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节约能源管理条例

时间:2019-05-15 01:49: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江苏省节约能源管理条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江苏省节约能源管理条例》。

第一篇:江苏省节约能源管理条例

江苏省节约能源条例

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江苏省节约能源条例》的决定 2004年8月20日江苏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

江苏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决定对《江苏省节约能源条例》作如下修改:

一、将第十二条修改为:“对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三千吨标准煤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在进行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时,节能主管部门应当组织有关专家或者专业机构对其合理用能专题论证作出评价,达到规范要求的,依法审批的机关方可批准建设。设计、建设单位必须遵守合理用能标准和节能设计规范,不得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设备和产品。项目建成后,达不到合理用能标准和节能设计规范要求的,限期整改。”

二、将第十五条修改为:“兴建有较高技术和安全要求的农村能源利用工程,其技术方案应当经农村能源主管部门审核;涉及行业管理的,应当严格遵守专业技术标准及相关的行业 管理规定。”

三、将第二十条修改为:“节能监测机构应当依法设立,并依法经过国家或者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计量认证。”

四、将第四十三条修改为:“违反本条例第二十条规定,未取得计量认证擅自从事节能监测业务的,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责令改正,并可以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

五、将第四十四条修改为:“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被监测单位拒绝监测的,由节能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予以警告;节能技术服务单位提供虚假的数据和分析报告或者强制提供服务、扩大服务项目的,由节能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可以处以一万元以下罚款。” 本决定自2004年9月1日起施行。

《江苏省节约能源条例》根据本决定作相应修改,重新公布。

江苏省节约能源条例

(2000年6月30日江苏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根据2002年4月24日江苏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关于修改〈江苏省节约能源条例〉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04年8月20日江苏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江苏省节约能源条例〉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了推进全社会节约能源,合理有效地利用能源,保护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能源开发、利用、管理及其相关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节约能源是本省发展经济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

节能工作应当遵循市场导向、结构优化、技术进步、公众参与、依法管理的原则。

第四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制定节能计划和能源投资计划,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推进节能技术进步,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本地区国民经济向节能型发展。

第五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经济贸易管理部门(以下简称节能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节能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计划、科技、财政、建设、环保、质量技术监督、农业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做好节能监督管理工作。

第六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节能宣传和教育,普及节能科学知识,增强全民的节能意识。

对在节能及其科学技术研究、技术推广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第二章节能管理

第七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节能工作的领导,部署、协调、服务、监督节能工作,推动能源的合理利用。

第八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能源建设的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择优选择能源投资项目,优化能源消费结构,鼓励开发利用天然气、洁净煤等清洁能源和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加强农作物秸秆等生物质能和可燃废弃物的综合开发利用,并加强能源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

第九条鼓励、支持发展高附加值、低耗能的产业和产品;对高耗能的产业和产品,应当加快结构调整或者技术改造,降低能耗。

第十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安排节能资金,用于支持能源的合理利用、节能新技术推广、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

第十一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进行城市热力规划,推广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和集中供冷,提高热电机组利用率,发展热能梯级利用技术,热、电、冷联产技术和热、电、煤气三联供技术,提高热能综合利用率。

新建的开发区和有条件的城镇、住宅区,应当集中供热。在集中供热范围内,除科研、生产特殊需要经节能、环保主管部门批准外,不得分散新建锅炉,现有的锅炉应当限期淘汰。

集中供热单位应当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合同的约定,保证正常、安全、可靠地供热。

第十二条对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三千吨标准煤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在进行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时,节能主管部门应当组织有关专家或者专业机构对其合理用能专题论证作出评价,达到规范要求的,依法审批的机关方可批准建设。设计、建设单位必须遵守合理用能标准和节能设计规范,不得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设备和产品。项目建成后,达不到合理用能标准和节能设计规范要求的,限期整改。

第十三条禁止新建、改建、扩建国家明令禁止的小冶炼、小电镀、小水泥、小造纸等技术落后、严重浪费能源和污染环境的项目。已建成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责令限期关停或者转产。

鼓励和引导铸造、锻造、电镀、热处理等高耗能、易污染的 行业实行专业化生产。

第十四条节能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加强对淘汰期内的耗能过高的设备和产品的监督管理,定期公布推荐使用的用能设备和产品名录,限期淘汰国家公布的落后的工艺、设备和产品。

第十五条兴建有较高技术和安全要求的农村能源利用工程,其技术方案应当经农村能源主管部门审核;涉及行业管理的,应当严格遵守专业技术标准及相关的行业管理规定。

第十六条省节能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根据科学、合理的原则,对全省耗能较高的产品制定并公布单位产品能耗限额。

市、县节能主管部门可以会同有关部门,对本地区主要产品制定单位产品能耗定额,指导、促进用能单位节约能源。

第十七条对有关节能的技术要求,没有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可以根据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原则,组织制定地方标准。鼓励企业制定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地方标准的企业标准。

第十八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加强能源消费和利用状况的统计工作,定期公布主要耗能产品的单位产品能耗等状况。

统计机构、节能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应当互相配合,建立科学的能源管理信息系统,提高能源信息的利用率。

第十九条节能主管部门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对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五千吨标准煤以上的重点用能单位的能源利用情况和单位产品能耗限额进行监督检查,对其能源管理人员组织业务培训和考核。

对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三千吨标准煤以上不满五千吨标准煤的用能单位,可以参照重点用能单位进行管理。

第二十条节能监测机构应当依法设立,并依法经过国家或者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计量认证。

第二十一条节能主管部门可以委托节能监测机构对用能单位的能源利用状况进行监测,被监测单位不得拒绝监测。受委托的节能监测机构不得向被监测单位收费,所需费用由委托的节能主管部门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予以落实。

用能单位因自身节能工作需要可以自行选择节能技术服务单位及其服务项目。节能技术服务单位应当客观、公正地提供用能单位能耗的有关数据和分析报告,不得强制提供服务、扩大服务项目或者擅自提高收费标准。第三章合理使用能源

第二十二条用能单位应当遵守节能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能源管理制度,建立节能工作责任制,加强科学管理,采用节能新技术、新工艺,逐步淘汰耗能高的旧设备,有效地降低能耗和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用能单位应当优先使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第二十三条用能单位应当配备相应的计量器具和必要的检测设备,严格能源计量管理;建立能源消耗原始记录、统计台帐和经济核算;定期对主要用能设备以及本单位的能源利用状况进行技术和经济分析。

重点用能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定期向节能主管部门报送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并抄报其他有关部门。

第二十四条用能单位应当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本单位的节能奖励。奖励资金从所节约的能源价值中依法提取,计入生产成本。

第二十五条企业可以向法定认证机构提出用能产品节能质量认证申请;对认证合格的产品,在省内优先推广使用。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冒用节能质量认证标志。

第二十六条生产耗能较高产品的单位应当遵守国家和省依法制定的单位产品能耗限额。重点用能单位应当根据能耗定额指标,完善能耗定额管理制度,加强内部考核和能源消耗成本管理。

第二十七条服务行业应当在保证服务功能的前提下,选用能源利用效率高、能耗低的产品或者服务方式、服务项目,并加强对耗能设备使用和维修的管理。

第二十八条机动车辆、船舶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能耗标准;超过标准的,应当予以改造或者更新。

