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船舶艉管轴承高温原因及对策浅析
船舶艉管轴承高温原因及对策浅析
于嘉琦 提 要
本文剖析了我公司为丹麦A.P.MORLLER公司承建的11万吨成品油轮(系列船之一)在航海试验中出现的艉管后轴承高温报警的原因、分析借鉴了“TID”专家为解决此问题所采取的整改措施、阐明了简化工艺和正确解决这一问题的科学方法,同时对轴承材料的掌握和控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主题词 轴承材料 轴线调偏 轴承间隙 自主控制
1、前言
几年来,我公司为丹麦A.P.MORLLER公司承建的11万吨成品油轮至今已经几次出现了艉管轴承高温报警的异常情况,引起了公司质检部门、技术部门以及公司领导的强烈关注。为了迅速扭转这一被动局面,杜绝后患,本文针对该船出现的艉管后轴承高温报警以及“TID”专家为解决此问题所采取的整改措施进行深入的典型剖析,以求找准原因、探索科学合理的符合“节约和简化”原则的解决方案,为后续船的成功建造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同时,本文若能对本行业的同仁们有所启迪,本人将不胜欣慰。
2、对艉管后轴承高温报警相关问题的分析 2.1、艉管后轴承磨痕状况描述
该船艉管后轴承是由后/后、后/中、后/前三段组成的,每段长420mm,总长为1260mm。当螺旋桨、艉轴拆除之后,艉管后轴承表面所呈现的磨合情况为,后/后段轴承的内孔表面沿纵向方向存在两段较为明显的发黑磨痕:一段是在距轴承后端约150mm的长度范围内,磨痕部位是在轴承内孔的下部位置,约有180mm宽;另一段是在该段轴承剩余的长度范围内(约270mm),所呈现的发黑磨痕是一个完整
的园环状磨痕。而艉管后轴承的后/中和后/前两段内孔表面却没有呈现出明显的磨痕,颜色清淡。2.2、原因分析
(1)通常,艉轴在静止或低速运转状态下,其中心线在艉管内呈现上拱状态,这是所有船型的艉轴在艉管内的安装状态所呈现出的共性。因此,其轴颈与艉管轴承之间的接触部位将会出现在艉管前轴承靠近前端的底部和艉管后轴承靠近后端的底部,是属正常状态。而随着主机转速的逐渐升高,艉轴中心线也逐渐由上拱状态向平直状态转化。在这种情况下,艉轴轴颈与艉管轴承之间的接触部位也会由艉管两端逐渐向中部扩展,轴颈与轴承之间的接触面积迅速增大,这时,艉轴转速增高、与轴承的接触面积增大,而轴承表面单位面积上的承压值并不高,在正常的配合间隙和良好的润滑条件下,轴承温度不会升高。这是艉轴与轴承之间的正常工作状态。从该船艉管轴承的实际磨痕情况来看,轴承后端下部约150mm×180mm的发黑磨痕,正是主机在低速下运转的磨痕,此时艉轴呈现上拱状态。轴承前端约270mm宽的环状发黑磨痕是主机在高速下旋转时的磨痕,此时艉轴趋于平直状态。虽然磨痕不应当呈现明显的环状,但其正、直、圆整的环状磨痕和后端底部磨痕的实际情况在客观上证明了该船艉轴与艉管轴承之间的校中和安装状态是正确的,符合轴系校中的基本要求。
(2)根据机械运动原理,一对运动副(比如轴与轴承)要想保持正常的相对运动状态,必须具备适当的配合间隙和良好的润滑,二者缺一不可。而该船艉管轴承所产生的发热、发黑甚至高温报警现象,正是对这一基本原理的又一次体现。该船艉轴与艉管轴承之间的配合间隙在原施工图上的要求为:最小值不得小于1.27mm。但由于Railko
