入和技术创新后,火药摔不会炸,撞不会炸,并开发了感应烟花,保证了燃放安全。目前全市的烟花企业达924家,安排40万人就业,对地方财政收入贡献以每年30%的速度增加,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烟花炮竹生产基地。我们要以此为鉴,发挥辖区众多高校科研院所的技术攻关能力,建立企业研发、技术创新、信息交流、人才服务的技术创新平台,切实增强产业发展的创新力和竞争力。

二、以统筹发展为目标,提升园区发展潜力

工业园区建设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本质要求,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要着力打造园区平台,努力构筑城乡经济高度融合、工农联系高度紧密、三次产业高度协调的新型园区发展格局。具体说来,发展园区经济要做到“三个结合”:一是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坚持用园区龙头企业带动农业,用园区就业吸纳农民,用园区科技力量培训农民,全面建设新农村。具体来讲,要用足用活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优惠政策和措施,实现“三个一批”:按照市场化需求,围绕粮肉鱼、果蔬菜、竹木药等优势产业,发展园区加工型经济,带动一批品牌型的订单农业生产基地;按照产业化的要求,扶持神骏菌业、华立竹业、汉龙水电等一批龙头企业进园区扩大生产,拉长产业链,培育产业集群;按照规模经营的要求,引导土地合理流转,培育一批特色产业村、专业户和合作经济组织,实现园区发展与农业集约经营的对接。二是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要坚持园区规划与城镇功能提升并举,把工业园区纳入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做到工业园区建设和小城镇建设同步协调发展。雨溪、面铺小区要以现有建制为基础,进一步扩大城镇规划建设范围;板桥小区要依托连接高速公路的交通优势,重点发展邵板、邵毛两个工业带,形成集镇加工业带的发展态势。要坚持园区建设

与城镇建设用地利用并重,可以将园区建设用地作为城镇建设用地规划进行报批,或是通过土地流转报批农产品精深加工型园区用地,建立灵活机动、高效节约的土地使用机制。要坚持园区产业规划与特色产业培育并行,依靠工业园区的发展活力和扩张力,发挥园区集聚产业、集聚人口的“洼地”效应,带动城镇扩张和功能完善,带动一、三产业的发展。三是与项目建设相结合。项目是园区建设和对外开放的载体,也是实施“兴工强区”战略和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园区建设,一方面,要以重点工程为突破口,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凡属省、市、区实事项目和重点工程,都要尽可能纳入园区建设范围;凡是重点能源、交通、水利等项目,都要优先考虑园区建设需要。另一方面,要以项目招商为牵引,大力实施“出路和希望”工程。把招商引资作为园区发展的重中之重,通过以亲招商、以节招商、以商招商、网络招商等多种途径,引进大企业、大项目支撑和拉动园区经济,靠项目优化结构,靠项目增加效益,靠项目增强后劲,靠项目加快发展。

三、以强化机制为支撑,提供园区发展保障

完善机制是园区发展的保障。因此,要突出创新带动,增加资金扶持,依靠人才促进,努力构建园区发展的长效机制。一是完善政策机制引导园区发展。园区发展要以创新“引路”。要优化财税政策,探索市、区、乡三级财政分成体制改革,提高园区在新增地方税收中的分成比例,从根本上让利于园区,壮大园区及所在乡镇本级财力,增强园区滚动发展能力。要优化土地政策,加快土地流转,对入园高科技、高产出、高税收项目,制订切实可行的优惠政策;鼓励园区组建开发公司,以开发园区存量土地和资产为资本,面向社会进行滚动开发。要进一步完善激励政策,建立招商引资的奖惩和绩效考核机制,激发全区上下投身招商引资的积极性。要优化征地安置补偿政策,探索建立失地群众社保、医保制度,维护失地群众的长远利益。二是完善人才机制促进园区发展。园区发展要以人才“兴业”。首先要满足人才需求。既要专业技术上的高精尖人才,也要熟练工人;既要研发、生产环节上的人才,也要管理、销售环节上的强将。其次要加快人才建设。要走自主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的路子,充分发挥园区在吸纳人才方面的作用,制定优惠政策,引进一批园区产业发展的急需人才,培养一批专业技能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再次,要支持人才创业。要鼓励战略投资者、城市企业经理人到工业小区投资创业,引进“老外、老乡、老板”回乡发展,为他们营造宽松舒适、安全和谐的创业环境。三是完善投入机制扶持园区发展。园区发展要以投入“强身”。实行“适度性负债、多元化投入、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的方式,逐步加大财政投资和信贷资金对园区的投入;整合各种渠道的产业发展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鼓励和引导股份制融资、外资、民间资本等社会各类资金参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物业管理,形成投资、经营、回收的良性循环,逐步建立起“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实体经营、多元投入”的投融资机制。四是完善环境机制保护园区发展。园区发展要以环境“支撑”。我们要通过财政扶持园区基础设施、吸纳人才和技术、园区建设用地优惠等建设政策环境,通过打击假冒伪劣、欺行霸市、强买强卖建设市场环境,通过政务公开、代理服务、环境测评建设政务环境,通过诚信教育、民主管理,文明创建建设诚信环境,致力打造“生态园区、平安园区、诚信园区、和谐园区”,着力营造一种积极有为、奋发向上、亲商护商的园区投资氛围,着力营造一个文明开放、诚实守信、平安和谐的园区发展环境。