第二十九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履行节能义务,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生产、销售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产品;

(二)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设备或者将淘汰的设备转让给他人使用;

(三)超过单位产品能耗限额用能;

(四)无偿使用企业生产的电、煤气、天然气、煤、热力等能源或者实行包费制。

第四章节能技术进步

第三十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地区的实际确定节能的重点和方向,并将节能技术研究、开发、推广纳入政府的科学技术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规划。

第三十一条节能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根据本地区节能的重点和方向,确定节能技术进步的导向目录,组织实施

节能示范工程,引导用能单位和设计单位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工艺、设备和材料。

第三十二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在科技资金中安排节能资金,专项用于先进节能技术研究。

对国家和省确定的重点节能技术进步项目,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在资金、信贷和减免行政性收费等方面予以支持。

第三十三条鼓励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研究开发新能源技术和节能新技术,多渠道开展节能信息与技术交流,引进消化先进的节能技术、设备和材料,推广节能新技术和新产品。

鼓励外商投资研究开发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

第三十四条培育和规范节能技术市场,建立健全节能技术服务体系,发挥技术服务机构的作用,加强节能技术信息引导,加速节能科技成果的转化。

第三十五条企业的节能技术开发费按照实际发生额计入管理费用。

重点用能单位和生产量大面广用能产品的企业,应当制定利用先进节能技术的目标和措施,将节能技术改造作为企业技术进步的重点。

第三十六条生产用能产品的单位应当加强产品设计和开发,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高性能材料,降低产品的使用能耗,提高产品质量,开拓节能产品市场。

第三十七条鼓励利用余热、余压、垃圾和低热值废弃物生产电力、热力;生产的电量符合上网要求的,由电网经营部门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优先认购。

第三十八条能源生产经营单位和用能单位应当积极采用计算机控制、电机调速、节能照明等技术成熟、效益显著的通用和专用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第三十九条设计、建造建筑物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节能规定,采用节能型建筑结构、材料、器具和产品,提高保温隔热性能和采暖、制冷、照明、动力、炊事等设备的能源利用率,积极推广节能型建筑物,建设节能建筑示范工程。

住宅建设应当积极推广太阳能应用技术,预设相应管道等设施。

城镇的垃圾、污水处理工程建设,有条件的应当推广应用先进的生物技术,兴建沼气净化等工程。

第四十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农村能源建设和资源综合利用,鼓励开发推广农作物秸秆等生物质气化和碳化、太阳能利用、沼气及其综合利用等能源技术。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四十一条在集中供热管网覆盖的地区新建燃煤供热锅炉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或者限期改正,可以处五万元以下罚款;未经批准擅自在集中供热管网覆盖的地区新建其他类型锅炉的,由节能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可以处一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二条违反本条例第十二条规定,设计单位在设计中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设备和产品的,由节能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由有关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四十三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条规定,未取得计量认证擅自从事节能监测业务的,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责令改正,并可以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四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被监测单位拒绝监测的,由节能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予以警告;节能技术服务单位提供虚假的数据和分析报告或者强制提供服务、扩大服务项目的,由节能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可以处以一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五条违反本条例其他有关规定,法律、行政法规有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十六条本条例规定由节能主管部门行使的行政处罚权,除第四十四条外可以委托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十九条规定条件的节能监测机构行使。

第四十七条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提起诉讼,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四十八条节能监督管理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六章附则

第四十九条本条例自2000年9月1日起施行。

第二篇:江苏省合同能源管理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江苏省合同能源管理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中国合同能源管理网-2012-1-31 15:17:10

江苏省合同能源管理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推进我省合同能源管理工作,规范和加强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根据《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建 [2010]249号),并结合我省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财政奖励资金(以下简称财政奖励资金)包括中央财政奖励资金和含省财政配套奖励资金。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合同能源管理,是指节能服务公司与用能单位以契约形式约定节能目标,节能服务公司提供必要的服务,用能单位以节能效益支付节能服务公司投入及其合理利润。本办法支持的主要是节能效益分享型合同能源管理。节能服务公司,是指提供用能状况诊断和节能项目设计、融资、改造、运行管理等服务的专业化公司。

第二章 部门分工与职责

第四条 财政奖励资金的使用管理由省财政厅和省经信委共同负责。省财政厅负责省级配套资金的预算安排和财政奖励资金的使用拨付管理,并会同省经信委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绩效考核和监督检查。省经信委负责确定每财政奖励资金的使用方向,对专项资金支持项目的进展情况实施监督、跟踪服务与绩效评估。会同省财政厅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确定的奖励资金规模内组织专项资金项目的申报、评审,并审核确认项目年节能量。市县经信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负责对申报财政奖励资金项目初审、上报,对所确定的扶持项目进行检查、验收,并对项目实施效果进行总结评价。

第三章 财政奖励资金支持对象、范围和方式

第五条 支持对象。财政奖励资金支持的对象是实施节能效益分享型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节能服务公司。

第六条 支持范围。财政奖励资金用于支持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实施的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以及公共机构节能改造项目。已享受国家及我省其他相关补助政策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不纳入本办法支持范围。

第七条 符合支持条件的节能服务公司实行审核备案、动态管理制度。节能服务公司向公司注册所在地市级节能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市级节能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进行初审,汇总上报省经信委、财政厅。对符合国家支持条件的节能服务公司,由省经信委会同财政厅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由国家审定公布。

第八条 财政奖励资金补助形式及标准。财政对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按年节能量和规定标准给予一次性奖励。奖励资金主要用于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及节能

服务产业发展相关支出。奖励资金由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共同负担,其中:中央财政奖励标准为240元/吨标准煤,省级财政配套奖励标准为 60元/吨标准煤。项目所在市县可视情况适当提高奖励标准,所需资金由市县财政承担。

第四章 申报条件

第九条 申请财政奖励资金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须符合下述条件:

(一)节能服务公司投资70%以上,并在合同中约定节能效益分享方式;

(二)单个项目年节能量(指节能能力)在10000吨标准煤以下、100吨标准煤以上(含),其中工业项目年节能量在500吨标准煤以上(含);

(三)用能计量装置齐备,具备完善的能源统计和管理制度,节能量可计量、可监测、可核查。

第十条 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项目不予支持。

(一)新建、异地迁建项目。

(二)以扩大产能为主的改造项目,或“上大压小”、等量淘汰类项目。

(三)改造所依附的主体装置不符合国家政策,已列入国家明令淘汰或按计划近期淘汰的目录。

(四)改造主体属违规审批或违规建设的项目。

(五)太阳能、风能利用类项目。

(六)以全烧或掺烧秸杆、稻壳和其它废弃生物质燃料,或以劣质能源替代优质能源类项目。

(七)煤矸石发电、煤层气发电、垃圾焚烧发电类项目。

(八)热电联产类项目。

(九)添加燃煤助燃剂类项目。

(十)2007年1月1日以后建成投产的水泥生产线余热发电项目,以及2007年1月1日以后建成投产的钢铁企业高炉煤气、焦炉煤气、烧结余热余压发电项目。

(十一)已获得国家其他相关补助的项目。

第十一条 申请财政奖励资金的节能服务公司须符合下述条件:

(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以节能诊断、设计、改造、运营等节能服务为主营业务,并通过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审核备案;