公司的一再推荐、船检船东的要求,在艉管轴承加工前将其原有的最小间隙由1.27mm修改为1.06mm。并在其后的艉管轴承成品尺寸的确定过程中,Railko公司完全按照实际间隙接近1.06mm的原则给定了艉管轴承的成品加工尺寸,致使该船艉轴与艉管轴承之间的配合间隙仅有1.10 mm。虽然数据不小于1.06mm,但因其实际间隙过小,使艉轴在轴承中的运转呈现一种不正常状态,加剧了摩擦热的产生、破坏了二者之间的良好润滑、延误甚至阻滞了所产生高温的及时疏散,致使轴承温度迅速上升而使轴承的酚醛树脂材料变色发黑,出现了环状发黑磨痕,直至高温报警。这就是艉管轴承发生高温报警的直接原因。反观该船艉管后轴承的后/中段轴承间隙为1.213mm、后/前段轴承的配合间隙为1.24mm,接近于原设计要求的1.27mm。因此没有出现明显的磨痕。这一事实再一次证明了艉管后轴承高温报警完全是因为间隙过小造成的。
2.3、“TID” 专家采取的措施
针对上述状况,“TID”专家首先决定更换艉管后轴承的全部三段轴承,并对新轴承的加工作了重大改变。与原轴承相比,新轴承的重大改变主要有如下两点:
(1)放大了轴承间隙,在原尺寸基础上放大了0.225mm,这样,新轴承的最小间隙就变为1.06+0.225=1.285mm。从这一数值来看,完全恢复了原来的设计要求,甚至比原设计要求的最小间隙值1.27mm 还大(实际间隙放大到1.40mm);
(2)对艉管后轴承(三段合一)的内径中心进行了偏心加工,前端下调了0.66mm,后端下调了1.48mm,而原轴承无偏。2.4、分析与借鉴
(1)针对“TID”专家所采取的两条措施,我认为,2.18mm。而艉密封装置仍然安装于原位没动(也不可能动)。这样就造成了艉轴中心与艉密封装置中心2.18mm的严重偏心(艉密封装置样本中的允许值仅有0.5mm,以往在交验此项目时往往花费较大周折)。虽然由于橡胶密封圈的弹性特性,眼下并不会马上出问题,但是,这种异常状态,给艉密封装置造成了严重的质量隐患,在不久的将来,艉密封装置的橡胶密封圈唇口部位会因为单面受力过大而早日出现老化、裂纹现象并迅速丧失其良好的密封性能。同时,艉密封装置的不锈钢密封衬套表面也会过早地被磨损而导致出现艉管润滑油外溢(或海水进入艉管)的严重后果;
c)更为严重的是,艉管轴承内径调偏之后,打破了原轴线的协调统一和整体平衡,并由此引发和派生了一系列对轴系甚至主机主轴承装配状态的重大调整和改变(已被实践证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按倒葫芦起了瓢,缺乏统一缜密和符合逻辑的思考与安排,将一个好端端的轴系校中状态整得乱七八糟(详情这里就不一一细讲了)。这一举措从技术角度讲,把小问题扩大化、把简单问题复杂化、工艺繁杂;从质量方面讲,降低了轴系校中和主机的装配质量;从经济角度讲,劳民伤财、拖延了交船期,给公司造成了经济损失。
3、对今后相关工作的想法与建议 3.1、规范外来专家的工作
外来专家来我公司指导工作,对于我们直接、迅速地接触和学习国际上的先进技术提供了许多方便条件。但是,由于许多可想而知的原因,外来专家在工作中不可能完全站在我公司的立场上,也就是说,他们在考虑问题和采取措施时不可能本着我公司“省钱和简化”的原则办事。因此,建议对外来专家的工作进行适当的约束和考核,以促
使其站到我公司的立场上来。
3.2、自主掌握控制酚醛树脂轴承的设计与加工
近年来,我公司为丹麦“A.P.MOLLER”公司承建的PC1100系列船的艉管酚醛树脂轴承,已经出现了几次高温报警的异常情况(其它所有船只的白合金轴承从未出现此类情况),给公司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现在细想起来,船东之所以对这种材料如此看好,几经周折而痴心不改,就本人目前对这种材料的认知程度,我认为船东从长期使用和运营的角度考虑,主要是看好了其较好的耐磨性和减震性;而材料的另一面特性,工艺性差、散热性差、对自身工作条件要求苛刻等不利因素则完全由我公司来承担。这是对公司造船非常不利的一个因素。这意味着在同等的加工、安装、校中和控制条件下,白合金轴承不会出任何问题,而对于酚醛树脂轴承来说,就很可能出问题。