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历史教学中导学案使用效果的调查和改进措施(模版)
历史教学中导学案使用效果的调查和改进措施
江苏省淮阴中学姜艳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自己做主,不受别人支配,不受外界干扰通过阅读、听讲、研究、观察、实践等手段使个体可以得到持续变化(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与价值的改善和升华)的行为方式。然而在2005年通过对高一学生的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 90%以上的学生缺乏学习的自主权;•86.7%的学生没有主动学习的意识,处于盲目学习、•模仿学习阶段;91.2%的学生缺乏主动质疑、自主探究的精神;•32.4%的学生不能完整表述阅读方法、解答问题的基本方法,47.6%的学生虽能表述,但非常笼统,存在严重缺陷;67.53%学生对基本的学习方法缺乏了解;90%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的境地。在这种情况下,怎样才能在历史学科教学中突破常规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们找到了用学案来导学这种办法,并逐渐形成了有自己学校特色的“历史学科学案导学模式”。该模式是指在历史学科教学中,以历史教材为依据,以历史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大纲(课标)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
从2005年开始,我们历史组在历史教学中使用学案导学模式。我们设计的历史学案是由这样几个栏目组成的:考试说明要求、知识结构、基础知识梳理、重点难点点拨(知识整理与提升)、历史常识、学法指导、问题探究、学习反思、课堂延伸等。在具体使用的时候,是先课前发给学生进行预习用,然后课堂上配合教学使用。
到2017年我们的历史学案导学模式已经实践了几年了,到底效果如何,哪些地方是成功的,哪些地方是需要改进的,为此我们在高二年级又进行了一次关于历史学案使用情况的反馈调查。调查问题设计有二十二题,从回收的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来看总体反应较好,学生普遍认为用历史学案来导学的方法对他们的学习还是很有帮助的。但调查结果中有些情况也是很出乎我们的预料。比如在调查的问题中,我特别关注到这样几个问题:
1、对于学案的编写形式,你比较喜欢并希望开辟的栏目有(可以多选)A、考试说明要求 B、知识结构 C、基础知识梳理 D、重点难点点拨(知识整理与提升)E、历史常识 F、学法指导 G、问题探究 H、学习反思 I、课堂延伸
调查结果是最受欢迎的是基础知识梳理和重点难点点拨(知识整理与提升),其次是知识结构和考试要求说明。而最不受欢迎的则是历史常识和学习反思,其次是问题探究和课堂延伸。
基础知识梳理能被学生接受说明学生还是很重视基本知识的掌握,同时在重难点点拨上看来也起到了预期的效果。而知识结构包括学科整体知识结构、章节的知识结构和基本结构线索,这是学科知识的基本框架。通过这种设计,使学生对要学的知识有一个整体的宏观认识。考虑到学生的知识能力现状,我准备以后在设计时拟定好知识系统框架,适当留出空间给学生做笔记,预习,总结。但是对于历史常识和学习反思不受学生欢迎,我也进行了反思,其原因有二:一是我们补充的历史常识不够生动新颖,学生不感兴趣;二是现在应试教育下,对于这些对考试可能帮助不大,而仅是开拓学生视野的知识不愿意花时间阅读。看来以后在这个栏目上我们还要多下功夫找材料,尽量让补充的历史常识文字生动,内容除紧扣教材之外,还要材料新颖,让学生乐读乐看。至于学习反思,学生不喜欢做,当然是由于没有养成自我检查学习效果的习惯,这就要通过教师思想教育和加强检查来引导学生养成习惯,而且还可以让学生把这一做法推广到其它科目的学习中,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形成良好的习惯,并从中受益。而问题探究和课堂延伸不受欢迎其原因跟上面两个大体相同,看来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对学生自主探究精神的培养还很不够,学生只习惯于被动地被“填鸭”,而不愿意自己去主动探究,这种学习方法和态度上的不足,需要所有任课老师一起来贯彻给学生一种理念,并在具体课堂教学中渗透。如在完成“学案”中的问题基础上,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和补充见解。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平等交流,互相促进,教师发挥好主导作用,鼓励思考,总结解题技巧,引导正确思维。
2、对于基础知识梳理,你是否希望课前通过预习的形式自己解决?