(二)注册资金500万元以上(含),具有较强的融资能力;

(三)经营状况和信用记录良好,财务管理制度健全;

(四)拥有匹配的专职技术人员和合同能源管理人才,具有保障项目顺利实施和稳定运行的能力。

第五章 资金申请和拨付程序

第十二条 节能服务公司在实施财政奖励专项资金项目前,需将项目实施方案和合同文本复印件经项目所在市县节能主管部门报省经信委备案。

第十三条 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完工后,节能服务公司向项目所在市县节能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同时报送“江苏省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专项资金申请报告”,及项目所需的其他材料和相关凭证。资金申请报告应包括内容:公司概况、近

两年工作实绩;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建设方案、主要设备、项目总投资;项目实施前后能效对比分析、项目形成的效果和节能量等。相关材料和凭证:江苏省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申请表(格式见附1);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项目合同(符合《合同能源管理技术通则》要求);项目竣工验收材料;项目节能效果检测报告或用户报告;项目实施发票(服务公司购买设备等发票和被服务单位付款发票)。

第十四条 市县节能主管部门、财政部门联合对申报项目进行审核、汇总,并正式行文上报省经信委和省财政厅。项目申报单位为省属的,经其主管部门同意后向省经信委、财政厅申报。省经信委和省财政厅组织有关专家对上报的项目进行评审,对通过专家评审的项目,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对项目实施情况和节能量进行核查,依据审核意见,确认项目年节能量。

第十五条 省财政厅根据审核结果,据实将中央财政奖励资金和省财政配套奖励资金拨付给节能服务公司,并在季后10日内填制《合同能源管理财政奖励资金安排使用情况季度统计表》(格式见附2),报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

第十六条 每年2月底前,省财政厅会同省经信委根据上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实施及节能效果、中央财政奖励资金安排使用及省财政配套资金等情况,编制《合同能源管理中央财政奖励资金清算情况表》(格式见附3),以文件形式上报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

第六章 监督管理及处罚

第十七条 省经信委会同省财政厅组织对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实施情况、节能效果、资金使用以及合同执行情况等进行检查。并适时组织对地区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情况及资金使用效益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作为下一资金安排的依据之一。

第十八条 各市县财政部门、节能主管部门要建立健全监管制度,加强对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和财政奖励资金使用情况的跟踪、核查和监督,确保财政资金安全有效。

第十九条 节能服务公司对财政奖励资金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应按有关财务规定妥善保存有关原始票据及凭证备查,对主管部门的专项检查,应主动配合做好相关工作,并提供相应的文件资料。对弄虚作假、骗取财政奖励资金的节能服务公司,除追缴扣回财政奖励资金外,将取消其财政奖励资金申报资格,并追究法律责任。

第二十条 财政奖励资金必须专款专用,任何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截留、挪用。对违反规定的,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处罚。

第七章附则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由省财政厅、省经信委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施行。

第三篇:江苏省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工作方案

江苏省关于全面推进节约集约用地的意见

2014年07月14日 21:12:34 来源: 江苏国土资源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总书记对江苏提出的“深化产业结构调整、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三项重点工作要求,紧紧围绕“两个率先”和“八项工程”新部署,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进一步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健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切实做好保护资源、节约集约、维护权益、改革创新工作,现就全面推进节约集约用地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精神,以节约集约利用资源为路径保障科学发展,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坚持尽职尽责保护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尽心尽力维护群众权益,将节约集约用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按照“坚守底线、积极稳妥、试点先行”的原则,合理控制土地开发强度,严守耕地保护数量和质量红线、永久基本农田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和城市发展边界线,全力实施 “空间优化、五量调节(控制总量、优化增量、盘活存量、用好流量、提升质量)、综合整治” 节约集约用地三大战略,整合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体系,实现节地水平和产出效益双提升(简称“双提升”行动计划),在更高层次上探索建立具有江苏特色的节约集约用地模式,着力形成规模集中、要素集聚、产业集群、用地集约、效益集显的新格局,推动“八项工程”取得更大成效,努力开创江苏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二)主要目标

——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健全耕地保护责任制度,严格划定和保护永久基本农田,落实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任务,优化耕地和基本农田布局,强化耕地数量和质量占补平衡,确保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耕地和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保障粮食安全。到“十二五”期末和“十三五”期末,高标准基本农田面积分别达到2365万亩和4275万亩。——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不断优化。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整体管控,优化空间结构,控制开发强度,严格划定城市发展边界,促进人口有序集疏、产业合理集聚、空间高效集约,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建设,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最大程度地发挥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认真落实土地开发强度控制要求,确保全省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占全省国土面积比例不低于20%。

——节地水平和产出效益显著提升。全面推进“空间优化、五量调节、综合整治”三大战略,节地水平和产出效益保持全国前列。“十二五”时期,全省单位GDP占用建设用地降低31%,建设用地地均GDP产出水平力争提升50%,盘活利用存量建设用地总规模80万亩;在此基础上,“十三五”时期全省单位GDP占用建设用地再降低33%,建设用地地均GDP产出水平再提升50%。节地水平和产出效益保持全国前列。

——节约集约用地制度机制更加健全。落实和完善“规划管控、计划调节、标准控制、市场配置、政策鼓励、监测监管、考核评价、共同责任”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全面推进土地利用和管理法制化、信息化、规范化建设,为提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创造条件。

二、主要任务

(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统筹协调区域土地利用。试点“多规合一”,探索形成统一衔接、功能互补、相互协调的规划体系,统筹谋划人口城镇化、产业发展、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推进国土集聚开发、分类保护和综合整治,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节约集约型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为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和农业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严格执行生态红线区域保护,从根本上预防和控制各种不合理的开发建设活动对生态功能的破坏。根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发展目标和开发强度,科学配置土地资源。苏南地区与转型升级率先发展目标相适应,编制实施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设苏南节约集约用地示范区,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加大城乡建设用地整治挖潜力度;苏中地区与融合发展特色发展相适应,合理安排新增建设用地,调整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推进土地资源综合统筹和合理配置;苏北地区与跨越发展全面发展相适应,适度增加新增建设用地,重点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鼓励合理使用未利用地。充分发挥沿海地区区位独特、后备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坚持依法依规、科学合理综合开发利用滩涂资源,优先保护生态空间,合理拓展农业空间,统筹安排建设空间。按照陆海统筹要求,编制实施沿海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滩涂资源,促进江苏沿海地区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

——优化城乡土地资源配置。探索实行人地挂钩政策,以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为目标,从严合理控制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科学划定城市发展边界,调整优化现有城镇各业用地内部结构,着力促进人的城镇化,将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村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城镇化地区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外来人口进入城镇定居规模挂钩,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格局。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和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的基础上,鼓励引导有条件地方的农户将集体资产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及住房置换成股份合作社股权、社会保障和城镇住房。优化城乡建设用地和农业用地空间布局,开展建设用地普查,摸清建设用地存量家底,为盘活存量奠定坚实基础,着力释放存量建设用地空间,提高存量建设用地在土地供应总量中的比重,实现土地集约高效利用。