酚醛树脂轴承材料是“Railko”公司的新产品,至今为止仍然处于研制、试用和不断发展完善过程中。与以前船只相比,该船的酚醛树脂轴承材料又有了新的发展变化,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而我们的不足则是从设计到工艺到相关各部门对这种材料都没有一个清晰和全面的了解,因此对其加工尺寸的确定、过盈量的设定、间隙的设定、调偏值的设定以及调偏加工的必要性等所有重要工作都完全依靠“Railko”公司。也就是说,我公司在酚醛树脂轴承的设计、加工等各方面完全处于失控状态。这是极端不正常的。为了迅速扭转这一被动局面,我认为应当从如下两方面入手:
(1)酚醛树脂材料至今仍处于不断更新的研制阶段,各方面性能和参数仍处于不稳定和不易控制状态,因此,建议从设计选型开始,尽最大努力说服船东不采用酚醛树脂轴承;
(2)考虑到船东接受我们要求的可能性不很大,因此,我们的设计和工艺人员眼下的当务之急是应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和掌握酚醛树脂轴承材料的相关特性并迅速介入并逐渐达到自主控制对酚醛树脂轴承的机加工尺寸的确定工作。在这方面不能再继续以前的完全依靠Railko公司的不合理状态。
4、结束语
当今造船业竞争日趋激烈,要确保我公司始终站在中国造船业的最前列,公司各部门特别是我们技术部门责任重大。“细节决定成败”,酚醛树脂轴承材料在A.P.MORLLER 11万系列船上的应用,暴露了我们在这一“细节”(对新材料的了解、掌握和控制)上的薄弱环节。因此,我们应当积极行动起来,及时迅速地扭转这一被动局面,这将对我公司降低造船成本、缩短造船周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会使我公司的设计和工艺水平迅速登上一个新台阶。
第二篇:汽轮机凝结器钛管泄漏原因及对策
汽轮机凝结器钛管泄漏原因及对策
熊慧明
(广东拓奇电力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9050)摘要:分析汽轮机凝结器由海水作为冷却所发生泄漏的原因,指出可能导致的危害及如何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并针对可能导致泄漏的因素提出了预防措施,确保机组能长期安全稳定运行。关键词:凝结器钛管泄漏查漏堵漏
在火力发电厂中,凝汽器是使汽轮机低压缸的排汽通过冷却水的冷却而凝结成水并保持真空的重要辅助设备。凝结水作为锅炉的给水,完成汽轮机的热力循环。对于地处沿海的火力发电厂,一般采用海水作为冷却介质,凝汽器经过长时间运行会因为种种原因造成冷却管损坏而泄漏,凝汽器泄漏将导致锅炉给水水质超标,甚至造成重大事故。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查漏和堵漏措施,确保凝结水水质合格。华能大连电厂 1 号、2 号机组(1988 年投产)为整套引进2 台日本三菱株式会社 TC2F-40 型350 MW 汽轮发电机组;3 号、4 号机组(1998 年投产)为引进美国西屋电气公司 TC2F-3816 型 350 MW汽轮发电机组。凝汽器冷却水采用海水循环进行冷却 ,循环水泵入口安装旋转滤网对海水进行过滤。随着机组运行时间的延长 ,4 台机组凝汽器由于各种原因多次出现海水泄漏事故 ,影响了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第三篇:ICU意外拔管的原因及对策
ICU意外拔管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宋家玉