A、是 B、否 C、视难度而定
选是的同学最少,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真正能在课前预习的人其实是很少的。原因不外两个方面,一是不重视历史学科的学习,二是自主学习精神不够。针对这个问题,我认为应该加强检查梳理基础知识,同时课堂上也要留出一些时间先让学生完成课前没有来得及预习的内容,再用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学习情况,让他们简单概括知识内容,并讲述学习时运用的方法和技巧,最后老师纠正错误,总结,完成他们对知识体系的再次构建。另外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前从“学案”得到启示提出一些问题,在课堂教学中也可以由感而发提出新的问题。问题提出后,由学生做答,讲出思路,再询问出题者对答案是否满意,由此引出出题者的意图和考查的知识点,老师再适当指导点评,由此引发出学生的创新求异能力。对于一些复杂的或学生很有兴趣的问题,可以留到课后继续借助各种手段获取材料和证实自己的观点,展开讨论,钻研,甚至表述成文,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层次。这样做其实也就达到了让学生愿意去用学案进行预习工作,从而达到学案的使用目标。
当然,由于我们的工作经验尚不足,有许多问题还没有作深入的研究,在今后的学案编写过程中,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思考如何让学生参与到学案的编写,这样既可以进一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可以让我们的学案更贴近学生学习的实情和具体需求。另外在学案的编写中如何更多地体现素质教育的内容等也是我们下一个阶段研究的重点内容。目前,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学同仁们开始接受并实地操作“教案学案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起步较早的一些,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教学相长,在不断的摸索和实践中,这种教学法会得到更多的提高和完善。而我们也将不断改进历史学案的编写,不仅使之真正成为对教和学有帮助的工具,同时也使我们的教学科研工作能更上一个新台阶!作者:江苏省淮阴中学姜艳 联系电话:***
第二篇:历史教学中导学案教学模式浅析
历史教学中“导学案”教学模式浅析
美国学者贺拉斯说过:“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想要硬塞的教师,不过是在锤打冰冷的铁”。他有利地鞭挞了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也向我们昭示必须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充满热情自觉主动地投入学习,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针对当前的高中教育在很多地方接近普及的现象,生源的质量相对下降,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日益严重。老师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目标的要求有一定的困难,就需要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笔者认为“导学案”式的教学模式应该是比较适用的。
一、使用“导学案”的好处:
(1)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为了使学生对历史感兴趣,我在“导学案”的末尾处插一个历史小故事,使学生深刻认识学习历史对总结历史经验、开阔视野,对学习各门社会科学及今后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是极为“有用”的。结合课堂教学向学生展现千百年来中外历史舞台上种种引人入胜的话剧,引导学生去逐步揭开许多千古之谜,认识历史现象的本质,使学生感到学习历史是极为“有趣”的,逐步养成对历史学科的感情。还要积极引导学生不断看到自己的进步,增长了哪些知识,学会了哪些技能,使他们感到学习历史确实“有得”。只要学生真正感到学习历史“有用”、“有趣”、“有得”,就会迸发巨大的力量,主动积极地去学习,去攀登。
(2)引导学生养成“多读、多思、多练”的学习习惯。学习历史要提倡“多读”,要广泛涉猎各种历史读物,观看历史影视戏剧,扩大 知识面。要“多思”。凡是要的历史现象历史事件,都要问一个“为什么?”为什么人文精神起源于古希腊?为什么中国的四大发明对中国产生的影响没有对世界产生的影响大?等等。这对学生深刻理解课文形成正确的历史要领揭示历史发展规律及树立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很有帮助。当然,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还要提倡学生相互议论,以便集思广益。要“多练”。只有做到课课练才能真正落实。
(3)督促学生“自学、自得、自进”
