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办案人员工作纪律
办案人员工作纪律
一、办案人员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正确的政绩观。
二、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等法律、法规和规定的程序查办案件,不准擅自办理案件。
三、严格按照中纪委监察部,省纪委监察厅,市纪委监察局依据依法安全文明办案工作要求,落实各种安全防范措施,不准用集中谈话的方式变相实施“两规”、“两指”措施。
四、严格执行回避制度。办案人员是案件被调查人的近亲属,是案件的检举人、主要证人,本人或近亲属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的,与案件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查处案件的,办案人员要主动提出回避。
五、严格执行案件线索管理制度,办案人员对从各种途径掌握和发现的案件线索,要及时报告,作为密件集中管理,不准私自扣压、搁置。
六、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调查取证,调查取证时,必须两人以上并向被调查单位和被调查人出示有关办案证件,要尊重基层和有关部门的领导及工作人员,不准盛气凌人,不准干预被调查人所在单位的正常工作。
七、严格执行保密制度,不准泄露、扩散有关举报、谈话、案件调查的情况和内容,不准对无关人员透漏案情、办案地点、办案人通讯号码和家庭住址,不准将办案材料带回家,不准打听、了解职责范围内不应该知道的案件情况,案件卷宗材料不经委局领导同意,不准对外宣传,不准让非相关人员阅看或复印、复制。
八、要秉公执纪、文明办案,切实保障被调查处理的党员、行政监察对象的合法权利,不准以讽刺、挖苦等方式对被调查人进行人格侮辱,不准对被调查人打骂、体罚或变相体罚,不准非法进入被调查人的住宅进行调查取证,不准以威胁、引诱、欺骗及其他非法方式收集证据,不准伪造、篡改、隐匿、销毁证据,不准故意夸大和缩小案情。
九、要保护被调查处理人的合法财产,不准扣留、封存与违纪行为无关的财产,对暂予扣留、封存的涉案财物以及代为保管的涉嫌违纪人员的随身物品等,要按照有关规定开具相应清单,妥善保管,不准擅自动用。
十、办案工作期间严禁饮酒,严禁酒后驾车和非驾驶人员擅自驾车。
十一、不准单独接触涉嫌违纪人员及其家属或关系人,不准与涉嫌违纪人员及其亲友建立私人联系和交往,不准利用职务便利为案件被调查人说情。
十二、不准利用办案之机接受涉嫌违纪人员的钱物和牟取其他利益,不准参加影响执纪办案的宴请,不准通过涉嫌违纪的单位和个人为本人、亲友办私事,不准向被调查人及其亲友、涉嫌违纪的单位私自借用交通工具、通信工具和其它物品或报销各种应由个人支付的费用。
十三、要勤俭节约,降低办案成本,不准铺张浪费。
对办案人员违反上述办案纪律的,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组织处理或纪律处分。
第二篇:办案工作纪律
办案工作纪律
1、严格执行办案纪律。办案人员与所办案件当事人系亲属或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查处案件的,应主动向领导提出回避。
2、严格按照程序办案,履行案件批办,请示、汇报制度。
3、办案人员不得接受当事人及有关人员的财物、宴请和其它利益。
4、机关工作人员不得为案件当事人说情、开脱,更不准插手干扰办案,一经发现,视其情节给予纪律处分。
5、办案人员要严守保密纪律,不准“跑风漏气”。
6、县内办案中午原则回家用餐,特殊情况不能返回的,一律在机关食堂吃工作餐。
7、办案人员要高效、务实,上级要情况、要结果案件,一般案件查结最多不超过一个月,复杂案件不超过两个月。其它案件初核时限不超过两个月,调查时限不超过三个月。
第三篇:中共某某市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办案人员工作纪律
中共 * * 县纪律检查委员会
办案人员工作纪律
为进一步加强办案人员思想作风建设,严肃办案工作纪律,严格执行廉政“七不准”,保证案件查办工作的顺利实施,特制订办案人员工作纪律如下:
第一条: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规定的程序和要求查办案件,不得擅自受理案件,不得瞒案不报、压案不办、或者拒不执行、拖延执行领导的工作安排,不得打听职责范围内不应知道的案件情况。