(安徽省蚌埠市中心医院ICU)[摘要] 目的 总结在ICU置管的病人发生拔管的原因 方法 总结了病人发生拔管的原因及护理方法 结果 病人发生拔管与导管固定不当、病人躁动以及护理措施不到位有关 结论 ICU护士应充分认识到意外拔管对病人的影响,只有有效的护理措施才能防止意外拔管的发生
[关键词] 意外拔管 原因 对策
意外拔管也称非计划性拔管,是指导管滑脱或未经医护人员同意将导管拔出体外,其中包括了医护人员操作不当导致管道脱出[1]。ICU监护病人导管种类繁多,意外拔管包括了气管插管、气管套管、胸腔和腹腔引流管等。由于意外拔管常常是在非计划性的情况下发生,如果处理不当将会给病人带来非常严重的并发症,如气胸、呼吸困难、窒息等,甚至会诱发病人死亡,是非常严重的护理并发症之一。针对意外拔管发生的原因,现总结如下。1.意外拔管的原因
1.1 导管固定不当 临床上固定气管插管往往采用胶布交叉固定导管,将胶布贴于病人的面颊,但是ICU的病人由于出汗较多或是油脂分泌过多,胶布容易松脱从而导致病人的导管滑脱。而使用寸带固定气管套管时,过紧容易压迫局部血液循环,过松则会直接导致管道脱出。使用呼吸机的病人,在翻身时没有注意到管道的伸展也可导致套管的脱出。胸腔和腹腔引流管由于管道长度较短,翻身时也容易将管道滑脱。
1.2 病人自行拔管 清醒、烦躁的病人对于气管插管、呼吸机的应用往往不能耐受,又不能用正常的语言进行交流,加之病人对 ICU的环境不熟悉,监护仪的报警声音等等都是对病人的心理产生了恶性刺激。这种生理与心理的不适容易让病人做出自行拔管的举动。1.3 缺乏有效的约束手段 在清醒病人发生自行拔管时往往都是对于病人的肢体约束缺乏有效性,约束带的使用不到位,病人的手可以从约束带中松掉,或是腹腔、胸腔引流管离病人手部很近,又或是病人上半身未进行约束,病人可以抬起上半身将导管拔出。
1.4 医疗护理操作不当 医护人员在为病人进行各项操作时不注意导管的位置,容易将导管挣拖出病人体外。其次是在夜间值班时不加强巡视,对于病人自行拔管的举动未及时发现。
2.意外拔管的对策
2.1 妥善固定各种管道
2.1.1 气管插管 将牙垫至于气管插管旁,剪1条长约5cm宽约1cm的胶布先将插管与牙垫固定,防止插管移位。再剪两条长约12cm宽约2cm的胶布交叉固定于插管与牙垫的外侧,最后再用寸带将插管牢牢固定住,松紧以能放下一个手指为宜,胶布污染或松脱时应及时更换。
2.1.2 气管套管 将寸带分别置于气管套管的两侧,在颈后打一死结,松紧以能放下一个手指为宜。为了预防过紧的寸带压迫局部的血液循环,可以用临床上使用的止血带穿于寸带的外侧,这样就可以减轻寸带对局部血管的压迫。松紧应根据病人情况随时调节。
2.1.3 胸腔、腹腔引流管 引流管的长度应适宜避免过度牵拉,引流管的放置应避免放在病人手能触碰到的地方。2.2 适当有效的肢体约束 对于清醒、烦躁的病人在保证病人局部血液循环的情况下可以适当的使用约束带,在约束带下置软毛巾,保持病人肢体的功能位,并且注意使用胸部约束带,防止病人上半身抬起。对于清醒病人使用约束带时要注意与病人进行沟通,使病人、家属了解使用约束带的目的。
2.3 适当的使用镇静剂 对于烦躁、清醒病人不能耐受各项插管时可以建议医生使用镇静剂,临床上常用的有冬眠Ⅰ号、冬眠Ⅱ号、咪哒安定等。在使用镇静剂时应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变化,防止使用镇静剂后掩盖病情。
2.4 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加强护患沟通,教会病人使用非语言沟通方式或是使用简单的手势来表达自身的感受与要求,如可以将简单的问题制成纸片,“我想翻身”、“我饿了”、“我什么时候可以拔管”等等相关问题让病人指出。其次为病人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住院环境,避免各种恶性刺激,减轻病人的焦虑、不适感。