第三篇: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近年来,我们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以“一主三化”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狠抓打基础、管长远的根本性工作,坚持以项目建设推进“一主三化”,以招商引资推进项目建设,以“回归工程”推进招商引资,以环境建设推进“回归工程”,全县经济摆脱前些年低速徘徊的局面,进入了提速发

展的新阶段,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2005年,全县共实现生产总值22.6亿元,同比增长12.5,比全省平均增幅高1.6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9.2亿元,同比增长32.99;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增11家,总产值10.72亿元,增长31.96,是全省26个增幅在30以上的县市之一;增加值3.26亿元,增长32.99;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43.9,产销率达到96.07;销售收入8.48亿元,增长34.26;实现利润5680.8万元,增长37.62;完成各类招商引资项目155个,实际到位资金2.22亿元,同比增长41。2005年,我县被省政府确定为扩权县之一,县域经济基本迈入了产业优势明显、科技含量较高、经济效益较好、资源消耗较低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去年我县还被评为全省工业先进县、科技示范县、最佳金融信用县、城镇建设工作先进县、交通建设先进县、“阳光工程”先进县。纵观这几年的发展,我们主要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以“回归工程”为重点,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

通城县区位不优,交通不便,资源贫乏,招商引资受到诸多客观条件限制。为实现招商引资新突破,县委、县政府从实际出发,决定发挥打工经济的优势,实施“回归工程”,吸引外出打工有成者返乡创业。通城县常年有近10万人在外务工经商,其中一部分人经过多年打拼,不仅学到了技术,积累了资金,而且掌握了市场。据不完全统计,我县在广深地区经商办企业、当老板的近400人。为吸引他们回归创业,我们以乡情、亲情、友情为纽带,采取了“十个一”的措施,每年端午、中秋、元旦等节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给外出创业、工作人士写一封信、寄一张贺卡,联络感情;每年不定期上门走访、看望一次在外创业人士,亲自向他们宣传家乡招商引资政策,增进他们对家乡发展的了解,激发他们回归创业的热情;每年帮助在外创业人员解决遗留在老家的一些实际困难,比如照顾老人,调解乡邻纠纷等;每年到深、广等经济发达地区组织一次同乡联谊会,宣传招商引资政策,推广回归创业先进典型,推介发展项目;每年腊月28日,县委县政府都要把回乡的在外创业人员请到县城吃一顿团圆饭;每年正月上班以前,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都亲自上门拜年;每一个外出创业有成人员返乡,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都亲自接待;县委、县政府每一位领导都把移动电话号码公布给外出创业人员,以便他们及时联系;每一个乡镇和县直部门有一个招商专班或专人,通过老乡联谊会,主动与在外创业人士接触,力促他们回归创业。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家乡招商引资政策的引导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感化下,在亲情、乡情、友情的召唤下,一批在外创业人员走上了回归创业之路。三年来,全县招商引资共引进项目442个,引进资金13.52亿元,其中“回归工程”引回创业人员470多人,兴办各类企业398个,引进资金10.42亿元,“回归工程”项目个数占招商引资总项目数的90.04,“回归工程”资金占招商引资总额的77.07。“回归工程”不仅有效地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而且得到了上级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和新闻媒介的广泛好评。2005年4月,在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上,通城作为三个先进县市之一作了“‘实施回归’工程发展县域经济”的典型发言;5月份,全市县域经济工作会议在通城召开,现场检查“回归工程”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情况;10月份,湖北卫视连续三天在“新闻联播”节目中对通城“回归工程”进行了系列专题报道,新华社《半月谈》把“回归工程”总结为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三大模式之一。2006年元月1日,市委宣传部开展的“感动咸宁2005十大新闻”评选活动中,《“回归工程”点亮通城经济》被评为十大新闻之一。

二、以项目建设为重点,着力加快开发区建设

近两年来,在项目建设上,我们主要是大力实施“双十工程”:即每年规划新上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不少于10个,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不少于50,每年竣工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不少于10个,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不少于50。一是新思路建设开发区。我县工业区继被评为省管工业园区后,2005年又被省批准为通城经济开发区。为了使开发区整体上台阶,我们集中力量,修订了开发区近期及远景发展规划,冻结了园区内民房审批和建设,完善了园区内水、电、路、电话、电视、因特网等基础设施工程,同时,严把入区项目审核关,确保新上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环保政策,符合安全生