在教学中,严格要求学生“自学”,凡是学生力所能及的,必须让学生自己独立去解决,并使他们获得成功。如:导学案的填写。不这样做,就会扼杀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要求学生“自得”,对那些学生独立获得困难的新知识,应教学生以方法,使他们自己求得新知识。如:在学习每一课的时候,要求学生先明确本课课标要求,再构建知识框架,自主完成学案填写,解决探究问题等。要求学生“自进”,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把知识运用于实践,增长才干,求得进步。
怎样运用“导学案”教学呢?其具体方法如下:
(1)引导学生自学
自学关键是教师必须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自学方法,整个深层次教学的成败也在此一举。学生有能力自学,教师就可淡化知识的讲授,否则仍不脱传统历史教学模式的窠臼。在“学”与“导”的关系上,主要靠学生学,但关键又在教师“导”。“导”既要指向,即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自学,又要激趣,即激发学生学习有关课文的兴趣。如学习笔墨丹青一课,可以向学生展示各个阶段的书法图片,激发学生 的学习欲望。带着兴趣学习,快乐中掌握知识。
(2)学生自学中适时解疑
由于学生智力有一个发展过程,因此在学生自学过程中要加强指导和检查督促。关于自学方法的介绍也要逐步深入。对于实践学生要求能正确地阅读课文,能划出重要年代、地名、人名、事件,基本上能讲得出重大历史现象的或历史事件的过程及评价。特别是要鼓励引导学生在自学中提出问题。作为教师我很容易就把握了学生的思路,用简洁明确的语言加以指点,使其扫除思考障碍;或者直接解疑,这都会使学生产生心理上的愉悦感,进一步融洽了师生关系并强化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学生提出:“为什么中国的四大发明会对世界历史产生如此大的影响?”,这属于分析理解型的问题,不能一下给出答案。我先引导学生分析蒋介石的阶级本质。然后剖析当时中国社会的现实及国际形势,从而引导学生最终得出正确结论。
(3)教师精讲
这一环节最大特点是“精”。内容要精,语言也要精。主要是向学生传授教材的知识结构。为了节省时间,我通常将知识结构预先写在幻灯片或小黑板上向学生演示讲解。不是讲具体的知识点而是讲教材内容的“框架”。一段时期后,在课后打出幻灯,让学生自己对照结构优化其自学笔记。在精讲过程中发现有独创性的学生自学笔记及时予以表扬,激发学生的思维创造力的发挥。因实践生知识和能力水平所限,不能多角度深层次地分析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这些内容都是我要精讲的部分。如历史事件的背景,性质、影响的分析和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政治主张的剖析等等都是我在讲授中引以重视的。在讲课中我 力求语言精练、点到为止,让学生独立感悟。
(4)反复演练
练习的目的是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检查教学效果。一节课的成败关键是在学生是否理解和掌握了历史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练习引导学生探索历史事件发展的规律。这部分必须紧扣一节课的能力培养目标,巧设疑问。以《理性之光》为例为设如下提问:
(1)启蒙运动兴起的原因?
(2)启蒙运动的高潮?
(3)启蒙运动的扩展?
(4)启蒙运动了历史意义?
通过上述问题的分析练习使学生认识到经济发展是阶级斗争的直接动力,掌握了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分析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这些疑问可在精讲中提出,也可在前一节课上就提出让学生带着疑问投入自学、效果更好,也更省时。
实践历史教材的改革为导学式教学创造了条件。新教材增加了大量的地图、插图和文献材料,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通过自学掌握基
第三篇:历史组改进措施
历史组改进措施:
1、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
平时教学中以课本为主,在考试中,基础知识部分是占主体的,掌握基础知识是学生综合运用,灵活掌握知识的前提,是学生取得好成绩的前提。在教学中注意加强对知识点的圈点勾画,反复训练,以每个学生都能熟练地掌握为前提,尤其是对于学困生,尽力让他们掌握最基础的知识。
2、要求学生端正学习历史的态度。
从期中考试试卷分析中看出有的材料题学生没有看题就放弃了。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教育学生要端正学习历史的态度,告诉他们学习历史的简便方法。
3、强化训练。广泛收集资料,进行筛选整合,针对学生的弱点,进行强化训练,适时组织复习和检测,巩固知识,深化理解。
4、加强做题技巧的讲解。
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训练学生的答题技巧,传授解题方法,尤其是材料题,多训练多指导,力争使学生能够从容答卷,减少失误。
5、个别辅导。对差生进行个别辅导,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促进全年级整体水平的提高。