2.5 加强医护人员责任心 在护理操作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在各种护理、治疗操作处置、检查时应有专人妥善保护导管[2],完毕均要将各种导管固定好方可离开。其次夜间加强巡视,防止病人自行拔管。
2.6 拔管后对策 气管插管拔除后应立即将呼吸囊接于面罩置于病人口鼻处,同时双手置于病人下颌角处打开气道并按压呼吸囊,通知医生前来,观察病人的血氧饱和度、生命体征变化、皮肤颜色等,如果需要再行二次插管。胸腔、腹腔引流管意外拔管后应立即 通知医生,并用厚纱布覆盖在引流胸管的位置,防止空气进入胸腔,已经脱位的管道不能再重新放入胸腔或腹腔内,以防止感染。
3.总结
患者发生意外拔管,轻者增加痛苦及医疗费用,重者引起死亡,给医疗纠纷留下隐患,同时也增加了感染的机会 [3]。因此医护人员在工作中应加强责任心、增强各种理论知识的学习,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段摄霞,王红艳,郭秀茹,等.ICU气管插管病人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前瞻性研究.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9,18(10):457-458.[2] 王蔚,宋凯飞,霍馨.预防ICU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拔管的护理体会.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3(10).[3] 兰梅娟,沈富女.对ICU护士组织意外拔管知识培训及临床效果评价 [J].护士进修杂志,2002,17(9):659~660.作者单位:233000 宋家玉(护师)安徽省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ICU 联系电话:***
第四篇:高管辞职原因与对策
高管辞职原因与对策
日期:2011-2-28
接近年底,人心思动,新一轮的跳槽又即将开始,各公司人力资源部都不得不面对年复一年的人员辞职挑战,而公司最不愿意应对的就是高管的辞职。在最近的咨询项目中,笔者与多家企业高管沟通,就高管辞职常见的原因与对策与大家分享。
一、薪酬待遇
薪酬待遇是最普遍的引发高管离职的首要因素。
公司高管具备成熟的管理知识,了解公司的经营状况和发展潜力,更明白其个人在公司中所处的地位、作用和影响。公司高管经常代表公司参与对外交流活动,对同行业的竞争企业也比较熟悉,能够了解到同类职位的薪酬待遇。综合内外因素,公司高管将衡量其现有待遇,如实际薪酬与其期望的薪酬相差较远时,公司高管将开始寻求新的企业。
对策:企业需掌握行业的薪酬水平,将本企业的薪酬与市场薪酬做详尽的对比分析,根据市场薪酬的走势及时调整本企业的薪酬水平和结构,确保企业薪酬水平的市场竞争力。对于申请辞职的公司高管,需同时分析其个人薪酬的三方面:其个人近三年的薪酬增幅;其薪酬的市场竞争力;其薪酬在公司内部的水平。在掌握上述资料后与高管进行直接沟通,了解其薪酬期望值。如其期望值明显超出企业实际承受能力,或明显对于其他高管不公平,则该高管离职意图非常明显,难以挽回,应马上考虑其替代人选。如其期望值虽然较高但符合市场水平并在企业承受范围之内,则应尽全力与其沟通,在最短的时间内确定新的薪酬水平,稳定其情绪,将负面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有条件的企业还可以考虑承诺长期激励手段。
二、同行竞争