——强化规划管控引领作用。城乡建设、区域发展、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等相关规划涉及土地利用的内容,应当符合节约集约用地要求,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制定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办法,充分发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总体规划对城乡用地规模、结构和布局的统筹管控作用,进一步落实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制度,完善规划目标实现措施。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管制分区以及地块所在区域的规划主导用途作为土地审批土地利用规划审查的依据,增强规划实施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建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估修改制度,全面评价规划实施情况。确需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必须在不突破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的前提下,按照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办理。鼓励线性基础设施并线规划、集约布局。

(二)切实落实耕地保护责任

——加强耕地保护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和基本农田划定任务,以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为基础,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实现数量管控、质量管理和生态管护目标,确保粮食安全。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激励机制,探索逐步建立耕地保护基金制度,促进耕地尤其是基本农田的保护。探索“以补代投、以补促建”土地整治模式,促进和落实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任务。以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为主体,引导和聚合相关涉农资金,加大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投入,并鼓励集体经济组织和社会团体投资,共同参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将土地整治形成的优质耕地及时划入基本农田管理,归并整合零散基本农田。健全耕地质量调查评价与监测体系,动态掌握全省耕地质量变化趋势。——加大补充耕地力度。部署开展耕地后备资源专项调查,通过土地开发复垦整理增加耕地补充来源。重点实施沿海滩涂土地综合开发利用和黄河故道流域土地综合整治等工程。适时提高耕地开垦费标准,调动各方开展土地整治的积极性。实行补充耕地指标市场交易机制,完善易地补充耕地激励机制。落实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单位的耕地占补平衡法定义务,强化耕地占补平衡数量和质量整体考核。强化补充耕地后续培肥,提高补充耕地质量。

(三)实行差别化土地管理政策

——加强土地利用计划调节。完善土地利用计划分配办法,将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安排与区域资源环境容量、土地开发强度、产业结构优化、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履行和节约集约用地水平以及依法用地情况相挂钩,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和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规模的安排相统筹。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重点支持民生工程、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用地。支持国家级、省级开发园区建设,推进创新型园区和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能力的提升。实施土地利用计划指标预下达制度,有效提高计划使用效率。建立交通、水利、能源等重大建设项目用地的部门协调工作机制,统筹安排建设规模和开工时序。对单位地区生产总值建设用地消耗量下降幅度和单位建设用地二、三产业增加值提高幅度较大的地区,给予适当奖励。

——严格落实供地政策。建立健全产业用地节地准入体系,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需要,修订完善并严格执行土地使用标准,动态调整《禁止用地项目目录》和《限制用地项目目录》,实行建设项目用地负面清单管理,凡纳入负面清单和不符合规定条件的建设项目,不得办理土地审批和供地手续。建立建设项目节地评价制度,全面开展城市和开发区节约集约用地评价,促进各类主体节约集约用地。对尚未发布土地使用标准、建设标准和因安全生产、地形地貌、工艺技术等确需突破土地使用标准的建设项目开展节地评价,依据节地评价结果办理供地手续。严格落实净地供地规定,禁止“毛地”出让。全面推行工业新增用地预申请制度,各地应当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新增工业建设用地亩均固定资产投资强度、建设强度、工业项目达产后的产出效益标准,不符合标准或适宜使用标准厂房的工业项目,不再单独供地。

——引导土地立体开发利用。鼓励合理利用地上地下空间,研究制定促进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政策措施,促进城镇土地复合利用、立体利用、综合利用。鼓励土地使用者在符合规定条件的前提下,通过厂房加层、老厂改造、内部整理等途径提高土地利用率。对符合规划、不改变用途的现有工业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容积率的,不再增收土地价款;对依法办理出让、改变用途等相关用地手续的工业用地,鼓励改造升级和集约利用。全面推进四层及以上配工业电梯的高标准厂房建设与使用。建设用地使用权在地上地下分层设立的,可以根据当地基准地价和不动产实际交易情况,评估确定分层的出让最低价标准,取得方式和使用年期参照在地表设立的建设用地使用权相关规定执行。

(四)强化土地资源市场配置

——完善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要求,深化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扩大国有土地有偿使用范围,减少非公益性用地划拨,推动经营性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事业用地有偿使用。各地可以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制定高于国家标准的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促进形成有效调节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的合理比价机制。强化土地利用全周期管理,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法定最高有偿使用年期内,根据产业生命周期合理确定工业用地有偿使用年期。探索工业用地实行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等灵活多样的供地方式。工业用地可以先以招标拍卖挂牌方式租赁取得,并明确约定正式投产后转为出让建设用地的条件,达到约定的受让条件后,签订出让合同,转为出让建设用地。强化单位土地面积投资强度和税收等产出效益的硬约束,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中应当明确对达不到投入产出标准或约定要求的工业用地,采取有偿收购等方式收回的内容,探索实行土地出让合同履约保证金制度,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

——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改革土地征收制度,缩小征地范围,规范征地程序,落实征地补偿标准调整机制,提高农村集体和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严格执行征地补偿资金预存制度,将被征地农民纳入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做到即征即保,应保尽保。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开展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制定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办法,依法规范开展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完善土地租赁、转让、抵押二级市场。

——加强土地市场动态监测。加强市场动态监测与分析研究,引导土地市场健康平稳发展。逐步建立标定地价体系,各地可以制定发布科研研发用地基准地价,实现基准地价、标定地价、市场交易地价等信息定期发布。完善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制定工业用地回购和转让政策。加强储备土地管理,各地应当编制土地储备规划和土地储备计划,科学确定储备土地的总量规模、融资需求和实施时序,合理编制资金收支预算,严格规范资金的使用与管理。

(五)实施土地综合整治

——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按照城乡一体化和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围绕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综合运用土地整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集体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等政策手段,发挥政策组合优势,提升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水平。制定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实施意见,坚持政府统一组织和农民主体地位,以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发证为前提,科学编制土地整治规划,整合涉地涉农资金和项目,因地制宜整村整乡实施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切实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村人居环境。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探索农村宅基地退出补偿机制。紧密围绕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和城乡发展一体化,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的前提下,规范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确保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有提高,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结构更优化。按照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探索增减挂钩指标合理使用范围和方式。在同一乡镇范围内村庄建设用地布局调整的,在确保先垦后用、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的前提下,由省国土资源厅统筹安排、严格监管,纳入国土资源部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监管平台。

——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按照“明晰产权、统筹规划、利益共享、规范运作”的原则,创新存量建设用地利用和管理制度,稳妥开展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推进旧城镇、旧工矿和“城中村”改造,积极推进建设用地“退二进三”,提升城镇土地的人口和产业承载能力。在严格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传统建筑、保持城乡特色风貌的前提下,因地制宜采取协商收回、收购储备、调整用途等多种方式,推进城镇更新和用地再开发。在充分尊重权利人意愿的前提下,鼓励采取自主开发、联合开发等多种模式,分类开展“城中村”改造。加快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土地消化利用,严格执行闲置土地处置规定,依法加大闲置土地处置力度,对闲置土地足额征缴闲置费,达到收回条件的依法予以收回。对供地率较低和闲置土地率较高的地区,核减下一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