6、加强合作。多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取长补短,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学生间,加强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学生间的互补作用,提高课堂效率。
第四篇:地理高效课堂中导学案的编写及使用
地理高效课堂中导学案的编写及使用
我校的课程改革在经历探索、实践、总结、创新后,已卓有成效。此次我校的地理课程改革主要从导学案的编写及使用入手,并逐步进行了调整和优化。
我校根据徐烛臣校长的建议,创建了东山中学“双向五环四维学案”,主要包括自主学习、小组合学、展示探学、拓展延学、归纳复学等五个环节。应用这一导学案后,学生在课堂上不但获得了知识,找回了自信,还拓展了思维深度,提高了综合能力。东山中学地理导学案是按照学生的学习过程而设计的,充分体现了课前、课中、课后的发展和联系,实现了教与学的最佳结合。
下面我就以“俄罗斯”相关知识的教学为例,谈谈地理高效课堂中导学案的编写及使用。
环节一:自主学习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给学生留出充足的独立看书的时间,引导学生结合自学指导阅读课本图文资料,并对知识重难点进行标记,记下自己的疑问,从而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整体的感知。另外教师还要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空间,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调动学生求知的积极性。自主学习环节的问题多以填空的形式呈现,是最简单的问题,学生可独立完成。例如,①海陆位置:俄罗斯横跨亚欧大陆的______,北临_____洋,东临_____洋,面积超过17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_____国家。②纬度位置:俄罗斯纬度介于_____和_____(温度带)之间,北极圈穿过其北部,大部分位于_____带,属于_____(高、中、低)纬度区。③气候特征:俄罗斯以_____气候为主,该气候的特点是:冬季_____,夏季_____。
自主学习环节可以使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更快、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有效节省时间。
环节二:小组合学
在这一环节中,每个小组都要提出问题,并让其他小组解决。对于难以解决的问题,教师可组织全班学生进行分析、讨论,从而达成共识,得出结论。如果各小组在自主学习时没有遇到任何问题,那么这一环节可改为小组背诵。小组合学的方法多种多样、灵活多变,教师不必拘泥于一种模式。
环节三:展示探学
阅读课文及图表,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例如,分析俄罗斯的气候特征:俄罗斯有哪些气候类型?哪种气候类型分布最广?
此环节是第一环节的延伸,自主学习环节只是对课文内容的浅显认知,但展示探学环节则需要看图说话,结合图表学习知识。对此,教师可利用地理挂图,让学生对俄罗斯的多种气候类型有个直观的了解。我在处理这一环节时,通常先委派各组组长给本小组成员全面细致地讲解关于俄罗斯气候特征的知识,然后让各小组派代表到挂图前指出俄罗斯的气候分布,以加深学生对俄罗斯气候特征的认识。展示探学环节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环节四:拓展延学
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引导小组成员讨论、展示、补充,并适时点拨。例如,教师可引导学生读莫斯科、雅库茨克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比较两地的气候差异;分析俄罗斯气温和降水从西到东、从南到北的变化趋势,以及产生这种变化趋势的原因。
这一环节相比上一环节难度又加深了一点,所以此环节必须在小组交流讨论的基础上完成。对于拓展延学环节中的疑难问题,学生需要根据课本知识,通过交流、讨论来解决。各小组要选派代表展示组内探究成果,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进行总结、点拨,以提高拓展延学环节的形象性、生动性。
环节五:归纳复学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先引导小组成员思考本节课的知识点,画出思维导图,然后选出最完善的思维导图,并把它归入整本教材的思维导图之中。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及时将新学的知识归入已有的知识体系,形成系统的地理学科知识网络。
任何事情都会经历一个由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我校的地理导学案也经历了飞速的、蜕变性的发展,由原来简单的“框架式学案”逐渐发展成为如今的“双向五环四维学案”。当然,我校地理导学案的成功编写离不开东山中学课改小组的正确领导以及教研组成员的群策群力,使用这一导学案后我校学生的学习更具层次性了,教师的教学更具针对性了。
第五篇:仙河初中导学案编写和使用要求