与薪酬待遇相关的常见因素是竞争对手的人才争夺,而这种因素对企业的打击是最大的。受到竞争对手邀请的公司高管往往是本企业的关键人物,如运营副总、营销副总、研发总监等。由于竞争的敏感性,企业高管与竞争对手的接触往往比较隐蔽,所以当高管向本企业提出辞职的时候,往往是其已经和竞争对手达成共识了,并已经做好了相关的准备了。
对策:出现竞争对手挖公司高管的情况时,公司的总经理必须在第一时间内作出快速处理。公司总经理首先要和高管进行坦诚沟通,确认其将赴任的对手企业,并需在当时详尽列举两家公司的优劣对比,尤其要突出本企业对公司高管的独特优势,扩大对手的风险,站在高管的角度为其着想,打消其前往竞争对手的念头,同时配合薪酬提升的激励。
三、团队融合团队融合是高管离职的重要原因。
公司高管的数量较少,但是个性一般都比较强,所以团队的融合显得特别的重要。一般来说,总经理能否协调高管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到高管的稳定。高管之间矛盾的负面影响极大,经常会出现矛盾双方都离开公司的严重后果。
对策:出现由于团队融合问题引起的高管辞职,总经理需认真思考目前高管团队的问题。从企业对高管的需求、各位高管的背景、性格差异、互补性等多方面分析,了解引发矛盾的具体事件的真实面目,从长远看辞职高管的作用。如果仅是因为短期内发生的矛盾而辞职,则可以通过安抚其情绪挽留高管;如果是长期矛盾引发的,则需要快刀斩乱麻,必要时牺牲一方以保全更重要的一方。
四、工作压力
工作压力也是高管离职的重要原因。
职位越高,其压力越大,作为公司高管,其背负的工作压力是巨大的。许多公司高管在刚刚晋升时充满激情,能够完成公司规定的任务,但是随着指标越来越高,难度越来越大,压力将个人潜能激发至极限边缘时,激情将慢慢消退,高管将选择辞职作为逃避压力的手段。
对策:对由于压力而辞职的高管,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已经发挥其能力上限的高管,为了挽留人才,可以适当的减轻其工作压力,减少分管业务或降低指标,但同时伴随着薪酬的增幅减缓或者职位的降低。尚有潜力可挖的高管,应激发其应对压力的信心,加大薪酬激励的力度,同时主动的帮助其寻求完成业绩的方法,将其工作压力转化为事业动力。
五、自主创业
自主创业也是公司高管离职的常见原因。
一般公司高管的自主创业分为两种:一是建立一个与本企业相同业务的竞争企业;二是建立其他企业。
对策:在发生上述第一种情况时,企业必须严格控制其离职手续,确保企业机密资料的安全,确保重要客户的替代维护人,确保离职高管领导的现有团队的稳定,务必做好离任审计,必要时通过竞业避止协议进行威慑。如发生第二种情况,则主要争取较长的交接时间,确保有合适的继任者。
高管的辞职在任何企业都是一种挑战,在解决高管辞职的过程中,人力资源部务必紧密配合公司总经理的决策,提供相关的数据和信息,通过多种渠道努力了解辞职高管的真实意图,及时向总经理汇报并提出解决思路,帮助总经理妥善处理高管的辞职。
第五篇:对流过热器爆管原因分析及治理对策
对流过热器爆管原因分析及治理对策
摘 要:针对某电厂高温对流过热器爆管检查情况,进行爆管原因分析;提出了治理对策,制订了锅炉高温对流过热器检查、处理计划,强化了“防止锅炉四管爆漏管理”工作;对于锅炉四管爆漏治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高温对流过热器 爆管 原因分析 治理
概况
某电厂装机容量2台125MW机组,采用上海锅炉厂生产的 SG420/13.75-M418型锅炉,额定蒸发量420t/h,主蒸汽压力13.7MPa,主蒸汽温度 540℃,于1999 年04月投产发电。
高温对流过热器布置于折焰角的斜坡上方,共104排,每排由外、中、内三圈共计312 根蛇形管,顺烟气流动方向布置,每排蛇形管有三个下弯,由3根管子套弯而成。蛇行管束的横向节距为 90mm,纵向节距为77mm。进口段管子材质为12Cr1MoV,出口段为钢102,管子规格均为Φ38mm×6mm,泄漏处管子材质为12Cr1MoVG。