——推进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按照生态文明建设和矿区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探索矿地一体化统筹管理的新路径,综合运用土地复垦、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和矿业用地方式改革等政策手段,全面推进新建在建和历史遗留矿区土地综合整治,切实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制定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管理办法,规范推进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加大土地复垦的财政投入,在国土资源部批准的规模和范围内,有序推进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加快历史遗留、有合法权源的废弃矿山、采煤塌陷地和废弃盐田等的复垦利用,及时做好上图入库。严格落实矿山企业复垦义务,确保新建在建矿山全面复垦。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省政府建立全面推进节约集约用地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定期沟通工作情况,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各地要建立政府主要领导总负责,牵头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保障必要的工作条件,切实将节约集约用地要求落到实处。

(二)落实共同责任。构建 “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公众参与、上下联动”的节约集约用地共同责任机制,发改、经信、农业、人社、商务、财税、环保、国土、住建、规划、交通、水利、金融、监察、审计、海洋渔业等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落实分工责任,尽快制定相关办法和措施,协调联动,形成推进节约集约用地的整体合力。各级人民政府签订的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要增加落实节约集约用地责任的内容。

(三)提升管理水平。按照职能转变、权责一致的要求,优化建设用地审批程序,在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计划的前提下,推进城市批次用地审批改革,提高审批效率。推进城乡一体化地政管理,完善土地产权管理制度体系,全面完成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工作。整合不动产登记职责,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将分散在多个部门的土地、房屋、草原、林地、海域等不动产登记职责整合由一个部门承担。建立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做到登记机构、登记簿册、登记依据和信息平台“四统一”。建立健全土地利用动态巡查制度,实行建设项目开工申报、竣工验收和诚信管理制度。夯实国土资源业务技术基础,充分利用遥感监测、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推动和鼓励信息技术创新,开展土地变更调查、动态监测,加快建设国土资源“一张图”工程,构建土地 “批、供、用、补、查、登”监管综合平台。坚持依法用地,严肃查处违法用地。深入开展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创建活动,提高全社会节约集约用地意识,营造节约集约用地的良好社会氛围。强化节约集约用地科技创新,研究、示范和推广各类工程设计和建设节地新技术、新方法,推行建设占用耕地表土层剥离办法,探索资源综合循环利用模式。

(四)统筹推进实施。省国土资源厅要按照《国土资源部关于江苏省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工作方案的批复》(国土资函〔2014〕54号)精神,细化落实本意见的相关要求,针对强化管控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加强土地综合整治和全面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尽快研究制定相关配套措施和管理办法,分别制定全面推进节约集约用地的“空间优化”、“五量调节”、“综合整治”三个战略实施方案,并会同苏州市、南通市和淮安市分别制定“三优三保”行动、陆海统筹和新型城镇化中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等三个工作实施方案,经省政府批准后报国土资源部备案。其他各市也要结合本地实际,按照积极稳妥、一市一策、以点带面、先行先试、统筹推进的原则,制定本地区推进节约集约用地的工作实施方案。适时开展实施情况中期评估,研究确定“十三五”时期节约集约用地的创新示范总体目标和政策措施;2020年全面总结工作成效。

(五)强化绩效考核。将节约集约用地主要指标纳入全省及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建立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综合评价考核制度,制定相应的考核奖惩办法。省政府每年对各市、县(市)上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进行综合评价考核,实行激励政策,将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与新增建设用地计划分解下达、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和资金安排等相挂钩。耕地保护、节约集约用地及依法用地情况纳入市、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并实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开展单位地区生产总值建设用地占用及下降率监测考核和评估,评价结果予以公开,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各地要定期将节约集约用地和土地执法检查情况向同级人大常委会报告。

第四篇:交通部关于印发《交通行业国家级节约能源管理升级

【发布单位】交通部

【发布文号】(88)交企字711号 【发布日期】1988-12-27 【生效日期】1988-12-27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国家法律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交通部关于印发《交通行业国家级

节约能源管理升级(定级)审定办法》的通知

(1988年12月27日(88)交企字71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交通厅(局),部属有关单位,双重领导港务局:

加强节能管理,实行节能升级,是企业升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搞好这项工作,特制定《交通行业国家级节约能源管理升级(定级)审定办法》(以下简称《审定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此执行。

交通行业国家级节约能源管理升级(定级)审定办法

为贯彻落实原国家经委关于《企业节约能源管理升级(定级)暂行规定》,切实做好国家级节能企业的审定工作,统一评审程序和要求,特制定本办法。

一、总则

(一)国务院《 节约能源管理暂行条例》和交通部《 交通行业节能管理实施条例》是搞好企业节能升级的基本法规。各单位要结合节能管理升级(定级)活动进一步贯彻落实,不断推动交通行业节能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交通行业晋升国家级节能企业分为特级企业、一级企业和二级企业。

(三)在企业考核内已取得相应等级的国家级节能企业称号者,在参加企业升级(定级)时,能源消耗指标免于考核。

(四)年耗能在二千吨标准煤以下的企业,不参加国家级节能升级(定级)。

二、升级(定级)条件

(五)申请晋升国家级节能企业的交通企业,必须完成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节能计划和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取得三级以上计量合格证书;节能基础工作检查评分须在八十五分以上者(评分标准附后),方取得参加评选资格。

(六)根据交通行业特点,凡主要耗能设备的能耗量占总能耗的70%以上的企业,以本企业的主要耗能设备作为考核对象。其考核标准:公路运输企业、内河运输企业、海洋运输企业、远洋运输企业分别按公布的国家级能耗等级标准执行。其他企业标准,待公布后实行。

(七)对主要耗能设备所消耗的能源不足本企业总能耗的70%时,除主要耗能设备外,允许以其它耗能设备作补充(使其能耗之和达到总能耗的70%)作为考核对象,其中主要耗能设备的能源等级,按相应附件的规定进行考核。补充考核部分的耗能设备,其80%应达到行业制定的相应等级标准。

(八)企业因违反《节能管理条例》发生浪费能源重大事故,受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等主管部门处罚者,不得参加当年的节能管理升级(定级)。

三、审批程序

(九)企业节能管理升级(定级)工作原则上每年进行一次,凡申请国家级节能企业的必须严格按照评比条件检查本单位的节能工作,提出初审意见,填写《交通行业国家级节能企业升级(定级)报批表》,并附有“主要事迹”书面材料,报主管部门。

地方交通企业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厅(局)组织审查,提出推荐意见,经省、自治区、直辖市经委审核同意后,于每年三月底报部(一式二份)。

直属交通企业于三月底报部(一式二份)。

(十)每年四至五月公布上已审批定级的交通企业名单和能耗指标。国家节约能源特级企业由交通部报国家计委审批;国家节约能源一、二级企业由交通部审批。

(十一)地方交通企业节能管理升级(定级)一般应从“省、市级节约能源企业”开始,少数节能管理水平高于省级水平的企业,可以直接申报国家节约能源二级以上等级(申请程序同上)。

(十二)对申报企业在考核实际达到的水平,由企业上级主管部门组织审定,考查本办法规定的节能基础工作评分标准,并由部组织有关单位对各项数据、资料的可靠性、准确性进行抽查、复审。

四、奖励

(十三)获国家节约能源一级、二级企业的交通企业,由交通部颁发证书,并给予通报表扬和一次性奖金。获国家节约能源特级企业的交通企业,由国家计委颁发证书和表彰。

(十四)晋升为国家级能耗等级的交通企业,可对节能有贡献的人员发给一次性奖金。节能奖金的发放可根据财政部、国家经委(86)财工字第433号文件规定,进行考核和提取。