第二条:严格执行两人以上办案制度,不得单独接触涉嫌违纪人员及其家属或关系人,或在不适当的场合接待当事人。不准私自接受或转交被调查对象及有关人员提供的各种证明材料或文件,不准将个人私自接受的证据材料、文件放入案卷内。
第三条:严格执行保密制度。调查核实的案卷材料要严格保管,离开办公室时要将案卷材料及时入柜上锁,不得将案卷材料在无人时留放在办公桌上或无锁的抽屉及柜台里,外出办案时要做到案卷不离身,不把案卷交给别人保存,结案后,案卷相关材料不经领导同意不准对外宣传,不准让非相关人员阅看或复印复制,不得泄露、扩散举报材料,不得向被举报人透露举报人、证人的情况和举报材料的内容,不得将案件承办人的家庭地址、家庭电话等告诉当事人。
第四条:严格执行办案人员回避制度。不得隐瞒与被调查人员或单位的关系。
第五条:严禁篡改、隐瞒、销毁或伪造证据,歪曲事实,弄虚作假,故意夸大或缩小案情。
第六条:不得为涉嫌违纪人员说情、通风报信、泄漏案情,不得利用职权包庇纵容涉嫌违纪人员。特别在使用“两规”、“两指”措施中,要严格遵守中纪委和本委制定的有关规定,严禁为“两规”、“两指”对象传递信息、物品、严禁擅自离开“两规”、“两指”地点,严禁让非调查人员与“两规”、“两指”对象会面,不准为“两规”、“两指”对象提供与外界联系的任何便利条件。
第七条:严禁接受涉嫌违纪人员的礼品、礼金,严禁参加影响执纪办案的吃请,严禁向被调查人及其亲友或者涉嫌违纪的被调查单位私自借用交通工具、通讯工具、其他物品或报销各种费用。
第八条:坚持文明办案制度。严格按照法律和党规履行办案职责,不得对群众推诿、敷衍、刁难,不得耍特权、侵占、损害群众利益,严禁对被调查人或有关人员采取违反党章或国家法律的手段。
第九条:办案中调取、暂扣的与违纪有关的证据、财物以及代为保管的涉嫌违纪人员的随身物品等,必须依法开具相应的清单,按照有关规定妥善保管。
调查人员和案件管理人员违反上述办案纪律的,视情节轻重和造成的后果按照有关规定严肃追究纪律责任,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
第四篇:30行政复议办案人员纪律制度
行政复议办案人员纪律制度
一、办案人员要认真学习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严格遵守公务员行为规范,落实政务公开制度,不断提高业务工作水平。
二、办案人员要热情接待行政复议当事人,应充分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全方位提供法律咨询服务,提高为民服务意识。
三、办案人员要依法审查复议申请,严格按规定办理立案手续,制作答复通知书并依法送达,办事讲效率。
四、办案人员在审理案件中,要认真查阅复议当事人提交的全部证据和材料,依法、公正办案;重大、复杂案件要及时汇报,在法定期限内拟制行政复议决定。
五、办案人员要依法维权,认真查清事实,确需现场勘查和制作调查笔录时必须两人以上,严禁一人办案。
六、办案人员要严格遵守保密制度,案件审结前不得向复议当事人透漏案件审理情况,做到不失密、不泄密。
七、办案人员严禁接受复议当事人请客送礼,清正廉洁,严格遵守办案纪律。
八、办案人员在案件审结后,要认真整理案卷材料,做到谁办案,谁负责案卷归档工作。
第五篇:采购人员工作纪律
采购人员工作纪律
为了规范公司采购人员的工作行为,以达到在提高采购质量的同时,大幅度降低采购价格、节约节约采购成本的目的,特制定本工作纪律。
采购人员职责:
1、加强市场调研,广泛搜集信息,建立比价信息系统,为使用部门和监督部门提供参考资料。建立供应商档案,常用物品的采购尽量实行定点采购。
2、选择资质、资信合格的供应商,做好比质比价分析,参与制定合理的最高限价和预算价格,力求采购环节不浪费。
3、根据业经批准的采购申请实施采购,采购完成后配合计划财务部办理资金清算。
4、建立采购物品明细帐、质量台帐、货比三家台帐等各种台帐,并有效管理和使用。采购人员工作纪律:
1、供应商选择必须货比三家,严格检查供应商的资质、资信和物品(劳务)质量;
2、不得和供应商有私下的应酬,收受供应商的礼品和现金回扣;
3、必须严格控制采购物品(劳务)的价格在预算范围内,并尽最大可能降低采购成本;
4、不得私下和供应商串通,告知公司的采购底价;
5、不得 采取以次充好、缺斤短两、降低质量、抬高物品采购价格的;
6、要严格按照合同评审流程进行合同评审,并严格按照合同规定要求供应商实施;
7、要严格认真检验采购物品(劳务),把好质量关;
8、要尽可能在付款方式和周期上做到公司利益的最大化。