2015年02月26日,#2 机组点火启动,03月13日发现对流过热器发生泄漏,3月18日泄漏加剧,#2炉停运。
现场检查情况
2.1对流过热器北向南数第24排内管圈、中管圈吹损泄露,外管圈吹损刷薄。
2.2对流过热器北向南数第25排内管圈、中管圈、外管圈有多处爆管破口
对流过热器北向南数第25排中管圈下部有一处纵向“爆口1”,“爆口1”呈粗糙脆性断面的张口,管壁减薄不多,管子蠕胀也不甚显著。第25排外管圈上部呈现点状吹蚀“爆口2”,“爆口2”由多个小孔组成,爆口周边管壁减薄不明显,呈深坑状。
2.3对流过热器北向南数第26排中管圈、外管圈吹损泄露,内管圈吹损刷薄
2.4对流过热器北向南数第27排内管圈、中管圈、外管圈吹损刷薄
2.5对流过热器北向南数第28排外管圈吹损刷薄
2.6确定此次对流过热器泄露的第1漏点
通过检查分析,确定第1漏点位于对流过热器北数第25排,前数第2组中圈后弯下部,开口朝下,具体泄漏位置见(图1)。试验分析情况
3.1宏观检查情况
第 1 漏点位于前数第 2 组下弯、北数第 25 排中圈后弯弯管外弧处,此漏点处于弯管下部,见(图2)。爆口长约 39mm、宽约 3mm,开口较小,爆口边缘未减薄,无明显胀粗现象,爆口附近外壁有密集的纵向开裂现象,外壁有较厚氧化皮、颜色发黑,见(图 3)。北数第 25 排外圈和北数第 26 排中圈两根对流过热器管外壁氧化皮也较厚经测量,3根管内、外壁氧化皮厚度均达到 0.3mm。
3.2材质合金成分分析
对第 25 排中圈、第 25 排外圈、第 26 排中圈 3 根管进行了合金成分分析,合金成分分析结果见(表1)。3 根对流过热器管合金成分符合标准要求。
部件位置材质CrMoVMn
北数第 25 排下弯外圈12Cr1MoVG0.980.280.210.61
北数第 25 排下弯中圈(爆管管段)12Cr1MoVG0.990.290.230.59
北数第 26 排下弯中圈12Cr1MoVG0.970.310.220.62
GB 5310-200812Cr1MoVG0.90-1.200.25-0.350.15-0.300.40-0.70
表 1 对流过热器管合金成分分析结果
3.3力学性能检测情况
对 3 根对流过热器管进行了拉伸性能检测,检测结果见(表2)。
部件位置抗拉强度(MPa)
Rm下屈服强度(MPa)
Rel
北数第 25 排下弯外圈(水平直管部分)504、531、475 343、366、316
北数第 25 排下弯中圈(垂直直管部分)488、486、479 336、339、331
北数第 26 排下弯中圈(垂直直管部分)509、554、526 336、380、359
GB 5310-2008 12Cr1MoVG 470~640 ≥25表 2 对流过热器管拉伸性能结果 根对流过热器管的力学性能均在标准要求的范围内。对流过热器下弯中圈部分无法加工拉伸试样,故拉伸试样取在出口段的直管部分。北数第 25 排下弯中圈(泄漏管段)部分抗拉强度值已接近标准下限;北数第 25 排下弯外圈以及北数第 26 排下弯中圈试样抗拉强度不均,最小值偏下限。
3.4微观检查情况
在北数第 25 排下弯中圈(泄漏管段)泄漏处取一环形管样进行微观检测,发现爆口附近外壁有较为密集的纵向裂纹,裂纹附近有呈链状蠕变孔洞,基体组织已达到5级严重球化,见(图 4)。
爆管管段迎烟侧与背烟侧组织照片见(图 5)、(图6),(图 5)组织中有蠕变孔洞,组织 5 级严重球化,(图6)组织中未见蠕变孔洞,组织球化3级,迎、背烟侧组织球化级别差距较大。
分别在北数第 25 排下弯外圈、北数第 26 排下弯中圈后弯处取一环形管样进行微观检测,其迎烟侧组织球化均已接近或达到5级,组织照片见(图7)、(图8)。
4泄漏原因分析