(十五)各省(市)、自治区对获节能国家级交通企业应实行能源优先供应,优先安排所需节能技术改造贷款。

五、其它事项

(十六)交通部将定期公布上国家级节能企业的企业名单和能耗指标。定级企业每年一月末向各省交通厅和交通部报送能源消耗指标,达不到等级指标时,由交通部办理降级手续。

(十七)对在节能升级(定级)工作中弄虚作假、骗取荣誉的企业,在申报过程中发现的,取消申报资格;已审定批准的,取消已定节能等级称号,追回全部奖金,取消下一的申报资格。

(十八)交通企业省级节能企业的升级(定级)办法,由省、市、自治区交通厅、(局)组织制定,省经委批准后实施报交通部备案。本“办法”的解释权归交通部,某些地区由于特殊情况不宜实施个别条款,申报后由交通部核定。

节能基础工作检查评分标准

-----------------------------------------------------

序号| 检查项目|应得分| 检查内容和定分标准 | 检查方法 |检查情况|实得

--|-----|---|-----------------|--------------|----|-- 总分| |100| |

| |

--|-----|---|-----------------|--------------|----|-- |节能管理 |20 |(1)有主要负责人主管节能工 | 查阅会议、活动的文件记录资| |

|体系 | | 作,定期召开节能办公会议 |料,企业以及文件形式明确有专| |

| | | 或节能分析会。(5)|职人员查阅活动记录和现场考 | |

| | |(2)有节能管理机构。(5)|查。看节能统计统计报表、台 | |

| | |(3)有企业、车(船)队、班组(单|帐。| |

| | | 船)等节能网。(5)| | |

| | |(4)有专(兼)职节能统计人员,| | |

| | | 按期完成节能统计工作。(5)| | |

--|-----|---|-----------------|--------------|----|-- | 健全能源|10 |(1)车(船)队或单船要有月、年 | 查原始记录。| |

|消耗原始记| | 能源消耗记录。(5)| | |

|录和统计台| |(2)要有能耗统计台帐。(5)| 查统计台帐。| | |帐 | | |

| |

--|-----|---|-----------------|--------------|----|-- | 完善能耗|15 |(1)有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的能 | 查阅定额文件和考核资料。| |

|定额管理制| | 源消耗定额,并严格执行,| | |

|度 | | 按时上报统计报表。(10)| | |

| | |(2)能源消耗定额要分解落实到 | 查阅落实文件、考核资料。| |

| | | 车(船)队。单车(船)。(5)| | |

--|-----|---|-----------------|--------------|----|-- |奖惩情况 |10 |(1)按有关规定制定了节能奖惩 | 查阅制定的制度条文 | |

| | | 制度。(5)| | |

| | |(2)节能奖按贡献大小发给有关 | 查阅财务和现场了解 | |

| | | 人员。(5)| | |

--|-----|---|-----------------|--------------|----|-- |节能技术 |30 |(1)节能技术改造投资要占企业 | 查阅投资计划,看财务帐。| |

|进步 | | 折旧基金的6%以上。(5)| | |

| | |(2)有节能技术改造,长期规划 | 查阅有关计划、计划文件资| |

| | | 和计划,并组织实施。|料。| |

| | |

(5)| | |

| | |(3)按交通节能技术示范项目,| 查阅有关文件,财务帐和现| |

| | | 积极推广应用。(5)|场了解。| |

| | |(4)企业分管节能领导要参加上 | | |

| | | 级组织节能培训,有考核成 | | |

| | | 绩。

(5)| | |

| | |(5)有计划地分期轮训驾驶员和 | 查阅轮训的有关文件和资料| |

| | | 主要船员,推行节油驾驶操 |现场了解。| |

| | | 作法。

(5)| | |

| | |(6)企业分管节能领导要积极推 | | |

| | | 广节能新技术、新设备、新 | | |

| | | 工艺。(5)| | |

--|-----|---|-----------------|--------------|----|--

6| 实行运输|15 |(1)制定了生产全过程节能管理 | 查阅有关文件资料。| |

|生产全过程| | 的制度。(5)| | |

| 节能管理| |(2)对企业的机务、生产调度等 | 查阅岗位责任制内容和现场| |

| | | 有关部门提出了保持车(船)|了解。| |

| | | 及装卸设备良好技术状况,| | |

| | | 提高实载率和相关的运输、| | |

| | | 装卸效率的具体要求,列入 | | |

| | | 岗位责任制,奖罚分明。| | |

| | |

(10)| | |

-----------------------------------------------------

交通部运输企业国家级节能企业升级(定级)报批表

------------------------------------

企业名称: |企业所在地:

------------------------------------

年耗能量(标煤): 计量等级: |申报等级:

------------------------------------

| |考核设备的| | |

| 耗能设备名称| |考核指标|实际单耗 |等 级 标 准

| |数量和单位| | |

|--------|-----|----|-----|------- 主 | | | | |

|--------|-----|----|-----|------- 要 | | | | |

|--------|-----|----|-----|------- 耗 | | | | |

|--------|-----|----|-----|------- 能 | | | | |

|--------|-----|----|-----|------- 设 | | | | |

|--------|-----|----|-----|------- 备 | | | | |

|--------|-----|----|-----|------- 产 | | | | |

|--------|-----|----|-----|------- 品 | | | | |

|--------|-----|----|-----|------- 单 | | | | |

|--------|-----|----|-----|------- 耗 | | | | |

------------------------------------

企业综合能源消耗比 R1= R2=

------------------------------------

| | | | |

| |单位 |计划|实际完成|生产计划和主要技术

| | | | |

|------|---|----|----|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节 完 | 节能量 | | | |

|------|---|----|----|

能 成 | 其中:煤 | | | | |------|---|----|----|

任 情 | 电 | | | |

|------|---|----|----|---------- 务 况 | 油 | | | |

------------------------------------

综合能耗节能量(标煤)吨:

------------------------------------

| 企 基 | 业 础 | 加 工 | 强 作 | 节 状 | 能 况 |

------------------------------------ ------------------------------------ 企业所在市(地)交通部门推荐意见 |企业所在市(地)经委推荐意见

年 月 日 | 年 月 日 -----------------|------------------ 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部门推荐意见|省、自治区、直辖市经委推荐意见

年 月 日 | 年 月 日 -----------------|------------------ 交通部评审意见 |国家计委对国家节能特级企业评审意见 |

年 月 日 | 年 月 日 ------------------------------------

注:1.“耗能设备”栏,填写被考核的主要耗能设备类别名称(车种、船种)及附加考核的耗能设备名称。

2.“考核设备的数量和单位”栏,对车、船以辆、艘为单位,其它设备按台为单位。

3.“考核指标”栏,对车为升/百吨公里、内河船舶用公斤/千吨公里,海洋船舶用公斤/千吨海里其它设备按相应的标准。

4.“等级标准”栏,根据附件一、二、三、四规定的方法和标准,计算确定。5.“生产计划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完成”栏,由企业主管部门填写并盖章。

6.“企业加强节能基础工作状况”栏,由本企业节能主管部门填写意见和检查分数。

7.企业综合能源消耗比的定义和计算方法见附件1―4的规定。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合同能源管理