第四篇: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

第十九章 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

(五十九)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和先进技术,创新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整合现有资源,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加快终端设施普及,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实现多种方式接入互联网。重点加强农村学校信息基础建设,缩小城乡数字化差距。加快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升级换代。制定教育信息化基本标准,促进信息系统互联互通。

(六十)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加强网络教学资源体系建设。引进国际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网络学习课程。建立数字图书馆和虚拟实验室。建立开放灵活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创新网络教学模式,开展高质量高水平远程学历教育。继续推进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使农村和边远地区师生能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加快全民信息技术普及和应用。

(六十一)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制定学校基础信息管理要求,加快学校管理信息化进程,促进学校管理标准化、规范化。推进政府教育管理信息化,积累基础资料,掌握总体状况,加强动态监测,提高管理效率。整合各级各类教育管理资源,搭建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为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公众提供公共教育信息,不断提高教育管理现代化水平。

第二十一章 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

(六十六)组织实施重大项目。2010-2012年,围绕教育改革发展战略目标,着眼于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加强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为重点,完善机制,组织实施一批重大项目。

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均衡配置、合理布局。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集中开展危房改造、抗震加固,实现城乡中小学校舍安全达标;改造小学和初中薄弱学校,尽快使义务教育学校师资、教学仪器设备、图书、体育场地基本达标;改扩建劳务输出大省和特殊困难地区农村学校寄宿设施,改善农村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寄宿条件,基本满足需要。

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吸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从教;加强农村中小学薄弱学科教师队伍建设,重点培养和补充一批边远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急需紧缺教师;对义务教育教师进行全

员培训,组织校长研修培训;对专科学历以下小学教师进行学历提高教育,使全国小学教师学历逐步达到专科以上水平。

推进农村学前教育。支持办好现有的乡镇和村幼儿园;重点支持中西部贫困地区充分利用中小学富余校舍和社会资源,改扩建或新建乡镇和村幼儿园;对农村幼儿园园长和骨干教师进行培训。

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支持建设一批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提升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水平;完成一大批“双师型”教师培训,聘任(聘用)一大批有实践经验和技能的专兼职教师;支持一批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示范校和优质特色校建设,支持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校建设;支持一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学校建设,促进优质资源开放共享。

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加强中西部地方高校优势学科和师资队伍建设;实施东部高校对口支援西部高校计划;支持建设一批高等学校产学研基地;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和卓越工程师、医师等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继续实施“985工程”和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继续实施“211工程”和启动特色重点学科项目;继续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和“高等学校高层次创新人才计划”。

发展民族教育。巩固民族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成果,支持边境县和民族自治地方贫困县实现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重点扶持和培养一批边疆民族地区紧缺教师人才;加强对民族地区中小学和幼儿园双语教师培养培训;加快民族地区高中阶段教育发展,启动内地中职班,支持教育基础薄弱县改扩建、新建一批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支持民族院校建设。

发展特殊教育。改扩建和新建一批特殊教育学校,使市(地)和30万人口以上、残疾儿童少年较多的县(市)都有一所特殊教育学校;为现有特殊教育学校添置必要的教学、生活和康复训练设施,改善办学条件;对特殊教育教师进行专业培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启动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农村小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免除中等职业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学费;把普通高中学生和研究生纳入国家助学体系。

教育信息化建设。提高中小学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为农村中小学班级配备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建设有效共享、覆盖各级各类教育的国家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和公共服务平台;基本建成较完备的国家级和省级教育基础信息库以及教育质量、学生流动、资源配置和毕业生就业状况等监测分析系统。

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支持一批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支持在高校建设一批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引进一大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开展大中小学校长和骨干教师海外研修培训;支持扩大公派出国留学规模;实施留学中国计划,扩大来华留学生规模;培养各种外语人才;支持孔子学院建设。

(六十七)组织开展改革试点。成立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研究部署、指导实施教育体制改革工作。根据统筹规划、分步实施、试点先行、动态调整的原则,选择部分地区和学校开展重大改革试点。

推进素质教育改革试点。建立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有效机制;加强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建设;开展高中办学模式多样化试验,开发特色课程;探索弹性学制等培养方式;完善教育质量监测评估体系,定期发布测评结果等。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试点。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实行县(区)域内教师、校长交流制度;实行优质普通高中和优质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切实解决区域内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等。

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试点。以推进政府统筹、校企合作、集团化办学为重点,探索部门、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的机制;开展委托培养、定向培养、订单式培养试点;开展工学结合、弹性学制、模块化教学等试点;推进职业教育为“三农”服务、培养新型农民的试点。