通过第一时间对泄漏现场进行调查取证,对泄漏部位对流过热器受热面管材试样进行材质、力学性能和微观检测,在此基础之上进行泄漏原因分析工作。
从对流过热器爆口宏观来看,爆口开口较小、边缘较钝,外壁氧化皮较厚、有大量纵向裂纹;从微观组织来看,基体中有众多纵向从外壁沿晶间发展的蠕变裂纹,属于长期过热泄漏的特征。
从3根对流过热器管的金相组织和力学性能来看,组织已达5级严重球化、力学性能偏下限。3根管组织均球化严重,可排除异物堵塞的可能性。泄漏发生第2组下弯,此处烟温相对高,容易发生爆管。
查阅 #
1、#2 炉历次爆管记录发现,2003年3月至2007年5月期间,#
1、#2 炉高温对流过热器频繁发生爆管,并且爆管均发生于机组启动后短时间内。其中:#1炉发生8次爆管,11个爆口有10个位于第一组U形弯,1个位于第二组U形弯,集中于南数22排—37排(北数28 排1个),中圈6个,外圈5个;#2炉发生6次爆管,10个爆口有9个位于第一组,1个位于第二组,集中于南数22排—29 排和北数35排—52排,中圈U形弯3个,内圈7个(U形弯1个,直管段管卡处6个)。经分析,由于启动时减温水投放的不规范,导致对流过热器多次发生水塞爆管泄漏。在规范了减温水投放,并对两台锅炉对流过热器前数第1组下弯和附近管材进行局部升级,大幅度降低了爆管次数。
此次爆管位于前数第2组下弯处,以前因水塞导致的爆管频繁发生,水塞时管内介质通流不畅导致后面管子超温运行、第2组下弯又处于烟气温度较高区域,此处材质仍为 12Cr1MoVG,当累计到一定程度后就发生了长期过热爆管(爆口1)。
第25排中管圈下部长期超温爆口1泄漏蒸汽量较小,细小的蒸汽流对第25排外管圈上部呈现点状吹蚀,形成爆口2,爆口2由多个小孔组成,爆口呈深坑状。爆口2泄漏的蒸汽,造成第25排中管圈吹损减薄爆破,形成爆口3。
在这3个爆口泄漏蒸汽的吹蚀作用下,造成第24排内管圈、中管圈吹损泄露,外管圈吹损刷薄;第25排内管圈、中管圈、外管圈吹损多处泄露;第26排中管圈、外管圈吹损泄露,内管圈吹损刷薄;第27排内管圈、中管圈、外管圈吹损刷薄;第28排外管圈吹损刷薄。处理情况及治理计划
5.1处理情况
2015 年03月21日至2015年03月23日,安排进行#2炉对流过热器共13根泄露、吹损减薄的受热面管子更换工作;乙侧从北向南数第24、25、26、27排内圈、中圈、外圈、第28排外圈,新更换管子型号:φ38*6,材质T91,更换高度1.5米。
5.2治理计划
由于送检的3根对流过热器管子组织最差处均已达到 5级严重球化,计划利用2016年检修机会对高温对流过热器第 2组下部弯头和附近12Cr1MoVG管材进行割管检测,评估材质劣化情况,依据评估结果确定第2组下弯附近12Cr1MoVG管段升级改造方案。
结论
总结处理经历,得出如下结论:#2炉对流过热器泄漏的原因是由于管子长期超温,造成金属基体组织长期过热老化、性能下降而发生泄漏。为了避免对流过热器管子长期超温,要加强运行人员培训;在机组启动初期,应通过燃烧调整来控制主汽汽温,规范减温水投用,避免在对流过热器内形成水塞;建全锅炉四管运行台帐(或数据库),包括锅炉运行时间、启停次数、超温幅度及时间、汽水品质不合格记录等数据,严格落实超温考核制度,防止发生受热面管子长期超温。
通过对高温对流过热器爆管原因进行认真分析,制定治理计划;总结经验教训,加强运行、检修管理,严格贯彻执行《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火电机组防止锅炉受热面泄漏管理导则》等有关规程、规定;将“检查” 和“预测” 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检查,掌握规律,从而预测四管的劣化倾向、检查重点、修理方法,经验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