合同能源管理(EPC)与节能服务公司(EMCo)发展策略

------------------【小 中 大】

------------------

《现代营销·营销学苑》,2010年12月27日,作者:唐万福

70年代中期以来,一种基于市场的、全新的节能项目投资机制“合同能源管理”(EPC)在市场经济国家中逐步发展起来,而基于合同能源管理这种节能投资新机制运作的专业化的“节能服务公司”(在国外简称ESCo,在国内简称EMCo)的发展十分迅速,尤其是在美国、加拿大,EMCo已发展成为新兴的节能产业。http://www.xiexiebang.com/darticle3/list.asp?id=155765

一、合同能源管理的实质与市场机制的形成http://www.xiexiebang.com/darticle3/list.asp?id=155765

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实质是:一种以减少的能源费用来支付节能项目全部成本的节能投资方式。这种节能投资方式允许用户使用未来的节能收益为工厂和设备升级,以及降低目前的运行成本。能源管理合同在实施节能项目的企业(用户)与专门的节能服务公司之间签订,它有助于推动节能项目的开展。http://www.xiexiebang.com/darticle3/list.asp?id=155765

节能服务公司(EMCo)是一种基于合同能源管理机制运作的、以赢利为直接目的的专业化公司。EMCo与愿意进行节能改造的用户签订节能服务合同,为用户的节能项目进行投资或融资,向用户提供能源效率审计、节能项目设计、原材料和设备采购、施工、监测、培训、运行管理等一条龙服务,并通过与用户分享项目实施后产生的节能效益来赢利和滚动发展。http://www.xiexiebang.com/darticle3/list.asp?id=155765

合同能源管理这种市场节能新机制的出现和基于合同能源管理机制运作的EMCo的繁荣发展,带动和促进了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全社会节能项目的加速和普遍实施,究其原因主要在于:http://www.xiexiebang.com/darticle3/list.asp?id=155765

1.EMCo将合同能源管理这种基于市场经济的节能运作机制用于技术和财务可行的节能项目中,使节能项目对用户和EMCo都有经济上的吸引力,从而形成了用户和EMCo双方实施节能项目的内在动力。合博同能源管锐理(EP管C)与理节能服务在公司(E线MCo)发展策略。

2.EMCo介入用户的节能项目,为用户的项目进行投资和融资,承担项目的投资风险以及与项目实施有关的大部分其他风险。EMCo和用户双方基于能源管理合同机制在项目上进行互惠互利的合作,从而克服了实施节能项目的主要市场障碍。http://www.xiexiebang.com/darticle3/list.asp?id=155765

3.EMCo是专业化的节能服务公司,在实施节能项目时具有资金、专业技术服务等多方面的优势,它通过分享节能项目实施后产生的节能效益来获得利润而不断发展壮大,并吸引其他投资者参与EMCo的投资,从而可以在全社会实施更多的节能项目。EMCo的发展将推动和促进节能的产业化。http://www.xiexiebang.com/darticle3/list.asp?id=155765

二、节能服务产业的发展前景分析http://www.xiexiebang.com/darticle3/list.asp?id=155765

节能服务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主要原因如下:http://www.xiexiebang.com/darticle3/list.asp?id=155765

1.国际竞争日益加剧的全球贸易和竞争迫使企业成本投入最小化。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的投入相应增加,能源成本也成为企业考虑的重点之一,进一步提高企业节能的动力。http://www.xiexiebang.com/darticle3/list.asp?id=155765

2.有限的能源供应电力需求的增长远远超过电力供应,这不仅推动了节能,还产生了对节能设备和工艺的需求。实际上,一些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电力供应不足,影响了工业发展和经济增长。http://www.xiexiebang.com/darticle3/list.asp?id=155765

3.环境的关注各国都面临排除工业和电力行业污染,减缓温室气体排放、为全球环境变化做贡献的压力。京都议定书可能成为一个推动节能和ESCo的重要机制。http://www.xiexiebang.com/darticle3/list.asp?id=155765

4.各国纷纷出台《节能法》及节能鼓励和补贴措施。http://www.xiexiebang.com/darticle3/list.asp?id=155765

综上所述,日益激烈的竞争将促使更多的部门进入能源服务行业,一方面留住他们业务领域的老客户,另一方面吸引新客户,并帮助他们实现赢利目标。与此同时,许多客户也将重视节能措施和技术的应用,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在过去10年里,ESCo产业发展迅速,预计未来10年将有更大的变化,ESCo产业将会发展壮大。http://www.xiexiebang.com/darticle3/list.asp?id=155765

在中国,节能服务行业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根据我国重点耗能行业“十一五”及2010年产品产量和产品单耗规划,我国各行业能源消费量约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70%。按此推算,2006—2010年节能潜力约为1.44亿吨标准煤。http://www.xiexiebang.com/darticle3/list.asp?id=155765

三、节能服务公司(EMCo)的运营优势http://www.xiexiebang.com/darticle3/list.asp?id=155765

比起按旧机制运营的节能服务企业,他们具有独特的优势。http://www.xiexiebang.com/darticle3/list.asp?id=155765

1.节能项目的全过程服务http://www.xiexiebang.com/darticle3/list.asp?id=155765

EMCo的服务是从对客户进行能源审计开始,然后进行节能项目的方案选择、可行性研究与改造工程设计,拟用设备、材料的选型并用自己的资金进行采购,设备安装与调试,客户操作人员培训与操作规程制定,合同期内所改造的设备的维修、管理,直至系统节能量检测。这种服务是任何其他节能服务企业无法比拟的。http://www.xiexiebang.com/darticle3/list.asp?id=155765

2.节能技改项目的融资能力http://www.xiexiebang.com/darticle3/list.asp?id=155765

EMCo的资金来源可以用自己的资本金,也可以是专项贷款、商业贷款等,“世行/GEF中国节能促进项目”还可以为潜在EMCo取得商业贷款提供部分担保。http://www.xiexiebang.com/darticle3/list.asp?id=155765

3.节能技术信息广泛、畅通http://www.xiexiebang.com/darticle3/list.asp?id=155765

EMCo是专业性的节能服务企业,各种节能新技术、新设备会源源不断的投向EMCo,EMCo为了自身业务的发展也会尽量收集、掌握节能新技术和新设备的信息。http://www.xiexiebang.com/darticle3/list.asp?id=155765

4.承担节能技改项目的风险http://www.xiexiebang.com/darticle3/list.asp?id=155765

EMCo与客户签订的是保证节能量(节能效益)的服务合同了并以分享节能技改项目实施后获得的部分节能效益收回投资的本金和利润。http://www.xiexiebang.com/darticle3/list.asp?id=155765

四、节能服务公司(EMCo)的运营风险分析http://www.xiexiebang.com/darticle3/list.asp?id=155765

合同能源管理业务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客户与EMCo就某一节能项目签订节能服务合同,可能有很多原因,但通常是出以下几种考虑:客户自身的项目实施经验、投资效益、运行效益、风险转移等。有些节能项目,客户觉得由自己来做有风险,如担心设备能否正确安装,设备能否如预期的那样运行,能否实现预期的节能量等。而客户将这样的项目交给EMCo去做,也就将这些风险转嫁给EMCo0因此,EMCo要想成功地进行业务运作,必须充分了解和成功管理项目中的所有风险因素。事实上,EMCo从事的业务正是风险管理业务。http://www.xiexiebang.com/darticle3/list.asp?id=155765