终身教育体制机制建设试点。建立区域内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之间的沟通机制;建立终身学习网络和服务平台;统筹开发社会教育资源,积极发展社区教育;建立学习成果认证体系,建立“学分银行”制度等。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点。探索贯穿各级各类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途径;鼓励高等学校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支持有条件的高中与大学、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研究和试验,建立创新人才培养基地。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完善初中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探索实行高水平大学联考;探索高等职业学校自主考试或根据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注册入学;探索自主录取、推荐录取、定向录取、破格录取的具体方式;探索缩小高等学校入学机会区域差距的举措等。

现代大学制度改革试点。研究制定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施意见。制定和完善学校章程,探索学校理事会或董事会、学术委员会发挥积极作用的机制;全面实行聘任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实行新进人员公开招聘制度;探索协议工资制等灵活多样的分配办法;建立多种形式的专职科研队伍,推进管理人员职员制;完善校务公开制度等。

深化办学体制改革试点。探索公办学校联合办学、中外合作办学、委托管理等改革试验;开展对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试点;建立民办学校财务、会计和资产管理制度;探索独立学院管理和发展的有效方式等。

地方教育投入保障机制改革试点。建立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长效机制;制定各级学校学生人均经费基本标准和学生人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探索政府收入统筹用于支持教育的办法;建立教育投入分项分担机制;依法制定鼓励教育投入的优惠政策;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实行工资福利倾斜政策等。

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试点。探索政校分开、管办分离实现形式;合理部署区域内学校、学科、专业设置;制定办学条件、教师编制、招生规模等基本标准;推进县(市)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加强教育督导制度建设,探索督导机构独立履行职责的机制;探索省际教育协作改革试点,建立跨地区教育协作机制等。

第五篇: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

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

一、我区率先在保二小学、站四小学、石油小学配置交互式电子白板。并开展电子白板应用培训,使教师会用,愿意用,使学生喜欢上电子白板课,提高教学利用率和教学效率。并进一步开展电子白板课评比活动,使电子白板物尽其用,发挥最大效能。

二、2012年我区将接受教育强县区的检查,各校根据标准,我区将在各学科全方面配备新型信息化硬件设施,加快终端设施普及,大幅度提高教学装备水平。进一步完善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教育信息化环境。

三、对新添置设施如电子白板、投影等一系列新设备,将对设备的使用方法,保养方法以及在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对教师进行全方面的培训,真正的使新设备发挥新效能,体现教育信息化的作用。

四、抓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全区每个学校扩充1T的教育资源,基本实现基础教育公共资源库全面覆盖基础教学各学段、各学科、各版本教材的教学资源。建立互联互通的基础教育资源平台和基于互联网的教学资源库,大力推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使资源建设与资源使用紧密结合,以快速推进资源建设进度。

五、抓教育业务网络工程。要建成高速畅通教育业务网络体系,大力推进以县市区为基本单位的教育区域网建设,促进全区各学校真正实现“班班通”,努力建成教育区域网。

下载加快信息化建设进程,促进新型工业发展---5(精)word格式文档
下载加快信息化建设进程,促进新型工业发展---5(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发展新型工业加快转型跨越(2011.4.12)

    发展新型工业加快转型跨越近年来,我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追赶长浏望、领跑大湘南”目标,充分发挥区位交通和资源优势,着力转方式、调结构、促转型,大力推进新型工......

    关于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于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建议闫辉(2011年6月22日)城镇化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最具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在全县上......

    促进新型建筑材料产业加快发展实施方案

    促进新型建筑材料产业加快发展实施方案 新型建筑材料是在传统建筑材料基础上发展的新一代建筑材料,主要包括墙体材料、防火保温绝热材料、防水材料、装饰装修材料以及化学建......

    加快新型城建建设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加快新型城镇建设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临湘市羊楼司镇小城镇建设情况汇报 〈一〉 我们羊楼司镇地处湘北边陲。相传元朝年间,朝廷向南方推广养羊技术,在此建楼眺望,设司管理,而......

    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 缩小城乡差别

    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 缩小城乡差别一、新型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 新型城镇化就是推进城镇化由偏重数量规模增加向更加注重质量内涵提升转变,由偏重经济发展向更加注......

    加快信息化步伐实现新型工业化跨越发展

    加快信息化步伐实现新型工业化跨越发展一、以跨越发展的要求认识信息化的作用1.加快信息化步伐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必由之路。有助于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

    成武县大田集镇三项建设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

    成武县大田集镇三项建设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 一是加强新型社区建设。着力抓好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的合集新型社区开发建设,分两期进行开发建设,年内启动一期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

    加快“工业强县”进程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

    加快“工业强县”进程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惠及十几亿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为今后二十年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绘制了宏伟蓝图。作为元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