仙河初中导学案编写和使用要求
一、导学案编写要求:
(一)设置四个级别:
A级:识记级,要求学生在课前时间必须解决。由学生自主独立完成。B级:理解级,要求学生能把新知识与原有知识和生活挂钩,形成融会贯通的衔接。由学生合作学习完成。
C级:应用级,学以致用,能解决例题和习题。由学生展示探讨完成。D级:拓展级,要求学生能把知识、经验和社会以及生活实际挂钩。由教师点拨学生完成。
(二)体现四个特点:
1、问题探究是关键:。能起到“以问拓思,因问造势”的功效,并能帮助学生学会如何从理论阐述中掌握问题的关键。
2、知识整理重点:让学生学会独立地将课本上的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整理归纳,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
3、阅读思考是特色;
4、巩固练习是着力点:在探索整理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进行一些针对性强的巩固练习。
(三)遵循六个原则:
1、主体性原则(了解学生基础、利于学生学习、难度适合学生实际)
2、问题化原则(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层次梯次化,梯次渐进化)
3、参与化原则(创造人人参与的机会,激励人人参与的热情,提高人人参与的能力,增强人人参与的意识,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
4、方法化原则(既有学习内容的指导与要求,又有学习方法的指导)
5、层次化原则(学案有梯度、要求有层次、思维要深入)
6、激励性原则(多一些激励的话语)
(四)编写的基本环节:
1、学习目标 :以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为主。
目标的制定要明确具体,而且可操作、能达成,具有可检测性,使本节内容、当堂检测题能够与之相对应。不要用“了解、理解、掌握”等模糊语言,要用“能记住”、“能说出”、“会运用”等可检测的明确用语。
2、重点、难点:
观察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背景,预测可能会出现的难点,根据考纲、课程标准,确定重点,提醒学生重点应掌握的问题。
3、知识链接:前置测评、诊断检测
扫清学习新知识的障碍,为新知学习做好铺垫。可以是小测试题形式,也可以补充学习本节相关的知识。
4、学法指导:对学生自我学习的重要指导
包括课堂上学生要重点看的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图片等,学习方法、记忆方法、理解角度、理论活用等活动的指导及疑难问题的索引、提示。
5、导学过程:
体现导学、导思、导练的功能。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
6、学习小结:知识结构整理归纳
对本节课所学知识、方法、规律的总结,在课堂上完成教学任务后进行,由学生在教师启发、引导下完成。
7、达标检测 :
达标检测题的编写及使用的具体要求:题型要多样,量要适中;紧扣考点,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难度适中,即面向全体,又关注差异;规定完成时间,要求独立完成;注重及时反馈矫正。
8、自主反思:
突出反思重点,一般应有知识盘点、易错点整理、心得感悟等。
二、导学案的使用要求:
(一)导学案的使用流程:
1、提前一周进行。周一上午由备课组长根据下一周的教学进度、课时来分配编写任务,周四前备课组集中讨论,由备课组长审核、定稿,编写人、审核人分别在导学案署名后打印。
2、提前一天下发给学生进行预习,课前抽批,了解学情,进行复备。
3、课后收交批阅,了解学情,课后反思、进行修订。
(二)科学使用方法:
1、学案导学:学生自学教材,完成导学案中的“基础整合”部分。
2、课堂导学:根据不同的知识和要求采取不同的导学方式。①对简单的适合学生自学的知识,指导学生阅读课本自学完成。②对重点知识,采取师生间、生生间互动、研讨、交流的方式进行。③对学生无法自学或生生、师生无法解决的问题,采取精讲点拨的方式,并适时启发、点拨,诱导。
④对由探究得出结论的部分,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对结论进行总结、归纳。
3、课后巩固:分为当堂反馈练习和课后提升两个部分。
①当堂反馈练习尽量在课上让学生独立完成。一方面让学生有及时而适当的训练,达到“当堂达标”的目的;另一方面,可让教师获得直接的反馈信息,为课后的教学、指导提供信息。
②课后提升部分的题目编写要有层次性,针对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题目作为课后的练习巩固。
4、对学生的要求,并养成习惯:
第一、课前。认真预习新课,大胆尝试自行解决“学案”中的准备环节,提前尝试“探究活动”和问题准备,做好向老师或其他同学质疑的思想准备,也就是说做好课前的各种学习期待。
第二、课上。根据导学案的各个环节认真学习,在合作学习中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第三、课后。经常做学习方法和解题规律的积累,在学案后的空白处写一下心得体会或者收获,并从中找寻规律,提高自己。
仙河初中 2013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