EMCo的项目各种不同类型的风险主要有:http://www.xiexiebang.com/darticle3/list.asp?id=155765

1.信用风险。EMCo必须能肯定客户的业务状况良好,财务健全,会支付给——EMCo应分享的节能量比例。目前中国企业总体的信用水平还比较差。http://www.xiexiebang.com/darticle3/list.asp?id=155765

2.建设风险。EMCo必须按合同规定的时间完成项目,以使客户向其付款。如果建设期要比计划的长得多,EMCo的利息成本会很高。http://www.xiexiebang.com/darticle3/list.asp?id=155765

3.设备风险。如果所安装的设备的运行状况不尽如人意,尽管有设备制造商对设备的性能和质量担保,EMCo将要为解决有关问题而承担额外费用。http://www.xiexiebang.com/darticle3/list.asp?id=155765

4.财务风险。EMCo应考虑完成项目所需的所有费用。另外,由于EMCo的资金需求量很大,因而也面临现金流断流的风险。http://www.xiexiebang.com/darticle3/list.asp?id=155765

5.节能量风险,实际上能否实现预期的节能量,这常常是最大的风险,因为这是EMCo能否从项目中赢利的主要原因。EMCo可能没有详细计算项目的节能量,而实际达到的节能量比预期的要低得多。http://www.xiexiebang.com/darticle3/list.asp?id=155765

五、节能服务公司(EMCo)的发展战略http://www.xiexiebang.com/darticle3/list.asp?id=155765

节能服务公司(EMCo)可以采用SWOT分析法,根据公司拥有的资源,分析公司内部优势与劣势,以及公司外部环境的机会与威胁,进而选择适当的战略。http://www.xiexiebang.com/darticle3/list.asp?id=155765

针对当前一些节能服务公司的现状,建议节能服务公司在发展战略的实施中,可采取以下措施:http://www.xiexiebang.com/darticle3/list.asp?id=155765

(一)增强企业技术实力,成为节能专家http://www.xiexiebang.com/darticle3/list.asp?id=155765

坚决引进高素质的技术人才,聚集一批能源审计、能源管理、财务融资及电力电气、暖通制冷、自动控制、工程安装等方面的专业高素质技术管理人才和专家队伍。形成与各大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借助社会专家资源库以及本企业人才队伍组成的节能专家队伍,能够为客户解决复杂的节能项目的设计、施工,或为各种不同类型的客户提供系统的节能解决方案,更精确地对方案进行筛选和可行性研究,提高企业项目投资的成功率,减少技术引起的投资风险。http://www.xiexiebang.com/darticle3/list.asp?id=155765

(二)拓宽节能服务范围,为客户提供系统解决方案http://www.xiexiebang.com/darticle3/list.asp?id=155765

从目前比较简单的电机变频控制、照明节电的领域拓宽到更广阔的工业、民用节能领域,加强服务的技术含量。示范EMCo已经实践过的八个项目线:工业锅炉节能改造;蒸汽管网改造;电机拖动系统节能改造;配电系统节能改造;工业窑炉节能改造;蒸(空)锻锤节能改造;工业余能回收利用;建筑物节能改造。这些项目线证明技术是可行的、经济是合理的,作为专业的节能服务公司,理应能够掌握其应用技术。http://www.xiexiebang.com/darticle3/list.asp?id=155765

公司应能够为客户所有的用能设备提供一揽子的解决方案,以降低客户改造的成本,并把自己与一般的设备供应商区别开来。http://www.xiexiebang.com/darticle3/list.asp?id=155765

(三)加强财务管理,强化风险控制能力http://www.xiexiebang.com/darticle3/list.asp?id=155765

公司应强化财务管理能力,增强成本核算、风险评估的能力,成为项目成本分析和风险控制专家;在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为客户进行节能改造时,公司还应能够对客户的经营状况、财务及其信用状况进行评估,以最大限度地规避投资风险。http://www.xiexiebang.com/darticle3/list.asp?id=155765

(四)理顺公司治理结构,强化对市场快速反应的能力http://www.xiexiebang.com/darticle3/list.asp?id=155765

厘清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关系,明确董事会和经营层各自的职责和权限,采用扁平化的组织结构,以适应新兴行业各种环境变化较快的特点,增强对市场快速反应的能力。http://www.xiexiebang.com/darticle3/list.asp?id=155765

(五)完善规章制度,规范企业经营http://www.xiexiebang.com/darticle3/list.asp?id=155765

完善企业各项规章制度,规范企业各种经营行为,特别是要建立完善的客户服务和客户档案管理的流程和规章制度,为客户保守商业秘密的制度,同时还要建立业务员和技术人员的管理制度、业务培训制度、薪酬激励制度、禁止同业竞争制度,财务管理制度、项目管理制度等等,从制度层面确保企业的规范和可持续性经营。http://www.xiexiebang.com/darticle3/list.asp?id=155765

(六)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增强企业发展后劲http://www.xiexiebang.com/darticle3/list.asp?id=155765

要特别注重人力资源管理,做好管理人才、营销人才、技术人才的储备工作,必须为企业的跨地区发展、涉及不同的节能领域及时提供相应的人才。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完善绩效考核机制,为员工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和环境,最大限度地把员工的能动性和创造力转化为企业发展的现实生产力,培养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实现人力资源效能的最大化。http://www.xiexiebang.com/darticle3

下载江苏省节约能源管理条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江苏省节约能源管理条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能源管理职责

    能源管理体系各部门职责 洗煤厂厂长职责 1、在矿长和分管矿长的领导下,对本厂节能管理体系中安全生产和节能降耗等工作全面负责,保持节能管理体系的持续运行。 2、严密组织本......

    合同能源管理

    合同能源管理 定义: 合同能源管理机制(Energy Performance Contracting,简称EPC,国内简称EMC)是一种以节省的能源费用来支付节能项目全部成本的节能投资方式;这种节能投资方式允许......

    能源管理工作总结

    能源管理工作总结 一、挖掘潜力,实现节能减耗 根据集团节能减耗的需求,成立的节能减耗部门在《能源管理规定》、《节能工作检查办法》的指引下,对集团内部节能减耗进程开始了大......

    能源管理合同范本

    甲方:乙方: 第一部分 商业条款1.总则(以下简称甲方)与 (以下简称乙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就由乙方按“合同能源管理”服务模式向甲方提供(emc项目名称......

    合同能源管理

    xxx照明改造LED灯具供应服务合同 (合同编号:)项目名称: 项目地址: 合同编号: 甲方: 乙方:2010年12月20日xxx照明改造LED灯具供应服务合同甲方: 乙方:(以下简称乙方)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

    能源管理工作总结

    能源管理工作总结 成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和国务院《公共机构节能条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护和改善环境,为切实搞好节能降耗工作,我项目部结合实际,采......

    合同能源管理

    合同能源管理 建议: 1、 发改委、财政部、人民银行、税务总局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意见》中,项目主体必须是专门的节能服务公司才能享......

    能源管理工作总结

    能源管理工作总结今年工厂要求单位产品能耗比上年下降8%,难度大,没有强有力的措施、科学的管理和敢于挖潜节能降耗极限的精神,无法实现这一目标。因此,今年的能源管理工作,主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